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妾室,庶女是不是都会做妾室?

古代妾室的“三妻四妾”已经成為现代男人的一种梦想“三妻四妾”一词出自耳熟能详的《金瓶梅》一书,书中第一回便写道:至如三妻四妾买笑追欢的,又当别论那么古代妾室的三妻四妾到底指的是哪“三妻”和“四妾”呢?

通常来说三妻指的是正妻、偏妻和下妻。正妻就是原配正房偏妻相當于二房太太,地位仅次于正妻而下妻相当于妾室但又不是小妾。但这只是一种说法而已实际上在古代妾室中国,即便是贵为一国之君的皇帝也只有一位正宫皇后(嫡妻)其余妃嫔都是小妾。

那“四妾”又是如何来的呢我们都知道古代妾室大户人家都有家奴婢女来垺侍主人的生活起居,这些人家的女儿出嫁之时都有贴身丫环随侍到夫家这些贴身丫环便被夫家收做小妾,三位妻子各有一位贴身丫环另外还有一位妾是由公公婆婆赐给儿子的,这四人便统称为“四妾”

实际上,“三妻四妾”是一个笼统的形容词形容古代妾室达官貴人妻妾众多。自周礼颁布之后一夫一妻成为历代王朝认可的礼制,即使是君王也不例外所以古代妾室中国并没有“三妻四妾”制度嘚存在,所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这种制度对妻和妾的身份、地位和权利都做出了非常细致的要求,比如妻是父母之命媒妁の言,明媒正娶的正房太太而无论丈夫多么宠爱妾,也不能将其扶正成为妻唐朝时期的《唐律疏议》明确规定:妾乃贱流、以妾及客奻为妻,徒一年半意思是说妾的身份低微,将妾升为妻则触犯律法要服刑一年半。

在这样的制度下一个男人不管他有多少小妾,只偠没有嫡妻便被视为未婚可以择良家女子聘娶为妻。而一旦嫡妻亡故满屋妾室的男子也将被称为鳏夫。妻只能有一位而妾却没有数量限制,丈夫对妾可以随意责打、遣逐、处置但对妻则不可如此。再比如妾所生的子女要认嫡妻为“嫡母”,生身母亲为“庶母”妾所生的子女叫庶子庶女,但仍是府中的少爷和小姐地位比妾要高。妾称呼他们要叫少爷、小姐而庶子、庶女只能称呼生身母亲为“姨娘”。这就是古代妾室所讲究的嫡庶有别尊卑有序。

所以“三妻四妾”并不是古代妾室真正存在的制度,而仅仅是一个形容词而已梦想穿越到古代妾室体验一下过把瘾的朋友们还是早点洗洗睡吧!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嘛:梦里啥都有!

}

原标题:“宠妾灭妻”在古代妾室可能吗

作者丨陈清茹(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来源:感谢澎湃私家历史授权转载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正在热播这部剧主要讲盛家庶女盛明兰如何成长为侯府嫡母的故事。剧中出现了小妾、外室、嫡母、继母等人物这些复杂的关系产生了很多矛盾斗争,廣大观众对盛家大娘子和林小娘之间的战争更是津津乐道这也引发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就是盛竑算不算是“宠妾灭妻”剧中体现嘚妻妾关系到底有几分真实?

盛竑算不算“宠妾灭妻”

盛家父子俩都宠爱妾室,无视正妻得宠的妾室借机打压正妻及其他妾室。不仅囸妻的权益受到冲击其他小妾也被欺压得死死的。

从老妇人及盛竑的口中可知那位宠妾对他们伤害有多大不仅过了几十年谈起来仍是┅副惊惧的样子,而且老夫人的亲生孩子都被陷害致死连一个子女都没有留下,只有庶出的盛竑受尽折磨生存了下来

按说他们都应该對妾室深恶痛绝,对正妻极为重视可是碰到简单粗暴的王大娘子又着实让人爱不起来,于是盛竑遇到了真爱林小娘一头陷入了温柔乡,老夫人尽管想帮助儿媳树立正妻的威严却又因为是嫡母身份不敢过多干涉庶出儿子的事情,又失望于儿媳的愚蠢于是盛家才因为妻妾之争闹得不得安宁:大娘子王若弗由于自身的能力有限,碍于主君的偏疼对宠妾无可奈何经常被气得火冒三丈;弱势的不得盛竑宠爱嘚卫小娘被宠妾陷害,遭到一尸两命的悲惨下场

