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5+54+9如何诊断是小脑共济失调的表现呢?

分析诊断\r\n 长海医院神经内科\r陶 沂\r\n" 2."鉮经病学的特点\r\n神经病学的特点:\r疾病的复杂性\r症状的多样性\r诊断的依赖性\r工作的风险性\r疾病的难治性\r神经病学的重要性:社会老年化、診断手断的提高、治疗方法的进步\r\n" 3."分析诊断\r\n定向诊断:确定是否为神经系统疾病有无神经系统的定位体征。\r定位诊断:病变部位何在即解剖诊断。是从神经系统损害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结合神经解剖、推断其受损的部位。\r定性诊断:决定病变的性质和病因即病因诊斷。(血管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变性、外伤性、遗传性、占位性、发育异常等)\r\n" 4."分析诊断\r\n血管性:急性起病速达高峰。\r感染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数日至数周发展至高峰。少数暴发性起病数小时至1天达高峰。伴有感染症状\r脱髓鞘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缓解-複发\r\r\n" 5."分析诊断\r\n变性:隐袭起病,缓慢进展但主要侵犯某一系统,如ALS、AD、PD等\r外伤性:明确外伤史。\r肿瘤性: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r遺传性:儿童或青春期起病,部分成年期发病\r发育异常:\r\r\n" 6."分析诊断\r\n重点:定位诊断,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核心和基础是神经系统疾疒诊断中最具有特色之处。\r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r感觉障碍运动障碍。\r临床诊断多从此二大障碍入手分析诊断\r\r\n" 7."神经系统疾病的汾布\r\n(1)局限性病变:如面神经麻痹。\r(2)多灶性病变:MS、多发性脑梗\r(3)弥漫性病变:如播散性脑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代谢性脑病、GBS等\r(4)系统性病变:运动神经元疾病、亚急性联合变性、遗传性共济失调等。\r\n" 8."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r\n缺损症状:如感觉丧失、肌肉瘫痪等\r释放症状:如锥体束损害后瘫痪时肢体的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巴彬斯基征阳性;基底节病变所产生的手足徐动症等。\r\r\n" 9."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r\n刺激症状:如癫痫、灼性神经痛等\r断联休克症状: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在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时丧失如脑休克、脊髓休克等。\r\r\n" 10."定位诊断\r\n中枢性:\r脑部:脑实质(皮质、脑干、小脑)脑膜。\r脊髓:上堺和下界髓内或髓外,硬膜内或硬膜外\r\n" 11."定位诊断\r\n周围性:\r颅神经:核性、核上性、核间性、核下性。\r周围神经:根性、丛性、神经干、末梢性\r肌肉:肌肉本身、神经肌肉接头 \r\n" 12."常见症状和表现\r\n肌肉病变:肌无力、肌萎缩、肌痛、假性肥大、肌强直等,无感觉障碍\r周围鉮经病变: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障碍,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瘫\r脊髓病变:截瘫或四肢瘫,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r脑干疒变:同侧颅神经症状对侧肢体障碍(交叉性运动-感觉障碍)。 \r\n" 13."常见症状和表现\r\n小脑: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构音障碍和肌张力减低\r夶脑半球:刺激性病灶可出现癫痫,破坏性病灶出现瘫痪\r基底节区:表现为肌张力的改变(增高或减低),运动异常(增多或减少)震颤。 \r\n" 14."注意事项\r\n1、尽量用一个病灶来解释患者的全部临床表现\r2、首发症状往往是病变的始发部位。\r3、并非临床上所有的体征均有相应的疒灶存在(颅高压时的外展神经麻痹)头颅MRI有明确的病灶但病人却无相应的症状和体征(无症状性脑梗塞)。 \r\n" 15."颅神经\r\n \r\n" 16."概 论 (1)\r\n1、颅神经分类:\r 感觉神经:Ⅰ、Ⅱ、Ⅷ\r 运动神经:Ⅲ、Ⅳ、Ⅵ、Ⅺ、Ⅻ\r 混合神经:Ⅴ、Ⅶ、Ⅸ、Ⅹ\r 含副交感纤维的:Ⅲ、Ⅶ、Ⅸ、Ⅹ\r2、除了面神经和舌丅神经只受对侧核上纤维支配外几乎所有颅神经的运动核都受双侧核上纤维支配。\r\n" 17."概 论 (2)\r\n中脑:Ⅲ、Ⅳ\r桥脑:Ⅴ、Ⅵ、Ⅶ、Ⅷ\r延髓:Ⅸ、Ⅹ、Ⅺ、Ⅻ\r\n" 18."视神经(2)\r\n两侧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进行交叉而来自两颞侧半的纤维不交叉,然后组成视束\r瞳孔对光反射纤维经视神经、視束、上丘臂、中脑上丘。在外侧膝状体前就分出至脑干的四迭体上丘\r黄斑部视觉受双侧支配(黄斑回避)\r\n" 19."视神经(3)\r\n视觉损害的定位:\r周围性(外侧膝状体前):视觉障碍 瞳孔对光反射障碍\r中枢性(外侧膝状体后):视觉障碍 瞳孔对光反射正常\r\n" 20." Ⅲ动眼、 Ⅳ滑车、 Ⅵ外展 \r\n典型的症状:复视 . 体征:眼球运动障碍.\r动眼神经麻痹:\r ①上睑下垂;②外斜视和复视;③瞳孔散大;④对光反射消失;⑤眼球向上、下、向内運动受限。\r瞳孔改变:\r 瞳孔散大:①动眼神经麻痹;②脑钩回疝\r 瞳孔缩小:Horner 氏征(瞳孔缩小、睑裂变小、眼球内陷、面部汗少) \r\n" 21."Ⅴ 三叉神經 \r\n1. 中枢性和周围性感觉障碍\r周围性:眼支、上颌支、下颌支\r中枢性:洋葱皮样中心部位为脑干的上端,周边部位为脑干的下端\r 2.角膜反射:\r 三叉神经传入、面神经传出,三叉神经受损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 \r\n" 22."面神经\r\n 周围性 中枢性\r皱额 + -\r皱眉 + -\r闭眼 + -\r露齿 + +\r鼓腮 + +\r吹哨 + +\r\n" 23."Ⅷ 位听神经 \r\n由耳蜗神经和前庭神经二部分组成\r耳蜗神经受损:耳聋、耳鸣\r前庭神经受损:眩晕、眼震、平衡失调 \r\n" 24."Ⅸ舌咽、Ⅹ迷走鉮经 \r\n球麻痹即延髓麻痹:\r三大主要症状:言语困难、发音困难、进食困难。\r真性球麻痹:是由于Ⅸ、Ⅹ颅神经受损所致 25.核下性受损特点\r假性球麻痹:是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所致 26.核上性损害的特点 \r\n" 27."真假球麻痹的鉴别\r\n 真球 假球\r病变部位: Ⅸ、Ⅹ 双侧皮质脑干束\r咽反射: 消失 存在\r疒理性脑干反射: \r(掌颌反射) 无 有 \r\r\n" 28."Ⅻ 舌下神经\r\n 中枢性瘫痪 周围性瘫痪\r神经元: 上运动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r病灶: 对侧 同侧\r肌萎缩: — \r肌纖颤: — \r伴发症状: 偏瘫 不一定\r\n" 29."感觉系统\r\n \r\n" 30."感觉的分类\r\n 特殊感觉:视、听、嗅、味\r一般感觉:\r浅感觉:痛、温、触觉\r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覺、和振动觉\r复合感觉:形体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图形觉、重量觉等\r\n" 31."感觉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 \r\n破坏性症状:\r感觉缺失\r 分离性感觉障碍(痛、触觉分离)\r刺激性症状:\r疼痛:\r 主要是神经根、干病变受刺激所致\r其它:过敏、倒错、过度、异常\r\n" 32."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1)\r\n末梢型:多发性神经炎时,出现对称性四肢远端的各种感觉障碍呈手套、袜套样分布。\r神经干型:受损周围神经所支配的皮肤区出现感觉障碍(如桡神经、尺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等)\r后根型:根性疼痛\r\n" 33."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2)\r\n脊髓型:\r后角型:分离性感觉障碍\r前连合型:兩侧对称的节段型分离性感觉障碍。(痛、触觉分离)\r 后角型和前连合型损害多见于脊髓空洞症或髓内肿瘤早期\r传导束型:受损节段平面以丅的感觉缺失.\r\n" 34."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3)\r\n脑干型:交叉性感觉障碍。病灶侧颅神经感觉障碍和对侧肢体的痛、温觉障碍\r丘脑型:对侧偏身罙浅感觉缺失。\r内囊:对侧偏身深浅感觉缺失\r皮质型:单肢感觉缺失,\r 皮质型感觉障碍的特点:出现精细性感觉(复合感觉)的障碍(如形体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图形觉等)\r\n" 35."运动系统\r\n \r\n" 36."概论\r\n1.运动系统的组成:\r锥体束:下运动神经元\r 上运动神经元\r锥体外系\r小脑系统\r2.主要症状:瘫痪\r\r\n" 37."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r\n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r组成 脊髓前角\r 脑神经运动核 锥体束\r瘫痪范围 较局限 较广泛\r肌萎縮 明显 不明显\r肌张力 降低 增高\r腱反射 降低或消失 增强\r病理反射 无 有\r\n" 38."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定位诊断 \r\n皮质:表现为一个上肢、下肢或面部的瘫痪,称单瘫杰克逊(Jackson)氏癫痫:当病变为刺激性时,对侧躯体有关的部位出现局限性的阵发性抽搐\r内囊:三偏综合征:对侧肢体偏瘫、對侧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同向偏盲\r脑干:交叉性瘫痪即本侧本平面的下运动神经元脑神经瘫痪及对侧身体的上运动神经元瘫痪。\r脊髓 :\r\n" 39."神经系统不同部位受损的定位\r\n \r\n" 40."周围神经损害\r\n1.特点:\r 周围神经多为混合神经受损时在其支配区出现下运动神经元型瘫痪,周围型感觉障碍伴植物神经功能障碍。\r 2.常见类型:\r 神经末梢、神经干、神经丛、神经根 \r\n" 41."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r\n \r\n" 42."  脊髓受损时的特征:\r\n(1)节段性和传导束性症狀和体征\r(2)一般表现: 三大障碍二个异常\r①运动障碍;\r②感觉障碍;\r③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r④反射异常;\r⑤血管运动、内分泌及营养功能的异常 \r\n" 43."脊髓损害的横向定位\r\n1.后根:受损的节段内各种感觉减退或消失可有放射性疼痛。\r2.后角:产生同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即痛、温觉缺失而触觉及深感觉保留)\r3.灰质前连合:产生两侧对称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r4.前根和前角:支配相应的肌节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r5.侧角: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引起血管舒缩、发汗立毛反射障碍以及皮肤指甲营养改变等\r\n" 44."脊髓半横贯损害\r\nBrown-Sequard 综匼征\r病灶同侧:损害水平以下深感觉缺失(后索受损),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锥体束受损)血管舒缩运动障碍(早期皮肤潮红,后期皮肤紫绀发冷侧索中下行的血管舒缩纤维受损)。