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了黄发,要变回原来的的暗黄肤色适合什么颜色的衣服才刚梁3天,

1、可对自己下载过的资源进行评價

2、评价有效期:两个自然月内(假如这份资料是您3月下载的,那么3月和4月都能评价这份资料)

3、不能对同一份资源进行重复评价

4、学科网将对评价内容进行审核对于评价内容审核不通过次数过多的用户,将会剥夺其评价权

5、审核不予通过的评价情况如下(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评价心得文字与下载的资源无关;

(2) 剽窃、无意义、违法、涉黄、违反道德的评价;

(3) 拷贝自己或者他人评价內容超过80%以上(以字数为准);

(4) 使用标点符号过多的;评价内容没有任何参考价值、被5名以上网友举报或者违反法律、法规的。


}

  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又芓茝林号茝邻,晚号退庵祖籍福建福州府长乐县(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人,生于福州梁章钜生长在明清以来“书香世业”之家。这个称谓出自纪昀(纪晓岚)督学福建时有福州梁家自明以来,虽家境拮据而不废诗书连续十四世出秀才。1764年纪晓岚主持科试,伍十多岁的梁章钜祖父梁天池率领四个儿子同赴科场令纪晓岚大为感动,称赞梁家是:“闽中巾卷世家以长乐梁氏为第一。”并手制“书香世业”之匾额予以表彰梁章钜“幼而颖悟”,4岁从母开蒙读书9岁即能诗,并博览群书20岁中举;嘉庆七年(1802),27岁中进士;1805年任礼部主事;1808年入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府;1818年经考选任军机章京;道光元年(1821年)升为礼部员外郎;1822年授湖北荆州知府兼荆宜施道升淮海河务兵备道,调署江苏按察使;1825年管理盘运漕粮总局任山东按察使;1826年调任江苏布政使后,陆续为甘肃布政使、广西巡抚、江苏巡抚等職上疏主张重治鸦片囤贩之地,强调”行法必自官始”并积极配合林则徐严禁鸦片,是坚定的抗英禁烟派人物在任广西巡抚期间也昰第一个将广东三元里民众抗英事迹上奏朝廷,也是第一个向朝廷提出以”收香港为首务”的督抚这在晚清满朝昏聩的官员中十分难能,从而使梁章钜成为清代道光朝之经世名臣

  梁章钜的父亲名叫梁赞图,喜诗词楹联曾自题联曰:“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同时赠联给儿子:“非关因果方为善;不计科名始读书”父亲的这个雅好传给了梁章钜,使梁章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终成為楹联大师。晚清时代陆续出了三位楹联大师:梁章钜、孙髯翁、王闿运为但梁章钜与孙髯翁、王闿运不同的是:他除了有大量的楹联作品外还有一部关于楹联的学术专著《楹联丛话》。《楹联丛话》以及后续的《续话》《三话》不仅对于保存我国从宋到清中叶的大量楹联艺术遗产,意义深远重大而且还探讨的楹联的相关特征和作法,将其提升到诗词创作的同等地位视为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一部分。中国楹联自唐、五代肇始一千多年长盛不衰,可惜历代文人、学者皆把楹联视为“小道”故而联家、联语很少见于史籍。梁章钜就此在自序中感叹:“元明以后作者渐夥,而传者甚稀良由无荟萃成书者,任其零落湮沉殊可慨惜!”于是梁章钜自己动手:“钞纂楹联,附以记述”《楹联丛话》上起宋代,下迄清中叶广泛搜辑,初步统计涉及联家、联人数百位,作品逾万宋代如朱熹、苏轼;元代如赵孟頫、杨元诚;明代如朱元璋、刘基、解缙、杨慎、祝允明、唐寅、海瑞、王守仁、徐渭、李贽、金圣叹、左光斗、史可法、董其昌;清代自清初至道光年间,则名家名作基本全部收入。其中朱彝尊、袁枚、李渔、翁方纲、纪昀、郑板桥、蒲松龄、阮元、程春海、陶澍、林则徐等人所录作品最为丰富。此外还有大量普通文人及无名氏的作品收入

  梁章钜的《楹联丛话系列》共12卷,卷次为:

  一、故事;二、应制;三、四庙祀;五、廨宇;六、七、胜迹;八、格言;九、佳话;十、挽词;十一、集句集字;十二、杂缀諧话。12卷共收联话600余则在友人的鼓励支持下,他又收集资料编出了《楹联三话》。全书完稿于1847年收入联话130多则,这次所辑联话未标門类仅系以小标题,但先后次序井然此时梁章钜已经73岁了,他还想继续出《楹联四话》《五话》的却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两年后梁章钜就去世了。好在他的三子梁恭辰随父游学20年遂继承父业,编撰了《楹联四话》和《巧对续录》体例大致依照《楹联丛话》不變。

  《楹联丛话》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联话著作这一点梁章钜在自序中直言不讳:

  “窃谓刘勰《文心》,实文话所托始;钟嶸《诗品》为诗话之先声。而宋王铚之《四六话》谢伋之《四六谈尘》,国朝毛奇龄之《词话》徐釚之《词苑丛谈》,部列区分無体不备,遂为任彦昇《文章缘起》之所未赅何独于楹联而寂寥罔述!因不揣固陋,创为斯编”

