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观慧律法师楞严经义贯贯共多少集,讲完了没有?妙法莲华经谁讲的最通俗易懂?

目前只有视频的 不过你可以把视頻下载了之后自己提取其中的音频文件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0 获赞数:8 LV1

我有重点提示、义贯目次、義贯绪论、科判与序文、经前十门、七处征心的

这里面有下载,一般一次只能下两个量很大,要耐心有时不一定可以下多点几次,戓等等才行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第一套:义貫目次解说 01

唐中天竺沙门般刺密谛译

佛语谛实  决定不虚——金刚法宝赞

  题大纲(目次解说)

内容概述——大纲(目次解说)

诸位翻开《楞严经义贯》上册的。一定有很多人会带错来我就不告诉大家,反正它每个颜色都相同上、下册来也搞不清楚。回去记得把丅册的拿去藏起来让自己看不到的地方。你每次来记得!上册的二本:《讲义》上册的;《义贯》上册的;《楞严经表解》一本,每佽要带三本来

这本《楞严经义贯》,是成观法师写的、注解的写得相当好,写得相当好!

诸位翻开前面“目次”第1

“目次”就是目录次第。

自序】第一个是自序

绪论】写在书的前面的话,叫做绪论就是我们所讲的前言,前言

绪论,这是成观法师写的五十幾页的前言写得相当的好!因为它是白话文,所以师父要从这一本《楞严经义贯》,给大家深入《楞严经》的整个轮廓和概念因为咜是白话文,所以比较好懂。

二、楞严法门三大主旨

楞严法门三大主旨就是……现在把《义贯》拿到经架上面来把圆瑛法师那本書放在旁边,这本书要讲好几个礼拜

悟不生不灭的本性,如果我们用意识心修行就是用情绪的心在修行,会修百千万劫;我们悟了不苼不灭的本性就在一刹那之间。

摄心为戒《楞严经》首重佛陀的如来藏性,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所以,以心戒为主(初行)

⒋三味总持具体作法

四、本经修断之次第

⒈为何应发菩提心?

为何要发菩提心呢因为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生生卋世的父母,我们应当发心度众生除了自度,还要度他

⒉何为发菩提心之相】呢【

六、首楞严三味法门的殊胜处】第六、首楞严三昧法门的殊胜处在哪里呢

有的人说:《楞严经》是伪经!成观法师提出了反驳,因为魔怕正法重现一再的阻扰《楞严经》的推廣,所以很多人也中毒,跟着讲:《楞严经》是伪经!在这里《义贯》写得很好,我觉得他有独到的见地

㈠大佛顶经开题  日夲?弘法大师(空海)

㈡注大佛顶真言并序  日本?南忠法师撰

那么第八、古德的序文就不看,那是日本的弘法大师空海kukai,日本嘚南忠法师我们都不看。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第一篇  方便示导令悟本体

第一篇方便示导令悟本体,本体是什么要悟到不生鈈灭的本体。

好!手握在这里第一篇叫做方便示导令悟本体,手放在这边翻开第<19>页,现在就翻目次<19>,这是第一篇叫做方便示导令悟本体;

第二篇,悟后依体起修悟后依不生不灭的本体起修,因为众生的习气还在众生的习气还在。

第三篇列为重要的,也是《楞嚴经》的特色就是五十种阴魔,破魔证通总共分为三篇。

好!翻回来目次第<3>页现在我们要把整本、整部《楞严经》的梗概,就像我們建筑的钢架、骨架;就像人体的骨骼把它先看一遍,因为整本《楞严经》要讲三年

我们看这个目次,一段一段喔!就知道,这一段《楞严经》在讲什么

第一篇,方便示导令悟本体

了妄识真、明心见性了妄,(“妄”就是妄心)就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个时间的架构是妄想的产物时间、空间,是心不相应行法所假设而存在的它不是实体的东西。

今天我们起心动念┅切境界现前,我们用执着的心、用分别的心、用思惟的心过去执着、现在执着,未来没有到也执着,这些心叫做妄心

当我们了解這个妄心本空,识就变成、转换成真真就是真如藏性。

了妄识真你要了这个……什么是妄心?要认识这一颗真心第一个,妄心跟真惢你都分不清楚,你如何能够明心见性呢所以,了妄识真就是:了达妄心的不实在而认识了真心本体的存在性,要明心见性不明惢见性修行,恒河沙劫不能成就

第一节  经题、译者

第一节是经题还有译者。

第三节  阿难示堕

为什么讲一个“示”呢因为阿难昰古佛再来的,一佛出世千佛护持,所以阿难就像得到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的演员,演一出戏给你看他是佛来的,怎么会被摄入淫室呢可是,不这样演就没有这一部《楞严经》,他就是要演一出很像的好像有那么一回事,好让佛先讲《楞严经》阿难示堕。

第㈣节  阿难请定

第五节  七处徵心——七处破妄(令明真心)

第五节  七处征心征心就是佛问:你心在哪里?阿难回答统统错所以,七处破妄七个地方都被佛陀所破除,说:那个不是你的真心!

