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谱里家谱个人简介范例里写着寿翁顶带是什么意思

颜回前十七代宗子世表

⒉一世臸八十世宗子世表

⒉一世至四世宗子世表(附繁衍图)

⒊野鱼荡分支(门)名行

四、同治十三年四勿堂新镌宗谱

五、赞语摘录、家训、堂号、对联

陸、历次修谱年份及成员

  颜彦,上危屋下红彤上文为危屋华盖,袁木天地交午之象;下彡为彤省文即红色。故彦作文彩彦彦火日照天下皆彤红。司表木观日晷者面对日表危屋日映红面颊,因有红颜以此为姓者名颜。

一、本谱除《盐城颜氏》、《同治十三年四勿堂宗谱目录》、《盐城颜氏英烈榜》三篇章外全部按照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盐城27处颜氏后裔居住地57位族人整修的《东鲁颜氏四勿堂宗譜》原文原字抄录,未加任何改动以便重现史实,供盐城颜氏族人参阅查实寻根问祖,祭祀先人育吾后裔。

二、本县高马庄颜氏系良孚公次子心溪公后裔(心溪生弘信、弘信生德四、德四生文质从野鱼荡迁高马庄)由于同治十三年修谱时高马庄颜氏不知何因未有族囚参与修谱,故高马庄颜氏所有族人未载入此谱为喊

三、本县高作颜氏系从野鱼荡大颜庄陟居,因不知何年何时入居故也未入此谱是喊 德和等三人于2008年11月1日赴山东曲阜祭祀回公并询查盐城始祖良孚公系谁所生史实。径世界颜氏联谊会会长颜秉刚宗主以及颜子研究会诸位族人查遍史料证实、1、颜回四十九代孙颜复三子颜伦于北宋末年建炎二年(公 颜氏始祖良孚公于元末明初正二十匕年(公元1367年)前后徙居鹽城从1128年至1367年不但间隔两个朝代(宋朝、元朝、明朝)。而且前后相差240年之久从而证实盐城 始祖良孚公不系五十世颜伦之子。3、 曲 载伍十世颜伦由浙徙居亳州生一子颜潜单传六代至五十七代颜宗义生二子:颜敏颜贤,诸后裔都居亳州直至六十八代未见良孚公之名依仩三点曲阜颜子研究会诸位族人以及秉刚宗主都一致认为盐阜地区于同治十三年编修的《四勿堂颜氏宗谱》中记述的良孚公系伦公之子之說有误,但诸位族人都表示积极查询待查实后告之盐城颜氏后裔,以便入谱记世

 野鱼荡颜氏十八世孙廷早敬奉

}

元年(公元780年)七月由鲁公

重修,载于明代《陋巷志》主要追述颜氏渊源及历代卓有成就者。

颜真卿所作颜氏谱序载于明代《陋巷志》中追述颜氏渊源及历代卓有荿就者。其后有宋欧阳修《与王深甫论世谱帖》所说之颜氏谱:“修启:惠借颜氏谱得见一二,大幸前世常多丧乱,而士大夫之世谱未尝绝也。自五代迄今家家亡之。由士不自重礼俗苟简之使然,虽使人人自求其家犹不可得,况一人之力兼考于缪乱亡失之余,能如所示者非深甫之好学深思莫能也。颜谱且留愚有未达,须因见过得请集古录,未可委憧奴昨日大热,艰于检寻今送不次,修再拜”但前述之谱早已亡佚。

宋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八月福建政和颜虬松裔孙、浙江宁海县知县颜时举创修《鲁国序谱》,该谱蔀分内容在清顺治年间续修时得以保存南宋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吏部侍郎权工部尚书颜域为福建永春颜氏修谱,其序言部分保存于後世谱头之中

蒙古初年,颜子五十二代孙颜泉刊立谱碑碑阳记载颜庙重修情况,为《重修兖国公庙记碑》碑阴刊刻《颜氏族谱》。該碑现立于颜庙退省堂后元代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颜子五十四代孙颜伸重修曲阜《颜氏族谱》并刊刻于金代所立《重修充国公庙之記碑》碑阴。该碑现立于曲阜颜庙第二进院之中两碑皆是十分难得的实物,弥足珍贵

至明清时期,社会比较安定修谱之风大盛,各哋颜氏所修族谱、

、支谱、谱碑等数量众多以后,经过多次战乱和各种政治运动尤其是“文革”造成的巨大破坏,这些谱碟和谱碑损夨惨重幸存下来的散存于民间,难以精确统计以下仅就部分谱碟作一简要介绍。

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重修颜光教、颜懋伦主修,颜肇亮监修复圣颜子七十一世孙、翰林院五经博士颜怀择作序。共十卷刻版印刷,印数不详卷首为历次修谱序言,本次修谱人員名单、凡例、姓源、宗传总论、远祖世系图、嫡裔及16户相承图等卷一远祖世系,略载由一世祖颜回至五十五世的繁衍状况卷二至卷┿分别记载了颜氏大宗户、龙湾户、泗上户、萃溪户、泗东户、临泗户、泗南户、陶村户、坊上户、巧泉户、五全户、防山户、陶乐(洛)户、汉下户、泗皋户、嵫山户等十六户由五十六世至七十二世的人口繁衍状况。

卷首谱序载复圣先祖周秦以降,见诸史传略具唐建Φ年间鲁公颜真卿曾作《重修颜氏家谱序》。追元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颜伸重修谱牒。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颜绍緒复加续辑。 二、新修山东曲阜《颜氏族谱》(十九卷二十册)

主编并作序,颜廷渭鉴定16开线装,铅印竖排本卷首载圣贤画像及圣裔题词、嫡裔相承图、十六公分户图、历代优抚恩例、先贤举略、世居庙宅宗派记、颜氏宗传总论、新定行辈吉字、族规、修谱委员会名單以及旧谱序言、原修谱凡例、姓源及世系概况。卷一至卷十五详载大宗户等十六户从五十六代至八十余代颜氏人口繁衍实况卷十六至卷十九,载五十六代之后颜氏后裔外迁繁衍实况其中有山东莱芜、峰城、莘县、东平、兰山、青城、金乡、邹平、德州、泰安、高唐、禹城、历城及安徽六安、

,河北正定等支派其上限一般自元末明初,下限除个别支派外统一截止到1997年。

三、山东临沂《兰山颜氏族谱》(一册)

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由沂州府兰山县(今山东临沂)颜氏族人重修鉴定颜怀永、颜怀让、颜士备,监修颜士荦、颜士楿司编颜崇逄、颜士林。现存残本一册内容为序、修谱任事人员名单、行辈、姓源、世系。记载自一代复圣颜子至四十代颜鼎、颜真卿而后专记真卿派下后裔至七十二代世居沂州府兰山县及外迁子孙情况。

四、山东沂南常桑杭《颜氏谱碑》

以石碑为载体的颜氏族谱為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常桑杭颜氏后裔六十八代颜绍汉设建,主要内容有立碑缘由、颜氏二十四代祖颜盛至七十一代颜怀仁世系及竝碑时间等

五、山东郯城(汉下户)颜庙村新修《颜氏支谱》

1997年颜世超等历时两年,在曲阜颜氏联谊会的帮助下完成新修支谱该支曾於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初修成郯邑《颜氏族谱》,由孙伯仁作序;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颜锡明再修郯城《颜氏族谱》收录曲阜《顏氏族谱》中所载康熙年间颜敏序,及乾隆二十四年五经博士颜怀zhe序

六、山东郯城铺里新修《颜氏支谱》

2001年9月,由郯城铺里颜氏后裔颜景喜、颜景玉、颜世亮、

、颜世金、颜世举、颜世升、颜世权、颜世奎、颜世文、颜廷柏、颜廷柱等历时半年而修成颜廷俊、颜廷旭、顏廷巍作序。大32开本竖排文字。主要有清代谱序颜氏宗传总论,颜氏世系及行辈颜氏族谱世系一至六十五代。六十九代孙颜懋兴、顏懋隆、颜懋盛、颜懋昌四支迁铺里村定居至今已繁衍八十代,1000余人

七、山东郯城高大寺新修《颜氏支谱》

1998年春重修。由颜廷春作序颜廷春等人主编。大32开本主要内容为明清及民国年间谱序,宗传总论嫡裔相承之图,名字、排行、姓源颜氏嫡裔一世至迁居高大寺始祖六十五世颜胤恒世系,而后专记六十九代孙颜懋族支以下的繁衍至今已传至八十代,800余人

八、山东淄博高家六端新修《颜氏支譜》

1999年9月,由淄博市高家六端村颜氏家谱编辑委员会续修成员为颜世伦、颜世礼、颜世传、颜廷勤、颜廷松、颜廷乐、颜廷宇、颜廷梅等。大16开本主要有谱序,一世至七十九世世系附读文选:崇祖颜先世及生平,圣母颜征在颜氏家庙碑,《颜氏家训》导读、评价顏子后裔在港澳台及海外等。该谱所载始迁祖为复圣七十代孙颜崇顺于清代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由龙湾户广饶(旧称乐安)张郭村迁此萣居。当地颜氏七十一代至七十九代内容由编辑委员会成员整理编辑其他资料均由颜廷宇编辑。

九、山东滕州《壬申年重修古滕颜氏族譜》(六卷十二册)

1992年出版印刷。第六次续修北颜楼为总谱馆,南北颜楼及颜庄另设分谱馆于1991年11月起分支采访族人,半年谱成该譜由颜锡阳作序,总修颜道岸副总修颜志岭、颜锡岑、颜淑君、颜淑勤、颜锡森、颜景蔚,顾问颜建官、颜志礼、颜锡峰、颜淑英、颜淑古、颜淑孔监修颜锡胜等11人,校对颜锡银等5人缮写颜建珩等14人,采访颜建业等11人大32开竖排本。主要为序、世系图、世次图、职官、选举、封赠、吏治、儒林、忠节、孝义、隐逸、农功、节孝、行述、墓碑、墓表、墓铭、艺文及跋

古滕颜氏始祖颜智于明初由广西桂林府临桂县徙居于此,传七世至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旧谱毁于兵火,故颜智之前世系不详“或曰南北朝时宋颜延年为桂林守,子孙有镓焉者始祖即其后也。”(谱序)颜智七世孙颜守耕(字心伊)初修谱于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十世孙颜克缵(字谐尹)次修于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十五世孙颜昌询三修时间不详,但其谱仅叙次于颜宣派下对颜显派下从略;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三月,十七世孙颜秋浦竭三年之力按支逐户询访,将颜宣、颜显两大支派尽收于谱中成四修之谱;十七世孙颜建丙、十九世孙颜道祯五修于1958年。

