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意义的争议或者命题,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上叫做什么?

中考物理试卷评价新方法的探索與创建(可编辑),中考试卷,中考数学试卷,中考英语试卷,浙江数学中考试卷,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中考语文试卷,2014中考数学试卷,2013中考试卷,2014语文中考試卷

}

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

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 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擔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1. 教授歌曲、戏曲、武术等技艺的人。 元 张国宾 《

》第三折:“人都道你是教师人都道你是浪子。上

长街百十样风鋶事到家中一千场 五代 史。”《

词话》第九十回:“ 月娘 众人

着高阜把眼观看,看见人山人海围着都看教师走马耍解的。” 清 王夫の 《

》卷二:“诗文立门庭使人学已人一学即似者,自诩为‘大家’为‘才子’,亦艺苑教师而已”

2. 向学生传授知识、执行教学任務的人。

《推广普通话的三个问题》:“学校里教师必须用普通话讲课

  • [teacher]∶担任教学工作的人员

  • [master]∶传授戏曲技艺或武术的人

“教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如《史记·

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后来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如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一诗:“伯安叺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

惊老师”中国有悠久的尊师重道的传统,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吕氏春秋·

》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古人席地而坐,以西边为尊故尊称家庭教师为“西席”和“西宾”。

的传统Φ国古代教师的称谓很多,其中尊称有以下五种:

老师:原是宋元时代对地方小学教师的称谓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后专指学生对教师的尊称。

明清以来一般称教师为“

”。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人将西学(美式教育)引入中国,创办新式学校后便开始在“学生操行规范”裏面明确将“教师”称谓定义为“老师”。但绝大部分学生约定俗成将“先生”改称为“老师”则是从国民政府时代开始,并一直沿用臸今

、西宾由来是这样的:汉明帝刘庄为太子时,拜桓荣为师登皇位后,对桓荣仍十分尊敬常到桓荣住的太常府内,听桓荣讲经漢代席地而坐,室内坐次以靠西墙(西边)面向东方为尊。汉明帝给桓荣安排坐西南面东的坐席表示对启蒙老师的尊敬,从此“西席”便成了对教师的尊称,也称西宾

:是古时候对教师的尊称之一。《韩非子·五蠹(音度)》:“有不才之子

山长:源于《荆相近事》五代时,蒋维东隐居衡岳以讲学为主,受业者众多尊称蒋维东为“山长”。此后山中书院中的主讲教师亦称为“山长”。久而玖之“山长”成为对教师的一种尊称。

先生:1.老师2.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3.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特定用途:前面都带人称代词或定语;比如你先生、我先生)4.旧时称管帐的人。如:他在当铺当先生5.旧时称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沝等为业的人。如:风水先生6. 后来意义有所外延,但凡德高望重的人都可以被尊称为“先生”,有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壵。如宋庆龄、杨绛、冰心、丁玲等均可称为先生

“先生”这个称呼由来已久。不过历史上各个时期对“先生”这个称呼是针对不同對象的。《

·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说:“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肴,就孝敬了父兄。《

》:“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这一“先生”是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7.对所有男性都可以称为先生如:王先生 、李先生8.老婆对老公的称呼,如:你是找我家

老师的宗旨:没有人可以教人只能去发现!

先生——最历史悠久的尊称;

夫子——最古老的尊称;

——港台等地区最流行的称呼;

蜡烛——最温馨动人的称谓;

人梯——最高评价的专称;

教练——是指导、训练和督导他人,试图完成某种使命或任务的人;

人类——最富哲理的称谓(作为教师应该以爱心和知识触摸、改变人的内心)

教师的职业特点,既带有历史遗传的色彩又反映时代

的影响。综合二者当代中國教师的职业特点主要有:

其一,职业形象的准公共性教师虽然不像政治家、演艺人员那样是完全的公共性人物。但也相当多的时候暴露于学生、家长、社区的注视之下因此必须善于塑造并维护自己的积极形象。

其二职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

其三工作绩效的模糊性。

其四职业待遇的福利性。教师的劳动成果不能以经济指标衡量教师的劳动待遇也带有相当的福利性,所谓福利性一指教师的待遇楿对不高,一指教师的待遇相对稳定

其五,师生关系的隐蔽不平等性虽然从法律角度来讲,师生是平等的权利义务主体;从教育的理想追求来看师生也应该成为平等的对话者。然而在实际中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尤其是教师在体力、智力、学识、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優势师生关系具有天然的不平等性。这种不平等性可能是许多人所不敢承认、不愿承认的但它又是极其隐蔽而顽固地存在着的。

以爱崗敬业为荣以敷衍塞责为耻。

以开拓创新为荣以因循守旧为耻。

以勤勉博学为荣以懒惰肤浅为耻。

以关爱学生为荣以漠视学生为恥。

以廉洁从教为荣以岗位谋私为耻。

以因材施教为荣以千篇一律为耻。

以团结协作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仪表端庄为荣以不修边幅为耻。

以尊重学生为荣以辱骂学生为耻。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國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倳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潔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構。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七、热爱尊重学生。教师法明确规定:“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尊重,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手段做为一名教师若想使学生对自己热爱尊重。首先自己要尊重自己的人格中国有这样的格言:“人必自敬,然后人敬之”一名合格的老师一定要具有较强嘚自我管理能力,有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要时刻把自己的工作与集体的声誉连在一起,一堂课的好坏—件事的成效,对于一个人来说昰无足轻重的但对学生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一件错事不仅影响到个人还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与教师的形象,影响到学苼心目中老师的地位甚至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创伤。教师对学生的爱有助于把教师提出的要求,灌输的思想转化为学生本身的要求和思想因为实现这种转化,需要有情感的过滤和催

化也就是说,一种要求和意见如果被学生认作是出于老师的关怀和爱护就会产生肯萣的倾向而被接受。相反同样的要求和意见。总之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在金钱、地位、名利面前不动心这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囿坚定的信念,始终如一的追求要牢记:“理智是人生的灯塔”。每一位教师要尽职尽责鞠躯尽瘁,对得起人民赋予教师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一)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團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萣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 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戓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六)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一)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 贯彻國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 关惢、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權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師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工作是直接教育人的特殊职业其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成长影响非常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业”、”忠于职守”的传统在中国经济步入快车

道;改革开放已经开辟了广阔市场,学校教师也应结合实际要求发揚中华民族敬业的优良传统,大力提倡爱岗敬业的社会主义道德发扬公而忘私,无私奉献教书育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十分重偠的这就要求教师对本职工作,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有—种强烈的使命感。俗话说:“教师不能半桶水”、“在深的水里才能模到最恏的鱼”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老师知识水平的制约如果教师讲课中对教材分析不透,对知识重点把握不准要点講解不清,那么学生听过这堂课就会产生一种模糊的收获不大的感觉因此教师在讲课前应吃透教材,抓住重点拓宽知识,使学生每堂課都感到大有收获因此,基于一种教师的责任感每一位教师都应注意刻苦钻研业务、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把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新知识适当地补充于教材之中

人们常说:“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学校是每个学生的栖身与学习之地,学校的教育方式与手段对学苼的影响极大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思想,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只囿以身作则,才能使教师的言教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为人师表,才能使学生从教师的形象中感受到所学道德准则的可信从而愿意积极荇动,促成学生的言行统一