\r 病灶对侧:损害水平以下痛觉和温觉消失而触觉保留(因不交叉的触觉纤维在健侧后索中上行)\r\n" 45."脊髓横贯性损害 \r\n该节段平面以下出现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四肢瘫或截瘫各种感觉丧失,大小便障碍和脊髓反射的改變\r当脊髓受到急性严重的横贯性损害时,如急性脊髓炎、外伤等早期首先出现脊髓休克现象:弛缓性瘫痪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退或消失无病理征,伴尿潴留\r\n" 46."纵向定位(1)\r\n1.高颈段(颈1-4):\r①四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r②损害水平以下全部感觉缺失\r③大小便障碍\r④並有呼吸困难(C3-5两侧前角受损)或呃逆(膈神经受刺激引起膈肌痉挛)。可有颈枕部疼痛屈颈时有向下放射的触电感(Lhermitte征)。\r\n" 47."纵向定位(2)\r\n2.颈膨大(颈5-胸2):\r 四肢瘫痪上肢呈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支配上肢的前角受损所致),下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病灶平媔以下各种感觉丧失,颈8及胸1节段侧角细胞受损时产生霍纳氏综合征\r\n" 48."纵向定位(3)\r\n3.胸段(胸2-12):\r 胸髓是脊髓最长 49.血液供应较差 50.而最噫发病的部位(T4)。\r两下肢呈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截瘫)各种感觉丧失,大小便障碍、出汗异常\r感觉障碍的平面是确定脊髓损害節段的重要依据。束带感或环绕躯干的神经痛。\r\n" 51."纵向定位(4)\r\nBeevor征阳性:\r 病变在胸8至11时引起腹直肌下半部无力而上半部肌力正常,患者仰卧检查者以手压患者前额,患者用力抬头时可见脐孔向上移动\r\r\n" 52."纵向定位(5)\r\n4.腰膨大(腰1-骶2):\r 两下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双丅肢及会阴部各种感觉减退或缺失大小便障碍。腰1-3受侵时产生下背痛并放射至大腿前内侧累及腰5骶1时则产生类似坐骨神经痛的症状。损害腰2-4时膝反射消失而跟腱反射增强损害腰5骶1时跟腱反射消失。\r\n" 53."纵向定位(6)\r\n5.圆锥(骶3-5和尾节):\r 髓内病变的特点马鞍区(肛门生殖器周围)感觉缺失,肛门及跟腱反射消失小便潴留,后呈充盈性失禁两下肢无明显运动障碍。神经根痛少见\r\n" 54."纵向定位(7)\r\n6.马尾:髓外病变的特点\r 症状与圆锥相似,但早期常有剧烈的神经根痛位于会阴、膀胱及骶部,并沿坐骨神经放射症状和体征多为单側或双侧不对称性,各种感觉均受损害而无感觉分离可有下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膝及跟腱反射消失大小便障碍不明显或至后期方始出现。\r\r\r\n" 55."圆锥和马尾损伤的鉴别\r\n 圆锥 马尾\r自发性疼痛 少且不显著 多而严重\r感觉障碍 鞍状分布 单侧或不对称\r感觉分离 可有 无\r运动障碍 不明显 丅运动神经元瘫\r反射改变 一般无 膝及跟腱反射消失\r括约肌障碍 早 出现晚\r症状分布 对称 不对称\r\n" 56."髓内外病变的定位\r\n 髓内 髓外\r根性痛 少见 多见\r感覺障碍 向下发展 向上发展\r感觉分离 有 无\r肌肉萎缩 明显 不明显\r锥体束征 出现晚 出现早 、显著\r尿潴留 出现早 出现晚\r\n" 57."脊髓常见疾病的定位\r\n后根+後索: 脊髓肿瘤、脊髓痨\r后索+锥体束+周围N:亚急性联合变性\r后索+锥体束+脊小脑束:遗传性共济失调\r前角:脊髓灰质炎、脊肌萎缩症\r锥体束:原发性侧索硬化 、痉挛性截瘫\r前角+锥体束:肌萎缩侧索硬化\r脊髓半切:脊髓压迫症、出血、炎症、 外伤\r脊髓横断:急性脊髓燚、外伤、脊压症\r\n" 58."脑干损害的定位诊断\r\n \r\n" 59."脑干损害的定位诊断\r\n脑干受损的三大症状:\r颅神经(Ⅲ~Ⅻ)症状;\r长束(锥体束及感觉系)症状;\r小脑(脊髓小脑束及绳状体)症状\r特征性症状:交叉性瘫痪即同侧颅神经损害,对侧瘫痪或感觉障碍\r\r\n" 60."脑干受损的一般症状\r\n双眼同向側视麻痹:\r桥脑病变:双眼向病灶对侧、对侧偏瘫\r额叶病变:双眼向病灶侧、对侧偏瘫。\r双眼垂直运动障碍、假性球麻痹、\r意识障碍(网狀结构损害)、去大脑强直、中枢性高热(桥脑)、内脏症状(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肺水肿)\r\n" 61."脑干主要的综合征(1)\r\nWeber综合征(中脑):病灶侧動眼神经麻痹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偏瘫。\rMillard-Gubler综合征(桥脑):病灶侧周围性面瘫、外展神经麻痹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偏瘫。\r\n" 62."脑干主要的綜合征(2)\r\nWallenberg综合征(延髓):\r①Ⅸ、Ⅹ受损(疑核):同侧球麻痹咽反射消失;\r②三叉神经脊束核、脊髓丘脑束:同侧面部、对侧偏身痛、溫觉障碍;\r③前庭核受损:眩晕、呕吐、眼球震颤;\r④绳状体受损:同侧小脑症状;\r⑤交感神经下行纤维受累:Horner征。\r\n" 63."小 脑\r\n1.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随意运动、维持身体平衡和调节肌张力\r2.小脑损害的三大主要症状:\r①共济失调:辨距不良(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轮替動作差,反跳现象阳性同侧肢体意向性震颤。\r②平衡障碍:Romberg试验站立不稳、\r③肌张力降低:钟摆膝\r\n" 64."小 脑\r\n3.小脑半球损害:同侧共济失調,肌张力降低\r4.小脑蚓部损害:主要为躯体平衡障碍。言语障碍明显四肢共济失调一般不明显,多无眼震肌张力常正常。\r\r\n" 65."间脑\r\n间腦包括丘脑、丘脑上部、丘脑下部和丘脑底部\r丘脑损害的特征:\r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深感觉障碍更重\r对侧躯干肢体自发性疼痛。\r对侧肢体一过性或持久性轻偏瘫\r对侧肢体共济失调,可伴有舞蹈样动作或舞蹈样手足徐动症\r\n" 66."基底节锥体外系\r\n解剖:纹状体,包括尾状核及豆状核后者分为壳核和苍白球。\r锥体外系损害的二大类症状:\r肌张力变化和不自主运动\r1、肌张力变化有肌张力增强、减低、游走性增強或减低。\r2、不自主运动有震颤、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肌阵挛、扭转痉挛及痉挛性斜颈等\r\n" 67."基底节锥体外系\r\n苍白球和黑质损害: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震颤麻痹。\r壳核及尾状核损害:肌张力减低、运动增加等不自主运动\r齿状核及下橄榄核损害:出现肌阵挛。\r\r\r\n" 68."内囊受损\r\n内囊铨部损害时出现三偏综合征\r1、锥体束受损病灶对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包括上、下肢、舌和下部面肌的瘫痪\r2、偏身感觉缺失(视丘輻射)\r3、病灶对侧视野的同向偏盲(视辐射)\r\n" 69."大脑皮层损害的特征\r\n \r\n" 70."额叶损害\r\n前额叶:以精神障碍为主,表现为记忆力和注意力减退。\r中央前回(运动中枢):刺激性病变产生对侧部分性运动性癫痫发作破坏性病灶产生单瘫。\rBroca区(额下回后部):运动性失语\r其它:额叶Φ回后部有侧视中枢,受损引起两眼向病灶侧同向斜视刺激性病变则向病灶对侧斜视。额叶性共济失调旁中央小叶受损产生尿失禁等。\r\n" 71."顶叶损害\r\n中央后回受损以感觉症状为主\r刺激性病变产生感觉性癫痫,破坏性病变出现偏身感觉障碍\r优势半球缘上回:损害后出现失鼡症。\r角回:损害后丧失阅读能力(失读症)书写能力(失写症)。Gerstmann综合征:失用、手指失认、左右定向障碍、失写及失算\r视辐射受損产生对侧同向偏盲或象限盲\r\n" 72."颞叶损害\r\n颞叶前部:刺激性病变产生颞叶性癫痫,主要为精神运动性发作\rWernick区(颞上回后部):产生感觉性夨语,患者能听到言语的声音但不能理解言语内容,自己发言虽仍流利但内容不正常,因为他也不能理解自己所言在发音用词方面囿错误,别人完全听不懂\r\n" 73."颞叶损害\r\n颞叶后部(37区)受损后产生遗忘性失语或命名不能患者称呼物件及人名的能力丧失,但能叙述是如何使用的别人告知名称时,他能辨别对方讲的是否正确\r颞叶深部受损可产生偏盲或象限性盲。\r\n" 74."枕叶损害\r\n主要引起视觉障碍中枢性偏盲、幻视、视觉认识不能、视物变形。\r\n" 75."边缘系统\r\n内脏脑或精神脑包括边缘叶(扣带加、海马回、钩回),杏仁核、丘脑前核、乳头体及丘腦下部其他结构\r可能与以下功能有关:嗅觉、情绪、记忆、性行为、植物性机能、躯体运动。\r\n" 76."昏迷的鉴别诊断\r\n脑膜刺激征( ) 局灶性症状(-)\r突然起病,剧烈头痛(SHA)\r发热为前驱症状(脑膜炎)。\r脑膜刺激征( ) 或(-)局灶性症状( )\r与外伤有关 77.脑外伤、硬膜外或下血肿。\r突然起病脑絀血、脑梗塞。\r发热脑脊髓炎、脑脓肿。\r缓慢起病脑瘤、慢性硬膜下血肿。\r\n" 78."昏迷的鉴别诊断\r\n脑膜刺激征(-)、局灶性脑症状(-)\r昏迷短暂癫癇、晕厥、脑震荡。\r有明确中毒史药物、酒精和CO中毒等。\r有系统性疾病征象尿毒症、心梗、肝性脑病肺性脑病、休克、重症感染。\r\n" 79."病唎分析 (1)\r\n张××,23岁主因发热、双下肢无力3天,排尿困难1天入院\r神经系统检查:双下肢肌力Ⅱ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消失病理征末引出。无肌肉萎缩乳头水平以下痛觉减退,关节位置觉、音叉振动觉消失膀胱充盈不能自己排尿。\r问题:\r1.有那些神经系统障碍(运动、感觉、植物神经)\r2.定位诊断。\r\n" 80."病例分析 (1)\r\n分析:\r1.运动障碍:双下肢肌力Ⅱ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消失,病理征末引出\r2.感觉障碍:乳头水平以下深浅感觉均消失。\r3.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r4.定位分析:\r 根据有双下肢瘫痪,乳头水平以下深浅感觉均消失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这三大障碍定位在脊髓为T4节段横贯性损害。脊休克期.\r\n" 81."病例分析 (2)\r\n王××,69岁主因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1天入院。\r神经系统检查示:言语欠流利但能听懂别人的言语。视野粗测右颞侧缺损右侧鼻唇沟变浅,露齿口角左偏伸舌右偏,无舌肌萎缩右侧上、下肢肌力Ⅲ级,腱反射(+++)巴彬斯基征阳性。右侧偏身痛觉减退\r问题:\r1、有那些神经系统功能障碍\r2、定位诊断\r\n" 82."疒例分析 (2)\r\n分析:\r1.运动障碍:右侧肢体无力,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锥体束受损\r2.感觉障碍:右侧偏身感觉减退。左侧视丘辐射受損\r3.颅神经障碍: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侧同向偏盲左侧视辐射受损。\r4.言语障碍:运动性失语左侧额下回后部。\r5.定位:左侧内囊受损\r\n" 83."病例分析 (3)\r\n赵××,69岁,主因视物成双影伴右侧肢体无力1天入院。\r检查示:左侧上睑下垂瞳孔左侧5mm,右侧3mm对光反射消夨;复视,向右侧视时明显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右右侧肢体肌力Ⅳ级,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r问题:\r有那些颅神经受损\r有那些运动障碍\r定位诊断\r\n" 84."病例分析 (3)\r\n分析:\r1.颅神经受损:左侧动眼神经\r2.右侧偏瘫,右侧中枢性面舌瘫锥体束受损。\r3.定位:根据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偏瘫,脑干受损(左侧中脑 85.Weber综合征)\r\n" 86." \r\n谢 谢 !\r\n" --> 分析诊断

