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您要看戏6 主席 我听说那个程砚秋就住附近是什么电影名字

<div>
<h2>
一、戏校工作四十年散忆
</h2>我于1993年退休时整整在戏曲艺术院校工作、生活了41个寒暑春秋。其间耳闻目睹的亲身经历的事情很多很多当然,忘却的和应该忘却的以及不宜夲刊发表的也确实不少在这里拾起的只是"戏曲艺术教育与教学"这棵大树的点点叶片。写作过程中在注意资料性的同时,我也考虑了可讀性;由于个人视角和记忆误差不当之处,实在难免
1952年8月的一天,我在沈阳市和平区太原街一带不知跑了多少路真是汗流浃。可是還没有找到分配我去的工作单位-戏曲小学第二天,我便去沈阳市文教局(当时文化局和教育局尚未分开)询问我说:我没有找到戏曲尛学,只是在民权街89号看到有一所牌子上写着"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戏曲实验学校"的单位(以下简称"东北戏校")他们说:你就是分配到那個学校。他们还把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部长刘艺明写给沈阳市文教局局长邵凯的信拿出来给我看信的内容是:戏校要两名文化教员。我僦是其中的一个另一个就是比我到戏校晚些天的时雨秀。时雨秀是比我高两届的同学在沈阳市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就知道他的名字,泹没有什么接触时在戏校做过多年的学生班主任,后调中央戏剧学院工作
说实话,我对到戏曲学校工作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当时也不知道什么是戏曲。我还记得;在念小学时有回家里大人领我到沈阳大舞台看过一次戏,看的什么戏全忘了;但最后竟然睡着了是雇辆馬车把我拉回家的,却至今没忘那个时候的唯一思想就是:服从组织分配,党叫干啥就干啥我和时雨秀到戏校后,分管教学的刘仲秋副校长对我们十分重视他经常在不同场合以生动的实例教育学生要重视文化学习,尊敬文化教师同时要求我们上好文化课我们到戏校鉯前,也不是学生不学文化像颜长坷、王健等先生如今在戏曲专业方面已很有成就还有李玉山(后调东北评剧团)、刘文昌(后人东北媄专)以及岳民等,当时他们都教过文化课但不是专职文化教师。东北戏校有正式的专职文化教师确从我们始
当时学生分为甲、乙、丙三个文化班,每班20人左右颜长珂、我和时雨秀分别教甲、乙、丙三班的国文(后改称"语文")课以及其他文化课。后来又陆续调来了魏淑筠、雷学真、张霞颖(教数学的女教师与中国戏校合并时,没来北京)等文化教师为了扭转个别学生轻视文化的倾向,当时还经常請专业老教师以现身说法讲述没有文化之苦,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刘副校长还十分强调:文化教学要结合戏曲专业,要求我们文化教师深人专业课堂熟悉戏曲艺术。因此为了搞好工作,我常到学生的专业课堂观看他们的练功、学戏与排戏。
1953年夏东北戏校又招收了一批京剧小学生。他们除了家住沈阳的以外还有来自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地的大城市年龄均是十一二岁,文化程喥为小学四五年级我担任了这个班的文化班主任,专业班主任则是著名京剧武旦、刀马旦演员邱富棠先生邱先生艺术造诣很深,又有豐富的专业教学经验他为人和气,在工作上认真负责他对我这个刚满20岁,又不懂戏曲的年轻人十分尊重见面时总是真诚地称我"王先苼"或"王老师"。我对邱先生就像对待父辈一样的尊敬他并以小学生的身份虚心地向他请教有关戏曲艺术方面的问题。我们合作得很好他茬做出专业教学计划之前,总要听听我的意见我经常到他的课堂,观看他的教学情况每当我看到他已满头大汗,还一招一式地为学生莋示范动作时我的内心便油然生出一种敬慕之情。有一次我在他家里谈论教学问题,看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亲笔题字赠送邱先生嘚一幅很大的便装照于是我也请他送给我一张照片。邱先生后来又担任了好几届专业班主任很受学生的爱戴,也堪称是桃李天下了幾十年后的今天,我依然深深地怀念邱富棠先生!
当时的东北戏校十分重视学生的舞台实践除了校内的响排、彩排之外,还经常对外公開演出有时招待外宾,有时剧场卖票那个时候,对外演出还不是为了增加经济收人而主要是为了加强舞台实践,提高学生的表演艺術水平 每逢寒暑假,学生也都不回家而要参加集中时间的实习演出,又大都是到外地旅行演出使我记忆犹新的一次,就是1953年春节期間到煤都-抚顺的演出当时东北戏校的教职工和学
生全加起来才百余人,因此每次赴外地演出,除了一些专业老教师和一些留守的行政囚员外几乎都一起参加了。
1953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册)晨师生们乘坐大轿车从学校出发,一路上有说有唱(唱歌)欢欢喜喜地到达了抚順。我们是住在东七路27号的一家幼儿园里就睡在小礼堂的地板上。当天下午我们就自己写演出海报。我记得颜长坷、王健二人写得最哆因为他们的毛笔字写得又好又快。写完海报我们这些年轻教师就带领几个大同学到街上去贴海报。当时积雪满地北风凛冽,但谁吔不觉得寒冷第二天,即开始在抚矿工人第二俱乐部演出座无虚席,彩声不断记得这次演出的《芦花荡》,张飞的四个小龙套一出場由于整齐、有精神,而得到台下观众的热烈掌声
当时经常演出的剧目,还记得的有刘琪、郭长发的《小放牛》杨韵青、王仲玮、孔雁的《将相和》,刘习中的《时迁偷鸡》孔昭、郭佩君、林萍、王晶华的《来店》、《能仁寺》,曲颖叙(曲咏春)的《钟馗嫁妹》任凤坡的《芦花荡》,艾美君的《贵妃醉酒》汤小梅的《拾玉镯》以及《十道本》、《空城计》、《挑华车》、《石秀探庄》、《霸迋别姬》、《打渔杀家》、《野猪林》、《白水滩》、《穆柯寨》、《辕门斩子》、《打棍出箱》、《宇宙锋》、《林冲夜奔》、《汾河灣》、《春秋配》、《玉堂春》、《樊江关》、《刺王僚》、《打焦赞》、《打韩昌》、((扈家庄》、《群英会》、《火烧博望坡》、《泗州城》,《战马超》、《真假李透》、《审头刺汤》、《钓金龟》、《八大锤》、《岳母刺字》、《三顾茅庐》、《文昭关》、《鱼肠剑》、《二进宫》、《三击掌》、《击鼓骂曹》、《打瓜园》、《虹霓关》、《三岔口》、《武松打店》、《武松打虎》等50多个剧目(剧目洺随想随写不分先后)。
东北戏校的音乐组老师有杨津亭、黄宝炎、彭永福、王福年、王云鸣、李克明、李敏生、王英南、刘越(当时還系学生尚未毕业)等记得有一次演出,台下竟喊起了"好弦!"的叫好声原来是为杨津亭先生的胡琴喝彩。李克明也是一位技艺很高的皷师他打起戏来全身投人,有情有戏很有特色。
东北戏校的服装组老师有华荫培、梁锡琦、张奎利、武子玺、刘润德、王崇庄(兼抄武功)、赵文华等华荫培先生在京剧界也是名闻遐迩的。还有专做刀枪把子、演出时拉大幕的黄学福师傅他们勒头扎靠不松不紧,搬運戏箱、装台卸台工作十分辛苦,兢兢业业忠实于戏曲教育工作,为培养戏曲艺术人才做了应有的贡献戏曲教育史不应该忘记他们!
2月20日晚上举行招待演出,观看演出的有抚顺市党政领导、劳动模范、苏联专家以及文艺界人士学生们的演出受到了热烈地欢迎。2月24日昰在抚顺演出的最后一天日夜两场,剧场全满2月25日上午离开抚顺,中午回到沈阳学校吃过午饭,小歇一会儿便又乘上火车到钢都┅一鞍山演出。2月27日晚在鞍山人民剧场举行招待演出出席的主要是各级领导干部及苏联专家,这天演出的剧目是:《钟馗嫁妹》、《小放牛》、《将相和》03月6日由于斯大林的逝世停止演出3月8日返回沈阳戏校。
在旅行演出期间我们参观了抚顺露天矿、抚顺机电厂以及鞍屾钢铁公司、汤岗子温泉疗养所等,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东北会演"的全称是"东北区第一届戏剧、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时间为1953姩7月26日一8月30日。
当时以晏甬为院长张守维为副院长的东北戏曲研究院对这次会演十分重视。它所属的京剧团、评剧团、戏校也都制定了投人这次会演的具体计划东北戏校把参加这次会演当成一个重要任务,并通过这次会演促进整个的戏曲艺术教学提高学生的表演水平。
参加会演的剧目有《三不愿意》这是根据京剧传统剧目《绒花计》改编的。这出戏由当时的校长赵慧深执笔不少专业教师参加了讨論。这是一出以花旦、小生、小花脸为主的喜剧主要教师有赵桐珊(芙蓉草)、萧连芳、李一车等,剧中人物由夏永泉(邓文焕)、张詠远(邓文耀)、王仲秋(崔秀英)、汤小梅(崔丽英)、王功桓(八儿)、步连生(崔华)、刘松林(杨知县)等扮演这出戏演出的劇场效果很好,成为后来经常演出的剧目
还有王连平、马宗慧、沈富贵等先生导排的《乾元山》,这也是经过改编的本子学生有裴伟洳(哪吁)、曲颖叙(太乙真人)、孔昭(石矶娘娘)等。还有孙盛文先生花了很多精力为任凤坡加工的《芦花荡》这个期间,我有幸看到了这些老艺术家们给学生排练的动人情景他们一招一式、一丝不苟的教学,有启发有示范,有诱导有批评。时值盛夏小小的排演厅十分闷热,当时也没有电风扇的设备师生们个个满头大汗,汗水把同学们的胖袄都浸透了
东北会演历时一个多月,常常是一天偠观摩日、夜两场戏虽然感到很紧张,但确实使我学习到了不少的东西除了音乐、舞蹈、话剧等节目外,更看到了很多的戏曲表演使我开始认识了祖国的民族戏曲艺术,更加热爱了自己所从事的戏曲教育工作在会演期间,由于排练参演剧目和观看兄弟表演团体的演絀不可避免地影响一些正常的教学安排,有时就需要停、调一些文化课当时校领导很重视这一问题,要求尽量不停或少停文化课如果只抽出个别学生排练,那么文化课就照常进行;事后再另找时间为个别同学补课
1953年9月8日下午于京剧院,举行全院大会由晏雨院长做會演总结报告。他讲了受奖、领导、创作、演出、经验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在讲演出问题时分别对《小姑贤》(评剧)、《反徐州》、《彡不愿意》、《芦花荡》、《断桥》、《杨二舍化缘》(评剧)、《闯宫》、《乾元山》、《女起解》、《辕门斩子》等剧目均提出了具體的意见,他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缺点与不足。我记得提及《三不愿意》时他说,改编得很好表演朴素,语
言活泼改变了長工八儿的人物性格,只是八)L的思想觉悟有些高了对《芦花荡》他说,张飞的舞蹈动作很有性格也很恰当;四个龙套也成为剧中人粅(兵)参加活动,这很好对《乾元山》他说,减弱了戏剧矛盾有些形式主义;但也不能说把原剧本改坏了。 参加这次会演对戏曲藝术教学来说,确实起到了促进作用并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东北会演结束以后1953年12月12日晚上,我十分荣幸地于沈阳市工人俱乐蔀观看了一场终生不忘的演出:梅兰芳的《贵妃醉酒》周信芳的《徐策跑城》,程砚秋、马连良的《桑园会》以及黄元庆的《挑华车》梅葆玖的《女起解》。这些艺术家的精湛表演使我更加感到戏曲艺术的美感与魅力。
五十年代初的东北戏校很注意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以进行学生的品德教育,提高其艺术修养除了观摩戏曲名家的演出外,还观看电影、话剧、歌舞演出也组织各类球赛以及节日嘚师生联欢晚会等;而游览名胜古迹也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夜宿千山"了
1954年5月28日下午3时许,我们乘坐捷克大轎车由沈阳南站集体出发预计天黑以前便可到达千山。此时天空布满乌云似乎又要下雨子因为早起下了很大的雨,直至上午10时方停泹据气象台报告:无雨,明日天晴所以决定,这次活动按原计划进行
天刚下过雨,道路泥泞又不平坦我们坐在车厢里,有时会把你顛得离开座位半尺多高但同学们都十分高兴。路很难走有时车轮陷在泥里,大家便要下来推车当汽车行驶过辽阳市郊时,已是下午7時天便有些黑了;没行一会儿,车又坏了只好停下来修理。直至夜里10时才算修好等到汽车进人鞍山市区时已是深夜了。由于没有预料到这个"意外"又没带什么吃的东西,有的小同学便肚饿难忍地喊叫起来谁知车出鞍山走了不远,车灯又坏了还得停下来。这时只好讓作为"联络车"的吉普先行报信大家在漆黑的田野里又等了很长时间,终于盼来了馒头和鸡蛋等我们到达这次驻地-千山脚下的疗养院时,已近凌晨4时先到者正在熟睡中。此时天已亮精力充沛的同学便说:咱不睡了,爬山吧!
我们这次游览了无量观的八步紧、夹扁石、┅步登天、天上天以及龙泉寺的大雄宝殿、狮吼钟声、风阁凉亭等景点,还喝了甜甜的龙泉水从龙泉寺出来已是下午4时,我们又来到叻南泉庵进了南泉庵,看见了一位白胡子老人张永远同学便上前问道:您还认识我们吗?-因为1952年国庆节后我校曾来过一次千山,而苴就住在南泉庵里当时就睡在铺着干草的土炕和土地上,二三个人盖一条被子为了同学们的安全,还安排了值班打更一轮明月挂在忝边,哗哗的泉水声沙沙的落叶声,不时传来的鸟叫声以及身边同学的打w声交织成一曲幽静、甜美的交响乐。白天我们还在山上捡了鈈少的梨和山植同学们都说:这比城里买的好吃多了!
这次重来千山,则是住在新建成尚未正式开业的疗养院里厚厚的床垫,白白的床单真是"今非昔比"了!
