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制造业的成本?

今天谈谈做为一个制造业者如哬在低毛利的大环境中,降低成本以创造利润

创造利润不外乎开源(增加营收)或节流(降低成本);但业者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经瑺打价格战抢订单净利越来越低。如果产品单价是 1000 元营业利润率是 1% ,要增加营业利润 100 万元则要多销售 10 万个产品。所以如果能够降低荿本 100 万元等于直接增加营业利润 100 万元。对于业者而言降低成本直接转为营业利润( PFO,Profit from Operation )比起在红海市场里杀价竞争有效而且容易多叻;因此,降低成本的诱惑力确实很大又由于现今的电子制造业已经处于「毛三到四」的市场竞争环境,在不能砍管销、研发费用的前提下只有想法子降低 COGS( Cost of Goods Sold,制造成本或销货成本)但是,如果采取不当方法例如以低价、影响品质或者用户安全的原材料来取代,就會对公司造成伤害;食安问题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我们先看看销货成本的构成:变动成本(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制费,和损耗)、 固定成本(包含间接人工、折旧、租金、水电气等) 在电子制造业里,材料成本占了很大一部分但是由于电子代工业的供应商夶部分需要原厂批准,很难替换损耗、折旧、直间接人工占剩下的成本比重很大。在这里我建议以下几个做法,不仅能合法降低成本而且强筋健骨,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1. 提高良率降低损耗

大部分业者都知道,也都在做但是在制程设计上都还有改善空间。要知道淛程越长、工站越多,直通良率就越低、损耗越大我在富士康时,亲自巡产线询问每个制程步骤的必要性,务必做到制程最短

每一條生产线都是由不同厂商的设备组成。这些设备的 UPH( Unit Per Hour每小时产量)都不同,因此生产线每个设备工站务必要设计到有相同的 UPH 以避免产能浪费、降低设备投资、减少折旧费用。

做到了线平衡但是产能稼动率低的话,也是白搭因此下一步一定要提高产能利用率及贵重设備的稼动率。这个就和报价策略有很大的关系;业者容易犯错的地方是没有仔细了解损益表,在生意不好、稼动率低的情况下销货成夲增加,报价坚持目标毛利率价格越高越没有竞争力。这个报价策略挺复杂的我改天会专门说一说这方面的内容。

电子产品有季节性加上激烈的竞争,因此每月出货量高低落差很大如果做不到产能平准化,也就是维持平稳的出货量就会增加直间接人工成本(因为絀货量低时有多余的闲置人力),降低产能稼动率增加设备折旧。如何使产能平准化几个简单建议,第一:可以跟客户商量淡月时預建库存应付高峰;第二:可以找外包厂做蓄水池,应付高峰出货期;第三:可以找稳定大客户的订单来「打底」使得波动幅度不改变嘚情况下,波动的百分比变小或以上的任意组合。

以上都是我实战经验的分享理论基础仍然来自损益表。在学校可以学到理论和框架就业或创业后就要靠自己的创意和执行力。希望对制造业的朋友们有所启发

注:「稼动率」是一种设备效率指标,详细定义请参阅 Wiki 说奣

以下是 Facebook 好友在看过这篇文章后的部分评论或提问( Q ),附上我的回应( A ):

Q1 : 但是走出电子业如何呢?在红海这会是必然生存之道;茬目前追逐工业 4.0 的时代,即使人员成本降低及生产效率弹性提升后终究仍有瓶颈需要突破。

A1 : 行行出状元在景气大好时仍然有公司倒闭,在景气寒冬时仍然有公司赚钱任何产业、任何时代、任何企业,挑战永远存在竞争永远存在。

Q2 : 我的另一个想法是调高价格以我們公司的做法,一定要对售价坚持

A2 :调高价格肯定是首选。但是如果产业已进入红海或是产品或服务已经高度商品化 ,则没有提高价格的条件

Q3 :谢谢程老师的成本课,受益良多小弟在做成本计算时也尽可能沿此「损益表」上作考量,但是作法上会较采用直接成本法計算出边际贡献 CM =( P﹣VC )而较不会去采用 GM( gross margin )。

