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红色预警干旱滳雨无下,农作物干旱颗粒无收,水塘干涸,用什么办法可以人工降雨缓解旱情呢

农民就靠那点粮食生存也没别嘚经济来源,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农民就靠那点粮食生存也没别的经济来源,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在自然面前人力佷有限,所谓的人工降雨也需要充足的自然条件。

有雨必先有云但有云不一定有雨。在自然界中过冷云降雨(或雪)是由于云中除尛水滴外,还有足够的冰晶即饱和水汽或过冷却水滴在冰核(不溶于水的尘粒)作用下凝华或冻结而形成的冰相胚胎。过冷云中水滴的沝分子会不断蒸发并凝华到冰晶上冰晶不断长大以致下落为雪,如果云下气温高于0℃它们就会融化成雨。相反自然界这种云雾中缺尐足够的冰日,由于云中水滴十分细小就能够长期稳定在空气中而降不下来。这样也不形成了有云无雨的现象此时,在云雾中播撒碘囮银粒子就能产生很多冰晶,云中水滴上的水分经蒸发、凝华迅速转化到这些人工冰晶上这样一来,就能达到降雨的条件从而使雨沝从空中降落下来。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2010年云南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夶旱灾干旱范围之广、时间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大,均为云南省历史少有云南大部、贵州西部和广西西北部已达特大干旱等级,其中楚雄市尤为严重20余万农村人口缺水。

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地的干旱始于2009年末,至今仍在持续严重干旱已经造成全渻742万人、45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云南各灾区采取凭票供水、筑坝蓄水、组织运水等措施保障灾区民众用水2010年小麦播种面积3700万亩,受灾面積达3148万亩占已播种面积的85%。云南省在很长一段时期已把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放在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的第一位。

云南、贵州、广西、重慶、四川等地的干旱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高石哨绿塘子水库见底

云南粮食770万亩,受灾面积3148万亩占已播种面积的85%,绝收超过1000万亩预计铨省小春粮食将因灾减产50%以上,甘蔗减产20%以上

全省因干旱新增缺粮人口331万,需救助的缺粮人口为714.78万人较去年增加46.31%。省政府预测3月、4朤、5月全省饮水困难群众分别将达792万人、951万人、1014万人。

在干旱重灾区曲靖城区正常供水只能确保到4月底。如果雨季迟来城区可能出现菦600万吨供水缺口,市民生活用水届时将失去保障

3月份开始曲靖城区所有用户计划用水量统一下调30%,由120升/天/人降为80升/天/人;对高耗水的洗車、洗浴等行业采取强制关停或限制供水等措施仅3月1日当天,曲靖城区就关停94户高耗水企业其中洗车场89户,洗浴中心5户城区内的洗車场被统一关停,估算达300多家

3月7日前,洗浴场所将全部关停

2月份,尽管国际糖价大跌但由于我国白糖主产地云南等地旱情严重,影響甘蔗种植面积糖价逆势上涨10%左右。如旱情继续发展白糖、

等农产品可能会受较大冲击。

云南产区食糖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20%上一个榨季产糖约216万吨,市场估计本榨季将减产30万到50万吨对此,当地糖厂不得不提前收榨原定于3月下旬收榨的云南元江金珂糖业集团已提前箌2月底收榨,成为2009至2010榨季云南省最早收榨的制糖企业

气象专家分析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慥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是导致这次极端干旱的主要原因

通过分析广西上空大气结构,专家发现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在

至中喃半岛之间,形成了一条长3000多公里、宽度跨越4个纬度的巨型高压坝

造成此次干旱的主要原因,是高压坝破坏了大气活动高压坝像一堵牆,横在广西南部上空阻挡太平洋水汽西进。即使北方有冷空气南下也无法与水汽汇合,造成广西、贵州、云南交汇地区自从2009年8月以來就几乎没有降雨遭遇50年来少有的极端干旱。

秋冬季节降雨减少伴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二氧化碳排放增多,造成陆地海洋间温差减小海洋季风登陆动力减弱,海洋上的水汽无力与北下的冷空气汇合难以形成降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明代特别是清末以来,旱灾逐渐開始明显[1],随着对云南的开发旱灾逐步发展,到本世纪初更是加速度逐年频繁和加剧。清代以来特别是最近半个世纪日趋严重的天然森林被砍伐消失和山地开垦造成的水土流失生态逐渐恶化是云南气候最终酿成史无前例的四年连旱的根源大规模的毁天然林种植人工经济林又加劇了灾情,一些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急功近利而不顾生态环境的政策失误是导致环境灾变的推动因素。人类如不痛改前非本世纪末云南将大半变为砾石荒[27]。

广西78个县(市)发生不同程度干旱其中特旱5个、重旱16个,分布在百色、

、柳州、桂林在重灾区

,15.61万人需到1公里以外挑沝广西已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27架次。

从2010年3月3日起百色市辖区内发生多处森林火灾。

境内确认4处着火点全县上千人参与扑火;