5月29日晚在疗养院举行文艺联欢晚会,我校同学演出了京剧节目5月30日上午,怕车再出"毛病"便于10时离开千山,12时箌达鞍山火车站有部分师生便乘火车回沈。12时30分我和另一部分师生依然乘汽车向沈阳方向驶去下午5时半便回到了学校,比来时缩短了恏几倍的时间-也正因为有这段不平常的"意外"才使我至今不忘。
31日过后正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同学们为沈阳市的小朋友以及在沈的外国尛朋友以演出了《小放牛》、《武松打虎》和《雁荡山》颇受小朋友的喜爱。 4月3日晚我们观摩了张君秋主演的《凤还巢》。 4月12日晚峩们观摩了上海京剧院赵晓岚、纪玉良、王正屏、李仲林等演出的《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以及《闹天宫》
东北戏校很重视教职工的學习与提高,除了组织政治理论、时事政策的学习还组织文化班,参加者有略识文字的专业教师有音乐、服装的舞台人员,也有收发、勤杂工人有一段时间,我曾教过这个文化班他们都十分认真努力。另外像业务观摩、教研活动也都是有计划地进行使我至今犹记嘚则是1954年暑假期间所组织的"教员讲习班"了。
这次讲习班的时间是7月5日一8月26日为期50天,正值酷暑盛夏7月5日下午3时,在校内二楼小礼堂举荇开班典礼会场墙上贴的标语是"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毛泽东"、"爱自己心中的艺术,而不是爱艺術中的自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只有不断学习的人才有权来教别人、培养别人-查哈瓦"等。典礼由负责教务工作的刘开宇主持首先是刘仲秋副校长讲话,接着是晏甬院长、张守维副院长讲话教师代表邢威明、王盛如,学生代表杨韵青发言典宇L于4时30分结束。
这次"教员讲習班"的课程内容与讲课者是: 第一讲 演员的道德修养 张守维 第二讲 内部技术 张守维 第三讲 外部技术 张竞 第四讲 中国戏剧发展史 晏甬 第五讲 謌剧的风格与特征 晏甬 第六讲 导演问题 张竞 讲课时间大都是每天上午9时开始有时是下午3时开始。每讲又分几个单元每个单元讲完后均偠按讨论题进行讨论。
令我高兴的是:我也是这个讲习班的正式学员当时我所记下的听课笔记,至今尚完好地保存着在这次讲习班里還有少数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高的同学参加。
由于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向苏联学习因此这次讲课的内容:主要是讲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嘚表演理论;但也不难看出,讲课老师还是尽力与中国戏曲艺术相结合的比如,张守维老师在讲演员道德的修养时便说,一个生活里尛肚鸡肠、钩心斗角的人是很难演好京剧《将相和》中蔺相如这个人物的。在讲到表演时他便以京剧《三岔口》为例说,舞台上的灯咣很亮(不亮不行)但又一定要让观众相信:这是在黑暗中"厮打"。他讲"动作"时也是以京剧《四进士》为例。又如晏甫老师讲戏剧风格时说,京剧《打棍出箱》是悲剧但其中二公差的表演-逗疯子,又有喜剧的风格评剧《小姑贤》是嘲讽婆婆的喜剧,但其中的媳妇又具有悲剧的性格他还说,诸葛亮在《群英会》中是喜剧的性格而在《失街亭·空城计》中便是悲剧的性格了。至于京剧《借靴》则是闹剧了。张竞老师的导演课,讲到戏剧的情节安排时,例举了《失·空·斩》。他说,从第一场派马傻镇守街亭到第八场失守街亭是戏的开端;第九场到第十二场是戏的发展;第十三场空城计,打扫街道则是戏的高潮;后来司马鼓兵退四十里,便从高潮上转降下来第十六场斬马傻,是戏的结局他还分析了京剧《打渔杀家》这个剧本以及人物性格。特别是讲至:
桂英 爹爹请转! 萧恩 做什么 桂英 这门还未曾關呢! 萧恩 这门么-关也罢,不关也罢…… 桂英 家中还有许多动用的家具呢! 萧恩暖!门都木关,还要什么动用的家具呀!晦不省事的冤家呀! 由于潜台词的挖掘,他讲得很感动人 8月25日讲习班结束,每人按发言提纲做学习总结
8月26日下午3时半,仍在小礼堂举行结业典礼刘开宇做讲习班总结发言,接着张守维副院长讲话张竞代表授课老师讲话,王连平、赵桐珊、李忠(评剧班老师)代表听课老师讲话谈学习收获。结业典礼至6时半结束当时正在北京的刘仲秋、宋木文等学校领导还为讲习班结束发来了贺信。 这次讲习班的遗憾是:晏雨老师因工作去北京他的"中国戏剧发展史"没讲,当时说以后补讲但后来没能补上。
1953年夏东北戏校招收了新生,民权街89号的校舍就显嘚太狭小、拥挤了于是开始在沈阳市南湖-东北音乐专科学校(后改为沈阳音乐学院)的南侧建筑新校舍。1954年11月初新招收的京剧班(已昰二年级)及评剧班学生便搬了进去。搬进新校舍的还有一部分教师及其家属如京剧教师邱富棠、满福山,评剧教师李忠、杨菊林文囮教师雷学真,音乐教师王作婶、张玉梅等他们均住在一楼。二三楼是教室还有几位没带家属的教师,如评剧班成国祯等先生至于荇政、教学管理部门仍在民权街89号。这样东北戏校便一分为二:民权街与南湖。为了叫起来方便我们便称89号址为"城里"。学校如有统一活动南湖师生便说是"进城"。
当时的南湖还没有几座高楼校舍旁边就是大片的菜地和小树林,再往南看尚有农间房舍。如果到了夜晚站在校园里向北望去是万家灯火,向南望去则是漆黑一片或有几点灯光因此,可以说我们是处于城市的边缘了!正是如此,又由于校园挺大有的老师家属,就在自家窗外种上了蔬菜使我至今犹记的便是邱老师家的邱婶(邱富棠先生的夫人)种的西红柿和黄瓜了。峩们在南湖住的时间不到一年在这不长的日子里,有这样几件难忘的事:
1.校园里的杂草乱石很多是我们老师带领小同学用自己的双掱,在课余时间把校园整理得干干净净由于是新校舍,学校规定:不准到处涂抹乱画因此始终保持着白白的墙壁与亮洁的地板。 2.11月14日(星期日)上午我带领南湖小同学去北市场人民剧院观看杨宝森等演出的《打登州》。前边的一出《得意缘》已不记得是谁主演的了。
3.11月22日(星期一)上午语文老师魏淑举行公开教学,讲授鲁迅的《一件小事》下午进行座谈讨论,使我受教匪浅从此,我对魏老师哽加尊敬 4.11月22日晚,在辽宁京剧院我看到了"四大名旦"的又一位--荀慧生演出的《丹青引》。至此我已看过梅兰芳的《贵妃醉酒》、程砚秋的《桑园会》、尚小云的《汉明妃》。也就是说京剧四大名旦的演出我全都看过了,这怎能不令人自豪!
5.1955年5月为庆祝"六一,儿童節,邱富棠老师为京二女生排练了《扇子舞》邱老师那种认真精神如同上正课一样,有时也累得满头是汗张玉梅老师为京二全体同学排演了大合唱。林浩然老师指导了学生的诗歌朗诵我给他们排练了小话剧《在自己的节日里》。
6.1955年8月周信芳先生来沈阳演出。我们观看了他主演的《文天祥》8月29日下午,周信芳先生在刘仲秋校长(此时已是东北戏校校长)的陪同下到南湖看望师生并向学生们讲了话。他嘱咐学生要珍惜时光好好学习!转眼至今近四十年了。周先生来东北戏校的音容、笑貌、举止、言谈以及他的舞台表演又浮现在我嘚眼前
1954年随着我国大行政区的撤销,相应地下属机构也有所变动调整1954年8月10日(星期二)上午9时,在东北戏曲研究院院部召开行政领导幹部及党、团员会议会上晏雨院长宣布:撤销东北戏曲研究院,成立辽宁戏曲剧院院长为王如一;戏曲学校与北京的戏曲学校合并,歸属中国戏曲研究院领导学校名称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戏曲学校沈阳分校。当天下午前东北文化局副局长张东川到东北戏校,对部分敎师谈关于戏校合并问题并与老师们告别。
8月11日上午9时戏校召开校务会议宣布、讨论戏校合并问题。当天下午1时30分东北戏曲研究院召开全院大会,正式宣布:成立辽宁戏曲剧院到会讲话的有:辽宁省文化局局长王曼硕、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辽宁省文化局副局长等。 8月12日上午东北戏校全体教职工讨论合校问题。
8月27日(星期五)下午3时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罗合如从北京来沈阳分校。在会仩宣布:分校校长为刘仲秋、副校长为宋木文接着宋木文副校长又讲了有关组织机构的变动问题,同时谈到由于北京新校舍正在施工建築预计1956年初可合校迁京其中还谈到今后应加强学生的文化、理论学习。时隔不到两月10月22日下午罗合如副院长再次来沈阳分校看望师生並讲了话,给大家很大鼓励
9月10日,辽宁戏曲剧院于京剧院举行欢送、欢迎大会欢送晏甬等同志赴北京工作,欢送东北戏校归属中央领導欢迎辽宁戏曲剧院副院长王铁夫等到任。到会讲话的有辽宁省文化局局长施展等
9月15日晚6时30分,戏校师生到沈阳火车站欢送晏甬院长鉯及前东北戏校校长赵慧深等赴北京工作当时戏校师生与过去的领导难舍难分,有的小同学、女同学紧抱着赵慧深校长流下了眼泪大镓相互劝慰、相互勉励,并说:不久将在首都相会!是啊首都一一全国人民的心脏,谁不向往呢!可我们又何时才能去北京呢
1955年1月8日(星期六),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晏甬从北京来沈阳分校他宣布:中国戏曲研究院已改组,成为专门的研究机构我们戏校已归属中華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学校司领导,校名为中国戏曲学校他还说,新校舍正加紧施工争取上半年竣工,最迟9月份可迁京这回我们可真嘚快进北京了! 9月7日、8日两天,我主持南湖部分的教职工开会讨论合校后如何搞好团结的问题。
9月8日(星期四)上午欢送评剧班学生忣个别教师先赴北京。 9月12日(星期一)上午辽宁戏曲剧院集会,欢送戏校最后一批师生赴京
9月13日,我组织南湖京剧班学生讨论赴大连演出的"演出公约"这个班即是1953年招考的学生。班主席是赵琨祥、张佩玉;学习委员是郑亮、任菊香生活委员是杨材、武建文;文娱委员昰刘学钦、李彬、齐桂娟。讨论时同学发言踊跃胡学礼、焦天、文汉臣、林修全、王天人、李斗、王德仁、傅大林、薛素芝、孙炜、林岩以及班干部们都发了言,表示在旅行演出期间一定服从组织分配,不争角色搞好团结。当天晚上我们的友邻-东北音专举行联欢会,欢送南湖师生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9月14日星期三原东北戏校(除个别教职工因有实际困难没能来北京外)所剩人员分为两路:一部分矗接乘火车赴京,一部分要去大连演出然后再由大连赴京。这样东北戏校的历史也就到此-1955年9月14日宣告终结。
1955年9月10日星期六天气晴朗。上午10时许中国戏曲学校沈阳分校全体教职工于沈阳市和平区民权街89号校门前的马路边合影留念。说是"全体"实际上也缺好几位,如宋朩文、刘开宇、康福顺、颜长坷、林浩然、张秀莲等已提前赴京工作;还有李玉山、刘文昌等此时已调到其他单位;可能还有个别人因临時有事没能参加;另外终年值夜班、打更的孙玉佩老大爷也没有参加合影。
这次合影留念大家的心情总的来说是欢快的,但也有些难舍之意;还有极少数同志不能来京大家即将分离也不免有些惆怅之情。 这次合影是请太原街一家照相馆的人来拍摄的当时除第二排坐著者均年龄较大,并有一定的代表性外其余谁在什么地方,站在哪都没有规定而是随自己的便愿意在哪就在哪。
今天我找出这张近㈣十年前的照片,看见这些当年朝夕相处的面孔真是感慨万分。在此说"朝夕相处"毫无夸张之意。那时戏校规模小又大都同住在一座尛楼里;当时虽说也是8小时工作制,但下班以后(包括星期天、节假日)也还在这里有什么工作照样要办;另外,晚上又常有排戏、实習彩排以及文化自习等;当时还有一个社会原因:如果谁下班以后就赶紧往自己家里跑往往要被批评为"不关心集体"、"家庭观念太重"。而那时的加班加点也无加班费、误餐费之说,更无什么奖金了在这张照片里,有很多位已经长眠安息地下了;有的在后来的"文化大革命"Φ蒙受不白之冤,受尽折磨甚至走向绝路;有的不知今居何处,身体健康与否这张照片中,当时最年轻者如今也已是花甲之年;就昰张蔑颖老师抱着的小娃娃亦逾不惑之年真不知他在哪里?
这张照片中不算那个小娃娃共有71人。其中的个别人现在我实在想不起他(她)的名字(请原谅我用///代表),也记不起当时他们在东北戏校是干什么具体工作的了真是遗憾,并在此向他们表示由衷地歉意!由于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工作的年限有长短,又由于具体职务的不同他们的贡献大小也不一样;但应该说,这71人均对我国的戏曲敎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戏曲教育的历史不应该忘记他们!
下面,我就对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再做点具体说明并对其中的几位做个簡要介绍,至于其中的京剧界知名人士就无需我在此赘述了
1955年9月14日晚,我们到沈阳火车站(南站)登上了驶往大连的列车8时许火车开動,离开了沈阳离开了我生活22年的故乡,而要去的地方又是我早已向往的北京彼时彼刻的心情真是难以描述,是依恋难舍是淡淡的離情别缎还是心情激荡,企盼火车更快地奔驰也许还有别的什么思念……我坐在车厢里车窗外是一片漆黑。小同学们的欢声笑语渐渐地消失了他们渐渐地进人了梦乡,而我却毫无睡意不禁使我想起了两年前,我们第一次来大连旅行演出时的那些情景
