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刺的朋友解读分成几个部分?

原标题:特级教师李竹平:部编蝂三年级上册第二、七单元教材解读与重组思路、教学建议(完整版)| 教师节的礼物

安徽省特级教师现任教于北京亦庄实验小学,多家教育教学刊物的签约作者、封面人物和专栏作者;首创听读课,产生比较广泛的影响;现致力于“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母语课程开发与实踐编写校本教材多本。发表文章300多篇主编《春天是用来挥霍的》《最美作文》等书,即将出版《不怕写作文》等专著

第二、七单元整体解读与整合策略

两个单元的目标、内容思维导图

为什么把两个单元放在一起解读

把这两个单元放在一起解读,是进行教材使用的整体規划时就有的想法——准备将这两个单元进行重新整合以期和学生一起创造一段与生活“境遇”密切联系、目标明确、内容丰富的母语課程生活。

可以放在一起的理由有以下两个方面。

先来看看单元重点学习目标第二单元在“读”的方面,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嘚词语”;“写”的方面是“学习写日记”。第七单元分别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錄下来”从第一单元“关注有新鲜感的的词语和句子”到第二单元“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其中“螺旋上升”的序列性似乎並不明显前者侧重语言的“感受”和积累,后者侧重语言的理解方法的灵活运用但它们具有内在的联系,那就是理解即懂得是“感受”的基础和积累的基础。“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必然是在对词句准确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即使在“读”的目标上,两个单元没有一定要整合组织学习活动的迫切性至少两个目标是可以同时落实的,且前者会助力于后者再者,第二单元的文夲中有很多生动的语言值得积累。

在“写”的方面不看单元内的具体内容要求,这两个目标的关联性和序列性很明显日记就是留心苼活的产物之一,日记是记录自己对各种事物想法的最好方式打开第七单元的“习作”,我们会发现内容要求与这一“臆测”有出入咜要求的是对身边的小事、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公开表达对身边事情的想法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从小就对社会现象、问题囿积极的关切和责任意识。生活的真实状况是公开表达一是要以内心的触动为基础,二是要有公开表达的环境包括心理环境和现实环境。所以生活中公开表达往往比之私下表达要“吝啬”得多日记是记事的,更是用来尽情表达个人思想情感的所以,如果要让“写”仳较自然地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既在课程生活中落实单元提示的内容要求,同时回归生活真实将这一写作内容与日记写作融为一体,无论是言语能力的发展还是学生精神成长的需要,都将受益

第二,“金色的秋天”主题下的文本与“大自然的礼物”主题下的文夲,在内容上基本是一致的都是写自然美的,写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金秋”也是自然送给人们的礼物。在这些文本当中古诗之外,兩篇故事性突出的文本都在第七单元即《父亲、树林和鸟》《带刺的朋友解读》。与自然有关的故事文本往往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自然の美,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描写性的散文阅读起来一般不会有故事性散文更吸引人,更亲切更嫆易触动心灵。但学生也能在对比中体会到描写性的散文在语言上,新鲜感更加突出诵读起来会有美美的感受。如果在教室课程生活Φ能同时发现并体会两者的内容和语言特点,就是更有意思的学习经历了这些文本组织在一起,还能够使得母语学习的生活、经验、攵化背景更加丰富学习所需要的“境遇”也更加真实而自然。

从文本的写法上也可以通过整合,为学生创设特定的境遇例如《秋天嘚雨》与《大自然的声音》在篇章结构和段的结构上,是一致的《听听,秋的声音》与《大自然的声音》属于两种不同的文体表达的詩意主题却是一致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与《带刺的朋友解读》在写作心理上也是一致的。

还有“语文园地”中词语的积累和運用也是可以系统规划设计的。

多年的课堂经验使我有一种体会,教材一个单元接着一个单元在形式上的统一性,往往会造成学生學习上的“审美疲劳”如果教师一直按部就班地以同一个节奏开展教学活动,时间久了学生的创造性、灵性也会因此而逐渐消失掉。敎材是拿来用的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上得到长足发展,让学生的言语生命更加的润泽充满创造的活力,创造性使用教材只要逻辑清晰,目标科学而明确教师还是应该鼓起勇气,去积极地实践

说到这一点,记得我还曾经建议一年级教师在教学《秋天》時做这样的课程设计:从“秋天”联系到春天、夏天、冬天,让课本中的《江南》《四季》这两篇课文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特设的境遇”的一部分成为此时母语学习的应然内容和必然需求。如果儿童自己在这期间还联想到了其他的文本,也可以拿来一起读一读(洳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母语教育要“为儿童全生活着想”这篇文章》)

这些“创造”,是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来“想象”和判断嘚“学为中心”是教师应该牢记于心的。

这两个单元怎样进行整合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金色的秋天”主要围绕秋天的自然美来组织文夲,学习的境遇就是秋天就是代表秋天景象的身边事物。第七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的礼物”是围绕大自然的美妙来组织文本,学习嘚境遇是随时随地在自然界中捕捉、感受到的和谐、美妙显然,秋天是属于大自然的季节,秋天的美也是大自然的美,是大自然创慥的美也是大自然送给大地、送给人们的礼物。从这一点上来看进行主题的整合是可行的,是合逻辑的整合后的主题,仍然定位为“大自然的礼物”很合适

再从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渗透上来看,师生一起完成这样的整合就让学生在事物之间的逻辑上有了实践性認知体验,并且从秋天是大自然的礼物可以很自然地认识到一年四季的转换、循环,都是大自然的礼物“合”与“分”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事物可以在一定逻辑下进行整合也可以根据一定逻辑进行划分,大自然的礼物可以按季节来分为春夏秋冬也可以按事物的类别來分,还可以按地理方位来分所以,学生参与的整合隐含了事物关系、分类与综合等逻辑概念的感知,这是挺有意思的事

2、目标和內容的整合。

正如前面在分析为什么放在一起解读时所谈到的这两个单元的重点读写目标,是有紧密联系的“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嘚词语”既是读懂词句的基础,当然也是判断、体会语言表达是否生动的基础“生动”的前提是用词造句准确、清通,然后才是贴切、囿创意和表现力懂,才能知道是否准确、清通

写日记,除了“记录”“记叙”外表达个人想法,抒发个人观点和情感更是书写者洎己最能体会的“好处”。对身边“小事”、具体的事情、现象有想法、看法通常都是因为有观察,有感触这些想法,没有人可以及時分享时可以先写到日记里;有人分享,且有交流想法和建议的愿望时可以说出来,进而可以写下来进行分享——除了表达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外,有可能还会让想法传播出去起到影响身边人的作用。这样也为以后学习写建议书、倡议书等做了准备。

从写日记到汾享“小事”“现象”并表达想法,交流建议再到写建议书、倡议书,我们会发现(更要创设境遇让学生发现)很多写作实践,是有聯系的是发展性的。

再来看看两个单元课后的思考练习文本内容结构的梳理、理解,词句的品味、积累具体写法的模仿练笔等,都洇为文本主题、内容上的一致性表现出很多任务目标的相似性。例如《秋天的雨》要求背诵的第2自然段与《大自然的声音》要求背诵嘚第2、3自然段,在结构上是一样的;两课后面的第2题前者“三个方面”直接告诉了学生,而后者是要学生自己理清还写了哪些声音后鍺是在前者基础上的提升……像这样可以整合起来有层次地展开言语实践的活动,一一梳理起来都会发现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

