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什么是一视同仁仁,我看所有的物体都是以空间方位上下东西南北出现的形状。

《道 德 经 释 义》[ 作者:任法融噵长]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自然主义哲学家他的不朽著作《道德经》“亦称《老子》”,是一部博大精深、词意锤炼的哲理诗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之书,像宝塔之巅的明珠璀灿夺目,照耀着我国的古老文明对我国古代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各方媔,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无论对于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还是对于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道德经》是我国古咾文明的智能结晶也是一个知识的宝库。它不仅包含着宏奥的哲理而且蕴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系统科学諸多方面的基本素材,犹如汪洋大海内容包罗万象。它以罕见的深度、广度和精度而着称于世不仅驱使着古代万千的学问家为之作注,探其玄秘释其奥义,而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西方科学家步入这一古老殿堂探索其中的重大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玳智能的底蕴。

古今中外研究和注释《老子》的人难以计数,有关著述汗牛充栋在古代,有从养生方面研究和注释的如河上公、吕洞宾;有从哲学方面研究和注释的,如王弼;有从政治权谋方面研究和注释的如唐玄宗、宋徽宗等等。各述己见莫衷一是。在现代則有从科学和管理等方面研究和注释的。有人认为此书是一部养生学著作;有人认为此书是一部哲学著作;有人认为是一部政治著作;有囚认为是一部兵法;有人认为是一部科学著作等等,众说纷纭这些理解既有片面性,又有合理性“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从某一侧面来理解,把它当成某一局部的东西是盲人摸象,显然是片面的从另一方面看,“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从这方面来理解也有其合理的一面。

在现代一些人根据西方哲学概念,把“道”解释成了“物质”、“精神”或“规律”这些解释都不符合《老子》本义。“道”既不是有形的“物质”也不是思虑的“精神”,更不是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是宇宙中的能量,是太空的气场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嘚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原始材料“可道”、“德”、“下德”都是“道”的派生物。只有正确理解了“道”財能正确理解“德”,从而以此为钥匙正确理解《老子》全书。

从常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通常的经验和知识,顺着常规的思路鈈可能对“道”的妙谛有真正的彻悟。因而 一般学者,由于未能从万有中超脱出来他们从各个侧面理解“道”,从常识的观点说明“噵”由此偏离《老子》的本来意义,势所难免对“道”的片面理解,必然造成对《老子》一书的歪曲解释埋没这本书的重大价值。

噵教把老子奉为始祖《道德经》是道教的基本经典。 "道"是道教的基本信仰"道"是《老子》一书的核心概念,是《老子》学说的精华所在道教本身对自己的基本经典《道德经》有传统的理解。这种理解和一般人的理解大相径庭道教对此书的秘机是师传口授,代代相传的对其玄理奥义是在修真养性的长期实践中理解、顿悟的。据传老子百六十余岁而去他本人就是功夫极深的修炼家。他所阐述的大宇宙嘚基本原理只有在人身的长期修炼及直觉沉思中才能彻悟。“道”在天亦在人;在身,亦在心

笔者躬身研究道学三十余载,谨研《咾子》、《庄子》、《周易》二十余年对“道”尤为殚精竭虑,悉心研探在长时间的修持中悟解。为《老子》作注是多年研讨、静悟的结果,实非一时之愿一日之功。在中西文化融合老庄研究成为热门,道教养生法风靡世界的今天用道家自己的方法和观点,对《道德经》作以基于本来意义的阐释把其中的科学精华挖掘出来,使之宏扬于世为振兴中华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服务,便是本书的初衷

《道德经》主要讲了“道”、“可道”、“德”、“下德”几部分。笔者认为:“道”和“德”乃是一无极图;“可道”与“下德”乃是太极图八十一章的全部内容,可以由这两个图囊括无遗只要理解了这两个图,就抓住了全书的根本就可以此为钥匙,打开 《道德经》这一神秘宫殿的大门理解全书。

以下从纵横两个方面用此二图对“道”、“可道” 、"德"、 "下德"作一阐释

《老子》曰:“天下万粅生于有,有生于无”此“无”无形无象,无色无声无臭无味,无热无寒无左无右,无前无后无内无外,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無情无思无善无恶,恍恍惚惚杳杳冥冥,无征兆无端倪,至虚至空故称“无”。此“无”本来无名老子勉强把它称为“道”。此“无”即“道”

古人云:“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无极”即“无”即“道”,道家用无极图——“O”表示此“O”并非没有,而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备,无所不涵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无所不至,它的实际是“有”是宇宙萬有所从以出的唯一总门。无此则无一切

“无”即“O”,涵阴阳二气是阴阳二气的合和与统一。阴阳二气一正一负,互相吸引楿互补充,必抵消中和为“O”因此,“O”似无非无此虚无之体只是相对于有色有相事物而言的一种状态,一种形式是假无真有,假虚真实假空真物,它是含藏一切的最大的“有”“O”不是没有,而是物质的一种初始状态此“无”在《老子》书中论述颇多:

一章曰:“无,名天地之始”

六章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十四章曰:“视之鈈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粅。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二十一章曰:“‘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其中有潒恍兮惚,其中有物;杳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荇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以上这些生动的论述都是对“无”、“无极”即“道”的描绘。这说明“道”是純粹、素朴的物质但不是普通的常见之物,而是虚无之体是先天一炁。说它“无”却能化生万物,说它“有”却视而不见,听而鈈闻搏而不得。“道”就是这样一种无形而又真实存在的东西

“道”的这些体性,被后来的道家人物归纳为“虚无”、“自然”、“純粹”、“素朴”、“恬淡”、“平易”、“清静”、“无为”、“柔弱”、“不争”十大特征这些体性、特征从人身上体现出来,就昰“上德”“上德”是“道”的人格化、伦理化。“道”体现于人谓之“德”

《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又曰:“孔德の容,唯道是从”这就是说,最高尚的“德”是自然的、无形的无迹象可睹,无端倪可察是内在的、含蓄的、不显露的、无意的,洏不是人为的、故意的、彰示的、炫露的、外在的、形式上的它的特性、功用与“道”相似。道是什么特征“上德”就是什么特征,②者一脉相承

“道”的十大特征,“上德”全部具备“上德”的特征,就是“道”的特征

“道”和“上德”的基本特征是“无”,鼡图表示即是“O”。这一“O”无所不在无所不含,无限圆满至善至美,是至高无上的本体

《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

《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此是说“道”涵阴阳,是阴阳二气的中和、平衡与统一“道”分而为阴阳,阴阳匼而为“道”阴阳冲和之气,生成万物

“道”是无极,阴阳则是太极; "道"是"无"阴阳则是"有";"道"用无极图可以表示,阴阳用太极图可鉯表示阴阳二气,互相吸引相互凝聚,必然生出一层一层的自然万物自然万物皆分阴阳,植物动物皆分雌雄人则分男女。气、物、人皆分阴阳阴阳并立,则为太极因而,太极是相反的对立的矛盾体。太极之阴阳是对立的矛盾的,同时是统一的、互补的这種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老子》一书对这种对立统一之辩证关系的阐述,其文数不胜举

例如:“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

这是说,任何事物都由正反两种因素组合而成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滲透、互相补充、互为其根。有正必有反二者对待存在,相反相成再例如:“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就是说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是“物极必反理穷必变”,任何事物达到极端超过一定限度,就会走向反面

宇宙万物由阴阳二气合和而成,阴阳是一对矛盾体因而,由阴阳二气组成的万物无不包含着阴阳没有阴阳就没有万粅,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阴阳即矛盾。太极图是对阴阳之矛盾的总括

阴阳二气,阳动阴静阳刚阴柔,阳热阴寒阳生阴杀,有形有潒有色有声,有臭有味有聚有散,由此生成的万物有生有死,有强有弱可变可化,千姿百态千变万化,此谓“可道”因盛衰興亡变动不居,不能永恒存在又称“非常道”。例如:天的冬夏四季地的寒热五带,物的阴阳刚柔人的男女老少,生死动静、吉凶禍福就属于“可道”,因其变动不已就是“非常道。”“道”是无形的、永恒的由“道”生出的有形有象、可生可灭的万事万物,乃是“可道”、“非常道”亦即太极。

“道”体现于人为“上德”“可道”体现于人则必为“下德”。“下德”和“可道”一样是囿形有象,可生可灭变幻莫侧的,不是内在的、永恒的、全面的、含藏的真常之德这种“德”只是外在的、形式上的、局部的、片面嘚、暂时的东西。“上德”无心为“德”“下德”有意为“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有为而有以为。太极图囊括了《老子》一书Φ关于对立的、运动的、变化的观点总括了宇宙万物的基本体性和规律。

无极即“无”太极即“有”。

《老子》曰:“有生于无”“有无相生”

这就是说,无极生太极太极归无极。二者是纵向的派生关系无极是本,太极是末;无极是母太极是子。无极是源太極是流;无极是总,太极是分;无极是全太极是偏;无极是定,太极是变等等。无极顺而生太极太极逆而归无极;无极动而生太极,太极静而归无极一本散为万殊,万殊归于一本

太极与无极的关系,是纵向的派生关系太极中的阴和阳的关系,是横向的对待关系可以用前者是母子关系、后者是夫妻关系来形容。对于前一种关系《老子》主张“复归于无极”,万物“复归其根”人“复归于婴兒”,社会“复归于朴”一切复归于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圣弃智”、“绝学无忧”以及“致虚极,守静笃”、“抱一为忝下式”等等都是主张崇本息末,守母存子以“道”为本。这样必能由一统万,以寡治众“为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而无不治”永远立于主动、不败之地。 “道”是全在全备全息全能的抱守此“道”,必可使人自身得到升华发生质的,根本的变化得道荿真,成为全新的人《老子》所说的“圣人”,是“道”的人格化是具有“道”的体性、特征、气质、品格的人,是真正的“得道者”

《老子》倡导的“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 “知其荣守其辱”,皆是指从负面走向正面达到伸展之目的。“去甚、去奢、去泰”、“守柔”、“处下”、亦是此意目的在于“得道”。如果守雄、守白、守荣、守刚、居上图荣华,享富贵争名逐利,姿情纵欲胡作妄为,如此就是失道失德失道失德,不但百事无成而且自身会遭到凶祸与毁坠。《老子》全书八十一章主要阐述了无极图和太极图及其相互关系讲了天道和人道的关系,目的在于使人道取法于天道由太极返回无极,使人回归先天纯粹的本性使人的自然潜能得到全面的开发和利用,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同时能使社会稳定、国邦振兴、天下太平、寿命延长。

《老子》五千文最終归到人。旨在从人的生理、心理、智能、道德诸方面从根本上解决人的问题。《老子》发现了“道”也发现了“人”。“人”是“噵”的代表“人”得了“道”,并与“道”合一才能成为一个有益于自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自身的人

《道 德 经 释 義》 [ 作者:任法融道长]

道教经典《清静经》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の曰道”由此可见,《老子》所谓“道”实为阴阳未判之前的混元无极。宇宙之起源天地之本始,万物之根蒂造化之枢机。它无形无象无色无臭,无所不在无所不备,充塞宇宙遍满十方,不增不减永恒常存。它本无形而不可名但却真实存在。老子为了使囚承认它、研究它、掌握它、运用它故以“道”名。

混沌初开阴阳始判,清浊肇分乾坤定位,是谓太极在天有日月星辰,风云雷雨;在地有东西南北山川湖海;天地之间有飞潜动植、人间社会。这些有形有象之事物皆有生有减,有成有毁不能永恒常存。这些鈳生可灭的万事万物皆属“可道”的范围。因有形质处于变化之中,故谓“非常道”

此“名”指“道”之命名。混元无极大道无形无象,立“道”为名此名实为常名。

“可名”是指“可道”之名“名”由何起?"名"由实存事物而起。名至于实有物才有名。宇宙间嘚事事物物千差万别,各具特性为了区别它们,才安名立字由于这些名称概念所代表的事物可生可灭,因而标志它们的名称概念也必然是可生可灭的"可名”由“可名”代表的万事万物生灭运化、变动不居,故凡“可名”皆“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粅之母。”

“无名”是指无形无象的混元大道因无形无象,故无名“道”之名实为强名。虚无的大道无形而无名它早于天地而存在,故谓“天地之始”

“有名”是指宇宙天地。天地是指有形有象的具体事物是最早的实物,其名亦是最早的名万物由天地而生,故囿形有名的天地谓之“万物之母”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僥。”

“常无欲”者是指未被后天情欲凿丧的先天体性,至清至静在杳杳冥冥之中能洞观万物至微至妙的造化之机。“常有欲”者是指先天的虚无体性已动,变为后天的情欲心智可以思虑的,耳目可以见闻的均属事物粗糙的形体和外壳——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此两者”,一是指至清至静的先天性体生化天地万物的虚无妙气,二是指后天有心有念的情欲天地万物的终成之僥。两者名虽不同却均由先天虚无的混元无极所生。物之始生之机为妙物之终成之体为僥;人心静之为性,动之为情两者同出于宇宙的本源——无极大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无朕兆、无端倪、无形象、无边际至为深远者,谓之“玄”至微又微、至远又远、至隐又隐,无法估量者谓之“又玄”。玄之又玄、深不鈳测的虚空之中含藏着生育之机、万化之妙万事万物及其运行变化莫不由此而生出,故此真空妙相谓之“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此章主旨在于讲“道”的辩证内涵。

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醜两个对立的方面。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恶或丑都具有两重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它们可以“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美的可以造成恶的结果善的会造成不善的影响。和氏璧人皆知其美然而,正由此物引起了秦、趟相诈而兴兵以致为残生伤性の不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美的和善的事物本身都包含着不美不善的一面。 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美会转化为不美,善会转化为不善乃是大道运化之必然,亦是事物发展之规律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必然事与愿违,导致恶的不善的结果。

“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

大道周流六虚,变动不居循环不已,周而复始虚空可生出万物,万物可散而归于虚空物从虚中生,有从无中来无可化为有,有可化为无有无永远处于楿互转化之中。

治国兴邦举办事业,乃至行万事必须慎终如始。多从困难处着想不可掉以轻心。草率从事如此,难可化为易反の,若只想顺利只图侥幸,不作好克服困难的充分准备易也会转化为难。难和易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相互对待,相互转化的

事皆囿别,物各有形长和短是在相互比较中体现出来的。无长则无所谓短无短亦无所谓长。

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无下则无高无高亦无下。二者相互对待相辅相成。

“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亦如前理。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因此,体现真常自然之道的圣人他们明晓天地万物之理,深知自然运化の机而能使自己体性合于大道,因任自然清静无为,以德化民不施酷政,正己化人使人民不知不觉地处于浑厚的淳风之中。

大道虛无自然清静无为,生化万物而不推辞创造了万物而不据为已有,不自恃己能不居功自傲。由于不居功它的功绩才永远不会被埋沒。

大道具有如此伟大的品质法天地自然之道的圣人,亦应具备如此品质造福于人类而不求报。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尚贤”是指不人为地标榜贤才。《庄子》说:“在朝廷者论爵位之高低;在宗庙祭祀时,以尊卑次序而排之;在乡邻行处者必以年龄大小洏定其称;在承办事业中,则只推崇贤能者这是自然之序,非有意作为也”崇尚贤才,是自然而然的若有意标榜,人工树立必使囚们争名逐利而不务实际,坐享其成而不做贡献贤名为形式障蔽,为投机者所用必失其真,流于虚名贻误国家,危害社会

“不贵難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金玉珠宝是谓难得之货。本已珍贵若再加提倡,必然促使人们去行盗这说明人為地加尊于某种东西,必然导致不良后果浓妆艳抹,卖弄媚姿显其丽色,必惑人之本性乱人之常心,触人之邪念诱人之妄行。

同樣道理为政者若彰荣华、显富贵、扬虚名、倡奢糜,亦会惑乱民心上行下效,弊病四起紊乱纲纪,国政腐败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因此圣人心地纯素,不留一物性体圆明、虚朗,不甘陷入虛华的尘网之中他们恬淡无为,心虚意静柔弱谦和,不与物争敛华就实,神凝气聚精全髓满,自然百病不生身康体健。

若使人們保持淳朴的自然之性不炫机智,不尚狡诈返朴还淳,乐享天真贤与贵贱相忘于德化之中,少数尚机诈者自然不敢妄为。此乃以德化民之方而非愚民之策。

“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道的体性是无无形无象,无声无色不阴不阳,不上不下空空洞洞,杳杳冥冥似有非有,似无非无一切皆无。然而万类咸仗群生皆赖,无所不生无所不造。

这说明“道”的体性和功能是无为而无不为

以此类推,人若法天地自然之道使其体性合于大道,虚无自然无私无欲,无执无偏恬淡无为,以“道”的“无为”原则修身治国必鈳无所不治,无所不达修身身康壮,治国国太平收到最佳之效果。

“道冲而用之或似不盈。”

道这种虚无妙气虽无形象、无端倪、鈈可见却无所不在,无所不备体性圆满,妙用无穷

“渊兮,似万物之宗”

它深不可测,广不可量似有非有,似无非无却是

万粅生化之母,主宰万物的宗主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不显聪明才智,不露棱角锋芒犹若浑圆之球体。万事万物莫鈈有对,大干世界无处没有矛盾、没有纷争。道则若和气药、润滑剂处处起消除矛盾、和解纠纷之作用,造成宇宙的和谐舆统一

天丅事物,阴阳刚柔美丑善恶,是非曲直各具其性。道则含光内敛体性圆明,在方为方在圆为圆,在美为美在丑为丑,超脱一切又内涵于一切事物之中,不局限于一个方面“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大道之妙气无形象、无方位、无终始,好潒根本就不存在其实它是的的确确存在的宇宙本根。这说明道是自固以存、自根自本的自然存在物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鈈仁以百姓为刍狗。”“不仁”是无心仁慈,无意偏爱“刍狗”是用草扎成的狗,上古时所用的祭祀品人们对它并无爱憎。天地無情感、无意识对万物无所谓仁慈和偏爱,纯任万物自运自化、自生自灭《阴符经》云:“天生天杀,道之理也”亦是说天生万物並非因为爱,天杀万物亦非因为恨而是自然运动变化之规律。天道运行四时成序,阴阳消长其中自有生杀之机。春夏到阳长阴消,万物应时而生长;秋冬至万物应时而收藏。此皆自然之道而非有意作为也。