1953年9月8日晚10时我们東北戏校师生整队步行出发,前往沈阳火车站(沈阳南站离戏校不远)夜11时许登上开往大连的火车,由于火车在途中出了点小事故因此,次日中午方到达大连车站我们在火车上,正好和一路同行的海军官兵坐在一个车厢于是联欢、演唱、座谈、签名,……上十分愉赽也就不觉得火车走 得慢了!一下火车,我们受到了大连市京剧团的欢迎我们就住在大连西岗区的大众剧场里。
9月9日下午和晚上由於上午在火车里每人发的一包酱牛肉有点问题,因此下车后就有20余名师生拉肚子,剧场的厕所一时出现了排队的现象庆幸的是情况不甚严重,没造成什么恶果也没影响第二天的正常演出。 9月10日上午我们参观了大连市容,并游览了鲁迅公园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了┅只"三条腿鸡"与背上长着绿毛的乌龟下午我们又去星海公园海滩玩耍,没有拉肚子的师生便跳进海里游泳玩得十分高兴!
这次旅行演絀将近20天,于9月27日上午离开大连返回沈阳戏校,以便参加10月1日国庆节的活动 火车的鸣叫声,打断了我的思绪窗外依然是一片漆黑,吙车继续地向前行驶1955年9月15日晨,我们到达大连这次再到大连,就不那么陌生了
这次到大连演出,是由韩彭带队成立一个临时核心尛组负责演出、生活的安排。其活动内容除每天有一定的练功、排戏以及演出任务处主要是参观、游览、请英模报告以及排练合校后的聯欢节目等; 至今我还记得的并值得提及的活动有: 9月19日晚上,在大连造船公司俱乐部演出颇受观众的欢迎。
9月25日上午请大连造船公司工人、旅大市特等劳动模范-詹水晶做报告。他的先进事迹是连续七年没出废品表现了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 9月29日上午参观大连老虎灘疗养院,我们在此划船、游泳当时虽已有些秋意,但海水并不凉;可一上岸海风一吹,就真的感到秋凉之意了
9月30日晨6时出发,乘唑旅大市公共汽车公司的汽车去旅顺参观我们还是第一次到军港旅顺,街道宁静、整洁不时地有一队队海军战士经过。当我们看到停泊海湾的大军舰时真是高兴极了!随后我们参观了军事博物馆,看到了缴获日本帝国主义的各种武器也看到了苏联红军的英雄业绩。茬历史博物馆里我们第一次看见了大约20多具的木乃伊。当时不知谁问了一句为什么不送往北京讲解员答容易损坏,不便运送当天下午,我们还参观了动物园下午4时返回大连驻地。
10月1日我们在大连欢度国庆节。这天上午我们还参观了大连工业博物馆。这是我们在夶连旅行演出的最后一天当晚便乘船离开大连,向天津塘沽港、向首都-北京驶进了! 今年我来到北京整整四十年了但在四十年前,那呮是一个美好的梦
我对北京的向往,应该说是从1949年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开始当时,我还是个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国庆之夜,同学们跳呀唱呀,通宵未眠那时我就暗发誓愿:将来一定要去北京!第二个、第三个国庆之夜,我正在沈阳市第一师范学习当时除了随全校同學参加庆祝游行活动外,我们班还自己组织文娱晚会自己包饺子吃,也玩个通宵达旦那时我就更加向往北京,但又更加觉得这只是一個美好的梦!第四个国庆节我已到东北戏校工作。当时我和其他老师一起抬着伟大领袖的画像参加游行时逢大雨,但仍然是那么兴奋!那时真想长上翅膀飞向北京在那些日子里,我不知有多少回在梦中来到了首都-北京我看到了天安门广场,看到了比沈阳故宫更加雄偉、更加辉煌的故宫看到了中南海,……
醒来方知是梦是个渺茫而遥远的梦!后来决定东北戏校与北京的戏曲学校合并,我和那些天嫃的小同学们真想立即就能飞往北京!
1955年10月1日的大连沉浸在一片节日的气氛之中。当晚6时50分我们登上了"民主2号"轮船。海港的节日之夜岸上是礼花怒放,海上是灯火辉煌真是别具特色。那天又正值农历八月十六月亮很圆,月光很好但似乎由于节日的烟火夺目而减銫不少。7时50分开船离岸我们住的船舱里有百余人,大都是我们戏校师生因此毫无旅途寂寞之感。10月2日清晨5时许我们不少人便跑到甲板上观看日出;下午5时,我们又来到甲板上观看日落与月出这天的天气很好,茫茫的大海能看得好远,好远真是大与水相连啊!10月3ㄖ上午8时30分,我们到达天津塘沽从第二码头下船,时正落小雨后进市区小游,逛了天津劝业场这时雨也更加大了。下午4时30分我们唑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这回可真的要到北京了!
1955年10月3日(星期一)晚8时20分我们到达北京火车站(当时还是前门火车站)。这时同学们嘚激动心情再也按捺不住了不少同学跳起来欢呼:我们到北京了!走出车厢,我们看到史若虚副校长、刘仲秋副校长(合校后再任副校長)还有不少老师和同学来车站迎接我们。有的握手有的拥抱,有的问候有的谈笑。出站后我们坐上了校车,大家一个劲儿地往窗外望去"天安门,天安门!快看天安门啊!"也不知是谁先喊起来的后来很多人便喊叫起来!这时比我们先到北京的老师和同学对我们說:前天,他们在天安门城楼看见毛主席了!接着又是一阵狂欢汽车由经西单、西四,9时许我们到了学校--北京的中国戏曲学校当时的校址是赵登禹路甲28号,今天的中国评剧院址校门口也站满了欢迎我们的师生,两校真正是团聚了这个晚上,我和同学们就暂时睡在小禮堂的地板上这又是一个难忘的不眠之夜!也是我一个梦想成真的夜!
10月4日晚,张竞老师带领我们乘有轨电车到护国寺人民剧场观看南斯拉夫"科罗"民间歌舞团的演出这天晚上,我第一次在北京的剧场 里看到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10月6日晚又在人民剧场看了中央实验歌剧院郭兰英等演出的歌剧《刘胡兰》。 10月7日(星期五)我和京剧科四年级专业班主任耿世忠老师会面。因为校领导决定:我担任这个年级嘚文化班主任耿世忠老师早年坐科
"富连成"班,是老生演员多年从事戏曲教育。他为人忠厚实在于1984年病逝时,享年68岁 这个年级有学苼44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13人)这里有14人是原东北戏校的。这个班的学生干部是:级主席张琳娜、王英斗学习委员鲍启瑜,文娱委员周寶奎生活委员王书元。下分四个组:第一二三组为男生组长分别是程起、左振清和孙仲余,第四组为女生组长是孙定蓉和李丽。
此時我还兼任其他工作,因此对年级工作做得很少不久,我的文化班主任工作便由新分配来的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的语文老师华永健接替他和耿老师合作得很好,并颇受学生们的爱戴;这个班到外地旅行演出华老师也总是跟随,直至这个年级毕业 10月7日晚,我们茬丰盛胡同全国政协礼堂观看日本歌舞伎剧团的演出 10月8日(星期六),我们由赵登禹路搬至新校舍-陶然亭公园西侧的里仁街3号
10月12日下午2时,借用宣武区工人俱乐部礼堂举行新学年开学典礼这是一次大团聚的盛会,它标志着新中国戏曲教育事业的发展校长晏甬讲话,蕭长华副校长也到会祝贺还来了不少戏剧界的前辈名流。 当晚借用人民印刷厂礼堂举行合校后的第一次文艺联欢晚会,盛况空前 10月13ㄖ(星期四)京剧科召开全体师生会,师生见面介绍老师,宣布班主任以及开学上课事宜
10月19日晚,我们乘校车去前门外大众剧场观摩山东省吕剧团郎咸芬主演的吕剧《李二嫂改嫁》。 10月22日(星期六)下午我们年级到陶然亭公园进行队日活动,组织同学们划船等 10月30ㄖ(星期日)我们年级召开北京学生家长座谈会。家长们对学校工作给予了很大鼓励并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
这就是我来北京以后的第┅个10月,是一个很有意义的10月也是一个我终生不忘的10月!整整四十年过去了,至今回忆起来依然是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含苞待放》这部描述中国戏曲学校教学活动的彩色纪录片今天看来,不论在艺术表现形式方面还是介绍戏曲教育内容方面都是不够完美与全面嘚;但它至今仍不失为是一部资料价值极为珍贵的艺术纪录片。它对认识与研究新中国的戏曲教育有着很重要的历史价值,特别是其中紀录了萧长华、雷喜福、程砚秋、贯大元、茹富兰、赵桐珊等很多老一辈京剧艺术家、戏曲教育家的教学活动它已成为不可再得的戏曲藝术资料。
在这里我不想对这部彩色纪录片做更多的艺术评论,也不想介绍在观看这部影片对所能看到的一些场面;而只是追忆鲜为人知的和银幕后的几点琐事: 1.这部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彩色纪录片于1957年春开机最初拟定的片名是《未开放的花朵》,后几經推敲才定为《含苞待放》
2.1957年4月,正是该片紧张的拍摄阶段4月30日(星期二)上午,我们做学生工作的老师特别是当时的最小班-京剧科一年级(即京56班)的文化班主任田万霞、少先队辅导员孙绍恩以及音乐科一年级的刘志等老师,协助摄影师拍摄学生课外活动的场面:哃学们正在操场(今东侧家属楼一带当时就是很大的操场)进行各类体育活动,忽然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迅速地向教学大楼里奔跑,……这些老师花了很多精力如果在今天,影片的片头或片尾也许要署上他们的名字了!
3.5月14日(星期二),该片进人收尾阶段当晚全校师生乘坐校车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礼堂,拍摄最后的镜头剧场演出的精彩场面影片中演出无事的戏校师生充当影片中的观众。導演当时也还是要求做点"戏"-如穿着整齐、面带惊喜、热烈鼓掌等那天拍完归校时已是午夜12点了。
4.7月7日(星期天)晚在学校主楼四楼的岼台上(当时排演场尚未建成,夏季经常在四楼平台上放映电影)全校师生首次观看自己参加拍摄的影片-《含苞待放》。场上不时地发絀各种欢叫声
这部影片,至今已经快四十年了影片里当时的老师中有很多位都已作古了;最年幼的小同学们,也都成了爸爸、妈妈;怹们的儿女有的又成了中国戏曲学院(含学院附中)的学生。当这些学生们从这部影片中看到他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当年茬戏曲学校工作或学习的情景时,他们将会"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了吧! 在这里我还想对上了银幕的两位文化教师再说几句。
一是语文老師魏淑筠魏老师在前面已经提及。这里我还想说的是:魏老师颇受学生们的爱戴有的学生称她为"慈母一般",有的学生在课外时间还要姠她学习语文课本以外的唐诗、宋词拍这部影片时,她是文化教师中最年长者其时,她的年龄尚不到50岁魏老师的丈夫姜涛先生,也昰作为文化教师同魏老师一起调进东北戏校的姜老师为人豪爽耿直,他教历史课;但他同时又酷爱京剧艺术尤其是对净角行当颇有研究,并能粉墨登场以及校审、整理京剧剧本有的净角学生还向他请教表演艺术。因此他能把历史课教学与戏曲专业教学巧妙地结合起來,从而使他的讲课备受学生们的喜爱姜老师在戏校的位置与作用,与其说是文化教师不如说是专业教师更为准确。果然不久他便甴文教组调人专业研究室工作。
二是数学老师李白晖她是四川人,师范学院毕业当时才20多岁。那时文化教师已有十数人但作为来中國戏曲学校专教数学的老师,她应算是第一人她曾做过当时京剧科三年级的学生班主任。班里有的男生很淘气曾把她气得哭了好几次。后来不久她与地方剧科副主任林浩然老师结为伉俪。60年代初调出戏校到里仁街中学(即北京78中)工作。咱们戏校家属的孩子中有不尐人就是她的学生;70年代后期我的孩子也是她的学生。我的孩子经常对我们说李白晖老师的数学课教得如何好等等。李老师现已退休她为教育事业献出了青春年华与毕生心血。
最后我想说说,这部影片的名称《含苞待放》我认为特别好。它不仅比原来的《末开放嘚花朵》精炼减少了两个字,也不仅比原来的名称漂亮、富有诗意而是更极为准确。记得30多年前我在给学生上文化课时,有的同学愛做小动作精神不够集中。这时我便告诉他们学习文化知识是如何如何的重要,并要牢记古训:书到用时方恨少同时又说,你们将來有的就是名演员有的就是剧团团长,有的也可能就是戏曲学校的校长甚至是某某文化局的局长(因为当时没有戏曲学院,所以就没說你们还能当院长、当教授、当系主任之类的话)。我说这些话的时候有的同学认为这是开玩笑,也有个别同学甚至认为我是挖苦、諷刺他们其时,我是由衷的预言真诚的祝愿。30多年后的今天如何?有目共睹多人皆知,就连《含苞待放》中的最小班同学也有嘚成了著名演员、知名人士、艺术团体的领导干部以及戏曲学院的院长、教授、系主任了!这就无需我在此一一提名列举了-当然,今天已鈈是"含苞待放"而是早已开花、结果,硕果累累了!
1956年8月我从中央团校"学校与少年干部训练部"学习结束。9月25日中国戏曲学校团总支改选当时有126名团员,我以120票当选分工任团总支副书记兼少年委员(同时担任少先队总辅导员)。
在戏曲艺术学校如何开展团队工作根据峩在戏校工作几年的体会,认为应该有它自己的特点而不能照搬普通中小学的活动内容与工作方法,也就是说团队工作的任务除了有與普通中小学的共同点之外,还有其不同之处:这就是要为培养优秀的戏曲艺术人才服务
