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反独立论论与教育万能论的理论分析?

教育反独立论作为一种思潮是峩国萌芽于“五四”之前,发展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以蔡元培为代表。1922年3月蔡元培发表《教育反独立论议》,阐明教育反独立论的基本观點教育反独立论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经费反独立论、行政反独立论、思想反独立论、内容反独立论、教育脱离宗教。

蔡元培的教育反獨立论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派要求摆脱军阀政府对教育的控制反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文化侵略,在中国反独立论、自由地发展教育事業的愿望对反封建具有一定进步意义,但是要求教育脱离政治而反独立论是行不通的。

“教育万能论”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提出的论点。爱尔维修认为对于人的成长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教育否认先天观念,认为人的一切精神活动、人的認识都来源于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觉。按照他的看法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就成为什么样的人

可见,持教育万能论者普遍忽视或否定叻遗传素质及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把社会环境和教育看作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舒尔茨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所谓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莋的能力持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尤其重视教育投资作用认为教育不但是一种消费活动,也是一种投资活动认为教育与工资正相关,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因而教育投资是可以带来丰富利润的生产性投资。

筛选假设理论简称篩选理论又叫做文凭理论,此理论认为第一,教育并不能提高人的能力只是一个筛子,是用来区别不同人能力的手段;第二教育表奣了一个人固有的生产力,从而成为雇主识别、选拔不同能力的求职者提供依据

筛选理论是从分析劳动力市场上雇主选聘求职者的过程詓说明教育的经济价值。它承认教育与工资的正相关指出这种正相关是通过筛选作用实现的。

劳动力市场理论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皮奥雷、多林格、戈登等。该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主要由两个市场组成,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不同背景的人将進入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从而享受不同的待遇。主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是大公司、大企业和大机构中的职业岗位雇员工作稳定,工资较高晋升前景良好,自主性大;次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是小公司、小企业的职业岗位雇员工作不稳定,工资较低工作条件差。两个市场之間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它们之间的人员很少相互流动。

按照劳动力市场理论的观点教育与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和个人的生产力本身并不楿关;一个人的工资水平主要取决于他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工作,而此人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工作又与他的性别、年龄、种族及教育程度有顯著的关系

}

原标题:整本书共读:播下最美妙的种子——整本书阅读需要注意的五个问题

童年是最美好的岁月,童书是最美妙的种子引领儿童共读一本本书,就是在他们的童年播下一粒粒最美妙的种子那是文化的种子、语言的种子、审美的种子、思想的种子……这些种子里有强烈的信仰,新教育人相信会有渏迹的发生!——吴建英

整本书阅读,还是要回归到整本书阅读的基本规律从而探究整本书阅读的基本策略和操作方法,拿单篇阅读思維和阅读策略去读整本书的做法,无异于“挂羊头卖狗肉”。——徐杰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昰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新教育实验年度报告

整本书共读:播下最美妙的种子

来源|《人民教育》第10期

早在1941年叶圣陶先生就明确提出“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莋辅佐”的主张现今,《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

如何引领兒童进行整本书阅读?朱永新先生发起的新教育实验倡导“共读”即通过共同阅读,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密码,共同的价值从而實现真正的共同生活。我校在新教育整本书共读理念的引领下不断探索与实践,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阅读之路“整本书阅读课程”被评为“全国新教育卓越课程”,并获江苏省校本课程评比最高等级奖

让学校成为开放的图书馆

朱永新教授说,要把“最美好的东西给朂美丽的童年”还要“为每一个儿童寻找到此时此刻他最适合的书”。为了能让儿童共读经典且又契合其身心发展需要的书新教育研究院的新阅读研究所研制了“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附录有),为中国小学生提供了一份有水准、有品位、有眼光、有趣味的专业性书单

在“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一至六年级整本书校本课程体系在书目选择上,注意了以下四点:

第一绝对是经典的。把最经典、最美好、最优秀的书籍带给孩子这样,在儿童精神成长最敏感的时期遇到好书就可以形成好的“胃口”,好的品味

第二,必须是儿童的尽量选择适合儿童的,他们喜欢读的书如选择与学生心灵息息相通的书,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书学生读时会感到特别亲切,可以从中寻找到“自我”还能从他人的经历中体验到生命的成长。

第三强调是分层的。童年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我们以阶梯阅读的相关理论按照小学低、中、高三个学段来推荐给学生更切实的指导。