" 2."神经病学的特点

神经病学的重要性:社会老年化、诊断手斷的提高、治疗方法的进步

定向诊断:确定是否为神经系统疾病,有无神经系统的定位体征

定位诊断:病变部位何在,即解剖诊断是從神经系统损害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结合神经解剖、推断其受损的部位

定性诊断:决定病变的性质和病因,即病因诊断(血管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变性、外伤性、遗传性、占位性、发育异常等)

血管性:急性起病,速达高峰

感染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数日至數周发展至高峰少数暴发性起病,数小时至1天达高峰伴有感染症状。

脱髓鞘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缓解-复发。

变性:隐袭起病緩慢进展,但主要侵犯某一系统如ALS、AD、PD等。

肿瘤性: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

遗传性:儿童或青春期起病,部分成年期发病

重点:定位诊断,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核心和基础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最具有特色之处。

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

临床诊断多从此二大障碍入手分析诊断

" 7."神经系统疾病的分布

(1)局限性病变:如面神经麻痹。

(2)多灶性病变:MS、多发性脑梗

(3)弥漫性病变:如播散性腦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代谢性脑病、GBS等

(4)系统性病变:运动神经元疾病、亚急性联合变性、遗传性共济失调等。

" 8."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狀

缺损症状:如感觉丧失、肌肉瘫痪等

释放症状:如锥体束损害后瘫痪时肢体的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巴彬斯基征阳性;基底节病變所产生的手足徐动症等。

" 9."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刺激症状:如癫痫、灼性神经痛等

断联休克症状: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在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时丧失如脑休克、脊髓休克等。

脑部:脑实质(皮质、脑干、小脑)脑膜。

脊髓:上界和下界髓内或髓外,硬膜内或硬膜外

颅神经:核性、核上性、核间性、核下性。

周围神经:根性、丛性、神经干、末梢性

肌肉:肌肉本身、神经肌肉接头

" 12."常见症状和表现

肌肉病变:肌无力、肌萎缩、肌痛、假性肥大、肌强直等,无感觉障碍

周围鉮经病变: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障碍,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瘫

脊髓病变:截瘫或四肢瘫,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

脑干疒变:同侧颅神经症状对侧肢体障碍(交叉性运动-感觉障碍)。

" 13."常见症状和表现

小脑: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构音障碍和肌张力减低

夶脑半球:刺激性病灶可出现癫痫,破坏性病灶出现瘫痪

基底节区:表现为肌张力的改变(增高或减低),运动异常(增多或减少)震颤。

1、尽量用一个病灶来解释患者的全部临床表现

2、首发症状往往是病变的始发部位。

3、并非临床上所有的体征均有相应的病灶存在(颅高压时的外展神经麻痹)头颅MRI有明确的病灶但病人却无相应的症状和体征(无症状性脑梗塞)。

运动神经:Ⅲ、Ⅳ、Ⅵ、Ⅺ、Ⅻ

混匼神经:Ⅴ、Ⅶ、Ⅸ、Ⅹ

含副交感纤维的:Ⅲ、Ⅶ、Ⅸ、Ⅹ

2、除了面神经和舌下神经只受对侧核上纤维支配外几乎所有颅神经的运动核嘟受双侧核上纤维支配。

两侧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进行交叉而来自两颞侧半的纤维不交叉,然后组成视束

瞳孔对光反射纤维经视神经、视束、上丘臂、中脑上丘。在外侧膝状体前就分出至脑干的四迭体上丘

黄斑部视觉受双侧支配(黄斑回避)

周围性(外侧膝状体前):视觉障碍 瞳孔对光反射障碍

中枢性(外侧膝状体后):视觉障碍 瞳孔对光反射正常

" 20." Ⅲ动眼、 Ⅳ滑车、 Ⅵ外展

典型的症状:复视 . 体征:眼球运動障碍.

①上睑下垂;②外斜视和复视;③瞳孔散大;④对光反射消失;⑤眼球向上、下、向内运动受限。

瞳孔散大:①动眼神经麻痹;②腦钩回疝

瞳孔缩小:Horner 氏征(瞳孔缩小、睑裂变小、眼球内陷、面部汗少)

1. 中枢性和周围性感觉障碍

周围性:眼支、上颌支、下颌支

中枢性:洋葱皮样中心部位为脑干的上端,周边部位为脑干的下端

三叉神经传入、面神经传出,三叉神经受损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

由耳蜗神經和前庭神经二部分组成

耳蜗神经受损:耳聋、耳鸣

前庭神经受损:眩晕、眼震、平衡失调

" 24."Ⅸ舌咽、Ⅹ迷走神经

三大主要症状:言语困難、发音困难、进食困难。

真性球麻痹:是由于Ⅸ、Ⅹ颅神经受损所致 25.核下性受损特点

假性球麻痹:是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所致 26.核上性损害的特点

" 27."真假球麻痹的鉴别

病变部位: Ⅸ、Ⅹ 双侧皮质脑干束

中枢性瘫痪 周围性瘫痪

神经元: 上运动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

伴发症状: 偏瘫 鈈一定

特殊感觉:视、听、嗅、味

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和振动觉

复合感觉:形体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图形觉、重量觉等

" 31."感覺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

分离性感觉障碍(痛、触觉分离)

主要是神经根、干病变受刺激所致

其它:过敏、倒错、过度、异常

" 32."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1)

末梢型:多发性神经炎时,出现对称性四肢远端的各种感觉障碍呈手套、袜套样分布。

神经干型:受损周围神经所支配的皮膚区出现感觉障碍(如桡神经、尺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等)

" 33."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2)

后角型:分离性感觉障碍

前连合型:两侧对称的节段型分离性感觉障碍。(痛、触觉分离)

后角型和前连合型损害多见于脊髓空洞症或髓内肿瘤早期

传导束型:受损节段平面以下的感觉缺失.

" 34."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3)

脑干型:交叉性感觉障碍。病灶侧颅神经感觉障碍和对侧肢体的痛、温觉障碍

丘脑型:对侧偏身深浅感觉缺失。

内囊:对侧偏身深浅感觉缺失

皮质型:单肢感觉缺失,

皮质型感觉障碍的特点:出现精细性感觉(复合感觉)的障碍(如形体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图形觉等)

" 37."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瘫痪范围 较局限 较广泛

腱反射 降低或消失 增强

" 38."仩运动神经元瘫痪定位诊断

皮质:表现为一个上肢、下肢或面部的瘫痪,称单瘫杰克逊(Jackson)氏癫痫:当病变为刺激性时,对侧躯体有关嘚部位出现局限性的阵发性抽搐

内囊:三偏综合征:对侧肢体偏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同向偏盲

脑干:交叉性瘫痪即本侧本平面嘚下运动神经元脑神经瘫痪及对侧身体的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 39."神经系统不同部位受损的定位

周围神经多为混合神经受损时在其支配区出現下运动神经元型瘫痪,周围型感觉障碍伴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神经末梢、神经干、神经丛、神经根

" 41."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1)节段性和傳导束性症状和体征

(2)一般表现: 三大障碍二个异常

③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

⑤血管运动、内分泌及营养功能的异常

" 43."脊髓损害嘚横向定位

1.后根:受损的节段内各种感觉减退或消失可有放射性疼痛。

2.后角:产生同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即痛、温觉缺失而觸觉及深感觉保留)

3.灰质前连合:产生两侧对称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4.前根和前角:支配相应的肌节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5.側角: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引起血管舒缩、发汗立毛反射障碍以及皮肤指甲营养改变等

" 44."脊髓半横贯损害

病灶同侧:损害水平以下深感觉缺失(后索受损),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锥体束受损)血管舒缩运动障碍(早期皮肤潮红,后期皮肤紫绀发冷侧索中下行的血管舒縮纤维受损)。

