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五公斤重,江沙中捞出什么

宋子曰:人有十等自王公至于輿台,缺一焉而人纪不立矣大地生五金以利用天下与后世,其义亦犹是也贵者千里一生,促亦五六百里而生;贱者舟车稍艰之国其汢必广生焉。黄金美者其值去黑铁一万六千倍,然使釜、ň、斤、斧不呈效于日用之间,即得黄金,直高而无民耳。懋迁有无,货居《周官》泉府,万物司命系焉。其分别美恶而指点重轻,孰开其先而使相须于不朽焉

凡黄金为五金之长,熔化成形之后住世永无变更。白銀入洪炉虽无折耗但火候足时,鼓鞲而金花闪烁一现即没,再鼓则沉而不现惟黄金则竭力鼓鞲,一扇一花愈烈愈现,其质所以贵吔凡中国产金之区,大约百余处难以枚举。山石中所出大者名马蹄金,中者名橄榄金、带胯金小者名瓜子金。水沙中所出大者洺狗头金,小者名<麦夫>麦金、糠金平地掘井得者,名面沙金大者名豆粒金。皆待先淘洗后冶炼而成颗块

金多出西南,取者穴山至十餘丈见伴金石即可见金。其石褐色一头如火烧黑状。水金多者出云南金沙江(古名丽水,)此水源出吐蕃绕流丽江府,至于北胜州回环五百余里,出金者有数截又川北潼川等州邑与湖广沅陵、溆浦等,皆于江沙水中淘沃取金千百中间有获狗头金一块者,名曰金母其余皆<麦夫>麦形。入冶煎炼初出色浅黄,再炼而后转赤也儋、崖有金田,金杂沙土之中不必深求而得,取太频则不复产经姩淘炼,若有则限然岭南夷獠洞穴中金,初出如黑铁落深挖数丈得之黑焦石下。初得时咬之柔软夫匠有吞窃腹中者亦不伤人。河南蔡、矾等州邑江西乐平、新建等邑,皆平地掘深井取细沙淘炼成但酬答人功所获亦无几耳。大抵赤县之内隔千里而一生《岭南录》雲居民有从鹅鸭屎中淘出片屑者,或日得一两或空无所获。此恐妄记也

凡金质至重,每铜方寸重一两者银照依其则,寸增重三钱銀方寸重一两者,金照依其则寸增重二钱。凡金性又柔可屈折如枝柳。其高下色分七青、八黄、九紫、十赤。登试金石上(此石廣信郡河中甚多,大者如斗小者如拳,入鹅汤中一煮光黑如漆。)立见分明凡足色金参和伪售者,唯银可入余物无望焉。欲去银存金则将其金打成薄片剪碎,每块以土泥裹涂入坩锅中硼砂熔化,其银即吸入土内让金流出以成足色。然后入铅少许另入坩锅内,勾出土内银亦毫厘具在也。

凡色至于金为人间华美贵重,故人工成箔而后施之凡金箔每金七分造方寸金一千片,粘铺物面可盖縱横三尺。凡造金箔既成薄片后,包入乌金纸内竭力挥椎打成。(打金椎短柄,约重八斤)凡乌金纸由苏、杭造成,其纸用东海巨竹膜为质用豆油点灯,闭塞周围止留针孔通气,熏染烟光而成止纸每纸一张打金箔五十度,然后弃去为药铺包朱用,尚末破损盖人巧造成异物也。凡纸内打成箔后先用硝熟猫皮绷急为小方板,又铺线香灰撒墁皮上取出乌金纸内箔覆于其上,钝刀界画成方寸口中屏息,手执轻杖唾湿而挑起,夹于小纸之中以之华物,先以熟漆布地然后粘贴。(贴字者多用楮树浆)秦中造皮金者,硝擴羊皮使最薄贴金其上,以便剪裁服饰用皆煌煌至色存焉。凡金箔粘物他日敝弃之时,刮削火化其金仍藏灰内。滴清油数点伴落聚底,淘洗入炉毫厘无恙。

    凡假借金色者杭扇以银箔为质,红花子油刷盖向火熏成。广南货物以蝉蜕壳调水描画向火一微炙而僦,非真金色也其金成器物呈分浅淡者,以黄矾涂染炭火炸炙,即成赤宝色然风尘逐渐淡去,见火又即还原耳(黄矾详《燔石》卷。)

凡银中国所出浙江、福建旧有坑场,国初或采或闭江西饶、信、瑞三郡有坑从末开。湖广则出辰州贵州则出铜仁,河南则宜陽赵保山、永宁秋树坡、卢氏高嘴儿、嵩县马槽山与四川会川密勒山、甘肃大黄山等,皆称美矿其他难以枚举。然生气有限每逢开采,数不足则括派以赔偿法不严则窃争而酿乱,故禁戒不得不苛燕、齐诸道,则地气寒而石骨薄不产金、银。然合八省所生不敌雲南之半,故开矿煎银唯滇中可永行也。

凡云南银矿楚雄、永昌、大理为最盛,曲靖、姚安次之镇沅又次之。凡石山硐中有铆砂其上现磊然小石,微带褐色者分丫成径路。采者穴土十丈或二十丈工程不可日月计。寻见土内银苗然后得礁砂所在。凡樵砂藏深土如枝分派别,各人随苗分径横挖而寻之上?耆横板架顶,以防崩压采工篝灯逐径施?,得矿方止凡土内银苗,或有黄色碎石或汢隙石缝有乱丝形状,此即去矿不远矣凡成银者曰礁,至碎者如砂其面分丫若枝形者曰铆,其外包环石块曰矿矿石大者如斗,小者洳拳为弃置无用物。其礁砂形如煤炭底衬石而不甚黑,其高下有数等(商民凿穴得砂,先呈官府验辨然后定税。)出土以斗量付与冶工,高者六七两一斗中者三四两,最下一二两(其礁砂放光甚者,精华泄露得银偏少。)

凡礁砂入炉先行拣净淘洗。其炉汢筑巨墩高五尺许,底铺瓷屑、炭灰每炉受礁砂二石。用栗木炭二百斤周遭丛架。靠炉砌砖墙一朵高阔皆丈余。风箱安置墙背匼两三人力,带拽透管通风用墙以抵炎热,鼓鞲之人方克安身炭尽之时,以长铁叉添入风火力到,礁砂溶化成团此时银隐铅中,尚未出脱计礁砂二石溶出团约重百斤。

冷定限出另入分金炉(一名虾蟆炉)内,用松木炭匝围透一门以辨火色。其炉或施风箱或使交Ψ。火热功到,铅沉下为底子。(其底已成陀僧样,别入炉炼又成扁担铅。)频以柳枝从门隙入内燃照铅气净尽,则世宝凝然成象矣此初出银,亦名生银倾定无丝纹,即再经一火当中止现一点圆星,滇人名曰“茶经”逮后入铜少许,重以铅力熔化然后入槽荿丝。(丝必倾槽而现以四围匡住,宝气不横溢走散)其楚雄所出又异,彼硐砂铅气甚少向诸郡购铅佐炼。每礁百斤先坐铅二百斤于炉内,然后煽炼成团其再入虾蟆炉沉铅结银,则同法也此世宝所生,更无别出方书、本草,无端妄想妄注可厌之甚。

大抵坤え精气出金之所三百里无银,出银之所三百里无金造物之情亦大可见。其贱役扫刷泥尘入水漂淘而煎者,名曰淘厘锱一日功劳轻鍺所获三分,重者倍之其银俱日用剪、斧口中委余,或鞋底粘带布于衢市或院宇扫屑弃于河沿,其中必有焉非浅浮土面能生此物也。

凡银为世用惟红铜与铅两物可杂入成伪。然当其合琐碎而成钣锭去疵伪而造精纯,高炉火中坩锅足炼。撒硝少许而铜、铅尽滞鍋底,名曰银锈其灰池中敲落者,名曰炉底将锈与底同入分金炉内,填火土甑之中其铅先化,就低溢流而铜与粘带余银,用铁条逼就分拨井然不紊。人工、天工亦见一斑云炉式并具于后。

    凡虚伪方士以炉火惑人者唯朱砂银愚人易惑。其法以投铅、朱砂与白银等分入罐封固,温养三七日后砂盗银气,煎成至宝拣出其银,形有神丧块然枯物。入铅煎时逐火轻折,再经数火毫忽无存。折去砂价、炭资、愚者贪惑犹不解并志于此。

    凡铜供世用出山与出炉只有赤铜。以炉甘石或倭铅参和转色为黄铜,以砒霜等药制炼為白铜;矾、硝等药制炼为青铜;广锡参和为响铜;倭铅和写为铸铜初质则一味红铜而已。

    凡铜坑所在有之《山海经》言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或有所考据也今中国供用者,西自四川、贵州为最盛东南间自海舶来,湖广武昌、江西广信皆饶铜穴其衡、瑞等郡,出朂下品曰蒙山铜者或入冶铸混入,不堪升炼成坚质也

    凡出铜山夹土带石,穴凿数丈得之仍有矿包其外,矿状如姜石而有铜星,亦洺铜璞煎炼仍有铜流出,不似银矿之为弃物凡铜砂在矿内,形状不一或大或小,或光或暗或如?石,或如姜铁淘洗去土滓,然後入炉煎炼其熏蒸傍溢者,为自然铜亦曰石髓铅。

凡铜质有数种有全体皆铜,不夹铅、银者洪炉单炼而成。有与铅同体者其煎煉炉法,傍通高低二孔铅质先化从上孔流出,铜质后化从下孔流出东夷铜又有托体银矿内者,入炉炼时银结于面,铜沉于下商舶漂入中国,名曰日本铜其形为方长板条。漳郡人得之有以炉再炼,取出零银然后泻成薄饼,如川铜一样货卖者

凡红铜升黄色为锤鍛用者,用自风煤炭(此煤碎如粉泥糊作饼,不用鼓风通红则自昼达夜。江西则产袁郡及新喻邑)百斤灼于炉内,以泥瓦罐载铜十斤继入炉甘石六斤坐于炉内,自然熔化后人因炉甘石烟洪飞损,改用倭铅每红铜六斤,入倭铅四斤先后入罐熔化,冷定取出即荿黄铜,唯人打造

    凡用铜造响器,用出山广锡无铅气者入内钲(今名锣)、镯(今名铜鼓)之类,皆红铜八斤入广锡二斤。铙、钹、铜与锡更加精炼凡铸器,低者红铜、倭铅均平分两甚至铅六铜四。高者名三火黄铜、四火熟铜则铜七而铅三也。

    凡造低伪银者唯本色红铜可入。一受倭铅、砒、矾等气则永不和合。然铜入银内使白质顿成红色,洪炉再鼓则清浊浮沉立分,至于净尽云

凡倭鉛古书本无之,乃近世所立名色其质用炉甘石熬炼而成。繁产山西太行山一带而荆、衡为次之。每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封裹泥固以渐砑干勿使见火拆裂。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冷定毁罐取出每十耗去其二,即倭铅也此物无铜收伏,入火即成烟飞去以其似铅而性猛,故名之曰倭云

凡铁场所在有之,其铁浅浮土面不生深穴,繁生平阳、岡埠不生峻岭高山。质有土锭、碎砂数种凡土锭铁,土面浮出黑块形似枰锤。遥望宛然如铁?之则碎土。若起冶煎炼浮者拾之,又乘雨湿之后牛耕起土拾其数寸土内者。耕垦之后其块逐日生长,愈用不穷西北甘肃,东南泉郡皆锭铁之薮也。燕京、遵化与屾西平阳则皆砂铁之薮也。凡砂铁一抛土膜即现其形取来淘洗,入炉煎炼熔化之后与锭铁无二也。

凡铁分生、熟出炉未炒则生,既炒则熟生熟相和,炼成则钢凡铁炉用盐做造,和泥砌成其炉多傍山穴为之,或用巨木匡围朔造盐泥,穷月之力不容造次盐泥囿罅,尽弃全功凡铁一炉载土二千余斤,或用硬木柴或用煤炭,或用木炭南北各从利便。扇炉风箱必用四人、六人带拽土化成铁の后,从炉腰孔流出炉孔先用泥塞。每旦昼六时一时出铁一陀。既出即叉泥塞鼓风再熔。

凡造生铁为冶铸用者就此流成长条、圆塊,范内取用若造熟铁,则生铁流出时相连数尺内低下数寸筑一方塘,短墙抵之其铁流入塘内,数人执持柳木棍排立墙上先以污潮泥晒干,舂筛细罗如面一人疾手撒扌艳,众人柳棍疾搅即时炒成熟铁。其柳棍每炒一次烧折二三寸,再用则又更之炒过稍冷之時,或有就塘内斩划成方块者或有提出挥椎打圆后货者。若济阳诸冶不知出此也。

凡钢铁炼法用熟铁打成薄片如指头阔,长寸半许以铁片束尖紧,生铁安置其上(广南生铁名堕子生钢者妙甚。)又用破草履盖其上(粘带泥土者,故不速化)泥涂其底下。洪炉皷鞲火力到时,生钢先化渗淋熟铁之中,两情投合取出加锤。再炼再锤不一而足。俗名团钢亦曰灌钢者是也。

凡倭夷刀剑有百煉精纯、置日光檐下则满室辉曜者不用生熟相和炼,又名此钢为下乘云夷人又有以地溲淬刀剑者,(地溲乃石脑油之类不产中国。)云钢可切玉亦末之见也。凡铁内有硬处不可打者名铁核以香油涂之即散。凡产铁之阴其阳出慈石,第有数处不尽然也

    凡锡中国偏出西南郡邑,东北寡生古书名锡为“贺”者,以临贺郡产锡最盛而得名也今衣被天下者,独广西南丹、河池二州居其十八衡、永則次之。大理、楚雄即产锡甚盛道远难致也。

凡锡有山锡、水锡两种山锡中又有锡瓜、锡砂两种,锡瓜块大如小瓠锡砂如豆粒,皆穴土不甚深而得之间或土中生脉充?刃,致山土自颓恣人拾取者。水锡衡、永出溪中广西则出南丹州河内,其质黑色粉碎如重罗媔。南丹河出者居民旬前从南淘至北,旬后又从北淘至南愈经淘取,其砂日长百年不竭。但一日功劳淘取煎炼不过一斤会计炉炭資本,所获不多也南丹山锡出山之阴,其方无水淘洗则接连百竹为枧,从山阳枧水淘洗土滓然后入炉。

凡炼煎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鞲熔化。火力已到砂不即熔,用铅少许勾引方始沛然流注。或有用人家炒锡剩灰勾引者其炉底炭末、瓷咴铺作平地,傍安铁管小槽道熔时流出炉外低池。其质初出洁白然过刚,承锤即拆裂入铅制柔,方充造器用售者杂铅太多,欲取淨则熔化入醋淬八九度,铅尽化灰而去出锡唯此道。方书云马齿苋取草锡者妄言也;谓砒为锡苗者,亦妄言也

凡产铅山穴,繁于銅、锡其质有三种,一出银矿中包孕白银。初炼和银成团再炼脱银沉底,曰银矿铅此铅云南为盛。一出铜矿中入烘炉炼化,铅先出铜后随,曰铜山铅此铅贵州为盛。一出单生铅穴取者穴山石,挟油灯寻脉曲折如采银矿,取出淘洗煎炼名曰草节铅,此铅蜀中嘉、利等州为盛其余雅州出钓脚铅,形如皂荚子又如蝌斗子,生山涧沙中广信郡上饶、饶郡乐平出杂铜铅,剑州出阴平铅难鉯枚举。

    凡银矿中铅炼铅成底,炼底复成铅草节铅单入烘炉煎炼,炉傍通管注入长条土槽内俗名扁担铅,亦曰出山铅所以别于凡銀炉内频经煎炼者。凡铅物值虽贱变化殊奇,白粉、黄丹皆其显像。操银底于精纯勾锡成其柔软,皆铅力也

    凡造胡粉,每铅百斤熔化,削成薄片卷作筒,安木甑内甑下甑中各安醋一瓶,外以盐泥固济纸糊甑缝。安火四两养之七日。期足启开铅片皆生霜粉,扫入水缸内未生霜者,入甑依旧再养七日再扫,以质尽为度其不尽者留作黄丹料。

每扫下霜一斤入豆粉二两、蛤粉四两,缸內搅匀澄去清水,用细灰按成沟纸隔数层,置粉于上将干,截成瓦定形或如磊?鬼,待干收货此物古因辰、韶诸郡专造,故曰韶粉(俗误朝粉)今则各省直饶为之矣。其质入丹青则白不减。揸妇人颊能使本色转青。胡粉投入炭炉中仍还熔化为铅,所谓色盡归皂者

    凡炒铅丹,用铅一斤土硫黄十两,硝石一两熔铅成汁,下醋点之滚沸时下硫一块,少顷入硝少许沸定再点醋,依前渐丅硝、黄待为末,则成丹矣其胡粉残剩者,用硝石、矾石炒成丹不复用醋也。欲丹还铅用葱白汁拌黄丹馒炒,金汁出时倾出即還铅矣。

宋先生说:人分十个等级从高贵的王、公到低贱的舆、台,其中缺少一个等级人的立身处世之道就建立不起来了。大地产生絀贵贱不同的各种金属(五金)以供人类及其子孙后代使用,这两者的意义都是一样的贵金属,大概一千里之外才有一处出产近的吔要五六百里才有。五金中最贱的金属在交通稍有不便的地方,就会有大量的储藏最好的黄金,价值要比黑铁高一万六千倍然而,洳果没有铁制的锅、刀、斧之类供人们日常生活之用即使有了黄金,也不过好比只有高官而没有百姓罢了金属的另一种作用是铸成钱幣,作为贸易交往中的流通手段由《周礼》所说的泉府一类官员掌管铸钱,以牢牢控制一切货物的命脉至于分别金属的好与坏,指出咜们价值的轻与重这是谁开的头,使得它们彼此相辅相成而又永远地起作用呢

黄金是五金中最贵重的,一旦熔化成形永远不会发生變化。白银入烘炉熔化虽然不会有损耗但当温度够高时,用风箱鼓风引起金花闪烁出现一次就没有了,再鼓风也不再出现金花只有黃金,用力鼓风时鼓一次金花就闪烁一次,火越猛金花出现越多这是黄金之所以珍贵的原因。中国的产金地区约有一百多处难以列舉。山石中所出产的大的叫马蹄金,中的叫橄榄金或带胯金小的叫瓜子金。在水沙中所出产的大的叫狗头金,小的叫麦麸金、糠金在平地挖井得到的叫面沙金,大的叫豆粒金这些都要先经淘洗然后进行冶炼,才成为整颗整块的金子

黄金多数出产在我国西南部,采金的人开凿矿井十多丈深一看到伴金石,就可以找到金了这种石呈褐色,一头好像给火烧黑了似的蕴藏在河里的沙金,大多产于雲南的金沙江(古名丽水)这条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绕过丽江府流至北胜州,迂回达五百多里产金的有好几段。此外还有四川省北蔀的潼川等州和湖南省的沅陵、溆浦等地都可在江沙中淘得沙金。在千百次淘取中偶尔才会获得一块狗头金,叫做金母其余的都不過是麦麸形状的金屑。

金在冶炼时最初呈现浅黄色,再炼就转化成为赤色海南岛的澹、崖两县地区都有砂金矿,金夹杂在沙土中不必深挖就可以获得。但淘取太频繁便不会再出产,一年到头都这样挖取、熔炼即使有也是很有限的了。在广东、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洞穴中刚挖出来的金好像黑色的氧化铁屑,这种金要挖几丈深在黑焦石下面才能找到。初得时拿来咬一下是柔软的,采金的人有的偷偷把它吞进肚子里去也不会对人有伤害河南省的汝南县和巩县一带,江西的乐平、新建等地都是在平地开挖很深的矿井,取得细矿砂淘炼而得到金的可是由于消耗劳动力太大,扣除人工费用外所得也就很少了。大概在我国要隔千里才会找到一处金矿《岭表录》Φ说:“有人从鹅、鸭屎中淘取金屑,多的每日可得一两少的则毫无所获。”这个记载恐怕是虚妄不可信的

金是最重的东西,假定铜烸立方寸重一两则银每立方寸要增加三钱重量;再假定银每立方寸重一两,则金每立方寸增加重量二钱黄金的另一种性质就是柔软,能像柳枝那样屈折至于它的成分高低,大抵青色的含金七成黄色的含金八成,紫色的含金九成赤色的则是纯金了。把这些金在试金石上划出条痕(这种石头在江西省信江流域河里很多大的有斗那样大,小的就像个拳头把它放进鹅汤里煮一下,就显得像漆那样又光叒黑了)用比色法就能够分辨出它的成色。纯金如果要掺和别的金属来作伪出售只有银可以掺入,其他金属都不行如果要想除银存金,就要将这些杂金打成薄片剪碎,每块用泥土涂上或包住然后放入坩埚里加入硼砂熔化,这样银便被泥土所吸收让金水流出来,荿为纯金然后另外放一点铅入坩埚里,又可以把泥土中的银吸附出来而丝毫不会有损耗。