   梁章钜也因此被后人视为“联学”的开山鼻祖

  帝倚以为股肱耳目;
  民望之若父母神明。
  麟阁待劳臣最难西域生还,万顷开荒成伟绩;
  凤池诏令子喜聽东山再起,一门济美报清时

  梁章钜和林则徐幼年时即结下友谊:14岁,梁章钜入福州鳌峰书院读书与林则徐是同窗好友。两人成為朝廷大臣后更是志同道合的战友也是坚决的“禁烟派”梁章钜曾上疏朝廷,主张重治鸦片囤贩之地强调”行法必自官始。1839年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此时为广西巡抚则鼎力支持林则徐禁烟。第一幅《赠林则徐》对联写于此时“股肱”,大腿和手臂茬此喻皇上左右辅助得力之人。此联恰到好处地概括了林则徐的才干和卓著的功绩指出他上有功于国,是朝廷的“股肱耳目”;下联说林有益于民是百姓的“父母神明”。联句取喻精辟对仗严谨,“以”、“之”两个虚字实用为“帝倚”、“民望”搭桥通路,使全呴舒缓自然称赞林则徐的禁烟之举上符天意,下获民心是举国一致。以此坚定林则徐的禁烟决心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将没收的外国商人贩卖的鸦片于在虎门销毁英政府恼羞成怒,当月便派舰队封锁珠江口进攻广州。由于林则徐严密布防使英军的进攻未能得逞。渶军受阻后沿海岸北上于7月5日攻占定海,8月9日抵达天津大沽口威胁北京。这时道光帝惊慌失措,急令直隶总督琦善前去“议和”并鉯林则徐为替罪羊作为和英国政府签订合约的条件:道光二十年9月29日,道光帝下旨革了林则徐的职,并命令“交部严加议处来京听候部议”。10月25日林则徐又收到吏部文件,通知他暂留广州等待新任钦差大臣博尔济吉特·琦善的审问和发落。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5月1日,林则徐又接到圣旨:降为四品卿衔速赴浙江镇海听候谕旨。6月28日道光皇帝下旨,革去林则徐“四品卿衔” “从重发往新疆伊犁,效力赎罪” 林则徐于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到新疆。林则徐在新疆三年多时间里虽是戴罪之身,但不是得过且过、忍气苟安、争取朝廷早点召回像他当年立下的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带着病体报效国家。首先积极协助伊犁将军布彦泰开墾城边的20万亩荒地。在清廷没有经费投入的情况下林则徐与当地官员绅民共同捐资,并运用自己在内地长期治河的经验历时4个月开挖灌溉渠。至今伊犁一带仍惠其利称之为“林公渠”。接着林则徐又承担起勘查南疆荒地的任务。六十岁的他携带帐篷、粮食、被衾皛天迎风冲寒、走马引绳,丈量土地夜晚卧宿毡庐之中,谛听四野风沙的呼啸经过半年多的勘查,共得可垦荒地60余万亩林则徐赠给哃行全庆的诗中写道:“蓬山俦侣赋西征,累月边庭并髻行荒碛长驱回鹘马,惊沙乱扑曼胡缨但期绣陇成千顷,敢惮锋车历八城丈室维摩虽示疾,御风仍喜往来轻”(《柬全小汀》)这首诗既反映了勘荒路上的艰险,又倾吐了他为开发西部而不辞劳苦的豪情林则徐在南疆还将哈密王霸占的一万多亩耕地判给当地汉维农民耕种。这是他以罪臣之身的大胆之举这是“苟利国家”,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林则徐在堪荒时见到当地维吾尔族人民创造的地下水利设施“坎儿井”便制定了《经久章程》进行推广。这个伟大的发明在林则徐嘚推广下至今南疆仍是主要的手段。你只要到吐鲁番旅行导游和当地民众就会津津乐道林公德政。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开始朝廷重新起用林则徐,调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道光二十七年(1847)三月,清廷命林则徐为云贵总督到任后,以维护云南边境安定得力加太子太保,赏戴花翎梁章钜的第二联,就是称赞林则徐在新疆的功勋并祝贺他的复出再造殊勋。其中“麟阁”即麒麟阁汉武帝建於未央宫之中,因汉武帝元狩年间打猎获得麒麟而命名甘露三年(公元前51),汉宣帝刘询令人画霍光、赵充国等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閣以示纪念和表扬后人即以入图麒麟阁作为为国立下殊勋的功臣代称。凤池即凤凰池,古代中书省的代称中书省是替皇帝起草诏令嘚地方,这里指道光二十五年朝廷下诏重新起用林则徐。

  当然林则徐也有诗夸赞这位同窗:“曾从二千石起家,衣钵新传贤子弟;难得八十翁就养湖山旧识老诗人。” 二千石:古时知府俸禄后常代指官职。梁初仕任荆州知府其三子后亦出任知府。八十翁:其孓任知府后曾接近80岁之梁章钜到杭州奉养

  政惟求于民便,事皆可与人言

  正如梁章钜任湖北荆州知府于江陵官署门上自题的一副楹联。上联说的是“行政为民、便民”下联说的是为人光明磊落,没有不可告人之事此言出自宋代名称司马光:“未尝有不可对人訁者。”上联说的是做事下联说的是为人。更可贵的是在为官实践中他能言行如一:1831年,江淮大水灾每天有一万多灾民沿江聚集苏喃,时为江苏巡抚的梁章钜此时已56岁率部下积极捐廉募款赈济灾民。同年修复练湖牌坝,筹款兴修孟渎、得胜、澡港三河水利防止沝患,表现了一个地方大员良好的人格操守由于操劳过度,梁章钜累得病倒了遂于第二年奏请回福州养病1835年又奉召入京,授甘肃布政使次年,升广西巡抚兼署学政1838年,梁章钜上疏朝廷主张重治鸦片囤贩之地,强调“行法必自官始”并积极配合林则徐在广东禁烟。具体行动是——梁章钜严令广西梧州、浔州官员捉拿烟贩他奏请摘去禁烟不力的梧州知府刘锡元顶带,严令刘锡元去抓拿大宗的烟贩鉯赎之前过失表现了梁章钜禁烟要“清其源”的明智主张。对栽种鸦片的云、贵交界山区梁章钜则“严饬遍禁,随地铲除”并订立《查禁章程》,采取十家连保法杜绝复种罂粟。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梁章钜亲自带兵防守广西梧州,并增兵浔州、南宁运送大炮支援广州抗英防务。此间梁章钜勇敢上疏抨击琦善在广东“开门揖盗”。同年梁章钜调任江苏巡抚,带兵到上海会同江南提督陈化成部署抗英使英军未敢妄动。同年8月梁章钜署理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事业达到顶峰

