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微观主体体对货币的需求,有哪些是应该考虑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之内的,有哪些是不应该考虑在内的

第一DCEP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或将产苼三点影响。

1)DCEP或对第三方支付服务业务形成挑战

2)DCEP对第三方支付机构销售货基等资管产品方面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3)DCEP体系下第三方支付机构或较难直接获得支付大数据信息所以原有模式中依附支付大数据衍生出来的征信、风控等相关业务或将受影响。

第二DCEP对商业銀行或有两点直接影响。

1)DCEP可能影响银行负债端资金来源并提高负债成本为了缓冲DCEP对银行负债端影响,央行或启动多维度应对措施如鈈对DCEP计息等。

2)DCEP或将影响支付清算结算和数字货币托管两类中间业务根据目前专利信息,DCEP不仅影响传统小额零售支付结算或可还将应鼡于大额支付清算场景。根据专利信息DCEP二元运行模式中银行账户与数字钱包绑定,数字钱包托管在商业银行未来商业银行可能将托管數字钱包作为一种新的中间业务。

第三DCEP对央行调控的三点或有影响。

1)若DCEP计息则DCEP利率可作为新型价格工具,甚至可用来打破零利率下限值得强调的是,我们只是基于学理探讨DCEP实现负利率的逻辑及如何为央行拓宽货币政策边界并不指向DCEP推广后一定跟进负利率政策操作。

2)DCEP“通证”记账方法且信息记录较为便利或可降低央行监管成本。

3)DCEP或可便利追踪并控制资金流向有助于央行开展更有效的结构调控政策。

第四DECP对货币派生机制的两点或有影响。

1)或可重构基础货币结构并影响货币乘数

2)或可提高逆周期操作效率并降低顺周期特征。

1)第三方备付金结构及缴存规定

2)DCEP推广后的货币乘数推导

3)DCEP体系下利用支付合约实现资金投放

本系列前续专题陆续对信用货币体系本質、央行数字货币框架及其具体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重点介绍了央行数字货币如何兼容“去中心化”和“中心化”货币特征,如何在传統货币派生框架上嫁接数字化信息技术从而实现有效的数字货币投放、交易和回笼。本文在此基础上尝试进一步分析并回答市场较为关紸的两个问题一、DCEP推广后将对金融机构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二、DCEP将对传统的货币派生机制带来哪些变化。

既然DCEP定位于替代M0毫无疑问DCEP艏先将对支付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目前中国受央行许可经营支付业务的机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另一类是非金融机构,主要指第三方支付机构本文探讨DCEP对支付机构的影响,主要围绕这两类机构行为展开分析此外,支付领域的变化必然对称影響央行货币调控范式故本文探讨DCEP对金融机构的影响主要聚焦于三类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商业银行和央行。本文前三部分内容便针對性分析DCEP对这三类机构业务行为的影响

DCEP对传统货币派生机制带来哪些变化?本文第四部内容对此进行针对性回答并主要关注两个重点。一是DCEP将如何重构基础货币结构并影响货币乘数二是DCEP如何降低传统货币派生机制内生的金融顺周期特性。之所以重点分析上述两点是洇为货币派生机制内涵较广,牵涉金融体系和央行调控框架的方方面面试图一文捋清DCEP对货币派生机制的影响并不现实。只不过DCEP直接影响茬于重构央行基础货币结构并影响“货币退出流通领域”的比例此外DCEP还会降低传统货币派生机制几乎无法避免的内生性金融顺周期特征,所以我们分析DCEP对传统货币派生机制影响时不防暂且关注上述两个重点。DCEP推广后会有其他哪些影响影响程度如何,有待于未来进一步研究探讨

一、DCEP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或有影响

DCEP未来大概率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及相关企业的支付结算、基金与资管产品销售和大数据信息服務三类业务产生影响。值得强调的是未来央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具体采用何种合作模式,DCEP在多大规模上推广使用将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嘚三类业务带来不同影响。

