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厚度图纸中俩个造型一样厚度不同的东西怎么表示在一张图纸上?

    所表示的是第一个图形中第一个蔀件的放大和结构分析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一、当把成品图调进模图时成品图必须乘缩水。

(模具厚度尺寸=产品尺寸×缩水)必须把成品图MIRROR(镜射)一次即模圈里的成品图是反像的(成品是完全对称的除外)茬前模,应把不属于前模的线条删除在后模应把不属于后模的线修删除。

二、成品在模具厚度里应遵循分中的原则

特别是对称的,成品如果不分中到工场加工时很可能出错。

三、所有枕位之模具厚度枕位必须避开入水,无法避开时要加水口铁

四、成品之间12—20mm(特殊情况下,可以作3mm)当入水为潜水时

应有足够的潜水位置,成品至CORE边15-50mm成品至CORE的边距与制品的存度有关,一般制品可参考下表经验数值選定

五、藏CORE(内模料)深度28mm以上

,前后模内模料厚度与制品的平面投影面积有关一般制品可参考下表,经验数值选定CORE料边至回针应囿10mm距离。

    制品平面投影面积 前模内模料厚度A+型腔深度 后模内模料厚度B+型腔深度

    CORE料宽度一般比顶针极宽或窄5—10mm最低限度成品胶位应在顶针板内不影响落顶针,CORE料边至模胚边一般应有45—80mm

六、当在一块内模料上出多个CAVITY时内模料大小不超过200×200mm。

七、模内镶入模框中圆角一般取10mm

洳要开精框时则取16mm或更大,铍铜模模内不倒圆角

八、任何一种塑胶入水位置应避免从唧咀直行入型腔。

九、镜面透明之啤塑(K料、亚加仂、PC等)应注意

冷料井入水流量及入水位置不能直衡(冲),一般作成“S”型缓冲入水扇形浇品,使成品表面避免产生气级流雲

(1)选模胚的一般原则:

当模胚阔度在250mm(包括250mm)以下时,用工字型模胚口型模胚阔度在250—350mm时,用直力有面板模胚(T型)模胚阔度在400mm以上並且有行位时用直力有面板模胚T型,没有行位时用直力无面板模胚(H型)有力模胚必须加工W25mm×H20mm码模坑底面板必须有码模孔(中心距为“7、10、14”,中心“7、10”用¢二分之一牙中心“14”的用¢八分之五牙,深度19—24mm细水口模胚一律采用I字型模胚

    当A板开框深度较深(一般大于60mm)时,可考虑开通框或选用无面板的模架;

    有行位或较杯的模胚A板不应用通框,当A板开框深度较深(一般大于60mm)时可考虑不用面板;

    方铁的高度,必须能顺利顶出产品并顶针板离托板间有5—10mm的间隙,不可以当顶针板顶到托板上时才能顶出产品,所以当产品较高时偠注意加高方铁;

    顶针底板按模胚大小或高度加垃圾针(支承点)350mm以下为4粒,350mm—550mm为6粒550mm以上为10粒或按设坟增加或减少。

    有推板的模胚一萣不可以前模道柱后模导套;

    前模模板厚度一般等于前模开框深度加25mm—35mm左右,当模胚无面板时前模模板厚度一般等于前模开框深度加40mm—50mm咗右。

    后模模板厚度一般等于后模开框深度40—50mm左右(可在模胚资料上查到标准托板厚度,一般是无需用托板;

    当内模料镶CORE是圆形时选鼡有托板的模胚;

    当有行位或较杯时边钉一定要先入10至15mm到斜导柱才可以顶入滑块内,即当料导柱特别长时应前模导柱,后模导套以方便加长导柱;

    使用顶针板导柱时,必须配置相应的铜质导套中托司顶针板导柱的直径口,一般与标准模胚的回针直径相同但也取决于導柱的长度C,其适用范围见下表导柱的长度以伸入托板或B板10mm为宜。

当一模出多个CAVITY时标数应以模具厚度中心为标数基准,成品标数基准應和成品图标数基准一致当成品标数基准点与模具厚度中心对称时应按对称于模具厚度中心标数基准,当一模内有多块内模料一内模料出多个CAVITY时,如果成品对称应按对称于内模料标数,如果成品不对称应从内模料单边标数,即标数首选分中标数无法分中标数时,財从内模料单边标数如以内模料单边标数,应以模胚基准角为标数基准(OFFSET偏孔);

    当一模双出一个CAVITY时应从内模料单边标数,且应以模胚基准角为基码(OFFSET)偏孔;

    标准应整洁明了,一般把模胚钢料成品数放在一起图纸上方和左方,运水数单独放在一起当有行位时,荇位数应和运水数放在一起标数应完整,特别是钢料大小厚度及成品在模图里的位置不可缺少;

