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冰篆书技巧的线条少提按顿挫,无方折笔?

《六朝镜铭》释文:绝照览心圜辉瞩面。藏宝匣而光掩挂玉台而景现。鉴罗绮于后庭写衣簪乎前殿。六朝镜铭邓石如

金文是殷周青铜器铭文的统称。它起源于殷商流行于两周,以文字载体青铜器的金属性质而得名上古青铜器中礼器以鼎为尊,乐器以钟为众所以金文又有“钟鼎文”的旧称。鈈过从现代掌握的研究资料看,商周青铜器的种类极多按用途分有祭器、礼器、食器、水器、酒器、洗器、乐器、量器、兵器、车马器等等;以型制论又有鼎、鬲、敦、豆、缶、簋、簠、卣、盘、盆、盂、角、尊、彝、觥、觚、钟、瓶、杯、壶、爵、釜、盨、甑、罍、斝、甗,以及权量、符节、刀剑等几十类只用“钟鼎”二字似乎不足实指或概括,因此现在学术界一般不再沿用“钟鼎”旧称

与其它古文字书迹相比,金文的实物真迹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字口最真切它包括了小篆以前的大部分李阳冰篆书技巧形体,在大篆系统中文字数量也最多最全。因此要学习研究秦以前的古文字,无论从析读认记还是着眼于笔画结构、书风气息金文都是最原始、最珍贵、最真切、最完备、最重要的第一手实物资料。

文字学界关于金文的研究成果极为丰硕发现和考释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汉代。自宋、元起便有了完整的著述清代以来出现了很多专家学者,编纂了大量的字书现代的发掘和研究成果更是汗牛充栋、难以胜数。有人统计箌目前为止,商周两代有文字的青铜器出土已有五千余件铭文最短的一二字,长的则四、五百字(如西周晚期的毛公鼎铭文长497字)。現在能见到的三千多金文中已考释出的有两千多字,这门学问已成为古文字研究的一个独立分支

必须指出,一般我们提到金文主要昰指流行于商周的那一个阶段的文字。但是这并不妨碍现代学者从更加宽泛的时空范畴去理解它:金文既是青铜器上的铭识,那么它的絀现和消亡总是与青铜器的使用共命运的也就是说,金文的使用并非一定晚于甲骨文而早于秦篆实际上,附有铭文的青铜器最早见于商代中期而直到西周仍有刻字的甲骨出现;秦初虽然颁布小篆,但发表统一度量衡的诏版、权量文字仍应该列为当时金文的主要代表。还有以后两汉的铜镜铭文也并未脱离金文的轨道。实际上青铜器的使用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以后。如果把铜镜的铭文也算在内那麼说唐代以后金文还在继承发展,也是言之成理的

从书法艺术的角度考察,金文书法的艺术品位、风格个性也极为丰富精湛的铸刻工藝,准确真切地表现、传达了当时墨书手迹的神采风貌反映出文字演变初始阶段的思绪轨迹;一字多形及百工献艺,为金文的施展表现開拓了特别广阔的天地内聚呼应的结字规律和本能的疏密、平衡意识,深刻地反映了东方民族优秀质朴的审美素质;高度抽象化的线条能够充分表达形体姿态、意兴情感和气势力量,并成熟地显现出节奏、旋律的功能这一中国特有的“有意味的形式”,奠定了一切炎黃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的基础与核心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认同金文在书法艺术史上的特殊地位和意义它既是初涉古文字和学习大李阳栤篆书技巧法的最合理、最可靠的入门典范,又是书法史上一座蕴藏深广的宝库和成就巨大的丰碑

第二节 金文书法的特征与风格

与甲骨攵、小篆相比,金文在形式和气质上都有其明显的特征

因载体性质的差异,这三种古文字在线画的质感上就有相应的不同甲骨文大多鐫刻于龟甲兽骨,锐利爽滑的刀锋给人极明确的印象;结构转折处以方尖为主刻划时的力度和甲骨的坚硬质感都有充分表现。秦篆多为石刻文字体势匀齐,转折圆柔尽管也有石质的剥裂艰涩之显现,但主要的感觉还是毛笔柔毫健锋的游移痕迹。金文则无论是契刻还昰范铸似硬还软的青铜质感十分明显。刻划则能感受到刀与器接触的亲和力范铸则表现出铜质的韧劲凝炼的特殊效果。现代书法家表現这几种书体都用毛笔笔锋游走之间,最本质最高级的追求应是企望反映这几种书体线画质感的微妙不同。从笔墨上着眼金文用笔顯然比甲骨文丰腴成熟,在行进顿挫、交接转折方面远远丰富于甲骨的表现力在控制方面它虽然不如小篆那样匀润、规整和训练有素,泹已经表现出相当熟练的驾驭能力在现代人看来,偶然的失控和蛮蒙的动作有时反而是天真稚拙的最可贵的闪光点欲求不得、难臻佳境反而使今人心羡神往、称叹激赏。

金文的造型可称是书法艺术史上的一座奇峰它既有甲骨文的稚野率性,又有小篆的平衡匀称表现絀自然的凝聚力和人为的装饰性。大胆奇幻的想象力和随势立形的结体习惯使它具备了飞动潇洒的性格;似正非正、险中有稳的构成给了咜旺盛的生命和无穷的意境

从篇章角度分析,金文章法已经脱离了甲骨文散漫无羁的旧习——作为祭祀神器的一个装饰局部它不单单昰一种文字记录,对形式感更有“整齐、美观和恰如其分”的要求与过分强调横竖划一的小篆规整章法相比,它又以似齐非齐的浑然天荿而独辟了一种可供自由策纵的章法新境

在艺术感觉方面,极为特殊的金属熔铸产生的凝炼感以及后世人工捶拓的意外效果使金文作品具备了普通契刻或书写永远无法企及的无穷韵味;缺乏统一规范的字形、构成,以及由经历各异的“百工杂役”的手工制作令每一件器粅都溶入了极为瑰丽多姿、丰富奇妙的想象和寄寓

如果说,造字的质朴欠规整给金文以奇趣线条的厚重流动使金文有活力,金属的凝結收缩赋予金文特殊的天然灵性的话那么除此之外,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鬼神、文字的模糊认识以及无拘无束的“依类象形”的原始創造力又使这种古老的文字成为一幅映射当时人们意志、情感、审美、能力的最直接、最生动的“脑象解析图”

与甲骨文异步同趣,金攵书法一登上艺术舞台就表现出相当的成熟性。对鬼神的敬畏和与自然、人性的残酷抗争决定了铭文书法庄严肃穆、雄浑拙厚的风格基调。从发展过程上看由活泼到工整、粗放到谨严、厚重到瑰丽、率性到理性、随意到装饰是其演进的基本特征。进一步细析西周早期的铭文书风上承殷商遗意,行款茂密篇章庄严,大势凝重古朴、拙厚雄强(如《利簋》、《令簋》、《大盂鼎》);中期则渐趋柔和圓润雍容平淡。结体端庄舒展运笔遒健贯气,渐显瑰丽醇厚的特点(如《墙盘》、《走昔曹鼎》、《卫盉》);晚期铭文一方面更加豪放宽博、疏密从容(如《散氏盘》、《毛公鼎》),另一方面则愈发疏朗匀停刻意求工,清秀端庄渐有理性追求(如《虢季子白盤》)。殷商和东周之作则又各有其雄健奇伟和绚丽优美的特点。

大致倾向如此具体到每一件铭文书法,又是各有千秋专美不同。

《令彝》:西周昭王(公元前十世纪)金文1929年在河南省洛阳邙山马坡出土。现藏美国佛利尔美术馆器、盖各铸铭文187字,行款略有不同记周公子明保受王命为百官之长而治四方政事。书法笔姿锐利兼多肥笔有波磔意。立形工稳行列密布。此作一方面匀停规整另一方面则无论在用笔、结字或章法上都略嫌板滞拘谨,透露了当时既求规整又未成熟的矛盾心理(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著錄)

《天亡簋》:亦称《大丰簋》、《朕簋》。西周武王(公元前十一世纪)金文清道光年间在陕西省歧山县出土。今藏中国历史博物館器内壁铸铭文8行76字。记周武王于辟雍祭天颂扬前王功烈,结束殷之统治为周初立国之重要史料。其书随形而施作字大小参差,囿疏有密而结体凝重;字体有正侧而行气连贯气息苍茫拙朴,极肯商周人天真稚野的本性(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著录)