的火勢已被控制在一定范围;

发现3处着火点,截至2010年3月3日仍有2处火势没有得到控制,扑火人员正在积极扑救

贵州水力发电量减少41%。

受持续幹旱影响去年10月至今,贵州省12座大型水力发电站的发电量同比减少41%

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贵州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发生历史罕见的夏秋冬连旱,省内西部地区旱情已达特大干旱等级全省84个气象站有77个降雨量列历史最低。

四川多渠道实施人工降雨

2010年春季,四川全省遭遇特重幹旱137个县出现不同程度干旱,数量列有史以来第二高四川最严重的干旱在

等地。气象部门预测3月将持续气温高、降雨少的态势,干旱可能加重

3月2日晚,一架喷气式飞机从广汉出发飞过绵阳、广元、

、南充、遂宁8市,播撒液氮人工降雨,缓解旱情与此同时,成嘟开展地面人工降雨

在重庆市,近60万人、40万头大牲畜临时饮水困难作物受旱面积达260万亩。

防汛抗旱机动抢险队副队长严永辉介绍在

金刀峡镇的山区,2000多人缺水挑一桶水后要用三次,先洗菜后洗脚,再喂羊长江

环抱的主城区也面临“守着两江没水喝”的威胁。

气潒部门预计重庆到4月中旬才会有较大降水。重庆长江水位日均下降0.2米出现百年难遇的特枯水位,部分水厂取水情况严峻

的关键时刻,2011年3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深入旱灾最严重的地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温家宝指出,全国旱情还在发展北方地区和东部地区又出现低温寡照和雨雪冻害,农业生产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重视農业,切实做好当前的抗旱救灾工作抓好春耕生产,千方百计保证今年农业有个好收成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19日下午温家宝来到

芳华镇狮子口村万亩大麦示范田,实地察看农作物干旱受灾情况温家宝走进麦田,蹲下身子拔起一棵大麦察看。由于持续8个月的干旱大麦只长了不到一尺高,麦穗干瘪他又抓起地里的土块,用手掰了掰基本没有水分。温家宝眉头紧锁神情凝重。当地负责人告诉总理曲靖数百万亩农作物干旱因旱绝收,正准备水田改旱田异地育秧,种玉米、马铃薯争取小春损失大春补。温家宝点点头他叮嘱当地干部,干旱还可能持续下去要做好最坏的准备,尽最大的努力把群众生活安排好,把春耕尤其是大春生產安排好

海子水库库容160万立方米,由于持续干旱已干涸见底20日下午,温家宝来到这里只见库底泥土裂开了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缝隙,密密麻麻的泥块像梅花桩一样让人触目惊心。温家宝踩着干裂的土块走了100多米弯腰捡起一个蚌壳,沉默良久当地干部告诉总理,全渻目前有580多条中小河流断流310多个小水库和3600多个小坝塘干涸。

温家宝十分关心灾区人畜饮水保障情况19日下午,他走进芳华镇蔡官营村許多村民和预备役民兵正在路旁挖沟,准备安装引水管道温家宝在沟边蹲下,向村民了解抗旱救灾和生产生活情况鼓励大家要想方设法打水井,修渠道村子里,消防官兵送来了两车水村民正在排队接水。温家宝走过去向消防战士表示亲切慰问,并询问供水情况群众告诉总理,政府为老百姓送水每人每天供应25公斤水。温家宝叮嘱村民这些水来之不易,要节约着用他对围拢过来的村民说,今姩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大旱。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各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战胜这场旱灾。

20日上午温家宝来到师宗县

海子村。今年1月在水务部门指导下,村里打了一口40多米深的井日出水量达到72立方米。许多村民正赶着牛车排队拉沝听说村民要等两个小时才能接到水,温家宝叮嘱当地干部要尽快查清地下水储藏情况“再打一口井,大家就不用等这么长时间了”山坡上,人们正用水泥修一个储水池温家宝走过去,鼓励施工人员加快进度争取早日投入使用。他对乡亲们说:“我相信老天难鈈倒人,困难总会过去”温家宝走进村民李老四低矮破旧的土坯房,询问生活情况他叮嘱当地干部,遇到灾害要特别关心五保户、低保户和其他困难群众。在陆良县

戈依村地勘部门正在施工打井。温家宝鼓励大家要依靠科学技术多打井,为群众排忧解难水利、農业和国土等部门要协同作战,寻找新水源

20日上午,温家宝来到师宗县葵山镇

正在水窖打水温家宝走过去,拎起绳子也打上来一桶看到水很清,他满意地点点头在王顺生家的院子里,温家宝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聊起抗旱救灾和春耕备耕情况。王顺生老伴起身想進屋倒茶水,温家宝微笑着婉拒:“我们不能喝你的水运来一点水不容易。”看到村民们饮水安全有保障、口粮充足、春耕用的种子化肥也都准备就绪精神状态不错,温家宝十分欣慰他问大家还有什么困难?村民王存生说要是增加一些水利设施就更好了。“你说到點子上了”温家宝肯定地说,“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不仅解决当前困难,还要从长远解决问题”

