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重载齿轮用什么材料常用什么材料制作?

苏州亚太金属有限公司拥有***水平嘚德国NILES高精度数控成型磨齿机4台其中2台ZE1200,另1台ZP20和1台ZP30带内磨臂,可磨内齿圈还有2台HOEFLER800的成型磨齿机。
还有国内***的数控气体渗碳炉7台(***直径2.9m);公司具备直径≤3200mm,模数≤30m的高精度渐开线圆柱(弧)硬齿面齿轮的加工和进行齿轮渗碳、淬火和表面淬火及工件调质加工的能力
公司产品销售遍及船舶、冶金、港口、风力、重型机械、建筑等领域,远销德国、意大利和国内30余个省市、自治区在业界享有良好的口碑。公司主营的硬齿面齿轮主要为上海振华港机、二重、太重等国内***企业配套我们将提供各种优质渐开线圆柱(弧)软、硬齿面齿轮产品,同時欢迎来料加工
}

本科生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题目 NSD500重載齿轮用什么材料箱体结构有限元分析及改进设计 学 生 姓 名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指 导 教 师 完 成 日 期 2014 年 6 月 1 日 NSD500重载齿轮用什么材料箱体结构有限元 分析及改进设计 中文摘要 有限元分析法是由于结构力学分析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计算方法对产品的设计与分析具囿重要意义。本论文以齿轮箱体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 对NSD500齿轮箱体进行有限元结构静态分析、模态分析以及结构优化设计。 针對齿轮箱体承受较大载荷的特点分析齿轮箱体的受载情况,利用三维模型软件Solidworks对齿轮箱体进行实体建模导入到ANSYS Workbench 软件中建立有限元静力學模型,分析计算在初始工况下齿轮箱的应力与应变分布规律根据分析结果,在满足齿轮箱体结构安全的条件下对齿轮箱体进行优化設计。优化后的齿轮箱体重量减轻并且强度分布趋于均匀,结构变得更加合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实用价值。 利用ANSYS Workbench 软件对齿轮箱体進行模态分析计算箱体的前10阶模态,得到该齿轮箱体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对各阶模态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动态分析优化做基础 最后对夲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齿轮箱体有限元法,静力分析模态分析,优化设计 Abstract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s a kind of modern computing of rapid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1 1.1重载齿轮鼡什么材料箱体概述1 1.2 课题来源及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 1.2.1课题来源1 1.2.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 1.3课题研究的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2 第二章 有限元与应用软件简介4 2.1有限单元法4 2.1.1有限单元法的基本特点4 2.1.2有限单元法的发展与现状4 2.1.3 有限单元法的优点5 2.1.4 优化方案26 4.2.1 各方案计算结果的比较36 4.2.2 各方案节省材料的比较36 4.2.3 分析比较优化方案36 4.3 本章小结37 第五章 齿轮箱体的模态分析38 5.1 模态分析的概述38 5.2 约束模态分析39 5.3 自由模态分析45 5.4 本章小结48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49 致谢50 参考文献51 苐一章 绪论 1.1重载齿轮用什么材料箱体概述 齿轮箱又名变速箱是一种动力传达机构,也是一种减速传动装置是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件,昰轴承、齿轮等零部件安装的基础齿轮箱作为传递动力的部件,在现代机械设备中是不可或缺的[1]齿轮箱的用途:(1)加速减速,就是常說的变速齿轮箱。(2)改变传动方向,例如我们用两个扇形齿轮可以将力垂直传递到另一个转动轴(3)改变转动力矩.同等功率条件下,速度轉的越快的齿轮,轴所受的力矩越小,反之越大。(4)离合功能: 我们可以通过分开两个原本啮合的齿轮,达到把发动机与负载分开的目的比如刹车离合器等。(5)分配动力例如我们可用一台发动机,通过齿轮箱主轴带动多个从轴从而实现一台发动机带动多个负载的功能[4]。齿轮箱茬受到外界激励时无法避免地产生振动箱体要承受各种载荷并产生应力和变形[2],齿轮箱是机组变速、能量传递的关键部件也是故障发苼率最高的部件,其运行的稳定性会影响到整机性能恶劣环境下,更换率甚至会达到100%[3]因此,开展大功率齿轮箱静力分析与优化减重设計、模态分析与控制齿轮箱系统的振动与噪声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1.2 课题来源及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1课题来源 本课题来源于南京高速齿轮廠,NSD500齿轮箱体是根据市场需求开发研制的产品适用舰船等重载运输工具。要求我们运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NSD500齿轮箱体进行结构分析并给絀优化方案。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提高该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寿命,降低产品成本提供科学计算分析的依据增强其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 1.2.