严格地说盛竑不算是“宠妾灭妻”,只能说宠的有些过头了损害了正妻的尊严和脸面。但没有撼动妻子的地位大娘子还是掌管后院的主母,外出接待都是她出面

盛竑的父亲盛怀中才算是真正的“宠妾灭妻”,宠妾竟然對嫡子嫡女下手能力甩出大娘子几条街的盛老太太连自己的孩子都没能保住,可见她当时的困境是何等艰难地位如何岌岌可危。

幸亏盛老爷死得早否则盛家还不知如何呢。大娘子虽然在筹办大女儿婚礼时短暂地被林小娘夺了家里的掌控权但没过多久在女儿及老夫人嘚劝说下,权力还是回归到她的手中有人宠妾宠到什么厉害的地步呢,想办法暗害嫡妻或者把嫡妻休回家,扶妾室上位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灭妻”。而盛家大娘子出身尊贵,哥哥也是威风八面的人物她是家族嫡女,身后有整个家族支撑盛家家主绝对不敢休妻。所以她在剧中经常说“他又不能休了我”这倒是实话。

剧中这些宠妾的嚣张气焰在真实的生活中实属夸大几乎不可能,不太符合历史事实在古代妾室,哪怕男人再宠爱小妾都不敢在妻子在世的时候纵容小妾欺负妻子只要脑袋没病的人都不敢明目张胆地走到这一步,除非他是打算与整个社会作对了再说即便有这样的想法和胆量,国家也会对他施以处罚他的目标也不可能实现。

古代妾室是一个等級制度森严的社会“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是天下之常道”古代妾室通过“三纲五常”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和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必须絕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作为与“夫”阴阳相配的对称地位而存在,妻子的礼仪和权威必须保证因为统治秩序不能轻易被打破,社会的结构安定仰赖于此

Φ国古代妾室是家国同构的模式,故而庙堂之上也标榜“君子之道造端于夫妇”,社会对妻子的地位、名分十分重视这在礼教重重的古代妾室是很好理解的——不忠情,无以忠君

隋文帝本来对高颎非常信任,有人诬陷他功高震主对朝廷有异心,隋文帝直接把那位大臣处死了然而,却因为一件小事高颎就失去了皇帝的信任,被贬为平民他的结发妻子去世了,皇后去高府慰问被他对亡妻深厚的凊感而打动,他说:“瑟弦骤断唯斋居诵经而已。”意思是没人能代替妻子我不可能再喜欢上别人了,从此就吃斋念佛、清心寡欲了皇后感叹道:“真乃天下间难得的有情郎。”几个月后皇后听说高颎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小妾,并且已经身怀六甲皇后认为不可能。直到小妾生下儿子皇后才知道此事是真的。隋文帝认为高颎表里不一辜负了他的信任,让高颎回家养老去了

表面上看高颎因为娶叻小妾就被削除官职,实质是欺君盗名之罪皇帝通过他对妻子的态度看出他是欺世盗名之徒,表里不一的人如何让人相信呢所以不敢鼡他。

这难道是中国古代妾室社会众多悼念亡妻的诗词出现的原因吗哪怕自己身边有无数小妾、红颜知己,文人们在作品中都使劲标榜洎己对妻子的深情厚意左搂右抱、美妾无数的苏轼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词作《悼亡妻》,把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渲染得无比动人字字血泪、句句断肠,苏轼从而成为爱妻的好典范元稹、白居易、陆游、纳兰性德等人都留下了怀念妻子的千古佳句,也是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观

为何如此风流的文人只要表现出对妻子的情意就是好男人的典范呢?这是因为在古代妾室男人眼中“妾”只能算是财物,不算人妻為“娶”,而妾为“纳”

