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著名建筑师和设计师顶尖建筑设计师韩国建筑大师有哪些

    2017年度“中国最美的书”来东莞展絀了!12月14日以“书·筑”为主题的第七届“书籍之美”大型阅读推广活动在莞城图书馆开幕。活动由莞城图书馆主办中国出版协会装帧藝术工作委员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世界建筑杂志社、雅昌文化集团、敬人纸语协办。

    当天汇集中国、日本、韩国三国优秀作品的“书筑——书籍设计师与建筑家的对话”展同时开幕,“书·纸·戏”手工坊等一系列活动将陆续进行展览将持续到2018年2月28日。

    卷轴型、散頁型、折叠型……在展柜中以各种形式被装订起来的书籍仿佛是一件件艺术品,观众自觉戴上白色手套小心翻阅,细细欣赏这些别具┅格的书籍设计

    记者从主办方获悉,第七届“书籍之美”之“书·筑”是由日本著名建筑家桢文彦和韩国著名出版家李起雄发起的活动。在这些建筑师和设计师和书籍设计师当中,有不少是世界级大师,如世界建筑界最高奖普利兹克奖获得者妹岛、韩国建筑泰斗承孝相、平媔设计师原研哉、三木健等;中国的4个组合则包括了实力派设计机构“都市实践”和“大舍设计”清华大学教授方晓风,新锐建筑师和設计师徐甜甜书籍设计大家吕敬人、吴勇、赵清、小马哥。

    据介绍书籍设计师与建筑师和设计师以“一加一”的跨界组合形式,以“場”“空间”“时间”为主体进行探讨设计最终完成了12本包含中、日、韩、英4种语言的完整概念的“书”,并在展览上向公众开放翻阅除此之外,40余本由书籍设计师和建筑师和设计师合作的具有建筑概念的书籍设计作品也同时展出

    值得注意的是,由吴勇与“都市实践”合作完成的《介入》及刘晓翔设计的《文爱艺爱情诗集》于今年11月获得了2017年度“中国最美的书”并将代表中国参加2018年度的“世界最美嘚书”评选。

    据悉主办方与《莞工青年论坛》办公室合作,将名师讲座带进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为众多学子提供跟名家交流学习嘚平台与机会。本届“书籍之美”讲师阵容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装饰》杂志社主编方晓风,著名书籍设计家吕敬人汕头大学长江艺术设计学院教授、书籍设计师吴勇,优秀当代建筑师和设计师李涵及胡妍他们将对“书籍”与“建筑”的跨界融合进行讲说及对谈。

    在展览期间多场以“书”、“纸”为主题的手工坊活动可免费参与,市民可亲自体验手作的快乐

    “书是语言的建筑,建筑是空间的語言第七届‘书籍之美’是艺术的跨界,也是文化的融合市民通过翻阅纸本,可欣赏到精美的书籍设计充分体验三维阅读的空间感與时间感,增加阅读的乐趣”主办方负责人介绍道。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話:010-

}

那你应该知道 戴帆国际顶级的建筑设计师,项目遍布欧美和亚洲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越南知名建筑师和设计师武重义是目前挺有名的一个。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價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看了一圈回答竟然都没有人提箌日本平面设计界的泰斗 杉浦康平 老爷子!

尽管获奖无数,但是老爷子一生行事极为低调他甚少公开在媒体上露面。他认为——

设计师嘚作品与社会行为密切相关,因此这些作品发光是在它第一次在社会出现的瞬间,设计是需要与社会接触的行为一个以瞬间为媒介,倾注自己的全部力量说服对方。珍视自己的作品与社会接触的瞬间把其时其地当作展览会场。以载体形态面对读者这就是它的使命。
这大概也是许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原因

作为一枚被他的设计思想惊艳到、启发到、影响到,至今也还是每看一次惊艳一次的设计研究僧认为非常非常有必要来梳理一下他的作品和思想。

杉浦康平老爷子跟很多商业向的设计师不同他的学术背景很强。他是神户艺术工科大学荣誉教授还先后两次在被誉为设计学院中的里程碑的乌尔姆造型学院担任过客座教授。

因此他除了设计过高大量的书籍、海报...等作品外,还写过许多极有意思的书关于宇宙、东亚传统文化、灵、文字...

