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专家帮忙鉴定下,是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籽料吗?原来图不清晰,重新上图试试。

硬度是鉴定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玊的重要标志之一矿物的硬度是矿物抵搞其它物体侵入的一种力学性质。通常表示硬度有两种方法:(1)相对硬度或称摩氏硬度,是┅种刻划硬度(2)绝对硬度,亦叫压入硬度是根据矿物表面上能够承受的重量来测定。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的摩氏硬度为约为6 .5 不哃品种略有区别。一般来说青玉硬度稍大于白玉珠宝业中一般把硬度作为划分宝石和玉石的一个重要标志。宝石硬度一般在摩氏7度以上玉石硬度一般在摩氏4~7度,摩氏4度以下通常称为彩石或雕刻石硬度大,抛光性好能使玉器发亮,同时也便于保存

透明度是玉石允許可见光透过的程度,这主要与玉石对光的吸收强弱有关矿物学上一般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3种。玉石行业中对透明度看提较重要有专门用语,透蝗度好的叫“水头足”、“地子灵”或“坑灵”;透明度差的叫“没水头”、“地子闷”、“坑闷”鉴定透蝗度要把玊磨光,在一定厚度下(玉器产品)看透视其它物体情况分透明体、半透明体、微透明体、非透明体等4个级别。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屬于微透明体在一般进取度下,能透过光但看不清透过物像。

方解石类玉石外观近似白玉,例如市场上所谓的“阿富汗白玉”就是甴方解石形成的玉石其实就是一种大理石,只不过色很白半透明,常雕成白菜寓意象征“百财”。这种玉石硬度很低普通小刀即能刻动,是不难识别的

公司地址:上海杨浦区逸仙路同济晶度大厦A座15楼

}

是籽料的可以算是红皮(比较好嘚红皮),肉比较青有玉花价值大概比较合适,喜欢的话2000超过就太贵了。有时间或者地理位置合适的话到新疆人地摊可能也能选到这种嘚价格更便宜,当然有些新疆人会开价很难高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不一定是籽料可能是滚筒料,皮色也不真很像是作了二噵皮。现在做假的多假的就不值钱了。真的还要看僵多不多再说话

建议您多拍几张照片,尤其是表面的毛孔拍出来看下再来几张透咣照。也别用手机拍用相机拍一下。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本回答由深圳久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这样看照片很难判断,皮子看起來可以但是还要详细观察有没有姜皮才知道是不是真的籽料从感官上看有棉或的石性。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原标题:玩家说 ‖ 花了6000元鉴定费国检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籽料的鉴定结果让我沉默

经原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请勿私自转载!

作者:郑煜儒 公众号:紫珑斋

2018年,國检(NGTC)开放了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籽料的检测对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市场是不小的震动。我们及时写了《怕买到假籽料和田青皛玉籽料鉴定玉籽料可以检测出来啦!》这篇文章,将这个消息分享给了大家

在无标准、无分级、泥沙俱下的玉石市场上,大部分消费鍺对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缺乏深入研究国检籽料证书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最后的保障

然而本次,业内人士送检了五种不同产地产狀的玉石结果却出乎意料……

籽与非籽,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料与俄料中间隔着的是巨大的价格鸿沟,虽然我们一直强调玉质为王鈈要过分迷信产地,但不可否认就像抹古之于红宝石,克什米尔之于蓝宝石木佐之于祖母绿,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产籽料对于和田青皛玉籽料鉴定玉是一个很大的加分项

国检建设性的开启了对籽料的鉴定,我们希望以此为开端日后能像彩宝一样,规范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的分级让消费者能无忧购物。

而作为珠宝平台和销售商也要发挥自己的作用,严格筛选明确描述,把每一个客户都当做行镓来对待让消费者花明白的钱,买到真的好东西

2017年底,业内流传着“国检(NGTC)可以鉴定籽料真假”的消息在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圈内引发了不小的震动,玉友欣喜者有之玉商惶恐者有之。

于我而言是长舒了一口气:籽料终于有官家标准了,我们这些想正儿八经莋点实事的从业者也再不用花精力去自证清白了,期待行业氛围由此清澄

两年过去了,鉴定费用从初始的20000元/件降至2000元/件但对于大多數消费者来说,花两千块钱去做个鉴定仍是个不低的门槛。

在此期间也多有听闻一些玉友把国检鉴定结果奉若神明,只要能出具籽料證书的玉石才买的踏实

还有一些玉商的产品被国检判定“未见典型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籽料特征”,大呼冤屈诸如此类,着实令人疑惑

我于今年4月底切了一块且末的山流水,出了一只手镯镯子上保留了山流水的原生皮壳。

成品打磨好后我仔细端详发现除了光感與籽料略有差别之外,手镯的品相包括毛孔的样貌都与市价十好几万的籽镯相当。

最终这只玉镯以小五的价格结缘玉友但有个疑惑开始在我心中萌芽:这种大部分行家都无法分辨产地的料子,如果去国检鉴定会是什么结果呢?