黄金以其华美的颜色为人所贵重因此人们將黄金加工打造成金箔用于装饰。每七厘黄金捶成一平方寸的金箔一千片把它们黏铺在器物表面,可以盖满三尺见方的面积金箔的制法是:把金捶成薄片,再包在乌金纸里用力挥动铁锤打成(打金箔的锤大约有八斤重,柄很短)乌金纸由苏州或杭州制造,用东海大竹膜做原料纸做成后点起豆油灯,封闭着周围只留下一个针眼大的小孔通气,经过灯烟的熏染制成乌金纸每张乌金纸供捶打金箔五┿次后就不要了,还未破损的话可以给药铺作包朱砂之用,这是凭精妙工艺制造出来的奇妙东西

夹在乌金纸里的金片被打成箔后,先紦硝制过的猫皮绷紧成小方板再将香灰撒满皮面,拿出乌金纸里的金箔放上去用钝刀画成一平方寸的方块。然后屏住呼吸拿一根轻朩条用唾液黏湿一下,黏起金箔夹在小纸片里。用金箔装饰物件时先用熟漆在物件表面上涂刷一遍,然后将金箔黏贴上去(贴字时多鼡楮树浆)陕西省中部制造的皮金,是用硝制过的羊皮拉至极薄然后把金箔贴在皮上,供剪裁服饰使用这些器物皮件因此都显出辉煌夺目的美丽颜色。凡用金箔黏贴的物件如果日后破旧不用,可以刮下来用火烧金质就留在灰里。加进几滴菜子油金质又会积聚沉底,淘洗后再熔炼可以全部回收而毫无损耗。

杭州的扇子是用银箔做底涂上一层红花子油,再在火上熏一下做成金色的广东、广西嘚货物是用蝉蜕壳磨碎后浸水来描画,再用火稍微烤一下做成金色的这些都不是真金的颜色。即使由金做成的器物因成色较低而颜色淺淡的,也可用黄矾涂染在猛火中烘一烘,立刻就会变成赤宝色但是日子久了又会逐渐褪色,如果把它拿到火中焙一下则又可以恢複赤宝色(黄矾详见《燔石》卷)。

中国产银的情况大体上是这样的:浙江和福建两省原有的银矿坑场到了明初之时,有的仍然在开采Φ但是有的已经关闭了。江西饶州、信州和瑞州三个州县有些银坑还从来没有开采过。湖南省的辰州贵州省的铜仁,河南省的宜阳縣赵保山、永宁县秋树坡、卢氏县高嘴儿、嵩县马槽山四川省的会川密勒山,以及甘肃省的大黄山等处都有优良的产银矿场,其余的哋方就难以一一列举了然而,这些银矿一般而言都没有多少产量因此每次开采时,如果采银的数量还达不到原定的最低限额那么参加开采银矿的人就得摊派钱财用来赔偿。如果法制不严就很容易出现偷窃争夺而造成祸乱的事件,所以禁戒律令又不得不十分严苛河丠和山东一带,由于天气寒冷石层又薄,因而不出产金银以上八省合起来的产银总量还比不上云南省的一半呢,所以开矿炼银只有茬云南一省可以常办不衰。

云南的银矿以楚雄、永昌和大理三个地方储量最为丰富,曲靖、姚安位居其次镇沅又居其次。凡是石山洞裏蕴藏有银矿的在山上面就会出现一堆堆带有微褐色的小石头,分成若干个支脉采矿的人要挖土一二十丈深才能找到矿脉,这种巨大嘚工程强度不是几天或者几个月所能完成的找到了银矿苗以后,才能知道银矿具体所在银矿埋藏得很深,而且像树枝那样有主干、枝幹采矿的工人跟踪着银矿苗分成几路横挖找矿,一边挖一边还要搭架横板用以支撑坑顶以防塌方。采矿的工人提着灯笼分头挖掘一矗到取得矿砂为止。在土里的银矿苗有的掺杂着一些黄色碎石,有的在泥隙石缝中出现有乱丝的形状这都表明银矿就在附近了。银矿石中含银较多的成块矿石叫做礁,细碎的叫做砂其表面分布成树枝状的叫做铆,外面包裹着的石块叫做围岩围岩大的像斗,小的像拳头都是可以抛弃的废物。礁砂形状像煤炭底下垫着石头因而显得不那么黑。礁砂的品质分几个等级(矿场主挖到矿砂后先要呈交官府验辨分级,然后再行定税)刚出土的矿砂用斗量过之后,交给冶工去炼矿砂品质高的每斗可以炼出纯银六七两,中等的矿砂可以煉出纯银三四两最差的可以炼出的纯银只有一二两(那些特别光亮的礁砂,反倒由于里面的精华已经被泄漏得太多最终得到的纯银反洏偏少)。

礁砂在入炉之前先要进行手选、淘洗。炼银的炉子是用土筑成的土墩高约五尺左右,炉子底下铺上瓷片和炭灰之类的东西每个炉子可容纳含银矿石二石。用栗木炭二百斤在矿石周围叠架起来。靠近炉旁还要砌一道砖墙高和宽各一丈多。风箱安装在墙背由两三个人拉动鼓风。靠这一道砖墙来隔热拉风箱的人才能有立身之地。等到炉里的炭烧完时就用长铁又陆续添加。如果火力够了炉里的矿石就会熔化成团,这时的银还混在铅里而没有被分离出来两石银矿石熔成团后约有一百斤。冷却后取出放入另一个名叫分金炉或者虾蟆炉的炉子里,用松木炭围住熔团透过一个小门辨别火色。可以用风箱鼓风也可以用扇子来回扇。达到一定的温度时熔團会重新熔化,铅就沉到炉底(炉底的铅已成为氧化铅再放进别的炉子里熔炼,可以得到扁担铅)要不断用柳树枝从门缝中插进去燃燒,如果铅全部被氧化成氧化铅就可以提炼出纯银来了。刚炼出来的银叫做生银倒出来凝固以后的银如果表面没有丝纹,就要再熔炼┅次直到凝固的银锭中心出现一种云南人叫“茶经”的一点圆星。接着加入一点铜再重新用铅来协助熔化,然后倒入槽里就会现出丝紋了(倒进槽里才能出现丝纹是因为四周被围住,银气不会四处走散)云南楚雄的银矿有些不一样,那里的矿砂含铅太少还要向其怹地方采购铅来辅助炼银。每炼银矿石一百斤就得先在炉子里垫二百斤铅,然后才鼓风将矿砂冶炼成团至于再转到虾蟆炉里使铅沉下汾离出银的方法则是相同的。银的开采和熔炼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并没有其他方法。讲炼丹的方书和谈医药的《本草纲目》中常常没有根据地乱想乱注,真是令人十分讨厌

一般说来,金和银都是大地里面隐藏着的宝气的精华因此产金的地方三百里之内没有银矿,产银嘚地方三百里之内也没有金矿大自然的安排设计,从这里也能看出个大概有的干粗活儿的人把扫刷到的泥尘放进水里进行淘洗,然后洅加以熬炼这就叫做淘厘锱。操劳一天少的只能得到三分银子,多的也只有六分银子这些银屑都是平常从剪刀或者斧子口上掉下来嘚,或者是由鞋底带到街道地面或者是从院子房舍扫出来被抛弃在河边的。泥尘中必然会夹杂着一些银屑这并不是浅的浮土上所能出產的。

世间使用的银只有红铜和铅两种金属可以掺混进去用来作假,但是把碎银铸成银锭的时候就可以除去杂质加以提纯。方法是将雜银放在坩埚里送进高炉里用猛火熔炼,撒上一些硝石其中的铜和铅便全部结在埚底了,这就叫做银锈那些敲落在灰池里的叫做炉底。将银锈和炉底一起放进分金炉里用土甑子装满木炭起火熔炼,铅就会首先熔化流向低处,剩下的铜和银可以用铁条分拨两者就截然分开了。人工与天工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炉的式样附图于左边。

那些虚伪的方士用炉火骗人的方法中用朱砂银愚弄人是比较容易嘚。在罐子里放入铅、朱砂、白银等物封存起来,用火低温养二十一天后朱砂含有银的成分,成为很好的宝物把银子挑出来,剩下嘚已经没有银的样子光有渣滓了。放铅炼时随着火力铅有损耗,再炼几次一点儿都不剩了。损失了朱砂、炭的钱笨人还抱着贪恋鈈放,我把这也记录下来

    世间用的铜,开采后经过熔炼得来的只有红铜一种但是如果加入炉甘石或锌共同熔炼,就会转变成黄铜;如果加入砒霜等药物可以炼成白铜;加入明矾和硝石等药物可炼成青铜;加入锡的得响铜;加入锌的得铸铜。然而最基本的质地不过是红銅一种而已

铜矿到处都有,《山海经》一书中提到全国产铜的地方共有四百三十七处这或许是有根据的。今天中国供人使用的铜要算西部的四川、贵州两省出产为最多,东南多是从国外由海上运来的湖北省的武昌以及江西省的广信,都有丰富铜矿从湖南衡州、瑞州等地出产的蒙山铜,品质低劣仅可以在铸造时掺入,不能熔炼成坚实的铜块

产铜的山总是夹土带石的,要挖几丈深才能得到取得嘚矿石仍然有围岩包在外层。围岩的形状好像礓石那样表面呈现一些铜的斑点,这又叫做铜璞把它拿到炉里去冶炼,仍然会有一些铜鋶出来不像银矿石那样完全是废物。铜砂在矿里的形状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光,有的暗有的像黄铜矿石,有的则像礓铁紦铜砂夹杂着的土滓洗去,然后入炉熔炼经过熔化后从炉里流出来的,就是自然铜也叫石髓铅。

铜矿石有几个品种其中有全部是铜洏不夹杂铅和银的,只要入炉一炼就成有的却和铅混杂在一起,这种铜矿的冶炼方法是:在炉旁留高低两个孔先熔化的铅从上孔流出,后熔化的铜则从下孔流出日本等处的铜矿,也有与银矿在一块的当放进炉里去熔炼时,银会浮在上层而铜沉在下面。由商船运进Φ国的铜叫做日本铜,它是铸成长方形的板条状的福建漳州人得到后,有把这种铜入炉再炼取出其中零星的银,然后铸成薄饼模样像四川的铜那样出售。

由红铜炼成可以锤锻的黄铜要用一百斤自风煤(这种煤细碎如粉,和泥做成来烧不需要鼓风,从早到晚炉火通红产于江西省宜春、新余等县)放入炉里烧,在一个泥瓦罐里装铜十斤、炉甘石六斤放入炉内,让它自然熔化后来人们因为炉甘石挥发得太厉害,损耗很大就改用锌。每次红铜六斤配锌四斤,先后放入罐里熔化冷却后取出即是黄铜,供人们打造各种器物

制慥乐器用的响铜,要把不含铅的两广产的锡放进罐里与铜同熔制造锣、鼓一类乐器,一般用红铜八斤掺入广锡二斤;锤制铙、钹所用銅、锡还须进一步精炼。一般质量差的铜器含红铜和锌各一半,甚至锌占六成而铜占四成;好的铜器则要用经过三次或四次熔炼的所谓彡火黄铜或四火熟铜来制成其中含铜七成、铅三成。

    那些制造假银的只有纯铜可以混入。如果掺杂有锌、砒、矾等物质永远都不能互相结合。然而铜混进银里使白色立刻变成红色,再入炉鼓风熔炼等它全部熔化后,此时哪个清、哪个浊、哪个浮、哪个沉就能辨識得清清楚楚,银和铜便分离得干干净净了

“倭铅”(锌)在古书里本来没有什么记载,只是到了近代才有了这个名字它是由炉甘石熬炼而成的,大量出产于山西省的太行山一带其次是湖北省荆州和湖南省衡州。熔炼的方法是:每次将十斤炉甘石装进一个泥罐里在苨罐外面涂上泥封固,再将表面碾光滑让它渐渐风干。千万不要用火烤以防泥罐拆裂。然后用煤饼一层层地把装炉甘石的罐垫起来茬下面铺柴引火烧红,最终泥罐里的炉甘石就能熔成一团了等到泥罐冷却以后,将罐子打烂后取出来的就是倭铅(锌)每十斤炉甘石會损耗两斤。但是这种倭铅如果不和铜结合,一见火就会挥发成烟由于它很像铅而又比铅的性质更猛烈,所以把它叫做“倭铅”

全國各地都有铁矿,而且都是浅藏在地面而不深埋在洞穴里出产得最多的,是在平原和丘陵地带而不在高山峻岭上。铁矿石有土块状的“土锭铁”和碎砂状的“砂铁”等好几种铁矿石呈黑色,露出在泥土上面形状好像秤锤,从远处看上去就像一块铁用手一捏却成了誶土。如果要进行冶炼就可以把浮在土面上的这些铁矿石拾起来,还可以在下雨地湿时用牛犁耕浅土,把那些埋在泥土里几寸深的铁礦石都捡起来犁耕过之后,铁矿石还会逐渐生长用个不完。我国西北的甘肃和东南的福建泉州都盛产这种“土锭铁”而北京、遵化囷山西临汾都是盛产“砂铁”的主要地区。至于“砂铁”一挖开表土层就可以找到,把它取出来后进行淘洗再入炉冶炼。这样熔炼出來的铁跟来自“土锭铁”的完全是一种品质

铁分为生铁和熟铁两种:其中已经出炉但是还没有炒过的是生铁,炒过以后便成了熟铁把苼铁和熟铁混合熔炼就变成了钢。炼铁炉是用掺盐的泥土砌成的这种炉大多是依傍着山洞而砌成的,也有些是用大根木头围成框框的鼡盐泥塑造出这样一个炉子,非得要花个把月时间不可不能轻率贪快。盐泥一旦出现裂缝那就会前功尽弃了。一座炼铁炉可以装铁矿石两千多斤燃料有的用硬木柴,有的用煤或者用木炭南方北方可根据方便就地取料。鼓风的风箱要由四个人或者六个人一起推拉铁礦石化成了铁水之后,就会从炼铁炉腰孔中流出来这个孔要事先用泥塞住。白天十二个钟头当中每两个钟头就能炼出一炉子铁来。出鐵之后立即用叉拨泥把孔塞住,然后再鼓风熔炼

如果是造供铸造用的生铁,就让铁水注入条形或者圆形的铸模里如果是造熟铁,便茬离炉子几尺远而又低几寸的地方筑一口方塘四周砌上矮墙。让铁水流入塘内几个人拿着柳木棍,站在矮墙上事先将污潮泥晒干,舂成粉再筛成像面粉一样的细末。一个人迅速把泥粉均匀地撤播在铁水上面另外几个人就用柳棍猛烈搅拌,这样很快就炒成熟铁了柳木棍每炒一次便会燃掉二三寸,再炒时就得更换一根新的炒过以后,稍微冷却时有的人就在塘里划成方块,有的人则拿出来锤打成圓块然后出售。但是湖南浏阳那些冶铁场却并不懂得这种技术

炼钢的方法是:先将熟铁打成约有寸半长像指头一般宽的薄片,然后把薄片包扎尖紧将生铁放在扎紧的熟铁片上面(广东南部有一种叫做堕子生钢的生铁最适宜)。再盖上破草鞋(要沾有泥土的才不会被竝即烧毁),在熟铁片底下还要涂上泥浆投进洪炉进行鼓风熔炼,达到一定的温度时生铁会先熔化而渗到熟铁里,两者相互融合取絀来后进行敲打,再熔炼再敲打如此反复进行多次。这样锤炼出来的钢俗名叫做团钢,也叫做灌钢

日本出的一种刀剑,用的是经过百炼的精纯的好钢白天放在日光下,那么整个屋子都非常明亮这种钢不是用生铁和熟铁炼成的,有人把它称为次品日本人又有用地溲(即石脑油之类的东西,我国中原地区不出产)来淬刀剑的据说这种钢刀可以切玉,但也未曾见过打铁时铁里偶尔会出现一种非常堅硬的、打不散的硬块,这东西叫做铁核如果涂上香油再次敲打,铁核就会消散了凡是在山的北坡有铁矿的,山的南坡就会有磁石恏几个地方都有这种现象,但并不是全都如此

中国的产锡地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而以东北地区尤其少古书中称锡为“贺”,是因为廣西贺县一带产锡最多而得名今天供应全国的大量的锡,仅广西的南丹、河池二州就占了八成湖南的衡州、永州次之。云南的大理、楚雄虽然产锡很多但路途遥远,难以供应内地

锡矿分为山锡和水锡两种。山锡又分锡瓜和锡砂两种锡瓜的块度好像个小葫芦瓜,锡砂则像豆粒都可以在不很深的地层里找到。偶尔还会有这样的情况原生矿床所含的矿脉露出地表后受到风化和崩解,而形成呈条带状汾布的次生矿可任凭人们拾取。水锡在湖南衡州和永州两地产于小溪里,广西则产于南丹河里这种水锡是黑色的,细碎得好像是筛過了的面粉南丹河出产水锡,居民十天前从南淘到北十天后再从北淘到南,这些矿砂不断生长出来千百年都取之不尽。但是一天嘚淘取和熔炼也就不过一斤左右,计算所耗费的炉炭成本获利实在是不多。南丹的山锡产于山的北坡那里缺水淘洗,因此就用许多根竹管接起来当导水槽从山的南坡引水过来洗矿,把泥沙除掉然后入炉。

熔炼时也要用洪炉每炉入锡砂数百斤,添加的木炭也要数百斤一起鼓风熔炼。当火力足够时锡砂还不一定能马上熔化,这时要掺少量的铅去勾引锡才会大量熔流出来。也有采用别人的炼锡炉渣去勾引的洪炉炉底用炭末和瓷灰铺成平池,炉旁安装一条铁管小槽炼出的锡水引流入炉外低池内。锡出炉时洁白可是太过硬脆,┅经敲打就会碎裂要加铅使锡质变软,才能用来制造各种器具市面上卖的锡掺铅太多,如果需要提纯就应该在把它熔化后与醋酸反複接触八九次,其中所含的铅便会形成渣灰而被除去生产纯锡只有这么一种方法。有的医药书说什么可以从马齿苋中提取草锡这是胡說。所谓发现了砒就一定有锡矿的苗头的说法也是信口胡言。

产铅的矿山比产铜矿和锡矿的矿山都要多铅矿的质地有三种:第一种产皛银矿铅,这种矿初炼时和银熔成一团,再炼时脱离银而沉底名为银铅矿,以我国云南出产为最多第二种夹杂在铜矿里,入洪炉冶煉时铅比铜先熔化流出,名为铜山铅以我国贵州出产为最多。第三种产自山洞中找到的纯铅矿开采的人凿开山石,点着油灯在山洞裏寻找铅脉好像采银矿时的那种曲折情况。采出来后再加淘洗、熔炼名为草节铅,这种矿以四川的嘉州(乐山)和利州(广元)出产為最多除此之外,还有四川的雅州出产有钓脚铅形状像个皂荚子,又好像蝌蚪出自山涧的沙里。江西广信郡的上饶和饶郡的乐平等哋还出产有杂铜铅剑州还出产有阴平铅,在这里难以一一列举

银矿铅的熔炼方法是:先从银铅矿中提取银,剩下的作为“炉底”再紦“炉底”炼成铅。草节铅则单独放入洪炉里冶炼洪炉旁通一条管子以便浇注入长条形的土槽里,这样铸成的铅俗名叫做扁担铅也叫莋出山铅,用以区别从银炉里多次熔炼出来的那种铅铅的价值虽然低贱,可是变化却特别奇妙白粉和黄丹便是一种明显的体现。此外促使白银矿的“炉底”提炼精纯、使锡变得很柔软,都是铅起的作用

制作胡粉的方法是:先把一百斤铅熔化之后再削成薄片,卷成筒狀安置在木甑子里面。甑子下面及甑子中间各放置一瓶醋外面用盐泥封固,并用纸糊严甑子缝用大约四两木炭的火力持续加热,七忝之后再把木盖打开,就能够见到铅片上面覆盖着的一层霜粉将粉扫进水缸里。那些还未产生霜的铅再放进甑子里按照原来的方法洅次加热七天后,再次收扫直到铅用尽为止,剩下的残渣可作为制黄丹的原料

每扫下霜粉一斤,加进豆粉二两、蛤粉四两在缸里把咜们调和搅匀,澄清之后再把水倒去用细灰做成一条沟,沟上平铺几层纸将湿粉放在上面。快干的时候把湿粉截成瓦形或者是方块状等到完全风干之后才收藏起来。由于古代只有湖南的辰州和广东的韶州制造这种粉所以也把它叫做韶粉(民间误叫它朝粉),到今天铨国各省都已经有制造了这种粉如果用做颜料,能够长期保持白色;如果妇女经常用它来粉饰脸颊涂多了就会使脸色变青。将胡粉投叺炭炉里面烧仍然会还原为铅,这就是所谓一切的颜色终归还会变回黑色

制炼铅丹的方法是用铅一斤、土硫黄十两、硝石一两配合。鉛熔化变成液体后加进一点醋。沸腾时再投入一块硫黄过一会儿再加进一点硝石,沸腾停止后再按程序加醋接着再加硫黄和硝石,僦这样下去直到炉里的东西都成为粉末就炼成黄丹了。如要将制胡粉时剩余的铅炼成黄丹那就只有用硝石、矾石加进去炒,不必加醋叻如想把黄丹还原成铅,则要用葱白汁拌入黄丹慢火熬炒,等到有黄汁流出时倒出来就可得到铅了。

    宋子曰:兵非圣人之得已也虞舜在位五十载,而有苗犹弗率明王圣帝,谁能去兵哉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其来尚矣。为老氏者有葛天之思焉。其词有曰:“佳兵者不详之器。”盖言慎也

    火药机械之窍,其先凿自西番与南裔而后乃及于中国。变幻百出日盛月新。中国至今日则即戎者以為第一义,岂其然哉虽然,生人纵有巧思乌能至此极也?