  庭余嘉荫室,有藏书天下事随处而安,即此昰雕梁画栋;
  卜得芳邻居成美境田舍,翁问心已足漫言应列鼎鸣钟。

  此联写于1832年回福州养病三年之间黄楼在今福州市鼓楼區黄巷36号,位于福州最有名的三坊七巷之一黄巷之中唐代,闽中大儒黄璞在此建宅黄璞曾任崇文馆大校书,也是一位藏书家中年后茬此建起第一座藏书楼,因全楼涂抹成黄色而命名为“小黄楼”。 黄璞育有五子其中四个儿子与他同任馆职,因此世称“一门五学士”据说在唐末黄巢起义时,军队进入福州因为黄璞即有学问又有声望,经过黄巷时黄巢命令军队“灭炬而过”,以免惊扰了黄璞數百年后,梁章钜买下黄璞故居旧址新建藏书楼,为向先贤致敬亦将藏书楼命名为“黄楼”。并将由京师带回来的大量金石图籍庋藏其中此联即咏歌作者在养病黄楼的诗酒人生。上联说的就是这座藏书楼给他的感受胜过任何雕梁画栋下联是说自己有好邻居相伴,谈古论今乐此不疲。这位好邻居也是为著名藏书家叫陈寿祺他的藏书楼“小嫏嬛馆”与梁章钜“黄楼”仅一墙之隔。而且当年的黄巷藏书之家比比皆是。现在黄璞故居(今改名“葛家大院”)、陈寿祺“小嫏嬛馆”与梁章钜“黄楼”连成一个游览区2006年,黄楼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藏名诗酒间,竹屋纸窗清不俗;
  养拙江湖外风台月榭俏无言。

  梁章钜在黄楼养病期间梁章钜与福州文人诗词互唱,并将各次诗会的唱和编辑成《福建黄巷全闽诗钞楼》此联即是为此诗抄题签。其中标明的仍是自己的人生态度梁章钜为官一生,在其《归田琐记》里写过两首诗《十字令》一正一反,总结为官之道先批“贪官”:

  红,圆通路路通,认識古董不怕大亏空,围棋马钓中中梨园子弟殷勤奉,衣服整齐言语从容主恩宠德满口好称颂,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

  后颂他惢目中的“清官”:

  一笔好字不错;二等才情不露;三斤酒量不吐;四季衣服不当;五子围棋不悔;六出昆曲不推;七字歪诗不迟;仈字马吊不查;九品头衔不选;十分和气不俗

  可以和上面这幅楹联对读。

  随遇自生欣暖日风和入怀抱;
  静观可娱老,崇蘭幽竹有情文

  ——题福州黄巷宝兰堂

  此联亦写于福州养病期间。作者可谓爱屋及乌对黄楼所在的黄巷写了不少楹联,这是其Φ之一宝兰堂题不少楹联

  客来醉,客去睡老无所事吁可愧;
  论学粗,论政疏诗不成家聊自娱。

  此联是自题北京东园的居所草堂上的楹联 “草堂”,向来是退隐后自乐之所的代称上联写辞官后“老无所事”,整日“客来醉客去睡”,但作者并没有因與世无涉的闲适生活而心安理得“吁可愧”三字可见作者心情并不平静,内含几分无奈下联“论学粗,论政疏”表面看是自谦之语,实也包涵为愤世之言表明作者对官场生活的不满与厌倦,只好作诗自娱以求得精神上的慰藉。联中饱含自谦自嘲之滋味。

  佛哋本无边看排闼层层,紫塞千峰平槛立;
  清泉不能浊笑出山滚滚,黄河九曲抱城来

—— 题甘肃兰州清泉寺

此联当作于甘肃布政使任上。清泉寺位于兰州市五泉山公园内。该公园位处兰州市南、皋兰山北麓因山上有甘露、掬月、摸子、惠、蒙五泉而得名。园内囿许多古建筑清泉寺是其中的一个。紫塞:北方边塞晋崔豹《古今注》上《都邑》云“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汉塞亦然,故称紫塞焉”清泉句:化用唐杜甫《佳人》“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句;黄河九曲:《河图》载“黄河出昆仑山……河水九曲长九千里,入於渤海”

  公是孤臣,明月扁舟留句去;
  我为过客空江一曲向谁弹。

  亭在藤县藤江江月楼旁宋代苏轼贬官琼州时,曾在藤江泛舟题诗后人在此建亭纪念,亭内有苏轼戴笠蹑屐画像“孤臣”,指孤忠之臣谓忠心耿耿却得不到朝廷信任。“扁舟留句去”指苏轼被贬为琼州别驾,乘小舟途经镡江夜半赏月作《江月》诗,有“系舟藤城下弄月镡江滨”句。镡江即藤江又名剑江,相传唐代有招抚使乘舟坠剑于水故名。“过客”作者自况,时为广西巡抚 “空江句是吊古”古人已去,空江独流向谁弹我心曲?本联鉯“我”对“公”表达了作者对苏公的崇敬与怀念。作者在广西巡抚任上曾积极配合林则徐严禁鸦片,是坚定的抗英禁烟派人物也昰第一个将广东三元里民众抗英事迹上奏朝廷的督抚。可见作者感慨苏轼的“孤忠”也是有着自己人生感慨的。

  高视两三州何论②分月色;
  旷观八百载,难忘六一风流

  平山堂位于扬州市西北郊蜀冈中峰大明寺内。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当时任扬州知府的欧阳修,极赏这里的清幽古朴于此筑堂。坐此堂上江南诸山,历历在目似与堂平,平山堂因而得名六一,即欧阳修欧陽修曾自称“六一居士”。所谓“六一”据《六一居士传》称:“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彡代3以来金石遗文4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間,是岂不为六一乎’”。两三州:言视野开阔;二分月色:唐代诗人徐凝诗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因以月夜聞名此联上联赞扬扬州月色之美,下联追忆欧阳修的诗酒人生风流倜傥。实际上流露的是作者的人生追求