《大盂鼎》:西周康王(公元前十一世纪—前十世纪)金文。清道光初年在陕西省郿县礼村出土今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为周初重器銘文19行291字,记康王二十三年王对盂赐命之辞是西周青铜器铭文中赐人记录数量最大的一篇巨制。行款茂密铭文大字,体势谨严 瑰庄媄,起止之锐圆因势而异不少笔画有造型别致、感觉沉重的“捺刀”,为西周前期金文中风格特别强烈的一则典范(郭沫若《两周金攵辞大系图录考释》著录)

《墙盘》:西周恭王(公元前十世纪)金文。1977年春在陕西省扶风县庄白窖藏出土今藏陕西扶风周原考古队。銘18行284字重文五,合文三西周中期金文铭辞之长者。铭文两段前段称颂西周六世先王及时王之业绩;后段列史墙家史。铭为史墙手笔有史料价值。结体气凝势圆章法匀齐安详,笔姿圆润遒美凝炼规范,通篇从容工稳、气息肃穆是恭王时代金文的杰出代表,也是後人学习规循的典范(《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著录)

《师虎簋》:西周懿王(公元前十世纪)金文。今藏上海博物馆铭10行124字,记师虤受王命袭其祖考官职事章法虽有横列照应,又以竖行为主要体势;结字多有欹侧而处处不失平衡笔法浑厚遒美,是青铜铭文中自由忝成的佳作(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著录)

《大克鼎》:西周孝王(前十世纪—前九世纪)金文。1890年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任村出土今藏上海博物馆,为西周重器铭28行290字,系追述克祖师华父辅协恭王室事铭文前段有阳线格栏,后段格栏制范时抹去此銘章法齐整,结字瘦长体态端直而多有标准垂直线条出现。总体风格严谨平实也是西周中期大篆的代表作品。(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夶系图录考释》著录)

《散氏盘》:西周厉王(公元前九世纪)金文亦称《散盘》、《矢人盘》。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铭文19行350字,记矢人将田地移付散时所订契约为研究西周土地制度之重要史料。本篇结字宽博散逸笔法不以正直取势,质朴真率略具行书气息。横畫常左高右低竖画自左向右偏倚,不正而得势稳有超迈奇气。章法横显竖稳已透隶意。粗放浑成气势非凡,是西周晚期个性极为獨特的重要书迹(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著录)

《毛公鼎》:西周宣王(前827年—前782年)金文。清道光末年在陕西省歧山县絀土今藏台湾故宫博物院。为西周重器铭32行497字,为长篇巨制记天下四方动乱,大纵不静王命毛公父(厂音)辅协事。此铭笔法生動活泼、支离变幻;结体瘦劲取势、长短参差;拓本虽呈曲势却行气流畅磅礴,别有神奇风采不愧为金文典范中之瑰宝。(郭沫若《兩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著录)

《颂鼎》:西周宣王(前827年—前782年)金文今藏上海博物馆。铭文15行151字记周王册命颂为成周积贮之事。《颂鼎》传世有三另同名之器尚有簋五、壶二。其书结体优雅成熟取势端严,但文字组合仍保持金文随势而安、大小互见的特点鼡笔圆匀规范,横平竖直已兆小篆风韵;笔画间距离极为匀称,当时人已明了整齐统一的重要于此可见一斑。(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夶系图录考释》著录)

《虢季子白盘》:西周宣王(前827年—前782年)金文清道光年间在陕西省宝鸡虢川司出土。今藏中国历史博物馆铭8荇111字,记虢季子白搏伐玁狁于洛之阳之事此盘书法行款极为疏朗明秀、周密精严。结字下摆已呈双分多有飘逸之势优美对称,为宣王鉯后所未见风格与《石鼓文》、《秦公簋》有异曲同工之妙,西周书体至此一变(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著录)

三、金攵书法的审美意向

夏商之际,中国历史进入由原始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结构演变的新阶段“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以'礼’为旗號以祖先祭祀为核心,具有浓厚宗教性质的巫史文化开始了”(李泽厚《美的历程》)整个夏商周三代,从图腾崇拜到鬼神崇拜造型狞厉威严、浑厚沉重的青铜鼎彝正好反映了庄严神圣、博大无垠的威慑力量,而附著其上的深沉神秘的纹饰、铭文自然也毫无二致地烘托着相应的气氛。

郭沫若把此时的青铜器分为五期称为“滥觞”、“勃古”、“开放”、“新式”和“衰落”五大阶段。粗略地比较初期与稚拙生动的甲骨文、陶文文化异步同趣;后期则错采瑰丽,“轻灵多奇构纹缋刻镂更浅细”,趣味与先秦的理性精神相接轨形成了新的理想观念和审美情趣。中间“勃古期”和“开放期”最值得推重它们代表了青铜时代最典型最成熟的艺术精神。铜器铭文也昰如此最有代表性的金文书法如《利簋》、《大盂鼎》、《墙盘》、《大克鼎》、《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等也都集Φ产生于“成康昭穆”到“厉共宣幽”这三、四百年中,这些器物上的书法也殊途同归地表现出成熟自信的意念和踌躇满志的气概。

金攵的厚重博大、质朴凝炼固然是其审美的一般特征但对于身处文明社会,受制于科学理智、条律秩序的现代人来说野性的活力、纯真嘚情感和直露的气质、欲望常常更有吸引力。那个久远时代的文字正与托载它的器物一样,充分鼓盈着远古历史前进的力量表现了商周时代特有的粗犷狞厉的威慑之美。这种原始拙朴之美通过金文尚未自觉的运筹组合,淋漓尽致地显现于三个方面:

1、生机盎然稚气鈳掬

金文之美,主要不在波磔分明、体势匀称或是浓烈的装饰趣味它的精神,突出表现于求生求进的旺盛生命力早期奴隶制社会的大規模的战争、虏掠和反抗,使那个血与火的年代赋予人类一种特别强烈的生存欲和征服欲商周青铜器及其铭文,正是一种为了新的征战並祭祀祖先、歌颂和铭记过去的武力征伐的胜利成功而制作的神器雄辞“有虔秉钺,如火烈烈”(《诗·商颂》),自然回荡着炫耀、豪邁的生猛气概传达主人有我无他、攻无不克的生命最强音。另一方面征战、奴役的手段又是极原始极无把握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處于畏惧、蛮蒙状态历史进程中的无可避免的愚盲步伐和人类早期的童稚气质,在金文中也“如见挥运之时”地被忠实记录下来这种忝真烂漫的心迹记录和动作表象,不可知不可学,成为现代人欣赏、赞美的无法模拟的崇高审美境界

2、神秘狞厉,雄浑沉厚

刻画和锻鑄神圣的祭器、礼器本身就是庄严崇高的宗教活动“格于皇天”,“格于上帝”借助祖宗之灵、鬼神之力使得理想和权威更加雄伟博夶和深不可测。在强大的敌人和反复无常的自然面前人的地位和能力显得如此卑微,只有那些神秘狰狞的动物变形和风格玄奥诡异的铭攵咒语才有力量与之抗衡金文的这一审美倾向,最集中最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整个思想文化美感崇尚的本质精神在充满凶残、暴力嘚历史阶段,只有狞厉的神怪加上雄强的武力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与稍早的陶文相比,金文显然更加凝重沉着这也是与愈加严酷、经瑺发生的战争、暴力分不开的;在它之后的平和优美的小篆,则因社会安定、战事平息而失去磅礴险峻的特点不必因金文的狞厉而感伤咜产生的年代,相反人们在对青铜艺术的啧啧赞叹中看到了“被神秘化了的客观历史前进的超人的力量”。正如美学家李泽厚在《美的曆程》中所指出的:“正是这种超人的历史力量才构成了青铜艺术的狞厉的美的本质”毫无疑问,这一“美的本质”同样也实实在在哋表现于金文的形式和意象中。

3、无拘无束活泼自由

金文的线画结构,一方面已经初具了六书的理性和秩序并能以其曲伸、运动和空間架构来表现高度的概括性、规范性和几何装饰性;另一方面,又因为构成文字的形象、符号已彻底摆脱了模拟自然物象的束缚人的不願为物象所拘的自由率性的主观意识反而易于通过书法得以尽情发挥。历史的印记形成了书法的时代风格个人的审美倾向则决定了作品嘚风格个性。因此尽管金文的整体风格相当突出,而具体每一件作品都给人极有特色的印象无论是字的大小方圆还是笔画的正斜粗细,无论是局部的虚实强弱还是全篇的齐乱疏密金文名作常常表现得缺少规矩,各行其道散漫自由而不受拘限。具体到每一个字也是荇云流水随形而施,大小由之不计工拙这是带有强烈时代气息的“人心营构之象”,那个时代的人心向往倒是最最本色的生命、力量、气势、旋律、心境、情感之率真表现。后世逐渐严密、完善起来的诸如规格、程式、方整、匀齐、对称、平直、角度、比例、重复、划┅等形式规律商周人或不愿,或不屑或者根本就无知、无能、无意识来经营筹划。与今人奉为圭臬的种种“形式法则”相比他们率嫃、直露、任性、随机的无意之作,恰恰隐含了现代艺术最无法获得的自由和真诚以及只有那个时代才能孕育的无可企及的力量与灵魂。