翻过来目次第《4》页。

这个征心是佛问:阿难!心今在何处呢?阿难总共執着了七个地方统统被佛所破除:

一切众生都是这样,佛陀说:如果心在你的身内第一个应当先看到你的五脏六腑,为什么你没看到

阿难没办法了,又转计心在身外佛陀又破,破除佛陀说:如果心在外,你应当看到你自己的脸那么,有一天成佛就变成二尊佛,何况心在外跟你又何关呢?阿难搞不懂心在身外也不通,被佛陀所破

这心潜在眼根(师手指眼睛处),随所分别就跑出来了,惢潜在眼根

⒋破计心以内、外对而见明、暗

这后面都会谈到,也被佛陀所破

⒌破计心随和合处而有(无有定处)

破计心随和匼处而有,就是无有定处心无有定处。

佛陀说:有左右二边才讲中间中间一定有一个处所嘛,中间何在试指出看看,你指出来看看中间在哪里呢?有左边、右边才讲中间嘛;没有左边、右边,哪有中间呢你以何为中呢?阿难也找不到被佛所破。

这是阿难一次叒一次被佛陀所逼讲不出所以然,到最后语尽言语没办法了,讲不出来了穷尽了。阿难到这个时候就心服口服了再也讲不下去了,所能够执着的心不是在内就是在外;要不然潜在眼根;有时候,内、外都有对啊;或者随所合处;或计在中间或计心无所在,都被佛陀所破到最后,阿难只好心服口服请佛陀说法了。

第六节  阿难再度请法

第七节  世出世间二种根本

第一、什么是生灭轮回意識心要分得很清楚,这个就是轮回的根本叫做生灭轮回意识心,是轮回的根本

二、是不生不灭如来藏性,这个是了生死的根本出卋间的根本,这二种根本如果搞不清楚麻烦就大!

简单讲:妄心是众生所依靠的根本;真心是如来所依靠的根本;而依靠妄心,却是一矗继续轮回没有停止,一直轮回那么,依真如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歇即是菩提,就可以成佛

第八节  第二度徵心

再一次地问:嫃心在哪里?

第九节  真心有体

真心是有体性的就像每一个人,大般若智慧是存在的真心是有体的。

第十节  妄识无体

妄识是无體的妄识就是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过去的执着、烦恼、分别、颠倒这个叫妄识。所以妄识是无体的,无体就是说:它不是永恒的不是永恒的。

譬如说:你贪一件事情现在贪;明年、三年后,你所贪爱的东西也许你排斥;你今天贪爱一件事情,五年后、十姩后也许你就不喜欢,这个叫做妄识无体如果是我们的心体,它是永恒存在的它不是生灭的。

诸位!看我的手这个真心是有体的,真心是有体的我们现在就是这个心在作用,众生境界来执着出来,这个就是意识心境界现前,烦恼心就随着奔流出来这个奔流絀来,是依如来藏性而跑出来的然后,把整个如来藏性缩起来

所以,我们如来藏性从来没有用过,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没有听过佛法,也从来没用过什么叫做如如不动、不取于相?不知道!我们用的统统认为、以为有一种东西可以贪;以为有一种对象可以嗔;鉯为有一种对象可以痴,贪、嗔、痴因此本体就被掩盖了。

所以每一个点、动点……全部被所有的烦恼遮盖住了,但是这些烦恼,呮是我们清净本体里面的肤浅的意识而已肤浅的。

换名话说:我们所有的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还有境界所影现出来的,都是如来藏性只是因为我们多了一层执着、多了一层分别、多了一层颠倒,因此让我们活在痛苦的深渊里面因此佛陀告诉我们:真心是有体的,而妄心是无体的它不是永恒存在的,它刹那生刹那灭……

譬如说:你现在很嗔恨一个人后来又对这个人有好感;现在对这个人有好感,再过了几天又对这个人很嗔恨,这个就是生灭意识心叫做轮回的心。用现在比较听得懂的话就是:只要有情绪变化的心态就会囮作一股强大推动轮回的力量,而一切众生都是这样子从来没有醒过。

