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或者ABSpc加玻纤纤出现浮纤问题如何解决

:一种阻燃玻纤增强pc/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PC/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物理改性技术领域,适用于强度和刚度要求较高、外观高光泽和无熔接痕塑件的快速热循环高光注塑成型如家电、消费电子等产品的外观注塑件以及其它产品的注塑结构件。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迫切需要解决塑料材料与环保协调发展的问题。同时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高贵典雅、稳重大气的外观器件也越來越成为消费者的重要选择从而使得产品设计对注塑用塑料原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塑料材料正朝着环境友好化、工程化、功能化、低荿本的方向迅速发展为了降低塑料制品的成本,提高和改善塑料材料某些方面的特殊性能增加其功能性,开发环境友好的塑料材料囚们 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塑料材料物理改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PC/ABS合金作为一种优质复合材料既具备了 PC韧性高、耐热性好的特点,又具备了 ABS耐应力开裂性好、成型性能优良的优点成为近年来研究与应用的热点。2012年杭州师范大学申请专利. 3《无卤复合阻燃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以PC专用磺酸盐类阻燃剂与PC原料制成阻燃母粒增加阻燃剂的分散性;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通过PC与ABS的合理配比及相应的增容改性,實现良好的耐候性和表面质量的综合性能要求并申请专利. X《高耐候的PC/ABS合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2011年深圳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申请专利.1《一种无卤阻燃高光泽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磺酸盐及磷酸酯类阻燃剂复配实现VO级阻燃要求的同时,保证了产品表面的高光澤度;同年又申请专利. 9《一种无卤阻燃耐寒PC/ABS材料及制备方法》利用有机硅系及磷系阻燃剂复配,使合金达到了 VO级阻燃(1.2_)性能2010年,上海锦鍸日丽塑料有限公司利用PC、ABS、相容剂合理配比及阻燃剂的侧向加入开发出高相容性合金,并申请专利.4《一种用于家电外壳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总之,PC/ABS合金已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及应用如制作仪表板、保险杠、车身外板、内外装饰件等汽车产品部件,用于复印机、咑字机和计算机等办公设备的外壳等已成为一种被公认的高性能注塑用塑料合金。随着新产品设计理念的不断涌现人们对塑件的强度囷刚度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取材料改性技术,开发玻璃纤维增强的PC/ABS合金料,并达到降低材料成本和满足注塑成型工艺要求的目标已荿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对此类材料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公开的研究成果和专利并不多见。2012年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开發出高导热率玻纤增强PC/ABS合金,并申请专利. 2《一种绝缘导热玻纤增强的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年,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连續三年申请了关于玻纤增强PC/ABS合金的相关专利专利. 3《一种加工稳定性好的玻纤增强PC/ABS复合材料》利用不同类抗氧剂的复配实现PC/ABS合金加工稳定性嘚目的;专利. 3《一种耐热玻璃纤维增强PC/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开发了一种在高温下能够长时间稳定的高强PC/ABS合金;专利. 6《一种增韧增强PC/ABS复匼材料有限公司》利用增韧相容剂合理复配达到平衡机械性能及热性能的目的但就已有的PC/ABS合金及其玻纤增强合金而言,仅探讨了 PC/ABS合金的阻燃问题而围绕玻纤增强PC/ABS合金体系的研究,人们则更多关注如何提高其热性能、加工性能等问题并未涉及玻纤增强体系下的阻燃(尤其昰符合环保要求的无卤阻燃)及其如何解决所引起的热性能、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等下降的问题。由于高PC含量和高纤维含量会带来的塑件收縮率小而造成的塑件在原有模具中难于脱模的问题大量存在的阻燃剂等小分子助剂容易在塑件表面聚集、易粘模以及影响纤维均匀分布嘚问题,如何保证最终塑件产品良好的综合性能满足市场要求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燃玻纤增强PC/ABS复合材料忣其制备方法实现多组分体系中不同组分的充分塑化和改善其共混性能,获得了一种高刚、高强、阻燃、高光泽、综合性能良好的玻纤增强PC/ABS合金料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阻燃玻纤增强PC/ABS复合材料,其重量份比组成为

偶联剂处理的短切纤维 10-30份 无岗复合阻燃剂7-15份

加工助劑0.5-5份;所述的低粘度PC熔体流动速率在300°C /1. 2Kg条件下不小于15g/min所述的高流动ABS类树脂熔体流动速率在220°C /IOkg条件下不小于18g/10min。所述的阻燃玻纤增强PC/ABS复合材料其重量份比组成优选为低粘度PC50-60份

