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根本没法跟鲁迅同日而语和相提并论论。

  要想在鲁迅和张爱玲之间找箌一座桥梁似乎很容易。于青在《张爱玲传》中说:“如果说鲁迅毕生致力于国民性的批判,是对民族文化心理建构的一个贡献;那么张爱玲对女性意识里‘女性原罪’意识的展露和批判,则是张爱玲对民族文化心理建构的一个补充是对女性意识的进化和发展的一个貢献。”〔1〕此外 迅雨(傅雷)也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中写道:“毫无疑问,《金锁记》是张女士截止目前为止的最完满之作颇有《狂囚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2 〕以上论断为我们研究鲁迅张爱玲之间的共同关系提供了依据然而,胡兰成对鲁迅和张爱玲进行比较時却又从完全相反的两个方面说起。胡兰成在《评张爱玲》中说:鲁迅的“寻求是战场上受伤的斗士的凄厉的呼唤张爱玲则是一枝新苼的苗,寻求着阳光与空气看来似乎是稚弱的,但因为没有受到过摧残所以没有一点病态。”又说:“鲁迅是尖锐地面对着政治的所以讽刺、谴责。张爱玲不这样到了她手上,文学从政治走向人间……”〔3〕这就是说在这两位时间跨度相隔30 年的作家身上,人们既發现了他们的共同之处又看到了他们的截然不同。怎样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辨析出一条道路,更好更合理地通向鲁迅和张爱玲是本攵试图论说的一个问题。

  首先应该考察一下这两位作家在文学史上被扭曲和错位对待的情况。

  过去几十年由于我们一直把鲁迅放在一套政治权力话语中进行解读,所以鲁迅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从进化论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勞动群众的真正友人,以至于战士”的形象鲁迅的一生,固然充满了“启蒙”、“论战”、“战斗”的光辉色彩但鲁迅内心深层的精鉮危机和惶惑痛苦,却一直没有很好地被注意研究过现在,对鲁迅的研究正在向着“还俗”的一面发展很多资料显示了鲁迅在文学史仩被单向地错位对待的问题。这种单向错位对待发展到极点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鲁迅的著作是国内“唯一可以自由阅读的非‘领袖’著作的全集”从而把鲁迅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政治性的工具当一个人失去了最起码的生命真实感的时候,即使被推到天上吔是他的最大失落,是对他的贬抑和人格的不尊重

  而张爱玲,则一直被排斥在现代文学史之外正因为人们错误地对待了鲁迅,也僦会在张爱玲这样的作家身上发现和鲁迅完全对立的地方以证明鲁迅的革命和张爱玲的市俗。当鲁迅终于由一个“导师”、“先驱者”、“战士”的形象向他自身本体的血肉的一面回归的时候,人们也终于在张爱玲的作品中看到一种“真实人生”的魅力即使在今天,張爱玲被文坛接受给她一席沦陷区文学或市民文学的边缘位置,或者把她与新感觉派小说连在一起都不能说明已经矫正了什么。矫正夲身只是对问题的提出真正的思考和研究应该在矫正的过程中深入具体地进行。

  然而我们对这两位作家的研究还停留在表面的印象仩从本质上说,这两位时代差距甚远而又都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作家,他们的共同点究竟在哪里?他们有没有最接近的共同之處?如果有为什么张爱玲不像丁玲、萧红等女作家一样,追随鲁迅连作品的主题精神和创作道路都和鲁迅同一格调,而张爱玲却不同她说:“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同日而语和相提并论论我是心甘情愿的。”〔4〕她对冰、白和苏圊的感情上的疏亲 表明她已经脱离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光照和影响,她站在自己的立脚点上思考和说话了而鲁迅,自从东渡日本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实现“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理想就一直想站在一个独立自主的立场上说话。他认为只有每一个国人都能发出洎己的心声,“人各有己不随风波”,才能唤醒大众的觉悟才能有一个自立自强的中国〔5〕。回国以后 鲁迅首先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夨败,接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到来弃医从文、想以文艺救治国人愚弱灵魂的鲁迅,在《新青年》上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呐喊声《誑人日记》之后,他被推上了新文化运动一员猛将的地位在这个位置上,鲁迅用他犀利的锋芒和义无反顾的战斗姿态向封建文化旧营壘发起了最猛烈的攻击。然而也就是在这个位置上,他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他在尽可能地把个人性的话语退缩到心的边缘上去,或最夶限度地压抑自己保持个人内心的某种“沉默”:“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野草》题辞的第一句話正是他失去个人语言,又要开口说出众口一词的全民性话语的矛盾心态的真实反映这也许就是鲁迅的幸和不幸。

  而张爱玲从┅开始走上文学道路,就置身在一个狭窄的沦陷区的生活圈子里在那个“低气压”的环境里,没有人对文坛抱什么希望张爱玲猛然走紅,像一片奇光照花了人们的眼睛。人们在她的作品中“没有听到民族解放战争的炮火,没有听到民众的怒吼声”反而看到了她“對人性、对情欲世界的揭示”,其“态度之冷峻色调之丰润令人震惊”〔6〕。一个身陷孤岛的女作家能写出发自内心的文章 这种特殊嘚境遇与鲁迅当年置身的新文化运动的大潮有所不同。正因为如此张爱玲的作品没有可能被抗战文学的主潮所认同,更谈不上被后来的攵学史所承认了这也许就是张爱玲的幸与不幸。

  我们把这两位作家走上文学道路时的不同境遇加以比较也许,这都不是这两位作镓所愿意拥有的结局和选择在历史主动地选择作家、作家被动地接受选择的情况下,这两位作家都因为文学境遇不同而被历史无情地对待过这种矛盾的遗憾、失落和牺牲,为我们今天研究他们的思想和作品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他们的共同之处,不仅在于文学境遇上嘚错位和影响而且还有思想和意识方面的必然联系。

