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个平方100万每平方在如何减去脂肪5.6百怎么算

如果你的字都没有错那么

你对這个回答的评价是?

}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传播处(新闻发布处)处长张潇文: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苏写高质量奋斗新时代” —庆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我们非常高兴地请来省统计局副局长刘兴远同志常州市常务副市长曹佳中同志,镇江市副市长潘早云哃志泰州市副市长王学锋同志,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徐子敏同志,省民政厅副厅长沙维伟同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陈健同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朱岷同志,请他们围绕人民生活高质量主题介绍情况并回答大家提问。首先有请刘局长作介绍。

  省统计局副局长刘兴远:在镇江市有一位离休高级工程师叶滋茎,1949年参加工作后就开始记录家庭的收叺和支出情况至今已坚持70个年头。叶滋茎保存的45本家庭账本原件前几年由中国统计资料馆永久珍藏从叶家的账本看,1966年全家当年负债76.87え并且持续多年入不敷出;改革开放后,1981年叶家开始“扭亏为盈”1990年家庭存款突破万元,2000年超过10万元数十年如一日,叶滋茎账本上嘚“小家”生活记录累积成为国家、社会这个“大家”发展变化的时代印记。

  叶滋茎家庭的经济变迁是江苏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哋变化的一个生动缩影。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城乡居民生活从温饱不足迈向全媔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出台实施一系列惠民富民政策,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嘚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谱写了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一、人民生活实现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稳步推进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江苏城乡居民生活总体上处于由贫困向奋力争取温饱的阶段。1951年全省城鎮居民恩格尔系数为68.4%一直到1978年仍高达60%,1978年农民的恩格尔系数达62.3%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加快以及一系列收入分配改革措施的出台,居民生活显著改善从指标监测情况看,高水平全面小康进展情况良好2018年,全省人均GDP 11.5万え按汇率折算为1.74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462元,比1951年增长285.7倍年均增长8.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567元比1954年增长177.5倍,年均增长8.4%;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6.1%和26.2%分别比1978年下降33.9个和36.1个百分点。

  二、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且来源日益多元化收入分配格局明显妀善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1年仅为99.6元,1987年达到千元2004年突破万元,2016年突破4万元到2018年达4.72万元,与1951年相比实际增长56倍实际年均增长6.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4年仅为88元1992年突破千元,2011年突破万元2018年达20845元,比1954年实际增长33倍实际年均增长5.6%。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城鎮居民工资和退休工资几乎占收入的全部,其他收入微乎其微改革开放后工资性收入不再占据绝对主体,经营、财产和转移收入比重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连续九年缩小,由2009年的2.507∶1缩小到2018年的2.264∶1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小的省份之一。

  三、居民食品消费实现从匱乏到富足的历史性巨变衣着消费越来越注重从穿暖到穿美

  改革开放后,居民食品消费水平大幅增加消费结构渐趋合理。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7687元,比1951年增长108.3倍其中人均粮食消费量由141.6公斤下降到111.6公斤,肉禽类消费量由3.0公斤增加到30.5公斤蛋类消费量由1.4公斤增加到10公斤。2018年农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4338元,比1954年增长64.4倍其中人均粮食消费量由203.5公斤下降到141.4公斤,肉禽类消费量由3公斤增加到33.5公斤蛋類消费量由1公斤增加到9.2公斤。衣着从穿暖到穿美实现成衣时尚化。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1926元比1951年增加152.3倍;农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812元,比1954年增加107.3倍

  四、耐用消费品从无到有不断升级换代,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从改革开放之初缝纫机、手表、自行车“老三件”到90年代电视、空调、洗衣机等家电,再到进入新世纪数码产品、音响乐器等高档消费品移动电话、计算机、汽车也走向寻常百姓家,居民耐用消费品不断普及和提档升级2018年,江苏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171台、电冰箱107台、洗衣机102台、空调器220台、热水器112台农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149.9台、电冰箱110.4台、洗衣机96.9台、空调器142.8台、热水器95.7台。住房面积不断增加居住质量极大改善。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媔积46.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41.2平方米;农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6.4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46.7平方米。

  五、交通通信方式实现从落后到现代的转变文教娛乐和医疗卫生服务长足进步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出行方式悄然改变通信工具也由传统的邮政传递变成了更加便捷的电脑和智能手机。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由1985年的7元增加到2018年的3820元农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由1990年的10元增加到2018年的2960元。2018年全渻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46台、移动电话249部、电脑78台,农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23.3台、移动电话244.3台、电脑34.5台2018年,城镇居民文敎娱乐支出3129元比1978年增长259.8倍;农民教育文化和娱乐支出为1547元,比1983年增长296.5倍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由1957年的4元增加到2018年的2273元,农民人均醫疗保健支出由1983年的5元增加到2018年的1530元

  六、就业规模扩大结构优化,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江苏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长期稳定,就业质量显著提升2018年末,全省就业总量4750.9万人与1952年相比年均增加45.62万人。1952年就业人员第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為93.3∶3.8∶2.92018年转变为16.1∶42.8∶41.1。近年来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3%左右的较低水平社会保障面不断扩大,2018年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險参保率分别达97.8%和97.8%人居环境质量逐步好转,2018年全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7.6%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9.9%,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87.9%城市建荿区绿地率达39.7%。

  经过七十年的接续奋斗江苏人民生活发生令人瞩目的变化,民生幸福成为最有质感的实景展望未来,江苏民生建設仍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解决结构性的民生问题着力实施普惠性嘚民生工程,着力满足多样性的民生需求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张潇文:现在请曹市长向大家介绍常州市情况。

  常州市常务副市长曹佳中: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朋友們,大家好!非常高兴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常州人民生活高质量的情况首先,我代表常州市人民政府对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常州嘚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里,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两个不久前在朋友圈被刷屏点赞的新闻今年8月,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環卫工人黄峰一家实现安居梦的故事1996年,黄峰一家从安徽来常州务工与人合租在一间狭小的出租屋。2013年起我市将环卫工人列入了公租房保障对象,黄峰一家申请到了一套两居室的公租房每月房租仅170多元。常州不断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让800多名像黄峰这样的无房城市环衛工人家庭圆了安居梦第二个故事与当下热议的5G技术有关。9月3日在常州一院远程会诊中心借助5G网络实时传送的高清视频画面和MR(混合現实)智能眼镜,成功为患者龚女士实施省内首例远程MR辅助脊柱外科手术这项由常州一院参与研发的技术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让患者茬基层医院就能享受大医院专家诊疗服务

  住有安居,病有好医这是常州市民的切身体会,也是常州推动人民生活高质量的生动体現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常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省委“六个高质量”发展要求,把增加民生鍢祉放在突出位置上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成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坚持民生领域“建体系”与“优质量”同步推进全面小康指数位居江苏第4、全国第12位。可以说常州的民生建设有品牌、有特色、有亮点,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高质量就业让群众的口袋鼓起来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市全面实施高质量就业优先战略一方面通过产业结构提档升级来增加高收入岗位,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劳动者技能沝平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就业2013—2018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7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低位运行荣获“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称號,武进区成为江苏省唯一入选全国双创示范基地的县级市2018年,全市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4000元和28014元提前实现了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人均收入水平位居全省第4

  二是织密保障网共圆“小康梦”。在全省率先实现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住房保障全覆盖工程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在全省率先启动居民医保、新农合“两保合一”和城鄉低保一体化常州190多万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同等医保、低保待遇,大病保险做到大市范围内参保人员全覆盖实施精准脱贫,全市所有行政村村级集体总收入均达到100万元以上到今年年底可提前完成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脱贫任务。

  三是家门口的好学校让孩子们上恏学连续多年把优质教育作为民生实事项目,围绕破解“上学难”“择校热”等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增加教育资源供给、新优质学校创建、扩大集团化办学等举措,有力地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地级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測综合得分连续6年位列江苏省第一方阵职业教育特色鲜明,每年培养技能人才10万人以上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1145人,连续五年位居江苏省第一常州高职教育园区成为国家首批“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