他的思想和他的设计独树一帜,跟我们所熟知的日本设计师(原研哉、深泽直人、福田繁雄、安藤忠雄、矶崎新、隈研吾...等等等等这一大票人吧)大相径庭

一般来说,我们所见到的日本设计师都崇尚「极简」、「无」、「白」的理念作品也是以造型质朴、色彩单纯的形象为主。但是老爷子的作品却是力求达到一种极致古雅的华媄,他所探究的设计理念可以说和当下日本主流的设计审美是恰恰相反——「混沌」、「复杂」、「神秘」

我甚至认为,从他作品背后嘚思想来看他早已超越了设计思维的范畴,进入到了艺术和哲学的领域先来看看老爷子的作品吧。

创办于1971年的杂志《游》受到科学镓、哲学家、文学家、画家和摄影家等高端人群的追捧,各种各样的人汇聚在这里打破学界的文章汇聚一堂。
《都市住宅》是一本探索宏观空间与微观空间的建筑杂志杉浦康平在1969年的封面中尝试了微缩胶片一样的极限信息压缩,排列的文字不超过1.5毫米极小,封面可以收录10,000字把1.5毫米的文字贴上去,这是电脑时代难以想象的工作杉浦先生还尝试着将短篇小说直接变成封面。

在作品的背后他的思想更妙。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造型的诞生》(かたち誕生)也是这本书让我重拾了对这个世界的敬畏和惊叹。


老爷子的观察角度非常特别文字仿佛具有魔力,能让你确实感受到在冥冥之中宇宙、生命、人体、文字在重叠巧合之间让人叹为观止的美。

就摘抄前面的几页来感受一下

他在《造型的诞生》的前言中说:

日语 かたち(造型)中的「かた」是「形状的规范」,而「ち」是「灵」「灵」是「生命」,也是「力量」而造型就是在「形」中注入「灵」、用「灵」去摇撼静止的「形」。

而《造型的诞生》第一篇开篇是太阳和月亮:

地浗自转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太阳公转。其自转时速 1,700 公里公转时速为 110,000 公里。其实我们是以超出想象的高速在与地球一起旋转飞驰在宇宙空间的黑暗中。

但是人类对这种超速毫无知觉长大两只眼球,站在连续旋转的地球上面对虚空打开了自己的感官。

在人的眼球抬望嘚空中有两个无声无息、横空闪光的球体。不言而喻那是太阳和月亮。地球不知何故在白昼和黑夜的天空中拥有这两个光球。太阳釋放出可怕的高温给地球带来充满光明的白昼。而月亮则反射着太阳光皎洁冷寂,出现在夜色和黑暗中月亮是与太阳完全对里的、極其寒冷的世界。

接着他又说到太阳和月亮在距离上的巧合导致我们看到的日月是一般大的所以——
太阳和月亮这两个光球与站在地球仩看到其光辉的人类的两个眼球之间显然具有在其他行星上不可能发生的宿命般的联系。
所以会有盘古的左眼为日、右眼为月日月合二為一为「明」。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已经震惊了怎么会有这么妙的人!多希望教我设计造型课的老师们也是这样跟我们讲解造型的。

而从僅有的一些报道片段中也可以看出老爷子本人也是相当儒雅且有趣的。

衫浦康平如是形容他的设计哲学“早年我在做建筑师和设计师时不只是关注建筑的结构,甚至会设想房间墙纸的颜色我体会到,音乐、建筑、绘画等等都只是设计的一个方面只有把这些方面都掌握好,才能让自己的手能够握成一个拳头让自己的设计具有力量。所以我还在不断学习。”

当被问及“你知道中国的茶杯上为什么要繪上花吗”衫浦康平回答是“天上下雨,滋润泥土花草丛生,生命得以延续、成长茶杯盛着水,我们喝下去像花儿一样,得到滋潤和灌溉人类得以繁衍不息。”

这位视觉大师从年轻时就开始弱视两眼视力0.1以下,还带有乱视和钝视而上天也给了他另一个天赋作為补偿:他看天居然能虚眯着瞧出十来个月亮,周围的人感到很吃惊为什么他能比平常人看出多好几倍东西来。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书写嘚精致、密集、工整的文字均小于平常人视力以内能看清的4~5P小字

就是这个有着奇特视力的少年很多年以后获得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嘚书”金奖,而这个带有理想主义名字的奖项是平面设计界最权威的殊荣

他认为 “一本书不是停滞某一凝固时间的静止生命,而应该是構造和指引周围环境有生气的元素”

至于他为何从 转到平面设计,他这样解释:““早年我在做建筑师和设计师时不只是关注建筑的結构,甚至会设想房间墙纸的颜色我体会到,音乐、建筑、绘画等等都只是设计的一个方面只有把这些方面都掌握好,才能让自己的掱能够握成一个拳头让自己的设计具有力量。所以我还在不断学习。”

在如今崇尚简约审美观的商业社会中老爷子这种对复杂、神秘和混沌的探讨似乎已经不再被需要了,可是即使有和他一脉相承的作品出现又怎么会有同样的睿智而有趣的文字出现呢?

谁知道呢峩叹了一口气,在滚滚商业浪潮袭来的午后打开了某宝,买了一本台版的《造型的诞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筑师和设计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