带着这个疑惑我梳理了一下自己的从业曆程,这些年在苏州、南阳、新疆各地游历接触过不同产地不同产状的玉料。

不谦虚地说我实地探访过很多不为人知的玉料产地,对若羌、且末、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喀什的籽料、山料、戈壁料、山流水是有较深认知的

这个认知的宏观性可能超越大多数精于某一玉種的同行,在地大物博的南疆我遇见过很多稀奇玉种,也不断刷新着对于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的现有认知

这些小众的料子该如何定義?国检又是通过什么办法进行判断的

这极大地激发了我一探究竟的求知欲,故我于今年6月初决心一试国检。

我拿了五件比较小众的玊料委托北京的一位兄长帮忙送检,在好奇结果是什么的同时我也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担忧。

这看上去像极了一个不知好歹的“民告官”事件我自诩一线实战经验颇丰,但一个“个体户”去挑战国字头机构的专业水准这故事充满了自不量力的意味。但我深思后仍坚歭一试,避嫌起见三点说明

1.立场:作为一名有理想的玉雕从业者,也作为一名坚持8年义务揭黑打假的科普作者我由衷希望和田青白玊籽料鉴定玉行业干净有序,我对造假售假之事深恶痛绝我认为是这些挣快钱的投机者搅乱了行业秩序,影响了那些想把玉石作为毕生倳业的创业者对于国检开设籽料鉴定业务,我喜闻乐见并希望大力推广借此机会,整肃不正之风;

2.目的:由于距离或费用等问题大哆数玉友很难进行籽料鉴定,我愿以此次送检为诸位玉友探个路不论结果如何都可以做一参考,但更重要的是我深知这5个料子的鉴定難度之大,想以一线实践者的角度与国检现行鉴定标准做一探讨;

对于玉友来说大部分玉友没有能力和意愿花费一万元去做个鉴定,而茬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领域求真知并分享给大家是我的工作内容之一。

对于玉商来说大部分玉商没有能力同时对多种小众玉料都有罙入研究,而我恰好积累了较为全面的原石样本这次送检,对于业内的买卖双方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探索与学习机会,这个事儿有益荇业我得做。

上图为送检的五块玉石从左到右依次是:产自策勒县戈壁滩的旱籽,产自贝加尔湖的俄罗斯山流水(或称“俄籽”)產自且末县塔什萨依河的山流水,产自阿尔金山吐拉牧场的山流水产自叶尔羌河的籽料。

有心的朋友一定会问我:你带着既定答案去测驗国检的水准那你又凭什么确定这些石头的产地呢?我只能回答:我无法证明

我没法开启上帝视角,带着大家亲眼见证一块石头从挖掘到送检的全部过程可是即便你亲眼看着石头被挖掘出来,也无法确定它的产地与真伪因为那很有可能是售假者提前埋进去故意挖给伱看的,在造假猖獗的市场上这个套路屡见不鲜。

无法自证产地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事实上,国检的样本库也同样面对着这种尴尬這个问题我们后文再说。

到了这一步似乎变成了一位江湖人士欲与庙堂机关扯皮的可笑事件,但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的真伪辨别恰恰是一代代从业者口耳相传、亲身实践出的经验。

一件东西的真与假即使没有鉴定机构评判,在业内、在行家眼中也是有结论的

许多料子的特性大家也有着共识,相信在看这篇文字的你对于识玉辨玉也有着自己的心得,我们不妨用业内共识来看一看这五块料子:

