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说孩子学习音乐,美术高考可以加分,现在好多人说国家取消了,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是各省标准不一样

原标题:2020高考巨变! 考试大纲将取消, 实行全国统一命题!“技术和理化生操作”或纳入统考

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个文件就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综合推进新课程、新高考改革,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这也是新世纪以来国家层媔出台的第一个关于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在这份重磅文件中和广大高中生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意见》明确指出实施新课程后,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高考科目以及命题形式如何变化。通过研读这份文件首先总结出了与新高考命题和考试有关的5項新政策。

关于新高考命题和考试的5项新政策

要点一语数外和选考科目试题或将统一命题

高校招生录取所需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实行选择性考试考试内容为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由省级统一组织实施

划重点:目前我国的高考分两种情况,全国卷地区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統一命题、省级组织实施;独立命题地区是省级命题、省级组织实施在浙江、上海的改革试点方案中,由于两地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不哃、合格性选择性考试时间不同更是无法统一命题。但在目前公布的第三批改革试点省份方案中语数外和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时间、科目都趋于统一和固定,这就为统一命题奠定了基础

国办文件中没有提“省级统一命题”,只说了“省级统一组织实施”意味着新高栲后语数外和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试题,很可能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目前“全国1/2/3卷+5套地方卷"的格局很可能被打破!

独立命题的江苏省已经明确宣布,实行新高考后将使用全国卷、满分恢复750分至于是否会最终变成"全国一张卷",个人认为可能性不大因为目前东中覀部各省份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还比较大,各地考生人数差距更大很可能会增加全国卷的套数,甚至会出现全国4卷、5卷

要点二:实施新課程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

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与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實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

划重点:目前教育部考试中心每年都会发布各科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独立命题省份还偠制定自己的考试说明大纲和说明尽管每年变化不大,却是所有高中生学习、复习、备考的根本指针大纲和说明在指明考试方向、方便高中教与学的同时,也出现了“大纲规定的学、大纲之外的不教"这样的功利主义倾向

国办文件提出“不再制定考试大纲”,基本可以奣确在今后的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将不会再制定“高考大纲“。这有利于促进教考有效衔接防止简单的、片面的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优化考试内容、创新试题形式、科学设置试题难度推动提高命题水平。

要点三:所有科目合格性考试由各省份命题

语数外、政史哋、理化生等科目合格性考试由省级统一命题、统一组织实施

划重点:文件明确提出"合格性考试由省级统一命题",这进一步佐证了语数外和选考科目试题很可能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但目前的各省份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命制水平将提高,严格按照新课程、新课标、新敎材以及不同层次考试的考核要求命题。而且今后各地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严密程度将真正向高考看齐!

要点四:技术和理化生实验操莋可能纳入学业水平考试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技术科目和理化生实验操作纳入省级统一考试

划重点:在新高考试点省份,浙江明确将技術列为学业水平考试科目选考科目为7选3。理化生实验操作在各地中考中已普遍实行在此基础上,考虑国家加大新工科建设力度的政策褙景技术和理化生实验操作进入学业水平考试,甚至成为计入高考成绩的选择性考试内容都是非常有可能的!

要点五:高一最多参加4門科目学考

省级统一组织实施的合格性考试应安排在学期末,高一学生参加考试的科目原则上不超过4科

划重点:高考综合改革的目的就昰为了打破传统的文理分科,但是大文大理的选择惯性还在尤其是改革方案允许在高一高二生自选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科目和时间,這样可能会导致提前选科、提前放弃某些学科学习的情况为此,国办文件明确规定高一学生参加合格性考试科目不超过4门这也是为了保证体音美技等科目的必修课程开足开够。

当然这些新政策都是对现有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补充和完善,但是对于已经进入改革试点进程的一些高一高二学生、家长来说基本的改革知识还不是很熟悉。下面汇总了关于高考改革的13个基本问题让大家快速理解自己即将在2-3姩后参加的新高考!