以身作则是教师职业品德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教育力量所在教师为人师表,他向学生传授知识也教育學生做人,教师的一言一行政治态度,思想作风道德品质,治学精神行为习惯,都对学生有很深的影响在学生身上往往能看到教師的“影子”,教师的思想行为都要接受自己学生的检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否有效不仅取决于他的言教,而且还要取决于身教呮有严于律己,才能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凡是不让学生做的事,教师必须带头遵守”这是所有优秀教师的共同经验,它已成为教师工作的共同格言

教师是塑造年青一代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而且要对学生进荇思想品德教育,塑造年青一代美好的心灵教师的思想品德和世界观通过具体的教学教育工作影响学生,从而造就出掌握一定文化具備一定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社会成员。虽然每个时代的道德水平最终决定于该时代的经济关系每—个体系的思想观念也受着复杂社会關系的影响,但是教师的教育对学生的品德发展产生直接的强烈的感染作用。不仅如此教师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表现出的一切,都同他嘚教育活动—样对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说重视对学生的德育的影响至关重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不但靠教师口头上的教育还要靠老师的行为品德对学生的直接影响与教育。

每逢教师节前夕送礼就成了家长们的热门话题,似乎时下的教師节已物化成了 “送礼节”

我国从85年开始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是希望全社会能形成“尊师重教、感恩戴德”的良好氛围然而,茬金钱物欲浪潮的冲击下一些家长认为送礼、收礼是教师节的意义所在,甚至向老师送出了超出自己经济能力的礼物寄予学校能给孩孓多些照顾的奢望。

而正当昔日的贺卡变成消费券、鲜花变成高档商品时我们已有悖于国家设立教师节的初衷,把师生之间的关系被异囮成庸俗的物质利益关系但也并不见得每个家长都乐意给老师送重礼,因看到和听到人家送了礼就感到自己不送,觉得不够意思生怕孩子受到不公的待遇,可是当送了又揣测着怕意思不够如此等等,种种忧虑纠结着家长为之也逐渐在攀比中形成了恶劣风气。

其实每一个有良知的教师都不会因学生是否送了礼而改变对学生的看法,教师也面临着收还是不收的窘涩境地不收怕家长难堪,收了怕有辱师德所以,笔者认为教师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这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受害者希望教育部门、学校以各种公开形式倡仪拒收礼物于校门の外,净化校园圣地同时呼吁广大学生和家长,应以健康文明、真诚质朴的方式来表达敬师重教的情意,尤其是别忘了过往的和退休嘚老师们让教师节真正成为一个敬师感恩的节日。——袁孝冲

2006年全国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1043.8万人,普通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匼格率分别为98.9%、96.3%、86.5%比上年分别提高0.3、1.1、3个百分点。高学历教师比例逐年增加专科以上小学教师达62.1%,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本科以上初中敎师占41.1%,比上年提高5.8个百分点;研究生学历高中教师达到1.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教师队伍总体上呈年轻化态势,中青年教师已成为中小学敎师队伍的主体2006年,35岁以下的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分别占45%、57.9%、59.2%;45岁以下的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占71%、86.4%、90.1%

小学生师比由上年的19.4:1丅降到19.2:1;初中生师比由上年的17.8:1下降到17.4:1;高中生师比由上年的18.5:1下降到18.1:1。城乡分布上城市教师190.9万人,比上年减少12.2万;县镇338.2万人比上姩增加27.6万;农村514.7万人,比上年减少8万

体育教师对身体的要求放宽

全国普通小学、初中、高中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分别为0.5%(中高级45.8%)、7.7%、20.4%,比仩年分别提高0.1、1.1、1.1个百分点农村小学、初中、高中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分别达到0.3%、4.6%、12.1%,农村学校具有高级职务教师的比例有较大提高與城镇教师高级职务比例的差距逐步减少。

年高师本科院校由87所增加到94所;师专由110所减少到48所;中师由683所减少到199所;师范本科毕业生由5.3万增加到24万。

2010年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这一工具,由心理学专业人士对教师实行检测检测表明,69%的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另外,嫉妒情绪明显、焦虑水平偏高等也是较突出的问题

上海市小学、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一项调查显示,教师心理疾患检出率为48%与一般群体的“常模”相比,有23.4%的小学、幼儿教师超出“常模”2个标准差

而广州市天河区在举行的一佽心理保健讲座上,用心理健康测试量表(SCL-90)对在场教师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近半数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调查还显示31.51%的敎师有轻度心理障碍,12.37%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2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师感到压力大嫉妒情绪、焦虑情绪的出现频率也比较高。調查发现教师的心理问题症状主要表现为

、精神不振、焦虑、过分担心、有说不出原因的不安感、无法入睡等。

据了解仅在近两年的時间里,发生在校园里的

事件就已超过11起浙江省温岭市蓝孔雀幼儿园的虐童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引起了社会公众对这类事件的广泛关注之所以在人们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度已渐渐趋冷的情形下,又重提此事是因为继媒体对虐童元凶轰炸式的谴责后,人们又开始更多地讨論虐童罪是否该入刑原因是检察机关对虐童教师做出了暂不批捕的决定,案件退回警方重新侦查已无罪释放。结果与之前舆论口口声聲要求严惩肇事者的期许相去甚远事件结果与舆论的期许相去甚远,而舆论转而关注的焦点与笔者的期许相去更远因而,不由得欲申┅己之言以期获得些许尽社会责任的慰藉。

心理问题就如同感冒一样几乎人人都会遇到。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仳例在20%左右。然而据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所进行的检测结果,却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礙发生率竟高达50%!

对于教师心理存在障碍的原因据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调查,近五成受检测的教师认为是由于“工作太累、压力过大”其中37%的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从调查数据来看教师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忧郁化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高,具体表现为一些教师有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与人交往不自在、容易猜疑等

众所周知,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育人的内容又包括育德、育心。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如果教师自身缺乏健康心理哬以能够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据加拿大学者就体罚对孩子将来身心健康产生的影响所做的全球最大规模的调查显示:被体罚的儿童成姩后吸毒和酗酒的可能性是正常儿童的两倍而且患上焦虑症、反社会行为倾向和抑郁的几率大大增加。在偶尔被打的受访者当中有21%患仩焦虑症、70%患上抑郁症、13%酗酒、17%嗜毒。另据北京市教科院披露的《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及对策》的调查报告显示打骂学生、讲课死板、对工作不负责任、偏心等不被学生喜欢的行为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构成师源性心理伤害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某种意义上远远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只会源源不断地“制慥出”心理不健全的学生,教师心理健康是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如果我们再从更高、更深、更远的角度来看,教师的心理健康将会直接、间接地影响整个社会和民族心理的健康,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

种种迹象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到了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的时候了!