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国齿轮箱行业的产品质量、产品设计、工艺开发、制造装备和检测试验等综合技术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水平,落后十到十五年一方面,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同质化恶性竞争;另一方面,高端产品能力不足汽车、工程機械、高铁、煤机和大型农机等的高端齿轮传动装置(包括行星传动)大量依赖进口,且进出口逆差逐年加大。国外对齿轮箱的可靠性非常偅视但仍然有如此大比例的实效。而在国内由于缺乏技术等相关积累,齿轮箱在运行3 年后失效率较国外水平高出一倍。高昂的故障處理费用使业主、整机厂家、齿轮箱厂家苦不堪言如何提高齿轮箱全寿命周期收益,提升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已成为行业内的重要课题[5]。随着目前行业成本压力的不断增大势必会有部分成本缩减在制造及质量控制上(例如质量控制人力的减少等)上,最终将影响产品品質从技术角度出发,需要不断加大技术及质量控制投入力度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前期投入略高却可以达到降低产品故障率的目的[6] 与國外先进水平相比,研发周期是国外同类产品的2~3倍使用寿命是国外同类产品的30%~50%,形势相当严峻[7]。由于国内发展时间较短缺乏经验积累,故大多采用国外先进技术大多引自国外的专业设计公司,在拥有先进的设计技术的同时制造、工艺能力却缺乏积累,相对落后導致制造能力无法满足设计需要,难以实现设计目标另外,前期发展过程中过度注重产量忽略了对质量的严格要求。这也是目前故障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3]随着目前行业成本压力的不断增大,势必会有部分成本缩减在制造及质量控制上(例如质量控制人力的减少等)上最终将影响产品品质。从技术角度出发需要不断加大技术及质量控制投入力度,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本课题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擴大我们在校期间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训练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齿轮箱箱体的應变场分析及优化设计使学生能够掌握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边界条件的确定、荷载施加及结构分析的方法,为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壽命提供科学依据。 1.3课题研究的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 (1)主要内容 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NSD500齿轮箱体进行有结构静态分析、模态分析以及结構优化设计利用静态分析,校核齿轮箱体的刚度和强度并且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模态分析可以求出齿轮箱体振动的固有频率以及相应的振型,分析各种振型对齿轮箱工作状态的影响这对于了解齿轮箱现有结构嘚力学特性以及进而改善其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为齿轮箱体的设计提供了理论计算和现实依据 (2)技术要求 1)要求校核NSD500齿轮箱在承载條件下的刚度和强度。 2)要求在保证齿轮箱强度和刚度的条件下对齿轮箱主要部件进行优化设计 3)分析齿轮箱的模态,并对齿轮箱的工莋状况进行评估 (3)方案制定 1)对NSD500齿轮箱体结构进行三维实体建模; 2)了解NSD500齿轮箱工作性质状态;对工作载荷分析确定边界条件及加载方案; 3) 划分网格,进行有限元结构静态分析求出NSD500齿轮箱体的应力和应变分布规律,评价载荷对NSD500齿轮箱工作性能的影响; 4) 对NSD500齿轮箱体模型进行自由模态分析求解机身固有频率以及相应的振型等动态参数,分析其对工作状况的影响 5)在应力集中区采取措施改善应力;茬低应力区域,减少材料以减轻部件质量。重新进行有限元分析检验改变尺寸后的刚度和强度。重复以上步骤直到获取最佳方案。 苐二章 有限元与应用软件简介 2.1有限单元法 有限元分析是用较简单的问题代替复杂问题后再求解[8]它将求解域看成是由许多称为有限元的小嘚互连子域组成,对每一单元假定一个合适的(较简单的)近似解然后推导求解这个区域总的满足条件,从而得到问题的解这个解不是准确解,而是近似解因为实际问题被较简单的问题所代替。由于大多数实际问题难以得到准确解而有限元不仅计算精度高,而且能适應各种复杂形状因而成为行之有效的工程分析手段[9]。 2.1.1有限单元法的基本特点 有限元方法与其他求解边值问题近似方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嘚近似性仅限于相对小的子域中20世纪60年代初首次提出结构力学计算有限元概念的克拉夫(Clough)教授形象地将其描绘为:“有限元法=Rayleigh Ritz法+分片函数”,即有限元法是Rayleigh Ritz法的一种局部化情况[10]不同于求解(往往是困难的)满足整个定义域边界条件的允许函数的Rayleigh Ritz法,有限元法将函数定義在简单几何形状(如二维问题中的三角形或任意四边形)的单元域上(分片函数)且不考虑整个定义域的复杂边界条件,这是有限元法优于其他近似方法的原因之一 2.1.2有限单元法的发展与现状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有限元法出现并迅猛发展,由于当时理论尚处于初级阶段計算机的硬件及软件也无法满足需求,有限元法和有限元程序无法在工程上普及[7]。到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出现了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它们以功能強、用户使用方便、计算结果可靠和效率高而逐渐形成新的技术商品,成为结构工程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有限元发展至今,已由二维问题扩展到三维问题、板壳问题由静力学问题扩展到动力学问题、稳定性问题,由结构力学扩展到流体力学、电磁学、传热学等学科,由线性问题扩展到非线性问题由弹性材料扩展到弹塑性。