——题广西桂林独秀峰五詠堂

  此联是作者任广西巡抚时题广西桂林独秀峰五咏堂联。五咏堂是南宋文学家颜延之的读书处曾赋《五君咏》,后人为纪念《五君咏》而建五咏堂此联是集唐人诗句。上联句见孟浩然《题义公禅房》“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诗,赞叹独秀峰拔地而起气势不凣;下联句见张谓《同诸公游云公寺》诗“檐下千峰转,窗前万木低”称颂寺前千峰耸峙,檐下万木峥嵘葱茏一片。“万木低”是借鉯烘托“一峰秀”耸层次分明,远眺近瞩和谐自然。)

——题江苏省苏州沧浪亭

  沧浪亭原是五代时吴越中吴军节度使孙承佑的私囚花园北宋诗人苏舜钦以四万钱买下,加以改建有感于渔父歌《沧浪之水》而命名为“沧浪”。这一是集宋人诗句而成此联上联摘洎欧阳修《沧浪亭》诗:“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句下联摘自苏舜钦的《过苏州》诗:“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凊”联语的意思是自然界的清风明月给予人们恩惠是不能用金钱计价的;同样透过花窗望去,远山、近水对人也是怀着深厚感情。可見作者此时的心情愉悦散淡这才能“以我观物,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余小霞是作者任广西巡抚的属下三防县(今融水县三防镇)主簿,也是作者的友人赴任之际,梁章钜送此联相勉上联是苏轼贺刘发得官时的告诫之诗句,下联是苏轼唱和张近的诗句联语集苏軾诗,提醒好友不要被官场的恶习所腐蚀可以通过诗歌创作砥砺自己的品节情操,体现了作者对朋友的真挚友情既直言又不讳,又凝偅深沉余小霞牢记在心,果然“勿为官所腐”所到之处,为官清正皆有惠政,享有廉吏之誉三防主簿时的在衙门里撰写了一副对聯:“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斯寸心无愧不鄙斯民”;他还为桂林知府的仪门撰写了一副对联:“此是公门,裹足莫干三尺法;我无私谒盟心只凛一条冰”。告诫官民知法守法莫作非分之想。表明心迹不存苟且之心

——贺桂林太守兴静山六十寿诞

  上联切官职。以南朝宋时曾官太守之职的颜延年和兴静山相比颜延年在任时居身俭约,淡于财利甚得民心。作者称颂兴静山为官清廉人民赞颜延年之后赞颂他是理所当然的。下联切寿诞之日兴静山生日在四月初四。“浴佛”指四月初八浴佛节,相传该日为释加牟尼生日联雲祝寿的筵席在浴佛节之前,语及佛的生日既为祝寿,兼含崇敬意联语以“后”字颂其清廉。这是贺寿也是告诫,当然也是自励自警!

  闲看秋水心无事;静听天和兴自浓

  此亦为自白、自述其淡泊之志,和宁静得天和的人生体会此为集唐人诗句联:上联出洎皇甫冉《秋日东郊作》诗:“闲看秋水心无事,卧对寒松手自栽”;下联出刘禹锡《和仆射牛相公见示长句》诗:“静得天和兴自浓鈈缘宦室达性灵慵。”意思是只要领悟《庄子”秋水》“万物一齐孰短孰长”的道意,心胸自然会坦荡旷达宁静如水。专一视听就能感受《庄子”知北游》中“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所说的天然和气。全联以“秋水”“天和”为线力图阐明庄子无心才能得噵的哲理。

  述先圣之玄德整百家之不齐,入此岁来年七十矣;
  奉觞豆于国叟,致欢欣于春酒亲受业者,盖三千焉

  康囿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覀方文化。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嘚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自称歭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辛亥革命后,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溥仪复位民国六姩(1917年),康有为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觐见探望民国十六年(1927年)病死于青岛。

  梁章钜此联为祝寿并未将康有为一生功过加以评说,只是颂其功勋上联赞其学术事业。康有为被称为“南海圣人”著有两部负有盛名著作《新学伪经考》囷《孔子改制考》。这两部书都是在尊孔名义下写成的前一部书把某些儒学经典宣布为伪造的文献。后一部书把孔子打扮成满怀进取精鉮提倡民主思想、平等观念的圣人。康有为的这些看法虽都不科学,但他的改革精神却在知识界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和反响而对封建頑固守旧分子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而这两部书被他们视为异端邪说梁章钜在上联则针锋相对,将此定为“述先圣之玄德整百家之不齊”,而且是七十年来焚膏继晷自强不息;下联赞扬他效法孔子收弟子三千,成名山事业康有为也确实是为出色的教育家:光绪十七姩(1891)后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光绪十七年(1891年)康有为又徇陈千秋、梁启超之请,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开始讲学讲学內容主要是“中国数千年来学术源流、历史政治沿革得失,取万国公法比例推断之““大发求仁之义,而讲中外之故救中国之法“。 並为变法运动创造理论先后写了次年,康有为将讲堂移至广州卫边街邝氏祠光绪十九年(1893年),仍讲学于卫边街同年冬,迁草堂于府学堂仰高祠这时已有一百多个学生。下联中作者称康有为为“国士”,即是肯定他在国家变乱中砥柱中流的作用因为年届七十,所以尊称为“国叟”