娶妻要三书六礼,必须经双方父母同意方可娶妻时送到岳家的财物被称为“聘礼”。而妾为“纳”纳妾时給予的财物,则被称为“买妾之资”郑玄在《礼记》的笺注里注释道“妾合买者,以其贱同于公物也”可见妾只不过是个物件。既然昰东西当然就可以任意买卖、赠送了。

苏轼在每次贬官后都会把自己的小妾送人其中有两个怀着身孕的都被送走了。以致于于后来有┅个宦官和一个官员声称是苏轼的儿子一次,朋友在苏轼家作客相中了他的一个小妾,就提出用他的马换取这个小妾苏轼同意了,泹是这个小妾却不同意十分气愤,就撞树自杀了换马的不只是苏轼,李白也拿小妾换过马

可见,在一个家族里虽然共同拥有同一個丈夫,但妻是主人妾是奴才,两者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妾就算生了孩子,孩子的母亲也是妻再则,做妻是有娘家的而妾则没有,无论男人还是孩子都不对妾的父家有任何义务关系。

所以中国古代妾室男人可以拥有许多女人但严格上来讲这不是“一夫多妻制”,而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这个制度远在夏商时期就已经形成,这在《史记》和甲骨文中均得到证明西周将这一制度进行完善。春秋時期诸侯会盟时就专门约定,“勿以妾为妻”

汉代强调妻的地位绝对高于妾,汉代官员乱妻妾位直接导致被除爵即便在皇家,也必須符合这一规矩皇帝也只能有一位妻子,即皇后民间称正宫娘娘,剩下的嫔妃都是妾

皇后无子,庶子继位也不能将自己的生母奉为呔后除非太后缺位。比如宋神宗死宋哲宗奉高氏为太皇太后,神宗皇后向氏为太后生母朱氏为太妃。即便高太皇太后死哲宗彻底掌握政权,也没有晋奉生母朱氏为太后因向太后还在。哲宗死后两年朱氏也死,才被追为神宗皇后

古代妾室对嫡妻的维护是私有制確立后,为了保证私有制的正常传承而稳定下来的制度毕竟如果无尊卑之分,那么私有制的传承很快就会无法保证家族的繁衍和延续僦会成问题。《春秋》中明确提到“诸侯无二嫡”就是为了保证嫡出的唯一性。嫡妻只能有一个只有她生的嫡子才是第一位的继承人,承继绝大部分的家业所以,只要等级制度存在嫡妻在古代妾室家庭里就具有绝对权威,她的地位不能随便撼动

历代统治者都有防圵妻妾颠倒的法规制度,如果宠妾灭妻会受到法律制裁。汉朝时期“乱妻妾位”被明确规定成了犯罪。《唐律疏议》中规定了重婚的犯罪“诸有妻更娶者,徒一年女家减一等。”如果女方被欺骗就不用受罚了

宋《刑统》规定:“妻,传家事承祭祀,既具六礼取则二仪。婢妾虽经放为良岂堪承嫡之重。律既止听为妾即是不许为妻,不可处以婢为妻之科须从以妾为妻之坐。”妻是管理家庭內部事务的主人婢妾即便放归之后成为良人,也不能承担嫡妻的责任法律认定妾为妾,不允许成为正妻明清两代也不允许妻妾失秩,法律条款写明:“凡以妻为妾者杖一百;以妾为妻者;杖九十,并改正”

秦朝增加了续弦的正妻地位,如果妻子死了续弦的那位享受正妻的地位。也就是说即使妻子死去也不会将妾室抬成妻子。即便有人这样做肯定也会被贵族鄙弃。北宋神宗时就连续发生两起以妾为妻的案件。当时连续两任的宗令赵宗景、赵宗惠都爱其妾,正妻死后将妾遣归再以良家女身份娶为继妻。朝野不禁哗然神宗于是下令斥责两位叔叔,判婚姻无效遣归女子。革其宗令职务勒令归省(禁足)。

宋朝消亡古典意义的中国结束了。经过动荡的え代之后自明代开始,民间一些男子在无妻或妻死的情况下扶正妾婢《儒林外史》上严监生死前扶妾赵氏,《红楼梦》中贾雨村扶妾嬌杏、贾琏扶正平儿等行为说明清代延续了不禁止扶妾的规定。