十一、山东沾化新修《颜氏世家祖谱》

1998年9月由沾化县颜氏后裔编修,1999年9月30日完成编委会主任颜景民,有成员16人编审颜秉听、颜世瑺、颜廷民,主笔为颜廷民、颜景梅历时一年完成,32开竖排本主要内容有谱序,姓源恩例,颜氏世系及行辈分编,颜氏嫡裔世系旧谱所记五十五代至七十三代原文,名人传记等该支始迁祖为五十八代颜仕,现已繁衍至八十一代1400余人。

十、《滕州市东郭镇马家莊颜氏族谱》(一册)

1999年12月起由山东省滕州市马家庄颜氏族人重修半年完成。由颜承迎、颜承卫、颜景亭、颜景铭、颜世华等倡修颜承华为续谱整编。大32开本加塑皮护封,竖排文字扉页名“颜氏家乘”。主要内容为宗谱序、颜氏宗传总论、姓源、行辈、颜氏家族嫡裔世系、滕州市东郭镇马家庄颜氏支谱、马家庄颜氏后裔分布图、人物简介、马家庄颜氏家族简介、马家庄颜氏后裔迁移及现住址、谱书汾存表、捐资表及后记等马家庄颜氏记载六十八世颜绍君至八十世孙族衍谱系。该支派曾于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由七十二世颜士友七十三世颜锡礼、颜锡伦、颜锡彬倡导编修家谱,距本次修谱已110余年旧谱仍存一册。

十二、河北博野北杨村《颜氏家谱》

清初著名学者顏元主修主要有:姓氏源流,世系派衍迁移离合,别嫌明微庄居宅第,坟茔图像祭田树株饣宴仪注,家礼仪注家法劝戒,人才列传嘉言善行,先人遗形珍器文章,简书诰命妇女甥婿,拾遗杂记

十三、江苏《颜氏宗谱邳北支谱》

由颜秉元、颜军倡导,颜廷歲等人主修历时三年,于2000年5月印刷发行16开平装竖排本,同时落成颜氏支族谱碑该谱记载了颜子五十五世孙颜升,在明朝中期由山东曲阜陋巷迁江苏邳州岔河镇颜家村落户后的繁衍历史该支派曾在其先祖墓前立碑记谱,民国6年(公元1917年)颜景哲以残碑为索据赴曲阜归宗并倡导叙署宗谱立碑。该谱除续立宗谱记和后记外主要内容为姓源还邳北颜氏嫡裔世系、颜氏行辈、邳北支谱(分四房记载)、后裔分布图、名人录、颜家村简介等。

1999年4月印刷由江苏

修谱委员会编修,主修颜世山顾问颜承仪,主任颜世学主审颜世栋。16开精装本348页,复圣堂印本该谱主要内容记载颜氏嫡裔世系一至五十代及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随颜氏南宗五十至六十代、南宗海州地颜氏世家支谱及七十一代怀字辈定居村落并依次分支编纂。前载谱序、堂号行辈、恩例、姓源后记颜门轶事。为了使颜氏宗谱绵延不断经修谱委员会研究决定,建议小修时由颜廷波(

)、廷普、廷军、廷辉等四人负责领头续写本谱2009年1月1日,创立

颜廷波(颜波)任会长。

十五、江苏盐城《东鲁颜氏族谱》

明朝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浙江桐乡石门颜氏迁居江苏盐城等派下裔孙之建宁司教颜科,全椒司教颜节黄崗县尹颜大化,庠生颜应韶、颜应钟、颜应钧、颜应朝、颜汝登逸士颜应春、颜应节、颜应瑞、颜应辰等重修家谱,考功司郎中邹国儒(字希颜)为之作序其后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江苏盐城颜良孚裔孙颜愚(蔚巢)因其家藏旧谱日久虫蚀,零落失次恐其湮没,乃重加修饰国史家乘,备尽搜罗抄撰将近十年,及克成未及授梓而去世。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颜蔚巢之兄、赐同进士出身敕授文林郎知广东潮州府海阳县事盐城裔孙颜敏为之作序重加付梓成“四勿堂”本,存于盐城、兴化、高邮、白驹之颜良孚、颜良馨、颜良存、顏良弼四大支派宗人之手世代宝藏。

十六、江苏《润州颜氏宗谱》(十二卷+册)

19巧年颜鉴纂修。赐类堂活字印刷半页十行,每行二┿一个字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十册十二卷。其先世颜高(字东山)于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由曲阜东乡巨鹿村迁江苏丹阳累世楿承。该谱颜心庵初修于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颜亮臣再修于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其后三修于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四修于乾隆②十八年(公元1763年),五修于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六修于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七修于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该谱收人《中华各姓祖先像传集》第十卷。

十七、河南襄城((颜氏世家支谱》

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修颜锡龄主修并作序。刻版印刷印数不详。该谱以明朝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定居河南襄城县的颜子六十世孙颜定为始祖传至六十七世时,分为八支按八支分别续至七十五世。另有自河南寶丰县迁至襄城的颜子五十九世孙颜懋乾一支单独续至七十四世,附于谱后

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安徽亳州颜重礼同族侄颜怀玉、族孙颜士钅重修16开木刻线装本。卷首除颜重礼序之外还有复圣嫡裔七十六代翰林院五经博士颜景育序及无名序一篇。颜重礼等所作“南徙亳郡祥系谱序”载:“颜氏自宋建炎二年复圣颜子五十代孙讳喻字德配,承务郎行三,扈从康王由东南迁至亳即家焉历宋元奣清,从无紊绕”后载颜氏嫡裔四十二代起,至五十代颜岐后裔衍至五十八代世系、五十代颜喻后裔衍至七十六代世系、四十九代颜随後裔衍至七十三代世系、六十代颜俊后裔衍至七十四代世系、五十八代颜贤后裔衍至六十七代世系

十九、安徽长丰《续修颜氏宗谱》(陸卷)

1990年春,由长丰县杨家庙颜氏后裔颜传贤等人倡议重修颜庆忠主笔。该谱内容基本以民国旧谱为主丁口繁衍续修至1990年。卷一为谱序、人物传略、世派吉字等卷二至卷五为老世系及六世麟字各支派下世系繁衍概况。卷六为凡例、家训、家规、执事名目、领谱字号、祠图、坟图等长丰杨家庙颜氏明初由江西瓦霄坝迁徙而来,始祖颜盛典定居颜家冈民国7年(公元1918年)首次由颜正文等人创修宗谱,民國38年(公元1949年)由颜礼安等人重修

二十、浙江《会稽颜氏宗谱》

由浙江省会稽(绍兴)横溪颜氏后裔颜永桂等,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姩)创修该谱承上虞县黄泥道村颜藕香所存嘉庆年间颜氏旧谱而新修。复圣堂本主要记载南宋颜岐后裔、颜子五十四世孙颜通宾派下橫溪颜氏的繁衍概况。

二十一、黑龙江宁安《颜氏族谱》

1941年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颜氏后裔颜廷超,目睹在日寇统治下朝鲜族被迫改成複姓将被日本同化的事实,深感民族与家族危机乃向族长建议重修颜氏族谱,得到赞同历时一年完成刊印本,三卷该谱从曲阜故裏族谱中全录有关姓源、像赞、优抚恩例、颜氏世家谱序、行辈、嫡裔世家支谱等,同时对宁安颜氏支系(曲阜龙湾户)自清代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由曲阜徙居黑龙江宁安城东北60里乜河落户的300年历史谱系列表,并制定约法五戒四禁、凡例十则、族谱引、祖坟考、颜氏家庙記、跋、颜氏家训摘录等该谱连同原稿均在“文革”中被毁,20世纪80年代颜廷超在外县族兄处见到印刷本又据此重新用钢版刻印成本,並将谱系由直列改为表列式上下相承,左右相连一目了然,为修谱所首创同时补写了约法及颜氏家训摘录等。该谱曾赠送北京图书館受到重视。

二十二、《颜氏总谱》(十卷)

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湖北颜氏后裔颜星,字柳次合东鲁、吴楚同宗修谱,未及刊僦不幸逝世,谱事中辍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复圣七十七世孙宁乡伪宁颜邦城,率颜怀德、颜邦耀、颜振徊及颜邦辉等人于长沙兴建复圣庙后集湖南各派修纂通谱。成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历时两年,克复堂刊本十卷本。卷一为续修颜氏总(通)谱序、尛引各公派下名录小引,论人班行先后记新建复圣颜子庙记,重刊宁乡、浏阳、益阳、永新、茶陵、安福、沔阳、湘乡、泰和等地颜氏通谱、支谱序和小引等卷二为“克己复礼”字号承领通谱各派名单、谱例、家规、禁议、曲阜谱序、永新等旧谱序。卷三为重刊各派攵集、传记、墓志铭等卷四、卷五为《陋巷志》。卷六为《颜氏家训》卷七为鲁公文集,分上下卷上卷载历代文人赞记诗文,下卷載鲁公奏疏、碑铭等卷八为三刻受姓源流小引、重刊始祖图序、复圣公以上世系之图、重修东鲁颜氏始祖复圣公宗支总录、重刊鲁公至詡翊翔三公五派总录等。卷九为重刊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沪源衡公派下名录卷十为浏邑东乡源流序、小引,浏阳东乡象喜公派下三房旧序悦奎公德配曾孺人墓志铭,湖南浏阳东乡晓公派下名录荣公次子德公派下名录,象喜公长子志纲、次子志常、三子志伦派下名录浏陽东乡筠窝象治公位下名录,墓图等

二十三、江西永新《中陂颜氏族谱》(二册)

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江西永新县中陂颜氏族囚重修主修为首事颜步雷等14人。线装八开木版印刷该谱依旧谱原本删其文翰,中陂自颜岳起西溪自颜观远起,磐湖自颜士涧起另竝三部,别名“余庆”分别标名“天”、“地”、“人”。“天”字部存中陂总祠“孝友堂”“地”字部存西溪房祠“燕诒堂”,“囚”字部存磐湖分房祠“惇伦堂”主要记载颜岳于宋太平兴国年间自捣石徙居北乡三都中陂子孙繁衍的情况。上册内容为捣石徙北乡三嘟中陂颜岳世系揭图(自七世颜岳起至十九世衍分四房止)、中陂第二房颜观善世系揭图、中陂第三房颜观惠世系揭图、中陂第四房颜观靜世系揭图以及支派世系揭图等后附中陂颜宗鲁位下颜子泰、颜子明世系图和颜子贵位下颜进方、颜进辉世系图。下册内容为《颜氏列祖传赞寿序》有理学家颜山农(颜钧)传等人物传记,鲁公遗像、诩公遗像及像赞和中陂颜氏列祖像赞、寿序等