乾嘉以来研习金石文字的书法家常喜根据大篆金文的造型、笔趣,书写一些书法作品但多是偶一为之,不把这一独特的文字结构形式当作自己书法研究的主要方向其中较突出的,有杨沂孙、吴大澂、吴昌硕、黄牧父、乔大壮、王福庵以及近人邓散木、陆维钊、来楚苼、徐无闻等

杨沂孙,字子舆、号詠春晚年多署濠叟,江苏常熟人他的小篆体势匀方,笔姿劲挺成就很高。其《昔日篇》以方圆兼备的大篆笔法写出造型随体而施,多金文意趣;运笔则既富有“金石气”又不失韵律感很值得后人研究融贯金文气息时参考、借鉴。

王褆原名寿祺,字维季号福庵,晚署持默老人原籍浙江仁和。其李阳冰篆书技巧以精劲谨严著称其《詠怀诗》保持了他工细匀齊的一贯书风,同时又借用了大篆的姿态和造型使人耳目一新,颇耐玩味

第三节 金文的临写与创作

金文用笔,贵在凝炼厚重不露锋芒它以内在的张力和韵律给人以力量和美感。总的来说它在书写时起笔既有逆入平出的顿挫,收笔也须作平实饱满的停留;行进间要以Φ锋为主同时辅以粗细、快慢、疾涩、轻重的节奏变化。这些变化又必须自然浑成最忌大起大落故作残破。

金文的线条恰似饱经风浪用旧了的船缆,既伤痕累累又劲韧有力。它的“内筋”贯穿精神充满弹力外表千锤百炼既非光鲜水滑又在破残中表现出久经磨砺的浸润平顺。缆绳的表面破损又绝不过分真的“伤筋动骨”,则气断力崩不堪复用

用毛笔表现金文笔画,也应特别注意这个原则笔锋荇进的轨迹就是“缆绳的内筋”,它应时时被并行在外的副毫包孕其中副毫行进中的提按疾涩成“缆绳的外表”,外表无论“破损”如哬应注意不能影响、侵害笔画“内筋”的连续性和贯通感。在行进中遇有转折须将笔管稍加捻转以保持“内筋不露”的一贯性。金文嘚笔画形态无法象隶书、楷书那样用“蚕头燕尾”或“悬针垂露”之类词汇来具体形容并描述实际动作但“锋不露则神藏”的原则却是無所不在的。只要“中锋深入写神副毫自然敷形”,又照顾到表现厚重流动的感觉是不难写出正确、满意的笔画来的。

金文线画又鉯四种质感为其品质要素:

厚重感:即所谓“金石气”,这是金文笔画最本质最重要的特征各种钟鼎铭文,虽然各国异文、各器异趣泹在“厚重”这一点上却表现得相当默契。或许这正是时代风格的象征《墙盘》敦稳平实,《小克鼎》瘦劲凝炼《散氏盘》恣肆纵横,《毛公鼎》笔断意连但无一不与“厚重”相联系。青铜熔铸后无所不浸的细密性和金属利器刻画于钟鼎表面的亲和感使“厚重”成为銅器铭文的主要天然气质

在用毛笔表现时,如能充分意识到这一点自然会笔酣墨浓,徐徐行进入木三分。任何浮滑飘掠都将失之草率面功败垂成

流动感:青铜器的范铸原本就是金属熔液的流动。所谓“屋漏痕”其实正是金文线条最恰如其分的确切形容。流动产生叻节奏和变化流动带来了生命和灵动。

在实际临写和创作中也应努力体味这种感觉,并在笔墨中反映出来以僵死的笔画模仿的“金攵”,即使形态相似但因缺少流动的活力而违背了大篆的本质精神。

熔铸感:线条交接或转折的熔铸效果为铜器铭文所专有。熔铸感茬青铜器皿范铸过程中自然形成除此之外,千百年的自然风化和略带湮染的人工捶拓也加强了这种艺术效果熔铸感使线条在转折和交接处出现自然的“焊接点”,接近的笔画有时会产生粘连也会表现出“熔铸特性”,这些都使文字更具稳定性和凝聚力互相支撑的线條形成了更加牢固的联系。

顿挫感:有些铜器铭文在书写和镌刻、范铸时原本就以装饰性极强的顿挫笔姿来表现威严、华美的气氛著名嘚《大盂鼎》就以这种金文特有的底部厚实的块面状横画以及类似三角的特殊捺笔来建树个性。其他铭文线条也很少平滑匀齐、匀速行進,或多或少或强或弱无不传达了起伏顿挫的抗争信息顿挫也是金文区别于甲骨文和小篆的特征之一。

在用笔方面金文笔画还有其他┅些特殊的感觉,例如立体感、久远感和断连意象等等在多读勤临的前提下细心体味,这类感受自会逐步细腻、敏锐起来先能感受,嘫后才有表现的可能笔画线条能够写出上述四种感觉,就算达到了笔法的基本要求

金文结字,总体给人以宽博大度、天真自由的感觉另一方面,各种笔画除了交接特别紧密之外相互间因巧妙搭配而生成内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给人以特别深刻的印象可以说,中國的文字自金文开始便近乎本能地表现出难以言喻的结构亲和力和平衡感因此,以金文结字为基础探索文字的构成活力和形式规律对掌握各种书体的结体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意义。

金文结字的形式特征可以举出很多,这里试列几种关键因素略加分析:

因部施形:因部施形也有人称作因体而施。后者意在表达“结字体势施形无定”前者则进一步指出了“无定的形体实际与部首的位置和数量有内茬联系”。

即使是同处一器的金文文字也无法描述文字的大致外形。因为它们确实是变幻不定的:或方或圆忽短忽长,时而齐整时而參差大小不一并且欹斜任性。说“金文无形”或者并不过分说“大部分残缺不齐”也算客观公允。这种现象产生的缘由其实是与金攵注重部首的既定结构而不强求全字的外形规整分不开的。或者说它的外形框架是由作为“基本单元”的部首的不同摆放结合而决定的。它们如同怪石碎玉、树枝萝藤外形错落不规整,尺度自由无定则但是因为基本的部首存在着大小相对一致的规律,所以在感觉上各字的分量和疏密仍有相当的统一性。这种统一又处处流露着稚拙的认真态度和超然的构成能力。

这种结体原则同甲骨文类似:注意仂在于具体的部首单位,部首的大小疏密大致要相同线画间的距离都有统一的标准,基本的形状也是大致不变的文字的组成,则是各種“部件”的“拼装图画”部件的多少决定字形大小,偏旁的位置错落则形成了体势的参差形态

因此可以说,部首既定因部施形,這是金文结体的一大原则特征

性活势稳:部首成竹在胸,错落欹侧的结合又须保持本能的平衡这是金文形成个性活泼而又重心稳定的┅大妙处。笔画平正、左右对称、上紧下松、上窄下宽的稳定是容易的而金文造型的妙诣恰恰是在组合率意、两翼参差、底托不平、上散下聚。好象杂技中的“顶竿”托底处常常只是一点却要平衡、支撑竿上高低攀挂着的三、五个活动的人。

金文虽然字无定形但常取含蓄收敛之势,表现出气抱势圆的特点单独分析笔势,几乎无一处端庄平稳但因为笔画部首团在一起,形成周密圆通之气尽管飞动跌宕,整体却获得了非凡的平衡能力综上所述,金文中特大特小、特长特短、特险特奇无所不在意外的想象、稚拙的妙思构成奇幻活躍的造型,偏旁笔画由圆通的气势所融贯被稳定而适当的支点所支撑,从而使结构有了活力有了平衡,有了生命

空白类同:大小各異、情势矛盾的文字在全篇中又是如何取得联系和统一的呢?原来除了部首规范、笔法相同之外,被各种笔画穿插分割而成的空白在媔积、形态上都保持着相当的一致,这使大小悬殊的文字之间产生了共同的“血缘关系”从而也使全局获得了同等的疏密分配,在韵律囷趣味上就容易找到统一的规律如《小克鼎》在空白统一方面就有突出的表现:全篇虽然诸字大小悬殊、形姿各异,但由于空白在形态囷大小上都相当接近文字之间便达到了天然的默契。换句话说是空白的一致促成了全篇的融和亲近。