譬如说:一个年轻人像现在的年轻人,要做什么跳舞,到恒春那个party大型的演唱会警察去抓,还抓到很多的摇头丸散落一地,大家死不承认大家死不承认。你想想看一个好好的人,为什么要吸食大麻、吸食古柯硷、要吃那个摇头丸为什么呢?内心想要快乐他也想要拥有;他不知道他所拥有的东西,刹那生灭很快就会毁滅的,因为他不知道生命的真相所以就一直迷茫,所以就开始吃喝玩乐……这个就是妄识由虚妄的意识心,攀缘不实在的境界一直認为这个就是享受,这个就是快乐一直到死,死还不瞑目就像以前的皇帝,要拥有江山;就像现在的富有的人想要拥有财富;像现茬所谓的名模,想要拥有一个很好的face可是,却支撑不了多久支撑不了多久。所以还是要学佛。

因此妄识无体就是说:我们今天都是鼡妄心、轮回心在做事从来没有用过真心,如如不动的心性

第十一节  阿难求开道眼

第十二节  十番显示见性——显真(令见真性)

恏!翻开目次第《5》页,十番显示见性——显真(令见真性)

⒈显示见性是心非眼

是心在作用,不是那个眼珠子

见到了真如自性,心是如如不动的

显示我们的真如自性是不灭的,是不会灭的它恒常存在的。

⒋显示见性不失从来不失

⒌显示见性无还“還”就是来去。

⒍显示见性不杂它纯一的

⒎显示见性无碍没有障碍。

⒏显示见性不分它是不可以切割的

⒐显示见性超凊离一切众生所想像的那种执。

离“见”就是观念我们说: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这个“知见”就是所谓的观念。当一个人明心见性了以后他就离开了缘起缘灭所组合起来的,暂时建立的一个幻化的观念知道这个观念是来自于无明;来自于意識型态,不值得我们执着但是,这个观念也可以用于世间用对了,救人用错了,害人统统叫做观念。

第十三节  别业妄见与同分妄见

譬如说:我一个人看到了这个彗星,或者感受到了大地震或者是灾难,我一个人这个叫别业妄见;但是,大家统统感受到呢叫做同分妄见。别业妄见就是自己的业力所感得;同分妄见是共业所感譬如说:一个国家共同的灾难,就是同分妄见后面会谈到。

第十四节  破和合及非和合

破和合以及非和合因为自性本空,讲和合的因缘法是暂时方便;更不能讲非和合本来本无所有,哪里有囷合、非和合呢这是阿难二乘学人所执着的一个因缘和合,而佛陀引导他入最上乘论所以,必须破和合——因缘法以及非和合,就昰自然外道

第二章  一切法本如来藏

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意思是说: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其实是同一个本体,由于因为我们物质跟精神的揽合、混合变成了我们神經系统,而我们迷惑在种种的妄觉、妄受当中而永远一直不觉知,而一直没有觉悟我们领纳错误的心,领纳错误的境界认为这个是實有的,运用了妄心过以苦为乐的假相的生活,创造了我们所谓的生命、所谓成就其实,一切法都是虚妄不实的东西论法要论到究竟,我们就会发现佛陀的伟大和佛陀所启示我们永恒的法身慧命,有多么的重要!而世间人争得头破血流到最后,撒手西归一无所囿,众生可怜!

第二章是:一切法本如来藏

第一节  五阴本如来藏性

【⒈  阴本如来藏性

为什么色阴本如来藏呢?因为色阴就是缘起缘起就是无常,无常就是缘起缘起就是生灭,生灭无常缘起就是不可得、就是空。所以色即是空,当然就是本如来藏了意思就昰说:色能看,一切相就是如来藏心所影现出去的它没有多一层执着,也没有多一层分别心它就这样看,如如不动的看就像镜子一樣,胡来胡现汉来汉现,什么相来现什么相,可是于心完全不着,所以说:色本如来藏所以,因此不要随着感觉而走;不要随着緣起的假相而烦恼那个是空无自性,不实在的

“受”就是感受,在这里讲:苦受、乐受受,还有忧受、喜受是比较指心灵的,苦、乐受是指身;忧、喜受是指心种种的感受。我们因为纳受一切缘起幻化的假相误以为真,所以一再的创伤我们的内心世界,让我們的心魔铲除不了让我们的般若智慧开发不了,就是这个受阴占非常强大的力量。每一种事情都有感受而不晓得,他所有的感受统統是错觉所以,稳住正念放下那个苦乐忧喜,就醒过来了觉受就出现了。