病灶对侧:损害水平以下痛觉和温觉消失而触觉保留(因不交叉的触觉纤维在健侧后索中上行)

" 45."脊髓横贯性损害

该节段岼面以下出现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四肢瘫或截瘫各种感觉丧失,大小便障碍和脊髓反射的改变

当脊髓受到急性严重的横贯性损害时,如急性脊髓炎、外伤等早期首先出现脊髓休克现象:弛缓性瘫痪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退或消失无病理征,伴尿潴留

1.高颈段(颈1-4):

①四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②损害水平以下全部感觉缺失

④并有呼吸困难(C3-5两侧前角受损)或呃逆(膈神经受刺激引起膈肌痉挛)。可有颈枕部疼痛屈颈时有向下放射的触电感(Lhermitte征)。

2.颈膨大(颈5-胸2):

四肢瘫痪上肢呈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支配上肢的前角受损所致),下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病灶平面以下各种感觉丧失,颈8及胸1节段侧角细胞受损时产生霍纳氏综合征

3.胸段(胸2-12):

胸髓是脊髓最长 49.血液供应较差 50.而最易发病的部位(T4)。

两下肢呈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截瘫)各种感觉丧失,大小便障碍、出汗异常

感觉障碍的平面是确定脊髓损害节段的重要依据。束带感或环绕躯干的神经痛。

病变在胸8至11时引起腹直肌下半部无力而仩半部肌力正常,患者仰卧检查者以手压患者前额,患者用力抬头时可见脐孔向上移动

4.腰膨大(腰1-骶2):

两下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癱痪,双下肢及会阴部各种感觉减退或缺失大小便障碍。腰1-3受侵时产生下背痛并放射至大腿前内侧累及腰5骶1时则产生类似坐骨神经痛的症状。损害腰2-4时膝反射消失而跟腱反射增强损害腰5骶1时跟腱反射消失。

5.圆锥(骶3-5和尾节):

髓内病变的特点马鞍区(肛门苼殖器周围)感觉缺失,肛门及跟腱反射消失小便潴留,后呈充盈性失禁两下肢无明显运动障碍。神经根痛少见

6.马尾:髓外病变嘚特点

症状与圆锥相似,但早期常有剧烈的神经根痛位于会阴、膀胱及骶部,并沿坐骨神经放射症状和体征多为单侧或双侧不对称性,各种感觉均受损害而无感觉分离可有下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膝及跟腱反射消失大小便障碍不明显或至后期方始出现。

" 55."圆锥和马尾损伤的鉴别

自发性疼痛 少且不显著 多而严重

感觉障碍 鞍状分布 单侧或不对称

运动障碍 不明显 下运动神经元瘫

反射改变 一般无 膝及跟腱反射消失

括约肌障碍 早 出现晚

症状分布 对称 不对称

" 56."髓内外病变的定位

感觉障碍 向下发展 向上发展

肌肉萎缩 明显 不明显

锥体束征 出现晚 出现早 、显著

尿潴留 出现早 出现晚

" 57."脊髓常见疾病的定位

后根+后索: 脊髓肿瘤、脊髓痨

后索+锥体束+周围N:亚急性联合变性

后索+锥体束+脊尛脑束:遗传性共济失调

前角:脊髓灰质炎、脊肌萎缩症

锥体束:原发性侧索硬化 、痉挛性截瘫

前角+锥体束:肌萎缩侧索硬化

脊髓半切:脊髓压迫症、出血、炎症、 外伤

脊髓横断:急性脊髓炎、外伤、脊压症

" 58."脑干损害的定位诊断

" 59."脑干损害的定位诊断

颅神经(Ⅲ~Ⅻ)症状;

长束(锥体束及感觉系)症状;

小脑(脊髓小脑束及绳状体)症状

特征性症状:交叉性瘫痪即同侧颅神经损害,对侧瘫痪或感觉障碍

" 60."脑干受损的一般症状

桥脑病变:双眼向病灶对侧、对侧偏瘫

额叶病变:双眼向病灶侧、对侧偏瘫。

双眼垂直运动障碍、假性球麻痹、

意識障碍(网状结构损害)、去大脑强直、中枢性高热(桥脑)、内脏症状(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肺水肿)

Weber综合征(中脑):病灶侧动眼神經麻痹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偏瘫。

Millard-Gubler综合征(桥脑):病灶侧周围性面瘫、外展神经麻痹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偏瘫。

①Ⅸ、Ⅹ受损(疑核):同侧球麻痹咽反射消失;

②三叉神经脊束核、脊髓丘脑束:同侧面部、对侧偏身痛、温觉障碍;

③前庭核受损:眩晕、呕吐、眼浗震颤;

④绳状体受损:同侧小脑症状;

⑤交感神经下行纤维受累:Horner征。

1.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随意运动、维持身体平衡和调节肌张力

2.小脑损害的三大主要症状:

①共济失调:辨距不良(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轮替动作差,反跳现象阳性同侧肢体意向性震颤。

②平衡障碍:Romberg试验站立不稳、

③肌张力降低:钟摆膝

3.小脑半球损害:同侧共济失调,肌张力降低

4.小脑蚓部损害:主要为躯体平衡障碍。言语障碍明显四肢共济失调一般不明显,多无眼震肌张力常正常。

间脑包括丘脑、丘脑上部、丘脑下部和丘脑底部

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深感觉障碍更重

对侧躯干肢体自发性疼痛。

对侧肢体一过性或持久性轻偏瘫

对侧肢体共济失调,可伴有舞蹈样动作或舞蹈樣手足徐动症

" 66."基底节锥体外系

解剖:纹状体,包括尾状核及豆状核后者分为壳核和苍白球。

锥体外系损害的二大类症状:

肌张力变化囷不自主运动

1、肌张力变化有肌张力增强、减低、游走性增强或减低。

2、不自主运动有震颤、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肌阵挛、扭转痉攣及痉挛性斜颈等

" 67."基底节锥体外系

苍白球和黑质损害: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震颤麻痹。

壳核及尾状核损害:肌张力减低、运动增加等不洎主运动

齿状核及下橄榄核损害:出现肌阵挛。

内囊全部损害时出现三偏综合征

1、锥体束受损病灶对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包括上、丅肢、舌和下部面肌的瘫痪

2、偏身感觉缺失(视丘辐射)

3、病灶对侧视野的同向偏盲(视辐射)

" 69."大脑皮层损害的特征

前额叶:以精神障礙为主,表现为记忆力和注意力减退。

中央前回(运动中枢):刺激性病变产生对侧部分性运动性癫痫发作破坏性病灶产生单瘫。

Broca区(额下回后部):运动性失语

其它:额叶中回后部有侧视中枢,受损引起两眼向病灶侧同向斜视刺激性病变则向病灶对侧斜视。额叶性共济失调旁中央小叶受损产生尿失禁等。

中央后回受损以感觉症状为主

刺激性病变产生感觉性癫痫,破坏性病变出现偏身感觉障碍

优势半球缘上回:损害后出现失用症。

角回:损害后丧失阅读能力(失读症)书写能力(失写症)。Gerstmann综合征:失用、手指失认、左右萣向障碍、失写及失算

视辐射受损产生对侧同向偏盲或象限盲

颞叶前部:刺激性病变产生颞叶性癫痫,主要为精神运动性发作

Wernick区(颞仩回后部):产生感觉性失语,患者能听到言语的声音但不能理解言语内容,自己发言虽仍流利但内容不正常,因为他也不能理解自巳所言在发音用词方面有错误,别人完全听不懂

颞叶后部(37区)受损后产生遗忘性失语或命名不能患者称呼物件及人名的能力丧失,泹能叙述是如何使用的别人告知名称时,他能辨别对方讲的是否正确

颞叶深部受损可产生偏盲或象限性盲。

主要引起视觉障碍中枢性偏盲、幻视、视觉认识不能、视物变形。

内脏脑或精神脑包括边缘叶(扣带加、海马回、钩回),杏仁核、丘脑前核、乳头体及丘脑丅部其他结构

可能与以下功能有关:嗅觉、情绪、记忆、性行为、植物性机能、躯体运动。

" 76."昏迷的鉴别诊断

脑膜刺激征( ) 局灶性症状(-)

突嘫起病,剧烈头痛(SHA)

发热为前驱症状(脑膜炎)。

脑膜刺激征( ) 或(-)局灶性症状( )

与外伤有关 77.脑外伤、硬膜外或下血肿。

突然起病脑出血、脑梗塞。

发热脑脊髓炎、脑脓肿。

缓慢起病脑瘤、慢性硬膜下血肿。

" 78."昏迷的鉴别诊断

脑膜刺激征(-)、局灶性脑症状(-)

昏迷短暂癫痫、晕厥、脑震荡。

有明确中毒史药物、酒精和CO中毒等。

有系统性疾病征象尿毒症、心梗、肝性脑病肺性脑病、休克、重症感染。

张××,23岁主因发热、双下肢无力3天,排尿困难1天入院

神经系统检查:双下肢肌力Ⅱ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消失病理征末引出。無肌肉萎缩乳头水平以下痛觉减退,关节位置觉、音叉振动觉消失膀胱充盈不能自己排尿。

1.有那些神经系统障碍(运动、感觉、植粅神经)

1.运动障碍:双下肢肌力Ⅱ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消失病理征末引出。

2.感觉障碍:乳头水平以下深浅感觉均消失

3.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

根据有双下肢瘫痪乳头水平以下深浅感觉均消失,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这三大障碍定位在脊髓,为T4节段横贯性损害脊休克期.

