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作坊发展为第一个登上美国进入美国

从开始酝酿到正式形成经过了┅个从无到有、从支离破碎到系统完整、从

到全球战略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酝酿、初步形成、正式形成以及冷战后时期四个阶段這种阶段性划分的依据,是国际战略力量对比消长变化的结果更反映出美国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驱使下从本土扩张到海外扩张、从海外扩张到全球扩张的历史进程。

酝酿、初步形成、正式形成

将国家安全列为全球战略的首要任务 布什政府全球战略的调整首先表现在战畧侧重点的调整上。同克林顿把对外经济关系列为外交的首要支柱不同布什政府把加强美国的国家安全列为其全球战略的首要目标。“9·11”后布什政府发表的一系列政策报告和领导人讲话都深深刻上了右翼保守、单边主义、追求绝对霸权的印记。在当前美国要全力以赴打击恐怖主义和伊斯兰极端势力;而从长远来看,还要阻止任何国家挑战美国“领导地位”的企图或努力2002年9月发表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技术的结合确定为美国面临的“最严重威胁”提出美国“最迫切的任务”是“摧毁全球范围内嘚恐怖主义组织以及任何试图获得或使用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及其制造材料的恐怖主义分子或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 把国际恐怖主义和和所谓“邪恶轴心”挂钩是布什的国家安全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2002年1月布什在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提出恐怖主义是美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还指称伊拉克、伊朗和朝鲜构成了世界上的“邪恶轴心”而且“他们可能向恐怖主义分子提供这些武器,让他们得到发泄仇恨的手段” “事实证明,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与试图开发或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是同样一些国家”这样,布什政府就更加明確地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邪恶国家”和恐怖主义联系起来提出要防止它们“联姻”。后来美国还指责古巴、利比亚、叙利亚、苏丹支持恐怖主义活动把这些国家也列入“黑名单”。 美国用武力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以后又把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目标锁萣在伊朗和朝鲜两个国家身上。伊朗对联合国核查机构采取了较为合作的态度而朝鲜则坚持要在美国提供安全保证和经济援助的前提下,才考虑放弃其核武计划因此,朝核问题在美国战略中十分突出 但是,朝核问题现在还不可能发展为美国对外战略的中心问题 “9·11”后的一系列事态,特别是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进一步激化了美国同伊斯兰世界的矛盾。世界范围内的伊斯兰教激进势力成为美国眼中的主要安全威胁。为了对付这一长期威胁布什政府企图通过一些阿拉伯国家的“重建”,在中东地区推动“民主化”以“改造”伊斯兰国家。 “9·11”之后美国决策者在伊斯兰世界和全球范围推出“非友即敌”的“布什主义”。但出于策略考虑避免打击面过宽,媄国未将恐怖主义同伊斯兰直接挂钩它把朝鲜放在“邪恶轴心”中,后来又把古巴加进“支持恐怖活动”的“黑名单”里既反映了对這两个国家特别是对朝鲜的敌视和警惕,又有掩人耳目的考虑即避免给人以美国仅仅以伊斯兰世界为敌的印象。其实无论从客观上看,还是从美国战略家的主观意识上看西方世界同伊斯兰世界之间的“文明冲突”都是难以掩盖的事实,是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和情結当然,这种冲突不仅仅是长期的民族、宗教矛盾积累而成而且有经济、社会矛盾的深厚基础。但是出于种种的政治和战略考虑,這一层薄薄的窗户纸美国决策者是不能捅破的。因此为打击穆斯林激进势力,美国人不惜编造伊拉克同本·拉登勾结的口实,并纵容以色列以暴易暴,军事进攻巴解组织。然而只要美国坚持偏袒以色列的中东政策,它在伊斯兰世界就会继续触犯众怒,所谓“改造伊斯兰”嘚目标就根本无法实现

布什政府在2002年9月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立“有利于自由的权力平衡”的概念,作为大国合作的基础 西方传统国际政治理论中的权力平衡概念,主要是指在各个强权之间通过实力较量、纵横捭阖形成的一种均势状态,或者追求这种状態的一种政策以图维持和平与秩序。今天美国提出的权力平衡概念是把“握有无可匹敌力量”的美国摆在这种平衡之外,即美国要高高在上自己不需要受别国的制约,而其他国家必须受制于美国并且它们之间还要相互制约。所谓“有利于自由”说穿了,就是有利於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在这里,布什政府把意识形态引进了“权力平衡”的观念之中 “9·11”之后的形势表明,世界主要大国之间虽然囿分歧但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布什政府称大国不仅因共同面临恐怖主义暴力和混乱的危险,而且“因拥有共同的价值观”而站在美国┅边布什政府认为,俄罗斯、中国正在发生积极转变美国可以与俄罗斯、中国、印度和美国的传统盟国共同努力,建立有利于美国、囿利于“自由”的权力平衡但“美国的国家利益不会由其他国家的立场来决定”。 美国在大国间玩的这种“平衡游戏”具体做法体现茬两个方面。一是它要同时和中、俄、印、日、欧盟国家同时拉近关系目的是不让这些国家之间任何一对关系的紧密程度超过它们同美國的关系。这样就不会出现其他大国结成反美联盟的情况。二是在地区内部形成各国相互制约的局面例如,企图让日本、中国、韩国囷朝鲜在东北亚互相制衡让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南亚相互制衡,让欧洲国家中独立色彩较强的法国、德国和同美国紧密合作的英国、意大利相互制衡美国从中渔利。虽不能说“权力平衡”思想里不包含美国需要同其他大国合作以共同维持国际秩序的含义但更多地是体现叻一种处于超强地位的谋略,是企图把别的国家当成砝码由它去摆平,搞的是“单极霸权稳定论”或者叫“美国强权治下的和平”

2002年嘚美国国家安全报告说,“我们的军队要强大到足以阻遏潜在的敌手使它们不致在追求军事力量增长时,抱有能够超过美国力量或与其楿匹敌的希望” 美国扩大军事优势的政策,使同军工有关的利益集团对美国政治、经济、外交、国防政策的影响进一步加大反过来又促进美国的安全战略向更强硬的方向转变。在新武器的研发和购置、新的海外军事部署(如在中亚)、电子战等新的作战手段等方面美國也在加快步伐。美国增强军事力量采取的具体步骤有: ——大幅度增加军费2002年2月,布什向国会提出2003年财政预算案其中军事预算增加箌3790亿美元,比2002年度增加2.7%是20年来军费的最大增幅。美国2004年度的军事预算更高达4000亿美元到2006年,美国军费可能达到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军费嘚总和 ——调整核战略和海外军事部署,加快军队转型的步伐美国在东亚等地区的驻军正在进行重新部署,以加强其机动性和从海上發动进攻的能力 ——退出可能束缚其手脚的“反导条约”,继续推行导弹防御计划的实验和实施以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为理由,限制其他国家发展军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将军事存在扩展到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蚕食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对中國形成战略压力 ——提出“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思想。布什声称冷战时的威慑和遏制战略已经不完全适合“9·11”之后的形势,美国必须准备对“恐怖分子和暴君”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提出先发制人战略,并不说明说美国要放弃冷战时期形成的对大国的威慑战略至于“先发制人”的对象是谁,美国在官方文件中指出了两种敌人一种是非国家的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另一种是反美的所谓“无赖國家”2003年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就是这种“先发制人”战略思想提出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

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南北关系和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摩擦,经济全球化遇到了一定挫折美国经济不景气,失业现象严重于是就寻找替罪羊,指控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向美国“倾销”劳动密集型产品抢了美国人的饭碗。在2004年的美国大选争夺战中布什政府为了国内政治的目的,缓囷对其外交政策的批评和压力会将公众的注意力转向国内经济。这样美国国内关于就业问题的争论更为激烈,对外的贸易保护政策和措施也更加严厉与此同时,美国的移民政策也进一步收紧

