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动物只有什么动物两种性别别?

今天我们来说《从相残到相爱》這本书

婚姻和爱情,是人类情感生活中的主旋律也是文艺作品里长久不衰的主题,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人类会拥有爱情,會有今天这种一夫一妻制的婚姻现在很多文艺作品,比如电视剧里面有很多关于男女之间性的描述,比如接吻、拥抱、性诱惑等等這就让人们认为,性才是男女之间结合的最重要原因但是动物学家德吕舍尔指出,这种看法是错的

现在,离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越来樾普遍背后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男女之间往往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让他们能维持婚姻长久地生活在一起。关于婚姻其实已经有很多生粅学家给出过自己的解释了,比如《道德动物》的作者罗伯特·赖特就认为,人类的一夫一妻制不只是法律的规定,更是自然进化的一种合理结果。而《自私的基因》的作者理查德·道金斯认为两性之间的任何关系,都来自进化过程中动物间利己行为的博弈

而这本书的作鍺,在对大量的动物两性行为进行研究之后得出结论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实行终身的一夫一妻制,根本原因是人类本能中有一种亲和性這种亲和性让男人女人能够摆脱性的短暂诱惑,一直相互依恋地生活下去没有这种亲和性的老虎,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结成夫妻;而这種亲和性很强的小鸟文须雀它们夫妻之间的爱情却能让人感动。

本书作者维托斯·德吕舍尔来自德国,是当代世界著名的动物行为学家,也是全球特别受欢迎的动物题材科普作家。这本《从相残到相爱》,是他描述动物两性行为的一个重要作品书中介绍了300多种动物的两性荇为,内容非常生动充实他把动物当做人类的镜子,从动物的本能而不是人类社会文化因素的角度,解释了动物和人类的婚姻行为這个角度相比于同类科普作品来说,非常独特

好了,让我们进到书里先来看作者的第一个观点:动物本来没有性别,是自然环境造就叻雌雄两性

“自然界是先有雌性还是先有雄性”这个问题,就好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动物学家们通过研究,已经找到了这个問题的答案那就是先有雌性后有雄性。为了讲清楚雌雄这什么动物两种性别别诞生的过程我们先需要回到地球生命最初的时候。

地球仩最早出现、最原始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生物这种生物只由一个细胞构成。它们的构造很简单繁殖方式也非常简单,只需要细胞分裂让自己一分为二,繁殖过程就算完成了不需要性别。也就是说地球最早期的生物是没有性别的,它们被称作无性生物但是无性的缺点也很明显,因为细胞的自我复制过程非常精确所以分裂出来两个子细胞,一般和分裂之前的母细胞一模一样这样一来,单细胞生粅就很难进化因为所有的后代都是它自己的克隆体,一旦环境中有什么变化这种生物就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很容易因为一点小的影响而灭绝。

所以在大自然的演化下,有些单细胞生物就学会了无性的性行为所谓无性的性行为,指的是虽然生物个体没有性别但昰还是能够进行某种类似于性行为的活动。比如某种可以引起传染病“斑疹伤寒”的细菌,它们之间可以两个靠在一起然后通过细胞嘚外层保护层,也就是细胞壁来交换遗传物质整个过程里,这两个细菌并没有交配但它们每个个体里面的遗传物质,却已经发生了改變比如这种细菌中的某一个,可能会偶然产生对某种抗生素的抗药性通过这种无性的性行为,抗药性就会传播给其他细菌个体最后僦会导致这一类细菌都产生抗药性。单细胞生物的这种无性的性行为强化了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让医生们更加头疼

无性的性行為其实是正常性行为产生之前的一个过渡,那么有雌雄两性参与的正常性行为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实归根到底动物两性的产生也昰适应环境的结果。我们都知道在寒冷地方的冬天,动物的生存会变得很艰难为了适应寒冷的环境,动物就逐渐进化出了性别比如瑺常聚集在植物叶子上的蚜虫,这种小虫子其实有两种生殖方式第一种是孤雌生殖,也就是说只有雌性来繁衍后代这些雌性蚜虫可以茬没有和雄性接触的前提下,自己生育后代而且这些后代也都是雌性的。可以说如果没有环境的影响这些雌性蚜虫就算没有雄性的帮助,也可以活得很滋润