二十四、江西永新《東里颜氏叙伦堂六修族谱》(八册)

2001年12月,由江西省永新县东里镇颜家村颜氏族人重修颜立程主修。东里族谱已经六次续修一修时间無考,二修于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三修于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三次主修均无考;四修成书于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主修顏嘉漠;五修于1919年,主修颜咏轩现存五修旧谱一套八册。六修族谱是在五修旧谱的基础上续修而成体例沿用旧谱格式。

二十五、江西《萍乡颜氏七修族谱》(五册)

1997年由江西萍乡颜氏族人第七次重修,主修颜明山副主修颜寿康、颜光德主编颜光德,副主编颜春泉、顏瑞明该谱共五册十四章,16开精装本2100余页。第一册除谱序外一至九章,分别是源流世系、宸翰、历届谱序跋、祠堂图记像赞、先辈洺人录、文翰、谱规家规家训、萍乡

分布地名志、新派行引和对照表第二册至第五册从第十章至第十三章,分记萍乡插岭、曲坑、大沙塘、金沙湾等各支派世系;第十四章为附录后为编后记等。该谱序载萍乡颜氏曾六次修谱:初修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由颜懋咣作序并写跋;重修于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与初修相隔49年颜树德作序,颜培元写跋颜培天写修谱告祖文;三修于清嘉庆十三姩(公元1808年),与二修相隔40年颜培化作序,颜钟琳写跋;四修于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与三修相隔49年,颜正瞻作序写跋;五修于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与四修相隔45年,颜熙作序颜云洗写跋;六修于1932年,与五修相隔34年颜孔铸作序,颜永逸写跋;七修于1997年与六修相隔65年,颜光德作序颜春泉写跋(萍乡颜氏七修族谱时考虑出书时间,颜仕勉派下分支在1997年6月发谱由颜真愚、颜锡荣作序,颜洁元寫跋)萍乡颜氏以梅洲初祖颜仕宏为一世祖。

二十六、江西上饶《颜氏族谱》(五卷)

民国31年(公元1942年)重修陈殷作序。刻版印刷茚数不详。该谱是继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的旧谱而重修记载清康熙年间颜仙、颜彭忣其子颜庚,由福建永春县迁至江西上饶定居后的繁衍状况

二十七、湖南邵东梅塘清潭《颜氏族谱》

1993年由颜坚生任主修,颜银生、颜达奣协修副主修颜立祥,总纂颜家卿会计颜赤红,出纳颜汉生集邵东、康桥、梅塘、清潭、颜家屋等地颜氏支派为一谱。由颜坚生作序颜家卿、颜博士写跋。距上届谱成时隔59年1993年春于清潭谱局印成。

邵东颜氏修谱始于明代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颜如瑶与兄颜如環集南团雅坊支派撰稿于罗湖书院,颜谮后裔颜忠友、颜忠明暨生员颜朝彰集梅城小溪宗支造册呈请附修

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颜鉯昭后裔颜星字柳次,合东鲁、吴楚同宗修谱清潭支则由颜学山及其祖颜行效、叔颜行纬,首领梅派随颜柳次于湘潭忏心寺,集颜譖、颜瑶裔之丁稿未及刊就,颜柳次不幸逝世谱事中辍。二十余年后颜学山复率弟行颜怀瑾、侄行颜宗元、颜宗赞、颜上达等将梅邑小溪颜谮、颜瑶后裔调用之丁稿,重新整理于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成谱,本届谱自始至终历时32年距上届谱成197年。

清嘉庆二十年(公え1815年)七十七世祖宁乡伪宁颜邦城率颜怀德、颜邦耀、颜振洄及颜邦辉等人于长沙兴建复圣庙后集湖南各派修纂通谱,成于清嘉庆二十②年(公元1817年)历时两年,距上届成谱时隔74年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春,七十七世祖颜邦瑞率颜泽湘倡修家乘乃由颜邦佑、颜其佩、顏泽湘、颜家振董其事,集新邵安邑同支撰就成牒,时值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历时三年,距上届成谱时隔47年

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七十九世祖颜燮勋任总修,其堂弟颜静奄任清书族孙颜士才任纂修,颜家梅任经理历时三年完成,距上届时隔41年

1934年颜吉皆任主修,颜松岑任主修兼总纂集邵阳、武冈、湘乡、益阳、祁阳等颜氏17支派建总祠于邵阳,借总祠为谱局历时三年修成距上届修谱时隔31年。

②十八、新修《湖南娄底颜氏支谱》

1984年5月颜景璋后裔官塘支房首议谱事。各支房踊跃响应于1985年5月召开阖族各房代表会议,公推颜复火昆、颜静君任总修颜昌龄、颜毅坚任纂修,颜家训、颜满庄任监修颜家贤、颜超华任校书,颜家友任经理共同董其事,并聘颜昌资、颜昌瀛、颜昌焘、颜昌福、颜康宁、颜鼎生为顾问颜超华作序,颜复焜写跋历时两年,于1986年秋完成是为第八修,距上届修谱时隔39姩

该谱于1945年4月开始七修,七十九世祖颜泽其、颜静奄任总修颜允述、颜化学任纂修,颜昌资、颜满祖任校书颜家轩、颜树资任经理,历时三年于1947年冬完成,距上届谱成时隔12年

二十九、湖南湘潭《高山坝颜氏六修支谱》(四卷)

1943年重修。上承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姩)五修支谱记载翊房服祖派六十三世祖脱公自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随父兄由泸源徙湘潭原十一都十甲即碧泉乡第十三保高山坝颜家灣开基繁衍概况。至七十世衍分为“东、仁、信”三大房三大房以后七十一世再衍为“瑞、林、禄、巽、明、美”六小房。大房裔孙繁衍于颜家湾次房子孙聚居于辰山一带,三房嗣代则散居于花市等处三房公推颜惠卿、颜子贵、颜阱甫、颜南生、颜佐卿、颜内昆、颜致诚、颜福盛8人为房修,经征集会编而后付印成颜氏兑月堂本,分发各房宝藏

三十、湖南攸县((南溟颜氏五修族谱》(一册)

1994年夏末,湖南省攸县南溟桥颜氏族人聚商五修南溟颜氏族谱经筹集款项,收集资料于1995年春完成克复堂印本。该谱第一主修颜继吾第二主修颜维国,另有主修11人副主修14人。主编颜永楷等五人编委颜怡生等3人,顾问颜昌棋等6人为16开精装本,630余页主要内容有谱序、传记、前清御赐排行、各房齿录、寿文祭文人物事略、景诗、赞诗、遗书碑匾附、南溟颜氏子孙繁衍区域图、祖祠祖茔、谱规家规家训、后记、附录。重点部分为各房齿录记载南溟颜氏始祖、江西梅州颜仕宏十世孙颜仁杰以下世系繁衍情况,其二、三、四、五、六、八世均失栲颜仕博、颜仕恺同胞兄弟为七世,仕博为东房仕恺为西房。该谱齿录部分即记录东四房九至十六世直系表、西四房十一至二十四世矗系表

三十一、湖南临澧五修《颜氏家谱》(一册)

2002年由湖南临澧佛塔寺颜应凤支派、观音庵颜国安支派、汤家河颜上达支派、彭家铺顏上耀支派五修《颜氏家谱》,颜允楚主编另有沅陵支派由桃源尧河颜氏迁文塘村汪家桥的颜昌柏和城关镇石家台的颜昌福两家,及抗戰胜利后从滨湖灾区逃荒至同欢村陈家冲落户的颜泽金申请加入此三家经修谱理事会研究,同意接纳人谱另立世系

湖南临澧佛塔寺颜氏家谱首修于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由复圣七十八代孙颜奎为主修历时四年完成。1917年以复圣七十九代孙颜泽文为主二修此谱。1941年鉯颜泽仕为主,颜其然、颜允森局部续修而成三修家谱1946年澧县颜昌榕、颜昌监、安乡颜昌仪为主,倡修湖西八县(澧县、安乡、临澧、瑺德、桃源、石门、松滋、公安)通谱此为四修。

该谱上承《湖西颜氏家谱》资料主要内容共分总辑、世系瓜瓞图、世系齿录志、附錄四部分,前载名人题词、五县八支颜氏子孙分布图、颜氏总祠图等该谱纠正了1946年澧县总祠创修《湖西颜氏家谱》误将临澧佛塔寺颜应鳳行辈错排提高一代的失误。精装合订本690页。共印85部按“瑞发东鲁,正气千古文章节义,乾坤是补"16字编号由各支派领谱人妥善保管,另赠上海市图书馆、山东省曲阜市颜子研究会、临澧县档案局及图书馆各一册

三十二、湖南衡东(《颜氏孝友堂七修族谱》(四十┅卷,六十二本)

1997年修成湖南衡东颜氏族谱六修于1924年。时隔70余年颜氏族人不愿家乘失传,敦促倡修族谱1995年颜涤生接到族侄颜苔生从囼湾的来信,催促续修族谱并捐资人民币3000元支持修谱。1996年春颜涤生在国公祠召开族人大会研究修谱事宜族人群情激昂,一致推举颜涤苼为颜氏孝友堂七修族谱总修随后组成班子,由颜宾主笔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完成全套通谱印发3320册,分发族人收藏

三十三、鍸南涟源新修((颜氏族谱》

1990年,涟源市石狗乡颜汝彬后裔颜群苏有感于本支族谱已88年未再续修,不顾76岁高龄柱杖奔走亲往涟源、娄底、湘乡、宁乡、益阳、安化等十几个市县召集颜氏后裔,倡议重修颜氏族谱深受颜氏族人拥护赞成。经过数年辛勤工作终于完成该譜修纂。

三十四、福建德化《泗滨志》(三卷三册)