一、“9·11事件”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大调整“9·11事件”是21世纪发生的第一场震惊全球的悲剧。这场悲剧虽然表面上并没有改变世界但由于它改变了美国,因而对国际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主要是因为“9·11事件”后美国对其全球战略作了重要调整,那就是:以“反恐”、防扩散和美国超凡绝伦的实力为基点以军事力量为主要依托,以“有利于洎由的均势”为基本框架以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为主要手段,以美国的价值观为道义基础构筑一个自由国际秩序,实现美国“单极霸權的稳定”或建立“新美利坚帝国”的体系这就是“新美国世纪”或“美国治下的和平”。这一战略显然已超越了此前美国实施了半个哆世纪的霸权战略美国有人称之为“新帝国”的战略。 归纳起来“新帝国”的战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威胁做出了全新评估认为美国面临的头号威胁是“激进主义与技术的结合”,目前它所代表的主要力量是恐怖分子和“流氓国家”第二,对于所面临的威胁采取“先发制人”的战略第三,在追求美国国家利益的过程中更加强调军事手段和军事实力,通过谋求绝对的军事优势追求所謂绝对安全。第四强调美国在处理世界事务中的单边主义的“行动自由”,轻视各种国际机制和组织的作用第五,以“反恐”战争为契机构建新的大国关系框架。将中国、俄罗斯、印度这样一些美国眼中的体制外大国“整合”到美国领导的“新帝国”的体系中去;减尐美国对传统盟友的倚重;在这些大国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关系使它们更加无法对美国的霸权地位提出挑战。第六强调美国的所谓“噵德优势”以及对世界的“道义责任”,更加积极地以美国的价值观来规划和改造世界第七,主张以“自愿者联盟”或“临时联盟”或“议题联盟”代替过去那种固定的军事同盟第八,对“前沿军事部署”作重大调整核心内容是增加基地,适当减少海外驻军在亚太,美军的“前沿部署”线南移部署重点从西太平洋第一岛屿链后撤至以关岛为核心基地、以澳大利亚为后援基地、以东南亚为重心的第②岛屿链;从中东、中亚到东南亚的弧形地带,通过驻军伊拉克和中亚将沙特的驻军分散至海湾诸小国,加强在东南亚的基地网保持對伊朗、叙利亚的威慑及对东南亚的控制;在欧洲,将驻德美军移至波兰、捷克和罗马尼亚等靠近东欧和巴尔干的前沿 二、美国全球战畧调整对我国的影响由于遍布全球的利益以及拥有最强大的战略力量和全球干涉能力,美国是世界安全中最重要的因素布什政府对全球戰略的重大调整正在对我国的安全形势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照上述调整的内容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美国全球战略调整对我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美国对威胁来源的重新认识从战略上暂时缓解了中美关系的紧张。第二大国关系的重新定义,大大減少了中美之间军事对抗和冲突的可能性美国承认,大国之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和平竞赛而非军备竞赛的历史机遇第三,中美在“反恐”和防扩散方面的合作对于达成某些战略谅解提供了机会例如,美国将新疆的“东突组织”列入恐怖组织黑名单对中国打击“东突”恐怖势力予以理解;布什最近明确反对台湾某些人旨在改变现状的“台独公投”,等等第四,美国对西亚——中东——中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这一动荡的弧形地带的前沿部署进行调整表面上看好像是对中国的围堵,实际上并非全都是消极面如果理性地看待这一问题,我们就会发现美国军队的存在和基地的设置虽然从长远来说有提防、挤压中国战略空间的用意,但就目前而言主要体現在“反恐”以及阻止极端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等方面。第五美国过多地崇尚武力,增加研发新武器的军事费用发展低当量的战术核武器,强化军事优势中国的军事力量相对于美国来说在下降,这可能使中国对“台独”的威慑力受到一定影响第六,“先发制人”和單边主义的战略增强了中国的不安全感目前,这主要表现为美国在朝核问题上虽然表示愿意通过多边谈判来解决但从内心里并未彻底放弃选择武力方式,而朝核问题的解决方式直接关系着中国国家安全第七,虽然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政权改变”的目标设计主要针对“邪恶轴心”或“无赖国家”但它实际上是对民族国家主权的一种设限和颠覆。对此中国应在维护国家主权方面提高警惕 第八,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差距进一步拉大。通过阿富汗战争美国介入了与中国西部毗邻的中亚地区;通过伊拉克战争,媄国在伊拉克设立军事基地与从欧洲东移过来的美军以及它在这里最紧密的盟国以色列形成呼应之势,使得整个中东地区都处于美国绝對军事优势的掌控之下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东地区对于中国的战略重要性也正在迅速增加这样中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

能源安铨问题和其他挑战。第九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大调整使现行国际安全体系和秩序面临重大挑战。由于美国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蔑视現行国际多边军控机制,以战略平衡为核心的国际军控和裁军体制正在逐步瓦解;由于美国强调自身的所谓“行动自由”在处理国际争端和矛盾中过多地采用单边主义的做法,以联合国为核心、以集体安全原则为基础的冲突解决机制被不断弱化;也由于美国更多地将自身嘚安全建立在军事力量的基础上使得军事因素在国际安全领域重新占据主导地位,国际关系中强权政治的色彩进一步增加第十,美国哽加强调用军事手段来处理国际问题的做法可能会使美对台军事关系进一步升级,中国的统一大业面临更大的障碍而在国际、地区和雙边事务中,面对一个奉行实力政策、蔑视国际制度而又咄咄逼人的美国中国将可能遭遇更多的安全难题。第十一由于中国的崛起及Φ国绝对力量的增强,加上中国的政治制度美国对中国的战略疑虑始终是存在的。美国国内不时有人提出美国要深谋远虑防患于未然,即使不能阻止至少也要尽量拖延或推迟所谓中国“霸权”的到来对布什政府有影响的保守派实际上还是将中国视为一个最主要的潜在嘚战略竞争对手。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美国全球战略调整对中国的影响有利有弊。

有利的一面是:由于美国战略重心向“反恐”倾斜一度彰显的中美矛盾变得不那么突出了,而且通过“反恐”和防扩散中美在安全问题上找到了重要的共同利益。中美在这些问题上卓囿成效的合作有可能增加相互信任的成分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双方之间存在的战略误解。而美国提出的大国协调尽管带有很强的美国主導色彩但如果中国应对得当,有可能为包括中美合作在内的大国合作带来新的潜力和动力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美国对外战略中强烮的单边主义色彩、以及赤裸裸的帝国主义逻辑正在急剧地消耗美国长期积聚起来的所谓“软力量”,从而使美国的国际号召力大打折扣与此同时,它与整个国际社会的矛盾不断扩大美欧分歧日益突出,美国与伊斯兰世界之间的敌对情绪有增无减如果美国被这些越來越多的对外问题所缠绕,对中国来说可能意味着有更大的战略回旋余地或相对较长的战略机遇期。 不利的一面是:美国把战略重心放茬从西亚经中亚、南亚、东南亚到东北亚“不稳定的弧形地带”实际上这个地带就是中国的“家门口”,也就是说未来的国际热点问题囿可能主要发生在中国的周边美国的驻军、美国的前沿基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束缚了中国的手脚,从长远看这将使中国在地缘政治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总之在美国塑造“新帝国”的全球化政治秩序的过程中,中国将如何行事才能最好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实现和岼崛起,这是需要深思熟虑的大问题

美国战略思维的基础是美国利益至上,因此容易忽视别国利益

把美国人的人权置于他国人民的人權之上,也就难免会引起反弹作 者认为,美国如果坚持推行这种世界战略最终很有可能把俄、中推 向敌对一面。倘若此种局势出现卋界便会退回战争或冷战的黑暗之 中。

20世纪在世界各国争先恐后地迎接公元第3000载的气氛之中比 常规计算提前一年划上了休止符。

20世纪是┅个生活节奏的速度与年俱增的世纪一个美多、丑亦 多,光明与黑暗共生并存的世纪在这一段历史里,人类的智慧得到 了极大幅度的施展伟大的发现和创构可谓频频闻而无尽。但是另一 方面人类也经历了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制度之下的磨难,目睹了两 次世界大战的苼灵涂炭见证了柬埔寨的累累白骨和科索沃的弹飞魂断。

人类在20世纪所经历的最严重的黑暗莫过于战争、掠夺和动乱 。这种黑暗的背後则是损人利己的贪婪私欲是处在个人、群体和国 家几个不同层次上的属于损人性质的私欲。

在21世纪里人类如果要最大限度地享受光奣,最大限度地减少 乃至于避免这一类黑暗就有必要创立与前不同的思维和制度,尤其 是涉及国际间互动交往的思维和制度

以全球化為背景,从根本上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的新制度其缔 造似乎可以参照人类现有的三大创造:

(1)美国国内的自由竞争、参与机会均等,按功論得和劳资双赢 的制度

(2)儒家文化中追求“中和”的宏大理想以及“和而不同”、以 “仁”爱之心待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3)国际奥林匹克运動会所体现的竞争图强而不损及他人以及 依靠公平代表所有参赛者利益的超国家组织去制止参赛者的违规行为。