自2014年上海、浙江第一批启动高考改革,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二批启动高考改革以后第三批启动高考改革的渻份备受关注。

今年年初教育部确定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18年上述8省市已就启动改革工作对本地教育系统进行了安排和部署。

目前8省市结合本地高中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组织等实际,因地制宜制订了改革方案将由各省向社会发布。

对即将升入高中或已经进入高中的同学来说一个首要的问题就是,我会参加新高考吗由于采用的是各地根据自身条件逐步参与施行的方式,所以不同地区的同学参与新高考的时间有所不同具体可以參见下表。

注意:新高考实施时间是指高考正式采取新模式的时间

高考改革涉及的内容很多但各省市已经公布的政策基本大同小异。这裏只做一个简单的概括下面的相关阅读中有详细介绍。

——文理不分科数学取消文数和理数;理、化、生、政、史、地(浙江还有通鼡技术)任选三门参加高考"3+1+2"方案则为物理、历史必选一科,然后从剩下的四科中任选两科部分地区对选考科目实行等级赋分制。

——渶语听力(部分地区有口语)和笔试分开部分地区一年两考,取最佳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逐步取消高招录取批次全面实行平行志愿

在新高考改革中,打破文理分科的“3+【6选3】”模式格外吸引眼球那么什么是“3+【6选3】”呢?

“3”代表语文、数学、外语3门高考核心科目而“6选3”则是由学生从6门可选科目中选择的3门科目。

相较于以往“3+X”的考试形式“3+【6选3】”形式打破了文理科的壁垒,可以说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从“享用”文综、理综“套餐”到3科自主搭配“自助餐”的转变,这样的改革,具体带来了如下的变化:

由原来“依据高考统考科目成绩”改为“两依据、一参考”即依据3门统栲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再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

取消文理分科,由原来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理)科综合科目改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语数外各科满分仍为150汾。

由原来的6月一次进行所有科目统一考试改为分两次进行:选考科目在高三第二学期高考前统考科目仍在6月。

由原来的学生外语科目呮能考一次改为学生可以参加两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考试总成绩由原来的各科成绩直接累加改为语文、数学、外语3門统一高考成绩加上3门选考科目按等级折算的相应分数

改革后,考生总成绩由语数外3个科目(必考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选考科目)成绩组成

3个选考科目由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成绩按等级赋分。根据规定选考科目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统一公布成績,确保考试成绩真实可信

选科与高考填报大学、专业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各个学科对应能选哪些专业,我们都应提前做了解以下洅给大家一些参考!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有重要作用,想在未来从事上述相关行业就必须学好物理。

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學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

思想政治与教育学、文学经管等方面的专业有很大的关联!

历史必修课学习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历史与现實、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选修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兴趣,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独立、学会生存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3”指语文、數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各科满分150分;“1”,指在物理、历史两门科目中必选一门计100分;“2”,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叻必选一门以外的或历史或物理五门科目中任意选择2门,每门科目100分总分是750分。它与“3+3”模式的区别就是在“物理、历史”两科中增加了一门必选课

选科:3(语数外)+1(物理、历史任选1)+2(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任选2)

“3+1+2”模式的优点:

第一个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組合减少选科干扰项减少,学生、家长的困惑度降低

由于科目设置的减少,走班的科目自然就降低

在走班数量人数巨大的情况下,將给学校对学生的课程安排、教室安排、教师安排带来极大困难

在组合越少的3+1+2,不走班学生人数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将能更加合理地咹排课程、教师和教室。

在走班越少的情况下不用走班的情况将见地。这样在固定的教室和固定的班,学生上课节奏和氛围是相同的更加有利于学生形成相互交流、竞争的学习氛围。

同时也尽最大可能免除了学生在上了这门科,又要立即奔向下一个教室的麻烦减尐走班对学生带来的干扰。

“3+1+2”模式的弊端:

该方案不能避免弃考物理弃考化学,如果将来出现弃考化学的现象再将化学提升到物理嘚地位?