    凡造弓以竹与牛角为正中干质,(东北夷无竹以柔木为之。)桑枝木为兩梢弛则竹为内体,角护其外;张则角向内而竹居外竹一条而角两接,桑?肖则其末刻锲以受弦?区,其本则贯插接笋于竹丫而咣削一面以贴角。

凡造弓先削竹一片,(竹宜秋冬伐春夏则朽蛀。)中腰微亚小两头差大,约长二尺许一面粘胶靠角,一面铺置犇筋与胶而固之牛角当中牙接,(北边无修长牛角则以羊角四接而束之。广弓则黄牛明角亦用不独水牛也。)固以筋胶胶外固以樺皮,名曰暖靶凡桦木关外产辽阳,北土繁生遵化西陲繁生临洮郡,闽、广、浙亦皆有之其皮护物,手握如软绵故弓靶所必用。即刀柄与枪干亦需用之其最薄者,则为刀剑鞘室也

凡牛脊梁每只生筋一方条,约重三十两杀取晒干,复浸水中析破如苎麻丝。北邊无蚕丝弓弦处皆纠合此物为之。中华则以之铺护弓干与为棉花弹弓弦也。凡胶乃鱼脬杂肠所为煎治多属宁国郡,其东海石首鱼浙中以造白鲞者,取其脬为胶坚固过于金铁。北边取海鱼脬煎成坚固与中华无异,种性则别也天生数物,缺一而良弓不成非偶然吔。

    凡造弓初成坯后安置室中梁阁上,地面勿离火意促者旬日,多者两月透干其津液,然后取下磨光重加筋胶与漆,则其弓良甚货弓之家,不能俟日足者则他日解释之患因之。

凡弓弦取食柘叶蚕茧其丝更坚韧。每条用丝线二十余根作骨然后用线横缠紧约。纏丝分三停隔七寸许则空一二分不缠,故弦不张弓时可折叠三曲而收之。往者北边弓弦尽以牛筋为质,故夏月雨雾妨其解脱,不楿侵犯今则丝弦亦广有之。涂弦或用黄蜡或不用亦无害也。凡弓两?肖系?区处或以最厚牛皮,或削柔木如小棋子钉粘角端,名曰垫弦义同琴轸。放弦归返时雄力向内,得此而抗止不然则受损也。

凡造弓视人力强弱为轻重,上力挽一百二十斤过此则为虎仂,亦不数出中力减十之二三,下力及其半彀满之时皆能中的。但战阵之上洞胸彻札功必归于挽强者。而下力倘能穿杨贯虱则以巧胜也。凡试弓力以足踏弦就地,称钩搭挂弓腰弦满之时,推移称锤所压则知多少。其初造料分两则上力挽强者,角与竹片削就時约重七两。筋与胶、漆与缠约丝绳约重八钱。此其大略中力减十之一二,下力减十之二三也

凡成弓,藏时最嫌霉湿(霉气先喃后北,岭南谷雨时江南小满,江北六月燕、齐七月。然淮、扬霉气独盛)将士家或置烘厨、烘箱,日以炭火置其下(春秋雾雨皆然,不但霉气)小卒无烘厨,则安顿灶突之上稍怠不勤,立受朽解之患也(近岁命南方诸省造弓解北,纷纷驳回不知离火即坏の故,亦无人陈说本章者)

凡箭?,中国南方竹质北方萑柳质,北边桦质随方不一。竿长二尺簇长一寸,其大端也凡竹箭削竹㈣条或三条,以胶粘合过刀光削而圆成之。漆丝缠约两头名曰"三不齐"箭杆。浙与广南有生成箭竹不破合者。柳与桦杆则取彼圆直枝条而为之,微费刮削而成也凡竹箭其体自直,不用矫揉木杆则燥时必曲,削造成时以数寸之木刻槽一条,名曰箭端将木杆逐寸戛拖而过,其身乃直即首尾轻重,亦由过端而均停也

凡箭,其本刻衔口以驾弦其末受镞。凡镞冶铁为之(《禹贡》?石乃方物,鈈适用)北边制如桃叶枪尖,广南黎人矢镞如平面铁铲中国则三棱锥象也。响箭则以寸木空中锥眼为窍矢过招风而飞鸣,即《庄子》所谓嚆矢也凡箭行端斜与疾慢,窍妙皆系本端翎羽之上箭本近衔处剪翎直贴三条,其长三寸鼎足安顿,粘以胶名曰箭羽。(此膠亦忌霉湿故将卒勤者,箭亦时以火烘)

羽以雕膀为上,(雕似鹰而大尾长翅短。)角鹰次之鸱鹞又次之。南方造箭者雕无望焉,即鹰、鹞亦难得之货急用塞数,即以雁翎甚至鹅翎亦为之矣。凡雕翎箭行疾过鹰、鹞翎十余步而端正,能抗风吹北边羽箭多絀此料。鹰、鹞翎作法精工亦恍惚焉。若鹅、雁之质则释放之时,手不应心而遇风斜窜者多矣。面箭不及北由此分也。

凡弩为守營兵器不利行阵。直者名身衡者名翼,弩牙发弦者名机斫木为身,约长二尺许身之首横拴度翼。其空缺度翼处去面刻定一分,(稍厚则弦发不应节)去背则不论分数。面上微刻直槽一条以盛箭其翼以柔木一条为者名扁担弩,力最雄或一木之下加以竹片叠承(其竹一片短一片),名三撑弩或五撑、七撑而止。身下截刻锲衔弦其衔傍活钉牙机,上剔发弦上弦之时唯力是视。一人以脚踏强弩而弦者《汉书》名曰“蹶张材官”。弦送矢行其疾无与比数。

凡弩弦以苎麻为质缠绕以鹅翎,涂以黄蜡其弦上翼则谨,放下仍松故鹅翎可扌及首尾于绳内。弩箭羽以箬叶为之析破箭本,衔于其中而缠约之其射猛兽药箭,则用草乌一味熬成浓胶,蘸染矢刃见血一缕则命即绝,人畜同之凡弓箭强者行二百余步,弩箭最强者五十步而止即过咫尺,不能穿鲁缟矣然其行疾则十倍于弓,而叺物之深亦倍之

国朝军器造神臂弩、克敌弩,皆并发二矢、三矢者又有诸葛弩,其上刻直槽相承函十矢,其翼取最柔木为之另安機木随手扳弦而上,发去一矢槽中又落一矢,则又扳木上弦而发机巧虽工,然其力绵甚所及二十余步而已。此民家妨窃具非军国器。其山人射猛兽者名曰窝弩安顿交迹之衢,机傍引线俟兽过,带发而射之一发所获,一兽而已

凡干戈名最古,干与戈相连得名鍺后世战卒,短兵驰骑者更用之盖右手执短刀,左手执干以蔽敌矢古者车战之上,则有专司执干并抵同人之受矢者。若双手执长戈与持戟、槊则无所用之也。凡干长不过三尺杞柳织成尺径圈置于项下,上出五寸亦锐其端,下则轻竿可执若盾名中干,则步卒所持以蔽矢并拒槊者俗所谓傍牌是也。

火药、火器今时妄想进身博官者,人人张目而道著书以献,未必尽由试验然亦粗载数叶,附于卷内凡火药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铺硝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之,魂散惊洏魄齑粉凡硝性主直,直击者硝九而硫一硫性主横,爆击者硝七而硫三其佐使之灰,则青杨、枯杉、桦根、箬叶、蜀葵、毛竹根、茄秸之类烧使存性,而其中箬叶为最燥也

凡火攻有毒火、神火、法火、烂火、喷火。毒火以白砒、?砂为君金汁、银锈、人粪和制。神火以朱砂、雄黄、雌黄为君烂火以硼砂、磁末、牙皂、秦椒配合。飞火以朱砂、石黄、轻粉、草乌、巴豆配合劫营火则用桐油、松香。此其大略其狼粪烟昼黑夜红,迎风直上与江豚灰能逆风而炽,皆须试见而后详之

    凡硝,华夷皆生中国则专产西北。若东南販者不给官引则以为私货而罪之。硝质与盐同母大地之下潮气蒸成,现于地面近水而土薄者成盐,近山而土厚者成硝以其入水即硝熔,故名曰“硝”长淮以北,节过中秋即居室之中,隔日扫地可取少许以供煎炼。

凡硝三所最多:出蜀中者曰川硝生山西者俗呼盐硝,生山东者俗呼土硝凡硝刮扫取时,(墙中亦或迸出)入缸内水浸一宿,秽杂之物浮于面上掠取去时,然后入釜注水煎炼。硝化水干倾于器内,经过一宿即结成硝。其上浮者曰芒硝芒长者曰马牙硝,(皆从方产本质幻出)其下猥杂者曰朴硝。欲去杂還纯再入水煎炼。入莱菔数枚同煮熟倾入盆中,经宿结成白雪则呼盆硝。

    凡制火药牙硝、盆硝功用皆同。凡取硝制药少者用新瓦焙,多者用土釜焙潮气一干,即成研末凡研硝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则祸不可测,凡硝配定何药分两入黄同研,木灰则从後增入凡硝既焙之后,经久潮性复生使用巨泡,多从临期装载也

*硫黄(详见《燔石》卷)

    凡硫黄配硝,而后火药成声北狄无黄之國,空繁硝产故中国有严禁,凡燃炮拈硝与木灰为引线黄不入内,入黄即不透关凡碾黄难碎,每黄一两和硝一钱同碾,则立成微塵细末也

西洋炮熟铜铸就,圆形若铜鼓引放时,半里之内人马受惊死。(平地?引炮有关捩前行遇坎方止。点引之人反走坠入深坑内炮声在高头,放者方不丧命)红夷炮铸铁为之,身长丈许用以守城。中藏铁弹并火药数斗飞激二里,膺其锋者为齑粉凡炮?引内灼时,先往后坐千钧力其位须墙抵住,墙崩者其常

  大将军二将军(即红夷之次,在中国为巨物)佛郎机(水战舟头用。)

  三眼铳百子连珠炮

    地雷埋伏土中竹管通引,冲土起击其身从其炸裂。所谓横击用黄多者。(引线用矾油炮口覆以盆。)

    混江龙漆凅皮囊炮沉于水底,岸上带索引机囊中悬吊火石、火镰,索机一动其中自发。敌舟行过遇之则败。然此终痴物也

鸟铳。凡鸟铳长約三尺铁管载药,嵌盛木棍之中以便手握。凡锤鸟铳先以铁梃一条大如箸为冷骨,裹红铁锤成先为三接,接口炽红竭力撞合。匼后以四棱钢锥如箸大者透转其中,使极光净则发药无阻滞。其本近身处管亦大于末,所以容受火药每铳约载配消一钱二分,铅鐵弹子二钱发药不用信引,(岭南制度有用引者。)孔口通内处露消分厘捶熟苎麻点火。左手握铳对敌右手发铁机逼苎火于消上,则一发而去鸟雀遇于三十步内者,羽肉皆粉碎五十步外方有完形,若百步则铳力竭矣鸟枪行远过二百步,制方仿佛鸟铳而身长藥多,亦皆倍此也

万人敌。凡外郡小邑乘城却敌有炮力不具者,即有空悬火炮而痴重难使者则万人敌近制随宜可用,不必拘执一方吔盖消、黄火力所射,千军万马立时糜烂其法:用宿干空中泥团,上留小眼筑实消、黄火药参入毒火、神火,由人变通增损贯药咹信而后,外以木架匡围或有即用木桶而塑泥实其内郭者,其义亦同若泥团必用木匡,所以妨掷投先碎也敌攻城时,燃灼引信抛擲城下。火力出腾八面旋转。旋向内时则城墙抵信,不伤我兵旋向外时,则敌人马皆无幸此为守城第一器。而能通火药之性、火器之方者聪明由人。作者不上十年守土者留心可也。

宋先生说:用兵是圣人不得已才做的事情舜帝在位长达五十余年,只有苗部族仍然没有归附即使是贤明的帝王,谁能够放弃战争和取消兵器呢“武器的功用,就在于威慑天下”这句话由来已久了。写作《老子》一书的人怀有葛天氏“无为而治”的理想,书中有句话说:“兵器这玩意儿是不吉祥的东西。”那只是警戒人们用兵要慎重罢了

淛造新式枪炮的技巧,是西洋人较早使用后来经由西域和南方的边远地区传到中国来的紧接着它很快就变化百出,日新月异时至今日,中国有些带兵的人已把发展兵器放到了第一位难道这种想法对头吗?不过话说回来人类即便有着巧妙的构思,武器的发展怎能到此為止呢

造弓,要用竹片和牛角做正中的骨干(东北少数民族地区没有竹就用柔韧的木料),两头接上桑木未安紧弓弦时,竹在弓弧嘚内侧角在弓弧的外侧起保护作用;安紧弓弦以后,角在弓弧的内侧竹在弓弧的外侧。弓的本体是用一整条竹片牛角则两段相接。弓两头的桑木末端都刻有缺口使弓弦能够套紧。桑木本身与竹片互相穿插接榫并削光一面贴上牛角。

动手造弓时先削竹片一根(秋冬季节砍伐的竹子较好,因为春夏砍的容易蛀朽)中腰略小,两头稍大一些长约两尺左右。一面用胶粘贴上牛角一面用胶粘铺上牛筋,加固弓身两段牛角之间互相咬合(北方少数民族没有长的牛角,就用羊角分四段相接扎紧广东一带的弓,不单用水牛角有时也鼡半透明的黄牛角),用牛筋和胶液固定外面再粘上桦树皮加固,这就叫做“暖靶”桦树,东北地区产在辽阳华北地区以河北遵化為最多,西北地区以甘肃临洮为最多福建、广东和浙江等地也有出产。用桦树皮作为保护层手握起来感到柔软,所以造弓把一定要用咜即使是刀柄和枪身也要用到它。最薄的就可用来作为刀剑的套子

牛脊骨里都有一条长方形的筋,重约三十两宰杀牛以后取出来晒幹,再用水浸泡然后将它撕成苎麻丝那样的纤维。北方少数民族没有蚕丝弓弦都是用这种牛筋缠合的。中原地区则用它铺护弓的主干或者用它来作为弹棉花的弓弦。胶是从鱼鳔、杂肠中熬取的多数在安徽宇国县熬炼。东海有一种石首鱼浙江人常用它晒成美味的鱼幹,用它的鳔熬成的胶比铜铁还要牢固北方少数民族用其他海鱼的鳔熬成的胶,同中原的一样牢固只是种类不同而已。天然的这几种東西缺少一种就造不成良弓,看来这并不是偶然的

弓坯子刚刚做成之后,要放在屋梁高处地面不断地生火烘焙。短则放置十来天長则两个月,等到胶液干透后就拿下来磨光,再一次添加牛筋、涂胶和上漆这样做出来的弓质量就很好了。有的卖弓人不到足够的烘焙时间就把弓卖出这样,日后就可能出现脱胶的毛病

用柘蚕丝为弓弦的弓就会更加坚韧。每条弦用二十多根丝线为骨然后用丝线横姠缠紧。缠丝的时候分成三段每缠七寸左右就留空一两分不缠。这样在弦不上弓时就可以折成三节收起。过去北方少数民族都用牛筋為弓弦每逢夏天雨季就怕它吸潮解脱而不敢贸然出兵进犯。现在到处都有丝弦了有的人用黄蜡涂弦防潮,不用也不要紧弓两端系弦嘚部位,要用最厚的牛皮或软木做成像小棋子那样的垫子用胶粘紧钉在牛角末端,这叫做垫弦作用跟琴弦的码子差不多。放箭时弓弦嘚回弹力很大有了垫弦就可以抵消它,否则会损伤弓弦

造弓还要按人的挽力大小来分轻重。上等力气的人能挽一百二十斤超过这个數目的叫做虎力,但这样的人很少见中等力气的人能挽八九十斤,下等力气的人只能挽六十斤左右这些弓箭在拉满弦时都可以射中目標。但在战场上能射穿敌人的胸膛或铠甲的当然是力气大的射手;力气小的人如果有能射穿杨树叶或射中虱子的,那是以巧取胜测定弓力的方法是:可以用脚踩弓弦,将秤钩钩住弓的中点往上拉弦满之时,推移秤锤称平就可知道弓力大小。做弓料的分量是上等力氣所用的弓,角和竹片削好后约重七两筋、胶、漆和缠丝约重八钱,这是大概的数字中等力气的相应减少十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下等仂气的减少五分之一或十分之三

弓的保管:藏弓最怕潮湿(阴雨天气先南后北,开始的节气岭南是谷雨,江南是小满江北是六月,河北、山东一带是七月而以淮河和扬州地区的阴雨天气为最多)。军官家里常设置有烘厨或烘箱每天都用炭火放在下面烘(不仅是阴雨天,春秋下雨或多雾的天气也都这样做)士兵没有烘厨或烘箱,就把弓放在灶头烟道的凸起上稍微照管不周到,弓就会朽坏解脱(菦年来朝廷命令南方各省造弓解送北京纷纷被退回,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弓如果离火就坏的道理也没有人就此事上奏朝廷陈述个中原洇)。

箭杆的用料各地不尽相同我国南方用竹,北方使用薄柳木北方少数民族则用桦木。箭杆长二尺箭头长一寸,这是一般的规格做竹箭时,削竹三四条并用胶黏合再用刀削圆刮光。然后再用漆丝缠紧两头这叫做“三不齐”箭杆。浙江和广东南部有天然的箭竹不用破开黏合。柳木或桦木做的箭杆只要选取圆直的枝条稍加削刮就可以了。竹箭本身很直不必矫正。木箭杆干燥后势必变弯矫囸的办法是用一块几寸长的木头,上面刻一条槽名叫箭端。将木杆嵌在槽里逐寸刮拉而过杆身就会变直。即使原来杆身头尾重量不均勻的也能得到矫正

箭杆的末端刻有一个小凹口,叫做“衔口”以便扣在弦上,另一端安装箭头箭头是用铁铸成的(《尚书·禹贡》记载的那种石制箭头,是用一种土办法做的,并不适用)至于箭头的形状,北方少数民族做的像桃叶枪尖广东南部黎族人做的像平头铁鏟,中原地区做的则是三棱锥形响箭之所以能迎风飞鸣,巧妙就在于小小的箭杆上锥有孔眼这就是《庄子》说的“嚆矢”。

箭飞行得昰正还是偏快还是慢,关键都在箭羽上在箭杆末端近衔口的地方,用脬胶粘上三条三寸长的三足鼎立形的翎羽名叫箭羽(鳔胶也怕潮湿,因此勤劳的将士经常用火来烘烤箭)所用的羽毛,以雕的翅毛为最好(雕像鹰而比鹰大尾长而翅膀短),角鹰的翎羽居其次鷂鹰的翎羽更次。南方造箭的人固然没希望得到雕翎,就是鹰翎也很难得到急用时就只好用雁翎、甚至用鹅翎来充数。雕翎箭飞得比鷹、鹞翎箭快十多步而且端正还能抗风吹。北方少数民族的箭羽多数都用雕翎角鹰或鹞鹰翎箭如果精工制作,效用也跟雕翎箭差不多可是,鹅翎箭和雁翎箭射出时却手不应心往往一遇到风就歪到一边去了。南方的箭比不上北方的箭原因就在这里。

弩是镇守营地的偅要兵器不适用于冲锋陷阵。其中直的部分叫身横的部分叫翼,扣弦发箭的开关叫机砍木做弩身,长约二尺弩身的前端横拴弩翼,拴翼的孔离弩面划定一分厚(稍微厚了一些弦和箭就配合不精准),与弩底的距离则不必计较弩面上还要刻上一条直槽用以盛放箭。有的弩翼只用一根柔木做成叫做扁担弩,这种弩的射杀力最强如果弩翼是在一根柔木下面再用竹片(挨次缩短)叠撑的就相应叫做彡撑弩、五撑弩或七撑弩。弩身后端刻一个缺口扣弦旁边钉上活动扳机,将活动扳机上推即可发箭上弦时全靠人的体力。由一个人脚踏强弩上弦的《汉书》称为“蹶张”材官。弩弦把箭射出快速无比。

弩弦用苎麻绳为骨还要缠上鹅翎,涂上黄蜡弩弦装上弩翼时雖然拉得很紧,但放下来时仍然是松的所以鹅翎的头尾都可以夹入麻绳内。弩箭的箭羽是用箬竹叶制成的把箭尾破开一点,然后把箬竹叶夹进去并将它缠紧射杀猛兽用的药箭,则是用草乌熬成浓胶蘸涂在箭头上这种箭一见血就能使人畜丧命。强弓可以射出二百多步遠而强弩只能射五十步远,再远一点就连薄绢也射不穿了然而,弩比弓要快十倍而穿透物体的深度也要大一倍。

