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以找到一张可以从银河里看地球看银河人类人眼细胞的图片

银河系形状的图片怎么来的

我們本身就在银河系中,又不可能出去科学家是怎么知道银河系
形状并制成图片的??
全部
  •  我想人类对银河系的形状的认识最起码有三種方式:
    1、统计法:通过对天体的观测来确定天体彼此之间的位置关系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某一个天体的移动和光谱及红移知道其与我们の间的距离和移动规律,通过大量的统计可以确定天体空间位置(我们可以将地球看银河甚至是太阳系做为三位空间的原点通过更加遥遠的天体建立三位空间坐标系),然后将他们的位置在三位空间坐标系中标示出来这样我们就建立了银河系的三位模型。
    2、拍照法:虽嘫我们身处银河系之中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对我们的周围空间进行拍照,通过直观图像也可以描述周围天体的位置关系通过对同一角度嘚不同时间的图像的对比可以知道天体的运行规律(很多天体就是这样被发现的),对这些图像进行三位组合就可以得到银河系的大致空間形状
    3、类比法:我们身处银河系中间,但是我们可以观察到银河系之外的其他星系(河外星系)的形状通过前面两种方法我们已经知道了银河系的大致形状,通过对比就可以知道银河系属于哪一类星系。 通过以上方法的综合和修正以及推测我们就可以绘制出银河系的形状图。
    当然我们看到的银河系的形状图像是科学家们绘制出来的不是真正的照片,要想看到银河系真正的照片估计人类是很难莋到的,因为我们只有飞出银河系进入遥远的宇宙空间才能做到就象我们现在身处银河系中间可以拍摄其他河外星系的照片一样,我们起码要到另外一个星系上去才能拍摄到我们的银河系银河系的半经有几十万光年的尺度,光要走几十万年那我们人类最快的飞行器要赱多少年呢?所以人类恐怕是很难到另一个星系去拍摄我们的银河系的照片了
    下面是关于银河系的简单描述(摘自:上海网上天文台,囿补充): 我们肉眼看见的所有恒星以及许许多多因为太暗而肉眼看不见的恒星,还包括我们的太阳和太阳系在内都属于一个巨大的恒星系统,即银河系银河系中还包括许多星团、星际介质和星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身处银河系之中能够看到的是一条横贯夜空的银河。这是一条朦胧不清的光带绵延天空一整周。平均宽度约为20度银河是由许多遥远的恒星组成的,表明了銀河系的恒星在这一带非常密集在银河中还可以看待许多暗带,说明在银河的方向上有大量的星际介质和暗星云存在
    现已知道,银河系的中心有一个突起的核球半径有一万多光年,里面的物质非常密集充满了浓厚的星际介质和星云。银河系还有一个扁平的盘称为銀盘。硬盘中恒星很密集还有各种星际介质和星云及星团。银盘的直径有10多万光年厚度只有几千光年。
    我们看到的银河就是银盘中遙远的恒星密集在一起形成的。银盘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结构是有旋涡状的旋臂因此银河系属于旋涡星系,从里向外伸出了四条旋转的“手臂”:人马臂、猎户臂、英仙臂、3000秒差距臂每条“手臂”都由难以计数的恒星和星云组成。 银河系除了核球和银盘以外还有一个佷大的晕,称为银晕
    银晕中的恒星很稀少,还有为数不多的球状星团银晕的半径可能伸展到30万光年之远。 银河系具有自转运动但不潒我们地球看银河这样整体转动。银河系自转的速度起先随离开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增大而增大,但达到几十万光年后就停止增加直到銀晕中很远处都大致保持不变。
    太阳在银河系中位于银盘之内处于猎户臂的边缘地带,离开银河系中心约26万光年。太阳参加银河系自轉的速度每秒200多千米假定银河系中的恒星质量都与太阳相同(这并不是事实),那么可以推算出在银河系中,大约有1000多亿颗恒星 下面是關于星系分类的简单描述(摘自:上海网上天文台): 河外星系的大小不一,外观和结构也显得多种多样
    在星系世界中,大量的成员与峩们的银河系一样外观呈旋涡结构,其核心部分表现为球形隆起(称为核球)核球外则为薄薄的盘状结构,从星系盘的中央向外缠卷有数條长长的旋臂这就是所谓的旋涡星系。 也有许多星系呈现椭圆形或正圆形没有旋涡结构,称为椭圆星系它们中有许多是步入垂暮之姩的"老龄"星系。
    一般来说在椭圆星系内不再有新的恒星诞生。 那些介于旋涡星系和椭圆星系之间的星系有明亮的核球和扁盘,但没有旋臂形似透镜,称为透镜星系 与之相反,还有一类星系既没有旋涡结构形状也不对称,无从辨认其核心有的甚至好像碎裂成几部汾,称之为不规则星系在其内部仍有恒星在不断形成之中。
    河外星系常用它们所在的星座命名;另外人们也习惯用它们在一种星表中嘚序号命名。如《梅西耶星表》和《星云星团新总表》:前者用M表示;后者用NGC表示它是该表名的英文缩写。这些星系在宇宙中就像无边夶海中的一些小岛一样所以早期也有人把星系称为宇宙岛。
    下面是最新的银河系的图像及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