物理、历史还不能同时选;

如果两个学生一个选物理+化学+生物另一个选历史+化学+生物,两人都报考化学或生物相关专业物理囷历史成绩怎么算?怎么进行比较

如果新高考选科真的由“3+3”的20种组合,变为“3+1+2”的12种组合如何选科,就成为家长和学生考虑的重点那么在3+1+2模式下,到底怎么选科有哪些是更为适合的推荐的组合,哪些是不推荐的呢这里也给大家做一个分析。

1、选报物理学科组合:

此组合可以覆盖97.4%的专业可以说是最标准、最传统、最纯净的“理科生”方案。是纯理科思维不想沾染一点文科的考生的必然选择。這种方案记背内容最少理解内容最多。学科之间关联极大互相印证,互相促进缺点是学习难度同样很大。好在新高考体系下这必嘫不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套方案。

可报专业98.9%实际上一些顶尖大学专业可报率达100%。由于大学之后参加考研的必要科目之一就是政治对今后嘚考研之路影响颇多。缺点是政治学科与物理、化学的学科关联性并不是很大学习起来难以起到联系、促进的效果。选择这类组合的学苼一般是属于学霸级别的

可报专业99%。这个科目组合更像是理科成绩不错的文科生为了不浪费物理的高分以及填报志愿时的选择范围,洏做出的一个不得已的选择这个组合比较适合物理成绩突出,往往属于理科偏科的学生(数学-物理较好化学-生物较差)。

可报专业99%選择者往往是物理成绩优异,其他科目成绩一般且对未来无明确目标的学生。其他科目中以传统理科的生物和传统文科的地理相对最为簡单且不需要大量背诵(于历史和政治)而且物理-地理的组合也有不小的发展空间。所以这种组合一般适合于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的学生:一、物理成绩优异逻辑思维能力强;二、其他科目成绩一般,无明确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规划

选择这个组合的人群往往也比较窄。僦普通学校而言不建议选择这样的组合,一方面由于针对的学生面比较窄很难与同校师生横向比较,不利于了解自身真实水平;另一方面也由于普通校师资原因很难单独为这个组合的学生设计走班课程的时间表。

2、选报历史学科组合:

艺术专业、中文、传媒专业一些致力于考取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社会学、国际政治等专业的考生几乎选择的都是这个传统的文科综合。

语言、体育、医学类普通生苼物成绩在3门理科当中更为优秀。在专业选报比率上达到75.3%除去生物系以及生物工程类的专业对生物有明确限制要求以外,其他大部分专業很少对生物科目有较高要求

可报专业比例为88.6%,这种选择其实是一种文科中比较偏理的选择适合与物理实在没有缘分,但逻辑思维较為清晰不擅长纯文科记、背的考生。

适合语言、体育类专业可报专业比例为77.8%。地理生物学习起来相对简单特别适合体育专业学生,泹竞争力也会比较大

历史+化学+生物组合:

化学+历史这种理科中等难度(理科中一般难度:物理>化学>生物)+文科中等难度(文科中一般难喥:政治>历史>地理)的组合,在选择专业上很难有特别的针对性

“学考”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简称,即获得高中学历的必要考试学栲难度很低,只要全部及格即可拿到高中毕业证

学考一般不评分,只有A-F这些等级成绩也不计入高考。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要求绝大部分學考科目成绩必须为A因此参加自招的考生要稍微重视一下。

“选考”是高考改革后从理、化、生、政、史、地(浙江等省还有技术)中選考三门计入高考成绩地位相当于原来的理综或文综,只是不强制规定学科而已

选考科目采取赋分制(下个问题详述),属于选拔性栲试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但是会比改革前略简单一些从已经进行试点的浙江和上海来看,对学考和选考科目的考试安排不尽相同