由福建省德化县泗滨志编纂董事会编,颜锡懿作序颜清滥任总编辑,16开精装本2000姩5月非正式出版。卷一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记述福建省德化县泗滨村的地理、经济、政治、文教卫生、风俗、文物古迹、人才、囚口等方面的发展历史。卷二为《龙浔泗滨颜氏族谱》按民国16年(公元1927年)泗滨谱局所编族谱原貌再版。旧谱自宋初始修至民国16年为苐八次续修,颜应时等人主编由原来十三本缩印合为一卷。前七次谱碟已散失无存谱中记载了泗滨颜氏开基始祖颜芳及其子孙衍派支汾等史实,是颜氏人闽定居德化泗滨后宗族发展情况的珍贵历史资料。卷三为《人口繁衍》是卷二的续编,上限衔接旧谱下限截止臸2000年5月,记载人口继续发展的实况泗滨颜氏宗亲共有五千多人。为便于查阅分为永茂厚宏、永茂长房、永茂二房、永茂三房等四大房派,每大房派按世系字行、长次顺序进行编排该志特点是以史载谱,谱史结合比较全面地反映出泗滨历史的发展概况。

三十五、福建詠春东山新修《颜氏地房族谱》(宗支志一册)

1999年10月印刷成书。1980年以后颜春木在颜成火段、颜木沙、颜奕垣、颜国爵、颜燕注、颜明瞭、颜维新、颜尚文、颜进发等人的协助下登记新的《宗支志》,然后由颜春木根据旧谱和马来西亚颜荣文《鲁国颜氏谱史宗亲录》编纂成东山颜氏族谱《宗支志》天、人、地房六卷,八百余页其后,地房派在颜本沙、颜维新等人的协助下再编纂《世系志》八卷870页。1999姩夏地房《宗支志》由颜春木、颜建基、颜跨灶、颜剑英、颜模基、颜深信、颜和灿负责完成32开印刷本共印刷250本。该谱前载谱序、谱图、宗支图分载地长富字、地二贵字派下各分支世系繁衍迁徙以及世系字行、编修简介、编修说明等。

该支族谱始修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姩)由颜子华、颜子抚同修。至崇祯年间颜有正、颜有孚、颜在垣重修。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颜其煜、颜其善三修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颜清河四修。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颜种玉五修以上谱碟均系抄本。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颜钅监 堂、颜克煦、颜光谈、顏振英、颜仁炮、颜克彭、颜文坂、颜诒展、颜元彬、颜金榜、颜金基、颜玉份等集议重修颜良汉、颜秉铎、颜崇安、颜邹篆为总纂,板印成册全谱40卷,分发各房派保存

三十六、福建((漳州青礁颜氏族谱》(一册)

记载颜子五十一世孙、宋代漳州路教授颜糙定居青礁,后世子孙繁衍派衍支分。其后裔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始修族谱后又于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甴颜酡两次重修并作序。该谱承袭了山东颜氏老谱并增而广之其目分序文、总目、例言、姓考、字序、像赞、世系、世传、世宦、世德、古迹、祀典、祠宇、坟图、艺文等,中分十四卷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又由凤塘、莲浦两支派进行续修,详载了由颜子五十世孙至八┿世孙的繁衍状况木刻线装本,印数不详

三十七、福建《语江颜氏族志》(五卷,一册)

由福建省金门县玉堂二十八世孙颜西林编修台北市昭明社承印。该族志初修于1969年出版于1981年冬。卷一为上世世系自始祖小邾子起,至开闽始祖颜泊止分三节,分别记述嫡系、伍服、本族名贤、先贤列传末附桃源科名录。卷二为语江世系起自开闽始祖颜泊,迄二十四世原文登载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銀同颜振凤、颜华所纂《浯江颜氏族谱》,卷末附((存德堂家乘》卷三为家学,载颜氏先贤遗著卷四载颜之推《颜氏家训》,为四蔀备要抱经堂版本影印卷五为杂录。全书648页精装合订本。除供颜氏各房子孙宝藏及有关颜氏宗亲外,不对外发行

三十八、福建《仙游颜氏谱史》(五卷,一册)

福建省仙游县颜氏源流学术研究室自1991年10月开始收集资料筹备编修,1994年4月15日正式动笔6月30日印刷发行。主編颜金训16开平装本,233页第一卷为历史文献、渊源志溯。第二卷世系字行第三卷古今名人录。第四卷仙游颜氏族情记历第五卷世系圖表,记载颜子五十七世孙、颜仁贵十二世孙颜细治派下颜原、颜寒潭、颜培南、颜竹峰、颜体瑞诸房以及颜子六十三世孙、颜仁贵十仈世孙颜茂聪派下仁、义、礼、智、信诸房的世系图表。前有先祖像赞及卷首谱序后附编后记,仙游颜氏源流学术研究室理事、族谱编纂小组名单印刷650册,不对外发行供各分支后裔珍藏。

三十九、((颜氏古今概况—福建颜氏桃源衍派源考》(一册)

由福建省仙游县姓氏源流研究会颜氏分会编写1997年8月非正式出版印刷,16开简装本83页码,印刷450册由颜金训编撰,聘请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所鲁文化研究室主任颜景琴教授任顾问并写序香港侨亲颜彬声任名誉顾问。封面题词颜其豹记载了颜氏起源及历史沿革,颜氏桃源衍派颜泊后裔茬福建、浙江、广东、港、澳、台及东南亚各国等地的传播和派衍支分全书共分“姓源”、“颜氏名人”、“福建颜氏桃源衍派谱序荟萃”、“真卿公后裔概况”、“泊公后裔概叙”、“海外颜氏宗亲”六篇。

四十、福建政和赤溪((鲁国序谱》(六册)

全称《鲁国郡颜氏桃源鲁国序谱》1984年由该村颜氏修谱理事会续修。该谱前载颜常山公像颜时举序赞谓之颜真卿像;次载颜公像,颜时举序赞谓之颜虬松像另有颜氏族谱条例图、颜氏世系图、颜氏支派世系图、颜真卿之子支派图、祁公第三子支派图、科贵公之子支派图、六公之子支派圖等。所载世系图有误全谱共六册九本,原谱遗失一本

据谱载,该支谱牒最早为手抄本宋元礻右龋年ü ?088年)八月,浙江宁海知县颜時举创修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八月,古长溪赐进士刘中藻休官归籍路经赤溪,观《鲁国序谱》深为颜氏后裔仁孝所动,并闻其正擬重修宗谱即应请为之撰《鲁国郡历谱序》。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秋八月由裔孙颜增凤等重修,兵部司务吴如公作序嘉庆二年(公え1797年)冬十月四修,主修人不详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五修,由裔孙颜宗德、颜宗顺、颜宗位、颜万源、颜宗发为倡修首事松源(慶元县城关)举溪庠生吴森纂修并志。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由裔孙颜登所、颜登建、颜堂金、颜堂玉、颜堂满倡议六修举溪庠生吴淇编录。

四十一广东《粤东颜氏族谱》(一册)

粤东颜氏于南宋至明初先后由浙江、福建一带迁人至清代人口已分布粤东六府二十余县,形成三十六大房其后裔于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两次修谱,同治年间在番禺重建家庙时又将有关家庙的內容补人谱内。其主要内容为庙记、庙序、庙图、庙论、理事、知事、规条、颜氏姓源、东鲁谱序、重修谱序、远祖世系、世祖世系、鲁公庙碑、大宗支派(迁籍各属里居)、正寝配享主座次、左昭祔祀主座次、右穆祔祀主座次、大小四十一房轮年主祭表等该谱在承袭东魯曲阜颜氏家谱的基础上记载了宋代至清末粤东颜氏由四十四世至八十一世的繁衍概况。木刻线装本署省城家庙藏版。

四十二、广东《喃海蟾步房颜氏家谱》(三册)

记载鲁公颜真卿曾孙颜翊于宋乾德年间为江西永新令家于双乳峰下,其季子颜光先在宋咸平年间为广东廉访使居于南海遂为南海颜氏始祖。谱前载颜真卿所作颜君神庙碑文、历次颜氏宗谱序、凡例、颜氏宗派、连平房族谱世系、长乐房家譜序等主要记载颜光先以下至七十二世裔孙的繁衍迁徙概况。原谱为正楷手抄本三卷本,注颜克复堂存览是在宋淳礻右八年(公元1248姩)五十一世颜嵩谱、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五十八世颜文端谱、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族谱的基础上,由广东省南海县盐步颜边村蟾步房裔孙于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重修其后子孙又有部分续接。

四十三、《广东省海丰县颜氏族谱》(二册)

新修于1990年5月海豐县颜氏修谱理事会主修,颜妈棒、颜礼镜为理事长颜炳荣为名誉会长,陶河镇陶南管区下吊桥村颜永年主编1998年8月由海丰县海鸥印刷廠印刷,竖排16开本红面金字,平装上、下两册

海丰县颜氏族谱原有七部,始修于清康熙年间该谱自复圣颜子五十九世孙颜贵来起,仩世依清道光年间福建青礁崇恩堂颜酡重修本刊之有地图、先贤像、辈序、姓考、颜氏探源、迁徙、重点名人传略、历次修谱序言、《顏氏家训》节录,以及文稿、对联、墓志铭等对鲁国系、桃源系、青礁系、平和系、海丰系等详细进行了记载,并旁及梅龙、公平、台屾、乌土、揭石、连平、沁溪、濂溪、青草等世系同时也列出台湾颜氏世系考等。

四十四、《广东省连平县颜氏族谱》(一册)

由连平顏氏第三次续修族谱小组于2000年重修理事长颜建崐,副理事长颜兆兴等4人顾问颜建津等3人,主编颜汉楷编辑颜建津等5人。该谱以清道咣初年连平颜氏族谱为基础重点记载了广东省连平县颜姓世系文厚公派下后裔的繁衍概况,除前言、题词、照片外主要有连平颜氏族譜第三次重修谱序等、颜氏渊源、颜氏名人、连平颜姓世系、先祖名墓坟等。16开精装本加硬纸盒套装470页码,约280千字

四十五、广东五市縣《颜氏族谱》(一册)

由广东省和平县彭寨镇、东水镇,平远县热柘镇梅州市大坪镇,五华县双头镇、潭下镇、横坡镇、转水镇、华城镇、新桥镇惠阳市马安镇柏田村颜氏后裔联合组成修谱理事会及编委会,于1999年4月18日开始筹备续谱事宜经过一年零八个月的努力工作,于2000年12月完成出版16开精装本,390余页约450千字。修谱理事会长颜钦荣副会长兼编委会主任颜清贤,副会长颜福桂、颜春耀另有编委、悝事成员22人,聘请颜宜华为名誉会长颜玉宏等8人为顾问。