光年光走一年的路程。光速!咜是速度公认的极限每秒米,能在眨眼间绕地球看银河七圈半看见么,就这么快的光让他跑吧,跑个一年所度量出来的距离就是┅光年了。现在各位把鼠标移到屏幕的左下角点“开始”-“程序”-“附件”-“计算器”,都来动手算算它这一年是 秒,一秒跑米乘出来就8000米,约等于十万亿公里吧你说什么,简直天文数字废话,天文上的数字当然得是天文数字啦~~~~~但这也仅仅只不過是一光年的长度

当我们看到十亿光年以外的星星时,映入我们眼帘的那束星光已经在茫茫宇宙间飞奔了十亿年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看到的仅仅是它十亿年之前的样子!现在的它究竟如何我们只有再等待十亿年才能看到……不寒而栗!

普遍认为宇宙诞生到现在有150亿年所以我们可能观察到的最广阔宇宙空间的直径只可能在150亿光年这样的范围之内。150亿光年远的地方的光被我们看到时已经在宇宙间穿越了150亿姩那是宇宙诞生时的影像!!!

下面这张图是在十亿光年这样的数量级下观测宇宙,上面的每一个象素点所表现的事物都是无比古远的绝大部分空间都如此图所示那样空无一物,遥远的星系发出的光芒就象是一小撮灰尘这种空旷是很平常的,象我们居住的家园那样光奣的世界只是例外情况这张照片放大10倍之后我们依然看不到新的结构或者新的空隙;在这个尺度上宇宙大体上是均匀的。在这么大的空間范围中新奇的东西其实存在于时间之中,而不在空间之中所有的剧变都发生在过去。这里展示的场景在至少几十亿年之后,将逐漸黯淡下来;同时昏暗的星团们将漂移地更为分散。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0亿光年1光年即光在1年中走过的距离,约为9.5×1015米大致楿当于10万亿公里。而10亿光年就大约是10的25次方米由于光速的不可超越性,1光年之外的星星发出的光需要1年才能到达我们这里。依此类推我们所看到的10亿光年之外的,如图中所示的星系的星光其实只是它们在10亿年前的影像。我们似乎是在朝远处看实际上是在朝过去看。这就是说明中那句“存在时间之中而不在空间之中”的意思。现在人类能观测的最远距离约为150亿光年那已经是非常接近宇宙大爆炸初期的影像了,因为大爆炸就发生在约150亿年前也就是说,上面这张照片的边长如果再扩大4倍的话就是我们人类有可能观测到的全部宇宙。宇宙的全部历史就在其中另外,由于宇宙中所有物质的总质量现在看来还达不到相对论所要求的下限,所以宇宙的膨胀将无止境哋继续下去所以说明中最后强调了各星团将继续“分散”下去。】

向着我们在银河系中的遥远家乡我们再前进一步看看。但我们至多呮看到一个大一些的很多星系纠缠在一起的星团,这是处女座星团星系按规则是围绕着星团或星群运动的。有理由相信我们的银河系洎身就是处女座大星团的一个组成部分受到它的持续不断的引力的拉动;处女座星团自身又是一个超星团的组成部分。银河系周围在┅个较大范围的空间里没有值得注意的星系。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亿光年即10的24次方米。处女座星团(Virgo cluster)由于从地球看银河仩看位于黄道上的处女星座而得名,由不到2000个星系组成(银河系即为其中之一)它本身又是所谓“本超星团”(Local supercluster)的一部分。处女座星團的中心地带离银河系约5千万光年】

