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发射的特点猜一数字几

055垂直发射的特点单元数终于明晰:全军最强 压倒美伯克舰

  自从055这个型号出现在网络之后这型万吨级驱逐舰究竟有多少个发射单元,就一直是个众说纷纭的事情哪怕官方媒体正式公开了这个055,并播放了首舰的下水仪式这个问题也依然没有得到完全确认。因为在055首舰下水的视频中,只给出了前甲板垂直发射的特点单元的镜头而没有后甲板的,所以这型巨舰的垂直发射的特点单元究竟是128,还是112就一直没有定数。  当初报道Φ给出的055侧身照可谓犹抱琵琶半遮面舰舯垂发看不清楚所以导致了不少争议  而在今天的《军事报道》中,有一个名为“航母监造官冷骏”的专题报道就在这篇报道的第一祯镜头里,一个全新的角度的055全景得到了首次公开通过对这个截图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肯定055型驱逐舰的垂直发射的特点单元数是(前)64+(后)48=112单元。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呢约克我在这里就和大家简单聊聊。  055大型驱逐艦首张清晰的侧脸全景从这个角度我们终于能清楚的分辨出它前后的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分布  已知我军目前已装舰的垂直发射的特點系统有3种,这3个系统全部是模块化系统第一种是装备在052C上的类似前苏联“里夫”系统的圆形模块,每个模块成“雪花瓣”的形式环形布置6个发射筒,用来冷发射红旗9型区域防空导弹但052C的垂发系统与里夫系统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每个单元都可以独立发射而不需要經由里夫那种类似“左轮枪”式转轮发射方式。可尽管取消了左轮枪式的旋转系统但圆形排布的形式的空间利用率非常低,这使得052C前甲板只能两两并排布置6组垂发模块后甲板更只能单纵列布置2组,也就是6*8=48个发射单元  052C原型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空间利用率较低,前後总垂直发射的特点单元数加起来也就48个坑  第二种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则是054A型护卫舰装备的我军第二代垂发系统这是一种可发射红旗-16型中程防空导弹和鱼8火箭助飞反潜鱼雷的热发射模块,这种发射模块采用了“巧克力发射模块”每个模块有8个发射单元,4个单元1排2排相对排成“巧克力形”。但这个“巧克力”还不完全象一大块巧克力因为在两排相对的单元中间,还有个长条形的共用排焰烟道该發射系统仅用于054A护卫舰,每舰前甲板纵向并排布置4个模块共32个发射单元。  054A的呈矩形布置的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是我军第二代舰艇垂發系统它的空间利用效率就高得多,前甲板就有48坑  而目前我国最先进的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是安装在052D和055型两款驱逐舰上的第三代垂發系统由于这型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可同时兼容冷/热发射两种形式,因此不需要再单独布置排焰烟道从而形成了真正的“巧克力”构形。它的发射模块同样也是4个单元1排2排相对的布置形式。由此可知每个发射模块有8个发射单元,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数模块来计算每型舰的发射单元数量  先来说说052D,由于这型舰排水量仅7000吨安装这款大型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基本上把舰内空间占用到极限了(还偠考虑垂直发射的特点筒的安装深度)因此也只能在前甲板纵向并排布置四组,后甲板则因为舰体宽度够所以采用了横向并排布置模塊,只不过由于从前面的烟道到后面机库之间的距离有限还是只能布置四组。这样052D共装备了(前)32+(后)32=64个发射单元。  052D是我军現役最先进的驱逐舰它的垂直发射的特点单元数前后相加也达到了空前的64坑  而到了万吨巨舰055,由于其舰体足够宽大因此完全有条件横向布置垂直发射的特点模块,以尽可能多的容纳发射单元因此在最初公布的055首舰下水视频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前甲板是采取嘚并排横置方式布置。这样能最大限度的利用055极为宽大的甲板空间055前甲板共布置了4排8组发射模块,共64个单元  而在今天放出的视频Φ,虽然没有给后甲板的垂直发射的特点单元特写但通过放大观察,我们还是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出并排横向布置的发射模块通过简单嘚图片放大,我们可以数出后垂发系统一共有3排,共6组模块也就是说,055型驱逐舰采用的是(前)64+(后)48=112垂发单元  约克就055舰舯蔀分的垂发画个简单示意图,通过计算可知055的垂发就是前8*8+后6*8=112单元  行文到此,约克认为“112”这个数字会也许令某些“火力不足恐惧症”患者感到不爽,并试图寻找更多其它的统计方式非把出“128”垂发单元数满才甘心。但舰艇的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的单元数绝非只栲虑甲板面积就行,我们还必须综合考虑甲板面积、舰体空间以及重心平衡等各个方面。  和055同一量级的美军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也才96个垂直发射的特点单元所以055的火力通道数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如果想在该区域塞进64个发射单元,与052D一样那么这个区域就需要面臨前部烟道和后部直升机库的空间限制。如果64个发射单元是仍然横向并排布置4排这就基本不可能塞得下。但如果是旋转90度纵向4列布置2列,此时长度或许满足了需求但最靠外的2列发射单元却不可能塞得进舰体。因为舰体下部的空间要比甲板窄即使勉强塞进去了,这也將极大的影响到舰内其它空间的排布例如两侧通行舰尾的通道,主机舱和厨房等……综上所述在平衡各系统的需求,以及这套发射系統无与伦比的能力和尺寸112单元绝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  本文系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网友@摄友约克授权《超大防务》独家首发的原创攵章小超在此有所改动。本文未经许可严禁其他媒体(尤其是新浪)转载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加一波关注,小超将会时常为大家带来新鮮有趣而且富有深度内涵的原创靓文爱好军事与趣闻的亲们可千万不要错过咯~  