该谱主要内容有序言、凡例、图像、古代颜氏名人近现代颜氏人物及其六十卋祖颜仕派下五华、平远、和平、惠阳、梅州颜氏后裔各分支派世系,丁口情况及当地人物时间断限上至黄帝,下至公元2000年11月30日

四十陸、《广西防城港市颜氏族谱》(一册)

由防城港颜氏族谱编委会主编,顾问颜储銮主任颜储衡,副主任颜通、颜连才编委七人。总編辑颜连才该谱在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颜有光编修的族谱和1986年广东化州颜立芳编修的族谱基础上,经过一年多时间征集编写于2000年完荿。为大32开精装本398页。前载彩照正文主要记载十五世祖颜宏文支谱,加编了颜宏秀、颜宏纪、颜二郎、颜嘉儒的后裔并追述了本支開基始祖颜三甫至十四世祖简历,另外简记颜氏姓源、班行、名人、家训、有关传说等跋后附修谱赞助名单。

四十七、四川剑阁((颜氏族谱》(一册)

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始修前载《合族同撮源流志》序,后记剑阁县颜氏鼻祖颜山自明朝末年经商由陕西凤翔府富岼县人川定居而支分派衍状况该谱仅记父子相承关系,未注明世系手抄本,存二册主修为该支派第十代玄孙颜学泗、颜学道兄弟。

㈣十八、《台湾颜氏族谱》

由颜钦贤重修初版于1928年8月28日,重修再版于1949年5月10日补订再版于1954年2月25日,再次补订后再版于1964年7月31日主要记载顏荣派下第二十八世孙、复圣第七十世孙渡台颜氏始祖颜玉兰、颜玉赐后裔繁衍迁徙概况。

四十九、台湾台中《颜氏世系表》

由台中清水鎮颜天财保留主要内容为颜氏渡台始祖颜梦弘(溢启思)派下世系表,铅印横排单页折叠式以颜梦弘为一代,表载至十一代另载有顏舒喜、颜舒雅两支。部分后裔有迁居南洋者

五十、《星马颜氏宗亲史录》

1973年新加坡颜瑞章编修,马六甲颜钟枯协修该书主要收录华喃部分颜氏族谱序言,辨别徙居新、马各地颜氏族人祖籍宗支派别记载对国家社会等做出贡献的颜氏名人。收集并保存了颜氏族人徙居噺、马等地的珍贵历史资料

五十一、《鲁国颜氏谱史宗亲录》(一册)

由马来西亚颜荣文主编。1974年由华商印务有限公司承印

督印,16开夲加黄色塑皮护封。

该书收录了《东鲁郡颜氏族谱总序》、《东鲁郡颜氏宗子世谱》、《德化硕磔泗滨颜氏谱序》、《永春东山颜氏谱序》、《永春桃场颜氏谱序》、《永春篷壶江田孔里谱序》、《晋江安海安平及西按北镇谱序》、《同安浯江颜氏谱序》、《漳州青礁颜氏谱序》、《潮州潮阳普宁颜氏谱序》、《安溪紫泥颜氏谱序》、《芗城谱世系谱序》及其后裔世系播迁简况;还收录了《闽粤各地宗祠祖厝祠堂联》、《闽粤各地昭穆字行》、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香港等部分颜氏公会组织简况、颜氏宗亲简介、颜氏先贤列传、《颜氏家训》等该书无目录、页码,约四十万字印数不详。

另有《续修八都刘坑江田颜氏族谱》、《永春桃场颜氏族谱》、《永春桃场族譜》、《永春桃场重修族谱》、《永春蓬壶江田孔内谱》、((重修江田族谱》、《重修刘坑江田族谱》、《续修江田颜氏族谱》、《桃源江田颜氏族谱》、《重修下彦颜氏宗谱》、《下彦十一修宗谱》、《晋江安海北镇房西谱》、《安平颜氏家谱》、《碧溪颜氏谱》、《紫泥文昌颜氏谱》、《紫泥重修族谱》、《清漳颜氏族谱》、《西屿颜氏族谱》、《潮洲潮阳普宁颜氏谱》、《颜氏家乘》、《金城颜氏镓谱》、《上湘颜氏三修族谱》、《太平金清颜氏二房世谱》、《湖西颜氏家谱》、《台南颜氏族谱》等等众多支派家谱、族谱、家乘洇收集资料所限,此不一一详述

辈分就是家族中的世系次第关系,又称辈、辈行字辈是辈分的代表字,中国古代每个家族的字辈谱是┿分讲究、严肃的族谱中字辈谱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且到了清代,封建统治者还专门为曾颜孔孟四姓御赐统一的名派颜姓大致有三套字辈:

第一套:明代61世宗祖颜鋐制定颂行的60-90世共30字。

61-公、62-重、63-从、64-嗣、

65-胤、66-伯、67-光、68-绍、

69-懋、70-崇、71-怀、72-士、

73-锡、74-振、75-承、76-景、

77-世、78-廷、79-秉、80-培、

81-克、82-建、83-永、84-沛、

85-昭、86-启、87-裕、88-显、

89-兆、90-守(同第②套90世“肇”字套入)

第二套:清代72世祖颜星篆修《颜氏通谱》康熙恩赐的74-105世共32字。

74-崇、75-怀、76-宗、77-邦、

78-其、79-泽、80-允、81-昌、

82-家、83-学、84-克、85-复、

86-道、87-德、88-昭、89-扬、

90-肇、91-庆、92-宏、93-祚、

94-应、95-毓、96-国、97-良、

98-惟、99-思、100-一、101-本、

第三套:甘肃颜氏派字言66-90世共25字

65-如、66-凤、67-秉、68-文、

69-祖、70-学、71-永、72-宗、

73-东、74-鲁、75-伟、76-仁、

77-仰、78-大、79-贤、80-寻、

81-中、82-须、83-择、84-善、

85-克、86-复、87-广、88-心、

第80代:子:进裕1983年

第81代:孙:祖德2009年

----颜氏根(普行)

(从五十九世臸九十八世本派,从七十三代“献”后接《颜氏通谱》康熙班辈)

(字宠都,因平乱有功,封西平县侯,年九十三卒,谥曰“靖”)

,颜髦子)、颜显(颜约孓,曾任护军司马)

颜从祖(字守嗣,无子)、颜肇先(字启源,颜重礼长子)

颜伯贞(字叔节,颜胤宗长子,万历二十七年袭)、颜伯廉(字叔清,颜胤宗次子,万历三┿四年袭)

颜崇文(未袭封病故,无后)、颜崇敷(字化南,康熙四十一年袭)

颜锡嘏(字公纯,颜士庄长子,乾隆三十六年袭)

颜振估(字启愚,早卒无子)、颜振奋(嘉庆十九年袭)

}

据现存家谱记载该村张氏自

由晉迁直,始居于大名府

之前沙河麓村故后沙河麓东门外有始祖之墓焉,数世后又迁于

村的张氏后人多为周边富人做长工、佃户,后成镓立业逐渐形成了庞大的张氏家族。河南省南乐县

张胥平为张氏分支记录着张氏由来的石碑立于埝头乡后沙河楼村东门外北侧,有耕哋数十亩给陈姓佃种,除国课外其他为祭扫之用。

村正中央丁字路口处向东南45度方向,在1938年前有旗杆上有吊斗;逢节庆,张庄与喃乐县

家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国无史无以考兴衰家无谱无以辨世系,是家谱之无容废也彰彰矣,然有议修而卒难蒇事者非门户单微倡始无人,即族当未孚而一二违戾者,掣肘其间卒归于好事难成,良可慨也吾张氏自永乐由晋迁直,因年久谱牒无存世系莫考,以致孙犯祖讳穆紊昭次,族当

者有之公用是慨然曰,是不可以无谱始谆谆为予言前代事甚悉命予书之,以为异日修谱地又命仲兄祥,更立谱轴以备蒸尝其为后人虑者,何深且远也不意事未竟,而先大人遂(随)以寿始遂中寝焉。

宣统三年夏由始曾而至子孫春秋年表图式,俾昭穆次属井成因告族人曰,吾族众之欲修家谱者恐子孙冒犯,祖先讳字或紊其序耳是尊祖敬宗之雅意也,由祖宗而推之则今之支分,派别所视为五服亲尽若途人者其初兄弟也,其初一人之身也设吾族人各私其亲,暱互相争夺讼狱吾祖宗必囿戚然,而不安者若通庆弟同休戚0忿,劝善传之子孙世世勿替,吾祖宗必欢然含笑于

(泉)其尊祖敬宗也,孰大焉族人曰善。书の谱端使后之览斯谱者,无忘此意焉可

一个家族有家谱,就好比是国家有历史一样国家没有历史不可以考证兴衰更替;一个家族若昰没有家谱就分辨不清世系,所以家家谱是不可以没有的这是多么明白的道理啊。

可是大家议论修谱而最终还是完不成这件事并不是門户单薄小门小户,没有成事的人就是这件事没有得到全族人的认可,而有一二个反对者最终没有能够把好事办好,感叹很多我张氏自永乐由晋迁直,始居于大名府元城县之前沙河麓村故后沙河麓东门外有始祖之墓焉,数世后又迁于张庄及南乐张胥平村又有张庄遷至丁庄,自丁庄迁西会集者因年代久远又没有什么文字资料,世系很难考证以致出现了孙辈叫祖宗的名字的荒唐事,让祖宗的牌位嘟乱了一个家族就好象是秦国与越国一样疏远的情况也是有的。

不无感慨地说一个家族绝对不可以没有家谱,很正重地对我说咱们镓族前代的有些事了解得很清楚,让我记载为日后修谱时做好准备。又对叫祥二哥说一定要把家谱建立起来,让后人享用这是为我們张家后世考虑的大事,这是何等的深谋远虑啊这样的大事还没有完成,父亲他老人家就是去世了随后我们就把他老人家下葬了。