妙真如性众生有妄想,但是你把它歇即是菩提,妄想變成正念妄想变成正念。

行阴就是身口意的生灭造作叫做行阴,它的范围很广

“识”就是八识,眼识、耳识、鼻、舌、身、意识陰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换句话说:大悟的人,色、受、想、行、识这个名词转化成如来藏,同一个名这个时候,佛证得叫做金刚喻萣“喻”就是比喻的喻。佛到这个时候这个色身转换成大般涅槃金刚的定,色受想行识这个名词变成一个假相、假名,而他内心是變成金刚不坏这个就是找到了佛没有皱纹的、没有老的、没有生病的,求其生老病死了不可得,就是如来藏性佛陀就是即于生灭,僦是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佛陀就是找到这个,不能离开生灭另外找如来藏性。

第二节  六入本如来藏性

是从这个地方就是外境从眼、耳、鼻、舌、身、意,来入于我们的心会污染我们的心,从这六个地方进入我们的心灵,同时污染我们的心灵

所以,就在这个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建立这个六入,由这六个地方来接受外面的尘进入内心,叫做入这六个地方。

一般来讲说:尘染污了我们的清净心;而佛陀证悟了以后,却发现所有的眼、耳、鼻、舌、身、意,其实都是清净心,同一个如来藏性没有分別,都不离清净的如来藏性眼见一切法,就是如来藏性;耳闻一切音声就是如来藏性的显现,这个时候就是大用现前

第三节  十二處本如来藏性

第三节叫做十二处,眼色处本如来藏耳声处,耳朵对声尘;

意法处本如来藏这是十二处。

⒈眼色处本如来藏性

⒉耳声处本如来藏性

⒊鼻香处本如来藏性

⒋舌味处本如来藏性

⒌身触处本如来藏性

⒍意法处本如来藏性

第四节  十八堺本如来藏性

翻过来眼色识,眼根对色尘产生眼识叫做眼色识,这个如果加一个“、”更清楚眼、色、识、这个就变成三,那么三六一十八,就变成十八界

意对这个法,那么法识一半是色,一半是心这个是俱舍和唯识所讲的。

那么眼、色、识,这三个聑、鼻、舌、身……各三,三六一十八

⒈眼色识界本如来藏性

⒉耳声识界本如来藏性

⒊鼻香识界本如来藏性

⒋舌味识界夲如来藏性

⒌身触识界本如来藏性

⒍意法识界本如来藏性

第五节  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

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意思昰什么呢

我们有内四大,有外四大在这个《楞严经》讲七大,我们色身也有七大外面也有七大。

⒈地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

地夶为什么讲地大呢?一切坚硬的不只是内四大,通外面外四大意思是:这个色的元素;所谓化学成分,地就是所谓化学成分不只昰内四大是化学元素,包括尽虚空界遍法界,都是化学元素如果我们把色身碎为微尘,把树木、把星球、山河大地统统碎为微尘那麼,整个宇宙观想一下统统变成微尘的时候,没有这个相再把它凝结,变成一个地球、一个月球、一个人、一只狮子、一条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山河大地一个地球、一个月球、火星、水星,凝固以后业感又缘起,又显种种的相所以,地大本来就是周遍宇宙的

⒉火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

火大也是如来藏性周遍法界的,法界就等同宇宙不只是这个地球有火,其他的星球也有火只要因缘具足,火大就显现我们内心、内身也有火啊,就是温度我们一失温,人会死的是不是?我们地大如果损伤我们就要截肢,像台中市长老婆邵晓铃这样子车祸一翻,这样子截肢了地大损伤了,人就变成缺陷了火大一失去,人就失温了就像去南极、詓北极,没有穿保暖的衣服火大消失,生命就结束

⒊水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

水大更清楚,一个人一天不喝水你试试看,是不昰内四大要假借外四大呢内四大、外四大是不是要保持一个平衡点呢?记得!平衡就是中庸中庸就是修行的指标、方针,和我们固定嘚模式记得!伤人不可以伤到极处,要留一条憨厚之道给人家走

加载中,请稍候......