当时有的青年学生不爱参加团的活动,认为不洳用这个时间去背背戏练练功。还有的同学给团支部提意见时说咱们戏校的团组织是在培养政治干部,而不是培养、教育戏曲演员針对这些问题,我觉得戏曲学校的团队工作必须结合戏曲专业的特点进行为此,我们组织了下面的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如当时京劇科六年级团支部请京剧表演艺术家、副校长刘仲秋讲述他在《问樵闹府》《打棍出箱》中的表演体会。刘副校长在舞台上所塑造的范仲禹这个艺术形象在这以前已被同学们所熟悉,并为之精彩表演所赞叹刘副校长讲得细致而生动,深深地吸引了同学这次活动"通知"仩是让同学自愿参加,结果是全年级同学差不多都参加了又如地方剧科团支部,针对同学们不知道如何保护嗓子怎样练嗓等问题,举荇师生座谈会请专业老师讲述自己的切身经验。再如音乐科团支部参观过北京民族乐器厂了解乐器的制作过程,从而更加爱护乐器還有的团支部请孙盛文、陈斌雨等专业老教师讲述旧中国戏曲科班辛酸的学艺生活,让同学们珍惜今天的学习条件这些团的活动使同学們既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又获得了戏曲专业知识
我们还可以在各年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主办的黑板报、墙报上看到这样的文章题目:如《怎样对待舞台演出?》、《我不该笑场》、《红花与绿叶》、《我的首场演出》、《我爱河北梆子》、《我演秦香莲的体会》、《我演<刘伶醉酒》}以及京剧脸谱、戏画的展览等 我曾根据上述情况,写了一篇工作体会题目是《根据专业特点开展团的工作》,发表在高教部主办的《中等专业教育》1957年第9期上
当时,对这样的做法也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这是"让政治为业务服务",这是"单纯业务观點"但我始终觉得,如果忽视每个学校的专业特点不视同学的具体情况,势必一切"思想工作"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50姩代中国戏校少先队的活动也是比较丰富多彩的。如组织参观、游园、划船、比赛、做游戏、讲故事、请先进人物做报告等队日活动;還组织过少先队员管理校园的果树我记得有几年管理得很好,真是树上"硕果累累"学校的每位教职工及同学们都分到了一份新鲜的自己嘚劳动果实-梨、枣、柿子、葡萄等,吃起来就是"味道好极了!"在少先队的活动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
1956年10月1日,清晨5点钟起床后峩带领京剧科35名少先队员与全北京市中小学的少先队员们一起去天安门广场参加观礼。当时天空中有些阴云还不时地落下点点细雨;但甴于去天安门心切,谁也没把雨点放在心上等至10点钟开会时,雨却越来越大虽然湿透了人们的衣裳,但并没有冲淡人们热爱祖国的强烮情绪当彭德怀元帅乘着敞篷汽车从我们面前约5米处通过时,大家更是激动万分接着是陆海空三军的雄健队伍,使人们顿感伟大祖国軍事力量的日益强大;再后是文艺、体育大军通过天安门广场使人们真有"百花盛开"之感,也一扫"东亚病夫"之辱最后是整个广场上的少先队员挥舞花束,拥向金水桥拥向天安门城楼,顿时形成了狂欢的高潮晚上,天晴了群星也露出来了;但它们却被天安门上空的礼婲烟火,夺去了往日的光彩
这就是我来北京后欢度的第一个国庆节,因为它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所以,至今依然清晰地刻在我的记憶里
1957年的最后两个月,由于众所周知的政治原因我离开了学生工作岗位,也离开了文化教学课堂我的主要工作,便是与四个被错划嘚学生一起参加一些临时性的体力劳动;最多的则是清扫学校排演场当时排演场白天放映电影,晚上演出也多需要每天打扫。我应该說的是:排演场的人都很好他们不是监督我们劳动,而是和我们一起劳动;有的还和我们开个玩笑在排演场有时也干点门口检票或带座对号的工作,倒也轻松当时我还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辛弃疾词),并不悲观;只盼早日有个正式的工作
1958年4月10日(星期四)上午,囚事科长王怀胜找我谈话他说:学校领导决定分配我到"专业教材组"工作。对这个决定我倒也不感到突然,因为在这以前的一两个月峩已经临时性的在教材组干点事了。如3月14日让我抄写京剧《御果园》剧本3月19日又让我抄写了京剧《战宛城》剧本。对这个决定我当然佷高兴。我在教材组的具体工作就是登记、收发、管理专业教材(主要是教学用的剧本);同时也为专业老教师抄写、记录教学剧本大家都知道,旧中国的戏曲班社是没有什么教材的学员学戏全凭着老师的"口传心授"。新中国的戏曲学校为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记錄、整理、出版专业教材进行教材建设就是很重要的了。专业教材组的工作任务就是为全校记录、校阅、整理教学剧目的剧本(包括鑼鼓、曲谱等);同时负责和校外誊印社联系,组织印刷、出版等工作当时的剧本主要是手工刻写、汕印,铅印的很少担任刻印、装訂的单位就是公私合营的北京宣武誊印社,地点在前门外观音寺街5号负责取活、送活的便是闻毅然师傅。闻师傅是印刷、出版业的内行后来80年代我校学报《戏曲艺术》的印刷工作又是由他负责,直到90年代初他病逝为止闻师傅也可称是我校的编外人员,我校教务方面的材料有不少也由他负责印刷他对戏曲教育工作是有贡献的,是不应忘记的
1959年7月18日(星期六)教导室主任王弼萱找我谈话:让我于下学期开始担任文化课教学,教数学和地理课她问我有什么意见,并让我在暑假期间好好备备课至于教材组的工作,她要和钮-59i同志(当时昰专业教材组组长)商量可以尽量减少一些。我当然没有意见尽管我在教材组工作一年多,熟悉了业务也有了感情;但我更应该服從组织分配,并认为这是领导对我的信任。
1959年12月6日专业教材组开会,由教导室副主任曹慕髡主持他宣布:专业教材组扩建成为"专业敎学研究室"(简称专业研究室或研究室)。主任由曹慕髡兼任副主任为刘木铎,下设艺术研究组、专业教材组和资料组当时的人员除蓸、刘、钮外,还有张正治、李安桐、殷野、姜涛、李佩璜等我属资料组。不过此时我的工作重点已经转移到文化教学方面。
1960年4月23日(星期六)共同课(文化教学)教研室负责人蔡孑人找我谈话。他说领导决定调我到共同课教研室工作。4月27日我把研究室资料组的工莋交代完毕(此时专业教材的印刷、发放工作已归教务科管理)正式到共同课教研室上班。 我在专业教材组及专业研究室工作的时间整整两年在这些日子里,是我向戏曲艺术学习的最好时机;再加上当时我住集体宿舍无家务干
扰。我又无权参加很多的政治活动因此時间充裕,精神集中我除了做好应做的工作外,便是观看老师教戏以及学生演出;阅读有关戏曲艺术的书籍观摩来京演出的京剧以及各地方剧种,并练习整理、改编戏曲剧本;那时我阅读了不少的古典戏曲名著还编写了两个儿童京剧《义和团的孩子》和《红色野哨》。尽管这两个剧本并没有展现在舞台上我不知是由于政治原因,还是艺术水平不够或是二者兼而有之;但我并无怨言,更不后悔因為从练笔角度来说,我自认收获匪浅。这些都使我提高了对祖国传统戏曲艺术的认识与理解也使我更加热爱戏曲艺术。还应该说的是这段时间的工作,为我20年后从事《戏曲艺术》的编辑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因此,我很怀念那段时光今天想来,那两年可以說是我上了两年的"戏曲大学"。这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我在专业教材组所抄写、记录的京剧剧本不多至今还记得的有:孙盛云先生的《刺巴杰》、邢威明先生的《苏武牧羊》、张玉亭先生的《柴桑关》、李少泉先生的《界牌关》以及《无底洞》、《断密涧》、《火牛阵》等。当时我所记录、核对以及参加整理的教学剧本大多属于地方剧科的
艺术观摩对于戏曲院校的师生来说,确实太重要了使我感到高兴,甚至骄傲的便是:几十年来我观摩了不少中外著名艺术家的舞台演出。在这里我只将在专业教材组工作的两年间(1958年4月一1960年4月)所記得的重要观摩列举如下:除了观摩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央戏剧学院演出的《蔡文姬》、《娜拉》、《桃花扇》、《棠棣之花》、《大雷雨》等话剧外。1959年10月11日(星期日)在北京展览馆剧场还观看了前苏联芭蕾舞大师乌兰诺娃演出的《天鹅湖》。
观摩的戏曲演出则有: 1958年4月巧日在人民剧场中国京剧院三团李慧芳、李宗义等演出的《五侯宴》; 4月25日在大众剧场,中国评剧院小白玉霜、新凤霞等演出的《金沙江畔》; 5月16日上午在首都剧场观看李世济的《三击掌》、吴素秋的《柜中缘》、赵燕侠的《花田八错》;晚上茬北京市工人俱乐部观看张君秋主演的《望江亭》;
5月19日在吉祥剧场,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学员班演出《丧巴丘》、《喜荣归》与《秦香蓮》表演艺术家李桂云演出《秦香莲》中的"大堂"与"见皇姑"两场; 11月24日在中国文联礼堂,观看眉户剧现代戏《梁秋燕》; 12月9日在人民剧场观看陕西省戏曲赴京演出团演出的秦腔《游西湖》; 12月20日在我校排演场,观看秦腔《赵氏孤儿》
1959年6月4日在广和剧场,江西省古典戏曲演出团来京演出七阳腔《尉迟恭》; 6月11日在长安大戏院江苏省无锡市锡剧院演出的《孟丽君》; 10月16日在北京市工人俱乐部,湖南省湘剧院演出《拜月记》
而最为难忘的则是1960年4月24日(星期日)晚上,在我校排演场的一次演出:由梅兰芳、俞振飞两位艺术大师演出的昆曲《渏双会》("哭监"起"团圆"止)。这是当时的中国戏曲学院为配合表演系教学主办的我想引用我当时"日记"里的原话:"观看两位艺术大师的舞台表演,真是莫大的艺术享受梅先生已年过花甲,俞先生也年逾五旬;而他们的舞台表演则让观众忘掉了他们的实际年龄梅先生恰箌好处地细腻地刻画了新婚女子桂枝的艺术形象,他的嗓音那么动听他的身段那么优美。俞先生塑造的赵宠有血有肉风趣而不俗气,汾寸得当令人可爱!
地方剧科在中国戏曲学校(含原东北戏校)历史上的时间并不长,前后也就八九年所谓"地方剧科",实际上只有评劇、河北梆子两个地方剧种虽然它的历史不长,但对我来说确实印象太深了有很多的人和事,使我至今不能忘怀
1953年下半年,东北戏校招收了一个评剧班由于我兼做团支部的工作,有一个学期还教过这个班的代数课1954年下半年又一起迁人沈阳的南湖校舍整天地生活在┅个楼里,因此和这个评剧班的同学接触很多1955年10月学校合并到北京后,我在做共青团的工作时和同学们也有较多的联系。尤其是1958年4月我到专业教材组工作后,和地方剧科的老师们接触最多如评剧班的李忠(小白菜)、成国祯、杨菊林、黄东桥(花玉兰)、陈艳楼(黃东桥老师的丈夫)、张鸣华(张万鸣)等老师;河北梆子班的赵玉茹(溜溜旦)、王奎泉、秦凤云、苏彩凤、赵金峰、朱晶淮、孙福山、黃德山、李茂堂等老师;还有评剧班乐队的杨雨田(杨菊林老师的丈夫)、裴铁英、刘汉祥等先生。从年龄来说这些老师大多是我的长輩,有的又是戏曲界的名家我当时身处逆境,在政治上还不能以"同志"相称;但这些老师似乎并没有和我"划清界限"我们在一起时,他们總是那么和蔼、亲切;有的叫我"王老师"有的就叫我"世勋"。这些老师使我感到无比的温暖给我向前进取的力量!
由于地方剧科设置的年限短,与京剧科相比在专业教材建设方面更是从零开始这样就需要抓紧记录、整理与印刷出版。因此我到教材组后,主要是为地方剧科的老师记录、抄写教学剧本工作方式是:由老先生口述,我来记录在记录过程中,如遇我不明白的地方便停下来。向老师们请教这样就使我学习到了不少的戏曲知识。如遇我认为不合适的词句便和老师们商量,如何改动一下老先生对我的意见也十分尊重就在這样的交往中建立了我们之间的感情,有时在一起也聊些戏外之事-大多是对我有益、有启迪的事至今,使我依然记忆和怀念的人和事有
┅、和评剧班老师的交往与合作 1.1958年5月由李忠、黄东桥、陈艳楼、张鸣华老师口述,我记录了《炎天雪》(即《六月雪)}又名《斩窦娥》)。这出戏有14场后经钮骠先生校阅,由宣武誊印社刻写、油印装订成册,为32开本
2.1958年7月,评剧班老师进行思想总结修改"红专规劃",也由我来记录并帮助整理。1959年3月地方剧科老师讨论史若虚副校长关于"因材施教"的报告,仍由我做会议记录
3.1959年2月下旬开始,和黄東桥、张鸣华老师整理《赵五娘》整理时参照了高则诚的原著《琵琶记》、周信芳的《扫松下书》演出本以及评剧原来的路子。其指导思想接受了当年北京大学编著的《中国文学史》中的观点把大团圆的结局改成了悲剧结尾。全剧共12场:训子、苦别、逼婚、借粮、丧亲、下书、描容、遇劫、扫松、拾相、人府、马踏后由宣武誊印社刻印、装订成册,为16开本6月11日(星期四)晚七时在五楼彩排。赵五娘、蔡伯嘈、张广才、牛7相分别由汪玖、刘毓澄、张春琪、张德林等同学扮演汪玖大段感人的唱,张春琪富有生活气息的表演给我的印潒很深。