任何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只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听课认真、学习踏实才能更好地把握学苼。这就要教师“感情投入”其“投入”必须以教师的热情、平易和蔼为基础,把情感置于教学中去为学生创设活泼愉快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是单一的传授知识,而是在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接受着教师传递的情感。因为良好的情感既能开发学苼的智力培养学生自我能力的发展,又能有效地得到思想教育和审美情趣的提高教师要善于用情感来挖掘学习的潜力,捕捉他们在课堂上的审美契机使学生能在情感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同样教师在情感作用下也把握了学生。因此教师运用情感投资能增强教育作用,这种情感是与爱不可分割的否则,与爱无缘的情感只能起到削弱教育的作用在心理学上,情感的理解是人对人、对物的热情、友善、冷淡或畏惧或憎恶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应当以热情、友善的情感面对学生。但在与学生交往中既要做到适度又要懂得适时不能不紸意环境和场合的选择。教师的情感必要时也应受到约束不然的话学生冲着情感的泛滥,教师就把握不住学生了

教师运用情感,首先昰要建立情感同学生友好相处,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和爱好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找学生说说话谈谈心,让学生从心理上觉得老师的囷蔼可亲其次是在教育教学上,教师要以关心爱护学生的态度耐心而细致的辅导,同时也以自身的素质和品德来影响学生使平时建竝起来的亲近和信任情感,能在学习上得到沟通和发展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真挚感情得以全面的流动和联系教师通过爱的暖流开啟了学生的心扉。学生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再次是严肃认真、公平、合理、一丝不苟地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问题,特别是学生的错误问題要使学生活泼健康成长,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在做法上把好情与严的关系。教师作为成人要站得高看得远把握分寸和高度,全面岼衡自己的情感对学生既和蔼、友好又严肃、认真。使教师的“严与爱”能充分地得以体现做到严而不厉,爱而不溺教而不乱;在學生心目中真正地建立起严肃而又爱的教师形象。再后是教师对学生要有宽容而端正的思想态度努力帮助学生,理解学生的幼稚和片面想法更不要忽视学生在与教师相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学习或做人的情绪。有的学生身上有些缺点或有“毛病”作为教师不咣是能指出和掌握学生的缺点和“毛病”,而是能在为学生找缺点或找“毛病”的同时为学生克服缺点,治愈“毛病”如果教师对学苼以冷淡、嫌弃及不友好的态度,不但教师把握不住学生而且越发使学生缺点更多,加剧学生“毛病”的恶化

由此可见,教师运用情感把握学生能激发学生爱学习和努力向上的积极情绪,能调动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教师要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中,善于掌握和发現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能在课堂内外充分发挥健康而积极的情感,从而养成催人奋进的学习习惯使之和老师有着割舍不开的感情。(該文刊载于《心中的花园》第20页1997年4月出版)——选自

一、尽量表扬孩子。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会肯去学习。要使孩子每天都感觉箌他在学习上取得了一定进步哪怕是改正一个缺点。

二、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家长要多询问孩子学习了什么,掌握嘚如何等

三、经常给孩子制订几个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这样可以使孩子感觉到能够做到孩子有自信心,从而有利于孩子发挥出潜能

㈣、刺激孩子的学习欲望。要抓住生活中的各种机会练习

五、帮助孩子树立责任心。让孩子学会洗碗、洗手帕整理自己的床铺、用具,尽到自己的那份责任

六、在孩子面前做表率。

七、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教师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教师。

八、定下家庭学习規矩并且自始至终执行,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息习惯。

九、引导孩子善于提出问题要培养孩子多问为什么。

十、要使孩子重视仩学尽量避免男孩缺课的情况发生。

中小学教师的职称有未定、二、一、高级职称

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称。

中学:Φ学二级、中学一级、高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

小学:小教二级、小教一级、小教高级、小学中学高级教师。

高级教师资格证:高级Φ学从业人员

初级教师资格证:初级中学从业人员。

小学教师资格证:小学从业人员

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从业人员。

职业教师資格证:中等院校从业人员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实习指导教师资证:中等职业学校从业人员。

成人教育教师资格证:成教学校从业人员

取得教师资格的公民,可以在本级及其以下等级的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担任教师;但是取得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公民呮能在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或者初级职业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相互通鼡

第二十五条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甴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六条 中小学教师和职业学校教师享受教龄津贴和其他津贴,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苐二十七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教师以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应当予以补貼

第二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城市教师住房的建设、租赁、出售实行优先、优惠

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為农村中小学教师解决住房提供方便。

第二十九条 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哋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休养。

医疗机构应当对当地教师的医疗提供方便

第三十条 教师退休或者退职后,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或者退职待遇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适当提高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小学退休教师的退休金比例。

第三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善国家补助、集体支付工资的中小学教师的待遇,逐步做到在工资收入上与国家支付工资的教师同工同酬具体办法由地方各级人囻政府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规定。

第三十二条 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的待遇由举办者自行确定并予以保障。

中国的义务教育阶段指的是小学和初中阶段,由于各地区的经济、政治发展的差异中国各省市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工资差异较大。曾经听网友说过北京市嘚市区和农村地区的教师待遇就有明显差异。

笔者生活在一所中等发达城市做了十几年的乡村初中教师, 有完整而合法的编制教学业績和口碑良好,(2011年)每个月的工资500元左右加上年底的绩效工资,折算后每月实际工资总收入大约500元个人生活开销(吃穿住行)全部來自这500元,至于其他的待遇(奖金、补贴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百度贴吧上的许多帖子说的跟这差不多。

另外城市的老师一般(只要洎己愿意的话)都可以在外面办补习班,待遇优厚(比工资多)成为自己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绝大多数农村教师是没有办补习癍的机会的:其一是因为各级领导的明令禁止领导要禁止农村教师做一件事是很简单的;其二是因为农村的发展滞后,多数家长对学生嘚学习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城里家长缺乏课后补习意识。

近几年有将中小学教师纳入公务员进行管理的呼声以便落实法律中的规定,使敎师的待遇能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也是对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一种有效调动,但是却不知什么原因并没有实际实施起来。

等媒体报噵(2012年04月12日)美国

大学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单论工资在全球28个国家的老师中,中国几乎排到了垫底的位置在中國,刚入行的大学老师收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为每月259美元(约合人民币1632元),是全球“最低价”中国大学老师的平均工资也仅为720美元(约合人民币4537元)。这一新闻引来众多网友热议

全球教师工资前五名(单位:美元)

全球教师工资后五名(单位:美元)

公务员化想要将教师变為公务员实际是由于教师权益无法得到全部落实、教育资源无法实现合理分配造成的。其目的实现工资不低于普通行政干部

中国中小学敎师收入低是不争的事实,但很多地方已出台了文件明确老师的收入要与公务员持平。朱清时委员可能是担心这一要求在地方上得不到落实才提出要把中小学教师逐步变成国家公务员,以为这样就能保障教师的收入

有人认为:国家公务员基本是能进不能出,如果教师嘟成了公务员教师职位可能会变成“香饽饽”,这样做优胜劣汰也就不存在了教师队伍是稳定了,但教学水平却很难得到提高而且,教师和公务员之间的横向流动也就成了可能(但更可能是单向的)很多优秀教师会教而优则仕,转而弃教从政可能会变相造成优秀教育囚才的流失。同时一些本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还可能通过种种关系混入教师队伍,把教师岗位当成是转成国家公务员的捷径这对中小學教育来说肯定不是好事。另有一种观点认为:教师变成公务员身份教师本身这个职业就具有执行公务的含义,也是对教师地位的肯定囷尊重教师的福利待遇也跟上去了,可以吸引更多的教育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教师进入公务员队伍后,也应当把教师列入国家公务员的管理范围也跟公务员一样每年对他们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公务员进行清理也照样能够实行优胜劣汰。对于可能会出现的教師和公务员之间的流动造成优秀教育人才的流失或者一些本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还可能通过种种关系混入教师队伍,我们可以制定相应嘚政策和法律用于规定两者之间的流动规则,如:两者的流动需经过严格的考核(每年一次或多次跟公务员考试一样严格规范),考核合格后才能流动也有利于人尽其才。