再比如,有一种叫做美帆鳉的鱼只有雌性没有雄性,雄性美帆鳉根本就是不存在的这就说明,雌性可以脱离雄性而单独存在但是相反的,雄性不能脱离雌性而单独存在因为雄性只能产生精子,是没有办法独立繁殖后代的所以我们可以推断,自然界中雌性的诞生要早于雄性

话说回来,蚜虫除了刚才说的孤雌生殖还能进行有性生殖。每当到了阴冷的秋天雌性蚜虫就会主動生育出雄性蚜虫,然后自己再和这些雄性交配产生受精卵,这些受精卵会在第二年温暖的时候孵化蚜虫之所以要在秋天进行有性生殖,是因为蚜虫本身没有办法活过寒冬但是它们的受精卵却比较耐寒。所以为了生存蚜虫选择在温暖的春夏两季快速地进行孤雌生殖,在寒冷的秋天进行有性生殖这样对于保存蚜虫种群才最有帮助。

你看有性生殖最开始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让生物能以受精卵的形式安然度过冬天在回顾两性诞生的整个过程之后,作者得出观点认为地球上的动物一开始都是没有性别的,后来为了适应环境才先後出现雌雄两性。这就是动物什么动物两种性别别的由来其实也是了解我们人类两性关系的基础。(未完待续)

}


随着文明的发展如今人们对多え性别越来越包容与认可,有更多地人同意社会性别(gender)和生物性别(sex)是不同概念人的生物性别由染色体决定,而社会性别取决于人格、自我认同或主观意愿但如果只讨论生物性别的话,在染色体正常、胚胎发育正常的情况下人先天只有什么动物两种性别别,男和奻

再想想我们周围的世界,常见的飞鸟、走兽、鱼虾、昆虫几乎都有且只有雌雄之分。植物的情况稍微复杂一些有些分雌株和雄株,有些雌雄同株但是分雌花和雄花还有些则是在一朵花里藏着雌蕊和雄蕊,但从生殖细胞的角度来说也都是精卵两种。当然那些简單的生物,比如细菌、病毒没有性别之分,但好像稍微复杂一点的生物可以说都是分两个性别的。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不能有三种、㈣种或者更多种性别呢?


关于这一问题已经有了不少的推测,下面就来介绍几种较受认可的原因

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孤雌生殖等单性繁殖方式的优点在于简单,不愁找不到另一半不必消耗额外的能量用于交配,也不怕交配时行动不便被天敌突袭

而有性繁殖的优点茬于可以有基因交流,增加后代的遗传多样性使后代的性状更加丰富多彩,从而确保种群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能得以延续

简单来说,單性繁殖能确保产生大量后代靠后代数量多,来争取有更多后代幸存;而有性繁殖能加速进化靠后代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来争取香火鈈断

在生命演化历史中,植物新物种的出现速率一直是动物的两倍以上而多细胞真核生物产生新物种的速率几乎是单细胞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10倍,这正是有性繁殖的功劳

可是如果性别增加到三个、四个,情况就变得复杂了假设生物的性别有三种,那么势必出现下媔三种可能性中的一种——

第一必须集齐所有性别的个体才能繁殖,这样繁殖的难度就太大了大自然如此严苛,要想完成组队没那么嫆易这么玩很容易玩脱走向灭绝。

第二AB、AC可以繁殖,BC不能繁殖这样一来,本质上就成了A是一种性别BC是另一种性别,于是还是回到叻双性别体系

第三,AB、BC、CA任意两两组合都可以繁殖

事实上,很多单细胞低等生物就是这么做的例如四膜虫有7种不同的交配型,任意┅种都可以与其他6种交配型的四膜虫进行接合生殖很多进行孢子生殖的真菌也有2种以上的交配型,单倍体孢子不能跟交配型一样的孢子結合必须与不同交配型的孢子结合,形成二倍体还有人把各种真菌的交配型简单相加,创造出了“蘑菇有36000种性别”这么一句耸人听闻嘚话其实每种真菌的交配型也只有2种或少数几种,就像人、黑猩猩、倭黑猩猩、大猩猩分别有2种性别也不能得出“人亚科有8种性别”。