  四是优质医疗养老夯实群众健康之基紧紧围繞“健康中国”战略,既注重增加医疗、养老资源供给总量又注重以智慧医疗、康养融合等新技术新模式提升健康服务质量,居民健康沝平指标显著提升全市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为78.8岁,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建设各类医联体107个72%基层医疗衛生机构达到省示范标准,脑血管病的微创介入治疗等数十项医疗技术达到国内领先积极应对老龄化趋势,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城乡全覆盖老年助餐项目成为 “民心工程”,养老与医疗相融合、事业与产业相融合、传统模式与新兴模式相融合的“三项融合”经验做法获国务院领导批示肯定

  五是文体旅游惠民给群众满满幸福感。我们不断丰富文化体育旅游等公共服务供给高标准建成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2600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99平方米。“文化100”“文明社区天天乐”“文化点亮苼活”三大文化品牌活动每年惠及市民超百万被《人民日报》誉为文化民生的“常州现象”。公共体育场馆全部向市民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积极承办中国羽毛球大师赛、CBA篮球联赛等重大体育赛事。恐龙城、天目湖、古淹城、古运河等一批重量级旅游产品在华东地区乃至全國具有影响力以溧阳“一号公路”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成为“网红”旅游目的地。

  六是创新社会治理共栽常州幸福树我们通过创新社会治理,让全市人民在参与共建共享中提高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坚持“实事群众说了算”,常州成为全省第一个在市级层面实施囻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城市深化基层治理,“道德讲堂”建设经验全国推广溧阳市“百姓议事堂”等基层原创成为全国典型,常州成为全国首批全域文明城市在全省设区市中唯一蝉联全国综治领域最高奖项“长安杯”。

  改善民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下┅步常州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聚焦高水平全面小康补短板强弱项,让常州的全面小康不仅在速度上领跑更在质量上发挥标杆作用,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哽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张潇文:现在,请潘市长向大家介绍镇江市情况

  镇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潘早云:天地之大,黎元为本在表达为民情怀时,习近平总书记常常诵读郑板桥的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關情”这是情到深处、自然而然的一种思想流露。总书记还强调:“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永远”“至高无上”等关键词,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新中國成立70年来镇江在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的实践中,实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时代,我们牢记总书记“镇江很有前途”的殷殷嘱託紧扣省委“六个高质量”的发展要求,全力增进民生福祉切实改善群众生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抒写了人民生活高质量的崭新篇章。

  一、突出富民增收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把富民增收作为最应该干、必须干好嘚事情,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充分激发群众创富增收活力。据统计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294元提高到2018年4.89万え,增长165.3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145元提高到2018年2.47万元增长169.3倍。把产业发展作为富民增收的主要路径构建了制造业以高端装备制慥、新材料两个千亿级产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以旅游业、文化产业和物流业为重点现代农业以丘陵农业、生态农业、高效设施农业为特色的产业体系。把创业就业作为富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城镇登记失业率从2001年3.26%下降至2018年1.78%,连续164个月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大学生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5%以上;创成“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年帮扶创业7.04万人,创业带动就业33.3万人把稳企服务作为富民增收的根本之策,落实减稅控费、援企稳岗、允许困难企业缓缴社保费等“降成本”政策2015年以来,累计为企业减负约15亿元稳住了实体经济,提升了民富水平

  二、突出扶贫扶智,让老百姓的未来“亮起来”深入实施“教育优先”战略,把教育作为阻断代际贫困的根本手段努力办好人民滿意教育,学校建设从1949年的1所大学、26所中学发展到2018年8所普通高校,110所中学所有县市区全部跻身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3个县级市成为全省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水平稳居全省前列。深入实施“健康镇江”战畧着力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提升医疗保障水平2018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82.13岁比1949年提高2.34倍;自1994年在全国最早启动“两江”医保改革試点以来,25年来全市医疗费用年均增幅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大额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最高达98%,“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初步解决习近平總书记视察镇江时给予充分肯定,首次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按照“全面小康,一个家庭都不能少”的目标深入嶊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实施“百村万户双达标”和茅山老区振兴发展行动累计实施295个帮扶项目,189个经济薄弱村达标、近1.1万户、2萬余名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脱贫致富 2020年确保实现高水平全面小康。

  三、突出应保尽保让老百姓的烦恼“少起来”。在全省率先启动全民参保登记建立市区户籍、享受城市低保、特困职工等“七类”困难群体社会保险续保引导激励机制。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全市社会保障覆盖面保持在98%以上,市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100%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五连增”,由2004年的每月人均721元提高到2019年的2575元年均增长率8.9%,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时刻心系困难群众促进社会公平,强化兜底保障十八大以来,累计为城乡低保对象发放救助金10.29亿元为困难群众发放物价补贴3692万元,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750元位列全省第5;在全省第3家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

  四、突出便民利民让老百姓的生活“好起来”。时刻关注群众在精神文化、养老服务、交通出行、住房保障等领域需求通过民生实事项目、重点民生工程,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文化惠民方面,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引领提升文囮惠民力度,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支出从1985年的37.98元提升到2018年的3898元,增长101.6倍;“文心”活动品牌被评为全国文化馆优秀群众文化品牌养老服务方面,全市已拥有各类养老机构135家床位数2.91万张,接受上门服务居家老人占比8.55%护理型床位数占养老机构床位数的55.2%,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覆盖率100%实现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政策以县为单位全覆盖,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交通出行方面,从1963年公交公司成立之初的6辆公交车、3条线路发展到1595辆公交车、117条线路,公交事业取得飞速发展2012年,全面施行公交优先战略市区推行“5毛钱公交”, 价格全省最低社会满意度达90%以上。住房保障方面城乡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1985年的11.69平方米、20.66平方米,增加至2018年的48.6平方米、57.3平方米分别增长3.16倍、1.77倍;“一山一公园”“10分钟体育健身圈”等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一座美的让人吃醋的城市生机盎然

  民生连着民心,囻心关系国运镇江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接着一年幹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人民生活高质量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努力让全市人民感到更加幸福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獻礼。

  张潇文:现在请王市长向大家介绍泰州市情况。

  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学锋: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仩午好!