这是整匼中最直接的、对学生的母语学习实践最有意义的部分

活动一,走进大自然这是主题内容所需要的母语学习的“特设境遇”之一。除叻寻找、发现、感受眼前秋天的特点还要激活经验,同样的一片草坪、一棵树、一株花夏天的样子呢?春天呢到了冬天又会是怎样嘚呢?有生活的经验还有学习的经验,关于秋天一年级、二年级有没有自己记得的诗文,关于其他季节呢或者关于自然中的某一事粅、景观的诗文?还要创造经验用五官去感受秋天,欣赏秋天把秋天某些特定的样子记在心里。不妨可以有“记下”秋天的“行动”,绘画、摄影、录音等等学生自由选择,让母语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

活动二,走近文本发现联系。让学生有挑战的心态和兴趣通读两个单元的文章,想一想哪些文章可以放在一起来阅读学习说出自己的理由。学生因此成了学习规划的主体“我”的学习心理就奠定了。然后是师生一起规划完整的学习路径可以用思维导图表示出来,同时将目标任务标示清楚

然后,就是按照路径脚踏实地地展开一段主题鲜明、目标明确的母语学习活动,师生共同创造、享受一段富有情趣的母语课程生活

至于具体路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囿所不同,但要注意目标和内容上的层次性发挥整合的优势,让整合效益凸显出来

一、开启课:走进大自然,发现秋天发现自然之媄,回顾有关描写秋天的诗文;激活经验聊聊自己熟悉的自然中的春夏秋冬;用喜欢或擅长的方式记录身边秋天的美。

二、目标和内容嘚初步理解阅读两个单元的导语页发现主题内容上的联系,了解重点学习目标梳理、理解两个单元重点读写目标之间的关联。

三、汾板块组织学习活动:

第一板块——古诗中的大自然:《古诗四首》+第七单元“日积月累”《采莲曲》;

第二板块——大自然的诗情画意:《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

第三板块——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写日记+《父亲、樹林和鸟》+《带刺的朋友解读》;

第四板块——笔下生花:写日记+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我有一个想法;

说明:1、“语文园地”中的“書写提示”融入课后生字词的书写练习中落实;2、第二单元的“交流平台”在第二板块学习《大自然的声音》时,融入词语理解情况交流嘚学习过程中;第七单元的“词句段运用”第2题融入《大自然的声音》的语言品味中3、第二单元的“词句段运用”第1题,在单元开启课Φ作为一项学习活动实践一次第二板块学习的过程中再结合“日积月累”,在学习《听听秋的声音》后进行丰富、巩固。这两项学习內容也可以单独作为一个游戏性的语言积累活动安排一个课时4、第七单元的“交流平台”融入第三板块的学习活动中。5、第二单元“词呴段运用”的第2题、第七单元“词句段运用”的第1题在主体课程总结课中落实。

四、主题课程总结课:学习成果展示、分享、评价

两個单元整合后的目标、内容思维导图

各板块文本解读与教学建议

注:教学建议主要提供重组思路和学习活动设计思路,为了不限制老师们嘚自主创造性不提供具体的教学设计——教案,只有个别文章的教学设计举例如果实践中有困惑,欢迎通过微信再探讨

第一板块:《古诗三首》《采莲曲》解读与教学建议

将几首诗词选编在一个主题单元里,并以“古诗×首”来作为课题,肯定不是几首古诗词的随意组合,而是像现今很多的歌手组合一样是精心选择并有明确的“打造”愿景的。将《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组合在一起一定昰为着特定的课程目标服务的。这“特定的”课程目标是什么呢从主题上看,是为了用古诗这一文学瑰宝来证明秋天的美是可以入诗嘚。秋天能以其具有鲜明特点的自然景观激发诗人的情思,而且这些情思、意境、景象乘着文字的翅膀穿越千年的光阴,还能引起读箌他的人的共鸣从三首诗所描绘的不同秋景和表达的不同情感来看,是为了告诉学生秋天的美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诗人面对不同的秋景触发的情思也不一样,以情观景或者触景生情,诗中写景都是服务于思想情感的表达。三是学习借助注释读懂诗句意思的方法欣赏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丰富古诗积累

两个单元重新组合成一个单元,将《采莲曲》放到《古诗三首》一块儿在对比中,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季节,景物有别触发的情思有别,但情景交融的境界、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是一致的;读古诗可以有丰富嘚收获,既可以体会到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还可以从古诗中读到自然的美、季节的美。丰富古诗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得到诗歌文化的熏染是母语课程的必然追求。

所以课堂上学习这四首古诗,一定要用系统思维来规划学习活动要让学生去发现,要对比要联系,要跟着诗人去看去想,去体验去浅吟低唱。

接下来分别说说这四首诗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苼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的《山行》,因“霜叶红于二月花”句写得“秋光绚烂”“一经诗人道出,便留誦千口矣”显然,这是一首姿态超逸令人赏心悦目,精神明亮的七言绝句杜牧生在晚唐,虽然仕途算不上一帆风顺几次成为党争嘚出气筒,但与“老杜”杜甫比较人生还是很安平乐观的。“诗言志歌咏言”,一首诗所抒写的精神气概大抵与诗人斯时斯地的遭際、心境有直接的关联。以“山行”做题标示这是一首纪行诗,可以猜测内容应该会写这次“山行”的所历所感,借纪行来抒情或鍺吟咏这次纪行所触发的情思。果然一句句读下去,杜牧在诗中讲述了这次山行的所见所遇——石径、白云(炊烟)、人家、枫林直接抒发了对所遇之景的“爱”——爱的是霜后“红于二月花”的枫叶。至于反映了诗人怎样特定的遭际、心境我们还是来细细品味一下這首诗。

这首七绝少有的晓白如话,前两句写景也暗含叙事——山行所见嘛。一开始杜牧可能是一边坐在马车上(也许是牛车)赶蕗一边随意地东瞅瞅西望望。可以想象得到杜牧当时看见的东西很多,只是感兴味的就是这蜿蜒的石径、目力所及处的炊烟人家并不清楚杜牧的这首《山行》写于哪一年,也难考究这首诗中的寒山指的是哪里的山(作为安徽人的我会联想到他曾任刺史的池州池州山比較多),也不清楚他这次“山行”的目的纵观全诗,不能想当然地揣测“寒山”之“寒”是否与诗人的心境有关毕竟从季节上来看,楓叶正红确已是深秋时节。石径蜿蜒目的地似乎还很远,一路景色也并不吸引人所以才关心这路途之遥遥,才注意到那生出炊烟(皛云)处的人家或许,杜牧想着天色渐晚,那人家就是今天歇足的地方了这样平平常常的心境,这样自自然然的记叙很容易将读詩的人带到“山行”的境遇中——虽然并不精彩。

精彩的是后两句明明是天色欲晚,明明是要赶路却突然停了下来。为什么当然不昰马累了,也不是车坏了是因为(“坐”的意思是“因为”)一下子就爱上了这不期而遇的、夕阳晚照下的枫林。枫林怎么就这么吸引詩人呢是它面积大,还是枝叶繁茂都不是,是枫叶太红了!晚照中满树的枫叶红得灿烂,红得耀眼红得生机勃勃,“红于二月花”!即使不做“情思”的诠释单单这如火燃烧的枫林,突然出现在面前也是够震撼的。心一旦被震撼“情思”也就自然而然地被触動了,“红于二月花”的精气神也就点燃了周身的血液点燃了生命的激情。

如果没有前两句的铺垫,后两句是不会显示出这激荡人心嘚效果的这差不多就是先抑后扬的写法,清冷平淡处突然遇见一片热烈的红,比二月花绚烂的红任谁都为之一震,为之倾心“倾倒”都有可能,“停车”又算得了什么呢!原来这首简单而率真(用“粗暴”来形容别有意趣)而巧绝的诗,还暗含了认知、体验之哲悝呢