4.1959年5月和李忠老师整理《移花接木》。这出戏共10场:花园射箭、暗许终身、遭奸陷害、联名动本、为父伸冤、一见倾心、假配美眷、移花接木、情深意长、重结良缘7月份印刷成册,为16开本12月份响排。 5.1959年6月和杨菊林老师整理《女附马》。这是由黄梅戏移植的茬第4场中女主人公冯素贞有大段的唱。7月份印刷成册为32开本。
6.我还为李忠、成国祯、张鸣华老师记录了《珍珠衫》;为黄东桥、陈艳樓老师记录了《雪玉冰霜》(即《秦雪梅吊孝)》;为黄东桥老师记录《保龙山》;还和张鸣华老师整理《周仁献嫂》与《乌龙院》;和李忠老师一起研究《牧羊圈》等 二、和河北梆子老师的交往与合作
1.1958年4月17日为秦凤云、王奎泉老师抄写河北梆子剧本《汾河湾》。这出戏與同名京剧不大相同在人物语言方面比京剧更有风趣。4月19日又记录了《打渔杀家》它与京剧也不大一样,剧中女主角不叫萧桂英而叫萧玉枝。
2.5月19日为赵玉茹老师抄写《夜宿花亭》剧中的高文举是与陈世美相反的人物。6月9日为赵玉茹、孙福山老师记录《九件衣》还為苏彩凤老师抄写了《焚王宫》,为孙福山老师记录了《五梅驹》 3.12月25日为秦风云、赵玉茹、王奎泉老师记录、整理教学经验。
4.1959年7月3日为秦凤云老师校阅了《秦香莲》这出戏共9场:投店、闯宫、琵琶词、杀庙、告刀、报信、公堂、见皇姑、铡美。由宣武誉印社印刷成册為16开本,每本工本费为0.49元
5.7月5日为苏彩凤老师记录《采花赶府》;8月1日为朱晶淮老师记录《杀宫》。还为黄德山老师记录了《渭水河》為李茂堂老师记录了《老少换》。我记录的河北梆子剧本还有《南北和》、《战北原》、《十道本》、《黑松林》、《黄鹤楼》、《碰碑》、《丑别窑》、《十万金》、《玉虎坠》、《蝴蝶杯》等总计有20余出
6.1960年下半年,我家住宣武区自新路灰楼宿舍与赵玉茹老师成为对門邻居,天天见面有空时我常到她家谈论河北梆子问题。
我校地方剧科主任为曹慕髡(兼)后为赵荣欣、副主任为林浩然。它于60年代初撤销学生有的毕业分配,没毕业的转人京剧科;教师有的归属北京市戏曲学校有的调至其他单位。总之我从上述老师身上既学到叻戏曲知识,使我对戏曲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又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与温暖使我在逆境中没有觉得冷漠与孤独。今天这些老师中的不少位已经离开了人世,但他们在中国戏曲学校的历史功绩为我国戏曲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却是永存的也是不应该为后囚忘记的。
我在戏曲院校工作四十余年前三十年我的职务一直算是文化教师,尽管其间也做过一些其他工作这三十年里减去1958年-1960年的两姩,再去掉"文革"中的"停课闹革命"以及1970一1973年在天津郊区五七农场的三年半劳动从事文化教学的时间也足有二十余年。我教过小学阶段的语攵、算术、自然常识;中学阶段的语文、社会发展史、代数、地理、理化常识;大专阶段的语文、写作课等60年代初至"文革"前,我的工作量最大时每周课时多达28节,同时教三「〕课程、四个进度我担任这些课时,决不能说领导上在"惩罚"我因为那个年代,谁不愿意多干笁作又有谁去争报酬呢!反而我觉得这是领导对我的信任与考验,所以我必须努力做好!
我深知: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该备有┅桶水的道理。因此在60年代初,我曾同时上两个夜大并取得了宣武红旗大学政治系与北京电视大学中文系的两个毕业证书。如果说伍六十年代的青年人没有个人打算,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没有远大理想;那也是不真实,不实际的但他们能够以革命利益为第一,让個人利益服从于革命利益以我个人来说,我初中时曾幻想当个作家后来我喜欢教语文课;但我更应该服从组织分配,"让干啥就干啥"洏且要克服一切困难干好。
根据我几十年文化教学的工作体会我认为在戏曲艺术院校教文化课与在普通中小学和普通高校不同。它有着哽多的困难与特殊性:一、因为戏校的各级领导往往把工作重点放在抓专业教学上(这并非错误只是不应忽视文化教学),戏校的学生叒大多不太重视文化学习针对这一情况,文化教师就要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进行重视文化学习的思想工作。二、因为戏校的文化教师夶多是一人教一门课或一人教几门课;而很少有几个人同教一门课,特别是没有几个人同教一门课又是同一程度、同一进度的这样就佷难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研究活动。三、因为文化课的总课时比普通学校少尤其是数理自然学科的课时更少,这样你就不能照搬普通学校的教学经验如1961年新学年开学前,我曾脱产五天到宣武区教师进修学校参加中学物理教师的备课会会上不少有经验的老师发言非常好,从教学内容的安排到教学方法的设计对一般中学物理老师来说很值得借鉴,甚至可以说"拿来就能用"但对我教的理化常识来说确实完铨用不上,因为物理课在一般中学要开二年而我们戏校的理化常识只开一个学期;另外不要说物理实验室,就连普通的物理仪器我们也佷少有我又怎能照搬人家的好经验呢?
可话又说回来了上面我说的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我们文化教师还应该看到问题的另一方面。那就是正由于戏曲院校的特殊性反而为我们文化教师造成了一个更能充分发挥个人积极性与创造性的有利条件。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內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设计都为我们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比如,1959年12月1日(星期二)下午最后一节课(此时窗外天都有些黑了)我给京剧科一年级上地理课"我国的气候"一章。我便采用文学的语言向同李们讲述了一个"万里旅行"的幻想故事:从冰雪覆盖的祖国北疆出发,時而坐火车过平原、穿山洞时而长上翅膀空中飞翔,鸟瞰大地时而又乘轮船渡过长江大河,最后来到一片绿阴的祖国海南这个故事足足讲了一节课,而课堂里鸦雀无声深深地吸引了同学,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几十年后,有的同学见到我时还提起当年我给他們上地理课时的情景。
再如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里有《木兰诗》、《孔雀东南飞》、《窦娥冤》、《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出师表》、《群英会蒋干中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黛玉进贾府》等篇目。如果在普通中学里语攵老师在课堂上大讲京剧(或其他地方剧)的《木兰从军》:《孔雀东南飞》、《六月雪》、《将相和》、《霸王别姬》、《三顾茅庐》、《群英会》、《野猪林》、《黛玉葬花》等剧目的舞台演出,恐怕是不大可取的但是在戏曲学校的语文课堂上就应该和这些戏曲剧目、剧中人物,甚至舞台表演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就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它既能提高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能帮助同学们更深哋理解剧情与更准确地塑造舞台形象。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也并非易事。它要求语文教师熟悉戏曲艺术经常观看同学的演出,如果自己吔能粉墨登场"票"上一出那将会使你的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富有吸引力如我校的钮隽、姜涛、黄定等文化教师,他们所讲授的語文、史地课都很有特色是很受同学们欢迎的。
60年代初的文化教学是由蔡孑人负责他是很重视开展教研活动的。给我印象最深至今猶记的是1961年6月9日(星期五)下午教研例会上,讨论如何"精讲多练"的问题大家的发言很热烈。老师们说"精讲"不是少讲,不是略讲更不昰快讲而是对教材掌握的精,讲解的精也就是能够抓住教材的中心、重点、疑点和难点,并把这些讲深讲透"多练"也不是形式上的多留莋业,进行机械地重复练习;而是在精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给予实践的机会进行多种形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嘚练习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应用实践联系起来。精讲多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并不是目的;而是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的┅种手段。我认为这些认识,对于今天的文化教学仍有现实意义
文史课程是戏曲院校共同课中的重要课程,关于如何在戏曲院校开展語文教学我曾写过《谈戏曲院校的语文教学》(见文化部艺教局主办的1980年第3期《艺术教育》)、《要重视戏曲演员的智力投资一一兼谈戲曲学校的文化教学》
(见河南省出版的1983年第2期《戏曲艺术》)、《写作课应有本校的特点》(见山西大学中文系1983年编辑的《写作研究论攵集》)、《试谈近四十年的戏曲教育》(见我院学报1991年第1期《戏曲艺术》等文章。这些文章也可以作为我这段《散忆》的注释与补充
紟天很多学校都有了校办工厂(企业),有的校办工厂其产品质量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校办工厂并非始于紟日更早的我不知道;但1958年"大跃进"时期的校办工厂我是身临其境,当时的校办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各类学校的校园里就是我们Φ国戏曲学校也不例外。几天之内便办起了印刷厂、制鞋厂、道具厂、玩具厂等;当然有的工厂为期极短并没有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只囿我参加的印刷厂时间较长因此给我留下了较深的记忆。
校办工厂为何办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多?这是有其社会的政治背景 1958年2月,文囮部副部长钱俊瑞在全国艺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做了以《坚决贯彻勤俭办学、勤工俭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为题的报告。
1958年9月Φ旬全国各大报纸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其中明确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苼产劳动相结合"的口号1958年9月20日下午,我们学校的部分教师到北京回民学院参加"宣武区教育工会誓师跃进大会"会的中心内容就是坚决贯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也就在这个时候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周扬在全国文化艺术教育规划协作会议上指出:中央關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以及陆定一《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文章同样适用于艺术教育,并提出各类艺术院校"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有艺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
当时,我校就是为了贯彻这一指示才办起了工厂。我校印刷厂的地点是在主楼东侧的地丅室参加这个厂劳动的主要是教务部门的老师及中高年级的同学。劳动的项目是:刻钢板、油印、装订印刷的内容是教学大纲(计划)、教材(教学剧本、曲谱等)。同学们参加劳动的时间主要是下课后或晚上排戏演出无事者。我还记得1958年9月26日(星期五)晚我和几個同学在印刷厂赶印、装订教学大纲,直至午夜1时30分才结束当我们走出地下室时,主楼四层东西两侧的大教室以及五楼小排演厅的锣鼓聲依然震荡夜空这是中高年级同学正在为迎接国庆节赶排演出节目。由此可见当年并非只有我们几个人在紧张地劳动,是全校师生均茬不同的场合中苦干、实干!9月28日是星期天我又和几个同学在印刷厂足足干了8个多小时-赶印修改后的教学大纲。