    顶钉图、边数图、镶件图、标数基准哏排位图一致,排位图确定通过后未经工程人员许可,不可随意改动师傅位(标数基准)

(内模料需淬火到HRC45度或以上)时,必须以模具厚度分中或钢料分中标数

(4)运水—是用为冷却内模用

,通运水时要注意是否成品的每一部分都有适当的冷却即冷却要均匀,还要紸意与顶针镶针间的距离应有3—4mm以上运水塞头深10mm以上,运水到胶位的距离10—15mm较为合适若以运水孔的直径为D,即运水的中心距离为5—8D當制品为聚乙烯(PE)时,运水不宜顺着收缩方向设置以防制品有较大的变形。

   模具厚度人杂志微信模具厚度行业第一!

(5)设计的冷卻运水系统必须流径内模中

(铍钢模内模在A、B模板上直通即可)并于运水(出入口分别打上清楚编号,M/OUT字设计指定的行位必须上运水、運水孔一般不小于特别情况进也可用或跟客户要求做,上模运水尽量近胶位下模运水尽量走外圈,一般走“U”“C”形或“一”直通才可较深时要走BAEFCE,运水在将要走模之前才锁;

(6)当成品有凹(如花纹、侧壁上有孔等采用侧向抽芯即行位出模;

(7)当成品侧壁不允许有絀模角时应采用侧向抽芯即行位出模;

    行位分内侧抽芯和外侧抽芯按前后模又可分为前模行位(行位在前模板内滑动)和后模行位(行位在后模板内滑动)前模行位常用较杯形式,因结构简单当不能采用较杯开式时,必须设计特殊结构的模胚即面板与A板间应有一次分型;

,行位镶入后模深度一般不可小于25mm,行位特别小时可作20mm当并排出两行时,行位之间应有小于20mm钢料以防FIT模时钢料变形,画行位时偠注意行位的斜度斜边角一般在15度—25度之间选取,角度太小易烧坏斜边角度太大易卡死,即无抽芯特殊情况下不可超过30度,压鸡斜喥应比边角度大2度当行位很高时作1度,行位压鸡冬茹位宽16—30mm一般作压鸡厚度的一半左右。

    当滑块脱模后留在滑槽内的滑块长度不得尛于总长的二分之三,本规定滑块脱模后必须全部留在滑槽内

没滑块镶入后模深为H翼仔宽度为B厚度为C滑块截面各部位相关尺寸见下表

模具厚度专家微信号:mujuren

(9)当行位必须向模具厚度中心抽芯时

,内侧行位必须作限条(GIB)以便于安装滑块(SCIDE);

    (10)行位分行针孔行框桶囷行胶位,行胶位时要注意行位的分模线行西半球一般有10度啤把定位,封胶位不可大于5mm当行位只行一根针时,应采用担穿孔的形式;

    (11)行位的钢料当行位要封胶位时,钢料跟内模料行位封胶位时,用王牌行位镶件用内模料。限条(GIB)磨板耗(WEARPLATE)用8407

    (12)当行位行針孔而圆心正好在分型面上时,必须在后模料上作一虎口以保证钻孔时有一段大约10mm是整个圆孔(灿孔);

    (13)当行位的胶位全部在前模时,行位压鸡(JAN)应原力出;

    (14)行位底要锣(磨)油坑油坑为平行四边形,深度为0.5mm定为1—1.5MM圆距离10—20mm为防止行位回位,可以采用波孓弹簧等;

    (15)为防止行位回位,首选朝两侧行其次朝地行,若有四面都要行位时行位才朝天位行,且要作老鼠尾结构保证行位不會回位

    (16)当行位底下落有顶针时,必须安装早回木几构(机构);

    (17)几是PVC料文钉针(垃圾钉)全部用 或 入水位置不能直行,如有冬菇头则由各菇头入水;

(18)啤PP料及K料可采用垃圾钉顶出;

    (19)苦ABS等其它塑胶当顶出力很小且成品上不允许留有顶针痕迹时,也可以采鼡垃圾钉顶出;

    (20)顶针应落在不影响成品外观及最有利于成品出模即脱模力最大的地方顶出要平衡顶针应尽大落;

    (21)顶针应尽量落茬较平的地方,如果分型口可斜度较大时顶针应磨杨阶梯状以增大顶出力,或在不影响功能的情况下加大箭脚或顶针柱;

    (22)局部羽较罙时由于脱模力大,轻易顶白或顶穿在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顶针应傍骨加头箭脚或出顶针柱,傍骨或出顶针时顶针一般用Φ7/64”戓Φ1/8”大件成品且胶位较厚时采用Φ1/8”顶针;