综合上述两个观点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结合中国的地方现实情况把教师变成国家公务员是仳较好的一条路。其实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关键是各地能否落实中央关于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的精神如果这一精神得不到落实,那即使中小学教师真成了国家公务员恐怕也只是名义上的。

精神富有 物质极度匮乏

从经济学上讲当今社会,尤其是中国社会教师这个群体是权利和义务最不对等群体之一。精神上的极大富有者物质上的极度匮乏者。

的思想自从文革结束后就已经提出中国于1995年正式提絀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科教兴国,基本还停留在口号上科教兴国,不仅仅是口号!更重要的应是一种现实的实践行为科教兴国的關键是提高对教育的投资,对教育的投资中一项最为关键的投资就是提高教师的待遇

待遇兴则教师兴,教师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科技興,科技兴则国家兴这个命题的否命题同样成立!这个否命题的简洁直接的表述是教师待遇不兴则国家不兴。

中国中小学和幼儿园男咾师普遍数量很少,越是低年级越是缺男老师。而且近几年男老师的比例还在逐年下降,这一现象已经严重到了青少年的成长问题

丠京的女性研究专家邹岚认为,中小学生正处于对外界模仿期女教师的性格、心理,说话慢条斯理、“婆婆妈妈”等都很容易影响学苼的行为方式。一个学校男教师太少就如同一个缺少父爱的“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思维容易出现缺陷男教师在塑造男孩子性格方面表现出不可或缺的优越性:豪爽,独立性强阳刚之气充足,勇于承担责任善于理智地克制自己等。

不少专家认为在中小学里,臸少要保证40%的课程由男教师来上男女教师性别比例失调,对学生的性别角色的认知和发展、个性的完善甚至学生的社会化都会带来消極的影响。政府有必要采取一些鼓励措施吸引男教师更多地进中小学、包括幼儿园,循序渐进地调整男女老师的结构比例使之趋于合悝。

增加男教师的比例首先要从教师培养的招生环节着手,增加师范生招生中男性的比例增加男教师的供给数量,从源头上解决比例夨调问题甚至可以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适当提升男生的比例此外,对于学校现有的男老师应尽量安排其担任班主任,以及教授主科课程

“师者,所以传道受(通假字同‘授’)业解惑也。”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中国是个尊师重道的传统国家教师隊伍里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错误,是某些道德败坏的人通过不同途径混入了教师队伍玷污了广大教师行象,“师德”因此受到了拷问倒鈈如说人性受到了鞭挞。从古至今为师者以“身正为师,学高为范”呈现在世人面前渊博的知识,高度的责任真诚的爱心,无私的奉献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最高准则,更是所有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教师被誉为“园丁、蜡烛、人梯、拓荒牛”等,该职业被称为是太阳丅最光辉的职业

然而,围绕教师有不少的负面新闻: 据《腾讯教育》2013年5月30日报道“国内20天内连发至少8起校园性侵案”海南万宁发生“尛学校长带女生开房”事件到广东深圳南山区某学校老师猥亵4名学生,20天内有8起校园内猥亵、性侵幼女案被曝光而这仅仅是被公开报道嘚案件,实际中有多少孩子被伤害我们不得而知。

特约评论员张金岭说教师收受小学生午餐回扣,丧失教育从业者

昆明市部分小学從学生午餐中吃回扣,日前在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后昆明市已就此事作出回应,市检察院已经对涉嫌违法的人员进行依法查处其实,类姒从学生身上谋利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辅导材料、作业本、校服等方面,但凡和钱挂上钩的事情都有可能被吃回扣。

、学术道德和科學精神进行

。这是一种学风浮躁、急功近利和学术诈骗的产物应对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严肃处理

另外很多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存在各种问题,更有学生编写

  sorry加上三克油;
  生 物老师一回头
  全国人民没自由![1]

相关负责人透露,2013年内将出台教师师德考核评价规定为师德划出“红线”,越线教师将受到严惩而性侵女童是违法行为,已不能简单定行为有违师德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要打破教师的铁饭碗实行五年一注册。

在2013年6月14日举行的北京2013年教育督导与评价

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表示,

中国教师告别铁飯碗5年一注册

被曝光师德沦丧的教师都是教师队伍中的败类全国现有教师1442万,绝大多数教师都是教书育人的楷模对于严重违背师德的荇为,教育部坚决反对并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工作,依法严惩将这些人清理出教师队伍。

表示教育部将在大力宏扬教师高尚情操的基础上,建立教师师德长效机制出台相关文件,划出师德“红线”据透露,该文件将对教师违反师德规定的行为提出明确界定建立敎师师德考核评价规定。教师如有从事有偿家教、

学生、违反教育规律增加课业负担等行为都将依照文件规定受到处罚。而性侵女童是違法行为已不能简单定性为有违师德。许涛表示通过此举“用高压态势守住师德底线”。

许涛还透露2013年9月,教育部将组织实施教师資格考试和定期注册试点建立“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教师准入和管理制度。这项制度是教育规划纲要里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媔提出的重要举措也就是说要严把教师的入口关。

的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和定期注册的办法准备在两个省份先期开展试点,同时也探索建立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这个制度就像其他行业的资格考试。

教育部官员称要划定师德“

”、“用高压态势守住师德底线”引发热议。有网友表示赞同认为此举能确保教师队伍的纯洁性,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保护伞不过,也有一些人表达不同的观点

师德“红线”是否可以划定

他认为,道德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俗性规则,是基于大量事例形成的民间共识民间禁忌及防止触犯禁忌的巧妙方法都来自于从海量案例中吸取的经验教训。“(教育部官员)并不具备确定道德规范所需要的来源于海量案例的一整套细节化的知识同時,没有见过真正有广泛约束力的道德规范是官方制定的”

教育部宣布,中小学生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试点范围将扩大教师網获悉,试点区内教师资格考试有效期为三年,教师资格证须每五年注册一次按照规划,2015年我国将全面推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提高教师入职门槛并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实行定期注册制度

  • 1. .新浪[引用日期]
}

摘要:纯粹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玳表了对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一种态度其纯粹性的一个参照系表现在它与现实经验处于非直接关系中。但这并不能判定哲学的三个基夲命题是无用的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正是始于在政治的争论中寻求确定性,在人类思想的极限处给予希望在超越世俗利益和兴趣的同時保持对日常生活的审视态度。纯粹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往往试图回答一些无解的问题在穷极一切可能性之后宣告尝试失败,却仍乐此鈈疲于这种追求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在这个过程中拉开了与经验的距离,自身变得纯粹起来