塑性、黏塑性和复合材料从航空技术领域扩展到航天、土木建筑、机械制造、水利工程、造船、电子技术及原子能等。由单一物理场的求解扩展到多物理场的耦合其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极大地拓展[11]。 目前的商鼡有限元程序不仅分析功能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工程领域,其程序使用也非常方便[12]当前,在我国工程界比较流行、被广泛使用的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主要有:MSC /Nastran、Ansys、Abaqus、Marc、Adina和Algor等。但是有限元方法存在着某些固有的缺陷例如:有限元采用的是连续性的位移近似函数,对于裂纹类强间断問题为获得足够的计算精度,需要对网格进行足够的细分计算量极大[13]。在采用拉格朗日法求解金属冲压成形、裂纹动态扩展、流固耦匼、局部剪切等涉及特大变形问题时有限元网格可能会产生严重扭曲,使计算精度急剧下降甚至计算无法继续等问题所以还需要不断詓发展[14]。 2.1.3 有限单元法的优点 (1)有限元法具有极大的通用性和灵活性几乎适用于求解所有的连续介质及场问题。 (2)对于同一类问题的囿限元法可以编制出通用的程序,应用计算机进行计算 (3)只要适当加密单元的网格,就可以达到工程要求的精度 (4)有限元法采鼡矩阵形式的表达,便于编程序可以充分利用高速计算机所提供的方便。 2.1.4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问题及求解域定义:根据实际問题近似确定求解域的物理性质和几何区域 第二步:求解域离散化:将求解域近似为具有不同有限大小和形状且彼此相连的有限个单元組成的离散域,习惯上称为有限元网络划分显然单元越小(网格越细)则离散域的近似程度越好,计算结果也越精确但计算量及误差嘟将增大,因此求解域的离散化是有限元法的核心技术之一 第三步:确定状态变量及控制方法: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通常可以用一组包含问题状态变量边界条件的微分方程式表示,为适合有限元求解通常将微分方程化为等价的泛函形式。 第四步:单元推导:对单元构造┅个适合的近似解即推导有限单元的列式,其中包括选择合理的单元坐标系建立单元试函数,以某种方法给出单元各状态变量的离散關系从而形成单元矩阵(结构力学中称刚度阵或柔度阵)。 为保证问题求解的收敛性单元推导有许多原则要遵循。 对工程应用而言偅要的是应注意每一种单元的解题性能与约束。例如单元形状应以规则为好,畸形时不仅精度低而且有缺秩的危险,将导致无法求解 第五步:总装求解:将单元总装形成离散域的总矩阵方程(联合方程组),反映对近似求解域的离散域的要求即单元函数的连续性要滿足一定的连续条件。总装是在相邻单元结点进行状态变量及其导数(可能的话)连续性建立在结点处。 第六步:联立方程组求解和结果解释:有限元法最终导致联立方程组联立方程组的求解可用直接法、迭代法和随机法。求解结果是单元结点处状态变量的近似值对於计算结果的质量,将通过与设计准则提供的允许值比较来评价并确定是否需要重复计算 简言之,有限元分析可分成三个阶段前置处悝、计算求解和后置处理。前置处理是建立有限元模型完成单元网格划分;后置处理则是采集处理分析结果,使用户能简便提取信息叻解计算结果。 2.1.5有限元应用 有限元法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动、静力学分析:当作用在结构上的载荷不随时间变化或隨时的变化十分缓慢应进行静力学分析;而当受到外界激励破坏结构时考虑用动力学分析;(2) 热应力分析:结构的工作温度不等于安装温喥时或工作时结构内部存在温度分布时结构内部的温度应力;(3) 接触分析:用于分析结构物发生接触时的接触面状态法向力等(4) 屈曲分析:鼡于研究结构在特定载荷下的稳定性以及确定结构失稳的临界载荷;屈曲分析包括:线性屈曲和非线性屈曲分析。 2.2 机械CAD/CAE相关软件介绍 2.2.1 solid works软件 SolidWorks软件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Windows开发的三维CAD系统 该软件成立于1993年的SolidWorks公司运用特征造型理念和基于Windouws系统设计的原创三维机械CAD软件,以其优秀的技术創新和卓越的性能价格比赢得了设计师和机械工程师的喜爱 SolidWorks软件包括零件设计建模、装配设计建模、工程图纸绘制三个基本环境,同时具有全相关的钣金设计功能在工程设计中,软件在零件和装配的三维设计中可方便的检查质量特性,检查静态和动态干涉了解零件嘚空间关系,同时方便与运动分析和有限元分析建立接口 SolidWorks软件的特点:(1)基于特征及参数化的造型。SolidWorks装配体有零件组成而零件由特征(例如凸台、螺纹孔、筋板等)组成,这种特征造型方法直观的展示人们所熟悉的三维物体,体现设计师的设计意图(2)巧妙地解決了多重关联性。SolidWorks创作过程包含三维与二维交替的过程因此完整的设计文件包括零件文件、装配文件和二者的工程图文件。(3)易学易鼡SolidWorks软件易于使用者学习,便于使用者进行设计、制造和交流 本文应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齿轮箱体的三维造型的建立,应SolidWorks独特的基于特征的零部件建模功能使用拉伸、旋转、薄壁特征、高级抽壳、放样和扫描、阵列特征和钻孔建立箱体的三维实体模型,并进一步优化 2.2.2 Ansys Workbench 软件 ANSYS软件昰融结构、流体、电场、磁场、声场分析于一体的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由世界上最大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公司之一的美国ANSYS开发它能與多数CAD软件接口,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如Creo, NASTRAN, Alogor, I-DEAS,AutoCAD等, 是现代产品设计中高级CAE工具之一[15] ANSYS有限元软件包是一个多用途的有限元法计算机设计程序[16],可以用来求解结构、流体、电力、电磁场及碰撞等问题因此它可应用于以下工业领域: 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生物医学、桥梁、建筑、电子产品、重型机械、微机电系统、运动器械等。 软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前处理模块分析计算模块和后处理模块[17]。 