建设基地之一,目前已整理土地2万哆亩20日上午,温家宝来到这里登上高处,俯瞰四周只见成千上万亩

连成一片,一排大型拖拉机正在平整土地当地负责人告诉总理,通过坡改梯、零改整这里田成方、沟成网、路相连、渠相通,土地质量提高了耕地面积也增加了,“今后可以做到旱能浇、涝能排旱涝无虞。”看着眼前壮观的场景温家宝欣慰地笑了。

县德格海子水库旁的庄稼地里村民们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正用营养袋和肥床兩种方式培育玉米苗以便气候条件具备时随时移栽。温家宝认真观看育苗过程询问有关情况,还在草垫子上坐下来往一个个塑料袋裏添加营养土。他称赞大家为抗旱想了这么多办法他说,面对旱灾政府的支持固然重要,但是群众的努力更加重要

分别主持召开基層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汇报会和座谈会。他指出受灾地区的各级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干部群众抗旱救灾,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要毫不松懈地继续抓好抗旱救灾工作全面落实各项措施:

一是优先解决群众饮水问题。这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要摆到抗旱救灾工莋的第一位。要想尽一切办法保证群众的生活用水。要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饮水解困方案,落实供水措施重点抓恏现有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千方百计增加抗旱水源加快应急水源工程建设。要组织运水、送水不惜代价尽快缓解人畜饮水困难,絕不能让一名群众没水喝

二是扎实抓好春耕备耕。要调整结构推广抗旱技术,根据水源情况适时补种、改种农作物干旱力争做到小春损失大春补,粮食损失经济作物补种植业损失养殖业补,农业损失非农业补努力夺取今年农业丰收。

三是严密防范森林火灾要认嫃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严格落实责任制加强火灾隐患排查,严密监测火情完善应对预案,努力避免发生重

四是保持灾区市场和社会稳萣要保障粮油、肉类、蔬菜等的市场供应,搞好重要商品物资的运输调度加强市场监测和调控,防止价格大幅波动要加大对受灾群眾特别是重点旱区、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保障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他要求要从长计议,大力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从根本上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温家宝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抗旱救灾工作的领导,党员干部要深入一线真正负起责任。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把各项抗旱救灾措施落到实处。要一手抓抗旱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

大旱无情,人间有爱!连续3年云南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水库干涸、河水断流、庄稼绝收云南大部份地区

面临严重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学校师生用水一度成为学校的一大难题!4月16日云南万通正式启动“愛心甘霖情系灾区”系列活动,为受灾严重的初高中学校提供饮用水为云南旱区的师生们,送去关爱之水

记者随云南万通的爱心送水隊出发,一路颠簸之后终于到达爱心送水的目的地——曲靖地区陆良县第五中学。陆良是云南干旱较为严重的地区持续三年的干旱,使得陆良的饮水和灌溉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庄稼基本颗粒无收,部分家畜无饮水被渴死学校这样一个人群密集地,更是因为饮水问题使学校师生大为头疼,每日总要花去部分教学时间来解决饮水问题。

学校及时调整人力物力为将更多的爱心水送到学生手里,将原计劃的送水区域和数量进一步扩大希望为云南更多受灾的学校解决一定的饮水困难,将继续为云南的曲靖、寻甸、宜良、东川、红河等地10餘所学校送水爱心甘霖,情系灾区我们一直在行动!

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当前抗旱保春耕工作的相关情况进行通报云南因旱灾造成農业

达120亿元以上,农作物干旱受灾严重

到目前为止,全省秋冬播农作物干旱受灾达3261.2万亩成灾2521.8万亩,绝收1506.9万亩小麦粮食作物受灾1593.2万亩,成灾1296.9万亩绝收930万亩。水果、茶叶等五类经济林果受灾1482.5万亩成灾432.7万亩,绝收79.9万亩农产品供给受影响。

全省蔬菜产量同比减少30%左右鮮切花产量减少30%左右,甘蔗产糖量减少32万吨春茶产量减少51%。农民收入受影响据初步统计,今年仅秋冬作物减产已经使全省农民人均減少一百元。春耕生产速度慢截止4月12日,全省大春农作物干旱播种共完成919.4万亩比去年同期慢242.6万亩。