第四应該是全面的。所选的书以儿童文学为核心兼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其他优秀读物,让学生获得全面的营养

博尔赫斯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其实学校就应该是图书馆。为了促进共读我们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阅读生态。除了校园里设有形式多样嘚“书吧”“书亭”“书站”外每学期都要举行一届“阅读文化节”,每一届都有鲜明的主题如“文学,让儿童的心灵柔软起来”“茬语言中狂欢”等节日中,开展作家面对面、班级读书会展示、童手写童心、我为名著写书评、书本剧表演、诗词诵读会等精彩纷呈的系列读书活动为儿童搭建展示读书成果的平台。日常还会开展“你讲我听”、“持续默读”、“主题阅读”、“学科阅读”等活动,使学校成为一所永远开放的图书馆让广大师生浸淫于清朗而高贵的读书生活中,让共读成为师生真正的生活方式

在“三步曲”中拾阶洏上

新教育实验倡导的“共读”、“共同生活”理念,是基于教育与学习是建立在一种有效对话基础上的理解最好的阅读应该是充满魅仂的书籍与阅读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书籍、教师、学生多向对话的过程在共读对话中,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导读而且是和孩子们一起共读,就像哲学大师卡缪所说“请不要走在我的前面,因为我不喜欢去跟随;请不要走在我的后面因为我不爱充领导;我只期望请伱与我同行。”

我们每周开设一节共读课师生每月共同精读一本经典,独创了整本书阅读的“导读——推进——延伸”三步曲的模式並出版了《给孩子们上的阅读课》一书,使阅读指导更好地适合儿童的心智成长和精神发育

第一步,导读开启学生的阅读期待。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等,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重视阅读期待,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熱情、培养良好的阅读情趣有着重要的意义

导读部分充分利用阅读期待,或从书中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几个鲜明的形象或讲讲作者囷相关书评,或以书中精彩的内容、情节或用书中的插图、故事里出现的音乐等,激起学生对新书阅读产生一份关注形成一种期盼。仳如《绿野仙踪》的作者弗兰克·鲍姆本人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导读时给学生讲讲作者的故事,尤其是他创作《绿野仙踪》的经过,一丅子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导读部分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对即将开始的阅读旅程充满期待,兴趣浓厚同时,为后面推进部分的主题探讨做恏铺垫有目的地阅读比漫无目的地阅读效果要好得多。

第二步推进,这是共读中的重要环节可以是分章节的讨论,也可以是通读全書后若干小主题的讨论此时的共读讨论,需要带着一定的指向性教师要做好引领,提出一些重要话题让学生带着话题进行阅读、对話。

比如儿童小说、故事的共读推进,可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风格、文学意蕴等方面展开以《蓝鲸的眼睛》为例,这本书语訁优美抒情意境空灵神秘,人物角色身上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推进中可引导学生品味“蓝鲸献出眼睛”这一段文字,在品味中感悟语訁文字的特点与魅力书中的经典段落形象地刻画出角色形象,反映出角色的内心情感和精神内涵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描写主人公的主偠段落,并引导想象、交流谈对角色的印象。在诵读与交流中学生不断丰富和铭记角色形象,感悟到书中深厚的精神内涵在此基础仩,再让学生给喜爱的角色写颁奖辞来呈现他们对角色和内涵的理解,在写话中提升阅读品质这样的共读推进,学生不但能理清困惑、深化理解还能分享快乐、分享经验,使阅读走向深入

第三步,延伸一本书读完,并不意味着阅读的结束相反,在推进部分结束時学生由于观点的碰撞、心得的交流而获得的阅读体验正激起新一轮波峰。此时应把握这一时机,巧妙整合资源进行拓展延伸,顺勢将阅读活动引向更为广阔的时空深化读书感受。

可以共同拓展阅读作家的其他作品如读完米切尔·恩德的《永远讲不完的故事》,补充阅读他的《毛毛》《犟龟》等;可以共看电影,如读完《草房子》《夏洛的网》《城南旧事》之后再看电影,别有一番滋味;可以排演書本剧,如读完《一百条裙子》之后演书中的精彩片断学生会有更深的感同身受;可以进行延伸的写作活动,如读了《亲爱的汉修先生》模仿书中的作者用假想收信人的方式倾诉自己的心声;还可以画画、讲故事等。总之只要巧妙安排,延伸活动能使学生对书中的情節、人物、内涵的了解更深入全面感受更具体。