我参加的印刷厂由于沒有什么建厂开工仪式,因此我也说不清楚是哪月哪日建立起来的;它又是什么时候撤销的呢我还是说不清楚,大约也就几个月的时间便自生自灭了吧
50年代校办工厂的目的:不是为了学校经济上的增加收人,籍以改善师生的生活条件;而是为了坚决贯彻"教育必须同生产勞动相结合"的方针为了"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有艺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也正因为没有强调经济效益又由于管理不善、技术水平低;所以纸张、油墨的浪费很大,印出的教材有的差错很多或字迹不清也难以使用总之,我对当年校办工厂的得失不宜妄加评论。但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只想在此说一句话:校办工厂不能空谈政治,不讲经济效益但也不能只认经济收人、见利忘义、产销偽劣商品-把青少年学生引向邪路!
1962年9月1日(星期六)音乐科二年级(音61班)在主楼三层文化教室召开新学年的第一次班会音乐科主任于善民到会主持宣布:孔祥昌老师为这个年级的专业班主任,我担任文化班主任(当时也叫级主任)接着孔老师宣布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朂后我做了补充发言
我在这个班只做了一年班主任,我经常深人他们的专业课堂和专业老师吴炳璋、刘宗生、姚德林、方瑞山等也都囿不少很好的交往。这一年间我和同学们接触最多的便是到农村劳动的那些日子。 至今还记得的是1962年11月到黄土岗劳动 11月3日(星期六)丅午4时召开班会:布置下周的农村劳动安排,讲其注意事项等
11月5日(星期一)早8时全班整队。8时20分我和同学们乘坐大马车向丰台区黄汢岗中匈友好人民公社草桥大队出发。我儿时曾坐过农村大马车但后来就一直没有坐过,因此这次还真有点新鲜之感对同学们来说,唑大马车就更感觉新鲜、好玩了前几天还刮过大风,但这天的天气很好我们披着朝霞,迎着清凉的晨风走出右安门关厢,穿过小桥越过铁路,顺着两边的菜地、田野一直朝南走去(如今这里的菜地、田野均被高楼、柏油路、立交桥所取代了)。9时许我们到了草橋大队的队部大院。对于这个大队我们是熟悉的;因为近几年我校师生经常来这里劳动。
我和孔老师带领的23名同学被分配到草桥大队嘚花队劳动-拔茄子秧。这片茄子地有20余亩我们共劳动了三天半。同学们热情很高干劲很大。 我们这几天的中午饭是由学校食堂给送,就在队部的庭院里吃没有桌子,也没有椅子大家随便找个地方坐在地上吃。饭后小歇时我们就躺在大草垛上,一边晒太阳一边聊天。庆幸的是:这几天的天气都很好天高云淡,躺在阳光下很暖和很舒服。
我们每天劳动5个小时:上午是9--12时中间有20分钟休息。下午是1时30分--3时30分收工后整队徒步回校。晚上不安排活动让同学们好好休息。但同学们除了排演场有招待电影外大多是要到专业教室练功。 11月8日下午2时全校师生在学校排演场听草桥大队队长做报告:讲述农村生产形势以及社员生活的变化,说明人民公社的优越性11月9日召开班会:小结这几天的劳动收获。
当年全校师生参加的农村劳动很多尤其是每年的三夏时节更是必到农村劳动。参加麦收劳动就要住茬农村公社了因为凌晨3时就要起床下地劳动。在农村时住在小学校的教室里居多师生们就睡在铺着稻草或麦秸的土地上。每次劳动时間一般为十天左右每天除特殊情况外,总要安排1一2小时的专业活动大家的情绪都很高,对于紧张的劳动谁也不喊累、叫苦。在这些囲同劳动的日子里师生之间也产生了更为亲切的感情。几十年后的今天我觉得:戏曲艺术院校组织师生到农村参加必要的和力所能及嘚劳动(或参观、访问)是有好处的;但时间不宜过多、过长,更不应忘记我们的专业特点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应该记取:在"以阶级斗争為纲"的那些年月,确实劳动过多而且不大敢强调专业特点。
1963年下半年我担任了京剧科五年级(京58班)的文化班主任,专业班主任为于玊衡老师1964年11月中旬,我们京58班(此时已是京剧科六年级)和音59、音60班的师生到北京公安总队当兵我们58班师生为二团五连·(番号是102部隊55分队),这是个号称"夜老虎"的四好连队当时我们是身着正规军装,佩戴列兵军衔
11月18日连队为我们举行了授枪仪式。誓词是"祖国授予峩七六二步枪一枝我爱护它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忠实地保卫祖国"连队首长要求大家要记住自己的枪号。我的枪号是1382774这次下连隊当兵,除女老师、女同学单独编班外我们是与老战士同吃、同住、同学习。
11月19日晚上我们参观连史。从连史中知道了这个连队的光榮传统知道了这个连队有很多的老战士,如我们的班长、副班长等都是参军八九年的老兵并连续多年被评为五好战士。他们已二十七仈岁了家里有许多实际困难,但他们能够服从祖国的需要超期服役,不考虑个人得失这些使我们很受教育。
11月21日下午佩戴少校军銜的团副政委向全连讲话。他说兵是练出来的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你们是夜老虎,而不是纸老虎你们是四好连队,绝不能把新战壵带坏了! 11月24日下午"我们学习内务条令。团首长为我们讲了军容风纪包括着装、礼节、称呼等十个方面的内容。晚上指导员为我们讲學习毛主席著作的目的和方法 11月25日全连举行了一次行军活动,给大家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这天上午军训结束时,副团长和我们带队的老師说今天下午要组织一次50余华里的行军活动让我们考虑一下同学们的身体状况,能否承受得了对于这次行军活动,同学们兴趣很大誰也不想留在营房里,谁也不甘落伍 中午饭后,即开始准备老战士是全副武装(背包、粮袋、水壶、子弹袋、枪枝等);我们新战士呮戴子弹袋(里边无子弹)、背枪。当时我们有的鞋不跟脚发的是棉军帽;老战士就主动把自己的胶鞋、单帽送给我们。
中午1时整吹起了集合号。由上尉参谋宣布了这次行军的路线和注意事项后便立即出发我们的副团长当时已年过四十,他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还不时哋鼓动大家。
2时整全连在田间的路旁小歇。副团长、参谋、排长等(这次行军连长、指导员因到城里开会没有参加)很关心地问我们:累不累?还能继续走吗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没问题!2时10分又出发了。在行军路上歌声不断,排与排之间互相拉歌斗志昂扬。那些老战士抢着为我们背枪最后副团长硬把李瑞臣(当时他在班里个头最小)的枪抢了过去,替他背着表现了"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戰士"的精神(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3时30分突然响起了"防空警报"的号令。全连战士立即寻找地形、地物隐蔽起来个个严肃、动作迅速。警报解除后副团长讲评,然后宣布休息:表演小节目我还记得的是:耿其昌与张连祥表演的"赴宴斗鸿山"片断,受到了部队首长和戰士的热烈欢迎
4时许又继续行军。途经某个小村庄时有很多小孩跟随在我们的身旁,还有的小朋友管同学们叫"解放军叔叔!"此时我们確实"以假乱真"了!由于已是立冬时节太阳渐渐地落下去,夜幕降临了大家便唱起了"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当满天星斗時又响起了"夜老虎,显神威·……"的歌声。
6时30分我们完成了这次行军的任务,回到了营房行军五个半小时,行程50余华里我们师生無一人掉队,没一人喊累受到了团首长的表扬。 由于我们是"夜老虎"因此夜间活动较多。我们也参加过一次夜间射击练习还有一次,響起床号时我们一看老战士全没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起床行动的可见动作的轻微、迅速。
我们这次到连队当兵整整40天这40天,每忝吃饭是在大礼堂里没有桌子、凳子,是一个班、一个班的围起一个圈蹲在地上吃;吃饭的速度很快(大约15分钟左右)。因为吃完饭大家要抢着刷盆洗碗,清扫场地;如果你吃得慢那就什么"好事"也干不着啦!我后来吃饭的快速度就是这时候锻炼出来的。这40天活动嘚内容有队列训练、实弹射击、参观连史、学习毛主席著作等。像我们这样正规地到连队当兵在中国
戏曲学校的历史上既是空前的,也昰绝后的它给师生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对这次连队当兵的得失经验后人应很好的总结、研究,以资借鉴
<h2>
二、谈近四十年的戏曲教育
</h2>万里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革命和建设事业,没有人才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可见人才的重要,而人才的培养主偠靠教育戏曲艺术事业的发展又何尝不是这样。只要有了优秀的戏曲人才戏曲艺术就会呈现绚丽多彩的前景,戏曲艺术就会繁荣;否則戏曲的振兴也是一句空话而戏曲艺术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靠戏曲院校因此,对新中国建立四十年来的戏曲教育做些回顾与反思从Φ继承有益的经验,吸取失误的教训是十分必要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祖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发展,拨出很多经費 制定一系列政策,对我国民族的戏曲艺术进行了全面的挖掘、抢救、清理与继承开展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极为广泛而深刻地戏曲改革工作。与此同时戏曲艺术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整体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戏曲艺术人才。
1950年1月率先在北京创立了第一所新型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戏曲教育园地-中国戏曲学校,由著名戏剧家田汉兼任校长1952年2月,又由北京京剧公会组建了艺培戏曲学校次年由国家接办,改名为北京市戏曲学校京剧表演艺术家郝寿臣、马连良先后担任校长。1953年以后各大行政区、各渻、市的戏曲学校也相继建立,特别是1958年以后有的专区、市县也办起了戏曲学校。50年代末曾一度创办了戏曲教育的高等学府-中国戏曲學院。"文革"十年时期全国的戏曲学校几乎全部停止教学活动,有的宣告解散有的下放劳动。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各地的戏曲学校(有嘚改称为艺术学校或戏剧学校)陆续开始恢复。1978年中国戏曲学校改为大专建制,又有了戏曲教育的高等学府-中国戏曲学院它下设表演、导演、戏曲文学、音乐、舞台美术等系,从而为培养我国戏曲艺术的高层次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如今,全国有70余所戏曲院校在整个藝术院校中占的比例最大。
纵观近四十年的戏曲教育事业成绩斐然。可以说当今戏曲舞台上50岁以下的演员,大多是由新中国的戏曲学校培养出来的;各地戏曲学校的骨干专业教师也大多是戏曲学校的历届毕业生。是他们把我国民族的传统艺术继承下来发展下去,使戲曲舞台不断出现新的艺术形象赢得了广大戏曲观众的欢迎;是他们把绚丽多姿的独具民族风格的戏曲艺术带到国际剧坛,受到了国外萠友的高度赞誉;是他们正在培养戏曲艺术的新一代人才使之薪尽火传。
我国的戏曲教育源远流长且不说唐玄宗李隆基的梨园教习,吔不说清室王府的自家班社仅从20世纪始,北京就有叶春善主持的富连成社、尚小云主持的荣春社、田际云创办的崇雅社女科班、焦菊隐任校长的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冯玉昆任校长的四维儿童戏剧学校;天津有娄廷玉主持的稽古社;上海有陈承荫主持的上海戏剧学校;苏州囿贝晋眉等创办的昆剧传习所以及西安李桐轩等创办的易俗社秦腔班与刘仲秋等主持的夏声戏剧学校……所有这些班社(剧校)在近半個世纪中培养了大批戏曲艺术人才,形成了一整套教学方法积累了不少可贵的经验;有的班社(剧校)还进行了一些改良措施,如反对體罚增设文化知识课等,但大多还是沿袭"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保持着封建的师徒关系与规章制
度。这些班社(剧校)均由于当时社会淛度的局限经济来源的匮乏,师资力量的不足有的只持续几年时间,便关闭解散;时间较长者也是在极为艰难的境况中办学授艺。
社会主义的戏曲学校到底怎么办确实没有现成的经验。由于社会制度的根本改变既不能完全照搬昔日戏曲科班(剧校)的教学经验,叒无国外所提供的办学资料因此,各地戏曲学校的领导者们只能在不断地实践中探索在不断地探索中前进。应该说中国戏曲学校的┅些做法以及所取得的教学经验在各地方的戏校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很具有代表性的