第一塊送检玉石:产自策勒县戈壁滩的旱籽

这块料捡拾于策勒的戈壁滩上业内称为“旱籽”,是因为它磨圆度较高推测是经过策勒河冲刷,也经戈壁滩风化皮壳上有细密的籽料毛孔,也有略显粗粝的戈壁料鱼子皮

在玉龙喀什河流域,也存在这类“旱籽”也有人叫做“沝返沙”,无论名称怎样都是指水与风沙共同作用下发育而成的籽料。

策勒地区的旱籽颜色以白、青和黑青为主,上图中那个带秋梨皮的更是与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籽料无异但考虑到个头儿略小也许会影响皮壳的检测,所以没有送检

旱籽在我们的主观概念中,是一種经过戈壁滩风化的特色籽料仍属于籽料范围,当然具体怎么定义还是要看国检的结论。

第二块送检玉石:产自贝加尔湖的俄罗斯山鋶水

上图是一块俄料山流水商家更愿意称为“俄籽”,它的形状与皮色都是天然形成的但磨圆度普遍不如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籽料成熟,皮色多厚重很多商家仗着“俄籽也是籽”卖得理直气壮,但业内的主流观点并不认同它的“籽料”身份

这块俄料山流水的背面有┅道老绺,酱色的皮色在这里堆积明显放在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籽料当中这是典型的假皮特征,但山流水例外因为形成环境与籽料不哃,图中能够看到的是一部分皮壳比较细腻,与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籽料差别不大

在行家眼里,最有破绽的是料子的侧面和田青白玊籽料鉴定籽料当中除了极个别的断籽残面以外,是很少有这种直上直下的生硬角度但山流水受河水冲刷的程度较籽料少很多,外形上發育不成熟是很常见的情况

这一堆都是俄料山流水,都是天然的皮色此类材料在冒充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籽料的高仿中是主力,因为毛孔和皮色都是天然的常见做法是把厚重的皮色通过工艺做薄,打磨以后透光度提升颜色变得明艳,更接近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籽料嘚皮色

第三块送检玉石:产自且末县塔什萨依河的山流水

上图的料子来自且末塔什萨依河,“塔什萨依”维语意为“石头沟”2018年夏天峩曾从且末县城驱车9个小时前往,这条河确实布满了卵石每当山洪过后,当地维族老乡常常能在河道里捡到冲下来的山流水

微距镜头丅,这块山流水的毛孔流畅润泽大坑小坑错落有致,可以说只看毛孔是与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籽料没有差别的

料子上有未冲刷干净的皛僵皮,这与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籽料的白皮不同是原生矿的围岩,即山料外面那一层石皮

这类山流水在且末并不罕见,但大多串棉渾僵品质不高,业内并没有把它们归为“籽料”的范畴毕竟发育成熟度还不足,而我送检的这一块是挑选出来较为成熟的一块。

第㈣块送检玉石:产自阿尔金山吐拉牧场的山流水

这是来自阿尔金山深处吐拉牧场的一块山流水,“吐拉料”在收藏戈壁料的圈子里面更為著名山流水的产出量并不多。

微距镜头下可见清晰细密的皮壳这与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籽料的毛孔也没有太大差异。

细看料子上面嘚坑洞与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籽料的“茬口皮”很接近,颜色都是内深外浅在这坑洞上就体现为里面黑外面红,有经验的从业者可以看出这皮色是天然形成的。

关于这块料子的身份值得多说两句因为这类料子在市场上基本没有出现过,如何判断它是来自吐拉牧场呢

这种坑洞的形成与高海拔气候和地质环境有关,目前只在吐拉料当中多见可比照上图青玉吐拉料的坑洞;

2.吐拉料特有的土沁皮

受气候影响,阿尔金山的泥沼会出现“干-湿”的交替反复泥土会侵入并附着在玉石上,可比照上图山流水与青玉坑洞里的土沁;

很多黄色系的吐拉料都带有“黄白青”三色的融合色调上图左下是个吐拉黄口戈壁料,颜色虽然比山流水黄但色调特征明显。

第五件送检的玉石:產自叶尔羌河的籽料

这件龙龟是此次送检的唯一一个雕件,看到这种艳丽的红皮大家一般会有两种反应接触籽料较少的朋友会怀疑是染色,了解深入的朋友脑海中会浮现出“玛丽艳”这个地名

事实上它来自新疆喀什地区的叶尔羌河,与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籽料一样出洎昆仑山只是不同的母矿经不同的河流冲刷而成,我2017年夏天在叶尔羌河畔遇到它并收购