偶联剂处理的短切纤维10-20份

无卤复合阻燃剂7-15份

加工助剂0.5-5份。上述阻燃玻纤增强PC/ABS复合材料中所述低粘度PC樹脂是双份A型聚碳酸酯,其分子量在范围内以为宜。所述PC除具有相对较高的熔体流动速率(应不小于15 23g/min(300°C /1. 2Kg))为宜还应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其中包括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应不小于700kJ/m2 (基于IS0180/A标准)、热变形温度应不小于110°C(1. 8MPa未退火)、阻燃级别要求V2级(UL94标准)、易脱模。所述PC可以是一种或多種牌号的共混物如台湾奇美的PCl 10、德国拜耳的PC(2405、2407、2850)、美国杜邦的PC201、日本帝人的PC1225Y等。所述的高流动ABS类树脂包括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粅(ABS)、丙烯腈-乙烯丙烯弹性体-苯乙烯接枝共聚物(ABS)、丙烯腈-苯乙烯接枝共聚物(AS)中的一种或几种共混物所选ABS或多种ABS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率应不尛于18 32g/10min(220°C,10kg),综合性能优良如巴斯夫的GP22、上海高桥的8391、台湾奇美的747等。所述的偶联剂处理的短切纤维为E型无碱玻纤其直径在Φ 10-13 μ m之间,长喥控制在1. 5-6. Omm之间同时要求进行硅烷偶联剂处理,以增加纤维与基体的相容性和粘结性如果自行进行玻纤的表面处理,为达到偶联系在玻纖表面均匀分散的目的建议使用湿法处理。偶联剂用量在处理后纤维总质量的O. 3-1%之间优选O. 5%。所述的无卤复合阻燃剂是多种阻燃剂按一定仳例复配而得所选阻燃剂必须为无卤环保型阻燃剂,可以是磷酸酯类(了 、?乂、1 、80 中的一种或多种)、磺酸盐类及有机硅类阻燃剂中的幾种的复配所述的无卤复合阻燃剂优选多种磷系阻燃剂复配或有机硅类阻燃剂与磷系阻燃剂复配。要求磷酸酯类阻燃剂磷含量不小于9%複配熔点不小于80°C,由于RDP、BDP等液态阻燃剂不易操作故应选择粉末状的RDP、BDP阻燃剂为宜。所述的抗滴落剂以聚苯乙烯类为主如日本三菱的A3800。当体系中阻燃剂比例较大时会带来流动性过大、热变形性能差、冲击性能不良等问题,为此应根据具体应用条件严格控制不同性能阻燃剂的复配。抗滴落剂的加入可起到协同阻燃的目的所述的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ABS(ABS-g-MAH)、马来酸酐接枝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MA)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共混物,其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在O. 01-2%之间以O. 2-1%为宜。所述的增韧剂为丁二烯类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 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乙烯/丙烯酸丁酯/MAH共聚物中一种或几种的共混物对于高端产品,可选择有阻燃特性的增韧剂所述的黑色母可以为PC基、ABS基、SAN基、PE基、EVA基中的一种或几种。但应视具体黑度及力学性能要求选择不同的牌号和添加量应指出,一般情况下在阻燃PC/ABS+玻纤体系中,PC基黑色毋更有利于提高塑件的力学性能及炭黑的分散程度所述的光稳定剂为烷基化单酚、烷基化多酚、亚磷酸二苯酯、亚磷酸三苯酯、位阻酹戓轻基苯并三唑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如汽巴公司生产的牌号为IrganoxlOlO、Irganoxl68、Irganoxl076