前处理模块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实体建模及网格划分工具用户可以方便地构造有限元模型; 分析计算模块包括结构分析(可进行线性分析、非线性分析和高度非线性分析)、流体动力学分析、电磁场分析、声场分析、压电分析以及多物理场的耦合分析,可模拟多种物理介质的相互作用具有灵敏度分析及优化分析能力; 后处理模块可将计算结果以彩色等值线显示、梯度显示、矢量显示、粒子流迹显示、立体切片显示、透明及半透明显示(可看到结构内部)等图形方式显示出来,也可将计算结果以图表、曲线形式显示或输出 有限元分析是物理现象(几哬及载荷工况)的模拟,是对真实情况的数值近似通过对分析对象划分网格,求解有限个数值来近似模拟真实环境的无限个未知量[18] ANSYS Workbench 软件有一下特点[19]: (1)用户使用方便,内涵丰富涉及面广,易学易用; (2)高效方便的绘图功能; (3)灵活多样的剖分网格形状、疏密程喥; (4)多种可选择的迭代求解器; (5)强大的后处理功能 ANSYS Workbench分析过程包含3个主要的步骤[20]: 1. 创建有限元模型:(1)创建或读入几何模型; (2)定义材料属性; (3)划分网格(节点及单元)。 2. 施加载荷并求解:(1)施加载荷及载荷选项、设定约束条件;(2)求解 3. 查看结果:(1)查看分析结果;(2)检验结果(分析是否正确)。 2.3 分析与优化介绍 2.3.1静力分析 静力学分析是工程结构设计人员最为频繁使用的手段主偠用来求解结构在静力载荷(如集中/分布静力、强制位移、温度载荷、惯性力等)作用下的响应,并得出所需的节点力、节点位移、约束(反)力、单元内力、单元应力和应变能等[17] 静力分析很适合求解惯性和阻尼的时间相关作用对结构响应的影响并不显著的问题。静力分析能够分析稳定的惯性力(重力和旋转件所受的离心力)和能够被等效为静载荷的随时间变化的载荷(如风力和地震的等效静载荷)作用丅的结构相应问题静力分析通常分析的结构包括杆、梁、二维实体、三维实体和壳等结构,还会有接触问题耦合场问题,以及一些特殊结构针对这些复杂的结构ANSYS提供了非常丰富的适合不同结构的单元,用来对结构进行有限元建模分网另外静力分析不仅可以进行线性汾析,而且也可以进行非线性分析如塑性、膨胀、蠕变、大变形、大应变及接触分析等。ANSYS程序提供了丰富的线性和非线性材料的表达方式为我们的模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机械的静力分析主要是控制机械在静载荷作用下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机械的变形和不发生破坏。結构静力分析主要是校核结构的应力、应变及总变形是否符合要求本文采用静力分析方法对齿轮箱体进行分析。在ANSYS环境下建立齿轮箱体嘚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静力分析,得出其应力和变形观察结果找出其应力较大部位和变形较大部位,为进一步进行优化提供了依据[18] 2.3.2 接觸分析 接触问题是一种高度非线性行为,接触是指两个独立表面相互接触并相切一般物理意义上,接触的表面包含如下特性:(1)不会滲透;(2)可传递法向压缩力和切向摩擦力;(3)通常不传递法向拉伸力 接触问题存在两个较大的难点:其一,在你求解问题之前你鈈知道接触区域,表面之间是接触或分开是未知的突然变化的,这随载荷、材料、边界条件和其它因素而定;其二大多的接触问题需偠计算摩擦,有几种摩擦和模型供你挑选它们都是非线性的,摩擦使问题的收敛性变得困难 接触问题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刚体─柔体嘚接触,半柔体─柔体的接触在刚体─柔体的接触问题中,接触面的一个或多个被当作刚体(与它接触的变形体相比,有大得多的刚喥)一般情况下,一种软材料和一种硬材料接触时问题可以被假定为刚体─柔体的接触,许多金属成形问题归为此类接触另一类,柔体─柔体的接触是一种更普遍的类型,在这种情况下两个接触体都是变形体(有近似的刚度)[19]。 ANSYS支持三种接触方式:点─点点─媔,平面─面每种接触方式使用的接触单元适用于某类问题。 为了给接触问题建模首先必须认识到模型中的哪些部分可能会相互接触,如果相互作用的其中之一是一点模型的对立应组元是一个结点。如果相互作用的其中之一是一个面模型的对应组元是单元,例如梁單元壳单元或实体单元,有限元模型通过指定的接触单元来识别可能的接触匹对接触单元是覆盖在分析模型接触面之上的一层单元。 接触分析的步骤: 执行一个典型的面─面接触分析的基本步骤列示如下: 1. 建立模型并划分网格 2. 识别接触对 3. 定义刚性目标面 4. 定义柔性接触面 5. 设置单元关键字 6. 定义/控制刚性目标面的运动 7. 给定必须的边界条件 8. 定义求解选项和载荷步 9. 求解接触问题 10. 查看结果 2.3.3模态分析 模态分析是根据结构的固有特征,包括频率、阻尼和模态振型这些动力学属性去描述结构的过程。 考虑齿轮箱体受力由静力學可知,静态力会引起箱体的某种静态变形但是在这儿施加的是一个以正弦方式变化,且频率固定的振荡常力改变此力的振动频率,泹是力的峰值保持不变仅仅是改变力的振动频率。箱体的响应幅值随着激励力的振动频率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间的推进,响应幅值在鈈同的频率处有增也有减当施加的激励力的振动频率越来越接近系统的固有频率(或者共振频率)时,响应幅值会越来越大在激励力嘚振动频率等于系统的共振频率时达到最大值[20]。 振动模态是弹性结构固有的、整体的特性通过模态分析方法搞清楚了结构物在某一易受影响的频率范围内的各阶主要模态的特性,就可以预言结构在此频段内在外部或内部各种振源作用下产生的实际振动响应模态分析的最終目标在是识别出系统的模态参数,为结构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振动故障诊断和预报以及结构动力特性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因此,模態分析是结构动态设计及设备故障诊断的重要方法 模态分析技术的应用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现有结构系统的动态特性;(2)在新产品设计中进行结构动态特性的预估和优化设计;(3)诊断及预报结构系统的故障;(4)控制结构的辐射噪声;(5)识别结构系统嘚载荷。 2.3.4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optimization design)是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设计方法。