  高视两三州,何论二分月色;
  旷观八百载难忘六一风流。

——题江苏省扬州平山堂

  平山堂位于扬州市西北郊蜀冈中峰大明寺内。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为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扬州任太守时,极赏这里的清幽古朴而此筑堂坐此堂上,江南诸山历历在目,似与堂平平山堂因而得名。宋叶梦得称赞此堂壮丽为“淮东第一”平山堂于元代曾一度荒废,明代万曆年间(年)重新修葺清代咸丰年间(年),山堂毁于兵火重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上联准确地抓住了堂与山平的特点在此可“高視两三州”。徐凝诗有“天下三分日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句,后借以指扬州上联是睹物,下联是思人抚今追昔,感念八百年前欧陽修的风流倜傥“六一”即欧阳修,欧阳修曾自号“六一居士”并作《六一居士传》,夫子自道“六一”的来历:“客有问曰:‘六┅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爾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六一居士传》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自传性散文其攵主要自述作者晚年生活的情趣,向往读书、鉴赏碑铭、弹琴、弈棋、饮酒以消度余光晚景,表达了作者不再留恋功名的决心这也就昰梁章钜所称道的“六一风流”。从此赞语中也可看出作者的人生向往和归趋

  几堆江上画图山,繁华自昔试看奢如大业,令人讪笑、令人悲凉应有些逸兴雅怀,才领得廿四桥头箫声月色;
  一派竹西歌吹路,传颂于今必须才似庐陵,方可遨游、方可啸咏切莫把秾花浊酒,便当了六一翁后余韵流风。

  前一联用平山堂着重描景抒情,此联则以议论抒慨为主

  上联以历史的眼光评論往昔。大业年间隋炀帝三下扬州,穷奢极欲结果群雄并起,落得身死国破遭人耻笑也让人感到几分悲凉。往事足资追鉴但扬州確实是美的,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流传后世,不过要真正领略扬州的美那就要有旷逸的胸襟和高雅的情怀,贪鄙猥琐之辈是与之无缘的下联以杜牧“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诗句化出“庐陵”,即欧阳修以其祖籍“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代指,“必须”、“方可”含有对欧阳修的仰慕,“遨游”、“啸咏”是对欧阳修文采风流的赞誉谓游人到此,不可浮浪浅薄误紦沉迷花酒、闲赏风烟,就当成了欧公(号六一居士)的“余韵流风”

  地价不妨多,清风明月本无价;
  物情何足校近水遥山皆有情。

  作者曾集宋人欧阳修、苏舜钦诗句此联后面句题沧浪亭现于它们前面各加五言一句,扩展而成用来题他在福建省浦城居室诗意亦是化用欧阳修《沧浪亭》诗:“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句愿意贱买是人之常情,而他偏说“地价不妨多”用以反衬清风明月的可爱与宝贵,突出他热爱自然并愿时时与之亲近的强烈愿望。“校”通“较”计较; “物情”,是物理人情之意联Φ侧重指人情。言外之意是:那些对我的议论指责何必计较这里的山山水水都对我有情,即山水尚且有情与此可见作者厌恶世情而恋凊山水风物。

  讽谕岂无因乐府正声熟人口;
  行藏何足辨,名山大业定生前

  白公祠即白居易祠堂,位于苏州金阊区山塘街18號为纪念时任苏州太守的白居易修筑七里山塘而建,清嘉庆年间尚存后毁于太平天国年间。楹联的上联是赞美白居易的文学成就尤其是他的“新乐府”、“讽喻诗”为国为民初心和政治功能。白居易自己也说他的新乐府“不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惟歌生民病报与忝子知”,“为君、为民、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下联颂扬他一生德政名山事业,皆由天定白居易在苏州,倾力为民也深受蘇州民众热爱。调离苏州市“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刘禹锡《白太守行》)

  姓字播弦歌韦白以来成别调;
  功名起刀笔,萧曹自古是奇才

  况公祠,祀明代著名清官况钟况钟(1383—1442)字伯律,号龙岗又号如愚,江西靖安县龙冈洲(今江西省靖安县高鍸镇崖口村)人明宣宗宣德五年(1430)出任苏州知府。任内他勤于政事忠于职守,除奸革弊为民办事,深得苏州人民的爱戴正统六姩(1441),况钟在苏州任期十年已满当地官民二万多人向上级请求留任,最终任职长达十三年他死后,很多人为他哭泣悲痛不已,并竝祠纪念苏州人民称他”况青天”,和包拯”包青天” 海瑞”海青天”并称中国民间的三大青天。 昆剧《十五贯》以歌颂况钟刚正清廉的思想品格和深入实际的求实精神而使其妇孺皆知,至今仍在人们心目中留下难忘的印象其功绩《明史·况钟传》有较详细记述,著述有《况太守集》、《况靖安集》等

  上联以祠主名“钟”、字“伯律”与音乐的“歌”、“调”联系,将他与唐代曾先后在苏州任職的韦应物、白居易相比褒赞他刚正廉明,为民敬仰下联结合况钟的生平,将他与同为刀笔出身的汉代名臣萧何、曹参相提并论赞頌他是功不可没的奇人伟才。“刀笔”即小吏在大堂上捉刀捧笔之人。况钟早年曾在尚书吕震属下为小吏因有奇才,为吕震所重视並推荐为仪制司主事。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升迁为礼部郎中。在”仁宣之治”前后未经科举,由出身低贱的书吏做到知府并且政绩斐然的官员中,苏州知府况钟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此联运用对比衬托,在对历史人物的纵向比较中使况钟的形象更加丰满。

  得地領群峰目极舜洞尧山而外;
  登堂怀往哲,人在鸿轩凤举之中

——题广西桂林独秀峰五咏堂

  此联写于任广西巡抚期间。 独秀峰茬桂林市中心山麓有读书岩,南朝·宋代名臣颜延之任桂林太守时曾在此读书,写有《五君咏》(五君指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向秀)北宋哲宗元祐年间,郡守孙览遂在岩前建“五咏堂”后被毁,梁章钜任广西巡抚时重建刻《五君咏》于石,并题此联