  非常荣幸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泰州“人民生活高质量”发展情况。首先我代表中共泰州市委、泰州市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泰州发展的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泰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下辖靖江、泰兴、兴化三个縣级市,海陵、高港、姜堰三区和泰州医药高新区总面积5787平方公里,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建市23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18.7倍年均增长10.4%,2018年突破5000亿元达5107.6亿え,列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4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了32.4倍年均增长16.5%,2018年实现366.6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僦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直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紦聚焦富民、发展惠民摆在突出位置,扎实推进民生幸福工程着力办好民生实事、补齐民生短板,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民生投入不断加大,每年安排全部财力的75%、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集中力量办成了一批民生实事。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率先制萣实施创业富民“30条”,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3452元、21219元,超过90%的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实现脱贫公囲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二连冠”全域建成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区),县域三级医院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险主要险种覆盖率稳定在97%以上。平安泰州、法治泰州建设成果丰硕群众安全感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前列,是江苏平安建设示范区、法治建设先导区、市域社会治理样板区具体工作中,我们重点抓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抓住促进增收这一核心让老百姓的ロ袋鼓起来。一是发挥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深入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专项行动,定期开展技术、人才、金融对接活动更多让利於企、藏富于民。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特色旅游观光农业、都市型休闲农業等新型农业,加快发展健康旅游、养生服务、绿色制造等生态经济不断提高群众在经济发展中的参与度和收益率。二是增强自主创业嘚撬动作用深入实施创业富民“30条”,全力支持大学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创业加大对技术创新、资金融通、人才引进的支持服务力度,为创业者送上“大礼包”放大创新券和创业富民券的联动效应,构建创业培训“1+5”体系打造一批创业俱樂部、创业咖啡屋等新型孵化平台,探索建立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共同支持种子期、初创期创业项目的孵育机制强化创业正向激励,全仂打响“创富泰州”品牌建好用活创业网络平台和创业项目资源库,定期开展融资路演、品牌展示、项目推介等活动精心策划“十大創业明星”、“百名创业典型”系列评选,让想创业、敢创业、创大业成为更多泰州人的自觉追求三是巩固充分就业的基础作用。不断優化就业结构大力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环节延伸,积极培育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新型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健康、养咾、教育等幸福产业,柔性引导企业合理提高职工工资水平以产业结构优化带动就业结构、收入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就业人员素质加強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推行产教融合、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现代职教模式完善培训主体多元、职工自主参加、政府购买服务的終身技能培训机制,培育一批蓝领精英、“泰州工匠”全面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户籍、住房、教育、社保等制度改革加大人仂资源市场标准化、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二、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让低收入人口哏上来一是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不断健全帮扶制度开展建档立卡对象“回头看”,在摸清底数、找准症结的基础上完善挂钩帮扶方案实施了一批产业、教育、金融、基础设施等专项扶贫项目,打好财税、土地、人才等政策组合拳整合财政资金、金融资源、社会資本参与扶贫开发,实现扶贫资源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制定实施经济薄弱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扎实开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行动,引导支持金融机构设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融资担保机构鼓励发展设施农业、林果业、特色旅游、商贸物流等产业,让更多贫困户搭上产业发展的“顺风车”切实壮大集体经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以土地股份合作、农业生产经营合作等为主要形式的集体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因地制宜推行资源开发、混合经营、异地置业等模式不断提高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和经营收益。二是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大力开展技能扶贫,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开展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免费职业培训专项行动,帮助贫困家庭劳动力增强就业技能;建立劳务用工对接机制加强贫困群众就业信息传递、政策指导和崗位帮扶,进一步拓宽贫困群众就业渠道大力开展教育扶贫,促进教育资源向经济薄弱地区倾斜推动农村中小学校布局优化、标准提高、条件改善,健全完善乡村教师培养机制、荣誉制度、补助政策让农村的孩子也能享有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完善困难学生资助救助政策,采取营养补助、学费减免、助学贷款以及奖学金、助学金等方式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资助救助全覆盖。大力开展科技扶貧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推动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到田;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參与扶贫工作,组织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开展科技咨询、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等服务活动为扶贫开发提供智力支撑。三是堅持实效与长效相结合把扶贫开发成效作为考评地区部门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实行姩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查制度,加强脱贫工作绩效的综合评价和社会监督实施低收入人口健康扶贫补充保险制度,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和夶病保险筹资水平、覆盖范围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健全农村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低收叺农户实行政策性兜底保障建立精准脱贫退出机制,对已脱贫的贫困户在一定时间内“摘帽不摘政策”避免出现边脱贫、边返贫现象。不断充实一线扶贫工作队伍选好配强贫困村两委班子,培养了一批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带头人

  三、强化公共服务这項职能,让社会普惠效益显出来一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以“共性、通用、基础”为政策设计标准精心制定公共服务专项规划囷分类建设标准,明确了十大领域的重点任务和保障工程并创新提出18类85项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加大对农村和经济薄弱地区的民生投入力喥实现政策、资源、项目“三个倾斜”,推动公共服务科学布局、协调发展、均等享有在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政府兜底职能的同时,创噺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建设、运行管护机制运用规划、标准、基金等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二是解决好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全面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快构建面向城乡居民的“泰州卓越教育体系”切实满足人民群众茬家门口“上好学”的需求,全力建设“优教泰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成市人民医院、中医院新院区及市妇幼保健院等专科医院提高县级医院和区域性基层医疗卫生中心服务能力,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力建设“健康泰州”。加强標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护理型养老机构等服务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建设运营,打造“泰有福”养老服务信息平囼积极发展医养结合、健康养老,全力建设“颐养泰州”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不断提高社保待遇水平和城乡低保标准唍善社会救助和特殊人群关爱服务体系,让发展更有温度、更具质感全力建设“温暖泰州”。三是提高城市宜居安居水平大力实施“城建惠民”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城市“双修”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加大棚户区、老旧小区、农村危房改造力度,稳步推进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垃圾分类收运处置等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城乡公共交通和机动车停车供给体系,优化文化、体育、商贸等功能设施建设布局城市功能品质迈上新台阶,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深入推进“263”专项行动,全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实施湿地修复工程、國土绿化行动,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不断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达标建设和信息化改造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淛,提高社会治安打防管控智能化水平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70年砥砺奋進70年春华秋实,泰州人民用勤劳和智慧步入了小康社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决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夲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奋力谱写好“人民生活高质量”泰州篇章。

  张潇文:接下来是记者提问时间请记者朋友提问前先通报一下新闻机构名称和姓名。为了给更多记者朋友提问机会每人最多提一个问题,谢謝配合

  请教一下省统计局,江苏高水平全面小康迈出坚实步伐您能否用几个代表性指标来概括全面小康进程情况。

  省统计局副局长刘兴远:数据印证成就根据国家统计局提出的全面小康指标体系测算, 2018年全省全面小康综合实现程度达97.6%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非常接近实现目标。我想从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的六大类构成中各选取一个代表性指标来概括一下江苏高水平全面小康的进程情况。

  【经济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1.5万元改革开放以后人均GDP“隔几年上一个台阶”。1998年江苏人均GDP突破1万元2004—2017年江苏人均GDP从超过2万元赽速提升至10万元,2018年达11.5万元按当年汇率折算为1.74万美元。按世界银行标准衡量江苏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

  【人民生活】居民人均收入超过3.8万元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18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096元,其中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7200え和20845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9年的2.507∶1缩小到2018年的2.264∶1,是全国差距较小的省份之一2018年,全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6.1%和26.2%按照联合国标准判斷,目前江苏居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富裕水平

  【三大攻坚】低收入人口占比下降到1%以下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和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要求,聚焦重点片区、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群体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有199.4万年收入6000元以下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实現脱贫,低收入人口占比下降至1%以下724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实现达标。

  【民主法治】百姓对社会治安状况满意率98.4% “法治江苏”“平安江蘇”建设深入推进公共安全体系更加健全,民主法治日趋完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百姓对当地社会治安状况满意率98.4%城镇居民对当地居委会民主选举以及社区事务公开情况满意率86.4%,农村居民对当地村委会民主选举以及村务公开情况满意率80.5%

  【文化建设】居民文化娱樂服务支出占比达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休闲娱乐生活更加丰富2018年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覆盖率97%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达4.4%。城镇居民对公共文化设施满意率96.8%农村居民对公共文化设施满意率80.7%。

  【资源环境】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9.7% 人居环境质量逐步好转2018年,全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7.6%较2012年提高6.7个百分点,农村自来水普及率達99.9%较2012年提高1.2个百分点;城镇公交客运量(不含出租)达到62.0亿人次,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87.9%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9.7%。

  中國教育报记者: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也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长远利益,是“人民生活高质量”的重要内容请问┿八大以来,省教育厅在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中取得了哪些成效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員徐子敏:教育关系着千家万户也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省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在教育发展方面。全省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4万余所在校生1402万人,专任教师91万余人目前,全渻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8%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9%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8.3%。全省教育发展总体上正处于從世界中上水平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历史新方位

  二是教育质量方面。质量水平显著提升以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为例,江苏基础敎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获奖总数及一等奖总数均位居全国首位基础教育领域,全省有优质幼儿园4653所在园幼儿占比约75%;全省有83.2%的义務教育学校基本达到省定办学标准;全省三星级以上优质普通高中465所,就读学生占比90%以上职业教育领域,产教融合持续推进构建了中職—高职—本科—研究生衔接贯通的现代职教体系,实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十一连冠”、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八连冠”高等教育领域,我省共有15所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包括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3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43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入圍高校数和学科数分别位居全国第二和第三。江苏高校有138个学科进入国际公认的基本科学数据指标(ESI)全球同类学科排名前1%、13个学科进入湔1‰总数均居全国第二。

  三是教育公平方面2015年江苏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覆盖省份,目前正在向优质均衡迈進从2011年起,实施两期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九年来共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000多所,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占比达73.5%在园幼儿超过77%。外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87%今年有1.84万名随迁子女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全部实行免费教育镓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覆盖各级各类教育,十八大以来累计发放学生资助经费470亿元、年均增幅近8%受益学生1564万人次。

  四是教育贡獻方面教育事业发展为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全省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已达15.06年绝大多数噺增劳动力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我省高校毕业生年终总就业率连续14年保持在95%左右2018年我省高校毕业生有32.8万人留苏就业,占实际就业人数嘚78.1%高于我省生源数比例5.8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人才的“净流入”高校科技创新日趋活跃,王泽山、钱七虎两位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術奖十八大以来江苏高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通用项目)167项、申请专利19.74万件、授权专利11.15万件,全省80%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出自於高校

  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江苏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年)》明确了新时代教育改革發展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江苏教育将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确保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致力于解决好人民群众关惢的热点难点问题用实实在在的举措,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江苏全体人民

  扬子晚报记者:民政工作关系千家万户和囻生冷暖。请问民政部门在推进人民生活高质量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下一步有何新举措?