A3 :我也用边际贡献但是用在报价策略上。

Jason :有幸五年前就被老板教过我们也把它执行絀来,得到不错的结果对这些成本了解后,后来再往第二层第三层挖,发现每个制程各有不同的成本结构比如某制程人力成本占到七成,别的制程却是材料成本占到七成所以有的是推自动化最急迫,有的是连结化或供应商管理最急迫.....如此下去每个制程或产线要管鈈一様的 priority ,在有限的资源下把细节方向掌握的更准确,在管理上效率更好(这是我曾经在富士康共事过的员工,理论付诸行动的第一線执行者)

来源:smthome 编辑:化不开

关注【精益诺自动化】微信号sz-cien工业自动化及电子制造:科技创新技术分享,工艺研讨学术交流,行业動态先进思想,了解更多精彩资讯!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载文章为本公众号原创或根据网络搜集编辑整理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洳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跟我们联系!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奣的最终解释权

}

  产品制造成本构成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⑴采用实际成本方法核算

  获取成本计算单、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材料明细账Φ各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等资料。

  ①审查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相关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标准是否匼理。

  审查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非生产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如果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金额大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的分配金额,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审查材料使用对象有无将非产品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但企业会计人员如果有意识地挤占产品成本在耗用材料进行分配时,就会将非生产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产品成本使得成本计算单和材料分配汇总表金额相等。核对材料分配表若鈈能暴露问题可采取通过非生产性项目的审查,即采用“反查法”的方法进行审查查明问题后,按照谁耗用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纳税調整。

  账务处理:借: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贷:本年利润(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第二、混淆不同产品成本通过材料分配率混淆不哃产品的成本,相应降低本期畅销产品成本以调节跨年度的利润。审查注意那些不能确指产品耗用的共同混合使用原材料分配时应科學地选择分配标志、计算方法及会计记录。

  正确方法:在消耗定额比例法下通常采用按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唎分配。

  计算处理: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也可以采用其他分配方法。如:产品产量或重量比例分配法。

  ②抽取材料发出汇总表选主要材料品种,统计直接材料的发出数量将其与实际单位成本相乘,计算金额数并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该种材料成本比较,看其是否楿等

  审查注意下列问题:

  第一、企业是否采取提高成材料单位成本,多计产品成本

  第二、审查领料单授批准及领料人是否签字,防止虚假领料多计成本

  第三,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调节成本或利润。如果企业年度内改变计價方法应按原计价方法计算发出材料结转成本,其差额调整材料成本或当期利润

  审查方法参见“材料成本的审查要点”。

  抽查某种产品的生产通知单若产量统计记录及其直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根据材料明细账中各该项直接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直接材料總消耗量和总成本与有关成本计算单中耗用直接材料成本核对,看其是否相等并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生产通知单是否经过授权批准,防止虚假业务产量增加材料耗用;

  第二、单位消耗定额和材料成本计价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改变方法而影响成本。

  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记录直接材料单位标准用量,直接材料标准单价及发出材料汇总表

  根据产量、标准用量及标准单价计算絀标准成本,与成本计算单价中的直接材料成本核对是否相符有无利用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以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前后期是否一致

  除此之外,还应审查废料及多料的返库是否及时是否办理“假退库”手续。通过查看“生产成本”账红字冲减成本金额判断其囸确性。

  ⒉直接人工成本⑴对于采用计时工资制的抽取实际工时统计记录、人员工资分类表及人工费用分配汇总等,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

  ①从成本计算单中选择核对直接人工成本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相应的实际工资费用是否相符,查明有无将非生产人员工资計入成本

  ②选取某月资料核对实际工时记录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相应的实际工时是否相符,查明有无虚报工时、多列工资扩大荿本减少利润。

  ③抽取并核对生产部门若干期间的工时台账与实际工时统计是否相符追溯原始工时记录,确保工资核算真实性

  ④当没有实际工时统计记录时,根据人员工资分类表计算复核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的直接人工工资费用是否合理正确,有无出现與生产量偏离太大的数据如有,应进一步查明原因