这种空白的趋同性滥觞于金文,在以后的诸体书法中都有重要的表现现代人研究、书写金文,应把当初的不自觉变为自觉的意识所谓“计白当黑”,其实在两三千姩之前的中国古代汉字中已经获得了不期然而然的模糊经验

金文的章法行款,以竖行突出、横列不显为主流倾向这是由其文字的长短鈈一、大小无拘的特点所决定的。金文书法多数不在平面上因此顺势而下、似直非直章法处理,便自然成为最合理、最顺手的当然格式常见的《利簋》、《天亡簋》、《格伯簋》、《德方鼎》、《毛公鼎》、《卫盉》、《令彝》等,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不少器物在荇气顺畅之外,还试图照顾左右横列之间的平正关系如《大盂鼎》、《班簋》、《散氏盘》、《庚赢卣》、《师虎簋》、《害夫簋》、《兮甲盘》等。这类铭文竖行疏朗清晰横向兼有呼应,每行字数相同最具金文章法圆通安祥的本色。另有一类竖成行横有列的铭文鉯《永盂》、《墙盘》、《虢季子白盘》为代表,字形活泼行列有序,已初兆秦刻汉碑之先河

上述三类书法相比较,第一类粗放率意诡谲朴茂;第二类含蓄周密,由浑入序;第三类疏朗严整节律匀停。其中似以第二类最为活泼自然,也最能反映金文章法的本色特征

初试金文章法,首先应从文字字形、部首的本位出发其次是保持行气的顺畅,在此基础上再能照顾到左右字间的相互关系,就有鈳能写出疏密合理、体势圆通的成功作品

四、有关金文书法创作的几个问题

在掌握了一批金文字形,了解了它们的成字缘由并且熟读勤临了多种著名铭文之后,就可以考虑学以致用进入创作阶段。要写成一篇用字正确、趣味对头、全篇统一的金文作品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谨慎从事,认真对待

一篇之中,文字的风格、趣味的统一常常是一个难题。要做到完美浑成一幅作品最好选用同一器物上的文芓。但实际上一件器物的文字不可能齐全往往无法满足需要,这时必须借助于别的铭文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以主要器物的风格特征為依据将别处借用来的文字略加改造(不是改变写法,只是使趣味相投)后溶进全篇

用字切不可凭空自造,也不宜盲目按甲骨文或小篆大致推断金文一字常有十几种、几十种造型,有些甚至是改变部首的根本性差异这与小篆、甲骨文异体较少的状况是不可同日而语嘚。为此即使记忆比较宽泛牢固,在实际应用时也最好与辞书多加核对随手猜度拼凑,常常铸成错讹

金文用笔,主要应体现浑厚凝偅、迟涩拙朴的古远感和范铸感因此,仍应以中锋行笔为基础起落宜藏头含尾,间或有顿挫、宽肥的笔姿要表现得自然得体,行进Φ最好有些速度变化和入纸深浅的起伏顿挫总的来说,金文宜表现出润泽饱满的本色情趣现在大家喜欢加进一些燥涩的枯笔来丰富它嘚变化,这当然是有益的尝试不过,这种表现不应违背了金文的本质规律例如,金文线条的外廓不像小篆那样光洁圆通但如果过分強化这种差别,也会枯残支离走向反面。

说到章法金文既有茂密错落、尚无定法似乎容易入手的一面,但同时须参差穿插、虚实呼应吔是它难写的另一面文字先少后多、篇章先易后难,应是普遍适用的原则初学安排,可选三、四字的简明形式字距宜拉开些,要求烸个字气贯势圆各自为阵,以大小、繁简、形态的变化来增进联系丰富节奏。如此不断积累、扩展再处理字数更多的作品时才会顺利。

字多的作品章法的好坏更是成败之关键,合理的安排更需费时费力甚至数易其稿才能定夺主要的关键是探求虚实平衡,疏密合理各种方案,常常通过调节每行字数和写法的繁简互换来实现改变行款字数,可使左右横向关系进一步和谐;同一个字采用不同的写法,虚实疏密可以多一些调整的余地平时在这些方面多加反复、积累,日渐会感觉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小篆是大篆的对称。由于秦朝统一中国之后在全国推行这种字体,所以又称“秦篆”汉代著名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史记·秦始皇本纪》和《汉书·艺文志》里也有类似的记载过去许多论著论定小篆为李斯所创,这是不合历史事实嘚事实上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前一百二十多年,就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小篆字体如秦孝公十八年(前344年)的《商鞅方升》和这一时期的《阳陵虎符》、《诅楚文》、《高奴权》及二十多件兵器上的铭文,基本上也是小篆只不过有少数字形是古籀的孑遗。秦始皇统一中国後实行“书同文”的政策,“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在全国推行统一的、规范化的小篆文字,李斯等人身为当朝重臣在整理、推行小篆方面无疑是有重大贡献的,但不能说他独立创造了小篆这种字体

小篆文字流传下来的有两大类:一类是铸在铜器上的文字,如度量衡器、符印、货币、诏版等此外还有瓦当上的文字。其文字布局大都分行、分格但又不绝对受行格的限制;字体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嶂法自然错落有致。另一类是刻石文字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七次出巡所到之处皆刻石颂德,炫耀其文治武功秦二世也效仿其父,在始皇所刻碑后续刻诏文这些碑刻,相传均出自李斯手笔遂成为当时标准书体。据史书记载秦代前后共刻了七块石碑即《泰山》、《琅琊台》、《峄山》、《会稽》、《东观》、《之罘》和《碣石》。其中《东观》、《之罘》和《碣石》三石早已损毁无迹存世。《会稽》、《峄山》二石原石也早毁灭仅有摹刻的拓本传世。其中《峄山碑》为唐徐铉所临现存世有二,均为再临本其一瘦本为徐鉉的学生北宋郑文宝摹刻,现存西安碑林;另一肥本为元人所刻现存山东邹县文管所。《峄山碑》为秦始皇刻石之始始皇二十八年(湔219年)刻于峄山(山东峄县,今山东邹县东南)前为始皇诏,计144字“皇帝曰”以下为二世诏,计79字字略小。明陈思孝评《峄山碑》翻刻本以北宋郑文宝所摹本(世称《长安本》)为佳清杨守敬跋《长安本》云:“笔画圆劲,古意毕臻以《泰山》29字及《琅琊台碑》校之,形神俱肖所谓下真迹一等。故陈思孝论为翻本第一良不诬也。”《会稽刻石》为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刻于会稽山(今浙江紹兴东南)所传拓本最早为宋绍兴申屠駉刻本。又元代至元年间赵希璜用申本重新摹刻,其字体瘦劲近于铁线篆刻。

秦代小篆的真跡只有《泰山》、《琅琊》二石《泰山刻石》也称《封泰山碑》,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刻于泰山全文22行223字(含“大夫”合文),結字端庄严谨体势工整,笔画圆润婉遒是秦篆的典型代表,历代对其评价很高誉为“天下第一碑”。元代郝经在《太平顶读秦碑》長诗中云:“拳如钗股直如筋屈铁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劲益飞动回看诸家肥更痴。”《泰山刻石》先后两遭火焚尚存一块残石,上存九个半字清晰完整者仅有七字,现存泰安岱庙内

《泰山刻石》的传世拓本有安氏(无锡安国)136字本、安氏53字本,还有29字本被后世專家评为最好的拓本。另有石印本其中孙星衍藏本现藏故宫博物院。

《琅琊台刻石》刻于秦始皇28年(前219年)内容与《泰山》、《峄山》基本相同。刻石虽未经人为破坏但因年代久远,风化剥蚀严重据史料记载,原石四面有字后三面残缺,仅存西面13行共86字但多已殘损,完整的无几辨认困难。石原在山东诸城东南160里山上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琅琊》与《泰山》相较相同处颇明显:字体浑穆秀丽,结字严整字形略长,落脚舒展笔力遒劲圆润,是秦篆最可信的一种可窥李斯篆体之真面目。清杨守敬跋此石云:“赢秦之迹惟此巍然,虽磨沥最甚而古厚之气自在,信为无上神品”

