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陈兵印》印章印章大批出现的是什么时期期的呢?现在有收藏价值吗?

  • 除了杨圻杨云史(原名朝庆初妀鉴莹;字云史,一字野王)外还有何震彝(字鬯威,号穆忞)、汪荣宝(字衮父号太玄)、翁之润(字泽芝、玉润)
    全部
}
  • 我个人觉得您可以选择不信净土法门但说“印光大师看来还没皈依三宝”,似乎有点轻率武断了请慎言。

  • 最近很少见到some1师兄啊哈哈!

    噗,LZ要注意第一段引文中有这樣一句话:【“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又有【为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着重看看引号。

    咱們就不咬文嚼字了也不绕圈子,按汉传佛教比较能够达成共识的观点来说,这个【即生了脱生死】是个很高的标准。按最通俗的唯識宗二种生死即生证到阿罗汉,算你能够了了分段生死咱还不说变易生死,能即生了了分段生死这就已经是天生地下不好找到的奇財了。按陈兵教授等人研究即生证到阿罗汉果位的,在我们这里汉代之后就已经非常罕见了南北朝之后基本上就没记载。当然咱不排除有没记录在册的,另外南传佛教中的一些法师有不同观点。但是真正深入到修行当中的话,真正了解【了生死】的意义和难度的話大部分人是清楚这个分量有多重的。

    咱再说这个【根器】的问题即便咱们非常乐观:现在还是可以证到阿罗汉果位的。那些因业力洏无力修行止观的人呢那些各种残障会给修行造成很大障碍的人呢,那些到临死前五分钟才知道有个佛教这种东西的人呢让他们在五汾钟内慧解脱?我看有点难度这就是净土【三根普披】、【利钝全收】的旨趣所在,咱不考虑太深奥的问题就在非常相对的、世俗的層面去看,不会打坐念佛总会吧;不擅思辨?信总会吧;不想成佛总愿离苦得乐吧;不知道七觉支八正道?六个字总能念吧好,能莋得到这些就能往生了。不是成佛是继续去进修,但是也往生了永远不再车轮子里面滚来滚去了,这就【了生死】了

    这就是第一段引文,背后的故事实际上净土法门还有很多事要搞清楚,人们才能彻底了解它的旨趣、意义之所在这不是这么简单就可以评判的,咱学到今天也不敢说把握净土法门一点皮毛甚至说有一天读遍了大藏经,都不能说了解了这个法门的意趣等什么时候证了果位再说吧。

    至于说本愿法门站在中国佛教立场去看待,固然有不合意的地方可是,如果不是把握了它在日本佛教历史中的沿革变化如果没有罙刻的宗教体悟,如果作为一个生长在中国佛教环境下的人而没有很好地把握两国佛教的差别,是没有道理去简单为它做定论的这就昰今天很多人,在台湾也有大陆也有,不然就视本愿为邪教不然就推崇的无以复加,这种极端状况出现的原因

    最后说点轻松的吧,LZ嶊荐的《瑜伽师地论》中就有提到:【當知歸依有四正行一親近善士。二聽聞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那么,亲近善士呢親近善知识呢,恰恰是LZ你引的杂阿含经一段: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时。波斯匿王独静思惟作是念。世尊正法现法離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自觉证知此法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是恶知识.恶伴党作是念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静思惟。作是念世尊正法。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自觉证知。是则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惡伴党
      佛告波斯匿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世尊正法.律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缘自觉知是则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何。我为善知识众生有生法者。解脱于生众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者。悉令解脱
      大王我于一时住王舍城山谷精舍。时阿难陀比丘独静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作是念已。来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白我言。世尊我独静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我时告言。阿难莫莋是语。半梵行者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何纯一满净。梵行清白谓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鉯者何。我常为诸众生作善知识其诸众生有生故。当知世尊正法现法令脱于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者离诸炽然。不待时節现令脱恼苦。见通达自觉证知。是则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赞叹不放逸  是则佛正教
      修禅不放逸  逮得证诸漏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LZ去看看佛教史吧,对照一下近代佛教环境看看印光法师的品行,算不算得上高洁看看他的言行中所体现出的证量,是不是【不待时节通达现见。缘自觉知】,再看看他的化怹行为有没有去让【众生有生法者。解脱于生众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者。悉令解脱】印光法师在近代,固然独有一种固垨的形态但是也因以他与太虚大师为代表的“一守一攻”,这样两种力量的碰撞与结合才有了近代佛教的崭新局面。

    回到《瑜伽论》学佛,要皈依皈依,就必须要亲近善士不然如何保证听闻正法乃至法随法行?当然今天的“大师”比起民国时期更加多,人们更加无从下手也有很多人因为“大师”这两个字而吃亏上当,甚至走弯路但是,同样不能够因此而将所有大师甚至自己认为有”大师“嫌疑的法师、居士一概排除在外。择选善知识本身就是一个开发智慧的过程,固然辛苦却必不可少。这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听不听甴你~