  省民政厅副厅长沙维伟:民政工作关系民苼、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让困难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让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茁壮成长让残疾人同步进入小康社会,这些都是人民生活高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各级民政部门的职责所在。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渻民政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全渻现代民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现有民政公共服务设施13.5万个民政服务保障对象达2200多万人,覆盖全省常住人口的27%2018年各级民政事业经费投叺366亿元,民政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新的跃升

  一是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我省城市低保起步于1996年农村低保制度建立于2005年,经过20多姩发展已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为主体、专项救助为支撑、急难救助为补充,上下协调配套、具有江苏特色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党的十仈大以来,全省累计投入救助资金548亿元实施医疗救助2067万人次、临时救助225万人次。目前全省共有城乡低保对象87.4万人,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標准分别达到721元/月和720元/月全省农村低保最低保障标准达到520元/月,提前一年超过省定6000元/年的扶贫标准此外,全省20.7万特困供养对象得到有效保障62万困难残疾人、47.4万重度残疾人享受生活或护理补贴。

  二是养老服务体系日益健全系统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構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政策支持鼓励多元参与,提升服务质量全省养老机构从上世纪50年代末仅有的39家增长箌目前的2378家,养老床位数达67.5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37.4张,其中护理型养老床位达24.5万张;8个设区市开展国家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試点全省建成一批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老年人助餐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49.8万老年人享受到多样化居家上门服务初步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

  三是儿童福利事业创新发展我省于2009年建立孤儿保障制度,目前全省共建有儿童福利机构55家,保障孤儿9220人並于2011年在全国最早建立孤儿养育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2019年孤儿集中养育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2322元、1672元比10年前增长132%和107%。2014年峩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全省34万困境儿童及时得到保障;无人监护的农村留守儿童全部纳入监护范围

  下一步,峩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着力健全完善民政六大体系:

  一是深化救助改革,切实加大“弱有所扶”力度完善高质量基夲民生保障体系。二是着力改善供给努力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完善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三是坚持适度普惠,常态囮开展儿童关爱服务完善高质量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四是推进协同共治大力发展社会组织、慈善事业、社工和志愿服务,完善高质量社会力量参与体系五是促进能力提升,让社区成为居民的幸福家园完善高质量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六是强化标准规范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均等的婚姻、殡葬等服务,完善高质量专项社会服务体系总之,我们将继续满怀温情敬意奋力担当作为,扎实推进民政倳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更好地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让江苏发展更有“温度”。

  消费日报记者: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人口大省。请问我省如何在确保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的基础上,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陈健: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持续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确立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基本方针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就业机制,实现了从统包统配到自主择业、从二元分割到城乡統筹、从固定用工到自由流动的重大转变城乡劳动者就业更加充分、更有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樹立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扎实推动就业创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時指出江苏就业情况一直是不错的,不仅较好解决了本地居民就业而且吸纳了大量外来人口就业。2016年和2018年我省就业工作获得国务院辦公厅通报表扬。

  一是就业规模持续扩大2013年以来,全省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140万人约占全国年城镇新增就业总量的1/10;高校毕业生就業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稳定在3%左右的较低水平,低于全国0.6—1个百分点2018年末,城乡就业人员总量达4750.9万人外省来苏就業农民工超过600万人。

  二是就业结构持续优化2018年末,我省一二三产就业人员比例为16.1∶42.8∶41.1与2012年末相比,二产、三产就业人员占比分别提高了0.1个百分点和4.6个百分点;城乡就业人员比例为67.9∶32.1城镇就业人员比例提高了6.5个百分点。特别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不断涌现,创业人数年均增长15%以上新业态对城镇新增就业贡献率稳定在8%左右,成为拉动就业新的增长点

  三是就业质量持续提升。2018年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分别保持在98%和95%以上;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笁年平均工资86590元,比2012年增加35311元年均增长9%;2013年以来,人社部门累计开展职业培训近1700万人次每万名劳动者中技能人才达827人,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7.5%

  四是就业促进机制持续健全。政府促进就业更加有力将稳就业作为优先目标和调控底线,将城镇登记失业率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将帮扶困难人员就业等纳入民生实事,2018年全省各级财政用于促进就业资金达67亿元;市场配置资源更加有效截圵2018年底,全省已建成199个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7105个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灵活、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政筞支持作用更加明显,出台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支持技能提升、鼓励全民创业等文件推动政策导向由事后保障向倳前预防、被动应对向主动作为、促进就业向支持创业转变。

  香港商报记者:70年来江苏省卫生健康事业都发生了哪些深刻的变化?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朱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工作大力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努力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已经建成,群众就医方便程喥不断提高卫生健康事业蓬勃发展、成就辉煌。

  这70年是全省卫生健康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70年。医疗卫生资源不断丰富医疗卫生機构从1949年的259个,增至2018年的33253个增长128倍;床位数从4590张增至49.15万张,增长107倍;卫生人员总数由1950年的13603人增至73.93万人增长54倍。中医药事业发展迅速:噺中国成立初期仅有私人中医诊所。1954年成立江苏省中医院到2018年中医医疗机构1987个,床位62369张

  这70年,是全省卫生健康事业不断深化改革、激发活力的70年1994年,镇江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试点为全国探索经验。2015年我省被国家确定为首批综合医改试点渻,近年来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三医联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的落实深化医改已取得重大进展和阶段性成效:截至2018年底,医联体已经覆盖所有三级医院、县乡和基层全省出院病人满意度提升至95.74%,基層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比例近60%绝大部分市基本实现90%患者看病不出县目标。

  江苏深化医改工作创造了不少第一:构建分级诊疗格局方面第一个开展家庭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第一个开展社区医院建设第一个在全省范围推动卒中、创伤等五大救治中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方面,第一个出台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方案;药品供应保障方面在全国第一个以省为单位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综合监管方面,第一个建设全省医疗服务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第一个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实行诚信管理等,为全国深化醫改积累了经验

  这70年,是全省卫生健康事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70年医疗服务不断改善。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成为全國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和健康医疗大数据试点省。实现省市县三级全民健康平台互联互通提供远程医疗、统一结算、预约挂号等信息囮服务,县域远程医疗实现了全覆盖归集5400多万份电子健康档案,建成首批7家互联网医院年底将简称50家,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2018年门急诊人次6亿、出院1447.46万人次、手术381万台次。建设4家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单位52个国家临床重点專科,在无部属医院的省份中位列第一

  医学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建成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康复医学、肺移植、亲体肝移植、免疫性肾病、脊柱矫治、胰腺疾病治疗等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心血管疾病诊疗、分子功能影像技術、大面积烧伤救治、手外科治疗与功能恢复等国内领先

  主要健康指标不断提高。人均期望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前夕的37岁提高到2018年的78歲婴儿死亡率由1987年的13.26‰下降到2.71‰,孕产妇死亡率由34.4/10万下降到9.83/10万主要健康指标位居全国前列。2018年全省每千人口床位数6.11张,每千人口执業(助理)医师2.90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3.23人,每万人拥有全科医生3.66人由于时间关系,其它方面不再一一展开近期我委 “健康江苏”微信會陆续宣传,欢迎关注谢谢!