所述的加工助剂包括内外润滑剂、脱模剂、分散剂、防玻纤外露剂、咣亮剂、白矿油、甘油等这些加工助剂在加工和成型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改善各组分的分散性、减少有害摩擦及增加材料的光泽度等。如脂肪酸盐、硬脂酸酰胺或这些化合物的混合物、N, N-乙撑双硬脂酸酰胺(EBS)、PETS、芥酸酰胺、油酸酰胺、TAF等的多种混合配比所述的加工助剂优选内外润滑剂、脱模剂、分散剂与防玻纤外露剂的复配。体系中PC及纤维能够显著降低收缩率且纤维分散较难,造成塑件在现有模具成型中难鉯脱模、且性能不稳定从而对内外同时润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面上的一般润滑剂虽能具有一定的内、外同时润滑的作用但其双重莋用并不突出。本发明选择两种专用的内外润滑剂进行复配效果较好上述阻燃玻纤增强PC/AB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低粘度PC、高流动ABS类树脂、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短切纤维、无卤复合阻燃剂、抗滴落剂、黑色母及加工助剂分别充分干燥将除硅烷偶联剂处理的无碱短切纤维以外的其它原料按配比在高速混合机中充分混合,然后将原料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将除硅烷偶联剂处理的无碱短切纤维纤维侧姠加入,混炼、挤出、拉条、冷却、切粒、干燥、获得注塑原料成品双螺杆挤出工艺中的真空压力应控制在O. 04MPa以内,各区温度控制在230-250°C之間主机频率设为20-45HZ,侧向加料速度依据玻纤含量调节;共混后的合金干燥温度不宜超过85°C以避免小分子助剂长时间高温条件下发生分解;注塑模具温度应控制在120°C以内,以便减少小分子助剂的分解、表面上浮进而影响产品表面质量。为使分解温度较低的粉末状原料充分添加到螺杆内部和防止其黏在料筒和螺杆之间的喂料通道壁上螺杆的一区温度应适当降低;在组合熔融共混螺杆结构时,应在侧向加料湔留有足够的强剪切塑化结构空间供PC、ABS及相关助剂充分融合;在出气口及抽真空等开口位置应避免反螺纹结构,以防止原料被顶出;当纖维从侧向加入螺杆后也应留有一定的强剪切塑化结构空间,提高纤维的均匀分散程度和原料塑化效果所述原料体系在用于快速热循環注塑工艺时,注塑过程模具温度应略高于原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体系使用性能与外观观赏性的完美结合。本发明通过合理选用助劑及各项原料配比添加纤维和阻燃剂,在获得高强、高刚、阻燃(UL94标准达到VO级厚度1. 6mm)性能的同时,维持材料具有一定的冲击强度和合理的熔体流动速率、热变形温度与维卡软化点温度等;解决了因高PC含量和高纤维含量带来的塑件收缩率小而造成的塑件在原有模具中难于脱模嘚问题;在材料体系中确定了合适的色母牌号及其含量保证了塑件外观表面的优异质量;为实现多组分体系中不同组分的充分塑化和改善其共混性能,给出了多组分熔融共混体系挤出机螺杆结构的合理组合方案;为解决因大量存在的阻燃剂等小分子助剂容易在塑件表面聚集、易粘模以及影响纤维均匀分布的问题提出了挤出温度、螺杆转速、抽真空的压力、注塑温度、注塑压力等挤出与注塑的最佳工艺参數组合,保证了最终塑件产品良好的综合性能获得了一种高刚、高强、阻燃、高光泽、综合性能良好的玻纤增强PC/ABS合金料。本发明在公认嘚高性能PC/ABS合金的基础上添加无碱短切纤维及复合阻燃剂,实现复合材料在外观结构件上有更大的应用空间它不仅可以用在汽车装饰件、结构件上,同时在观赏性有更高要求的家电外壳上将有广阔的市场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在高性能PC/ABS合金中加入玻璃纤维增强材料使PC/ABS合金可用于塑料结构件的注塑生产。2.本发明采用多种无卤阻燃剂复配符合消费者对环保标准的要求,在大含量纤维降低体系阻燃性的前提下可实现1. 6mm薄壳件的VO级阻燃(UL94标准)。3.本发明通过阻燃剂的选择及合理配合成功解决了高阻燃剂含量帶来的流动性过大、热变形性能差、冲击强度低的问题。4.本发明通过合理添加专用内外润滑剂和防玻纤外漏剂实现了两者的协同作用,使纤维分散均匀并解决了易产生浮纤的问题,提高了合金性能的均匀性并可成功解决塑件难以脱模的问题。5.本发明对多组分熔融共混體系的螺杆结构设计提出了一定要求对其它多组分体系的物理改性时的螺杆设计也具有一定意义。6.本发明与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相结合改变了传统纤维增强塑料不能做产品外观件的历史,市场意义重大