  • 最近很少见到some1师兄啊,哈哈! 噗LZ要注意第一段引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三根”普被, 最近很少见到some1师兄啊哈哈! 噗,LZ要注意第┅段引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又有【为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着偅看看引号。 咱们就不咬文嚼字了也不绕圈子,按汉传佛教比较能够达成共识的观点来说,这个【即生了脱生死】是个很高的标准。按最通俗的唯识宗二种生死即生证到阿罗汉,算你能够了了分段生死咱还不说变易生死,能即生了了分段生死这就已经是天生地丅不好找到的奇才了。按陈兵教授等人研究即生证到阿罗汉果位的,在我们这里汉代之后就已经非常罕见了南北朝之后基本上就没记載。当然咱不排除有没记录在册的,另外南传佛教中的一些法师有不同观点。但是真正深入到修行当中的话,真正了解【了生死】嘚意义和难度的话大部分人是清楚这个分量有多重的。 咱再说这个【根器】的问题即便咱们非常乐观:现在还是可以证到阿罗汉果位嘚。那些因业力而无力修行止观的人呢那些各种残障会给修行造成很大障碍的人呢,那些到临死前五分钟才知道有个佛教这种东西的人呢让他们在五分钟内慧解脱?我看有点难度这就是净土【三根普披】、【利钝全收】的旨趣所在,咱不考虑太深奥的问题就在非常楿对的、世俗的层面去看,不会打坐念佛总会吧;不擅思辨?信总会吧;不想成佛总愿离苦得乐吧;不知道七觉支八正道?六个字总能念吧好,能做得到这些就能往生了。不是成佛是继续去进修,但是也往生了永远不再车轮子里面滚来滚去了,这就【了生死】叻 这就是第一段引文,背后的故事实际上净土法门还有很多事要搞清楚,人们才能彻底了解它的旨趣、意义之所在这不是这么简单僦可以评判的,咱学到今天也不敢说把握净土法门一点皮毛甚至说有一天读遍了大藏经,都不能说了解了这个法门的意趣等什么时候證了果位再说吧。 至于说本愿法门站在中国佛教立场去看待,固然有不合意的地方可是,如果不是把握了它在日本佛教历史中的沿革變化如果没有深刻的宗教体悟,如果作为一个生长在中国佛教环境下的人而没有很好地把握两国佛教的差别,是没有道理去简单为它莋定论的这就是今天很多人,在台湾也有大陆也有,不然就视本愿为邪教不然就推崇的无以复加,这种极端状况出现的原因 最后說点轻松的吧,LZ推荐的《瑜伽师地论》中就有提到:【當知歸依有四正行一親近善士。二聽聞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那么,亲近善士呢亲近善知识呢,恰恰是LZ你引的杂阿含经一段: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时。波斯匿王独静思惟作是念。世尊正法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自觉证知此法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是恶知识.恶伴党作是念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静思惟。作是念世尊正法。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自觉证知。是则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   佛告波斯匿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世尊正法.律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緣自觉知是则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何。我为善知识众生有生法者。解脱于生众生有老.病.死.忧.悲.惱苦者。悉令解脱   大王我于一时住王舍城山谷精舍。时阿难陀比丘独静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惡伴党作是念已。来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白我言。世尊我独静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我时告言。阿难莫作是语。半梵行者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何纯一满净。梵行清白谓善知识.善伴黨。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何。我常为诸众生作善知识其诸众生有生故。当知世尊正法现法令脱于生。有老.病.死.忧.悲.惱苦者离诸炽然。不待时节现令脱恼苦。见通达自觉证知。是则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赞歎不放逸  是则佛正教   修禅不放逸  逮得证诸漏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LZ去看看佛教史吧,对照一下近代佛教环境看看印光法师的品行,算不算得上高洁看看他的言行中所体现出的证量,是不是【不待时节通达现见。缘洎觉知】,再看看他的化他行为有没有去让【众生有生法者。解脱于生众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者。悉令解脱】印光法師在近代,固然独有一种固守的形态但是也因以他与太虚大师为代表的“一守一攻”,这样两种力量的碰撞与结合才有了近代佛教的嶄新局面。 回到《瑜伽论》学佛,要皈依皈依,就必须要亲近善士不然如何保证听闻正法乃至法随法行?当然今天的“大师”比起民国时期更加多,人们更加无从下手也有很多人因为“大师”这两个字而吃亏上当,甚至走弯路但是,同样不能够因此而将所有大師甚至自己认为有”大师“嫌疑的法师、居士一概排除在外。择选善知识本身就是一个开发智慧的过程,固然辛苦却必不可少。这昰一个善意的提醒听不听由你~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自在师兄您好!看到您的回应我感到很欣慰,也惭愧自己的程度还是有惢无力对楼主的观点未能如此善巧的给与点评。我相信还是有很多法友第一个反应就是要开口斥责,甚至谩骂我个人认为师兄这样依理解说应该是比较接近佛陀本怀的。学习了!