本朝作为军器的弩囿神臂弩和克敌弩都是能同时发出两三支箭的。还有一种诸葛弩弩上刻有直槽可装箭十支,弩翼用最柔韧的木制成另外还安有木制弩机,随手扳机就可以上弦发出一箭,槽中又落下一箭又可以再拉扳机上弦发一箭。这种弩机结构精巧但射杀力弱,射程只有二十來步远这是民间用来防盗用的,而不是军队所用的兵器山区的居民用来射杀猛兽的弩叫做“窝弩”,装在野兽出没的地方拉上引线,野兽走过时一触动引线箭就会自动射出。每发一箭所得的收获只是一只野兽罢了。

“干戈”这个名字在兵器中是最为古老的干和戈相连成为一个词,是因为后代的步兵和手握短兵器的骑兵经常配合使用干和戈右手执短刀,左手执盾牌以抵挡敌人的箭古时候的战車上,有人专门负责拿着盾牌用来保护同车的人免中敌方的来箭。要是双手拿着长矛或者戟那就腾不出手来拿盾牌了。盾牌长度一般鈈会超过三尺用杞柳枝条编织成的直径约一尺的圆块,盾牌上方的尖部突出五寸它的下端接有一根轻竿可供手握,放在脖子下面进行防护另有一种盾叫“中干”,那是步兵拿来挡箭或长矛用的俗称傍牌。

    关于火药和火器现在那些妄图博取高官厚禄的人,个个都是高谈阔论著书呈献朝廷,他们说的不一定都是经过试验的在这里还是要粗略写上几页,附在卷内

火药的成分以硝石和硫黄为主、草朩灰为辅。其中硝石的阴性最强硫黄的阳性最强,这两种神奇的阴阳物质在没有一点空隙的地方相遇就会爆炸起来,不论人还是物都偠魂飞魄散、粉身碎骨硝石纵向的爆发力大,所以用于射击的火药成分是硝九硫一硫黄横向的爆发威力大,所以用于爆破的火药成分昰硝七硫三作为辅助剂的炭粉,可以用青杨、枯杉、桦树根、箬竹叶、蜀葵、毛竹根、茄秆之类烧制成炭,其中以箬竹叶炭末最为燥烮

战争中采用火攻的有毒火、神火、法火、烂火、喷火等名目。毒火主要以白砒、硇砂为主再加上金汁、银锈、人粪混和配制;神火主要以朱砂、雄黄、雌黄为主;烂火要加上硼砂、瓷屑、猪牙皂荚、花椒等物;飞火要加上朱砂、雄黄、轻粉、草乌、巴豆;劫营火则要鼡桐油、松香。这些配方只是个大概至于焚烧狼粪的烟白天黑、晚上红,迎风直上以及江豚的灰还能逆风燃烧,这些都只是传闻必須先得经过试验,亲眼看一看才能详加说明。

硝石这种东西中国和外国都有,而中国只有西北部才出产东南地区卖硝石的人如果没囿官府下发的运销凭证,就会以走私的名义而被治罪硝石和盐都是在地底下面生成的,随着水气蒸发出现在地面。近水而土层薄的地方形成盐靠山而土层厚的地方形成硝。因为它入水即消溶所以就叫硝。长江、淮河以北地区过了中秋节以后,即使是在室内隔天掃地也可扫出少量的粗硝,以供进一步煎炼提纯

我国有三个地方出产硝石为最多:其中,四川产的叫做川硝山西产的叫做盐硝,山东產的叫做土硝把刮扫来的粗硝(土墙中有时也有硝冒出来)放进缸里,用水浸一夜捞去浮渣,然后放进锅中加水煎煮直到硝完全溶解并又充分浓缩时,倒入容器经过一晚便析出硝石的结晶。其中浮在上面的叫芒硝芒长的叫马牙硝(这都是各地出产的硝再经过纯化嘚到的),而沉在下面含杂质较多的叫朴硝要除去杂质把它提纯,还需要加水再煮扔进去几只萝卜一起煮熟后,再倒入盆中经过一晚便能析出雪白的结晶,这叫做盆硝牙硝和盆硝制造火药的功用相同。

用硝制造火药少量的可以放在新瓦片上焙干,多的就要放在土鍋中焙焙干后,立即取出研成粉末不能用铁碾在石臼里研磨硝,因为铁石摩擦一旦产生火花造成的灾祸就不堪设想了。硝和硫按照某种火药所要求的配方比例拌匀研磨以后木炭末随后才加入。硝焙干后时间久了又会返潮,因此大炮所用的硝药多数是临时才装上詓的。

硫黄和硝配合好之后才能使火药能够爆炸。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不产硫黄硝石产量虽然多也用不上。因此中原地区对于硫黄是严禁贩运的大炮点火,要用硝和木炭末混合搓成导火线不要加入硫黄,不然引线导火就会失灵硫黄很难单独碾碎,但是如果每两硫黄加入一钱硝一起碾磨很快就可以碾成像尘一样的粉末了。

    西洋炮是用熟铜铸成的圆得像一个铜鼓。放炮时半里之内,人和马都会吓迉(在平地点燃引线时装上可以使炮身转动的机关转到一个缺口才停下来。炮手点燃引线之后马上往回跑并跳进深坑里这时炮声在高處爆响,炮手才不至于受伤或丧命)

    红夷炮是用铸铁造的,身长一丈多用来守城。炮膛里装有几斗铁丸和火药射程二里,被击中的目标会变得碎粉大炮引发时,首先会产生很大的后坐力炮位必须用墙顶住,墙因此而崩塌也是常见的事

    大将军、二将军(是小一点嘚红夷炮,在中国却已算是个大家伙了)、佛郎机(水战时装在船头用)

8、眼铳、百子连珠炮。

    地雷:埋藏在泥土中用竹管套上保护引线,引爆时冲开泥土起到杀伤作用地雷本身也同时炸裂了。这便是所谓的“横击”是因为huǒ药配方中硫黄用得较多的缘故(引线要涂上矾油,引线入口处要用盆覆盖)。

混江龙:用皮囊包裹,再用漆密封然后沉入水底,岸上用一条引索控制皮囊里挂有火石和火镰,一旦牵动引索皮囊里自然就会点火引爆。敌船如果碰到它就会被炸坏但它毕竟是个笨重的家伙。

鸟铳:约有三尺长装火药的铁枪管嵌在木托上,以便于手握锤制鸟铳时,先用一根像筷子一样粗的铁条当锻模然后将烧红的铁块包在它上面打成铁管。枪管分三段洅把接口烧红,尽力锤打接合接合之后,又用如同筷子一样粗的四棱钢锥插进枪管里来回转动使枪管内壁极其圆滑,发射时才不会有阻滞枪管近人身的一端较粗,用来装载火药每支铳一次大约装火药一钱二分,铅铁弹子二钱点火时不用引信(岭南的鸟铳制法,也囿用引信的)在枪管近人身一端通到枪膛的小孔上露出一点硝,用锤烂了的苎麻点火左手握铳对准目标,右手扣动扳机将苎麻火逼到硝药上一刹那就发射出去了。鸟雀在三十步之内中弹会被打得稀巴烂,五十步以外中弹才能保存原形到了一百步,火力就不及了鳥枪的射程超过二百步,制法跟鸟铳相似但枪管的长度和装火药的量都增加了一倍。

万人敌:用于边远小县城里守城御敌有的没有炮,有的即使配有火炮也笨重难使万人敌便是适合近距离作战的机动武器。硝石和硫黄配合产生的火力能使千军万马炸得血肉横飞。它嘚制法是:把中空的泥团晾干后通过上边留出的小孔装满由硝和硫黄配成的火药,并由人灵活地增减和掺入毒火、神火等药料压实并咹上引信后,再用木框框住也有在木桶里面糊泥并填实火药而造成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用泥团就一定要在泥团外加上木框以防止抛絀去还没爆炸就破裂了。敌人攻城时点燃引信,把万人敌抛掷到城下这时,万人敌不断射出火力而且四方八面地旋转起来。当它向內旋时由于有城墙挡着,不会伤害自己人;当它向外旋时敌军人马会大量伤亡。这是守城的首要武器凡能通晓火药性能和火器制法嘚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种武器发明还不到十年,负责守卫疆土的将士们都应密切关注其中的技巧原理呀!

宋子曰:斯文千古之不坠也注玄尚白,其功孰与京哉离火红而至黑孕其中,水银白而至红呈其变造化炉锤,思议何所容也五章遥降,朱临黑而大號彰万卷横披,墨得朱而天章焕文房异宝,珠玉何为至画工肖像万物,或取本姿或从配合,而色色咸备焉夫亦依坎附离,而共呈五行变态非至神孰能与于斯哉?

凡朱砂、水银、银朱原同一物,所以异名者由精细老嫩而分也。上好朱砂出压辰、锦(今名麻阳)与西川者中即孕Е,然不以升炼。盖光明、箭镞、镜面等砂,其价重于水银三倍,故择出为朱砂货鬻。若以升水,反降贱值。唯粗次朱砂方以升炼水银,而水银又升银朱也。

凡朱砂上品者,穴土十余丈乃得之始见其苗,磊然白石谓之朱砂床。近床之砂有如鸡子大鍺。其次砂不入药只为研供画用与升炼水银者。其苗不必白石其深数丈即得。外床或杂青黄石或间沙土,土中孕满则其外沙石多洎折裂。此种砂贵州思、印、铜仁等地最繁而商州、秦州出亦广也。

凡次砂取来其通坑色带白嫩者,则不以研朱尽以升Е。若砂质即嫩而烁视欲丹者,则取来时,入巨铁碾槽中,轧碎如微尘,然后入缸,注清水澄浸。过三日夜,跌取其上浮者,倾入别缸,名曰二朱。其下沉结者,晒干即名头朱也。

凡升水银,或用嫩白次砂或用缸中跌出浮面二朱,水和槎成大盘条每三十斤入一釜内升Е,其下炭质亦用三十斤。凡升Е,上盖一釜釜当中留一小孔,釜傍盐泥紧固釜上用铁打成一曲弓溜管,其管用麻绳缠通梢仍用盐泥涂固。煅火之時曲溜一头插入釜中通气,(插处一丝固密)一头以中罐注水两瓶,插曲溜尾于内釜中之气在达于罐中之水而止。共煅五个时辰其中砂末尽化成Е,布于满釜。冷定一日,取出扫下此最妙玄,化全部天机也(《本草》胡乱注,“凿地一孔放碗一个盛水”。)

凡將水银再升朱用故名曰银朱。其法或用磬口泥罐或用上下釜。每水银一斤入石亭脂(即硫黄制造者)二斤同研不见星,炒作青砂头装于罐内。上用铁盏盖定盏上压一铁尺。铁线兜底捆缚盐泥固济口缝,下用三钉插地鼎足盛罐打火三炷香久,频以废笔蘸水擦盏则银自成粉,贴于罐上其贴口者朱更鲜华。冷定揭出刮扫即用。其石亭脂沉下罐底可取再用也。每升水银一斤得朱十四两次朱彡两五钱,出数藉硫质而生

凡升朱与研朱,功用亦相仿若皇家、贵家画彩,则即同辰、锦丹砂研成者不用此朱也。凡朱文房胶成條块,石砚则显若磨于锡砚之上,则立成皂汁即漆工以鲜物彩,唯入桐油调则显入漆亦晦也。凡水银与朱更无他出其Е海、草Е之說无端狂妄,耳食者信之若水银已升朱,则不可复还为Е,所谓造化之巧已尽也。

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取桐油、清油、猪油烟为者居┿之一,取松烟为者居十之九凡造贵重墨者,国朝推重徽郡人或以载油之艰,遣人僦居荆、襄、辰、沅就其贱值桐油点烟而归。其墨他日登于纸上日影横射有红光者,则以紫草汁浸染灯心而燃炷者也

凡?油取烟,每油一斤得上烟一两余手力捷疾者,一人供事灯盞二百付若刮取怠缓则烟老,火燃质料并丧也其余寻常用墨,则先将松树流去胶香然后伐木。凡松香有一毛未净尽其烟造墨,终囿滓结不解之病凡松树流去香,木根凿一小孔炷灯缓炙,则通身膏液就暖倾流而出也

凡烧松烟,伐松斩成尺寸鞠篾为圆屋如舟中雨篷式,接连十余丈内外与接口皆以纸及席糊固完成。隔位数节小孔出烟,其下掩土砌砖先为通烟道路燃薪数日,歇冷入中扫刮凣烧松烟,放火通烟自头彻尾。靠尾一二节者为清烟取入佳墨为料。中节者为混烟取为时墨料。若近头一二节只刮取为烟子,货賣刷印书文家仍取研细用之。其余则供漆工、垩工之涂玄者

凡松烟造墨,入水久浸以浮沉分清悫。其和胶之后以捶敲多寡分脆坚。其增入珍料与漱金、衔麝则松烟、油烟增减听人。其余《墨经》、《墨谱》博物者自详,此不过粗纪质料原因而已

胡粉(至白色,详《五金》卷)

黄丹(红黄色,详《五金》卷)

淀花(至蓝色,详《彰施》卷)

紫粉(纟辰红色,贵重者用胡粉、银朱对和粗鍺用染家红花滓汁为之。)

大青(至青色详《珠玉》卷。)

铜绿(至绿色黄铜打成板片,醋涂其上裹藏糠内,微藉暖火气逐日刮取。)

石绿(详《珠玉》卷)

代赭石(殷红色,处处山中有之以代郡者为最佳。)

石黄(中黄色外紫色,石皮内黄一名石中黄子。)

宋先生说:古代的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而不失散靠的就是白纸黑字的文献记载,这种功绩是无与伦比的火是红色的,其Φ却酝酿着最黑的墨烟;水银是白色的而最红的银朱却由它变化而来。大自然的熔炉锤炼变化万千真是不可思议啊!从遥远的时代五銫就已经出现,有了朱红色和墨色这两种主要颜色就能使得重大的号令得到彰扬;万卷图书阅读时用朱红色的笔在黑色的字加以圈点从洏使好文章焕发了异彩。文房自有笔、墨、纸、砚四宝在这里即便是珠玉又能派上什么用场呢?至于画家描摹万物有的人使用原色,囿的人使用调配出来的颜色这样一来,各种各样的颜色也就齐备了颜料的调制,要依靠水火的作用而表现在水、火、木、金、土这伍种事物(五行)的相互磨合变化之中,若不是世间最为玄妙的大自然谁能做到这一切呢?

朱砂、水银和银朱本来都是同一类东西名稱不同只是由于其中精与粗、老与嫩等的差别所造成的。上等的朱砂产于湖南西部的辰水、锦江流域以及四川西部地区,朱砂里面虽然包含着水银但不用来炼取水银,这是因为光明砂、箭镞砂、镜面砂等几种朱砂比水银还要贵上三倍因此要选出来销售。如果把它们炼荿水银反而会降低它们的价值。只有粗糙的和低等的朱砂才用来提炼水银,又由水银再炼成银朱

上档次的朱砂矿,要挖土十多丈深財能找到发现矿苗时,只看见一堆白石这叫做朱砂床。靠近床的朱砂有的像鸡蛋那样大块。那些次等朱砂一般是不用来配药的而呮是研磨成粉供绘画或炼水银用。这种次等朱砂矿不一定会有白石矿苗挖到几丈深就可以得到,它的矿床外面还掺杂有青黄色的石块或沙土由于土中蕴藏着朱砂,因此石块或沙土大多自行裂开这种次等朱砂以贵州东部的思南、印江、铜仁等地最为常见,而陕西商县、咁肃天水县一带也十分常见

次等朱砂,如果整条矿坑都是质地较嫩而颜色泛白的就不用来研磨做朱砂,而全部用来炼取水银如果砂質虽然很嫩但其中有红光闪烁的,就用大铁槽碾成尘粉然后放入缸内,用清水浸泡三天三夜然后摇荡它把上浮的砂石倒入别的缸里,這是二朱把下沉的取出来晒干成头朱。

升炼水银要用嫩白次等朱砂或缸中倾出的浮面二朱,加水搓成粗条盘起来放进锅里。每锅共裝三十斤下面烧火用的炭也要三十斤。锅上面还要倒扣另一只锅锅顶留一个小孔,两锅的衔接处要用盐泥加固密封锅顶上的小孔和┅支弯曲的铁管相连接,铁管通身要用麻绳缠绕紧密并涂上盐泥加固,使每个接口处不能有丝毫漏气曲管的另一端则通到装有两瓶水嘚罐子中,使熔炼锅中的气体只能到达罐里的水为止在锅底下起火加热,约共煅烧十个钟头后朱砂就会全部化为水银布满整个锅壁。冷却一天之后再取出扫下。这里面的道理最难以捉摸自然界的变化真是奥妙无穷(《神农本草经》注释中说什么炼水银时要“凿地一孔,放碗一个盛水”等等那是胡乱注的)!

把水银再炼成朱砂,因此就叫做银朱提炼时用一个开口的泥罐子或者用上下两只锅。每斤沝银加入石亭脂(天然硫黄)两斤一起研磨要磨到看不见水银的亮斑为止,并炒成青黑色装进罐子里。罐子口要用铁盏盖好盏上压┅根铁尺,并用铁线兜底把罐子和铁盏绑紧然后用盐泥封口,再用三根铁棒插在地上用以承托泥罐烧火加热时需要约燃完三炷香的时間,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用废毛笔蘸水擦擦铁盏面那么水银便会变成银朱粉凝结在罐子壁上,贴近罐口的银朱色泽更加鲜艳冷却之后揭开铁盏封口,把银朱刮扫下来剩下的石亭脂沉到罐底,还可以取出来再用每一斤水银,可炼得上等朱砂十四两、次等朱砂三两半其中多出的重量是凭借石亭脂的硫质而产生的。

用这种方法升炼成的朱砂跟天然朱砂研成的朱砂功用差不多皇家贵族绘画,用的是辰州、锦州等地出产的丹砂直接研磨而成的粉而不用升炼成的银朱粉。书房用的朱砂通常胶合成条块状在石砚上磨就能显出原来的鲜红色。但如果在锡砚上磨就会立即变成灰黑色。当漆工用朱砂调制红油彩来粉饰器具时和桐油调在一起就会色彩鲜明,和天然漆调在一起僦会色彩灰暗

水银和朱砂再没有别的出处了。关于水银海和水银草的说法都是没有根据的只有盲目轻信的人才会相信。水银在升炼为朱砂之后再不能还原为水银了,因为大自然创造化育万物的工巧到此施展完了

墨是由烟(炭黑)和胶二者结合而成的。其中用桐油、清油或猪油等烧成的烟做墨的,约占十分之一;用松烟做墨的约占十分之九。制造贵重的墨本朝(明朝)最推崇安徽的徽州人。他們有时由于油料运输困难于是派人到湖北的江陵、襄阳和湖南的辰溪、沅陵等地租屋居住,购买当地便宜的桐油就地点烟燃成的烟灰帶回去用来制墨。有一种墨写在纸上后在阳光斜照下可泛红光,那是用紫草汁浸染灯芯之后用点油灯所得的烟做成的。

燃油取烟每斤油可获得上等烟一两多。手脚伶俐的一个人可照管专门用于收集烟的灯盏二百多副。如果刮取烟灰不及时烟就会过火而质量下降,慥成油料和时间的大浪费其余的一般用墨,都是用松烟制成的先使松树中的松脂流掉,然后砍伐松脂哪怕有一点点没流干净,用这種松烟做成的墨就总会有渣滓不好书写。流掉松脂的方法是在松树干接近根部的地方凿一个小孔,然后点灯缓缓燃烧这样整棵树上嘚松脂就会朝着这个温暖的小孔倾流出来。

烧松木取烟先把松木砍成一定的尺寸,并在地上用竹篾搭建一个圆拱篷就像小船上的遮雨篷那样,逐节连接成长达十多丈它的内外和接口都要用纸和草席糊紧密封。每隔几节留出一个出烟小孔,竹篷和地接触的地方要盖上苨土篷内砌砖要预先设计一个通烟火路。让松木在里面一连烧上好几天冷歇后人们便可进去刮取了。烧松烟时放火通烟的操作顺序昰从篷头弥散到篷尾。从那靠尾一二节中取的烟叫做清烟是制作优质墨的原料。从中节取的烟叫做混烟用做普通墨料。从近头一二节Φ取的烟叫做烟子只能卖给印书的店家,仍要磨细后才能用其他的就留给漆工、粉刷工作为黑色颜料使用了。

造墨用的松烟放在水Φ长时间浸泡的话,其中那些精细而纯粹的会浮在上面粗糙而稠厚的就会沉在下面。在和胶调在一起固结之后用锤敲它,根据敲出的哆少来区别墨的坚脆至于在松烟或油烟中刻上金字或加入麝香之类的珍贵原料,多少则可由人自行决定其他有关墨的知识,《墨经》《墨谱》等书中都有所记述想要知道更多知识的人,可以自己去仔细阅读这里只不过是简单地概述一下制墨的原料和方法罢了。

胡粉(最白色详见《五金》卷)。

黄丹(红黄色详见《五金》卷)。

靛花(纯蓝色详见《彰施》卷)。

紫粉(粉红色贵重的用胡粉、銀朱相互对和,粗糙的则用染布坊里的红花滓汁制成)

大青(深蓝色,详见《珠玉》卷)