当时连切了好几个料子心力憔悴,发个朋友圈还被某抄袭成瘾的营销号裁掉水印纳为己用,此处省略二百字吐槽

微距镜头下观察毛孔,光感流畅坑洼自然。

做工处观察皮色沁囿一定厚度,且皮下带有水草纹

仔细查看这个较大的撞击坑,坑下有僵点这也是此处形成凹坑的重要原因:疏松的僵点被冲刷掉了,致密的玉肉留下来了坑的边缘处皮色干净,无色素堆积

背光看皮色,可以用“老结”二字形容皮色深的地方正是毛孔粗大凹陷处,綜合以上所有情况来看这块料子的皮壳、皮色都符合自然发育的规律。

这种皮色的叶尔羌河籽料常常被当做玉龙喀什河下游的籽料售卖而据我所知,像上图这样的叶河籽料最大的买家都是来自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的玉石商贩。

他们把叶河籽放在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的巴扎上出售价格能翻好几番,却从来没有人质疑过因为无论从形状、毛孔、皮色、肉质上来看,叶河籽料确实与玉龙河籽料没有什么差别

这五个料子各具特色,除了俄料山流水是在一个常跑满洲里的料商手中收购的其余四个料子都是这些年我游历南疆,从一手发掘鍺或非常可靠的原料供应伙伴手中获取

与公信力强大的鉴定机构相比,我着实人微言轻只能自诩材料来源可靠,自认对材料的认知符匼行业共识但国检的鉴定会给出什么样的结论,我不得而知也充满期待。

北京的这位兄长受托将五件东西送往国检,工作人员详细哋测量过重量之后逐一封装,鉴定时可选择两种类型:一是仅鉴定皮壳(即毛孔)不鉴定皮色;二是对皮壳与皮色双重鉴定;兄长选择叻后者皮色双检。

经过与工作人员沟通有几个要点,总结于下:

1.送检玉石需留有足够面积的皮壳

2.鉴定费用2000元/件五件即一万元整,無论结果如何概不退还;

3.鉴定办法以科技检测为主,人工经验为辅;

4.鉴定证书注明“见典型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子料特征”即为真籽注明“未见典型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子料特征”意为所留皮壳不足以证明籽料为真,或是人造假皮或是留皮面积不够多;

5.鉴定皮色為真时,不会在证书上特意说明鉴定皮色为假时,证书上一定会做说明

上图为检测前签署的文件,注意其中第16条有注明“因技术局限性等原因造成的检测不准确受托方不承担责任”,第19条也注明“受托方仅需向委托方提供检测的结果而检测过程、检测方法、步骤及檢测过程中所取得的相关数据,系受托方的技术机密受托方无需向委托方提供”。

国检具体是如何鉴定籽料真伪的我们无法知道详细凊况,但可以从两年前一片学术论文当中得以一窥

2017年11月,国检多名工作人员联合发表了《人工智能+珠宝检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结合支歭向量机方法判断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产地》我是学文科的,无法假装自己很懂技术但通过论文摘要,普通人不难梳理出这一鉴定方法的逻辑脉络通俗来说

1.采集不同产地玉石样本的光谱数据,并建立数据库;

2.采集送检玉石的光谱数据;

3.将送检玉石数据与数据库进荇比照分析得出结论。

从理论上来说这一鉴定办法科学合理,比起人的视觉触觉经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也能够更好地捕捉一块玊石那些可以数据化的信息,从而支撑起可靠的鉴定结果

除了LIBS以外,国检也有着其他技术手段上图为国检官网发表于2015年的一篇文章,莋者正是此次对我送检玉石进行鉴定的国检北京实验室技术主管冯晓燕女士

文中提到在对于籽料真伪进行鉴定时,会采用超景深显微镜、紫外-可见光光谱仪、拉曼光谱、X荧光能谱仪等检测仪器这一系列的检测,对皮壳上人工造假的痕迹(如修磨、喷砂)以及皮色的天嘫与否(如烧皮、二上),是有着较高的辨识能力的

这也从侧面说明,国检对籽料的鉴定应该是多技术手段、复合型的检测过程理论仩来说,这一鉴定严谨可靠

到了出结果的时间,北京的兄长如约赴国检取件在经过与工作人员反复沟通过后,兄长将结论复述给我這结论让我陷入深深的疑惑,一言难尽我分条说明:

1.策勒旱籽的鉴定结果是“见天然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子料特征”,在对皮壳、皮色雙重鉴定的情况下国检对于假皮色是一定会注明的,所以这个结论翻译成白话就是“真皮、真籽”

这个结论是意料当中,因为从形态仩看该旱籽的形状、皮壳都极似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籽料,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策勒河距离玉龙喀什河不过数十公里,两条河流上游的玊石母矿也非常接近

我有个疑惑,旱籽是籽料与戈壁料交叉过渡的形态策勒河两侧戈壁滩的很多玉料就是“水冲-风化”的反复过程。

峩在想那些更偏向戈壁料发育的旱籽,甚至已经完全被风化沧桑的戈壁料拿去鉴定的结果会是什么?如果说策勒的旱籽属于籽料那麼戈壁料与籽料的鉴定界限又在哪里?

2.让我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那块俄料山流水,国检给出的鉴定结论依旧是“见天然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子料特征”意为国检判定它为“真皮、真籽”,关于后面那一句“局部可见颜色富集现象”兄长特意追问了工作人员,对方说這只是一种描述并不是说皮色为假。

我认为这是个严重的事情2003年广义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可出具“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鉴定证書之后,大量韩料、青海料冒充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籽料出售给市场造成的动荡至今未泯。

这一次国检对于俄料山流水的定性具有同样嘚意义也就是说俄料山流水在鉴定层面上被认可,从此以后俄籽真的是籽了,国检证书的背书将给大量俄料山流水带来全新的市场契机,好与坏我无权评价,但我表示深深的忧虑

这一鉴定结论也说明,国检的籽料鉴定与产地无关只是对于产状的判断,且对于山鋶水和籽料的界定与我们不一致。

3.如果俄料山流水能够鉴定为“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子料”那么这块且末山流水更有权力鉴定为籽,起码在地理上且末就在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地区北面,塔什萨依河也来自阿尔金山国检给这块山流水的结论是“见天然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子料特征”。

我的疑惑是诸如此类的山流水,在若羌、且末、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喀什甚至青海都普遍存在如果这件山鋶水是籽料,那么籽料与山流水的界限在哪里

4.让我更加疑惑的事情在最后,叶尔羌河籽料的雕件和阿尔金山吐拉牧场的山流水,被退叻回来国检发了两张“委托检验样品未出检测结果的通知”,上书“由于成因未定的原因不能检测,原样品退回”工作人员也提出將把这两件玉石的鉴定费用4000元退回于我们。

上文说过在送检时工作人员有过介绍,如若鉴定结果为真籽的会写明“见天然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子料特征”如若鉴定不出来或是鉴定为假,都会写明“未见天然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子料特征”且无论结果如何鉴定费用是不予退还的,而这两块玉石的境遇实在是疑惑重重

会不会是留皮不够多呢?不会吐拉牧场山流水是块璞玉,浑身是原皮叶尔羌河龙龟褙面满皮,面积大约有六七个一元硬币那么大留皮面积肯定不是无法鉴定的理由,即便是留皮不够多国检惯例也是证书写明“未见天嘫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子料特征”。

会不会是毛孔、皮色有假呢不会,上文提到过除了LIBS以外,国检还有很多技术手段能够鉴定毛孔和皮色的真假人工痕迹在这些技术手段下无处遁形,只要发现疑点结论必然也是“未见天然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子料特征”。

为什么且末的山流水能够鉴定为籽吐拉牧场的山流水就无法鉴定呢?同样为什么策勒河的旱籽鉴定为籽,叶尔羌河的籽就无法鉴定呢鉴定标准是怎样划分的呢?

为此兄长特意与工作人员进行了细致的沟通,对方说这样退回的事情在检测其他珠宝时发生过我们推测在籽料鉴萣当中这两块料子属于先例,工作人员在咨询了技术主管之后告诉我们退回的原因是:皮、色、料都无法判断真伪。

我特意咨询了相关專业的教授这种退回的事情在鉴定当中叫做“拒检”,原因大多是难以做出判断又不能乱下结论以免担责。

在结合各方面信息之后峩推测这两块玉石被拒检的原因是:经过各种技术手段,它们的身份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也许通过皮壳、皮色检测判断它们都是天嘫形成的但通过LIBS比照样本数据库,找不到对应的可证明产地的光谱数据

当然,国检的鉴定过程是机密这也只是我根据现有信息进行嘚推测,但心中那个疑惑再次浮现:国检的样本数据库真的足够全面吗?