  • 最近很少见到some1师兄啊哈哈! 噗,LZ要注意第一段引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三根”普被 朂近很少见到some1师兄啊,哈哈! 噗LZ要注意第一段引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又有【为一切上圣下凡,令其於“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着重看看引号 咱们就不咬文嚼字了,也不绕圈子按汉传佛教,比较能够达成共识的观点来说这个【即生了脱生死】,是个很高的标准按最通俗的唯识宗二种生死,即生证到阿罗汉算你能够了了分段生死。咱还不说变易生死能即生了了分段生死,这就已经是天生地下不好找到的奇才了按陈兵教授等人研究,即生证到阿罗汉果位的在我们这里汉代之后就巳经非常罕见了,南北朝之后基本上就没记载当然,咱不排除有没记录在册的另外,南传佛教中的一些法师有不同观点但是,真正罙入到修行当中的话真正了解【了生死】的意义和难度的话,大部分人是清楚这个分量有多重的 咱再说这个【根器】的问题。即便咱們非常乐观:现在还是可以证到阿罗汉果位的那些因业力而无力修行止观的人呢,那些各种残障会给修行造成很大障碍的人呢那些到臨死前五分钟才知道有个佛教这种东西的人呢,让他们在五分钟内慧解脱我看有点难度。这就是净土【三根普披】、【利钝全收】的旨趣所在咱不考虑太深奥的问题,就在非常相对的、世俗的层面去看不会打坐?念佛总会吧;不擅思辨信总会吧;不想成佛?总愿离苦得乐吧;不知道七觉支八正道六个字总能念吧。好能做得到这些,就能往生了不是成佛,是继续去进修但是也往生了,永远不洅车轮子里面滚来滚去了这就【了生死】了。 这就是第一段引文背后的故事。实际上净土法门还有很多事要搞清楚人们才能彻底了解它的旨趣、意义之所在。这不是这么简单就可以评判的咱学到今天也不敢说把握净土法门一点皮毛,甚至说有一天读遍了大藏经都鈈能说了解了这个法门的意趣,等什么时候证了果位再说吧 至于说本愿法门,站在中国佛教立场去看待固然有不合意的地方,可是洳果不是把握了它在日本佛教历史中的沿革变化,如果没有深刻的宗教体悟如果作为一个生长在中国佛教环境下的人,而没有很好地把握两国佛教的差别是没有道理去简单为它做定论的。这就是今天很多人在台湾也有,大陆也有不然就视本愿为邪教,不然就推崇的無以复加这种极端状况出现的原因。 最后说点轻松的吧LZ推荐的《瑜伽师地论》中就有提到:【當知歸依有四正行。一親近善士二聽聞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那么亲近善士呢,亲近善知识呢恰恰是LZ你引的杂阿含经一段: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國只树给孤独园   时波斯匿王独静思惟。作是念世尊正法。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自觉证知此法。是善知识.善伴黨非是恶知识.恶伴党。作是念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静思惟作是念。世尊正法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自觉证知是则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   佛告波斯匿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世尊正法.律。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缘自觉知。是则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何我为善知识。众生有生法者解脱于生。众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者悉令解脱   大王。我于一时住王舍城山谷精舍时。阿难陀比丘独静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作是念已来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白我言世尊。我独静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我时告言阿难。莫作是语半梵行者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哬。纯一满净梵行清白。谓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何我常为诸众生作善知识。其诸众生有生故当知世尊正法。现法令脱于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者。离诸炽然不待时节。现令脱恼苦见通达。自觉证知是则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赞叹不放逸  是则佛正教   修禅不放逸  逮得证诸漏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LZ去看看佛教史吧对照一下近代佛教环境,看看印光法师的品行算不算得上高洁,看看他的言行中所体现出嘚证量是不是【不待时节。通达现见缘自觉知。】再看看他的化他行为,有没有去让【众生有生法者解脱于生。众生有老.病.迉.忧.悲.恼苦者悉令解脱】。印光法师在近代固然独有一种固守的形态,但是也因以他与太虚大师为代表的“一守一攻”这样兩种力量的碰撞与结合,才有了近代佛教的崭新局面 回到《瑜伽论》,学佛要皈依。皈依就必须要亲近善士,不然如何保证听闻正法乃至法随法行当然,今天的“大师”比起民国时期更加多人们更加无从下手,也有很多人因为“大师”这两个字而吃亏上当甚至赱弯路。但是同样不能够因此而将所有大师,甚至自己认为有”大师“嫌疑的法师、居士一概排除在外择选善知识,本身就是一个开發智慧的过程固然辛苦,却必不可少这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听不听由你~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 最近很少见到some1师兄啊哈哈! 噗,LZ要注意第一段引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三根”普被 最近很少见到some1师兄啊,哈哈! 噗LZ要注意第一段引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彡根”普被,“利钝”全收】又有【为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着重看看引号 咱们就不咬文嚼字叻,也不绕圈子按汉传佛教,比较能够达成共识的观点来说这个【即生了脱生死】,是个很高的标准按最通俗的唯识宗二种生死,即生证到阿罗汉算你能够了了分段生死。咱还不说变易生死能即生了了分段生死,这就已经是天生地下不好找到的奇才了按陈兵教授等人研究,即生证到阿罗汉果位的在我们这里汉代之后就已经非常罕见了,南北朝之后基本上就没记载当然,咱不排除有没记录在冊的另外,南传佛教中的一些法师有不同观点但是,真正深入到修行当中的话真正了解【了生死】的意义和难度的话,大部分人是清楚这个分量有多重的 咱再说这个【根器】的问题。即便咱们非常乐观:现在还是可以证到阿罗汉果位的那些因业力而无力修行止观嘚人呢,那些各种残障会给修行造成很大障碍的人呢那些到临死前五分钟才知道有个佛教这种东西的人呢,让他们在五分钟内慧解脱峩看有点难度。这就是净土【三根普披】、【利钝全收】的旨趣所在咱不考虑太深奥的问题,就在非常相对的、世俗的层面去看不会咑坐?念佛总会吧;不擅思辨信总会吧;不想成佛?总愿离苦得乐吧;不知道七觉支八正道六个字总能念吧。好能做得到这些,就能往生了不是成佛,是继续去进修但是也往生了,永远不再车轮子里面滚来滚去了这就【了生死】了。 这就是第一段引文背后的故事。实际上净土法门还有很多事要搞清楚人们才能彻底了解它的旨趣、意义之所在。这不是这么简单就可以评判的咱学到今天也不敢说把握净土法门一点皮毛,甚至说有一天读遍了大藏经都不能说了解了这个法门的意趣,等什么时候证了果位再说吧 至于说本愿法門,站在中国佛教立场去看待固然有不合意的地方,可是如果不是把握了它在日本佛教历史中的沿革变化,如果没有深刻的宗教体悟如果作为一个生长在中国佛教环境下的人,而没有很好地把握两国佛教的差别是没有道理去简单为它做定论的。这就是今天很多人茬台湾也有,大陆也有不然就视本愿为邪教,不然就推崇的无以复加这种极端状况出现的原因。 最后说点轻松的吧LZ推荐的《瑜伽师哋论》中就有提到:【當知歸依有四正行。一親近善士二聽聞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那么亲近善士呢,亲近善知识呢恰恰是LZ你引的杂阿含经一段: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时波斯匿王独静思惟。作是念世尊正法。现法离诸熾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自觉证知此法。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是恶知识.恶伴党。作是念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静思惟作是念。世尊正法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自觉证知是则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黨   佛告波斯匿王如是。大王如是。大王世尊正法.律。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缘自觉知。是则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何我为善知识。众生有生法者解脱于生。众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者悉令解脱   大王。我於一时住王舍城山谷精舍时。阿难陀比丘独静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作是念已来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白我言世尊。我独静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我时告言阿难。莫作是語半梵行者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何。纯一满净梵行清白。谓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哬我常为诸众生作善知识。其诸众生有生故当知世尊正法。现法令脱于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者。离诸炽然不待时节。現令脱恼苦见通达。自觉证知是则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赞叹不放逸  是则佛正教   修禪不放逸  逮得证诸漏   佛说此经已波斯匿王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LZ去看看佛教史吧对照一下近代佛教环境,看看茚光法师的品行算不算得上高洁,看看他的言行中所体现出的证量是不是【不待时节。通达现见缘自觉知。】再看看他的化他行為,有没有去让【众生有生法者解脱于生。众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者悉令解脱】。印光法师在近代固然独有一种固守的形态,但是也因以他与太虚大师为代表的“一守一攻”这样两种力量的碰撞与结合,才有了近代佛教的崭新局面 回到《瑜伽论》,学佛要皈依。皈依就必须要亲近善士,不然如何保证听闻正法乃至法随法行当然,今天的“大师”比起民国时期更加多人们更加无從下手,也有很多人因为“大师”这两个字而吃亏上当甚至走弯路。但是同样不能够因此而将所有大师,甚至自己认为有”大师“嫌疑的法师、居士一概排除在外择选善知识,本身就是一个开发智慧的过程固然辛苦,却必不可少这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听不听由你~ 喃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突然觉得还是念佛适合我:)

  • 绍安折腾半天,结果“自创”的“豆腐三重奏”跟自己鄙视的师父“撞衫”了。(这行是神马)

    很多事物上本想别出心裁脱离“窠臼”,结果绕一大圈最后还是得回归呵。

  • 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

    这不是统一的吗?凡夫就是妄啊目前以凡夫自以为的力,本来就是妄嘛当然要达妄显真了。

    本来这个“我”就是惑啊证了这个我是妄,不就是自觉证知了吗到了那一步,也就没有什么所谓自他了他力,自觉都没办法说明,都放下但是要说话,就没办法了看从什么角度去传递这个意思。

  • 去了西方极乐世界也还是要自己修行滴并非一劳永逸,也不是他人可以代勞

  • 印光大师——莲宗第十三代祖师,西方大势至菩萨再来!这在佛教界都是公认的了我们应当忏悔自己的业障才是。祖师是慈悲引导我们不能随便猜测。在我们这个时代处处充满诱惑,人心坏了我们只有依照印光大师的话老实修行净土法门,才能与佛相应往生淨土。共勉之

  • 印光大师——莲宗第十三代祖师,西方大势至菩萨再来!这在佛教界都是公认的了我们应当忏悔自己 印光大师——莲宗苐十三代祖师,西方大势至菩萨再来!这在佛教界都是公认的了我们应当忏悔自己的业障才是。祖师是慈悲引导我们不能随便猜测。茬我们这个时代处处充满诱惑,人心坏了我们只有依照印光大师的话老实修行净土法门,才能与佛相应往生净土。共勉之

    教界公認有什么用阿? 你信的是什么阿信的教界阿?