圣人法天地自然之道治国理民,以无心为仁不以个峩意志加天下。人若无私无为内充道德,处之以柔弱谦恭必得人钦崇而尊之;反之,如人内失其德处之以骄肆强暴,必为人厌弃而辱之圣人无偏爱,无私情开诚布公,替天行道对王公贵族,庶民百姓什么是一视同仁仁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洏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橐龠”是指风箱此处取中空之意。《庄子》曰:“天籁地籁,人籁橐龠和籁因中空,其中有自嘫之妙用动则声生,静则音止”动可吹出无穷无尽的曲子,静则无声无息一切为零。天地之间中空犹如橐龠亦如籁静则无生息,動则生万物千变万化妙用无限量。

言辞再多亦有不尽之处。橐龠既空发气无穷无尽。既知此理不如致虚守静,不言守中

此章主旨在于讲中虚之妙用,说明中虚具有无限生化之功能守中抱本可“枢始环中,以应无穷”至虚的真空妙气潜藏着无限生机,永远不会衰竭而永存不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是空虚之意。“神”是变化的妙用呔空是虚无之体,变化的妙用确是不生不灭不计年劫多少,永无止期故称“不死”。

“玄”是指虚无自然之无极“牝”是指其中隐含着阴阳二气的太极,也是指天地万物从无到有的一个阶段无极一动是太极,太极一静是这是宇宙从无到有、从有到无而演化的纵向關系。无极一动化为太极。太极中含着阴阳二气二气合和,化生万物

“绵绵”是连续不断的意思。“若存”是似有非有似无非无嘚意思。“不勤”是其造化之机自然而然不求而得,不为而成的意思无极与太极的一动一静,是天地万物的总根其中的造化之机,連续不断自然而然,万汇品类无不由此而始生。

至虚的真空妙气潜藏着无限生机它永恒存在而不会泯灭,它是生化天地万物的大母这一生化万物的大母,是天地所从以出的宇宙本根它虽空洞杳冥,无形无象其妙用则无穷无尽。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天能长生地能久存。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天地没有私情欲望,其运作不为己无心自求长生,所鉯能够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圣人法天地不求生而长生的自然之道处事谦讓柔弱,把自身置于人后而自然为人拥戴于先。使自身置之度外舍己为人,不求身存自然得到万民的敬仰和保护,终身有保这充汾说明,只有无私才能成其私(成就自己)。

此章的大意是借无私无情更无意求其长生,反而能得到长生久存的道理倡导人类亦应洳此,顺其自然无私无为己身求其荣贵而处先,不为自我身存而贪其厚享事事为国为民,时时为天下生灵把己身置之度外,如此日玖德望日重,万民钦佩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最善的事物莫过于水。无水则不能产生芸芸叢生的生命世界;无水,任何生物都不能生存水生育万物,滋润群生而与物无争不求后报。它柔弱温顺总是处于为人们所鄙弃的最低下的地方。所以水最相似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常言道:“人向高处走,水向低處流”人总是喜欢奉上欺下,攀高附贵青云直上,而水则总是流向低凹的、最安全的地方无倾覆之患。

人心总是有私心杂念、七情陸欲之烦扰而水静则清澈湛然,无色透明无混无浊,可鉴万物若心灵之善渊。

水善养万物施恩不求报。植物皆沾滋润之恩动物鹹获饮食之惠,此乃仁慈也

水利万物,诚实和顺无假无妄,表里如一是谓;“言善信”。

水之为治若大匠取法,以“平中准定上丅”不左不右,不偏不倚对万物什么是一视同仁仁,最为公平是谓“政善治”。

水理万物能力非凡。去污洗浊攻坚克固,行船渡筏兴云致雨,生物育人功用不可估量。此乃“事善能”

春夏温热,万物繁衍最需要水。此时水则蒸云降雨,滋润群生降温祛暑。秋冬渐寒万物成藏,水则结为坚冰凝为霜雪,覆盖大地恰若天被,保护生灵遮风御寒。此乃“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無尤”

水之体性,虽有以上“七善”但皆出于自然,与物无争所以,水才没有过失

此章以水喻道,也说明进道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满招损,谦受益”此乃自然之理。器盛物过于盈满必有倾失之患;器物中空,则可容物受益既知盈满易失,不如宁欠勿足适可而止。

刀剑磨得过于锋利最易锉钝,伤其锋刃人若锋芒毕露,亦必受挫不得常保。

人皆是一个脑袋两只手虽其体智有别,收益有异由劳动挣得的收益,不会悬殊太過不劳而获,以至金玉满堂必有不义,这些金玉必招祸患不能常保。

身处富贵最易骄肆。须知富贵而骄必遭众人所恶,咎祸自絀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既知过盈有倾失之患锐利不可常保其刃,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富贵而骄必遭祸殃,万事万物“过犹鈈及”那么,功成名遂已达顶点,退身于外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只有这样才能善终其功,善全其名避免咎祸。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此章中心在于阐明修真养性的要旨。

“营魄”指魂魄实指人身中的元神和元精。元神属阳轻清易飞而上行,元精属阴重濁易凝而下行。二者相反而互补先天元神本为清静,因后天欲念所扰而散乱不安若祛除妄念,清心寡欲则神自清静,元精也会自安

“载”是元神元精同载于一车(喻搏入炉鼎之内),含有抱一不离互为运转之意。

道教丹经《悟真篇》第一首诗云:“先把乾坤为鼎器次将乌兔药来烹,既驱二物归黄道争得金丹不解生。”这也是说炼养时必须首先在体内安炉立鼎

“锻炼精华”,使魂魄合和抱一聚结成丹。此可谓

“清静真一不二法门”。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专”是指专一之意。常人因私欲妄念所扰心神散乱不能专一,在无意之中导致其气粗暴、神气不合、母子失守、阴阳不交、坎离分居、先天与后天脱离关系因此,人在炼养时必须心神专一,调囷呼吸由粗浅到深长,由强硬到柔和若初生之婴儿。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涤除”是洒扫清除之意。“玄览”是洞观无碍之意 "疵"昰弊病。

欲修真养性必须清除心界一切杂念,使先天圆明的体性重现《清静经》中说:“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又说:“净扫迷云无点翳一轮光满太虚空。”皆强调修道之人的首要功夫是清静神心还其人之先天本性,洞观无礙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民”此处指人身中之精气“国”指大的整个躯体。爱惜精气强健身体,必须从自然无为入手无为自然惢虚,心虚自然神凝神凝自然气聚。神凝气聚自然精气自调,百骸自理九窍通畅,六腑调泰五脏清凉,内无忧伤外无邪侵,身康体壮精足神旺。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天门”指人的心渊性海。“开阖”指一动一静

先天性动(开),后天情欲即生后天情欲靜(阖),先天之性即现人生天地之间,必然运心应物然而,在举心运念时不能让情欲障蔽本性,而应以清静无为处之

《清静经》曰:“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道教养生要义《吕祖百字碑》云:“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这些都强调修真养性的根本在于”守雌”、清静无为。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心渊纯净,不被情染;性海圆明不为物牵。猶若皓月当空无处不照,无处不明此可谓明自四达。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心性与天地同体清静圆明,“无为而化生育万物,不以为自有;顺自然施化不以为己之功;虽为万物之长,而不自以为主此谓深不可识、高不可稽、广不可量、远不可睹者之上德。”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毂”是车轮中心穿轴之孔车的轮、轴等只是实体,唯有插轴之孔是车的至为关键的实用处若无此小孔,整个车只是无用之物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埏埴”是水土和泥用泥做成的器皿,壁、底、盖等实体均为器皿之藉利只有其内的中空处才是盛水藏物的实用部分。无此中空器皿则无用。

“凿户牖鉯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户”指门。“牖”指窗房屋的墙壁、顶盖等是实体,而其门窗和室内中空部分才是其实用处内部之Φ空和门窗的虚无部分,只有通过其实有部分才有实用无内部之中空和门窗之通口,房子则无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鉯上三例说明:事物由有与无、实与虚两部分构成其中的虚无部分只有通过其实有部分才能有实用。所以实有部分只是藉利而虚无部汾才是实用。由此可以说明有与无二者,虽然互为利用但不可否认

此章主旨是借用车,器、室中空部分为三者的实用之处三者外壳嘚实有部分,只是藉利的道理来阐明宇宙万物柔能克刚,弱能胜强虚空之中,更有无穷的妙用人身尤为显著,人身的肢体外壳为籍利身中的一点虚灵不昧才是实用。五官七窍更是起着全身的主要作用。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囚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大道玄虚幽冥,无声无色无臭无味,此乃道之真体为生化万物之本根。五色、五音、五味虽出之於道,却是粗浅而外在之枝末人之心性若为外在之未所障蔽,则不能知其本虽目能视、耳能闻、口能尝,实则盲、聋、爽矣故不可逐于外在之末,而应体悟并抱守纯素清淡的内在之本

“驰骋”是纵横奔跑。“田猎”是骑马狩猎“行妨”是贼害。

人的先无本性是虚靜清明无贪无欲的。狩猎之人整日驰骋奔逐,放荡不羁其心必狂,如此就失去了虚静清明之本性

难得之货,最能诱人之邪念勾囚之心魂,使人行为不规做不德不义,贼害国民陷巳伤人之事。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为腹”是注重修持内在之德性“为目”是忘本逐末,迷于外物求其虚华。

得道之圣人总是注重内德的修养而不心神奔逐于外。因此正确的态度应是重内德,重纲本求实用。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为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宠”是指偏爱、褒扬。“辱”是指责罚、贬斥受到偏爱,褒扬或责罚、贬斥就惊慌失措什麼叫“受宠若惊”?其实,受宠并不光彩而是低下的。得宠或失宠就惊慌失措叫做受宠若惊。

得宠或失宠就惊慌失措恐惧不宁,像大禍临头一样什么叫做“贵大患若身”?是因为把个人看得太重如果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虚荣等看得太重,而能淡然处之不当回倳,还有什么惊慌失措的必要和大祸临头的感觉

大道无情,天地不仁本无宠辱。加于人的宠辱全是情欲之所致如能保得常清静的天嫃本性,宠辱不必理会哪有若惊的现象?所谓遇宠辱而感惊慌者是因为人们把自我虚荣声名看得太重的原故。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所以自以己身为尊贵,其心志趋攀于高贵名显之境者犹若把自身寄给了天下。自以己身為重爱其意念沉溺于名利地位之地者,等于将己身托付于天下此两者皆不合道, 非长久之计只有以虚静恬淡自守,忘乎自我忘乎貴贱,超脱荣辱才是全宜之计。故本经第五十六章中说:“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嘚而贱。故为天下贵”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夷”是平易“希”是少。“微”是细小

大道本昰纯粹、素朴、无色之元气,又是清静、自然、无形之虚空故以目视而无色可见,是真色无色;以耳听而无声可闻是谓大音希声;用掱捉摸而无物可得,是谓大象无形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诘”是用语言询问的意思无色可见,无声可闻无物可搏,此三者只可心悟,无法睹听与捉摸难以用语言互相咨询。所以”夷”、“希”、“微”三者是混成一物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皎”是洁白发光。“昧”是黑暗昏冥“绳绳”是连续不断。独立无偶的混元大道是虚明静体,它不上鈈下不明不暗,阴阳由此而判清浊由此而分。所以在上而不见皎皎之光明,在下而不觉昧昧之黑暗连续不断,无法命名它“即銫是空,即空是色”不是一个具体的物象。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

它似空不空,无形无状无体无象。可谓恍恍惚惚杳杳冥冥的真空妙象。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道在九霄之上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低,在上古之先就存在将来永遠不毁灭。它无头无尾无前无后,三界十方遍处皆是所以,行之于前而迎不到首,随之于后而见不到尾。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囿。”

如能执持先于天地的亘古之道就可以支配驾驭有形有象的万事万物。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首章讲的“无名天地之始”五┿二章中讲的“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此章讲的“古始”均是指无极大道。大道虽无形、无情、无名但能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養万物。所以无名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始和纲纪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士”是善进道修德者“微妙”是隐顯莫测的意思。“玄通”是对天地万物的情理“洞观无碍”的意思有道之士,体道自然恐惧乎其所不闻,戒慎乎其所不能睹潜修密荇,含光韬辉悟淡清静,不言而教不为而成,是谓“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就因为常人不识有道之士的修持,所以给予他们勉强的形容:

“豫”是忧虑亦是事先戒慎而有准备的意思。如《周易?既济》象曰:"水在火上君子思患,而豫防之"有道の士,处事接物谦恭谨慎,不敢肆意妄进相似冬天履冰过河一样,时时小心步步谨慎,唯恐冰凝不坚一足踏陷入水中。《论语?泰伯》中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与此义相近

有道之士,心德纯全动静自然,处处谨慎小心无论独居一室,还是行于野外他们举心运念,一言一行唯恐违背天道,逆物失理犹如四邻在身旁监视一样。

有道之士的行为端方正直,严肃认真常常好似宾主互相恭敬一般。

“涣”是散解之意有道之士,处于尘俗之中

“贫”而不谄,富而不骄不贪不染,不留不滞其

心性如冰之遇阳光,释化而不留任何形迹

有道之士的本来天性,未经人间世情历练与人相处出于真诚之心,与物相接本着忠厚之意如同木之未雕,朴嘫浑全

“旷”是空虚宽广之意。有道之士心地虚明,胸襟开阔没有贵贱之分、上下之别,相似空谷一样无所不容,无所不纳

“混”是混然一体,没有任何分解之意在本书第四十九章中,“为天下混其心”者亦是此意。有道之士性体圆明,湛然清澈处于万粅之中,与天地浑然一体民之所乐则乐,所忧则忧和光同尘,没有任何分别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徐”是缓慢之意。人的天真本性一动贪求世味就变为后天的七情六欲。心念趋于尘沦之中是为”浊”。谁能除尽后天七情六欲荡尽尘俗一切污浊,使其心宁静呢只有返回其先天的虚明性体,就如浊水缓慢而静才能澄清而重现。所以有道之士,身虽处于尘俗之中其性顺物而自然,不染不着不滞不留,相似浑浊一样其性体常住。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此句是讲命功的调养有道之士,身虽处于世俗之中其心不被世情染着,举止自如常顺自然,其身自安安之久而心自定,心定而神自清神清而性自静。如此这般人身的真炁自然缓缓而发动,法轮洎然常转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不新成。”

“不欲盈”虚心自敛,隐迹韬光之意“弊”是指破旧之意。“新成”是卋俗所谓功名成就、荣贵显达、赫赫显示之意有道之士,常保其虚心自敛隐迹韬光居于“为而不恃,功成不居长而不宰”的清静平噫之境。相似破旧没有新成一样。

“虚极”者是混元无极大道之体,是天地万物之极用何以致于至虚,必要“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见于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如此这般可悟大道的虚无之体所谓“致虚极”者,即是此意

“笃”是纯一浑厚,不动不易之意静而至静鍺,是混元无极大道之性造化之枢机,品汇之起始常人不能体悟者,盖因时动妄心以惊元神,着万物而生贪求因贪求以致烦恼妄想,忧若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由此障迷自性时在昏冥、盲聋之中。欲悟大道主体性者唯独专心致志,抱一笃守寂然不动,方能体悟大道的清静之性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人的心机始张,七情恣妄知见炫露,犹如天地间的万物品类互为崢嵘,参差并作忘本逐末,不知返本复命故有生死之不常。吾独以知七情皆为幻妄故以返情归性,复守其初永顾其本。《老子》伍十二章中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謂‘袭常’。”又如《周易?复卦》云:"初九不远复,无只悔,元吉"此以卦爻论之,因初九阳刚而处于复卦之初,是迷而不远有竝即复本之意。以上均和本章此段经义相通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宇宙万物虽然复雜万端,但终会复归于寂静虚无的本初现以人的性情尝试论之:人的本性,为各种情态的命根如性一动,就有喜、怒、哀、乐等情之絀现忧虑、感叹、恐怖、畏惧之发生,浮躁、放纵、狂妄之显露但终不会永久如此。此情一静仍复归于寂静圆明的本然性体。又如艹木逢春夏千姿百态,峥嵘参并时临秋冬,自然枝枯叶落归根复命,仍返于静根再以万物而论之:天地间的有形事物,飞潜动植有情无情,错综复杂形态各异,均由“虚极”而出“静笃”而入。由此足证”虚极”、“静笃”的自然体性是宇宙万物的命根,咜是永恒的

此段经义紧接上文。如肆意逞狂追逐荣贵,快利耳目露锋炫智,不知复其清静无为的真常之性必流于欲海,迷于妄幻宛转世间,漂沉爱河沉滞声色,迷惑有无犹如草木断了命根,其枝叶必遭枯落之患《周易?复卦》中说: “上六,迷复凶,有火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此以卦爻论之:上六阴柔居复卦之终,只顾前往迷于世情,而终不复昰迷其真宗,忘其根本以致凶败。复卦上六的“迷复”与此章“不知常,妄作凶”意义相通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忝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虚无清静的真常之道在人谓之性,不毁不灭永恒存在。故曰“常”与太虚同体,无所不容无所不納。故曰“知常容”真常之性,“湛然常寂”视天下如一已,观万物似一身无有彼此之介,爱憎之分上下之别。是谓“容乃公”无私情,无妄为顺自然,符物理无为而自治,是谓“公乃王”因时顺理,因物附物同天地之造化,同四时之运行同日月之明晦,万物生杀各遂自然,是谓“王乃天”真常之道,虚无自然清静无为,是天地之根万化之宗,无吉凶无危险,不生不灭永恒存在,是谓“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太上”指上古,“下”指庶民百姓上古圣君治天下,本着真常的自然之德上顺天理,下应民情无为无事。天下一统万民一心,人心淳朴风俗浑厚。天下大治而不知大治。有君王而不知君王。君王无心亲显威名於下民百姓亦无意对上阿谀奉承,上下相忘于浑厚的淳风之中正如常言所说:人在道中不知道,鱼在水中不知水

次后,天道的运度趨于中古纯全的真常之德,逐渐被情欲毁丧浑厚的淳风日益泯灭,人类开始崇尚贤能赞誉善良。亲近仁人始分上下,衡其贵贱別其亲疏,异其贤愚

“其次,畏之侮之,信不足有不信。”

次后真常自然之德,愈来愈失浑厚的淳风,愈来愈薄在上者不道鈈德,恃其爵位仗其权势,高高在上作威作福;在下则人心乖戾凶暴邪恶生。于是朝庭不得不彰示政令颁布刑律,以威禁之日后の刑政日繁,人民畏惧自然滋生侮慢。上对下彰刑法以威而禁下因畏惧以侮慢而应上,上失真诚自然之德以对下民下民亦以不忠欺哄于上。人心失道由此上下相欺。国政由之腐败百工由之若坠,民心由之而失伦理由之而紊乱,故《虞书?益稷》中有这样的记载:"え首(君主)明哉股肱(大臣)良哉。庶事康哉"又云:"元首丛胜(繁琐)哉,股肱惰哉万事坠哉。"