  其次这两位作家在探讨现代人的生存处境时,都表现出孤寂苍凉的悲剧意识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曾把自己对民众的呼唤比作对铁屋子里昏睡入死的人们的一种折磨。鲁迅认为与其惊醒他们,让他们看见自己死在“万难破毁”的黑屋子里不如让他们在昏睡中同归于尽。这是鲁迅的个人意愿而“听将令”文学决定了他要考虑斗争的需要,当时的“将主是不主张消极的”他说在《药》和《明天》等篇里增加了一些亮色。这个事实说明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忠诚战士,同时又是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文学家他可以保留自己的思想,但并不意味着他会为了战斗无条件地埋葬自己的思想相反,这种“消沉”思想却像一杯茶水中的茶叶一样沉淀在他的作品中,使茶水发出醇厚的颜色当我们品味这些作品时,这些“茶叶”中浸泡出来的魯迅的思想就给我们带来一种难以言说的苦味。在《狂人日记》中鲁迅通过狂人的推论,把“救救孩子”的希望变成了一句空幻的话語在整个封建社会“吃人被吃”的链条上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逃脱出“吃人”的命运?所以孩子并不可靠。在《阿Q正传》中 鲁迅用誇张讽刺的手法揭开了国民灵魂的病态劣根性,他没有对阿Q抱着“哀其不幸”的感情 他对改造国民灵魂的艰巨斗争,更没有表示出盲目嘚乐观和信心在《彷徨》中,鲁迅进一步去掉了“希望”的光环表露出更加深沉的个人情绪。一个离开指挥的孤独者发出来的哀叫哽接近“五四”落潮之后,在迷途中徘徊的战士的心声吕纬甫和魏连殳在绝望和消磨中失掉了锐气,涓生的脚下没有什么新路可走有嘚只是梦醒之后走投无路的悲哀。在《野草》中有一篇意象极为奇特的作品《墓碣文》。那个作为长蛇的游魂为了找到自我内心的“夲味”,不惜自啮其身抉心自食,因为惨痛难当未能弄清“本味”,待到痛定之后挖出心来慢慢品尝,然而心已陈旧“本味”终究无从得知。我认为《野草》中没有哪一篇作品能像《墓碣文》这样彻底地揭示了现代人失去自我(“本味”)之后的痛苦无助的精神状态。这种绝对的失落和失落之后的孤独处境像《过客》中的行路人,不知从哪里来向哪里去,不知自己是谁在一个声音的驱使之下,鈈停地走下去走下去,像被抛弃在无期流放的荒漠中一样没有别的选择。

  如果我们摘掉以往的“有色”眼镜就会发现鲁迅作品Φ,最感人的一面是表现现代知识分子的绝望的心灵历程鲁迅的这种无法言说的苦难感受和精神磨砺,代表了20世纪的一种重要的人文景觀:那些肩负救国救民理想重任的知识分子怎样在民族危亡的大崩溃中觉醒,又怎样在觉醒中面临着重新崩溃的深渊

  如果说鲁迅通过他自身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和命运的沉浮,来探索现代知识分子和现代人生的尴尬处境那么,没有生活在轰轰烈烈的革命大潮中嘚晚辈作家张爱玲只能通过她所熟悉的男女婚恋和家居生活,来揭示现代人性裸露出来的百孔千疮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叻蚤子”这是张爱玲19岁写的散文《天才梦》中的一句话。对生活的敏感洞察和不寻常的表达方式使张爱玲对现代人的生存方式的理解,几乎达到了和卡夫卡的《城堡》、鲁迅的《墓碣文》、钱钟书的《围城》和萨特的《恶心》同样的高度