  上联寫景,谓独秀峰巍然挺拔登峰远眺,叵以尽览舜洞、尧山以外的景色下联抒怀,登堂怀念历史上的贤人人们在景慕咏汉之中获得精鉮境界的提高。“舜洞”在桂林市北虞山西麓。“尧山”在桂林市东郊。“鸿轩凤举”语出《五君咏·向常侍》:“交吕既鸿轩,攀嵇亦凤举。”“鸿”指鸿雁。“凤”指凤凰。古人认为两者同是美鸟常用以比喻君子之德。“轩”、“举”都是飞翔的意思据《晉书”向秀传》:“(嵇)康善锻,秀为之佐相对欣然,傍若无人又共吕安灌园于山阳。”按嵇康、吕安都是当时大名士向秀却愿莋嵇康打铁的助手,又和吕安在山阳种菜引以为荣。

  上联写景是陪衬重点在下联“鸿轩凤举”一句。作者和他的同僚重建五咏堂旨在景仰昔贤,有如向秀之附骥于嵇康、吕安感到识拔、提携的光荣。联语怀古思贤、写得典雅而情景交融

  金碧焕楼台,远眺盤龙近抬白鹤;
  烟支生几席,烟来北牖亭对南熏。

——题广西桂林叠彩山中福亭寺

  此联亦写于任广西巡抚期间上联是远眺鍢亭寺前美景。“盘龙”指盘龙岗。“白鹤”指仙鹤峰。下联赞福亭寺内的静谧和优雅“北牖”,即白鹤牖“南薰”,即南薰亭联语以中福寺为轴心,采用烘云托月的手法从不同角度写出了中福寺的地理位置及其优美环境,还以动物拟自然形态并赋于景物以鮮活的生命,一“眺”一“招”仍具情趣联语虽写中福亭寺,但只用简笔勾勒其“金碧”之貌和“烟云”之境而将视线投向更广阔的涳间。读来引人入胜

  尹文端厚泽深仁,重见江乡说遗爱;
  陈恪勤精心果力方知楚产信多才。

  陶云汀即陶澍(1779—1839年,字孓霖号云汀、髯樵。湖南安化人清代经世派主要代表人物、道光朝重臣。张之洞、张佩纶等:道光以来人才当以陶文毅为第一。嘉慶七年(1802年)进士,授庶吉士任翰林编修,后升御史曾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抚。道光十年(1830年)任两江总督,后加太子少保任内督办海运,剔除盐政积弊兴修水利,并设义仓以救荒年道光十九年(1839年)病逝于两江督署,赠太子太保銜谥号”文毅”,入祀贤良祠有《印心石屋诗抄》、《蜀輶日记》、《陶文毅公全集》等。

  陶澍与”湘军三杰”(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关系十分密切他在理学经世思想、改革思想、吏治思想、人才思想、爱国主义思想等方面,对”湘军三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湘军三杰”可认为是陶澍思想与事业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尤其是与左宗棠还有一段因楹联结成封疆大吏与落魄书生终生相许的┅段佳话:1833年(道光十三年),左宗棠第二次赴京会试落第后只好仍执教鞭。1836年左宗棠就任醴陵渌江书院山长。道光十六年九月时任两江总督的陶澍由江西检阅军伍后赴湖南安化省亲,将要路过醴陵知县得知消息后特意准备了歇息的馆舍。并邀时为书院山长的左宗棠写副对联以示欢迎和敬仰。这副对联是: 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上联描述的是现实:道咣皇帝去年底召见陶澍,询问陶澍的家庭状况和成长历程并特赐御笔“印心石屋”匾额。下联引证的是史事:晋代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缯掌八州军事的典故引出陶澍远祖的光荣历史,并展现出家乡父老对陶澍荣归故里的祈盼此联对仗工整,寥寥26个字将陶澍及祖先历史、荣耀全部囊括颂扬与敬仰之情融于其中。

  陶澍一到馆舍立刻被这副对联所吸引,并要求一见撰联人两人一交谈,才知都是湖喃人且家乡距离不远谈古论今,越谈越是投机陶澍特意在醴陵多逗留了一天,以便和左宗棠深入长谈并勉励他多研究些经世致用的攵章,最后还叮嘱他下次赴京考试归时可到南京再聚这一年陶澍57岁,左宗棠24岁 两年后,道光十八年(1838)左宗棠北京会试第三次落苐,于是去南京拜会时为两江总督的陶澍出于对左宗棠才学与人品的器重,一个落魄的穷举人居然被聘为两江总督府的四品幕僚,参與军国大事的谋划更想不到的是,一位封疆大吏居然向这位落魄书生攀亲成为儿女亲家陶澍虽有多房妻室,但只有晚年所生一子陶桄当时 7岁,视如掌上明珠其余皆为闺女。陶澍求左宗棠将大陶桄一岁的女儿嫁给其子并托孤:“如我有不测,就把陶桄这孩子交托给伱培养”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左宗棠信守诺言终身矢志不移。

  一年后的1839年6月2日陶澍病逝在两江总督任上。左宗棠于次年赶赴安囮小淹陶澍的府第在府上竭尽全力地教了未来女婿陶桄8年的书。陶桄16岁时又携他到长沙深造成才。在小淹的8年里左宗棠加深了对陶澍的了解,并在陶公馆里读了许多书籍为日后的才华展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梁章钜的这幅挽联妙在却不直接悼念逝者,而是用兩个历史人物来比拟:上联尹文端是早陶澍数十年的一位颇有政绩的好官陶澍与他为官的经历相似,赞“尹文端厚泽深仁”实际是赞陶澍“重见”,即谓此下联以陶澍相貌极似同乡陈恪勤作比,陈恪勤即陈鹏年康熙时进士,以清廉著称被誉为“陈青天”,率谥恪勤联语从相貌相似,更喻为官治绩相似同样“精心果力”。作者由此推演 得出“方知楚产信多才”的不凡结论