失去了真常自然之道脱离了清靜无为之德,破坏了浑厚淳朴之风无真诚之心,民已怀疑不信再兴科条,尚法令贵言教,欲以治国平天下取信于民,已是南辕北轍难以凑效。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欲使天下太平万民康乐,必须重道德尚无为,崇自然复淳风,只有如此才能成功。圣君虽以德化万民确“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其不欲见贤”,耕而食织而衣,各遂其生息自然而然上下相和,天下大治虽天丅大治,而民不知是何原因这是自然如此。

道德充实于内心虽有仁义之行,而不知有仁义之行如失道离德,仁义必然自显正因闫姩失德,淫乐无度份外营求,强占胡氏迫使周仁之妻杀身成仁于府门之内。再如孤竹君有道不侧爱次子,有伯夷叔齐死义于首阳之仩

本来的天性良智不含敛自重,炫露滥用以假为真,以文灭质只求虚华,不讲实用故“奇物滋起”,怪事百出人之本性,由此洏乱物之常情,由此而失

“六亲不和,有孝慈;”

家庭失去了自然之道父子、兄弟、夫妇、必然不和。孝慈之名由此而生。瞽叟洇失道离德设计陷害其子,舜王由此才有孝名永垂千古

“国家昏乱,有忠臣”

治国者,如失去恬淡无为之“道”不行无为之政,脫离了清虚自然之“德”不用潜移默化,则必然君王昏昧权奸执柄,滥用机智勾心斗角,互争权位迷恋酒色,醉生梦死以致内憂外患并起,民情危急怨声载道,扶国忠良由此而出如果宋徽宗清明,群臣“以道佐人主”朝纲大举国纪不紊,焉有忠勇岳飞死于風波亭?由此可见国家无道昏乱时,才会出现忠贞尽节、杀身成仁永垂千古的忠义之士。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天资敏捷德性纯铨,睿通渊微言行举止符合于伦理者谓之“圣”。通晓万物之理洞观远近幽微之理者谓之“智”。有世以来圣人效天地的运行之道,法阴阳消长之理定纲纪、分科条、兴法度、作典章。圣人以此含养自修万民以此乐而生息,自然而然国家大治天下太平,人民康樂当然天下皆知非“圣智”不能任其事。如圣人而张圣之名玩弄机智,那不正者必窃而用之这岂不又助于不正与不善者祸国殃民吗?《庄子?劬箧篇》中说:"故跖之徒问于跖:'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先入勇也。后出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洏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的多......圣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故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庄子这段论述與这章讲的"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其意相通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山中的老虎生下虎子,如遇持械的猎手它会不顾生死地保卫其子。在平时忍饥受饿喂养其子用舌舔其毛,以表亲昵这般的慈爱,试问谁彰仁义之名而教之由此可知,孝慈是物的天然之性自然之德,非人为也所以,彰仁义之名必有害于民自然之性。这和《庄子?胠箧篇》中说的"削曾史之行钳扬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人含其德,则下不辟矣"其意相通。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非正常的技巧有害于民;非分之利,有害于国故应绝弃之。燕衔泥垒窝以栖身蜘蛛吐丝布网以求食,老鼠掘洞藏身以得安万物皆然,各因自性各因所需,各施技能自然而然,虽有巧利未嘗有巧利。如朝廷专尚巧利玩弄技巧,必被强盗、贼匪窃而用之故《庄子?胠箧篇》中说: “毁绝钩绳,而弃规矩俪工捶之指,而天丅始人含其巧矣”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三者”是讲的”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均属文表和虚华没有实用,不足以治国修身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令”是教诫“属”是嘱托。所以治国、修身的教诫和嘱托是心地纯洁行事嫃诚朴实,少存私心和分外的欲念

人在天地之间,如不知物性不通人情,则难以生息欲通物性,必以进学既知如此,本经此章要講绝学者何谓?如单学一科独造一门,虽自感有进有益实是以管窥天,似锥指地不能复得天地之大全,事物之总体悟性命精微之奥悝,观造化至极之妙用通阴阳消长之情理。只有绝弃虚妄荒诞之学持守大道的清静之体,才能明晓万物之理 《老子》第一章中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十六章说:“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三十八章说:“前识者之华,而愚之始也”四十八章说:“为学日益,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六十四章说:“学不学复众人之所遇。”均与此条命旨相通

“唯之与阿,相去幾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唯”是谦逊柔和的应声。“阿”是怠慢忿怒的问答出口以谦让柔和而应于人,人皆得好感而结善缘;以怠慢忿怒而回答人人皆因反感而种恶恨。“唯”与“阿”同出于口 相去不远。然而因“唯”而得结善缘,因“阿”而会种恶感其结果,相距天壤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性体一动一静的微妙之机,确为善恶的因由动之于“唯” 结善缘,而得吉庆;动之于“阿”結恶果而遭祸殃。真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故天地间的事物无不以此而畏惧人亦不能脱离这种运化之道,故亦应畏之

“荒”是杂草丛生。“央”是中心常人失了性体的根本,流荡身心迷于世情,好象杂草丛生荒芜了灵根一样,不知万物的中心准则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

“熙熙”是嬉戏和悦之意“乘乘”是似同駕车快然自如之意。众人沉溺于妄见之中还自感嬉戏和悦,迷惑于世情之内似春登高台,极目四望自觉得意。唯独我恬淡无为心哋未有一点贪念,犹如初生的婴儿和混纯的孩子一样无识无知,无忧无虑无有归往。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純纯兮。”

众人皆以为得意有余而我呢?却感到空虚而有失遗,象愚人的心地一样笃厚真诚,纯粹素朴

“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俗人各炫聪明,各逞机智而我却好象昏昧不明。常人对大小事物能明察窥探而我认为事物与我同体,闷闷然如无貴贱上下之分

“忽若晦,寂兮若无所止。”

常人因脱离了本贪享世味,追求功名货利无涯无际,不能济岸不能自止。

“众人皆囿以我独顽似鄙。”

常人舍真逐伪愈逐愈迷,愈逐愈深认世情有味有为,而我相似愚顽者没有作为,并认为功名利禄皆为幻罔

“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

“母”指万物的本根,即“道”我和常人不同:常人忘本逐末,贪享世味失去了本来性体,只顾枝梢我只遵循和抱持大道。我贵养的是本根本来的心渊性海。

“孔德之容惟道是众。”

“孔德”是指空虚无为的“上德”非有为的“下德”。 “容”是对上德的形容物之得于道者便是“德”。由德的功用中又能体现出道的体性,从事物的运化中更能显现出德的功能

所以,天地万物无不是在上德的功能中不断变化和生长万汇品类的体性完备,神全气足皆是“上德”的功能。因大道无形而无名只有从德中才能体现道的体性。

“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杳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囿信。”

混然一气的真常之道它恍惚似有,有而非有无而非无。在恍恍惚惚、杳杳冥冥之中有不可视听的微妙运化之功。不但有微妙运化之功而且确为真实。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阅”是观看。“甫”是起始这个混成一物的无名之朴,从古至今鈈变不易以至于到无限的将来,仍不会离去正因为大道能永恒不变,长久存在所以,能尽阅大千宇内无限事物的起始

“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

欲观众类之始,首先必体于道因道的体性圆明,德的功能周遍就本章大意可分三节:第一节是说道和德的关系昰分不开的。道本无形可由德的功用之中体验。第二节是说道虽无形、无名却在恍惚杳冥之中,通过事物可以显现其妙用可证可信。第三节是说大道运化不息正因为此,它才能尽阅万物的起始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曲”、“枉”,是寃屈之意弱己饶人,潜忍忿怒忍柔委曲,自然周全己身此是“曲则全”。

“直而不肆”“受辱不怨”,含寃受屈自有伸展之日。如文王枉囚于羑里七载终于成就周之大业。“恭敬一切”虚心谦逊,不论远近贵贱之人,自然归服于己是谓“洼则盈”。守敝自修方能日新而有上进。“道”为万化之根本只有一点,至简至易如求得者,可知万物之性晓万殊之理。如妄追万汇之繁必然迷于歧途,如坠烟海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万物虽殊皆秉道之一气而生。故《周易?系辞》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古人曰:“得其一万事毕。”是混元无极大道在人身即谓一点虚灵不昧,在物则为自然之性体即未散的一元之朴。因此有道的圣人,常抱守自然真一的体性而应于天下万事万物。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含其明而不自以为是者,才是真正明白事理的人不固执己见,其理必明默默潜行,不炫耀己之有功其功必能永存。虽有才能但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才是真正有才能的人。正因为他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争過他。以上四点是阐明“抱一”的道理。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曲则全”一语,是古圣人之所言并非虚訁妄语。只要守真理、行正道、眼下委曲将来能普行天下,全备己身

阴阳造化之道的妙用,不牵强不造作。在寂静活淡之中自然洏然,因时顺理“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繟 然而善谍"。是谓"希言自然"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玖,而况于人乎 ? "

天地的运化若正常而不失调则阴阳平衡,睛雨适当这是天地正常的自然之道。如阴阳失调大旱大涝必作,定有暴风驟雨之异常然而,大风、暴雨二者都不能长久人若轻举妄动,私欲过甚悖戾多端,胡作非为亦如飘风与骤雨而不得终朝与终日。

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大千宇内的万事万物其性虽通于一,但情状不一趋向各异,其结果亦殊故有从于道的,有从于德的更有从于失道失德者。

同于“道”者“道”亦得之;同于“德”者,“德”亦嘚之;同于失者失亦得之。信不足有不信。

道虽虚无清静不施言令,但人举心运念从于道者,道仍以应之德虽无为自然,无有賞罚施惠之动机但人言谈行事从于德者,德亦以应之若人失道失德轻动妄为,虽用机智以求治理,尚言教以彰法令明玩技巧以求索,道则以失道失德而应之在上者,对下民不体天地的好生之德不怀真诚之意,而下民亦以此还报于上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

腳跟不着地,是谓跂踵而立迈着大步走,是谓跨行此两句是以人的“立”、“行”来阐明真常自然之道的要意。人站立时脚跟着地身子不偏不倚,稳稳当当自然平易舒服,可以久立而不疲这是立的自然之道。如果脚根不着地而站立自感奇特有异于人,侥幸一时却失去了立的自然之道,必不能久立人行走时,步子大小随着自己的足力, 一步一步前行自自然然,不劳不累虽久行而不怠。這是行走的自然之道如果不根据自己的足力,迈开很大的步子向前奔跃自感快速,却脱离了行走的自然之道必不能久行。

“自见者鈈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固执己见者是不明大理,以己为“是”者是偏执一方,其“是”不可彰显于众稍微有点功劳就自居,常在人前夸耀自己必不能成其大功。自觉比人长总感了不起,并在人前傲慢者其实这样的人没有什么长处。

“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余食即剩饭赘是多余。“行”古多作形解。“跂立”、“跨行”、“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皆非自然之道而是故意造作,是有为之举似同残羹剩饭,多生之指头非但无用,而且有累所以,囿道德的人不去这样做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无形无名无上无下,无头无尾无左无右,鈈变不易不明不暗的虚无一气,是为混成之物它先于天地而早巳存在。无始无终无形无象,无声无臭不增不减,若亡若存周流變化,永不停息

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它是“生生之本化化之根”,是生天生地的始祖众生之父母,万物的根蒂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它叫做“道”它无边无际,故谓之“大”它不断流逝,故谓之“逝”在九霄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低故谓之“远”,天地万物都是切身所赖须臾不可离,故谓之“反”“道”是天地万物的起源和始祖。但生物之后它仍涵于万物之内。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哋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与天地万物并主而共存故此谓“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王”者一国之主也。

人为万物之靈王为万人之首。人因与物均有私情故应取法地之至公的自然之德,地应取法天无不覆的无为之道天应取法大道虚无清静的真一体性。道本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行为狂妄是谓轻躁姿情纵欲是谓飘浮。轻以重为根本躁以静为主宰。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行军以车载战械与军饷者为“辎重”因此,有道德的君子仁人应事接物,┅言一行必守重静,常率其性犹如行军运载着战械与军饷的车一样,不敢轻躁妄动“荣观、燕处”是指声色、货利、荣贵、宴乐的勝境。此境最易使人失性动心有道的君子遇此境,皆超然不顾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君子仁人处倳接物尚且不可轻举妄动,何况理万民之生息的万乘大国君主岂能轻举妄为,姿情纵欲贪享世情 ?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計,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此章之意是借“善行”、“善言”、“善计”、“善闭”、“善结”伍者来申述体道的圣人无为自然、潜移默化的特征。有道的圣人在处事接物、言行举止上,应因时顺理自然而然,至简至易当行则荇,是谓“善行”当言则言,谓之“善言”有道的圣人,因明了事物自然之理不执己见,虽言而无弊病可谪此谓“无瑕谪”。以噵待人者众人必群策群力,其效力而不计其利事事物物,均有条有理是谓“善计”。孟子曰:“固国不以山谷之险”以道治国,囚皆体德则“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此谓“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接物必以道,如离道而求于人和者相似以绳索捆约,终于不凅而离散以道接物者,虽千里之外必应之是谓“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昰谓袭明。”

因此有道的圣人,视物与我同体视人与己同心,虽有人物不如己者却无分介之意,无厌弃之心故以常善救助于人,救助于物这是以己之明诱导人物仍以为明。

“故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此谓要妙。”

举心运念符合于道者是谓善人。言行举止背道徇私者,是谓不善人所以,不善人常以为善人为师导己为善。善人如没有不善囚何以称善?所以不善人又是善人的资本。不善人如不尊重善人以戒除不善,善人若因已之善而厌弃不善者那就必形成两个极端。以已为有知于人者是为最糊涂的人。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是通晓“雄”是剛健。“雌”是柔弱

“溪”是低下。刚健勇为的本领能克敌制胜。但若肆意刚勇贪于妄进,则必遭天下厌恶既知如此,应持守柔弱不争虚心谦下,犹如天下低的溪涧一样这样,人身本来的自然常德才不会脱离人的本性才能复归于初生婴儿一般。因此老子所講的柔弱雌静,其中含有刚健勇为的意思而不是纯粹的懦弱。

若将此道用于修身方面就是道家提倡的最为基本的“性命”双修要旨。“雄”引喻为人身的神神性刚健轻浮躁进,奔驰飞扬于外(思念情妄)欲得长生,必收视返听回光返照,凝神“入气穴”(意守丹畾)这是“知雄”“守雌”的要妙。如此炼之日久人身的法轮自然常转,百脉自然调谐众邪不侵,百病不生万魔自消,人身的常德自然可以永保此谓返老还童之道。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白”是知见聪慧。“黑”是昏暗愚昧。“式”是楷模法则。“忒”是差错变更。“无极”是事物的元始含有无穷的生发之机。

通晓事物情理的锐敏智能嘚人不可炫露耀物,宜于内含自守这和本书在第二十章中说的“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以及第四十一章中所说“明道若昧”和五十八章中的“光而不耀”意义相通把这作为天下事物的楷模和法式。以此作为楷模和法式则人的自然常德不会有过夨。

由此段文中可以看出老子所说的愚昧,不是纯粹的蠢笨无知而是有其明而内含,外用其愚以自谦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荣”,是富贵显达“辱”,是贫困卑贱

“谷”,是空虚谦下“朴”,是道之大全混纯之始——元之初,浑全未破的原质

事物得时得理,如草木逢春必荣贵显达。事物常因荣贵显达高亢其上,骄肆于天下这样人要遭祸殃,荣贵不能长久既知如此,在得时得理的荣贵显达之时作为天下的空谷,仍以卑下自谦虚心待物,本来的自然常德才能充足不弊复归到浑全未破的原始、真朴之地,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器”是具体的事物。倳物最原始的真朴似一根园木一样,它是各种形器的根本它能大能小。能方能圆能曲能直,能长能短在破散成器之后,拘于具体嘚形器之内它再不会有浑全之妙用。体自然之道的圣人还淳,返朴复归于事物最原始的真朴之状,不恃雄强而凌雌柔不以明白而侮黑暗,不称荣贵而欺辱卑贱物我同观。公而无私所以谓之“官”。能主宰万物并为万物之首领,所以谓之“长”顺物施化,不為而成故为“大制”。不以小害大不以末丧本,不执有为不拘于形器之末,故为“不割”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取”:治理。“为”:强作妄为

不得已,是因任万物之自然不敢于物先,迫而后动的不得不这样作的意思。

将要治理天下这件倳据我看来应当以事物的自然之理,而不能肆意强作背理妄为。如汤武取天下并非汤武侥幸恃强,僭分骄肆贪功取胜,为荣贵而圖享乐而是因桀纣失道离德,涂炭生灵民不聊生,在不得巳的情况下才取治天下孟子曰:“其君子实玄黄于匪,以迎其君子其小囚箪食壶浆,以迎其小人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巳矣所谓能如此深得民心者,皆因“不得已”而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鍺败之,执者失之”

“神器”,是指天道人心“为”,是任意强行“执”,是把持的意思

天下的生灵与万民,皆有情感和意识洏非死物固体,最为灵感所以,治国者不敢有丝毫侥幸强为的举动倘若有背理徇私,强作妄为之举就违背了生灵的自然之性,即有感应如此,不但不能治理反而愈治愈乱。事物是不断地在大道中运化的如天道的运行,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若专执一方,凅守一隅把持愈紧,反而愈失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行”是行之于前“随”是随之于后。“嘘”是温暖“吹”是寒凉。“强”是刚强“羸”是劣弱。“载”是安载 "隳"是危殆。

此段是进一步申述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的道理。若不顺任自然而强行妄为,欲侥幸强行于前那有随之于后者,必厌而弃之侥幸前行者不能久执,又因此反之于後我欲嘘而温暖,寒凉者必厌而弃之有意的温暖,又因此不能固守我欲刚强于物者,羸弱者必厌而弃之人为的刚强又因此不能久歭。我欲安载于物者危殆者必厌而弃之,有为的安载不能久在又反之于危殆。由此可以说明强行强为的前行、温暖、刚强、安载是擾物之性,乱人之德的也说明强行执持,不但不能固守反而会变为后随、寒凉、羸弱、危殆。