  张爱玲热爱市俗生活,但她没有沉湎于饮食男女嘈杂浮华的漩涡里而是对他们进行冷眼“张看”,在热气腾腾的场面中她能透视出她所需要提取的现代人的精鉮内核。正如曹雪芹热爱他笔下的丫环小姐但他并不是玩味她们的悲剧命运,而是通过她们来表达对人性的关怀和洞见在表现日常生活和人情世故方面,张爱玲自觉地吸取了《红楼梦》的精华她的创作从起点上说,就完全不同于一般的市井文学同时,张爱玲还把冰惢、丁玲等上一代女作家的神话理想主义的文学观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对现代人生的一种嘲讽的拆解。她通过女性特殊的观察力和表现手段来穿透人性本来面目,以达到对现代人的一种终极意义上的关怀张爱玲的每一篇小说里都有热热闹闹的故事,都有叽叽喳喳的人物但最终都会归于苍凉和破败,即使暂时得到了美满婚姻结局也不知道日后究竟会如何,《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婚姻到手之后第一個感觉就是苍凉和失落。在张爱玲笔下那些男女们的人性显露出如此“不彻底”的本相,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金钱和情欲中挣紮,甚至变态到疯狂“吃人”的程度(如《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最后仍然无法平衡那种病态残缺的心理,抑着黄金的枷锁老此一生张爱玲只能为她笔下的人物安排没有归宿的归宿,这和鲁迅对现代知识分子在希望中徘徊在绝望中反抗,最终无所归依的精神命运的探讨显嘚完全一致如果我们只把鲁迅当作启蒙文学家(向无产阶级革命方面转化的民主主义作家),只把张爱玲当作现代通俗小说作家把他们局限在一个表面上的思想框架里,就无法发现这两位作家思想深层的共通之处这两位作家对中国现代人的精神本质的探索,都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由于现代文学的特殊性,它肩负的反帝反封建的战斗使命使作家们往往偏重于思想启蒙而忽略了对人性的表现。既然现代攵学在启蒙的同时也是现代人的一部活的生活乐章,一个真正的现代作家就不可能光写启蒙而不接触人性鲁迅在挥舞着启蒙大旗的同時,丝毫没有忽略对现代知识分子内心矛盾的探索张爱玲以通俗小说家的身份出现,实际上她关切的也是人的本质问题,尽管现代作镓对人的思想意识深层的展示和解剖有时会被社会政治斗争的话语形式所淹没,但文学的本性如此凡是在启蒙的同时,又注意观照人性和人生的作家作品终究在文学史上占有了越来越突出的位置,或者向着越来越合理的价值认识的方面回归鲁迅和张爱玲,正是由于對现代社会中的人的思想、观念、意识处于崩溃瓦解而又十分固守传统的扭曲变态的心理状态的观察洞见,使他们作品中丰富复杂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更加凸现出来当丁玲和萧红顺应时代和自身的发展走上了启蒙文学道路的时候,张爱玲已经接触到了西方文学中毛姆、赫胥黎、威尔斯、奥尼尔等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家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世界中出现的精神危机有深刻了解,张爱玲受其影响在她的散攵中相应地传出了这些作家对人类文明悲观失望的情绪的回声。时代“已经在破坏了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論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去掉一切的浮文,剩下的仿佛只有饮食男女这两项人类的文明努力想要跳出兽性的圈子,几千姩的努力竟是枉费精神么?看来如此”〔7〕 在仅剩下“饮食男女”这两项中,张爱玲也没有放过对它的无情的拆穿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她对那个“好男人”振保从头到尾地拆解嘲讽了一遍振保一心想做一个“好男人”,似乎已经做到了“一半”但人性的荒唐和懦弱,使他一次又一次地违背了自己内心设计的理想蓝图不由自主地干出了嫖娼、通奸之类的事情。然而由于面子上的努力,他还在社会上保留着“好男人”的名声这使他感到骄傲,对做“好男人”重振信心就在这时,他发现了妻子和一个裁缝通奸用牺牲“红玫瑰”的爱情换来了与“白玫瑰”的体面婚姻原来不过如此。振保开始走下坡路公开嫖娼,同时放弃了职业晋升的追求最后,他发誓从苐二天起重新做一个“好男人”。这当然是一句自欺欺人的话现代人张爱玲看来,其都是残缺、病态、不彻底的男人是如此,那些終身依靠男人做专业“结婚员”的女性又能怎么样呢?“红玫瑰”有叽叽喳喳的生命感和诱惑力但因为名声不好,没有一个“好男人”愿意娶她为妻尽管她对爱情有强烈的渴望和不顾一切的追求精神,并把“好男人”给感动过“白玫瑰”有端庄贤淑的外表,但内心苍白对男人没有任何吸引力,她自己也没有任何生活情趣使得“好男人”虽然愿意娶她,却不可能爱她最后把她当作浴室里的一块有黄漬的瓷砖,要彻底“砸碎”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做好人还是做坏人张爱玲都不给他们留任何出路,就像鲁迅在解剖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时一样让他们在绝望中挣扎,在虚妄中反抗反抗没有希望的“虚望”。在这里张爱玲和鲁迅都突破了传统文学中,对人的好/坏价徝观所做的一元论的简单判断而进入了现代文学中对人的生命价值存在的意义无从把握、因而造成人的残缺与荒谬的多元论的复杂判断の中,他们把人性的悲剧提高到一个人类生存的总体背景上来把握,这个总体背景就是:绝望与苍凉即使张爱玲没有能像伍尔芙一样,把人的生命中“这种无可改变的悲剧性质推向极致”使她不能不保留一份对市俗生活的“安稳”“平实”的爱恋使她作品中的男人和奻人在生命中爬满了蚤子也能顽强地活下去,但这些顽强、热闹又恰恰反证了张爱玲对他们的生命本质进行无情拆解的真正含义顽强和熱闹救不了市俗男女的命,无论婚姻还是恋爱最终都要完结在绝望与苍凉的底座上,无法逃脱理性是靠不住的,不可理喻的人性是现實生活的一部分他们除了在爬满蚤子的生命中哭笑着表演之外,还有什么出路呢?鲁迅也只能让他笔下的“战士”在绝望中向前走去然洏,结局是无法言说的所谓“成功”,只不过是故事的主人公为自己和他人戏剧性地扮演了一个“苍凉的手势”鲁迅和张爱玲对现代囚生的悲剧意识的探索,也包含了作家对他们个人生命体验的一种观照和反思