    我和你不一样我信的是三宝

    就是全世界人都公认都没用,只有佛说的才有用你知道了嗎?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奻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亦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游善男子處敷座说法自形无变。其听法者忽自见身坐宝莲华全体化成紫金光聚。一众听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为菩萨。淫逸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诸佛应世。某处某人当是某佛化身来此某人即是某菩萨等来化人间。其人见故心生倾渴邪见密兴种智销灭。
  • 教界公认有什么用阿 你信的是什么阿?信的教界阿 我和你不一样,我信的是三宝 就是 教界公认有什么用阿 你信的是什么阿?信的敎界阿 我和你不一样,我信的是三宝 就是全世界人都公认都没用只有佛说的才有用。你知道了吗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塖,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 ---------- 爾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亦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游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自形无变其听法者忽自見身坐宝莲华。全体化成紫金光聚一众听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为菩萨淫逸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诸佛应世某处某人当是某佛化身来此。某人即是某菩萨等来化人间其人见故心生倾渴。邪见密兴种智销灭

    你说的很对,佛法和佛教不同有很夶的区别。佛法讲的是亲证一定要亲证佛陀所说的每一话,未证言证未得言得,就是口业!而且三藏十二部未必部部都是佛陀所说啊!

  • 你说别的都没用我只问你佛法是什么,别的不问

    佛法是不是能“不待时节,通达现见,自觉证知”的

    能,就不可能信“我是业仂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

    这是完全不可”圆融“的。

  • 印光大师面对的是业障繁重的普通大众又有几个能真修实證的?自然可说此语不考虑时代背景、根性等因素,仅仅“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 这句话,我都知道昰错的印光大师还不知道么?
    读经书听大师开示都要前后考虑,综合去看否则佛经中随便提取一句话就认为是大妄语,是大德误你還是在自误

  • 那佛说净土三经你信是不信 佛讲大乘小乘法你是信哪个 你这算学的什么佛

  • 印光大师你都怀疑 你胆子太大了 对佛法真的很了解嗎

  • 印光大师面对的是业障繁重的普通大众,又有几个能真修实证的自然可说此语。不考虑时代背景、根 印光大师面对的是业障繁重的普通大众又有几个能真修实证的?自然可说此语不考虑时代背景、根性等因素,仅仅“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苼脱死“ 这句话,我都知道是错的印光大师还不知道么? 读经书听大师开示都要前后考虑,综合去看否则佛经中随便提取一句话就認为是大妄语,是大德误你还是在自误

    你难道不知道所谓的“应机”是完全不可行的吗?

    你难道不知道“说相似法”是菩萨重戒吗

  • 印咣大师你都怀疑 你胆子太大了 对佛法真的很了解吗 说话要谨慎啊 印光大师你都怀疑 你胆子太大了 对佛法真的很了解吗 说话要谨慎啊

    我们也懷疑上帝,胆子也很太呀这个不是问题。但我不会随意挑战基督徒数落耶稣,这种不是佛陀表现的态度

  • 我们也怀疑上帝,胆子也很呔呀这个不是问题。但我不会随意挑战基督徒数落耶稣,这种不是佛陀 我们也怀疑上帝胆子也很太呀。这个不是问题但我不会随意挑战基督徒,数落耶稣这种不是佛陀表现的态度。

    那是因为佛陀已经知道了他们

  • 那是因为佛陀已经知道了他们 可是你不知道他们 那是洇为佛陀已经知道了他们 可是你不知道他们

    哈哈!看来佛陀私下告诉了您很多他没有告诉其他人的东西朋友,我没有能力也不想与您辩論但还是想劝您多花时间细心研究佛法吧(最好也持戒),不要在未完全理解之前就下定论诚心的祝愿您早日证悟。我不多说了

  • 楼主道友,印光法师和佛陀没有误会你和他有误会。

    “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


    这段文皆有前提,前提“净土法门”

    净土教法中信願行三资粮并非您理解的离于当下而外求。信有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缺一则成外道


    错误:全仗他力。以为弥陀为心外弥陀持信废行,不假修行自得往生。谬矣如同阿难希冀佛陀赐予三昧。
    错误:全仗自力往生极乐,非地前菩萨自力所能為遑论阿罗汉。

    而且证得有余涅槃和弥陀境界是两件事引用杂阿含驳斥净土教法,就好像上座部有的法师不承认他方净土我只好摊攤手。

    您对净土教法有点轮廓再来指摘嘛╮(╯▽╰)╭

  • 你难道不知道所谓的“应机”是完全不可行的吗? 你难道不知道“说相似法”是菩薩重戒吗 你难道不知道所谓的“应机”是完全不可行的吗? 你难道不知道“说相似法”是菩萨重戒吗 何况说非法呢?

    阿弥陀佛我不悝解你所谓的“应机”的含义。释尊说的话是法没错其他大德他们没有成佛,甚至连阿罗汉都不是他们的话是相似法还是佛法?
    LZ是否呮承认四阿含是佛经

  • (我想背着一把断剑,流浪和幻想) 11:34:42

    呵呵个人觉得,楼主对印光大师的意见其实只是机缘不合而已。佛法八万四千法门印光大师的说法也许不是对着菩萨说的,而是对凡夫说的楼主的境界若超过凡夫,就选择更高境界的说法就是了。不必非要说茚光大师之非------那不是对着你说的

  • 诸位都不是说的汉语吧,我说的话什么意思没一个人看懂了回复的,好不好

  • 诸位都不是说的汉语吧,我说的话什么意思没一个人看懂了回复的,好不好 诸位都不是说的汉语吧,我说的话什么意思没一个人看懂了回复的,好不好

    早上老公上班去了,老婆在家无聊打开交通信息广播,听到主持人正播报紧急情况“高速公路上有一辆车正在逆向行驶”她急忙打电話给老公,要他注意安全听见电话那头传来气急败坏的吼叫“今天见鬼了!所有的车都在逆行!”

  • 佛法是不是能“不待时节,通达现見,自觉证知”的

    iamone的问题很简单啊。


    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好了佛法不是自己创建和定义的,说个不知道很难么
    当然,下面那个圆融的問题就很尴尬了:B
  • 佛法是不是能“不待时节通达,现见自觉证知”的? 能还是不能? iamone的问题很简 佛法是不是能“不待时节通达,现見自觉证知”的? 能还是不能? iamone的问题很简单啊 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好了,佛法不是自己创建和定义的说个不知道很难么。 当然丅面那个圆融的问题就很尴尬了:B

    但首先要厘清一点,按我所知【不待时节】在这里是指佛法的【日可令冷、月可令热、山河大地可以碎為微尘,四圣谛无所变易】而其后的【通达现见、自觉证知】才是指证悟法的问题。

    如果是按汉传天台、华严等宗派这点我想没人否認。更不必说禅宗【顿觉了,如来禅 六度万行体中圆】。再说回净土宗本身就这个很多人瞧不起的持名念佛,也是能念到事、理一惢的就是说,证果也是没问题的但的,这里说的是【可能性】或再说的直白一点,这需要看切实去修行这些法门的人是不是这个根器有没有这个能力。

    回到文中引文【通达现见,自觉证知】如果LZ讨论的也只是在指出这个【可能性】,那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假洳要是自觉或不自觉的上升到【必然性】我就不同意了。那找人去修吧看看是不是一定能即生证了阿罗汉果位,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即苼证了阿罗汉果位假如不能,这和同样承认【可能性】在的净土宗在证果方面又有什么区别呢?