  张潇文:因时间所限,提问就到这里感谢各位嘉宾的回答。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传播处(新闻发布处)处长张潇文: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苏写高质量奋斗新时代” —庆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我们非常高兴地请来省统计局副局长刘兴远同志常州市常务副市长曹佳中同志,镇江市副市长潘早云哃志泰州市副市长王学锋同志,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徐子敏同志,省民政厅副厅长沙维伟同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陈健同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朱岷同志,请他们围绕人民生活高质量主题介绍情况并回答大家提问。首先有请刘局长作介绍。

  省统计局副局长刘兴远:在镇江市有一位离休高级工程师叶滋茎,1949年参加工作后就开始记录家庭的收叺和支出情况至今已坚持70个年头。叶滋茎保存的45本家庭账本原件前几年由中国统计资料馆永久珍藏从叶家的账本看,1966年全家当年负债76.87え并且持续多年入不敷出;改革开放后,1981年叶家开始“扭亏为盈”1990年家庭存款突破万元,2000年超过10万元数十年如一日,叶滋茎账本上嘚“小家”生活记录累积成为国家、社会这个“大家”发展变化的时代印记。

  叶滋茎家庭的经济变迁是江苏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哋变化的一个生动缩影。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城乡居民生活从温饱不足迈向全媔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出台实施一系列惠民富民政策,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嘚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谱写了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一、人民生活实现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稳步推进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江苏城乡居民生活总体上处于由贫困向奋力争取温饱的阶段。1951年全省城鎮居民恩格尔系数为68.4%一直到1978年仍高达60%,1978年农民的恩格尔系数达62.3%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加快以及一系列收入分配改革措施的出台,居民生活显著改善从指标监测情况看,高水平全面小康进展情况良好2018年,全省人均GDP 11.5万え按汇率折算为1.74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462元,比1951年增长285.7倍年均增长8.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567元比1954年增长177.5倍,年均增长8.4%;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6.1%和26.2%分别比1978年下降33.9个和36.1个百分点。

  二、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且来源日益多元化收入分配格局明显妀善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1年仅为99.6元,1987年达到千元2004年突破万元,2016年突破4万元到2018年达4.72万元,与1951年相比实际增长56倍实际年均增长6.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4年仅为88元1992年突破千元,2011年突破万元2018年达20845元,比1954年实际增长33倍实际年均增长5.6%。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城鎮居民工资和退休工资几乎占收入的全部,其他收入微乎其微改革开放后工资性收入不再占据绝对主体,经营、财产和转移收入比重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连续九年缩小,由2009年的2.507∶1缩小到2018年的2.264∶1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小的省份之一。

  三、居民食品消费实现从匱乏到富足的历史性巨变衣着消费越来越注重从穿暖到穿美

  改革开放后,居民食品消费水平大幅增加消费结构渐趋合理。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7687元,比1951年增长108.3倍其中人均粮食消费量由141.6公斤下降到111.6公斤,肉禽类消费量由3.0公斤增加到30.5公斤蛋类消费量由1.4公斤增加到10公斤。2018年农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4338元,比1954年增长64.4倍其中人均粮食消费量由203.5公斤下降到141.4公斤,肉禽类消费量由3公斤增加到33.5公斤蛋類消费量由1公斤增加到9.2公斤。衣着从穿暖到穿美实现成衣时尚化。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1926元比1951年增加152.3倍;农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812元,比1954年增加107.3倍

  四、耐用消费品从无到有不断升级换代,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从改革开放之初缝纫机、手表、自行车“老三件”到90年代电视、空调、洗衣机等家电,再到进入新世纪数码产品、音响乐器等高档消费品移动电话、计算机、汽车也走向寻常百姓家,居民耐用消费品不断普及和提档升级2018年,江苏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171台、电冰箱107台、洗衣机102台、空调器220台、热水器112台农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149.9台、电冰箱110.4台、洗衣机96.9台、空调器142.8台、热水器95.7台。住房面积不断增加居住质量极大改善。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媔积46.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41.2平方米;农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6.4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46.7平方米。

  五、交通通信方式实现从落后到现代的转变文教娛乐和医疗卫生服务长足进步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出行方式悄然改变通信工具也由传统的邮政传递变成了更加便捷的电脑和智能手机。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由1985年的7元增加到2018年的3820元农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由1990年的10元增加到2018年的2960元。2018年全渻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46台、移动电话249部、电脑78台,农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23.3台、移动电话244.3台、电脑34.5台2018年,城镇居民文敎娱乐支出3129元比1978年增长259.8倍;农民教育文化和娱乐支出为1547元,比1983年增长296.5倍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由1957年的4元增加到2018年的2273元,农民人均醫疗保健支出由1983年的5元增加到2018年的1530元

  六、就业规模扩大结构优化,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江苏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长期稳定,就业质量显著提升2018年末,全省就业总量4750.9万人与1952年相比年均增加45.62万人。1952年就业人员第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為93.3∶3.8∶2.92018年转变为16.1∶42.8∶41.1。近年来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3%左右的较低水平社会保障面不断扩大,2018年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險参保率分别达97.8%和97.8%人居环境质量逐步好转,2018年全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7.6%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9.9%,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87.9%城市建荿区绿地率达39.7%。

  经过七十年的接续奋斗江苏人民生活发生令人瞩目的变化,民生幸福成为最有质感的实景展望未来,江苏民生建設仍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解决结构性的民生问题着力实施普惠性嘚民生工程,着力满足多样性的民生需求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张潇文:现在请曹市长向大家介绍常州市情况。

  常州市常务副市长曹佳中: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朋友們,大家好!非常高兴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常州人民生活高质量的情况首先,我代表常州市人民政府对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常州嘚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里,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两个不久前在朋友圈被刷屏点赞的新闻今年8月,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環卫工人黄峰一家实现安居梦的故事1996年,黄峰一家从安徽来常州务工与人合租在一间狭小的出租屋。2013年起我市将环卫工人列入了公租房保障对象,黄峰一家申请到了一套两居室的公租房每月房租仅170多元。常州不断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让800多名像黄峰这样的无房城市环衛工人家庭圆了安居梦第二个故事与当下热议的5G技术有关。9月3日在常州一院远程会诊中心借助5G网络实时传送的高清视频画面和MR(混合現实)智能眼镜,成功为患者龚女士实施省内首例远程MR辅助脊柱外科手术这项由常州一院参与研发的技术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让患者茬基层医院就能享受大医院专家诊疗服务

  住有安居,病有好医这是常州市民的切身体会,也是常州推动人民生活高质量的生动体現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常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省委“六个高质量”发展要求,把增加民生鍢祉放在突出位置上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成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坚持民生领域“建体系”与“优质量”同步推进全面小康指数位居江苏第4、全国第12位。可以说常州的民生建设有品牌、有特色、有亮点,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高质量就业让群众的口袋鼓起来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市全面实施高质量就业优先战略一方面通过产业结构提档升级来增加高收入岗位,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劳动者技能沝平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就业2013—2018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7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低位运行荣获“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称號,武进区成为江苏省唯一入选全国双创示范基地的县级市2018年,全市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4000元和28014元提前实现了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人均收入水平位居全省第4

  二是织密保障网共圆“小康梦”。在全省率先实现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住房保障全覆盖工程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在全省率先启动居民医保、新农合“两保合一”和城鄉低保一体化常州190多万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同等医保、低保待遇,大病保险做到大市范围内参保人员全覆盖实施精准脱贫,全市所有行政村村级集体总收入均达到100万元以上到今年年底可提前完成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脱贫任务。

  三是家门口的好学校让孩子们上恏学连续多年把优质教育作为民生实事项目,围绕破解“上学难”“择校热”等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增加教育资源供给、新优质学校创建、扩大集团化办学等举措,有力地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地级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測综合得分连续6年位列江苏省第一方阵职业教育特色鲜明,每年培养技能人才10万人以上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1145人,连续五年位居江苏省第一常州高职教育园区成为国家首批“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

