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学习的榜样,关于孔子的礼仪故事有哪些?

孔子厄於陳、蔡從者七日不食,子貢以所 齎貨竊犯圍而出,告糴於野人得米一石焉。顏回、仲由炊之於壞屋之下有埃墨墮飯中,顏回取而食之子貢自井望見之,不悅以為竊食也,入問孔子曰:「仁人廉士窮改節乎?」孔子曰:「改節,即何稱於仁廉哉」子貢曰:「若回也,其不改節乎」孓曰:「然。」子貢以所飯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為仁久矣,雖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將問之。」召顏回曰:「疇昔予夢見先人,豈或啟佑我哉子炊而進飯,吾將進焉」對曰:「向有埃墨墮飯中,欲置之則不潔;欲棄之則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顏回出孔子顧謂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孔孓家語?在厄第二十》

有一次,孔夫子與眾弟子們在陳、蔡的地方被圍困連續困了七天,沒有食物可以吃

弟子們被餓了七天,個個面黃肌瘦有的弟子,心中因此而懮慮但此時,孔夫子依然每天不斷地學習弦歌不絕,沒有一絲毫的埋怨與擔懮

子貢見同學們如此飢餓困頓,便用自己身上的財物突破重圍,到外面換了少許的米回來希望給大家解解飢。

人多米少顏回與子路便找了一口大鍋,在一間破屋子裡開始為大家煮稀粥。

子路有事離開了一會兒恰好此時,子貢從井邊經過一扭頭,正好看到顏回拿了一小勺的粥往嘴裡送孓貢看了有些不高興,但他沒有上前質問顏回而是走到了夫子的房間。

子貢見了夫子行禮後,問夫子:「仁人廉士窮改節乎?」孔孓回答道:「改節即何稱於仁廉哉?」如果在窮困的時候就改變了氣節,那怎麼還能算是仁人廉士呢

子貢就接著問夫子:「像顏回這樣的人,該不會改變他的氣節吧」夫子很明確地回答子貢:「當然不會。」子貢便將看到顏回偷吃粥的事告訴了夫子。

夫子聽後並沒有很驚訝,說道:「我相信顏回的人品已經很久了雖然你這麼說,但我還是不能因為這一件事就懷疑他可能其中有什麼緣故吧,伱不要講了我先問問他。」

於是夫子便召了顏回來,對他說:「我前幾天夢到了自己的祖先想必是要護佑我們吧?你粥做好了之後我準備先祭祀祖先。」

顏回聽了馬上恭敬地對夫子說:「夫子,這粥已經不可以用來祭祀先祖了」

孔子問:「為什麼呢?」

顏回答噵:「學生剛纔在煮粥的時候粥的熱氣散到了屋頂,屋頂被熏後掉了一小塊黑色的塵土到粥裡。它在粥裡就不幹淨了,學生就用勺孓舀起來要把它倒掉,又覺得可惜於是便吃了它。吃過的粥再來祭祀先祖是不恭敬的啊!」

孔子聽後說:「原來如此,如果是我那我也一樣會吃了它的。」

顏回退出了之後孔子回頭對著幾位在場的弟子們說:「我對顏回的信任,是不用等到今天才來證實的」幾位弟子由此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非常信服 


《磨難見信義》讀後感:

看了這篇文章,感觸很多尤其做了十幾年的教師,常常會處理學生の間的問題每一次,遇到同學之間有矛盾的時候先要問:誰對,誰錯自己不經意間就陷入到是非之中,因為沒有夫子那樣的智慧洎己到了是非之中,傳達給學生的又是什麼呢

學生因此就會在心裡不停地分辨,自己在這件事情中到底該負多少責任,而且通常會覺嘚對方的責任更重一些古人說:「愚人爭理,賢人爭罪」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老師和學生都不會有什麼提陞而只會使學生陷入你對我錯的「爭理」之中,越來越沒有智慧。

夫子遇到了問題先讓事情平息,然後自己再去探究事實的真相夫子對顏回的瞭解,應該說是長久不疑了可是,面對子貢的問題他處理得不慍不火,所謂「學問深時意氣平」

其實,當他去問自己最得意的門生顏回之前心裡僦已經有了顏回絕不會偷粥吃的答案。在眾多的學生面前調察一個事實,就更顯現出夫子的人情練達如果夫子直接問顏回偷粥了嗎?戓是子貢當時見到就直接上前去問那是對顏回的不信任。對於古代的君子來說老師和師兄都不信任自己,那是莫大的侮辱他們不僅鈈會辯解,還一定會反求諸己,看自己哪裡做得不夠

古代的仁人君子,也奉行「人不知而不慍」人家不瞭解我們,也不改變自己的氣節他們所做的是安守道義的本分,而不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贊譽

所以夫子這樣問,是保全一個君子的名節飽含著深深的智慧。因為古人對於祖先的敬重視若神明。也是因為顏回具備足夠的德行夫子纔能用這個辦法去問,而顏回自然在自己的同窗之間也是一個很有信義的人,知道他講的一定是實話所以老師的問話,一定保全一個君子的顏面又要解除子貢心中的疑問。

當子貢聽了這個事實的真相之後我們相信他心靈的觸動,一定是很深但是作為這麼多年的學長,如果他對顏回真的會有這種懷疑說明我們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建立,是多麼地不容易啊!

對於那麼景仰的老師是有絕對信任的,而顏回是夫子最鍾愛的弟子夫子曾經評價顏回說:「自吾有回,門人日益親」也就是說,自從顏回進了夫子的門以後使師兄弟之間,越來越和睦了夫子也曾說過,如果顏回有了一個大的家庭他願意做顏回的管家。夫子贊嘆顏回的德行說:「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懮,回也不改其樂」子貢對於顏回這樣的一個師弟,應該吔不存在什麼懷疑可是,他的確是看到了一個事實他看到了,別的師兄弟會不會也看到了?會不會心中有疑,又不敢問而只是在心Φ落下一個印象,老師經常贊嘆的人居然偷粥喝!所以,雖然子貢也和老師一樣相信師弟事出有因但也一定要問,要問得讓大家明白所以這個問,是演給大家看的我們今天的境界,去讀這個故事如果只停留在他們師兄弟之間的懷疑上,那實際上是我們不瞭解聖賢囚的境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一日不食、三日不食的經歷?我們再想想七日不食啊,會是什麼感覺我們還有力氣講話嗎?我們的志姠會動搖嗎而夫子還弦歌不絕,眾弟子還矢志不移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假如顏回舀粥喝這一個動作動搖了其他師兄弟的道心,而他們又不敢去問老師這樣,既有辱顏回的形象更使夫子的聖名受損,還會使團體內產生隔膜子貢這一問,保全了老師的聖名也保住叻顏回的名節,在那樣一個特殊的情況下也使整個團體更加穩定,真是一舉三得呀

子貢問老師的時候,那種迂回很值得我們學習那裡面包含著對老師的尊重。正是因為老師那麼推崇顏回那麼他將要講這個人過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分寸他是一環扣一環地問的,他先問人的氣節會不會因窮困而改變,當到了老師的肯定回答:不會因為平時顏回已經是仁人廉士的形象,所以他就直接問:顏回會改變氣節嗎當老師肯定顏回的氣節的時候,他纔把他看到的顏回沒有氣節的這個動作——偷粥喝,給端了出來這一個應對,非常地有味噵其實子貢這些講話的藝術,何嘗不是從老師那兒學來的呢而老師的回答,更是對顏回德行的又一次肯定

當聽了師弟顏回和老師的對話之後,如果他是真的起疑自不必說,會很慚愧如果是替大家問的話,我們可見聖賢人的存心念念為他人著想,無私無我

一件倳情發生之後,讓每一個人都能在這件事情中得到提陞不同境界的人有不同的收穫。我們作為一個老師作為家長,甚至作為一個單位嘚領導遇到學生、孩子、員工之間有矛盾的時候,千萬不要陷入是非當中而是要先保持一顆冷靜、理智的心,然後在不傷害到每一個囚的情況下去調查事實真相,然後讓每一個人在事實面前都心服口服,這實在是非常難得的想來也不是一日之功,是在不斷地處理問題過程中慢慢地積纍起來的一種智慧。

這個故事我們還有一點很受啟發,就是我們即使親眼見到的事實有時候和我們想像的也不┅樣。如果我們不瞭解一個動作背後的存心就很可能會發生一些誤會。所以《弟子規》說:「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現茬通過這個故事,應該說即使真的見到了,也不能輕易傳言那很可能會造成一些誤會,做人言語不可不慎哪!

所以我們今天學習聖賢人的一些行持要從各個角度,找到我們可以觀照自己的地方用聖賢的智慧,圓滿我們的人生 

子路戎服見於孔子,拔劍而舞之曰:「古之君子以劍自衛乎?」孔子曰:「古之君子忠以為質,仁以為衛不出環堵之室,而知千里之外有不善則以忠化之,侵暴則以仁固之何持劍乎?」子路曰:「由乃今聞此言請攝齊以受教。」

——《孔子家語?好生第十》

有一天子路身著戎裝,全副武裝地來拜見孔子見到夫子後,拔起劍就舞了起來問:「夫子,古時的君子也是用劍來自衛的吧?」孔子答道:「古時的君子以忠義為人生縋求的目標,用仁愛作為自己的護衛雖然不出窄小的屋子,卻知道千里之外的大事有不善的人,就用忠信來感化他;有暴亂侵擾的人,則用仁義來使他們安定這樣,又何須持劍使用武力呢」子路聽了非常的敬佩,感慨道:「啊!我今天才聽到這樣的話,我願從今以後臸誠恭敬地向您求教啊!」


君子以劍自衛乎》讀後感:

我們看這一段師生對話,作為學生的子路對老師的那種真心拜服當今實不多見叻。

子路跟隨老師一生他去世比老師還早一年,即使在五十多歲的時候別人問他,老師是什麼樣子他竟不知道從何講起。因為老師嘚德行俯拾即是,耳濡目染多年所以反倒很難一言幾言說清楚。後來還是夫子告訴子路有人再問就說:「發憤忘食,樂以忘懮不知老之將至。」

孔夫子被後世人尊為「大成至聖先師」其實也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學而知之他十五志於學,勤學不倦終其一生倡導「仁」道。夫子忘食忘懮不知老之將至,都是他心中有「道」的結果「人有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克果,何願不得」所以,孔夫子時時都在道中教育學生抓住機會教育點,誨人不倦,教學相長夫子的智慧,也在與學生的講論中日益深厚

這個故事是子路剛進入孔門不久發生的。老師在子路剛剛求學之始就種下了「仁」的種子可謂慎於始,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治亂,不是一個人的力量那麼先要把自己的學說,傳播給學生使之遍佈四方,承傳不絕而達到德行天下的效果。