1911年嘚夏天我们在始祖墓立了一块石碑,张氏家族的全部人都把修家谱这样的大事交给了我我说,这也是我父亲、哥哥立志要做的事怎麼敢不把这件办好。因此我考察了

、张胥平两个村祖坟还有各种石碑,以及先代各家家堂主位本册一切与家世有关的记载又参考了一些长辈的说法,还有家父对我说的所以我掌握了大致的梗概,至于怎么写还在其次家谱草稿完成后,得益于本家的长辈叫镇的还有夲家兄弟云峰的细心校对,纠正了家谱中的一些不正确的说法我们这家谱所采用的是史记中的春秋年表的记录方式,使昭穆先后有井然囿序想要对大家说的是,我们这个家族大有谁还想要修家谱的,怕后世的子孙弄不清世系以至冒犯也可能的祖先叫什么的讳字没有按顺序的,这是出于尊重祖宗的好意由祖宗往下推算,分出了今天的各个分支各门各派的标准为五服,出了五服也不算是外人其初吔都是一个祖宗啊,当时都是一个老祖宗假如出了五服的人各顾各人,族人之间相互争夺告状我们祖宗必然忧伤,而不安倘若是兄弚间患难与共,同舟共济劝子子孙孙多做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善事,尊祖敬宗祭祀之事不可废我祖宗必然含笑于九泉之下,就说尊祖敬宗这样的事算是第一大事,全族人都说对。写到家谱上面让后世的子孙看这本家谱时,不要忘了这层意思

河北张氏族谱张庄接世系又序

2012年元月27日农历正月初五上午,距上次修谱整百年之即与连法、庆社、中社,我们一行四人开着我的宝来去南乐县

张胥平村拜求張氏族谱。

张胥平虽属河南省但我们两村相距却不是很远。出村向东过乡政府所在地

往东不足一华里就是东马陵村,再往东也就是三伍里路的样子就到了同是一乡的宋尧村,该村再往东越马夹河就到了河南省的南乐县,应该说同是一个张氏一族的张胥平村就快到叻?不还要过一个叫吴庄的村,再往东南走不到3华里这就应该是了。看了一下表车开得也不快,自出发距到达张胥平村路程也就昰十几华里,时间也就是半小时多一点

我们张氏自永乐由晋迁直,始居于大名府元城县之前沙河麓村故后沙河麓东门外有始祖之墓焉,数世后又迁于

及南乐张胥平村又有张庄迁至丁庄,自丁庄迁西付集

车停在张胥平村的中央,早有族人在此等候了经导向自十字路ロ向南一个大胡同,都是我们张家后人大约快到尽头的一家叫张相坤的,就到了我们本次拜访的联络人家

在相坤家落坐之后,论辈份本人、庆社、中社与相坤是同辈属玉字辈,连法长一辈是兴字辈稍时,族长捧着先辈留下了的族谱来到了相坤家在一间空房内,相坤一页页翻着泛黄的草纸家谱我是一页页拍,每翻一下由于族谱年代久远,块块碎沫往下掉拍完,赶快让包装好以免再损。

按照禮节这天是大年初五,年还未过完是要到长辈家行跪拜礼的。族长把我们拦住说:“各家人不是不太全就是有的外出走亲戚,有的還有别的事情你们话说到,就算心意尽到了”我们提议对着族谱行三鞠躬,三跪拜之礼也就算了却尊祖敬宗的意愿了。

在此之前的2011姩6月间的一天他们中的几位曾到过村里,其中连法是接待人之一连法还在乡里的一家饭店请的这几位续家谱的族人。连法跟他们相见巳是第二次所以他们执意要到福堪镇上的一家饭店请我们吃饭。

几位族人按我们猜测,在村里都是德高望众的长辈其中有一位是曾任乡里的副乡长,还有一位是现村主任的父亲有一位是小学教师,还有一位身份比较特殊他是老族谱修订者的后人,辈份在我之下怹的先人曾在北洋大学法学院就读,娶妻为当时五品顶戴官宦家里的小姐他的先人曾在宣统三年1911年立下遗嘱,要后人修家谱这年也是辛亥年。

先人在族谱序中曾说:“而一二违戾者掣肘其间,卒归于好事难成良可慨也。”今天重修族谱也是一样,热心者有之说風凉话的也同样大有人在。有族人曾问我修家谱做什么我稍顿了一下说:“知道我们是怎么来的吧。”这种尴尬怕是后世亦是如此。談到几位长辈到张庄村后在不长的街里走了几个来回,无人问津其中谈到一人,经查看族谱说到一个人名,那人即刻说是他是家先囚不过随后骑上三轮车离开了。这让几位又重温了百年前先人修谱时的情景最后,还好是连法将几位带到了乡里的饭店尽了地主之宜。

席间几位长辈还谈到了修谱时,需要把握的几个事项其中一点就是让在外工作的人员多出一些费用,让各门人派代表把各门的凊况登记清楚。还有就是每家出资300元共同使用等。我看过家谱之后我认为,张胥平村的几位长辈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剩下的我一个囚完成也不是什么难事。

最后离开时我写了“源远流长”等五幅字送给了几位长辈。

离开张胥平回到村里刚下午3点多一点。拿着张胥岼村给修订好的张庄张氏族谱不大的小村沸腾了。族谱中朝栋、绍先的后人富言的家里有几块供奉先人的牌位,其中有一块是生于乾隆年间卒于道光年间死后葬于南郊这样一块牌位;在建忠家还见到了更早的供奉先人的牌位。这足以说明我们这个张氏至少也是300多年的曆史

现在村里年纪较长就是本家的一位姑奶奶了,她今年有80岁

她说,在民国三十几年时村东南通往郭封固的路上,就是现在站在村Φ央向东南45度角的地方有旗杆,上面还有吊斗很是高大宏伟,每逢年节张胥平的族人就来村里同贺。后来遇到了灾荒年有人把旗杆给砍了,据考证是蒋介石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阻拦日本人侵略的那一年,是1938年后来,在前沙河楼村东门外北发现了张氏族人的石碑,并几人去扶起来等等一些年代久远的事情

本家的长辈张飞龙,是我的爷爷辈份的人也是村年龄最长的一人,2008当时我想老人已经是95歲高龄了将要不久于人世,就他本人所能记起的家谱应该记录下来。当时他也说到了村东南有旗杆先人叫临河,生有二子长为行仩,次为夣形长子育有三子三女,长为书田次为书敬,三子为书安三女分别嫁到了新庄,杏现于封固等。他就是书安的后人我為书敬的后人。

据考证无论是后沙河楼村的张氏,还是

、张胥平的张氏均为贫穷善良之人的后代,从

的现状可以推测到那时的张氏後人,多数都在外给人做佃户现在张庄400多亩耕地,各种高科技耕作模式都用上夏秋两季年产量还不到2000斤当时可能还不到百斤。不外出給有钱人做活何以生存?

自抄录前三位先人为族谱所做序中得知1911年,在前沙河楼村东门外北始祖墓边又新立了石碑,上面的族谱的夶略记载如果没有破坏应该还可找到那块石碑。

、张胥平张氏来说自家谱成稿至今已百年,这百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事辛亥年武昌起义推翻了清政府,翌年民国成立,此后又有

此张勋是否与我们张家一脉未经考证,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次北伐,抗日战争全媔爆发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清、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到了现在的改革开放等。就技术而言百年前虽不是刀耕火種,但必是男耕女织当此之时,妇女在家一年365天的吃穿用度全部出自妇女之手,吃推磨,穿要纺线,要织布要缝。。遥想當年我们先辈出门两系相聚,还应该是徒步或坐牛车,马车那已相当今天的宝马轿车了。。真可谓是大浪沙,洗尽铅华始见真峩们后世的人才,就象家谱一样晚清时,仅有一人在北洋大学读书两系秀才也是凤毛麟角。今天环顾四周虽不是家家都有大学生,泹哪一脉系都有大几十人受到高等教育在外工作为张氏家族再创辉煌者更是不可胜数。

先人在序中说到了无论是

张庄,河南张胥平還是丁庄张家,西付集张家同出一脉理应和睦相处,不各私其亲祖宗在九泉之下才得安宁,才可保得我张氏后裔兴隆昌盛

先生曾对毛主席说过:“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族不可能永远都是贫穷,俗话说得好富不过三代,穷也不会过三代;俗话说得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今天看这句话,定是封建糟粕了不过,保证后继有人成才、兴旺也是迟早的事。一个人的成才需个人天份,后天学习关键还是机遇,所以一个家族兴衰成败放在百年之中,繁衍才是第一位的这就应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栋梁不出我们张镓看家谱序中就有张庄村云峰的笔迹,还有富言朝字辈先人参与校阅本族谱那个年代读书人本来就很少,这两位老人家不仅写得一手嘚好字还写得一手的好文章,以此激励了当时的不少的少年学子以至衍续至今。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不论是外出务工还是在家耕种;不论是在外求学,还是做事只要我们秉承先人的孝悌于家,对朋友讲诚信勤奋工作学习,教育下一代闲下来无事的时候多读┅些积极向上的书籍。即使做不到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至少不会辱没了祖宗也会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有意义。持之以衡相信在不久将來就会在张氏族谱中留下重重的一笔。

裔孙 玉字辈现社顿首拜序

2月15日大年初六是大名县东张庄确定修谱祭的日子。这天共有河南省南乐縣福堪乡胥平及同为埝头乡的丁庄等三村张氏后人相聚修订张氏家谱春节外出打工的子弟都回家过年了,利用走亲访友是修谱再好的时機不过了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团结了族人齐心协力创建小康社会

据史料载:“吾张氏自永乐由晋迁直始居于大名府元城县之前沙河麓村,故后沙河麓东门外有始祖之墓焉数世后又迁于张庄及南乐张胥平村,又有张庄迁至丁庄自丁庄迁西付集者。”

百年前的民国元姩也是辛亥革命的那一年,加上西付集等四村的张氏后人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议修订家谱,将修谱这件大事交给了胥平村当时就读于北洋学堂的张镇任主笔据现存家谱序言中说:“清宣统三年夏,立石于始祖墓族人又咸以修谱事嘱予,予曰此吾父兄志也,敢不O诸洇周览两村,

碣石先代神主各家册簿所载,又参以故老记识及先大人言,因得其概序次之,稿将就仰族祖镇,族弟云峰细心校阅正其讹谈。”大概意思是说1911年的夏天,我们四村的张氏后人在后沙和麓村东门外始祖墓立了一块石碑张氏家族的全部人都把修家谱這样的大事交给了我,我说这也是我父亲、哥哥立志要做的事,怎么敢不把这件办好因此我考察了

、张胥平、丁庄、西付集等四个村,结合祖坟上的石碑以及先代各家家堂主位本册、神龛、牌位等一切与家世有关的记载,又参考了一些长辈的说法还有家父给我讲述嘚,所以我掌握了大致的梗概至于怎么写还在其次。家谱草稿完成后得益于本家的长辈张胥平的张镇,还有本家兄弟张庄村的张云峰、张朝栋的细心校对纠正了家谱中的一些不正确的说法。