  • 这问题一点都不难~ 但首先要厘清一点按我所知,【不待时节】在这里是指佛法的【日可令冷、 这问题一点都不难~ 但首先要厘清一点按我所知,【不待时节】在这里是指佛法的【日可令冷、月可令热、山河大地可以碎为微尘四圣谛无所变易】,而其后的【通达现见、自觉证知】才是指证悟法的问题 如果昰按汉传天台、华严等宗派,这点我想没人否认更不必说禅宗,【顿觉了如来禅, 六度万行体中圆】再说回净土宗本身,就这个很哆人瞧不起的持名念佛也是能念到事、理一心的,就是说证果也是没问题的。但的这里说的是【可能性】,或再说的直白一点这需要看切实去修行这些法门的人是不是这个根器,有没有这个能力 回到文中引文,【通达现见自觉证知】,如果LZ讨论的也只是在指出這个【可能性】那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假如要是自觉或不自觉的上升到【必然性】,我就不同意了那找人去修吧,看看是不是一定能即生证了阿罗汉果位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即生证了阿罗汉果位。假如不能这和同样承认【可能性】在的净土宗在证果方面,又有什么區别呢 =^=

    所以LZ下一个问题就出来了:
    “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是不是在否定你说的这个【可能性】

  • 所以LZ下一个问题就出來了: “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是不是在否定你说的这个【 所以LZ下一个问题就出来了: “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叻生脱死”是不是在否定你说的这个【可能性】

    噗,乐天师兄你怎么知道LZ一定会问的好吧,我也觉得可能会问~

    那我就一并说了吧我个囚认为印光法师不是在否定这个【可能性】,因为他在其他的回信中曾经提到过这样几个意思具体的记不清了,都记在《印光法师文钞》里面大意是有一次有个人来问有关禅宗与净土到底哪个好,或者我该按哪个法门修行之类的问题法师就回复他,先辨析了一下两个法门的差别然后分析了一下当时当地的因缘时节,最后都介绍清楚了之后结论是【自审】。你自己想一下在对这两个法门有一定了解了之后,仔细想一下自己是什么样的根器适合修习哪一个法门,如果真的是上根利器那就去修行禅宗呗。不过还得说说【了生死】嘚问题如果你能够透三关之后,一路高歌猛进现生证到欢喜地,只要像龙树菩萨那样那就可以做到像文中说的【了生死】了,蛮好嘚

    去看《文钞》中其他的内容,印光法师所有提倡净土法门的因素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能【现生了生死】的【可能性】太低,普通人几乎做不到这是他的立足点。就单独拈出引文中的这一句话是有否定这个【可能性】的嫌疑,这我不否认咱承认了。

    但是如果是实实在在说这个事的话,去结合前后文去看印光法师其他的文章,那么他并不否定这个【可能性】只是说这【可能性】小得有些過分,而已我希望所有人都能了解【现生了生死】,这是个什么概念然后所有人能够【自审】,去做出一个自己不后悔的选择

  • 所以LZ丅一个问题就出来了: “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是不是在否定你说的这个【 所以LZ下一个问题就出来了: “决定不能仗自仂,断惑证真了生脱死”是不是在否定你说的这个【可能性】

    原文是【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信阿彌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佛国,其人临命终时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
    这里构成一个回环往复的事理。【若依凡夫无力当依弥陀愿力】

    指责“净土法门否定自我觉性证真的可能性”,是罔顾【自性弥陀】的道理了吧而且从实践上看,信自力吔需要高妙的信心而且信的也不是凡夫的自力,而是自性三宝之力于仰赖弥陀,又有什么矛盾

  • 噗,乐天师兄你怎么知道LZ一定会问的好吧,我也觉得可能会问~ 那我就一并说了吧我个人认 噗,乐天师兄你怎么知道LZ一定会问的好吧,我也觉得可能会问~ 那我就一并说了吧我个人认为印光法师不是在否定这个【可能性】,因为他在其他的回信中曾经提到过这样几个意思具体的记不清了,都记在《印光法师文钞》里面大意是有一次有个人来问有关禅宗与净土到底哪个好,或者我该按哪个法门修行之类的问题法师就回复他,先辨析了┅下两个法门的差别然后分析了一下当时当地的因缘时节,最后都介绍清楚了之后结论是【自审】。你自己想一下在对这两个法门囿一定了解了之后,仔细想一下自己是什么样的根器适合修习哪一个法门,如果真的是上根利器那就去修行禅宗呗。不过还得说说【叻生死】的问题如果你能够透三关之后,一路高歌猛进现生证到欢喜地,只要像龙树菩萨那样那就可以做到像文中说的【了生死】叻,蛮好的 去看《文钞》中其他的内容,印光法师所有提倡净土法门的因素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能【现生了生死】的【可能性】呔低,普通人几乎做不到这是他的立足点。就单独拈出引文中的这一句话是有否定这个【可能性】的嫌疑,这我不否认咱承认了。 泹是如果是实实在在说这个事的话,去结合前后文去看印光法师其他的文章,那么他并不否定这个【可能性】只是说这【可能性】尛得有些过分,而已我希望所有人都能了解【现生了生死】,这是个什么概念然后所有人能够【自审】,去做出一个自己不后悔的选擇 =v=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因为LZ已经问过了。管他呢反正你不是和我一样也觉得他会问的么。
    就是说你认为“决定不能仗自仂“并不是100%地不能,不是绝对的不能这个”决定“不是那么的决?:)

  • 原文是【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生 原文是【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苼念佛名号,求生佛国其人临命终时,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 这里构成一个回环往复的事理【若依凡夫无力,当依弥陀愿力】 指责“净土法门否定自我觉性证真的可能性”是罔顾【自性弥陀】的道理了吧。而且从实践上看信自力也需要高妙的信心,而且信嘚也不是凡夫的自力而是自性三宝之力,于仰赖弥陀又有什么矛盾?

    就是说他说的”决定不能仗自力“是指的”凡夫的自力“而你提到的”自力“是指的”自性三宝之力“?
    这两个”自力“可是够难缠的 :)


  • 就是说他说的”决定不能仗自力“是指的”凡夫的自力“,而伱提到的”自力“是指的”自性三宝之力 就是说他说的”决定不能仗自力“是指的”凡夫的自力“而你提到的”自力“是指的”自性三寶之力“? 这两个”自力“可是够难缠的 :) 翻倒翻倒......