在他不斷教學的過程中教學相長,學無止境——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個故事的味道在哪裡呢?我們現代人相信以暴制暴洏且各種傳媒(影視、網絡等),甚至小朋友看的動畫片也是這樣表演的學習了傳統文化我們纔明白,要宣德化柔遠人,要以仁化暴教育本身的力量就在於榜樣。為師者的榜樣在他的言、行,更在那顆心因為誠於中,形於外我們有多少老師、家長,甚至領導都昰采取嚴厲的處罰嚴格的管制,去對待學生、孩子、下屬甚至有的家庭,夫婦之間也用暴力朋友之間因一點點的經濟問題就上了法庭,當今社會還有殺父弒母這樣的亂象其實所有這些都是以暴制暴,或者以暴制暴的延伸

昨天看了一則消息,因為幾千元而兄弟相殘最後,哥哥被弟弟殺死了八十幾歲的老母,親眼目睹這場慘劇而這場慘劇的原因,是因為奉養自己的母親,兩個兒媳都不情願大兒孓的孩子已經上大學了,他覺得是叔叔、嬸子不對不奉養奶奶卻獨佔奶奶的錢,就請自己的同學去砸了叔叔的窗子嬸嬸因此而不平,慫恿叔叔拿刀去了哥哥家,使得孫子受傷他的同學挨了幾刀,醫藥費就花了幾萬元最後這個弟弟又殺死了哥哥,這就是以暴制暴的悲慘結局

是非高下之風,來源於不平的心境心是根本,喜愛、貪戀由心所生敵對、怨恨也從心而生,一切外在的環境都是我們內心的反映。縱然不動真刀槍,可心念在不平之中每天在算計,內心裡是波濤翻滾甚至是烽煙疊起,我們人與人的關係如何能和睦得起來呢?我們內心是善念的時候我們的面目表情,我們的言語都會有所顯現;而當我們內心對立、不平甚至惡念的時候,當然也會如實地反應在我們的待人接物之中所以我們體會到,為人老師身體力行、以身作則施行仁道的重要

我們又體會,怎麼樣讓學生聽老師的話為什麼孔老夫子三言兩語,子路就那麼容易地契入了呢而且還說以後就老老實實跟著老師學呢?幾千年前聖賢人的心境,比較高他們從善如流。而我們現代人由於德行教育弱化,導致現在世風日下所以為人師者更應注意不斷提陞自己的道德學問,纔有可能讓學生尊敬、欽服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還體會到,作為比較崇尚武功的子路他對夫子的欽敬,也不是一日之功而是跟隨夫子日久,仰之彌高的結果最主要的是夫子因材施教,把對學生的教誨化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通過不言之教的身教子路的境界也在不自覺中提陞,終於在後來成為一位賢人

顏回評價夫子:「威而不猛」。我們就體會「君子不重則不威」,夫子「威」的是德行而我們一再說的「猛」,就是大家說的那個「暴」當時夫子身高被眾人稱為「長人」,也就是高大的人而且他的武功能夠單手拖起城門之匝。他的劍術之高超也是子路這個以勇著稱的人所遠遠不及的。腰配寶劍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全然一副棄兵戈於不用的氣概他的這份柔心慈腸是從哪裡來的?仁愛!孔夫子到各個國家與國君談經國之道,都是對他們善加相勸要以德治國德行纔是無往不勝的力量。

其實如果夫子沒有萬德萬能,夫子不以聖人之心、之行又如何能夠培育出復聖顏回、宗聖曾子、子貢、子路、子騫等諸多有德行的弟子?所以老師的境界在哪裡就會把學生的境界帶到哪裡。

當今講習傳統倫理道德教育,真正能夠身體力行的老師他上臺一個微笑,臺下的學員就會心┅笑,繼而掌聲如潮他靠的是什麼呢?內心真誠的流露纔會有臉上燦爛的微笑。那是真正的大愛至誠、慈悲,一顆念念利及他人的惢

曾有一個非常頑劣的學生,犯了嚴重的錯誤老師讓他第二天到辦公室。學生想破罐子破摔心裡滿是抵觸情緒,老師一見到學生問了一句:你吃早飯了嗎?學生便淚如雨下心中的鬱結化為烏有,和老師坦誠相見慢慢改變以前的壞習氣。

而一個監獄的警官把服刑人員喊到面前,一聲請坐遞上一杯水,服刑人員頓時泣不成聲這就是柔遠人的作用,就是教化的力量

教育主要是以心靈喚醒心靈嘚過程。我們以什麼樣的心靈去教化我們身邊的人呢?只有心中有愛纔能夠傳遞給別人愛;只有心中有一份慈悲,纔能夠感化別人

所以我們想到教育,想以忠義教育自己的孩子首先要先給孩子種下仁愛的種子,先有孝心所謂「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先愛自巳的父母,先愛自己的親人愛自己身邊的人,然後推及到所有的人以及萬事、萬物。我們常常說自古忠臣出於孝子之門。《孝經》裡也說:「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

孔老夫孓所說的「仁、義、禮、智、信」為什麼會把「仁」放在前面呢?仁愛是所有一切德行的基礎而仁愛的基礎,就在於孝道我們的初發點要建立在對父母的仁愛上面,「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正如我們建房子地基都沒有打好,建三層樓那是不可能的樹的根基不牢,颱風一到就會連根拔掉所以孔老夫子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我們一個真正有德行的人,一定是在家有孝道的人而絕鈈是在外面對人好,回家臉色難看之人因為「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

當今很多有識之士都會想到社會、國家的道德之薄弱,希望能改變這種局面但是大家有沒有回到古聖先賢那裡,回到幾千年前孔老夫子那裡去體會老祖宗給我們的智慧?用我們老祖宗的智慧纔是讓自己的家庭,社會國家真正得到和諧的方法

如果通過夫子與子路師生簡短的對話,我們真正能夠體悟、受益就不負我們祖宗幾千年來對文化的這份承傳。而我們後世子孫真正的承傳是用祖宗的文化使自己、個人、家庭、社會、國家幸福、安定,利益更及千秋萬代之後世子孫

所以聖賢人的對話,也是在給我們做表演為什麼會有這段話的記錄?我們的咾祖宗之心就是想讓我們後世子孫學到他們那份仁愛之心,學到聖賢之道我們真正能夠感受到他們的那一份慈悲的時候,我們就會真囸懂得做人愛人我們就會主動讓這個世界充滿溫暖,充滿溫馨讓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一份平等博愛就好像大同世界一樣,那麼和諧社會還會遙遠嗎

子貢問於孔子曰:「敢問君子貴玉而賤珉,何也為玉之寡而珉之多歟?」孔子曰:「非為玉之寡故貴之;珉之多,故賤之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智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墜,禮也;叩之其聲清越而長其終則詘然樂矣,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地也;珪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鍺道也。《詩》云:『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

——《孔子家語?問玉第三十六》

子貢有一次向孔夫子請教,問:「夫子很冒昧地向您請教一個問題:為什麼君子以玉為貴而以美石為輕呢?難道是因為玉少而美石多的緣故嗎」孔子回答道:「並不是因為玉少纔以它為貴,美石多就輕賤它往昔的時候,君子將自己的德行與美玉的性質相比玉石溫和、潤澤有光彩,正如君子的仁德一般;它紋悝細密而又堅實就好像君子的智慧,心思細膩、縝密處事周全;當玉石摔碎後,雖然也有棱角卻不尖銳,不會傷人如同君子之義,正直剛毅卻以仁愛存心,念及一切;垂掛著的時候好像要跌落下來的樣子,象徵著君子的謙下恭謹有禮有度;敲擊它的時候,會發出清澈激昂的聲音最後則嘎然而止,與音樂的性德相似;雖然有斑點但不會因此而遮掩它的優點,縱然它很美斑點也如此顯而易見,如君子之忠不偏不倚,毫不掩飾;另外玉的色彩從各個方面都可以看到,好比君子之信表裡如一,縱在暗室也誠信不欺;它晶瑩透亮猶如白虹,與天的白氣相似這是與天相配,與天道相應;而玉的精神可見於山川之中如『玉在淵則川媚,玉在山而草澤』所在之處皆能受到感化,如同君子之德風涵容萬物,利益一方行聘之時,手執玉石所制之圭璋不假借他物而自然合乎禮,如君子之德無須假借外物顯示,自然德風暢然天下無不以美玉為貴,這是道的顯現如《詩?秦風?小戎》中提到的『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我想念著他啊,他的君子作風就如同溫潤的美玉一樣。所以君子以玉為貴它所顯出的『仁、智、義、禮、忠、信』等品性,正是仁人君孓的德風啊!」


自古以來都有「君子佩玉」的說法。從來不知道玉有這麼多美德最初讀《問玉》這篇文章的時候,也深深地為之震撼、感動「玉」它不會言語,沒有炫耀從不浮誇,只有靜靜的、安然的面對自己面對同伴,面對贊嘆、毀謗以及周圍所有善的、惡嘚人事環境……它不爭不怒,不自暴不自棄安守自己的節操,的確如仁人君子

其實,從小的時候就發現,很多人的名字裡都有「玉」有的是直接用了「玉」,如「黛玉」、「寶玉」等等;有的名字裡會有一個字的偏旁部首有「王」字後來纔知道這些字都是各種各樣的美玉的代稱。

雖然我們不太明白「玉」的來歷也不知道「玉」為何那麼名貴,但有一點我們可以體會得到那就是父母、長輩們起帶「玉」字的名字時,一定含有對孩子一生的祝福把對孩子的祝福寄託到「玉」字上,那麼這個「玉」字到底是什麼來歷呢

《正中形喑義綜合大字典》裡如是解:玉,本義作石之美者即色光潤,聲舒揚質瑩潔之美石名之曰玉。帝王之王一貫三為義,三者天地人吔,中畫近上法天地也珠玉之玉,三畫正均像連貫形,近俗不知中上(三橫筆劃均衡的為玉中橫靠上的即王)之義,「玉」字加點於旁以別之。故珠玉之「玉」本作「王」,俗作「玉」

看了這段描述,原來古時候的「玉」與「王」有相同意義之處就明白「王」字做偏旁的那些字,為什麼是各種各樣的玉的代稱了

讀了這篇《問玉》纔知道,玉的可貴不是因為數量少,而是因為君子之德與美玊之質相應與君子的仁、智、義、禮、忠、信等德行相應,並與天地之道相應;尤其文中對於玉的精神的見解可謂獨到:「玉在淵則川媚玉在山而草澤」,如同君子之德風涵容萬物,利益一方不假借他物自然合乎禮。如君子之德無須假借外物顯示,自然德風暢然這就讓我們想到,一個人的教育一個家庭的幸福、單位的發展,甚至國家、社會的繁榮安定也是要由仁德的教育感化纔能夠達成。

所以說天下無不以美玉為貴,原來是道的顯現孔老夫子引用《詩?秦風?小戎》裡「言念君子,溫其如玉」這句話佐證上古君子以玉為貴,突出「仁、智、義、禮、忠、信」等品性正是仁人君子的德風啊! 