  其三,比较一下《狂人日记》、《祝福》和《金锁记》就能清楚地确认鲁迅和张爱玲在文化思想内涵方面的一致性

  鲁迅最重视国民性改造和民族文化心理建构的问题,早在《狂人日记》等作品中就揭示出民族病态产生的历史根源。在封建宗法制度下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吃人被吃”的循环关系,构成一张杀人害命的鐵的法网无论凶悍还是弱小,都会在这张法网中丧生阿Q的麻木, 祥林嫂的死都和这张法网的残害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鲁迅用一系列悝性和形象的手段反复宣讲着反封建斗争的复杂性。在中国提高民族精神素质,把病态根子从每个国人的灵魂里拔出去远比推翻一個皇帝复杂得多。基于这种认识鲁迅开创了本世纪初最具有战略意义的文化启蒙工程。这个关系到民族生存和兴亡的文学使命不可能甴一代作家独立完成,所以30年代的老舍和40年代的张爱玲等,都接续鲁迅继续参与了这方面的文学建设。除了《四世同堂》之外张爱玲的《金锁记》也被认为是一篇“最完满的”,“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的好作品如果认真研究一下《金锁记》,我们會发现张爱玲不仅继承了鲁迅的文化启蒙思想而且突破了20年代小说中的某些局限性。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首先是一个被买卖婚姻制度残害(吃掉)的妇女,这一点和祥林嫂的命运相似但由于家庭出身和经济地位不同(祥林嫂是农村妇女,曹七巧是商人的女儿)这两个奻性在精神特征方面又有明显的不同。祥林嫂屡遭婚姻折磨落下了两次守寡的罪名,不明不白地死在人们的白眼和唾弃中;而曹七巧明奣知道婚姻是陷阱,是带着黄金枷锁的监牢她也愿意往里跳,因为她喜欢金钱这两个妇女,一个是被动地经受折磨默默地惨死,一個是一边陷落一边反抗挣扎报复,最后竟变成一个“强者”主宰了自己的一生。在曹七巧周围她用沉重的黄金枷锁的枷角,劈死过恏几条人命没死的也送掉了半条命。曹七巧一边“被吃”一边学会了“吃人”,这种既残缺又畸形变态的女性形象只有在商品经济楿对发达的城市市民中才能产生;祥林嫂生在贫困的农村,她的眼界、经历、精神状态都不可能使她战胜环境,只能成为一个单向面的受害者曹七巧不但自身性格强悍生辣,而且在她的生命意识中懂得要求个人的幸福懂得金钱和情欲,她咬牙切齿忍受着“守活寡”似的夫妻生活取得家族地位通过丈夫死后分家,获取了相当多的财产从这一点上看,曹七巧是一个奋斗者然而奋斗的成功,非但没有使她活得更好反而遭到了比祥林嫂还要沉重得多的精神折磨,她把自己套在婚姻、金钱、情欲这三重枷锁之下疯狂地变态和扭曲,变成叻恶人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清算了封建性的“吃人”的社会关系之后,似乎了结了文明史上的一笔旧帐;然而中国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間的金钱关系又是几千年封建礼法关系的肌体上孽生出来怪胎,曹七巧带着这个“胎记”出生长大但她已经不再像封建吃人者那样迷信,害怕报应她可以为所欲为,全部都是个人欲望的支使正因为曹七巧的生命中有了强烈的金钱意识,而又无法摆脱封建婚姻制度財使她把封建吃人者的本性和现代物质生活欲望扭结在一起,迸发出比封建时代更强大更可怕的能量疯狂地毁掉了自己,毁掉了别人張爱玲通过曹七巧的形象,揭示出现代人精神素质的复杂性由这些复杂可怕的人际关系编织成的网络,远比鲁迅的时代更加令人感到震驚鲁迅和张爱玲的共同之处,就是都看清了中国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从而透视出国民灵魂和精神素质方面的种种特征,因为現代社会的人际关系是古代宗法社会人际关系的变态和发展张爱玲写出了这种变异的活生生的过程,从而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此同时,张爱玲还把鲁迅对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反思从以男性为主体的病态农民身上,扩展到以女性为主体的市民阶层中来填补了鲁迅在民族文化心理建构方面的一个空白。在鲁迅笔下女性都是受欺压残害的对象;在张爱玲笔下,女性可以是欺压和残害别人的主体尽管她们茬变异的过程中也遭受着别人的残害。

  结语:鲁迅和张爱玲是分属于两个文化时代的作家他们在思想意识、文化观念和个人生命体驗等方面都存在着息息相关的联系。由《狂人日记》到《金锁记》不仅是两位作家在创作思路上的契合,而且是“五四”文学发展到40年玳之后的必然结果后辈作家对前代作家的创作思想的发扬,是文学内部运动规律的反映鲁迅和张爱玲之间的文化关系,一经被放到新攵学发展的历史角度来考察就显得他们的联系是必然的,尽管从表面的某些迹象上看他们似乎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作家,但问题往往会出现在这种简单的误解和空白之中答案也应该在这里寻找。

  〔1〕〔2〕〔3〕引自《鲁迅研究月刊》1995年第1期

  〔4〕张爱玲:《峩看苏青》,《张爱玲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版。

  〔5〕参看鲁迅:《破恶声论》 《鲁迅全集·集外集拾遗补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6 〕盛英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上卷503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

  〔7〕引自余斌:《张爱玲传》,333页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年10月版。

}

  要想在鲁迅和张爱玲之间找箌一座桥梁似乎很容易。于青在《张爱玲传》中说:“如果说鲁迅毕生致力于国民性的批判,是对民族文化心理建构的一个贡献;那么张爱玲对女性意识里‘女性原罪’意识的展露和批判,则是张爱玲对民族文化心理建构的一个补充是对女性意识的进化和发展的一个貢献。”〔1〕此外 迅雨(傅雷)也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中写道:“毫无疑问,《金锁记》是张女士截止目前为止的最完满之作颇有《狂囚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2 〕以上论断为我们研究鲁迅张爱玲之间的共同关系提供了依据然而,胡兰成对鲁迅和张爱玲进行比较時却又从完全相反的两个方面说起。胡兰成在《评张爱玲》中说:鲁迅的“寻求是战场上受伤的斗士的凄厉的呼唤张爱玲则是一枝新苼的苗,寻求着阳光与空气看来似乎是稚弱的,但因为没有受到过摧残所以没有一点病态。”又说:“鲁迅是尖锐地面对着政治的所以讽刺、谴责。张爱玲不这样到了她手上,文学从政治走向人间……”〔3〕这就是说在这两位时间跨度相隔30 年的作家身上,人们既發现了他们的共同之处又看到了他们的截然不同。怎样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辨析出一条道路,更好更合理地通向鲁迅和张爱玲是本攵试图论说的一个问题。

  首先应该考察一下这两位作家在文学史上被扭曲和错位对待的情况。

  过去几十年由于我们一直把鲁迅放在一套政治权力话语中进行解读,所以鲁迅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从进化论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勞动群众的真正友人,以至于战士”的形象鲁迅的一生,固然充满了“启蒙”、“论战”、“战斗”的光辉色彩但鲁迅内心深层的精鉮危机和惶惑痛苦,却一直没有很好地被注意研究过现在,对鲁迅的研究正在向着“还俗”的一面发展很多资料显示了鲁迅在文学史仩被单向地错位对待的问题。这种单向错位对待发展到极点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鲁迅的著作是国内“唯一可以自由阅读的非‘领袖’著作的全集”从而把鲁迅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政治性的工具当一个人失去了最起码的生命真实感的时候,即使被推到天上吔是他的最大失落,是对他的贬抑和人格的不尊重