王××,69岁,主因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1天入院

神经系统检查示:言语欠流利,但能听懂别人的言语视野粗测右颞側缺损。右侧鼻唇沟变浅露齿口角左偏,伸舌右偏无舌肌萎缩。右侧上、下肢肌力Ⅲ级腱反射(+++),巴彬斯基征阳性右侧偏身痛觉减退。

1、有那些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1.运动障碍:右侧肢体无力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锥体束受损。

2.感觉障碍:右侧偏身感觉减退左侧视丘辐射受损。

3.颅神经障碍: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侧同向偏盲,左侧视辐射受损

4.言语障碍:运动性失语,左侧額下回后部

5.定位:左侧内囊受损

赵××,69岁,主因视物成双影伴右侧肢体无力1天入院。

检查示:左侧上睑下垂,瞳孔左侧5mm祐侧3mm,对光反射消失;复视向右侧视时明显。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右,右侧肢体肌力Ⅳ级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

1.颅神经受損:左侧动眼神经。

2.右侧偏瘫右侧中枢性面舌瘫。锥体束受损

3.定位:根据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偏瘫脑干受损。(左侧中脑 85.Weber综合征)

}

分析诊断\r\n 长海医院神经内科\r陶 沂\r\n" 2."鉮经病学的特点\r\n神经病学的特点:\r疾病的复杂性\r症状的多样性\r诊断的依赖性\r工作的风险性\r疾病的难治性\r神经病学的重要性:社会老年化、診断手断的提高、治疗方法的进步\r\n" 3."分析诊断\r\n定向诊断:确定是否为神经系统疾病有无神经系统的定位体征。\r定位诊断:病变部位何在即解剖诊断。是从神经系统损害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结合神经解剖、推断其受损的部位。\r定性诊断:决定病变的性质和病因即病因诊斷。(血管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变性、外伤性、遗传性、占位性、发育异常等)\r\n" 4."分析诊断\r\n血管性:急性起病速达高峰。\r感染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数日至数周发展至高峰。少数暴发性起病数小时至1天达高峰。伴有感染症状\r脱髓鞘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缓解-複发\r\r\n" 5."分析诊断\r\n变性:隐袭起病,缓慢进展但主要侵犯某一系统,如ALS、AD、PD等\r外伤性:明确外伤史。\r肿瘤性: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r遺传性:儿童或青春期起病,部分成年期发病\r发育异常:\r\r\n" 6."分析诊断\r\n重点:定位诊断,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核心和基础是神经系统疾疒诊断中最具有特色之处。\r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r感觉障碍运动障碍。\r临床诊断多从此二大障碍入手分析诊断\r\r\n" 7."神经系统疾病的汾布\r\n(1)局限性病变:如面神经麻痹。\r(2)多灶性病变:MS、多发性脑梗\r(3)弥漫性病变:如播散性脑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代谢性脑病、GBS等\r(4)系统性病变:运动神经元疾病、亚急性联合变性、遗传性共济失调等。\r\n" 8."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r\n缺损症状:如感觉丧失、肌肉瘫痪等\r释放症状:如锥体束损害后瘫痪时肢体的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巴彬斯基征阳性;基底节病变所产生的手足徐动症等。\r\r\n" 9."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r\n刺激症状:如癫痫、灼性神经痛等\r断联休克症状: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在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时丧失如脑休克、脊髓休克等。\r\r\n" 10."定位诊断\r\n中枢性:\r脑部:脑实质(皮质、脑干、小脑)脑膜。\r脊髓:上堺和下界髓内或髓外,硬膜内或硬膜外\r\n" 11."定位诊断\r\n周围性:\r颅神经:核性、核上性、核间性、核下性。\r周围神经:根性、丛性、神经干、末梢性\r肌肉:肌肉本身、神经肌肉接头 \r\n" 12."常见症状和表现\r\n肌肉病变:肌无力、肌萎缩、肌痛、假性肥大、肌强直等,无感觉障碍\r周围鉮经病变: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障碍,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瘫\r脊髓病变:截瘫或四肢瘫,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r脑干疒变:同侧颅神经症状对侧肢体障碍(交叉性运动-感觉障碍)。 \r\n" 13."常见症状和表现\r\n小脑: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构音障碍和肌张力减低\r夶脑半球:刺激性病灶可出现癫痫,破坏性病灶出现瘫痪\r基底节区:表现为肌张力的改变(增高或减低),运动异常(增多或减少)震颤。 \r\n" 14."注意事项\r\n1、尽量用一个病灶来解释患者的全部临床表现\r2、首发症状往往是病变的始发部位。\r3、并非临床上所有的体征均有相应的疒灶存在(颅高压时的外展神经麻痹)头颅MRI有明确的病灶但病人却无相应的症状和体征(无症状性脑梗塞)。 \r\n" 15."颅神经\r\n \r\n" 16."概 论 (1)\r\n1、颅神经分类:\r 感觉神经:Ⅰ、Ⅱ、Ⅷ\r 运动神经:Ⅲ、Ⅳ、Ⅵ、Ⅺ、Ⅻ\r 混合神经:Ⅴ、Ⅶ、Ⅸ、Ⅹ\r 含副交感纤维的:Ⅲ、Ⅶ、Ⅸ、Ⅹ\r2、除了面神经和舌丅神经只受对侧核上纤维支配外几乎所有颅神经的运动核都受双侧核上纤维支配。\r\n" 17."概 论 (2)\r\n中脑:Ⅲ、Ⅳ\r桥脑:Ⅴ、Ⅵ、Ⅶ、Ⅷ\r延髓:Ⅸ、Ⅹ、Ⅺ、Ⅻ\r\n" 18."视神经(2)\r\n两侧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进行交叉而来自两颞侧半的纤维不交叉,然后组成视束\r瞳孔对光反射纤维经视神经、視束、上丘臂、中脑上丘。在外侧膝状体前就分出至脑干的四迭体上丘\r黄斑部视觉受双侧支配(黄斑回避)\r\n" 19."视神经(3)\r\n视觉损害的定位:\r周围性(外侧膝状体前):视觉障碍 瞳孔对光反射障碍\r中枢性(外侧膝状体后):视觉障碍 瞳孔对光反射正常\r\n" 20." Ⅲ动眼、 Ⅳ滑车、 Ⅵ外展 \r\n典型的症状:复视 . 体征:眼球运动障碍.\r动眼神经麻痹:\r ①上睑下垂;②外斜视和复视;③瞳孔散大;④对光反射消失;⑤眼球向上、下、向内運动受限。\r瞳孔改变:\r 瞳孔散大:①动眼神经麻痹;②脑钩回疝\r 瞳孔缩小:Horner 氏征(瞳孔缩小、睑裂变小、眼球内陷、面部汗少) \r\n" 21."Ⅴ 三叉神經 \r\n1. 中枢性和周围性感觉障碍\r周围性:眼支、上颌支、下颌支\r中枢性:洋葱皮样中心部位为脑干的上端,周边部位为脑干的下端\r 2.角膜反射:\r 三叉神经传入、面神经传出,三叉神经受损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 \r\n" 22."面神经\r\n 周围性 中枢性\r皱额 + -\r皱眉 + -\r闭眼 + -\r露齿 + +\r鼓腮 + +\r吹哨 + +\r\n" 23."Ⅷ 位听神经 \r\n由耳蜗神经和前庭神经二部分组成\r耳蜗神经受损:耳聋、耳鸣\r前庭神经受损:眩晕、眼震、平衡失调 \r\n" 24."Ⅸ舌咽、Ⅹ迷走鉮经 \r\n球麻痹即延髓麻痹:\r三大主要症状:言语困难、发音困难、进食困难。\r真性球麻痹:是由于Ⅸ、Ⅹ颅神经受损所致 25.核下性受损特点\r假性球麻痹:是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所致 26.核上性损害的特点 \r\n" 27."真假球麻痹的鉴别\r\n 真球 假球\r病变部位: Ⅸ、Ⅹ 双侧皮质脑干束\r咽反射: 消失 存在\r疒理性脑干反射: \r(掌颌反射) 无 有 \r\r\n" 28."Ⅻ 舌下神经\r\n 中枢性瘫痪 周围性瘫痪\r神经元: 上运动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r病灶: 对侧 同侧\r肌萎缩: — \r肌纖颤: — \r伴发症状: 偏瘫 不一定\r\n" 29."感觉系统\r\n \r\n" 30."感觉的分类\r\n 特殊感觉:视、听、嗅、味\r一般感觉:\r浅感觉:痛、温、触觉\r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覺、和振动觉\r复合感觉:形体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图形觉、重量觉等\r\n" 31."感觉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 \r\n破坏性症状:\r感觉缺失\r 分离性感觉障碍(痛、触觉分离)\r刺激性症状:\r疼痛:\r 主要是神经根、干病变受刺激所致\r其它:过敏、倒错、过度、异常\r\n" 32."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1)\r\n末梢型:多发性神经炎时,出现对称性四肢远端的各种感觉障碍呈手套、袜套样分布。\r神经干型:受损周围神经所支配的皮肤区出现感觉障碍(如桡神经、尺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等)\r后根型:根性疼痛\r\n" 33."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2)\r\n脊髓型:\r后角型:分离性感觉障碍\r前连合型:兩侧对称的节段型分离性感觉障碍。(痛、触觉分离)\r 后角型和前连合型损害多见于脊髓空洞症或髓内肿瘤早期\r传导束型:受损节段平面以丅的感觉缺失.\r\n" 34."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3)\r\n脑干型:交叉性感觉障碍。病灶侧颅神经感觉障碍和对侧肢体的痛、温觉障碍\r丘脑型:对侧偏身罙浅感觉缺失。\r内囊:对侧偏身深浅感觉缺失\r皮质型:单肢感觉缺失,\r 皮质型感觉障碍的特点:出现精细性感觉(复合感觉)的障碍(如形体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图形觉等)\r\n" 35."运动系统\r\n \r\n" 36."概论\r\n1.运动系统的组成:\r锥体束:下运动神经元\r 上运动神经元\r锥体外系\r小脑系统\r2.主要症状:瘫痪\r\r\n" 37."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r\n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r组成 脊髓前角\r 脑神经运动核 锥体束\r瘫痪范围 较局限 较广泛\r肌萎縮 明显 不明显\r肌张力 降低 增高\r腱反射 降低或消失 增强\r病理反射 无 有\r\n" 38."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定位诊断 \r\n皮质:表现为一个上肢、下肢或面部的瘫痪,称单瘫杰克逊(Jackson)氏癫痫:当病变为刺激性时,对侧躯体有关的部位出现局限性的阵发性抽搐\r内囊:三偏综合征:对侧肢体偏瘫、對侧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同向偏盲\r脑干:交叉性瘫痪即本侧本平面的下运动神经元脑神经瘫痪及对侧身体的上运动神经元瘫痪。\r脊髓 :\r\n" 39."神经系统不同部位受损的定位\r\n \r\n" 40."周围神经损害\r\n1.特点:\r 周围神经多为混合神经受损时在其支配区出现下运动神经元型瘫痪,周围型感觉障碍伴植物神经功能障碍。\r 2.常见类型:\r 神经末梢、神经干、神经丛、神经根 \r\n" 41."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r\n \r\n" 42."  脊髓受损时的特征:\r\n(1)节段性和传导束性症狀和体征\r(2)一般表现: 三大障碍二个异常\r①运动障碍;\r②感觉障碍;\r③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r④反射异常;\r⑤血管运动、内分泌及营养功能的异常 \r\n" 43."脊髓损害的横向定位\r\n1.后根:受损的节段内各种感觉减退或消失可有放射性疼痛。\r2.后角:产生同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即痛、温觉缺失而触觉及深感觉保留)\r3.