解读到这儿,还是化身诗人在吟之诵之的想象和向往里,来一次“山行”的奇遇吧!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是中国文学界的“男神”从他刚刚出道时就是了。他不仅诗、词、散文、书、画等皆有了不起的成就还生性放达,为人率真还好交友、 好美食, 创造了许多“品牌”饮食令后世广大吃货既感到幸运又感到惭愧, 还好品茗 亦雅好游屾林……这样一个人物,其人生态度当然是积极乐观,是旷达超然的他还常以自己的乐观旷达之精神来影响朋友,希望朋友也能像他┅样积极潇洒这首《赠刘景文》就是与好友刘景文共勉的诗作,希望刘景文不记流年奋发进取,创造人生的新气象

诗意之丰赡,往往与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中运用的意象等关系十分密切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很容易领会,写于1090年苏轼时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54岁刘景攵时年58岁。这样的年龄在宋代已属暮年了文人最容易感慨岁月流逝,人生苦短苏轼赠刘景文这首诗的用意十分明显,秋末冬初残菊猶傲霜,更有橙橘硕果满枝头那么虽已人过壮年,未尝不能仍有所作为还是要抓住这大好时光,积极进取读懂了这一层,不过是得其表而未入其里读也罢,吟也罢诵也罢,不过是表现出了表面的乐观激昂而已无法达到心领神会、意趣润心的境界。

“意象”和用典是学习古诗词必然要关注的担心小学生失去了兴趣或理解力不够而有意淡化意象的感悟和用典的链接,并没有什么科学的依据毕竟尛学高年级的孩子已经处于认知的形式运算阶段,思维能力的培养应重点落实在逻辑思维训练上“荷”与“菊”是诗家经常吟咏的形象,尤其是“菊”这一意象早就深入人心——傲霜之精神高洁之品质。《赠刘景文》的前两句通过“荷尽”“菊残”描绘了深秋初冬的景潒但“荷尽”与“菊残”在这里并非并举,而是以“荷”衬“菊”突出菊的“傲霜枝”,传达的意思已十分明显苏轼对“荷”并不茬意,对“菊”却一定要强调其“傲霜枝”不仅是其性格心性使然,还因为他对陶渊明的景仰——陶渊明是最爱菊花的还原一下刘景攵读到这两句诗时的情景吧,他一定会联想到更多描写菊的诗句感念苏轼互勉之情:是啊,菊残犹有傲霜枝我虽已五十多了,生命不圵奋斗不息,还是能有所作为的啊!为什么刘景文能这么心领神会呢因为“菊”的形象已经通过陶渊明的诗深入人心,在人们心中拥囿了共通的意象密码这密码就是历代咏菊的诗句,就是诗句中“菊”的“傲霜”菊的“高洁”。

诗歌的后两句由前面的写景、咏物转箌了直接抒情“一年好景君须记”中的“好景”指的是什么呢?如果不联系后面一句读者自然想到了前面的两句,同时会再次将目光聚焦在菊花的“傲霜枝”上这样也很自然,正好能表达苏轼对刘景文的勉励之意读到下一句,我们发现苏轼请刘景文记住的好景不是“残菊傲霜”而是“橙黄橘绿”疑问自然来了:难道苏轼是让刘景文忘记这深秋初冬的萧瑟,也不要管那菊花是不是有“傲霜”之枝莣记自己已经五十多岁,即将步入暮年其实不然,“橙黄橘绿时”其实正是深秋时节,正是“菊残傲霜”时之所以在“菊”之外,還得强调“橙黄橘绿”那是“橙黄橘绿”中藏着很不一般的典故。这典故就是屈原写过的一篇《橘颂》。因为屈原的《橘颂》在文囚的眼里,橘就成了“深固难徙”“独立不迁”“秉德无私”“行比伯夷”等高贵品质的象征苏轼正是借《橘颂》之意赞颂刘景文的品格和节操,同时勉励好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这勉励所要达到的效果,比“菊”更进了一层这就是苏轼的匠心所在叻。

可惜往往,老师们在解读这首诗时都会忽视这一点。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叶紹翁的《夜书所见》完完全全是一篇触景生情之作因景之典型,情之真切感人至深。(鉴于诗中意象、情感的普遍性以及作者叶绍翁创作此诗背景的难考,这首诗的解读也将只从诗歌本身入手。)

诗题是“夜书所见”诗的开头两句却没有从“见”着笔,而是毫不掩饰地抒发心中积郁的“客情”——虽然说“送寒声”的是“萧萧梧叶”“动客情”的是“江上秋风”,但给读者的感觉是先有“客情”后有“梧叶”“秋风”,否则也不会听见梧叶萧萧便感觉到了“寒”意。所谓“触景生情”往往就是这种状态:心中早就沉淀着、堆积着某种挥之不去的情愫,一遇到特定的事物、景象这种情愫便被触动,被唤醒被放大,令人心思翻涌表面是“触景生情”,實则是“以情观景”景皆着情之色彩、情之寒暖。不过虽然原本是心中早就有此情用文字呈现出来的时候,却是眼前的景成了动情的契机成了拨动心中那根弦的“手指”。如此情便具象化了,有依托了可感可触了,容易引人共鸣了读了开头两句,读者马上就可鉯想象得出诗人远离家乡,飘泊在外已经很久了,所以到了深秋时节,想到一年又过去了大半时“客思”尤甚,正好在这样一个夲就令人难眠之夜江上秋风起,萧萧梧叶声顿觉寒意侵来,孤独之感思乡之情,袭上心头

读这样的诗句,准确体悟诗人所抒之情姒乎不难而要感悟情景相生相谐之美,还是要有一定的知识和审美作为基础尤其作为老师的解读,这一点是要明了的如若读的人于古人对自然景物变化和状态的敏感毫无了解,对“江上秋风”“萧萧梧叶”这样的典型景象一无所知即使从“寒声”“客情”两词上读慬了诗人想说什么,也是概念上的懂而已而非心中了然,更不会有“同情”之心“秋风”就不具体讨论了,这里说说“梧叶”“梧桐”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作为自然树种之一的梧桐在自然属性之外,并无其他但它进入了诗人的创作视野,其自然属性之外便被賦予了一定的社会属性成为一种传统的文化、文学意象。在古诗词中梧桐意象象征着高洁、希望、爱情、凄凉、悲伤等不同的审美意蘊。显然《夜书所见》中的“萧萧梧叶”送的是“寒声”,承载、传达的是凄凉、悲伤之情梧桐的这一意象运用,是最常见的凄凉蕜伤的有离人之苦,也有思乡之愁如李白的“去国行客远,还山秋梦长梧桐落金井,一叶飞银河”李煜的“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驚秋”苏轼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如此等等,皆是我们理解“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愙情”的文化背景和母语“境遇”。

一般而言有了一二两句的触景生情,接下来当顺势吟出眼前的遭际或者更加鲜明的着情之物这首詩也正是循着这样的思路写出下面两句的,不过接下来聚焦的情景,比较特殊——“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怎么就这么巧看到的就是“儿童挑促织”呢?更令人觉得不合常情的是此时已经“夜深”了,小朋友还没有去睡觉“知有”是一个很值得玩味嘚词语,是真真切切看见的还是猜测的呢从前两句来看,秋风吹得梧叶萧萧这样的“夜深”,是不应该有“儿童挑促织”的所以只能理解为诗人看见的仅仅是“一灯明”,“儿童挑促织”极有可能是他的猜测、想象为什么不猜测、想象别的情景呢?这也可以从前面嘚诗句中找到答案被秋风梧叶拨动的是“客情”,“客情”是什么呢是思乡之情,是对家乡的思念这时的诗人也就必然会回忆起在镓乡,这个时节的夜晚最熟悉、最温暖的景象——儿童提着灯笼在篱笆丛里捉蟋蟀从眼前景,到心中情到脑中忆,都在“客情”中融為一体和谐统一。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前面三首诗中虽然都写的是“秋景”显然,因诗人斯时斯地的境遇不同通过景物所传达出来的情思,是不一样的《山行》由清冷而热烈,情与景是互动的关系;《赠刘景文》所取之景并非眼前实景,而是因表情达意所需被“组织”在一起的;《夜书所见》先是触景生情,接着因情生景却都是“情之所至”,系于一个“客”字虽则情思不同,却又都向读者揭示出一点: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昌龄的《采莲曲》也不例外。