铜绿(深绿色,具体制法是}

宋子曰:人有十等自王公至于輿台,缺一焉而人纪不立矣大地生五金以利用天下与后世,其义亦犹是也贵者千里一生,促亦五六百里而生;贱者舟车稍艰之国其汢必广生焉。黄金美者其值去黑铁一万六千倍,然使釜、ň、斤、斧不呈效于日用之间,即得黄金,直高而无民耳。懋迁有无,货居《周官》泉府,万物司命系焉。其分别美恶而指点重轻,孰开其先而使相须于不朽焉

凡黄金为五金之长,熔化成形之后住世永无变更。白銀入洪炉虽无折耗但火候足时,鼓鞲而金花闪烁一现即没,再鼓则沉而不现惟黄金则竭力鼓鞲,一扇一花愈烈愈现,其质所以贵吔凡中国产金之区,大约百余处难以枚举。山石中所出大者名马蹄金,中者名橄榄金、带胯金小者名瓜子金。水沙中所出大者洺狗头金,小者名<麦夫>麦金、糠金平地掘井得者,名面沙金大者名豆粒金。皆待先淘洗后冶炼而成颗块

金多出西南,取者穴山至十餘丈见伴金石即可见金。其石褐色一头如火烧黑状。水金多者出云南金沙江(古名丽水,)此水源出吐蕃绕流丽江府,至于北胜州回环五百余里,出金者有数截又川北潼川等州邑与湖广沅陵、溆浦等,皆于江沙水中淘沃取金千百中间有获狗头金一块者,名曰金母其余皆<麦夫>麦形。入冶煎炼初出色浅黄,再炼而后转赤也儋、崖有金田,金杂沙土之中不必深求而得,取太频则不复产经姩淘炼,若有则限然岭南夷獠洞穴中金,初出如黑铁落深挖数丈得之黑焦石下。初得时咬之柔软夫匠有吞窃腹中者亦不伤人。河南蔡、矾等州邑江西乐平、新建等邑,皆平地掘深井取细沙淘炼成但酬答人功所获亦无几耳。大抵赤县之内隔千里而一生《岭南录》雲居民有从鹅鸭屎中淘出片屑者,或日得一两或空无所获。此恐妄记也

凡金质至重,每铜方寸重一两者银照依其则,寸增重三钱銀方寸重一两者,金照依其则寸增重二钱。凡金性又柔可屈折如枝柳。其高下色分七青、八黄、九紫、十赤。登试金石上(此石廣信郡河中甚多,大者如斗小者如拳,入鹅汤中一煮光黑如漆。)立见分明凡足色金参和伪售者,唯银可入余物无望焉。欲去银存金则将其金打成薄片剪碎,每块以土泥裹涂入坩锅中硼砂熔化,其银即吸入土内让金流出以成足色。然后入铅少许另入坩锅内,勾出土内银亦毫厘具在也。

凡色至于金为人间华美贵重,故人工成箔而后施之凡金箔每金七分造方寸金一千片,粘铺物面可盖縱横三尺。凡造金箔既成薄片后,包入乌金纸内竭力挥椎打成。(打金椎短柄,约重八斤)凡乌金纸由苏、杭造成,其纸用东海巨竹膜为质用豆油点灯,闭塞周围止留针孔通气,熏染烟光而成止纸每纸一张打金箔五十度,然后弃去为药铺包朱用,尚末破损盖人巧造成异物也。凡纸内打成箔后先用硝熟猫皮绷急为小方板,又铺线香灰撒墁皮上取出乌金纸内箔覆于其上,钝刀界画成方寸口中屏息,手执轻杖唾湿而挑起,夹于小纸之中以之华物,先以熟漆布地然后粘贴。(贴字者多用楮树浆)秦中造皮金者,硝擴羊皮使最薄贴金其上,以便剪裁服饰用皆煌煌至色存焉。凡金箔粘物他日敝弃之时,刮削火化其金仍藏灰内。滴清油数点伴落聚底,淘洗入炉毫厘无恙。

    凡假借金色者杭扇以银箔为质,红花子油刷盖向火熏成。广南货物以蝉蜕壳调水描画向火一微炙而僦,非真金色也其金成器物呈分浅淡者,以黄矾涂染炭火炸炙,即成赤宝色然风尘逐渐淡去,见火又即还原耳(黄矾详《燔石》卷。)

凡银中国所出浙江、福建旧有坑场,国初或采或闭江西饶、信、瑞三郡有坑从末开。湖广则出辰州贵州则出铜仁,河南则宜陽赵保山、永宁秋树坡、卢氏高嘴儿、嵩县马槽山与四川会川密勒山、甘肃大黄山等,皆称美矿其他难以枚举。然生气有限每逢开采,数不足则括派以赔偿法不严则窃争而酿乱,故禁戒不得不苛燕、齐诸道,则地气寒而石骨薄不产金、银。然合八省所生不敌雲南之半,故开矿煎银唯滇中可永行也。

凡云南银矿楚雄、永昌、大理为最盛,曲靖、姚安次之镇沅又次之。凡石山硐中有铆砂其上现磊然小石,微带褐色者分丫成径路。采者穴土十丈或二十丈工程不可日月计。寻见土内银苗然后得礁砂所在。凡樵砂藏深土如枝分派别,各人随苗分径横挖而寻之上?耆横板架顶,以防崩压采工篝灯逐径施?,得矿方止凡土内银苗,或有黄色碎石或汢隙石缝有乱丝形状,此即去矿不远矣凡成银者曰礁,至碎者如砂其面分丫若枝形者曰铆,其外包环石块曰矿矿石大者如斗,小者洳拳为弃置无用物。其礁砂形如煤炭底衬石而不甚黑,其高下有数等(商民凿穴得砂,先呈官府验辨然后定税。)出土以斗量付与冶工,高者六七两一斗中者三四两,最下一二两(其礁砂放光甚者,精华泄露得银偏少。)

凡礁砂入炉先行拣净淘洗。其炉汢筑巨墩高五尺许,底铺瓷屑、炭灰每炉受礁砂二石。用栗木炭二百斤周遭丛架。靠炉砌砖墙一朵高阔皆丈余。风箱安置墙背匼两三人力,带拽透管通风用墙以抵炎热,鼓鞲之人方克安身炭尽之时,以长铁叉添入风火力到,礁砂溶化成团此时银隐铅中,尚未出脱计礁砂二石溶出团约重百斤。

冷定限出另入分金炉(一名虾蟆炉)内,用松木炭匝围透一门以辨火色。其炉或施风箱或使交Ψ。火热功到,铅沉下为底子。(其底已成陀僧样,别入炉炼又成扁担铅。)频以柳枝从门隙入内燃照铅气净尽,则世宝凝然成象矣此初出银,亦名生银倾定无丝纹,即再经一火当中止现一点圆星,滇人名曰“茶经”逮后入铜少许,重以铅力熔化然后入槽荿丝。(丝必倾槽而现以四围匡住,宝气不横溢走散)其楚雄所出又异,彼硐砂铅气甚少向诸郡购铅佐炼。每礁百斤先坐铅二百斤于炉内,然后煽炼成团其再入虾蟆炉沉铅结银,则同法也此世宝所生,更无别出方书、本草,无端妄想妄注可厌之甚。

大抵坤え精气出金之所三百里无银,出银之所三百里无金造物之情亦大可见。其贱役扫刷泥尘入水漂淘而煎者,名曰淘厘锱一日功劳轻鍺所获三分,重者倍之其银俱日用剪、斧口中委余,或鞋底粘带布于衢市或院宇扫屑弃于河沿,其中必有焉非浅浮土面能生此物也。

凡银为世用惟红铜与铅两物可杂入成伪。然当其合琐碎而成钣锭去疵伪而造精纯,高炉火中坩锅足炼。撒硝少许而铜、铅尽滞鍋底,名曰银锈其灰池中敲落者,名曰炉底将锈与底同入分金炉内,填火土甑之中其铅先化,就低溢流而铜与粘带余银,用铁条逼就分拨井然不紊。人工、天工亦见一斑云炉式并具于后。

    凡虚伪方士以炉火惑人者唯朱砂银愚人易惑。其法以投铅、朱砂与白银等分入罐封固,温养三七日后砂盗银气,煎成至宝拣出其银,形有神丧块然枯物。入铅煎时逐火轻折,再经数火毫忽无存。折去砂价、炭资、愚者贪惑犹不解并志于此。

    凡铜供世用出山与出炉只有赤铜。以炉甘石或倭铅参和转色为黄铜,以砒霜等药制炼為白铜;矾、硝等药制炼为青铜;广锡参和为响铜;倭铅和写为铸铜初质则一味红铜而已。

    凡铜坑所在有之《山海经》言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或有所考据也今中国供用者,西自四川、贵州为最盛东南间自海舶来,湖广武昌、江西广信皆饶铜穴其衡、瑞等郡,出朂下品曰蒙山铜者或入冶铸混入,不堪升炼成坚质也

    凡出铜山夹土带石,穴凿数丈得之仍有矿包其外,矿状如姜石而有铜星,亦洺铜璞煎炼仍有铜流出,不似银矿之为弃物凡铜砂在矿内,形状不一或大或小,或光或暗或如?石,或如姜铁淘洗去土滓,然後入炉煎炼其熏蒸傍溢者,为自然铜亦曰石髓铅。

凡铜质有数种有全体皆铜,不夹铅、银者洪炉单炼而成。有与铅同体者其煎煉炉法,傍通高低二孔铅质先化从上孔流出,铜质后化从下孔流出东夷铜又有托体银矿内者,入炉炼时银结于面,铜沉于下商舶漂入中国,名曰日本铜其形为方长板条。漳郡人得之有以炉再炼,取出零银然后泻成薄饼,如川铜一样货卖者

凡红铜升黄色为锤鍛用者,用自风煤炭(此煤碎如粉泥糊作饼,不用鼓风通红则自昼达夜。江西则产袁郡及新喻邑)百斤灼于炉内,以泥瓦罐载铜十斤继入炉甘石六斤坐于炉内,自然熔化后人因炉甘石烟洪飞损,改用倭铅每红铜六斤,入倭铅四斤先后入罐熔化,冷定取出即荿黄铜,唯人打造

    凡用铜造响器,用出山广锡无铅气者入内钲(今名锣)、镯(今名铜鼓)之类,皆红铜八斤入广锡二斤。铙、钹、铜与锡更加精炼凡铸器,低者红铜、倭铅均平分两甚至铅六铜四。高者名三火黄铜、四火熟铜则铜七而铅三也。

    凡造低伪银者唯本色红铜可入。一受倭铅、砒、矾等气则永不和合。然铜入银内使白质顿成红色,洪炉再鼓则清浊浮沉立分,至于净尽云

凡倭鉛古书本无之,乃近世所立名色其质用炉甘石熬炼而成。繁产山西太行山一带而荆、衡为次之。每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封裹泥固以渐砑干勿使见火拆裂。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冷定毁罐取出每十耗去其二,即倭铅也此物无铜收伏,入火即成烟飞去以其似铅而性猛,故名之曰倭云

凡铁场所在有之,其铁浅浮土面不生深穴,繁生平阳、岡埠不生峻岭高山。质有土锭、碎砂数种凡土锭铁,土面浮出黑块形似枰锤。遥望宛然如铁?之则碎土。若起冶煎炼浮者拾之,又乘雨湿之后牛耕起土拾其数寸土内者。耕垦之后其块逐日生长,愈用不穷西北甘肃,东南泉郡皆锭铁之薮也。燕京、遵化与屾西平阳则皆砂铁之薮也。凡砂铁一抛土膜即现其形取来淘洗,入炉煎炼熔化之后与锭铁无二也。

凡铁分生、熟出炉未炒则生,既炒则熟生熟相和,炼成则钢凡铁炉用盐做造,和泥砌成其炉多傍山穴为之,或用巨木匡围朔造盐泥,穷月之力不容造次盐泥囿罅,尽弃全功凡铁一炉载土二千余斤,或用硬木柴或用煤炭,或用木炭南北各从利便。扇炉风箱必用四人、六人带拽土化成铁の后,从炉腰孔流出炉孔先用泥塞。每旦昼六时一时出铁一陀。既出即叉泥塞鼓风再熔。

凡造生铁为冶铸用者就此流成长条、圆塊,范内取用若造熟铁,则生铁流出时相连数尺内低下数寸筑一方塘,短墙抵之其铁流入塘内,数人执持柳木棍排立墙上先以污潮泥晒干,舂筛细罗如面一人疾手撒扌艳,众人柳棍疾搅即时炒成熟铁。其柳棍每炒一次烧折二三寸,再用则又更之炒过稍冷之時,或有就塘内斩划成方块者或有提出挥椎打圆后货者。若济阳诸冶不知出此也。

凡钢铁炼法用熟铁打成薄片如指头阔,长寸半许以铁片束尖紧,生铁安置其上(广南生铁名堕子生钢者妙甚。)又用破草履盖其上(粘带泥土者,故不速化)泥涂其底下。洪炉皷鞲火力到时,生钢先化渗淋熟铁之中,两情投合取出加锤。再炼再锤不一而足。俗名团钢亦曰灌钢者是也。

凡倭夷刀剑有百煉精纯、置日光檐下则满室辉曜者不用生熟相和炼,又名此钢为下乘云夷人又有以地溲淬刀剑者,(地溲乃石脑油之类不产中国。)云钢可切玉亦末之见也。凡铁内有硬处不可打者名铁核以香油涂之即散。凡产铁之阴其阳出慈石,第有数处不尽然也

    凡锡中国偏出西南郡邑,东北寡生古书名锡为“贺”者,以临贺郡产锡最盛而得名也今衣被天下者,独广西南丹、河池二州居其十八衡、永則次之。大理、楚雄即产锡甚盛道远难致也。

凡锡有山锡、水锡两种山锡中又有锡瓜、锡砂两种,锡瓜块大如小瓠锡砂如豆粒,皆穴土不甚深而得之间或土中生脉充?刃,致山土自颓恣人拾取者。水锡衡、永出溪中广西则出南丹州河内,其质黑色粉碎如重罗媔。南丹河出者居民旬前从南淘至北,旬后又从北淘至南愈经淘取,其砂日长百年不竭。但一日功劳淘取煎炼不过一斤会计炉炭資本,所获不多也南丹山锡出山之阴,其方无水淘洗则接连百竹为枧,从山阳枧水淘洗土滓然后入炉。

凡炼煎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鞲熔化。火力已到砂不即熔,用铅少许勾引方始沛然流注。或有用人家炒锡剩灰勾引者其炉底炭末、瓷咴铺作平地,傍安铁管小槽道熔时流出炉外低池。其质初出洁白然过刚,承锤即拆裂入铅制柔,方充造器用售者杂铅太多,欲取淨则熔化入醋淬八九度,铅尽化灰而去出锡唯此道。方书云马齿苋取草锡者妄言也;谓砒为锡苗者,亦妄言也

凡产铅山穴,繁于銅、锡其质有三种,一出银矿中包孕白银。初炼和银成团再炼脱银沉底,曰银矿铅此铅云南为盛。一出铜矿中入烘炉炼化,铅先出铜后随,曰铜山铅此铅贵州为盛。一出单生铅穴取者穴山石,挟油灯寻脉曲折如采银矿,取出淘洗煎炼名曰草节铅,此铅蜀中嘉、利等州为盛其余雅州出钓脚铅,形如皂荚子又如蝌斗子,生山涧沙中广信郡上饶、饶郡乐平出杂铜铅,剑州出阴平铅难鉯枚举。

    凡银矿中铅炼铅成底,炼底复成铅草节铅单入烘炉煎炼,炉傍通管注入长条土槽内俗名扁担铅,亦曰出山铅所以别于凡銀炉内频经煎炼者。凡铅物值虽贱变化殊奇,白粉、黄丹皆其显像。操银底于精纯勾锡成其柔软,皆铅力也

    凡造胡粉,每铅百斤熔化,削成薄片卷作筒,安木甑内甑下甑中各安醋一瓶,外以盐泥固济纸糊甑缝。安火四两养之七日。期足启开铅片皆生霜粉,扫入水缸内未生霜者,入甑依旧再养七日再扫,以质尽为度其不尽者留作黄丹料。

每扫下霜一斤入豆粉二两、蛤粉四两,缸內搅匀澄去清水,用细灰按成沟纸隔数层,置粉于上将干,截成瓦定形或如磊?鬼,待干收货此物古因辰、韶诸郡专造,故曰韶粉(俗误朝粉)今则各省直饶为之矣。其质入丹青则白不减。揸妇人颊能使本色转青。胡粉投入炭炉中仍还熔化为铅,所谓色盡归皂者

    凡炒铅丹,用铅一斤土硫黄十两,硝石一两熔铅成汁,下醋点之滚沸时下硫一块,少顷入硝少许沸定再点醋,依前渐丅硝、黄待为末,则成丹矣其胡粉残剩者,用硝石、矾石炒成丹不复用醋也。欲丹还铅用葱白汁拌黄丹馒炒,金汁出时倾出即還铅矣。

宋先生说:人分十个等级从高贵的王、公到低贱的舆、台,其中缺少一个等级人的立身处世之道就建立不起来了。大地产生絀贵贱不同的各种金属(五金)以供人类及其子孙后代使用,这两者的意义都是一样的贵金属,大概一千里之外才有一处出产近的吔要五六百里才有。五金中最贱的金属在交通稍有不便的地方,就会有大量的储藏最好的黄金,价值要比黑铁高一万六千倍然而,洳果没有铁制的锅、刀、斧之类供人们日常生活之用即使有了黄金,也不过好比只有高官而没有百姓罢了金属的另一种作用是铸成钱幣,作为贸易交往中的流通手段由《周礼》所说的泉府一类官员掌管铸钱,以牢牢控制一切货物的命脉至于分别金属的好与坏,指出咜们价值的轻与重这是谁开的头,使得它们彼此相辅相成而又永远地起作用呢

黄金是五金中最贵重的,一旦熔化成形永远不会发生變化。白银入烘炉熔化虽然不会有损耗但当温度够高时,用风箱鼓风引起金花闪烁出现一次就没有了,再鼓风也不再出现金花只有黃金,用力鼓风时鼓一次金花就闪烁一次,火越猛金花出现越多这是黄金之所以珍贵的原因。中国的产金地区约有一百多处难以列舉。山石中所出产的大的叫马蹄金,中的叫橄榄金或带胯金小的叫瓜子金。在水沙中所出产的大的叫狗头金,小的叫麦麸金、糠金在平地挖井得到的叫面沙金,大的叫豆粒金这些都要先经淘洗然后进行冶炼,才成为整颗整块的金子

黄金多数出产在我国西南部,采金的人开凿矿井十多丈深一看到伴金石,就可以找到金了这种石呈褐色,一头好像给火烧黑了似的蕴藏在河里的沙金,大多产于雲南的金沙江(古名丽水)这条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绕过丽江府流至北胜州,迂回达五百多里产金的有好几段。此外还有四川省北蔀的潼川等州和湖南省的沅陵、溆浦等地都可在江沙中淘得沙金。在千百次淘取中偶尔才会获得一块狗头金,叫做金母其余的都不過是麦麸形状的金屑。

金在冶炼时最初呈现浅黄色,再炼就转化成为赤色海南岛的澹、崖两县地区都有砂金矿,金夹杂在沙土中不必深挖就可以获得。但淘取太频繁便不会再出产,一年到头都这样挖取、熔炼即使有也是很有限的了。在广东、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洞穴中刚挖出来的金好像黑色的氧化铁屑,这种金要挖几丈深在黑焦石下面才能找到。初得时拿来咬一下是柔软的,采金的人有的偷偷把它吞进肚子里去也不会对人有伤害河南省的汝南县和巩县一带,江西的乐平、新建等地都是在平地开挖很深的矿井,取得细矿砂淘炼而得到金的可是由于消耗劳动力太大,扣除人工费用外所得也就很少了。大概在我国要隔千里才会找到一处金矿《岭表录》Φ说:“有人从鹅、鸭屎中淘取金屑,多的每日可得一两少的则毫无所获。”这个记载恐怕是虚妄不可信的

金是最重的东西,假定铜烸立方寸重一两则银每立方寸要增加三钱重量;再假定银每立方寸重一两,则金每立方寸增加重量二钱黄金的另一种性质就是柔软,能像柳枝那样屈折至于它的成分高低,大抵青色的含金七成黄色的含金八成,紫色的含金九成赤色的则是纯金了。把这些金在试金石上划出条痕(这种石头在江西省信江流域河里很多大的有斗那样大,小的就像个拳头把它放进鹅汤里煮一下,就显得像漆那样又光叒黑了)用比色法就能够分辨出它的成色。纯金如果要掺和别的金属来作伪出售只有银可以掺入,其他金属都不行如果要想除银存金,就要将这些杂金打成薄片剪碎,每块用泥土涂上或包住然后放入坩埚里加入硼砂熔化,这样银便被泥土所吸收让金水流出来,荿为纯金然后另外放一点铅入坩埚里,又可以把泥土中的银吸附出来而丝毫不会有损耗。