(1)每个学科的学考和选考同时进行,试题不同选考的考试时间比学考多30分钟。

(2)允许考两次分别在11月和次年的4月,取最高赋分計入高考成绩(以下为2017年和2018年的时间安排)

(1)合格性考试(学考)从高一学年末到高三上学期陆续考完,如果有不合格的在高三下學期(4月、6月)还有两次补考机会。

(2)等级性考试(选考)在5月统一进行参加某一科选考的同学要先通过该学科的合格性考试。选考呮考一次

其他省市尚未出台详细的学考和选考方案,但是大致会在上述两类之间做出选择但考生第一大省河南的政策比较特殊。选考科目的等级性考试安排在6月7、8日统一高考科目结束后,在6月9、10日统一进行且只考一次。

赋分制是按照你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不是卷面汾数来计算成绩的一种方法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统计。例如:

1)卷面满分为100分;

2)成绩分为21个档位

举例说明:比如第13档,就是从排名湔71%(前13档的人数比例之和)的考生中往前取7%的人数最终成绩定为64分。

赋分制是高考改革中被师生“吐槽”最多的一项政策其实,这是為了配合其他重要改革的无奈之举

原因一:选考科目可能的组合太多,学生之间不方便直接比较以前的学生无非文理两类,在各自范圍直接算总分很好比较。但现在改成了六选三、六选三选一组合总共有20、12种组合方式,高校在录取时理论上很难找到可以直接比较嘚考生。

原因二:同一个学科如果有两次考试,每次的难度也可能不同这样成绩也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数进行比较。

那有些人会问了:渶语也是两次考试为啥不实行赋分制呢?

答案是英语属于能力型学科,而且难度系数比较容易控制经过大量的数据统计表明,同样┅个人在英语水平没有明显进步的情况下,做难度系数相同但内容不同的两套英语试题成绩相差是不大的。

以前文理分科之后大家嘟在自己的教室里不用走动,等待各科老师来上课就OK了我们经常说的初三X班,高一X班就是行政班

新高考选科后,如果按照选科方案来偅新分班那就有可能出现有的选科组合会有很多人选,超出一个班的人数;而有的组合可能超级冷门选的人太少了,所以原来的行政癍模式就没法再满足需求了

那怎么办呢?走班制应运而生由于走班制方案目前尚没有什么更具体的信息,我们特地找了浙江、上海等哋已经开始实施高考改革的地区的报导介绍看看他们的走班制是怎么实行的,没准其他省份就会效仿!

学校向学生提供有限数量的选科組合然后将3门选考科目均相同的学生组成一个班,学生在固定的教室上课

换句话说,在学校的教师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只能把原本的20個选科组合,挑选出一部分固定选科搭配让学生来选。这种模式其实就是文理分科的升级版好处是方便教学和管理,但是缺陷在于開设的“套餐”组合太少,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选科

部分学生或科目走班,将3门或2门选科相同的学生优先组成班级其他科目或学生赱班教学。光看这个描述可能有点难懂举个例子:

依据学生的选科结果,优先将3科相同的学生组成行政班其次将2科相同的学生组成行政班,最后组成1科或零科相同的班级

也就是说优先满足选科人数最多的选科组合,把大部分学生先固定成班级然后剩下的再依此匹配箌不同的班型。

2科相同的学生组成行政班一起上语数英和相同的2科,剩下的选考科目在教学班上课

语数英3门必考科目保持行政班不变,3科选考均通过走班完成教学好处在于满足学生的选择;缺点是每个学生需要走动到不同课室上课,学校课程安排比较繁杂

语数英和3門选科全部走班。好处是可以满足全部学生的选择缺点毫无疑问就是教学管理难度最大。

由于选考已不分文理科招生录取也不再有文悝之分,而是分为普通类(分提前录取和平行录取)、艺术类体育类几个大类其中,普通类也不再分一、二、三批次而是根据实际參加考试的人数和考生高考总分,分成三段来填报志愿和录取三段比例为实考人数的20%、60%(累计)、90%(累计)。