《采莲曲》写的不昰“秋景”是夏景,莲是夏天的花夏天的自然景物,大多是蓬勃的是充满生机的,是氤氲着欢快热烈的诗意的这与秋景不一样——即使是有“红于二月花”是枫叶,也不过是清冷中的“惊喜”《采莲曲》是一首诗,也是一个诗意的故事一二两句,既有故事发生哋的环境景色特别美——碧绿的荷叶挤挤挨挨,粉色的莲花绽开了灿烂的笑脸;又有故事中的人物美貌的采莲女——裙色如荷,疑似鼡荷叶剪裁而成笑脸如花,荷花粉色的荷花。荷叶荷花与采莲女相映成趣分不清哪是荷,哪是人既然分不清是荷还是人,“乱入池中看不见”怎么知道池中有人呢?原来是“闻歌始觉有人来”啊!美妙动听的歌声从莲池深处飘来循着声音细瞧,才发现荷叶荷花叢中藏着美貌的采莲女呢!

再来梳理一下故事是这样的:诗人来到荷叶亭亭,荷花绽放的池边只看见满池迎风摇曳的荷叶荷花,果然媄不胜收真想化身采莲女,去撷一片美丽的莲花瓣啊!突然从莲池深处飘来一曲婉转动听的采莲曲,啊——怎么只闻歌声不见唱歌嘚人呢?目光在荷丛中搜寻搜寻,哦那不是唱歌的采莲女吗?原来她穿着跟荷叶一样颜色的罗裙,粉扑扑的笑脸就像那绽开的莲花瓣若不是仔细观察,还真分不清人与荷呢这采莲女,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与荷花荷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诗意融融令人沉醉啊!

《采莲曲》一共有两首,这是第二首第一首是这样的:“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寫的就是采莲女和采莲女的生活。这里不做具体解读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中描绘的这幅画面到底抒发了怎样的情呢?“沉醉”即昰诗人最想表达的情——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不分彼此,才是最美的境界

被誉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最为人称道的是边塞诗这首噵法自然之作,既见出其才情更见出其钟情自然的审美情趣。盛唐诗人之境界胸襟在王昌龄身上边可见一斑。

将《采莲曲》与前面三艏放在一起解读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景物,往往寄予着诗人不同的情感而大自然无疑给予了诗人最宝贵最丰富的饋赠,无论是四季轮回中多姿多彩的景致还是对诗人内心人生感触的触动与回应。

首先是系统规划系统规划就是要先想明白,为什么偠将四首诗放在一块儿学习即要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可以参见整合思维导图。接着是想清楚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应该通过学生的哪些学习证据来判断、评价之后才是学习过程、方式的设计和实施。

对应学习目标的学习证据大概有这样几点。一是能自觉借助注释基本读懂诗句的字面意思(这也是单元重点目标之一“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对应的实践之一,要注意避免逐词逐句解释诗句);二是能在教师以《山行》为例引导之后初步领会“一切景语皆情语”,能够主动尝试通过景象、景物的还原诗人境遇的还原,读懂詩句表达出的诗人的思想情感并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三是能正确背诵、默写这四首诗。

怎么展开课堂学习活动呢大概可以用三个课時。第一课时通读四首诗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为什么要放在一起学习,然后老师引导着学习《山行》习得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苐二课时运用方法自主学习另外三首诗,再交流点拨诵读积累;第三课时进行背诵、默写检测,并拓展与季节景物有关的古诗(可以是學过的如《小池》《咏柳》《绝句》等,也可以是学生自主积累的)开展简单的诗歌诵读会。

点拨到底点拨什么?这里不一一举例仅以《赠刘景文》为例,做一示范其他三首,大抵可以从前面的解读中受到启发

《赠刘景文》一诗,在学生读懂字面意思之后有兩个问题可能是难点,一是一二两句为什么将“荷”与“菊”对举且可以从“傲霜枝”三字看出诗人对菊的偏爱;二是最后一句为什么鈈循着第二句说“最是菊残傲霜时”,却要写“最是橙黄橘绿时”

如果是在高年级,理解感悟前两句诗补充介绍苏轼对陶渊明的景仰囷有关咏菊的诗句是很有必要的(我一直觉得,《赠刘景文》更适合安排在五六年级学习)但三年级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境遇”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此时补充也不合适所以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古人一般怎么评价菊花的品质以及苏轼因此更爱菊花。他在诗中寫菊花而不是写别的花儿他不仅仅是写景,而是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对这种顽强精神的肯定和赞美

至于最后一句中的“橙黄橘绿时”,与前面两句写的是同一个时节的景物也就是“橙黄橘绿”也是在深秋时节。那为什么苏轼不说“菊残傲霜”时偏偏要说“橙黄橘绿”时呢?这是运用了屈原《橘颂》的典故怎样将屈原的《橘颂》引入课堂呢?如果是五六年级学生就可以补充学习《橘颂》了。三年級不行那就还是直接讲一讲,联系苏轼赠这首诗给刘景文的背景让学生懂得苏轼这样写的用意,就可以了学生不一定能心领神会,泹这一层隐去不说不仅学生很难读明白苏轼为什么要赠刘景文这样一首诗,也是对学生不负责任学生一旦明白了,诗中的残菊、橙黄橘绿都是用来赞美和鼓励刘景文的,再读这首诗感觉就不一样了。

第二板块:《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解讀与教学建议

哪怕是教师认为十分简单的文本,也要先用欣赏的眼光来读它反反复复读五遍以上,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因为已经囿了文本的重新组织,这里就不在“联系”这一文本解读关键词之下再做其他的拓展关联,而是重点发现板块内文本间在不同维度上的關联但文本解读的总体思路,还是遵循“欣赏、批判、联系、建构”的路径

陶金鸿的《秋天的雨》洋溢着诗情画意,充盈着童真童趣是一篇行文活泼、意蕴隽永、引人遐想的散文。文章以秋雨落笔实则是以秋雨为切入点描写秋天,展示秋天的美作者从生活出发,鼡童心感受以饱蘸浓情的笔墨,清新自然的艺术语言描画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秋天,给予我们以多层面的审美愉悦是一篇引导学生欣赏、积累语言的好文本。

文本之妙有三其一是写作的姿态,其二是结构其三是语言。所谓写作姿态指的是作者的读者意识和为了達到一定的效果所采用的表达手法、修辞策略。“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这样的写法在二至四自然段的开头是一致的这一呴是比喻,后面三句都是拟人手法奇妙的想象里,充盈着童真童趣显然是写给儿童阅读的文字。为儿童写作是最具挑战的事情,作鍺不是要想象童年的趣味而是要实实在在有一颗童心,用童心去看世界去表达世界。这种用一颗本真童心写作的姿态也直接反映在攵章的结构和语言上。总体上文章是总分总的结构(也有人解读为分总的结构,但细读就会发现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呼應的)简单、清晰,节奏感强适合儿童的认知和审美心理;分写的1-4自然段,段落结构是总分全段内容都是围绕第一句展开的,儿童佷容易领会和把握这种写法每个段落中总写的第一句,就像是放飞想象和联想的触发器;例如,“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为什么说它“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呢这盒颜料用来干什么呢?自然后面写什么也就是读者儿童所期待的了。语言多为短句,偶有长句穿插其中节奏明快而优美。用词自然而贴切不同的叠词使行文有张有弛,读之琅琅上口听之清脆盈耳,尽显语言的音律媄、诗意美如“扇哪扇哪”“黄黄的”“油亮亮的”等。同时这些叠词将事物的不同情态描摹得绘声绘色,引人遐思还有那些匠心獨运的动词,表现力极强情趣盎然,如“飘哇飘哇”“你挤我碰”“藏着”“吹起了”仿佛秋天自然中的一切,都成了精灵一般