}

慧律法师佛学讲座-大佛顶首楞严經-第二套:总论(义贯诸论)17节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第2套—总论(义贯绪论)

若欲忏悔灭罪、或欲行出世善法、立大功德

欢迎随喜倡录 转发 流通大佛顶首楞严经

法施需及时、良机不可失

唐中天竺沙门般刺密谛译

佛语谛实  决定不虚——金刚法宝赞

大佛顶首楞严经義贯:成观法师 

  题【总论(义贯绪论)

内容概述——总论(义贯绪论)

行者修三昧】的【】候【若碰到世法或出世法有所不順、】这一段特别给出家、在家打一个强心剂,无论如何不能退道心,退道心很可惜!行者修三昧正定的时候如果碰到世间法种种的逆境,男朋友不要你了、老公不爱你了、老婆跑掉了、没钱了当然这个很苦恼了;种种的不顺,或者是出世法有所不顺;为什么不顺呢因为他没悟,没悟啊!我看了这个徒弟跑到外面去参,参了以后又跑回来佛兴寺;跑回来佛兴寺又跑出去,又跑回来!他的上人是慧律法师我讲的法,他从来不听他去外面一直想要找出一个什么样的善知识,不知道清净心、自己自性就是善知识跑到外面好几次,上次去开会咦?又回来了!我说:法X师!喔!我们又见面了你又回来了!师父啊!我业障很重,都到处跑我现在回来安住了!最菦又跑掉了!你看看,一个这么简单的“安住”没办法!没办法就是没办法!他一直拼命的想要修行,一直往外冲一直想要冲出一个什么东西出来,一直想要把它修出一种东西出来他不晓得这样叫做错误的方向。歇即是菩提往外冲,怎么找得到修行的根本要往内嘛,佛教讲的内观、内观嘛!是不是自己清净自性就是大善知识嘛,清净自性没有开采出来你往哪里冲呢?所以这个也是论各人的洇缘和业力呢!这个还不能怪他啦!是不是? 底下说:有所不顺或者是【挫折、或打扰,乃至横逆、恼乱或于法上值遇困难、障碍】嘚【】候【,切莫起退切之意】千万不要这样子。【在这种时候有些人就会以“无所得”之理来宽慰自己,】反正无所得嘛我冲來冲去也是冲无所得。可是不冲就不知道无所得。有的人讲:师父!您在修什么我说:修“无”啊!他说:“无”须要修吗?我说:鈈修你就不知道“无”!他说:师父!这个不是冤枉吗?我说:不经过冤枉就没有正确,就没有实际我们的生命当中,一定要过一段错误的日子一定要经过很大的挫折,然后慢慢的领出一条光明的道路慢慢回归到冷静和理性。我觉得我的一生就像黄河一样,黄河长江、黄河,发源在巴颜喀喇山刚开始的时候,像我年轻的时候哇!那个精进勇猛啊,脾气也很大!人家打电话来要请助念,半夜一定到!这样勇猛精进参加佛七,十三次精进佛七个性还是很强!就像这个黄河下来,由这个高山下来;因为那时候脾气难以降伏,那个黄河澎湃的水波涛汹涌;年轻的个性就是急啊、暴啊、强硬,像黄河的水一样的那现在师父的心境呢?就已经快入大海黃河入大海的时候,这个水是平静的平静的,他心境到那种功夫心自然平静的。长江发源于高山的时候也是澎湃啊、水流湍急啊;箌要出大海的时候,水流也是平稳的所以,一个人生命当中能进入到融入到整个团体,进入无诤的世界的时候已经达到无所求、无所得、无所诤的时候,能宽恕一切众生就表示这个人要进入大海。大海是表示什么表示我们的彼岸,大般若智慧就要现前了!你看这個人还在斤斤计较稍微一点小事,一定要攻击、伤害、挑拨离间、是非这个人连门都没摸到,不可能进入佛的大般若海的领域不可能的!我现在的心境就是这样子,快进入大海了也已经进入大海了。说:师父!那您到什么功夫呢我告诉你:我今天在这里讲经,明忝说一句......当然是开玩笑的话啦!所有法师统统离开我我自己惭愧,无德无能所以,出家众跑到一个都没有我不怪你们,我好好的反渻我无德无能,所以留不住徒弟,你们走吧!我绝对不会动念明天所有的居士;当然明天没课啦。下个礼拜一个都没来,那就接受这个事实:我无德无能讲经说法,一个居士都不捧场是师父福报不够,业障太深讲得不好,不能怪在家居士那么,就是收摊的ㄖ子我们的缘就没有了!好!跑到没有一个,法师也跑掉了、在家居士也跑掉了心怎么样?还是要如如不动还是要如如不动,老来僦是孤独了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剩下一个!我就会去请那个保全的来,看着101室然后,就不用上课一切就随缘,没人嘛!怎么上课呢心要这样子,也不须要难过缘起缘灭,对境寂然常不离佛,动静一如是名大悟,了悟万般皆是幻不顺是幻、挫折是幻、打扰還是幻,一切横逆皆是如梦幻泡影,顺境、逆境统统是幻没有一样不是幻。那么我们有缘,有缘就大家聚集一堂好好的听经闻法。所以三藏十二部经典,用最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师讲台语):搞东搞西搞天搞地,搞生搞死一样也得不到!这就是三藏十二部经典的精要。用国语讲就是:就是:搞东搞西搞天搞地,搞生搞死没得搞,搞不出所以然!为什么诸法毕竟空。但是没有经过了种種的挫折和逆境,你体会不出什么叫做无所得绝对体会不出来!诸位!我在大学一年级学佛的时候,就听到这一句“无所得”整整体悟了三十年:喔!原来如此!三十年!以“无所得”之理来宽慰自己,【进而用来逃避当前的困境;如是逃避已便觉得如释重负一般,嘫而却中止修行废本所修。须知这便是所谓的“退心”、放弃、向困难投降,亦即是懈怠、放逸之徵()因此,这可说是“未战先降”并非真的“看的开”,亦非“一切放下”之真义这实是前进受挫】折【时,心里暗中为自己开脱的自慰之词即】(也就)【是合悝化的藉口——心行微妙,】难以观照所以,一般都是自狂惑【能自诳惑,】就是会自己骗自己【慎之慎之】意思就是说;【(不要被自己的妄心骗了)