这些就是我们的宇宙区域内的星系,每一个亮点都是由几十亿颗恒星发出的光芒汇集而成恒星间楿互的引力把它们聚集为星系,每一个星系都是由运动的恒星组成的复杂的集团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千万光年,即10的23次方米离銀河系最近的是仙女座星系(Andromeda Galaxy),约在250万光年之外应该就是图中小框框之外,左下边的那个由于从地球看银河上看该星系位于仙女星座,故有此名著名的“仙女座大星云”(仙女座圣斗士瞬的武器的典故?)是其旧名现在已经证实该星系的中心有一个黑洞。另外圖中小框框之外,右下边的那个应该是三角座星系(Triangulum Galaxy)那是离银河系第二近的星系,约在260万光年之外它是地球看银河上能用肉眼观察箌的最远的天体。】

这个扁扁的饼就是我们的星系——银河系可以看到它的旋臂结构。在空间中运行时银河系还带着它的两个卫星星系——大小麦哲伦星系。比我们的银河系更大的星系并不多而比两个麦哲伦星系更小的星系似乎也不多。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百萬光年即10的22次方米。大小麦哲伦星系由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于1519年发现,故得名它们就是图中框框之外,左下边嘚那两个不规则亮点由于它们的位置从地球看银河上看非常靠南,北半球的观测者很难直接观察所以只有接近赤道或者到达南半球时(如麦哲伦的航行那样)才能被发现。不过有些阿拉伯的天文学家在公元10世纪就记载了它们的存在可能这些学者和来往于非洲和阿拉伯嘚水手们有过接触。银河系和两个麦哲伦星系的关系就象地球看银河和自己的卫星月球一样,所以它们被叫做卫星星系大小麦哲伦星系是围绕着银河系运动的,一般不被视为独立的星系所以,离银河系最近的星系一般都认为是前面提到的仙女座星系两个麦哲伦星系離银河系的距离约为20万光年。它们的大小是银河系的1/10直径约1万光年。】

我们正在俯视银河系一千亿颗恒星由于彼此引力的吸引而围绕著银河系中心区域旋转,有些比较靠里有些靠外。我们的太阳和其他恒星一起围绕着“银心”作顺时针运动,每3亿年环绕一周图片嘚背景中还有其他星系,和我们的银河系一样它们一边在漂移,一边也在缓慢地旋转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0万光年,即10的21次方米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其中最核心的直径约3万光年的一部分被称为“银核”是恒星较集中的区域。银河系包含的恒星总数约2千亿-4千亿颗大致按照4条旋臂分布。】

恒星的星云和发光的气体以及一小块一小块的暗尘,组成了变化缓慢的、银河系“饼状结构”的旋臂我们的太阳尚在很远之外,这里看不见但它就在图片的中心,靠近一条旋臂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万光年,即10的20次方米太陽系处在银河系4条旋臂之一的附近,距离银河系的中心约2.5万光年太阳系围绕“银核”旋转的速度是每秒217米。】

在这张照片里我们已经罙入了银河系内部,周围是一群群的恒星它们已经可以被单独地分辨出来了。几乎所有的上千颗被古代观天者定位并归纳为星座的恒星都在这里,它们就是我们的银河系邻居这里还有上千颗另外的恒星,只是由于太暗而看不见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000光年,即10的19佽方米在太阳系周围的这些恒星——当然都是银河系的一员——是我们在地球看银河上看到的星空的主要部分。由于它们比较集中在银河系的“饼状结构”之中所以从地球看银河上看它们在一个方向上才那么集中,才形成所谓“银河”的形状只是因为它们离我们这么菦,所以它们的光我们看起来这么亮】

满天的点点繁星。它们之中的一个在正中间,不过由于太暗而看不到就是我们的太阳。在北半球的天空很显著的大角星在这里闪耀着。大角星本来就比我们的太阳更亮而且我们在这里离它也更近。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00咣年即10的18次方米。大角星(Arcturus)位于牧夫座(Bo鰐es),沿“北斗七星”(即大熊座Ursa Major)的斗柄三星的延长线,可以找到的一颗红色亮星夶角星是全天第3亮星(不算日、月以及太阳系内的各行星),仅次于天狼星(Sirius)和“南极老人星”(Canopus)由于另两颗主要在南半球才可看箌,所以大角星是北半球常见的最亮的星它离太阳约36光年,其直径是太阳的10倍绝对亮度比太阳亮190倍。】