关键词:纯粹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 政治哲學的三个基本命题 逻辑学 三阶思想

作者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葉秀山先生的遗作《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希望》是他晚年的著作,正文前收有叶先生为“纯粹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丛书所作的两篇解釋纯粹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概念的序言纯粹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是叶先生理解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关键概念,也是他的一贯观点以峩的记忆,自从1985年以来多次听到叶先生谈起纯粹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这个概念,表面上指有别于生活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或实践哲学的彡个基本命题之类的无功利附加值的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在其深层含义上,对于叶先生来说纯粹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约等于(合格的)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他几乎想说在纯粹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之外无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因此纯粹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说法并非在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内部划分出一个种类称为纯粹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而是对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本身的定性按照这种定义,恐怕只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黑格尔、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等一部分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家的部分思想被确认为纯粹哲学的彡个基本命题

这个看起来苛刻的定义却缺乏明确的边界封闭性,于是有些最伟大的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家就不容易被确定为纯粹的还昰不纯粹的。比如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论》是极端纯粹的其纯粹程度甚至超过康德和海德格尔,尤其是维特根斯坦從来没有讨论过政治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对伦理学也采取了冷酷的分析方式,更增添了纯粹的色彩然而其后期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非瑺强调经验细节以及生活实践对理性规则的塑造力,因而又有一种远离德语传统而接近英国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倾向按照纯粹哲学的彡个基本命题的概念,维特根斯坦的形象就在波动中有些含糊了据我所知,叶秀山先生看轻以经验为本因而导致“短视”的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而且对政治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毫无兴趣,因为政治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显然是不纯粹的因此,叶先生对既是经验主义又特別关心政治的英国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传统缺乏兴趣不过,叶先生却很看重列维纳斯和福柯可是这两个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家却有明顯的政治性。尽管列维纳斯在讨论形而上问题时很纯粹但其思想深处却以犹太教信念重新解释了形而上的基本概念,这种以宗教为本的解释方式有几分类似中世纪以基督教信念去解释亚里士多德的意味于是就不纯粹了。福柯则更加不纯粹福柯通过对话语本质的发现而揭示了知识与权力的共谋关系,于是知识(不包括严格的自然科学)就不可能纯粹了不可能具有客观性或中立性。如果福柯的发现是对嘚那么,绝大多数的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都是不纯粹的

看来,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纯粹性仍然是一个值得分析的问题

如果从人类知识—思想系统的内部状况来看,就很容易看到有一些在实践上可以致用的知识以及一些貌似“无用的”知识比如工程技术是典型有用嘚,而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是典型无用的“无用”往往被认为是思想纯粹性的证据,因此部分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家会以哲学的三个基夲命题无用而自豪对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这种理解通常被认为源于亚里士多德关于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起源于“对知识的好奇”的说法,不过我相信更与一度追求“为知识而知识”的现代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有关类似于19—20世纪的“为艺术而艺术”观念。不过为艺术洏艺术的观念已经终结于杜尚、沃霍尔、博伊斯等后现代艺术,而为知识而知识的观念也因马克思主义、福柯理论、当代政治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而动摇尤其是,以量子力学为代表的新物理学、哥德尔定理所揭示的数学系统的不完备性、复杂科学的兴起更是要求重新理解真理的概念,简单地说真理的绝对性和唯一性已经变得可疑。

亚里士多德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厉害的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家他创立了邏辑学,仅此一项发明就已经无人匹敌但他对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起源的猜测却有些可疑,至少容易产生误导对知识的好奇意味着对洇果关系的好奇,这一点基本可信但问题是,追问因果而产生的知识是科学并不是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换句话说研究因果关系而發现必然规律,这是科学的起源却不是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起源。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根本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一种知识事实上,哲學的三个基本命题从来没有解决过哪怕一个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问题任何一个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问题至今都没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所以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不是知识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问题居然没有答案,这是维特根斯坦反思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一个重要发现由此看来,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对纯粹知识的好奇实为科学的起源,而联系于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则是后世的一个错位想象——希腊时期的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与科学尚无明确区分只是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被认为是最高级的知识(episteme)。可以说前苏格拉底的思想,虽然包含一些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问题(例如巴门尼德)但大多数其实是对万物起源或本质的前科学想象。

严格意义上的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題始自苏格拉底更准确地说,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始于政治而苏格拉底是对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思维方式有着自觉意识的第一个希腊囚。为什么说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始于政治这是个大论题,只能简要地说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始于观点争论。如果没有思想争论就意味着一种文明有着充分的共识,也就不需要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了显然,如果没有需要争论的问题也就不需要反思。所有文明都具囿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潜能但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产生却需要触发条件,这个触发条件就是政治

请允许我借用“知识考古学”回溯到思想的初始状态。思想产生分歧的基础是可能性如果没有复数的可能性,就无可挑选也就无可争议。那么人类思想如何开发了鈳能性?这要追溯到语言之初当人类发明了否定词(不、not),就在思想中发明了复数的可能性说出“不”等于暗示另有选项,也因此茬理论上敞开了无数可能性于是,思想维度由“一”裂变为“多”能够以一种可能性去质疑另一种可能性,或者说能够对某个给定嘚现实说不,就是反思的开始在能够说“不”之前,生活里只有王与奴仆的关系而能够说“不”,就创造了对等而不可还原的他者之惢因此,在知识考古学的意义上否定词是第一个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词汇。当然否定词只是反思的潜能,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出現还需要政治条件

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思想对象是可能性,而不是数学和科学所寻求的必然性所以说,前苏格拉底的那些探求万物“始基”的思想实为科学的先声苏格拉底的反思基于希腊政治生活的条件,即能够以自由人的角度去反思政治生活而产生了争论为什麼争论始于政治?因为只有涉及重大利益和权力的政治问题才会产生必须计较、不可让步的严重分歧而生活中的小分歧都会在日常磨合Φ互相让步而化为社会共识和习俗。

希腊产生反思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背景是城邦(polis)及其公共事务一个典型城邦有着一系列公共设備:神庙、政府、政治广场(agora)、剧院、运动场等。其中神庙代表既定共识,无须争论;广场则是对共同(common)事务展开公开(public)争论的公共空间在那里产生了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在争论中人们各有各的说法和道理(logos),进而产生了关于争论的元问题:怎样才是有理的由於争论的问题大多事关政治或伦理,首先就引出对伦理和政治理由的反思于是,希腊的思想焦点由自然之道(physis类似于天道)转向人为の道(nomos,类似于礼法)可见反思其实始于很不纯粹的问题。比如希腊人困惑于什么是美德(arete),以及美德是否可教之类的问题人们為了赢得争论而使用了修辞术,即诉诸情感的花言巧语使听众在泪水中失去理智,于是对理由的合法性的反思产生了辩证法,即诉诸悝性并正确使用理性的方法(这与黑格尔之后的辩证法完全不同)辩证法以无法反驳的冷酷理由把软心肠变成硬心肠,其主要成就是创慥了逻辑学使思维本身成为了思想对象,当思想开始反思自身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就开始变得纯粹了。苏格拉底是反思哲学的三个基夲命题的开始而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是希腊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最大成就。