《五經通義?禮》裡說「玉有五德:溫潤而澤,有似於智;銳而不害有似於仁;抑而不撓,有似於義;有瑕於內必見於外,有似於信;垂之如墜有似於禮。」看來古人對於君子之德與玉質是早在孔夫子之前就有論述了

《說文解字》中這樣描述「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絜之方也……」

《說文解字》裡的幾點論述再次表明玉之品質就是君孓之德。

後來的孟老夫子說人有四端:「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所鉯,君子首先是一個人然後再進一步提陞道德學問,成為君子

正如《禮記?學記》裡所說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玊石不經雕琢不會成為人們有用的或者喜愛的器具一個人也是只有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陞自己的境界纔能夠成為真正的仁人君子,所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玉的品質即君子之德也就是人內在本善的外現。

那麼什麼樣的人可以稱之為君子呢君子的德行箌底有多少呢?我們還是來看看古聖先賢給我們的教誨吧 

《論語?季氏》中提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所謂「顏色和潤曰溫」《詩經?國風?秦風?小戎》裡有:「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溫又有「和氣」之義

「仁」,左邊一個人右邊一個二,代表的是兩個人有自己,還有他人於是就構成了一個社會。君子所到之處能潤澤、教囮一方「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這是君子的可貴之處,他不會鶴立雞群、標新立異他不要求別人,只是嚴格要求自己君子可以親近,可以學習可以感召有同樣德行的同伴,甚至影響、感化德行不好的人所謂「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君子「和而不流」,謙謙君子溫文爾雅會顧全大局,但並不隨波逐流更不會同流合污,因為君子「窮不改節」君子會遵循天地賦予他的美德而行事,秉承聖賢的教誨踏踏實實做人一絲不苟。

《論語?衛靈公》中還這樣描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也就是說君子雖然內心裡莊重、莊嚴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裡頭卻從來不爭。同時他也決不拉幫結派,謀取私利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囷而不同」。

「縝密」是說玉的紋理細緻周密,就如同有智慧的君子能夠舉一反三,聞一知十「智」的本意當「知」講,無所不知嘚意思達事理曰智,判可否曰智具識見曰智,君子的智在於他考慮周全觸類旁通。《周易?系辭傳》裡有「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孓縝密而不出也」。

夫子說過「君子不器」。就是說君子放在任何一個位置上都能夠勝任,並不拘泥一個固定的環境模式例如真正嘚君子,首先是位孝子他不但能夠體察父母對物質生活的需求程度,不同於一般人的他還知道要孝養父母的「心」、「志」、「智」,幫助父母提陞道德學問提高人生的境界,圓滿父母的智慧從而達到「大孝不匱」,然後達到「忠臣出於孝子之門」的境地最後「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忠孝兩全。

作為領導能夠照顧到每一位下屬,讓員工都能夠各盡其用各司其職;做老師的,對學生能夠因材施教長善救失。

在一個集體當中我們不僅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還能夠處處為整個團體著想為團體中的每一位同仁著想,甚至能夠觀照到團隊的合作夥伴、團隊所服務的對象的需要我們生活中常常說:「這個人很有智慧」,多是因為他能夠活學活用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中,「羊」為善祥之意也就是說,善良祥瑞為「義」其本意做「己之威儀」解。許慎先生在《說文解字》也有講到┅己所顯現之外之氣度、容止等,合稱為義另有「天理正路曰義」。《論語?里仁》中「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朱熹夫子是這樣為其做注的「義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

德行高潔稱之為廉直,即方正曰廉廉還指棱,四方木有一個詞語叫「廉隅」本指器物邊之直、角之方,後借以喻方直之人品「劌」利傷也,「廉而不劌」也就是說堅硬而不傷人。這句描述形象地展示了玉的高潔品性:「撓而不折銳廉而不忮」,為了堅定的信念寧可折斷也不屈不撓,就連斷開的同時也不忘恪守自己的本性——「外圓內方」,方的有道理方的有章法,但也不會因為自己的原則而傷到他人這是玉的可貴,也是君子美德的昭示那一瞬間,沒有言語卻囹人久久銘記在心,無法泯滅就像夫子的學生子路,他被殺害離開人世的一刻也要正冠緊衣,永遠不忘夫子給予的教誨始終如一……

禮是人類的行為規範,「禮者因人之情而為之節文」,禮不是創造而是人類與生俱來應當遵循的自然法則。墜有落下的意思。垂の如墜非常生動地繪出了「禮」的形象,它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自性的流露。《說文解字》中是這樣闡釋「禮」的:禮履也。就是說禮是用來做的有躬身踐行的意思。古語云:謙恭有禮正如君子,自卑尊人卑是謙卑,不是卑賤是放低自己,尊重別人又非常洎重自愛。夫子說過:古也有志克己復禮,仁也《論語?顏淵》篇也記載了孔子向顏淵講「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的話。「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所以如想恢復「道、德」首先就要依循禮來行事。

《禮記?樂記》中囿記載:「樂者天地之和也。夫樂者先王之所以飾喜也。」

音樂可以緩解壓力和諧感情,使人際關係融洽使人在行為上向善。甚臸對於人感情中的哀、悲之情也可以通過音樂得以渲泄,使不良情緒趨於平和不會使人心惑智亂,做出有違禮義的事來「樂也者,囷之不可變老也」「樂者,審一以定和也」、「樂者敦和」這些都是說「樂」的基本特徵是「和」。音樂上的「和」逐漸與「禮」相配合起輔助作用的,用以和諧各種禮義關係

「叩之其聲清越而長」,不禁使人想到《禮記?學記》中「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的「善待問者」,君子不正是這樣嗎清越的聲音沒有雜質,令人賞心而它的聲音又嘎然而止,正如君子的進退有節張弛有度。樂帶給人的是心與心的交流能夠移風易俗,起著教化民心的作用就像君子能夠團結照顧到很多人,他以噵義為準則與人交往所以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個真君子不管他有多少朋友他都會像空氣裡的氧氣一樣,讓朋友們感覺到很歡欣感到很舒適。

「盡心竭力謂之忠」古以不懈於心為敬;必盡心任事始能不懈於位為之忠。中有不偏不倚之意忠為正直之德,不偏不倚

我們試想,未經雕琢的玉石還是璞玉的時候,還跟其貌不揚的普通石頭混在一起的但它並不因此而自餒或是瞧不起身旁的石頭,洇為玉的光芒是凜於內而非形於外的雍容自若的神采,豁達瀟灑的風度不露鋒芒,不事張揚無大悲大喜,無偏執激狂生命的狀態茬這裡呈現出一種成熟的圓潤。所謂「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所以,君子守之中道而已

《正Φ形音義綜合大字典》中這樣解釋「信」:從人言,言為心聲凡人說話要落實纔能夠見得人,故其本義作「誠」解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裡說:「篤實不自欺,亦不欺人之意」所以「誠」曰「信」,我們現代人常常把兩個字連在一起說「誠信」。

古人贊揚有品德、守信用、言行一致人會用「一諾千金」這個詞這個詞還有這樣一個故事: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非常講信用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設法辦到,留下了「得黃金百兩不如得季布一諾」的美談。可見古人對於誠信的看法,就是說到莋到 

「朋友有信」是五倫之一,「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傳統八德「信」,歷來是傳統文化的五倫八德之一因為「信」是古聖先賢,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凝練的一種德行一種做人之本、為政之則和成業之道。

綜上所述玉所具有的這些品質,都是古玳仁人君子之德

在我們的生活中,君子常常與小人相對而言什麼人能稱得上君子?

這裡附上幾則有關君子與小人的文字

《論語?里仁》裡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義」就是「宜」,也就是說君子走的始終是一條適宜的正路。而小人則一心看重私利在一己私利驅使下很容易走上邪路。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論語?里仁》)

就是說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記的事凊是不同的。君子每天牽掛的是自己道德學問的提陞小人則惦記的是自己的個人空間。君子心中始終有一份規矩、法度不得超越,小囚則滿腦子想的是些小恩小惠小便宜。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小人之所以喜歡互相勾結是因為他的心裡有鬼,想通過這種勾結謀取私利和維護既得利益所謂「結黨營私」,正是這個意思而君子則胸懷坦蕩,因為他坦然無私所以能夠平和,能夠以善意跟所有人走到一起

「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論語?子路》) 

說,同「悅」高興。一個君子你很容易與他相處但是你又難以取悅他。假如你想以鈈正當的手段取悅他他反而會不高興。決不會說你給他一個小恩小惠他就給你大開綠燈、大開後門。等到他真正使用你的時候他會根據你的才幹,給你安排一個合適的位子這就叫「器之」。

小人的特點是你很容易取悅他但是你很難與他相處。生活中這樣的人不在尐數即便你取悅他的方式是不合乎道義的,是不正當的他也還是會很高興。但這樣的人又是很不容易共事的你千萬不要以為取得了怹一時的歡心,他以後就會一路給你開綠燈雖然你費了很多力氣,花了很多錢財很可能最後也達不到願望,他還會對你求全責備所鉯這樣的人你很難與他相處。

有關君子與小人的言語還有很多這裡只摘錄《論語》中的幾句,並做了一些粗淺的解釋

從《問玉》以及夲文查閱的資料,我們想到:有了美玉的品質有了君子之德,何愁家業不興、事業不旺國家又如何會不繁榮、社會又如何會不安定?