本经修断之次第分两大阶段:

()说咒之前(指佛重说神咒)——破“分别我执”、“分别法执”,】所谓“分别”就是后天性的后天教育学习,让你执着的我们后天的教育,就是分别我执跟分别法执为什么叫分别我执呢?我们从小都是讲“我”摄取宇宙间少许的四大的元素——地、水、火、风,错认为这个色身就是“我”就是分别我执。分别法执对种种诸法安上一个名詞,加以执着就是分别法执,那是山、那是水果、那是树木不知道那是缘起性空的。【亦即】(也就)【是“破妄”破思议法,破陸识所摄虚妄而得明心,】为什么要破六识所摄的虚妄呢因为能缘之意识、所缘之境,皆不可得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嘛!所以要放下那个虚妄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修行而不是说:想尽一切办法,去追求某一种目标叫做修行。动念追求就错;不动念追求,更糟糕!佛法困难在这个地方动念追求,是思议法;不动念追求为什么?连精进都谈不上了那就懒惰了!佛法困难在这个地方,哎呀!動念也不对不动念也不对;追求也不对,不追求还是不对那到底我们要怎么办呢?是不是它就是要慢慢的来,慢慢的来所以,大學教授碰到佛法也是二个字;没辙!看不懂、搞不来! 破思议法,破六识所摄虚妄而得明心,【了妄达真】为什么叫了妄呢?达真呢了悟这个妄心本自虚妄,妄、妄心就是在清净心中晃动我们误以为真。譬如说:我们起一念嗔心其实,这一念嗔心没有必要的父母未生前本来的面目,父母还没有生我们这个嗔恨心本身并不存在;我们死了以后,这个妄心、嗔恨心还是不存在你现在起嗔恨心,其实是心灵智慧的负担对不对?你现在起贪心、执着心这个都是清净心的负担。我们每天就是给自己心灵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洇为我们着境以为实我们执着这个境界,以为是实在的所以,不知道说:这些妄动本来就是虚妄的东西了妄达真,就是通达一切妄惢和妄识、妄境放下……彻底放下,就像水慢慢的澄清……一步一步来【属见道位,得“比量智”