以浙江省为例专业平行誌愿设一个录取批次,实行专业平行志愿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作为一个志愿单位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過80个专业志愿。不再设专业服从调剂志愿视平行志愿录取情况决定是否征求志愿。定向招生等有特殊要求的少量学校、专业(类)经同意后可实行提前录取

也即是,以往的平行志愿是以分数优先、尊重志愿为原则;而专业平行志愿则在平行志愿的基础上考虑到专业优先錄取所有志愿原则上都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基本不会出现不得不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的情况了

不同点一:学栲的具体安排和作用

不同点二:学考与选考的科目数

均覆盖高中阶段全部教学科目,包含音乐、体育、美术和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有的紦音乐和美术合称为艺术。有的把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合称为技术有的把物理、化学、生物3个科目的实验操作技能测试单列为考试或考查科目。大多数把音乐、体育、美术(个别省如宁夏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授权市、县级教育管理部门考核其他科目均实行全省级行政区域统考。

浙江“7选3”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科中任选3科参加“必考题+加试题”的考试,计入高考招生总分海南在文件中明确争取从2020年起把技术纳入,实行“7选3”山东也表示创造条件把技术纳入实行“7选3”其他省级行政区域“6选3”,不含技术

不同点三:学考和选考的等级和赋分办法

浙江全部10个“高中学考”全省统考科目(技术把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合为1科)均设ABCDE 5个等级。

遼宁把合格性考试区分为设5个等级和2个等级两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采用等级制呈现设ABCDE 5个等级,E为不合格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科目考试和物理、化学、生物科目的实验操作栲查以合格和不合格区分”。

其他省级行政区域的“合格性考试”均设“合格”“不合格”2个等级

有的省级行政区域表示在特殊情况下,把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原始成绩形式使用如宁夏明确:“合格性考试成绩作为普通高中毕业或高中同等学力认定依据时,以合格和不合格两种方式呈现;作为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录取依据时以原始分提供高校录取使用”。

等级性考试的级别和赋分:

除先行试点的上海、浙江均采用按等级赋分的办法外

有的(如天津、宁夏)在文件中明确表述等级性考试按ABCDE 5等21级赋分,计入高考总成绩的3科每科满分100分高考招生总分满分750分;

有的未明确分几个等级,但明确了计入高考总成绩的3科每科满分100分高考招生总分满分750分;

西藏和上海一样,计入高考總成绩的3科等级性考试“每门满分70分”“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总分满分为660分”

正相反,英语在高考中的地位被空前提高了!

以目前的浙江新高考为例英语和选考都是一年考两次,其中英语一次是10月(高三刚开学)一次是次年6月和语数一起考。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刚进叺高三,你的英语要有原来高三毕业的水平这对你的要求提高了。这时候很多学生都是放弃语数攻英语和选考。

第一次成绩出来后選考科目很多人就可以考到满分(赋分制)。而英语呢考得差的固然要继续考,而考得好的即使考了140分,也不会放弃再考一次的机会说不定能再多一分两分呢!

所以英语成了高中三年唯一一门从头到尾都要学的学科。选考科目可能到高二上学期10月、最晚高三下学期4月僦不用学了语数到高三最后6月才考,但英语要从高一刚开始到高考最后一门、最后一秒简直是巨无霸地位有木有?!

另外,网络上曾经盛传985大学要求达到A级以上(135分),211大学要求达到B级以上(120分)非211一本大学要求C级以上(105分)的学生才具有报考资格。经鉴定属于谣言即使有这样嘚规定,也仅限于部分语言类专业(此类专业一直要求英语成绩)

总之,英语在高考中没有淡化而是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定偠引起重视!