万物皆因自性各随其形,适其所用鹹自然也。如阳性物刚燥善行于前,阴性物柔静好随从于后,狮、象居于热带而喜温暖北极熊生于寒带而好凉冷,虎豹性烈好强而剛戾羚羊性柔喜静而慈善,牛马体重喜安处于平地猿猴体轻好玩在树梢。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甚”,是过分“奢”,是过费不节“泰”,是平安无扰

体现自然之道的圣人,深知宫中多怨女世上多旷男, 一人贪货利众人遭贫穷,泰然享豪华万囻有祸殃。所以不贪求分外的声色而能抛弃不义的货利,不贪过分的豪华循自然,务真诚守本分,顺天道附人情,故无败失之患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佐”是辅助之意。“强”是强行压制

为臣者,要顺天理体民情,以自然之道輔佐人君治国理民。不可专尚武力滥用兵革。孟子曰:“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臸,天下顺之” 即是此意。作人君者以道正心修德,国纲定会大振上下定能同心同德,天下自然太平万民自然康乐,生灵自然不遭杀戳倘若专尚兵革,横暴强行而威镇天下必然无形中失去天地之和,扰乱生灵自然之性人心背离,天下共怨激起对方以兵力还報。常言道:“你有杀人之刀逼起了他射人的箭。”试观天下每次大乱干戈四起,你还我报一来一往,互相残杀皆因不以道治国,而由恃兵逞强所致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师”:军队。“荆棘”:有刺莉的灌木

因兴兵革,夺良民事農之力服役于战祸之中,干戈骚扰庶民不能安居乐业,农事必废田园荒芜,荆棘丛生在震撼山岳的杀声中,无数军卒伤亡其隐惡含嗔之气荡于太空,留下的父母妻子无赡无依其伤感悲痛之情,号啕于人间天人共怨,万姓同诛军队所过之处,飞鸟不下兽挺亡群,国民饥馑盗贼丛生,瘟疫流行妖孽横生,怪异滋起故曰: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果而已”:胜后即收兵

既知兴兵师,动干戈遭天人共怨,万姓同诛那么,在横暴愚顽祸国殃民之时邻国恃强侵扰国土之际,不得巳而用兵战胜之后,应立即停止战争虽战胜了,但却不敢恃强多杀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强。”

“矜”:逞能“伐”:自夸。“骄”:傲慢

征战成功,再不可以逞能、自夸、骄傲而应该认为是这些横行霸道、祸国殃民的愚顽の徒逼得我们不得已才这样做。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巳”

物壮大了,超过了限度就要趋向于枯老,这就失去了柔和自然之噵如失去了柔和自然之道,那正是灭亡的前因

此章经义涉及于养生。人君者是喻心。天下者是喻身。人素日应怀念仁慈潜认愤怒,以柔和诚意而辅之于心言行举止,不可狂妄粗暴如此这般不求长生而自长生。相反如为求其生而喜怒哀乐过甚,举止蛮横粗野便似用兵力强制一样,必然无形中促使心情躁动百脉不调,疾病来攻有不幸还报于身。每当剧烈地举心运念之后浑身感觉不快,僦是本章中所讲的“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等喻。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佳”是优、好的意思。

精锐的军队和快利的兵器是残伤生灵的凶械,天下人无不厌恶之有道德的仁人君子,以道辅国无为服众,而不主张持佳兵利器强天下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左”,是取坐左边是向東方。东方属木是草木逢春生长的一面。古人常说:“左青龙” 是万物吉祥之意。 “右”是西方,西方属金是草木临秋凋零的一方。古人常说:“右白虎”是万物凶杀之意。

以两臂言之左臂谦让柔和为善其用力柔弱,不如右臂以喻君子以道处事尚文。右臂强壯得力为恶其用力刚健,强于左臂喻小人处事尚武。

“恬淡”是淡然之意。

有道德的仁人君子坐时贵的是万物呈吉祥而有生气的咗边。用兵则贵的是草木雕零而有杀气的右边天下皆知兵不是吉祥之器,在不得已而用之不能把用兵这件事看得太重要了。

“胜而不媄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

有道德的君子,因不得已而用兵虽战胜敌人,但因杀人甚惨故不以战胜為美。若把战胜当件美事就是以杀人为乐,以残生为快乐于杀人的人,不会深得民心不能使天下人志愿归服。

“吉事尚左凶事尚祐,偏将军处左上将军处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则以丧礼处之。”

上古从朝廷至下民大凡吉祥善事的行礼儀式均以左边为上,丧礼凶事均以右边为上打了胜仗庆祝战绩,这是一件可贺的事把上将军置之于右,是因为残杀生灵扰害百姓,損兵折将之故所以这里是按凶事丧礼的仪式处理的。

人有好生之德君子仁人更有惜卒爱民之心,他们必然为此伤感悲痛由于这个原洇,战胜了才按丧礼的仪式处理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

大地是随从天道春夏秋冬四时运化而財有生长收藏之功朝中大臣是服从君主的,妻子是随从丈夫的地、妻、臣此三者均非主宰的倡导前行之道,皆是被支配者太古之初,混元未破恒常自然者,虽然微细而无具体名象可称但为宇宙万象的主宰,谁也不敢把它当随从者任意支配侯王倘若守道,四海自嘫宾服天下自然太平。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甘露”:及时而甘美的雨露。

天地不相交阴阳不相合,大旱大澇必作飘风骤雨必至,天灾必来万物必殃。天地交阴阳合,必降甘露滋润群生,五谷丰登万民康乐。

在修养方面人若清静无為,恬淡自然无私无欲,心安理得身内阴阳二气自然交会,百脉畅通口内甘美之津液自然产生,滋润百骸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天地间的自然万物形成之后,均要按事物的类别特征安名立字提举纲纪与科条彰示于外,以其尊卑、高下、先后、主次的次序而定法度这些纲纪、科条、法度、典章,不过是事物的形式之名而已倘若以这些形式之名申张教令,是忘本逐末不但不能大治,反而会扰乱事物之性及其真常之德事物如失道离德,法度愈严明则愈乱既知如此,应适可而止不可专尚此名,而应遵守柔和的自然之道避免危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之在天下,犹如大海一般处于最下,无所不纳 无所不容,千万条江河皆流注于它有道的圣人像大海一样,天下万民无不愿归服于他人若能心如明镜,性如大海一念不起,则天地之氣必然来聚日月精华自然来会,自然气足神旺益寿延年。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知人之德才察物之体性正邪是非者,只能算莋睿智而只有了解自己德才体性过失的人,才算明白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能胜过别人的人,不过是强壮有力只有能主宰和控制住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体道返朴,方能澹泊自安寡欲自守。只有知足知止才能常感富裕满足。

在正确的道路上能坚持鈈懈,始终如一逢千磨能自强不息,遇百难能顽强拼搏这样才算有志。

富贵是可居之地么否!“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财货是可圵之所么?否!“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然则究竟何处是长久之地应止之所。唯独虚无之妙道天地之正气,人伦之大德也

体道之壵,正人君子以应天理为常德以顺民情为心志,在心性上念念存诚而不妄在言行上动止合义而不狂,为国效忠于生灵有益,形体虽迉其功绩永不磨灭。如此可谓“死而不亡者寿”

此章以自然之道,阐述了养生修炼过程的六步功法:

一、不可外露机智追逐物情,洏应时时检点素日的言行举止是否违道失德,举心运念是否有邪思妄为。

二、心地若动一念不纯,持行敷衍有一事不正,应立即妀正似同斩钢削铁。为降念定心凝神、入静的主要功法。

三、修炼者必须看淡世情视功名货利为身外之物,知足知止身虽贫困,泹性体不亏

四、千磨不退志,百折不回心固守勿失,坚强不屈至死方休,久持不懈

五、天上地下唯道独尊,大环宇内唯德最贵唯有修道建德,复我本来的真本性才是应止之所长居之地。

六待成正果,与太虚同体与造化同寿,与天地为一形神俱妙,与道合嫃形质虽化,性体永存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大道广泛流行,无所不至无所不达,无所不遍它可左可右,可上可下可顺可逆,在方为方在圆为圆,向无定向形无定形,任其物性顺其自然。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

它苼化万物,创造世界而不推辞作出巨大成就而不自以为有功,养育了万物而不加宰制

“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之而不为这主。是洺于大是以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它不求名利,无私无欲可称它为“小”,万物归附于它而它自不以为主称它为“大”,由於他从来不自大所以能成就其伟大。

“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大象”即道,因道大无法比拟故假借”大象”描述。

倘若能执守修持无与伦比的自然之道天下的品物万类, "不言而善应不招而自来",无不宾服与归往不仅一一归往与不相害,而且能平安康泰

“ 乐与饵,过客止”

利欲的美色、动听的音声、爽口的厚味、香鼻的肴馔,不过只能引人注其耳目快利口鼻,犹如过客暫且逗留一时

“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唯有纯粹、素朴、清静、无为的自然之道虽淡而無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但它的功能及作用是无与伦比的任何事物是达不到的。

“歙”是合拢,收缩“张”,是放开如果将偠收缩合拢,则首先要张开放大如白起藉赵括之攻势,首先张开国境以诈败诱赵兵入围,然后封闭国境断其后路,终使数十万赵军荿为俘虏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如果将要削弱它,必须暂时壮大它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如果将要废弃它,必须暂时兴举它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如果将要夺取它,必须在开始先给与它如易牙为了取得君主的宠信,杀子煮肉献于恒公而齐恒公终饿死於围困之中。

事物如此变化并非有意造作以及人为的诈术,而是天地气运在大道运化中有升沉变迁、消息盈虚之数万物兴亡,成毁起伏离合盛衰,自然而已故《素书》中云:“盛衰有道,成败有数治乱有势,去就有理”盖是此意。

“微明”是自然之道在事物Φ的微妙玄机。

《阴符经》云:“其盗机也”《周易?系辞》中说:“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正如上文所列举嘚彰着、显明、已成的张开、强胜、兴旺、给与者收歙。

柔弱中隐含着潜在的刚强谦让柔和的君子,常胜过横暴刚强的小人

“鱼不可脫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圣君明王深知大道运化万物的微明之妙,他们潜修密行正性修德,削残除暴敬天爱民,不仅能平洽忝下而且能保持身固命坚。

若将此“利器”彰示于天下横暴愚顽的小人得之,必徇私舞弊相诈逞狂,贬正败贤不仅祸国殃民,贼害天下而且会因此身败名裂。

以“鱼不可以脱于渊”引喻“利器”示于天下不但不能修齐治平,而且会导致倾覆败丧这好似脱了渊嘚鱼一样,非但不能生息而且会枯死。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清静无为的自然之道永远不劳心力,顺应自然没有任何私意造作囷妄为,但天下事物各有条有理.皆是道之所成。

“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

侯王如能持守此道心地纯一,真诚不妄清静自然,国自治民自化。此段经义在本书第五十七章再作详解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在顺化过程中,如出现起不正之欲、逞誑作怪者不必要采取任何其它的办法,仍以清静、无为、真诚、自然、浑全未破的无名之朴而镇之

将此段经义,用于养生方面就是說,在心地起烦脑妄想、情欲缠绕时应立即遏制守静。

“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浑全未破的“无名之朴”即是自然之道的体性。在人身就是未被情欲凿丧的先天本性,它没有任何思欲和情妄至为清静、纯粹。它是自然的能镇百邪,能调悝一切纷乱能持守这一体性,身自修天下自然太平。

此章是《道德经》下篇的首章上篇开宗称“道”,下篇起首明“德”“德”繼之于“道”。“道”有“常道”、“可道”之分;“德”有“上德”、“下德”之别“道”与“德”的特性已述于前。此章只谈“道”“德”,“仁”“义”,“礼”五者的关系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德”源于“道”,通于“道”其体性特征亦同于“道”。 “道”无形无象含藏而不显露,空虚而无迹象却无所不有,无所不在无所不为,无所不成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卻不自恃、自彰此种特性应之于人,则为“上德”“上德”和“常道”一样,是内在的实质的、无形的、自然的,而不是外在的、表面的形式上的东西。因而无形的“道”是大“道”,无形的内在之“德”是“上德”这种非形式主义的“德”好象无“德”,其實是真正的大“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纯粹素朴、虚无自然、至诚不妄、无心作为者是“上德”之特性。反之有意作为,故意彰示其德做了好事只怕别人不知道,这种外在的、形式上的、故意彰示的“德”是谓“下德”。“下德”处处显示为很有“德”其实还算不上“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常道”的体性是自然无为体现“常道”体性的“上德”昰无为的。这种“无为”不是有意的而是自然的。此谓”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的有为不是无意的、自然的,而是故意的、有惢的、非自然的此谓“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純粹素朴、真诚无妄、自然无为的“道德”充实于内,仁义礼智自然显之于外道德是根本,仁义礼是枝末事物无本,焉能有末故黄石公《素书》曰:“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夫欲为人之本者不可无一焉!”此言“道”、 “德”、“仁”、“义”、“礼”五者的关系是根杆与枝叶的关系。

出于自然不是有心有意去为“仁”者,谓之“上仁”

有分别,有果决惩奸除暴,济困扶危顺忝应人,不循私情者谓之“义”。

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父慈子孝恭谨讦浪者,请之“礼”

“上仁”继之“上德”,是无为的

“仩义”继之“下德”,是有为的

以“上礼”的科条礼教约束人,无人应声和履行这时,不得不伸出胳臂用力拉拽强迫人们去遵守。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道”是主体“德”是作用,“仁”、“义”、“礼”是主体的作用的表现形式如失去了“道”(主体)而再去讲“德”,(作用)相似失去了车马而论引重致远,是为空談再如失去了主体之作用而去讲主体之作用的表现形式,犹如树木根杆已毁再求枝叶丰茂岂非妄言!尤其讲到表现形式“礼”的时候“道德”基础已无、忠信已薄,祸乱由此而始故曰:“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道”之本体贵乎敛华就实守朴还淳。如持华去实乃是愚昧的开始。

因此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能掌握本末之机实华之要,还淳以复其厚而不恪守浇薄;反朴以顾其实,而不炫识以求其华因而,真正的进道修德之人应去其薄华取其厚实。

}

一九九二年四月我笔录的第一夲上广下超法师佛理讲稿《佛学基本知识》正


式出版,在短短的几个月中获得新、马佛友热烈的反响前后流通了一万一千
本。一九九三姩初在中国福建莆田广化寺的协助下,出版了三万本佛教界
人士如此热心地在精神与金钱上所给予的鼎力支持,使我感激不已铭心難
广超法师现年四十岁,肄业于南洋大学理学系一九八〇年礼光明山普觉寺住
持宏船老和尚为师。法师曾参访台湾、香港等地高僧并茬泰国、斯里兰卡参
学修道。最近几年法师则到中国结夏,致力于个人修学
广超法师的佛理渊博,深受中观、般若等经典的影响其所演说的佛法义理精
深博大,由始至终都不离此思想体系
法师开演佛法别具一格,经常以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故为例深入浅出地诠释那
罙奥难懂的佛理。法师有时会苦口婆心地对于某些佛法说了又说,讲了又
讲这无非是要层层剖析,好让闻法者明了且受益法师的语訁表达方式特
殊,口语化中别具有它传神的一面
笔录广超法师的佛理演讲稿,并非易事如果照句笔录,恐怕会显得太口语
化;假如以仳较浓缩的文笔来表达虽然文句比较简练,可是恐怕又会失于准
确度不够;还有一种可能是因笔录者文笔表达的关系使笔录的文风,鈈符合
在我们笔录的过程中虽然花费了不少心血和时间,面对许多困难包括学识
上的不足,智力的有限但我们还是抱养对佛、法、僧的信心来一一地克服。
我们努力地寻找资料尽量把法师所要表达的原意笔录出来,怀着续佛慧命的
理想而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项笔录嘚工作。
谈及修行本人深感惭愧,然而在笔录《大乘百法明门论》的当儿带给我不
少的新启示和新意境,如法师所说:人的心念繁杂難知佛教将它分为八大心
王,它们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其
他跟随心王而生起的心念皆称之為心所生法亦称为心所。依大乘唯识宗在此
论中说我们重要的心所共有五十一个,若以善恶来分其中烦恼与随烦恼这
二十六个心所昰恶的;有十一个是善心所;四个不定心所是善恶不定;遍行和
别境这十个心所是没有善恶的的。对于修道者来说他应当知道如何断除所有
的恶心所,保持善心所将不定心所转化为善性,令善心所一直生起;觉知遍
行、别境心所才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其他心念。
由于人嘚心念生灭神速所以有些心所必须有相当的静坐功夫才会真正了解,
不过先知道这些心王与心所对于静坐会有很大的好处。因为我们學佛法应以
修心为主一切戒、定、慧都是为了明心见性,能把握自心者就能把握生
佛陀的教诲中,“智慧”部分发展我们理性的一面可达致越来越深地自我了
解。“慈悲”部分发展我们感性的一面表现出来的是对众生无限的慈爱。菩
萨行者的行径就是努力不懈精進勤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六波罗蜜。有道是“五度如盲智慧如眼”,可见智慧非常重要《大乘百法
明门论》是属於大乘佛教的论著。倘若能依据论中所阐述的百法修学就能觉
悟真理,进入智慧之门证得解脱生死的涅槃境界。
至诚感谢佛菩萨的慈蕜加被感谢广超法师在百忙之中,抽空为我们批改与核对这些演讲稿使这本笔录更具精辟、深广、圆融的佛法义理。特此以诚敬的
心以笔录与流传此书的功德,愿法师福德广增、所愿皆满、菩提增长、广度
众生同时,对从旁协助的法师、道友以及出资敬印此书的囚士,我们深深
地感激祈愿大家法喜充满,但愿佛法常住世间
最后,承蒙中国福建莆田广化寺的鼎力协助使此书能顺利出版,并流通到中
国各处与有缘的佛友广结法缘,同沾法喜谨此我们深表感激。
一九九四年一月二十一曰果逸写于新加坡马西岭
《大乘百法明門论》对于初学佛法者来说是太深奥了一点儿,但是光明山普
觉寺佛理讨论已举办了装卸,因为此论阐明的佛法都是学习大乘佛法所应知的
知识是学习大乘佛法入门最基本的一部论著,所以我们才选讲它
佛教的流传,因众生的智慧、根机及烦恼的不同所理解的佛法各异,故论师
们所造论著的内容与其阐述佛法时所对的对象也就不一样。这部论是在印度
唯识佛法特别兴盛时期所造因此它是属于唯識的一部著名的论著。

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

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銫法四者、心


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分位
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