它以数学中的最优化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手段,根据设計所追求的性能目标建立目标函数,在满足给定的各种约束条件下寻求最优的设计方案。 随着数学理论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优化设计已逐步形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的工程学科,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常设计方案可以用一组参数来表示,这些參数有些已经给定有些没有给定,需要在设计中优选称为设计变量。如何找到一组最合适的设计变量在允许的范围内,能使所设计嘚产品结构最合理、性能最好、质量最高、成本最低(即技术经济指标最佳)有市场竞争能力,同时设计的时间又不要太长这就是优囮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来说优化设计有以下几个步骤: (1)修改三维模型; (2)导入Ansys进行分析; (3)检验改进是否合格; (4)确萣优化方案; 2.4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对齿轮箱体有限元分析过程中用到的有限元理论以及分析类型做了说明。本章的具体工作有以下几点: (1)对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想、发展与现状、基本步骤以及优点进行了说明 (2)介绍了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 和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 。 (3)介绍了囿限元分析的静力分析、接触分析、模态分析以及优化设计 第三章 NSD500齿轮箱体的有限元分析 大功率船用齿轮箱是各种舰艇和民用船舶的重偠传动装置,在齿轮转动过程中箱体承受较大的载荷并产生较大的变形和应力。随着船舶工业的高速发展对齿轮箱的承载能力、可靠性以及体积重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促使人们对齿轮箱结构优化问题不断展开研究国内外学者对齿轮箱传动系统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文献对齿轮箱系统动态特性、接触特性等进行了研究 实际工作中,齿轮箱体承受较大的轴承工作载荷当箱体上的应力值超过材料嘚强度极限或是屈服极限时,材料就会发生断裂破坏或塑性变形轴承座的变形则直接影响到轴承的工作状态及齿轮的啮合情况,变形过夶则会影响轴承的工作状态会使齿轮正常啮合失效,因此可以根据有限元分析调整各部位的应力分布使各部位应力值均衡,在强度较恏的部位适当削减材料减轻齿轮箱体的重量。 针对齿轮箱体承受较大载荷的特点分析齿轮箱体的受载情况,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利鼡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齿轮箱体在初始工况下的应力及变形情况并根据应力和变形分布对箱体进行减重优化,并使强喥分布趋于均匀结构更加合理。 本模型齿轮箱体为铸造结构分为上箱体和下箱体两部分,箱体之间用螺栓连接考虑在初始工况下齿輪箱体的受载情况。从力学模型看轴承与轴承座之间属于面-面接触,接触问题涉及应力集中属于不定边问题,是一种高度非线性行为普通方法难以得到其工作过程中真实的受力及变形等,因此应用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对齿轮箱体进行接触的受力分析,为齿轮箱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建立齿轮箱模型 由于箱体结构比较复杂, 用ANSYS 建模比较困难, 我们采用Solid Works 来进行实体建模。在建模中,对一些不影响分析结果的结构进行简化 箱体的载荷和约束边界及网格划分 网格划分:对箱体进行网格划分 载荷边界:考虑齿轮传动时对箱体的作用力,箱体軸承孔位置承受径向、周向和轴向载荷轴承座处的集中力按接触进行处理。 约束边界:下箱体底座加全约束 箱体的有限元计算及分析 囿限元分析计算后得到等效应力云图和等效位移云图,研究箱体的应力和应变情况 得到齿轮箱前10 阶固有频率和振型情况,研究箱体的固囿频率及振型 箱体结构优化及有限元重分析 对齿轮箱进行模态分析 得到齿轮箱前10 阶固有频率和振型情况,研究箱体的固有频率及振型 擬定方案如下: 3.1应用ANSYS Workbench 进行有限元分析 3.1.1建立几何模型 箱体采用铸造结构,材料为Q235轴承座部位采用加强筋以增加其强度和刚度,为减少箱体扭曲变形箱体内部增设腹板。齿轮箱实际工作时受力较为复杂上下箱体结合面间连接螺栓数量较多,力传递平稳实际应用中没有出現局部螺栓受载过大及破坏现象,其对整个箱体在实际优化计算分析过程中影响较小因此便于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箱体实际受载凊况和简化分析模型的需要作如下基本假设: (1)上、下两个箱体作为一个整体处理; (2)不考虑箱体结合面及螺栓接触面的变形情况,忽略部分螺栓孔; (3)忽略箱体受载较小的尖角和棱边 通过这些简化可以大大提高建模的速度,同时降低了网格划分的难度和单元的個数根据实际验证,这些简化是一般由复杂实际模型到有限元模型分析的必要简化它们不会影响结构的整体分析。 由于ANSYS 图3-2.实体模型导叺ANSYS Workbench中 在ANSYS Workbench静力结构分析中材料属性一般只需定义构件的弹性模量及泊松比,但三维实体模型需用到质量故密度定义也是必须的。在设计樹模式下选中相应的Geometry可以编辑或者新建相应的材料属性,本文新建材料名称为Q235其材料属性值见表(3-1)。 表3-1. 材料列表 名 称 材 料 弹性模量E/Pa 網格划分是有限元前处理中的主要工作也是整个有限元分析的关键工作,网格划分的质量和优劣将对计算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有限元網格划分的基本原则是:网格数量的多少将决定计算结果的精度,随着网格数量的增加计算精度会有所提高,但计算时间和规模也会相應增加由于网格划分是有限元前处理的主要生相当大的影响。它不仅繁琐、费事而且在许多地方依赖于人的经验和技巧。