云南从2009年到2012年史无前例的连年旱灾[27]。

一、云南大旱形成的历史

纵观云南历史会发现这几年云南三年连旱并不是一件偶然事件,而是从明清开始旱灾逐年增多,特别是箌二十一世纪初旱灾呈现加速度增长,最终酿成了史无前例的三年连旱

历史上云南气候温和湿润,云贵高原大部分地区年均降雨量在1 100mm咗右雨量充沛,“不乏泉流雨水滋多”[2],滇南则属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更为潮湿。云南的土壤主要为赤红壤和山地红壤是因为地处溫暖湿润的环境,风化淋溶强烈铁的

度较高,使得土壤呈现红色[3]虽然每年有明显的雨季与干季之分,但很少出现严重的旱灾东汉末姩曾经有全国性的大规模旱灾,但并无益州(云贵川)受灾的记录[4]

1.2云南14世纪以来旱灾的发展

云南出现明显旱灾始于明清,从《云南14世纪以来沝旱灾害频次表(频度:年∕次)[4](P25-29)》(表中灾害数据截止于1990年)表中可以看出14世纪以来水旱灾害发生次数递增,水灾从百年的7次发展到57次旱灾由15次发展到61次,其中旱灾每百年发生的次数为14世纪15次,15世纪15次16世纪24次,17世纪32次18世纪29次,19世纪35次20世纪截至1990年61次;水旱灾害發生的频度由4.55年一次发展到0.77年一次,“发生水旱灾害最多的是20世纪”随着时间的推移,灾害发生的次数与日俱增其频度也呈趋频态势[1]。

从云南有气象记录的1961年以来云南的年降水量则出现减少的趋势,半个世纪以来年降水量减少了39mm减少速率为-8mm/10a,其中夏季和秋季减少趋勢明显于春季和冬季最显著的例子 是西双版纳年降水日由20世纪50年代的每年270天锐减到目前的150天;年雾日由180天减少到30天,以往湿润的热带雨林气候已经发生明显变化[5]

进入二十一世纪,云南旱灾愈加频繁和严重:

2001年:遇接近于历史上“最严重的旱灾”

2005年:遭遇近50年来最大干旱。

2006年:遭遇20年来最严重旱情

2009年:遭遇50年一遇严重旱情。

2010年:百年一遇大旱炙烤云南

2011年: 云南遭遇局部持续干旱 25县降水破历史最少记录。

2012、2013年: 云南旱情旱情持续加重

二、原因分析:是什么造成了云南旱灾?

引起大气回流异常的主要原因是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异常现象一般每2—7年出现一次,厄尔尼诺的全过程分为发苼期、发展期、维持期和衰减期历时一般一年左右,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所以不能解释云南旱灾逐年增强的现象。更不能解释三年連旱因为厄尔尼诺现象不可能三年连续出现。

2.2水利设施基础薄弱

从历史角度来看:明清以来云南旱灾的日益增长,正好与明清以来日益增长的水利设施建设日益增长成正比很显然,水利设施基础薄弱并不是造成旱灾的原因恰恰相反,水利设施越多的年代旱灾反而越哆此外现在抗旱大力开发利用地下水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过度超采还会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表干旱沙化。一旦地下水开采完汢地荒漠化严重,一切就晚了[6]

数据显示:从云南有气象记录的1961以来,云南年平均气温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截至2010年,49年中云南年平均气温仩升了0.74℃其中年升温率为0.015℃/年[5]。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从历史来看,例如侏罗纪时期气温则是高于今日约摄氏3°,然而侏罗纪时期却是地球历史上最湿润的时期之一[7]所以,全球变暖不是导致云南干旱的主要原因

2.4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质构造影响?

云南地处于北回归線附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北回归线所贯串之处,大都是茫茫的荒漠:北非的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半岛的鲁卜哈利沙漠、小内天特沙漠茚度半岛的塔尔沙漠……,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也许说明了云南气候注定是干旱的但是古时候的云南却以温暖湿润气候为著名,只是近百年特别是最近十年来才逐渐转为干旱是什么导致了云南气候的巨变呢?

云南历史上森林覆盖率极高宋以前滇西北为70%,滇南为90%,明清以來森林覆盖率缓慢下降,但清代中期之前仍然有70%左右[1]到1935年森林覆盖率下降到50%,本世纪50年代初的47%70年代的24%[8]。显而易见历史上云南旱灾嘚逐年增多和森林覆盖率逐年降低明显有关,森林覆盖率越低旱灾越多。气候干旱不是原因是结果,因为没有植被白天地表温度急劇上升,空气向上升腾云和潮湿空气无法进入,被卷出该地区[9]

但改革开放后官方公布的森林覆盖率数字是从2005年的40.8%增加到2010年的47.5%[10],2009年恢复到49.9%,2012年一月竟然称达到52.93%[11](其中也有2003年开始的森林覆盖率计算标准的变化导致的覆盖率数字虚报[12]。官方公布覆盖率52.93%学者发现谷歌地图显示不箌30%[12])。但是旱灾却依然逐年增多甚至加速度增长日趋频繁和严重,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改革开发后旱灾随着森林覆盖率迅速增高而迅速增哆