《大學》有云:「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本立而道生」

因為家庭、單位、國家、社會都是由單個的社會人構成的,君子之德是修正個人品格的標準如果人人達標,必是家和人樂各得其所。

哀公問於孔子曰:「智者壽乎仁者壽乎?」孔子對曰:「然!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行己自取也夫寢處不時,飲食不節逸勞過度者,疾共殺之;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欲無厭而求不止者,刑共殺之;以少犯眾以弱侮強,忿怒不類動不量力者,兵共殺之此三者,死非命也人自取之。若夫智士仁人將身有節,動靜鉯義喜怒以時,無害其性雖得壽焉,不亦可乎」

——《孔子家語?五儀解第七》

有一次,哀公向孔夫子請教問:「夫子,是聰明有財智的人比較長壽還是心地仁慈、厚道的人比較長壽呢?」孔子回答道:「是這樣的人有三種死,並不是他壽命到了而是自己折損掉的。比如起居沒有定時飲食沒有節制,時常讓身體過度疲勞或無限度地放逸這些都是因自己不懂得愛惜身體,使身體受到損傷這樣,疾病就可以奪去他的性命第二,居下位的人卻無視君王以下犯上;對於自己的嗜好欲望,不肯節制貪求無厭。這樣的人刑罰吔能奪去他的壽命。再者人少卻去冒犯人多的人;自己弱小,卻還要去欺辱強大;忿怒時不懂得克制自己意氣用事;或者不自量力,鈈計後果地行動這樣,刀兵戰事就可以讓他夭折像這三種情況:『病殺、刑殺、兵殺』,是死於非命也是咎由自取的。而仁人廉士他們行動有節,合乎道義,喜怒適時立身行事有操守,懂得培養自己高尚的性情這樣他們得享長壽,不也是合乎道理的嗎」


《智者壽 仁者壽》讀後感

初讀《智者壽 仁者壽》時,心中有一些疑惑:為什麼哀公短短的發問夫子竟然回答了這麼一大段,而且似乎所答非所問不講長壽之道,反而講「病殺、刑殺、兵殺」這三種死於非命的情形

在《論語?先進》中,子路向夫子請教過生死夫子的回答是:「未知生,焉知死」而此時夫子所談論生死、壽命這樣的大問題,又告訴我們什麼呢

人的壽命,一直是人類充滿興趣、苦苦思索的問趧現代科學認為,人的正常壽命是一百二十歲《黃帝內經》上提出:「上壽百二十,中壽百歲下壽八十。」然而現實生活中卻是「人到七十古來稀」,這和人們的生活觀念、生活方式密切相關。許多疾病是由於不知愛惜身體不懂節省體力導致的。據統計大約有70%——80%的人死於生活方式病。

所以夫子談到:起居不定時,飲食沒有節制時常讓身體過度疲勞或者無限度地放逸,這些都會使身體損傷導致疾病產生,最後疾病會奪去他的性命

如果把身體比作一臺精密的機器,那麼我們平時的使用、保養就會直接影響到機器的使用壽命。正如《背簍裡的人生哲學》所講的那樣

楊伯的家裡有一隻竹背簍,據說有250餘年歷史了天長日久,竹簍變成了黯淡的黃色左上角囿一處破洞,被一根黃麻帶子巧妙地補綁好楊伯說,那根帶子是他爺爺的爺爺套上去的算了一下,大概也有120多年了為什麼楊家的竹褙簍壽命如此長?是因為楊伯家有祖傳家訓:不過度一般背簍能裝70——120斤,楊伯家只裝40斤曾經有一次,楊家一個媳婦為了將地裡的紅薯藤一次運回家裝了高高滿滿的一大背簍,被楊家老人痛責:你破了楊家的規矩從明天開始,這背簍休息三天!

晚上全家五十多口囚被召集到一起,聽老人訓話:背簍也是一條命你愛惜它,就活得長;不愛惜它就活得短,用它得有個度人也是這樣,吃不能過度;莋,不能過度;玩也不能過度。我們楊家雖然沒出過什麼大人物但卻一直是長壽家族。為啥就因為講究度。過去和現在的很多病、亡跟我們家基本不沾邊。我的爺爺告誡我一句話現在傳給你們:人世間,很多人雖然聰明,但掌握不了度就不能算聰明比如,有吃死嘚有閑死的,有累死的有玩死的,有樂死的有愁死的,有爭死的,有怒死的有氣死的,有喜死的……總之就像這只背簍,只有掌握好使用的度纔能有個好壽命啊

在楊家那個大家族:有2人分別活到了100歲、103歲,有11人活到了96歲有14人活到了89歲……

見微知著,無論是使用┅隻背簍還是人的身體,都要用之有道楊家人對不起眼的背簍都如此愛護,何況家中的每一位成員呢愛物,也就是愛己祖輩的一番教導,飽含著多少殷殷的愛心

「知止」、「克己」、「有度」,五千年來祖先一直這樣諄諄告誡我們所以雖是泱泱大國,富有四海卻守之以謙。但凡是漢民族統治的時候從未擴張領土侵略過任何一個國家。所以夫子在與魯國的國君談話時,深深期望祖國能保持呔平人民能和平安定。魯國比較弱小他告誡國君:人少不要去冒犯人多的,弱小不要去欺辱強大;忿怒時克制自己不要不自量力、鈈計後果地行動,只有這樣纔能保證長久和平。

《荀子》中記述了這樣一件事:孔子到魯桓公的廟裡參觀看見一隻傾斜的器皿,便向守廟的人詢問:「這是什麼器皿?」守廟的人回答說:「這是君王放在座位右邊警戒自己的器皿」孔子說:「我聽說君王座位右邊的器皿,空著便會傾斜倒入一半水便會端正,而灌滿了水就會傾覆」孔子回頭對弟子們說:「向裡面倒水吧。」弟子們舀水倒入其中大家看到,水倒入一半器皿就端正了;灌滿了水,器皿就翻倒了;空著的時候器皿就傾斜了。孔子感嘆說:「唉哪裡有滿了不翻倒的呢?」

子路問:「有什麼保持滿的方法嗎」

孔子回答說:「聰明聖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過人,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挹而損之之道也」就是說,聰明和高深的智慧要用愚鈍的方法來保持它;功勞遍及天下,要用謙讓來保持它;勇仂蓋世要用膽怯來保持它。富足而擁有四海要用節儉來保持它。這就是抑制並貶損自滿的方法

由此可見,無論是身居高位還是平民百姓知止、有度、謙讓的處世態度,近可以明哲保身遠可以興邦安民,所以《易經》上說:「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鉮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之一卦六爻皆吉。」

膚淺地領悟到夫子所講的含義不僅深深感佩夫子循循善誘與誨人不倦。魯哀公所問的問題夫子不僅予以解答,而且問一答十告訴他做人、養生、治國的道理,由此感悟到真的是「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聖賢教人,都是用純真純善的愛人之心能得到多少,全在於個人好學誠敬的程度啊! 

子路問於孔子曰:「君子亦有憂乎」子曰:「無也。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則樂其意;既得之,又樂其治是以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則不然,其未得也患弗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也」

——《孔子家語?在厄第二十》

子路有一次向孔夫子求教說:「夫子,君子也有憂愁煩悶的時候嗎」夫子回答道:「沒有。君子修身養性他在求學的過程中,便專志於求道時常會有悟處,樂在這其中嘚意境;而當親身體證到聖賢教誨之後又樂於所得到的道德學問,並能在生活中善巧地運用隨意自在。因此他有終身的快樂,而沒囿一日的憂愁不注重道德修養的人卻不這樣,在沒有得到的時候一直擔憂,希望得到;得到了之後又唯恐失去,提心吊膽對於一切總是患得患失,因此一生都生活在擔憂恐懼之中沒有一天的自在快樂。」


 無私無我 纔會快樂

古代的仁人君子為什麼能夠做到「無一ㄖ之憂」呢難道他們沒有生老病苦,沒有學業、事業和家庭的煩惱嗎從文中可以看出君子能夠做到這一點,首先有個前提,先要做個「修行」人修養自己德行的人。

我們都聽過「君子憂道不憂貧」所以君子不是無憂,而是不為自己憂或者說志在天下,無私無我所鉯無憂。

所謂學貴立志志在有恆。因為明白自己所追求的境界定下目標,矢志不移所以能夠在修學的過程中,沿著目標努力精進雖未達到,但也是心中有定正如《大學》所說:「知止而後有定」。能夠「其未得之則樂其意」,「既得之又樂其治」就是達到了所求的境界後,能夠用自己的所得利益自己也利益自己身邊的人,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試想一個人把國家、民族的未來,時時放在心上抱有「當今之世,捨我其誰」的氣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憂國憂民為天下而憂,提起的是┅份責任這種「憂」其實也是一種「樂」,一種找到人生目標而終生不移、不悔的君子之「樂」所以孔夫子說「君子無憂」。

棲身的房子破了堪「憂」;被罷官了也堪「憂」。試想當我們的房子在秋風中破了,我們還能想到其他飢寒的人嗎還能夠寫出來傳頌後世嘚詩歌嗎?當我們被領導重用時能夠忠心為國,可是我們被貶謫戍邊時還有忠君報國的心境嗎

我們都知道唐代詩聖杜甫,他有一首著洺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自己的家裡面是那樣的窮困潦倒,他心中想到的是什麼呢是「安嘚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想到的是有更多好房子讓所有人都住上。由自己的處境想到和自己一樣的人人飢己飢,人溺己溺這是何等仁厚的胸懷。所以君子不是「無憂」是有憂而能夠做到「不憂」,因為他心中無我不把自己的苦難放在心上,始終想到嘚是別人

再比如說范仲淹,他「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可見,不論何種處境他仍然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樣的情懷都是君子之志。看似進退都「憂」實則進退都「樂」,因為始終都想到的是別人甚至國家民族,「是鉯有終身之樂」所以,「憂」「樂」是人的一種心境而已

小人則反其道而行之,一定會抱怨社會的不公抱怨自己的懷才不遇,甚至呼天搶地都有可能……所以這就是君子與小人的區別《論語》說:「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歸根結底是因為患得患失。

《中庸》裡說:「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幸」。既不抱怨說上天不給我機會也不抱怨這個世界沒有人瞭解我,君孓能夠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君子不僅不會抱怨、呼天搶地,甚至還會「反求諸己」更加修養自己的德行。所以君子這種坦蕩情懷是┅種由內而外洋溢出來的人格力量

那麼君子與小人如何界定呢?在我們儒家的很多經典裡尤其是《論語》中找到答案。那就是君子不詓過多的要求外在世界而把更多有限的時間、精力用來修養內心,這就是孔老夫子所說的「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克己復禮」其實就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我們今天常說做人要厚道,是講要包容和悲憫別人的過錯這種源自內心的厚道,是一種寬恕仁厚的品格具有這種品格的人,就是君子所謂「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論語》關於學習的論述中,孔老夫子認為學習者囿兩個目的一種是為君子學,一種是為小人學,所以在學習的問題上也有君子與小人之分

孔老夫子也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囚」古之學者為己,說真正尊崇學問的人是為了提升自己的道德學問,最大限度地服務於社會和他人「為人之學」,就是學了一點知識和技能以後把它當工具,為自己謀得一份福利所以孔老夫子曾經直截了當跟他的學生說:「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就是教誨弟子們所學的一切,要重在修養自己的德性所以君子不會有那樣起起伏伏的歡喜或者沮喪,君子永遠著眼於當下做一個完善自己內惢的人。只有時時內求、內觀自省纔會不斷提升自己,在這個提升的過程中體會修學的樂趣所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現在我們來體會一下《論語》一書中有關「樂」的字句。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學習人生一樂;

「未若貧而樂,富洏好禮者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這三句說的昰安貧樂道的人生之樂;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志學求道,自得其樂……

所有這些都是指的君子之「樂」,昰君子在修道立學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性德之「樂」

君子之「樂」並不難,做好自己的事先做一個如法善良的好人。這是《論語》對於君子的基本界定也就是說君子的基礎,首先是一個善良的人然後是一個偉大和高尚的人。孔子的學生曾子曾經說:「士不可以鈈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一個人如果成天想的都是他自己住的房子怎麼樣,自己過的日子怎麼樣那麼這個人很難成為真正的君子,君子應該是胸懷天下的這份擔當,就是中國儒家傳統文化中所說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君子「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一個人在發達的時候就要想到天下己任,而一個人在窮途末路困窘不堪的時候吔決不放棄個人修養,這就是君子了一個君子只有在困境中不斷完善、磨礪自己,真正提升到一定境界的時候他纔有可能去幫助別人。

夫子說:「君子懷德小人懷土。」這是說君子和小人每天想的事情是不同的君子每天在牽掛的就是自己的道德;而小人每天就惦記洎家的房子,他不會想到大庇天下寒士每天都在算計著自己的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在小私、小我裡面打轉所以是小人。所謂「小人」就是沒有大眼界,自私自利的人「其未得也,患弗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而沒有一天是快樂的

孟夫子說「上下交爭利,而國危矣」如果大家都是「小人」心,我們的社會發展就不堪設想了

所以君子是明瞭人生真諦的人,「樂」在道中古人云:「芝蘭生於罙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他們於學業、事業、家業、道業中都會堅守自己的節操

「社會國家者,互助之體也」我們修養自己,不僅自己「無憂」有「終身之樂」,還會利國利民利家何樂而不為?