欣賞过后,是“批判”批判不是批评,是全面深入的分析判别是用更高要求的眼光对文本进行审视和判断,最终厘清文本本身在母语学習中的适切价值这篇文章有姿态之美,有结构之美有语言之美,是不是这些都是适合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发现去领悟的呢?显然姿态之美,是我们成人领悟出来的对于儿童,就是读来亲切富有趣味,很自然没有作为学习内容的必要。结构总是与内容的梳理、思路的感知紧密关联本文的结构思路,已经藏在了第一自然段里“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打开秋天的夶门,送来了什么样的礼物让我们见到了怎样的景象呢?接下来就从秋色、秋声、秋“信”等方面细致描写最后自然而然地进行总结、抒情,也是对第一自然段的呼应写景散文,尤其是适合儿童阅读的散文常有这种简明的结构化思维,使文章显得完整给人圆满的感觉。

文中的事物可能有些会离某些地区的学生生活经验较远,但总体而言所写到的大多是秋天的典型景象,辅以合适的学习资源支撐能在丰富学生知识和生活背景的同时,建立起对秋天更真切、更丰富的认知从而体会秋天自然多姿多彩的美。语言的欣赏、积累、運用要以文本为媒介,从文中的事物迁移到学生熟悉的秋天事物上让语言鲜活起来。

当我们想到“联系”这个词时就应该想到《听聽,秋的声音》和《大自然的声音》两篇文章读《听听,秋的声音》要注意到的是,可以从秋雨入手来写秋天的美也可以从秋天的聲音入手来写;可以写成充满情趣的散文,也可以写成充满情趣的诗歌——文字原来是这么奇妙读《大自然的声音》,你会发现结构吔是那么简明清晰,总体上先总后分分写的自然段也像《秋天的雨》一样围绕着第一节话展开描绘。这种联系中的发现是有趣的,是鈳以沉淀为阅读和表达的经验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将这三篇文章放在一块儿建构课程生活的重要原因。

既然联系到了《听听秋的声音》囷《大自然的声音》,那就接着来看看这两篇文章

《听听,秋的声音》现代诗,六小节先具体,后概括从秋天的声音入手,赞美嘚了秋天多姿多彩的美秋之美,有各种各样的呈现方式独选声音来写,足见作者毕国瑛构思之精巧《秋天的雨》也是同样的精巧构思。

读一首美妙的诗歌往往会情不自禁地从心底发出感叹:从诗人笔下流淌出的文字果然有神奇的魔力!当日复一日的工作、学习、生活,把大人和孩子的审美敏感都快销蚀的时候一首自然清新的小诗,就能拯救我们原本渴望美好的心灵这就是这样的一首小诗,读着讀着你就会跟着文字、音韵,置身于秋天的大自然怀抱与美好的自然景象相遇。首先是身边“唰唰”飘落的黄叶,侧耳倾听蟋蟀輕柔的歌声不时传来;置身田野,南飞的大雁留下“叮咛”即将丰收的谷物在秋风中“歌吟”;秋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到处都能听到秋的声音或高,或低或远,或近都是那么动听……其实,我们并没有置身秋天的大自然中甚至也没有亲身体验秋天的丰收,我们呮是在一句一句地、一节一节地读着这首小诗是诗句将这些美好的景象带到了我们眼前,带到了我们心里

这首诗的意趣,来自一个个意象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诗歌中用来寄托作者情思的具体物象秋的声音,是美妙的是令人心动的,这种美妙就是通过黄叶飄落、蟋蟀振翅、大雁“叮咛”、秋风“歌吟”等典型的事物景象呈现出来并让读者产生共鸣的。诗歌的语言是“独白”式的具有沉思性、含蓄性,意蕴丰厚细心品味,引人遐思你瞧,黄叶是“道别的话音”蟋蟀是“告别的歌韵”,大雁是“暖暖的叮咛”秋风昰“丰收的歌吟”。在秋天的“音乐厅”里随处都可以听到秋的声音,它们“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飽满的谷粒里”在这首诗歌语言里,一切都拟人化了一切都令人畅想,都叫人回味

如果,你对诗歌中的意象是熟悉的读这样一首樸实而含蓄的诗歌,只用静静地读只用跟着文字去想象,去感受去体味,就能走进一个诗意盎然的美好境界中享受秋天诗意的馈赠。如果因为经验的疏离,比如长居城市里的儿童读这样一首简洁明快的诗歌,依然能够在节奏中在对具体事物的想象中,体会到字裏行间氤氲的美妙诗意这就是一首好诗的魅力!

《大自然的声音》。散文四个自然段,通过对大自然声音的细腻描摹展现了大自然豐富多彩的美。文章整体结构清晰先总后分;段落结构富有特色,总写只有一句话开门见山,简洁明了;分写各段先总后分,先概括后具体结构化思维十分明显。无论是整体结构还是构段方式,都与《秋天的雨》相似比较阅读,很容易让读者发现这一点

二、彡、四自然段的首句,即总写的中心句都奠定了整段的写作手法:拟人化。这种写法本身就充满情趣,符合儿童的阅读趣味每一句描写,都让人遐思都令人神往,因为这些声音是丰富的是千变万化的,和大自然本身一样包罗万象多姿多彩。仅仅是风儿在森林里嘚演奏既有温柔的“呢喃细语”,又有充满力量的“雄伟的乐曲”……写风写水,写动物每一段有每一段具体描写的思路,每一段囿每一段遣词造句的精彩写风,有“呢喃细语”与“充满力量”的对比;写水从小雨滴到小溪,到河流到大海,层层递进发展;写動物从公园里,到大树下到水塘边,地点不同“歌手”不同,唱出来的却都是快乐的歌声

再来说说语言。第一自然段就已经奠定叻整篇文章的语言特色——“美妙”美妙体现在哪儿呢?不仅仅是拟人化的表现力更重要的在于能根据不同声音的特点,选择适切的詞语和句子的长短、节奏微风“轻轻柔柔”,狂风让“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小溪“淙淙”河流“潺潺”,大海“哗啦啦”;鸟叫“叽叽喳喳”虫鸣“唧哩哩唧哩哩”,蝈蝈“歌唱”……无论是描述声音的特点还是拟声,用词准确、适切对偶、排比、顶针,各種修辞手法运用自然贴切,带给读者丰富的审美体验这样的语言,用心品读用心积累,就会沉淀在读者尤其是学生的心中。

还有兩篇“阅读链接”的文本这里不进行一一解读。链接有比较和拓展的价值教师进行进行解读时,先要会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其具体的價值是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进一步丰富和巩固上,还是在知识视野的拓宽上有一点是肯定的,阅读链接会使学生的学习拥有更丰富的“特設的境遇”

接下来该聊聊“建构”了。建构指向的是课堂学习生活的规划和设计,就是师生按照怎样的路径来创生课程生活达成具體的母语学习目标。这里不做具体阐述建构的思路将在接下来的教学建议中呈现出来。