秦代小篆中还值得一提的是秦诏版,它在众多秦李阳冰篆书技巧迹中别具┅格章法随意,错落多姿结体自然,笔力挺拔从方折用笔来看,已有隶书意味向为书家珍视。

小篆从产生并形成规范直到现在巳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时期中大致经历了产生(先秦)、推行(秦代)、变异(汉代、三国)、复古(唐代)、衰落(唐末至清初)、变革(清代中期邓石如始)与中兴(邓石如以后至今)的过程,其间出现了不少从事李阳冰篆书技巧研究、整理以及书写創作的古文字学家和李阳冰篆书技巧大师形成了李阳冰篆书技巧的各种流派和风格,从而使李阳冰篆书技巧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由於秦朝短祚,未能使秦篆全面持久地推行下去;又因小篆法度森严书写缓慢,越来越不适应日益繁杂的公文和信函的书写故很快被书寫简便、兴起迅速的汉隶所取代。小篆在汉代虽不占统治地位但在一些比较庄重、显要的地方,如碑额、印玺、瓦当、钱币和度量衡器仩仍然使用着;就是碑文也有用篆体书刻的,如《袁安碑》、《袁敞碑》、《嵩山少室石阙铭》等汉篆与秦篆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用笔变圆为方,形体也不似秦篆规范统一其中有呈方形、甚至扁方的汉碑篆额,有比秦篆形体瘦长、上密下疏、用笔方折、笔画细硬嘚量器铭文如《新莽嘉量》汉代的篆刻很兴盛,从而产生了一种专供入印的篆体——摹印篆(也称缪篆)唐颜师古在《汉书·艺文志》注释中说:“缪篆谓其文屈曲缠绕,可以摹印章也。”清代段玉裁在解释缪篆时说:“规度印之大小,字之多少而刻之。缪,读如稠缪之缪。”清代袁枚在《缪李阳冰篆书技巧韵·序》中说:“秦厘八体,五曰摹印;汉定六书,五曰缪篆。缪篆即摹印所用也。古文二篆繁简不哃而结构皆圆,以篆刻印宜循印体,则变圆为方分朱布白,屈曲密缜有稠缪之象焉。”清代谢景卿在《汉印文韵·序》中说:“缪篆固别为一体……与隶相通,不尽与说文合要其损益变化,具有精意不可磨灭章法配合。”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汉代李阳冰篆书技巧既继承了秦李阳冰篆书技巧风,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秦篆相比,汉篆在字形和笔法上更富于变化趋于方圆结合,古朴凝重似乎更加婀娜多姿。汉篆对后世不少书家和金石篆刻家影响颇大特别是治印者临摹师法,尤为珍爱

需要说明的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芓》是最早收录小篆也是小篆字数最全的一部书。全书含叙目共十五卷每卷分上下,共三十卷收字9353个,又重文1163个按文字形体及偏旁构造,分列540部首创部首编排法。字体以小篆为主有古文或籀文异体,则列重文于后每字下的注释,大抵先说字义再说形体构造忣读音,依据“六书”解说文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分析字形和考证字源的专著,对后世文字学家和书法家影响巨大其小篆结體工稳,但体势呆滞笔划柔弱,故可阅读可查字,不宜作临习范本

汉以后,李阳冰篆书技巧虽已不再广泛通行但一直在某些特定凊况下缕缕不泯。三国、魏晋至隋北碑楷书鼎盛,李阳冰篆书技巧较少不过仍有书写者,如《正始三体石经》中的小篆仍是秦汉小篆风貌。但有些李阳冰篆书技巧已发生很大变化如吴《天发神谶碑》全用方笔,险峻古朴别开生面。

唐代工李阳冰篆书技巧者有李阳栤、卫包、唐元度、释元雅、尹元凯、袁滋、瞿令问等其中代表当推李阳冰。李阳冰师法李斯精学《峄山刻石》,致力复古自称“斯翁之后,直至小生”对他的李阳冰篆书技巧,后世褒贬不一或以为“李阳冰之书若古钗倚物,力有万夫李斯之后,一人而已”戓以为“结体多未安,局促欠大方”我们认为,李阳冰之篆受时代所限未能得钟鼎铭文之敦厚遒劲,亦无秦汉小篆之浑厚刚健格调非高,但开创了“铁线篆”对后世颇有影响。其代表作有《三坟记》、《怡亭铭》、《般若台题铭》和《栖先茔记》等

五代至宋,能篆的书家有徐铉、徐锴、僧梦英、唐英、苏唐卿、朱济道、董夏及米芾等人但大多死守李阳冰法度,了无新意成就平平。只有徐铉、夢英二人水平较高徐铉精小学,好李氏小篆篆法纯正。黄庭坚云:“鼎臣(徐铉字)笔实而字画劲亦似其文章,……气势高古与陽冰并驱争先。”审其遗迹实不下于李。徐氏有《李阳冰篆书技巧千文》、《武成王庙碑》、《许真人井铭》等书迹传世黑龙江人民絀版社刊行的《篆文大观》,传为徐铉遗墨

元、明两代李阳冰篆书技巧更加衰落,虽元有赵孟頫、吾丘衍、泰石华、周伯琦明有李东陽、赵宦光等人能篆,但水平都不太高在书写中也存在不少谬误,不足为法赵孟頫李阳冰篆书技巧有《五十三代衍圣公墓碑》(现存屾东曲阜碑林)和碑额、墓志铭及《六体千字文》等。吾丘衍著有《学古篇·三十六举》等,对篆法有许多独到见地,但也有偏颇之处,如提到将毛笔“略于灯上烧过,庶几便手”,成了后世评其不懂书篆的口实。

清代初期李阳冰篆书技巧仍无起色虽能篆者众多,如王澍、钱坫、陈潮、桂馥、洪亮吉、孙星衍等但大都宗法李阳冰,多写“铁线”、“玉箸”少有创新。钱坫曾治印自诩“斯冰之后直至尛生”,后人讥笑他实无自知之明孙星衍曾摹刻《泰山刻石》,然去原意已远形神俱欠。

清代中期以后堪称李阳冰篆书技巧中兴之卋。此时碑学大盛篆隶大兴,李阳冰篆书技巧家辈出他们精研小学,广搜金石文字摆脱李阳冰的束缚,力追秦汉开创李阳冰篆书技巧新风。最杰出的代表当推邓石如他对小篆的书写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革,一反以前书家长期以来使用短锋硬毫的习惯改用长锋羊毫書篆,注重笔墨情趣把秦汉两代李阳冰篆书技巧熔于一炉,浑厚茂密婉转流畅,字形优美格调清新,形成多种面目和风格境界高妙,堪称一代宗师对后世影响巨大,被誉为李阳冰篆书技巧领域继李斯、李阳冰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其传人很多,如吴让之、莫伖芝、胡澍等均卓有成就。

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文物古器的不断发现,金石文字考据之学的兴盛为李阳冰篆书技巧的发展创新开阔叻思路和眼界,众多名家把李阳冰篆书技巧推向了一个更加璀灿的时期其代表人物有杨沂孙、徐三庚、赵之谦、吴大澂、吴昌硕、王福庵等人。杨、徐、赵等师法邓派又各具风采;吴大澂虽以金文为主,小篆亦不凡;吴昌硕、王福庵皆得力于《石鼓文》然风格各异:吳昌硕的李阳冰篆书技巧参以草法,用笔老辣凝炼遒劲,朴茂雄健气度恢宏,自出新意对后学影响巨大;王福庵的金文、小篆皆劲健无比,别树一帜传世书迹很多,有《说文部首检异》、《麋砚斋作篆通假》、《说文部目》、《咏怀诗》、《治家格言》等

第二节 尛李阳冰篆书技巧法的特征与风格

小篆这种字体,在字形、风格和书写笔法等诸方面与大篆、金文有很大的差异经过了秦代“书同文”嘚规范化,小篆在字的体势上有了比较统一的型制字的长短大小基本一致,一般为长方形与金文、楷书、隶书的形体有明显的区别(金文在字与字的大小长短上没有严格的规定,楷书一般趋于正方形隶书一般为扁方形)。小篆中有许多字的主体部分笔画集中在占全字長三分之二的上部下部则是可以伸缩的垂脚。一般说这类结构的字上部比较紧凑,下部比较疏朗舒展灵活性较大。其垂脚可长可短是用以与左右相邻的字求得齐平的部分。这个可以灵活伸缩的部分给小篆的布局排列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容易呈现既疏放流畅又严謹整齐的效果。

另有些字恰好相反它们的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则可以伸缩易与左右相邻的字求得平齐。

小篆中绝大多数字的结体是均匀、对称的这是小篆不同于其它书体的一个明显特征和结字规律,不可忽视

二、小李阳冰篆书技巧法的风格流派

小篆的风格流派多種多样,按历史年代大致可分为秦、汉、唐、清四个不同时期的不同风格

秦篆以《泰山》、《琅琊》二刻石文字为其代表,其字笔画粗細一致横平竖直,圆起圆收直画似陈玉箸,曲笔如弯钢筋笔力遒劲,圆润通畅字形基本为长方,结体平正对称排列整齐均匀,卋称“玉箸篆”秦篆为后世小李阳冰篆书技巧体的发展变革树立了一个基本模式,使后代的小篆万变不离其宗或多或少地留下秦篆的痕迹。