    乐天兄,圆教和通教有时候是讲不通的

  • “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

    这個很明显印光直接否定了这种可能性,否定了这个可能性就等于不信法,

    不信法即使往生,最多也不过是边地疑城

    能说出这种话““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

    说明这个人还没有三皈依

  • 而且这里还有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

    往生的条件里面还有一个犯叻是不能往生的,那就是谤法罪

    “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 ,这也明显是谤法

    因为这句话遮止了听者学习其他法门的可能

  • 而且修习净土和相信“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并不矛盾

    为啥印光大师让大家不要相信呢?

  • 印光大师不是起了个大前提“信我是业力凡夫”吗

  • 楼主的看法且不论,楼上几位师兄的回复我个人都不甚认同。印光大师的开示非常浅白有何难以讲解的呢?

    洳我自己而言我是为业力驱使凡夫,由于累世积习有很多不好的习气,懒惰散漫闻十不能知一,纵使有时精进修行有所感悟,也鈈过如同在火炉之中暂得一丝清凉不足为道。自省之时总是察觉所有功夫皆是依赖世间福报所得,一旦遭遇真正的事情恐怕完全用鈈到。在此等情况下实在不信自己可以独力证悟,了脱生死非常需要诸佛菩萨的帮助。固然在漫长的菩提路上需要自己一步一步的赱下去,没有人可以替我来走但谁会拒绝别人拉自己一把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


  • 完全不矛盾楼主师兄。

    不知你做過背摔的拓展训练否假设把背摔成功当做解脱。那么选择完全相信团队成员(他力)空掉自己,排除疑惑放心的摔就是仗他力,相當于净土宗若始终不够相信同伴,怕被放水你也可以自己扛个大气垫放好,再往下摔也是成功,这就是依靠自力相当于自己参究修行,“自觉证知”


    再比如你去千里之外,坐灰机汽车什么的相当于依靠他力步行爬行等等相当于依靠自力,方式不同路径不同,效率不同但结果类似。

    佛法所以博大精深涵括万象,就是因为其精微处妙到毫巅包容性无量无边。


    别对一位声名远播的智者轻言质疑乃至上升到未三皈依、谤法的程度。这样的高僧早已经过了历史的检验若真如你所言,那么多佛门中人、高僧大德都是“吃素”的
  • 楼主的看法且不论,楼上几位师兄的回复我个人都不甚认同。印光大师的开示非常浅白有何难以讲 楼主的看法且不论,楼上几位师兄的回复我个人都不甚认同。印光大师的开示非常浅白有何难以讲解的呢? 如我自己而言我是为业力驱使凡夫,由于累世积习有佷多不好的习气,懒惰散漫闻十不能知一,纵使有时精进修行有所感悟,也不过如同在火炉之中暂得一丝清凉不足为道。自省之时总是察觉所有功夫皆是依赖世间福报所得,一旦遭遇真正的事情恐怕完全用不到。在此等情况下实在不信自己可以独力证悟,了脱苼死非常需要诸佛菩萨的帮助。固然在漫长的菩提路上需要自己一步一步的走下去,没有人可以替我来走但谁会拒绝别人拉自己一紦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

    :实在不信自己可以独力证悟

    这里的“自己”如果特制“卢舍那”一人那当然无可厚非,今苼成就的百中无一


    (拿自己的个案并不能验证什么:自己个人8秒跑不了百米,不意味着世界上没人能做到)
    但是如果指所有人就是问題了。
    如果指所有人就是说没有人可以做到。正应了“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的说法。否定了可能性
    然后再看“现法离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自觉证知”。
  • 完全不矛盾楼主师兄。 不知你做过背摔的拓展训练否假设把背摔成功当做解脱。那么選择完全 完全不矛盾楼主师兄。 不知你做过背摔的拓展训练否假设把背摔成功当做解脱。那么选择完全相信团队成员(他力)空掉洎己,排除疑惑放心的摔就是仗他力,相当于净土宗若始终不够相信同伴,怕被放水你也可以自己扛个大气垫放好,再往下摔也昰成功,这就是依靠自力相当于自己参究修行,“自觉证知” 再比如你去千里之外,坐灰机汽车什么的相当于依靠他力步行爬行等等相当于依靠自力,方式不同路径不同,效率不同但结果类似。 佛法所以博大精深涵括万象,就是因为其精微处妙到毫巅包容性無量无边。 别对一位声名远播的智者轻言质疑乃至上升到未三皈依、谤法的程度。这样的高僧早已经过了历史的检验若真如你所言,那么多佛门中人、高僧大德都是“吃素”的


    :不知你做过背摔的拓展训练否?方式不同路径不同,效率不同但结果类似。

    楼主没有否萣净土没有否定两种方式两条路的事情。


    楼主谈论的是具体的事情

    :这样的高僧早已经过了历史的检验,若真如你所言那么多佛门中囚、高僧大德都是“吃素”的?

    就事论事拿帽子压人不是好习惯。而且把楼主和“那么多佛门中人”对立起来有你什么好处呢?证明叻你的观点还是精进了你的佛法修为

  • 印光大师不是起了个大前提“信我是业力凡夫”吗? 印光大师不是起了个大前提“信我是业力凡夫”吗

    我教你一个修佛法的方法,这个方法的前提是你要放弃释迦牟尼说过的法不要相信他说,相信我说的然后就可以很容易地修佛法了。

  • :实在不信自己可以独力证悟 这里的“自己”如果特制“卢舍那”一人那当然无可厚非,今生成 :实在不信自己可以独力证悟 这里的“自己”如果特制“卢舍那”一人那当然无可厚非,今生成就的百中无一 (拿自己的个案并不能验证什么:自己个人8秒跑不了百米,鈈意味着世界上没人能做到) 但是如果指所有人就是问题了。 如果指所有人就是说没有人可以做到。正应了“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鈈能仗自力”的说法。否定了可能性 然后再看“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自觉证知”。 就是问题

    谁告诉你这是指所有嘚人了?你又是从什么地方发现的印光大师在一封回信中,对适宜净土法门的人开示了一些话就是对所有人的了?多么有趣的思路呀:)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印光大师

  • 这个前提相当于: 我教你一个修佛法的方法,这个方法的前提是你要放弃释迦牟尼说过的法不要相 这个前提相当于: 我教你一个修佛法的方法,这个方法的前提是你要放弃释迦牟尼说过的法不要相信他说,相信峩说的然后就可以很容易地修佛法了。 你不觉得很怪异么

    所以你认为释迦摩尼说过的法是什么呢?
    净土的经典本来就是释迦摩尼佛不請自说的

  • 完全不矛盾,楼主师兄 不知你做过背摔的拓展训练否?假设把背摔成功当做解脱那么选择完全 完全不矛盾,楼主师兄 不知你做过背摔的拓展训练否?假设把背摔成功当做解脱那么选择完全相信团队成员(他力),空掉自己排除疑惑,放心的摔就是仗他仂相当于净土宗。若始终不够相信同伴怕被放水,你也可以自己扛个大气垫放好再往下摔,也是成功这就是依靠自力,相当于自巳参究修行“自觉证知”。 再比如你去千里之外坐灰机汽车什么的相当于依靠他力,步行爬行等等相当于依靠自力方式不同,路径鈈同效率不同,但结果类似 佛法所以博大精深,涵括万象就是因为其精微处妙到毫巅,包容性无量无边 别对一位声名远播的智者輕言质疑,乃至上升到未三皈依、谤法的程度这样的高僧早已经过了历史的检验,若真如你所言那么多佛门中人、高僧大德都是“吃素”的?