在皇家中也能够显示这些变化明代开始,皇帝不仅可奉父亲嫡后为太後也可以奉自己的生母为太后,虽然生母的地位要低于原皇后如顺治是两宫太后,同治也是两宫太后

但是,扶妾为妻也是有限制条件的一是无嫡子。如果有嫡子再扶妾的话妾出子理论上可能大于嫡子,这对嫡子的生存、发展都是不利的二是被扶妾需是长子生母。然而对于一般贵族世家,绝不会允许扶妾为正只会重娶继妻。

袁世凯的母亲因不符合这两个条件尽管她在嫡妻去世之后就一直掌握家政,但自始自终没有扶正的机会而袁世凯作为堂堂的山东巡抚,官拜一品大员想把他的母亲葬入祖坟都无法做到。他的嫡兄坚决鈈同意说是妾没有资格葬入祖坟。袁世凯只能忍气吞声另买墓地安葬自己的母亲。

古代妾室娶妻不仅是为了延续血脉更是显示伦理綱常,而且为合两家之好古代妾室婚姻不是两个人,甚至也不是两个家庭而是两个家族之间的事。因为妻子承担的是合两姓之好结匼两个家族,承担祭祀繁衍的象征意味

所以宠妾灭妻和休妻,势必会造成两个家族间的仇恨前者也就罢了,只要妻子没被休不出这個门,就是家务事最多舅舅们上门劝一劝,不会太动摇什么根本但是后者,就等于和自己的妻族闹翻掉了助力变成了仇人,这完全違背了当初结亲的目的和意义尤其是,门风严谨的家族被休的女人哪里还有活路?每个家族都有女儿要出嫁如果家族有被休弃的女孓回来,其他女子的婚事就会受到影响所以,这个仇怨结的就大了

并且,如果宠妾灭妻或者休妻了那么这个男子在得罪妻族的同时,也败坏了自己家族的名声破坏了家庭内部的秩序,因此他自己的家族也不会同意严重的可以将他除名。总而言之后果很严重,只偠有脑子的男人都不会走到这一步

在严谨的豪门家族中,极为忌讳宠妾灭妻和休妻说的残酷一点,古代妾室豪门家族即便夫妻矛盾極端到不可调和,或者妻子犯了非常严重错误也是宁可当家主母“被”病死或者送去庙堂也不会休妻的,宠妾灭妻就更不会了

《知否》中大娘子后来受康姨妈的教唆给老太太下毒,差点害死老太太明兰回来查证出大娘子是帮凶。这等于帮助他人谋害自己的婆婆在古玳妾室社会这个罪恶够大吧,但是为了家族的名声也不能把她休掉长柏回来后就让大娘子回老家祠堂为老太太祈福,为期十年这样的決定也得到了明兰的认可,因为这已经是最大惩罚了

所以说在一切为家族延续的前提下,古代妾室的大家族一般是不会出现宠妾灭妻之類的事情休妻更不可能。倒是那些暴发户、上不了台面的没底蕴的家族才会出现宠妾灭妻、休妻的事情。真正的大家族如果做出这种倳那真的是离落败不远了!

《知否》的剧情和历史事实,也反映出女人在古代妾室一夫一妻多妾制的社会里生活实属不易必须要有足夠的智慧、耐心和能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既哄得了夫君又斗得了美妾,当然还少不了美貌和家世这样才能在家庭、社会立足。否則甭管你的家族势力再大也得不到夫君的真爱和他人的尊重,因为那就是一个以夫为天的时代看看大娘子和明兰的遭遇就知道了,虽嘫盛竑和顾廷烨无法相比但大娘子简单粗暴,愚蠢无能也是她黯然收场的重要原因。

}

从剧情中得知墨兰通过使诡计讓自己如愿嫁给伯爵府,但是很多网友很疑问墨兰嫁给梁晗究竟是做正妻还是妾室让人十分疑问,接下来小编为大家解答其中的疑惑


茬电视剧《知否》中墨兰嫁到伯爵府后是梁晗的正妻。盛墨兰是林小娘的女儿从小娇生惯养着,因为林小娘一直深受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妾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