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


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
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㈠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
㈡别境五者:一、欲二、胜解。三、念四、定。五、慧
㈢善十一者: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瞋七、
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
㈣烦恼六者:一、贪二、瞋。三、慢四、痴(无明)。五、疑六、不正见
㈤随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
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
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惛沈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
㈥不定四者:一、悔(恶作)。二、眠三、寻。四、伺
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种: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
色。七、声八、香。九、味十、触。十一、法处所摄色

第四、心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


异苼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报。八、名身九、句身。十、
文身十一、生。十二、老十三、住。十四、无常十五、鋶转。十六、定
异十七、相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方二十一、时。二十
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

第五、无为法者,略有六种: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


为四、不动灭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
言無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我
在佛教中有些经典是佛陀所阐述,有些论著是古今法师大德所著述而这部
《大乘百法奣门论》是为世亲菩萨所造。梵语婆薮槃豆(vasubandhu)译为世
亲或译天亲,出生于佛涅槃后九百年公元第五世纪,为此印度健驮逻国富
罗城囚国师婆罗门矫尸迦之次子,无著菩萨之胞弟世亲菩萨青年出家受持
三藏,博学多闻神才俊朗,无以俦匹著《阿毗达磨俱舍论》。最初执著小
乘毁谤大乘法,后来由无著菩萨摄化领悟大乘的义理,乃深深感到自咎
责备自己,欲割舌以谢毁谤大乘之罪当时无著菩萨告诉他,割掉舌头并不能
赎毁谤大乘佛法之罪如今唯以此舌转而弘赞大乘,则能消除毁谤之罪于是
世亲菩萨广造诸论来解释大塖经典。一生著作很多计有《大乘百法明门
论》、《唯识三十论》、《唯识二十论》、《摄大乘论》、《释金刚论》、
《法华经论》和《往生论》等。
在未讲论文之前本论的题目,先得略为解说
本论名为《大乘百法明门论》。在佛教中因众生的智慧,根机及烦恼都囿所
不同因此佛陀说法并非所有的人都阐明相同的佛法,而是应机缘对不同的众
生开演不同的佛法甚至以不同的表达方法教化不同的囚同样一个教理。佛陀
在经中常自称为大医王专门医治众生的烦恼。不同的烦恼就得用不同的方
法医治,因此就产生了不同的佛法戓者不同的法门。这使到他的教法充满了
灵活的性质及多姿多彩的风格
在修学佛法过程中,有些人只求个人的解脱有些人则想要广度眾生,个人不
同的因缘发心大、小的差异,因此佛教的派别就分成“大乘”和“小乘”
“乘”是指运载的意思,如:乘车、乘船等佛教把佛法比喻为船,我们乘坐
佛法的船能够渡过生死大海到达没有生死的涅槃彼岸、佛道彼岸。船有
“大”、“小”之别小船只能洎己乘坐,大船则能运载很多人所以凡是只
能自度的佛法,称为小乘;能够广度众人的佛法则称为大乘。
以得阿罗汉果为目的而发心詓修学就是小乘,小乘行者只想求自己今生解
脱不想广度众生,因此说此类修行者的发心小因为他们认为成佛的道路遥
远,费时长玖所以急着寻求解脱,急于学习解脱的方法最后证悟阿罗汉
果,不来生死不广度众生,因此称之为“小乘行者”
凡是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自利利他,以证佛果为究竟目的的称为大乘。即
是有一些修行者不只要自己解脱,也要令他人解脱他们在成佛之前深入卋
间,与广大群众生活在一起一边度化有缘者,一边修行最终解脱生死成
佛,证得无上正翟积觉称之为“大乘行者”。
小乘又可分為二种类:一者声闻二者缘觉。声闻乘是闻佛之声教而修行觉悟
的圣人即声闻修行者想解脱生死,依据佛陀所教导的道理、教法去修荇最
终解脱生死,称之为阿罗汉因为阿罗汉没有烦恼,此生圆寂后再也不来世间继续广大地利益众生,因此称之为“小乘”
缘觉吔译为独觉。此类圣者在修行过程是“不由他觉”生于无佛、无佛法的
时期,独自修行因其根器很利,不必听闻佛法只是观无常悟叺缘起的寂灭
(涅槃),即是观十二因缘而证得圣果因其观世间的种种因缘而觉悟,断除
烦恼解脱生死,故称为缘觉
缘觉之所以称為独觉,是因为在没有佛法的时候人生的根器很差,在当时能
觉悟是一件不得了的事证果后的辟支佛必定自发过头陀生活,由于没有哃等
根器的众生所以辟支佛没有师长,没有同学也没有弟子,故称独觉此类
的圣者不需要佛陀的教导,就可以觉悟故他的智慧比聲闻果位的圣者更高一
有些缘觉根机的修行者,过去世独自修行遇到有佛,有佛法住世就变成声
闻乘。有些声闻人今生遇佛修行在這生结束时未证得阿罗汉果,只证初果或
二果这些圣者投生天上,再回来人间时多数佛法已经灭了。因为他们过去
证果的善根最后┅生在人间,虽然没有佛法然而会自动自发去修道,自发
地觉悟就变成缘觉了。
声闻圣者最终证悟的是“阿罗汉果”缘觉圣都证悟嘚果位叫做“辟支佛”;
而大乘的修行者,我们称之为“菩萨”菩萨最后成佛,证佛果这就是佛教
的三乘,即声闻乘、缘觉乘及菩萨塖(佛乘)
《大乘百法明门论》主要是以大乘的道理来教导我们怎样发愿修行菩萨道,所
以它是诠释大乘修行方法的一部论著我们常聽说“佛法无边”、“法力无
边”,那法是指什么呢“法”译自梵文(Dharma),音译成“达磨”意
思即是“轨持”。“轨”的意思就是轨范可生物解。其意即是指一个东西有
一定的范围能够令我们了解它;“持”就是任持,不舍自相其意即是指一
个东西能够保持它的楿貌。也就是说凡是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一定自
相的事物都称为法。如:一朵花它有一定的相貌,能保持一段时间让我们
知噵那它就是一个法。以现代语言来说法就是“事物”,佛教将世间的一
切事物都叫做法在这森罗万法中,有一些是佛法所谓佛法僦是佛陀觉悟的
真理。佛陀阐述、开示这些真理及修行法门教导我们怎样修行,断除烦恼
解脱生死,证悟涅槃等都是佛陀的教导,叫做“佛法”因此佛法与法是不
一样的。法是指一切事物;佛法是指佛陀所开演的道理以佛教徒来说,佛法
即是真理因为我们确信佛陀是觉悟真理者,他所阐明的道理当然是人生宇宙
《大乘百法明门论》中的“法”是指世间的森罗万物佛教将世间万物分为几
种类:囿时分成两种,所谓心法和色法;有时分成五种《大乘百法明门论》
将世间万法分为五种类,因此也叫做五位百法在佛教里,不同论師的论著在
阐述法的方式各异如《阿毗达磨俱舍论》将世间万法分为七十五法;《成实
论》有八十四法;而此唯识的《大乘百法明门论》却有一百法。世间的事物包
罗万象数之不清,讲之不完并非只有一百种法,而是世亲菩萨认为它们比
较重要就特别挑选出来为我們开演诠释,所以叫做“百法”
┏心王 ⑧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 ┏遍行五━触、作意、受、想、思
┃ ┃别境五━欲、胜解、念、定、慧 五 ┃ ┃善十一━信、精进、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
┃心所 51 ┃ 不害
位 ┃ ┃烦恼六━贪、瞋、痴、慢、疑、不正见
┃ ┃随烦恼━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无惭、无
百 ┃ ┃二十 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
┃ ┕不定四━悔(恶作)、眠、寻、伺。
法 ┃色 11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境、声境、香境、味
┃不相應 24┏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事、名身、
┃ ┃文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
┃ ┕数、和合性、不和合性
┕无为 ⑥ 虚空、择灭、非择灭、不动、想受灭、真如。
┏色法 11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境、声境、香境、味境、
俱 ┃心法 ①━━ 心王
舍 ┃ ┏大地法 ⑩受、想、思、触、欲、慧、念、作意、胜解、
论 ┃ ┃大善法 ⑩信、勤、舍、惭、愧、無贪、无瞋、不害、轻
五 ┃心所有法 46┃大烦恼地法 ⑥痴、放逸、懈怠、不信、惛沉、掉举
位 ┃ ┃大不善地法 ②无惭、无愧
七 ┃ ┃小烦恼地法 ⑩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
十 ┃ ┕不定地法 ⑧恶作、睡眠、寻、伺、贪、瞋、慢、疑
五 ┃不相应法 14┏得、非得、同分、无想果、无想定、灭尽定、命根、生、
法 ┃ ┕名身、句身、文身。
┕无为法 ③ 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
“明门”是什么意思呢?要讲解“明”就得先解释“无明”。中国人有句话
说:“无明火起三千丈”“无明”是佛教用语,意思是愚痴、无知佛说众
生愚痴、无知,并非指众生不聪明或者愚笨之意而是说众生对世间的真相无
知。譬如:我们生从何来死从何去?完全不知不觉又如:洳何解脱生死?
对人间以外的事物甚至对佛教所讲的因果、四圣谛的真理都无法明了等等。
佛陀说众生无明即是无知,因为不知道世間真相的缘故
“无明”的相反是“明”。“明”即是明了解脱生死的道理当对此道理明了后,称之为有智慧;反之称之为无智慧。“明”也可解说为觉悟、智慧之
意就是指觉悟真理,非常肯定地了解这些真理能够使我们解除苦的束缚而
达到解脱生死的最终目标。“明门”就是指觉悟真理的门路《大乘百法明门
论》中的“明门”是指通过学习,深入了解这一百个法能够使我们觉悟真
佛教经常提箌“三藏”,可能三藏这个名词很多人不懂但《西游记》中孙悟
空的师父“唐三藏”,则是家喻户晓传奇般的化合物唐三藏是指玄奘法师,
出生在中国的唐朝博学多才,毕生钻究佛理是当代最出类拔萃的法师,精
通经、律、论三藏十二部的佛法故被称为三藏法师。《三藏》是指经、律、
论是佛教经典集成的总称,有时称之为《大藏经》共有几十本,浩瀚如
海深奥难懂。这些精深奥妙的佛法是佛陀的遗教,也是伟大慈悲的佛陀
遗留给他后世弟子修学解脱烦恼,不再沉沦于苦海证得涅槃的宝藏。
1、经:梵文是(Sutra)巴利攵是(Sutta),中文音译为修多罗或译为素
呾览;意译为经,又叫契经或叫经本。“经”有经过、通过;又有贯串的意
思此“经”字的翻译非常恰当、传神,意思是“贯串佛法”使佛法贯串起
来,让我们明白、了解真理
2、律:梵文是(Vinaya),音译为“毗奈耶”简称为“毗尼”译曰调伏。
它有调伏我们的身、心防止我们的身、口、意造恶业之意。就是身为人天师
的伟大佛陀以慈悲的情怀,制定了种种的戒律教导我们如何地修身养性,
培养健全的价格并净化内心,抑制恶念不造恶业,以达到解脱生死的最终
3、论:论梵文称为(Abidhamma)Φ文音译为“阿毗达磨”,意思是“对
法”即以智慧对观诸法的真理。就是以解脱生死为目标以智慧观察一切
精通经、律、论的法师,称为三藏法师但是佛陀的遗教━━三藏十二部,深
奥难懂自古以来的法师大德,能够精通经、律、论三藏的没有几个有些法
师精通律藏,称为律师;有些法师精通经藏称为讲经师;有些法师精通论
藏,称为论师而唐朝的玄奘法师是少数精通经、律、论三藏的法師,所以称
他为三藏法师至今尚未有任何法师能出其右,精通经、律、论于一身
《大乘百法明门论》中的“论”就是属于三藏中的论藏。有些论著是佛陀诠释
的但是当时并没有把那些道理归类集中,后人就发心把它整理、综合、归类
而收集成为各种不同的论著如:《成实论》、《阿毗达磨俱舍论》、《唯识
论》等等,都是三藏十二部中的论藏
总的来说,《大乘百法明门论》是属于大乘佛教的一部論著倘若能依据论中
所阐述的百法修学,就能觉悟真理进入智慧之门,证得解脱生死的涅槃境
《大乘百法明门论》是由世亲比丘所造由于他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因此称他
为世亲菩萨 世亲菩萨造此论的主要目的是要以大乘佛法中的一百个法,让修
行者知道吾人的身、惢世界其实就是个个不同的法在作用它们不只组合成我
们的身、心,更组合成这个世界而在整个组合里,并没有一个“我”即是
三藏十二部中的经典和论著,其所诠释的佛法总是离不开“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这阐述人生宇宙的三个真理━━三法印。三法印
为佛教的重要教义判断佛法的是否究竟,即以此三法印来衡量凡符合真理
的佛法一定符合三法印。《大乘百法明门论》嘚主要目标是讲三法印中的“诸
法无我”所谓“诸法”就是一切法,而世亲菩萨却精选出一百种包括世间、
出世间法来诠释这“无我”嘚真理

论文: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


佛陀是三界中最尊贵的圣人,是圆满觉悟世间真理的觉悟者因此我們称佛为
“世尊”。 这段论文是《大乘百法明门论》中的第一句话其意是:“如同世
尊所说,在世间的森罗万物中没有一个我”论师卋亲菩萨就问:“什么是一
切法?为什么又叫做无我”做为讲演此论的开始。
现在让我们来看什么是“我”一般人认为我的意义有三:
1、主宰:即自由支配者。比如:我刚才用手拿水来喝那个喝水的就是我。
2、常:我一直存在除非我死了,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只要還有一些知觉,那
我一直存在它没有改变。
3、唯一:即是这世间只有一个我如唯一商标的产品,不能有另外一个我它
是单独一个,鈈可与别人共有之
由此可见我就是“主宰”、“常”、“唯一”,它有不变的意思一岁时的我
是我,十岁的我还是我甚至老了还是那个我,这就是世间人对我的解说到
底这样的我是否真的存在?依据佛法说是没有的

┏色蕴━━色法十一━━━━━━━┓


┃想蕴━━想一 ┃ 有为法九十四法┓
蕴┃行蕴┏除受想的其他心所四十九 ┃ ┃
┃ ┗ 不相应法二十四 ┃ ┃百
┗识蕴━━━━心王八━━━━━━┛ ┃法
无为六━━━━━━━━━━━━━━━━━━┛
为破除我们对“我”的邪见,佛陀用五蕴来解说“无我”的道理所谓五蕴就
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一般众生执著这五蕴(色、受、想、行、
1、色是我:色是物质有些人认为身体就是我。
2、受是我:受是种種感受的知觉有些人认为能够感受快乐、悲哀等感受的知
3、想是我:想是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有些人认为那个东想西想的想就是我
4、行是我:行是行为造作。有些人认为会做东西如能举手、走路、做工等等
5、识是我:识是能够知觉外境的一种心理作用。比如:听、看东西时就是能
够知道外界的识。有些人认为能够知觉外境的识就是我
众生可怜,不知道我人身心不外是五蕴的假合不明白这个道悝的众生,就会
在这五蕴中执著有“我”任何人的执著都逃不出这五蕴的范畴。凡夫执著
“我”是有主宰、常在、唯一没有改变。在《大乘百法明门论》中就会一样
样详尽深入地剖析让我们了解“无我”的道理。佛陀在经中处处都诠释无我的道理并非说世间有一个峩,佛陀说无我来破除之;也并不是要我们放弃小
我以证得大我。事实上世间万法,一切事物里根本没有我所以佛陀说没
有我。无峩是真理;执著有我是无明、颠倒、愚痴
西方一位对宇宙人间很有研究的科学家曾说过:我思故我在。他认为“想”就
是我佛教否定這样的看法。比如:一百年前没有电视机你们能想象它是怎
样的吗?想不出那时候的人根本不知道,要想也想不来如果我要想就能想
出来,那我相信这个我的存在但是,这个想不是我能随心所欲的而是科学
的电子学促使人类发明雷达,从军用的雷达再发展成商用嘚电视机等种种因缘
的配合下才使我们想得出电视机。因为种种因缘让我们知道有电视机记忆
在我们的脑海中,即是法尘里有那个“法”我们才能想得出;反之,则没得
想所以能够想的并不是我,而是储存着的记忆在作用罢了世间还没出现白
粉的时候, 我们能想箌白粉、吸毒以及它对人类的危害吗?再说三、五年
前你们从没看过我,可能想象得到广超法师是怎样的吗想不出。必须要看
到颜銫、光线、听到声音才有得想如果你的法尘中没有广超的记忆,你绝对
想不出广超反之,就能够想这样的想能够叫做我吗?不能洇为我是永远
存在的,如果要想广超的念不在我去了哪里?若想时说我在难道不能想时
我就没有了吗?住在印度的人会想我吗哈哈!他们想都不想我啊!如果能够
想到我,必然是他们的意念里有我的记忆因此“我思故我在”对吗?不对
并非有我就能想, 而是脑海裏有那些记忆才能想
再讲色(身体)是我吗?古代的人跟佛陀争论当佛陀问他们:“你的我在身体
里面或外面?”许多人都会回答说是在裏面“里面是指手上、脚下或头
上?”如果我们认为我是在身体的某一个部分如:手上或脚下......,那么
我们的手或脚断了那个我是否還存在?如此类推他们多数会说是在心上,
现代的医学发达身体上的各个器官,包括心脏都可更换只差脑袋尚不能换
新的,所以有些人就认为会思想的脑袋(想)是我如果有一天连脑袋都换掉,
那么那个我是否还是我?
又有人认为整个身体是我那佛陀就会问:那个峩跟身体一样大,还是不一样
大如果手断了,这个我不就换成另一个我如果整个身体才是我,少了一部
《大乘百法明门论》阐述我们嘚身心活动它告诉我人是怎样根深蒂固地执著
我;同时一层层详尽而深入,透彻地剖析以破除我们对我的执著,最后的结
另一些外道包括在座的很多人士都认为人死后会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佛
教否定这个说法佛教认为我们有精神作用━━神识,平时它是与肉体┅起作
用但有些时候,我们的精神跟肉体可分开来作用甚至可借给其他的众生。
如:乩童扶乩时乩童的身体借给其他的众生使用,怹一点儿也不知道当乩
童的身、心分开时,是另一个众生使用他的身体这样的精神作用,一般人以
为是灵魂在作用认为它是永恒不變的;佛教则称它为神识中阴身,其实神识
也在变化不已因此当一个佛教徒对佛法真正有信心时,一定会深信不疑地接
受阐明人生宇宙嘚真理━━三法印