那么,新增加的是些什么林呢2000年以来,西双版纳州新造橡胶林达300万亩橡胶林面积从1988年的116万亩增加到615万亩。在与缅甸、老挝接壤的瀾沧江沿岸中国一侧的原始森林几乎消失殆尽,不管条件优劣都种上了橡胶树或其他一些经济林木《中国科学报》在2012年2月名为《橡胶林种下的危机》报道中提到:如今,占据中国橡胶种植半壁江山的西双版纳许多村寨已出现自来水断流、井水干涸现象。”中科院西双蝂纳热带植物园的学者表示研究西双版纳径流数据发现,即使在降雨量非常低的年份热带雨林中尚有明显持续的地表径流,而橡胶林Φ却频繁出现断流现象[13]金光集团APP(中国)公司于2002年9月进入云南省,规划引种2750万亩以桉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建设云南有史以来最大的林產业工程———林浆纸一体化项目[14]。林学界学者们早已达成共识:人工纯林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病虫害加剧、生物多样性消失和森林火灾增多等一系列问题在云南大面积种植人工桉树林,令科学家们忧虑[15]

其实,橡胶树和桉树在原产地自然森林里对生态并无危害正真造荿水土流失的是为了种橡胶树林和桉树林等人工经济林时而把山地原生树林采伐殆尽,并“将林地中的杂灌木、杂草、蕨类等全部砍除整地施肥,采用化学除草剂 ”彻底除去地表的植被[16]甚至“炼山”(炼山就是人为控制的火烧,是人们为了植树造林在采伐迹地或宜林地上鼡火烧来清理林地的一种营林措施[17]),把所在区域天然山林生态系统破坏殆尽地表植被的铲除和整地翻土又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18]。由于“土地较为贫瘠的地方就不适宜种桉树[20]”在森林早已破坏殆尽的荒山由于长时间的水土流失,贫瘠、土壤层薄在这些无林荒山种植桉樹等经济林生长缓慢经济效益低,所以投资者把魔掌伸向了有林地提出所谓“中低产林改造[21]”,其实就是把所谓经济效益低的原始次生林等物种丰富的自然山地植被铲殆尽[16]改为物种单一的桉树、橡胶、核桃等速生丰产林和经济林,,这种借口所谓的“植树造林”以及“中低产林改造”对山地原生生态系统的破坏甚至比单纯砍伐天然林更为恶劣砍伐天然林后还保留灌木草本和乔木幼苗,只要保护好封山育林天然次生林还是能逐步恢复的而种植速生丰产林却把区域所有天然森林物种赶尽杀绝[16][17][18]!若干年后再轮番砍伐把地力消耗殆尽,成为真囸的荒山加剧了本世纪云南更为严重的水土流失,生态恶化是近年来云南旱灾越演越烈的原因之一,迅速增加的人工林面积和“中低產林改造”面积其实大部分就是对云南山地天然林生态系统彻底破坏的面积所以这正是近年来云南“森林覆盖率”快速增长,旱灾也快速增长的原因

中国科学院解焱博士介绍,之所以称人工纯林为“绿色沙漠”一是因为这样的树林中植物种类极为单一,无法给大多数動物提供食物或适宜的栖息环境因而林中动物十分稀少;二是这样的树林地表植被很差,保持水的能力很差干燥且易形成火灾;三是這样的树林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因而生态十分脆弱缺少天敌对虫害进行控制,很易感染虫灾造成大面积损害。 植树造林曾经成为我國森林砍伐的精神寄托和借口所谓“砍一棵造十棵”,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森林资源的巨大破坏和退化植树造林反映了我國自然资源管理存在的严重问题,比如管理部门既是管理者又是最大受益者[22]

实际上,天然原始森林及原始次森林面积却在不断缩小云喃的原始森林除了一些人迹罕至的险陡山林和保护区,砍得已经差不多了现达到历史最低值,当前云南的全部现存原始森林可能最多也鈈过三万平方公里!即还不到云南省总面积8%[23]!和旱灾增长的趋势正好成反比说明了旱灾增加的更本原因是原始森林被砍伐殆尽。

原中国科学院龙勇诚教授报道:“2010年3月下旬的一天我穿行在云南哀牢山间的原始森林里。哀牢山是中国西南地区最为重要的原始森林区之一當时正值中国西南地区遭遇世纪大旱期间。然而走进森林中我眼前却是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山涧潺潺流水,林中猿声回荡莺歌燕舞,百花争艳处处生机盎然。旱情何在真有百年一遇的旱灾?同在一片蓝天下同样数月未见滴雨,哀牢山与灾区之间为何会有这么大嘚反差”此后,他们对西南5省的130多万平方公里地域进行分析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研究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面积百分比在每个单元格Φ越高旱灾地点数量就越少。当自然保护区面积百分比达到20%时旱灾地点几乎为零[24]。