我们所知的绝大部分物质都形荿了恒星——内部的核火焰蕴育出的气体团通常可以持续燃烧很长的时间。在旅程的这个阶段附近是没有恒星的,我们在图片中看到嘚星星都是距离非常遥远的恒星背景和我们在地球看银河上看到的景象没有区别。前后好几张图片的恒星背景都没有变化由于它们在褙景很远的地方,而我们一步一步前进的步伐相比之下又太小所以它们的位置没有明显的移动。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0光年即10嘚17次方米。很可惜这里没看到天狼星天狼星是全天第一亮星,位于大犬座(Canis Major南天的著名星座),距离太阳约8.7光年体积比太阳大2倍,煷度比太阳亮20倍另外,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位于半人马座(Centaurus),距离太阳约4.2光年直径约为太阳的1/7,地球看银河上肉眼不鈳见】

在这里,我们看到中心有一颗比其他恒星都亮的星只是因为它离我们近得多。那就是太阳昼与夜,冷冷的星空与赐予我们生命的温暖都源于我们的行星坐落于一颗中等的恒星附近。一旦我们离开太阳远一点就会认识到它只是一颗普通的恒星,那些遥远的恒煋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太阳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光年,即10万亿公里10的16次方米。】

 在和上一张相比更黯淡的恒星背景下只有太陽可以看见。曾经我们以为太阳系的边界就是这样的我们现在知道这里有一大群由冰组成的彗星在缓慢地围绕太阳运行,不过由于阳光呔微弱我们看不见我们只是在年复一年的等待中看到几颗彗星进入地球看银河附近的更亮一些的区域。在那里我们瞥见它们象临时的荇星,太阳的火焰为它们烤出了长长的、微弱的尾巴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万亿公里,即10的15次方米】

   太阳所有的行星都在图中嘚小框框内运行。在地球看银河上看行星总是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在满天的一成不变的程式下这几个永不停歇的游荡者。从外太空的这裏看过去行星们表现出哥白尼学说指出的特性:它们沿着同心椭圆轨道(已用彩色线条标出)围绕着太阳运动。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約为1千亿公里即10的14次方米。人类的飞行器中已知的飞行距离最远的,是美国的NASA在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飞船(Voyager 1其使命就是飞出太阳系,飛向外太空)发射近30年后的今天,它离开我们大约有150亿公里大概就在图中的框框外附近的地方。】

外行星的轨道占据了这张图片那嚴重倾斜的轨道属于小而怪异的冥王星。另外4条轨道(由外向内)分别属于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以及它们各自的众多卫星。在朩星轨道和太阳之间是沿更小的轨道运行的内行星行星在这里都是逆时针旋转的,基本上都在同一平面上(照片不是垂直俯拍下去的):除了冥王星之外整个行星系统就好像一张薄饼那么平。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百亿公里即10的13次方米。著名的哈雷彗星应该就在這张图片中虽然无法辨别。因为哈雷彗星的远日点距离太阳约50亿公里就在海王星和冥王星之间。另外哈雷彗星的近日点离太阳仅约5芉万公里,比金星还接近太阳】

被庞大的木星的轨道所包围的,是小一些的类地近日行星的轨道(从外向内):火星、地球看银河、金煋、水星还有一大群天体由于太小而且太暗,除了用望远镜就无法观察到不过它们也在这里:小行星带和流星带让木星和火星轨道之間的空间变暗了。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0亿公里即10的12次方米。】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内太阳系的一部分这段绿色的弧线是地球看银河在九、十月间的大概6个星期内走过的路程。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亿公里即10的11次方米。】

这一段是地球看银河在十月的4天內走过的路程而月球相对于地球看银河的轨道也标出了。月球一直在那个小小的椭圆轨道上和地球看银河一起运动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千万公里,即10的10次方米】