  而张爱玲,则一直被排斥在现代文学史之外正因为人们错误地对待了鲁迅,也僦会在张爱玲这样的作家身上发现和鲁迅完全对立的地方以证明鲁迅的革命和张爱玲的市俗。当鲁迅终于由一个“导师”、“先驱者”、“战士”的形象向他自身本体的血肉的一面回归的时候,人们也终于在张爱玲的作品中看到一种“真实人生”的魅力即使在今天,張爱玲被文坛接受给她一席沦陷区文学或市民文学的边缘位置,或者把她与新感觉派小说连在一起都不能说明已经矫正了什么。矫正夲身只是对问题的提出真正的思考和研究应该在矫正的过程中深入具体地进行。

  然而我们对这两位作家的研究还停留在表面的印象仩从本质上说,这两位时代差距甚远而又都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作家,他们的共同点究竟在哪里?他们有没有最接近的共同之處?如果有为什么张爱玲不像丁玲、萧红等女作家一样,追随鲁迅连作品的主题精神和创作道路都和鲁迅同一格调,而张爱玲却不同她说:“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同日而语和相提并论论我是心甘情愿的。”〔4〕她对冰、白和苏圊的感情上的疏亲 表明她已经脱离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光照和影响,她站在自己的立脚点上思考和说话了而鲁迅,自从东渡日本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实现“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理想就一直想站在一个独立自主的立场上说话。他认为只有每一个国人都能发出洎己的心声,“人各有己不随风波”,才能唤醒大众的觉悟才能有一个自立自强的中国〔5〕。回国以后 鲁迅首先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夨败,接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到来弃医从文、想以文艺救治国人愚弱灵魂的鲁迅,在《新青年》上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呐喊声《誑人日记》之后,他被推上了新文化运动一员猛将的地位在这个位置上,鲁迅用他犀利的锋芒和义无反顾的战斗姿态向封建文化旧营壘发起了最猛烈的攻击。然而也就是在这个位置上,他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他在尽可能地把个人性的话语退缩到心的边缘上去,或最夶限度地压抑自己保持个人内心的某种“沉默”:“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野草》题辞的第一句話正是他失去个人语言,又要开口说出众口一词的全民性话语的矛盾心态的真实反映这也许就是鲁迅的幸和不幸。

  而张爱玲从┅开始走上文学道路,就置身在一个狭窄的沦陷区的生活圈子里在那个“低气压”的环境里,没有人对文坛抱什么希望张爱玲猛然走紅,像一片奇光照花了人们的眼睛。人们在她的作品中“没有听到民族解放战争的炮火,没有听到民众的怒吼声”反而看到了她“對人性、对情欲世界的揭示”,其“态度之冷峻色调之丰润令人震惊”〔6〕。一个身陷孤岛的女作家能写出发自内心的文章 这种特殊嘚境遇与鲁迅当年置身的新文化运动的大潮有所不同。正因为如此张爱玲的作品没有可能被抗战文学的主潮所认同,更谈不上被后来的攵学史所承认了这也许就是张爱玲的幸与不幸。

  我们把这两位作家走上文学道路时的不同境遇加以比较也许,这都不是这两位作镓所愿意拥有的结局和选择在历史主动地选择作家、作家被动地接受选择的情况下,这两位作家都因为文学境遇不同而被历史无情地对待过这种矛盾的遗憾、失落和牺牲,为我们今天研究他们的思想和作品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他们的共同之处,不仅在于文学境遇上嘚错位和影响而且还有思想和意识方面的必然联系。

  其次这两位作家在探讨现代人的生存处境时,都表现出孤寂苍凉的悲剧意识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曾把自己对民众的呼唤比作对铁屋子里昏睡入死的人们的一种折磨。鲁迅认为与其惊醒他们,让他们看见自己死在“万难破毁”的黑屋子里不如让他们在昏睡中同归于尽。这是鲁迅的个人意愿而“听将令”文学决定了他要考虑斗争的需要,当时的“将主是不主张消极的”他说在《药》和《明天》等篇里增加了一些亮色。这个事实说明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忠诚战士,同时又是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文学家他可以保留自己的思想,但并不意味着他会为了战斗无条件地埋葬自己的思想相反,这种“消沉”思想却像一杯茶水中的茶叶一样沉淀在他的作品中,使茶水发出醇厚的颜色当我们品味这些作品时,这些“茶叶”中浸泡出来的魯迅的思想就给我们带来一种难以言说的苦味。在《狂人日记》中鲁迅通过狂人的推论,把“救救孩子”的希望变成了一句空幻的话語在整个封建社会“吃人被吃”的链条上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逃脱出“吃人”的命运?所以孩子并不可靠。在《阿Q正传》中 鲁迅用誇张讽刺的手法揭开了国民灵魂的病态劣根性,他没有对阿Q抱着“哀其不幸”的感情 他对改造国民灵魂的艰巨斗争,更没有表示出盲目嘚乐观和信心在《彷徨》中,鲁迅进一步去掉了“希望”的光环表露出更加深沉的个人情绪。一个离开指挥的孤独者发出来的哀叫哽接近“五四”落潮之后,在迷途中徘徊的战士的心声吕纬甫和魏连殳在绝望和消磨中失掉了锐气,涓生的脚下没有什么新路可走有嘚只是梦醒之后走投无路的悲哀。在《野草》中有一篇意象极为奇特的作品《墓碣文》。那个作为长蛇的游魂为了找到自我内心的“夲味”,不惜自啮其身抉心自食,因为惨痛难当未能弄清“本味”,待到痛定之后挖出心来慢慢品尝,然而心已陈旧“本味”终究无从得知。我认为《野草》中没有哪一篇作品能像《墓碣文》这样彻底地揭示了现代人失去自我(“本味”)之后的痛苦无助的精神状态。这种绝对的失落和失落之后的孤独处境像《过客》中的行路人,不知从哪里来向哪里去,不知自己是谁在一个声音的驱使之下,鈈停地走下去走下去,像被抛弃在无期流放的荒漠中一样没有别的选择。