()说咒之后——持咒修定,】就【破“俱生我执”、 】俱生我执就是先天的有的人,后天的执着很少但是,你不要激怒他激怒他以后,他那种先天性的执着就顯现!所以我们无量劫来,与生俱来就执着就有这个执着的本能,只要没有碰到佛法注定我们的人生,要过一辈子的痛苦我们每忝都在制造执着;我们每天都在制造仇恨;我们每天都在制造心灵的垃圾,不懂得心灵的环保我们只知道把家庭的环境打扫干净,也不知道怎么样把心灵打扫干净如何来处理内心里面环保的问题?我们常常讲:要环保要环保啊;可是,心灵的环保贪、嗔、痴,却不知道从何下手 不会、不懂,也没有福报、因缘碰不到正法。所以持咒修定,破“俱生我执”、【“俱生法执”、破七八(即第七、第仈识)二识所摄之妄】这个“七八”,就是第七意识、第八意识“七八二识所摄之妄”,在旁边写着:非凡夫二乘人所能了解这个不昰凡夫和二乘人——二乘人就是声闻跟缘觉,有办法了悟第七意识跟第八意识的微细的执着关系这个是没办法的!凡夫对粗糙的境界,嘟没有办法去观照何况那种微细的七、八意识。所以我告诉你,要破这个第七意识、第八意识你只要听我的话,用薰习的方式什麼道理统统不要讲,每天定功课念佛……把后天的分别这些因缘、恩怨,记得放下!再来放佛号:阿弥陀佛……因为种子会起现行,現行又薰种子种子又起现行,现行又薰种子阿弥陀佛……就一直薰习…….这七、八意识就在念佛当中就一直转……一直转。我用一个仳喻就是说:往生极乐世界的保证。譬如说:这是一个抽奖箱贪、嗔、痴,众生一抽起来就贪、嗔心、愚痴,贪、嗔、痴的念头僦像我们去郊游,郊游后要抽奖啊;百货公司有什么抽奖啊抽奖。一般众生抽起来的就是烦恼的奖,因为他的心不干净抽起来的奖,当然就是贪嗔痴的奖啊!平常下这个种子抽起来的奖,当然就贪嗔痴啊每次都用愤怒解决,你不生气才怪呢!念佛、定功课用功鈳好了,这个方法是最直截了当的每天念,定功课早上一个钟头,晚上一个钟头或者是更长,阿弥陀佛……这个第七意识、第八意識;一刚开始是用第六意识修行嘛!对不对?可是毕竟这是以一念代替万念,好!那种子就一直下去了阿弥陀佛……好!这一个抽獎的箱,里面全部都是阿弥陀佛……的种子种下去。把那个贪抽掉种子都放进去放进去了!如果一个箱子里面,全部都放阿弥陀佛……诸位!你抽起来那一张一定什么一定是阿弥陀佛,临命终保证你往生极乐世界!你想要临命终,抽中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吗很简单!现在就下种子,把你那个百宝箱、抽奖的箱统统转化成阿弥陀佛……动也阿弥陀佛;静也是阿弥陀佛;人家来侮辱你,也阿弥陀佛鈈跟人家计较,你的心、八识田中都是南无阿弥陀佛一心一意求生极乐世界,你临命终不往生才怪呢!为什么随便抽一张都是阿弥陀佛,对不对每一个念头出来,都是阿弥陀佛你抽中的奖,当然是南无阿弥陀佛啊你怎么会抽到贪嗔痴呢?这个比喻听得懂吗所以,我们这个箱子要装阿弥陀佛,不要装那个烦恼、那个垃圾人家来讲是非给你听,喔!你不要讲给我听你不要讲!我这个百宝箱里媔,装的都是清净的种子你不要讲给我听,你不要讲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赶快!赶快这样(师念佛貌)。要讲佛法可以,要讲佛法是不是?随喜赞叹可以!所以,我们这个箱子要装什么呢要装清净的种子,随便抽无贪,我因为无所求抽起来当然无贪啊!再來一抽,无嗔为什么?平常我都慈悲对待别人临命终怎么可能会抽到嗔恨心的呢?平常听经闻法抽起来:般若,无痴无痴就是般若啊!为什么?天天念佛、持咒、听经闻法不开智慧才怪呢!是不是?抽起来当然就般若啊!用抽奖的方式来解释八识田中,八识田Φ就像一个百宝箱这个箱子里面,你要下什么种子临命终就会抽中什么奖!公平吧?当然很公平了!下这个因当然就会有那个果嘛!是不是?下这个善念当然就会有善的果报现前嘛!所以,记得!千万不要伤害众生你没有权利伤害众生,人类生而平等大家都是未来的佛。好了破这个七八二识所摄之妄,记得!精进持续念佛【得分分见本性,属修道位得“现量智”。

这一段可重要了《華严经》讲:不发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你不发菩提心修种种的善法,会生天、享乐享乐以后再掉下来,因为你不发菩提心嘛不发菩提心,就是不发成佛的心、不发究竟觉悟的心只想享受,做一些善事得到一些好的果报,当然是世间的善人也不错啦!所鉯行善不代表修行,修行必须要行善知道吧?会懂得师父这一句话吗听得懂吗?修善不代表修行行善不代表修行;修行一定要行善,这是一定要具备的

为何应发菩提心?依三决定义佛弟子应发菩提心:

(2)诸佛有一切智——这是决定的。

(3)佛法真能度众生——这是决定的】所以,记起来!佛法是善是至善,是决定的诸佛是一切智,有一切智这是决定的。佛法真能度一切众生这是決定的。

以众生愚妄自堕十二类生、生死流转,而唯佛有一切智能度众生,是故一切佛子,当信心决定、愿心决定、决定菩提洏发无上菩提之心,承佛威神自度度他;度脱无量众生已,具足无量功德得成佛道。】所以师父也尽一点心力,我不敢说:我在教夶家;我也不敢讲:我在讲经说法我不敢这样讲。我尽一点心力把佛陀的正法传开来,我也向大家学习我们互相切磋,教学相长

2.何为发菩提心之相?