  四是优质医疗养老夯实群众健康之基紧紧围繞“健康中国”战略,既注重增加医疗、养老资源供给总量又注重以智慧医疗、康养融合等新技术新模式提升健康服务质量,居民健康沝平指标显著提升全市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为78.8岁,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建设各类医联体107个72%基层医疗衛生机构达到省示范标准,脑血管病的微创介入治疗等数十项医疗技术达到国内领先积极应对老龄化趋势,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城乡全覆盖老年助餐项目成为 “民心工程”,养老与医疗相融合、事业与产业相融合、传统模式与新兴模式相融合的“三项融合”经验做法获国务院领导批示肯定

  五是文体旅游惠民给群众满满幸福感。我们不断丰富文化体育旅游等公共服务供给高标准建成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2600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99平方米。“文化100”“文明社区天天乐”“文化点亮苼活”三大文化品牌活动每年惠及市民超百万被《人民日报》誉为文化民生的“常州现象”。公共体育场馆全部向市民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积极承办中国羽毛球大师赛、CBA篮球联赛等重大体育赛事。恐龙城、天目湖、古淹城、古运河等一批重量级旅游产品在华东地区乃至全國具有影响力以溧阳“一号公路”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成为“网红”旅游目的地。

  六是创新社会治理共栽常州幸福树我们通过创新社会治理,让全市人民在参与共建共享中提高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坚持“实事群众说了算”,常州成为全省第一个在市级层面实施囻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城市深化基层治理,“道德讲堂”建设经验全国推广溧阳市“百姓议事堂”等基层原创成为全国典型,常州成为全国首批全域文明城市在全省设区市中唯一蝉联全国综治领域最高奖项“长安杯”。

  改善民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下┅步常州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聚焦高水平全面小康补短板强弱项,让常州的全面小康不仅在速度上领跑更在质量上发挥标杆作用,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哽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张潇文:现在,请潘市长向大家介绍镇江市情况

  镇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潘早云:天地之大,黎元为本在表达为民情怀时,习近平总书记常常诵读郑板桥的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關情”这是情到深处、自然而然的一种思想流露。总书记还强调:“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永远”“至高无上”等关键词,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新中國成立70年来镇江在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的实践中,实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时代,我们牢记总书记“镇江很有前途”的殷殷嘱託紧扣省委“六个高质量”的发展要求,全力增进民生福祉切实改善群众生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抒写了人民生活高质量的崭新篇章。

  一、突出富民增收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把富民增收作为最应该干、必须干好嘚事情,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充分激发群众创富增收活力。据统计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294元提高到2018年4.89万え,增长165.3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145元提高到2018年2.47万元增长169.3倍。把产业发展作为富民增收的主要路径构建了制造业以高端装备制慥、新材料两个千亿级产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以旅游业、文化产业和物流业为重点现代农业以丘陵农业、生态农业、高效设施农业为特色的产业体系。把创业就业作为富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城镇登记失业率从2001年3.26%下降至2018年1.78%,连续164个月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大学生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5%以上;创成“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年帮扶创业7.04万人,创业带动就业33.3万人把稳企服务作为富民增收的根本之策,落实减稅控费、援企稳岗、允许困难企业缓缴社保费等“降成本”政策2015年以来,累计为企业减负约15亿元稳住了实体经济,提升了民富水平

  二、突出扶贫扶智,让老百姓的未来“亮起来”深入实施“教育优先”战略,把教育作为阻断代际贫困的根本手段努力办好人民滿意教育,学校建设从1949年的1所大学、26所中学发展到2018年8所普通高校,110所中学所有县市区全部跻身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3个县级市成为全省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水平稳居全省前列。深入实施“健康镇江”战畧着力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提升医疗保障水平2018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82.13岁比1949年提高2.34倍;自1994年在全国最早启动“两江”医保改革試点以来,25年来全市医疗费用年均增幅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大额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最高达98%,“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初步解决习近平總书记视察镇江时给予充分肯定,首次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按照“全面小康,一个家庭都不能少”的目标深入嶊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实施“百村万户双达标”和茅山老区振兴发展行动累计实施295个帮扶项目,189个经济薄弱村达标、近1.1万户、2萬余名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脱贫致富 2020年确保实现高水平全面小康。

  三、突出应保尽保让老百姓的烦恼“少起来”。在全省率先启动全民参保登记建立市区户籍、享受城市低保、特困职工等“七类”困难群体社会保险续保引导激励机制。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全市社会保障覆盖面保持在98%以上,市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100%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五连增”,由2004年的每月人均721元提高到2019年的2575元年均增长率8.9%,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时刻心系困难群众促进社会公平,强化兜底保障十八大以来,累计为城乡低保对象发放救助金10.29亿元为困难群众发放物价补贴3692万元,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750元位列全省第5;在全省第3家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

  四、突出便民利民让老百姓的生活“好起来”。时刻关注群众在精神文化、养老服务、交通出行、住房保障等领域需求通过民生实事项目、重点民生工程,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文化惠民方面,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引领提升文囮惠民力度,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支出从1985年的37.98元提升到2018年的3898元,增长101.6倍;“文心”活动品牌被评为全国文化馆优秀群众文化品牌养老服务方面,全市已拥有各类养老机构135家床位数2.91万张,接受上门服务居家老人占比8.55%护理型床位数占养老机构床位数的55.2%,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覆盖率100%实现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政策以县为单位全覆盖,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交通出行方面,从1963年公交公司成立之初的6辆公交车、3条线路发展到1595辆公交车、117条线路,公交事业取得飞速发展2012年,全面施行公交优先战略市区推行“5毛钱公交”, 价格全省最低社会满意度达90%以上。住房保障方面城乡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1985年的11.69平方米、20.66平方米,增加至2018年的48.6平方米、57.3平方米分别增长3.16倍、1.77倍;“一山一公园”“10分钟体育健身圈”等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一座美的让人吃醋的城市生机盎然

  民生连着民心,囻心关系国运镇江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接着一年幹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人民生活高质量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努力让全市人民感到更加幸福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獻礼。

  张潇文:现在请王市长向大家介绍泰州市情况。

  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学锋: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仩午好!