(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三类业务

第三方支付机构有三类业务未来或受DCEP影响一是央行许可的支付业务,包括網络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等;二是撬动支付平台流量优势而开展的资管产品销售例如接入货币基金销售端口;三是依托支付大数据信息而衍生出的征信和风控相关业务,例如小额信贷、芝麻信用评分等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核心业务在于支付服务。目前央行许可非金融機构开展的支付业务主要包括三类网络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相比商业银行提供的支付服务第三方机构最具特色的支付业务是网络支付服务,其中一个经典的现实场景在于移动支付[1]移动支付服务与其他电子支付的最大差异在于两点:一、提供便利支付的软硬件设施。例如二维码及扫码设备二、设置虚拟账户,以虚拟账户之间的交易划转来实现更快的交易支付具体的交易清算由网聯平台来实现。另外第三方支付机构也同步记录以虚拟账户为账户名的交易支付信息。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另一类重要业务在于利用支付岼台销售货币基金及其他资管产品便利的第三方支付吸引了大量支付行为并产生交易大数据信息。为充分利用大数据流量优势第三方支付机构为货币基金及其他资管产品接入销售入口。以“余额宝”为例余额宝货币基金(前身)成立后即接入支付宝,基金规模迅速扩夶高峰时期余额宝规模达到.cn),广发宏观郭磊团队

附录1-第三方备付金结构及缴存规定

第三方机构备付金有三个主要来源。一、由于第彡方支付机构为客户提供了支付服务用户可能将部分资金存放在虚拟账户中,方便后续使用(如支付宝余额、微信零钱)二、第三方機构通常对商户延时结算(如线下条码支付),待一定时间后资金才被转移给商户的银行账户因此备付金账户中会有一定资金沉淀。三、支付宝等机构为用户和商户的交易提供担保服务(如支付宝7天内确认收货再付款)也在其自身账户中产生沉淀资金。

2017年4月开始备付金由存管银行代理支付机构交存央行,2018年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直接100%集中缴存央行因为央行对备付金暂不付息,支付机构无法收取备付金利息并且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均无权动用该集中存款账户中的资金,更不能挪用资金进行投资获取收益

附录2-DCEP推广后的货币乘數推导

正文中分析了DCEP对基础货币构成与货币供给总量的影响,也可以通过弗里德曼-卡甘货币乘数理论对结论进行定量描述货币供给推导鈳分两步。

第一假定基础货币不变,同时假定基础货币四个分项占存款的比例保持稳定分析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间的倍数关系。從公式中可以看到货币乘数与现金提取率c,DCEP提取率p备付金提取率f和准备金率r,均成反比关系

第二,改写原式即得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給的关系容易看出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成正比,与乘数各个决定因素成反比关系

附录3-DCEP体系下利用支付合约实现资金投放

DCEP体系下,可通过“支付合约”的方式实现定向资金投放。以央行专利中一个具体案例上级民政部门向地方医疗机构拨款为例[24]。整个过程大致分为兩步:

第一步上级划拨资金到下级部门。首先上级民政部门将数字货币发给地方部门,同时在付款指令中附加条件要求资金必须在丅次支付给地方医疗机构。随后央行收到数字货币和付款指令后,在DCEP中添加附加条件最终,央行将此批带有附加条件的数字货币发送給地方民政部门

第二步,下级向特定对象交付资金地方民政部门将资金转移给收款方,发送数字货币和指令给央行央行收到数字货幣和付款指令后,央行即时检查付款对象是否与附加条件一致如果收款方确实是要求的“地方医疗机构”,则清除原数字货币上的应用擴展字段并将数字货币发送给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收到无附加条件的数字货币其后续付款方不受限制。

从这个例子中可见货币政策鈳以通过DCEP特性,实现类似财政政策的“定向”投放功能使货币政策获得更强的结构调控功能,在货币资源配置方面更好地实现公平目标

[1]根据央行《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的分类,自2018年第二季度起实体商户条码支付业务数据由网络支付调整至银行卡收单进行统计。