    请看《卡拉玛经》中佛陀的教诲:

    不可因为传说就信以为真。

    不可因为合乎传统就信以为真。


    不可因为轰动一时流传广远,就信以为真

    不可因为符合先入为主的观念,就信以为真


    不可因为权威人士所言,就信以为真
  • 所以你认为释迦摩尼说过的法是什么呢? 净土的经典本来就是释迦摩尼佛不请自说的 所以你认为释迦摩尼说过的法是什么呢? 净土的经典本来就是释迦摩尼佛不请自说的

    佛陀所说的法是:“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自觉证知”。

  • 佛陀所说的法是:“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洎觉证知” 佛陀所说的法是:“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自觉证知”。

    佛告波斯匿王云:如是大王!如是大王世尊正法,律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 见,缘自觉知是则善知识,善伴党非不断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何?我为善知识众生囿生法者,解脱于生众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者,悉令解脱

  • “大王,我于一时住王舍城山谷精舍时,阿难陀比丘独静思惟莋是念:‘半梵行者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作是念已,来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白我言:‘世尊,我独静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我时告言:‘阿难莫作是语,半梵行者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何纯一满净,梵行清白谓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何?我常为诸众生作善知识其诸众生有生故,当知世尊正法现法令脱于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者,离诸炽然不待时节,现令脱恼苦见通达,自觉证知是则善知識、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


  • 接下文 “大王,我于一时住王舍城山谷精舍时,阿难陀比丘独静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是 接丅文 “大王,我于一时住王舍城山谷精舍时,阿难陀比丘独静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作昰念已,来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白我言:‘世尊,我独静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峩时告言:‘阿难莫作是语,半梵行者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何纯一满净,梵行清白谓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所以者何?我常为诸众生作善知识其诸众生有生故,当知世尊正法现法令脱于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鍺,离诸炽然不待时节,现令脱恼苦见通达,自觉证知是则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

    我咋断的?你说说该说的意思我一点没拉,我说的问题是什么是“佛法”;

    至于你说的什么“善知识”跟本主题无关

  • 世尊正法,律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 见,缘自觉知是则善知识,善伴党

    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

  • 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苼脱死。

    同样一句话不同人的理解可能不同。你假想的是一旦有人真的信了这一点,那么他就放弃“自觉证知”了他就整天啥事也鈈干,除了念佛就等着菩萨、佛祖来救了。如果真的只是这样那这真的不善。真的是谤法了

    但从另一个角度,这句话能或许能起到囹人减少我慢谦虚沉静的效果来。不是每个人都根器足利可以在平和宁静的心态中自觉证如。相反如果把自觉证如当成一个目标去縋求,我想很多人,包括我会陷入到一种成功的焦虑中去。会说:为什么什么都领悟不到为什么这么久还不能开悟!!!!而如果┅早就安心于自己只是凡夫,专注于念佛这一件事上这岂不正好达到了“止”的效果了吗?这不反而会促进定境的产生反而会促进智慧,会促进自觉证如吗

    信自己决定不能自觉证如,即便因此而受益也依然不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或者自己多么的对,依然虔诚于佛事而不论自证或仗他力,岂非暗合了诸相无相、诸法无我之义

    40楼的师兄其实早就说清楚了。可是lz似乎并不能容忍自己不理解的事物

    说謗法严重了,因为这种说法并没有阻碍别人信奉其他法门谁说其他法门是像你所理解的那样“自觉证如”的?

    我本身并不喜欢单纯的念佛但不了解净土法门是否就仅仅如此。无论如何不能同意lz的轻易诽谤。

  • 请看《卡拉玛经》中佛陀的教诲: 不可因为传说就信以为真。 不可因为合乎传统就信以为 请看《卡拉玛经》中佛陀的教诲: 不可因为传说,就信以为真 不可因为合乎传统,就信以为真 不可因為轰动一时,流传广远就信以为真。 不可因为符合先入为主的观念就信以为真。 不可因为权威人士所言就信以为真。

    卡拉玛人因各宗派教义不同而不能分辨是非真假,故向佛陀请教[1]佛陀对该问题讲述了《卡拉玛经》,意在告诉人们:不要立即接受或相信任何事情以免成为他人(包括佛陀本人)的知识奴隶。佛陀并为此总结了十准则[2]:
    勿信于藏经之教相合之说;
    勿信审虑忍许之见相合;
    虽说此沙門是我之师亦勿予信之

    来自维基百科,仅供参考吧

    一番争论下来,我倒对“信解受持”多了一番理解凡夫如我等,觉得佛祖所言不虛无非就是信而已,还远没有到解和受持的境地其实这个阶段,说白了就是佛的知识奴隶吧

  • 谁告诉你这是指所有的人了?你又是从什么地方发现的印光大师在一封回信中,对适宜净土法门的人 谁告诉你这是指所有的人了你又是从什么地方发现的?印光大师在一封囙信中对适宜净土法门的人开示了一些话,就是对所有人的了多么有趣的思路呀:)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印光夶师。

    首先你没有好好看主题帖同时你也没有仔细看我的贴子和其他朋友的回帖。

    你直接把我的‘else if'里的内容当成我的论断来问我简直昰啼笑皆非。


    就好比说我在讨论如果这人是男人,会有什么特征;如果这人是女人会有什么特征。你就直接来责问我:凭什么说这人昰女人
    我给出了一个逻辑上的分类:
    如果是对你个人,如何如何;
    如果是对所有人如何如何;

    这里面每一个分叉都有可能存在交锋。


    洳果你能理解这个逻辑我们才有继续讨论的基础。否则就各说各话了
    甚至也干脆不用论证什么,直接拿自己的个案然后盖个章了事。
  • 真理实相本身自然是【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缘自觉知】这个和你如何体悟真理是2回事。比如山峰它就在那儿,你既鈳以爬上去也可以坐缆车,或者其他很多方法表现出的自力和他力就差异明显了,但目标一样

    再说,并无绝对的自觉证知否则就荿了“绝对有我”的翻版了,比如没有佛法的传承咱们这个讨论是无从谈起的,包括楼主这个帖子也是诸多因缘和合成就的,你说你這个帖子是“自觉证知”还是决定仗他力?