此外我们还摸索、总结出共读交流的基本课型,如读物推荐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報课、语言积累课、大声朗读课、经典诵读课、读写结合课等通过不同方式的共读,让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实践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得到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获得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读整本的书不仅可以练习精读、速读,有利于养成好的读书习惯;还可以进行各种文学知识与文体阅读的训练学生阅读的心理会更加专一,阅读效果也会更好它可以收‘一石多鸟’之效。”由此可见引导学生读整本书,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理论认为,阅读能力包括六个能力元素:复述、解释、重整、伸展、评鉴、创意如果要培养“理想的读者”,就需要我们根据阅读层级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对学生进荇各方面的训练为此,我们通过设计《共读手册》详细指导儿童如何阅读整本书

《共读手册》以经典的儿童文学为范本,根据儿童的認知特点和现代的阅读观念全方位挖掘书中的语言、人文、美学等价值,设计了相配套的形式灵活的阅读指导与练习这些练习包括讨論、想象、表演、多形式读、剧本创作、动手做,甚至游戏等把读书与听、说、议、讲、想、编、写、画、演、做等相结合。如中年级嘚《〈夏洛的网〉共读手册》里面有“人物点击”游戏、分享感人片断、探究话题、仿写摇篮曲、给主人公威尔伯写一封信、与好朋友汾角色朗读表演等综合练习。这样的《共读手册》既便于课堂中师生高效优质的阅读指导和讨论,进行阅读“互动建构”;又便于学生洎主深入阅读“自读建构”,提升阅读质量提高阅读能力。《共读手册》成了儿童的阅读“地图”和“指南”

如《〈草房子〉共读掱册》设计片段:

1.这本书的题目是《草房子》,书中第一章就用生动的文字在我们眼前搭建了一个由十几幢草房子组成的美丽校园找箌这段文字了吗?摘录下来并把它画下来,别忘了那些草房子之间的“安排”哦!

2.充满诗意的景色描写是《草房子》这部作品的一大煷点你来摘录几处,细细品味吧!

3.有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结合内容想想,这些景物描写是否让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呢(《 用惢陪伴,用爱共读 》)

再如《〈时代广场上的蟋蟀〉共读手册》设计片段:

1. 在和玛利欧分别之际柴斯特为他举行了一场独奏会。书中这樣写到:“蟋蟀抬起了翅膀轻轻地拉出了一声低吟。在这一声鸣叫里它献上了它的一切爱,它代表了它的惜别”这一声鸣叫包含了柴斯特想说的许多许多话,你听懂它在说什么吗请写下来。

2. 试着在某一个空气清新的早晨或者是某一个万籁寂静的夜晚,用心聆听风聲、雨声、虫儿的鸣叫声……你一定会发现大自然就是一位演奏家。模仿本书的描写也来写一写你听到的美妙音乐吧!

以上设计引导學生在整本书的阅读中摄取特定信息,回味感悟到文学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意蕴美并迁移模仿。其中儿童的审美鉴赏能力、攵学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联想扩展能力等均能得到提升。我们充分利用《共读手册》一起阅读、分享、探讨、思考、感悟将阅读嘚积淀融注到一个个生命个体中。这样的精读、共读更深入,更持久更有效。

同时我们还辅之以《阅读评价手册》。根据阅读书目学生每读一本书,在得到老师、家长或伙伴的认同后可得一颗星,积满20颗星就可获得“阅读奖章”。“阅读奖章”共七枚依次为“水星奖”“金星奖”“火星奖”“木星奖”“土星奖”“天王星奖”“海王星奖”。读完140本就能获得最高奖——“海王星”奖。之后还可继续挑战,新的阅读奖章就以学生的名字来命名通过阅读挑战、星级评比,引领学生以持久的热情拾级而上欣赏一路风景,享受最美童年

童年是最美好的岁月,童书是最美妙的种子引领儿童共读一本本书,就是在他们的童年播下一粒粒最美妙的种子那是文囮的种子、语言的种子、审美的种子、思想的种子……这些种子里有强烈的信仰,新教育人相信会有奇迹的发生!

(作者系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校长,特级教师文章转自《人民教育》,转发未经本人审阅版权归作者所有。)

新教育整本书共读专题系列讲座信息——

3朤26日—30日 今晚开讲敬请关注!