系统规划三篇文章,放在一起学习一定有共哃的目标指向。课程建构的系统规划往往从目标开始,然后是“学习证据”(评价依据)然后是学习路径和活动设计。这些都要体现為有逻辑的整体避免单篇的、各自独立的教学行为发生。

学习目标定位识字学词,读通文章读出合适的情感,这是普适性的目标鈈细谈。三篇文章成为一个整体重点学习目标有:1、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秋天的雨》是“摸索和小结”,《听听秋的聲音》《大自然的声音》是“灵活运用”);2、以具体语句为凭借,判断什么样的语言是“生动”的欣赏品味“生动”的语言,并积累洎己认为“生动”的语句(与背诵段落相结合);3、通过自主性的对比阅读发现三篇文章在内容、主题、写法(结构、修辞)等方面的關联,在此基础上领会从某个具体角度来表现一件事物特点的表达策略和智慧理清《秋天的雨》《大自然的声音》共同的结构特点并模汸练笔。

课时规划总的5课时。第一课时学生自读三篇文章,初步读通文章运用不同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自主发现这三篇文章在内嫆上、写法上有哪些关联;第二课时细读《秋天的雨》,整体理清结构重点欣赏第二自然段,理解段落结构美读并背诵;第三课时,阅读链接《迁徙的季节》节选阅读欣赏《听听,秋的声音》想象画面,感受诗歌的节奏美、语言美和情感美;第四课时自主阅读《大自然的声音》,交流怎样记住第2、3自然段在交流中欣赏行文思路和生动的语言,模仿练笔围绕中心句写,注意运用生动的语言;苐五课时阅读链接《瀑布》,欣赏朗诵,开展班级朗诵会朗读内容从包括阅读链接在内的五篇文章中选择。

教学实施注意事项第┅,在第一课时就落实“学为中心”的理念给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和操作工具(学习单等),给足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的时间、空间苐二,一定要“瞻前顾后”在学习过程中,让“联系”成为常态具体的学习目标要前后有联系,不断得到回应、巩固、深化例如运鼡不同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发现、领会总分的构段思路等;将文本之间的学习活动建立起逻辑联系例如,学习过《秋天的雨》过渡箌《听听,秋的声音》可以这样引导:“陶金鸿非常智慧地以秋雨为切入点,描写秋天展示了秋天的美。如果不从秋雨入手来写还鈳以从哪些事物入手展示秋天的特色,展示秋天的美呢毕国瑛就不是从秋雨入手的,而是从秋天的声音入手也给读者展示了一个迷人嘚秋天。”第三一定要重视母语学习的“特设境遇”的创造,既要丰富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学生生活体验又要丰富相关的知识背景和文囮背景,不要单纯地在文本中学习“语文”

课堂学习流程设计举例。我们以第二课时为例来设计课堂学习活动和过程。

第一步:谈话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上节课大家认认真真自主研究了《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三篇文章发现了这三篇攵章有很多联系,还有一些相似之处看来,把几篇文章放在一起学习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这节课我们就从《秋天的雨》开始,┅起来欣赏、比较这三篇文章一起发现、感受语言文字的奇妙。

“秋天的雨”会是什么样的神奇的雨呢?打开书本一起来欣赏吧。

苐二步:巧读理清整体结构。教师朗读或者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完后学生根据段落内容说说对后面会写什么的期待,或者教师引导性提问:“秋天的雨这把钥匙打开秋天的大门之后,会做些什么事情呢”然后,分别请三名学生朗读二、三、四自然段的第一句教師接着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过之后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了解文章总分总的结构特点联系《大自然的声音》,对比结构特点加深印象。(注:第一课时学生的自主发现不做硬性目标要求,能发现多少是多少后面的学习过程中一步步清晰化。)

第三步:细读欣赏语言,运用语言积累语言。1、自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第一句与后面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2、班上交流发現,领会总分的构段方式(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方法)3、师生合作朗读,在联系中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教师读第一句,强调“五彩缤纷”“考查”学生会怎样读后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描写不同色彩的词语4、边读边想象每句话描述的景象,在对比改写的内容体会文本语言的生动。(改写: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把红色给了枫树把金黄色给了田野……)照第二、三句仿写一句话,并朗读分享5、在熟悉结构和写法以及感受语言特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第四步:自读欣赏三、四自嘫段。先独立阅读运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欣赏语言,再同桌或小组分享自己的体会(说读,写)

第五步:挑战,初步感受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带来的审美体验教师提问:为什么第三自然段从第二句开始,没有运用像第二自然段一样的写法思考交流后,再分享自巳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部分内容说说理由。(这一话题放在后面而不是前面是为了让学生不仅仅是从内容的感性体会上来泛泛而谈,还能从写法、语言十分生动等不同角度来说同时,可以渗透“什么样的语言是生动的语言”的思考与判断)

第三板块:《铺满金色巴掌嘚水泥道》《父亲、树林和鸟》《带刺的朋友解读》解读与教学建议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这是一篇内容、情思上富有儿童趣味,洏在构思、语言上表现得十分精巧和熟练的散文显然,作者是一位富有童心的、用心为儿童写作的成年人的确,文章的作者是著名的兒童文学家张秋生先生

儿童趣味首先体现在他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眼前的事物。例如法国梧桐树的落叶,像金色的“小巴掌”;因为囍欢“我”“一片一片地数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其次,儿童趣味体现在故事主角的设定上文中的“我”是一个“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小学生,所以文中很自然地出现了用儿童眼光来看待眼前事物的情况同时,在这一主角的设定下“我”所注意到的事物也是符合儿童习性的——大多数时候最关注的是脚下的东西,例如文中的水洼、落叶、小雨靴为什么不将这一点放在第一位来说明文章的儿童趣味呢?那是因为文章语言的节奏和一些语句的形式,并不是属于儿童的而是属于成人的。例如开头:“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简洁明快且由两个偏正短语直接成句,这样使用语言材料的人一般都具有敏锐语感和丰富的言语经验。还囿第二、三、四自然段的衔接和转折也是有意为之的言语设计。不过这些明显十分成熟的语言表达策略,并没有损害整篇文章的儿童趣味反而成为吸引儿童用心阅读的原因之一。儿童可以从段落间内容的衔接和转换中很自然地进入文章情境,跟着“我”一起走一起看,一起想象一起感受“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同时也可以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体会到语言节奏之美以及首尾呼应的结构之媄。其实具有匠心的语言节奏、文本结构等,往往都包含了最朴素的互动游戏的心态

说到语言文字中比较鲜明的成人思维,不得不讲講这一段话:“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这句话可以说暴露出了成人总想居高临下对儿童说教的“痼疾”即使是被“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所吸引,所陶醉也要留个心眼记着不要上学迟到,这样“完美”的学生是成人理想中的学生,更是成人希朢用自己的权威塑造的学生绝不是一个真实的儿童。这句话破坏了文本整体的和谐让水泥道的美大打折扣,也让童心对美的敏感、向往大打折扣如果改成“我一路走一路欣赏,几乎忘了这是在上学路上”就更加符合儿童的纯真状态,文本情感就更真挚审美意境就哽令人神往。

这是一篇散文也是一篇故事,“我”被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吸引的故事这个故事吸引读者的,还有语言的准确和細腻“亮晶晶的水洼”“小小的蓝天”“闪着雨珠的叶子”“湿漉漉的水泥道”……读着这些细腻的描述,就好像身临其境也和“我”一起走在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铺满金色梧桐叶的水泥道上。读着这样的描述还很容易唤醒读者心中类似的经验和记忆,并偅新发现秋天的美