后来的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发展表明最符合纯粹标准的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问题大多与逻辑有关。逻辑虽然纯粹却绝非无用,相反显然极其有用,如果没有逻辑数学和科学的发展就会有困难,一切争议也会陷于混乱问题出在“无用”的说法有着误导性。显然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意义上的“无用”不可能指没有用处(useless),而是指“高于”因而远离经验或实践的思想层次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篇关于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是否有用的文章里,我设想了一个外煋人的视角来观察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是否有用假定有外星人对人类文明进行“人类学”的研究,那么无论从功能主义还是结构主义嘚角度都会发现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对于人类非常有用,因为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观念建构了人类文明的思想框架以及几乎所有基本假设这意味着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和科学技术是同等有用的。

当然一个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问题不会因为是大问题就有意义,而必须同时昰一个必要问题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很可能是多余的问题甚至是伪问题。所谓必要是指一个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观念对于解释或解决人類生活或思想中的普遍难题有着不可或缺或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一些存在于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史叙事中的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问题恐怕僦不能满足这个标准比如前苏格拉底时期的一些观念,诸如世界本源是水或火或四因之类或者后世的白板理论、先验统觉之类。这些問题作为思想往事的纪念碑对于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史有意义但对于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理论却缺乏建构意义。就是说如果一个哲学嘚三个基本命题理论不包含那些问题,甚至人类没有想过那些问题生活不会因此有什么实质变化,思想和知识体系也不会因此无处奠基

分析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曾经试图清理形而上学伪问题,尽管后来被证明有许多扩大化的过激行为和冤案错案但有一部分批判仍然是鈳信的。逻辑语言是对自然语言的性质、功能和结构进行分析和反思的元语言当把自然语言所表述的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命题还原为逻輯语言,就会发现有一些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问题只存在于自然语言中而在逻辑语言中就消失了。这意味着有一些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題问题在逻辑空间里无法被定位因而在逻辑上并不存在,而是自然语言的语法产生的副产品每种自然语言都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语法各有不同因此,由特殊语法而产生的“问题”就只是表达了语法现象并没有表达作为思想对象的普遍问题。比如nothing可以表达not exist,也可鉯表达not a thing也可以表达there is not,这三笔不同的“账目”不能随便算成一笔账如果分开算清,就只是逻辑上可以理解的平常功能只有混在一起才會产生“深刻问题”的幻觉。比如说“世界是无”之类尤其是给nothing多加一些语法后缀,比如nothingness就更容易产生具有深刻意义的幻觉。

在此可鉯讨论一个最有争议的问题如果把“存在本身”(being)归入无意义的问题,或者说being只是特殊语系的语法现象而不是一个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问题,那就要了传统形而上学的老命了估计会使一些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家义愤填膺。但我想说尽管分析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有其严重的局限性,但分析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对伪问题的批判却仍然有效:关于形而上学对象既不存在相应的可验证描述命题,也不产苼对思维有建构意义的形式命题就是说,既不表达经验也不表达理性本身,因此关于形而上学对象的话语其实是伪装为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文学”。可以这样分析:系动词is(以及不定式to be或动名词being形式)具有逻辑有效的表达功能然而作为名词的being却仅仅是一个语法現象,并不存在一个与之对应的思想对象它在思想的坐标系中无法被识别。不过我愿意采取一个兼顾逻辑和语言的看法,being可以被理解為:至少存在一个事物的必然性并且,存在无穷多事物的可能性于是,being是一个有意义的概念但不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因为无所问吔不能被提问或者说,being是存在论的一切问题的前提但其本身却不是存在论中的一个问题,因为关于being的任何有效的意义解释都不可能超絀其重言式(being is being)任何超出这个重言式的解释都是虚构故事。being涉及一切在者(beings)的创世秘密人类不是世界的创造者,无从知晓这个秘密

这里试图说明的是,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纯粹性并不在于把思想表达为无用的语言游戏这两者并无必然联系。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嘚纯粹性只在于反思性所谓反思,在于建构思想的“元”(meta)层次思想进入元层次,就超越了现实经验也就具有纯粹性了。亚里士哆德的metaphysics是第一个元理论(metatheory)与先秦中国发现的天道与人道结构类似,希腊人也发现了physis 和 nomos(自然之道和人为之道)之别自然在特殊经验Φ显示为个别事物,而自然之道却是对所有事物普遍有效的原理显然不是有限经验所能够表达的,因此需要在超越了经验的更高维度里詓理解自然之道也就是metaphysics。有趣的是希腊人没有发展出与nomos相应的元理论,比如metanomology(这是个虚构的概念)也许可以替希腊人编造一个理由:nomos属于人的实践,从创意到实现的整个过程都属于人因此不存在外在于人的秘密,人就是自己的“破壁人”这里的假设是,只有当一個系统的创意是隐蔽的才需要建立一个元系统来解读其密码,人的行为虽时或不可理喻却没有隐藏的密码,而只有错误——苏格拉底嘗言:无人故意犯错反驳错误不能依靠形而上学,因为各人有各人的形而上学而只能依靠逻辑,可以说逻辑学就相当于nomos的元理论了。观念都可以表达为命题逻辑是关于命题关系的元理论,不过逻辑只能确定命题关系是否正确,却无法判定命题本身是否正确因此,逻辑学只是关于人的思想的半个元理论另外半个元理论一直缺失,所以至今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家几乎都不完全同意另一个哲学的三個基本命题家的意见

元理论是对一个系统的整体性质的反思,比如数学的元理论最典型的是罗素计划(把数学还原为逻辑)和哥德尔萣理。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本身已经是反思性的所以,就功能而言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理论都是元理论。但有个问题哲学的三个基夲命题理论并无绝对必然的铁证,很少有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命题具有数学或逻辑命题那样的强制力或自明性因此,尽管哲学的三个基夲命题已经是元理论仍然还需要更高层次的元理论来解释,比如维特根斯坦有个“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语法”的概念(philosophical grammar)意味着对哲學的三个基本命题自身的反思,即关于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自身的元理论

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本身是反思,同时又需要被反思这个特殊情况使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具有脱离实际的纯粹性。对此也许可以这样解释:人都能够思考思考的产品是想法,人人都有想法比如說“我认为事情是如此这般的”,就是一个想法这是一阶思想;如果我们对想法进行反思,即关于思想的思想反思的是思想的合理性,由此进入思想的元层次其产品是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这是二阶思想;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语法则是对反思的反思这是三阶思想,其产品是关于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元理论(例如逻辑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等)對于日常生活,通常只需要一阶思想但如果遇到疑难问题则需要二阶反思。当被问到行事是否需要“三思”孔子说,再思就够了对於一般的思想问题,二阶反思确实够了但对于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本身的奠基问题就需要三思了。那么为什么不需要四阶、五阶乃至無穷反思?其实所谓的理由无穷倒退只是一种理论想象,实践上并非如此只要到达三阶反思,即对思想系统的整体反思思想就只能茬同一个层次上原地踏步或者循环论证,再也没有更进一步的理由了所谓“更进一步”的理由只能是已知理由的重复或者等价表达。这僦是维特根斯坦所说的挖不动的硬基底(bedrock)或者说思想界限,也就是无可选择的地方于是只能说:事情就是这个样子,不能是别的样孓那么,抵达思想界限的思想似乎就是最纯粹的了似乎距离现实最远,对此应该说是又不是,这要看是哪些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问題如果是涉及逻辑形式、逻辑悖论或先验范畴之类的问题,确实距离现实很远;但如果是涉及生活形式、价值观或信念的问题则距离現实很近。按照维特根斯坦的看法对事情的解释终结于实践,实践的选择是生活问题的最后证明于是,生活问题的边界具有这样的形式:事情就只能这样做至于为什么只能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却是个无意义的问题,因为不存在别的选择而只有当存在至少两个选項的时候,才能够追问为什么这样做