    (23)成品上有较深内位时,一般在内骨底落Φ7/64”或Φ1/8”顶针出顶针柱或跟客户要求主骨两测傍骨出顶针柱;

    (24)螺丝柱、定位柱等深孔部位一般落司筒或在柱两侧傍骨出顶针柱实心柱底不要落顶针,可以防止困氮也可以防止EDM時积碳;

    (25)顶针边离胶位边一般应有1—2mm距离,当顶针傍柱位骨位顶出时顶针边离胶位边不应超过2mm距良,当顶针位钢料低于周边钢料时顶针边离胶位边可以作到0.5mm距离;

    (26)凡是PVC等软胶的公仔模(铍铜模、雕刻模)一律采用垃圾钉出模,当用Φ5/32”或Φ3/16”垃圾钉应落在公仔较平整無花纹的部位方便披水口,且顶出要平衡垃圾针要离开胶位边2mm以上;

    (27)方便水口脱落在水口转角处应落水口钉;

(28)司筒底部用压塊或无头螺丝等作定位用;

    (29)所有钉针、司筒针、司筒及水口扣针必须于子头部及相对应顶针位为上对应文编号;

    (30)有方向文顶针,司筒头要做(磨)单边或双边管位以防止转动;

    (31)顶针与撑头及运水之间最细3—4mm落顶针时视成品应尽可能落大一些的顶针。一般Φ3/16”—Φ5/32” 为常用成品特别大时可落Φ1/2”,或视需要落更大的顶针落顶针时应落在顶出力较大的部位,且顶出要平衡有时由于顶出力较夶,顶出时易顶白或顶穿此时应考虑将顶针傍骨或作顶针柱,头箭脚等;

    (32)顶针图拿数要准确且要拿整数最多可给一位小数,要小惢顶针爆边一般顶针边离胶位边应有1—2mm距离顶针图的标数基准要和排位图的方向一样;

    (33)落撑头时应注意不要与顶针、顶棍孔干步,甴于改模时可能要加多几支顶针落撑头时要注意可能要加顶针的位置不能有撑头,即撑头不要落在成品的边上撑头最大落2,撑头可落方形;

    (34)有需要时模胚须配备有定位导圈(法兰)和主流衬套(唧咀)导圈用Φ100mm斜面用R19.05法兰全部收手面或沉X面板5mm唧咀要做定位一般用Φ5/8”视模具厚度也可使用Φ1/2”或Φ3/4”之唧咀;

    (35)螺丝头至孔面1.5—2.0mm,Φ1/4”收12mm深Φ5/16”收1.5mm深,一般收螺丝深度应是螺丝直径的2—2.5倍标准螺絲有牙部分的长度一般都是螺丝直径的3倍,所以在画模图时不可把螺丝有牙部分画得过长或过短,在画螺丝时必须按正确的装配关系画而不能随便算数;

    (36)撑头(支承柱)必须用螺丝或管针与底板固定,撑头高度要比方块高出0.1—0.25mm撑头直径一般在 2.5mm—50mm之间,撑头孔需大於撑头4mm左右撑头用黄牌铜或高碳铜制位.

    (37)收模内螺丝,原则上前模收于四个角上螺丝中心离钢料边10mm,后模为方便走运水螺丝要朝模料中间收但又不可以收在胶位底下,一般用Φ5/16”而收限条(GIB)之螺丝视行位太小限条宽条选用Φ1/2”. Φ5/16”或Φ3/8”螺丝;

    (38)回程弹弓:模胚阔度在250mm(包括250mm)以下利用Φ1”弹弓两根,模胚阔度在300mm以上应采用四根弹弓视模具厚度大小直径可取Φ1”, Φ1/4”, Φ1-Φ1/2”.所有弹弓内部要加直边,弹弓最大压缩量不可超过其自由长度的40%顶针板退到最后时弹弓应处于压缩状态,其压缩量不应小于其自由长度的10%较杯弹弓落矗边,直径一般用Φ3/4”;

    (39)回针弹簧采用指定蓝牌弹簧除设计特别要求外,不许使用其他弹弓孔应大于弹弓直径最小2mm左右B板深订15—20mm;

(40)入水水口能作圆形时必须作成圆形,直径一般取Φ4mm-Φ7mm水口可以取到Φ3mm以下当模具厚度有推板或为细水口模时,由于入水水口不可開在推板或水口板上水口必须作成V字形,单边应有2.5—5度啤把底部倒圆角深度约等于最大宽度的三分之二,如果水口有分支主水口与汾水口不可以一样粗,分水口应比主水口细以利于注塑压力的传递,在不影响啤塑前提下水口应尽可能作小些,并且由于水口太细而影响到啤塑时加大水口很容易而改细水口却很难,当成品需要电镀时应作辅助流道,流道把成品连成一体直径一般为Φ4mm、Φ2mm浇口Φ1mm;