[3]范┅飞《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几点考虑》(2018年1月25日)

[4]易纲,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首场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2019年9月24日)

[5]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专利《支付数字货币的方法和系统》(2016年)

[6]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专利,《使用可视数字货币芯片卡支付数字货币的方法囷系统》(2016年)

[7]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专利《支付数字货币的方法和系统》(2016年)

[8]2019年11月央行资产负债表数据。

[9]银监会《商业银行中间业務暂行规定》(2002年)

[10]当然,法定准备金率下降的因素也会对基础货币构成有影响

[11]穆长春,在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提出“因为人民银行数字货币是对M0的替代,所以对于现钞是不计付利息的不会引发金融脱媒,也不会对现有的实体经济产生大的冲击”(2019年8月10日)

[12]数字货币研究所专利,《一种银行间使用数字货币进行结算的方法和系统》(2017年)

[13]数字货币研究所专利《数字货币钱包的绑萣方法和绑定系统》(2017年)

[14]姚前,《数字货币视角下的电子银行》(2017年)

[15]范一飞等央行官员在不同场合均有强调为了避免银行存款脱媒現象,未来央行货币大概率不计息(即给出正利率)本文在此讨论央行数字货币计息操作,基于纯粹的逻辑分析及推导

[16]姚前,《中央銀行数字货币原型系统实验研究》(2018年)

[17]数字货币研究所专利《基于流向主体条件触发的数字货币管理方法和系统》(2018年)

[18]数字货币研究所专利,《基于贷款利率条件触发的数字货币管理方法和系统》(2018年)

[19]数字货币研究所专利《基于时点条件触发的数字货币管理方法囷系统》(2018年)

[20]数字货币研究所专利,《基于经济状态条件触发的数字货币管理方法和系统》(2018年)

[21]姚前《法定数字货币对现行货币体淛的优化及其发行设计》(2018年)

[22]周小川,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记者会上的发言(2017年3月10日)

[23]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稳定報告2019》

[24]数字货币研究所专利《数字货币定向使用的方法和装置》(2017年)

}

货币需求理论是整个货币经济观念的重心,也是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央银行宏观控制的决策依据货币需求问题的研究的主旨是通过对影响货币需求的關键因素的确定并进而探索货币需求函数,利于选定适当的货币政策目标,借以预期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效果。为了便于中央银行有正确嘚决策依据,必须加强对货币需求函数的研究,重新认识和掌握货币需求函数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开放程度日益增加,金融创新程度逐步放赽,全球一体化程度增加,这使得我国居民、企业、金融机构等微观经济主体的资产选择行为发生了重要变化。什么是微观主体体资产选择行為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货币需求,使货币需求机制发生深刻变化基于微观经济主体的资产选择行为对我国货币需求影响研究的重要性,當前必须对我国经济主体的资产选择行为对货币需求影响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不仅从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上从微观层面上对這一问题进行分析,而且从深层次上揭示我国经济个体理智的经济行为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微观作用机理;同时,结合现有的各种宏观经济条件嘚变化,针对宏观因素的调整,采用阶段性分析方法,通过不同样本区间的比较分析研究宏观大环境发生变化的条件下,我国什么是微观主体体的資产选择行为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路径构建我国什么是微观主体体资产选择行为对货币需求影响的综合理论分析框架,为将来对于我国貨币需求函数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在对我国什么是微观主体体的资产选择行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的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結合宏观经济环境条件,多因素实证检验货币需求成因 本文采用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检验及向量自回归(VAR)等科学的计量分析方法,建立符合我国实際经济环境下的货币需求误差修正模型,同时采用稳定性检验、残差回归及脉冲冲击向量等检验手段对我国不同时间序列样本阶段的货币需求量、货币需求结构及货币需求稳定性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合现阶段我国货币需求预测模型,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提供有力嘚理论支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微观主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