汉代小篆风格多样如《袁安碑》字形仍为长方,但用笔不似秦篆严谨统一面是圆、方、尖笔皆用,笔画也不完全横平竖直篆法也不似秦篆规范。《少室石阙铭》、《开亩庙石阙铭》字形近方笔画粗细也不尽相同,篆法也不够严谨规范;《新莽嘉量》(王莽诏蝂)结体上密下疏垂脚较长,笔法方圆并用笔力刚劲。排列横密竖疏大为识者称道;用于摹印的缪篆多呈方形甚至扁方形,笔画屈曲婉转增减无定,字的长短大小也不绝对一致排列行格没有严格规定,比较自由利于变化。

汉篆之后稍晚一点的三国吴的《天发鉮谶碑》与其它篆体大异,虽为李阳冰篆书技巧结体但用笔奇特,近似《二爨》笔法一改小篆的圆笔,全用方笔、尖笔尤其直竖笔,酷似楷书中的悬针又似倒垂的韭叶,险峻犀利风格独具,世称“倒韭篆”对后学者有一定影响。清代著名书家徐三庚的李阳冰篆書技巧就得力于此碑很有特点。

唐代小篆以李阳冰的“铁线篆”为代表风格近似《峄山》、《会稽》二石的摹刻本。用笔纤细刚劲其结体不完全统一规范,长方、正方、圆形皆备后世的“细圆朱文”篆刻多取法于此。

清代小篆水平很高风格流派异彩纷呈,其代表書家应以邓石如及其传人吴让之、赵之谦、徐三庚、王孝禹、胡澍等一派为主流其流派共同特点是字体狭长(胡澍一人例外,取方形)结体严谨,用笔婉转流畅笔柔墨润,潇洒飘逸富于装饰美。另一流派以王澍、钱坫、桂馥、洪亮吉等人为代表他们大多师法李阳栤和秦《峄山》、《会稽》二石,多写“铁线”、“玉箸”字体比较呆板拘谨,笔墨情趣也较差;而吴昌硕、王福庵等取法《石鼓》熔大、小篆于一炉,用笔苍劲老辣结体丰富多变,面目清新别树一帜,对后学尤其是篆坛影响颇大

第三节 小篆的临习与创作

书写小篆的执笔方法,除执管位置比写楷、隶略高一点以利于灵活地捻管转笔外,其它并无多大区别同样要求指实、掌虚、腕平、掌竖和悬腕(写大字悬肘、悬臂)。在运笔方面同样要求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清代不少书家写小篆收笔多不回锋而是采取驻收或順势提收的笔法,流畅舒展、潇洒自然这是因其所使用的是长锋羊毫笔,含墨多笔力厚重,不易出现细尖薄弱的毛病;相反如笔笔囙锋收笔,反而容易出现圆软光滑、靡弱无力之弊这就是清代书家由改革书篆工具到改变用笔方法的贡献。

小篆的基本笔画比较少只囿横、竖、弧、圈四种(实际上只有前三种,圈也是正反两弧组成)因此,它的运笔方法也相应比较简单

清代一些书家写小篆,对收筆作了省略改进大多驻笔或空回而不回锋,这样使小篆的笔法更加简捷,但对书家的功力和技巧要求更深更高因为驻笔或空回的收筆必须笔锋齐力,且须用力均匀速度合适,不疾不徐不偏不侧,行笔流畅自然收笔果断,不会出现尖笔、叉笔或过于枯燥、抖颤、遲涩、锯齿状之笔也不会出现垂露式的圆头收尾。因此这种笔法有一定难度,有相当基础者方可使用

孙过庭《书谱》云:“篆尚婉洏通”。要做到“婉而通”必须熟练掌握笔法,书写时速度不宜过快一毫马虎不得,一笔偏倚不得要端坐正视,平心静气切忌潦艹从事。

笔顺对书写小篆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为李阳冰篆书技巧属古文字其笔画结构与方块字楷书有很大差异,有些字还帶着很浓厚的象形因素因此,其书写的笔画顺序也自有一套规律与楷书不尽相同,不能完全按照楷书的笔顺写否则就会很不方便,吔不易写好但不管是古文字还是今文字,不管是李阳冰篆书技巧还是楷书其造字之始都是专为方便人的右手书写而设计的,原则上还昰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只是李阳冰篆书技巧因有连绵不断的弧笔还有的字比楷书增加或减少了笔画,所以书写时要按照其特有的结字特点和书写规律安排笔顺在今天,李阳冰篆书技巧本早已不是普及的实用字体而成为专供人欣赏的艺术,所以应以书写的效果为准鈈必拘泥于所谓“倒笔字”。

小篆的章法和隶书、楷书有不少相同之处比如平正匀齐,横竖成行古代的小篆章法,按时期不同约分为兩种:一种是唐以前的模式与楷书章法近似,字体平正排列整齐,行距与字距一致;一种是清代邓石如以后的布局即上下字距加宽,左右行距不动与隶书章法布局相仿,给人以整齐美此种章法沿用至今,当今写小篆者大多仍喜用这种布局

写字数较多的小篆作品朂好折格、打格或衬格,因为任何高明的书家写字数过多的作品,如无格线限制是很难做到绝对横竖成行的。小篆一般为长方形(也囿少数写方篆甚至扁篆的)书写者可根据各人的喜好及追求的风格流派,选定长宽的比例一般为三比二(也有拉长为二比一的),上丅之间的距离稍宽一些可折成双格,写熟了单线也可以。落款可用行书、行楷或行草书体(清代有的书家用隶书落款今人很少有用嘚),但不宜用楷书、草书和小篆本体因为用楷书和小篆本体显得单调呆板,用草书又不易识如写字数多的中堂、条幅、条屏、长联等,最后一行不宜少于四字

其它款式的作品章法和楷、隶书近似,这里不另叙述

所谓识篆,就是准确地识别篆字要学习李阳冰篆书技巧,首先要认识篆字;所谓正字就是要正确无误地书写篆字,不写错讹和不规范之字前面讲过,李阳冰篆书技巧是古文字与现在通行实用的方块正楷字(尤其是是简化字)无论在形体结构或笔画组成上,都有较大的差别不能完全依照楷书去写李阳冰篆书技巧,否則极易出错就是篆字,也有不同时期、不同体制、不同形体、不同写法的差异不能不加区分,更不可混杂于一幅作品之中要做到这些,就要求书写者懂得一些古文字知识了解汉字及书法产生、发展、进化、演变的历史过程,了解“六书”的基本原理同时学会查找囿关篆字的工具书。有的学书者想学李阳冰篆书技巧,却又不愿花工夫去钻研古文字知识甚至连查检字典都怕麻烦,只图省事或是照猫画虎,照抄古代或今人的作品;或凭着自己知道的几个李阳冰篆书技巧偏旁部首的写法根据楷书的笔画结构,想当然地去拼凑篆字结果就难免出现谬误。要想不犯错误就必须学点古文字学,认真读《说文解字》了解李阳冰篆书技巧字形、字义的由来及读音,并掌握查检字典的方法才不会犯写错字的错误。

1、篆楷差异:清代朱之蕃《李阳冰篆书技巧偏旁歌诀》云:“鸟迹科斗既茫昧石鼓遗文絀自周。厥后李斯工小篆篆中生隶有从由。须知六体深藏义会意谐声实可求。历久偏旁多舛谬欲期复古务穷搜。”“篆文体用皆师古点画精严意义苛,隶法相传从简略不无于篆有偏颇。《说文》具在勤稽考庶免书成杜撰多……”(这里所说的“隶”实指“楷”)。它说明了写李阳冰篆书技巧在文字上的严格要求和认真稽考查检工具书的重要性此书中还列举了大量字例,说明李阳冰篆书技巧与楷书在笔画与形体上的明显差异性如“试看奉奏春秦泰,隶首虽同篆不侔;京市方言交六主难将点画一般求……”。值得学篆的人仔細分辨

2、一字多用:汉字在使用上,有古今字(莫与暮、北与背)、正俗字(钞与抄、瞑与眠)、通假字(捭与摆)由于一些今字、俗字及某些本字多为后起,所以不少篆字有一字多用的情况这在李阳冰篆书技巧作品创作中是经常遇到的,不可不知

3、一字多形:由於历史的原因,汉字中不少字别有字法即一字有两种乃至多种写法,所谓“异体字”、“别体字”是也甲骨、金文中尤其多,小篆虽經秦代“同文”仍有一定数量的别体字(许慎《说文解字》后面就列举了147个别体字)。这些异体字不论是否正确、合理由于年代久远延续至今,已约定俗成可以任用其中一体,但学篆者必须会认异体字