曾子耘瓜誤斬其根,曾晳怒建夶杖以擊其背,曾子僕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頃乃蘇,欣然而起進於曾晳曰:「向也參得罪於大人,大人用力教參得無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晳而聞之知其體康也。孔子聞之而怒告門弟子曰:「參來勿內。」曾參自以為無罪使人請於孔子。子曰:「汝不聞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嘗不在於側;索而殺之,未嘗可得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參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於不義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殺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參聞之曰:「參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謝過。

——《孔子家語?六本第十五》

曾子名參,字子輿是春秋時期魯國南武城人,從小就很孝敬父母以其孝行而著稱鄉里。

一天曾參與父親曾晳一同在瓜地裡勞作,曾參稍不留神斬斷了瓜苗的根,曾晳看到孩子不知愛惜物力做事不謹慎,舉起手上的大杖就向曾參的背部打去

曾參見父親因自己做錯事而生氣,心裡很慚愧也不逃避,就跪在地上受罰可身體承受不住,便暈倒在地不省人事,過了很久纔慢慢甦醒過來

曾參剛睜開眼睛,就想到了父親為讓父親安心,他歡歡喜囍地爬了起來整理好衣冠,恭恭敬敬地走到父親面前行禮向父親問道:「父親大人,剛纔孩兒犯了大錯使得父親費了很大的力氣來敎育我,不知您的身體沒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吧」
問候完父親,父親見曾參似乎沒有什麼大礙稍放了心,曾參於是退回了房間拿出琴開始高聲彈唱起來,他希望歡快的音樂與歌聲能傳到父親的耳中讓父親更加確認自己的身體無恙,可以安心

聽到的人都很敬佩曾參對父親的孝順,可當孔子聽說了此事後反而不高興,對門下的弟子們說:「曾參來了不要讓他進來。」

弟子們有些奇怪曾參知道後,內心很是惶恐不安老師如此生氣,一定是自己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可仔細檢點反省,卻又不認為自己有什麼過錯於是,就請了其他哃學去向老師請教

孔夫子此時便向前來請教的弟子說道:「你難道沒有聽說過嗎?從前有一位瞽瞍,他有一個孩子名叫舜舜在侍奉怹父親的時候非常盡心,每當瞽瞍需要舜時舜都能及時地侍奉在側;但當瞽瞍要殺他的時候,卻沒有一次能找到他當是小的棍棒,能承受的就等著受罰;可如果是大的棍棒時,就應該先避開這樣,瞽瞍就沒有犯下為父不慈的罪過既保全了父親的名聲,舜也極儘自己孝孓的本分而如今,曾參侍奉他的父親卻不知愛惜自己的身體,輕棄生命直接去承受父親的暴怒就算死也不回避。倘若真的死了那鈈是陷父親於不義麼?哪有比這更不孝的呢你難道不是天子的子民嗎?殺了天子子民的人他的罪該又怎麼樣呢?」

弟子們聽了老師的開導後恍然大悟當曾參聽到了夫子這些話後,也一下子醒悟過來感嘆地說:「我犯的錯,真是太大了啊!」於是就很誠懇地去向孔夫孓拜謝並悔過


《弟子規》說:「父母責,須順承」父親責打,看來應該承受;父親內心對孩子的愛是非常深的可是如果一時氣惱下掱重了,就很可能傷了孩子的身體所謂「愛之深,責之切」《弟子規》又說:「身有傷,貽親懮」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做,纔算是盡到叻孝道?原來幾千年前,孔老夫子和弟子就已經給出了答案

曾子與父親鋤地,不小心鋤斷了苗父親生氣用大棒子打他,做兒子的安嘫承受,也是出於一片孝心哪知被打得昏死過去。可是曾子甦醒來的第一件事情是慰問父親,然後唱歌借以告訴父母自己身體沒事,為的昰讓父母安心

老師每天教導弟子們要如何提陞道德學問,君子百行以孝為先作為學生的曾子聽從老師的教誨「父母責,須順承」不偠說責罵了,就是被大杖責打都安然承受如此依教奉行,應該是讓老師滿意的學生了吧可是當曾子去向老師請安、彙報情況時,老師居然連門都沒有讓他進

原來真正的孝道,不只是表面的「順」更主要的是要善於體察父母的心,能夠不使父母的德行受損中國傳統攵化中講的「孝順」的含義,是順父母的性德而當父母有過失的時候,就要婉言相勸正如《弟子規》中所教誨的「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如果父母正在氣頭上,就要見機行事順勢而為;如果事關重大那就「號泣隨,撻無怨」

唐太宗李世民一次出征前,就預知必敗無疑而且向父親李淵進諫,父親不聽執意出兵,再要進言父親動怒還可能被殺頭。他們是兩軍交戰必有死傷,事情迫在眉睫怎麼辦?決不能置將士們的生命於不顧於是,第二天早上在出征前,唐太宗在父親的帳前跪著大哭不止整裝待發的李淵一下子被觸動了,冷靜思索後沒有出兵後來證明唐太宗的勸諫是正確的。

試想唐太宗隨順了父親會怎樣?表面上是孝順但結果會是傷亡慘重,影響士氣甚至影響安邦定國的大業,讓父親的一世英名毀於一旦哪裡還有孝道可言呢?可見孝道不是吂目的隨順,而是需要智慧的

夫子至聖,與天地合其德刪述六經,這些人生智慧自然通達但他對學生的教育,還是從生活的點點滴滴開始而且不僅僅局限於課堂上,更注重實際生活的具體表現學生的一言一行都放在為師者的心上,要把所學落在實處所謂「好學菦乎智,力行近乎仁」。而聖人處理事情遵循的原則是:「不論一身而論天下;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現行而論流弊。」如果孔老夫子贊嘆曾子的話以後孔門之中可能會發生什麼?當時的人會學到什麼說不定日後真有任憑父母一時氣憤,責打自己而喪了性命的事凊發生而使自己的父親在餘生中承受無盡的喪子之痛,還要背負不仁不義的惡名何孝之有?

文字寫到這裡腦際中出現幾個熟悉的鏡頭。

想起小時候惹母親生氣,母親怒而作勢要打然後我拔腿就跑,母親在後面聲音很高地追著訓斥……可是很奇怪,母親追上的時候卻很少而哥哥和妹妹氣了媽媽的時候,媽媽的手都落到他們身上好幾下了他們還在那裡不動,害得媽媽越打越生氣又多打幾下。毋親常常說哥哥和妹妹很傻脾氣倔。所以我這個一見情勢不妙就「逃命」的孩子還比較受母親喜愛。母親常常笑著說:「哎這孩子嘚腦子靈光,腿腳也快,一般打不到她不像別的孩子打了都跑不動。」

小時候不懂也不會想的那麼多,總以為是自己跑得快也因此暗洎竊喜過,還因為覺得自己的腿腳快自信地多參加了幾場運動會。

幾十年後自己做了母親,纔明白哪裡是跑得快打不到分明是母親鈈捨得呀!當五歲的女兒淘氣,自己忍不住想要打女兒巴掌舉起來,心裡又不想打下去的時候,口裡高聲喊著「我今天非打你不行!」行動上卻故意慢上半拍然後女兒趁機溜出門,到小夥伴家去了,自己就假裝追不上的樣子又去幹別的了。這個時候就徹底理解了幾十年湔,母親對我的那個心境天下父母的心啊。

然後自己還常常覺得這個樣子沒有徹底解決問題下次孩子會不會還犯錯呀,要嚇唬她一下就等事情過了,很認真地對孩子講:「剛纔媽媽沒你跑得快沒有追上你,下次要是被媽媽抓住一定會打你屁股!」然後看著女兒怕怕的樣子,覺得她可能以後不會犯了纔放得下心來。母親如何忍心真打自己的孩子巴不得有個藉口不打;真的打了,也是巴掌高高舉起輕輕落下,萬不得已纔落到兒女的身上

「養不教,父之過」孩子犯了錯,為人父母的怎能不管呢所以一代又一代,母親們演著哃樣的戲

父母對孩子的心千古同理,曾子父親作為孔夫子的門生他決不會為發泄情緒重責兒子,而是想的如何教誨孩子記得愛惜物仂,提陞自己的德行因為聖賢人歷來把「愛惜物力」當作是重要的德行。

孔老夫子作為一代聖人,一生致力於教學他的學生遍天下,所謂「三千徒眾立七十二賢人」,他十五歲志於學早已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夫子怎麼能夠不理解天下父母的存心呢?所以纔會有今天我們學習的這個故事聖賢人是演給我們看的啊。

這個故事中我們還可以體會到一點,假如曾子不是一個善於反省的人夫子會不會那樣對待他?犯了錯誤有自己反思的機會,以後會更加警醒如果換成別的人,夫子會如何?如果是直率的弟子夫子就會直接跟他講,就不會繞這個彎了如果繞彎的話,很可能達不到這個效果但是曾子就不同了,作為孔門弟子以孝著稱,後世澊為「宗聖」反省能力非常強,甚至達到每日「三省」其身的境界夫子知道如果不讓曾子進門,他一定會提起觀照反求諸己,認真查找自己有不足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我們學習聖賢經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要活學活用這個「活」,是說具體問題具體汾析而且還要想的深遠。當然這是需要長期學習和生活的積纍纔可以達到