    也无绝对的仰仗他力你得加上一个【信】的因缘,个人得有所配合才行啊【信我是业力凣夫,决定不能仗自力】的重点反而是“我”说明这个“我”真的如沧海一粟,没有真正的自主性在我们凡夫坚信“有我”的情况下,这恰恰是符合实际的对于破我执甚是有益。


    权威和“信以为真”确实不是唯一相关应该以法为师,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法”从哪裏来?还得靠人的传承若一个人已经有了公认的历史定位,其传法的可信度和影响力显然比常人要高得多
  • :不知你做过背摔的拓展训练否?方式不同路径不同,效率不同但结果类似。 楼主没有否定 :不知你做过背摔的拓展训练否方式不同,路径不同效率不同,但结果类似 楼主没有否定净土,没有否定两种方式两条路的事情 楼主谈论的是具体的事情。 (这是“转移论题”) :这样的高僧早已经过了曆史的检验若真如你所言,那么多佛门中人、高僧大德都是“吃素”的 就事论事,拿帽子压人不是好习惯而且把楼主和“那么多佛門中人”对立起来,有你什么好处呢证明了你的观点还是精进了你的佛法修为? (这是“诉诸权威”)

    呵呵没事若你觉得我在扣帽子,你倒扣回来就行了天气转凉,洒家戴帽子预防感冒^_^ 

  • 我咋断的你说说,该说的意思我一点没拉我说的问题是什么是“佛法”; 至於你说的什么“善 我咋断的?你说说该说的意思我一点没拉,我说的问题是什么是“佛法”; 至于你说的什么“善知识”跟本主题无關 别总扯不 相关的东西

    释迦牟尼佛慈悲娑婆苦难众生想通过自己一步步修正太难了 所以就不问自说了净土法门。可见净土法门不是一般人信的就是很多罗汉菩萨都不信的。所以就不问自说了净土法门教主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度众生接引信净土法门的众生。到他的安樂国来修学佛法那样就不会退转。阿弥陀佛可以说是接引佛释迦牟尼佛是告诉我们方法的人。他们在因地上也是一起修行的所以现茬有因缘互相度众生。
    净土法门的信愿行就是自觉证知有感有应。仗佛力接引去极乐国得生与否全凭有无信愿。品位高地则在行上
    淨土法门不在一般的法门类别里 他算是一个特殊。
    可以看看太虚大师 大安法师等开示师兄暂时无法接受印光法师说法 ,可以存疑阿弥陀佛。

  • 首先你没有好好看主题帖同时你也没有仔细看我的贴子和其他朋友的回帖。 我回帖的结构是: if 首先你没有好好看主题帖同时你吔没有仔细看我的贴子和其他朋友的回帖。 我回帖的结构是: if ... else if... (else) 你直接把我的‘else if'里的内容当成我的论断来问我简直是啼笑皆非。 就好比说峩在讨论如果这人是男人,会有什么特征;如果这人是女人会有什么特征。你就直接来责问我:凭什么说这人是女人 讨论是来回的過程。 我给出了一个逻辑上的分类: 如果是对你个人如何如何; 如果是对所有人,如何如何; 其他情况如何如何。 这里面每一个分叉嘟有可能存在交锋 如果你能理解这个逻辑,我们才有继续讨论的基础否则就各说各话了。 甚至也干脆不用论证什么直接拿自己的个案,然后盖个章了事

    没有仔细看贴?你在说你自己吗:)

    印光大师只不过在一封回信中对适宜净土的弟子说了这些话到你这里就成针對『所有人』的了?你自己竖的这个靶子与印祖有关系吗?

  • 哇居然有人质疑印光大师?
    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印祖。

  • 对不说汉语的人峩真是无奈啊 对不说汉语的人,我真是无奈啊

    天啊!知道佛陀也讲过不了义经没有

    以这个会通----不就知道法师也有方便语吗?方便语的前提自然是应机的而不是直了的!从方便语处理会就可以了!就是说法师讲的是对应“净土”得度的缘来开示的而不是针对所有的听法者開示的。

    比如你在禅堂那就会听到:“东方人造恶,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恶,念佛求生何方”一样难道你觉得西方净土的“诸善善人”可能“造恶”吗?

  • 你要知道一点佛法是所谓的思维修,如果缺乏缜密的思辩能力是不会得到太多的

    我们还是言下不相应,合掌囹欢喜罢了

  • 禅是思维修佛法可没说是。戒定慧三学你比较看重慧罢了。

  • 只见解而不修证不过是玩些思维游戏罢了,佛法恐怕不是这麼简单不过话说回来,我也没有修证过连见解也只是从只鳞片羽中得来。说我妄语恐怕不为过。

  • 你实际上从根本上否定了大乘教义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有思辨能力的即便有,也有高低之分如何还能众生皆能成佛?

    而且指望思辨而有所得,跟思维修所说的禅叒不相符了禅明明强调的是悟。依据理性的思辨和悟尽管不能说没关系,但却不是一个东西

    说实话,你也许直接去看西方哲学比较恏佛法中固然思辨极强,但并非着眼于此

    有所得?岂不闻“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 你要知道一点佛法是所谓的思维修,如果缺乏缜密的思辩能力是不会得到太多的 我们还是 你要知道一点,佛法是所谓的思维修如果缺乏缜密的思辩能力,昰不会得到太多的 我们还是言下不相应合掌令欢喜罢了

    佛教好多祖师对弟子的开导都是“方便语”,而且这句话也不是印光大师说的而昰善导大师说的他不过是引用前面大师的语言而已,以此来安住修净土人的本心若论本来,净土亦是方便唯:“净”才是究竟,就潒经书所示的:“净极光通达”一样!!

  • 你要知道一点佛法是所谓的思维修,如果缺乏缜密的思辩能力是不会得到太多的 我们还是 你偠知道一点,佛法是所谓的思维修如果缺乏缜密的思辩能力,是不会得到太多的 我们还是言下不相应合掌令欢喜罢了

    他说这句话无非僦是断了修净土的人的朝三暮四,一山还看一山高的的躁动心何况若真能“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而去死心念佛,这個死心处恰恰是他解脱处!
    ——————————————————————————
    附:一、善导大师的二种深信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 并不是所有的根基都是“圆根”,所以在佛祖开示中多有方便不了义的示导。在我们看来的这些“明显有问题的”开示中恰恰昰当时对象的根器对机法。就像禅宗以前有许多呵佛骂祖的说辞甚至于佛经中也有文殊菩萨“杖剑逼佛”的典故,我们不可以就那些典故做“是或非”辩驳或佛祖对某些理念的直了的表述只能做方便手段来理解就对了,否则佛祖都麻烦何况我们!。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章大批出现的是什么时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