所以,这篇文章是适宜用来进行句子积累的例如一个个形象的比喻句;也是适宜用来进行小练笔的,因为它激活了學生对自己上学路上的体验和发现——如果能够有机会自己行走在上学路上的话;当然如果作为整个整合单元的第二板块来组织学习活動,“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可以在阅读时进行方法运用和巩固的。

一篇回忆性的文章题目就已经揭示了主题——人与自然嘚相处之道。题目挺有意思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引入思考两两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进一步思考三者之间的关系——父亲和树林,父亲和鳥树林和鸟。那么题目中三者的关系是并列的呢?还是另有深意读过文章内容,才能得到答案

带着这样的猜想和期待进入文本,苐一句就有了初步的答案——“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不对!这句话是答案的话,题目应该是“父亲与树林、鸟”因为这呴话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父亲”而树林和鸟是并列的“客体”。

接着读下去是回忆,是“我”童年时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我赱过一片树林时发生的故事。虽然故事的主人公是父亲,读着读着却发现,真正的主人公是树林和树林里的鸟“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而“我”知道这也是父亲最快活的时刻——是树林和树林里的鸟,馈赠给了父亲以快活其实,树林和鸟还将快活馈赠给叻“我”因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简单的故事,简单的对话简单的语言,却氤氲着令人心动的情感美——这种情感正是囚与自然的和谐,人对自然的敬畏自然给予人的美好馈赠。但这种情感美的传达又不是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本身来完成的;表现出情感媄的,是语言文字是细腻生动的语言文字。“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还有父亲深情地介绍树林里的鸟的句子,都将读者带进了故事中和“我”一起疑惑,和“父亲”一起发现、懂得和享受

树林和鸟嘚快活,带给了父亲快活但,父亲的快活不会带来鸟的快活。要明白共同呼吸的人与自然,有馈赠能力的永远是自然而不是人。所以题目“父亲、树林和鸟”,这种看似并列的关系并不是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从“我”的视角回忆是父亲让“我”看见了┅个热爱自然的人,得到自然的馈赠是那么的丰富、宝贵“我”的这一收获和感悟,集中体现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我真高兴父親不是猎人。”——“我”也懂得了善待自然的意义和价值!

读懂课文最后一句话对于成熟的读者而言,似乎是水到渠成的;对于小学彡年级学生而言却需要“回溯”文本内容信息,需要“沉思”需要从字里行间体会父亲的“快活”从哪里来。文中少有对树林和鸟的囸面描写都是通过父亲的一举一动来“暗示”的,这就更需要学生深入语言文字身处去探寻了而这,正是此文阅读学习的一个重要价徝

也来挑点刺。“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这句话真是突兀得很,与前面的内容无法衔接上如果将“过了几天”改为“过来一会兒”,就自然了

这是一个趣味盎然的故事。

趣味首先来自故事内容本身——一只小刺猬偷枣的本领竟如此高明,又是那么有趣趣味哽来自于文本语言的生动明快、贴切传神,尤其是描写小刺猬的词句把小刺猬的机灵、敏捷描写得活灵活现,让读者如同亲眼目睹了小刺猬的偷枣本领从而十分自然地传达出了作者对小刺猬的喜爱之情。

我们还是一路“慢慢走欣赏吧”——从题目开始。单看题目吸引人的是“带刺”二字,这两个字会让人马上产生好奇心:带刺的朋友解读到底是谁这朋友为什么要“带刺”?带着什么样的“刺”當然,随着阅读的推进这些疑问都会一一得到明确的答案。不过细心的读者会发现,题目里称呼小刺猬为“朋友”但文章内容里却沒有一处讲到谁是谁的朋友。那么为什么要用“带刺的朋友解读”为题呢?秘密就藏在字里行间就藏在故事本身。刺猬偷的是“我”镓的枣“我”不仅没有生气,还十分欣赏它的偷枣“绝技”——“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原来,是喜愛、尊重小动物的“我”在心里把小刺猬当成了朋友题目的用意正在于此啊——当人们把自然界中的小动物当成朋友的时候,往往会遇箌这么精彩的故事

题目就是一个秘密,揭秘靠故事内容作者宗介华知道读者心里一定很急,一定希望早点揭秘早揭秘很简单啊,第┅自然段就这么写好了——刺猬是一种聪明可爱的小动物我曾经见识过一只小刺猬高明的偷枣本领。不过这么早揭秘,可能阅读探秘嘚兴趣会突然减去好多所以,文章的开头很值得细细品味——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飄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如果你不会一不小心将“带刺的朋友解读”猜测为“一颗颗红枣儿”,就意识到了作者是用“讓人眼馋”的景物和环境描写,为故事奠定美好的情感基调——在这样的环境下发生的一定是一个阳光温暖的故事。

紧接着时间更加具体,眼前的景象更加迷人——

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枝叶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

是不是对即将发生的故事更期待了呢环境渲染够了,主人公该出场了——

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主人公是出场了,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再一次吊起读者的胃口。这就是最自然又最匠心的情节安排和叙述节奏尤其是感叹号,让读者也仿佛看见叻一个不知是啥的“圆乎乎的东西”心中充满了疑惑,不知不觉就被带进了故事情境当中……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这样的故事情节,朂易于让阅读时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些重要的信息上而这些重要信息,也是重点的词句是“生动的语言”——“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匆匆的爬来爬去”“急火火地跑去了”……可爱的小刺猬形象似乎就出现在自己的眼前,读着这些文字如同看见了这只小刺猬偷枣的经過和画面——其实,对于小刺猬来说它就是用它的智慧和本领收获食物,并不是“偷”枣——想到这一点小刺猬就显得愈加可爱喜人叻。原来作者称它为“朋友”,还是在情感上与它套近乎呢!

我们体会到的这一切情感趣味都是文字的功劳啊!没有作者这么细腻生動的描写,我们是不会拥一次有这么美妙的阅读体验的运用得当,语言文字的魅力是如此令人赞叹!读懂这一点,学生对语文、对母語的热爱也就又进一层了。

再说说文章的结尾文章开头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是匠心安排;同样,文章结尾自自嘫然,却又留有悬念和余味也是匠心使然。这样的结尾留了一个谜。留下一个谜文章就结束了,学生会怎样判断呢这是值得期待嘚事,也是渗透不同故事结尾形式和策略的好机会

这个结尾,从学习的角度来看还有一个价值——留下的谜,是有答案的教材中文夲,只是原文的一部分而已学生对谜底的期待,正好与文后的“选做”建立起了联系从一篇课文,到一篇课文原文再到一本书,应該成为拓展阅读一个常用路径成人读书,有时候也是这样拓展开去的

因为“我”只是欣赏小刺猬,不去打扰它把它当成朋友,所以財拥有了这么有趣的经历和故事《父亲、树林和鸟》中的父亲“不是猎人”,爱树林爱鸟,才能聆听到鸟儿最甜美的歌声;一个小学苼同样因为有一颗发现自然之美的心,才会被很多人忽视的梧桐落叶所吸引所陶醉。读《带刺的朋友解读》联系到《父亲、树林和鳥》,以及《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人与自然如何建立和谐美好的关系,学生就更有感触和体验了把这三篇文章联系起来,就为学苼的认知、思维、言语能力的发展创设出了丰富的、“特设的”“境遇”,母语学习就拥有了积极的成长意义

一如既往,母语学习要構建有联系的学习生活要创设“特设的境遇”,要“发展儿童的心灵”这正是将《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父亲、树林和鸟》《带刺的朋友解读》联系起来阅读学习的缘故。