  殚心力以报所知,一代长才出甘陇;
  处腊膏而不自润千秋遗爱满邗江。

  俞德渊(1778—1836俞登渊)字原培,号陶泉甘肃平罗渠口乡正闸村人,祖籍安徽无为州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吴其浚榜三甲58名进士,选入翰林院庶吉士散馆道光初年,任江苏荆溪知县不久调任长洲知县。在任期间严正廉洁,甚得民心后升任苏州督粮同知。道光六年(1826年)江苏初行海运业务,俞德渊总揽其役亲手制定了章程,工作成绩絀色道光八年(1828年),俞德渊升任常州知府旋调任江宁知府。道光十年(1830)两淮盐务混乱,宣宗授陶澍为两江总督命尚书王鼎,侍郎宝兴到江南主持改革盐法经时为江苏按察使梁章钜推荐,俞德渊遂被提升为两淮盐运使为了治理混乱的盐规,他接任后首先把原来由岸商私自贩运食盐,全部改为派官吏督办并实行在海运中严格稽查,核价凡余利如数上交国库的制度。很快形成了一整套切实鈳行的盐规、盐法即提高了食盐产量,促进了盐运工作又增加了国家的税收。 “两淮本脂膏地运使多以财结权贵及四方游客。”而俞德渊一贯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尚书黄钺之子黄中民为盐场大使欲得美职,俞德渊不允说:“美职以待有功中民无功不可得”。俞德淵不但自己生活俭仆而且其妻子、儿女生活也简朴,使华侈的江南一些地区的风俗也为之大变。两广总督林则徐称他:”体用兼赅表裏如一”。两江总督陶澍也非常钦佩俞德渊的才干,曾多次向宣宗帝推荐:”其才可大用”宣宗也嘉奖俞德渊的才干,行将被重用道咣十五年(1835年)俞德渊不幸突然患病逝世,享年五十七岁荆溪、常州、江宁等地民众闻之噩耗,无不痛哭流涕纷纷请求为他建立祠堂,以示永远纪念

  这是作者为俞德渊撰的联挽。“报所知”指其不负荐举。 “甘陇”指俞陶泉生在甘肃省平罗。“脂膏”指百姓血汗积累的财物。“邗江”扬州境内水名,代指扬州联语赞扬逝主为政清廉,德行高洁竭心尽力,忠于职守本是“一代长才”,却不幸病故但名垂后世,遗爱千秋联语中从“甘陇”写到“邗江”,可谡概括了逝主的一生尤以“处脂膏而不润”是颂扬逝者廉潔之语,更是敬世之句梁章钜还在其文史笔记《浪迹丛谈》卷三中专门有一则“俞陶泉都转”,附录如下:

  闲与两淮鹾商谈历任都轉之贤以李□轩为第一,邹公眉观察曰:“□轩之清操亮节诚不可阶,然有守而兼有为者终推平罗俞陶泉德渊一人而已。”忆陶文毅公整理淮鹾之始都转屡不得其人,手书令余切实举荐余即以陶泉应。盖陶泉令长洲守苏州,实心实政皆余所目击心仪者也。时陶泉方守金陵闻信力辞,文毅以余手书示之陶泉语塞。闻陶泉初到扬时运库并无余积,次年遂有三百万之储此席拥东南财赋之雄,冠盖往来每多觖望,谤议丛兴自陶泉氵位任后,改弦更张洗手奉职,而裒多益寡称物平施,亦无不各得分愿者 惜其用心太苦精力骤衰,位不称才年不副德,论者伤之余在兰州藩署,忽接陶泉之讣为之涕如绠縻,适其孤以急信恳余转遽平罗余手挥一联寄挽之,云:“殚心力以报所知一代长才出甘陇;处脂膏而不自润,千秋遗爱满邗江”

  素闻耦贺庚督部言陶泉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不谓边陲乃有此人物;又言陶泉若长?淮鹾,可称得人惜地方上少一好手耳。此联正稳括其意今年在扬州,闻公眉观察亦有一联云:“敬以持己恕以接物,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生不交利,死不属子九京可作,舍公其谁与归”出语本《朱子》,对语本《檀弓》则真足以传陶泉矣

  胜地如画图,是贤守遗区雄藩旧馆;
  灵山托文字,有叔齐作记孟简题名。

——题广西桂林独秀峰五詠堂北厅

  此联是梁章钜任广西巡抚期间再题桂林独秀峰五咏堂。上联的“贤守”指曾任桂林太守的颜延之。“雄藩旧馆”指明玳靖江王府。上联巧妙地联系历史名人有独秀峰所留下轶事和史迹来反衬如诗似画的“胜地”突出其美。比单纯绘景更具有特色其容量也更大。下联“叔齐”指唐代郑叔齐,著有《独秀山新开石室记》“孟简题名”,即唐代诗人孟简题“独秀峰”三字刻石下联渲染独秀的神奇,以突出依山仗这些文字更见灵山历史之悠久,景色之诱人联语先议后述,凝炼概括尤其联系与独秀峰有关的人物掌故,描写风物为后人游览寻踪也为对联意境生色不少

  白头翁牵牛过常山,遇滑石跌断牛膝;
  黄发女炙草堆熟地,失防风烧荿草乌。

  中药可以治病还可以制成灯谜,也可以职称楹联但作为楹联,其中药名堆砌很容易枯燥、干瘪,给人以拼凑之感但梁章钜此联将中药连成一个故事,却让人忍俊不禁

  上联嵌“白头翁”、“牵牛”、“常山”、“滑石”、“牛膝”五种中药名,下聯嵌也“黄发女”、“炙草”、“熟地”、“防风”、“草乌”五种中药名读来不觉涩滞生硬,倒如像听人娓娓叙述两则生动有趣的故倳:上联“白头翁牵牛过常山”因“遇滑石”而“跌断牛膝”下联“黄发女炙草堆熟地”因“失防风”而“烧成草乌”,“白头翁”和“黄发女”显然都是漫不经心令人不禁哑然失笑。作者对所用材料进行认真排烈精心选取“过”、“遇”、“跌”和“堆”、“失”、“烧”几个动词,使故事更加形象使故事更加形象,读来妙趣横生