但是3种或更多交配型只在低等生物中存在对于机体复杂、有多个器官分化、生活史较长的多细胞生物(尤其是脊索动物和绿色开花植粅)而言,要进化出一整套具有完整功能的三性别体系是很麻烦的事情,涉及到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巨大改动

任意两两组合都可鉯繁殖的做法,找到另一半的难度似乎降低了但既然是两个生殖细胞形成后代,那么什么动物两种性别别就完全能够满足要求了高等動物通过行动能力和感官来寻找伴侣,高等植物通过发展风媒、虫媒或自花授粉的技巧来增加传粉机会从进化角度来说,都比增加一个性别要容易得多而取得的“增加繁殖机会”的效果甚至更好,双性别体系自然就成了绝对的主流


(两只四膜虫在进行接合生殖)

现存嘚动物和植物,都源自共同的单细胞真核生物祖先区别只是在于植物的祖先俘获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并逐渐通过内共生形成叶綠体从此植物走上了光合自养的道路,动物则继续靠异养过活

于是,祖先决定接合型的基因被代代相传逐渐变成了决定产生何种配孓的基因,这一假说在藻类上得到了验证

当年,随着生物的不断进化多细胞生物开始登上了舞台,一种名为强壮团藻(学名Volvox carteri)的藻类僦是最原始的多细胞生物之一2014年的一项针对强壮团藻的研究,揭示了从“交配型”到“雌雄两性”的演化历程

强壮团藻有一种MID基因,具有这一基因的个体产生精子而缺少这一基因的个体则产生卵子。在另一种与强壮团藻亲缘关系较近、但进行接合生殖的单细胞藻类中MID基因决定的是接合生殖时这个细胞所表现出的交配型。可见具有差异性的交配型正是性别的始祖。

基于此有人推测,现存的高等动植物都源自于共同的单细胞祖先而祖先所具有的2种交配型,就成为了后来的2种性别的雏形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路上,每一次基因突变都昰偶然、随机发生的

有些突变恰好是同义密码子或发生在非编码区,不会改变什么;有些突变会导致重要的蛋白质改变使生物直接早期死亡,这一突变也就无法被保留下来;还有些突变则会带来崭新的性状让同种生物个体之间产生差异。

与生存和繁衍无关的差异各個选项都可以保留下来,例如A型血和B型血可一旦这差异涉及到是否容易让天敌或猎物发现自己、是否能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是否受到異性的青睐、是否能够打赢竞争者等等,那么各个选项就有了优劣之分占优的选项能得到更多的机会被遗传下去,逐渐成为主流

在生存和繁衍的压力下,偶然、随机发生的突变能不能被保留下来,成了近乎于必然的事情

大自然似乎有着它自己独特的智慧,多种交配型且可以任意两两组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式固然增加了交配的概率,却也让基因缺陷造成的遗传病、线粒体异常造成的代谢疾病和病原體造成的传染病有了更多扩散的机会

一项针对瘿小鼓翅蝇(学名Sepsis cynipsea)的研究证明了这一推论,研究者将鼓翅蝇分为几组每一组的雌虫可供选择的雄虫数量各不相同,最多的一组有10只雌虫和90只雄虫最少的则是人为配对,毫无选择余地之后,让这些鼓翅蝇的后代进行近亲繁殖结果证明,当雌虫有选择时后代可以近亲繁殖20代以上,而雌虫毫无选择的组的后代只繁殖了10代就灭绝了。这是因为在毫无选择餘地的情况下即使是正常来说不会被雌虫看上的“残次”雄虫也获得了交配的机会,它们基因组中的严重有害突变也得以传播给后代進而在近亲繁殖的过程中迅速积累,导致了“团灭”

当繁殖具有一定难度,就形成了性选择在大多数有性繁殖的物种中,都是由雌性選择优秀的雄性交配基因有缺陷的雄性不容易获得交配的机会,这样就能让那些不利于生存的突变被筛选掉

同样的,携带病原体或是線粒体异常的个体在较高的繁殖压力下,也会因为得不到交配机会而无法将疾病传播给同类和后代。

文章出处:百度知道日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动物两种性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