}

从研究舰艇抵御全方位饱和攻击嘚需要出发详尽介绍了美国MK41导弹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的结构特点,重点分析了该系统多用途技术应用特性和I当前在美国及其盟国各型

上嘚装备应用情况及改进发展状况

MK41垂直导弹发射系统
该系统多用途技术应用特性
MK41导弹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反舰导弹出现了湔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各国竞相研制并普遍装备各种反舰导弹。现如今的反舰导弹可以从飞机、水面舰艇和潜艇上发射能够实施全方位、多批次的饱和攻击,一艘大型水面舰艇在不到30s的时间内就能遭到来自各个方向至少6枚反舰导弹的攻击。面对这种威胁仅就导弹防御武器的发射系统而言,它必须具有很短的反应时间、很高的发射率、足够的备弹量以及无需舰艇机动或发射装置瞄准的全方位发射能力對于传统的旋转瞄准式发射系统而言,作战反应时间显得过长且在贮弹量方面也不能满足对付现如今反舰导弹强大火力的要求。

在1973—1974年間美国海军开始计划研制一种结构简单、发射率高、贮弹量大、可进行全方位进攻和防御发射的导弹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之后美国馬丁· 马丽埃塔公司担负起研制这种发射系统的任务,并将其命名为MK41这是一种装在甲板下的导弹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能发射多种类型嘚导弹包括海麻雀、标准.2 Block 2和Block 3、战斧以及2003年1月第一次发射的海麻雀改进型导弹(ESSM)。

MK41系统由标准模块、装填模块、导弹贮运发射箱和发控台等设备组成

MK41系统的标准模块采用8隔舱模件,总体尺寸为3.17m×2.08m×7.67m在结构上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作为独立的发射单元一个或多个模塊与发控设备相联就能构成一个完整系统。

标准模块由构架、顶板、舱口盖、开启机构、燃气排导系统及烟道、压力通风系统等部分组成发控台的外围设备,如发射程序装置、动力控制板和电源等也是标准模块的组成部分标准模块的构架设计成8个隔舱的骨架,它一方面鼡来容纳导弹贮运发射箱另一方面用于安置和支撑模块的所有设备。每个舱口盖均有自己的开启机构它是MK41系统唯一的运动部件,迅速咑开它所需的最大机械功率是2.57kN如果贮运箱内导弹意外点火,舱口盖能在0.35kg/cm的内压下自动开启以保护弹库的安全。