公平地说应该看到,媄国人民的确具有世界第一流的创意他 们不仅创造了强调民众个体活力的公路赛车型经济发展模式和领导世 界潮流的科学技术,更创造叻适用于西方世界的最典型的政治民主制 度和限制垄断、公平竞争、劳资双赢人人有机会发展的国内社会制 度。这些创造除了政治民主制度以外,基本上都是在20世纪完成的 它们是美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

这里所说的公平发展以及参与机会均等的制度在媄国调解了阶 级冲突和种族矛盾,防止了剧烈的阶级革命同时也为公路赛车型经 济发展模式的实施准备了一项必要的条件。这种制度相當有效地解决 了霍布斯(Hobbs)所提出的潜在的社会性大混战、大混乱的问题, 虽然与霍布斯所强调的解决办法不尽相同

在走向全球一体化的21卋纪里,这一制度一旦国际化建立在以国家局部利益为出发点的实力政治基础之上的国际政治体制 ,我们这个多乱的世界同样可以在相當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像美国 国内那样取得和平、稳定与安宁。

美国是当代的第一强国它的影响及于世界各地,建立如此公平 大度的铨球性运作制度必须由美国扮演关键性角色,而美国倘要胜

任这一角色就不能不调整它在目前所推行的世界战略。

美国现所推行的世堺战略是以实力政治为基础、以普及(西 式)民主和维护(西式)人权为部分口号、以美国永久支配全球为目 标的战略。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美国一方面极力强化自己的实 力(如白宫谋求修改关于控制反导弹战略导弹的美苏协定,以便发展 TMD;国会山则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的条约)同时努力维持对 日本和西欧的盟友式控制;另一方面则把大量的精力用于抑制和削弱 俄、中两国,同时不管三七二┿一地向其他国家输出西式的民主人权 制度 北大西洋公约集团的东扩,该集团对南斯拉夫的武力干预美国 对比邻俄国的中亚国家的拉攏以及围绕石油资源而对俄国展开的利益 争夺,摧毁了俄罗斯的幻想使这头身染重病的北极熊深深地尝到了 “兵临城下”的滋味。 至于Φ国美国也是在正面交往的同时,设法利用每一个机会 在一定的限度内,去干扰和牵制它 克林顿总统在迎接2000年的讲话中公开宣布,為了美国的利益 美国要去改造这个世界,而不是让这个世界去改造它抑制俄、中两 国大概是克林顿所说的改造这个世界的压轴戏。 从傳统的现实主义政治的观点来看这样的战略合情合理,但从 世界未来的大局来看它却不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它包含着非常危险 的弊端这一弊端的根源便是美国利益至上和以此为基础的冷战思维 与实力政治。 因为美国利益至上便容易忽视别国的利益,容易把美国人的囚 权置于他国人民的人权之上这样就难免会引起反弹,因而在美国 战略的压逼之下,中、俄靠拢是合乎逻辑的日前美国官员警告,洳 果俄、中关系的发展误入歧途是危险的。然而美国或许尚未意识到 中、俄靠拢乃是美国进逼的必然结果。美国如果坚持推行它在所采用的世界战略最终把俄、中推向敌对的一面是大有可能的。倘 若此种局势出现世界便会退回二十世纪的战争或冷战的黑暗之中。

美國应该解脱一国私欲的羁绊超越狭隘的实力政治的视野,改 变其世界战略努力使美国国内的公平竞争、机会均等的社会制度国 际化,並且参照儒家的“中和”与“仁”爱的主张以及奥运会的管理 、运作原则在此种国际化的过程中,对美国的经验加以调整、完善

促使铨世界共同努力,在21世纪建成一个和谐、稳定、公平、互重 的新世界一个和而不同、百花竞艳的新世界,一个由公平代表所有 国家利益嘚国际组织去制裁侵略者、制裁策划国际动乱者(包括制造 经济动乱者)、而不是由一个或几个国家按照己方利益去支配全球的 新世界 這样的战略转变是极其艰难的,但是它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更 能造福于全人类,如能实现那必将是美国最伟大的创举,也将是美 国有能力献给二十一世纪和公元第三千载的最佳礼品

国内政策应对危机 新总统上台伊始面对的最困难的任务是,如何使美国走出经济危机奧巴马不久前提出了一个同他的长期经济日程相结合的600亿美元的刺激政策,要对中间阶级、 低收入者以及小商业实行减税他还打算通过對新能源工业的投资来创造500万个新的、高工资的就业机会,并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即修建公路、桥梁和学校来创造200万个工作机会。由于石油价格的下跌奥巴马暂缓考虑对石油公司征收巨额利润税。他还公开支持政府财政部对主要银行注入2500亿美元资本的做法 此外,奥巴马主张对那些陷入困境的州提供大量联邦资金帮助它们资助公共工程以及教育和医疗救助项目。而这是共和党所反对的为了整顿金融体淛,他将采取措施使金融机构受到政府更严格的监管并使监管机构合理化,还将严厉打击市场投机 奥巴马社会政策的核心是通过减少對25万美元以上收入家庭的税收减免以及雇主的支付,建立一个覆盖所有人的医疗保险制度;对无力支付保险的低收入家庭提供补贴同时盡量降低保险费用。他计划在其第一任期结束时创造一个所有人都能负担得起的医疗照顾计划;要让所有的儿童拥有健康保险。 对外政筞重排优先顺序 希拉里·克林顿在预选中曾经攻击奥巴马毫无外交经验,因此难以胜任总统之职。但是,有人亲耳听到,奥巴马在私下里承认,“ 的确缺乏外交经验,但 会把最好的外交事务专家请来为 工作”而且接触过奥巴马的专家学者都认为,他是一个头脑异常清楚、思路敏捷、善于听取专家和顾问意见的人这有助于他很快熟悉和掌握外交事务。由于奥巴马很少有处理外交事务方面的记录这里对其鈳能的外交政策的描述只能以他的言辞和他所选择的外交政策顾问的政策倾向为依据。 奥巴马宣示的外交政策的基本框架是:恢复美国在國际上的领导地位;改革并增强国际组织;加强美国的同盟关系;加强北约以对付21世纪的威胁;促进在亚 洲的新的持久安全;与其他国家┅起同全球气候变化作斗争奥巴马在2007年4月26日的民主党初选辩论中说,欧洲是美国长期可靠的盟友日本多年来是美国在亚洲的出色盟友。世界的引力中心正在向亚洲转移中国正在崛起。中国既不是 们的敌人也不是 们的朋友,而是 们的竞争者奥巴马还支持乌克兰和格魯吉亚加入北约。 奥巴马反对美国在国外强加民主但他建议制定一个全面的指导国家构建和促进民主的计划,运用美国的软权力通过媄国民主基金会和建立其他新的机构,来帮助解救和重建非洲、亚洲和中东的失败国家他的顾问强调,奥巴马确信后冷战时代各国都处於无法摆脱的相互依赖之中他曾经写道:“这个新时代的领导必须认识到,每一个美国人的安全和富裕同生活在 们国界之外的那些人的咹全和富裕息息相关必须承认所有人的天生平等、尊严和价值。为了同全球贫困作战奥巴马保证要在2012年把美国的对外援助翻一番,达箌每年500亿美元他计划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进行投资;到2020年时帮助建立起一个“全球医疗基础设施”来同传染病做鬥争;并建立一个20亿美元的全球教育基金。 在外交政策方面伊拉克、阿富汗和伊朗的核问题将是新的美国政府对外政策中的三个最重要嘚考虑。其中何时和如何从伊拉克撤军是一个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奥巴马曾经说过,在他宣誓就职之后他将立即着手撤军,以每月一箌两个旅的速度立即撤回作战部队。但是究竟要留下多少部队善后他们的任务是什么,他们将再驻守多久对于这些问题,奥巴马还沒有给出具体的回答他的一些顾问建议,至少要在几年里保留6万至8万人的部队 在伊朗核问题上,奥巴马表示“ 将在任职期间尽一切努力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为了美国的利益他愿意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同伊朗领导人会谈。在伊朗核问题上民主党内的专家认为,媄国发动战争的可能性及其微小或许只有3%-5%的可能性,因为军队认为这是一场打不赢的战争 据奥巴马的亚洲事务顾问说,朝核问题对于噺政府来说可能是排在第四或第五位的问题在朝核问题上,新政府将继续支持六方会谈但同时可能更强调同北朝鲜的双边谈判。 在反恐战争方面奥巴马表示,他将在新政府组成后的100天内到一个主要的穆斯林论坛上发表演讲,重新界定美国的反恐战争他将表明:“ 們没有同伊斯兰教开战。” 除上述问题之外环境问题也将是美国关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有可靠的消息来源指出与以往的美国政府不哃,新一届政府将开始重视这一问题环境问题将会成为美国国际对话中的主要议题。 关于奥巴马对小布什总统的单边主义的摒弃和软硬權力并重的主张哈佛大学教授、前美国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不无欣喜地说,“ 相信奥巴马可能在使用美国的软权力方面取得惊人的成就。” 对华政策不会偏离主流 美国的中国通们众口一词地认为,奥巴马的对中国和亚洲政策不会偏离主流根据兰普顿的看法,在最近嘚七任美国总统中尼克松、卡特、里根、克林顿和小什在 其竞选期间都曾呼吁要在对华政策上做重大改变,而其中主张更严厉对华政策嘚三位在当选之后就由于战略需要、资源的限制或经济利益而放弃了竞选时提出的政策主张他们是里根、克林顿和小布什。他们的对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同前任的对华政策保持了一致性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前任采取的是更为明智和务实的、也更为平衡的对华政策。 虽然迄今奥巴马尚未形成具体的对华政策但其亚洲政策和对华政策顾问大都有在政府中工作的经验,而且他们对中国都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嘟深知延续美国对华政 策主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一主流政策就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应同中国建立良好、稳定、互信的外交關系。这些政策顾问中包括杰弗里·贝德、理查德·布什、李凯南、戴维·兰普顿等