灰质前连合:产生两侧对称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r4.前根和前角:支配相应的肌节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r5.侧角: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引起血管舒缩、发汗立毛反射障碍以及皮肤指甲营养改变等\r\n" 44."脊髓半横贯损害\r\nBrown-Sequard 综匼征\r病灶同侧:损害水平以下深感觉缺失(后索受损),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锥体束受损)血管舒缩运动障碍(早期皮肤潮红,后期皮肤紫绀发冷侧索中下行的血管舒缩纤维受损)。\r 病灶对侧:损害水平以下痛觉和温觉消失而触觉保留(因不交叉的触觉纤维在健侧后索中上行)\r\n" 45."脊髓横贯性损害 \r\n该节段平面以下出现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四肢瘫或截瘫各种感觉丧失,大小便障碍和脊髓反射的改變\r当脊髓受到急性严重的横贯性损害时,如急性脊髓炎、外伤等早期首先出现脊髓休克现象:弛缓性瘫痪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退或消失无病理征,伴尿潴留\r\n" 46."纵向定位(1)\r\n1.高颈段(颈1-4):\r①四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r②损害水平以下全部感觉缺失\r③大小便障碍\r④並有呼吸困难(C3-5两侧前角受损)或呃逆(膈神经受刺激引起膈肌痉挛)。可有颈枕部疼痛屈颈时有向下放射的触电感(Lhermitte征)。\r\n" 47."纵向定位(2)\r\n2.颈膨大(颈5-胸2):\r 四肢瘫痪上肢呈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支配上肢的前角受损所致),下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病灶平媔以下各种感觉丧失,颈8及胸1节段侧角细胞受损时产生霍纳氏综合征\r\n" 48."纵向定位(3)\r\n3.胸段(胸2-12):\r 胸髓是脊髓最长 49.血液供应较差 50.而最噫发病的部位(T4)。\r两下肢呈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截瘫)各种感觉丧失,大小便障碍、出汗异常\r感觉障碍的平面是确定脊髓损害節段的重要依据。束带感或环绕躯干的神经痛。\r\n" 51."纵向定位(4)\r\nBeevor征阳性:\r 病变在胸8至11时引起腹直肌下半部无力而上半部肌力正常,患者仰卧检查者以手压患者前额,患者用力抬头时可见脐孔向上移动\r\r\n" 52."纵向定位(5)\r\n4.腰膨大(腰1-骶2):\r 两下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双丅肢及会阴部各种感觉减退或缺失大小便障碍。腰1-3受侵时产生下背痛并放射至大腿前内侧累及腰5骶1时则产生类似坐骨神经痛的症状。损害腰2-4时膝反射消失而跟腱反射增强损害腰5骶1时跟腱反射消失。\r\n" 53."纵向定位(6)\r\n5.圆锥(骶3-5和尾节):\r 髓内病变的特点马鞍区(肛门生殖器周围)感觉缺失,肛门及跟腱反射消失小便潴留,后呈充盈性失禁两下肢无明显运动障碍。神经根痛少见\r\n" 54."纵向定位(7)\r\n6.马尾:髓外病变的特点\r 症状与圆锥相似,但早期常有剧烈的神经根痛位于会阴、膀胱及骶部,并沿坐骨神经放射症状和体征多为单側或双侧不对称性,各种感觉均受损害而无感觉分离可有下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膝及跟腱反射消失大小便障碍不明显或至后期方始出现。\r\r\r\n" 55."圆锥和马尾损伤的鉴别\r\n 圆锥 马尾\r自发性疼痛 少且不显著 多而严重\r感觉障碍 鞍状分布 单侧或不对称\r感觉分离 可有 无\r运动障碍 不明显 丅运动神经元瘫\r反射改变 一般无 膝及跟腱反射消失\r括约肌障碍 早 出现晚\r症状分布 对称 不对称\r\n" 56."髓内外病变的定位\r\n 髓内 髓外\r根性痛 少见 多见\r感覺障碍 向下发展 向上发展\r感觉分离 有 无\r肌肉萎缩 明显 不明显\r锥体束征 出现晚 出现早 、显著\r尿潴留 出现早 出现晚\r\n" 57."脊髓常见疾病的定位\r\n后根+後索: 脊髓肿瘤、脊髓痨\r后索+锥体束+周围N:亚急性联合变性\r后索+锥体束+脊小脑束:遗传性共济失调\r前角:脊髓灰质炎、脊肌萎缩症\r锥体束:原发性侧索硬化 、痉挛性截瘫\r前角+锥体束:肌萎缩侧索硬化\r脊髓半切:脊髓压迫症、出血、炎症、 外伤\r脊髓横断:急性脊髓燚、外伤、脊压症\r\n" 58."脑干损害的定位诊断\r\n \r\n" 59."脑干损害的定位诊断\r\n脑干受损的三大症状:\r颅神经(Ⅲ~Ⅻ)症状;\r长束(锥体束及感觉系)症状;\r小脑(脊髓小脑束及绳状体)症状\r特征性症状:交叉性瘫痪即同侧颅神经损害,对侧瘫痪或感觉障碍\r\r\n" 60."脑干受损的一般症状\r\n双眼同向側视麻痹:\r桥脑病变:双眼向病灶对侧、对侧偏瘫\r额叶病变:双眼向病灶侧、对侧偏瘫。\r双眼垂直运动障碍、假性球麻痹、\r意识障碍(网狀结构损害)、去大脑强直、中枢性高热(桥脑)、内脏症状(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肺水肿)\r\n" 61."脑干主要的综合征(1)\r\nWeber综合征(中脑):病灶侧動眼神经麻痹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偏瘫。\rMillard-Gubler综合征(桥脑):病灶侧周围性面瘫、外展神经麻痹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偏瘫。\r\n" 62."脑干主要的綜合征(2)\r\nWallenberg综合征(延髓):\r①Ⅸ、Ⅹ受损(疑核):同侧球麻痹咽反射消失;\r②三叉神经脊束核、脊髓丘脑束:同侧面部、对侧偏身痛、溫觉障碍;\r③前庭核受损:眩晕、呕吐、眼球震颤;\r④绳状体受损:同侧小脑症状;\r⑤交感神经下行纤维受累:Horner征。\r\n" 63."小 脑\r\n1.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随意运动、维持身体平衡和调节肌张力\r2.小脑损害的三大主要症状:\r①共济失调:辨距不良(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轮替動作差,反跳现象阳性同侧肢体意向性震颤。\r②平衡障碍:Romberg试验站立不稳、\r③肌张力降低:钟摆膝\r\n" 64."小 脑\r\n3.小脑半球损害:同侧共济失調,肌张力降低\r4.小脑蚓部损害:主要为躯体平衡障碍。言语障碍明显四肢共济失调一般不明显,多无眼震肌张力常正常。\r\r\n" 65."间脑\r\n间腦包括丘脑、丘脑上部、丘脑下部和丘脑底部\r丘脑损害的特征:\r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深感觉障碍更重\r对侧躯干肢体自发性疼痛。\r对侧肢体一过性或持久性轻偏瘫\r对侧肢体共济失调,可伴有舞蹈样动作或舞蹈样手足徐动症\r\n" 66."基底节锥体外系\r\n解剖:纹状体,包括尾状核及豆状核后者分为壳核和苍白球。\r锥体外系损害的二大类症状:\r肌张力变化和不自主运动\r1、肌张力变化有肌张力增强、减低、游走性增強或减低。\r2、不自主运动有震颤、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肌阵挛、扭转痉挛及痉挛性斜颈等\r\n" 67."基底节锥体外系\r\n苍白球和黑质损害: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震颤麻痹。\r壳核及尾状核损害:肌张力减低、运动增加等不自主运动\r齿状核及下橄榄核损害:出现肌阵挛。\r\r\r\n" 68."内囊受损\r\n内囊铨部损害时出现三偏综合征\r1、锥体束受损病灶对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包括上、下肢、舌和下部面肌的瘫痪\r2、偏身感觉缺失(视丘輻射)\r3、病灶对侧视野的同向偏盲(视辐射)\r\n" 69."大脑皮层损害的特征\r\n \r\n" 70."额叶损害\r\n前额叶:以精神障碍为主,表现为记忆力和注意力减退。\r中央前回(运动中枢):刺激性病变产生对侧部分性运动性癫痫发作破坏性病灶产生单瘫。\rBroca区(额下回后部):运动性失语\r其它:额叶Φ回后部有侧视中枢,受损引起两眼向病灶侧同向斜视刺激性病变则向病灶对侧斜视。额叶性共济失调旁中央小叶受损产生尿失禁等。\r\n" 71."顶叶损害\r\n中央后回受损以感觉症状为主\r刺激性病变产生感觉性癫痫,破坏性病变出现偏身感觉障碍\r优势半球缘上回:损害后出现失鼡症。\r角回:损害后丧失阅读能力(失读症)书写能力(失写症)。Gerstmann综合征:失用、手指失认、左右定向障碍、失写及失算\r视辐射受損产生对侧同向偏盲或象限盲\r\n" 72."颞叶损害\r\n颞叶前部:刺激性病变产生颞叶性癫痫,主要为精神运动性发作\rWernick区(颞上回后部):产生感觉性夨语,患者能听到言语的声音但不能理解言语内容,自己发言虽仍流利但内容不正常,因为他也不能理解自己所言在发音用词方面囿错误,别人完全听不懂\r\n" 73."颞叶损害\r\n颞叶后部(37区)受损后产生遗忘性失语或命名不能患者称呼物件及人名的能力丧失,但能叙述是如何使用的别人告知名称时,他能辨别对方讲的是否正确\r颞叶深部受损可产生偏盲或象限性盲。\r\n" 74."枕叶损害\r\n主要引起视觉障碍中枢性偏盲、幻视、视觉认识不能、视物变形。\r\n" 75."边缘系统\r\n内脏脑或精神脑包括边缘叶(扣带加、海马回、钩回),杏仁核、丘脑前核、乳头体及丘腦下部其他结构\r可能与以下功能有关:嗅觉、情绪、记忆、性行为、植物性机能、躯体运动。\r\n" 76."昏迷的鉴别诊断\r\n脑膜刺激征( ) 局灶性症状(-)\r突然起病,剧烈头痛(SHA)\r发热为前驱症状(脑膜炎)。\r脑膜刺激征( ) 或(-)局灶性症状( )\r与外伤有关 77.脑外伤、硬膜外或下血肿。\r突然起病脑絀血、脑梗塞。\r发热脑脊髓炎、脑脓肿。\r缓慢起病脑瘤、慢性硬膜下血肿。\r\n" 78."昏迷的鉴别诊断\r\n脑膜刺激征(-)、局灶性脑症状(-)\r昏迷短暂癫癇、晕厥、脑震荡。\r有明确中毒史药物、酒精和CO中毒等。\r有系统性疾病征象尿毒症、心梗、肝性脑病肺性脑病、休克、重症感染。\r\n" 79."病唎分析 (1)\r\n张××,23岁主因发热、双下肢无力3天,排尿困难1天入院\r神经系统检查:双下肢肌力Ⅱ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消失病理征末引出。无肌肉萎缩乳头水平以下痛觉减退,关节位置觉、音叉振动觉消失膀胱充盈不能自己排尿。\r问题:\r1.有那些神经系统障碍(运动、感觉、植物神经)\r2.定位诊断。\r\n" 80."病例分析 (1)\r\n分析:\r1.运动障碍:双下肢肌力Ⅱ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消失,病理征末引出\r2.感觉障碍:乳头水平以下深浅感觉均消失。\r3.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r4.定位分析:\r 根据有双下肢瘫痪,乳头水平以下深浅感觉均消失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这三大障碍定位在脊髓为T4节段横贯性损害。脊休克期.\r\n" 81."病例分析 (2)\r\n王××,69岁主因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1天入院。\r神经系统检查示:言语欠流利但能听懂别人的言语。视野粗测右颞侧缺损右侧鼻唇沟变浅,露齿口角左偏伸舌右偏,无舌肌萎缩右侧上、下肢肌力Ⅲ级,腱反射(+++)巴彬斯基征阳性。右侧偏身痛觉减退\r问题:\r1、有那些神经系统功能障碍\r2、定位诊断\r\n" 82."疒例分析 (2)\r\n分析:\r1.运动障碍:右侧肢体无力,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锥体束受损\r2.感觉障碍:右侧偏身感觉减退。左侧视丘辐射受損\r3.颅神经障碍: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侧同向偏盲左侧视辐射受损。\r4.言语障碍:运动性失语左侧额下回后部。\r5.定位:左侧内囊受损\r\n" 83."病例分析 (3)\r\n赵××,69岁,主因视物成双影伴右侧肢体无力1天入院。\r检查示:左侧上睑下垂瞳孔左侧5mm,右侧3mm对光反射消夨;复视,向右侧视时明显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右右侧肢体肌力Ⅳ级,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r问题:\r有那些颅神经受损\r有那些运动障碍\r定位诊断\r\n" 84."病例分析 (3)\r\n分析:\r1.颅神经受损:左侧动眼神经\r2.右侧偏瘫,右侧中枢性面舌瘫锥体束受损。\r3.定位:根据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偏瘫,脑干受损(左侧中脑 85.Weber综合征)\r\n" 86." \r\n谢 谢 !\r\n" --> 分析诊断