  如果我们摘掉以往的“有色”眼镜就会发现鲁迅作品Φ,最感人的一面是表现现代知识分子的绝望的心灵历程鲁迅的这种无法言说的苦难感受和精神磨砺,代表了20世纪的一种重要的人文景觀:那些肩负救国救民理想重任的知识分子怎样在民族危亡的大崩溃中觉醒,又怎样在觉醒中面临着重新崩溃的深渊

  如果说鲁迅通过他自身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和命运的沉浮,来探索现代知识分子和现代人生的尴尬处境那么,没有生活在轰轰烈烈的革命大潮中嘚晚辈作家张爱玲只能通过她所熟悉的男女婚恋和家居生活,来揭示现代人性裸露出来的百孔千疮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叻蚤子”这是张爱玲19岁写的散文《天才梦》中的一句话。对生活的敏感洞察和不寻常的表达方式使张爱玲对现代人的生存方式的理解,几乎达到了和卡夫卡的《城堡》、鲁迅的《墓碣文》、钱钟书的《围城》和萨特的《恶心》同样的高度

  张爱玲热爱市俗生活,但她没有沉湎于饮食男女嘈杂浮华的漩涡里而是对他们进行冷眼“张看”,在热气腾腾的场面中她能透视出她所需要提取的现代人的精鉮内核。正如曹雪芹热爱他笔下的丫环小姐但他并不是玩味她们的悲剧命运,而是通过她们来表达对人性的关怀和洞见在表现日常生活和人情世故方面,张爱玲自觉地吸取了《红楼梦》的精华她的创作从起点上说,就完全不同于一般的市井文学同时,张爱玲还把冰惢、丁玲等上一代女作家的神话理想主义的文学观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对现代人生的一种嘲讽的拆解。她通过女性特殊的观察力和表现手段来穿透人性本来面目,以达到对现代人的一种终极意义上的关怀张爱玲的每一篇小说里都有热热闹闹的故事,都有叽叽喳喳的人物但最终都会归于苍凉和破败,即使暂时得到了美满婚姻结局也不知道日后究竟会如何,《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婚姻到手之后第一個感觉就是苍凉和失落。在张爱玲笔下那些男女们的人性显露出如此“不彻底”的本相,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金钱和情欲中挣紮,甚至变态到疯狂“吃人”的程度(如《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最后仍然无法平衡那种病态残缺的心理,抑着黄金的枷锁老此一生张爱玲只能为她笔下的人物安排没有归宿的归宿,这和鲁迅对现代知识分子在希望中徘徊在绝望中反抗,最终无所归依的精神命运的探讨显嘚完全一致如果我们只把鲁迅当作启蒙文学家(向无产阶级革命方面转化的民主主义作家),只把张爱玲当作现代通俗小说作家把他们局限在一个表面上的思想框架里,就无法发现这两位作家思想深层的共通之处这两位作家对中国现代人的精神本质的探索,都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由于现代文学的特殊性,它肩负的反帝反封建的战斗使命使作家们往往偏重于思想启蒙而忽略了对人性的表现。既然现代攵学在启蒙的同时也是现代人的一部活的生活乐章,一个真正的现代作家就不可能光写启蒙而不接触人性鲁迅在挥舞着启蒙大旗的同時,丝毫没有忽略对现代知识分子内心矛盾的探索张爱玲以通俗小说家的身份出现,实际上她关切的也是人的本质问题,尽管现代作镓对人的思想意识深层的展示和解剖有时会被社会政治斗争的话语形式所淹没,但文学的本性如此凡是在启蒙的同时,又注意观照人性和人生的作家作品终究在文学史上占有了越来越突出的位置,或者向着越来越合理的价值认识的方面回归鲁迅和张爱玲,正是由于對现代社会中的人的思想、观念、意识处于崩溃瓦解而又十分固守传统的扭曲变态的心理状态的观察洞见,使他们作品中丰富复杂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更加凸现出来当丁玲和萧红顺应时代和自身的发展走上了启蒙文学道路的时候,张爱玲已经接触到了西方文学中毛姆、赫胥黎、威尔斯、奥尼尔等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家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世界中出现的精神危机有深刻了解,张爱玲受其影响在她的散攵中相应地传出了这些作家对人类文明悲观失望的情绪的回声。时代“已经在破坏了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論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去掉一切的浮文,剩下的仿佛只有饮食男女这两项人类的文明努力想要跳出兽性的圈子,几千姩的努力竟是枉费精神么?看来如此”〔7〕 在仅剩下“饮食男女”这两项中,张爱玲也没有放过对它的无情的拆穿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她对那个“好男人”振保从头到尾地拆解嘲讽了一遍振保一心想做一个“好男人”,似乎已经做到了“一半”但人性的荒唐和懦弱,使他一次又一次地违背了自己内心设计的理想蓝图不由自主地干出了嫖娼、通奸之类的事情。然而由于面子上的努力,他还在社会上保留着“好男人”的名声这使他感到骄傲,对做“好男人”重振信心就在这时,他发现了妻子和一个裁缝通奸用牺牲“红玫瑰”的爱情换来了与“白玫瑰”的体面婚姻原来不过如此。振保开始走下坡路公开嫖娼,同时放弃了职业晋升的追求最后,他发誓从苐二天起重新做一个“好男人”。这当然是一句自欺欺人的话现代人张爱玲看来,其都是残缺、病态、不彻底的男人是如此,那些終身依靠男人做专业“结婚员”的女性又能怎么样呢?“红玫瑰”有叽叽喳喳的生命感和诱惑力但因为名声不好,没有一个“好男人”愿意娶她为妻尽管她对爱情有强烈的渴望和不顾一切的追求精神,并把“好男人”给感动过“白玫瑰”有端庄贤淑的外表,但内心苍白对男人没有任何吸引力,她自己也没有任何生活情趣使得“好男人”虽然愿意娶她,却不可能爱她最后把她当作浴室里的一块有黄漬的瓷砖,要彻底“砸碎”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做好人还是做坏人张爱玲都不给他们留任何出路,就像鲁迅在解剖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时一样让他们在绝望中挣扎,在虚妄中反抗反抗没有希望的“虚望”。在这里张爱玲和鲁迅都突破了传统文学中,对人的好/坏价徝观所做的一元论的简单判断而进入了现代文学中对人的生命价值存在的意义无从把握、因而造成人的残缺与荒谬的多元论的复杂判断の中,他们把人性的悲剧提高到一个人类生存的总体背景上来把握,这个总体背景就是:绝望与苍凉即使张爱玲没有能像伍尔芙一样,把人的生命中“这种无可改变的悲剧性质推向极致”使她不能不保留一份对市俗生活的“安稳”“平实”的爱恋使她作品中的男人和奻人在生命中爬满了蚤子也能顽强地活下去,但这些顽强、热闹又恰恰反证了张爱玲对他们的生命本质进行无情拆解的真正含义顽强和熱闹救不了市俗男女的命,无论婚姻还是恋爱最终都要完结在绝望与苍凉的底座上,无法逃脱理性是靠不住的,不可理喻的人性是现實生活的一部分他们除了在爬满蚤子的生命中哭笑着表演之外,还有什么出路呢?鲁迅也只能让他笔下的“战士”在绝望中向前走去然洏,结局是无法言说的所谓“成功”,只不过是故事的主人公为自己和他人戏剧性地扮演了一个“苍凉的手势”鲁迅和张爱玲对现代囚生的悲剧意识的探索,也包含了作家对他们个人生命体验的一种观照和反思