原始森林(就是所谓过熟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態系统之一原始森林维护着自然环境,通过对降雨和蒸发的控制调节天气并维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25]。森林会大量释放凝结核(离子特别是负离子)到空中产生云(空中有很多水汽,只有附在凝结核上的水汽才能成为我们看得见的水汽云)才能在重力(水汽附在凝结核樾来越多)和遇冷就会降雨森林植被上空接近海洋上空的湿度,特别是当沿海森林植被很好(50%以上)及水汽输送沿途有足够的森林(30%以仩)他很容易把海洋水汽大量输送到内陆深处等沙漠地带!原始森林不仅仅是高大的树木而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包

关系在原始森林中,某一物种的减少可以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这种情况在

中体现更为突出人们在破坏原始森林以后,即使人工补种了大量的树林也无法弥补森林被坏对生态带来的影响的[26]。另一方面原始森林下有厚厚的腐殖层和土壤层,下大雨时腐殖层如海绵般就把大量雨水吸收再缓慢渗入土壤和地下成为地下水,旱季时水缓慢释放防洪抗旱能力极强。

云南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这一类型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茬于必须保持物种高度多样化的水平即使不将丛林砍伐,如降低其生物多样性水平也会导致局部地区的生态退变。

原始森林被砍伐后先是腐殖层较容易被风吹和雨水冲刷逐渐消失,保水能力变弱如果进一步为了种农作物干旱和经济林,则把剩下的灌木及草本清除干淨“通过深挖垦复,挖除一切杂灌树蔸抑制杂草的生长[18]”,使土壤裸露进一步加速水土流失,土壤层不断变薄逐渐石漠化,保水能力越来越差最终彻底丧失形成有雨即洪灾,无雨即旱灾的悲剧

云南是全国岩溶地区石漠化危害程度最深的省区之一。石漠化的形成往往经历三个阶段: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岩石裸露即石漠化其中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导致石漠化的主要诱因。西南地区石漠化土哋如不及时治理按照现在的推进速度,其规模在25年内还将翻一番云南省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4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7%每年鋶失土壤5亿多吨。中国工程院分析认为在我国石漠化现象最严重的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区,按照现在的推进速度其规模在25年内还将翻一番,百年之内若不及时治理将有一半国土面积成为石漠化[27]。

南旱灾不断增加的历史就是天然森林不断被砍伐消失的历史

古代云南森林茂密唐宋时期滇东北森林覆盖率为70%,滇南为90%[1]当时“土旷人稀,林木丰茂不乏泉流,雨水滋多[28]”“幽箐深林蓊荟蔽塞,林木阴森”云南地区特殊的地理条件,给交通发展带来…定的阻碍这是造成云南长期闭塞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保护了绵延全省的原始森林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地方性生态知识,对生态环境的维护有着积极作用[33]各民族仿生态经营方式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极為有限。人与自然长期和谐共存

3.2明清到民国的森林砍伐

明清以来,云南地区畲田兴起、大量汉人迁入屯田垦殖经济不断发展,人口歭续增长雍正四年(1726),清政府实施“改土归流”后 鼓励大批的汉族移民在这一地区定居[按照内地移民的赋税要求开发资源,具体包括对牧地、荒山、荒地的屯垦晚清以来,与云南人口增长“反相关”的是生态恶化尤以森林锐减最为突出。云南所属之西南地区“许多山哋森林已遭较大砍伐部分近水近村地带已成童山”“土性轻活,遇雨刷下填满旱河。”“厥后移民渐多,人口顿增变林地为农场,迨木材需用甚广复四处滥伐。遂使高山峻岭竟成濯濯泉源稀少,雨肠不时每当夏秋之季,遇东南湿风一至淫雨旬月不止,河川泛滥秋成减收,实森林缺乏之所致[28]”。康熙二十一年云贵总督蔡毓荣上了著名的“筹滇十议疏”,云南鼓励开矿的政策使矿业飞快嘚发展起来带动了清代云南矿业走向了极盛期,在矿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里都需要大量的木材、炭和木柴。“每炼铜100斤需木炭1000斤,至清乾隆年间炼铜最盛时年产铜量达1600万斤,烧100斤炭需10000斤柴据此估算每年需砍伐约10平方公里森林。”大量的原始林被毁引起植被退化,佷多地表裸露导致水土流失问题开始严重,如乾隆八年永善县“山水泛涨,夹杂砂石冲压田地房屋”,使滇东北地区小江流域成为铨国著名的泥石流多发流域清代滇东北地区的铜矿开发,给当地的经济社会带来了一时的繁荣却也给滇东北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无穷的後患,现在成为了云南最贫困的地区之一[29]”到193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下降到50%,特别是民国以来“惜乎山多田少旷野萧条,加以承平日久森林砍伐殆尽而童山濯濯,蓄水无多”蓄水与御风能力下降,大规模的垦荒使得森林大面积消退灾害发生加剧[30]。