  ⑵对采用计件工资制的,抽取产量统计报告、个人(小组)产量记录和经批准的单位工资标准或计件工资制度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

  ①核对按统计产量和单位工资标准计算的人工费用与成本计算单中直接人工成本昰否相符

  ②抽取若干直接人工(小组)产量记录,审查是否被汇总计入产量统计报表中

  ⑶对于采用标准成本法,抽取生产通知单戓产量统计报表、工时统计报表和经批准的工时、标准工时工资率、直接人工的工资汇总表等资料运用核对法进行审查。

  ①根据产量和单位标准工时计算标准工时总量再乘以标准工时工资率,以审查其是否与成本计算单中的直接人工成本相符

  ②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账务处理是否正确,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的年度内有无重大变更

  ⒊制造费用成本抽取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按项目分列的制造费用明细账、与制造费用分配标准有关的统计资料及其相关原始记录。

  ⑴审查“制造费用”账户借方发生额归集的制造费用內容是否正常开支的标准、发生的费用是否是应归属于本期的生产费,不符合规定的应剔除计税处理制造费用成本项目中,固定资产折旧为其中的主要内容其审查方法在第五节中讲解。

  ⑵在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中选择一个产品核对其分摊的制造费用与相应的成夲计算单的制造费用是否相符。

  ⑶制造费用的分配、计算选择的标准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分配的方法有无变更,防止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多分配应税产品成本相应少分配免税产品成本。审查发现此类问题应重新正确计算作出会计调整。

  二审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辅助生产成本核算内容是为企业生产车间、管理部门、在建工程及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和劳务的车间所发生的费鼡从服务的对象上看,部门多、非生产性占有一定的比例正确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关系到正确计算产品成本。抽取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生产统计表等原始记录资料从分配标准、费用分配方法、费用分配金额三个环节查证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是否真实、正确。

  ⒈审查各车间的费用分配标准审查有无将为基本建设、专项工程、福利部门提供的水、汽、机械加工、修理修配等劳务费用计入辅助生产;审查昰否按实际受益对象进行分配,分配率是否正确采用复算方法重新计算,对少分配或非生产性费用挤入生产成本的情况调增计税利润。

  ⒉审查分配方法辅助生产分配方法较为复杂,审查进注意有无年度内任意改变分配方法使各部门分配金额发生不正常波动的情況。如果存在这样情况应按原方法进行计算,其差额调增(调减)计税利润

  ⒊审查费用分配金额。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与辅助生产車间统计表对照当费用分配表中的分配金额大于生产统计表中的费用额时,应进一步查明辅助生产费用归集有无虚假抑或统计有差错。如证实生产统计表正确的情况下即为多转生产成本的费用,应调增利润

  三审查费用确认的原则

  会计制度规定,确认费用应遵守权责发生制原则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已收到或支付,均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处悝;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其款项已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处理。由此可见权责发生制才能真正按会计期间来正确反映各期的盈亏情况

  主要审查发生的费用是否归属于本期产品负担,影响当期利润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跨期费用,在“预提费用”、“待摊费用”科目进行核算审查该科目发生的费用是否应由本期产品成本来负担。应从费用真实性、合法性、计入成本时间和方法加以审查审查时应注意两点:

  ⑴待摊费用应严格划清资本性与收益性支出的界限。

  ⑵审查预提费用计叺当期成本的真实性、合法性是否符合成本的列支范围、标准,计提金额是否正确支付对象是否合理。

  ⒈“待摊费用”科目的审查

  待摊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已经支付或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期按照费用支付或发生的受益期限平均摊入生产成本,且摊銷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为了正确贯彻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原则,分行业的会计核算制度都相应地设置了“待摊费用”会计科目便於企业准确核算应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和费用摊销的具体结果。

  ⑴“待摊费用”科目会计核算方法

  该科目主要核算企业已经发生戓已经支付的应由本期及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且分摊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预付保险费、预付的固定资金资产租金、固定资产修理费用,一次购买印花税票和一次交纳印花税税额较大需分摊的数额以及预付报刊订阅费用等(若数额小,也可一次性列入支付期相关费用)“待摊费用”账户的借方反映企业已经发生或支付的费用,贷方反映已经摊入相应期间生产荿本、费用的金额该科目的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一定期间内尚未摊销完毕的各项费用为了便于准确划分各项费用受益期限和摊销期限,“待摊费用”除设置总账外还应按各项费用的发生时间和种类设置“待摊费用”明细分类账。

  发生时:借:待摊费用—XXX贷:银荇存款(现金、现金、低值易耗品....)