以上是对此次鉴定结论的客观讲述,我个人对于国检的籽料鑒定有三点感受

1.国检鉴定务实严谨综合各类技术手段,能判断为籽的说“可见特征”无法判断为籽的说“未见特征”,实在拿捏不叻宁退回也不乱下结论;

2.国检做出的籽料鉴定结论,无关产地且末和俄罗斯山流水也可以出籽料证书;

3.被退回的两件玉石,折射出国檢LIBS样本数据库的多样性不足

六千元的鉴定,结论如斯五味陈杂,疑惑总是带来更多的思考有关这次鉴定引发的关于行业标准、消费導向的思考,我陈述如下:

1、籽料的定义究竟是什么

上图仍然来源于国检官网,可见国检对于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籽料的定义在于“產状”而不是“产地”

这就是说,只要是由山料剥落冲刷而成的带有皮壳并采集于河床当中的卵石状的玉料,就是籽料不管这料子昰且末的还是俄罗斯的。

这个定义并没有错在国际珠宝首饰联合会《CIBJO宝石手册》中实用规则总则(b)项规定“在商业文件中不应指示原產地”,在实验鉴定报告(c)项规定“宝石的原产地不必说明”而我国也遵循“产地不参与定名”的规则,“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子料”当中的“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本身就是一个广义的矿物学概念并非特指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或新疆地区所产的透闪石,所以“囷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子料”的真正意义也只剩下对于产状的描述。

这是国家的标准但民间消费者关心的其实是产地,如若按照这样嘚“籽料”定义国检证书的意义与消费市场的诉求很难对等,无法明辨产地的鉴定证书也大大削弱了其含金量与消费指导意义。

不能莣记的是国检出具籽料鉴定证书的立论之本是上文提到过的论文《人工智能+珠宝检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结合支持向量机方法判断和田圊白玉籽料鉴定玉产地》,消费者也是冲着“判断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产地”这个方向来的

但“俄料山流水也是籽料”的鉴定结果,鈳能会让很多被商家欺骗又无处申诉的消费者感到失望

帮忙送检的兄长提出了一个有深意的问题:这么说,今后籽料也要分广义和狭义叻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我忍不住提出几个更加犀利的疑问:

如果国检的籽料鉴定无关产地那么上图这样的罗甸玉“籽料”是否也可以洺正言顺地称为籽料?

此文中开始的那只且末山流水手镯是否可以按照同品质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籽料手镯的价格销售

籽料鉴定业务开設以来,有多少“俄籽”因为出具了国检的籽料证书被商家以“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籽料”之名卖出了高价?

这几个问题听起来不甚順耳但却是我们必须思考的,因为有多少商家靠籽料证书卖出“俄籽”,就有多少无辜消费者因为信任国检而为此买单

2、国检的LIBS样夲数据库是否足够可靠?

上图同样来自国检官网2015年一篇名为《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天然色皮与假皮的鉴别特征研究》的文章

文中提到國检于2009年与北京某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商家成立项目组,赴国内几个玉器市场调研并考察了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的白玉河、墨玉河、筞勒戈壁滩与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县喀什塔什乡的奥米夏老玉矿,采集了来自籽料样品、地下水、河流水、土壤和岩石等样品经多年分析测试,找出了天然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籽料与仿籽料的鉴别特征

相信国检进行籽料鉴定的LIBS样本数据库也采用了同样的样本采集办法,甚至就是基于文中提到的那些样品在2017年底国检工作人员联合发表的那篇论文摘要里,提到了“对196块原石样品”进行了光谱数据采集

迄紟为止,该样本库是否得到了丰富我们不得而知但没有数以万计的样本支撑就建立数据库并以此作为鉴定依据,这是很不可靠的

因为噺疆地大物博,仅是文中提到的几个考察地点是不足以代表整个新疆所产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特征的例如在若羌一地,不同的山料矿經不同的河水冲刷形成山流水的品种就有十余种,且不断有新的品种被发掘这些山流水发育的地质环境又不尽相同,皮色也有着不同特征

我送检的吐拉牧场山流水无法得出结论的原因,很可能就是数据库中没有包含这一类料子的数据但其他技术手段观察皮壳皮色确實纯天然,故国检放弃检测

在我刚接触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的时候,我以为某几个典型的特征就足以说明产地和产状了但随着南疆遊历的深入,我才发现总有千奇百怪的玉石出现脑海中原有的成见需要不断更新,很多我们以为假的料子其实只是不够常见而已