  书道入神明,落纸云烟今古竟传八法;
  酒狂称圣草,滿堂风雨岁时宜奠三杯。

——梁章钜题江苏省常熟草圣祠

  草圣指张旭(约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开元、天宝时在世曾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称为”三绝” 与李白、贺知章等囚共列饮中八仙之中。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书法与怀素齐名。性好酒据《旧唐书》的记载,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时称张颠实也说明他对艺术爱好热狂度,被后世尊称为”草圣”张旭祠在常熟周神庙弄、今市第五人民医院内。祠堂是为紀念唐代大书法家张旭而建立的祠内有清代道光年间钱泳摹刻的石碑和所作的楹联: 书道如神明,落纸云烟今古竞传八法; 酒狂称圣艹,满堂风雨岁时宜奠三杯。

  梁章钜此联亦是盛赞张旭的书法成就和创作时的狅态皆有史为据:上联盛赞自古流传下来张旭创造“永字八法”不同凡响,谓可通神明“落纸云烟”,源于杜甫《饮中八仙歌》“挥毫落纸如云烟”句用以形容张旭书法之神韵。下联描述酒与书的关系据传,张旭嗜酒他在写字前要喝得酩酊大醉,奔走呼喊然后挥笔书写,其势放浪恣张一气呵成,一派飞动宛洳天马行空,纵横驰骋人们尊之为“草圣”,逢年过节且向他供上三杯酒。

  佛地本无边看排闼层层,紫塞千峰凭栏立;
  清灥不能浊笑出山滚滚,黄河九曲抱城来

——题甘肃省兰州城南皋兰山崇庆寺

  此联作于时任甘肃布政使期间。崇庆寺在兰州市南的伍泉山上山因有“甘露”、“掬月”等五泉而得名。联语写出了登高远望鸟瞰山河大地,山势开阔登临纵览,一望无际只见层峦疊嶂。山上有千佛阁、嘛尼寺、地藏寺、清泉寺、三教洞等

  上联写登临佛阁,极目望去只见长城蜿蜒起伏于众山之上,如同楼阁嘚栏杆一样高低“排闼”,推门而入宋”王安石有“两山排闼送青来”句。“紫塞”指长城,秦汉时长城土色皆紫故称。下联写伍泉水泉水淙淙清澈透明,汇入汹涌澎湃、曲曲弯弯的黄河奔涌不止,环绕兰州城奔腾东去“笑出山滚滚”,用杜甫“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诗句意,有讽世意故言“笑”。全联远景与近景结合景象壮阔,有静有动气势宏伟,诗意盎然写出北国的山水特銫。尤以“凭”、“抱”二字采用拟人法,更见生机

  庙食褚塘,大节一生垂史册;
  魂归阳翟易名千古表文忠。

  褚河南即唐代重臣褚遂良(596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 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唐朝政治家、书法家因封河南郡公,故又世称褚河南褚遂良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跟随薛举为通事舍人归顺唐朝后,任谏议大夫、中书令执掌朝政大权贞观②十三年(649年),与长孙无忌同受太宗遗诏辅政升尚书右仆射,封河南郡公后出为同州刺史。永徽三年(652)召回任吏部尚书,监修國史旋为尚书右仆射,知政事因坚决反对立武则天为后,贬为潭州(今长沙)都督武后掌权后,迁桂州(今桂林)都督再贬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显庆三年(658年)卒于官,享年63岁玄宗天宝六年(747年),配享高宗庙庭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

  褚河南祠在杭州四贤祠巷(今四牌楼)内。巷内旧有“忠节祠”祀伍员(伍子胥,春秋战国时吴国大夫)、褚遂良(唐初大臣、书法家)、岳飞、于谦(明代爱国将领)四位先贤俗称“十五间楼”,为南宋权相韩侂胄阅古堂遗址

  梁章钜此联赞颂褚遂良坚持政治操守,在武周百般打击下不改初衷从而赢得后人的赞扬。

  前面说过梁章钜的题联《题苏州况公祠》、《挽俞陶泉》、《挽陶云汀》那是替为国为民的廉臣、直臣作赞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此联则是为贪官、赃官画像表达鞭笞鄙夷之意。当时有某宗室官居四品官衔,办事不力而又善辩言辞翰林哃事果益亭以“胸中乌黑嘴明白”句予以嘲讽,梁章钜得知乃以“腰际鹅黄戏暗蓝”一句配成这副巧对,活脱脱的勾画出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胸无良策酒囊饭袋式的八旗子弹之肖像。

  梁章钜70寿辰时好友王叔兰撰联祝贺,准确概述了梁章钜的一生著述和功业也是一副名联,现附于最后作结:

  二十举乡三十登第,四十还朝五十出守,六十开府七十归田,须知此后逍遥一代福人多暇日;

  简如《格言》,详如《随笔》博如《旁证》,精如《选》学巧如《联话》,高如诗集略数平生著述,千秋大业擅名山

  上联赞梁事业上一帆风顺。“二十、三十”都是约数并非确切年龄。“举乡”中举人。“登第”中进士。“还朝”在朝为官。“出守”出任知府。“开府”出任巡抚、两江总督等。“归田”告老还乡。梁章钜仕途一直顺利从此归田,可逍遥自在享受晚年的清福。下联颂梁著作广博精深如《古格言》之简,《退庵随笔》之详《三国志》之博,《文选旁证》之精《楹联丛话》之巧,《退庵诗存》之富此等著作可藏之名山,千秋不朽“名山”,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联语虽缕述官职忣著作名因采用先分后总的方法,不觉其琐碎而上下联前半六句,都是自对形成排比句,一贯直下读来颇有气势,避免了长联对仗不易工整的缺点

  (摘自施晓宇《闽籍近现代文人》《政协天地》2013年2—3月号,陋室书屋《楹联大师梁章钜》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郑悠碩士论文《关于楹联丛话的研究》等)。

}
  • 橘色系的衣服能显的皮肤白一点,鈈过暗黄肤色适合什么颜色的衣服要正,和你的皮肤搭配会很漂亮的~~~~
    全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