人奥巴马对外政策方面的主要顾问之一杰弗里·贝德十分肯定地说,奥巴马的对华政策将有很大的延续性,正如从尼克松总统以来的七位美国总统政策的相似性要大于差异性。 奥巴马政府一萣会全面审查各个领域里的对华政策,包括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关于中美经济战略对话,2007年奥巴马在总的原则方面做过一些正面评论表礻继续进行战略经济对话是“一个好主意”。据分析中美之间的战略经济对话会继续进行,因为考虑到中国如此庞大和重要继续进行高层次对话是非常必要的,况且未来国际体系和国际局势的稳定将依赖于大国在重大问题上的合作。

在贸易政策方面由于民主党同工會的密切关系,以及工会在大选中对奥巴马给予的巨大支持奥巴马一定会倾听工会的意见,也会比共和党政府更加强调劳工权 利但是奧巴马的贸易政策不一定会是保护主义的,这不仅是因为奥巴马的主要经济顾问都是自由主义的国际主义者例如罗伯特·鲁宾,而且因为奥巴马本人相信,贸易壁垒是有害的,只有自由贸易才能使美国的经济更具竞争力。副总统拜登的主要助手简努齐认为,中美在贸易方面巳经形成了良好的机制民主党将应用这一机制,不过可能会对中国有更多的批评 新一届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可能发生的另一个变化是人權政策方面的变化。据说迄今为止奥巴马还没有就人权问题作过演讲。但是 们不能忘记人权问题自卡特政 府以来从来没有从美国的外茭议事日程上消失过,而且民主党历来比共和党更加重视国际人权。因此在人权问题上,奥巴马政府可能会对中国有更多的批评不過简努齐曾评论道,下面一段话反映了美国当前对中国的人权政策:“在人权方面 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中国做了什么而不是集中在中国是什么样的制度。”

除美国的极端保守主义者之外美国朝野都一致认为,美国政府现行的对台政策是明智的这一政策应继续下去。这也昰奥巴马的看法5月20日奥巴马在写给马英九获选的祝贺信中说,他的当选和就职对于台湾人民、全世界的民主势力、台湾海峡和西太平洋嘚和平与稳定是一个促进因素他将支持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遵循中美之间的三个联合公报和美国的《对台湾关系法》;他也将支歭马英九与大陆建立更加密切关系的努力并认为这些努力将为海峡两岸更加稳定和可预料的关系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奥巴马还表示美國将继续向台湾提供用于自卫的必要的武器。这些都是现行布什政府对台湾政策的延续 当然,美国总统的实际政策历来都同他们在竞选Φ的许诺或倡议有一定的差距究竟奥巴马政府未来的内外政策会是怎样的, 们还需观看他的实际行动

  • 1. .国际频道[引用日期]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文章內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经济周期,特别是下行期并不可怕。就像我们人都有兴奋嘚时候跑得更快,但你也会生病”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9月1日在北京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表示,“经济也是一样的你下行期就是洇为你生病了,生病要干什么要排除掉那些低效率的企业,我们现在叫它们僵尸企业这是个很好的机会。”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

  姚洋觉得“现在对中国经济潜力的看法过于悲观”,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取决于投资增长率据他计算,“只要我们的投资率能保持在12%以上在12%到15%这个区间里面,未来5至10年我们的潜在增长率达到6.5%以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而支撑增长的两大引擎除资本積累之外,还有跃升的科技实力随着中国的R&D(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不断提升,姚洋推论“在2020年到2023年之间,中国趕上成为世界真正的第一大经济体。我们那个时候科技的投入也会达到美国的百分之七八十,这是不得了的一个投入”

  在姚洋看来,中国的创新能力被自己低估了“未来10年、20年、30年,将是我们技术对他们(发达国家)冲击最大的时候,中国会全面赶上他们”随着出口加工业长达20来年带来的知识储备,中国的民营企业卧薪尝胆正摩拳擦掌于占领行业的技术。

  就短期而言姚洋认为,政府措施的组合拳怎么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经济的短期走向。他建议“财政政策要加力,货币政策稳健一点”对处于周期性下荇期的中国而言,掐紧信贷的水龙头是不可取的分清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是对症下药的关键之一。

  除此之外关于影响经济增速的洇素有哪些、新动能和新的增长点在何处、供给侧改革的现状如何和寻找突破点等等,姚洋也都做出了解答

  如果没有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国工业化进程将持续到2020年

  澎湃新闻:先讲讲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吧GDP增速6.7%,是比去年同期回落了0.3个百分点其实从2010年开始,Φ国经济的增速在放缓那您觉得这是周期性的还是结构性,外部性的还是内生性的问题

  姚洋:我觉得都有,片面地讲哪一方面都鈈是太正确我觉得第一个登上美国原因还是外部性,就是说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世界都受到影响,中国已经跟世界融合得那么深你不可能独善其身。

  中国这次遭受的冲击基本上跟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所遭受的是一样的。而且我们在前面的20年,和日本在那前面20年所做得一样都是出口导向,高度地依赖世界市场日本那时候遇到石油危机,石油危机一来他们出口导向的政策基本上都放棄了。

  近期还有一个例子就是亚洲四小龙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也是让他们停滞了一下子对他们整个经济结构(造成影响),当然他們那一轮调整比较小四小龙受到了冲击,我们那时候也受到了影响1997年对我们影响其实也很大。好在2001年之后我们加入世贸组织,然后叒开始起飞

  外部因素不可忽视,因为外部因素会导致你整个经济结构的变化我们做过一个数量研究,在一个很复杂的模型中把Φ国的数据给放进去。然后我们再用这个模型,去推测如果没有这个(2008年)金融危机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化应该会从什么时候开始。在產业结构变化中三大产业的变化通常是这样:农业的份额下降,服务业份额上升工业的份额先上升后下降。那么在金融危机之前中國的工业份额一直在上升,除了亚洲金融危机那短暂的几年我们有下降之后我们又开始上升。我们这个计算的结果是什么呢――如果沒有金融危机,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应该持续到2020年

  这个跟日本、都是可比的。因为当他们进行所谓的去工业进程就是工业化到了頂峰,然后比例开始下来这叫去工业化。他们的工业化顶峰都是在他们的人均GDP达到1.2万美元左右按照2005年的美元计算。1.2万美元我们是没达箌我们现在大概1万多一点美元,还没达到1.2万美元那跟我们这个模型的推算也是可以吻合的。我们推算(如果没有2008年金融危机)到2020年,我们的人均收入基本上可能也是那个数是1.2万(美元)、1.3万(美元)左右。

  由于这个外部冲击我们的内部结构必须调整,原来是笁业推动的现在要靠服务业推动。工业的比例越来越低而服务业的比例越来越高。但是服务业增长率赶不上工业,全世界都这样從1978年到2008年,这30年间我们工业的人均产出,也就是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了12倍。也就是说2008年的一个工人相当于1978年的12个工人。服务业呢从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间一直有增长,增长缓慢虽也很可观,是4倍你看出来差距了。当你工业的份额下降服务业的份额上升,靠服务业来嶊动这样的发展就非常困难,经济增速也会下来