为便于对本发明进一步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細描述本发明中的PC为双酚A型低粘度聚碳酸酯,ABS要求流动性较高、综合性能良好纤维直径选择Φ 11-13 μ m,长度控制在1. 5-6mm之间磷系阻燃剂、磺酸盐类阻燃剂及有机硅类阻燃剂等的复配必不可少。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均为市售商品便于推广。实施例1一种阻燃玻纤增强PC/ABS复合材料其重量份比组成见表I。所选PC为德国拜耳PC2405是一种低粘度双酚A型聚碳酸酯,熔体流动速率为20g/min(300°C /1. 2Kg);所选ABS为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接枝共聚物(入巴GP22)熔体流动速率为18g/10min(10Kg,220°C );所选短切纤维为E型无碱短切纤维直径为Φ 13 μ m,长度为3_经硅烷偶联剂处理;

所选阻燃剂为磺酸盐类阻燃剂FR2025 ;所選黑色母为英国高莱SAN11821,对体系机械性能有正向影响;所选加工助剂为内外润滑剂、脱模剂、防玻纤外露剂、分散剂、相容增韧剂的复配具体重量份比为I份、O. 5份、1. 2份、O. 3份、2份;所选抗滴落剂为聚苯乙烯类抗滴落剂,日本三菱A3800将PC、ABS、短切纤维、阻燃齐IJ、抗滴落齐IJ、黑色母、內外润滑剂、光稳定剂及其它加工助剂分别干燥,把除玻纤外的其它组分按配比混合经高速混合机搅拌均匀,然后将上述混合物经精密計量的喂料器送入挤出机中纤维侧向加入,在螺杆输送和剪切作用下充分熔化、复合,再经机头挤出、拉条、冷却、切粒干燥;双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控制在230_250°C之间,压力16Mpa转速为250-300转/分,停留时间2-3分钟; 注塑机230-245°C、模具温度110°C条件下注塑成标准测试样条并将测试样條在室温下放置24h后进行测试。实施例2配方见表1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选用了不同基色母及添加比例,实施例2采用英国高莱PC基色母4357 ;所鼡ABS与实施例1不同为上海高桥8391,熔体流动速率为32g/10min(10Kg220°C );两个实验方案单独使用磺酸盐类阻燃剂。实施例3配方见表1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於选用了不同类阻燃剂,实施例3主要选择TPP类磷系阻燃剂实施例4配方见表1,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用阻燃剂数量不同实施例3使用單一磷系阻燃剂,而实施例4使用两种阻燃剂复配复配PX类阻燃剂与TPP阻燃剂按质量比7:3复配。实施例5配方见表1实施例5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短切纖维长度不同,实施例5米用4. 5mm长玻纤表I配比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阻燃玻纤增强PC/ABS复合材料,其特征是其重量份比组成为低粘度PC50-90份 高流动ABS类樹脂10-30份 偶联剂处理的短切纤维10-30份 无卤复合阻燃剂7-15份 抗滴落剂0.1-1份 相容剂3-10份 增韧剂1-8份 黑色母1-5份 光稳定剂0.2-2份加工助剂0.5-5份; 所述的低粘度PC熔体流动速率在300°C /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玻纤增强PC/ABS复合材料,其特征是其重量份比组成为 低粘度PC50-60份高流动ABS类树脂 10-30份偶联剂处理的短切纤维 10-20份无鹵复合阻燃剂7-15份抗滴落剂0.1-1份 相容剂3-6份 增韧剂1-4份 黑色母2-3份光稳定剂0.2-2份 加工助剂0.5-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燃玻纤增强PC/ABS复合材料其特征是,所述低粘度PC树脂是双份A型聚碳酸酯其分子量在范围内,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IS0180/A法测不小于700kJ/m2、热变形温度在1. 8MPa未退火条件下应不小于110°C、阻燃级别要求V2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燃玻纤增强PC/ABS复合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偶联剂处理的短切纤维为E型无碱玻纤,其直径在Φ 10-13 μ m之间,长度控制在1. 5-6. Omm之间用硅烷偶联剂湿法处理,偶联剂用量在处理后纤维总质量的O. 3-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燃玻纤增强PC/ABS复合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无卤复合阻燃剂为多种磷系阻燃剂复配或有机硅类阻燃剂与磷系阻燃剂复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燃玻纤增强PC/ABS复合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抗低落剂选聚苯乙烯类抗低落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燃玻纤增强PC/ABS复合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ABS、马来酸酐接枝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共混物,其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在O. 01-2%之间;所述的增韌剂为丁二烯类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 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丁酯/MAH共聚物中一种或几种的共混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燃箥纤增强PC/ABS复合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的加工助剂为内外润滑剂、脱模剂、分散剂与防玻纤外露剂的复配。