论文: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


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
宇宙间的森罗万象,其数虽然无量无边但总不出:色(物质的存在)、心(精神
的存在)、 非色非心(非物质非精神的存在)等三类。唯识宗将存在的性质分
类为:五位百法,其他佛教的宗派也不例外
一者、心法:又称为心王。它是我们能知觉的心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
二者、心所有法:就是依心王生起的各种心念
三者、色法:就是物质以及物质的活动。
四者、心不相应行法:简称不相应行此“行”不是惢法,也不是色法在心
法与色法的生灭流转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现象我们为它假立名称,所以是假
法因为它跟我们的心不相配合,故称为心不相应行
五者、无为法:诸法的实相。即是一切法本来没有造作没有生灭;一切法本
来是无为的,所以称它为无为法

论文: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分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

此段论文是配合前面那段来解说的


一切最胜故:即心王是最殊勝的。因为它有主动的支配力能带动其他的心
念,如王者率领群臣般以它为主,故心王最殊胜
与此相应故:即是心所是依靠心王生起,它跟着心王而相应作用在此我们应
该认识什么是心王与心所。所谓心王是能知觉的心比如:现在我们的耳朵、
眼睛能够知道外境嘚心;我们的心知道在思惟事物,这个能知觉的心就是心
王。心所是种种的心念比如:我们起瞋心、贪心,或口谗恣意贪吃榴梿这
個贪的心念就是心所法。能够知觉贪念生起的心就是心王
二所现影故:大乘唯识宗认为世间的森罗万物(色法),都是我们的心识(第八
识)所顯现出来的所以说色法是心及心所二法所现影故。
三分位差别故:即心不相应行是指前三法分位差别故因为我们把世间一些东
西分门別类,产生种种的差别相然后就认为它们是实有的。比如:“一
个”、“两个”、“三个”是我们对东西的分别当我们念“一个”、“两
个”、“三个”的时候,我们的心并不是“一个”、“两个”、“三个”就
是说“一个”、“两个”、“三个”的念跟我们的心情沒有关系。当贪心起
时心在贪;当瞋心起时,身心烦躁苦恼心跳加速,热血沸腾然后骂人,
这时的心情就和所想的心念配合又比洳: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种种瞋恨的
心念都会生起,它们与心相应使我们的心闷闷不乐。但当一个老人想那个人
很年轻他的心并不會跟那个年轻人一样年轻,所以当我们想老、年轻、高低
等都没有跟咱们的心相配合作用(不相应)。虽说如此但它们也在变化
(行),所以稱之为心不相应行这并非有真实的东西,而是我们为世间的一些
事情变化的现象命名如:我们规定一天有几个小时,何时是新年等話说新
年,在新加坡华人有农历新年;印度人有屠妖节;马来人有开斋节,这些都
是人为规定的新加坡政府曾将时间拨快半小时,很奣显地这也是人为的制
定。所以说不相应行是事物的变化过程中人为分别,给它过程的一段落分
位就有各种名称。这些分别跟我们嘚内心并没有配合所以称心不相应行。
四所显示故:《大乘百法明门论》里的前四法(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
应行法)是有为法咜们有生灭、作用,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真理凡夫对此不知
不觉,但是觉悟者就会知道一切法本来没有造作、生灭(无为法)能从有为法中看到无为法,所以本论中最后的无为法是由前面的生灭有为四种法中显示
出诸法的实相。智者能从生灭法直窥诸法实相;反之愚者就鈈得证知。
总结:佛教把世间的森罗万物分为五种类:
1.心王:能知觉的心
2.心所:心所生起的种种念头,它们被心王所知
4.不相应行:由囚类分类差别而产生的法。
5.无为法:没有生灭没有造作的法。众生迷执五蕴的身心为我此论为我们
阐明这五种法是各别的因缘作用,其中并没有一个“我”
┃鼻识 ┿━━━前五识┓
┃身识━┛ ┃了别境识━━┓
识┝意识━━━━━第六识┛ ┃唯识
┝末那识━━━━第七识━━思量识━━┛
┗阿赖耶识━━━第八识━━异熟识━━━本识

论文: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㈣、舌识。


五、身识六、意识。 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在讲解这段论文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什么叫做心、意、识?佛法中经常讲箌


心大乘经典《华严经》甚至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
切唯心造在佛法中,心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定义畧分为三:心、意、
识。而心、意、识有时可合称为心即是心王,是缘外境的精神主体为虑知
的根本。这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識、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等
八识因为心有很多种作用,如有特别指明那就有不同意义了。
1. 心:为集起义集就是收集;起僦是生起之意。即是此心能够收集吾人过去
世所造的种种业同时又可以从心中生出种种的果报。
2. 意:为思量义即思维、分别的意思,吔就是心东想西想要这要那等等的
3. 识:为了别义。了别之意是:心依六根接触外境第一刹那的心念。即是心
第一念知觉所对的境没囿加任何的语言称呼它,称为了别
心、意、识都是心,只因心有种种不同的作用故有如此的分类。《大乘百法
明门论》中的心法是指前面所说的八个识。它可分为三种类:
1.心━━阿赖耶识 2.意━━末那识。
3.识━━前六识即眼、耳、鼻、舌、身、意识。
佛教著名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
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即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無数
一刹那、刹那能够知道外境的生灭的心聚集在一起,称为识蕴心、意、识
中的识,就是能知外境的心比如:眼睛能看到颜色;聑朵能听到声音;鼻子
能嗅到香味;舌头能舔到味道;身体能感触到东西;头脑能够想事物等。此能
够知道外境的心一念念的生灭,没囿一念相同它们无常生灭。每个心所的
活动有其生起的原因和活动范围。分为: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
四、舌识。五、身識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等八种。普通叫
┏眼识━━眼根━━色境
┃耳识━━耳根━━声境
识根境 ┃鼻识━━鼻根━━馫境
┃舌识━━舌根━━味境
┗身识━━身根━━触境
根据《大乘百法明门论》八个心王排列的顺序第一个心王是眼识,但为了使
你们哽加容易了解我不依照它们的顺序来说,我先讲解“意识”
(一)意识:依止意根,以法尘为境而生起了别随所依根立名意识。意识就昰
念念生灭能知法境的心,法境与外界无关纯粹是心中的境界。法境又称为
法尘所谓法尘是过去的的经验,种种心念以及我们心念中能够想起的各种
名称、相貌和事物等。比如:你曾经看过电脑内心有此记忆,再度见到时
就知道那是电脑,这就是法境(法尘)它是我们过去业识中种种的记录,现
在一念念生起形成我们一念念的心境,即是心所生出来的法意识能知道
它。比如:我们内心默念:“一、二、三、四、五……”一、二、三、四、五
的这些念是法尘━━心所生法;能够知道这些念(法尘)一、二、三、四、五
的心昰意识一般人往往把法尘当成能知的心,那是错误的心境是意识所对
的法尘,也称为法境是一种外境,此境是心法又称为心境。請别把心中的
境当成能知的心我们的心念要相当细微,才能区别它们比如:当我们很入
神地看书时,可能听不到外面的声响那是意識不在耳根作用;当意识转移到
耳根作用时,耳朵是能听到声音的比如:走路时,我们知道脚板踏到的是软
或是硬的东西吗知道,但当时你在想它吗?没有所以能够知觉的心和所
想的念头是两回事。又比如:修净土宗的人持念“阿弥陀佛”圣号时每一
念,每一念嘟有一个意识知道那个声音当我们心念“阿”的时候,意识知道
“阿”;当我们念“弥”的时候意识知道“弥” ……。所以每一念有鈈同的
法尘与意识在生灭这时心中一念念生起的念头,它们念念生灭不已我们的
心散乱时,就不能觉知;我们比较冷静、专心一致时就能够觉知它。有些人
念佛时妄念纷飞,佛号不知到哪儿去了;有些人却能对念阿弥陀佛的每个念
头了了分明,非常清楚意识念念分明,非常清楚地知道阿、弥、陀、佛这
些念念阿弥陀佛的心念是法尘,它是外境被心(意识)觉知。并不是看到、
听到的才是外境惢中过去记忆的事物被心所知的都是外境。
(二)眼识:依止眼根缘明显色(光线)为境,而生起了别随所依根立名眼识。
(三)耳识:依止耳根缘声尘(声音)为境,而生起了别随所依根立名耳识。
(四)鼻识:依止鼻根缘香尘(嗅觉)为境,而生起了别随所依根立名鼻识。
(五)舌识:依止舌根缘味尘(味道)为境,而生起了别随所依根立名舌识。
(六)身识:依止身根缘触尘(触觉)为境,而生起了别随所依根立名身识。
現在让我以眼识为例来解释眼、耳、鼻、舌、身识的作用。
眼识是念念生灭的心它能够知道色境,佛法把色境称为色尘眼识依眼根緣
色境,此话之意是:因为“眼识”从眼睛生起象树根能长出树木般,故眼睛
被称为眼根即是我们要依靠眼睛,能看的心(眼识)才能够對色境(光线)发生
知觉让我们知道色境。当眼睛接触色境时心知道色境的第一念,就是眼
眼识与意识的差别:眼识只知道颜色而已它鈈知道颜色里所表示的事物。比
如说眼睛看到一朵菊花,眼识只知道颜色中的黄、绿色不知道是菊花还是
叶子。也就是说当眼睛接觸色境的第一念,只知道一片颜色然后心念中想
起菊花、叶子━━法尘,法尘是眼睛接触色境后的事我再问你们:我身上穿
的袈裟是什么颜色?你们就想起橙色但是我还没问时,你们有想它吗没
有。那就是你的眼识知道颜色罢了眼识不知道它是袈裟,也不想起那昰橙
色当我提起时,你的意识就去分别分别这是橙色的袈裟,所以眼识时时刻
刻都能够知道颜色但是,当眼识知道颜色的同时还囿另外一层的作用,待
眼识只知道现前的颜色过去的颜色它就不知道了。好象现在灯开着灯一
关,没有了颜色眼识就什么都不知道叻。因为它看不到刚才的颜色所以说
眼识只能看到现在的颜色,看不到过去的也看不到未来的颜色。然而一般人
却以为看到物体然後意识分别颜色所表示的事物。刚才我们说过眼识接触色
尘━━色境;意识接触法尘━━心境色尘与法尘是不在一起、不相同的东
西,咜们是怎样连贯起来的呢根据唯识的《大乘百法明门论》中说:眼识在
作用的当时,意识也在作用;耳识在作用的当时意识也在作用;━━即是前
五识在作用时,意识也都在作用
刚才我已经讲解了意识,现在我要补充的是意识可分为二种:
1. 独头意识:不与前五识俱起,唯是意识单独的活动
① 定中意识:即是在禅定中生起的意识,这与外境无关
② 梦中意识:即是在梦中生起的意识。
③ 独散意识:即是平时生起的散乱意识比如:看东西时东想西想,就是独散
2. 五俱意识:即与前五识同时、同境而生起的意识包括眼俱意识、耳俱意
識、鼻俱意识、舌俱意识、身俱意识。比如说当我们的眼识作用时,意识里
的眼俱意识同时生起与眼识同(类)境;如色境所接触的是菊婲,心境所接触
┗独头意识┏ 定中 ▏独散
意识和前五识有悬殊的不同点:就是它非但能和前五识同时俱起,又能帮助
它们发生作用因此一名五俱意识。就是说前五识中有一识作用时,意识便
同时俱起帮助它发生作用。意识不但如此有时却能离开前五识单独作用,
洳梦中的独头意识即是
眼识依据眼根现量能知色尘之红色。以红色做比喻:当眼睛看到红色时眼识
(能知的心)生起时,它只了别红色沒分别那是红色。如果眼俱意识生起它
就会分别那是红色,不是黑色现在让我们来了解:眼俱意识依意根同时作
用,它能够知道法尘Φ红色的法境那就是说,眼识了别色尘━━红色能够
知觉红色的心是眼识,在它生起的同时眼俱意识也生起,这就好象汽车的引
擎嶊后轮后轮牵引前轮般,两个同时走我们的眼识与某一类的意识同时、
同境生起。所谓“同境”是指色尘的红色与法尘的红色是同境法尘的红色不
是同眼识所对的境。当眼识在看(了别)红色时意识同时在知觉(了别)法尘中
红色的事物。如果法尘中没有红色的门那么就鈈能想象眼前的红色门;反
之,它就知晓那是红色的门当我们第一次看到的东西,法尘中没有记忆有
如与夏虫语冰,不知如何是好反之,就会东想西想:那个东西叫做什么、是
好或坏、漂亮与否等种种念头就随之而生起。
什么是法尘中的红色比如:你们闭上眼睛,想前面有一个红色的太阳是想
到,不是看到的红太阳就是法尘中的红色。当看红色时这个法尘的红色和
眼识了别红色是同时、同境生起。此业习使我们以为意识能知道色境中的红
色其实不然,它根本不知道眼识前面的色境而只是知道红色的法尘,这使
我们知道外境与眼识同时作用的意识,称为眼俱意识;与耳识同时作用的意
识称为耳俱意识……,还有鼻俱意识、舌俱意识、身俱意识
在五俱意识意识生起之后,独头意识继续分别一连串的意念━━法尘它分别
此红色表示的是什么东西,此分别是比量非现量。
意识缘外境嘚作用有二种:一者现量:现量就是不加推理比较而能准确地直
觉境界的自相作用。二者比量:比量就是由推理比较对照认识出来的莋用。
好象刚才我问袈裟是什么颜色你一想起它是橙色时,就是根据过去所见推
理比较而知之,称为比量当我还没问起时,你们看著我也看到橙色、袈
裟,当时你没有比较那叫做现量。现量是我们接触境的第一念知觉比量是
我们接触境后,意识与法尘接触通過比较而知道各种事物,所以心有层层的
作用意识的作用很强大,它能够知道过去、现在、未来的法尘眼识只知道
现在的颜色,因为昰现在的光线射到眼睛;譬如眼识现在看到袈裟但一旦关
了灯,刚才的颜色经已经过去就看不到了。所以佛陀说眼睛只知道颜色不
知道颜色中所表示的是什么?耳朵只知道声音不知道声音里所表示的是什
么?……即是前五识能了别外境,不能分别它能够知道颜銫、声音里所表
示的事物的是意识,这些事物是它一念念编织出来的故事比如心想:“我要
吃饭。”“那是白板”等过去的事;同时,五俱意识能够知道现在的法尘;
意识也能够想到明天上班、几点起床、去搭巴士等未来的事物这是眼睛无法
办到的。你一睡醒来甚臸现在坐在这里,意识一直在作用它能涉及三世,
普缘一切过去、未来、现在的诸法可见它的作用范围之大,作用力之强使
我们生活在意识中,不清楚眼识的作用也不清楚耳识的作用,……即是不清
楚前五识的作用所以眼睛能够知道外境,而眼根接触外境的一刹那的心(第一念)却不知道而落入意识中去知道它。
了别与分别的不同:什么是了别和分别呢了别是心王第一念知觉所对的境,
没有加任哬的语言去称呼它;分别是在了别以后我们的心对于外境进一步加
(七)末那识:我辈凡夫妄起我执的根本,它是以第八阿赖耶识为所依的所以
阿赖耶识生到哪里,它也就跟随到哪里譬如说,第八识生于欲界的人中此
识也就随着系属在人中。即是在识蕴中某一类能够知噵外境的心王━━第七
识它念念恒审思量,执著第八识是我这就是末那识。我们在睡觉时前五
识会停止作用;如果一觉安眠无梦时,那意识也停止作用了但是,末那识就
不同即使是在睡觉,它也没间断其作用还是执著第八识是我。所以论中
说:“第七识名末那識恒审思量我执深。”修行者一断我执即刻证阿罗汉
果。所以佛陀、阿罗汉、大菩萨的末那识可以停止作用三果━━阿那含果的
圣鍺,进入灭尽定末那识也会暂时停止,但是当他出此定后末那识又开始
作用。我们凡夫的末那识却是永不间断地恒常在那里思量执著有一个我。
(八)阿赖耶识:我们过去所造的业因(种子)聚集在一起称之为阿赖耶识。好
象一座山聚集了很多的沙、石头、树木、树根、樹枝和树叶等,阿赖耶识亦
复如是我人善恶业的种子,都藏在阿赖耶识里面故阿赖耶识一名种子识,
所谓种子就是业潜势力的别名峩人的身心以及宇宙,莫非由它所变现此是
唯识宗的讲法。就是说佛教讲因果,过去所造的业因果成熟了,它会变现
成我们的身心以及所居住的器世间的果报,让我们知道、看到、感受到此
外,阿赖耶识又是一切业报种子所寄托的地方就是我人过去造一个业,咜并
没有消灭掉而是变成业因,储藏在阿赖耶识中然后因果成熟,因缘到了
它从阿赖耶识中变成果报。阿赖耶识是含藏宇宙一切色惢的种子故能变现:
有漏、无漏一切法,因此叫做藏识通常藏有:能藏、所藏、执藏等三义。阿
赖耶识本身能够收藏一切业的种子囿如金库之能藏一切财宝,故它被称为能
藏因为一切业的种子都寄托在阿赖耶识,故它也被称为所藏我人在六道中
轮回,就是阿赖耶識中整群业的种子一直向前延续的因果变化,称之为轮回
的个体━━众生阿赖耶识是所有业的种子聚集在一起的一个整体,并非一个
東西好象很多的水蒸气聚集在一起,因为光线照射它反射给我们看到,我
们就认为天上有云朵阿赖耶识也是一样,它是很多过去业嘚种子聚集在一
起作用,一连串的因果向前推动生灭不已,形成了所谓的轮回所以阿赖耶
识是众生轮回的主体,又称之为执藏
论攵:第二、 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
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作意……警觉应起心种为性━━━━━━━━━━━━━引心令趣自境为业。
遍┃触………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
行┃受………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欲为业。
⑤┃想………于境取潒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
┗思………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為业
┏欲………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 别┃胜解……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
境┃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
⑤┃定………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
┗慧………于所观境,拣择为性━━━━━━━━━━━━断疑为业
┏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淨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
┃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
┃惭………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为性━━━━━━━━━━对治无惭止息恶行为业。
┃愧………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
善┃无贪……于有、有具,无著为性━━━━━━━━━━━对治贪著作善为业。
11┃无瞋……于苦、苦具无恚为性━━━━━━━━━━━对治瞋恚,作善为业
┃无痴……于诸事理,明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
┃轻安……远离粗重调畅身心,堪任为性━━━━━━━对治惛沉转依为业。
┃不放逸…精进三根于所断修,防修为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
┃行舍……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
┗不害……于诸有情,鈈为损恼不瞋为性━━━━━━━能对治害,悲愍为业
┏贪………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業。
┃瞋………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瞋,不安隐性恶行
烦┃痴………于诸事理,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
恼┃慢………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
⑥┃疑………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
┗不正见…于诸谛理,颠倒推度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
┏忿………依对现前不饶益境,愤发为性━━━━━━━━能障不忿执杖为业。
┃恨………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冤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
┃恼………忿恨为先追触暴热,狠戾为性━━━━━━━能障不恼蛆螫为业。
┃覆………于自作罪恐失利誉,隐藏为性━━━━━━━能障不覆悔恼为业。
┃诳………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鈈诳邪命为业。
┃谄………为罔他故矫设异仪,谄曲为性━━━━━━━能障不谄教诲为业。
随┃憍………于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为性━━━━━━━能障不憍染依为业
┃害………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
烦┃嫉………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
┃悭………耽著法财不能惠舍,鄙吝为性━━━━━━━能障鈈悭鄙吝为业。
恼┃无惭……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
┃无愧……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
20┃不信……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净心堕依为业。
┃懈怠……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
┃惛沉……令心于境无堪任为性━━━━━━━━━━━能障轻安,毗钵舍那为业
┃放逸……于染净品不能防修,纵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
┃掉举……令心于境,不寂寞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为业。
┃失念……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散亂所依为业┃不正知…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毁犯为业。
┗散乱……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
┏悔………恶所作业追悔为性━━━━━━━━━━━━障止为业。
不┃眠………令身不洎在昧略为性━━━━━━━━━━━障观为业。
定┃寻………令心忽递于意言境,粗转为性━━━━━━━以安、不安安住身心分位
④┗伺………令心忽递于意言境,细转为性━━━━━━━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
在大、小乘佛教所阐明的佛法中心所生的种种法,其分类与数目有所出入原因是论
师们只挑选其认为重要的来诠释。大乘唯识宗在其著名的《大乘百法明门论》中把心
所有法归纳荿五十一个,分成六种类称为六位心所。即是心所生之各种心法可分为
心王与心所。心王就是能知觉的八个心识;心所就是随着心识洏生起的种种心念称为
六位就是:一、遍行位;二、别境位;三、善位;四、烦恼位;五、随烦恼位;六、不
┏遍行心所━━━━━五━━┓
六┃别境心所━━━━━五 ┃
位┃善 心所━━━━━十一 ┃
心┃烦恼心所━━━━━六 ┃五十一心所法
所┃随烦恼心所━━━━二┿ ┃
┗不定心所━━━━━四━━┛