  中国科技进步惊人,看好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

  澎湃新闻:所以主要是外部性导致了经济内部结构的变化。

  姚洋:是说外部性因素导致结构调整过早到来去工业化过程提前到来。这是我的结论这是一点。苐二点我觉得不能忽视周期性的因素。我们现在其实是处在一个至少说经济周期运行的下降期。一个完整经济都有个景气期、有个下降期从1992年开始,我们大概是这样子两个完整的周期:1992年到1997年上升,1998年到2003年下降然后,2003年到2012年上升2012年下降了,基本上每7年一个小周期每14年一个大周期。

  周期因素不能忽视掉我觉得我们的好多政策争论都是因为没有分清楚什么是周期性因素,什么是结构性因素这样的话,下药就下错了我个人觉得,承认周期对我们制定正确的政治经济政策是非常关键性的。而且经济周期,特别是下行期并不可怕。就像我们人都有兴奋的时候跑得更快,但你也会生病生病要干什么?你体内有细菌、病毒你要跟他们作斗争,把他们給消灭掉经济也是一样的,你下行期就是因为你生病了生病要干什么?要排除掉那些低效率的企业我们现在叫它们“僵尸企业”。這是个很好的机会你如果这个经济一直上升,大家都跟着跑嘛所以3个方面因素都有。

  澎湃新闻:讲到周期性是不是不会持续太玖,是在未来多少年内这个下行期会结束吗?

  姚洋:短周期、半周期大概是7年那如果这样算,2012年到现在是第4年那就是还有3年。泹当然了不能拿历史来做完全地类比。而且我们的增长速度哪怕上来了,大概也不太可能像以前一样毕竟你这里还有结构性因素。結构性因素首先让我们的潜在增长率下来了那我们现在的真实增长率到底是高于潜在增长率,还是低于潜在增长率这个判断也很重要。

  澎湃新闻:那你的判断呢

  姚洋:首先第一点,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到底多高发达国家你要计算它的潜在增长率比较容易,因為它只有一个因素就是技术进步率。技术进步率就是它的潜在增长率基本上就是这样,因为它经济进入稳态那中国呢,不光有技术進步率而且还有资本积累,因为我们的人均资本还能积累所以它取决于你的投资增长率到底有多高。投资增长率上去了那么你的经濟增长率就会上去。但我们技术进步率其实也很高我觉得现在是对中国经济潜力的看法过于悲观,中国的实际发展特别是横向比较,Φ国的科技进步是惊人的

  澎湃新闻:横向比较是跟同类的发展中国家比较吗?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占GDP比重是2.1%现在设定的┿三五的目标是达到2.5%。2.5%是个什么概念呢美国是2.7%。那么到那个时候中国的GDP总量恐怕要达到美国的80%以上。这也是我的推算我的推论是在2020姩到2023年之间,中国会赶上美国成为世界真正的第一大经济体。就是说我们那个时候科技的投入,也会达到美国的百分之七八十这是鈈得了的一个投入。

  现在中国已经第二了但按照比例算,中国不是第二因为有些小的经济体,它这个比例非常高日本就比我们高,有百分之三点多韩国好像百分之四点多,但韩国是因为体量小但如果到2020年,我们达到2.5%这就意味着我们会超过很多的发达国家。這个是一个非常大的改变因为我们的人均收入到2020年,可能只会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大概也就这水平,甚至还不到但昰我们的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已经超过他们,你还说对中国的科技进步没有信心

  澎湃新闻: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吗?

  姚洋:不是这个跟中国的出口导向有关系。因为我们制造了海量的储蓄钱多。就像日本日本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的20年,它的最大困扰就是钱太多储蓄多。可是这一轮中国比日本制造的储蓄还多。我们现在的储蓄存量是世界储蓄存量的40%你怎么把这些钱给花掉?這是很大一个挑战好在我们把很大一部分都花在科研上。我遇到一个化学家他说化学的英文chemistry就是 chem is try,意思是化学是什么就是你天天try,莋实验这些都需要花钱,花钱多了就可能产生成果。

  澎湃新闻:是指政府的财政投入吗

  姚洋:以前是。我们现在的R&D投入絕大多数是我们私人部门做的。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反正是企业做的,而不是国家做的这也是跟以前很大一个差别。

  把脉中国经濟要厘清周期性问题与结构性问题

  澎湃新闻:但是现在有一个情况,包括今年7月的数据出来现在民间资本的投资意愿很低。

  姚洋:意愿很低是因为你现在是周期性的没有人对未来有信心。在你经济下行时面临的问题都是一样的。可是现在好多人在想唉呀,中国又出了体制问题了!因此赶紧去找体制里头的问题其实很简单,这就是个周期因素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大家抱怨的也是企業都不投资了,银行都抱着钱死死地抱着,赶紧把贷款收回来钱在手里头最安全,都怕呀你不知道你投下去是不是又会失败。

  這是一个信心问题周期性的信心问题。可是我们把周期性的问题看成体制问题然后到处找体制的问题。比如说有人会问是不是银行叒不给中小企业贷款了,不给民营企业贷款了这个问题存不存在?当然存在可是这个问题存在了多少年了?20年、30年都在那,为什么偏偏现在它出问题了对吧?显然它不是原因;要是这就是原因的话那它过去也是。

  澎湃新闻:我们看待一个经济问题怎么去作絀判断,是由于结构性的还是因为周期性的原因引起

  姚洋:这个其实是很难,为什么很多人犯错误呢他们看到一个问题,马上去找结构性的问是我们体制又出问题了?可是你要有点经验你马上知道,这是一个周期性的问题有没有一致性的标准?我说没有这僦靠你的经济学素养,要有足够的训练首先,你得要有个框架其次,你得有经验你读的文章足够多。框架加经验再来做一个判断。

  大的方面来说如何判断说我们国家是处在周期下行期,还是说纯粹是因为结构的问题刚才我们说到潜在增长率,我还没说完應该来说,判断我们国家是不是说处在经济下行时期一个指标是看你的实际增长率是不是比你的潜在增长率低。如果你低基本上可以判断你是处在下行期。当然你还可以辅助其他指标,比如说PPI是负的CPI其实我们过去几年,我的估计也是负的因为大部分地区的房价在の前的一段时间是跌的。但是房价在中国CPI篮子里占的份额不够。所以CPI显示出来还是正的正的零点几。如果你把房价的下降正确地放茬我们的篮子里,加上权重我估计也是负的。

  这样综合起来看中国的很多问题,恐怕是这个周期性的问题你的实际增长率低于潛在增长,还有你的CPI、PPI都是负的我们的潜在增长率到底有多高呢?这取决于你的投资率我们的计算是,如果你的投资的投资增长率在12%鉯上大概可以保证我们未来5到10年的平均(潜在增长率)达到6.5%。而未来5年呢应该超过6.5%,可能6.7%、6.8%以上

  中国政府出台各种刺激政策稳住经济大盘,是完全正确的

  澎湃新闻:能具体谈谈你对中国经济形势的短期和长期预判是什么样的吗

  姚洋:先说长期吧,因为短期它取决于你的好多政策长期来说,我们的潜在增长率只要我们的投资率能保持在12%以上,在12%到15%这个区间里面未来5至10年,我们的潜茬增长率达到6.5%以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一个是因为资本积累再一个,是我们的科技实力在上升

  好多人都说,那你没看到我们的勞动力供给在下降劳动力供给是在下降,但是这个下降的速度说实在是很慢的,并不快每年,我们劳动人口的数量下降大概是300万箌500万,占我们全部劳动力的比例是多少呢不到1%。当然也不是说是个小数也是蛮大一个数,但是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教育会补偿劳动力供给的数量。你们这一代所受的教育比现在将近60岁的要高得多。与此同时你们受的教育质量远远高于他们。

  我们北大中国家庭跟蹤调查(S)是一个全国跟踪性调查,已经好几轮了我们用这个调查的数据做过分析,发现中国的数据跟世界其他国家都不一样其他國家你要看收入和年龄的关系,一般是驼峰形的中年人收入最高,老年人和年轻人收入都低中国不一样。中国是一个U型的年轻人高,中年人低老年人也高一些。老年人是因为这部分还能留下来工作的人基本上是高收入的,低收入的都退休了这个解释可能是比较嫆易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年轻人的收入水平要高于中年人的收入。这是因为青年人受的教育比中年人数量多、质量高教育回报率也超過中年人。年轻人多受一年教育你的收入增长12%,中年人大概只有6%左右差距非常大。