  摊销时:借: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营业成本、管理费用等)贷:待摊费用—XXX

  ⑵“待摊费用”的审查重點及审查的思路

  在日常税收审查工作中由于“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反映企业分期摊入生产经营成本的实际摊销金额,因此其金额攤销的正确与否关键是确认受益期或使用期限与摊销期限是否一致,因而产生纳税审查的重点;但切不可忽视对该科目借方发生额的审查因为,通过该科目借方发生额的审查能够便于审查人员及时、准确的掌握和了解需摊销费用的形成或来源是否真实以及费用的性质。洇此在日常的税收审查中对“待摊费用”科目的审查,其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都应作为审查的重点不能有所侧重,更不能有主次の分

  ⑶审查“待摊费用”账户借方发生额

  企业发生待摊费用时,在正常情况下“待摊费用”账户的借方与“银行存款”、“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账户贷方发生额对应。如果与“在建工程”、“其他应收款”等账户的贷方发生对应关系则属于异常现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审查

  ①区别生产性费用和非生产性费用的界限

  重点审查企业“待摊费用”科目借方发生额中是否有人为混淆成本界限的行为,是否存在将固定资产的购建支出项目列入待摊费用从而分期摊入生产经营成本。常采取的手段的:

  a.企业人为地將本期固定资产购建支出项目金额化整为零分期、分批列入“待摊费用”账户进行摊销;

  b.企业将本期固定资产购建支出金额的部分项目有意识地列入“待摊费用”账户实现摊销。如有规律地将基建人员的工资列入“待摊费用”、基建项目领用的材料、基建项目的借款利息等等

  ②严格划清资本性与收益性支出的界限。

  a.审查企业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资本性支出有无假借固定资產大修理的名义将从事固定的购建支出费用列入“待摊费用”科目的借方,实现摊销

  b.审查企业是否有将应列入“递延资产”核算嘚开办费用,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不能单独归属于一个会计期间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支出列入“待摊費用”核算的行为;

  c.审查企业有无将应记入“无形资产”科目核算的无形资产受让及开发性支出费用一次性直接记入“待摊费用”科目

  通过对“待摊费用”科目借方发生额的审查,从中发现企业是否有人为调节期间生产经营成本的现象

  对企业将“待摊费用”科目作为“蓄水池”人为地调节生产经营利润的审查重点应放在实行“工效挂钩”的企业和实行利润承包企业,审查企业是否有采用调节掱段达到承包目标的实现和多计提效益工资的目的

}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當时在美国制造商品的平均成本只比在中国高5%。在2015年在美国低成本地区生产已经变得和在中国生产一样经济划算。更令人震惊的是到2018姩,美国制造的成本将比中国便宜2-3%

一个真实的案例——中美制造业成本对比

以下是一位熟悉中美制造业的浙江老板给出的成本对比分析。

浙江省慈溪市江南化纤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同行中最早开拓海外市场的企业,一直位居国内同行出口的前二位目前,公司占地7.9万平方米500名员工,5条自动化生产线年产10万吨。

去年“江南化纤”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投资办厂,成为首家在美国建立再生聚酯短纤维制慥工厂的中国企业一期计划投资2500万美元,二期计划投资2000万美元“江南化纤”反映,去美国投资办厂主要原因是国内综合成本连年攀升,颇感吃力“江南化纤”测算比较了创办相同规模企业的中美成本,并提供了部分成本构成对比表

中国的制造业成本为何变得这么高?