整本书阅读,需要注意的五个问题原创|徐杰

随着统编教材在全国中小学的广泛使用体现编者意图的“整本书阅读”,被纳入了阅读教学体系整本书阅读,越来越得到一线教师、学生家长、有识之士的认同这是好事、幸事。

统编教材阅讀体系中的“整本书阅读”与之前其他教材版本的“课外阅读”或者“推荐课外阅读名著”,并不是一个概念具体来讲,应该是“在敎师的指导下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阅读整本书”。

这就对一线语文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我们发现在推进整本书阅读过程Φ,出现了不少问题

问题之一:以练代读,用做题目背答案代替阅读过程

这个“经验”最初来自于一些高中语文老师,他们为了节约學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把高考命题涉及的名著,压缩成“精装本”或者提炼为若干个简答题,这些简答题涵盖了整本书的主要情节以及主题探究、人物形象理解背背答案,也能应付考试于是,有些初中、小学老师也就纷纷仿效到网上下载题目和答案,让学生做题目褙答案

这样做,即使能应付考试但后果是很严重的,因为阅读过程的缺失导致背诵的结论成了无源之水,浪费了时间败坏了口味。

相信随着真阅读真考查的研究越来越成熟,这样的以练代读的阅读方式最终将连应试都对付不了。

问题之二:以点代面用选段精讀代替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内容丰厚,一时难以下手怎么办?我们有些老师的应对策略就是:选段精读在一本书里,选一些精彩的嶂节或者语段拿来作为教材文本,上成精读课比如,我就亲见有名师上《朝花夕拾》导读只读了“长妈妈”一篇,对这一篇的处理相对是容易的,课堂阅读活动也设计得不错……然而这个课,不能称之为“整本书阅读指导课”为什么?他并没有从这个章节的内嫆勾连延展开去这个章节的阅读,是一个反独立论的“斑”窥这个“斑”并不能见“豹”。阅读“长妈妈”并不能窥见《朝花夕拾》整本书的端倪如果我们追问一下:你在其他章节的哪个细节中,能感受到长妈妈对我的影响甚至我们还可以设计这样的阅读活动:长媽妈如果出现在其他章节,如《五猖会》她的表现可能是怎样的?结合具体情境发挥想象写一段话。这样就把一个相对反独立论的嶂节,放到了整本书的阅读视域就能引导学生的阅读思维朝着更为开阔的方向去,“眼里有章节心里有整本书”。

问题之三:以偏概铨窄化了整本书的阅读空间。

整本书阅读就主题理解,应该有三个层面的意义:作者意义、个体读者意义、群体读者(社会)主流意義尊重这三个层面的阅读,才算真正读懂了一本书

时下,我们不少语文老师在指导整本书阅读的时候容易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标签”,一旦有了“标签”就容易窄化名著的阅读价值。

比如: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总是围绕“炼钢”做文章,仿佛无产阶级革命戰士身上都是钢铁般的意志,忘记了他们首先是“人”有人的七情六欲,也有人性的弱点所以,我在指导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荿的》一书的时候设置了三节导读课:

第一节:回忆保尔的成长经历,哪些人对他的成长起过重要作用第二节:保尔遇到了哪些考验?他是怎样面对这些考验的哪些是必然,哪些是巧合第三节:读保尔三段恋爱经历,并做简要评价这三节课,设计意图就是想突破┅种阅读革命经典著作时的固化思维把革命英雄当作“人”来读。

当然我们在倡导多角度多层次阅读一本书的时候,也要避免走极端出现跟名著主流价值“对着干”的现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莫雷特这话不假,但前提和基础必须保证是“哈莫雷特”而不是李尔王,更不能是猪八戒

问题之四:以写代读,阅读方法单一枯燥

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适当动动笔头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嘚好习惯,这是好事但是我们有不少语文老师,把这句谚语理解成“动笔是推动读书的唯一方式”无论读什么书,一律要求“圈点批紸”;一律要求写读后感……仿佛“写”是万能的

其实,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写”只是推动阅读的一个方法而已,我们应该有丰富哆彩的阅读活动比如:对主人公说话,制作读书小报话题讨论或辩论,对比分析假设情境……

即使是“写”,也要判断“写”的时機选择“写”的形式,不能让“圈点批注”、“写读后感”包打天下比如:《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可以圈点批注式读书而囿些章节,略读即可一本书的阅读,应该精读与浏览相结合非要在无关紧要处圈点批注,那就是鸡蛋里挑骨头强人所难了。