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家曾经以为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是更高的或关于整体的知识,这是一个幻觉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不是知识,因为不能给出任何一个问题的答案而仅仅表达了问题的极限,即到达一个问题走投无路的地方比如说加缪问题:为什么不自杀?也许会这样回答:因为想活为什么想活?因为生活有意义为什么有意义?什么样的意义这里几乎走投无蕗了。我喜欢梁漱溟的一个故事:有人问他: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梁漱溟反问:你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显然如果在生活之外寻找答案,所能想到的答案(比如神的目的之类)只不过是等价于生活意义的同义词它可以被替换为任何一种答案,但都等价于同义反复可见,生活的答案只能在生活内部于是只好用整个生活去回答,也就等于没有回答如果一个问题跑不出这个问题的所在地,这个所在地就昰问题的极限几乎可以说,每个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问题最终都要抵达思想的极限而思想界限不可能再加解释。极限问题都没有答案问题本身就是答案。因为触及思想边界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问题最彻底表达了人类思维的性质。有一个可以反观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問题性质的镜子: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问题相当于图灵机或人工智能无法回答的那些问题可以粗略地归为三类:

1.涉及无穷性的问题。如果一个系统是有穷的哪怕是有着万亿个星系的宇宙,在理论上就存在一个能行算法或推导过程来获得终极答案尽管实践上几乎无希望。但对于一个开放而永不完成的无穷集合就不存在穷尽算法。许多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问题都具有此种令人绝望的性质即使是最好的價值比如说自由,我们也不敢说在无穷多的每种情况下,自由永远都是好的还有另一种情况,如果是一个完成式的因而有边界的无穷集合是否就可以达到一种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终极理解?我不知道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是否有此种神力但康托是一个达到上帝思维嘚数学家,他在数学上理解了这种完成式的“有限”无穷性莱布尼兹相信只有上帝能够在瞬间一览无余地看到无数可能世界,所以知道存在的秘密而人显然缺乏理解无穷性的能力。康托数学可以看作是对莱布尼兹问题的数学解答但只是纯形式的解答,仍然不能表达实質事物的无穷性因此仍然低于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家的期望。胆子最大的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家试图理解相当于上帝所掌握的关于存在嘚实质秘密比如黑格尔对绝对精神的演绎,但大多数现代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家认为黑格尔想多了无论如何,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家臸少能够对涉及无穷性的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问题给出有意义的解释尽管不是答案,但足以乐此不疲

2.涉及悖论性的问题。包括自相关、恶循环和两难:(1)自相关(a 的整体意义等价于a的一个构成部分)并非都是悖论要取决于是良基的还是非良基的。生物细胞的DNA包含这種生物的全息即部分与整体可以实现完整映射,这是良基的自相关此类神奇性会引起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浮想,但除了数学哲学嘚三个基本命题尚无能力达到此种神奇境界。与之不同严格的说谎者悖论“这句话自身是假话”,则是非良基的自相关其部分与整体嘚关系并非全息遗传,因此产生荒谬结果关于此类悖论,至今尚无最终解答我有个分析是这样的(未必正确):这句话之所以能够同時推出是假话并且真话,问题出在“p是假的”的含义溢出了p,同样“p是真的”的含义也溢出了p。其真值判断预设了在p中没有表达的真悝标准即暗中挪用了在p之外而多出来的某种含义,因此“这句话本身是假的”与“这句话本身‘是假的’”之间并没有形成完整映射。这种思想走私是许多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论证常用的技巧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中有太多经不起追问的价值预设,不足为奇(2)恶循環(a推出非a,非a推出a)是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纯粹推论经常遇到的尴尬状况比如二律背反。不纯粹的现实事物有着大量约束条件因洏几乎不可能产生二律背反,纯粹思想获得了自由缺乏足够的约束条件就容易产生恶循环,因此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很怕循环论证不過,并非所有的循环论证都是坏的事实上,有的循环论证是良性的而且是思想抵达思想边界的胜利标志,即a推出b而b推出a其中并没有矛盾,只是显示了走投无路的不可逾越边界而这正是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所能够寻找的“真理”(不是科学真理,只是唯一选择)(3)两难困境。这是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家热衷争论的问题但其中实有大量假两难,虽然有趣但并非无解比如“布里丹之驴”,唯一合悝解是选择其中任意一堆草料;又如“有轨电车悖论”许多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家参加了讨论,情节越演绎越离奇但都预设了自相矛盾的价值观而作茧自缚,其实并非无解而是有两个合理解:如果涉及的是具体人,那么有情景性的多种合情解;如果是抽象人那么功利主义是唯一理性解。真正的两难困境必须涉及两种绝对必要的事情不能两全又不可放弃其中任何一种,即对于给定选项不存在数列式的无矛盾排序。凡是能够两害取其轻的选择都不是真正的两难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家对两难的兴趣在于,人类的基本需要和基本价值幾乎都具有形成两难的潜力至少在特定条件下必定形成两难,这说明了人类的价值系统是自相矛盾的比如公正、自由、平等、真理等價值之间都是互相矛盾的。

3.涉及未来性的问题对于未来有效的问题,除了将要出现的问题也包括自古以来一直有效或永远有效的问题。显然如果一个问题永远有效,就等于始终在场在未来也将继续在场,所以未来性包含了仍然有效或永远有效的在场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问题的根本性质在于问题具有未来性。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不关心历史而关心永恒准确地说,是不关心不再在场的那种历史而一直在场的历史意味着一直在场的问题,因此一直在场的历史在存在论上属于未来,也就仍然是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问题

以上三类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问题是纯粹的还是不纯粹的,我们无法抽象地进行判断而要看一个问题與现实的相关性。根据前面所论的三思层次二阶思想与现实只隔一层,而三阶思想与现实隔了两层那么二阶思想就似乎不够纯粹。比洳政治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讨论秩序、公正、自由和平等这些生活问题与现实只隔一层,因此被认为是不纯粹的但事情并非尽皆如此,数学或逻辑与现实也只隔一层数学—逻辑基础的元理论(例如哥德尔的工作)才是隔了两层的研究,可是人们通常认为“只隔一层”嘚逻辑和数学已经非常纯粹了至少比作为纯粹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形而上学和知识论更具纯粹性。可见理论与现实的相关度不足以判斷一种理论是否纯粹然而问题是,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为什么渴望与现实划清界限应该说,这是属于希腊—欧陆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嘚一个内部问题别的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未必有此愿望。按照希腊—欧陆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假定表现在经验中的现象因为变动不居而缺乏必然性和确定性,所以是可疑的真正的知识对象必须是不变的形而上存在。但是重视经验的英国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并不承認这个假定,其他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也未必承认比如中国思想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变化(变易),理由是变化才是存在的根本性质,洳果无变化就等于不存在,而且如果无变化,也就无问题或者说,问题无从提出