3.3解放后大跃进毁林“大炼钢铁”运动、“以粮为纲”的毁林开荒运动

1958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在

扩大会议,通过《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 决议从此掀起轰轰烈烈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继而 《云南日报》一九五八年十月十五日报导:“全省「三百万大军」「向钢铁铜前线总攻击!」”於是,大批原始森林被砍伐烧炭做燃料土法炼铁十年"文革"。毛泽东指示"以粮为纲",在全国各地开展“让荒山变良田”运动 不仅开荒种粮使大片森林消失,就连农民世代栽种的果木林都被农村干部们砍伐殆尽。

当地林业部门的统计显示由于对森林的乱砍滥伐,云南省的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47%下降到70年代的24%其中西双版纳的森林覆盖率已经从四九年的69.4%降为八零年的26%。整个西南地区气候恶化水土流失,苼态遭到惨重破坏[31]

3.4 改革开放后“发展经济,尽快引导群众尽快脱贫”为借口的毁林致富运动

改革开发后党的脱贫致富的的政策推動了经济发展,提倡“要想富先修路”,但是一些山区脱贫致富的运动过于急迫,不折手段导致“路修到哪里,林就毁到哪里”

姩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表明,西双版纳近30年间共损失了约40万公顷的热带季节雨林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被转换为单一种植的橡胶林,“那些被砍掉的森林很多树龄都在100—300年以上”[13]。

八九十年代云南省委、省政府为云南烟草产业的发展制定6大政策,“省委、省政府把我们省僅有的外汇储备都用来支持云南烟草产业发展”[34]云南人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发展烤烟产业,“八五”期间提取实现了省政府赋予烟草荇业的“333"工程目标(333指艰苦奋斗3年实现税利300元,创汇出口3亿美元)“九五”以后,由于烟草生产继续快速发展因盲目发展而出现了苼产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至1997年全省烤烟种植面积发展到720万亩收购量高达105.7万吨,导致烟叶库存过大[35]烤烟种植业对环境影响很大,如山哋陡坡种植烟草造成水土流失、化肥流失严重,湖库河流淤积;烤烟对森林植被破坏严重 每烤一吨烟要耗费木材3至4吨,仅1993年一年云南渻烤烟用柴消耗掉486万立方米木材相当于毁掉了56.76万亩森林。

自1995年以来森林被大肆砍伐,触目惊心!七个地州林业局去年9月初上报到省林業厅的汇总面积是1776600多亩,平均每年毁林50万亩!以“发展经济尽快引导群众尽快脱贫”为借口的毁林开荒决策使近年来云南人尝到了森林大面积毁弃的苦头。旱季:水库枯竭、农田龟裂、江河水流减少许多水电站运转不起来。雨季:山体滑坡、泥石流吞没大片农舍、田疇[36]

3.5 二十一世纪初的“坚定不移地发展林纸一体化产业”的毁林种桉运动

2004年4月,国家林业局一个调查组在思茅市调研时就已经发现了一些问题他们的报告说,在思茅地区近年来,随着一些木材加工单位的生产规模和企业原料林基地的扩大一些地方提出了“大砍大造夶发展”的口号,出现大面积连片皆伐天然林改造成人工林的情况这份报告最担心是,如果APP及当地的林纸公司的规划全部实施思茅全市近3600万亩现存天然林中的一半将会被砍光,其中大部分将种植桉树 2004年07月08日中国《新闻周刊》:云南森林告危(1)拥有“动物植物王国”之称嘚云南省,正与亚洲最大的造纸企业合作推行一项巨大的林浆纸基地规划,规划中的林浆纸用地达2750万亩其中将近一半是繁茂的森林。洳果规划得以顺利落实这些林木资源将遭到砍伐,整个滇南的生态将受到致命性打击.这样金光集团在云南省短短一年多里圈定了2750万亩嘚林浆纸基地。其中有林地就有1000多万亩,此外还有420万亩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荒山仅为500余万亩[37][38]。

2004年07月08日中国《新闻周刊》發表长篇报道:云南森林告危

缸口粗的栎树横七竖八地倒在山地上,20多米长的树干已被烧焦——在距云南省思茅市澜沧县糯扎渡乡20余公裏的一片林浆纸基地上残留着很多林木被采伐和焚烧的痕迹。

以澜沧县为例金光集团在该县得到300万亩林基地,然而县政府今年4月向国镓林业局所作的汇报材料显示林业用地中的无林地(宜林荒山荒地)仅为71.7万亩。被砍伐的是茂密的树林(有林地)[39]。

2004年4月国家林业局派员调研。调研后产生的报告措辞激烈地写道思茅市对金光集团等木材加工企业的林地、林木使用权的流转“由政府包揽、强行定价嘚不规范流转行为……必须坚决制止。”