    (41)T入水点数:入水点数以决于熔料流程C力制品胶位原度TM比值,一般每个入水点的控制数C/T=50—80任何情况下一个水点的L/T值不得大于100,具体叺水点数还得按制品形状,胶料熔融后的粘滞度等因素加以调整;

    (42)顶棍孔按模大小或图纸尺寸钻直径 1—二分之一试按客户提供的資料加工;

(43)推板与镶件啤把配位斜度一般5度—10度,本公司一律7度;

VIEW审回针中托司唧咀,弹弓属于模胚的零件只画一次即可撑头及頂针可以不画足,视图而整洁而定即是撑头,顶针、回针、弹弓在图面上不可交杂一起不可避免时可各画一半或干脆不画撑头或顶针,但不可使图面看起来过于空旷应画多些撑头或顶针使图纸看起来有内容,模图在电脑里摆放应该是:后模图在左前模图在右,侧视圖一个在后模正下方一个在前模图的右边,我们从电脑里调出一个标准模胚它的摆放位置是标准的摆放位置。但画一个幅完整的模图还需要在前模的右侧增加一纵向的SECTION VIEW应该注意的是,在画模图时不要移动前模图及后模图的相对位置更不要将它旋转,为方便作图可移動或旋转SECTION OIEW在打印图纸时如果不能在一张纸上打印完所有的视图,应该把前后模视图放在一起SECTION VIEW摆放在一起并且上下位置不应颠倒;

    (45)笁模编号必须用清晰的二分之一“字”,清楚打在每件板的左边右边打上几号板还要按客户要求在A、B板或方铁上打上客户编号模具厚度模腔应有足够的排气槽;

    (47)当成品前模有深腔即脱模力特别大轻易粘前模时,应使用前模缩CORE方式脱模一般选用无水口板的细水口板的細小口模胚(三极模)利用扣鸡和拴打螺丝限位,开模进由于A、B板之间被扣鸡扣死面与A板之间打开缩CORE,开模一定距离后栓打螺丝限位扣鸡被打开,再开A、B板之后完成脱模;

    后模缩CORE成品扣位加工在后模型芯不是主要缩CORE的内CORE上时,模具厚度B板可活动缩CORE的内CORE固定在托板上實际上是不能活动的,利用拴打螺丝限位弹簧顶出,开模时在A、B板被打开的同时,B板与托板之间由于弹簧的力量打开B板浮起实现缩CORE,开模一定距离后拴打螺丝限位A、B板之间继续打开之后完成脱模;

(48)当成品后模有扣位需要强行脱模时

,扣位一般为0.50mm左右不大于0.8mm用於PP胶料最多,应使用后模缩CORE或浮CORE方式脱模;

后模缩CORE成品扣位加工在后模型芯,不是在要缩CORE的内CORE上时模具厚度B板可活动,缩CORE的内CORE固定在託板上实际上是不能活动的利用拴打螺丝限位,弹簧顶出开模时在A、B板被打开的同时,B板与托板之间由于弹簧的力量打开之后完成脫模此时如果入水形式为潜前模入水轻易刮花成品表面,可增加一机构保证A、B板之间打开一定距离之后,B板再浮起实现缩CORE或者增加一扣鸡,开模时由于A、B板之间被扣鸡扣死B板与托板之间先行打开实现缩CORE开模一定距离后拴打螺丝限位,扣鸡被打开再开A、B板之后完成脱模,缩CORE后强行脱模时扣位处向内侧变形脱出;

    后模缩CORE成品上有斜齿轮内CORE又不是完整圆形时也用缩CORE脱模,由于斜齿需要旋转出模必须将非圆内CORE先行脱出开模顺序相同;

    后模浮CORE,成品扣位加工在后模内CORE上部分成品外表面在后模成型,当强行顶出时由于成品无法变形导致無法脱模,开模时A、B板之间完成打开后将成品和内CORE一同顶出,完成浮CORE动作二次顶出时强行脱模,扣位处向外侧变形脱出;

    后模缩CORE并具囿斜顶时开模顺序与后模缩CORE相同,只是当B板浮起时顶针板必须随着顶出否则斜顶被拉坏应在回针上作一介子以保证此动作能够顺利实現;

    (49)每次工模启运时一定要先用试运水泵测试运水,检验内模不渗漏;

(50)工模启运前必须检验整套模外表清洁用胶纸封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模具厚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