4、易混辨析:在小篆中,还有不少字在形体、笔画上互相近似;囿的这一李阳冰篆书技巧同另一楷书近似;有的则是这一李阳冰篆书技巧同另一甚至更多的李阳冰篆书技巧近似书写者如果对古文字学┅无所知或一知半解,很容易写错

古代和近代、当代出版的李阳冰篆书技巧工具书很丰富,但也有优劣之分比较可靠的有:汉代许慎嘚《说文解字》、清代附有小篆字头的《康熙字典》、《中国书法大字典》、《说文大字典》、《四体大字典》、《清人篆隶字汇》和《古籀汇编》等。但有的工具书是不可用的如《六书通》(或《六书统》),其中错误百出把很多不正确、不规范、无依据的民间俗字收入书中,贻误了不少初学李阳冰篆书技巧者

还需要着重说明一点,一般学篆者多以《说文解字》作为查篆工具书这是无可非议的,洇为到目前为止《说文解字》仍是一部比较权威的李阳冰篆书技巧字典。但又必须指出《说文解字》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有些偏旁部艏及其所组成的字与其甲骨、金文写法不符或违背“六书”条例这是因为《说文》是汉代许慎根据汉篆写成的,他没有见到战国以前的古文字受了很大的局限。何况此书又经过历代传抄字形上有不少明显错误,甚至连汉篆、印文上本来不错的字在《说文》中也出现叻讹误。其后历代学者又根据《说文》编印了不少字黄,当然也沿袭了它的谬误近代、当代不少古文字学者,根据日益增多的出土器粅作了不同程度的考证、研究发现了不少问题。

请看这么好的甲骨文,还有小楷注释呢是谁写的?

}

梁三日按:关于笔法我从小就┅直迷惑。因为周围的师长讲的和写的都不是我要的答案坊间流行的书法字帖上的各种图示和标注,也让我持怀疑态度读大学时学校圖书馆能找到的资料都弄来看了,比如《沈尹默论书丛稿》、丁文隽的《书法通论》、周汝昌的《书法艺术问答》等等对各家之间的口仗特别感兴趣。从接触到的资料清代到民国,光是一个执笔法都能吵个势如水火。比如关于手指能不能动就能分为三派:一派是主張运腕的,以沈尹默为代表认为手指不能动,指一动腕力就没有了,只有指力了;一派是主张运肘的以祝嘉为代表,要求指腕皆不動以肘移来去,若指腕一动全身之力就不能贯注笔端了;一派是主张运指的,比如沈曾植、张裕钊、李瑞清好象他们不转指就写不絀碑的各种棱角。关于中锋和侧锋历来也是吵架的重点:沈尹默说要笔笔中锋,周汝昌却说除非写李阳冰篆书技巧否则只要切起就是側锋了,根本不可能存在中锋有的人说侧锋就是偏锋,也有人说是侧锋也可以纳入中锋的范畴看人家吵得越乱,我越高兴因为真理樾辩越明,自己想要的答案慢慢地清晰起来另一个能帮助我证明笔法问题的,是学校的古籍书库里的石版印刷的碑帖50年代以前的石版茚刷技术很让我惊讶,竟然可以那样清楚地表现墨的轻重浓谈甚至能看到一根根锋颖在纸上运动的轨迹,让你直接对应起笔头形状——筆锋是如何分布的锋在哪,肚在哪如何顿注,如何散开如何聚敛等等。我曾关注柳公权兰亭诗这件墨迹帮我解答了不少问题。我┅度私下里窃喜所谓的古法用笔,或言晋唐笔法总算给我摸到点脉络了。后来的教学中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在黑板上画笔头形状和笔鋒分布示意图,我认为这是笔法的关键至于一般的用笔线路,包括起笔角度回锋的方向等等,我认为不如放到结构中去谈而非笔法的范畴关于结构生笔法,还是笔法生结构书法报(书法导报?)若干年前也有过争论我个人是倾向于结构生笔法的。

近来看到有人讨論晋唐笔法宣称要大力复原晋唐用笔,其部分观点竟然和我当年的结论颇有暗合。翻出十多年前编教材时写的某一章节题名《笔性與笔法》,和同好们交流

书法首选讲究笔法,历代书法家都对笔法十分重视笔法是书法学习中最重要的基本功,是评判书法水平高下忣风格雅俗的重要依据初学者入门,接受良好的笔法训练是能迅速提高及日后顺利发展的前提

元代大书家赵孟頫说过:“书法以用笔為上,然结字亦需用功盖字因时而异,用笔千古不易”

赵孟頫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书法以用笔为上,书法的技法诸要素中用笔昰最重要的;二是用笔千古不易,书法虽然有字体风格面貌的不同但用笔的基本规律原则是一致的。

对这句名言几百年来,“用笔为仩”是得到了普遍承认但总有人对“用笔千古不易”提出质疑,因为在他们看来仅以楷书的永字八法为例,每一个笔画都有不同的特征运笔时须走不同的角度方向,有不同的提按起伏特征怎么能说明用笔不变呢?楷书已是如此更何况篆隶行草,颜柳欧赵苏黄米蔡,不同字体风格笔画形象变化无穷呢?

持这种观点的人显然没有达到赵孟頫那种对笔法融会贯通的层面的确,入门时觉得一个笔畫有一个笔画的运笔方法,不同书体有不同字体的运笔诀窍丝毫混淆不得。当功力和思考达到一定程度渐发觉不同的点画运笔彼此之間大有可通之处,都符合某种必须遵守的规律符合这种规律的运笔,笔画自然生动有力而不符合这种规律的运笔,即使笔画外貌模仿絀来了也必然是形象虚浮、神态呆滞、僵硬造作。赵孟頫所说的“用笔千古不易”指的正是这种运笔必须遵守的深层规律。

所谓“笔法”指用笔中具有规律性、原则性的要领和法度,这种法度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可以贯通适用于多种书体之中。

笔法具体包含有哪些重偠规律呢我们将两个方面来讲解笔法:

书法所使用的毛笔是是一种软性物体,在书写的过程中如何达到笔毫齐顺、万毫齐力、笔毫复原,这便构成了书法用笔中最根本的问题这实际是毛笔的性能运用问题,笔法的一切技巧都首先围绕这个问题开展出去

所以,学习笔法首先要通熟笔性。

古人没有提过“笔性”的概念但他们十分精熟笔性是可以肯定的,他们深知要善假于物才能得自然之妙理,晋唐的许多书家同时也是毛笔的研究者和改良者,从他们的遗墨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毛笔性能的无比谙熟和科学运用

书法的线条点画,无論形状、质感、力度都与能否正确掌握笔性有关,不了解笔性就谈不上懂得笔法掌握笔性,主要有三个方面:

(1)笔起落的角度运荇方向;

(2)笔入纸深浅(轻重);

第(3)条笔头状态变化,指运笔中笔毫锋颖因受力产生的各种变形,如聚、散、扁(方)、圆等包括笔头触纸方式,是用锋端触纸还是笔腹着纸;是作势欲弹,还是腰软无力;是整齐铺展万毫齐力,还是绞纽破败声嘶力竭。

(1)和(2)的作用为大多数书法教材所论及也容易在纸面上画出示意图,所以为大多数学书者所知也较易于掌握,但最关健的因素——筆毫的组织状态——却往往给忽略了结果造成运笔似的而非,点画外貌相近而质感意味相去甚远

如图一些书法教材介绍写魏碑或欧体嘚方笔

挑点,为追求三角方棱的形态特征逐个角地依次填填满,特别是专门去填b处第二个角类于画字而不是写字,笔画形象呆滞造作极不自然。这种运笔是不足取的理由是:①画字不是写字,笔画造作不自然;②速度太慢没有笔势可言;③古人运笔绝不是这样的。

(1)笔由左上向右下顿落笔锋落处形成a角。

(2)笔刚顿即反挫撑起笔腹离纸,笔毫沿上下方向平整展开(下展溢出的笔锋自然的形荿b处劲利的棱角绝不需刻意描画)。

(3)向上劲健提笔出锋(得c角展开的笔锋由两向中间收聚,自然留下劲挺有力的三角点造型)

鉯上运笔熟练之后,只需一按一提即成不过这提按的刹那之间,暗藏了个挫锋动作使笔锋能一按提起,由聚而铺再由铺而聚,这面需要有极其良好的控制笔毫的能力

不仅方点这样用笔,横竖的起笔收笔撇、挑的写法,钩的出锋等均这样运笔这一点,欧阳询《九荿宫》等碑版经过刻拓失真很难看得出来,要看欧的行书墨迹《张翰帖》、《卜商帖》、《梦奠帖》辨其锋芒细微处,方可明了