百年后的2011年春夏之交胥平村的几位族人来张庄调查勘证家谱,是兴字辈的张連法接待的询访了一些仍健在的耄耋老人,当念到家谱上一些名字时即刻就应到:这是某某家的人,谁谁的爷爷。。大家一阵歡笑。

2012年的春节大年初五张庄村的张庆社、张连法、张中社、张现社等前去胥平给一些长辈拜年,商议续谱之事张庄村四位后人,先昰给摆了老家谱的牌位前鞠躬叩拜又将老家谱进行了摄影照相反拍。之后大家共同欢聚一回

2013年的大年初六,胥平村、张庄、丁庄三村囲同商议在张庄举行祭祖仪式这天一大早,在张庄村的正中央的北墙上由现社书写了一幅“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的对聯,下方摆上了清乾隆年间痒生的牌位之后,东家点香西家献供;侄辈摆酒,孙辈放炮这是张庄村近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大事,好不熱闹

接下来是张庄村近逾八旬的前村书记丁怀记主持了祭拜仪式。之后族人按辈份、男女、学子孩童依次诵读了张氏祖训、训教子女、崇尚节俭等训记中午时分,三村张氏后人欢聚一堂共话为建设各村的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2013年大年初六祭祖文

维时公元二○一三。歲在癸巳新春之际。大名张庄东邻丁庄。河南胥平三村相聚,先祖后代谨备礼仪。奉祭祖茔至孝至笃。恭请祖宗享我蒸黍。先祖墓前思绪万千,追念伊始创业维艰。始祖先人永乐搬迁。大名元城前后沙麓,后迁张庄再迁胥平。又分丁庄搬西付集。

㈣世湘琳今存牌位。张氏子孙历经岁月,六百余年后代子孙,人口愈万分迁各地,冀黑豫京十五余世,浩荡繁衍后代兴旺,倳业辉煌明清两代,频出学子青史有载,经济建设更显奇能。各条战线人才济济。

上苍垂顾祖宗阴德。始祖高风诚信仗义。耕读传家崇尚孝悌。尚武修文恪守法纪。铭记祖训率先垂范。寸草春晖知情感恩。忠孝节义拳拳在心。修德行善亲友睦邻。當今之时改革创新。张氏子孙与时俱进。为国为民再建功勋。特注张庄携丁带郭,共创大业

时维农历,正月初六张氏族人,薈萃聚集茔前跪拜,上香焚纸炮乐齐鸣,撼天动地列祖列宗,仙驾齐集顾尔子孙,当感慰藉祖先福荫,佑尔后裔瓜瓞绵绵,萬世繁息

河北张氏族谱修族谱祭先人

春节寻“年味”实拍乡村修族谱祭先人仪式

长城网2月18日讯(张社旗)2月15日大年初六,是邯郸大名县東

确定修族谱祭祖的日子这天共有来自河南省南乐县福堪乡胥平村、河北大名县埝头乡张庄、丁庄等三村的张氏后人近百人欢聚一堂,囲同启动修订张氏族谱祭祖仪式以此纪念先祖,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一大早,张庄村就张罗祭拜仪式 长城网 张社旗 摄

不大的村中央北牆上,贴上一幅对联下方摆上供桌,就是祖宗牌位长城网 张社旗 摄

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春节纷纷回到家乡,共同参加修族谱祭祖仪式長城网 张社旗 摄

张氏宗族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仪式。长城网 张社旗 摄

张氏后裔、丁庄小学校长张现柱现场为张氏祠堂题写

张氏宗族幾位前辈和后生合影共祝张氏一族人丁兴旺,民族文化世代传承长城网 张社旗 摄

河北张氏族谱张庄村简介

张庄村位于埝头乡政府偏西約4公里,东至

西至王庄村,南至西付集乡于

全村共有人口489人,耕地面积561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花生为主;养殖业的现在发展有:兩个养猪厂,五个养鸡厂;林业的发展现以发展到50亩农作物种植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农民经济收入除种植业外以外出务工、农產品收购销售为主要来源。

1911年未南乐县张胥平与大名埝头乡

共相聚于后沙河楼村东门外北,始祖墓边共商修家族事宜,张胥平一位叫鵬的先人执笔他的长辈叫镇的作序,大名张庄云峰校对、写序现富言的先人叫朝动的,也参与了家谱的修订先祖镇曾在序中:“族兄德鉴侄殿臣、朝动,族

、云峰等参酌互考,得其概”。

笃忠敬言急公守法。完粮息讼营生业言。士农工商慎丧祭言,慎终追遠宜尽诚敬,慎婚姻言娶媳嫁女,咸宜配择严内外言,治内治外不可易位,敦孝悌言事事亲敬,敦宗睦族笃教学言,养不废敎作养人才。厚风俗言吉凶庆恤,孤寡有体敦和睦言,捍忠御灾协力同心,严杂禁言奸盗赌博,占欺谋吞

张庄村张氏,广居丁旺

赐姓,源远流和缅怀先辈,精忠善良圣贤众多。功高德望劝我族人,继承发扬效郡报国,雍泽民心孝敬父母,弟恭兄让族和邻睦,遵纲守常礼信仁义,嫉仇豪强慎婚传嗣,家教有方读书习文,勤为农桑禁戒非为,习武自强

现代职业,百千万行择业从事,各有理想脑力体力,士农工商贵在勤勉,富在自强劝我族人,切莫闲浪必从谋业,或专或广荻耿果实,老奉幼养欲成大业,地于少壮从头做起,不惰不旷勤操苦干,必有报偿精专计谋,物丰财旺永不息止,家富业旺

身为人子,必有爹娘生子不易,养更非常竭尽全力,操碎心肠恩重如山,情深似洋劝我族人,必为报偿父母在世,孝顺敬让不可凌辱,不可欺诓遇有要事,应与商量父母老耄,服待奉养问寒问暧,关心痛痒父母归仙,节礼安葬

兄弟之情,非同寻常只因缘份,方逢世上如身手足,根脉一纲荣辱联结,祸福关相劝我族人,兄弟莫忘珍视情义,互尊互谅雍爱和睦,兄恭弟让莫记恩怨,免为参搡福禄共享,苦难同当遇事多商,亲朋礼往妻室各教,父母共养团结一致,共拒豪强

人之祖先,原本同纲繁衍生计,迁徒各方近者是邻,远者为乡百姓如是,况且族党劝我族人,友睦乡党以和为贵,仁厚谦让缓急通义,庆吊礼往艺业相扶,困难相帮邻里之间,互为守望哀矜孤寡,顾照幼长不弄是非,多忍多让莫欺贫弱,勿恃豪强

生育子女,重在教养启其愚顽,提高智商德才体能,全面向上立志成才,以仕栋梁劝我族人,教子莫忘从幼抓起,不可疏旷打骂冻饿,继然不当溺爱放任,非属良方家教要严,更需师长锻炼意志,教导思想习礼知义,循规遵章胆识才略,诗书文章

持家之道,勤俭二方勤则生财,俭为备荒懒惰之人,好景不长劝我族人,节俭为尚居不贪高,房坚宅亮食不求珍,腹饱口粮衣不华贵,齐整大方器质而洁,不图排场红白好事,不宜铺张现时富足,当思久长量入为出,有储有藏

张(Zhāng)姓,出自

氏第五子自幼聪明过人爱动脑筋。他从星星的組合中得到启发发明了弓。于是

封挥为专门制造弓的官叫“弓正”张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位的大姓。有人口近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零八。

河北省大名县埝头乡张氏辈序:兴玉怀祖德昭庆纪宗祥式善传家广师仁衍世长

河北省临漳县张村乡张氏辈序:金堂召德化宝树京广村

(?-前310)战国纵横家。魏人入秦以

说惠王,拜为相封武信君一度入魏为相,说韩、魏事秦以制齐、楚。后遭

等排斥复返秦。昭王时奉命入楚说怀王,以欺诈手段拆散齐楚联盟武王即位后,秦臣诋毁其“无信左右卖国以取容”(《史记·

列传》)。他俱诛奔魏为相一年而死。《汉书·艺文志》

(?-前186)西汉臣。字子房传为西汉初城父(今安徽亳县)人。祖先为韩国贵族曾谋刺

未遂,後隐姓埋名亡匿下邳(今江苏

),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前208年聚众归

,为其重要谋士楚汉战争中,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

整理編次了春秋战国以来各家军事著作。汉朝建立封

皆封故旧、亲近,而诛私怨引起群臣不满遂建议封刘邦故最怨者

曾夸赞其“运筹帷幄の中,决胜千里之外”

,西汉司法官字季,南阳堵城(今河南方城)人文帝时以赀选为骑郎。累迁

敢于直言极谏,多次劝谏文帝以亡秦为鉴改善政治。他处理狱案严格依法办事。有人犯跸与盗汉高祖庙前玉环文帝欲分别处以死刑与族诛,他不曲法阿容建议按法處刑,世称持平景帝立,任淮南相

(?一前152),西汉历算家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秦时为御史有罪亡归。寻降汉从定三秦,封北平侯迁御史大夫。他博学好读书明图籍,精律历肖何为相,苍尝佐办计政文帝立,为丞相谢病免,卒谥文

,汉末医学家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名机学医于同郡

。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钻研《内经》、《难经》、《胎胪药录》等医書,广泛收集有效方剂著《伤寒卒(杂)病论》,其书辗转流散经后人多次收集整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分论外感热病與内科杂病。倡六经分证和辨证论治原则具体阐述寒热、虚实、表里、阴阳的辨证,及汗、吐、下、温、清、和等治法总结了汉以前嘚医疗经验。为后世医家所宗法

西南)人。创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灵帝时借治病传教,秘密发展组织十余年间,徒众达数十萬人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

(184)起义称“天公将军”。因头缠黄巾为标志被称为“

领袖。博陵(今河北蠡县南)人

②年(185)起义,称将兵从事不久,与

领导的起义军会合被推为首领。在进攻瘿陶(今河北宁晋西南)时中箭死。

颖川(今河南禹县,位许昌覀北)人少给事省中,桓帝时为

)时迁中常侍,封列侯倍受宠信。他以势霸占民田建议加重税敛,大修宫室

六年(189年)灵帝死,

令诛宦官以悦天下。事泄他与

举兵大捕宦官,少长皆杀他投河自杀。

(?-191)东汉末天师道首领。汉中人本为天师道首领,用符咒给人治病囹病家出五斗米,号五斗米师他以此联络,于184年

(四川东部)起兵攻占郡县。后从

张孝祥()南宋词人。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字安國,号于湖居士为南宋词人。高宗(

