活性污泥法的原理流程和原理是什么

延时曝气活性污泥又称完全氧化活性污泥法的原理是20世纪50年代初在美国开始应用,为长时间曝气的活性污泥法的原理此工艺采取低有机负荷[F/M在0.05~q#.lkgBOD5/(mVd)],延长曝气时间到1~3d,使微生物处于内源呼吸阶段污水中有机物全部用于微生物能量代谢,转化为二氧化碳不产生剩余污泥或只产生很少的剩余污泥。此工藝可以认为是污水好氧处理和污泥好氧消化同时处理该工艺的主要特点是:有机负荷低,污泥持续处于内源代谢状态剩余污泥少,且汙泥稳定不需再进行消化处理,这种工艺可称为废水、污泥综合处理工艺该工艺还具有处理水质稳定性较高,对废水冲击负荷有较强嘚适应性和不需设初次沉淀池的优点主要缺点是池容大,曝气时间长建设费和运行费用都较高,而且占用较大的土地等

}

内容提示:102 活性污泥法的原理的基本原理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5| 上传日期: 13:06:51|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活性污泥法的原理的基本原理 一、活性污泥法的原理的基本工艺流程 1、活性污泥法的原理的基本组成 ①曝气池:反应主体 ②二沉池:1)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2 )保证回流污泥,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③回流系统: 1)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2 )改变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工况 ④剩余污泥排放系统: 1)是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2 )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⑤供氧系统: 提供足够的溶解氧 2、活性污泥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 ①废水中含有足够的可容性易降解有机物; ②混合液含有足够的溶解氧; ③活性污泥在池内呈悬浮状态; ④活性污泥连续回流、及时排除剩余污泥使混合液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 ⑤无有毒有害的物质流入。 二、活性污泥的性质与性能指标 1、活性污泥的基本性质 ①物悝性能:“菌胶团”、“生物絮凝体”: 颜色:褐色、(土)黄色、铁红色; 气味:泥土味(城市污水); 比重:略大于1(1.002~1.006); 粒径:0.02~0.2 mm; 比表面积:20~100cm2/ml 。 ②生化性能: 1) 活性污泥的含水率:99.2~99.8% ; 固体物质的组成:活细胞(Ma)、微生物内源代谢的残留物(Me)、吸附的原废水中难于苼物降解的有机物 (Mi)、无机物质(Mii) 2、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①细菌: 是活性污泥净化功能最活跃的成分, 主要菌种有:动胶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微球菌属、黄杆菌属、芽胞杆菌属、产碱杆菌属、无色杆菌属等; 基本特征:1) 绝大多数都是好氧或兼性化能异养型原核细菌; 2) 在好氧条件下具有很强的分解有机物的功能; 3) 具有较高的增殖速率,世代时间仅为20~30 分钟; 4) 其中的动胶杆菌具有将大量细菌结合成为“菌胶团”的功能 ): MLVSS = Ma + Me + Mi; 在条件一定时,MLVSS/MLSS 是较稳定的对城市污水,一般是0.75~0.85 ③污泥沉降比(SV )(Sludge Volume ): 是指将曝气池中的混合液在量筒中靜置30 分钟其沉淀污泥与原混合液的体积比,一般以%表示; 能相对地反映污泥数量以及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可用以控制排泥量和及时發现早期的污泥膨胀; 正常数值为20~30%。 ④污泥体积指数(SVI )(Sludge Volume Index): 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30 分钟静沉后1g 干污泥所形成的污泥体积,单位是 ml/g 能更准确地评价污泥的凝聚性能和沉降性能,其值过低说明泥粒小,密实无机成分多;其值过高,说明 其沉降性能不好将要或已经發生膨胀现象; 城市污水的SVI 一般为50~150 ml/g; 三、活性污泥的增殖规律及其应用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增殖是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发生反应、有机物被降解的必然结果,而微生物增殖的结果 则是活性污泥的增长 1、活性污泥的增殖曲线 注意:1)间歇静态培养;2)底物是一次投加;3) 图中同时還表示了有机底物降解和氧的消耗曲线。 ①适应期: 是活性污泥微生物对于新的环境条件、污水中有机物污染物的种类等的一个短暂的适應过程;经过适应期后 ,所以有机底物非常丰富营养物 质不是微生物增殖的控制因素;微生物的增长速率与基质浓度无关,呈零级反應它仅由微生物本身所特有 的最小世代时间所控制,即只受微生物自身的生理机能的限制;微生物以最高速率对有机物进行摄取也以 朂高速率增殖,而合成新细胞;此时的活性污泥具有很高的能量水平其中的微生物活动能力很强,导致污 泥质地松散不能形成较好的絮凝体,污泥的沉淀性能不佳;活性污泥的代谢速率极高需氧量大;一般不 采用此阶段作为运行工况,但也有采用的如高负荷活性污苨法的原理。 ③减速增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活性污泥法的原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