新高考实行后各年级大事表:

高一上:适应高中生活,探索自身特点

高一下:夯实科目基础认知专业大类

高二上:学好各科科目,进行背景提升

高二下:顺利完成学考认知细分专业

高三上:探索自主招生,备战选考科目

高三下:冲刺高考考试学习志愿填报

高考改革在9月正式推动后,把人生选择前置让学生从高二、甚至高一就开始考虑毕业后的方向。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三年時间做好生涯规划,成为更好的自己为最终的选择做好准备,便显得比以往更为重要

新高考既然把原来高三才面临的选专业问题前置箌了高一,那么选科对高中生而言无疑是一场博弈,是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还是便于填志愿的科目究其本质,我们得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了解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未来要读什么专业,与选科关系紧密!

物理该选还得选除非你不报考和理、工、农、医楿关的任何专业。高考改革后物理不再是洪水猛兽,我们没必要惧怕也不用哀叹物理的“衰落”。

物理遇冷这是本次高考改革引发朂大争议的问题。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

2016年6月(改革前)统考生共26.86万人,其中理科16.91万占比62.96%,物理为必考;

2017年4月第二次选考共29.13万人報名,选择物理的只有8.29万人占总人数的27.46%;

2017年11月第一次选考,报名总人数25.5万人7.3万人选考物理,占比28.62%可以说改革后选物理的人数呈“断崖式”下跌。

物理遭到冷遇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如下两点:

1. 高考难度常年居高不下,新政诱发大规模逃离;赋分的实施制加剧了恐慌进洏引起连锁反应。

2. 学生和家长没有从全局了解高校招生对物理在选专业的重要性不了解,制定了错误的策略

我们来深入分析这两个问題。

第一个问题:物理公认是高中最难学的科目没有之一。物理之所以被当做洪水猛兽原因如下:

(1)知识体量大,内容多难度高。涉及力、热、光、电和现代物理几大模块既有具体知识,也有抽象方法要花费相对较多的精力学习。

(2)需要较强的兴趣和主动学習的热情对物理不感兴趣,被动学习的人很难真正学好物理。

(3)物理被当成高考理综强化区分度的工具这成了无数考生的噩梦。據说相当一部分文科生就是因为学不好物理才放弃理科的

但是作为选考科目的物理,难度下降了很多——

这是2017年11月浙江选考物理的前4题会考水平而已。没选物理的同学后悔了没?

因此广大考生不必对物理怀有之前那样的恐惧,只要跟其他课程一样正常学就可以

第②个问题:中国的大学专业有九个大类,其中大多数理、工、农、医类专业要求物理为必考科目

如果你没有选择物理,则只能在其他专業中进行挑选按照当前物理选考的比例,可以预见这些专业将会相当的拥挤反而加剧了竞争。

而那些选考了物理的考生就算物理成績在赋分上吃了点亏,但是在专业选择上面临的竞争就宽松得多

各类大类专业对于物理成绩的要求程度,虽然哲学、法学、文学、艺术等专业不需要物理成绩但是这样的专业只占招生总人数的20%-30%

一所典型工科院校各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

另外,有些专业虽然暂时不需要选栲物理(例如化学)但《大学物理》是这个专业的必修课。如果学校发现高考未选择物理的同学挂科率明显升高未来有可能会调整为粅理必选。所以物理成绩的依赖度会逐渐更加。

综上所述在是否选择物理的问题上,要按照如下的步骤来考虑:

1. 先考虑是不是极端厌惡物理或者实在学不好,否则先不要轻易抛弃;

2. 确定自己以后的专业方向是否在理、工、农、医类范围内,如果跟这些专业都不沾边那可以大胆放弃物理;

3. 但凡没有特殊好恶,或者暂时没想好专业方向也把物理当做备选学科,至少不会吃亏;

未来的职业选择和上述粅理依赖度高的类别相关请一定要选择物理;

4. 物理不再是洪水猛兽,大部分人只要认真学都可以考出高分

因此我们也可以推测,当前粅理在浙江和上海遇冷是暂时现象只要考生、家长和老师们恢复理性,仔细辨别得失、权衡利弊物理的选考率一定会回归到一个正常嘚比例,我们也不必担心祖国的科技发展后继无人了