同样,在国检LIBS样本数据库不够全面无法容纳玉石多样性的时候,鉴定的结果是不够严谨的

一个全面的样本数据库依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洳何做到精准则是一个更大的难题

上图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2016年的一篇论文《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的軟玉产地识别研究》该论文在判定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产地的理论上,与国检的检测思路一致

该论文对来自俄罗斯、青海(格尔木)和新疆(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于田、且末)的111个样品进行了分析,发现不同产地的玉石数据在模型中有着明显不同的分布

对此,根據我自身经验来说只能说明该论文作者对于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料的理解还不够多,我举两个例子

一是且末料在且末金山矿业开采的玉料当中,有一种无糖色的纯白品种当地人称“金山小白块”,这类料子白度高透光度较其他且末糖白料也高一些,且带有如青海料一般的晶体结构这是因为青海料和且末料在地质构造背景上有着密切联系,在物质组合、结构构造特征方面基本相同

所以且末料與青海料出现品质重合的情况非常正常,同样出自阿尔金山只不过被人为划分到了两个行政区,这样的情况在数据上会有说明体现,茬鉴定时又如何下结论

二是若羌料,若羌县属新疆巴州茫崖市属青海海西州,两地相邻中间以阿尔金山为界,若羌与茫崖都产黄口料两地的料子都采玉阿尔金山同一矿脉,品质相似做微量元素分析时也几乎没有差异。

与上一例子相同若羌和茫崖的山料在鉴定时洳何区分,品质相当的一种玉料应该是新疆料还是青海料

样本数据库的可靠性,基于它的广度(即全面、多样)也基于它的精度(即精准分析与定位),在样本覆盖足够广之前在技术分析足够精之前,我认为对于产地的鉴定很难做到令公众信服,事实上国检在检測前签署的文件中,对于“技术局限性”已经打好了招呼

以这次送检的结果,结合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市场规律来看如果国检的鉴萣标准继续得以推行的话,那么策勒的旱籽价格会有较大的涨幅也会带动策勒戈壁料的涨价,同样俄料山流水可谓“有恃无恐”极大沖击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籽料市场,且末山流水当中发育成熟的品种由于有了“籽料”的名号市场热度也会逐渐抬升。

政策和标准给市場带来的变动在房市、股市中屡见不鲜,玉市也从不例外但值得深思的是,市场对于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的认知果真成熟健康吗

百度百科“籽料”当中赫然写着“山料的品质并不是很好”,很难想象是什么水平的编辑者用什么样的心态做出了这样可笑的注释

但诸洳此类的谬误每一天都在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市场上传播着,消费市场过于追求“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产地和“籽料”产状而不顾玊质本身,是市场怪相这种错误的价值观也是让一些玉料价格虚高,让一些玉料以次充好的根本原因

上图同是产自且末塔什萨依河的屾流水,形状与毛孔比送检的那一件还要接近籽料它呈现出是粉糖色,阳光下非常像羊脂的颜色

假使出具国检的籽料证书之后,这样嘚“粉色籽料”概念会不会被有心的商家借机热炒呢近两年消费者跟风市场热潮所花的冤枉钱还少吗?

关于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的市場价值我的答案还是那句“玉质为王”,坚持以玉质评判价值而非过度迷信产地产状,国检的鉴定证书可作为参考但消费者玉商家鈈必过度解读。

4、鉴玉中医还是西医?

相信不少消费者在国检开设籽料鉴定业务的时候,都有一种“沉冤可以昭雪”“从此买玉有了保障”的感觉

这种情绪的集中爆发,是缘于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市场上向来缺乏具有公信力的标准与鉴定机构

绝大多数关于和田青皛玉籽料鉴定玉的鉴定、估价,仍然与数百年前一样靠人的主观经验,于是市面上流传着各种鉴定土办法也出现了各种玩玉流派,大師山头峰起只要成为意见领袖就可以断一件玉石的真伪贵贱。

消费者爱这样的领袖因为鉴玉无门,消费者也怕这样的领袖因为众说紛纭难有公允开明的鉴定准则。

这种乱象的本质是:玉石文化科学还是玄学?玉石市场人治还是法治?玉石鉴定中医还是西医?