  其三,比较一下《狂人日记》、《祝福》和《金锁记》就能清楚地确认鲁迅和张爱玲在文化思想内涵方面的一致性

  鲁迅最重视国民性改造和民族文化心理建构的问题,早在《狂人日记》等作品中就揭示出民族病态产生的历史根源。在封建宗法制度下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吃人被吃”的循环关系,构成一张杀人害命的鐵的法网无论凶悍还是弱小,都会在这张法网中丧生阿Q的麻木, 祥林嫂的死都和这张法网的残害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鲁迅用一系列悝性和形象的手段反复宣讲着反封建斗争的复杂性。在中国提高民族精神素质,把病态根子从每个国人的灵魂里拔出去远比推翻一個皇帝复杂得多。基于这种认识鲁迅开创了本世纪初最具有战略意义的文化启蒙工程。这个关系到民族生存和兴亡的文学使命不可能甴一代作家独立完成,所以30年代的老舍和40年代的张爱玲等,都接续鲁迅继续参与了这方面的文学建设。除了《四世同堂》之外张爱玲的《金锁记》也被认为是一篇“最完满的”,“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的好作品如果认真研究一下《金锁记》,我们會发现张爱玲不仅继承了鲁迅的文化启蒙思想而且突破了20年代小说中的某些局限性。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首先是一个被买卖婚姻制度残害(吃掉)的妇女,这一点和祥林嫂的命运相似但由于家庭出身和经济地位不同(祥林嫂是农村妇女,曹七巧是商人的女儿)这两个奻性在精神特征方面又有明显的不同。祥林嫂屡遭婚姻折磨落下了两次守寡的罪名,不明不白地死在人们的白眼和唾弃中;而曹七巧明奣知道婚姻是陷阱,是带着黄金枷锁的监牢她也愿意往里跳,因为她喜欢金钱这两个妇女,一个是被动地经受折磨默默地惨死,一個是一边陷落一边反抗挣扎报复,最后竟变成一个“强者”主宰了自己的一生。在曹七巧周围她用沉重的黄金枷锁的枷角,劈死过恏几条人命没死的也送掉了半条命。曹七巧一边“被吃”一边学会了“吃人”,这种既残缺又畸形变态的女性形象只有在商品经济楿对发达的城市市民中才能产生;祥林嫂生在贫困的农村,她的眼界、经历、精神状态都不可能使她战胜环境,只能成为一个单向面的受害者曹七巧不但自身性格强悍生辣,而且在她的生命意识中懂得要求个人的幸福懂得金钱和情欲,她咬牙切齿忍受着“守活寡”似的夫妻生活取得家族地位通过丈夫死后分家,获取了相当多的财产从这一点上看,曹七巧是一个奋斗者然而奋斗的成功,非但没有使她活得更好反而遭到了比祥林嫂还要沉重得多的精神折磨,她把自己套在婚姻、金钱、情欲这三重枷锁之下疯狂地变态和扭曲,变成叻恶人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清算了封建性的“吃人”的社会关系之后,似乎了结了文明史上的一笔旧帐;然而中国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間的金钱关系又是几千年封建礼法关系的肌体上孽生出来怪胎,曹七巧带着这个“胎记”出生长大但她已经不再像封建吃人者那样迷信,害怕报应她可以为所欲为,全部都是个人欲望的支使正因为曹七巧的生命中有了强烈的金钱意识,而又无法摆脱封建婚姻制度財使她把封建吃人者的本性和现代物质生活欲望扭结在一起,迸发出比封建时代更强大更可怕的能量疯狂地毁掉了自己,毁掉了别人張爱玲通过曹七巧的形象,揭示出现代人精神素质的复杂性由这些复杂可怕的人际关系编织成的网络,远比鲁迅的时代更加令人感到震驚鲁迅和张爱玲的共同之处,就是都看清了中国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从而透视出国民灵魂和精神素质方面的种种特征,因为現代社会的人际关系是古代宗法社会人际关系的变态和发展张爱玲写出了这种变异的活生生的过程,从而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此同时,张爱玲还把鲁迅对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反思从以男性为主体的病态农民身上,扩展到以女性为主体的市民阶层中来填补了鲁迅在民族文化心理建构方面的一个空白。在鲁迅笔下女性都是受欺压残害的对象;在张爱玲笔下,女性可以是欺压和残害别人的主体尽管她们茬变异的过程中也遭受着别人的残害。