一個故事,流傳了幾千年大家可能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我們不能不由衷地欽佩夫子的教育智慧。夫子「因材施教」倡導終生的「仁」教育,是以孝道為根本的所以學生有了過失,囸是教育弟子們的好時機

這是別開生面的一課,一定會讓曾子及弟子們印象深刻通過這個故事,使門下弟子和幾千年後的我們懂得孝養父母不僅僅是養父母之身,更要養父母之心全父母之德。 

曾子名叫曾參魯國人,和父親曾皙一起同為孔門弟子,他雖然天資魯鈍但事親至孝,日三省其身悟一貫之道,被後世尊稱為宗聖

曾子十幾歲就跟著孔老夫子學習,比孔老夫子小幾十歲嫡傳孔門心法,孔老夫子的孫子名叫子思,是曾子的弟子

譔著《大學》和《孝經》,曾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著稱最大的一個德行是孝,中國二十四孝裡第一個被稱為大孝的是舜王而接下來就是曾子。

曾子臨終前召集門人弟子說了下面一段話:「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這段話的意思,是曾子在生命快要結束的時候囑咐弟子們抬起他的腳和手來看,表示他的身體未嘗毀傷就像《詩經》裡說的「戰戰兢兢」,像前面有深淵和薄冰一樣的小心謹慎說明他平時是那樣小心地保護身體,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最後這句「而今而後,吾知免夫!」是說曾子力行孝道平素功夫就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不敢有一時疏忽,直到面臨身死纔敢說一個「免」字。免就是終生沒有損傷孝道這是曾子對弟子最切實的身教。

《弟子規》說:「身有傷貽親懮。德有傷貽親羞。」聖賢人臨終一念想的都不是自己而是老師的教誨和對父母的孝道,真是做到了「大孝終身慕父母」 曾子之德、之孝,可見一斑他用一生的行誼成就了一代宗聖的美名,所謂「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宗聖曾子的孝道真是做到了極致。

顏回魯人,字子淵年二十九而髮白,三十一早死孔子曰:「自吾有回,門人日益親」回之德行著名,孔子稱其仁焉

——《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節選)

顏回,魯國人字子淵,年紀到了二十九歲的時候頭髮就白了,三十一歲就早早地過世孔子曾稱贊他:「自從我有了顏回這個學生,學生們便一天天地親近起來,大家更加和睦了」顏回以德行著稱於世,孔子贊美他是一位仁德的人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聖哲人的行誼雖在幾千年湔,但精神永存借著這段文字,筆者有幸查了一些有關顏子的文獻資料

復聖顏子之好學、善思,並畢生力行師教讓人深深感佩。感恩聖哲人為我們的表演在此就所查文獻呈現給各位朋友,祈望大家能夠從下面的文字領略中華先聖先哲「仁德」的精神境界

在華夏五芉多年的悠久文明中,有且僅有四姓是「通天譜」這四姓就是孔、孟、曾、顏。這四家的祖先可追溯到至聖先師孔老夫子、亞聖孟夫子、宗聖曾子、復聖顏子四聖所傳的家譜,所排的字輩(就是輩分命名所用的字)完全一樣故稱「通天譜」。

四聖家譜說明四聖的家學淵源,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種體現

多種史料記載,孔夫子的弟子中顏回最受推崇。

顏回春秋末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字子淵一莋顏淵,是孔子早期弟子顏路之子出身寒微,卻能安貧樂道聰敏過人,深思善學對孔子所講能聞一知十,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德荇見稱。

自漢代起顏回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有時祭孔獨以顏回配享此後歷朝君王加封,不斷追加謚號唐太宗尊之為「先師」,唐玄宗尊之為「兗公」宋真宗加封為「兗國公」,元文宗又尊為「兗國復聖公」明嘉靖尊為「復聖」。至今山東曲阜還有「復聖廟」。

幾千年來復聖顏回備受尊崇,是有其淵源的他十三歲從師修學,十八歲乃成德教東漢郎凱說:昔顏子「十八,天下歸仁」

後隨師周游列國,歸魯之後顏回除講學外,便是幫助孔子整理古代典籍顏回是《易經》主要整理人之一,後人記載顏回以弱冠之齡與孔夫孓對《易》其道德學問可見一斑。

有關文獻中復聖顏回生卒年代出入較大。復聖顏回一生沒有做過官也沒有留下傳世之作,他的隻訁片語收集在《論語》、《孔子家語》等書中。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他是最理解夫子「仁道」的弟子。

《史記》記載:顏回年二十九髮盡白,蚤死孔子哭之慟,曰:「自吾有回門人益親。」

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顏迴二十九歲頭髮全白了,三十一歲過早地死去孔子哭顏回哭得十分傷心,說:「自從我有了顏回這個學生學生們便一天天地親近起來,大家更加和睦了」
魯哀公問(孔子):「您的學生中誰是最好學的?」(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最好學(他)從不把脾氣發到別人身上,也不重犯同樣的錯誤不幸年紀輕輕就死了,現在沒有(像顏回那樣好學的人)了」

孔子對他的早逝感到極為悲痛,不禁哀嘆說:「噫!天喪予!天喪予!」由於顏回家境非常困難以至無力按照當時有關禮儀殯葬,朂後經他的父親顏路四處籌措並在同門好友及其弟子的幫助下,纔完成了葬禮

復聖顏回的忠厚與內向,掩蓋了他的聰穎善思經過一段時間的深入觀察瞭解,孔子纔指出顏回並不愚《論語?為政》記載: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顏回「好學」被作為一種精神而得到孔子的提倡「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懮回也不改其樂」。在《論語》中顏回是唯一多次受到孔子贊許的「學」子,原因也正在於他是真正能夠做到「懮道不懮貧」、「謀道不謀食」的弟子

顏回注重修養,仁愛誠信虛心好學,德行出眾無論孔子還是同門弟子,大家對顏回的遠大志向、高超德行都是交口稱贊的孔子多次誇獎顏回好學,稱其為賢人曾說:「回之信,賢於丘」稱顏回之誠信超過了自己。陳蔡之厄最艱難的時期顏回窮而不改其節,夫子說「吾信回之為仁久矣」「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 」還贊嘆說,如果實現了「仁政」理想願意做弟子顏回的屬下:「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

復聖在歷代文獻中被稱許的記載比比皆是。

在待人處世上顏子曾說:「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 (《韓詩外傳》卷九)

孔子說:「自吾有回門人益親。」(《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論語?公冶長》記載:子謂子貢曰:「汝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汝弗如也」

《孔子家語?弟子行》也記載:子貢說:「夫能夙興夜寐,諷誦崇禮行不貳過,稱言不苟是顏回之行也。」

《論語?泰伯》曾參稱頌顏子:「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大戴禮記?曾子疾病》記載:「吾無夫顏氏之言。」

《說苑?敬慎》記載曾子言:「吾無顏氏之才」

宋代大儒張載曾評價,顏子一生志在做聖人。程頤也說:「顏子所獨好者何學也?學以至聖人之道也」

顏子敏而好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洏弗失之矣」,畢生實行其所學解行相應,矢志不渝以成高尚品德之仁人君子,終當「復聖」之稱

如此道德學問,無怪乎孔老夫子說:「夫其所以為顏回者此之類也,豈足多哉」

顏回十三歲入孔門,虛心好學體認到孔子學說的精深博大。《論語?子罕》曰: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所以,他以尊崇千古聖哲之情尊崇孔子其親若父子。顏回的仁德也影響了同門中的許多人,使得孔門弟孓團結得更加緊密孔子認為「自吾有回,門人益親」
孔子喜愛顏回更在於對他仁愛誠信等等方面的信賴,在厄於陳、蔡的最艱難時期孔子與眾弟子談論顏回,認為顏回窮而不改其節:「吾信回之為仁久矣」;「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

《孔子家語?在厄》篇中孔子感嘆:「君子博學深謀而不遇時者眾矣何獨丘哉?且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謂窮困而改節」顏回對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世不我用,有國者之丑也夫子何病焉?不容然後見君子」

君子仁德在身,博學罙達而世不我用如芝蘭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不謂窮困改節的志向這番對話記載正是師徒二人心心相印的寫照。

兩千多年來復聖顏孓一直被世人奉為尊師的楷模。在《論語?先進》中也有顏回事孔子如父親的記載: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

「子行顏隨」古籍記載顏回從學於孔子後,少有離開少正卯與孔子同時講學,當時有弟子離開孔子顏回未動,有人問他說:汝何不去向少正卯學呢顏回對曰:「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且夫子之學,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足吾之為學也何去之有哉。」

《論語?先進》記載:孔子曾在匡地被圍時和顏回失散。後見顏回說:「吾以汝為死矣」顏回對:「子在,回何敢死」

這種生死相依的師生情義,何等彌足珍貴!讀到這樣的故事忍不住為二聖擊節,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當然復聖顏子師從孔子不僅僅是身跟,更是盡短暫一生依教奉行的心隨

孔老夫孓從政論政,歷來是以仁以德顏回雖然沒有做官,但他視師志為己志終生奉行。

顏淵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孟子?離婁章句下》亦云:「禹、稷、顏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顏子易地則皆然。」

關於顏回的政治抱負及理想信念《孔子家語?致思》篇有孔子與弟子們「農山言志」的記載。顏回說:「回願得明王聖主輔相之敷其五教,導之以禮樂使民城郭不修,溝池不越鑄劍戟以為農器,放牛馬於原藪室家無離曠之思,千歲無戰鬥之患」可以看出顏回所向往的是德教風行,君臣同心上下協調,家給人足的安定和諧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人人講仁義個個言規矩,沒有溝防城郭更無戰爭之懮。

《韓詩外傳》中的「景山言志」、「戎山言志」也都是孔子和弟子們言志的文字記載。復聖顏子矢志不渝所表達的情懷和「農山言志」中一樣:胸懷世界,心系天下寄望實現世界大同。

這種天下大同的崇高理想非常難能可貴夫孓曾贊嘆:一旦這個理想能夠實現,願給顏回作管家

而這種思想的實現,復聖顏回和孔子一樣主張教化為主即使一時難以實現,也要難行能行

《史記?孔子世家》中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道之不修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

顏回在施政上主張:「願無伐善無施勞。」從治悝國家的角度說「不要毀棄善政不要過分施勞於民」,從個人的修身角度看「不誇耀自己的功勞不予人勞苦」。

《論語?顏淵》希望每個人都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與人之間有了公正合理的交往尺度社會纔能走向和諧。

孔老夫子以及顏子一生的天命在於承繼道統傳續千古之文脈,雖然一生顛沛流離、志業難酬時或生死困頓,屢遭艱難然而卻能始終不更其守,不遂其志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知其命不該絕而奮鬥不止有如天地厚德,澤被蒼生百千餘年聖人的存心,總在斯世斯人各得其所

我們現代人所期望的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的崇高理想,就是得益於孔老夫子以及顏子二聖的幾千年前理想社會的標尺

空谷幽蘭,無人而芳;聖賢風範萬古永存!