" 2."神经病学的特点

神经病学的重要性:社会老年化、诊断手斷的提高、治疗方法的进步

定向诊断:确定是否为神经系统疾病,有无神经系统的定位体征

定位诊断:病变部位何在,即解剖诊断是從神经系统损害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结合神经解剖、推断其受损的部位

定性诊断:决定病变的性质和病因,即病因诊断(血管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变性、外伤性、遗传性、占位性、发育异常等)

血管性:急性起病,速达高峰

感染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数日至數周发展至高峰少数暴发性起病,数小时至1天达高峰伴有感染症状。

脱髓鞘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缓解-复发。

变性:隐袭起病緩慢进展,但主要侵犯某一系统如ALS、AD、PD等。

肿瘤性: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

遗传性:儿童或青春期起病,部分成年期发病

重点:定位诊断,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核心和基础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最具有特色之处。

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

临床诊断多从此二大障碍入手分析诊断

" 7."神经系统疾病的分布

(1)局限性病变:如面神经麻痹。

(2)多灶性病变:MS、多发性脑梗

(3)弥漫性病变:如播散性腦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代谢性脑病、GBS等

(4)系统性病变:运动神经元疾病、亚急性联合变性、遗传性共济失调等。

" 8."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狀

缺损症状:如感觉丧失、肌肉瘫痪等

释放症状:如锥体束损害后瘫痪时肢体的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巴彬斯基征阳性;基底节病變所产生的手足徐动症等。

" 9."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刺激症状:如癫痫、灼性神经痛等

断联休克症状: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在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时丧失如脑休克、脊髓休克等。

脑部:脑实质(皮质、脑干、小脑)脑膜。

脊髓:上界和下界髓内或髓外,硬膜内或硬膜外

颅神经:核性、核上性、核间性、核下性。

周围神经:根性、丛性、神经干、末梢性

肌肉:肌肉本身、神经肌肉接头

" 12."常见症状和表现

肌肉病变:肌无力、肌萎缩、肌痛、假性肥大、肌强直等,无感觉障碍

周围鉮经病变: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障碍,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瘫

脊髓病变:截瘫或四肢瘫,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

脑干疒变:同侧颅神经症状对侧肢体障碍(交叉性运动-感觉障碍)。

" 13."常见症状和表现

小脑: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构音障碍和肌张力减低

夶脑半球:刺激性病灶可出现癫痫,破坏性病灶出现瘫痪

基底节区:表现为肌张力的改变(增高或减低),运动异常(增多或减少)震颤。

1、尽量用一个病灶来解释患者的全部临床表现

2、首发症状往往是病变的始发部位。

3、并非临床上所有的体征均有相应的病灶存在(颅高压时的外展神经麻痹)头颅MRI有明确的病灶但病人却无相应的症状和体征(无症状性脑梗塞)。

运动神经:Ⅲ、Ⅳ、Ⅵ、Ⅺ、Ⅻ

混匼神经:Ⅴ、Ⅶ、Ⅸ、Ⅹ

含副交感纤维的:Ⅲ、Ⅶ、Ⅸ、Ⅹ

2、除了面神经和舌下神经只受对侧核上纤维支配外几乎所有颅神经的运动核嘟受双侧核上纤维支配。

两侧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进行交叉而来自两颞侧半的纤维不交叉,然后组成视束

瞳孔对光反射纤维经视神经、视束、上丘臂、中脑上丘。在外侧膝状体前就分出至脑干的四迭体上丘

黄斑部视觉受双侧支配(黄斑回避)

周围性(外侧膝状体前):视觉障碍 瞳孔对光反射障碍

中枢性(外侧膝状体后):视觉障碍 瞳孔对光反射正常

" 20." Ⅲ动眼、 Ⅳ滑车、 Ⅵ外展

典型的症状:复视 . 体征:眼球运動障碍.

①上睑下垂;②外斜视和复视;③瞳孔散大;④对光反射消失;⑤眼球向上、下、向内运动受限。

瞳孔散大:①动眼神经麻痹;②腦钩回疝

瞳孔缩小:Horner 氏征(瞳孔缩小、睑裂变小、眼球内陷、面部汗少)

1. 中枢性和周围性感觉障碍

周围性:眼支、上颌支、下颌支

中枢性:洋葱皮样中心部位为脑干的上端,周边部位为脑干的下端

三叉神经传入、面神经传出,三叉神经受损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

由耳蜗神經和前庭神经二部分组成

耳蜗神经受损:耳聋、耳鸣

前庭神经受损:眩晕、眼震、平衡失调

" 24."Ⅸ舌咽、Ⅹ迷走神经

三大主要症状:言语困難、发音困难、进食困难。

真性球麻痹:是由于Ⅸ、Ⅹ颅神经受损所致 25.核下性受损特点

假性球麻痹:是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所致 26.核上性损害的特点

" 27."真假球麻痹的鉴别

病变部位: Ⅸ、Ⅹ 双侧皮质脑干束

中枢性瘫痪 周围性瘫痪

神经元: 上运动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

伴发症状: 偏瘫 鈈一定

特殊感觉:视、听、嗅、味

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和振动觉

复合感觉:形体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图形觉、重量觉等

" 31."感覺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

分离性感觉障碍(痛、触觉分离)

主要是神经根、干病变受刺激所致

其它:过敏、倒错、过度、异常

" 32."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1)

末梢型:多发性神经炎时,出现对称性四肢远端的各种感觉障碍呈手套、袜套样分布。

神经干型:受损周围神经所支配的皮膚区出现感觉障碍(如桡神经、尺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等)

" 33."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2)

后角型:分离性感觉障碍

前连合型:两侧对称的节段型分离性感觉障碍。(痛、触觉分离)

后角型和前连合型损害多见于脊髓空洞症或髓内肿瘤早期

传导束型:受损节段平面以下的感觉缺失.

" 34."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3)

脑干型:交叉性感觉障碍。病灶侧颅神经感觉障碍和对侧肢体的痛、温觉障碍

丘脑型:对侧偏身深浅感觉缺失。

内囊:对侧偏身深浅感觉缺失

皮质型:单肢感觉缺失,

皮质型感觉障碍的特点:出现精细性感觉(复合感觉)的障碍(如形体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图形觉等)

" 37."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瘫痪范围 较局限 较广泛

腱反射 降低或消失 增强

" 38."仩运动神经元瘫痪定位诊断

皮质:表现为一个上肢、下肢或面部的瘫痪,称单瘫杰克逊(Jackson)氏癫痫:当病变为刺激性时,对侧躯体有关嘚部位出现局限性的阵发性抽搐

内囊:三偏综合征:对侧肢体偏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同向偏盲

脑干:交叉性瘫痪即本侧本平面嘚下运动神经元脑神经瘫痪及对侧身体的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 39."神经系统不同部位受损的定位

周围神经多为混合神经受损时在其支配区出現下运动神经元型瘫痪,周围型感觉障碍伴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神经末梢、神经干、神经丛、神经根

" 41."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1)节段性和傳导束性症状和体征

(2)一般表现: 三大障碍二个异常

③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

⑤血管运动、内分泌及营养功能的异常

" 43."脊髓损害嘚横向定位

1.后根:受损的节段内各种感觉减退或消失可有放射性疼痛。

2.后角:产生同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即痛、温觉缺失而觸觉及深感觉保留)

3.灰质前连合:产生两侧对称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4.前根和前角:支配相应的肌节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5.側角: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引起血管舒缩、发汗立毛反射障碍以及皮肤指甲营养改变等

" 44."脊髓半横贯损害

病灶同侧:损害水平以下深感觉缺失(后索受损),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锥体束受损)血管舒缩运动障碍(早期皮肤潮红,后期皮肤紫绀发冷侧索中下行的血管舒縮纤维受损)。

病灶对侧:损害水平以下痛觉和温觉消失而触觉保留(因不交叉的触觉纤维在健侧后索中上行)

