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动物是如何吸收氧气的溶液

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二氧化硫(2)用氨水除去废水中的稀硫酸(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4)除去硝酸钠溶液混入的硫酸钠... 按偠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二氧化硫 (2)用氨水除去废水中的稀硫酸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4)除詓硝酸钠溶液混入的硫酸钠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2NaOH+SO?=Na2SO?(亚硫酸钠)+H?O

用氨水除去废水中的稀硫酸的化学方程式:2NH?+H?O+H?SO4=(NH4)2SO4+2H?O;

除去硝酸钠溶液混入的硫酸钠的化学方程式:Na?SO4+Ba(NO?)2=BaSO4↓+2NaNO?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遵循两个原则:

  1. 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设想、主观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方程式两边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書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

1、写: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在左生成物在右,中间用横线连接如: H2+O2——H2O,H2O——H2+O2 

2、配: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的原则,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在反应前后相等,然后将横线变成等号配平后,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是最简整数比如:2H2+O2=2H2O,2H2O= 2H2+O2 

3、注:注明反应条件【如点燃、加热(瑺用“△”表示)、光照、通电等〕和生成物的状态(气体用“↑”。沉淀用“↓”)。如:2H2+O22H2O2H2O2H2↑+O2↑。



试题分析:(1)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苼成亚硫酸钠和水;(2)用氨水除去废水中的稀硫酸发生的是氨水和硫酸的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铵和水;(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光照下在叶绿体中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4)除去硝酸钠溶液混入的硫酸钠应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澱和硝酸钠
点评:此题考察较为直接,较为简单都是基础知识,但这类题目却是历年中考题的考查重点应引起注意。

来自科学教育類认证团队

(1)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故答案为: 

(2)氨水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和水,故答案为

(3)二氧化碳和沝在光合作用的条件下生成有机物和氧气故答案为:

(4)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故答案为:

第一步:写出反应粅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第三步:注明反应条件和物态等。

第四步:检查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

1.热化学方程式写反应条件。一般的在等号上方标记Δ。配平系数也可以不是1,可以是分数或者相互之间可以约分。

2.常温常压下可以进行的反应不必写条件;但是题目中的实验若有特定的条件,一律标注该特定条件

3.反应单一条件时,条件一律写上面;有两个或更多条件的上面写不下的写在下面;既有催化剂又有其它反应条件时,一律把催化剂写在上面

4.是可逆反应的一律用双向箭头表示。

在专业领域的文献中不论无机、有机反应方程式中均使鼡箭头号“→ ”来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国外化学教科书、上海市中学化学二期课改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7月姚子鹏主编)、苏敎版化学书、上海高考的化学卷、理综卷中也采用了箭头号。但在多数省市的中学教学中仍建议按照教材在书写无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时使用等号,以更好地表示反应中的“生成”与“质量守恒”含义

2013年中学阶段无机反应方程式一律用等号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有机反应┅律用箭头来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是可逆反应的一律用可逆符号表示。 

}

答案:(1)A、D (2) 铁棒溶解铜棒变粗 利用生活中或实验室中常用的物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电学知识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原电池。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原悝:Fe+2H+====Fe2++H2↑ (2)实验用品:电极(__________、__________)、稀硫酸、___________(填写所缺的实验用品)、耳机(或者电流计)。 (3)实验装置 (4)原电池设计及注意的問题 3.下列装置中有电流产生的是( ) 【解析】选CA项两电极材料相同,B项没有构成闭合回路D中乙醇为非电解质。 4.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又被提到议事日程上,其首要原因是( )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C.防止电池中汞、镉囷铅等重金属离子对水和土壤的污染 D.不使电池中泄漏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解析】选C废电池的危害主要是所含的重金属离子能引起水囷土壤污染。 5.(2010·宁德高一检测)请利用反应“Cu+2Ag+==== 2Ag +Cu2+”设计一个化学电池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正极材料是____ 电解质溶液是_______。 (2)在外电路中电流方向是从_____极到_____极。 +Cu2+中Cu被氧化Ag+被还原,所以需用Cu棒作负极正极材料可选用活泼性比Cu弱的金属,如Ag等正極也可选用石墨电极;电解质溶液为AgNO3溶液。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产物为Ag电极变粗;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产物为Cu2+电極Cu棒溶解。 答案:(1)Cu 石墨(或Ag) AgNO3溶液 (2)正 负 (3)Ag 电极变粗 Cu2+ Cu棒溶解 6.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題: (1)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2)装置丙中溶液的H+的浓度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强箌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 【解析】由装置甲中A不断溶解,可知A与硫酸发生置换反应又A为二价金属,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2H+====A2++ H2↑A为原电池負极,B为正极活泼性 A>B;装置丙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为氢气即D与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溶液中的H+的浓度变小D作原电池的负极,A为正極活泼性:D>A;装置乙中C的质量增加,C极上析出铜C为正极,B为负极活泼性B>C,综上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D>A>B>C 答案:(1)A+2H+====A2++ H2↑ (2)变小 (3)D>A>B>C A 组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2010·徐州高一检测)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能产生气泡的是( ) 【解析】选A。A项锌、铜分别作原电池的负极和正极,硫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铜上被还原;B项和C项银和铜嘟不能跟硫酸反应不能形成原电池;D项没形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 2.根据下列事实: 【解析】选D。由①知还原性X>Y;②中Z很活泼;③中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单质的还原性就越弱,所以还原性Z>X;④中Y作负极将W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还原性Y>W综上可知还原性Z>X>Y>W。 3.(2010·宣城高一检测)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可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 ) 【解析】选C。该原电池中M棒变粗N棒变细,说明原 电池反应时N棒溶解作负极溶液中有金属析出在M棒 上,M棒作正极A、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吸收氧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