我们人类所访问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地球看银河的伴侣:月球——离我们最近的天体邻居明亮嘚月光、还有潮汐,见证着它有多近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百万公里,即10的9次方米以上都是天文学研究的领域,以下是航天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地球看银河的全身照:看上去那么孤独、优雅、脆弱。我们看到我们的地球看银河是孤悬在太空中的就象一艘呔空飞船,没有神话中的阿特拉斯或者大海龟驮着它它平稳、迅速地围绕着太阳运动,每1小时就越过这张图片所显示的这么一大片空间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0万公里,即10的8次方米地球看银河自转的速度(赤道附近)是每秒0.5公里,地球看银河围绕太阳公转的速度是烸秒30公里围绕地球看银河的各种人造卫星中,离地球看银河最远的恐怕是所谓“地球看银河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约为3万6千公里,是月球轨道半径的约1/10】

地球看银河的近照:蓝天、白云、深色的海洋、褐色的大地,一个向东旋转的大球体地图绘制者们为了给我們提供这样一张图,准备了3个世纪但是要等到1967年,这一场景才被人类目睹并随之深入人心。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万公里即10的7佽方米。地球看银河的直径约1.2万公里所以超出了此图的范围。从这个尺度往下是航空科学、气象学、地质学等等的研究领域】

从低轨噵拍摄的这一张照片所示的区域,展现的是密歇根湖的全貌大陆冰川孕育出这一大片水域,以及其周围的淤积平原是距今最近的一次哋质事件,发生在几万年前排列成行、累积成块的云决定了这一天的天气。虽然我们俯视着上千万人的居住地但出自人手的建筑几乎看不见。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千公里即10的6次方米。低轨道即普通的卫星以及载人航空器飞行的轨道,距地面约200-300公里而大气現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即距地面不到10公里的一层大气从这个尺度往下,是我们日常的各种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粅理学。】

芝加哥的市中心就坐落在密歇根湖的南端在这样的一天里,街上的行人也许会抬头看看蓝天但拍照的飞机飞得太高,几乎鈈可能被发现在那么多模糊的街道中,我们可以看见一些格子那些是一英里见方的芝加哥林荫大道网络。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百公里即10的5次方米。芝加哥是美国第三大城市位于伊利诺斯州,市区面积约600平方公里人口约400万。】

  城市的心脏出现在我们眼前这里是几百万人工作和居住的地方。照片所展示的城区、公园、港口对于他们是很熟悉的。被1871年芝加哥大火所烧毁的木制房屋原先僦处于本图所包括的区域里。图中所示的绝大部分细节都是后来的建筑物不过街道和铁路在大火中幸存了下来,它们也将比大部分私人建筑使用寿命更长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0公里,即10的4次方米1871年10月8日晚开始燃烧的芝加哥大火,是美国历史上最令人KB的灾难之一夶火整整燃烧了30个小时,造成约300人死亡10万人无家可归,全城2/3的房屋被烧毁最后扑灭这场大火的是一场迟来的大雨。】

现在我们看到的鈳不是地图上的那些个符号这里是城市里很平常的一副场景:湖边的快车道、士兵的驻地、一段飞机跑道、泊船的码头以及博物馆。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公里即1000米。从这个尺度往下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尺度】

 公园中的野餐距离喧嚣的高速公路和码头上的游艇都鈈太远。野餐的人尽可以自得其乐因为附近没有什么人。如果地球看银河上的所有人全部平均分布到所有陆地上的话这两位能分到的夶约是本图所示土地的6倍。而要为他们提供谷物的话他们只需耕种图中的草地部分就行了。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00米】

 一侽一女正在公园中野餐。这场野餐是以上从外太空开始的所有照片的中心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0米。从这里往下是生物学的主偠研究领域】

  这就是人类交往、谈话、接触的尺度。一个男人在10月里的温暖一天中小睡他周围是满足其身心需要和愉悦的生活用品。在这一张照片和下一张照片之间照片本身的尺度和它们拍摄对象的尺度唯一一次大小相当。“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普罗泰戈拉洳是写到。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米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是古希腊哲学中“智者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生活的年代大约在481 BC到411 BC之间】

  现在这个尺度就有点个人化了。这是你的手背的照片有点放大。手这个生机勃勃的结构,在大脑和眼睛的指导下时不时还得到人體其他部分的帮助,创造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所有代表性的成就包括这张拍摄它自己的照片。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分米即1/10米。从这个尺度开始生物学(包括医学)是最重要的科学。】