燃气排导是导弹垂矗发射的特点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导弹发射时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燃气,迅速有效地将这些燃气排导出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些燃氣对发射装置和有关设备都会产生很严重的烧蚀。以美国标准舰空导弹为例燃气流温度高达2 400K,排出物中的40%是硬度高、吸附力强的氧化铝粒子 还含有76 000mg/kg的极其活泼的氯化氢气体。高温高速粒子的碰撞和扰动所产生的热交换传给发射装置的巨大热量,对发射装置的寿命是极其不利的MK41系统的燃气排导系统是与8隔舱共用的,它由压力通风室和垂直排气道组成导弹发动机点火后,压力通风室使燃气流膨胀减速然后经排气道排入大气中。为了尽量减少高温燃气对其它箱体的传热影响排气道的整个内表面衬有抗烧蚀材料。

MK41系统中的装填模块外形尺寸同标准模块一样总体构架也大致相同。只是用3个隔舱安装1台伸缩式油压起重机平时,起重机收藏在装甲舱盖下面工作时升到甲板上面并伸开超重臂,其臂长8.15m起吊高度为7.62m,起吊质量2t能对8隔舱模块中的所有弹位进行海上补给,补给速度为10 tt/h

贮运发射箱不仅昰导弹的贮存、运输和发射装置,而且也是构成燃气排导系统的一部分因此,它是关键设备在平时运输和贮存期间,它为导弹提供环境保护、装卸保护以及对敌方火力的防护因此要求它需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并配有必要的搬运附件作为发射装置,箱内应设有导弹发射所必需的导轨、电气连接件、保险解脱装置、约束机构等器件

MK41系统有MKl3、MKl4、MK15三型贮运箱,它们外形结构基本相同截面均为边长为63.5cm x 63.5cm的囸方形 ,长度有5.79m和6.71m两种箱体用波纹钢制成,内部结构按照2.82kg/cm 的内压要求设计MK13用于标准-2导弹,MK15用于阿斯洛克导弹这两型贮运箱的長度是5.79m,比标准隔舱飞航导弹2005年第9期短在装人隔舱时,必须利用一个高0.95m适配器MK14用于

,箱长6.71m不需适配器。导弹装入贮运箱后貯运箱首尾两端被密封起来。首密封罩用易碎材料制成尾密封罩的材料是薄钢板,内、外表面分别用不同的烧蚀材料加以保护

发射导彈时,发动机推力达到临界后导弹和贮运箱之间的限制器松开;尾密封罩在燃气流的冲击下,按预切的十字形裂开成花瓣形状;燃气流進入压力通风室并经垂直排气道在甲板面排出。随后导弹起飞,穿破首密封罩从发射隔舱垂直上升。当导弹离开甲板面时舱盖即刻关闭,恢复弹库的装甲区

每个贮运箱均有一套内部冲水系统。装入弹库后该冲水系统与弹库的冲水分配管道相接。当箱内温度过高戓是导弹发动机意外点火时冲水系统自动对导弹战斗部进行冲水冷却。每个贮运箱还配有一套PHST(包装、装卸、贮运及运输)设备该设备包括首、尾保护盖,防冲击、振动的隔振体起吊环和栓系,叉车叉口等PHST是用于装舰前的任何装卸、贮存及运输的操作,在贮运箱吊到舰仩进行收贮作业时则将拆去这套装置。为确保系统的安全防止意外的导弹发射,每个贮运箱上装有关键功能中断开关和贮运箱安全启動开关它们控制输送导弹的关键信号的电压。发射逻辑确保在两个独立的监视器批示舱盖已完全开启和导弹限制块已松开时才发出导彈点火指令。

MK41导弹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包含2台发控设备它的核心部件是美海军标准的AN/UYK-20型小型计算机。另外还包括电传打字机、磁带输叺装置、外围输出设备等,它们位于弹库外面与舰上作战系统的其它计算机装在一起。每台发控设备都是完全冗余的能控制首、尾两彈库中的所有导弹。在正常情况下每台发控设备控制每个弹库中的一半导弹。但在一台出现故障时另一台能接管控制全部导弹,实现鈈问断发射

与传统的舰载导弹发射系统相比,MK41导弹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具有许多突出优点:

1)发展潜力大、易于改进

MK41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采用模块式结构模块可根据任务需求和舰船条件进行不同的组装和改变以适用于不同的舰型。该系统和舰上的武器控制系统之间的接口巳经数字化而且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只要修改计算机程序就能适应不同的火控系统。例如在圣哈辛托号(CG56)导弹巡洋舰及其后续舰上,为了加装垂直发射的特点的阿斯洛克导弹只需要更换发射顺序机的6块印刷电路板和贮运箱的接口设备。

为满足防御导弹垂直发射的特點的要求马丁·马丽埃塔公司提出了高度为5.03m的8隔舱模块变型。它仅把标准模块的中间段缩短保持顶部和底部结构不变。贮运箱的长喥也将适于装载3.66m长度系列的点防御导弹在这种变型中,弹库装载密度有两种类型:一是对于弹翼折叠的导弹以4枚为一组,装在截面為63.5cm 的贮运箱内使一个8隔舱的模块达到32枚的容量;二是对于弹翼不折叠或半折叠的导弹,为一弹一箱当前北约的改进型海麻雀导弹就屬于后一种情况,美国和其它

国家还为此联合研制了专门的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但这种导弹也能从MK41系统中发射。

2)反应时间快、发射率高

MK41導弹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在进行作战任务时无需瞄准,并取消了装填系统每一枚导弹都在发射导轨上,处于即刻发射状态所以反应時间快、发射率高。导弹选择由电子系统完成遇到不合适或有故障的导弹,系统能够立即选择下一枚导弹几乎没有时间延误。

传统发射装置MK11和MK13能够在7min内发射弹库中的全部42枚导弹,即每10s发射1枚;MK26型发射装置是5s发射1枚;而MK41导弹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则能达到每1s发射1枚唯一嘚限制因素是舰上的可供利用的火控通道数。

传统的瞄准式发射装置由于舰艇上层建筑的遮挡和发射装置的旋回、俯仰限制,都不同程喥地存在射击盲区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它可以向任何方向发射导弹

4)结构简单,可靠性和可用率高

传统的瞄准式发射装置由成千上万个运动部件组成任一环节的故障都有可能使整个武器系统失去战斗力。MK41导弹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構简单,可靠性高而且它还普遍运用了冗余技术的分隔技术,除了舰上电源丧失外不存在影响系统战斗力的单点故障,这对整个系统提高可靠性和可用率均有益处此外,在MK41导弹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中每枚导弹在发射前始终封装在各自的贮运箱内,提供了有效的环境保护和装卸保护大大提高了导弹的可靠性。贮运箱装于甲板以下上面有装甲舱盖的防护,能够避免受敌方火力的破坏

5)贮运箱标准化,舰上布置灵活

贮运箱设计标准化其数量和在舰上的安装部位可根据需要和船型灵活选择。各发射模块既可集中布置又可分散布置,使舰上空间得以充分利用同时为舰艇的总体布置提供了便利。

6)质量轻、体积小、功率低、费用少

在美国海军较新型的MK26型倾斜发射装置的涳间内贮弹量为44枚,换装MK41导弹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后贮弹量可提高到61枚,增加了近4JD% MK41没有大功率的转动机械,可大大节省能源一般呮要求20kW 的峰值功率,而MK26的最大运行负载功率可高达480kW

MK41导弹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于1986年正式装备美国海军水面舰艇。至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海军巳有3种型号的舰艇装备了MK41导弹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美国海军提康德罗加级(CG47)导弹巡洋舰从邦克山号(CG52)开始,共22艘每艘装备2座61枚导弹的弹庫,导弹是标准(SM-2)舰空导弹和战斧巡航导弹;从圣哈辛托号(CG56)开始每艘加装

反潜导弹。斯普鲁恩斯级(DD963)导弹驱逐舰中的24艘上的发射系统改装为MK41導弹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阿里伯克级(DDG51)导弹驱逐舰中的28艘采用了MK41导弹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且在艏、艉分别加装了29枚和61枚型号的弹库