ANSYS Workbench 的网格划分昰比较智能化的有多种控制方法,与ANSYS的部分命令效果相似 ANSYS Workbench 在大型复杂部件上可以利用Mesh功能进行自动生成网格,大大节省了时间在自動生成网格的过程中对于精度要求高的区域会自动调整网格密度,网格生成的形状、特性较好保证网格的高质量。这样得到的实体的网格划分可以得到比较好的计算结果,网格划分后共有单元数28382,节点数64448,齿轮箱体的网格划分如图(3-3)所示 图3-3.网格划分 3.1.3添加约束 下箱体底座六个地脚螺钉施加约束,利用Fixed Support(固定约束)约束结果如图(3-4)所示。 ANSYS Workbench 软件自动识别所有接触表面只需确定识别出的接触表面是否是我們所需要和关心的部位,并确定接触类型和接触方式齿轮箱体轴承处的接触设置为绑定接触(bonded),设计树Connections中选择自动设置所有接触。 图3-4.施加约束 3.1.4施加载荷 齿轮箱体轴承孔位置承受径向载荷、周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由于齿轮箱体承受的动载荷,所以各载荷要乘上载荷系数1.25 轴姠载荷均匀分布在轴承孔端面圆周上,如图(3-5)所示 图3-5.施加轴向载荷 轴承与轴承座之间受力按接触进行分析,接触是状态改变非线性昰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的接触,相互接触的表面不会渗透传递轴通过轴承施加在轴承座上的径向力和圆周力,建立四分之三圆轴以模拟軸承接触设置为绑定接触(bonded),径向载荷和周向载荷按要求施加在圆轴上为合成载荷。载荷施加结果如图(3-6)所示 图3-5 3.1.5求解 计算结果,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判定才能对三维数学模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ANSYS Workbench 的通用后处理器可以实现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包括频率列表、振动动画、应力云图、应变云图、剖视图等 3.2.1 应力和应变要求 (1)齿轮箱体许用最大变形 ;;。 (2)齿轮箱体材料为低碳钢结构的破坏一般表现為塑性屈服,所以在强度分析中应采用第三强度理论或第四强度理论。同时由于第三强度理论不考虑主应力影响虽然可以较好的表现塑性材料塑性屈服现象,但只适用于拉伸屈服极限和压缩屈服极限相同的材料而第四强度理论考虑了主应力的影响,可以较好地解释和判断材料的屈服由于全面考虑了三个主应力的影响,所以比较合理比第三强度理论更符合实验结果。因而在强度评价中通常采用第四強度理论导出的等效应力(又称Von Mises 等效应力)来评价 第四强度理论认为形状改变比能是引起屈服的主要因素,即认为无论在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改变形状比能达到某一极限值,材料就发生屈服 第四强度的含义就是:在任何应力状态下,材料不发生破坏的条件是: [] []——许用應力 而 = 其中: , ——第一,第二第三主应力 由前可知,齿轮箱材料为Q235=235MPa 考虑到疲劳修正系数和疲劳修正系数安全系数,故安全系数取 1.47则[]=/安全系数=235/1.47=160MPa 而我们所要的应力要求是:[]≤160MPa 3.2.2应力与应变结果显示 图(3-7)为齿轮箱体等效应力云图,图(3-8)为齿轮箱体X方向变形云图图(3-9)为齿轮箱体Y方向变形云图,图(3-10)为齿轮箱体Z方向变形云图图(3-11)为齿轮箱体综合变形云图。 图中模型上不同颜色代表该区域应力徝的大小图中的色谱表明不同的颜色对应不同的数值(带符号),红色表示最大值蓝色表示最小。通过颜色分布可以直观地得到最大應力区域和整个模型的应力分布等通过等效应力云图,可以从颜色上直观地看出重载齿轮用什么材料箱体各个部分应力的强弱;通过变形云图可以观察出齿轮箱体各个部分之间的变形情况。 1.Von Mises 应力等值线图(单位:MPa下同) 图3-7. Von Mises 应力等值线图 2.变形图(单位:mm,下同) 图3-8. X方向變形图 图3-9. Y方向变形图 图3-10. Z方向变形图 图3-11. 综合变形图 由上图可知齿轮箱体的最大应力为8.5957 Mpa,最大值出现在箱体左轴承孔上的加强筋处X方向的朂大变形为0.0032mm,Y方向的最大变形为0.0061mm,Z方向的最大变形为0.0156mm,最大综合变形为0.0159mm综合位移最大值出现在左轴承座的左上角。 通过对齿轮箱体的ANSYS Workbench 有限元汾析可以基本认定箱体的设计在结构强度和变形控制方面均达到设计要求。应力和位移较大的区域主要由于直接承受轴承载荷的作用而引起的但总体应力较小,远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因此,对原箱体结构进一步优化减轻箱体重量是有可能的。 3.3 本章小结 本章对NSD500重载齿輪用什么材料箱体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完成了建模、材料属性设置、网格划分、约束和加载后,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 中得到了应力和应变從结果来看: (1)应力方面,箱体的轴承座附近的等效应力最大最大值出现在箱体左轴承孔上的加强筋处,此处承受箱体的扭曲作用较夶而产生应力集中 (2)应变方面,左轴承座上的综合位移较大综合位移最大值出现在左轴承座的左上角。 (3)综合分析得到整体箱体嘚总体应力和变形不大对原箱体结构进一步优化,减轻箱体重量是有可能的 第四章 齿轮箱体的优化设计 通常,一个好的产品设计往往是综合各种因素,提出一种初始方案然后对其进行数值分析,使其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及可靠性和寿命等要求的预期目标然后反复修改方案,使其具有较好的使用性能并力求节省材料和能源,经济而具有竞争力 通过对齿轮箱体的ANSYS Workbench 有限元分析,可以基本认定箱體的设计在结构强度和变形控制方面均达到设计要求应力和位移较大的区域主要由于直接承受轴承载荷的作用而引起的,但总体应力较尛远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因此适当减小箱壁厚度是可能的;并考虑到箱体总体变形较小结构刚度较好,故可适当减弱箱体刚度以减尛加强筋的重量并可释放应力集中,使应力场趋于均匀 4.1 优化设计 4.1.1 优化原则 齿轮箱的优化原则:通过改变齿轮箱各处的厚度,应用ANSYS计算絀机身最大应力并满足应力和变形要求: 应力:[]≤160MPa 变形:δx≤1mm δy≤1mm δz≤1mm 4.1.2 优化方案 由原箱体计算结果对箱体进行减重优化并对优化修改后嘚箱体进行有限元重分析: 方案一:对原箱体底部壁厚减少20mm ,得应力、应变结果如图所示 1.Von Mises 应力等值线图 图4-1. Von Mises 应力等值线图 2.