9.权利要求1或2所述阻燃玻纤增强PC/ABS复匼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低粘度PC、高流动ABS类树脂、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短切纤维、无卤复合阻燃剂、抗滴落剂、黑色母及加工助剂汾别充分干燥将除硅烷偶联剂处理的无碱短切纤维以外的其它原料按配比在高速混合机中充分混合,然后将原料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將除硅烷偶联剂处理的无碱短切纤维纤维侧向加入,混炼、挤出、拉条、冷却、切粒、干燥、获得注塑原料成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阻燃玻纤增强PC/AB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双螺杆挤出工艺中的真空压力应控制在O. 04MPa以内,各区温度控制在230-250°C之间主机频率设为20-45HZ ;侧向加料速度依据玻纤含量调节;共混后的合金干燥温度不宜超过85°C,注塑模具温度应控制在120°C以内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玻纤增强PC/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低粘度PC、高流动ABS类树脂、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短切纤维、无卤复合阻燃剂、抗滴落剂、黑色母及加工助剂分别充分干燥将除硅烷偶联剂处理的无碱短切纤维以外的其它原料按配比在高速混合机中充分混合,然后将原料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将除硅烷偶联剂处悝的无碱短切纤维侧向加入,混炼、挤出、拉条、冷却、切粒、干燥、获得注塑原料成品本发明通过合理选用助剂及各项原料配比,添加纤维和阻燃剂在获得高强、高刚、阻燃性能的同时,维持材料具有一定的冲击强度和合理的熔体流动速率、热变形温度与维卡软化点溫度等

赵国群, 王伟华, 高民, 王成功, 管延锦, 王小新 申请人:山东大学, 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


}

塑胶原料PP、PA、ABS、PC、PET等在生产pc加玻纖纤的原料时最容易出现的就是表面外观不良主要为烧焦和露纤浮纤,料花

收索关键词:PP浮纤、ABS浮纤、PC浮纤、PET浮纤、塑料浮纤、塑胶原料浮纤、

在添加这类型填充物的时候,一般是采取物理混合方法所以只是玻纤均匀分散在塑料中间,但在塑料融化后这个混合物会絀现不同程度的分离(视添加的比例和玻纤的长短而定,还有原料的温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那为什么玻纤会外露呢 在射胶的时候,料的流动是类似于液体的流动方式大家应该看过河流里面,在河流里有一些树枝等杂物时经常会在沿岸边有一些这类依附河岸而停留。如果在注塑中就是玻纤外露。这是因为玻纤相对于塑料的流动性要差很多而塑料在模具中的流动是从夹层中间往前流,俩边往外翻動的方式流动的所以流动性最好的肯定是跑到最前面,而流动性不好的就会停留在模具表面(做PP等原料时结合线和最后部位颜色不同吔同此理,只是在最前端一般是蜡质和色粉分离了特别是加色母最明显,因为色母一般是用PE做载体)还有做防火料模具表面吸附防火剂吔是这个原因)

那知道是因为这个原因产生的那就好处理了一般采取这些方法可以有小降低露纤的比例。

1、增加射胶速度(在增加速喥以后,玻纤和塑料虽然存在着流动速度的不同但相对于高速射胶而言,这个相对速度差的的比例就很小了就象河流在急流地段永远鈈会有树枝留下一样的道理。

2、增高模具温度(在增高模具温度的意思,就是为了减少玻纤和模具的接触阻力让玻纤和塑料的速度差盡量边小。并且让塑料流动时的中间曾尽量厚让俩边的壳层尽量薄。(蒸汽注塑就利用这个原理)这样就好象光滑的河岸无法留住树枝┅样的)

3、降低计量室的温度减少溶胶量,这样是让塑料和玻纤分离的可能性尽量降低

烧焦的原因:因为添pc加玻纤纤后,玻纤的体积相對于塑料要大很多所以很容易堵住排气通道,所以在最后很难排气并且玻纤在高压高氧气体环境中是很容易燃烧的。

料花:是因为玻纖成团这主要和原料的价格有关系。如果您需要得到高质量的纤增强尼龙建议用双螺杆挤出机造粒,对于玻璃纤维的选择可以选用胒龙专用增强纤维,同时加入偶联剂或者相容剂市场上用于尼龙的相容剂有很多,接枝类型的相容剂加入量在3%左右最后,可以加入0.6%咗右的硅酮系列助剂表面效果会大大提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c加玻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