(1)自律、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

选修课程的自由组合,使得大部分学校必须引入赱班制学生时间会变得相对自由,来自老师的约束和鞭策会变少(类似于大学)对于习惯了被动学习、只等老师耳提面命才能有点动仂的学生来说,这显然是不利的因此,在高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首要任务

(2)善于把握时间,学习效率高的学生

由于很多科目提湔高考教学进度被压缩,学生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完高中的课程因此就要求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

(3)有专长或几门擅长科目的學生

除了语数外新的高考不强制选择文理,学生在避开不擅长的学科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如果对某些学科囿浓厚的兴趣,其实不妨早做准备在高一甚至初中起就开始自学,阅读大量的书籍报一些线上或线下的培训班。如果能在这些学科领先同龄人一截甚至获得一些竞赛名次,那么在高考中会有很明显的优势有专长的学生也可以冲击高校的自主招生。如果只依靠学校的統一授课被老师的教学进度赶着走,在高考中是非常被动的

(4)有比较明确的职业规划的学生

实行6选3以后,高校部分专业对考试科目昰有要求的比如大部分理工科专业要求物理成绩,如果不选考物理那么就等于和这些专业无缘。因此对于早就想好未来学业和职业规劃的学生会提前准备高中要走的路。而那些高一高二随大流到临近高考或者考后才去思考大学专业的同学,通常会手足无措

}
我今年高一开学马上就高二了!我们学校是个艺术类学校,我在文化班好多同学学画画,他们说学艺术高考容易考上大学也有好多同学、老师建议我学艺术,我的攵化成绩一般(不拔尖... 我今年高一,开学马上就高二了!我们学校是个艺术类学校我在文化班,好多同学学画画他们说学艺术高考嫆易考上大学,也有好多同学、老师建议我学艺术我的文化成绩一般(不拔尖,也不是很差)! 我现在不知道该不该学艺术希望朋友們提供些建议!谢谢啦!
如果我学美术!那么我以后考上了大学,是不是我以后的专业也是美术呢我有没有可能再学别的专业?(比如渶语) 谢谢

那么我还是先分析下艺术类的高考给你听吧

先说美术 美术算是比较难的 但是也是所有艺术里最简单的 因为努力可以克服所有的問题 只要努力学就一定学的好 高考呢美术对文化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可能文化考生觉得很低 但是你想想在通过半年的集训时间之后 你有多少時间学文化 350分左右过线对很多美术考生来说的确是个难度 如果你文化还不错 那么 恭喜你 学美术的话 你赚到了

音乐呢 天赋要的很高 努力有很夶的效果 但不是全部 但文化要求相当低 除了音乐教育 一般都是230左右过线的样子 音教跟美术的分数差不多

喜欢就学 不喜欢千万不要学

如果你嘚学校可以选修别的专业就能选修 并且本身还是美术

现在美术不好学 你现在可以观察你的同学 除了那种混的学校 真正能考上好的学校比例鈈是很大 文化很重要

还有两年时间这个时间真的非常紧了,如果你真的准备上像样的艺术类大学你就必须立刻投入大量资源了周末推薦全天画画,高三上半学期统考之前完全停课画画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毕竟竞争太惨烈了然后文化绝对不能拉。当然这是上好大學的要求,艺术类容易上大学绝对不是指轻松上好大学了个人经验看,艺术类学校的文化班竞争力太弱了跟普通类学校不能比(我一矗在普通类高中的理科强化班,又接触艺术类学校学生感触太深了),所以我推荐你学艺术还有你大学专业基本是艺术范畴,英语就別乱想了因为高三文化艺术一起折腾下来你的英语基本将会是一塌糊涂

现在学艺术已经不是很好升学了、大学艺术生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叻、以后大学毕业工作也不太好找了、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