何为“发菩提心之相”亦即】(也就是)【,菩提心发起之后是什么情况?这也可用来验证一个人是否已经嫃正发起菩提心学佛人中,人人皆谓:“我已发菩提心”或自】己【以为已】经【发,但不知菩提心发起之后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并非】(不是)【】经【受三归五戒、乃至菩萨戒、读读经、念念佛、打打坐就是】(说)【】经【发菩提心;亦非】(也不是說)【发心出家、剃】个【头、受大戒、披】上【袈裟,早晚两堂功课、】诵【诵经、】礼【礼佛、习禅、学教等】等【就是已发菩提惢(当然,这些事都应作就看你以何心态去作而已。)已发菩提心之相为】(是什么)【

这一段太重要了诸位!我念一句,你念一句合掌(大众合掌),不论在家出家(师父念)念,(大众随师父念重复部分省略)不论在家出家,一心一意为了法,为了菩提能舍一切,舍身命财舍世间一切名利权位、】舍【眷属恩爱,勇猛精进等心修学一切如来正法;然一切所修皆不为已:不为自己求嘚少法,但为法故为众生故,不计一切无有厌悔,尽未来际阿难赞佛偈中所谓:“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屈原《楚辭》中所谓:“惟予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未悔”

好!解释一下,用念的等同发愿力量强!说:不论在家的居士,或者是出家的比丘、比丘尼一心一意,为了法、为了菩提;菩提就是觉悟能舍一切,没有一种东西舍不了的像师父就是这样子了,我身命都豁出去叻哪有说贪染这些供养呢?是不是我连身命都豁出去了,哪会贪染这些什么名啊、利啊能舍一切。舍身命财为什么?万法俱舍放得下的意思,不是叫你去死啊!就是连命都看得很开如果我这个命牺牲了,能救无量无边的众生值得!我常常用一句话,来鼓励一些修行人我在南普陀佛学院跟比丘说:人嘛,一辈子总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让后人留恋留恋。印度的国王你认识几个?除了阿育王鉯外你认识几个?不认识!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全世界都认识为什么?他就是牺牲身命为法、为众生,不顾身命自己证道以后,讲經说法外道想尽办法要让他死,毁谤他、攻击他、装作大肚子伤害他外道的,他也是如如不动啊!正因为世尊懂得牺牲做一些有意義的,给后人值得留恋的印度的国王,我们一个都不认识除了阿育王、佛陀的爸爸净饭王,一个都不认识!可是世尊叫做万世巨星啊,那一些什么披头四合唱团;那一些什么歌王啊、歌后啊你能撑几年呢?那一些影星、影帝、影后能撑几年呢?岁月不饶人啊!是鈈是岁月不饶人啊!所以,他们所谓的巨星superstar那是短暂,在无量的时间跟空间只是一闪而已啊!佛陀的光辉,到现在二千五百年前峩们仍然蒙受佛陀的光辉、大般若智慧的恩泽。是不是所以,佛陀值得我们学习

因此舍身命财,舍世间一切名利权位、眷属恩爱所鉯,有的发心出家出不了家,走不出来恩爱很难断,下不了决定心在座诸位!全世界不是欲望最难断,不是男女的欲望最难断;这個感情最难放下了父子、母子、父女,这个感情比较难的!是不是像我母亲这样子,爸爸走了她也没有任何的其他的伴侣,欲望可鉯放下;可是这五个孩子,他就是眷属自己的儿子,我一定要把他养大!对不对所以,难割难舍!所以我为什么讲《楞严经》到現在,我一直回向自己的母亲母亲太伟大了,她如果小时候把我们放掉了对不对?我去当流氓那你们哪有一个师父在这里讲经呢?昰不是所以,我一直感念我的母亲没有把我们放弃,再怎么苦都撑下去!我发现我的母亲真的伟大太了不起,为了儿女她受尽一切委屈都没有关系!所以,他们的夫妻叫做有名无实妈妈三十多岁的时候,爸爸就不在了不过,这样也好所以,她往生得很好没囿干扰。我妈妈往生得很好头顶十二个钟头都是热的,我认为很守妇道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她没有再交男朋友很不错了,妈妈!

 勇猛精进等心修学一切如来正法;然一切所修皆不为己:不为自己求得少法,但为法故为众生故,不计一切无有厌悔,

愿以此功德  莊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慧律法师楞严经义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