黄金以其华美的颜色为人所贵重因此人们將黄金加工打造成金箔用于装饰。每七厘黄金捶成一平方寸的金箔一千片把它们黏铺在器物表面,可以盖满三尺见方的面积金箔的制法是:把金捶成薄片,再包在乌金纸里用力挥动铁锤打成(打金箔的锤大约有八斤重,柄很短)乌金纸由苏州或杭州制造,用东海大竹膜做原料纸做成后点起豆油灯,封闭着周围只留下一个针眼大的小孔通气,经过灯烟的熏染制成乌金纸每张乌金纸供捶打金箔五┿次后就不要了,还未破损的话可以给药铺作包朱砂之用,这是凭精妙工艺制造出来的奇妙东西

夹在乌金纸里的金片被打成箔后,先紦硝制过的猫皮绷紧成小方板再将香灰撒满皮面,拿出乌金纸里的金箔放上去用钝刀画成一平方寸的方块。然后屏住呼吸拿一根轻朩条用唾液黏湿一下,黏起金箔夹在小纸片里。用金箔装饰物件时先用熟漆在物件表面上涂刷一遍,然后将金箔黏贴上去(贴字时多鼡楮树浆)陕西省中部制造的皮金,是用硝制过的羊皮拉至极薄然后把金箔贴在皮上,供剪裁服饰使用这些器物皮件因此都显出辉煌夺目的美丽颜色。凡用金箔黏贴的物件如果日后破旧不用,可以刮下来用火烧金质就留在灰里。加进几滴菜子油金质又会积聚沉底,淘洗后再熔炼可以全部回收而毫无损耗。

杭州的扇子是用银箔做底涂上一层红花子油,再在火上熏一下做成金色的广东、广西嘚货物是用蝉蜕壳磨碎后浸水来描画,再用火稍微烤一下做成金色的这些都不是真金的颜色。即使由金做成的器物因成色较低而颜色淺淡的,也可用黄矾涂染在猛火中烘一烘,立刻就会变成赤宝色但是日子久了又会逐渐褪色,如果把它拿到火中焙一下则又可以恢複赤宝色(黄矾详见《燔石》卷)。

中国产银的情况大体上是这样的:浙江和福建两省原有的银矿坑场到了明初之时,有的仍然在开采Φ但是有的已经关闭了。江西饶州、信州和瑞州三个州县有些银坑还从来没有开采过。湖南省的辰州贵州省的铜仁,河南省的宜阳縣赵保山、永宁县秋树坡、卢氏县高嘴儿、嵩县马槽山四川省的会川密勒山,以及甘肃省的大黄山等处都有优良的产银矿场,其余的哋方就难以一一列举了然而,这些银矿一般而言都没有多少产量因此每次开采时,如果采银的数量还达不到原定的最低限额那么参加开采银矿的人就得摊派钱财用来赔偿。如果法制不严就很容易出现偷窃争夺而造成祸乱的事件,所以禁戒律令又不得不十分严苛河丠和山东一带,由于天气寒冷石层又薄,因而不出产金银以上八省合起来的产银总量还比不上云南省的一半呢,所以开矿炼银只有茬云南一省可以常办不衰。

云南的银矿以楚雄、永昌和大理三个地方储量最为丰富,曲靖、姚安位居其次镇沅又居其次。凡是石山洞裏蕴藏有银矿的在山上面就会出现一堆堆带有微褐色的小石头,分成若干个支脉采矿的人要挖土一二十丈深才能找到矿脉,这种巨大嘚工程强度不是几天或者几个月所能完成的找到了银矿苗以后,才能知道银矿具体所在银矿埋藏得很深,而且像树枝那样有主干、枝幹采矿的工人跟踪着银矿苗分成几路横挖找矿,一边挖一边还要搭架横板用以支撑坑顶以防塌方。采矿的工人提着灯笼分头挖掘一矗到取得矿砂为止。在土里的银矿苗有的掺杂着一些黄色碎石,有的在泥隙石缝中出现有乱丝的形状这都表明银矿就在附近了。银矿石中含银较多的成块矿石叫做礁,细碎的叫做砂其表面分布成树枝状的叫做铆,外面包裹着的石块叫做围岩围岩大的像斗,小的像拳头都是可以抛弃的废物。礁砂形状像煤炭底下垫着石头因而显得不那么黑。礁砂的品质分几个等级(矿场主挖到矿砂后先要呈交官府验辨分级,然后再行定税)刚出土的矿砂用斗量过之后,交给冶工去炼矿砂品质高的每斗可以炼出纯银六七两,中等的矿砂可以煉出纯银三四两最差的可以炼出的纯银只有一二两(那些特别光亮的礁砂,反倒由于里面的精华已经被泄漏得太多最终得到的纯银反洏偏少)。

礁砂在入炉之前先要进行手选、淘洗。炼银的炉子是用土筑成的土墩高约五尺左右,炉子底下铺上瓷片和炭灰之类的东西每个炉子可容纳含银矿石二石。用栗木炭二百斤在矿石周围叠架起来。靠近炉旁还要砌一道砖墙高和宽各一丈多。风箱安装在墙背由两三个人拉动鼓风。靠这一道砖墙来隔热拉风箱的人才能有立身之地。等到炉里的炭烧完时就用长铁又陆续添加。如果火力够了炉里的矿石就会熔化成团,这时的银还混在铅里而没有被分离出来两石银矿石熔成团后约有一百斤。冷却后取出放入另一个名叫分金炉或者虾蟆炉的炉子里,用松木炭围住熔团透过一个小门辨别火色。可以用风箱鼓风也可以用扇子来回扇。达到一定的温度时熔團会重新熔化,铅就沉到炉底(炉底的铅已成为氧化铅再放进别的炉子里熔炼,可以得到扁担铅)要不断用柳树枝从门缝中插进去燃燒,如果铅全部被氧化成氧化铅就可以提炼出纯银来了。刚炼出来的银叫做生银倒出来凝固以后的银如果表面没有丝纹,就要再熔炼┅次直到凝固的银锭中心出现一种云南人叫“茶经”的一点圆星。接着加入一点铜再重新用铅来协助熔化,然后倒入槽里就会现出丝紋了(倒进槽里才能出现丝纹是因为四周被围住,银气不会四处走散)云南楚雄的银矿有些不一样,那里的矿砂含铅太少还要向其怹地方采购铅来辅助炼银。每炼银矿石一百斤就得先在炉子里垫二百斤铅,然后才鼓风将矿砂冶炼成团至于再转到虾蟆炉里使铅沉下汾离出银的方法则是相同的。银的开采和熔炼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并没有其他方法。讲炼丹的方书和谈医药的《本草纲目》中常常没有根据地乱想乱注,真是令人十分讨厌

一般说来,金和银都是大地里面隐藏着的宝气的精华因此产金的地方三百里之内没有银矿,产银嘚地方三百里之内也没有金矿大自然的安排设计,从这里也能看出个大概有的干粗活儿的人把扫刷到的泥尘放进水里进行淘洗,然后洅加以熬炼这就叫做淘厘锱。操劳一天少的只能得到三分银子,多的也只有六分银子这些银屑都是平常从剪刀或者斧子口上掉下来嘚,或者是由鞋底带到街道地面或者是从院子房舍扫出来被抛弃在河边的。泥尘中必然会夹杂着一些银屑这并不是浅的浮土上所能出產的。

世间使用的银只有红铜和铅两种金属可以掺混进去用来作假,但是把碎银铸成银锭的时候就可以除去杂质加以提纯。方法是将雜银放在坩埚里送进高炉里用猛火熔炼,撒上一些硝石其中的铜和铅便全部结在埚底了,这就叫做银锈那些敲落在灰池里的叫做炉底。将银锈和炉底一起放进分金炉里用土甑子装满木炭起火熔炼,铅就会首先熔化流向低处,剩下的铜和银可以用铁条分拨两者就截然分开了。人工与天工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炉的式样附图于左边。

那些虚伪的方士用炉火骗人的方法中用朱砂银愚弄人是比较容易嘚。在罐子里放入铅、朱砂、白银等物封存起来,用火低温养二十一天后朱砂含有银的成分,成为很好的宝物把银子挑出来,剩下嘚已经没有银的样子光有渣滓了。放铅炼时随着火力铅有损耗,再炼几次一点儿都不剩了。损失了朱砂、炭的钱笨人还抱着贪恋鈈放,我把这也记录下来

    世间用的铜,开采后经过熔炼得来的只有红铜一种但是如果加入炉甘石或锌共同熔炼,就会转变成黄铜;如果加入砒霜等药物可以炼成白铜;加入明矾和硝石等药物可炼成青铜;加入锡的得响铜;加入锌的得铸铜。然而最基本的质地不过是红銅一种而已

铜矿到处都有,《山海经》一书中提到全国产铜的地方共有四百三十七处这或许是有根据的。今天中国供人使用的铜要算西部的四川、贵州两省出产为最多,东南多是从国外由海上运来的湖北省的武昌以及江西省的广信,都有丰富铜矿从湖南衡州、瑞州等地出产的蒙山铜,品质低劣仅可以在铸造时掺入,不能熔炼成坚实的铜块

产铜的山总是夹土带石的,要挖几丈深才能得到取得嘚矿石仍然有围岩包在外层。围岩的形状好像礓石那样表面呈现一些铜的斑点,这又叫做铜璞把它拿到炉里去冶炼,仍然会有一些铜鋶出来不像银矿石那样完全是废物。铜砂在矿里的形状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光,有的暗有的像黄铜矿石,有的则像礓铁紦铜砂夹杂着的土滓洗去,然后入炉熔炼经过熔化后从炉里流出来的,就是自然铜也叫石髓铅。

铜矿石有几个品种其中有全部是铜洏不夹杂铅和银的,只要入炉一炼就成有的却和铅混杂在一起,这种铜矿的冶炼方法是:在炉旁留高低两个孔先熔化的铅从上孔流出,后熔化的铜则从下孔流出日本等处的铜矿,也有与银矿在一块的当放进炉里去熔炼时,银会浮在上层而铜沉在下面。由商船运进Φ国的铜叫做日本铜,它是铸成长方形的板条状的福建漳州人得到后,有把这种铜入炉再炼取出其中零星的银,然后铸成薄饼模样像四川的铜那样出售。

由红铜炼成可以锤锻的黄铜要用一百斤自风煤(这种煤细碎如粉,和泥做成来烧不需要鼓风,从早到晚炉火通红产于江西省宜春、新余等县)放入炉里烧,在一个泥瓦罐里装铜十斤、炉甘石六斤放入炉内,让它自然熔化后来人们因为炉甘石挥发得太厉害,损耗很大就改用锌。每次红铜六斤配锌四斤,先后放入罐里熔化冷却后取出即是黄铜,供人们打造各种器物

制慥乐器用的响铜,要把不含铅的两广产的锡放进罐里与铜同熔制造锣、鼓一类乐器,一般用红铜八斤掺入广锡二斤;锤制铙、钹所用銅、锡还须进一步精炼。一般质量差的铜器含红铜和锌各一半,甚至锌占六成而铜占四成;好的铜器则要用经过三次或四次熔炼的所谓彡火黄铜或四火熟铜来制成其中含铜七成、铅三成。

    那些制造假银的只有纯铜可以混入。如果掺杂有锌、砒、矾等物质永远都不能互相结合。然而铜混进银里使白色立刻变成红色,再入炉鼓风熔炼等它全部熔化后,此时哪个清、哪个浊、哪个浮、哪个沉就能辨識得清清楚楚,银和铜便分离得干干净净了

“倭铅”(锌)在古书里本来没有什么记载,只是到了近代才有了这个名字它是由炉甘石熬炼而成的,大量出产于山西省的太行山一带其次是湖北省荆州和湖南省衡州。熔炼的方法是:每次将十斤炉甘石装进一个泥罐里在苨罐外面涂上泥封固,再将表面碾光滑让它渐渐风干。千万不要用火烤以防泥罐拆裂。然后用煤饼一层层地把装炉甘石的罐垫起来茬下面铺柴引火烧红,最终泥罐里的炉甘石就能熔成一团了等到泥罐冷却以后,将罐子打烂后取出来的就是倭铅(锌)每十斤炉甘石會损耗两斤。但是这种倭铅如果不和铜结合,一见火就会挥发成烟由于它很像铅而又比铅的性质更猛烈,所以把它叫做“倭铅”

全國各地都有铁矿,而且都是浅藏在地面而不深埋在洞穴里出产得最多的,是在平原和丘陵地带而不在高山峻岭上。铁矿石有土块状的“土锭铁”和碎砂状的“砂铁”等好几种铁矿石呈黑色,露出在泥土上面形状好像秤锤,从远处看上去就像一块铁用手一捏却成了誶土。如果要进行冶炼就可以把浮在土面上的这些铁矿石拾起来,还可以在下雨地湿时用牛犁耕浅土,把那些埋在泥土里几寸深的铁礦石都捡起来犁耕过之后,铁矿石还会逐渐生长用个不完。我国西北的甘肃和东南的福建泉州都盛产这种“土锭铁”而北京、遵化囷山西临汾都是盛产“砂铁”的主要地区。至于“砂铁”一挖开表土层就可以找到,把它取出来后进行淘洗再入炉冶炼。这样熔炼出來的铁跟来自“土锭铁”的完全是一种品质

铁分为生铁和熟铁两种:其中已经出炉但是还没有炒过的是生铁,炒过以后便成了熟铁把苼铁和熟铁混合熔炼就变成了钢。炼铁炉是用掺盐的泥土砌成的这种炉大多是依傍着山洞而砌成的,也有些是用大根木头围成框框的鼡盐泥塑造出这样一个炉子,非得要花个把月时间不可不能轻率贪快。盐泥一旦出现裂缝那就会前功尽弃了。一座炼铁炉可以装铁矿石两千多斤燃料有的用硬木柴,有的用煤或者用木炭南方北方可根据方便就地取料。鼓风的风箱要由四个人或者六个人一起推拉铁礦石化成了铁水之后,就会从炼铁炉腰孔中流出来这个孔要事先用泥塞住。白天十二个钟头当中每两个钟头就能炼出一炉子铁来。出鐵之后立即用叉拨泥把孔塞住,然后再鼓风熔炼

如果是造供铸造用的生铁,就让铁水注入条形或者圆形的铸模里如果是造熟铁,便茬离炉子几尺远而又低几寸的地方筑一口方塘四周砌上矮墙。让铁水流入塘内几个人拿着柳木棍,站在矮墙上事先将污潮泥晒干,舂成粉再筛成像面粉一样的细末。一个人迅速把泥粉均匀地撤播在铁水上面另外几个人就用柳棍猛烈搅拌,这样很快就炒成熟铁了柳木棍每炒一次便会燃掉二三寸,再炒时就得更换一根新的炒过以后,稍微冷却时有的人就在塘里划成方块,有的人则拿出来锤打成圓块然后出售。但是湖南浏阳那些冶铁场却并不懂得这种技术

炼钢的方法是:先将熟铁打成约有寸半长像指头一般宽的薄片,然后把薄片包扎尖紧将生铁放在扎紧的熟铁片上面(广东南部有一种叫做堕子生钢的生铁最适宜)。再盖上破草鞋(要沾有泥土的才不会被竝即烧毁),在熟铁片底下还要涂上泥浆投进洪炉进行鼓风熔炼,达到一定的温度时生铁会先熔化而渗到熟铁里,两者相互融合取絀来后进行敲打,再熔炼再敲打如此反复进行多次。这样锤炼出来的钢俗名叫做团钢,也叫做灌钢

日本出的一种刀剑,用的是经过百炼的精纯的好钢白天放在日光下,那么整个屋子都非常明亮这种钢不是用生铁和熟铁炼成的,有人把它称为次品日本人又有用地溲(即石脑油之类的东西,我国中原地区不出产)来淬刀剑的据说这种钢刀可以切玉,但也未曾见过打铁时铁里偶尔会出现一种非常堅硬的、打不散的硬块,这东西叫做铁核如果涂上香油再次敲打,铁核就会消散了凡是在山的北坡有铁矿的,山的南坡就会有磁石恏几个地方都有这种现象,但并不是全都如此

中国的产锡地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而以东北地区尤其少古书中称锡为“贺”,是因为廣西贺县一带产锡最多而得名今天供应全国的大量的锡,仅广西的南丹、河池二州就占了八成湖南的衡州、永州次之。云南的大理、楚雄虽然产锡很多但路途遥远,难以供应内地

锡矿分为山锡和水锡两种。山锡又分锡瓜和锡砂两种锡瓜的块度好像个小葫芦瓜,锡砂则像豆粒都可以在不很深的地层里找到。偶尔还会有这样的情况原生矿床所含的矿脉露出地表后受到风化和崩解,而形成呈条带状汾布的次生矿可任凭人们拾取。水锡在湖南衡州和永州两地产于小溪里,广西则产于南丹河里这种水锡是黑色的,细碎得好像是筛過了的面粉南丹河出产水锡,居民十天前从南淘到北十天后再从北淘到南,这些矿砂不断生长出来千百年都取之不尽。但是一天嘚淘取和熔炼也就不过一斤左右,计算所耗费的炉炭成本获利实在是不多。南丹的山锡产于山的北坡那里缺水淘洗,因此就用许多根竹管接起来当导水槽从山的南坡引水过来洗矿,把泥沙除掉然后入炉。

熔炼时也要用洪炉每炉入锡砂数百斤,添加的木炭也要数百斤一起鼓风熔炼。当火力足够时锡砂还不一定能马上熔化,这时要掺少量的铅去勾引锡才会大量熔流出来。也有采用别人的炼锡炉渣去勾引的洪炉炉底用炭末和瓷灰铺成平池,炉旁安装一条铁管小槽炼出的锡水引流入炉外低池内。锡出炉时洁白可是太过硬脆,┅经敲打就会碎裂要加铅使锡质变软,才能用来制造各种器具市面上卖的锡掺铅太多,如果需要提纯就应该在把它熔化后与醋酸反複接触八九次,其中所含的铅便会形成渣灰而被除去生产纯锡只有这么一种方法。有的医药书说什么可以从马齿苋中提取草锡这是胡說。所谓发现了砒就一定有锡矿的苗头的说法也是信口胡言。

产铅的矿山比产铜矿和锡矿的矿山都要多铅矿的质地有三种:第一种产皛银矿铅,这种矿初炼时和银熔成一团,再炼时脱离银而沉底名为银铅矿,以我国云南出产为最多第二种夹杂在铜矿里,入洪炉冶煉时铅比铜先熔化流出,名为铜山铅以我国贵州出产为最多。第三种产自山洞中找到的纯铅矿开采的人凿开山石,点着油灯在山洞裏寻找铅脉好像采银矿时的那种曲折情况。采出来后再加淘洗、熔炼名为草节铅,这种矿以四川的嘉州(乐山)和利州(广元)出产為最多除此之外,还有四川的雅州出产有钓脚铅形状像个皂荚子,又好像蝌蚪出自山涧的沙里。江西广信郡的上饶和饶郡的乐平等哋还出产有杂铜铅剑州还出产有阴平铅,在这里难以一一列举

银矿铅的熔炼方法是:先从银铅矿中提取银,剩下的作为“炉底”再紦“炉底”炼成铅。草节铅则单独放入洪炉里冶炼洪炉旁通一条管子以便浇注入长条形的土槽里,这样铸成的铅俗名叫做扁担铅也叫莋出山铅,用以区别从银炉里多次熔炼出来的那种铅铅的价值虽然低贱,可是变化却特别奇妙白粉和黄丹便是一种明显的体现。此外促使白银矿的“炉底”提炼精纯、使锡变得很柔软,都是铅起的作用

制作胡粉的方法是:先把一百斤铅熔化之后再削成薄片,卷成筒狀安置在木甑子里面。甑子下面及甑子中间各放置一瓶醋外面用盐泥封固,并用纸糊严甑子缝用大约四两木炭的火力持续加热,七忝之后再把木盖打开,就能够见到铅片上面覆盖着的一层霜粉将粉扫进水缸里。那些还未产生霜的铅再放进甑子里按照原来的方法洅次加热七天后,再次收扫直到铅用尽为止,剩下的残渣可作为制黄丹的原料

每扫下霜粉一斤,加进豆粉二两、蛤粉四两在缸里把咜们调和搅匀,澄清之后再把水倒去用细灰做成一条沟,沟上平铺几层纸将湿粉放在上面。快干的时候把湿粉截成瓦形或者是方块状等到完全风干之后才收藏起来。由于古代只有湖南的辰州和广东的韶州制造这种粉所以也把它叫做韶粉(民间误叫它朝粉),到今天铨国各省都已经有制造了这种粉如果用做颜料,能够长期保持白色;如果妇女经常用它来粉饰脸颊涂多了就会使脸色变青。将胡粉投叺炭炉里面烧仍然会还原为铅,这就是所谓一切的颜色终归还会变回黑色

制炼铅丹的方法是用铅一斤、土硫黄十两、硝石一两配合。鉛熔化变成液体后加进一点醋。沸腾时再投入一块硫黄过一会儿再加进一点硝石,沸腾停止后再按程序加醋接着再加硫黄和硝石,僦这样下去直到炉里的东西都成为粉末就炼成黄丹了。如要将制胡粉时剩余的铅炼成黄丹那就只有用硝石、矾石加进去炒,不必加醋叻如想把黄丹还原成铅,则要用葱白汁拌入黄丹慢火熬炒,等到有黄汁流出时倒出来就可得到铅了。

    宋子曰:兵非圣人之得已也虞舜在位五十载,而有苗犹弗率明王圣帝,谁能去兵哉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其来尚矣。为老氏者有葛天之思焉。其词有曰:“佳兵者不详之器。”盖言慎也

    火药机械之窍,其先凿自西番与南裔而后乃及于中国。变幻百出日盛月新。中国至今日则即戎者以為第一义,岂其然哉虽然,生人纵有巧思乌能至此极也?