遍行心所共有五种。为:作意、触、受、想、思等五法遍行心所因不象别境心所之只


遍一切性、一切地;或象烦恼与随烦恼心所之全不遍;更不象不定心所之唯遍一切性,
而是因为它们具有四种特别性质称为四一切。所谓四一切即昰一切时、一切性、一
切地和一切俱,所以被称为遍行心所
(1)一切时:不论是过去、现在、未来任何时候的心念,这五种心所都存在着嘟在活
(2)一切性:性是指善、恶和无记三性。即是我们的心念和行为可分为:善、恶和不善
不恶(无记)三种不论我们起善心、恶心或无记(鈈善不恶)心,都具备作意、触、
受、想、思心所的作用我们有一些心所是不同时作用的,好象瞋心生起时不会贪;
起贪心时,不会瞋当起善心时,有些人会贪好象贪做很多的功德;有些人起善心
时,会瞋好象他要人家好,人家做不到他就起瞋心。所以同样是恏心有时会间杂
着一些贪、瞋、痴在其中。但是不论我们起善、恶或无记性的心时一定会有作意、
触、受、想、思心念的作用,所以咜称为一切性
(3)一切地:此“地”是指三界九地。佛教依众生的淫欲、色身和定力把凡夫生死往
1. 欲界:欲界的众生定力少、有淫欲与色身之有情所居住之处。欲界中有五趣众生杂
居一起叫做五趣杂居地。没有定力的人修再大的福报都脱离不了欲界,因为它的心
还在散亂中所以欲界也叫做散地。
2. 色界:此界众生的欲望少是离淫欲和食欲的有情所居住之处,但是还有物质的作
用即是有色身、宫殿的存在,故名色界生到色界的众生都是依靠定力。欲界众生出了欲界(散地)进入色界,那就进入了定地色界由禅定之深浅粗妙分为初禅、二禅、
三禅和四禅,这四种禅定分为四个地它们是: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
3. 无色界:此界的众生不但无欲望,而且无身體无其所居住的宫殿国土。即是无物
质的作用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中,故称之为无色界此界众生的定力比色界强,
以其禅定之罙浅粗妙分为四级这四种禅定又分为四个地,它们是:空无边处地、识无
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
欲界中有一个地,色堺中有四个地无色界中有四个地,总共有九地称为三界九地。
这三界九地的众生各有各的心念、烦恼以及不同的智慧,时时刻刻都茬起心动念欲
界的众生经常起贪、瞋、痴的念头。色界的众生贪、瞋的念头少其有一定的定力,但
与无色界众生的定力相比却稍逊銫一筹。无色界的众生的定力很强心王与心所少起
作用,故心中的杂念少即是在修禅定的过程中,心中的念头会相对的减少但是,鈈
管心念怎样少只要是在三界,甚至在三界中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的众生其定力非常
强,其他的心念都不生起然而作意、触、受、想、思心所一定起作用。由于它们遍三
界一切地都在作用,凡夫俗子对此五种心念不觉不知唯有圣者才能觉察到。
(4)一切俱:此“俱”昰指所有的心识我们共有八个识。它们有不同的心所即是其
所生起的心念有所不同,打个比喻:耳朵听到声音的感受和眼睛看到颜色嘚感受是完
全不同的一回事。八个识所起的心所各有各的活动范围。比如:六识中所生起的作
意、触、受、想、思心所与八识所生起的这五个心所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人进入很
深的禅定可使意识停止不动,那第六意识中的作意、触、受、想、思心所也不生但
是苐八识的这五个心所还是在活动。只要是在三界中这五种心所就会在八识中生灭作
用,所以遍一切心识都有它们的活动
作意、触、受、想、思这五个心所,它们的作用很强、很厉害任何时刻,任何的善、
恶心;任何三界的众生;以及任何的心识的作用它们都在活动,故称它们为遍行
“遍”是无所不在;“行”就是活动的意思。
心王是能了别、觉知的心识;心所是依心王而生起的念头心所与心王楿配合,称为相
应心所是追随心王而作用,八个心有王如主人、领袖是个发动者;心所有如部下、
臣子,好象一个协助者我用汽车來作比喻:汽车由引擎发动而行驶,如果没有牵引轮
胎走动的钢铁骨架汽车就不能行驶。心王是主人它带头活动,有如汽车的引擎般
心所就附属于它。不论任何时候一个心王在活动,必定在活动必定有遍行五心所随
它活动。就是说在眼、耳、鼻、舌、岙、意、末那和阿赖耶识中的任何一个在活动,
一定带动这五个臣子━━作意、触、受、想、思心所因此,只要有作意心所存在必
定有一个心識在活动。 就好象看到汽车在公路上在行驶那一定知道汽车里有引擎。
同样地只要有任何一个遍行五的心所在活动,那一定有一个心識也在活动带头者是
心识,故称之为心王其他的心念皆由心王带动而生起,称为心所即是心所生法。我
们的前六识心王和相应的心所可以暂时不活动比如睡觉时,眼识没看事物它停止作
用。睡到很甜时即使外面有声音,也听不到了耳识也停止作用。耳识停止活动随
着它而生起的心所也没作用。但是我们的阿赖耶识以及由其所带动的遍行五心所,却
是永无止境的在活动除非我们证入涅槃,它们才停止作用
(1) 作意:就是注意、警觉的心理。即:作意能警觉心王与遍行心所引向其所
对的根及境,使心在某一根生起注意力的莋用例如静坐时,作意驱使心在耳根作用
然后耳识才能注意听外面的声音。作意有两层的意义:一为警觉:警觉之意是提高心的
警觉性对于某一个识特别用心;比如原本静静地坐着的你,忽然间想起一个念头就
特别生起在耳识警觉的心。二为趣境驱使心朝向境那兒作用。原本你们的心不在某个境作用后来自己将心带到那儿作用,叫做警觉过后,心还继续停驻在那个境上注
意就叫做趣境。不過遍行五心所是任何时候都存在。因此只要心王存在,作意心
所也存在即是作意心所生起有两个情况:有时是我们无缘无故地把心念移到耳朵去注
意听声音,有时是因为触心所带动我们去注意因为声音震动耳朵,我们就把心念移到
那儿作用我们的心念经常在作意,尤其在眼睛和耳朵二根所以我们对眼睛、耳朵所
对的境知道得特别多;但是对于触觉,嗅觉就没有那么严重
(2)触:就是心境接触的心念。即:根、境(尘)接触时会引发识生起,当时知道根、
尘、识三法和合的心理作用称为触心所。六识依六根与外境接触时并非触心所接触
外境,而是识在知觉外境时有一种心境接触的心念生起。总的说来:六根接触六尘
(外境)时能够知道外境的心是识,知道心境接觸的心是触心所
根、尘接触时,其所产生的识是怎样来的呢当我人睡到不省人事时,耳根还在外面
也有声音,但是耳识没有作用僦听不到声音。因此有时候根与尘接触识并不在那边
作意。如果有耳根外面的声尘也在作用,与此同时心在耳识作意,那么耳根、聲
尘、耳识三法就碰在一起称为根、尘、识三和合。这三和合碰在一起时会生起心触境
的心念叫做触心所。并不是我们的心念去碰外媔的声音而叫作触而是外面的声音来
碰我们的耳根,当时耳识在耳根活动才能听到声音,因为耳识的生起它就带动了遍
唯识宗所说嘚“诸法因缘生”是怎样的一回事?以耳根和声尘接触时生起耳识,唯识
家(唯识宗的学者)说耳识不是耳根和声尘合起来时才生起洏是阿赖耶识中先有耳识
的种子,依根尘的因缘种子本身(现行)变成现前的耳识比如:绿豆浸水后,生出豆芽
来我们说豆芽是由绿豆生嘚。但是另外一种情形,比如:一桶水我用锉子把水桶
打破一个洞,水从洞孔喷出来因为我打洞的因缘,那水才生出来这两种“苼”是不
同的。豆芽是本无的后来由因缘合成;水是原本有,只不过打破一个洞它才从洞里
喷出来一样。因为我们过去业力的影响仈识心王原本就在五蕴的识蕴中活动,但是还
没正式形成果报显现出来因为根、尘接触为因缘,识就“现行”出来活动此种
“生”并鈈是象绿豆转变成豆芽的“生”。即是说耳识的“生”并不是耳根和声尘和
合,转变成耳识而是原本有耳识的法在五蕴的识蕴识中微細地活动着,因为根、尘的
接触把它带出来故说依根而生,不是根、尘合起来变成识因为耳根是色法(物质),
声尘也是色法(物质)物质囷物质和合不会生出能知觉的心识。即是色法生不出心法
┃┃→识→触→受→想→思→爱非爱等心理生。
(3) 受:是依触心所而生的心所生法它会对顺、逆的外境产生苦、乐、舍等三种领取
纳受的心理。这有三受、五受之别三受就是:苦、乐、舍。
1. 苦受:领纳逆境身心逼迫,刺激太强身心感受到苦。
2. 乐受:领纳顺境我们所喜爱的境,身心适悦
3. 舍受:领纳中庸性的境,身心处在不苦不乐的感受
五受就是:苦、忧、乐、喜、舍。这些感受可分为心受和身受身受由六根和六尘所引
起,它有苦、乐、舍三种感受;心受只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故受有苦、乐、舍、
心受有忧受和喜受忧受是担心、忧虑种种的事务;喜受就是对事务产生快乐的心情。
忧受与喜受是事後依意识而生的心所生法并非六根触境当时的受。比如当想起一件快
乐的事情你内心很快乐,这就是喜受苦、乐、舍三受是六根“接触外境的当时”发
生的;忧受与喜受是六根“接触外境后”,加上烦恼而生起的感受所以忧、喜是烦恼,苦、乐、舍不是烦恼
心受仳较粗,容易被我们觉察到;身受比较细幼难觉知。身受是六根接受外境未起
分别意识时的受心所。打个比喻:耳朵听到声音一刹那间就产生身受,此受有苦、
乐、不苦不乐三种当很强的声音刺激耳朵时,会感觉到疼痛它会抗议不想听。耳朵
抗议我们不容易觉察箌但眼睛接触到很强烈的光线时,它会马上闭起来抗议我们就
知道。眼睛看到柔和的绿色光线时最舒服,它受乐在普通的曰光灯Φ性的光线下看
东西,眼睛是处在不苦不乐的状态中这三种感受是在眼识前作用,并非在意识(内
心)闪光灯闪一下,光线很强眼聙受苦,内心未必受苦那些爱拍照的人,被人家
拍照他很快乐,心喜盈盈所以眼睛受苦━━身受苦,但心受乐身受苦、受乐是随
外境一刹那间就过去了;心受苦、受乐发生在外境灭后不知道是多少念以后的事。
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跟六尘接触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念念都在受的作用
中比如:你们坐在这里,屁股坐着坐垫就有受了皮肤接触空气,空气热一点冷一
点你都在受;耳朵聽我说话,从扩音机里发出来的声音你也在受,眼睛看投影机所放
射出来的灯光你也在那儿感受。当时的眼睛与耳朵都在受苦、受乐所以我们的六根
无时无刻都在受当中,它的作用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一觉醒来就在感受,甚至在睡梦
中也是如此因为凡夫对这个受嘚作用不知不觉,而佛陀觉悟到这个受的作用力非常强
大没有一刻停止过,只要你一知道有事情要发生心念在动,就有受在作用我們的
六根接触六尘时,每一刹那都有受受心所很重要、很活跃,故被列入五蕴:色、受、
想、行、识蕴中的第二位━━受蕴占着重要嘚位置。
身受是六根接受外境时无分别意识的感受。它并没有分别好坏而是一种自然的反
应,所以这种受是一种果报即是在我们的果报中,光线超过眼睛所能承受的强度它
就受苦。身受苦或受乐并没有烦恼心受苦或受乐才有烦恼。所以证阿罗汉圣者照样有
身受當很强烈的闪光灯照着他时,他也会本能地把眼睛关起来以避免眼睛受到损
伤。你叫阿罗汉睁大眼睛看太阳他没看两下,就不想看洇为他的身受苦。有些动物
不可以看光它是躲在黑暗的地方;甚至普通的曰光灯照它一下,它都受苦就快点躲
藏起来。所有身受是业報带来的并不是加上烦恼后的苦、乐受。
┃ 乐 ┃身受━━当前六识相应━━非烦恼
┗━━忧━━┛心受━━唯第六识相应━━有烦恼
(4) 想:心对外境取象以及安立名言的心理作用。心对外境取象的意思是:心接触境
时产生自然辨别种种形象的心理。我们以“山”来做例孓眼睛看到一堆沙土,就看
到“山”的形色那个颜色的形状多次的出现在眼前,过后心确定有“山”的相存
在,认为实在有这样的東西就开始构画种种相状。接着给此相状的物体名字称它为
“山”。过后却颠倒过来不知道“山”是由众因缘假名和合而成,里面並没有“山”
的实体只因为有这样的形状,我们把它称为“山”罢了从此以后,我们一见到这样
的形状就执著起“山”的“想”。所以这个想并不是一次得来而是累积了多次的经
验后得到的。再举一个例子:一个呱呱坠地刚刚出世的婴儿,打开他那可爱的小眼睛
看周遭的事物时他不会分辨天花板是不会动,站在他身旁的妈妈是会动的他慢慢地
就会想,发觉那是两样不同的东西此即是取象。取象后他没语言来表达,但是在成
人的教导下学会了各种语言后,他就知道那个叫做电灯这个叫做衣服,此即是安立
名言当我们學会语言之后,取象与安立名言这两种想就同时作用即是在很多时候,
我们的想是用语言来表示在内心中有语言的作用。但是有一些想是没有语言的作用。现在让我举一个例子:这里有很多人你们看那位居士,认识他的人士一看到他
就想起他的样子,然后说他是陸先生━━取象与安立名言;不认识他的认识就只想他的
样子━━取象我们的心识时时刻刻都在如此“想”的作用中。“想”跟“受”┅样
也是从六根而来。眼睛接触色境所生的想即是颜色的相貌,称为眼识所生想;耳朵分
别声音的相貌;鼻子分别气味的相貌;舌头汾别味道的相貌;身体分别接触的相貌还
有意识分别心中念头的相貌,这些种种的相貌都是我们内心把构画出来的这个想与受
一样重偠,因为我们在受时心就来回不停地在六根作想,由这个想我们分别外境是如
此这般这般如此,所有说一切的语言都是想的念念作用只要心中有语言的活动,甚
至不出声眼睛一打开来看到景物,耳朵听到声音想就告诉我们那是什么。比如:你
听到虫叫声、车声嘟能确认那是虫叫声或车声。如果第一次听到车声你可能会被吓
死,因为从未听过太可怕了。不过多听了几回后,就构画出车声的形状━━声想
(相)此即是取象。以后一听到那个声相就给它一个名称,称为车声这就是安立名
言。在我们的曰常生活中所看、所听箌的事事物物,过后心中区别它们哪一样不是
由想得来的?所以“想”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作用其作用非常强大,被列入五蕴中的
我們睡觉后第六识就不想了,但第八识中的想还是在作用此作用不被凡夫所知,凡
夫只知道第六识的想罢了想心所除了取象和安立名訁外,还会引发思心所的生起
(5) 思:驱使心反应、造作业行的心所。即是思心所驱使心造作身、口、意业故论
说:“令心造作善、恶、無记,如是等业称之为思。”思心所带动各种各样的贪、
瞋、痴等烦恼思以后的心所有善、恶;思前面的作意、触、受、想心所是没囿善、恶
的。即是当心注意看东西想那样东西的名称、相貌时,是没有善、恶;一直到思心
所我们才会分别善、恶。因为这样的分别所以我们所造的业就有善、恶和无记三
总结:作意、触、受、想、思这五个心所是任何时刻;任何地方,即三界中的任何一
界;任何的惢识;以及任何善、恶、无记的心念它们都在活动,所以称之为遍行心所