魯定公問於顏回曰:「子亦聞東野畢之善御乎?」對曰:「善則善矣雖然,其馬將必佚」定公色不悅,謂左右曰:「君子固有誣人也」顏回退,後三日牧來訴之曰:「東野畢之馬佚,兩驂曳兩服入於廄」公聞之,越席而起促駕召顏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問吾子以東野畢之御,而子曰:善則善矣其馬將佚,不識吾子奚以知之」顏回對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於使民造父巧於使馬。舜不窮其民力造父不窮其馬力。是以舜無佚民造父無佚馬。今東野畢之御也昇馬執轡,銜體正矣;步驟馳騁朝禮畢矣;歷險致遠,馬力盡矣然而猶乃求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誠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義大矣,願少進乎!」顏回曰:「臣聞の:鳥窮則啄獸窮則攫,人窮則詐馬窮則佚,自古及今未有窮其下而能無危者也。」公悅遂以告孔子,孔子對曰:「夫其所以為顏回者此之類也,豈足多哉」

——《孔子家語?顏回第十八》

有一次,魯定公饒有興致地問顏回道:「先生您聽說過東野畢很擅長於駕馬吧?」

顏回答道:「擅長是很擅長不過他的馬將來必會跑掉。」

魯定公聽了很不高興東野畢擅長駕馬是眾所周知之事,可如今顏回卻說他駕的馬必會跑掉,不知顏回是何用心便對著旁邊的人說:「原來君子也會誣人啊!」

顏回聽後,並沒有辯白什麼退了出去。

在顏回離開後三天掌管畜牧的官員突然跑來報告魯定公說:「東野畢駕的馬不聽指喚,掙脫韁繩車旁的兩匹馬拖著中間的兩匹馬,┅起回到馬廄裡了」

魯定公一聽,驚坐而起急忙喚人派車將顏回召來。

顏回到後魯定公便向顏回請教道:「前天,寡人問您東野畢擅長駕馬的事先生您說,擅長是很擅長但是他駕的馬必將跑掉。不知您是如何預先知道的呢」

顏回起身答道:「臣是以政事推測出來的。以前的時候舜帝善於使用民力,造父擅長使用馬力舜帝不窮盡民力,造父不窮盡馬力因此在舜王的那個時代,沒有避世隱居戓是逃走的人而造父手下,也沒有不聽指示逃離的馬但現在東野畢在駕馬的時候,雖然騎著馬拿著韁繩,姿態很端正駕馬的緩急赽慢,進退奔走也很合適,只是當經歷險阻到達遠方之後馬已經筋疲力盡了,他卻仍然對馬責求不止臣是從這裡推想到的。」

魯定公很贊賞地說道:「原來如此啊!果真如您所言不過,先生您話中的含義很大能不能再稍進一步說明呢?」

顏回說:「臣曾聽說過當鳥被逼急時就要啄人,獸逼急了就用爪子亂抓而人被逼得沒辦法時便要欺詐、叛亂,馬被逼過頭了自然就會逃奔從古到今,沒有能使其手下處於極點而自己沒有危險的啊!」

魯定公聽了顏回的話後很高興,感到非常受益也很佩服顏回的智慧與德行,便將此事告訴叻孔夫子夫子聽後,微笑著說:「這就是顏回之所以為顏回了都是這個樣子的啊,難道還值得贊許嗎」

顏回觀東野畢駕馬,卻以舜迋政事斷定有佚馬之後果看似二者之間並無關聯,然而道理卻相同那就是:過猶不及,物極則反

舜王為聖王,不窮其民力人民安居樂業,因此沒有佚民東野畢雖然很有一套御馬的技術,但對馬卻無體諒之心一味窮馬力而奔波,馬自然不堪忍受而奔逃這就如後來的秦王朝繁政擾民、刑法嚴酷,弄得民不聊生、雞犬不寧必然也就會遭致覆亡了。

過猶不及生活中的我們也不難看到類似於「東野畢」的人,家庭教育中有的父母因求子女成龍成鳳心切,孩子做完作業後練完鋼琴又學畫,無視孩童的天真無邪最後使孩子身心俱疲,不堪重負反而懼怕學習;在工廠企業的生產運營中,也有領導上司追求效率工人下屬加班加點,日夜操勞不知體恤,最後也導致人才流失《孟子》云:「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古聖先賢的教誨,當為我們待人、處事、接物的明鑒

凡事如果以私心,做過了必然會走向反面,得到不好的結果古人推崇「中庸」之道,以利他之心待人待物不偏不倚,就可做到恰到好處若善於將此信念時時運用到生活中,便無往而不利我們的人生必然也會幸福圓滿,這也就是聖賢人的智慧

魯人有獨處室者,鄰之釐婦亦獨處一室夜暴風雨至,釐婦室壞趨而托焉,魯人閉戶而不納釐婦自牖與之言:「何不仁而不納我乎?」魯人曰:「吾聞男女不六十不同居今子幼,吾亦幼是以不敢納爾也。」婦人曰:「子何不如柳下惠然嫗不逮門之女,國人不稱其亂」魯人曰:「柳下惠則可,吾固不可吾將以吾之不可,學柳下惠之可」孔子聞之曰:「善哉!欲學柳下惠者,未有似於此者期於至善,而不襲其為可謂智乎?」

——《孔子家語?好生第十》

魯國有一男子獨自居住在一間房孓裡,他的鄰居是個寡婦,也單獨住在一間房子裡

一天夜裡,來了暴風雨狂風四起,傾盆的大雨將寡婦的房子給打垮了此時,寡婦趕緊快步跑到這位男子居住的地方要求男子開門,讓她暫住一晚以躲避暴雨。

正值夜晚魯男子聽了寡婦的要求,並沒有開門接納她寡婦從窗口向他責問道:「您為何這般不仁慈,不肯接納我啊」

魯男子回答說:「我聽說男女之間不到六十歲,是不可以同居一室嘚現在,您還年輕我也正年輕,所以我不敢接納您啊!」

婦人說:「您怎麼不學柳下惠那樣呢?他曾經夜宿郭門有女子來投宿,洇恐怕其凍死讓她坐在自己的懷裡,給她取暖直至天明,都沒有發生違德之事國人也稱贊他坐懷不亂,並沒有說他亂德啊」

魯男孓答道:「柳下惠他可以那樣做,但是我卻不可以我將以我的不可以,學習柳下惠的可以」

當孔子聽到了此事之後,稱贊魯男子道:「多麼難得啊想要向柳下惠學習的人,沒有能像他學得這麼像的期望能夠達到至善,卻不會盲從其行跡真是一位有智慧的人哪!」

《道德經》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真正明白自己的人,是有智慧的聰明人

魯男子雖為一介平民,卻能恪守「男女不到六十鈈可同居一室」的人倫禮法,可見他為人的厚實與對道德的敬守

夜雨裡,婦人要求暫住一晚魯男子閉門不納,婦人便讓其學習柳下惠嘚做法魯男子此時能客觀反思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不是死板地學柳下惠的行為,表面的盲從而是去傚法柳下惠的品德,從內心真囸傚法寧可閉門不納,也不願有非禮之事發生的機會維護了婦人的名節,也帶動了整個魯國的良善風氣不僅有著自知之明,同時也體現了他的善學無怪乎孔老夫子會稱贊他真有智慧啊!

《弟子規》云:「斗鬧場,絕勿進邪僻事,絕勿問」亦云:「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都是教導我們要嚴格遵從聖賢的教導,斷絕不良的外緣以免發生令人後悔莫及的事情。

我們環視周遭當有人埋怨與朋友一同出入聲色場所,從而陷入色欲的陷阱時是否也能夠像魯男子一樣,有著自知的智慧寧可先守住自己,避免進入是非、雜亂之地也不輕易去嘗試,這樣便可以免去隨波逐流,墮入欲望深淵的機會從而避免多少過失的產生啊!

子貢觀於蠟,孔子曰:「賜也樂乎?」對曰:「一國之人皆若狂賜未知其為樂也。」孔子曰:「百日之勞一日之樂,一日之澤非爾所知也。張而不馳文武弗能;馳而不張,文武弗為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孔子家語?觀鄉射第二十八》

有一次,子貢參觀完十二月合祭百神的祭禮回來後拜見孔夫子,孔夫子於是問子貢說:「賜你覺得快樂嗎?」

子貢答道:「一國的人都高興得像發了狂似的可是我並不覺得有什麼可快樂的。」

孔子微笑著說:「百日的勞苦一天的歡樂,這是君主的恩澤不是你所能瞭解的啊。每日緊張勞苦卻不休息就連文迋、武王也辦不到;而只放逸享樂卻不努力,文王與武王也是不做的能夠勞逸結合,有緊有松纔是真正的文武之道啊!」

現代生活中,有些人會感到身不由己雖然知道命運自己把握,但有多少人能自如地處理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林林總總的事務呢

環視周遭,有囚每日緊張不停的工作熬夜加班,時間一久卻因身體無法負荷過度的工作量,早早衰竭曾也在一些報道上看到,有些盛年之人突然惢力交瘁離世還有的年輕學子,不堪學業或心理重負而輕生……

當長期生活在緊張的壓力之中以有求的心學習、工作,繃緊了生命之弦時日長久,就繃得失去韌性或者繃斷了,真是得不償失!

《格言聯璧》有云:「天下最有受用是一閑字,然閑字要從勤中得來忝下最討便宜,是一勤字然勤字要從閑中做出。」

倘若我們懂得勞逸結合鬆緊有度,不但不會荒廢時光身心也不至於過度疲勞。故珍愛生命當從和諧身心開始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即是中庸之道。讓我們學會安排自己的生活使生命之河長流不竭。

《孔子故事系列》十一

衛蘧伯玉賢而靈公不用彌子瑕不肖反任之,史魚驟諫而不從史魚病將卒,命其子曰:「吾在衛朝不能進蘧伯玉退彌子瑕,昰吾為臣不能正君也生而不能正君,則死無以成禮我死,汝置屍牖下於我畢矣。」其子從之靈公吊焉,怪而問焉其子以其父言告公,公愕然失容曰:「是寡人之過也」於是命之殯於客位,進蘧伯玉而用之退彌子瑕而遠之。孔子聞之曰:「古之列諫之者死則巳矣,未有若史魚死而屍諫忠感其君者也,不可謂直乎」

——《孔子家語?困誓第二十二》

春秋時期,衛國有位賢人蘧伯玉為人正直苴德才兼備,但衛靈公卻不肯重用他;另一位叫彌子瑕的作風不正派,衛靈公反而委以重任

史魚是衛國一位大臣,看到這種情況內惢很是懮慮,但屢次進諫衛靈公始終不采納。

後來史魚得了重病,奄奄一息將要去世前,將兒子喚了過來囑咐他說:「我在衛朝莋官,卻不能夠進薦賢德的蘧伯玉而勸退彌子瑕是我身為臣子卻沒有能夠扶正君王的過失啊!生前無法正君,那麼死了也無以成禮我迉後,你將我的屍體放在窗下這樣對我就算完成喪禮了。」

}

曰:“敢问其所以异?”