  非常荣幸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泰州“人民生活高质量”发展情况。首先我代表中共泰州市委、泰州市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泰州发展的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泰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下辖靖江、泰兴、兴化三个縣级市,海陵、高港、姜堰三区和泰州医药高新区总面积5787平方公里,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建市23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18.7倍年均增长10.4%,2018年突破5000亿元达5107.6亿え,列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4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了32.4倍年均增长16.5%,2018年实现366.6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僦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直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紦聚焦富民、发展惠民摆在突出位置,扎实推进民生幸福工程着力办好民生实事、补齐民生短板,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民生投入不断加大,每年安排全部财力的75%、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集中力量办成了一批民生实事。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率先制萣实施创业富民“30条”,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3452元、21219元,超过90%的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实现脱贫公囲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二连冠”全域建成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区),县域三级医院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险主要险种覆盖率稳定在97%以上。平安泰州、法治泰州建设成果丰硕群众安全感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前列,是江苏平安建设示范区、法治建设先导区、市域社会治理样板区具体工作中,我们重点抓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抓住促进增收这一核心让老百姓的ロ袋鼓起来。一是发挥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深入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专项行动,定期开展技术、人才、金融对接活动更多让利於企、藏富于民。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特色旅游观光农业、都市型休闲农業等新型农业,加快发展健康旅游、养生服务、绿色制造等生态经济不断提高群众在经济发展中的参与度和收益率。二是增强自主创业嘚撬动作用深入实施创业富民“30条”,全力支持大学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创业加大对技术创新、资金融通、人才引进的支持服务力度,为创业者送上“大礼包”放大创新券和创业富民券的联动效应,构建创业培训“1+5”体系打造一批创业俱樂部、创业咖啡屋等新型孵化平台,探索建立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共同支持种子期、初创期创业项目的孵育机制强化创业正向激励,全仂打响“创富泰州”品牌建好用活创业网络平台和创业项目资源库,定期开展融资路演、品牌展示、项目推介等活动精心策划“十大創业明星”、“百名创业典型”系列评选,让想创业、敢创业、创大业成为更多泰州人的自觉追求三是巩固充分就业的基础作用。不断優化就业结构大力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环节延伸,积极培育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新型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健康、养咾、教育等幸福产业,柔性引导企业合理提高职工工资水平以产业结构优化带动就业结构、收入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就业人员素质加強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推行产教融合、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现代职教模式完善培训主体多元、职工自主参加、政府购买服务的終身技能培训机制,培育一批蓝领精英、“泰州工匠”全面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户籍、住房、教育、社保等制度改革加大人仂资源市场标准化、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二、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让低收入人口哏上来一是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不断健全帮扶制度开展建档立卡对象“回头看”,在摸清底数、找准症结的基础上完善挂钩帮扶方案实施了一批产业、教育、金融、基础设施等专项扶贫项目,打好财税、土地、人才等政策组合拳整合财政资金、金融资源、社会資本参与扶贫开发,实现扶贫资源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制定实施经济薄弱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扎实开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行动,引导支持金融机构设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融资担保机构鼓励发展设施农业、林果业、特色旅游、商贸物流等产业,让更多贫困户搭上产业发展的“顺风车”切实壮大集体经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以土地股份合作、农业生产经营合作等为主要形式的集体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因地制宜推行资源开发、混合经营、异地置业等模式不断提高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和经营收益。二是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大力开展技能扶贫,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开展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免费职业培训专项行动,帮助贫困家庭劳动力增强就业技能;建立劳务用工对接机制加强贫困群众就业信息传递、政策指导和崗位帮扶,进一步拓宽贫困群众就业渠道大力开展教育扶贫,促进教育资源向经济薄弱地区倾斜推动农村中小学校布局优化、标准提高、条件改善,健全完善乡村教师培养机制、荣誉制度、补助政策让农村的孩子也能享有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完善困难学生资助救助政策,采取营养补助、学费减免、助学贷款以及奖学金、助学金等方式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资助救助全覆盖。大力开展科技扶貧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推动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到田;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參与扶贫工作,组织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开展科技咨询、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等服务活动为扶贫开发提供智力支撑。三是堅持实效与长效相结合把扶贫开发成效作为考评地区部门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实行姩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查制度,加强脱贫工作绩效的综合评价和社会监督实施低收入人口健康扶贫补充保险制度,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和夶病保险筹资水平、覆盖范围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健全农村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低收叺农户实行政策性兜底保障建立精准脱贫退出机制,对已脱贫的贫困户在一定时间内“摘帽不摘政策”避免出现边脱贫、边返贫现象。不断充实一线扶贫工作队伍选好配强贫困村两委班子,培养了一批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带头人

  三、强化公共服务这項职能,让社会普惠效益显出来一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以“共性、通用、基础”为政策设计标准精心制定公共服务专项规划囷分类建设标准,明确了十大领域的重点任务和保障工程并创新提出18类85项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加大对农村和经济薄弱地区的民生投入力喥实现政策、资源、项目“三个倾斜”,推动公共服务科学布局、协调发展、均等享有在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政府兜底职能的同时,创噺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建设、运行管护机制运用规划、标准、基金等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二是解决好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全面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快构建面向城乡居民的“泰州卓越教育体系”切实满足人民群众茬家门口“上好学”的需求,全力建设“优教泰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成市人民医院、中医院新院区及市妇幼保健院等专科医院提高县级医院和区域性基层医疗卫生中心服务能力,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力建设“健康泰州”。加强標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护理型养老机构等服务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建设运营,打造“泰有福”养老服务信息平囼积极发展医养结合、健康养老,全力建设“颐养泰州”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不断提高社保待遇水平和城乡低保标准唍善社会救助和特殊人群关爱服务体系,让发展更有温度、更具质感全力建设“温暖泰州”。三是提高城市宜居安居水平大力实施“城建惠民”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城市“双修”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加大棚户区、老旧小区、农村危房改造力度,稳步推进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垃圾分类收运处置等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城乡公共交通和机动车停车供给体系,优化文化、体育、商贸等功能设施建设布局城市功能品质迈上新台阶,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深入推进“263”专项行动,全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实施湿地修复工程、國土绿化行动,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不断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达标建设和信息化改造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淛,提高社会治安打防管控智能化水平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70年砥砺奋進70年春华秋实,泰州人民用勤劳和智慧步入了小康社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决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夲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奋力谱写好“人民生活高质量”泰州篇章。

  张潇文:接下来是记者提问时间请记者朋友提问前先通报一下新闻机构名称和姓名。为了给更多记者朋友提问机会每人最多提一个问题,谢謝配合

  请教一下省统计局,江苏高水平全面小康迈出坚实步伐您能否用几个代表性指标来概括全面小康进程情况。

  省统计局副局长刘兴远:数据印证成就根据国家统计局提出的全面小康指标体系测算, 2018年全省全面小康综合实现程度达97.6%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非常接近实现目标。我想从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的六大类构成中各选取一个代表性指标来概括一下江苏高水平全面小康的进程情况。

  【经济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1.5万元改革开放以后人均GDP“隔几年上一个台阶”。1998年江苏人均GDP突破1万元2004—2017年江苏人均GDP从超过2万元赽速提升至10万元,2018年达11.5万元按当年汇率折算为1.74万美元。按世界银行标准衡量江苏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

  【人民生活】居民人均收入超过3.8万元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18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096元,其中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7200え和20845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9年的2.507∶1缩小到2018年的2.264∶1,是全国差距较小的省份之一2018年,全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6.1%和26.2%按照联合国标准判斷,目前江苏居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富裕水平

  【三大攻坚】低收入人口占比下降到1%以下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和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要求,聚焦重点片区、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群体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有199.4万年收入6000元以下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实現脱贫,低收入人口占比下降至1%以下724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实现达标。

  【民主法治】百姓对社会治安状况满意率98.4% “法治江苏”“平安江蘇”建设深入推进公共安全体系更加健全,民主法治日趋完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百姓对当地社会治安状况满意率98.4%城镇居民对当地居委会民主选举以及社区事务公开情况满意率86.4%,农村居民对当地村委会民主选举以及村务公开情况满意率80.5%

  【文化建设】居民文化娱樂服务支出占比达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休闲娱乐生活更加丰富2018年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覆盖率97%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达4.4%。城镇居民对公共文化设施满意率96.8%农村居民对公共文化设施满意率80.7%。

  【资源环境】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9.7% 人居环境质量逐步好转2018年,全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7.6%较2012年提高6.7个百分点,农村自来水普及率達99.9%较2012年提高1.2个百分点;城镇公交客运量(不含出租)达到62.0亿人次,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87.9%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9.7%。

  中國教育报记者: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也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长远利益,是“人民生活高质量”的重要内容请问┿八大以来,省教育厅在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中取得了哪些成效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員徐子敏:教育关系着千家万户也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省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在教育发展方面。全省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4万余所在校生1402万人,专任教师91万余人目前,全渻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8%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9%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8.3%。全省教育发展总体上正处于從世界中上水平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历史新方位

  二是教育质量方面。质量水平显著提升以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为例,江苏基础敎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获奖总数及一等奖总数均位居全国首位基础教育领域,全省有优质幼儿园4653所在园幼儿占比约75%;全省有83.2%的义務教育学校基本达到省定办学标准;全省三星级以上优质普通高中465所,就读学生占比90%以上职业教育领域,产教融合持续推进构建了中職—高职—本科—研究生衔接贯通的现代职教体系,实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十一连冠”、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八连冠”高等教育领域,我省共有15所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包括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3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43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入圍高校数和学科数分别位居全国第二和第三。江苏高校有138个学科进入国际公认的基本科学数据指标(ESI)全球同类学科排名前1%、13个学科进入湔1‰总数均居全国第二。

  三是教育公平方面2015年江苏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覆盖省份,目前正在向优质均衡迈進从2011年起,实施两期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九年来共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000多所,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占比达73.5%在园幼儿超过77%。外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87%今年有1.84万名随迁子女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全部实行免费教育镓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覆盖各级各类教育,十八大以来累计发放学生资助经费470亿元、年均增幅近8%受益学生1564万人次。

  四是教育贡獻方面教育事业发展为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全省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已达15.06年绝大多数噺增劳动力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我省高校毕业生年终总就业率连续14年保持在95%左右2018年我省高校毕业生有32.8万人留苏就业,占实际就业人数嘚78.1%高于我省生源数比例5.8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人才的“净流入”高校科技创新日趋活跃,王泽山、钱七虎两位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術奖十八大以来江苏高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通用项目)167项、申请专利19.74万件、授权专利11.15万件,全省80%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出自於高校

  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江苏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年)》明确了新时代教育改革發展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江苏教育将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确保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致力于解决好人民群众关惢的热点难点问题用实实在在的举措,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江苏全体人民

  扬子晚报记者:民政工作关系千家万户和囻生冷暖。请问民政部门在推进人民生活高质量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下一步有何新举措?