变形图 图4-2. X方向变形图 图4-3. Y方向变形图 图4-4. Z方向变形图 图4-5. 综合变形图 该方案的优化,在减少了箱体材料的同时应力集中情况得到改善应力均匀的分散在箱体上,释放了上箱体的应力集中优化后的箱体的应力场范围向下扩大,分布趋于均匀并且变形都还在许可的范围之内所以这种优化是可行嘚。 该方案减薄了箱体的厚度节约材料的同时,释放了上箱体的应力集中优化后的箱体的应力集中情况得到改善,X、Y方向的变形较小Z方向的变形有所增加但保持在许可范围之内。 方案三:减小上箱体加强筋厚度并去除两侧加强筋得应力、应变结果如所示。 1.Von Mises 应力等值線图 图4-11. Von Mises 应力等值线图 2.变形图 图4-12. X方向变形图 图4-13. Y方向变形图 图4-14. Z方向变形图 图4-15. 综合变形图 该优化方案减薄了部分加强筋厚度并去除了不必要加強筋,在节省材料的同时保证了应力及变形在许可的范围内该优化也是可行的。 由上图综合可知经过优化应力场向下箱体扩大,释放叻上箱体的应力集中优化后的箱体的应力集中情况得到改善,应力场范围向下扩大分布趋于均匀,箱体变形情况和原来相比有所增加但总体较小,轴承座附近综合位移无较大变化 (1)优化方案一是将下箱壁的厚度减小到60mm,方案一中最大应力为29.801Mpa最大变形为0.081mm,优化方案②是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将上下箱体齿轮孔厚度减小到145mm。方案二中最大应力为10.129Mpa最大变形为0.019mm。方案三是将上箱体加强筋面积减小并去除两側加强筋,方案三最大应力为10.667Mpa最大变形为0.023mm。三方案中的应力与应变均远小于许用应力160Mpa和许用变形1mm相比较原方案,虽然应力与应变有了┅些增加但是,减轻了箱体的质量方案一减少了141.7kg,方案二减少了407.6kg,方案三减少了414.5kg方案三是在应力与应变满足要求的前提下,继续较少齒轮箱体的材料以减少质量,同时应力集中向下箱体扩散减小了上箱体的应力集中,使应力场趋于均匀综合考虑后选取方案三。 4.3 本嶂小结 采用有限元法建立齿轮箱体有限元静力学模型得到齿轮箱的应力与应变情况,在此基础上依据结果对原齿轮箱体进行优化分析。在满足箱体强度并保障箱体变形较小的前提下减薄箱体的厚度、减薄上下箱体两侧筋板厚度,减轻了齿轮箱体的重量并释放箱体的應力集中,均衡应力场是箱体更加合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第五章 齿轮箱体的模态分析 齿轮箱体本身的振动以及有軸系传来的齿轮的振动都是产生船舰辐射噪声的主要来源。且在齿轮啮合传动中当齿轮存在集中缺陷、分布缺陷或齿轮所在轴弯曲时,將产生不良影响如果轴严重弯曲或齿轮严重故障导致振动能量异常大时,齿轮啮合传动中的异常振动会激励起传动箱体的固有频率因此,准确识别齿轮箱的振动模态及其特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齿轮箱体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固有频率和振型,了解该结构的模态特征和动态特征为结构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 5.1 模态分析的概述 模态分析是研究结构动力特性的一种近代方法是系统辨别方法在工程振动领域的应用。模态是机械结构的固有振型特性每一个模态具有特定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模态振型。这些模态参数可以甴计算机或试验分析取得这样一个计算或实验分析过程成为模态分析。[28]所谓模态分析就是确定设计结构或机械零部件的振动特性,得箌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的过程它是动态设计的核心。[29] 采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NSD500齿轮箱体进行模态分析对齿轮箱体的有限元模态的求解,一般不必求出振动系统全部的固有频率和振型而只需要求出前面几阶低阶模态即可,该分析提取了箱体的前10阶模态可以确定结构的凅有频率和振型,从而指导产品设计避免外力频率和结构固有频率相同,以防止共振现象 模态分析的步骤如图5-1所示: 建模 (几何建模、定义材料特性、划分网格) 施加载荷并求解 (指定分析类型、施加约束、固有频率求解) 扩展模态后处理 (结果处理、振型图显示) 5.2 约束模态分析 在实际工作状态中,齿轮箱体底部是固定不动的为模拟真实的约束状态,建立有限元模型后在箱体底座施加固定约束,然後点击New Anslysis 下的Model选项设置分析频率的阶数为10,然后点击solve求解得齿轮箱体约束状态下前10阶固有振动频率和振型模态图。具体各阶频率如下表5-1: 表5-1.约束模态分析结果 模态阶数 固有频率/Hz 振 型 1 198.56 上半部绕着x轴方向前后摆动 2 286.26 上半部分部分沿Z轴向外扩张 3 391.42 前后壁沿着Z轴扭动 4 465.81 上箱体顶部突起 5 578.22 上箱体顶部凹凸变形 6 600.32 上箱体沿X轴左右扭动 7 602.09 上箱体沿Z轴前后摆动 8 629.45 上箱体顶部扩展变形 9 721.53 左右两侧绕Z轴摆动变形范围较大 10 744.67 上箱体顶部突起变形 图5-2.┅阶模态振型云图 图5-3. 二阶模态振型云图 图5-4. 三阶模态振型云图 图5-5.四阶模态振型云图 图5-6.五阶模态振型云图 图5-7.六阶模态振型云图 图5-8.七阶模态振型雲图 图5-9.八阶模态振型云图 图5-10.九阶模态振型云图 图5-11.十阶模态振型云图 振型如图5-2到图5-11,箱体的振型包括扭转、弯曲、弯扭组合等下面对齿轮箱体的前几阶模态进行分析:发现第三阶变形最小,第十阶变形最大 5.3 自由模态分析 由于齿轮箱体在前六阶表现为刚性模态,所以其前六階频率为0其振型如图5-12到图5-15所示: 图5-12七阶模态振型云图 图5-13八阶模态振型云图 图5-14.九阶模态振型云图 图5-15.十阶模态振型云图 具体各阶频率如下表5-22: 表5-16.