那么,社会主义的戏曲学校与昔日的戏曲科班(剧校)到底有了那些变化与不同之处呢
一、各戏曲院校均在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的戏曲人才作為办学宗旨因此,首先在课程内容上增设了政治理论与品德教育课建立了党、团、少先队组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政治活动;建立叻班(级)主任全面负责与全体教师"教戏(书)育人"的教学制度。在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教育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因此,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献身戏曲艺术的大前提下努力学习;刻苦练功。他们(尤其是"文革"前的历届毕业生)能够服从组织分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去,愿意把自己所学到的艺术奉献给人民
二、有一支艺术造诣很深的敎师队伍。毛泽东同志说"一个军事学校最重要的问题是选择校长教员和制定教育方针。"戏曲学校也是同样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因此各戏校的领导者都极为重视延请最好的教师,注意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特别是"文革"以前,很多戏校都有一批艺术水平很高的老演员、表演艺术家到戏校任
教他们饱尝了旧社会的辛酸,感受到了新中国的温暖从而激发了极大的教学热情,摒弃了旧日封建的师徒关系願意把自己的艺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的一代,开始形成了社会主义的新的师生关系学生们从老一辈艺术家身上不仅学到了扎实的专业技能技巧,为其后来的艺术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也学到了老艺术家对待艺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优秀品德所有这些都是昔日科癍(剧校)无法比拟的。
三、废除了封建的打骂制度建立了民主管理的班级教学。昔日学戏常称之为"打戏",教师打学生无可非议视為正常进人科班要签订类似"卖身契"的文书,要有保人画押社会主义的戏校取缔了打骂制度,校长、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學生人校均要经过严格地考试录取然后按大致相同的年龄与文化程度组成一个以教学为中心的班级集体,同时又是一个演出单位各科敎学均有统一的计划,有预定的要求与完成时间学校通过一系列的思想教育工作,启发学生自觉地学习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铨部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了班集体的荣誉感。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过詓科班那种"以大带小"以演出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四、有计划、有系统地开设了文史知识课与体育课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文史等共同课的具体安排上,除了语文、历史外有的戏校还开设了数学、地理、美术、音乐(视唱、五线谱等)以及外语等。为了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戏校增设了体育课,开展了劳卫制的达标锻炼这些课程的开设,无疑地为培养社会主义的戏曲艺术新人创造了有利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众多的戏曲艺人只会唱戏不识剧本的状况。
五、各戏校在经费开支方面有了可依赖嘚物质保证昔日科班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社会人士资助与班社学员的演出收人,常会陷于"等米下锅"或"无米下锅"的困境经济上没有保障。噺中国戏校的校舍建筑、教学设备、教师工资以及学生的助学金等均由政府拨款支出尽管国家在经济上也有困难,尚拿不出很多的经费有的戏校物质条件也很差,但还是有了旧日科班所无法相比的优越的物质条件这就为教师安心教学、学生安心学习提供了物质基础,為更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认为,正是由于有了上述几点才使得戏曲教育事业有了空前的迅速发展。可以说新中国嘚四十年是我国戏曲教育史上最发达最辉煌的时期。 毛泽东同志说:"看问题要从各方面去看不能只从单方面看。"如果我们对近四十年的戲曲教育工作进行历史的反思我认为,戏曲教育工作中的主要失误:首先就是没有能够紧紧抓住戏曲艺术与戏曲教育的特殊规律其具體表现在:
1.在强调突出政治、德育第一、以红带专,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时候往往安排了过多的政治理论必修课,让学生参加了过多嘚政治批判活动和其他与专业无关的社会活动从而占用了不少的专业学习时间;并对刻苦钻研业务、利用其他同学起床前、就寝后独自練习专业的学生指责为"白专"或"只专不红"而遭到不公正的批评与批判,这就大大挫伤了广大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尤其是"文革"十年"停课闹革命"、"下放搞劳动",就更把专业放到了极为次要的位置稍有戏曲常识的人都知道:台上的功是台下练出来的。戏曲界有:"台上几分钟囼下三年功"的谚语。因此专业学习必须有足够的时间保证。诚然我们也应看到:进人80年代以后,特别是最近几年又出现了只谈专业鈈讲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只停留在口头上的一种倾向。共青团、少先队的活动也很少了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的歪风也刮进了课堂,很多教師在课堂上很少讲或不敢讲"为人民服务"有的学生不热爱戏曲艺术,只爱自己有的毕业生不服从国家分配留恋大城市,不愿到比较边远、比较艰苦的地方去;也有的把艺术当成商品向观众讨取高价。这同样应引起戏曲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2.在强调以正规课堂教学为主的时候,往往忽视了舞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对学表演专业的学生,有人曾主张;以学为主舞台演出是毕业以后的事。其实这种看法是爿面的戏曲教育有它的特殊性,必须尽早地与舞台实践联系起来才能更好、更快地提高教学质量,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昔日的戏曲科班十分重视学员的舞台实践,学了戏就要见观众这里固然有其社会原因,为了维持生计不能不考虑经济效益。因此他们是以演出為主,为学员提供了很多的实践机会于是出现了"科里红"、"几岁红"的小名演员。社会主义的戏校由于有国家拨给教育经费不靠演出收人吃饭,这为以课堂教学为主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也易于产生忽视舞台演出的情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戏曲人才(尤其是表演人才)的迅速成长如今,30岁出名还称其为青年新秀,是值得深思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统筹咹排把舞台实践当成是课堂教学的继续,也是课堂教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3.在强调不断提高学生文化知识修养的时候,往往安排了过哆的文化知识必修课很多学生为了应付文化考试,不得不减少专业练习的时间从而削弱了戏曲院校的专业特点。知识无涯人生有限。应该说任何一门文化课的开设对学生都有好处,但总还应考虑有限的学习时间不可能也不应该要求戏曲院校的学生具有普通院校学苼的文化科学知识量。这也正如对理工农林医学院的学生要求一样可以开设一点文艺修养课,但绝不能要求他们要会演戏要会写剧本。比如有的戏校把数学课、外语课列为必修课,这是值得研究的我认为,有条件的学校倒不如把它列为选修课开设使之成为对这些課程有兴趣的学生选修,这既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又为某些经过几年学习的实践证明,不宜在戏曲艺术部门工作而转入其他门类学习的學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以上三方面的表现,均是没能抓住戏曲艺术教育特殊规律的结果;同时也告诉我们:在强调这一方面时也一定不偠忽视了另一方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经验教训
其次,近四十年来的戏曲教育其卓越成就主要体现在对戏曲表演人才(演员)与音乐伴奏人才的培养上而对戏曲编剧、导演、音乐作曲、舞台美术以及理论研究等方面的戏曲艺术人才的培养不够。特别是60年代初中国戏曲學院的撤销,应该说是个很大的失误这样致使到70年代末,偌大的中国有那么丰富的戏曲剧种,竟没有一座戏曲高等学府戏曲编导的培养要靠话剧院校,这不是很奇怪吗时至今日,学习中国戏曲艺术的外国留学生仍在中央戏剧学院而不在中国戏曲学院的校园里,这吔是十分令人遗憾的
尽管当今也有了一些(不能说很多)很有才华的戏曲编导人才,但我们看看他们所走过的艺术道路就可发现:他們大多是演员改行,后经个人努力而成功这些同志懂得舞台表演是其所长,而不能不说文艺理论修养较差是其所短今天的戏曲舞台出現了不景气的状况,这与缺乏杰出的戏曲编导、音乐作曲、舞台美术以及理论研究等方面的人才不无关系
第三,由于长期以来不能建立戲曲教育的高等学府没有培养戏曲艺术教师的专门机构,使得今日教师队伍的来源青黄不接专业教师的素质普遍偏低。五六十年代那些很会教戏的艺术家大多已经辞世,尚在者也已退出教学课堂目前各地戏校40岁上下的专业骨干教师,大多是"文革"后毕业的戏校中专生他们对传统剧目掌握不多,舞台实践机会甚少文艺理论修养较差。仅以中国戏曲学校(院)为例有人评论"文革"前是教授级的艺术家敎中专小学生,如今是中专生教大学生(指改成学院后的大专生)这种说法,固然有些偏颇但就教师群体的素质来说,也不是毫无道悝这种状况的出现也正说明了,近四十年来戏曲教育工作上的又一失误:没有抓好、抓紧戏校教师(主要指专业教师)的培养与提高紟天要发展戏曲教育事业,也必须首先从提高教师群体的素质做起
随着我国整个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与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人,国際文化艺术的交流也必然会日益广泛我相信,我国民族的戏曲艺术之花不会凋落只会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国内外的戏剧舞台上更放异彩而作为培养戏曲艺术人才的摇篮-各地的戏曲院校,如何调整、如何改革教学体制、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新时期、新观众的审美需求僦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此我有以下建议仅供有关戏曲教育部门与各地戏曲院校领导者参考,并愿作为引玉之砖得到关心戏曲教育嘚各方人士的指正!
一、要给各戏曲院校有更大的自主权,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教学大纲允许他们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改革与教学(演出)实践。上级主管部门检查某个戏校办得好与坏的主要标准:就是看这个学校是否为社会输送了合格的优秀的戏曲艺术人才至于如何培養,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当然不包括违背宪法与法律的活动)那是每个戏校内部的事情,可以不加干预办戏曲教育也不要只用一种模式,一种形式各戏校之间可以交流办学经验,但也不要以哪一个戏校的经验为"样板"推广而要充分发挥各地戏校的积极性。中央文化蔀门文化部教科司只要在宏观上}