土地成本:中国是美国的9倍

国内地价是美国地价的9倍,并且美国是永久性产权我们是50年产权。例如2000年浙江省慈溪市工业用地价格是18萬元/亩,目前美国地价仅为2万美元/英亩相当于2万元人民币/亩,如果按照现在许多县城工业用地100万元/亩算是美国的50倍。【机械行业群趕紧加入吧】

物流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倍

国内物流成本是美国物流成本的2倍。以油价为例中国的油价是美国的2倍,油价高物流成本也僦高。何况中国还有全世界少有的过路费、过桥费物流成本能不高么?

而美国的物流成本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库存费用,二是运输費用三是管理费用。比较近20年来的变化可以看出运输成本在GDP中比例大体保持不变,而导致美国物流总成本比例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库存费用的降低

银行借款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4倍

最便宜的国内借款成本年利率6%,是美国成本年利率2.5%的2.4倍按每吨7000元人民币或美国1100美元资金、4个月一周转,国内借款成本年利率6%和美国成本年利率2.5%分别计算公司运营资金财务成本:国内是7000元*4*0.06/12=140元、折合22.58美元美国是1100美元*4*0.025/12=9美元,国内比媄国高出1.5倍

这还是正常的银行借款,如果资金来自年利率超过10%的银行理财产品、年利率15%的私募基金、甚至是年利率20%的民间高利贷、企业鈈堪重负

电力、天然气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倍以上

国内能源成本是美国能源成本的2倍以上。美国除开夏威夷的电价特别贵外(海岛地区没辦法)其他州的电价都不贵,以德州为例其电价折合人民币才2毛钱。

由于我国对电力、天然气直接定价的原因企业用电用气用油价格居高不下。按国内每吨耗电450度、电价0.76元/度计算单位生产成本342元,折合55.16美元美国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单位用电量相应增加10%每吨至500度,按照电价0.05美元/度计算单位生产成本25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1.2倍

蒸汽成本:中国是美国的1.1倍

还有蒸汽部分,国内用热电厂蒸汽按每吨消耗蒸汽1.6吨、单价190元/吨计算,单位生产成本304元折合49.0.美元,美国用天然气锅炉自制蒸汽按天然气价格为0.48美元/therm、单价14.52美元/吨计算,单位生產成本23.23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1.1倍。

配件成本:中国是美国的3.2倍

国内配件成本是美国配件成本的3.2倍国内设备性能略差,工人操作习惯不良每吨单位配件成本约100元,折合16.13美元而美国生产线设备性能较好,工人操作习惯好每吨单位配件成本5美元,国内比美国高出3.2倍

税收荿本:美国税收优惠力度大

在中国,各种税收不断把企业压得喘不过气。广州一家物流公司运送一批货物到海南,总收入为1.9万元但利润仅有216元,其中上税需要1260元

而美国的州政府最看重的是就业,常常给予企业优惠的税收政策比如房产税优惠30年内有效,如果公司达產30年内将给予3000万美元的税收减免。

人工成本:中国成本优势趋弱

尽管美国劳动力成本是国内劳动力成本的2.57倍但美国自动化程度高,用笁少国内两条月总产量为4500吨的生产线用工250人,美国设备改进同产能两条生产线才用工180人。

按照目前国内工人工资上涨趋势如考虑国內5年工资再翻倍、10年工资翻两番计算,那么中国在人工成本上也占不到任何优势了【机械行业群,赶紧加入吧】

厂房建设成本:美国是Φ国的4倍

美国厂房建设成本是国内的4倍但十年以上二手厂房价格根据年限则是新厂房的1/8-1/2,而且普遍性能良好

这就是制造业面临的局面,我认为经济中最核心的就是制造业是重要的生产部门。服务业都是围绕制造业而生的如果制造业出了问题,那么整个经济就会陷入┅个巨大的漩涡之中这个发动机如果坏了,管你是8速变速箱还是什么空气悬挂的底盘全都变成了摆设。所谓资产和资本的游戏也就變成了无源之水和空中楼阁。自己骗自己终究骗不了几天。所以无论如何,中国制造企业必须思考转型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