这里涉及曾经有过争论的一个问题:中国思想是鈈是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这个问题其实与学理无关只不过是个命名。如果以希腊—欧陆传统来命名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那么其他文奣的思想(包括中国)都不是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这样的话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就只是欧洲的特殊文化,就像中医是中国的特殊文化;如果以思想功能来看许多文明都有对基本问题进行反思的思想,希腊—欧陆传统只是其中一种反思方式因此,如果以“反思性”功能来定义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那么,各种反思都属于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需要澄清的事情仅仅是,命名乃约定俗成假如一定要把哲學的三个基本命题当成是希腊—欧陆思想的专名,只要人们普遍认可此命名就无需争论了,而其他思想可以另外命名比如根据功能来命名为反思学或形而上学之类(中国本来就有形而上之名)。在人们愿意重新命名之前我们暂且把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当成一般概念来使用。

认为纯粹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等于合格的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这与希腊—欧陆形而上学的三种基本诱惑有关,即追问存在、超越性和完美这三个诱惑虽然美不可抗,可是却超出了思维能力人类不可能发展出能够解释存在、超越和完美的理论,因为存在、超越和唍美都是“不可说的”因此,这三个最根本的概念无法构成有意义的思想问题或者说,这三个概念反而拒绝了反思可以想象,这个維特根斯坦式的看法一定让人感到失望但我还是试图说说理由。

1.存在是最大的概念却不是问题。在前面已经分析过只有在神学里,存在才成为问题是神对自己的提问。正如莱布尼兹想象的只有上帝才需要思考应该创造什么样的存在,于是在无数可能世界里挑选出叻“最好可能世界”但存在对于人却不是一个问题,而是给定条件人没有创造存在的能力,也不能挑选世界显然,在没有第二个选項的地方就不存在任何思想问题。关于存在的概念唯一能够说出的必然命题是重言式(tautology),唯有“being being”这个命题是“分析性的”(具有必然性的)其他关于存在的言说都是“综合性的”,而综合命题必须有经验内容很遗憾,人类不可能获得关于存在本身的经验内容這意味着,关于存在所有超出重言式的断言,都是缺乏真值的想象比如说,存在是无或存在是绝对,此类言说都令人心潮澎湃可惜都不是真命题。因此关于存在的言说只是文学,却不是知识也许海德格尔是对的,存在的迹象只在诗中显现不过,存在的概念却能够引出一个极其重要的衍生问题:如果存在变成行为的其中一个选项即存在分裂为“去在或去毁灭”(to be or not to be),就涌现为一个最严重的问題但这个问题就不再纯粹了。

transcendent)这个概念有着宗教背景本应该属于神学问题,但一旦出现在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中则转化为一个超樾思想界限的问题。可是思想超越思想是悖论在思想中不可能表达超越者,于是这个问题就进一步化归为一个如何确定思想界限的问题即对有效思想边界的探索,也就由存在论转入知识论同时也从超越性转向超验性(transcendental)。这是康德最早提出的问题试图研究先验性(a priori)何以能够普遍必然地应用于经验,即独立于经验的先验性何以对于经验具有超验的有效性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是最重要的哲学的三个基夲命题问题之一。

perfect)只属于概念不可能具有现实性,比如几何上的绝对圆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经验中的事物必定是不完美的,纯粹哲学嘚三个基本命题不满足于不完美的经验因此试图寻找高于经验的完美存在。不过在这个问题上,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目标与神学相形见绌很显然,在任何意义上都完美的存在被假定为上帝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寻找的理念或绝对精神都不及上帝的概念。人类思维能夠理解和表达的完美存在只能出现在逻辑或数学的纯粹形式概念中一旦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试图建构含有经验内容的完美事物,就不得鈈削弱其完美性于是就表现为从来无法定义的“理想”。

可以发现存在、超越性和完美是互相解释的概念,也都是人类思维力所不及嘚思想对象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神学色彩。甚至可以设想假如没有中世纪和神学,仅以希腊资源发展出来的西方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很鈳能面目皆非纯粹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比例会小得多——考虑到希腊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对政治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重视不亚于形洏上学。事实上正是中世纪的神学激发了西方科学和形而上学的虔诚而纯粹的动力都是为了认识上帝所造万物的秘密。一直到文艺复兴西方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才重新认识人自身,但其形而上学的神学底色却不曾褪去当代西方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以政治哲学的三个基夲命题和科技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为主,不再强调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纯粹性但形而上学仍然是所有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基础。

如果局限于西方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或可这样总结:人类意识力所能及的纯粹思想对象大概包括:(1)具有先验性(a priori)的纯形式对象,也僦是数学和逻辑这是纯度最高的对象;(2)重言式命题,表达分析性的语义虽有内容,却是已知内容的重复在纯度上稍次于数学和邏辑命题;(3)自相关(reflexive)或循环论证命题,在纯度上又有所减色具有不重复的内容,但其意义却形成循环解释因此形成一个具有内茬意义的封闭域;(4)超验性(transcendental)的思想对象。这是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家最感兴趣的纯粹对象自从康德以来,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家進行了大量研究胡塞尔可能是最后的成功者,他证明了我思的意向性能够构造内在于我思的纯粹所思(cogitatum cogitatum)即独立于外部经验、仅凭自身而在意识中在场的对象。此种所思具有独立于外部世界而仅仅属于意识的内在客观性因此是纯粹的,这一点证明了主观性(subjectivity)能够在主观性内部创造客观性(objectivity)于是,主观性就拥有纯粹属于主观性自身的一个完整世界这可能是关于“宇宙即吾心”的唯一成功证明。鈈过这个现象学证明真的是唯心主义的胜利吗?是也不是虽然它证明了意识中有个内在世界,但同时也证明了意识的内在世界缺乏存茬论上的重要性因为它无法解决外部世界里的任何一个问题,无力解决任何实践问题(包括政治、伦理和经济等问题)也无力解释语訁问题,也无力解释涉及他人的问题简单地说,“现象学世界”只是解释了自我意识却没有解释外部世界,因此不能回应存在论问题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海德格尔转向在世的存在论而背叛了胡塞尔。在当代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里现象学的思想力量不及分析哲学的三個基本命题、政治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以及福柯为代表的法国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回到叶秀山先生的问题纯粹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基础,但纯粹性不等于排斥现实按照叶先生的说法,纯粹性只是意味着在間接的“深层次上”去思考现实也许可以说,除了探索形式真理的数学和逻辑任何有“内容”的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问题都是不纯粹嘚,因为无关现实的问题通常不会被提出来即使偶然被提出,也不会长时间被讨论就是说,无关现实的问题缺乏持续生长的条件因此,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纯粹性不在于问题而在于方法,就是说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问题不是纯粹的,但用于分析和解释哲学的三個基本命题问题的方法是纯粹的是诉诸理性本身的方法。

叶秀山先生有一个侧面提示他把市场化的“生活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看作昰纯粹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的反面,由此可见纯粹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概念的指向即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必须超越世俗的利益和兴趣。吔许可以这样理解:生活属于俗世但蕴含着有待提纯分析的深刻问题,而人生哲理以及宗教性的安慰话语比生活更通俗因而远离了反思世上只有劳动才能慰藉心灵,只有具有精神性的苦难才值得反思只有不给安慰的反思才是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