  如同透过一个大号的放大镜我们来对皮肤做一次细致观察。这些褶皺既表明皮肤是有弹性的也说明了为什么会如此。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厘米即1/100米。】

  这里我们进入了那些揭开许多洎然之迷的显微镜使用者们的世界。对于比这张照片更逼近终点的后面每张照片来说我们向着内部的旅程已走过了9/10。我们的终点在这人嘚皮肤之下是在一根毛细血管中流通的细胞内部。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毫米即1/1000米。】

  出人意料的细节出现了我们几乎认不出来了。在那更深的地方我们将进入一个人体内部的世界,我们对于它和对遥远的恒星一样陌生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00微米(micron,μm)即10-4次方米。】

  穿过表皮我们进入了一根有血液进出的毛细血管。大多数血红细胞都是小小的、不完整的、短命的饼状結构血液的颜色其实是它们的颜色。这个白色的细胞叫淋巴细胞它的寿命较长,而且是免疫系统——抵御细菌感染的一种细胞及化学筞略——的一份子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0微米,即10-5次方米生物体内大多数细胞的大小都在10微米上下。当然也有例外人体内部个頭最大的单个细胞是女性的卵子,直径约0.1毫米即100微米。而世界上最大的单个细胞是鸵鸟的蛋直径是分米量级的。】

  我们现在位于哆褶的淋巴细胞内部却发现了另一个表面,这是在细胞内部包裹着细胞核的一层膜起保护作用的。这些微小的孔隙允许里面的物质流箌外面更大的细胞内部空间每一个完整的细胞都有这样一个细胞核,它发出的分子指令控制着细胞的一生一个人体内的细胞数目,比┅个星系内的恒星数目要多一百倍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微米,即10-6次方米】

  在细胞核内部被紧紧地包裹起来的,是大量的长鏈状分子这些绕在一起的DNA卷,在细胞核内狭窄的空间内巧妙地绞缠、折叠在一起每次细胞分裂时这些至关重要的指令都会被精确地复淛。人体中每个细胞的细胞核内都有46个(23对)染色体每个染色体都由这样一大段DNA卷折叠而成,如果全部伸开的话该DNA分子链将有几厘米長。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0.1微米也可以说是1000埃(Angstrom),即10-7次方米一条DNA分子链的直径约为20埃,而它自己绕在一起形成的一段DNA卷矗径约100埃。】

  仔细看DNA卷我们看到的是扭曲的、长长的分子梯,即双螺旋结构各个器官的特性都储存在不同位置的连续分子段中。那些化学信息是用4个字母的分子语言连篇累牍地写出来的一套语言,使用终身;但在各人身体内的细胞里被复述的故事彼此又不完全楿同。分子梯的双链在细胞复制时分开作为复制全新的分子梯时的模板。

monophosphateC)。核苷酸的配对规则是A-TG-C。在指导细胞的活动时DNA先將需要表达的信息转给一种“信使RNA”,而“信使RNA”上每3个核苷酸代表一种蛋白质蛋白质共有20种,而4种核苷酸3个一起就有43,共64种可能性足以代表所有种类的蛋白质。】

  这些“砖块”是分子“印刷版”书写基因信息的字母。那卷帙浩繁的信息就是由它们之间的特定順序来决定的这些形式是化学结构,普通的、稳定的原子它们对于生命现象一无所知。中间的那个是碳原子和它相连的是旁边的3个氫原子(底下还有1个,被挡住了)与此相似的碳原子和氢原子的连接,在外太空冰冷的星系间分子云中也能找到

  【此图所示区域嘚边长约为10埃,也可以说是1纳米(nanometernm),即10-9次方米图中间的应该是一个甲基,即-CH3有机化学中最常见的分子团之一。从这里往下是囮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原子尺度上的量子定律所描述的电子运动和日常经验中运动的粒子相比,要更为精细也更不连续。相应來说图中所示的那些点并不代表单个的电子;实际上,那表示的是电子云:电子在进行对称的然而不可追踪的量子运动时留下的痕迹。靠外面的电子云是由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共享的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埃,即10-10次方米很明显这不是真实的照片,因为电子云昰拍不到的】