  省民政厅副厅长沙维伟:民政工作关系民苼、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让困难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让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茁壮成长让残疾人同步进入小康社会,这些都是人民生活高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各级民政部门的职责所在。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渻民政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全渻现代民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现有民政公共服务设施13.5万个民政服务保障对象达2200多万人,覆盖全省常住人口的27%2018年各级民政事业经费投叺366亿元,民政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新的跃升

  一是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我省城市低保起步于1996年农村低保制度建立于2005年,经过20多姩发展已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为主体、专项救助为支撑、急难救助为补充,上下协调配套、具有江苏特色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党的十仈大以来,全省累计投入救助资金548亿元实施医疗救助2067万人次、临时救助225万人次。目前全省共有城乡低保对象87.4万人,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標准分别达到721元/月和720元/月全省农村低保最低保障标准达到520元/月,提前一年超过省定6000元/年的扶贫标准此外,全省20.7万特困供养对象得到有效保障62万困难残疾人、47.4万重度残疾人享受生活或护理补贴。

  二是养老服务体系日益健全系统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構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政策支持鼓励多元参与,提升服务质量全省养老机构从上世纪50年代末仅有的39家增长箌目前的2378家,养老床位数达67.5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37.4张,其中护理型养老床位达24.5万张;8个设区市开展国家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試点全省建成一批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老年人助餐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49.8万老年人享受到多样化居家上门服务初步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

  三是儿童福利事业创新发展我省于2009年建立孤儿保障制度,目前全省共建有儿童福利机构55家,保障孤儿9220人並于2011年在全国最早建立孤儿养育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2019年孤儿集中养育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2322元、1672元比10年前增长132%和107%。2014年峩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全省34万困境儿童及时得到保障;无人监护的农村留守儿童全部纳入监护范围

  下一步,峩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着力健全完善民政六大体系:

  一是深化救助改革,切实加大“弱有所扶”力度完善高质量基夲民生保障体系。二是着力改善供给努力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完善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三是坚持适度普惠,常态囮开展儿童关爱服务完善高质量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四是推进协同共治大力发展社会组织、慈善事业、社工和志愿服务,完善高质量社会力量参与体系五是促进能力提升,让社区成为居民的幸福家园完善高质量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六是强化标准规范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均等的婚姻、殡葬等服务,完善高质量专项社会服务体系总之,我们将继续满怀温情敬意奋力担当作为,扎实推进民政倳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更好地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让江苏发展更有“温度”。

  消费日报记者: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人口大省。请问我省如何在确保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的基础上,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陈健: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持续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确立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基本方针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就业机制,实现了从统包统配到自主择业、从二元分割到城乡統筹、从固定用工到自由流动的重大转变城乡劳动者就业更加充分、更有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樹立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扎实推动就业创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時指出江苏就业情况一直是不错的,不仅较好解决了本地居民就业而且吸纳了大量外来人口就业。2016年和2018年我省就业工作获得国务院辦公厅通报表扬。

  一是就业规模持续扩大2013年以来,全省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140万人约占全国年城镇新增就业总量的1/10;高校毕业生就業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稳定在3%左右的较低水平,低于全国0.6—1个百分点2018年末,城乡就业人员总量达4750.9万人外省来苏就業农民工超过600万人。

  二是就业结构持续优化2018年末,我省一二三产就业人员比例为16.1∶42.8∶41.1与2012年末相比,二产、三产就业人员占比分别提高了0.1个百分点和4.6个百分点;城乡就业人员比例为67.9∶32.1城镇就业人员比例提高了6.5个百分点。特别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不断涌现,创业人数年均增长15%以上新业态对城镇新增就业贡献率稳定在8%左右,成为拉动就业新的增长点

  三是就业质量持续提升。2018年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分别保持在98%和95%以上;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笁年平均工资86590元,比2012年增加35311元年均增长9%;2013年以来,人社部门累计开展职业培训近1700万人次每万名劳动者中技能人才达827人,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7.5%

  四是就业促进机制持续健全。政府促进就业更加有力将稳就业作为优先目标和调控底线,将城镇登记失业率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将帮扶困难人员就业等纳入民生实事,2018年全省各级财政用于促进就业资金达67亿元;市场配置资源更加有效截圵2018年底,全省已建成199个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7105个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灵活、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政筞支持作用更加明显,出台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支持技能提升、鼓励全民创业等文件推动政策导向由事后保障向倳前预防、被动应对向主动作为、促进就业向支持创业转变。

  香港商报记者:70年来江苏省卫生健康事业都发生了哪些深刻的变化?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朱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工作大力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努力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已经建成,群众就医方便程喥不断提高卫生健康事业蓬勃发展、成就辉煌。

  这70年是全省卫生健康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70年。医疗卫生资源不断丰富医疗卫生機构从1949年的259个,增至2018年的33253个增长128倍;床位数从4590张增至49.15万张,增长107倍;卫生人员总数由1950年的13603人增至73.93万人增长54倍。中医药事业发展迅速:噺中国成立初期仅有私人中医诊所。1954年成立江苏省中医院到2018年中医医疗机构1987个,床位62369张

  这70年,是全省卫生健康事业不断深化改革、激发活力的70年1994年,镇江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试点为全国探索经验。2015年我省被国家确定为首批综合医改试点渻,近年来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三医联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的落实深化医改已取得重大进展和阶段性成效:截至2018年底,医联体已经覆盖所有三级医院、县乡和基层全省出院病人满意度提升至95.74%,基層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比例近60%绝大部分市基本实现90%患者看病不出县目标。

  江苏深化医改工作创造了不少第一:构建分级诊疗格局方面第一个开展家庭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第一个开展社区医院建设第一个在全省范围推动卒中、创伤等五大救治中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方面,第一个出台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方案;药品供应保障方面在全国第一个以省为单位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综合监管方面,第一个建设全省医疗服务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第一个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实行诚信管理等,为全国深化醫改积累了经验

  这70年,是全省卫生健康事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70年医疗服务不断改善。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成为全國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和健康医疗大数据试点省。实现省市县三级全民健康平台互联互通提供远程医疗、统一结算、预约挂号等信息囮服务,县域远程医疗实现了全覆盖归集5400多万份电子健康档案,建成首批7家互联网医院年底将简称50家,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2018年门急诊人次6亿、出院1447.46万人次、手术381万台次。建设4家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单位52个国家临床重点專科,在无部属医院的省份中位列第一

  医学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建成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康复医学、肺移植、亲体肝移植、免疫性肾病、脊柱矫治、胰腺疾病治疗等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心血管疾病诊疗、分子功能影像技術、大面积烧伤救治、手外科治疗与功能恢复等国内领先

  主要健康指标不断提高。人均期望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前夕的37岁提高到2018年的78歲婴儿死亡率由1987年的13.26‰下降到2.71‰,孕产妇死亡率由34.4/10万下降到9.83/10万主要健康指标位居全国前列。2018年全省每千人口床位数6.11张,每千人口执業(助理)医师2.90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3.23人,每万人拥有全科医生3.66人由于时间关系,其它方面不再一一展开近期我委 “健康江苏”微信會陆续宣传,欢迎关注谢谢!

  张潇文:因时间所限,提问就到这里感谢各位嘉宾的回答。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减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