  未来要担心的不是担心劳动力不够,而且劳動力太多了机器人会不得了,全世界都在担心机器人哪一天把人全替代了。中国肯定也是一样的富士康都在用机器人了。担心劳动仂下降我觉得这个有点夸大了。

  我们这个人口数量下降其实最大的问题不是在供给面,而是在需求面当我们人口老化之后,需求会下来这大概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这是长期短期呢,要取决于政府政策政府到底采用什么样的政策,会决定我们这个增長率到底有多高一季度,我们等于是开闸放水信贷一下发了6.59万亿,这个相当于大概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约70%的信贷放出去了但是,第二季度下来了所以上半年和往年持平了。

  但是我们在财政方面,又出现了新一轮的地方举债也放开了。所以你看这些政策组合拳┅出去之后经济马上复苏了。企业都高兴因为价格又涨了,大家又活过来了所以这个短期,跟宏观政策是高度相关的

  那可能佷多人说,你这样不是又走老路吗所以这里头就是一个短期和长期的问题。如果你真正是一个短期的衰退该不该刺激?没有一个国家說我见死不救看着你衰退,我不管了我不仅不管,我还掐紧信贷的水龙头让它不流了,期待着你们死掉一批然后信贷再运转起来,僵尸企业没了杠杆率也下来了。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经济在衰退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你把这个水龙头给关死掉了,不让信贷鋶通了这是研究1929年大萧条得出来最重要的结论之一。当时当了总统他是保守派。刚当上总统他一下就遇到了衰退,他做的就是把信貸给掐死了结果呢?这个衰退就非常非常深,大家都没钱了运转不起来了。短期的问题就要用针对短期的、反周期的措施。

  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出台各种刺激政策,稳住经济的大盘是完全正确的。否则情形不可预料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我觉得我还是贊同这样的做法

  短期内呢,我觉得还是财政方面还是得有一些力度,货币方面呢要稍微谨慎一些。因为中国特殊的国情在里面货币传导机制不畅,信贷无法到最急需资金的地方去

  然后同时,还是要做一些改革我们现在这种地方的融资方式,是有问题的我们现在地方政府做的好多投资都是公益性的。修桥补路、基础设施其实都是纯粹的消费。比如我们建地铁那具有生产性吗?没有它怎么提高了我们的生产力了?即使有也是一丁点的,让大家出行方便了一点有效需求有两方面,一个是消费一个是投资。投资吔是一个需求而且它改善(,)的福利。所以我们老说要转变成以国内需求为主,可是投资也是一种需求嘛不是一说消费就一定是我们吃、穿、服务业,一提投资就吓得要死就觉得是浪费。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没错只是融资方式需改进

  澎湃新闻:包括G20,都把基础設施建设列为重要的议题基础设施建设是否是一个可以兼顾短期增长和长期调整的突破口?包括就是8月份的制造业PMI也在荣枯线以上了囿人分析原因之一是最近两个月,发改委批了多个基础设施项目

  姚洋:基础设施项目是有用的,不要小看我们好像一听这个就以為又回到老路上去了。中国需要投资但是我们要改变它融资的方式,这些融资方式是不对的本来这种都是具有公益性质的,是几乎没囿回报或者回报周期极长的那在这种情况下,他到市场上去融资对不对

  澎湃新闻:不符合市场规律了。

  姚洋:对不符合市場规律了。拿这些项目到债市上去融资给的利息都很高的, 7%以上那你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债市就被它给冲毁掉了企业你就甭想发出債去了。那老百姓都去买地方政府的债因为这是比较稳妥的一个投资。但地方政府是铁定还不了这笔钱的

  首先呢,第一个登上美國是目的的错配目的和手段完全是不对的,目的是公益性的手段是市场化,这就不对第二,期限也不对即使有回报的基础设施,囙报就是10年、20年但市场上给它就是3年,对吧就是逼着这个地方政府是借新债还旧债,借新债还旧债

  澎湃新闻:不停地恶性循环。

  姚洋:恶性循环了所以怎么解决呢?我觉得这两个办法:

  第一个登上美国现在我们这个预算法改了,地方政府可以发债峩们也是在允许地方政府发债,但发的大部分是用来做债务置换的把他原来那些市场上发的债转换成国债。这样做是对的把短债变成長债,变成国家的债务这个我完全赞同。

  但另一方面呢你的新债方面要增加一些,让地方政府有一定的实力来搞一些投资。第②方面我们即使要到市场上去融,你一定要把地方政府的市政债定义清楚市政债一定是跟着项目走的,就比方说我们这里要建一个这個电厂或者说这个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是完全公益性的按照商业来说,他肯定盈利不了但是,政府说清楚我给你的补贴是多尐,你处理一吨废水我补贴你多少钱,把这个说清楚或者说,我就给你这块土地我从此不管了,就是土地作价给了你了,这就是峩的补贴然后污水处理厂拿这个项目,到市场上去融资这样,就基本上变成了一个企业债了但是它是公益性的行为,所以我们也可鉯叫做市政债完全是根据市政项目,这有个什么好处呢就是地方政府不是直接去办,而是融资跟着这个项目走你甚至在这个项目还鈳以搞PPP,外面的私人投资者可以加入然后你钱不够,我再到这个债市上去融不要搞的是政府直接的债务,你也不要搞担保

  澎湃噺闻:让企业自负盈亏,提高效率

  姚洋:效率,还有透明度让老百姓要看这个企业到底好不好,把政府的补贴打进去能不能盈利。(债)他发得多高我就可以买了,那时候你可能不需要7%了5%也许你就会拿到了。

  澎湃新闻:企业愿意做这样的事情吗

  姚洋:政府要保证它的盈利,保证他每年大概有5%到8%的盈利那有些私人投资者还是愿意做的,因为这是比较稳妥的政府出钱,出地都行戓者给一个政策,都行然后他就运营20年或更长时间。反正就是和它切断了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中,最看好机械制造和电子行业

  澎湃新闻:就目前的中国经济现状来说最看好的一个增长动力是什么?

  姚洋:我想大体上可以说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们嘚优势或比较优势还是在机械制造电子行业。机械电子制造是我们国家长期的主干工业我们从1950年代开始,就花了大力气来做这个有┅段时间它不太行,但现在你发现它又起来了你看我们的(,)、徐工,这在世界上都是一流的企业我们在电子设备的制造行业,像也是赱到世界上前列,还有我们的机床制造也是走到世界前列来了。

  那电子行业为什么也有优势呢跟我们搞出口加工业有关系,搞了這么多年出口加工我们在电子行业积累了海量的知识储备。我估计中国最终的优势就是在机械、信息和电子行业结合的地方。几个成功的国家美国、、日本都是在这些行业领域里头,占据高峰的我们国家现在基本上进入第二梯队了。

  澎湃新闻:那像现在全球市徝最大的十大企业里面中国占了五家,半壁江山了背后的原因会有哪些?

  姚洋:最重要的还是中国市场太大中国有一点弯道超車的意味。大家突然一下手机就普及了然后在移动端,我们一下子就走到前列去了其实我们最好的互联网公司还是腾讯。腾讯是有创噺的它是把所有的东西集成到一起,而且还有新的业务这些业务别的地方都没有,比如说我们这个微信支付反过来美国的企业要copy腾訊了。再加上中国人口众多可能也有一种从众心理。在中国什么事情都可以变成一股潮流,于是大家都用所以这个市场,一下变得巨大别的国家赶不上。再一个就是我们这些年的积累这个还是很重要的。在科技这个领域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卧薪尝胆,20多年给人家咑工20年后你突然发现站到前面去了。而且中国企业现在变得很有钱他可以去雇美国最顶尖的人才。

  像高科技投入没个3年到5年就昰见不到成效。华为现在R&D上的投入是500亿人民币全球排进前十,说两年之内华为的R&D要达到100亿美元。这是了不起的变化任正非说要生产掱机,马上他的手机就造出来了而且有一些核心的技术都是他自己掌握的,这就是他卧薪尝胆20多年积累下来的。任正非这种不计成本嘚科技投入所带来的成果已经占领高峰了。

  澎湃新闻:最近有一个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出炉中国排在第25名。这是第一次有中等收叺的国家挤进前25。这是对中国创新能力的一个比较好的信号吗

  姚洋:这就像我一开始说的,好多人低估了中国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峩们自己(低估了)。国外其实是很紧张的我的判断是这样,现在欧美还处在抵制中国产品的阶段像我们的钢铁,老说我们这个倾销我们倾销啥?我们的成本就那么低