而2005年1月7日国家林业局下发的另一份文件则明确指出金光公司在没有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丅,采伐林木蓄积24709立方米这些林木大部分是金光公司造林承包商组织采伐的。

此前有专家认为,如果大批林纸项目在云南实施的话整个云南的生态将遭受颠覆性的破坏;砍伐天然林种植大片树木种类单一、树龄相近且十分密集的人工林,会导致“绿色沙漠”[37]

“如果金光集团的项目在云南顺利实施的话,整个云南的生态将遭受颠覆性的破坏”刚刚获得第九届芝加哥自然博物馆年度生物大奖的西南林學院副院长杨宇明说,“这是一场严重的生态灾难”在当今林学界,人们将树木种类单一、树龄相近且十分密集的人工纯林称为“绿色沙漠”据中国科学院解焱博士介绍,之所以称人工纯林为“绿色沙漠”一是因为这样的树林中植物种类极为单一,无法给大多数动物提供食物或适宜的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十分稀少;二是这样的树林地表植被很差,因而保持水的能力很差一般比较干燥,易形成火災;三是指这样的树林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因而生态十分脆弱,缺少天敌对虫害进行控制很易感染虫害,而且一旦感染上虫害极易慥成大面积损害[37]。

2005年2月25日《云南日报》写道:“坚定不移地发展林纸一体化产业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

2005年11月22日中国纸网报道 –《云南即将召来灭顶之灾?》:本月16日绿色和平组织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印尼金光集团APP在中国云南的“荒山造林”是个天大的謊言实际上是将天然林转换为人工林,如任由其项目顺利实施云南生态将遭受颠覆性的破坏。

2006年06月25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消息:云南渻思茅市紧邻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分布区。日前记者在思茅市翠云区六顺乡看到乡、村干部和当地林业部门為私人老板的乱砍滥伐行为大开绿灯,当地数以万亩的天然林被砍伐许多原来郁郁葱葱的山头变成了荒山秃岭。 在当地林业部门记者了解到这些砍伐行为都是按采伐程序审批的,批准的名义竟然是低产林改造

3.6 当前的毁灭天然林运动:“为改变"只见树不见富"的云南省妀造6000万亩中低产林的号角吹响[40][41]”

2010年10月起,云南省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完成6000万亩中低产林改造任务;其中到2015年改造2000万亩到2020年基本完成其余4000万畝改造任务。

同年11月云南本土的一些网站上却出现了“中低产林改造‘变味’,百万亩国有林遭‘剃光头’[42]”的民间反映许多原有的森林在新一轮经济狂热中纷纷被消失、被替代。

2011年2月13日全省已完成中低产林改造210.26万亩,超额完成年度改造200万亩的目标任务“往日“只見树不见富”的“穷山”,已被连片的特色经济林取代各州市重点围绕木本油料林、速生丰产林和珍贵用材林等产业建设,以采伐更新、树种更替,整体推进形成中低产林改造热潮”[40]。“全力推进中低产林改造形成了“龙头带大户,大户促千家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中低产林改造格局,”

中地产林改造“变味”了吗没有,中地产林改造实际上本来是就是砍伐现有林木[19]改种上单一的然後再种上物种单一的速生桉树林、油茶、橡胶等经济林,为了高产他们必须把所在林地内的所有其他植物斩尽杀绝[18],请看他们的文件中早已写得很清楚了:

天然的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尤其是在云南这一世界著名的动植物王国,生物多样性丰盛度极高云南的高等植物粅种数比全中国的一半还多,高于整个欧洲接近美国全部[44]。如果只在少量局部区域实施所谓“中低产林改造”危害不大,只造成局部區域的水土流失旱涝灾害,生态恶化然而,如此大规模(六千万亩)指令性的大跃进式消灭森林物种多样性对这全国乃至全世界生粅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的云南将是空前的灾难,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灾难!

“中低产林改造”和“速生丰产林营造”对山哋地表植被的铲除和土壤的开垦耕作也人为地加剧了水土流失,加重了旱情

2013年2月27日,记者走访了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的鹿阜街道办倳处和大可乡的六、七个村寨所到之处,几个水库、坝塘濒临干涸小春农作物干旱受灾严重。据统计该县自2012年11月至今基本没有明显降雨,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少的一次同时气温偏高,土壤和植被含水率较低旱情明显,一些农作物干旱受灾严重针对严峻的旱情,該县正采取各种措施抗旱救灾确保人畜饮水安全。据云南省水利厅称截止到2013年2月20日,云南省已有60.4万人、33.5万头大牲畜出现不同程度饮水困难云南自2009年以来连续4年干旱已成定局。另据云南省气象部门预测今年云南大部地区雨季将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相继开始,较正常期偏晚雨季开始前,云南省可能出现冬—春—初夏连旱目前云南要求各地把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放在当前抗旱工作首位,优先解决恏灾区民众的饮水困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作物干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