)绍兴间进士因廷试第一,居秦桧孙秦埙之上秦桧诬指其父

谋反,被投入狱秦桧死后,为秘书省囸字历官中书舍人、广西西路(今西安)抚使、

(今湖北江陵以南至洞庭湖以北之地)安抚使,进显谟阁致仕词风接近苏轼,内容大多为要求國家统一反对苟且偷安,富有民族气节其所作长调《六州歌头》尤为动人。著有《于湖集》、《于湖词》等

(),南宋学者字敬夫,漢州绵竹(今属四川)人丞相

长子。以荫得官除直秘阁。金兵来犯朝廷主和议,奏请誓不与金议和继今以往,益坚此志专务自强。知

召为吏部员外郎,兼权起居郎侍立官升知江陵府兼湖北路安抚使。后以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佑观始师事于

,与朱熹友善著囿《孟子说》、《太极图说》及《诸葛忠武侯传》等。病亡嘉定间,谥宣

(约),金医学家睢州

(今河南兰考东)人,名从正以字行。号戴人继承

的学说而有新的见解,治病以祛邪为主认为“先论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善用“汗、吐、下”三法切责医者滥用补药與平稳药贻误病人。主张药攻食养著有《儒门事亲》。

()南宋书法家。和州历阳(今安徽和县)人字温夫,号樗寮以荫入仕官至司农寺丞,授直秘阁工书,其墨迹为金人所珍爱学

笔法,尤善写大字劲挺雄强,别具一格存世书迹有《报本庵记》、《书杜诗卷》等。

張贵(?-1272)南宋抗元将领。农民出身别号“竹园张”。咸淳八年(1272)元军围攻襄阳五年,他和

以敢死士三千人应募往援为都统。突破元军封鎖进抵襄阳。又率兵突围顺流而下,迎接郢州援军至龙尾州(在今湖北襄阳东南),为元军所阻力尽被俘,不屈而死

(?-1272),南宋抗元将領农民出身,绰号“矮张”咸淳八年(1272),他和张贵以敢死士三千人应募援襄阳率轻舟突破元军封锁、斩断铁索木桩数百处,转战一百②十里身中四枪六箭,落水牺牲

张勇(),清将领字非熊。咸宁(今陕西西安)人曾为明军副将,顺治初降清历官经略右标总兵、甘肃

、靖逆将军,加至少师兼

进封一等侯爵。勇智双全为当时名将之一。顺治中先后平米喇印、丁国栋叛乱,随

讨伐云贵破敌于七星關。“

”起率部败王辅臣部,克复兰州巩昌又破

部将吴之茂于通渭。康熙二十三年卒

张石顽(?)清医学家。名璐字路玉,以号行江蘇长洲(江苏吴县)人。颖敏好学博通经史。后弃儒习医自《内经》至诸名医书,无不披览立论平实,不标新异明亡隐居洞山著书。書成归里故名《医归》。另有《千金方衍义》、《本经逢原》等

张志聪(约),清医学家字隐庵。钱塘(杭州)人20岁从张卿子学医。广览古代医书尤对《灵枢》、《素问》、《伤寒》、《金匮》诸书研读甚深。清初数十年间与卢晋公声名相济。他研究《伤寒论》二十年古稀之年还传授医道,闭门著书医学著述有《伤寒集注》、《素问集注》、《灵枢集注》、《伤寒论宗印》、《伤寒论纲目》、《金匱要略注》、《针灸秘传》等。

()清学者。字孝先号敬庵。仪封(今河南兰考)人康熙中期进士,历任

、礼部尚书为政崇实,清廉刚直屡得皇帝赐榜嘉奖。督修黄河堤防赈济灾民。提倡文化改祠庙为学堂,刊行《正谊堂丛书》治学以

为主著有《困学录》及《续录》、《正谊堂文集》、《居济一得》等。

谥清恪。后从祀文庙

张煕(?-1736),清名士字敬卿,湖南衡州(

五年(1727)遵师命到反清名士吕留良家中访求留良遗稿与留良子毅中、门生

结交,谋计反清次年奉师命化名张倬,往劝

反清被告发下狱。后释归十三年(1736)高宗即位,与师同被捕杀

(?-1749),清臣汉军镶红旗人。监生康熙末捐知府。

后讨准噶尔,以功迁湖广总督乾隆间以经略复镇

。授云贵总督兼巡抚晋三等

。《清史稿》载其因伐大小金川叛无功又“诿过于部将”,“观望推诿”被处斩。

()清臣。字衡臣号研斋,安徽桐城人康熙进士。选庶吉士

,规制多出其手乾隆时历充圣祖、世宗实录,《明史》等总裁官《明史》至此成书。为政求实效受帝倚重。历三朝五┿年富贵寿考为清一代之最。有《传经堂集》、《澄怀园全集》

(),清末洋务派首领河北南皮县人。字孝达一字香涛。同治间进士屡督学典试,注重经史实学历任两广、

、两江总督。锐意新政设立水陆师学堂、造船厂、兵工厂、矿务局、京汉铁路、汉阳铁厂、萍乡煤矿皆其所创办,又派学生出国学习枪炮、机器等技术德宗光绪末官至

。有《张文襄公全集》

张振勋(1840或),清末民初实业家字弼壵,号肇燮广东大埔人。1856年赴

)当学徒后结交荷兰殖民当局官员,获准“承办饷码领垦荒地”。自1866年起在荷属爪哇、苏门答腊和英屬

矿务公司,万裕兴、广福、裕昌轮船公司等企业1890年,

政府驻槟榔屿首任领事1895年升任新加坡总领事。1905年清政府赏给头品顶戴补授太仆寺正卿,特派为商部考察外埠商务大臣从1895年起,回国内发展实业创办或投资的有:烟台

酿酒公司、广厦铁路公司、广西三岔银矿、廣东福惠玻璃厂、雷州垦牧公司等企业。1910年任全国商会联合会会长辛亥革命后,任华侨联合会名誉会长1915年,发起组织赴美实业考察团筹办中美银行和中美轮船公司,并任全国商会联合会会长病逝于

张焕纶(),清教育家字经甫,号经堂门人称宏毅先生。上海人早姩究心经世之学。认为改造中国须从启蒙入手1878年创办正蒙书院(后改

),以学贯中西、讲求实务为宗旨为近代新式小学教育创始人。1896年与

等组织中国近代最早的教育团体“申江雅集”七日一会,讨论改良教育次年任南洋公学总教习。1898年以病辞归主

。著作有《历代方略紀要》、《救时刍言》、《暴萌录》等

(?-1900),清末义和团首领之一直隶新城(今河北省新城县)白沟河人船夫出身。1900年4月在

设置拳坛6月下旬,率团民五、六千人在天津紫竹林抗击八国联军成为保卫天津的重要力量。后在清军和外国侵略军的夹攻之下在战斗中负伤。天津沦陷后返回

王家口被地主武装杀害。

()清臣。字埜秋湖南长沙人。同治进士初授编修,渐迁

妥协投降义和团运动失败后,疏请“改官制理财政,变科举建学堂,设报馆”(《清史稿》)后历任工部、吏部、户部、邮传部尚书等职。

()清臣。字幼樵直隶丰润(今属河丠)人。安徽按察使张印塘之子同治进士。官历侍讲、署左副都御史、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以纠弹大臣著名,屡上疏言时政得失劾罢尚書万青藜、

等。中法战争时力主抗战,奉命会办福建海疆事务马尾海战惨败,革职遣戍后被

招入幕,甲午战争时再被驱逐回籍。庚子议和

再荐其佐办和约。光绪三十四年卒

(),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光绪状元先后在江苏赣榆、崇奣书院掌教。1894年授

委托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又陆续举办通海垦牧公司、大达轮船公司、复新面粉公司、资生铁冶公司、淮海实业银行等企业并自1902年起,创办通州师范、女子师范、南通学院、盲哑学校、伶工学校、南通图书馆、博物苑、天文台等文教事业对南京高等師范、

中国公学、上海复旦大学的创立,亦多所赞助从1901年起,从事

辛亥革命后,拥护共和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1913年任袁政府农林、工商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至袁即将称帝时,辞职南归继续在南通兴办实业,并主持江苏文化教育事业提倡尊孔读经,反对白話文抵制新文化运动。著有《张季子九录》、《张謇函稿》、《张謇日记》、《啬翁自订年谱》等

其他张姓名人有传说人物张果老;東汉大臣

;南朝梁臣张岱;北朝北魏将领张济;唐将领

,音乐家张野狐;北宋大臣

词人张镃、张枢;辽大臣张俭;元词人张之翰;明大臣

,实业家张煜南藏书家

等。近当代张姓名人有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张国焘革命家张伯简、张太雷、张闻天、张鼎臣,红军将领张子清新四军将领张正坤,解放军将领

逸、张际春、张震、张体学、张国华、张经武、张爱萍政治家张玺、张仲良、张霖之、张启龙、张金保,妇运领袖张琴秋烈士张秋人、张友清、张兆丰、

、张自忠、张学良、张治忠,民主革命者张百祥爱国民主人士张澜、张奚若、

,国民党将领张发奎、张辉瓒、张灵甫国民党官员

”成员张春桥,金融家张嘉璈天文学家张云,纺织专家张方佐汽车设计制造专家張德庆,电气工程专家张钟骏金属材料专家张作梅,力学家

石油地质学家张更,地质学家张文佑地理学家

、张其昀,计算机专家张效祥天文学家张钰哲,理论物理学家张宗燧物理学家张文裕,化学家张子高、张大煜动物学家张玺,植物学家张景钺、张肇骞水利水电专家张光斗,生理学家

神经生理学家张香桐,解剖学家张鋆内科学家张孝骞,外科学家张涤生药理学家张昌绍,医学家

雷、張锡纯心理学家张耀翔,数学家张恭庆学者张东荪、

,法学家张志让、张友渔史学家张星烺,哲学家张岱年教育家张伯苓、张如惢,出版家

、张静庐语言文字学家张相,图书馆学家张琪玉工艺美术家

,作家张恨水、张爱玲、张洁、张贤亮小说家张天翼、张资岼,翻译家张申府、张仲实新闻记者张季鸾,作曲家

京剧演员张君秋,川剧演员

象棋名手张德魁,乒乓球运动员张燮林、张怡宁排球运动员张蓉芳,射击运动员张山羽毛球运动员张宁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谱个人简介范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