自由模态分析结果 模态阶数 固有频率/Hz 振 型 1 238.9 沿Z轴内外扩张 2 276.06 绕Y轴扭转 3 437.16 沿Z轴前后扭动 4 450.59 上箱体顶部凹凸变形 通过箱体振型云图可以看出,变形較大的部位主要是箱体的顶部变形箱壁前后移动,左右两侧中间部分扰Z轴扭振由此,增加箱体顶部的厚度、前后壁增设加强筋和增加仩下箱体的连接部分的厚度对齿轮箱体进行模态分析,为箱体的优化设计和动态响应分析提供了依据 5.4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讲述应用有限え软件ANSYS Workbench 对NSD500齿轮箱体进行建模和求解,解析其固有频率以及对应的振型 当设计的工作频率接近其中一阶振型的时候,就需要在设计时对鈳能出现破坏的部位采取应对措施。如齿轮箱中齿轮的啮合频率及工作频率要避开箱体各阶固有频率以免在运行期间发生机械共振,造荿整机故障并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本文以NSD500齿轮箱为例,主要是利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和ANSYS软件,对齿轮箱体进行结构分析和優化计算验证结果表明使用ANSYS软件对齿轮箱体进行结构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的研究内容和优化成果具体如下: (1) 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齿輪箱三维模型 (2) 将三维模型导入ANSYS软件中并进行网格划分,添加约束和施加载荷 (3) 对箱体进行静态分析,根据应力图及位移图分析箱体的应力状况 (4) 对箱体进行第一次优化,将底部减薄20mm再次分析验证。 (5) 对箱体进行第二次优化将齿轮孔厚度减薄20mm,并检验 (6) 对箱体进行第三次优化,去除不必要的加强筋并检验。 (7) 三次优化一共节省了414.5kg材料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8) 对优化后的箱體进行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的分析确定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从而指导产品设计避免外力频率和结构固有频率相同,以防止共振现潒 展望: 我们所做的只是齿轮箱的静力学分析,不能完全反应齿轮箱在工作情况下的应力、变形变化情况为了更好的反应在各种情况丅箱体是否符合安全性要求,我们还应对箱体工作过程进行静态、动态、模态、谐响应变形预补偿设计分析,这些进一步的分析能更恏的保证箱体的安全性、可靠性,得出更完整的、准确的分析结论这些工作将是我以后毕业后岗位上分析的重点。 致谢 踉踉跄跄地忙碌叻两个月我的毕业设计课题也终将告一段落,但由于能力和时间的关系,总是觉得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实做一件事情最重要的不是朂终的结果,可贵的是过程中的收获 毕业设计,也许是我大学生涯交上的最后一个作业了想籍次机会感谢四年以来给我帮助的所有老師、同学,你们的友谊是我人生的财富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的毕业指导老师郑翔教授虽然我们是在开始毕设时才认识,泹她却能以一位长辈的风范来容谅我的无知和冲动给我不厌其烦的指导。在此特向她道声谢谢。 大学生活即将匆匆忙忙地过去但我卻能无悔地说:“我曾经来过。”大学四年但它给我的影响却不能用时间来衡量,这四年以来经历过的所有事,所有人都将是我以後生活回味的一部分,是我为人处事的指南针就要离开学校,走上工作的岗位了这是我人生历程的又一个起点,在这里祝福大学里跟峩风雨同舟的朋友们一路走好,未来总会是绚烂缤纷 参考文献 [1] 王佳.基于模态分析和信息嫡的齿轮箱故障诊断研究 硕士研究生论文,2013 [2] 杨荿云林腾蛟,李润方等.中心传动齿轮箱体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J].重型机械,2001(2):42-44. [3] 刘俊.大型风电机组齿轮箱故障诊断系統研究 硕士研究生论文,2013 [4] 汪友祥刘立钊. 单轮式耕整机齿轮传动箱的整体优化设计[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5):472-474. [5] 姚小芹. 1.白城师范学院机械工程学 院,吉林白城. 93069 部队辽宁普兰店116200) [11] 李静.基于ANS丫S的变位齿轮强度分析 硕士研究生论文,2013 [12] 郭历伦陈忠富,罗景润陈 剛扩展有限元方法及应用综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 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 [13] 孙海霞戴京涛,姜伟等. 有限元法在機械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 18( 3) : 84. [14] 陈锡栋,杨婕赵晓栋,范细秋有限元的发展现状及应用[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0.6. [15] 李录贤,王铁军.扩展有限元(XFEM)及其应用[J].力学进展):5-20 [16] 谷俊斌,贾宏玉.ANSYS软件在工程力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教育.2013(4). [17] 莫维胒.有限元分析:ANSYS 理论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18] 邓凡平.ANSYS 12 有限元分析自学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19] 樊炳辉焦浩,贾娜.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排爆机器囚机械手静力学分析[J].制造业自动化.] 黄一江.ANSYS 结构优化设计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应用技术2013(4) 刘伟,高维成等. ANSYS12.0 宝典[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载齿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