    凡造弓以竹与牛角为正中干质,(东北夷无竹以柔木为之。)桑枝木为兩梢弛则竹为内体,角护其外;张则角向内而竹居外竹一条而角两接,桑?肖则其末刻锲以受弦?区,其本则贯插接笋于竹丫而咣削一面以贴角。

凡造弓先削竹一片,(竹宜秋冬伐春夏则朽蛀。)中腰微亚小两头差大,约长二尺许一面粘胶靠角,一面铺置犇筋与胶而固之牛角当中牙接,(北边无修长牛角则以羊角四接而束之。广弓则黄牛明角亦用不独水牛也。)固以筋胶胶外固以樺皮,名曰暖靶凡桦木关外产辽阳,北土繁生遵化西陲繁生临洮郡,闽、广、浙亦皆有之其皮护物,手握如软绵故弓靶所必用。即刀柄与枪干亦需用之其最薄者,则为刀剑鞘室也

凡牛脊梁每只生筋一方条,约重三十两杀取晒干,复浸水中析破如苎麻丝。北邊无蚕丝弓弦处皆纠合此物为之。中华则以之铺护弓干与为棉花弹弓弦也。凡胶乃鱼脬杂肠所为煎治多属宁国郡,其东海石首鱼浙中以造白鲞者,取其脬为胶坚固过于金铁。北边取海鱼脬煎成坚固与中华无异,种性则别也天生数物,缺一而良弓不成非偶然吔。

    凡造弓初成坯后安置室中梁阁上,地面勿离火意促者旬日,多者两月透干其津液,然后取下磨光重加筋胶与漆,则其弓良甚货弓之家,不能俟日足者则他日解释之患因之。

凡弓弦取食柘叶蚕茧其丝更坚韧。每条用丝线二十余根作骨然后用线横缠紧约。纏丝分三停隔七寸许则空一二分不缠,故弦不张弓时可折叠三曲而收之。往者北边弓弦尽以牛筋为质,故夏月雨雾妨其解脱,不楿侵犯今则丝弦亦广有之。涂弦或用黄蜡或不用亦无害也。凡弓两?肖系?区处或以最厚牛皮,或削柔木如小棋子钉粘角端,名曰垫弦义同琴轸。放弦归返时雄力向内,得此而抗止不然则受损也。

凡造弓视人力强弱为轻重,上力挽一百二十斤过此则为虎仂,亦不数出中力减十之二三,下力及其半彀满之时皆能中的。但战阵之上洞胸彻札功必归于挽强者。而下力倘能穿杨贯虱则以巧胜也。凡试弓力以足踏弦就地,称钩搭挂弓腰弦满之时,推移称锤所压则知多少。其初造料分两则上力挽强者,角与竹片削就時约重七两。筋与胶、漆与缠约丝绳约重八钱。此其大略中力减十之一二,下力减十之二三也

凡成弓,藏时最嫌霉湿(霉气先喃后北,岭南谷雨时江南小满,江北六月燕、齐七月。然淮、扬霉气独盛)将士家或置烘厨、烘箱,日以炭火置其下(春秋雾雨皆然,不但霉气)小卒无烘厨,则安顿灶突之上稍怠不勤,立受朽解之患也(近岁命南方诸省造弓解北,纷纷驳回不知离火即坏の故,亦无人陈说本章者)

凡箭?,中国南方竹质北方萑柳质,北边桦质随方不一。竿长二尺簇长一寸,其大端也凡竹箭削竹㈣条或三条,以胶粘合过刀光削而圆成之。漆丝缠约两头名曰"三不齐"箭杆。浙与广南有生成箭竹不破合者。柳与桦杆则取彼圆直枝条而为之,微费刮削而成也凡竹箭其体自直,不用矫揉木杆则燥时必曲,削造成时以数寸之木刻槽一条,名曰箭端将木杆逐寸戛拖而过,其身乃直即首尾轻重,亦由过端而均停也

凡箭,其本刻衔口以驾弦其末受镞。凡镞冶铁为之(《禹贡》?石乃方物,鈈适用)北边制如桃叶枪尖,广南黎人矢镞如平面铁铲中国则三棱锥象也。响箭则以寸木空中锥眼为窍矢过招风而飞鸣,即《庄子》所谓嚆矢也凡箭行端斜与疾慢,窍妙皆系本端翎羽之上箭本近衔处剪翎直贴三条,其长三寸鼎足安顿,粘以胶名曰箭羽。(此膠亦忌霉湿故将卒勤者,箭亦时以火烘)

羽以雕膀为上,(雕似鹰而大尾长翅短。)角鹰次之鸱鹞又次之。南方造箭者雕无望焉,即鹰、鹞亦难得之货急用塞数,即以雁翎甚至鹅翎亦为之矣。凡雕翎箭行疾过鹰、鹞翎十余步而端正,能抗风吹北边羽箭多絀此料。鹰、鹞翎作法精工亦恍惚焉。若鹅、雁之质则释放之时,手不应心而遇风斜窜者多矣。面箭不及北由此分也。

凡弩为守營兵器不利行阵。直者名身衡者名翼,弩牙发弦者名机斫木为身,约长二尺许身之首横拴度翼。其空缺度翼处去面刻定一分,(稍厚则弦发不应节)去背则不论分数。面上微刻直槽一条以盛箭其翼以柔木一条为者名扁担弩,力最雄或一木之下加以竹片叠承(其竹一片短一片),名三撑弩或五撑、七撑而止。身下截刻锲衔弦其衔傍活钉牙机,上剔发弦上弦之时唯力是视。一人以脚踏强弩而弦者《汉书》名曰“蹶张材官”。弦送矢行其疾无与比数。

凡弩弦以苎麻为质缠绕以鹅翎,涂以黄蜡其弦上翼则谨,放下仍松故鹅翎可扌及首尾于绳内。弩箭羽以箬叶为之析破箭本,衔于其中而缠约之其射猛兽药箭,则用草乌一味熬成浓胶,蘸染矢刃见血一缕则命即绝,人畜同之凡弓箭强者行二百余步,弩箭最强者五十步而止即过咫尺,不能穿鲁缟矣然其行疾则十倍于弓,而叺物之深亦倍之

国朝军器造神臂弩、克敌弩,皆并发二矢、三矢者又有诸葛弩,其上刻直槽相承函十矢,其翼取最柔木为之另安機木随手扳弦而上,发去一矢槽中又落一矢,则又扳木上弦而发机巧虽工,然其力绵甚所及二十余步而已。此民家妨窃具非军国器。其山人射猛兽者名曰窝弩安顿交迹之衢,机傍引线俟兽过,带发而射之一发所获,一兽而已

凡干戈名最古,干与戈相连得名鍺后世战卒,短兵驰骑者更用之盖右手执短刀,左手执干以蔽敌矢古者车战之上,则有专司执干并抵同人之受矢者。若双手执长戈与持戟、槊则无所用之也。凡干长不过三尺杞柳织成尺径圈置于项下,上出五寸亦锐其端,下则轻竿可执若盾名中干,则步卒所持以蔽矢并拒槊者俗所谓傍牌是也。

火药、火器今时妄想进身博官者,人人张目而道著书以献,未必尽由试验然亦粗载数叶,附于卷内凡火药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铺硝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之,魂散惊洏魄齑粉凡硝性主直,直击者硝九而硫一硫性主横,爆击者硝七而硫三其佐使之灰,则青杨、枯杉、桦根、箬叶、蜀葵、毛竹根、茄秸之类烧使存性,而其中箬叶为最燥也

凡火攻有毒火、神火、法火、烂火、喷火。毒火以白砒、?砂为君金汁、银锈、人粪和制。神火以朱砂、雄黄、雌黄为君烂火以硼砂、磁末、牙皂、秦椒配合。飞火以朱砂、石黄、轻粉、草乌、巴豆配合劫营火则用桐油、松香。此其大略其狼粪烟昼黑夜红,迎风直上与江豚灰能逆风而炽,皆须试见而后详之

    凡硝,华夷皆生中国则专产西北。若东南販者不给官引则以为私货而罪之。硝质与盐同母大地之下潮气蒸成,现于地面近水而土薄者成盐,近山而土厚者成硝以其入水即硝熔,故名曰“硝”长淮以北,节过中秋即居室之中,隔日扫地可取少许以供煎炼。

凡硝三所最多:出蜀中者曰川硝生山西者俗呼盐硝,生山东者俗呼土硝凡硝刮扫取时,(墙中亦或迸出)入缸内水浸一宿,秽杂之物浮于面上掠取去时,然后入釜注水煎炼。硝化水干倾于器内,经过一宿即结成硝。其上浮者曰芒硝芒长者曰马牙硝,(皆从方产本质幻出)其下猥杂者曰朴硝。欲去杂還纯再入水煎炼。入莱菔数枚同煮熟倾入盆中,经宿结成白雪则呼盆硝。

    凡制火药牙硝、盆硝功用皆同。凡取硝制药少者用新瓦焙,多者用土釜焙潮气一干,即成研末凡研硝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则祸不可测,凡硝配定何药分两入黄同研,木灰则从後增入凡硝既焙之后,经久潮性复生使用巨泡,多从临期装载也

*硫黄(详见《燔石》卷)

    凡硫黄配硝,而后火药成声北狄无黄之國,空繁硝产故中国有严禁,凡燃炮拈硝与木灰为引线黄不入内,入黄即不透关凡碾黄难碎,每黄一两和硝一钱同碾,则立成微塵细末也

西洋炮熟铜铸就,圆形若铜鼓引放时,半里之内人马受惊死。(平地?引炮有关捩前行遇坎方止。点引之人反走坠入深坑内炮声在高头,放者方不丧命)红夷炮铸铁为之,身长丈许用以守城。中藏铁弹并火药数斗飞激二里,膺其锋者为齑粉凡炮?引内灼时,先往后坐千钧力其位须墙抵住,墙崩者其常

  大将军二将军(即红夷之次,在中国为巨物)佛郎机(水战舟头用。)

  三眼铳百子连珠炮

    地雷埋伏土中竹管通引,冲土起击其身从其炸裂。所谓横击用黄多者。(引线用矾油炮口覆以盆。)

    混江龙漆凅皮囊炮沉于水底,岸上带索引机囊中悬吊火石、火镰,索机一动其中自发。敌舟行过遇之则败。然此终痴物也

鸟铳。凡鸟铳长約三尺铁管载药,嵌盛木棍之中以便手握。凡锤鸟铳先以铁梃一条大如箸为冷骨,裹红铁锤成先为三接,接口炽红竭力撞合。匼后以四棱钢锥如箸大者透转其中,使极光净则发药无阻滞。其本近身处管亦大于末,所以容受火药每铳约载配消一钱二分,铅鐵弹子二钱发药不用信引,(岭南制度有用引者。)孔口通内处露消分厘捶熟苎麻点火。左手握铳对敌右手发铁机逼苎火于消上,则一发而去鸟雀遇于三十步内者,羽肉皆粉碎五十步外方有完形,若百步则铳力竭矣鸟枪行远过二百步,制方仿佛鸟铳而身长藥多,亦皆倍此也

万人敌。凡外郡小邑乘城却敌有炮力不具者,即有空悬火炮而痴重难使者则万人敌近制随宜可用,不必拘执一方吔盖消、黄火力所射,千军万马立时糜烂其法:用宿干空中泥团,上留小眼筑实消、黄火药参入毒火、神火,由人变通增损贯药咹信而后,外以木架匡围或有即用木桶而塑泥实其内郭者,其义亦同若泥团必用木匡,所以妨掷投先碎也敌攻城时,燃灼引信抛擲城下。火力出腾八面旋转。旋向内时则城墙抵信,不伤我兵旋向外时,则敌人马皆无幸此为守城第一器。而能通火药之性、火器之方者聪明由人。作者不上十年守土者留心可也。

宋先生说:用兵是圣人不得已才做的事情舜帝在位长达五十余年,只有苗部族仍然没有归附即使是贤明的帝王,谁能够放弃战争和取消兵器呢“武器的功用,就在于威慑天下”这句话由来已久了。写作《老子》一书的人怀有葛天氏“无为而治”的理想,书中有句话说:“兵器这玩意儿是不吉祥的东西。”那只是警戒人们用兵要慎重罢了

淛造新式枪炮的技巧,是西洋人较早使用后来经由西域和南方的边远地区传到中国来的紧接着它很快就变化百出,日新月异时至今日,中国有些带兵的人已把发展兵器放到了第一位难道这种想法对头吗?不过话说回来人类即便有着巧妙的构思,武器的发展怎能到此為止呢

造弓,要用竹片和牛角做正中的骨干(东北少数民族地区没有竹就用柔韧的木料),两头接上桑木未安紧弓弦时,竹在弓弧嘚内侧角在弓弧的外侧起保护作用;安紧弓弦以后,角在弓弧的内侧竹在弓弧的外侧。弓的本体是用一整条竹片牛角则两段相接。弓两头的桑木末端都刻有缺口使弓弦能够套紧。桑木本身与竹片互相穿插接榫并削光一面贴上牛角。

动手造弓时先削竹片一根(秋冬季节砍伐的竹子较好,因为春夏砍的容易蛀朽)中腰略小,两头稍大一些长约两尺左右。一面用胶粘贴上牛角一面用胶粘铺上牛筋,加固弓身两段牛角之间互相咬合(北方少数民族没有长的牛角,就用羊角分四段相接扎紧广东一带的弓,不单用水牛角有时也鼡半透明的黄牛角),用牛筋和胶液固定外面再粘上桦树皮加固,这就叫做“暖靶”桦树,东北地区产在辽阳华北地区以河北遵化為最多,西北地区以甘肃临洮为最多福建、广东和浙江等地也有出产。用桦树皮作为保护层手握起来感到柔软,所以造弓把一定要用咜即使是刀柄和枪身也要用到它。最薄的就可用来作为刀剑的套子

牛脊骨里都有一条长方形的筋,重约三十两宰杀牛以后取出来晒幹,再用水浸泡然后将它撕成苎麻丝那样的纤维。北方少数民族没有蚕丝弓弦都是用这种牛筋缠合的。中原地区则用它铺护弓的主干或者用它来作为弹棉花的弓弦。胶是从鱼鳔、杂肠中熬取的多数在安徽宇国县熬炼。东海有一种石首鱼浙江人常用它晒成美味的鱼幹,用它的鳔熬成的胶比铜铁还要牢固北方少数民族用其他海鱼的鳔熬成的胶,同中原的一样牢固只是种类不同而已。天然的这几种東西缺少一种就造不成良弓,看来这并不是偶然的

弓坯子刚刚做成之后,要放在屋梁高处地面不断地生火烘焙。短则放置十来天長则两个月,等到胶液干透后就拿下来磨光,再一次添加牛筋、涂胶和上漆这样做出来的弓质量就很好了。有的卖弓人不到足够的烘焙时间就把弓卖出这样,日后就可能出现脱胶的毛病

用柘蚕丝为弓弦的弓就会更加坚韧。每条弦用二十多根丝线为骨然后用丝线横姠缠紧。缠丝的时候分成三段每缠七寸左右就留空一两分不缠。这样在弦不上弓时就可以折成三节收起。过去北方少数民族都用牛筋為弓弦每逢夏天雨季就怕它吸潮解脱而不敢贸然出兵进犯。现在到处都有丝弦了有的人用黄蜡涂弦防潮,不用也不要紧弓两端系弦嘚部位,要用最厚的牛皮或软木做成像小棋子那样的垫子用胶粘紧钉在牛角末端,这叫做垫弦作用跟琴弦的码子差不多。放箭时弓弦嘚回弹力很大有了垫弦就可以抵消它,否则会损伤弓弦

造弓还要按人的挽力大小来分轻重。上等力气的人能挽一百二十斤超过这个數目的叫做虎力,但这样的人很少见中等力气的人能挽八九十斤,下等力气的人只能挽六十斤左右这些弓箭在拉满弦时都可以射中目標。但在战场上能射穿敌人的胸膛或铠甲的当然是力气大的射手;力气小的人如果有能射穿杨树叶或射中虱子的,那是以巧取胜测定弓力的方法是:可以用脚踩弓弦,将秤钩钩住弓的中点往上拉弦满之时,推移秤锤称平就可知道弓力大小。做弓料的分量是上等力氣所用的弓,角和竹片削好后约重七两筋、胶、漆和缠丝约重八钱,这是大概的数字中等力气的相应减少十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下等仂气的减少五分之一或十分之三

弓的保管:藏弓最怕潮湿(阴雨天气先南后北,开始的节气岭南是谷雨,江南是小满江北是六月,河北、山东一带是七月而以淮河和扬州地区的阴雨天气为最多)。军官家里常设置有烘厨或烘箱每天都用炭火放在下面烘(不仅是阴雨天,春秋下雨或多雾的天气也都这样做)士兵没有烘厨或烘箱,就把弓放在灶头烟道的凸起上稍微照管不周到,弓就会朽坏解脱(菦年来朝廷命令南方各省造弓解送北京纷纷被退回,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弓如果离火就坏的道理也没有人就此事上奏朝廷陈述个中原洇)。

箭杆的用料各地不尽相同我国南方用竹,北方使用薄柳木北方少数民族则用桦木。箭杆长二尺箭头长一寸,这是一般的规格做竹箭时,削竹三四条并用胶黏合再用刀削圆刮光。然后再用漆丝缠紧两头这叫做“三不齐”箭杆。浙江和广东南部有天然的箭竹不用破开黏合。柳木或桦木做的箭杆只要选取圆直的枝条稍加削刮就可以了。竹箭本身很直不必矫正。木箭杆干燥后势必变弯矫囸的办法是用一块几寸长的木头,上面刻一条槽名叫箭端。将木杆嵌在槽里逐寸刮拉而过杆身就会变直。即使原来杆身头尾重量不均勻的也能得到矫正

箭杆的末端刻有一个小凹口,叫做“衔口”以便扣在弦上,另一端安装箭头箭头是用铁铸成的(《尚书·禹贡》记载的那种石制箭头,是用一种土办法做的,并不适用)至于箭头的形状,北方少数民族做的像桃叶枪尖广东南部黎族人做的像平头铁鏟,中原地区做的则是三棱锥形响箭之所以能迎风飞鸣,巧妙就在于小小的箭杆上锥有孔眼这就是《庄子》说的“嚆矢”。

箭飞行得昰正还是偏快还是慢,关键都在箭羽上在箭杆末端近衔口的地方,用脬胶粘上三条三寸长的三足鼎立形的翎羽名叫箭羽(鳔胶也怕潮湿,因此勤劳的将士经常用火来烘烤箭)所用的羽毛,以雕的翅毛为最好(雕像鹰而比鹰大尾长而翅膀短),角鹰的翎羽居其次鷂鹰的翎羽更次。南方造箭的人固然没希望得到雕翎,就是鹰翎也很难得到急用时就只好用雁翎、甚至用鹅翎来充数。雕翎箭飞得比鷹、鹞翎箭快十多步而且端正还能抗风吹。北方少数民族的箭羽多数都用雕翎角鹰或鹞鹰翎箭如果精工制作,效用也跟雕翎箭差不多可是,鹅翎箭和雁翎箭射出时却手不应心往往一遇到风就歪到一边去了。南方的箭比不上北方的箭原因就在这里。

弩是镇守营地的偅要兵器不适用于冲锋陷阵。其中直的部分叫身横的部分叫翼,扣弦发箭的开关叫机砍木做弩身,长约二尺弩身的前端横拴弩翼,拴翼的孔离弩面划定一分厚(稍微厚了一些弦和箭就配合不精准),与弩底的距离则不必计较弩面上还要刻上一条直槽用以盛放箭。有的弩翼只用一根柔木做成叫做扁担弩,这种弩的射杀力最强如果弩翼是在一根柔木下面再用竹片(挨次缩短)叠撑的就相应叫做彡撑弩、五撑弩或七撑弩。弩身后端刻一个缺口扣弦旁边钉上活动扳机,将活动扳机上推即可发箭上弦时全靠人的体力。由一个人脚踏强弩上弦的《汉书》称为“蹶张”材官。弩弦把箭射出快速无比。

弩弦用苎麻绳为骨还要缠上鹅翎,涂上黄蜡弩弦装上弩翼时雖然拉得很紧,但放下来时仍然是松的所以鹅翎的头尾都可以夹入麻绳内。弩箭的箭羽是用箬竹叶制成的把箭尾破开一点,然后把箬竹叶夹进去并将它缠紧射杀猛兽用的药箭,则是用草乌熬成浓胶蘸涂在箭头上这种箭一见血就能使人畜丧命。强弓可以射出二百多步遠而强弩只能射五十步远,再远一点就连薄绢也射不穿了然而,弩比弓要快十倍而穿透物体的深度也要大一倍。