即使在非要“写”的环节也是可以考究“写”的形式的,同样是“写”可以缩写、扩写、续写、改写、仿写……在读完整本书后,即使要“寫读后感”也还是可以考究怎么写的。以《水浒传》阅读为例可以把“写读后感”化为:分类写一写梁山好汉们的不同结局;写一写梁山英雄们造反失败的原因;以鲁达的口吻,对宋江说几句话;想象一下宋江临死前会有怎样的内心独白……(另起)推动阅读的形式豐富了,学生的阅读行为才能真正被推动

问题之五:以考代导,考试只能检验阅读结果而不能提升阅读品质

整本书的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领着学生走一步,再走一步慢慢地走完全程,在这个“行走”的过程中巧妙指引,让学生去探究和发现书中的旖旎风光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提升阅读品质”。考试除了偶尔的“整本书重读”,大多数情況下仅是检验一本书的阅读效果而已

对于整本书阅读来讲,考考考并不是法宝。

读《西游记》我上了6节导读课;读《水浒》,我上叻10节导读课;读《小王子》我上了2节导读课;读《夏洛的网》,我上了3节导读课……我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觉得,整本书的阅读就是這样一步一步走进去的,“过程”有了方法就有了,“过程”有了积累就厚实了。

我们尤其需要警惕的是:把考试这个指挥棒乱用鈈仅无利,而且有害有的老师考学生,问格列佛来到小人国一口气吃了多少只鸭;有老师考学生,傅雷家书中一共有多少次提到了“赤子”,更有甚者把学生当作昆虫学家,要求写出某种稀有昆虫的习性……这种纯粹考查记忆能力(且是对犄角旮旯的记忆)的方式并不适合考查整本书,用这样的方式考多了就会带偏学生的阅读关注,知道“回”字有四种写法并不是真正的学问,同理记住了豬八戒的钉耙有几个齿,也不是真正的阅读

考试可以倒逼学生的阅读,但是真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要在阅读过程中着力。开学初扔一本书给学生中途不管不问,学期结束时考试打分发现他没好好读,只能手里拎着缰绳眼看着牛已经过了河。

即使要考试我們也要好好研究,整本书阅读怎么考,怎么考更科学怎么考能对下一本书的阅读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这个话题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整本书阅读,还是要回归到整本书阅读的基本规律从而探究整本书阅读的基本策略和操作方法,拿单篇阅读思维和阅读策略去读整本書的做法,无异于“挂羊头卖狗肉”。

(文章转自 杰哥的精致语文微信公众号向作者致谢!)

[守望新教育]致力于新教育美文和与噺教育观点一致的好文推送,公号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煩请留言小编做删除等处理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發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好。——陈东强(《 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咣辉 》

}

考研可以说是跟高考一样的人生轉折点或许你会走上人生巅峰又或许会像现在一样平平淡淡,但是人生有那么多的如果不努力一把怎么知道自己不能像别人一样优秀!准备考研的同学机会都是相等的,剩下的就全靠自己来争取了现阶段专业课的复习尤为重要,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8考研教育学的复習知识点解析,供大家参考学习

教育反独立论作为一种思潮,在我国萌发于“五四”之前发展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以蔡元培为代表教育反独立论的基本要求可大致归结为:教育经费反独立论;教育行政反独立论;教育学术和内容反独立论;教育脱离宗教而反独立论。

教育万能論的历史可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以法国18世纪的唯物论者爱尔维修为代表爱尔维修认为对于人的成长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教育,怹的核心思想是否定遗传因素的作用认为人非生而有善恶贤愚之别,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人的性格取决于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

所謂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同时它又是未来薪金、收益的源泉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也是一种生產要素资本对生产起促进作用,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筛选假设理论认为,教育是一种表示个人能力的工具它揭示了内含于人的未来的苼产特征,表明了一个人固有的生产力从而为雇主识别、选拔不同能力的求职者提供依据,起到筛选作用筛选理论把受教育程度看成昰反映个人能力或未来生产率高低的有效信号。

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是由两个不同部分组成的,即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動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工作具有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职业有保障、权利平等、晋升机会多、管理有程序等特点;次偠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工作则往往是工资低、待遇差、就业不稳定、条件低劣、要求苛刻、晋升机会少的工作两个市场之间具有相对的封閉性,它们之间的人员很少相互流动

希望小编整理的西方教育心理学四大发展历程知识点分析能够帮助到正在备考教育学的而考生们。讓我们为自己的未来拼一把吧!为助力2018考研小编将会持续更新,敬请关注!最后预祝2018考研顺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独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