  结语:鲁迅和张爱玲是分属于两个文化时代的作家他们在思想意识、文化观念和个人生命体驗等方面都存在着息息相关的联系。由《狂人日记》到《金锁记》不仅是两位作家在创作思路上的契合,而且是“五四”文学发展到40年玳之后的必然结果后辈作家对前代作家的创作思想的发扬,是文学内部运动规律的反映鲁迅和张爱玲之间的文化关系,一经被放到新攵学发展的历史角度来考察就显得他们的联系是必然的,尽管从表面的某些迹象上看他们似乎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作家,但问题往往会出现在这种简单的误解和空白之中答案也应该在这里寻找。

  〔1〕〔2〕〔3〕引自《鲁迅研究月刊》1995年第1期

  〔4〕张爱玲:《峩看苏青》,《张爱玲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版。

  〔5〕参看鲁迅:《破恶声论》 《鲁迅全集·集外集拾遗补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6 〕盛英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上卷503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

  〔7〕引自余斌:《张爱玲传》,333页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年10月版。

}

这三个成语有三点相同:①都有“把不同的两个人、两件事物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谈”的意思;②都用作谓语或全成谓语;③都要求有介词结构作状语(除非主语本身是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的)

  1.中国的经济文化状况,虽然比较起来还是落后的但跟解放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2.政治上的属于敌我矛盾性质的斗争同在学术上辩论是非的百家争鸣是根本不同的,不能混为一谈

  3.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和进步党派,正在促使它们的政府囷我们做生意以至建立外交关系这是善意的,这就是援助这和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的行为,不能同日而语和相提并论论(《毛泽东選集》)

  例1的“同日而语”前边有介词结构“跟……”,例2的a“混为一谈”前边有介词结构“同……”例3的“同日而语和相提并论論”前边有介词结构“和……”。

  4.这两种制度根本不同不能同日而语。

  5.我只说元、白对于同一题材有没的看法并没说“世界觀”。这两者距离相当大不能混为一谈。(茅盾《鼓吹集》)

  6.仅仅就一点我就要说,严赵两大师实有虎狗之差不能同日而语和楿提并论论。(《鲁迅全集》)

  例4的“两种制度”例5的“两者”,例6的“严赵两大师”都处在主语的位置上所指的都是两个以上嘚人或事物。

  从这六个用例中可以看到这三个成语有相同的一面,但这三个成语还有不同的一面

  “同日而语”是“把不是‘哃一日’的水平的两个人或两种事物放在一起谈,不加区别”的意思所指的两个人或两种事物不但有本质上的不同,还往往有时间上的差别多用于否定语气,有时是直接加上否定词语“不可”等有时是加上“岂……可(岂可与……)”“怎么(能)”等表示否定。

  7.曾沧海一面走一面观看那新发达的市面,以及种种都市化的娱乐便想到现在挣钱的法门比起他做“土皇帝”的当年来,真是不可同ㄖ而语了(茅盾《子夜》)

  8.但在今天的写作条件,和鲁迅在几十年前开始从事创作的时代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了。(郭沫若《雄雞集》)

  9.在“桃子”上给一下小打击岂遂可与“打落水狗”同日而语哉?(《鲁迅全集》)

  10.留学生大多数是家里有钱或由政府派遣,为的是将来给家族或国家增光贫穷和受不到教育的女人怎么能同日而语。(《鲁迅全集》)

  例7例8所举的两件事不但都有性質上的差别还有时间上的差别。例7例8的“同日而语”前边都有表示否定的“不”例9例10有“岂”“怎么”表示否定。

  “混为一谈”囷“同日而语和相提并论论”是指把根本不相同的两种事物或两个人放在一起谈论并不强调时间上的差别,也不限于用在否定语句里這是“混为一谈”“同日而语和相提并论论”跟“同日而语”不同的地方。

  11.我们同志中却有许多人至今还把各派地主阶级各派资产阶級混为一谈似乎在皖南事变之后整个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叛变了,这是把复杂的中国政治简单化(《毛泽东选集》)

  12.这不过是故意耍赖地把两件不同的事混为一谈罢了。

  13.今之论者常将“打死老虎”与“打落水狗”同日而语和相提并论论,以为都近于卑怯(《鲁迅全集》)

  14.他们故意把写错误文章的人跟 反党分子同日而语和相提并论论,企图陷害好人打击同志。

  例11例12的“混为一談”例13例14的“同日而语和相提并论论”都用在肯定的语气,这种用法是“同日而语”所没有的例11例12的“混为一谈”可以换作“同日而語和相提并论论”,例13例14的“同日而语和相提并论论”也可以换作“混为一谈”但这四例都不能换作“同日而语”。

  这样看来“混为一谈”和“同日而语和相提并论论”相通的时候多,但是有不同:

  ①“混为一谈”多指不分好坏不分是非;“同日而语和相提並论论”多指不分彼此,不分上下

  15.在作者笔下,钗黛这两个姑娘常常是被人同日而语和相提并论论加以评比的。(冰心《〈红楼夢〉写作技巧一斑》)例15的“同日而语和相提并论论”则不能换“混为一谈”

  ②“混为一谈”有时前边能加程度副词“太”,而“哃日而语和相提并论论”则不能

  16.中国人将办事和做戏太混为一谈,而别人却很切实(《鲁迅全集》)

  例16的“混为一谈”不能換作“同日而语和相提并论论”,更不能换作“同日而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提并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