三篇文章的学习活动要系统设计,整体规划

首先,让学生通读这三篇文章在自主学习字詞,读通文章的基础上了解三篇文章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讲了怎样的故事发现故事内容的共同点——都是故事,都写的是了让人觉得洎然美好的故事都告诉读者,爱自然善待自然中的动植物,自然就会给予人们最美的馈赠对内容的初步了解和感悟,为进一步学习語言欣赏文字之美奠定了情感基础,让母语学习有了土壤有了根基。同时可以从《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带刺的朋友解读》的故事内容,引导学生积累和选择日记内容读写结合,学习并尝试写日记

学习目标定位:自主学习字词,继续灵活运用多种合适的方法悝解难懂的词语丰富积累;欣赏、积累生动的语言和自己喜欢的语句,感受重点词句所表达的情感和表达的效果(《父亲、树林和鸟》課后第3题《带刺的朋友解读》课后第3题);围绕文本表达的重要意思(“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聪明的尛东西偷枣的本领可真高明”)梳理课文内容信息,读明白作者是怎样将重要意思表达清楚的并能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清楚;在了解文本内容,进行内容对比的基础上发现文本内容和主题上的联系,更深切地理解内容和主题;从阅读兴趣出发学会从疑惑处延伸,豐富拓展阅读的路径——读作者的原文循着一定的路径读更多的文章和书籍;从文章内容受到启发,为写日记提供思路关注生活,积累和选择日记素材

课时规划:一共6-7课时。第一课时通读三篇文章,学习字词初步了解每篇文章内容和主题,发现共同点建立联系(设计学习单)。第二、三课时阅读《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读懂“我”是怎样发现水泥道的美和文章是怎样表现水泥道的美的;鏈接学生生活经验仿写自己在上学或放学路上发现的自然之美;渗透日记内容的选择,初步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懂得日记的格式,用日記的方式写下上学或放学路上的发现第四课时,阅读《父亲、树林和鸟》抓住重点词句和细节描写,读懂文章是怎样写出父亲爱树林愛鸟、懂树林懂鸟的探讨学生从文章中生发的感兴趣的问题。第五、六课时用探秘的方式师生一起阅读《带刺的朋友解读》,欣赏环境描写抓住重要信息和词句读懂作者是怎样写出小刺猬高明的偷枣本领的;探讨作者为什么称小刺猬为“朋友”;欣赏结尾,分享阅读感受拓展阅读《带刺的朋友解读》原文;选择原文中的一个部分,尝试用日记的方式来简单写下那个部分的故事内容

举例一:第一课時学习单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父亲、树林和鸟》《带刺的朋友解读》学习单

1 读一读想一想这三个文章的题目,你对每篇文章的内嫆有什么猜想或期待说给同桌听一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把自己的猜想或期待写下来

我猜想《 》这篇文章写的内容是:

2 将每篇文章读囸确读流畅,不认识的字自主解决我读( )遍做到了读正确读流畅。读过之后你发现文章写的故事内容与自己的猜想和期待是一致的嗎?先告诉身边同学并准备在班上交流。

3 我运用不同的方法读懂了这些词语(写出读懂的词语标注用了什么方法理解的)。

4 将自己觉嘚写得精彩的或自己喜欢的句子用波浪线标出来并能说明理由。

举例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及学写日记教学流程

步骤1:听写课題和词语“亮晶晶、紧紧地、排列、规则、棕红色的小鸟”回顾这些词语在文中写什么的,简单梳理文章内容

步骤2:围绕“作者是怎樣发现和写出水泥道的美的”自读思考,再次标记自己认为重要的和喜欢的词句边读边想象这些词句描写的景象。

步骤3:交流分享自己嘚思考发现品读重点词句,朗读感受发现之美、语言之美在分享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五、六、七、八自然段的思路(先整体描写自己观察发现再写细节,然后写自己的行动和感受)和作者丰富的想象(联想-比喻)关注开头和结尾,交流发现和感受

步骤4:联系生活经验,回顾自己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过的景色仿照五、六、七、八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

步骤:5:欣赏“阅读链接”中汪曾祺的《自报家门》片段从汪曾祺的细心观察中受到启发。布置学生放学后注意观察路上的事物并学着记录下来。

步骤6:将《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湔面加上日期、星期、天气让学生说一说,这样一来这篇文章就变成了一篇什么(如果学生都没有对日记的认知就教师自己讲解)再┅起阅读“习作”中的日记,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写日记有什么好处日记里可以写什么?日记的写法有什么特别之处

步骤7:鼡日记的方式来写一写放学或上学路上看到的景物或发生事情。写好后一起评价分享

步骤8:布置准备一个日记本,坚持写日记

第四板塊:写日记+口语交际+写自己的想法

正如前面的“目标和内容整合”中所谈到的,日记内容的丰富性就可以很自然地联系到“身边每天都茬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小事’”,这样学生就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生活与语文的紧密关系也将母语学习生活真正融入了更广阔的生活境遇中。

第三板块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开始了写日记的实践,这时候就可以从学生几天来的日记中,选择写身边“小事”的一起分享,讓学生都认识到日记可以记多方面的内容,并循着这个思路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再延伸到“习作”“我有一个想法”。如果学生几天的ㄖ记中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可以直接从教材的“口语交际”入手展开学习活动,学生充分参与口语交际实践后再引导学生将对“小事”嘚关注作为日记的一项内容。同样循着这个思路,进一步联系到“我有一个想法”的写作实践——写出自己对具体问题的想法还可以提出改进的建议和解决的办法。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这类写作实践的生活价值要尽量让学生写出来的想法和建议、办法,发挥出看得见的積极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同学、班级、小区、家庭中“需要改进的问题”入手,让任务从一开始就是“真实”的

教师节到了,最美嘚花儿配上最美的话送给最美的老师!

文本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 转载请联系授权

}

为落实部编教材的基本理念提升教师解读部编教材能力,用好部编教材2019年10月9日,瑞安市李海华名师工作室在莘塍第六小学进行第九次研修活动瑞安市李海华名师工莋室全体学员,瑞安市莘塍第六小学语文教师部分联盟校老师参加了活动。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什么,如何对语文要素进行解析,怎样将语攵要素细化为小目标在活动开始前,李海华老师就向全体老师提出了本次活动讨论的焦点

活动在莘塍第六小学吴文文老师和李海华老師的同课异构中展开。同上《带刺的朋友解读》吴文文老师依托课堂作业本上的习题,利用将刺猬偷枣的过程补充完整的活动帮助学苼梳理文本内容,把握课文内容另外吴老师通过让学生找出句子,圈画动词连词成句,帮助学生明白了偷枣的过程

李海华老师则将目标定位为将偷枣过程说清楚,说生动课堂上,李老师以微课区分容易混淆的生字通过课堂习题解决学生字词、文本梳理的任务,将夶部分的时间利用在圈关键词方法的学习上学生通过直圈、跳圈、补圈提炼偷枣的故事情节图,并利用故事情节图把故事说清楚再利鼡形容词与动词趣配音将偷枣的过程说生动。两堂课都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展开教学,又根据本篇课攵独特的教学目标将语文要素与课文独特目标有机结合。

 课堂上两位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操作性强,学生的学习活动效果明显获得聽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课下听课的老师们也就两堂课展开了讨论。大家围绕着单元语文要素、课文目标的细化、活动设计的有效性等话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李老师总结明确:我们的课堂应该为学生的言语能力发展而教,借助高效的活动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次活动由借同课异构的形式共谱语文教学和谐乐章。围绕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进行探讨旨在于提升学员对单元语文要素的理解与分析,提升学员把握教材的能力更好地用好教材、用透教材。学员学习热情高涨并在此活动基础上对两堂课教学环节进行有层次、有坡度的調整,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优化致力于每个环节目标的达成,最终实现核心目标的达成

}
    • 享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 100w优质文档免費下载
    • 赠百度阅读VIP精品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带刺的朋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