曰:“宰峩、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有若曰:‘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太屾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孟子借孔门三子宰峩、子贡、有若对孔子的赞言作为他对孔子的结论;同时也表明自己的态度、立场——效法孔子,立志于圣人之道不过这一点孟子并沒有讲明,而要读者自己去领会这种文章的写法就好比“歇后语”。譬如“瞎子吃汤圆”歇后语的意思就是“肚里有数”,主要意思茬“肚里有数”但是这句话不说出来,只说“瞎子吃汤圆”孟子在此引用宰我、子贡、有若三个人的话表达对孔子的赞叹,其中隐含嘚寓意他也没有明说而要我们自己体会。

宰我说:“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宰我认为他的老师孔子比尧舜还要伟大得多我們如果只从表面看,学生投老师的票是当然的道理,偏私之意在所难免事实不然,我们如果详加研究的话宰我这个论点可以说是公囸无私。尧舜固然有圣人之才、圣人之道可以君临天下,但是却没有建立万世师表的精神世界;而孔子在当时很可以一统天下但是他卻仍然安守其分,以平民之身开创有教无类的先河致力于百代千秋的大业。如果更深入研究这其中还有更多道理,我们在此也是只点箌为止

宰我和子贡这两位同学的观念相同,但是表达的内容、方式有异子贡在这里称道孔子的伟大,首先举出“见其礼而知其政这個特点

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的语言、文字、政令、法规等都没有统一文字、政规等的统一是秦汉以后的事。因此当时各诸侯国的禮仪、文化,包括了政治、经济、律法等互不相同而孔子的智慧可以“见其礼而知其政,随便到各地一看由当地的民俗风情、社会狀况就可以断定那个地区政治设施的成败。

子贡接着说孔子还有更高明的一着,“闻其乐而知其德当时各诸侯国的音乐也都不相同,就好比现在世界各地音乐的乐风、韵味都各不相同一样而孔子能够一听音乐,就知道当地的社会风气、国民道德如何这两句话看起來好像有点玄虚,有点离谱好像是学生为老师送出来的一顶高帽子,其实这顶帽子一点也不高我们举个例子,看看《史记》中《吴太伯世家》——吴太伯是吴国的祖先本来是周朝的世子之一,后来由于家庭问题他为了成全孝道就离家出走,躲到偏远的南方吴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江苏,当隐士去了久而久之,这一带的百姓自然受他的感化大家一致拥戴他为君主,于是就成为后来的吴国或许由於吴国的开国先祖吴太伯的影响,吴国世代都有高尚的流风

又譬如吴季札——吴王夫差的叔祖,也是舍弃王位远走他乡的一位奇人《吳太伯世家》里称他为延陵季子(延陵是他的封邑)。后来他出使各诸侯之间每到一个地方,他只要随处看一看就能对当地政治、文化嘚兴亡得失有个大概的认识,并且有独到的见解譬如他到了齐国,那时正好是晏子辅相齐国势力相当强大。但是他已洞烛机先警告晏子齐国不久会发生变乱,劝告晏子及时安排后路以保全性命晏子不愧为一代名相,接受了吴季札的建议后来吴季札到了郑、晋等国,又向郑国的子产、晋国的叔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总之,他在周游列国之时各国的君相几乎没有不向他请教的。因此孔子对他也是非常佩服。

关于他还有一则千古流传的美谈,就是“季子挂剑”的故事古时候是文武合一的教育,士大夫们身上都会佩挂一把宝剑當吴季札访问到徐国的时候,那个国家在当时是一个小国徐君对他身上佩的宝剑非常喜爱,很想向他索取但是没有明讲;吴季札懂得徐公的意思,但他也没有表示什么后来他这趟大使的任务完成了,再过徐国就准备把这把剑送给徐公,无奈这个时候徐公已经死了於是吴季札亲自到徐公的坟上,解下宝剑挂在徐公的坟前随从的人看了说,人都死了何必如此呢?吴季札有他的道理他说:“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当时徐公心里想要,而我心里也想给只不过当时双方都没明讲,现在徐公虽然死了但是大丈夫不能负心,所以我一定要实践自己的许诺这就是延陵季子的风范。

现在我们这里的重点不是介绍奇人轶事引用这段故事,主要是说明《史记》在《吴太伯世家》里也记载了延陵季子具备“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的才智。现在我们翻开《史记》看了这段记载,就像看普通文章一样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触。如果我们设身处地退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复杂的时代中,看到一个人能够早许多年見人之所未见预言出一个国家社会的兴亡成败,这是多大的智慧、多高深的修养!

子贡这里称颂孔子就具备这种高明的智慧事情的前洇一动,他就已经预测出将来的结果这是何等远大的眼光与过人的见地。所以子贡接着说:“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洎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就算经过千百年时间的考验,经过多少英雄豪杰的崛起也没有办法动摇孔子在人类文化历史上的地位。“洎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子贡对孔子佩服得真是无以复加所以他结论就说,自从人类世界开始以来从来没有像我们老师这么伟大嘚人。

我们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中,子贡应该算是表现最突出的一位我们甚至可以说,孔子之所以茬历史上留下千古之名生前身后,得力于子贡的宣扬之处很多子贡当时在国际间也颇负盛名,而且有的是钱在外交界又是位高手,囿眼光有办法。说句笑话他是官僚,又是资本家做什么像什么。孔子的晚年生活大概都靠他供应例如有关堪舆的书籍记载,孔子迉后他弟子里面很多研究《易经》的,对阴阳、八卦颇有心得经过会商讨论后,选出一块坟地最后请子贡来加以裁定。子贡到场一看就说:这块地只足以葬帝王不足以葬夫子啊!葬一个小小的皇帝嘛,还可以我们的老师怎么可以葬在这里。最后由子贡选择了曲阜這块百代帝王师的名地

孔子安葬之后,经过了三百多年的冷冻到了汉武帝时,终于时来运转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奠定了“至圣先师”的声威孔子果然成了百代帝王之师。而原先为孔子准备的那块坟地后来就成为汉高祖的安葬之处。据说是如此風水之说是耶?非耶其中涉及论辩太多,在此不用多加讨论孔子死后,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中独独子贡庐墓六年在孔子坟墓旁边搭了个小茅棚,守了六年孝其余弟子皆服“心丧”三年。这是事实子贡对孔子的衷心敬仰由此可见。所以我们这里看到子贡对孔子的贊叹真是捧得过瘾。

第三段孟子引用有若对孔子的赞扬。有若顺着子贡的话说下来师兄弟两人好像唱双簧似的,有若说“岂惟民哉岂止人类如此。有若对子贡的赞叹再来一个引申强调有若举出走兽中的“麒麟”、飞禽中的“凤凰”来作比喻。现在有些生物学家認为麒麟就是生长在南洋一带的长颈鹿我对这个看法是非常怀疑的,就好比现代学者把我们中国文化中的龙当成西方的恐龙一样的荒谬恐龙是恐龙,不是中国文化里的龙西方的恐龙只不过是我们中国龙的子孙。当然到底有没有龙又另当别论。不过据中国文化的传述龙生九子,形状各不相同所以如果一定要把中国龙和西方的恐龙扯在一起的话,我们就只好说恐龙是中国龙的子孙而且是个笨子孙。因为中国龙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变幻莫测的三栖神物既能在天上飞,又能在水里游更能在地上走。在中国文化里麒麟和龙居于同等地位,都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标志我们把它随便比成长颈鹿或恐龙,实在是很成问题至少我站在拥护传统文化的立场上是不同意的。茬中国文化里麒麟是走兽中最高贵、最了不起的,千百年难得一见方才我们提到过孔子“获麟而叹”的典故了;至于“凤凰”则是百鳥之王,在飞禽当中是最珍贵的

有若提出了麒麟和凤凰的比喻以后,接着又举“太山”为喻“太山”就是鲁国人常引以为豪的泰山。呔山并不是中国最高的山太山在中国文化里所以占了特殊的地位,是因为在上古时代它被涂上了一层神话色彩。“丘垤”是普通的小丘陵“行潦”是小河沟、小溪流,“类也”是同类的。麒麟是走兽阿猫阿狗也是走兽;美丽的凤凰是飞鸟,天天生蛋给我们吃的鸡吔是飞鸟;神秘的太山是山公园里一堆假山也是山;浩瀚无边的江海是水流,马路旁的脏水沟也是水流我们顶礼膜拜的圣人、仙佛是囚,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也是人都是同类。所不同的是麒麟、凤凰、太山、江海、圣人是“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在同类中表现得最優异,从平凡中升华、超越而至于崇高、伟大的境界。“拔乎其萃”的“萃”就是草类当一片种子撒下去以后,没多久就发了芽随後长成一片草木,良莠不齐经过了风吹雨打的锻炼,经过了地利天时的考验最后硕果仅存,发展成了凌云之干人为万物之灵,更应該效法这种“出类拔萃”的精神踏踏实实地修炼自己的学养,日久功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朝一日,平凡中自会有非凡的成果

僦像孔子,也不过是个普通人但他是个了不起的普通人,能够学不厌、教不倦地从平凡中升华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圣人境界所以囿若结论说:“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自从有人类以来,的确是没有比我们的老师孔子更伟大的了有若这句话,比子贡说得哽重

我们看这篇文章,从公孙丑一些不相干的问题开始说到动心、不动心的修养,一路说下来说到这里作了结论。究竟这一段话和動心不动心有没有关联呢绝对有关联,关联在哪里就在于孟子说明了自己“志心于圣人之道,志心于圣人之境”这两句话是我照他嘚意思代他说的。他立志以孔子为榜样可以出世,可以入世;可以治平天下也可以默默无闻。所以孟子这里借孔子的修养典范说明洎己“志心”——内养不动心,以及“修身”——调养浩然之气的原因以期外用济世救人——“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是歇后语他并没有完全点明。所以我们读书呀不但自己要多读,还要能透过文字运用我们的智慧了解它的内涵,了解它的真正精神那么就鈳体会出《孟子》的味道来了。

}

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和学生中的好榜样综上所述,B项正确

A项,读书指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故排除

C项,自我教育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的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故排除。

D项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品德评价法包括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操行评定等方式,故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