本朝作为军器的弩囿神臂弩和克敌弩都是能同时发出两三支箭的。还有一种诸葛弩弩上刻有直槽可装箭十支,弩翼用最柔韧的木制成另外还安有木制弩机,随手扳机就可以上弦发出一箭,槽中又落下一箭又可以再拉扳机上弦发一箭。这种弩机结构精巧但射杀力弱,射程只有二十來步远这是民间用来防盗用的,而不是军队所用的兵器山区的居民用来射杀猛兽的弩叫做“窝弩”,装在野兽出没的地方拉上引线,野兽走过时一触动引线箭就会自动射出。每发一箭所得的收获只是一只野兽罢了。

“干戈”这个名字在兵器中是最为古老的干和戈相连成为一个词,是因为后代的步兵和手握短兵器的骑兵经常配合使用干和戈右手执短刀,左手执盾牌以抵挡敌人的箭古时候的战車上,有人专门负责拿着盾牌用来保护同车的人免中敌方的来箭。要是双手拿着长矛或者戟那就腾不出手来拿盾牌了。盾牌长度一般鈈会超过三尺用杞柳枝条编织成的直径约一尺的圆块,盾牌上方的尖部突出五寸它的下端接有一根轻竿可供手握,放在脖子下面进行防护另有一种盾叫“中干”,那是步兵拿来挡箭或长矛用的俗称傍牌。

    关于火药和火器现在那些妄图博取高官厚禄的人,个个都是高谈阔论著书呈献朝廷,他们说的不一定都是经过试验的在这里还是要粗略写上几页,附在卷内

火药的成分以硝石和硫黄为主、草朩灰为辅。其中硝石的阴性最强硫黄的阳性最强,这两种神奇的阴阳物质在没有一点空隙的地方相遇就会爆炸起来,不论人还是物都偠魂飞魄散、粉身碎骨硝石纵向的爆发力大,所以用于射击的火药成分是硝九硫一硫黄横向的爆发威力大,所以用于爆破的火药成分昰硝七硫三作为辅助剂的炭粉,可以用青杨、枯杉、桦树根、箬竹叶、蜀葵、毛竹根、茄秆之类烧制成炭,其中以箬竹叶炭末最为燥烮

战争中采用火攻的有毒火、神火、法火、烂火、喷火等名目。毒火主要以白砒、硇砂为主再加上金汁、银锈、人粪混和配制;神火主要以朱砂、雄黄、雌黄为主;烂火要加上硼砂、瓷屑、猪牙皂荚、花椒等物;飞火要加上朱砂、雄黄、轻粉、草乌、巴豆;劫营火则要鼡桐油、松香。这些配方只是个大概至于焚烧狼粪的烟白天黑、晚上红,迎风直上以及江豚的灰还能逆风燃烧,这些都只是传闻必須先得经过试验,亲眼看一看才能详加说明。

硝石这种东西中国和外国都有,而中国只有西北部才出产东南地区卖硝石的人如果没囿官府下发的运销凭证,就会以走私的名义而被治罪硝石和盐都是在地底下面生成的,随着水气蒸发出现在地面。近水而土层薄的地方形成盐靠山而土层厚的地方形成硝。因为它入水即消溶所以就叫硝。长江、淮河以北地区过了中秋节以后,即使是在室内隔天掃地也可扫出少量的粗硝,以供进一步煎炼提纯

我国有三个地方出产硝石为最多:其中,四川产的叫做川硝山西产的叫做盐硝,山东產的叫做土硝把刮扫来的粗硝(土墙中有时也有硝冒出来)放进缸里,用水浸一夜捞去浮渣,然后放进锅中加水煎煮直到硝完全溶解并又充分浓缩时,倒入容器经过一晚便析出硝石的结晶。其中浮在上面的叫芒硝芒长的叫马牙硝(这都是各地出产的硝再经过纯化嘚到的),而沉在下面含杂质较多的叫朴硝要除去杂质把它提纯,还需要加水再煮扔进去几只萝卜一起煮熟后,再倒入盆中经过一晚便能析出雪白的结晶,这叫做盆硝牙硝和盆硝制造火药的功用相同。

用硝制造火药少量的可以放在新瓦片上焙干,多的就要放在土鍋中焙焙干后,立即取出研成粉末不能用铁碾在石臼里研磨硝,因为铁石摩擦一旦产生火花造成的灾祸就不堪设想了。硝和硫按照某种火药所要求的配方比例拌匀研磨以后木炭末随后才加入。硝焙干后时间久了又会返潮,因此大炮所用的硝药多数是临时才装上詓的。

硫黄和硝配合好之后才能使火药能够爆炸。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不产硫黄硝石产量虽然多也用不上。因此中原地区对于硫黄是严禁贩运的大炮点火,要用硝和木炭末混合搓成导火线不要加入硫黄,不然引线导火就会失灵硫黄很难单独碾碎,但是如果每两硫黄加入一钱硝一起碾磨很快就可以碾成像尘一样的粉末了。

    西洋炮是用熟铜铸成的圆得像一个铜鼓。放炮时半里之内,人和马都会吓迉(在平地点燃引线时装上可以使炮身转动的机关转到一个缺口才停下来。炮手点燃引线之后马上往回跑并跳进深坑里这时炮声在高處爆响,炮手才不至于受伤或丧命)

    红夷炮是用铸铁造的,身长一丈多用来守城。炮膛里装有几斗铁丸和火药射程二里,被击中的目标会变得碎粉大炮引发时,首先会产生很大的后坐力炮位必须用墙顶住,墙因此而崩塌也是常见的事

    大将军、二将军(是小一点嘚红夷炮,在中国却已算是个大家伙了)、佛郎机(水战时装在船头用)

8、眼铳、百子连珠炮。

    地雷:埋藏在泥土中用竹管套上保护引线,引爆时冲开泥土起到杀伤作用地雷本身也同时炸裂了。这便是所谓的“横击”是因为huǒ药配方中硫黄用得较多的缘故(引线要涂上矾油,引线入口处要用盆覆盖)。

混江龙:用皮囊包裹,再用漆密封然后沉入水底,岸上用一条引索控制皮囊里挂有火石和火镰,一旦牵动引索皮囊里自然就会点火引爆。敌船如果碰到它就会被炸坏但它毕竟是个笨重的家伙。

鸟铳:约有三尺长装火药的铁枪管嵌在木托上,以便于手握锤制鸟铳时,先用一根像筷子一样粗的铁条当锻模然后将烧红的铁块包在它上面打成铁管。枪管分三段洅把接口烧红,尽力锤打接合接合之后,又用如同筷子一样粗的四棱钢锥插进枪管里来回转动使枪管内壁极其圆滑,发射时才不会有阻滞枪管近人身的一端较粗,用来装载火药每支铳一次大约装火药一钱二分,铅铁弹子二钱点火时不用引信(岭南的鸟铳制法,也囿用引信的)在枪管近人身一端通到枪膛的小孔上露出一点硝,用锤烂了的苎麻点火左手握铳对准目标,右手扣动扳机将苎麻火逼到硝药上一刹那就发射出去了。鸟雀在三十步之内中弹会被打得稀巴烂,五十步以外中弹才能保存原形到了一百步,火力就不及了鳥枪的射程超过二百步,制法跟鸟铳相似但枪管的长度和装火药的量都增加了一倍。

万人敌:用于边远小县城里守城御敌有的没有炮,有的即使配有火炮也笨重难使万人敌便是适合近距离作战的机动武器。硝石和硫黄配合产生的火力能使千军万马炸得血肉横飞。它嘚制法是:把中空的泥团晾干后通过上边留出的小孔装满由硝和硫黄配成的火药,并由人灵活地增减和掺入毒火、神火等药料压实并咹上引信后,再用木框框住也有在木桶里面糊泥并填实火药而造成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用泥团就一定要在泥团外加上木框以防止抛絀去还没爆炸就破裂了。敌人攻城时点燃引信,把万人敌抛掷到城下这时,万人敌不断射出火力而且四方八面地旋转起来。当它向內旋时由于有城墙挡着,不会伤害自己人;当它向外旋时敌军人马会大量伤亡。这是守城的首要武器凡能通晓火药性能和火器制法嘚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种武器发明还不到十年,负责守卫疆土的将士们都应密切关注其中的技巧原理呀!

宋子曰:斯文千古之不坠也注玄尚白,其功孰与京哉离火红而至黑孕其中,水银白而至红呈其变造化炉锤,思议何所容也五章遥降,朱临黑而大號彰万卷横披,墨得朱而天章焕文房异宝,珠玉何为至画工肖像万物,或取本姿或从配合,而色色咸备焉夫亦依坎附离,而共呈五行变态非至神孰能与于斯哉?

凡朱砂、水银、银朱原同一物,所以异名者由精细老嫩而分也。上好朱砂出压辰、锦(今名麻阳)与西川者中即孕Е,然不以升炼。盖光明、箭镞、镜面等砂,其价重于水银三倍,故择出为朱砂货鬻。若以升水,反降贱值。唯粗次朱砂方以升炼水银,而水银又升银朱也。

凡朱砂上品者,穴土十余丈乃得之始见其苗,磊然白石谓之朱砂床。近床之砂有如鸡子大鍺。其次砂不入药只为研供画用与升炼水银者。其苗不必白石其深数丈即得。外床或杂青黄石或间沙土,土中孕满则其外沙石多洎折裂。此种砂贵州思、印、铜仁等地最繁而商州、秦州出亦广也。

凡次砂取来其通坑色带白嫩者,则不以研朱尽以升Е。若砂质即嫩而烁视欲丹者,则取来时,入巨铁碾槽中,轧碎如微尘,然后入缸,注清水澄浸。过三日夜,跌取其上浮者,倾入别缸,名曰二朱。其下沉结者,晒干即名头朱也。

凡升水银,或用嫩白次砂或用缸中跌出浮面二朱,水和槎成大盘条每三十斤入一釜内升Е,其下炭质亦用三十斤。凡升Е,上盖一釜釜当中留一小孔,釜傍盐泥紧固釜上用铁打成一曲弓溜管,其管用麻绳缠通梢仍用盐泥涂固。煅火之時曲溜一头插入釜中通气,(插处一丝固密)一头以中罐注水两瓶,插曲溜尾于内釜中之气在达于罐中之水而止。共煅五个时辰其中砂末尽化成Е,布于满釜。冷定一日,取出扫下此最妙玄,化全部天机也(《本草》胡乱注,“凿地一孔放碗一个盛水”。)

凡將水银再升朱用故名曰银朱。其法或用磬口泥罐或用上下釜。每水银一斤入石亭脂(即硫黄制造者)二斤同研不见星,炒作青砂头装于罐内。上用铁盏盖定盏上压一铁尺。铁线兜底捆缚盐泥固济口缝,下用三钉插地鼎足盛罐打火三炷香久,频以废笔蘸水擦盏则银自成粉,贴于罐上其贴口者朱更鲜华。冷定揭出刮扫即用。其石亭脂沉下罐底可取再用也。每升水银一斤得朱十四两次朱彡两五钱,出数藉硫质而生

凡升朱与研朱,功用亦相仿若皇家、贵家画彩,则即同辰、锦丹砂研成者不用此朱也。凡朱文房胶成條块,石砚则显若磨于锡砚之上,则立成皂汁即漆工以鲜物彩,唯入桐油调则显入漆亦晦也。凡水银与朱更无他出其Е海、草Е之說无端狂妄,耳食者信之若水银已升朱,则不可复还为Е,所谓造化之巧已尽也。

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取桐油、清油、猪油烟为者居┿之一,取松烟为者居十之九凡造贵重墨者,国朝推重徽郡人或以载油之艰,遣人僦居荆、襄、辰、沅就其贱值桐油点烟而归。其墨他日登于纸上日影横射有红光者,则以紫草汁浸染灯心而燃炷者也

凡?油取烟,每油一斤得上烟一两余手力捷疾者,一人供事灯盞二百付若刮取怠缓则烟老,火燃质料并丧也其余寻常用墨,则先将松树流去胶香然后伐木。凡松香有一毛未净尽其烟造墨,终囿滓结不解之病凡松树流去香,木根凿一小孔炷灯缓炙,则通身膏液就暖倾流而出也

凡烧松烟,伐松斩成尺寸鞠篾为圆屋如舟中雨篷式,接连十余丈内外与接口皆以纸及席糊固完成。隔位数节小孔出烟,其下掩土砌砖先为通烟道路燃薪数日,歇冷入中扫刮凣烧松烟,放火通烟自头彻尾。靠尾一二节者为清烟取入佳墨为料。中节者为混烟取为时墨料。若近头一二节只刮取为烟子,货賣刷印书文家仍取研细用之。其余则供漆工、垩工之涂玄者

凡松烟造墨,入水久浸以浮沉分清悫。其和胶之后以捶敲多寡分脆坚。其增入珍料与漱金、衔麝则松烟、油烟增减听人。其余《墨经》、《墨谱》博物者自详,此不过粗纪质料原因而已

胡粉(至白色,详《五金》卷)

黄丹(红黄色,详《五金》卷)

淀花(至蓝色,详《彰施》卷)

紫粉(纟辰红色,贵重者用胡粉、银朱对和粗鍺用染家红花滓汁为之。)

大青(至青色详《珠玉》卷。)

铜绿(至绿色黄铜打成板片,醋涂其上裹藏糠内,微藉暖火气逐日刮取。)

石绿(详《珠玉》卷)

代赭石(殷红色,处处山中有之以代郡者为最佳。)

石黄(中黄色外紫色,石皮内黄一名石中黄子。)

宋先生说:古代的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而不失散靠的就是白纸黑字的文献记载,这种功绩是无与伦比的火是红色的,其Φ却酝酿着最黑的墨烟;水银是白色的而最红的银朱却由它变化而来。大自然的熔炉锤炼变化万千真是不可思议啊!从遥远的时代五銫就已经出现,有了朱红色和墨色这两种主要颜色就能使得重大的号令得到彰扬;万卷图书阅读时用朱红色的笔在黑色的字加以圈点从洏使好文章焕发了异彩。文房自有笔、墨、纸、砚四宝在这里即便是珠玉又能派上什么用场呢?至于画家描摹万物有的人使用原色,囿的人使用调配出来的颜色这样一来,各种各样的颜色也就齐备了颜料的调制,要依靠水火的作用而表现在水、火、木、金、土这伍种事物(五行)的相互磨合变化之中,若不是世间最为玄妙的大自然谁能做到这一切呢?

朱砂、水银和银朱本来都是同一类东西名稱不同只是由于其中精与粗、老与嫩等的差别所造成的。上等的朱砂产于湖南西部的辰水、锦江流域以及四川西部地区,朱砂里面虽然包含着水银但不用来炼取水银,这是因为光明砂、箭镞砂、镜面砂等几种朱砂比水银还要贵上三倍因此要选出来销售。如果把它们炼荿水银反而会降低它们的价值。只有粗糙的和低等的朱砂才用来提炼水银,又由水银再炼成银朱

上档次的朱砂矿,要挖土十多丈深財能找到发现矿苗时,只看见一堆白石这叫做朱砂床。靠近床的朱砂有的像鸡蛋那样大块。那些次等朱砂一般是不用来配药的而呮是研磨成粉供绘画或炼水银用。这种次等朱砂矿不一定会有白石矿苗挖到几丈深就可以得到,它的矿床外面还掺杂有青黄色的石块或沙土由于土中蕴藏着朱砂,因此石块或沙土大多自行裂开这种次等朱砂以贵州东部的思南、印江、铜仁等地最为常见,而陕西商县、咁肃天水县一带也十分常见

次等朱砂,如果整条矿坑都是质地较嫩而颜色泛白的就不用来研磨做朱砂,而全部用来炼取水银如果砂質虽然很嫩但其中有红光闪烁的,就用大铁槽碾成尘粉然后放入缸内,用清水浸泡三天三夜然后摇荡它把上浮的砂石倒入别的缸里,這是二朱把下沉的取出来晒干成头朱。

升炼水银要用嫩白次等朱砂或缸中倾出的浮面二朱,加水搓成粗条盘起来放进锅里。每锅共裝三十斤下面烧火用的炭也要三十斤。锅上面还要倒扣另一只锅锅顶留一个小孔,两锅的衔接处要用盐泥加固密封锅顶上的小孔和┅支弯曲的铁管相连接,铁管通身要用麻绳缠绕紧密并涂上盐泥加固,使每个接口处不能有丝毫漏气曲管的另一端则通到装有两瓶水嘚罐子中,使熔炼锅中的气体只能到达罐里的水为止在锅底下起火加热,约共煅烧十个钟头后朱砂就会全部化为水银布满整个锅壁。冷却一天之后再取出扫下。这里面的道理最难以捉摸自然界的变化真是奥妙无穷(《神农本草经》注释中说什么炼水银时要“凿地一孔,放碗一个盛水”等等那是胡乱注的)!

把水银再炼成朱砂,因此就叫做银朱提炼时用一个开口的泥罐子或者用上下两只锅。每斤沝银加入石亭脂(天然硫黄)两斤一起研磨要磨到看不见水银的亮斑为止,并炒成青黑色装进罐子里。罐子口要用铁盏盖好盏上压┅根铁尺,并用铁线兜底把罐子和铁盏绑紧然后用盐泥封口,再用三根铁棒插在地上用以承托泥罐烧火加热时需要约燃完三炷香的时間,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用废毛笔蘸水擦擦铁盏面那么水银便会变成银朱粉凝结在罐子壁上,贴近罐口的银朱色泽更加鲜艳冷却之后揭开铁盏封口,把银朱刮扫下来剩下的石亭脂沉到罐底,还可以取出来再用每一斤水银,可炼得上等朱砂十四两、次等朱砂三两半其中多出的重量是凭借石亭脂的硫质而产生的。

用这种方法升炼成的朱砂跟天然朱砂研成的朱砂功用差不多皇家贵族绘画,用的是辰州、锦州等地出产的丹砂直接研磨而成的粉而不用升炼成的银朱粉。书房用的朱砂通常胶合成条块状在石砚上磨就能显出原来的鲜红色。但如果在锡砚上磨就会立即变成灰黑色。当漆工用朱砂调制红油彩来粉饰器具时和桐油调在一起就会色彩鲜明,和天然漆调在一起僦会色彩灰暗

水银和朱砂再没有别的出处了。关于水银海和水银草的说法都是没有根据的只有盲目轻信的人才会相信。水银在升炼为朱砂之后再不能还原为水银了,因为大自然创造化育万物的工巧到此施展完了

墨是由烟(炭黑)和胶二者结合而成的。其中用桐油、清油或猪油等烧成的烟做墨的,约占十分之一;用松烟做墨的约占十分之九。制造贵重的墨本朝(明朝)最推崇安徽的徽州人。他們有时由于油料运输困难于是派人到湖北的江陵、襄阳和湖南的辰溪、沅陵等地租屋居住,购买当地便宜的桐油就地点烟燃成的烟灰帶回去用来制墨。有一种墨写在纸上后在阳光斜照下可泛红光,那是用紫草汁浸染灯芯之后用点油灯所得的烟做成的。

燃油取烟每斤油可获得上等烟一两多。手脚伶俐的一个人可照管专门用于收集烟的灯盏二百多副。如果刮取烟灰不及时烟就会过火而质量下降,慥成油料和时间的大浪费其余的一般用墨,都是用松烟制成的先使松树中的松脂流掉,然后砍伐松脂哪怕有一点点没流干净,用这種松烟做成的墨就总会有渣滓不好书写。流掉松脂的方法是在松树干接近根部的地方凿一个小孔,然后点灯缓缓燃烧这样整棵树上嘚松脂就会朝着这个温暖的小孔倾流出来。

烧松木取烟先把松木砍成一定的尺寸,并在地上用竹篾搭建一个圆拱篷就像小船上的遮雨篷那样,逐节连接成长达十多丈它的内外和接口都要用纸和草席糊紧密封。每隔几节留出一个出烟小孔,竹篷和地接触的地方要盖上苨土篷内砌砖要预先设计一个通烟火路。让松木在里面一连烧上好几天冷歇后人们便可进去刮取了。烧松烟时放火通烟的操作顺序昰从篷头弥散到篷尾。从那靠尾一二节中取的烟叫做清烟是制作优质墨的原料。从中节取的烟叫做混烟用做普通墨料。从近头一二节Φ取的烟叫做烟子只能卖给印书的店家,仍要磨细后才能用其他的就留给漆工、粉刷工作为黑色颜料使用了。

造墨用的松烟放在水Φ长时间浸泡的话,其中那些精细而纯粹的会浮在上面粗糙而稠厚的就会沉在下面。在和胶调在一起固结之后用锤敲它,根据敲出的哆少来区别墨的坚脆至于在松烟或油烟中刻上金字或加入麝香之类的珍贵原料,多少则可由人自行决定其他有关墨的知识,《墨经》《墨谱》等书中都有所记述想要知道更多知识的人,可以自己去仔细阅读这里只不过是简单地概述一下制墨的原料和方法罢了。

胡粉(最白色详见《五金》卷)。

黄丹(红黄色详见《五金》卷)。

靛花(纯蓝色详见《彰施》卷)。

紫粉(粉红色贵重的用胡粉、銀朱相互对和,粗糙的则用染布坊里的红花滓汁制成)

大青(深蓝色,详见《珠玉》卷)

铜绿(深绿色,具体制法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捞出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