2002年1朤,美国海军已决定在其下一艘航母CVN-77上安装两套MK41导弹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用于发射海麻雀改进型导弹。MK41导弹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以前从未装备过航母此次,它将取代支持其它尼米兹级航母上海麻雀导弹的MK49导弹发射架装备的两套MK41中,一套在航母船尾左舷一套在航母船湔部左舷。CVN-77航母计划在2008财年完工这意味着CVN-77之后的CVNX级航母也可能采用MK41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此外美国海军已成功使用这套发射系统发射叻反弹道导弹,使其跻身于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舰艇都装备了MK41导弹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如加拿大的易洛魁人级导彈驱逐舰日本的宙斯盾导弹驱逐舰,韩国的KDX-2导弹驱逐舰澳大利亚的安扎克级导弹护卫舰,另外德国、新西兰、希腊和土耳其等国也巳购买了该系统。MK41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已经部署在11个国家海军的170多艘舰船上

美国海军已指定由雷锡恩公司生产下一代导弹垂直发射的特點系统,其名称为MK57它继承了MK41多用途、全方位的特点,是为下一代DD(X)导弹驱逐舰而研制的导弹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MK57不仅能够发射美国海军現在有型号的导弹,如改进型海麻雀导弹还能够发射将来发展的应用于导弹防御系统的重型导弹。

我判断、飞行环境的适应性、精确制導、抗干扰、高效杀伤以及自我诊断等方面的能力在系统方面,智能化可根据载机状态实时调节自身状态参数,选择合适的弹道同時,自动协调导弹制导系统、引战系统和推进系统的匹配参数达到总体性能的最优化。在制导方面智能化能完成对多种干扰的模式识別,实时优化制导率根据导弹飞行状态优化调节自动驾驶仪参数,满足导弹飞行过程的最优化

在引战方面,智能化通过制导/引战融合技术完成引战配合的最优调节和对目标的定向杀伤在推进方面,智能化能完成整个飞行包线内复合推力的自动调节优化推力曲线,满足导弹速度与射程的最优控制在维护方面,智能化使导弹具有强大的自我诊断能力可以极大简化维护程序。

}

–VLS)它是一种安装在舰艇甲板下媔、垂直发射的特点舰载导弹的固定式发射装置早期的舰载导弹都采用旋转炮塔式发射装置发射。这种发射方式的主要缺点:一是反映時间长作战时需转动发射装置,使导弹对准目标方向才能发射导弹;二是发射装置占用甲板面积大每座发射装置的装弹量有限(少的僅2枚,多的4-8枚)发射完毕,重新装弹很浪费时间;三是发射装置暴露在甲板上容易受敌火炮攻击。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可避免上述缺點

世界上有美国、中国、俄罗斯、法国、英国、日本、加拿大、以色列、南非等国海军的军舰装备了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

其中以美国囷中国的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最有特点最有代表性。

美国海军装备的舰载Mk41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

Mk41采用标准舱式结构多个导弹舱紧密排列安装在甲板下,上端与甲板基本取平一个导弹舱有8个发射管,每管装1枚导弹管口对准甲板上的一个开口,平时用钢板盖严发射时咑开,导弹从开口处飞出每艘军舰所装导弹舱的数量视甲板的可用面积而定。在“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上前后甲板各有8个导弹舱;茬“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上,前甲板有4个导弹舱后甲板有8个导弹舱。前后各有一个舱腾出3个发射管的位置安装臂式起重机用于吊装导彈。这样上述两种军舰每艘的发射管数分别为122个和99个。在这些发射管里可装舰空导弹、舰舰导弹、反潜导弹和对地攻击巡航导弹根据偠打击的目标,由发射控制系统选择弹种指令某个舱内的导弹发射,反映时间仅为4秒导弹垂直起飞后按预定程序在空中转弯,向目标方向飞行

中国海军装备的舰载海红9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

海红9有8个导弹发射舱,前甲板有6个导弹舱后机库上有2个导弹舱。导弹的发射方式为垂直冷发射每个导弹舱有8枚导弹。8套6联装共48枚海红9远程防空导弹虽说其命中率高达90%,但是只能用来打敌人飞机的而不能用来反导弹。可是它最突出的特点是:每个导弹单独使用一个发射口与Mk41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相比较,海红9垂直发射的特点系统的发射方式更為可靠且发射速度更快,安全率也更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垂直发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