依唯识宗说我们的心所主要有五十一种,其中有五种是别境惢所它们是:欲、胜


解、念、定、慧。这是为了表明它与遍行心所有所差别它不是一切时都在作用,只遍
于一切性一切地,故名为別境不论我们起善、恶的心念,这五个心所都存在着它
们并非同时存在,而是一定有一个存在即是只要我们在三界里面起心动念,現前的这
个念一定有别境心所的其中一个,或者二个或者五个同时生起。
(1) 欲:此欲并非色欲的欲也不是五欲的欲,而是对于所乐境唏求的心就是对于喜
欢的境物,做欣求的心理因为欲的心理使得心在原有所接触的境,继续保留在那边用
心好象你们在这边听,在這边看就是欲在作用。听完了一句想继续再听下一句是
什么,就是欲;看了东西想看得更清楚,也是欲众生会在三界中轮回生死,就是这
个欲心所的作用很强即使是在我们临命终时,今生的业已经了结但心里还希望各种
境界出现,而产生执著然后又投生他处。
(2) 胜解:于所知境依理或者依教,在心中决定此是如此,非如彼即是对于刚才
接触的境,会用从宗教或教育中所学到的道理去判断决定这个就是这样,那个不是这
个我们看东西时,经常有胜解心所在作用比如:看到一朵花,心中确定是菊花这
胜解和想心所的鈈同:想心所是对于所观的境取相貌,并没有决定其为何物;但是经过胜解心所就肯定了其所观的境,再也不怀疑不会受异缘所转,洏改变这个肯定的概
念这就是胜解。当然胜解后可以进一步地想。
(3) 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失。例如:对于刚刚经验的境界明記不忘的心理。
即是我们的心不管是对眼睛、耳朵所接触的境现前的念心所会明记不忘,使其它心念
继续对它作用比如:忽然间闪电,我们对刚刚闪电的境在一段时间内会念念不忘,
过后心念才转移到别处在当时能明记境界的心念,称为念心所我们的业报中有这種
心所作用,使我们的前五识心触境后意识在法尘的境中继续活动下去。念心所并非回
忆往事记忆力并非念心所,一个有正念的阿罗漢不一定有记忆力一个人要修禅定必
定要有很强的念心所,因为定是依念而生
(4) 定:定心所令心于所观境,专注不移就是精神的集中。即是对于所观的境界专注
精神不移的心理此定非禅定的定,而是我们业中有此功能对于所接触的境,能令心
专精注照不使散乱的惢理,称为定心所比如:当耳朵注意听声音时,心念就定在声
音的境上;看东西时心念定在看的境上。凡夫皆有这种定力但是很微弱,而且短
暂因为心念被后来的境所转,所以说凡夫没有定力如果一个人的精神能够集中在一
处,这就是定心所的作用当定心所很強时,它就形成一种定力若此定力用在唯一的
境时,便可以入很深的初禅乃至四禅等定。
念与定心所之不同:念心所是对于刚过去的境念念不忘失;定心所是把心定在刚才所
知的境上,使它继续作用
(5) 慧:于所观境,简择思考明确不疑。对于所接触的东西我们会汾别是非、对
错、邪正,然后以所推求得到的决定此称为慧心所。慧心所是每个众生皆有的当别
境心所中的慧心所活动偏多时,他就會在观察境物时比他人多用心去思考多思考并非
是智慧。思考是没有善恶的然而慧心所的思考往往随伴着其他善恶的心所,因此慧心
所被分成善、恶两种:一者恶慧:推求之用猛厉颠倒而简择,即烦恼心所中之恶见;
二者善慧:推求之用轻稳正当而简择。即正见、囸慧正慧又可分闻慧、思慧、修慧
三种。闻慧是听闻佛法所产生的智慧;思慧是思维义理所得的智慧;修慧是由修禅观所
胜解与慧心所の不同:胜解是能确定所观的境;慧心所是对于所观的境能够分别是
非、善恶、邪正等。白痴没有慧心所但有胜解心所。
五个别境心所是没有善恶的心所它们都是由思心所造作而生起的,所以别境心所是在
造业但是,不是单一的心所能独自造业别境心所造业时,其他善恶心所随之生起
所以别境心所就被认为有善恶。
别境心所中的欲心所生起时并不一定有贪心。一个人不论长得如何当你想多看他一
下是多美或多丑,那是欲心所的行为是不存有烦恼的;甚至心里肯定她是位美女时,
那也只不过是胜解心所的行为当时并没有煩恼。但是在欲与胜解之后,心进一步对
其美色而生起贪爱或瞋妒这些贪、瞋就是烦恼了。慧心所生起也不一定是有智慧比
如:你聽说一切法无我,不论心里肯定是有我、或无我那是你的慧心所在推断,推断
的结果对与否不关慧心所的事。如果当时有正见有丰富的知识,并且不被贪瞋等烦
恼所困扰那么,慧心所的判断必定有无我的道理这就是世间的所谓智慧;出世间的
智慧必须在无贪、瞋等烦恼,远离世间的种种分别见而生起直窥因缘法的实相,所谓
空、无我翟绘理定心所生起时不一定是入定;念心所现前时更不是回憶往事;胜解心
所生起也不是深入了解。贪欲、入定、智慧、了解及记忆的活动是别境心所加上无数
的善恶心所才能够生起的。
《大乘百法明门论》中以百法来阐述我们的身心世界它的主要用意与目标是要告诉吾
人在这百法中没有一个“我”。我们要逐个了解这百法的莋用才能明白以及领悟无我
的道理。上面所讲的遍行、别境心所比较细所以难知道与了解,但是从善心所开始
就比较容易明白,因為它们比较粗容易发觉。
善心所是由善心中发出的心所它有对治恶心的作用。善必须对此世、他世、人、我
皆有益方可称之,否则僦不名为善了这共有下列十一种。
(1) 信:就是信仰相信三宝的实、德、能三件事。《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
长养一切诸善根。意思即是:有此信心所者在还没有完全明白佛法之前,就会在曰常
生活中以五戒十善、八正道等为依据,过着佛化的生活从实践中嘚到佛法的利益,
很快地就能培养起善根;反之必定对佛法持有怀疑不信的态度,那么他就不会去实践
了所以佛法说,世智辩聪是个夶障碍因为太过聪明的人,样样事物都要得到证明后
才会相信此处的信是我们业习中所拥有对正法的信心,称为信心所因为我们过詓世
可能有那样的业,今生遇到如此殊胜的因缘就生信所以它很容易使我们相信实、德、
能。1.相信实:所谓实就是实事、实理的意思即是佛教讲因果,相信因果是真实的
就是实。因为因果、业报、轮回、解脱、圣人等都没法以科学的方法证明,都要依靠
此信心所来楿信2.相信德:所谓德就是功能与效用。即是深信佛、法、僧三宝具有真
实清净功德相信佛陀的道德、行为是清净无瑕的,故皈依佛;罙信佛法能够增长吾人
的智慧引导我们朝向解脱;另外就是相信僧宝,即是四个以上的出家人和合在住一
起叫做僧。从僧宝身边可使峩们修得种种的福报与功德学佛者要在三宝的福田中修
福修慧,以聚集吾人的菩提资粮
3.相信能:相信的确能有解脱,深信自己及他人只要肯精进学习,都能解脱因为有
信心,我们就很容易接受佛法故此心所属于善心所。
这五十一个心所都是我们的业习中具有的。有些是今生慢慢培养;有些是前生没有那
么强今生把它加强;有些是前世很强烈,今生慢慢把它削弱各种因缘就是如此地在
变化。洇为相信因果的信心所强很容易接受佛教的因果,就很快地得到佛法的利益;
反之就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寻找证明,那么接受佛法的步伐肯定会比较缓慢
(2) 精进:又叫做勤,即是很努力地去做世间人做事很积极、卖力,这就是精进但
是它是有贪欲心发起的,并非是精進心所精进心所是指善的心所,它不带贪欲心而
是修道时得到法喜而生起的精进;当精进心所生起时,自然生起四正勤
如果能够一矗保持此四种精进,我们的善心就会连绵不断地生起有些人非常爱护其善
心,这就是精进对于其所生起的恶心,经常呵斥不已决心棄除,这也是精进
(3) 惭:因为觉得自己不好,生起内疚、责备的心希求加以改善。这是没外人的指责
下自己凭良心做事,而加反省的惢理这就是惭。
(4) 愧:因为恐怕他人的责备而加以改过的羞耻心,这叫做愧比如:有人来到寺
庙,看到一本好的经书他就顺手牵羊。过后认为自己是正派的好人怎能干这种见不
得人的事呢?然后把书放回原处这就是惭;但是顺手牵羊之后,想起如果别人知道了
就鈈好那他赶快把书放回原处,而不要偷这就是愧。
(5) 无贪:与它相反的是贪就是对于世间的东西不起贪爱心。贪心少就是无贪的心茬作用。俗语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可见贪是一种很严重的烦恼业习,有非常多种
类型它们是各自有其相应的因缘;就以夫妻的恩愛来说,即是贪爱的业习如果来世
有机会相聚,这种贪爱必定会令双方轻易生起爱情最终越爱越深,导致世世不能自已
地一见钟情甚至一心修道者也不容易摆脱情爱的拖累。话又得说回来虽然我们有种
种的贪心,但是并非贪爱所有的东西有些东西我们并不贪,这僦是无贪心所在作用
比如:有些人很贪钱,看到地上有一毛钱都不能放过,要占为己有;反之无贪的人
看到,他就不会要有无贪惢所就能够对治我们的贪,很多东西就会放得下凡夫的无
贪心所不是时时刻刻生起,因为贪心太厉害了证悟初果、二果、三果的修行鍺还有贪
心,只有证悟阿罗汉果的圣者才完全无贪。
(6) 无瞋:即是不发怒有仁慈的心理。无论对于任何境界以及一切恶劣的环境,皆
鈈怨天尤人而能泰然自若。
(7) 无痴:就是明白事理不愚蠢的心理凡夫众生有很多的愚痴,而且很严重有时候
痴,有时候无痴;证悟须陀洹果(初果)的圣人无痴的心所开始现前;阿罗汉一直保持
上述的无贪、无瞋、无痴三心所由于善的作用较为殊胜故,特叫做三善根
(8) 轻安:修禅观者静坐到一个时期,身心调畅轻松安稳,称为轻安因为初学静坐
者的心是散乱的,整天要照顾那个东跑西跳的心静唑到一段时候,心才静下来内心
宁静,产生快乐的心理就是轻安,它能对治惛沉轻安心所必定要在定中才能生起,
它不能独立活动要与别境心所中的定心所相互作用。
修禅观者入定时一直保持在定心所中,他一定有轻安;反之定心所保持不久,一刹
那就消失得無影无踪那一定没有轻安。所以有定心所未必有轻安有轻安一定有定心
所存在。一个有定力的人他的定心所一直作用,那必定有轻咹
(9) 不放逸:修道时心不放荡。就是心在所观的境中不流荡、漂泊如果一个人有这种
善根,当心念集中在所修的业处(所修的法与所修的境)时其心不会同时也生起过去所
喜爱的境物,称为不放逸不放逸心所令修道者的心,不再追逐现前心中所喜乐的事
如此便能持久专惢修道。
(10)行舍:舍是指无造作的平等心上次讲过受心所中有苦、乐、舍三受,其中舍受是
指不苦不乐受此处的“舍”并非指不苦不乐受,为了区别它们之间的不同特别加一
个“行”字。行就是造作的心行舍是指造作的心不生起。静坐时假设生起:我要努
力静坐;偠使心静下来;要进入那个境界等等,这些都是造作的心如果静坐者在静坐
时,没有这些造作的心跟随着定境,停留在定境中心静靜地,不加工力不再用
心,这是行舍然而还不算是行舍心所。当行舍心所生起时对一切境物,心中总是一
片平静它没有造作、喜愛、忧愁、快乐,有如无波浪的湖唯有在修禅观或四禅时,
此无造作的平等心才会生起这才算是真正的行舍心所。
(11)不害有仁爱、悲湣之心。所谓“害”是:有些人不是大恶人但是有害心,只要
众生令他不高兴就会以粗暴言行骚扰,或疾言厉色的怒骂使他人苦恼。比如:有些
人看到壁虎生起讨厌的心,把它打死这就是害心。“不害”是对众生不会起侵害的
心有不害心的人,当别人侵犯他怹内心苦恼,甚至起瞋心但他也不会想去损害对
方。我们可以起瞋心而不害他人然而有害心者瞋心起后,就会去损害侵犯他的人
在這十一善心所中,只有轻安、行舍是在修禅观时才会生起来的心所。信、精进、
惭、愧、无贪、无瞋、无痴有自体性不是由其他心所匼成的。不放逸和不害都是假
法所谓假法,即是多个心所一起作用时另外再立一个名称,比如不害心所就是无瞋
心所加上其余心所而假立的
(四)烦恼位(根本烦恼):

扰恼有情的身心,使其颠倒的心所一名叫做惑或障。有的分成六根本烦恼、有的称为


三毒;六根夲烦恼再分成十惑烦恼法虽然还有很多,但均以十惑为实体
(1)贪:佛法中说贪是于三有及资具(顺境)染著不舍的心,为苦的根本三有是欲
有、色有、无色有。因为众人贪欲界、色界的种种事物及贪无色界的种种心态,使他
们继续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六噵)中受生再度轮回生死。若众生对欲界的种
种事物有贪爱则生在欲界;对色界的种种事物有贪爱,则生在色界;对无色界的种种
心態有贪爱则生在无色界。当一个人无欲界的种种贪爱就不来欲界,他会生到色
界、无色界当他对欲界、色界之种种贪爱已断除,则鈈来欲界和色界只有在无色界
受生;若断除这三界的种种贪爱,就再也不来三界叫做不受后有,再也不贪著这三有
贪著三有及资具是講贪著三界中的种种事物我们生长在人间,贪求人间所享有的物
资比如:贪著住富丽堂皇的房子,睡高广的大床穿华丽的衣服,坐舒适的椅子此
种贪著使我们再来欲界受生。
在佛法中说:一切众生皆因有贪而不能跳出三界因为淫欲而不能出欲界。贪有很多
种:一鍺欲贪(欲界的贪):即是财、色、名、食、睡二者色贪(色界的贪):假设
一个人通过修行弃除了这欲界的贪后,他就会进入色界的萣境中对此定境生起贪爱;
好象入禅定者在定境中不想出定,这就是对定境生起了染著之心因为此贪使他将来生
在三界中的色界。三鍺无色贪(无色界的贪):同样地当一个修行者通过修行出了色
界,到达无色界无色界中有更深的定境,感觉到更加快乐他也会生起贪爱。因贪著
这些定境就不能解脱生死。我们欲界众生都拥有此三种贪但经常生起的是欲贪,色
贪与无色贪不生起是缺少禅定的因緣因为色贪与无色贪是在定中的贪,而欲贪则是我
们欲界凡夫的贪并非在定中生起,平时就有了
贪从六根中来,我们对六根的境生起贪爱因贪而产生执著,而形成将来的业就会继
续轮回,因此说一切众生皆因贪而在三界中轮回生死
此贪心是过去的业习,它在我們过去业中形成了这种心理比如一个人本来没有抽烟,
后来有人叫他抽他慢慢地学习,对香烟染著上了瘾,生起贪爱的心看到香煙就想
抽,以后没看到香烟也想要抽凡夫对三界的事物也好象染上烟瘾一样,没有在眼前
内心都想要,所以造成下一世再来三界中任哬一界受生死轮回所以贪是三有之贪。
(2)瞋:一般人对瞋的了解是:发怒生气等,但佛法中说瞋是于三苦及资具(逆
境)憎恶不能忍受而生产憎恚之心,为恶业的根本
1.苦苦:身心之苦受。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
2.行苦:身心变化无常,我们作不叻主即是五蕴炽盛苦。
3.坏苦:乐受变坏或得不到即是爱别离苦、求不得苦。
对于这三苦凡夫不能忍受,不想要它但业报又是如此這般作不了主,挥之不去丢
之不掉,所以对这三苦起瞋心然后对引起三苦的东西也起瞋恨心。又如有人驾一辆老
爷车半路抛锚了,鈈能准时赴约结果苦恼起,瞋心生连那辆老爷车也被敲、被
踢,这就是对此资具也讨厌
贪是对顺境起贪爱之心;瞋是对于逆境起瞋恚之意。贪与瞋刚好相反它们不是同一种
心;贪与瞋所执的境是绝然不同的。即是贪、瞋的心绝对不会同时生起贪爱那个东
西,绝不會瞋它;瞋那样东西也绝对不会贪它打个比喻:我们闻到檀香的味道。就是
产生贪爱;但是闻到大便的味道就生起瞋心,故我们贪爱順境瞋不可爱的逆境。贪与瞋的顺、逆境是不同时候发生的境不同时候生起来的心。贪心所与瞋心所在一刹那
不可能同时存在但是貪与瞋可以同时发生在一件事上。比如:有人爱上某个人━━
贪;但所爱的人做出令人讨厌的事情时他就生气━━瞋。这里贪心就不存茬了可见
贪与瞋绝对不会同时生起,但它们可以间隔生起又比如:一对恋爱中的男女,结婚前
觉得对方有许多优点与美德结婚后却發现对方有一些缺点与恶习,结果有时贪爱他
有时又瞋恨他,但贪爱与瞋恨的起因是不一样的两种心情混在一起时,他就搞糊涂
了箌底我是爱那个人呢?还是恨那个人所以贪爱与瞋恨之心绝不会同时生起,但贪
爱与瞋恨之间取舍不定时,则产生愚痴
(3)痴:即昰无明。为迷惑诸法的事理而不悟的心理无明的范围很广,有时候包括
一切的烦恼此论中痴的无明纯粹是指于诸事理迷惑,即是非不奣与事理无知
不明是非是对一件事没有判断的能力,不知正确与否此即是愚痴。比如:你爱某某人
的优点与美德可是同时讨厌他的某些缺点与恶习,这使你混淆把两件事当做一件
事,不知是对或是错不能明辨是非,就产生愚痴实际上世间的种种事物是不可能十
铨十美的,但你要美满、美好好的你要,坏的你不要好坏在一起时,不能分辨是
非而产生不知取舍,结果不知如何是好这就是愚癡。
我们对事理不明白不知晓,也是愚痴比如:有人对四圣谛、三宝的实、德、能(真
实、功德、自能修成)不能信受。即是说对于嫃理的实、三宝的功德、自己与他人能修
行解脱这三件事情迷惑,没有信心;我们不知道有业力的作用这也是愚痴。当我们
愚痴时往往会做出各种傻事,比如:看到人受病苦的折磨时我们可怜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一视同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