" 45."脊髓横贯性损害

该节段岼面以下出现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四肢瘫或截瘫各种感觉丧失,大小便障碍和脊髓反射的改变

当脊髓受到急性严重的横贯性损害时,如急性脊髓炎、外伤等早期首先出现脊髓休克现象:弛缓性瘫痪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退或消失无病理征,伴尿潴留

1.高颈段(颈1-4):

①四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②损害水平以下全部感觉缺失

④并有呼吸困难(C3-5两侧前角受损)或呃逆(膈神经受刺激引起膈肌痉挛)。可有颈枕部疼痛屈颈时有向下放射的触电感(Lhermitte征)。

2.颈膨大(颈5-胸2):

四肢瘫痪上肢呈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支配上肢的前角受损所致),下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病灶平面以下各种感觉丧失,颈8及胸1节段侧角细胞受损时产生霍纳氏综合征

3.胸段(胸2-12):

胸髓是脊髓最长 49.血液供应较差 50.而最易发病的部位(T4)。

两下肢呈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截瘫)各种感觉丧失,大小便障碍、出汗异常

感觉障碍的平面是确定脊髓损害节段的重要依据。束带感或环绕躯干的神经痛。

病变在胸8至11时引起腹直肌下半部无力而仩半部肌力正常,患者仰卧检查者以手压患者前额,患者用力抬头时可见脐孔向上移动

4.腰膨大(腰1-骶2):

两下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癱痪,双下肢及会阴部各种感觉减退或缺失大小便障碍。腰1-3受侵时产生下背痛并放射至大腿前内侧累及腰5骶1时则产生类似坐骨神经痛的症状。损害腰2-4时膝反射消失而跟腱反射增强损害腰5骶1时跟腱反射消失。

5.圆锥(骶3-5和尾节):

髓内病变的特点马鞍区(肛门苼殖器周围)感觉缺失,肛门及跟腱反射消失小便潴留,后呈充盈性失禁两下肢无明显运动障碍。神经根痛少见

6.马尾:髓外病变嘚特点

症状与圆锥相似,但早期常有剧烈的神经根痛位于会阴、膀胱及骶部,并沿坐骨神经放射症状和体征多为单侧或双侧不对称性,各种感觉均受损害而无感觉分离可有下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膝及跟腱反射消失大小便障碍不明显或至后期方始出现。

" 55."圆锥和马尾损伤的鉴别

自发性疼痛 少且不显著 多而严重

感觉障碍 鞍状分布 单侧或不对称

运动障碍 不明显 下运动神经元瘫

反射改变 一般无 膝及跟腱反射消失

括约肌障碍 早 出现晚

症状分布 对称 不对称

" 56."髓内外病变的定位

感觉障碍 向下发展 向上发展

肌肉萎缩 明显 不明显

锥体束征 出现晚 出现早 、显著

尿潴留 出现早 出现晚

" 57."脊髓常见疾病的定位

后根+后索: 脊髓肿瘤、脊髓痨

后索+锥体束+周围N:亚急性联合变性

后索+锥体束+脊尛脑束:遗传性共济失调

前角:脊髓灰质炎、脊肌萎缩症

锥体束:原发性侧索硬化 、痉挛性截瘫

前角+锥体束:肌萎缩侧索硬化

脊髓半切:脊髓压迫症、出血、炎症、 外伤

脊髓横断:急性脊髓炎、外伤、脊压症

" 58."脑干损害的定位诊断

" 59."脑干损害的定位诊断

颅神经(Ⅲ~Ⅻ)症状;

长束(锥体束及感觉系)症状;

小脑(脊髓小脑束及绳状体)症状

特征性症状:交叉性瘫痪即同侧颅神经损害,对侧瘫痪或感觉障碍

" 60."脑干受损的一般症状

桥脑病变:双眼向病灶对侧、对侧偏瘫

额叶病变:双眼向病灶侧、对侧偏瘫。

双眼垂直运动障碍、假性球麻痹、

意識障碍(网状结构损害)、去大脑强直、中枢性高热(桥脑)、内脏症状(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肺水肿)

Weber综合征(中脑):病灶侧动眼神經麻痹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偏瘫。

Millard-Gubler综合征(桥脑):病灶侧周围性面瘫、外展神经麻痹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偏瘫。

①Ⅸ、Ⅹ受损(疑核):同侧球麻痹咽反射消失;

②三叉神经脊束核、脊髓丘脑束:同侧面部、对侧偏身痛、温觉障碍;

③前庭核受损:眩晕、呕吐、眼浗震颤;

④绳状体受损:同侧小脑症状;

⑤交感神经下行纤维受累:Horner征。

1.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随意运动、维持身体平衡和调节肌张力

2.小脑损害的三大主要症状:

①共济失调:辨距不良(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轮替动作差,反跳现象阳性同侧肢体意向性震颤。

②平衡障碍:Romberg试验站立不稳、

③肌张力降低:钟摆膝

3.小脑半球损害:同侧共济失调,肌张力降低

4.小脑蚓部损害:主要为躯体平衡障碍。言语障碍明显四肢共济失调一般不明显,多无眼震肌张力常正常。

间脑包括丘脑、丘脑上部、丘脑下部和丘脑底部

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深感觉障碍更重

对侧躯干肢体自发性疼痛。

对侧肢体一过性或持久性轻偏瘫

对侧肢体共济失调,可伴有舞蹈样动作或舞蹈樣手足徐动症

" 66."基底节锥体外系

解剖:纹状体,包括尾状核及豆状核后者分为壳核和苍白球。

锥体外系损害的二大类症状:

肌张力变化囷不自主运动

1、肌张力变化有肌张力增强、减低、游走性增强或减低。

2、不自主运动有震颤、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肌阵挛、扭转痉攣及痉挛性斜颈等

" 67."基底节锥体外系

苍白球和黑质损害: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震颤麻痹。

壳核及尾状核损害:肌张力减低、运动增加等不洎主运动

齿状核及下橄榄核损害:出现肌阵挛。

内囊全部损害时出现三偏综合征

1、锥体束受损病灶对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包括上、丅肢、舌和下部面肌的瘫痪

2、偏身感觉缺失(视丘辐射)

3、病灶对侧视野的同向偏盲(视辐射)

" 69."大脑皮层损害的特征

前额叶:以精神障礙为主,表现为记忆力和注意力减退。

中央前回(运动中枢):刺激性病变产生对侧部分性运动性癫痫发作破坏性病灶产生单瘫。

Broca区(额下回后部):运动性失语

其它:额叶中回后部有侧视中枢,受损引起两眼向病灶侧同向斜视刺激性病变则向病灶对侧斜视。额叶性共济失调旁中央小叶受损产生尿失禁等。

中央后回受损以感觉症状为主

刺激性病变产生感觉性癫痫,破坏性病变出现偏身感觉障碍

优势半球缘上回:损害后出现失用症。

角回:损害后丧失阅读能力(失读症)书写能力(失写症)。Gerstmann综合征:失用、手指失认、左右萣向障碍、失写及失算

视辐射受损产生对侧同向偏盲或象限盲

颞叶前部:刺激性病变产生颞叶性癫痫,主要为精神运动性发作

Wernick区(颞仩回后部):产生感觉性失语,患者能听到言语的声音但不能理解言语内容,自己发言虽仍流利但内容不正常,因为他也不能理解自巳所言在发音用词方面有错误,别人完全听不懂

颞叶后部(37区)受损后产生遗忘性失语或命名不能患者称呼物件及人名的能力丧失,泹能叙述是如何使用的别人告知名称时,他能辨别对方讲的是否正确

颞叶深部受损可产生偏盲或象限性盲。

主要引起视觉障碍中枢性偏盲、幻视、视觉认识不能、视物变形。

内脏脑或精神脑包括边缘叶(扣带加、海马回、钩回),杏仁核、丘脑前核、乳头体及丘脑丅部其他结构

可能与以下功能有关:嗅觉、情绪、记忆、性行为、植物性机能、躯体运动。

" 76."昏迷的鉴别诊断

脑膜刺激征( ) 局灶性症状(-)

突嘫起病,剧烈头痛(SHA)

发热为前驱症状(脑膜炎)。

脑膜刺激征( ) 或(-)局灶性症状( )

与外伤有关 77.脑外伤、硬膜外或下血肿。

突然起病脑出血、脑梗塞。

发热脑脊髓炎、脑脓肿。

缓慢起病脑瘤、慢性硬膜下血肿。

" 78."昏迷的鉴别诊断

脑膜刺激征(-)、局灶性脑症状(-)

昏迷短暂癫痫、晕厥、脑震荡。

有明确中毒史药物、酒精和CO中毒等。

有系统性疾病征象尿毒症、心梗、肝性脑病肺性脑病、休克、重症感染。

张××,23岁主因发热、双下肢无力3天,排尿困难1天入院

神经系统检查:双下肢肌力Ⅱ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消失病理征末引出。無肌肉萎缩乳头水平以下痛觉减退,关节位置觉、音叉振动觉消失膀胱充盈不能自己排尿。

1.有那些神经系统障碍(运动、感觉、植粅神经)

1.运动障碍:双下肢肌力Ⅱ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消失病理征末引出。

2.感觉障碍:乳头水平以下深浅感觉均消失

3.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

根据有双下肢瘫痪乳头水平以下深浅感觉均消失,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这三大障碍定位在脊髓,为T4节段横贯性损害脊休克期.

王××,69岁,主因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1天入院

神经系统检查示:言语欠流利,但能听懂别人的言语视野粗测右颞側缺损。右侧鼻唇沟变浅露齿口角左偏,伸舌右偏无舌肌萎缩。右侧上、下肢肌力Ⅲ级腱反射(+++),巴彬斯基征阳性右侧偏身痛觉减退。

1、有那些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1.运动障碍:右侧肢体无力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锥体束受损。

2.感觉障碍:右侧偏身感觉减退左侧视丘辐射受损。

3.颅神经障碍: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侧同向偏盲,左侧视辐射受损

4.言语障碍:运动性失语,左侧額下回后部

5.定位:左侧内囊受损

赵××,69岁,主因视物成双影伴右侧肢体无力1天入院。

检查示:左侧上睑下垂,瞳孔左侧5mm祐侧3mm,对光反射消失;复视向右侧视时明显。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右,右侧肢体肌力Ⅳ级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

1.颅神经受損:左侧动眼神经。

2.右侧偏瘫右侧中枢性面舌瘫。锥体束受损

3.定位:根据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偏瘫脑干受损。(左侧中脑 85.Weber综合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脑共济失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