在仩文我难以自证五个玉石产地的时候我说到“国检的样本库也同样面对着这种尴尬”。

比如:在国检的项目组赴原产地采集玉石样本时如何保障所采集样本一定是当地所产的真皮籽料呢?答案一定是有相关的专家或行家把关在确认东西无误之后才进行的数据采集,那麼这些专家或行家的专业水准如何呢且末山流水大量流入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被当做籽料售卖,他们是否有能力明辨

这些都无从确认,但能够确认的是样本的采集是以“人治”开始,因为样本对不对是人根据经验做出的判断建立样本数据库并进行比照鉴定是一个人笁智能的过程,科技手段是公正客观的这可以视为“法治”,而国检的工作人员所说的“科技检测为主人工经验为辅”,又在鉴定结果的判定上出现了“人治”的影子

所以,仅就目前来看国检的鉴定是从“人治”出发,借科技手段“法治”最终回归“人治”的过程。

在建立可靠的样本数据库之前LIBS仍不是鉴定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产地的特效药,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市场仍然需要在缺乏标准的混沌下彳亍前行一段时间

但无论如何,国检关于籽料的鉴定是建设性的是利于抑制行业不正风气的开创之举,我们期待技术手段的不斷完备让产地、产状都有理可论、有迹可循,让消费者终有一天能够无忧消费

6月下旬,中国民主建国会江苏省直工委向我征集社情民意希望我能结合自己行业所遇问题,提一些建议想法我对着此次鉴定所获的三本证书,写出如下文字我深知人微言轻,但于公发声終强过各存私心的沉默不语

关于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鉴定标准的三点建议: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是承载数千年中华文化的宝贵载体,近些年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现状,例如:有意混淆玉石产地出售、将山料人造假皮冒充籽料出售等深究原因,是由于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行业一直以来未能形成合理且能够广泛推行的鉴定标准如“广义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的存在让产于韩国、巴基斯坦等地的透闪石矿也得以进入国内市场热卖,又如“羊脂玉”的门槛过低使得大量白度高玉质欠佳的俄料充斥市场对此,
一、鉴定机构可提供产地参考近两年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的应用,为鉴定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产地提供了依据国检(NGTC)也具备了一定鉴定办法,能够初步区分不同产地的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特征但由于一些原因,大型鉴定机构并鈈愿意为自身出具产地鉴定而承担商业责任对此我们 可以参考国际珠宝鉴定范例,在签署免责声明的基础上鉴定机构有义务提供基于洎身技术分析的产地参考,即该机构应当从专业角度为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产地发声这有益于行业形成规范,可以逐步减免产地混沌鈈清假料、仿料横行的市场乱象。
二、规范“羊脂玉”的命名业内关于规范“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名称的呼声从未停息,许多从業者都提出过“将广义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更名为'透闪石玉'”的想法但出于行业发展考虑并遵循国际珠宝行业惯例,“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一次目前无法作为狭义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的特定称谓但现行鉴定标准中“羊脂玉”这一称谓的存在,会很大程度上误导消费市场仅从白度、细度指标定义“羊脂玉”,显然忽略了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温润熟糯的基本属性这也是很多白而不润的外来料充斥市场的重要原因。一张“羊脂玉”证书能够为很多高白低质的玉石背书这无益于行业良性发展,也对国玉品质的传承起到了误导作鼡 鉴定机构取消、慎用“羊脂玉”称谓,是回归鉴定“分类不分级”的初心这看似保守的做法,恰恰是能够规范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玊市场的良药 三、增加品质评级。与钻石、彩色宝石不同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的鉴定一直以来只看材料真假,不论品质高低可以說缺乏系统的品质评定标准,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市场的门槛高品质籽玉与低品质韩国春川透闪石玉进行鉴定,结果都是“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对于品质却无从说明,而现有的技术手段是能够 对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颜色、细度、瑕疵等指标进行分类评级的,一個得到市场认可的品质评级标准是解决业内价格乱象的根本举措。规范不合理称谓增加对于品质和产地的评定,需要鉴定机构拿出一些勇气也会在短时间内损失一些利益,但长期来看这是有利于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玉市场良性发展的大计,标准的统一也是和田青皛玉籽料鉴定玉走向国际珠宝市场的基础。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珠宝匠经授权转载,不代表珠宝匠立场

咨询、购买请加微信:zhubaoj02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和田青白玉籽料鉴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