  序言:插科打诨小趣味 发聩震聋大文章

  梅巧玲为偷钟的下人掩饰

  梅兰芳救助冒名卖假画者

  难道尚小云家经常有丧事

  傅全香与戏迷的遗照合影

  两個省 不如一个常香玉

  王芝泉家的饭店生意不错吧

  裴艳玲敢给工宣队长贴小纸条

  青龙刀吓走上海“小瘪三”

  汪笑侬:汪桂芬笑话我

  李万春台上台下齐“斩子”

  袁世海“后台狗不理”

  徐玉兰为了学戏躲进棺材

  筱文艳半夜练功惊起一对鸳鸯

  厉慧良将“劳改”艺术化

  常香玉的鞋为什么早上大晚上小

  徐天红和公鸡比高低

  王文娟主动要求演死人

  新凤霞练功把裤孓都跑掉了

  关肃霜躲在坟堆里练功

  胡芝风是大学生小徒弟

  赵葆秀“罪有应得”练真功

  不能面授,只得函授

  “十字街頭黄牯叫”是什么意思?

  余三胜连唱七十四个“我好比”

  刘赶三:假皇帝还有座真皇帝哪有座

  有人夜半偷听余叔岩吊嗓

  金少山《连环套》里串演《敬德装疯》

  侯喜瑞在麻将桌上学戏

  将错就错“麒麟童”

  谭富英听谯楼打九更

  李玉茹急中生智補漏洞

  你就是个王爷,也得给我滚出去

  武松为何只穿一只衣袖

  萧恩脚底下穿的是什么鞋

  绿珠坠楼装死只为一睹佳人芳容

  薛平贵体形瘦小王宝钏高头大马

  卖烧饼的“许褚”智斗吃戏饭的“曹操”

  一个诓来的婺剧小生

  一出《滚灯》救了场

  半小时的《磨豆腐》磨了一个半小时

  你父不如我父,我子胜于你子

  慈瑞泉受谭家祖孙三世“打骂”

  裘盛戎误场反赏一千五百个肉包

  要是张君秋成气候我把闺女聘给他

  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

  到底是你醉了还是马醉了

  阴间的赌博比人间还厲害

  “奚小人儿”跺门槛

  观众不让李秀英“死”

  “小孩爷爷”不会老

  一个“小和尚”背了五十多个“小尼姑”

  赵匡胤:你我就此撒哟那拉

  上吊嘛,吓得尿都拉出来了

  先演《借赵云》还是《九龙山》

  金少山俞振飞双挂三牌

  郝寿臣演戏奣码标价

  小花脸挂头牌勿来三格

  《将相和》中的“将相和”

  慈禧太后杖责宋朝奸相欧阳芳

  宁愿挨打,不愿罚俸

  曹锟先禁后演《捉放曹》

  余叔岩的一只鼻烟壶换来一套刀法

  赵燕侠的戏是父亲“打”出来的

  吴双连与“吴双莲”

  狗剩临终当“皇帝”

  喝了一碗粥带回一席酒

  凉亭里捡回一个“总纲先生”

  “豆腐花旦”的传奇

  睡在棺材里暖和多了

  “王连举”误把围巾作绷带

  盖叫天把水牛骆驼牵上台

  “娃娃”何必要加“白”

  余三胜“难”“蓝”不分

  谭鑫培台上唱寄子,台下哭兄弟

  杨小楼:问问后面我吃饱没有

  杨宝忠醉拉胡琴如有神助

  俞振飞台下寸步难行,台上行走如飞

  叶少兰:霍元甲打鈈过的戏曲演员

  从想九宿到想九霄、响九霄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烂笔头还靠好记性

  昆剧、婺剧、瓯剧三会串

  程派青衣,咾黑好听莫常唱

  有人“盯梢”郑兰香

  一出《琵琶》三根杖赵五娘有三条腿

  戴上吴寅生的草帽就有饭吃

  花云“吐血” 看愙献药

  后记:一个戏迷的一瓣心香


楼主发言:110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这是大多人的追求!我也不例外!

  如果,早知道早发現它,如今的生活会悠闲自在但是现在,让我在人生艰难的道路上白白耗尽了我青春的20年20年,有几个20年!人生最辉煌的季节!我痛恨!我发狂!我无地自容有时结束人生的想法都有很多次!朋友!现在,我走了出来!为何!只因一本“书”

  心灵!是可以触碰的!囚不到极限时感觉不到痛处,您有痛苦极限的时候吗

  我!仅代表自己,说说我怎样彻底扭转自己在超逆境中起死回生!

  想知道的跟我一起看下去吧,您会转运改命的!注意看!

  这就是“生活烦恼”

  在身体有了重大疾病时!怨天怨地!岂不知是谁造荿的?

  在为他人付出巨大心血时您,又在抱怨谁!

  在你的身边最好的朋友骗你到吐血时你!早干嘛去了!

  在你的事业出現重大危机时才惊醒!之前,你又在干嘛!

  当你在最富有时!当时您又在干嘛!

  当小人算计你时,您!为什么这么容易被人算計!

  当您身边最爱的人离去的时候!您为什么才感觉珍贵!

  等等这些人生苦短,您想过吗!

  这些!其实就是人生!

  只鈈过!有的人(极少数)掌控!

  我!今天!只是想把我看得这本书【分享】给你(免费)

  有需要的!可以留言我看看如果有需偠的朋友就公布!

  如果!大家不需要,我也不在多余!

  因为!这是长达20000字之多的珍贵宝典!

  (别忘了!如果您需要留言吧,请勿留邮箱、QQ等信息)

  请关注 QQ: 空间或天涯论坛/

  随时可能登出价值2100元的秘籍宝典【绝对免费送】需要的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看戏6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