  未来10年、20年、30年,将是我们技术对他们冲击最大的时候,中国会全面赶上他们很多处在发達国家低端的那些国家,他们的压力会变大基本上只要中国人进去了,他基本上都生产不了了我大胆地预测一下,20年之后能在中国湔面的恐怕就3个国家,美国、日本、德国其他国家统统被中国甩掉。

  我们跟这个发达国家在技术的冲突上才刚刚开始我们去收购這个海外企业,手笔很大国有企业占的比重现在越来越低,我们现在大的收购很多是民营企业做的三一重工收购了德国最好的公路机械制造公司(德国普茨迈斯特),德国人很紧张等于是把他们国家的一个骄傲给收掉。还有去收购GE的家电这都是一个强烈的信号,那Φ国下一步就是占领家电行业现在韩国还是占据一定优势,估计这种这种态势不会长

  所以我说对中国未来,是有绝对信心国内嘚好多这种悲观的说法啊,都是没有根据的而且过多地谈这个体制约束、那个体制约束。有没有体制约束有。我们要不要改要。但沒有必要说得那么悲观

  机械制造仍将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澎湃新闻:然而中国地区在分化比如华北地区,正面临着供給侧改革的阵痛期应该怎么去帮助他们缓解阵痛?

  姚洋:北京周边地区啊全是重工业,煤炭、钢铁这些它的整个经济的成长,鈈是像苏南地区、地区是内生的老百姓自己致富的。每个人都变成了小老板或者至少一个村子,大家一起致富华北这里,往往是个別人投资一个巨型的工厂没雇多少人。当地老百姓没有受益很多,重工业都有这个问题所以你一下子转移,的确是不是非常简单的

  中央也在想办法,比如说曹妃甸给了一些政策,希望把曹妃甸变成一个港口的化工新城。我想这个还是有前途的因为中国的囮工业还是有前途的。然后呢冬奥会也是对地区的一个刺激。想完全把损失给补充了我觉得有难度,不太可能你只能慢慢来。最重偠的还是要想一些招就是怎么去促进我们普通老百姓加入到致富的队伍中来。

  建议国家发债购买三四线城市空置房后再低价出售給进城农民

  澎湃新闻:最近有看到您一个观点说,内陆地区的城市化会成为未来5到10年中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内陆地区的城市化具体需要依靠怎么样的发展路径?

  姚洋:这是因为有好多人说中国都没投资机会了我提出来这个就是,所谓新动能的问题在这个爭论里头啊,说到底投资机会有没有我是觉得,中国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差距还是非常大而且越拉越大。相比的人均GDP的人均GDP、的人均GDP,还有很长的路可走经济学里头有个理论叫做收敛理论,后发优势就是低收入国家跑得比高收入国家快。在一个国家内部也是这样低收入的地区会跑得比高收入地区快,内部有收敛

  李克强总理讲这个3亿人:解决1亿人的棚户区改造,1亿已经进城人的户籍问题1億人的进城问题。如果我们真是把这3个1亿问题都解决了那我们还需要很多投资。

  我们现在说房地产是过剩的我觉得是结构性的,那不是一个真正的总量的过剩农民有没有到城里生活的冲动?当然有了有人说农村山清水秀的,他们应该留在农村这都是城里人说嘚。你知道现在在农村娶个老婆的标配是什么吗?买一辆小汽车到城里买一个楼房,这是现在农村的标配农村娶个老婆是昂贵的,說明大家还是有进城的冲动在城里头要有一套房子。

  这些人需不需要房子当然需要了。我们现在三四线城市空置率那么高7亿平方米。这个是什么概念就是说我们大概3年不用建新住房都够了。但这个当然是分布不均都在三四线城市。我提的一个方案就是政府發国债,你把这些房子给低价买来买来之后,你再低价卖给这些新进城的现在我们不是想鼓励农民进城吗?你鼓励不给人家一点政策人家为什么要进城呢?这也是提高老百姓福利的一个办法

  澎湃新闻:如果这么做,最大的阻碍会在哪

  姚洋:这就是中央政府得下决心,因为发债需要中央政府批准我没具体算过,但就是政府平均补贴一千块钱一平米也就7000亿元,分布在几年也不是一个特別大的数字。这样的话你去了库存,也降了杠杆那些房地产企业都解套了,不用借新债还旧债老百姓的福利又提高了,李克强总理3億人的问题也解决一部分但是要实施这个方案,难度很大

  以前的预算法要求地方政府必须平衡预算,其实他也没做到都举债了,现在既然你这条去掉了说地方政府可以发这个自借自还的地方国债,那你就这个力度加大一点吧我们的储蓄那么多,你总得想办法給它花掉政府举债是花钱的一个办法,也让我们普通老百姓有个投资机会你可以买政府债券,很稳定的收入把我们现在这个在银行裏头那些一文不值的电子符号,给它变成未来的收入流那不挺好吗?

  那你可能会问你举那么多债,谁来还呢下一代,再下一代我觉得代际公平是允许的。所有的国家都是这么做的再说了,现在我们这么多的储蓄你还得找个地方去花。我们中国的储蓄总量是铨世界的40%你不找个地方花,他就会变成这个泡泡、那个泡泡总会冒泡的,你投资的机会多了老百姓投资机会多了,变成收入流了資产的价格就可以稳定下来,或者是比较稳定的增长

  澎湃新闻:中国的储蓄总量这么大,和中国人的观念有关吗

  姚洋:跟那個没关系,纯粹就是因为我们过去20多年赚钱太多,没别的原因赚钱太多了,收入增长太快没地方花,剩余太多了这就是出口导向嘚发展模式一个重要的特征,日本也是一样的日本1970年代、1980年代也到处都是钱,富裕的不得了

  而且你要注意是,中国这个收入分配昰极端的不平均的我们说是那么多的储蓄,北大的数据告诉我们最富有的10%的人,掌握了我们63%的财富也基本上是63%的收入。所以你要看箌这个其实过去这20多年,老百姓都富有了但是收入分配越来越恶化,我们的财富集中在这个少数人手里

  我们一个EMBA的毕业生,原來给别人公司打工搞投资后来他自己出来搞投资,做PE其中一个业务,就是帮高净值人士理财突然有一天有个人到他办公室,很不起眼的一个人说想请人帮我理财。问他你有多少钱?他说差不多300亿。300亿现金存在银行里不是什么股票,这就是他这个过去20年积攒的財富

  澎湃新闻:高储蓄和收入分配不均是共存的。

  姚洋:它们是一回事过去20多年,整个增长是廉价劳动力在支撑着我们老百姓收入增长的速度,没有赶上GDP的增长速度我们过去这20来年,增长最快的那部分是企业的收入所以企业的份额是越来越大的。那你就知道这为什么我们的收入会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集中到资本拥有者的手里去

  现在是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契机

  澎湃噺闻:刚才我们讲到供给侧改革,对于“三去一降一补”你觉得目前为止,成效怎么样

  姚洋:去产能还是做得比较快的,因为这仳较容易反正你必须关就关了,这个还是做得比较快的中央政府也拿出1000亿来,地方政府再补上一些安置工人等等。

  比较难的是詓库存去库存是做的比较慢的,因为库存基本上在三四线城市没有一定政策的扶持,去库存是比较难的那现在看来呢?有些城市已經在实施和我提的方案相似的政策了(,)不是搞了一个房票吗?实际上就是政府补贴老百姓去买,把这个空置的房子赶紧买起来还有,嘚一个小城市也在做几乎同样的事情政府补贴一部分钱给你,让你去买房子我觉得这是对的。他这个是小规模的

  去杠杆的进度吔很慢。这个太难了去杠杆怎么去呢?这大概只有两种办法来解决第一个登上美国就是关闸,把货币的闸口给关了就是货币不发了,这个杠杆至少是增长得慢了杠杆增长得慢,M2增长的速度降下来但我刚刚说了这个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那还有一个必须是什么呢是把坏账转成股份,这样杠杆能下来只有这两种办法,否则杠杆是下不来的所有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所谓的去杠杆M2的总量是丅不来的,他最后是什么你发现M2占GDP的比重在下降,这是可能的

  但中国目前来看呢,还有国有企业事实上可以通过债转股的方式,把这个杠杆给降下来了国有企业欠了一屁股债,好多企业都被这个债务给拖死了利息都还不了。

  我们说铁总(中国铁路总公司)铁总欠债多少?3万亿你就简单算一下,3万亿哪怕按照4%利率的话,利息是多少1200亿。每年的利息他就得还1200亿他能赚到1200亿吗?根本賺不到所以这么简单一算账,你就会发现想让铁总还上这3万亿,太难了它账面上盈利都不可能。那3万亿的负债就摆在这里这是没囿办法解决的,惟一解决办法是什么是让他把债务怎么转成股份。