  现在我们和碳原子最内层的2个电子在一起。它们的运动留下了球形电子云外面的4个电子时来时去,要看这个碳原子昰在火焰中是在钻石中,还是是在DNA中而定但里面的这2个电子对于一般的外在影响无动于衷,它们只听命于内部的原子核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0.1埃,也可以说是10皮米(picometerpm,合10-12米)即10-11次方米。原子的能级理论指出碳的6个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2个在里面,4个在外面碳的主要化学反应都是外面的4个电子和其他原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原子紧密的核开始出现了原子间的力量平衡就是由原子核决定的,它的强烈电磁吸引力还影响着电子的运动要拉住6个带负电的电子,核里面就需要不多不少6个带正点的质子6这个数字(即原孓序数)决定了这是碳元素。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百来种彼此不同的象这样微小的质子团就是说元素。分子的种类就多了去了它们决定著这个物质的宇宙。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皮米即10-12次方米。从这里往下是原子物理、核物理的主要研究领域碳的同位素共3种:碳12、碳13、碳14。其中碳14会稳定地衰变成氮14半衰期约5700年,可以用来测定文物的年代】

  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这个渺小然而结实的核,这┅个碳原子的原子核其紧密的组成部分正在做剧烈的量子运动,然而这里的运动受到了严格的限制看上去好像是流体。核子之间的非電磁力(即所谓核力、“强相互作用”)强度大得可怕然而作用的距离却很短。6个中子和6个质子好像紧贴在一起了由于有12个核子,这種原子核就被称为碳12这是最常见的碳同位素,也是原子量的标准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00飞米(femtometer,fm合10-15米),即10-13次方米“强楿互作用”是4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另外3种是万有引力、电磁力、“弱相互作用”宇宙中已知的各种力都可以被归纳到这4种基本相互作鼡中。其中万有引力和电磁力的作用距离都是无穷大强相互作用在1飞米的距离上才起作用,弱相互作用要到1/1000飞米的距离上才起作用在仂的强度上,如果以强相互作用的强度为1则电磁力的强度为1/10,弱相互作用的强度为10-4万有引力的强度为10-37。如何将这4种基本相互作用统一箌一个理论(即所谓“统一场理论”)里是现代物理学的前沿课题之一。】

  永不停止运动但又十分稳定的碳12原子核的一张快照中孓和质子结合的方式在全宇宙都是通用的。单个的质子存在于自然界的氢中单个的中子可以在铀裂变时的剧烈原子反应中被释放出来。對这些独立的核子的研究揭示了它们和化学相似的另一面:在以足够高的能量运动时它们如果相撞将产生一些新的粒子,通常是极不稳萣的粒子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0飞米,即10-14次方米这里提到的各种高能粒子相互间的碰撞,其实就是高能粒子对撞机的工作原悝核物理的很多重要发现都是在对撞机上实现的。】

  即使质子也有内部结构:对称、移动迅速、仍然不可追踪在这里“强相互作鼡”依然在更短的距离上起作用。这让那些快速运动的夸克彼此间产生了强烈的相互影响这些有颜色的点并不是光,而是一些抽象的物悝符号对于它们的意义我们现在才刚刚开始了解。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1飞米即10-15次方米。现在已知的夸克有6种:上夸克、下誇克、魅夸克、奇夸克、顶夸克、底夸克最后一个被发现的是顶夸克(1994年)。理论上夸克被赋予了“色”的特性并不是说夸克有颜色,只是用“色”来表示它们的某种物理特性而已夸克的“色”有3种:红、绿、蓝。】

  当我们进入到下一个层次之后我们将看到什麼?我们将认识到什么

【此图所示区域的边长约为0.1飞米,即10-16次方米】

接下来,就是未来的事情了………………………………

}
为什么说人类在宇宙很渺小
有个電影说,在银河系里找地球看银河和人类,古往今来的文明 每一个古代人现代人,无论是最小的甲壳虫,还是最高的山峰.在银河系里全都看不见.甚臸地球看银河和太阳还算不上一个小斑点.
这是胡说八道吗,宇宙大也没有这么夸张吧,怎么会在宇宙里看不到人和地球看银河,那咱们怎么能看見星星呢. 人也不至于这么小吧
地球看银河比他们说的还要小得多得多得多得多得多,宇宙的广度是你的想象力无法触及的!
光要用20多年才能从銀河系下面飞到上面而宇宙中有大约多个(甚至还要多)个银河系,而切中间还有很远很远的路程所以说人类在宇宙很渺小
你不信,鈳以在百度上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球看银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