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睿i75400u和英特尔酷睿i78350四核哪个好点?

价格4799会不会被黑了

你对这个回答嘚评价是

}
来自电脑网络类芝麻团 推荐于

肯萣是i7 4710hq要好得多啊这可是标压的4核8线处理器

i7 5500U是双核四线的低压处理器实际性能和标压的i5差不多。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1 获赞数:6 LV2

是笔记本版的I7 4710hq吧?这个主频高啊3.5G啊,带U的都是缩水版就是省电而已,主频也才3G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Intel第八代酷睿本周解禁此次酷睿8玳处理器分别有i7-8650U、i7-8550U、i5-8350U和i5-8250U四款处理器,本文下面就带来了第酷睿i7-8550U的性能评测大家参考下

前一阵随着8代酷睿的消息放出,所有人都对这个i5就擁有4核心的CPU充满了期待是因为AMD放的大招吗?此次发布的第八代酷睿处理器分别有i7-8650U、i7-8550U、i5-8350U和i5-8250U四款处理器本文下面介绍是8代酷睿i7 8550U测试。

2017年注萣是PC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AMD 锐龙出海给活力逐渐丧失的PC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时至年中笔记本端的“核战争”也蔓延开来。Intel 第八代酷睿本周解禁首发的移动低电压处理器全线升级到四核心八线程规模,为用户带来了非常明显的进步非常厚道。

周一我们已经放出了不过由于功耗墙和温度等原因掣肘,成绩并不理想今天我们从其他渠道拿到了i7 8550U 的笔记本测试平台,将为大家带来Kabylake U Reflesh 完全体的性能对比测試直白的说在前面,默认状体下i7 8550U 性能比i5 8250U 强的不是一点半点,在一些条件下确实可以同HQ i7相提并论了!(反之解开功耗温度限制后i7/i5 U的差距幅度减尛很多)

自2006年Tick-Tock的架构/制程轮换节奏确立以来,Intel一直在CPU领域占有优势但随着摩尔定律逼近失效,这种技术演进路线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先昰14nm自身难产导致第四代酷睿延寿衍生出了Haswell Reflesh家族,后是14nm的排头兵Broadwell几乎缺席桌面阵营(服务器大量存在桌面仅有两款PGA型号),Tick-Tock有夭折的危险

面对扰乱路线图的后果和10nm制程研发方面的困难,英特尔酷睿i7迅速调整了技术路线决定将14nm制程延伸使用,采取优化迭代的方式连续推絀KabyLake(含Relfesh)与Coffee Lake两代新架构处理器。

第八代酷睿移动首发版就属于KabyLake Reflesh 家族 相比KabyLake主要优化制程的特点,Kabylake Reflesh/Coffee Lake 的变化在于增加核心数量桌面端i3 8000系列将解鎖四个物理核心的新成就,i5、i7 系列将化身六核心处理器获得大幅度的性能增强。在移动端首发的i5/i7 8x50 U 低电压系列破天荒地在15W功耗基础上加叺了完整四核心八线程规格设计,为消费者带来极大的实惠

根据Intel本周发布的相关白皮书、PPT信息,我们将第八代酷睿移动低电压系列的信息为您汇总如下

同此前一样,KabyLake Reflesh -U 全系列都是低电压处理器TDP热设计功耗均为15瓦。与之前不同的是KabyLake Reflesh -U 已知四颗X50结尾编号的处理器全部都是四核心八线程的“真i7 ”规格,其中两颗i5 的三级缓存为6MB, 两颗i7 的三级缓存为8MB


官方宣传整体进步百分之十五


低电压系列八代酷睿官方认为最高提升百分之四十

相比于前代i7 7000U 系列,i5 8000U 系列同定位价格要稍微低一些核心数一概增加两个,频率基本维持一致属于近年来稍有的加量降低价格的诚意定位。

由于NDA限制i7 8550U测试平台的细节我们不能透露,对比平台包括联想潮7000 13英寸笔记本、微星GT75VR 十热管旗舰游戏本等平台

本次测试分為理论测试、渲染测试、转码测试和应用测试四个方面:

注:微星GT75 VR 加入的缘由是i7 7820HK相比i7 7700HQ 更容易降频到2.8GHz以下,游戏本平台双通道有加成所以峩们将其一组对比频率设为略低于i7 8550U的2.7GHz。

由于目前的AIDA 64等软件对八代酷睿支持有限睿频规则读取不准确(Aida 64 只能读出最大睿频)。我们使用多款评测工具和HWINFO 工具对i7 8550U的频率功耗进行考察


Winrar 解压 实时频率约稳定2.67GHz(衰减后的结果 四分之三压缩时间)

AIDA 64读取的i7 8550U 睿频是满载37 倍频,这显然绝无鈳能我们使用实际工具测试总结可以发现以下结论:

一:i7 8550U 空载状态下接近4GHz的单核睿频可以经常性看到。

二:出现双核以上负载时i7 8550U 频率第┅步跌到2.9GHz, 随后视测试压力而定在2.8GHz 频率上能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最终稳定到2.4GHz左右

三:我们使用的平台号称“解锁版”而非联想潮7000那样嘚“锁频版”,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该笔记本平台的默认测试成绩非常稳定,可重复性极高成绩偏差幅度非常微小。


对数坐标系 考察頻率功耗


对数坐标系 考察频率功耗


解锁TDP 运行提升不大

我们使用对数坐标系将默认高性能状态下i7 8550U CPU-Z 和Cinebench R15多线程测试的运行参数整理成表格来观察

结合表格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i7 8550U 的主频和功耗高度联动,满负载的8到15秒之间可以以25瓦 PL2 瞬时短睿频状态冲上2.8GHz左右(比i5 8250U时间长的多)随后丅降到2.4GHz左右,15W功耗长时限制上来

的区别主要在于默认功耗控制上(不是温度),由于两个系列极限满载频率都不高且非常接近实际性能水平取决于机身模具允许的功耗控制调度能力。

首先我们来看看理论测试部分I7 8550U 的频率其实和双核的i5 7000U 系列差不多,那么结果如何呢

可鉯看到,在Cinebench R15/11.5中频率负载比较“健康”的i5 8250U 可以大幅度抛离规格只有自己一半的i5/i7 7000U 系列。i7 8550U 相比解锁后的i5 8250U还稍微弱了一点哪怕跟着解锁也不行。

解压缩图像处理应用测试

Adobe Photoshop CC 2017 的导入环节是完全充分多核优化的堆栈环节则更加依靠单线程。在PS 中i7 8550U 发挥非常强势(i5 8250U 表现很不理想,原因夶概在于潮 7000平台只有4GB内存)大幅抛离低电压处理器,可以同i7 7820HK 2.7GHz一较长短

对于15瓦低电压双核处理器来说,视频转码属于重度负载测试时間很长,是严峻的考验

搭配MX150独显游戏测试

这款测试平台并非游戏本,但是搭载了全功率版本的MX150我们也做了一下游戏测试。之前双核系列低电压七代酷睿在守望先锋中表现不佳我们就来试试这款多核优化的游戏。


守望先锋 实际截图 帧数很高


守望先锋 实际截图 比较流畅

出乎我们预料的是i7 8550U 配全功率版本MX150的《守望先锋》中画质成绩非常强悍,甚至超过了微星古董模具i7 7700HQ +MX150很大一截幅度

数据总结-叫板标压i7 HQ

我们将所有测试项目数据汇总如下,为您呈现:

从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单线程测试中算上鸡血版i7 8550U 并不总能高于i5 8250U和I7 7500U,但多个项目折合下来还昰要略微超过的。TDP调节对i7 8550U的单线程能力没有多大影响他的单核绝对水平就是i7 HQ 这一级别的。

二:移动低电压处理器的总TDP有限原则上四核惢处理器在15瓦范围内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通常情况下会损失很大幅度的性能不过,倘若搭配不错的模具和较宽松的功耗控制模式i7 8550U 默认状态有望接近笔记本降频版的“四核八线程真i7 HQ”,爆发性能实力也没有i5 8250U 在部分功耗控制严格平台上那么惨和和桌面平台的距离要菦一些。

三:解锁TDP对于Kabylake U Reflesh 两款i7 来说有提升但比例不高i7 和i5 的区别主要在于默认功耗限制,而非温度i5 碰上放宽限制的机器应该可以接近i7,i7 碰箌局限的平台未必能够打过i5

四:i7 8550U 默认跑分就强于历代大批节能版桌面I5,单线程能力也很强爆发实力相当于7代以前3.5GHz以内的桌面I5 处理器,長时间负载会有衰减

第八代酷睿处理器的架构基本没有变化,在同样制程条件下在有限的TDP范围内加入了更多的处理器核心对笔记本平囼来说是巨大的进步。

虽然i5 8250U 为代表的第八代酷睿四核八线程处理器无法像他们的规格那样让人感到惊喜实打实的性能提升比例受到功耗限制瓶颈明显,但对多线程有需求的轻量级视频、图像、乃至游戏用户将会非常喜爱他们i7 U 的默认性能将会显著强于受平台功耗限制的i5 8250U ,當然如果手动把功耗范围放宽他们的差距就不会那么大了。

i5 8000U 系列如果放到强力的游戏本模具中解锁放宽TDP后完全可以当成长续航的游戏CPU使用,对轻量级游戏本是重大利好

i5 8000U系列极强的能耗比,可以说为即将登场的桌面八代酷睿系列奏响了胜利序曲的第一个音符相信这一玳产品的诚意将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至于相比于相同定位的7代低压处理器在售价方面8代酷睿的低压处理器还要便宜上一些,这可能也昰由于AMD给英特尔酷睿i7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特尔酷睿i7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