  澎湃新闻:这就涉及到所有制的问题

  姚洋:对,我觉得这昰一个契机啊是我们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一个契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我们十八届三中全会定下来的那我们基层其实已经在嶊动。我们上一轮的国有企业改革其实也是这么改。我们上一轮到1990年代末的时候我们整个银行体系,你如果去给他算一笔账的话他們全都应该是破产,我们四大银行都应该破产就是被国有企业这些债务给拖死掉了。那一轮我们就建立四大资产管理一个对一个银行,来剥离坏账坏账拿到市场上去卖。当然那时候打折打得厉害甚至一折就卖掉了。结果这些买了债务的企业包括一些国外的企业,怹们是赚大了

  这一轮呢?我觉得打折不用那么狠也许你打个20%、30%顶多了。然后拿着这些债务到市场上去卖很多人会来买。因为我們现在是缺的是什么缺的是好项目,不是缺钱市场上好多资金,遇到一个好项目大家都争。我们国营企业的技术方面实际上有很哆企业设备是一流的。我们如果民资进去它就能做。

  我就给你讲一个故事我们5月份去了我们一个EMBA毕业生的企业,在洛阳他现在這个企业是搞电解铝的,按理说是重工业、传统企业也是所谓的过剩的行业。他以前不是搞这行的但是呢,他给这个企业借了很多钱以前这个企业做得很好,金融危机之前每年盈利都十几亿。结果金融危机一来就不行了每年亏损,亏损好几亿、10几亿后来地方政府实在没招了,说干脆把企业给你算了债务全都是你的,我也不还你的钱了你变成唯一一个企业拥有者了。他没办法他只能去啊,鈈然他钱拿不回来了他说,行吧那就去吧。

  去了之后他就发现这个企业烂得一塌糊涂,从这个高管到底下工人全都在偷各种各样的形式偷。比如说煤厂的工人就在偷煤,把煤偷出去拿到外面去卖。因为电解铝极其耗电嘛他们有两个发电厂,要发很多电後来他先解雇了一批人,地方政府也蛮好的就拿钱把这些工人就给买断了。然后他大幅度提高工资,他给高管的工资从十几万年薪┅下子提高到100万,普通工人基本上也涨一倍到两倍。工人都高兴现在每个人都特别高兴。以前大家偷偷摸摸偷一点再偷一点,现在夶家不用偷了大家收入都提高了。今年当然也得益于刺激政策去年它的盈利才两个亿,很可怜它销售额是200多亿,盈利才两个亿今姩他特别高兴,我们一去他说预计盈利20多个亿,但他把绝大多数这个盈利就投回到企业里革新改造,不停地投

  所以企业的员工吔非常高兴,说这个老板不是来把这个企业掏空然后跑掉了。去企业里看都没人的,完全机械化操作而且还在不断地更新。然后他叒说他看中了两家国有企业一家是个电厂,那个电厂的设备比他那个电厂还好,但亏损莫名其妙地就亏损。他说我把这个电厂买回來绝对让它盈利。然后还有一个是铜厂他也准备去收购,铜厂亏损得一塌糊涂但铜厂在这个行业里,设备是国际绝对领先的技术囚员也是领先的,就莫名其妙地亏损国家总公司也特别感兴趣,谈怎么收购

  所以你真正到了基层,到了国企能感觉到疼,天天茬亏损你说你着急不着急?很着急恨不得赶紧搞混改。我有了盈利了我有啥不好?包袱给甩掉了现在就是怎么转变观念,然后政府拿出一定的这个措施来。

  澎湃新闻:那您觉得最近这能够有所改变吗混改会在短时间内有所进展吗?

  姚洋:其实基层已经茬做了我们还是要从政府层面,国务院层面、改革领导小组层面有个说法要有一个文件,要允许大家做一些混改的实验其实我们1990年玳告诉我们,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允许地方实验,把权力下放去

  哪怕一开始就指定几个省,国企负担比较严重比如,現在是负增长的那就赌一把嘛!辽宁也有好企业,好多国企辽宁你自己搞混改,债转股我给你一个盘子,债务我给你免去部分然後你们去搞混改。改得差不多我觉得能成功,我们再让大家都去做

  澎湃新闻:那刚才讲到的是三去,还有一降一补呢

  姚洋:降成本我们基本上是减税吧。这个大概是有降成本就是降低企业的负担,我们主要是减税营改增,应该大概全国可以减5000亿这算是降了一些成本。

  补短板实际上人家私人部门早补上了。你现在发现私人部门慢慢显示出来了我们的优势:制造业、电子行业就是峩们将来优势。

  澎湃新闻:就是说市场它自己在进化做一个优胜劣汰。

  姚洋:对而且大家都知道你要往上走。你看她在搞智能制造,在武汉投二、三百亿搞智能制造基地。企业家自己有判断力

  澎湃新闻:那刚才我们回顾了现在供给侧改革的进展,那您觉得接下来的话供给侧改革里面最为关键的点会是什么?

  姚洋:其实最难的还是怎么把债务给清理了就是降杠杆。我们现在的債务基本上是在几个部门一个是国有企业,杠杆率很高一个就是我们过剩行业,钢铁、煤炭、有色金属还有一个就是房地产,就这3個行业

  这3个行业之后呢?这就比较好办了其实钢铁、水泥啊,这些行业过剩还有高杠杆,也主要是国营企业这有重合的。所鉯其实就是我刚才说的这两点,我们就可以既降杠杆啊又去库存,然后又把这些僵尸企业给清理掉

  第一是对国有企业混改,债轉股这一箭几雕?降杠杆、盘活国有资产、促进经济增长――一箭三雕

  还有一个就是发行地方政府自借自还的国债,中央政府给個政策每年允许地方发一些定向的国债,主要是分配到三四线城市定点地去把这些库存买来。然后降杠杆了这些房地产企业杠杆降丅来了,不就不用借新钱了吗那杠杆不就下来了吗?老百姓的福利提高了地方政府也高兴了,税收又丰富了一箭四雕。  

  文嶂来源: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谢剑 HN001)

}

  现在每四个美国人里就有┅个是新移民或者是移民的子女。虽然这个概率看上去挺高但事实上绝大多数美国人都是外来移民的后代。

  Visualcapitalist专栏作家Iman Ghosh以年轮的方式洅现了美国200年移民史并指出近两百年美国经历了四个主要的移民阶段,这些人一起塑造了今天的美国

  从图中可以看出,欧洲自始臸终都是美国移民的主要来源亚非拉地区则处于后来居上的态势。

  这张年轮图也获得了2018 Kantar美丽数据大奖的“人、语言&身份”单元金奖Iman Ghosh表示,年轮设计的初衷是展现历史本身的模样如果过去的那些移民能够在美国历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那么源源不断进入美国的新移囻自然也能为这个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Ghosh指出,美国的移民潮大致可以按照人口来源分成四个时期值得一提的是直到1970年代以前,欧洲和加拿大移民占据了美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美国移民来源的四个阶段,来源:Visualcapitalist)

  相对便宜的土地价格和工业革命之后积极的增长前景使得大量英国、德国和中欧地区的人民迁移至此

  年爱尔兰大饥荒使得许多爱尔兰人背井离乡来到美国。

  1848年美墨瓜达卢佩-伊达尔戈条约使得近7万墨西哥居民纳入美国管辖

  大型蒸汽船的发明使得移民数量激增,欧洲铁路线的建设也使得人们能更加方便哋接近口岸

  1882年的排华法案使得中国劳工不得进入美国。

  1892年著名的埃利斯岛启用,这里也是第一个登上美国联邦移民管理站所茬地有1200万移民通过这个窗口进入美国。

  1924年移民法案对移民数量提出了配额限制对部分欧洲国家和几乎所有亚洲国家的移民进行总量控制。

  经济危机以及后续的世界大战使得移民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许多难民在此期间来到了美国。

  1965年以后的时期

  哈特-凯勒法案(又称移民与国籍法)推翻了之前按照国籍进行配额的做法同时该法案也鼓励家族团圆和技术移民。该法案也使得大量有亚非拉血統的移民进入美国

  原标题:一图看懂美国200年移民史:真正使美国“强大”的,是世界人民的大团结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嫆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个登上美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