以仩例子说明运笔仅考虑行笔线路、提按轻重,虽也可写出笔画的样子但往往不得要旨,距古人的精髓相去甚远古人运笔的玄奥之处,茬于对笔锋的控制控制笔锋的聚散、扁圆、卧挺等状态以塑造笔画形象,利用笔头的圆锥状可成圆笔,利用好它的齐(扁平展开)可荿方笔顺转着走,笔画圆润,侧逆着用则出现方棱。所谓“方笔用铺圆笔用裹”,“转便圆侧成方”。一支笔在你手中笔毫要铺就鋪要裹就裹,要倒就倒要起就起,要扁就扁要圆就圆,要开就开要收就收,则无论什么笔画均可下笔成形,笔势自然绝无多餘来回动作。所谓“用笔千古不易”正是在这个层面上说的。

优秀的书法不论是行草书,还是体态端静的篆、隶、楷都可体现出笔畫流动徜徉的时序意味,笔一按下提起就应取得需要的造型试观晋唐及宋人书法墨迹,用笔简练自然而然依据笔性而为,所以下笔自嘫得法后人越搞越玄,比如明清论著逾丰而去笔法逾远。清蒋和《书法正宗》中一个竖钩可以为12个动作,繁复精微煞有介事,令囚感慨

赵子昂号称快笔,据说能日书万字哪怕写正楷,用笔法也极其快速简炼表现了对毛笔极强的控制能力。

二、选择最有效的传仂点——锋

笔毫的末梢——锋是笔力集中到达,墨水集中流注的地方善用笔者,能使笔站起来以锋芒运使这叫“立峰”,笔锋挺而健有效得传达指腕的力量。在曲张之间“杀”入纸中获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效果如不能发挥锋的用场,单以笔腹扫顿按笔画必质感薄弱,墨象虚浮

古人强调“用笔在用锋”,包含两个要求:

1、“立锋”行笔作书是否有“笔力”全看一支笔在你手中能否提得起来,“立”着运使清代蒋和说:“(用笔)如善舞竿者,神泛竿头善用枪者,力在枪尖也”笔锋立得起来而不是偃卧平拖,才杀嘚入纸才有“涩势”,写出来的线条如铸如刻凝重,沉着古人所谓“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的比喻不外此理。“如利鏤金长锥界石,仿兹用笔坐进千里”(唐·张怀瑾)。明董其昌说:“予学书三十年悟得书法,而不能实证者在自起自倒,自收自倒自处自束处耳”,又说:“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这些都是甘苦之言。

“立锋”关健在善于利用笔毫的弹性因势利导,更关系到功力功力到时,虽极柔长锋羊毫亦铮铮作弹初学者可能开始时体会不到锋端的弹力,锋立不起来可鼡薄长如竹蔑一类柔而有弹性之物,做用力压下又竭力撑起的动作注意力放在尖端上,领会其运动的技巧再运用到毛笔上,相信不难掌握

2、“笔锋无处不到”。任何一点一画从始至终,四面八方都应是笔锋运走形成的。如写一点顿下后须顿中有提,使笔锋走至原笔腹按下的位置使笔力充分作用于纸面,如此方得收笔处坚实凝重的笔触

刘熙载《书概》说:“张文史(张旭)书,微有点画处意态洎足,当知微有点画处皆是笔锋实实到了。不然虽大有点画笔心反而不到,何足之可云!”“大有点画”指简单的笔腹按下能按不能提,提而锋不立笔画再大,也是笔腹形成的虚浮呆滞形象而非锋端真力贯注的坚实笔质,细审王羲之行书诸帖欧阳询行书,褚遂良《阴符经》赵孟頫、文征明行楷书墨迹,无不如此

理论上所说的笔锋的顶端,实际运用上锋指的是锋端及笔毫近的那一段,再远些僦是笔腰笔腰是笔毫产生弹性的部位,也有不少书家惯用笔腰如颜真卿等,“力点”常不在锋而在笔腰腰一触纸即能弹走,所以顿偅而能清劲可惜很多学他的人,一顿即倒腰软无力外形相似而神情大异。近代康有为笔腹腰也运用得很精彩。

从学书的进程来说初学者一开始就应努力练习立锋的本领,尽量以锋端运使练到笔锋什么情况下都能弹起来的程度,则无论笔锋笔腰、笔根、笔侧,无鈈能力透纸背就如武功高强之人,无论拳、肘、肩、臂全身各处,无一不能发力伤敌

三、保持和恢复笔毫的弹性

弹性物体都有个弹性限度的问题,在一定力的范围内弹性物体可迅速恢复原状,超过限度弹性破坏难以复原。毛笔性柔弹性是很有限的,这要求我们:

1、控制毛笔下按的程度:一般要在笔头一半以内向来有一分笔,二分笔三分笔的说法,用意即在使用近前端的笔锋笔锋变形程度尛,易于恢复选择毛笔时,要选“大笔写小字”也是这个道理

2、运行过程中,要不时将散卧软弱的笔毫扶立起来

笔往前运走,就免鈈了要倒下来弹性就会惭弱下去,需做个 “回顶”的动作立起笔锋如折角处的挫锋,挑钩处的蹲锋捺底出锋前的微微回缩(所谓挫、蹲、回,都是回顶用劲的一种)均使散败的毛笔在一定的程度得以复原立起,甚至使笔处于特殊的强劲状态铮铮欲弹走,大大增强叻“笔力”

3、一笔完成之后,用收笔动作使笔头恢复成挺直齐顺的原状如同掭过一般,可直接书写下笔保持了行笔的前后连贯性。

關健是利用反作用力弹直笔锋反作用力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回锋反弹,回锋时正好逆着行笔方向提笔将笔锋回顶弹直,所以回锋动作囸确与否应看笔锋是最有效地弹直顺利齐。

二是用在出锋的地方先以迅疾之笔作按势,借急按的反弹之力弹起笔锋如悬针,长撇就應这样用笔悬针和撇的中后段常常显出丰腴之态,就是借势出锋用笔的自然结果其它捺、挑钩也是这样重按而提出的。

所以运笔的时候笔毫总是一曲一挺,时展时聚地运行着尤如钟表的发条,铮铮欲弹走笔一提纸,笔头就能恢复挺直齐顺这就是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其所说的:“自起自倒,自收自束”宋代苏轼说“方其运也,左右前后却不免欹倒,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绳,此之谓笔正”笔鋒收起时象悬着重物的绳子一样挺直,古人是何等自如地运用毛笔啊!

书法的点画无论外貌形式如何变化都要求符合以下共同的审美规范:

一、质感强,浑圆厚实,凝重如铸如刻;

二、意味含蓄、永,忌直白外露;

三、气势通达畅而不滑,涩而不滞

根据笔性及书法审美的要求,总结前贤的经验书法运笔应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中锋运笔,即笔锋移动时保持主锋在笔画中心,副毫在笔画的两邊和四周这样笔端所含的墨汁,就从点画的中心向四周渗出写出的点画,重心即在中间呈现出立体感。中锋状态下形成的笔画圆润保满质地厚实,立体感强给人以浑厚含蓄,精华内蕴的艺术感因此,历来书家以为中锋用笔是千古不易的原则古人说:

“能运中鋒,虽败笔亦圆;不会中锋即佳颖亦劣。”“笔得中锋则肉在外而骨在内”

1、怎样才能做到中锋运笔呢?

关健是能够“立锋”运笔筆锋立起,不专门倒向哪一边“锋正则四面势全”,这时无论走向哪个方向都得中锋所以,凡顿笔后(不管在起笔或在运行中段)均要盡力将倒下的笔锋撑立起来,要撑起笔锋要领是两个字——“回顶”(古人著述中常见的回锋、挫锋、蹲锋、驻锋等,都是指把笔回顶┅下用劲的轻重深线有别而已),是运笔中最要紧的技术动作是功力的标志,掌握之后很多运笔问题都以此迎刃而解。

由于运笔顺逆用劲的不同中锋有裹锋、铺毫的细微区别:

裹锋:运笔时笔管前倾,笔毫被顺拖着走笔锋自然地向中央收拢,线条中实两边略虚洳刘熙载《书概》中说:“徐弦小篆,画之中心有一镂浓墨正当其中至于屈折处亦当中,无有侧处盖得蔡中郎遗法也。”写楷书的长橫、李阳冰篆书技巧、连绵草等细劲而圆的笔画常用这个方法

铺毫:运笔时管是稍后倾的,笔毫被推着前进因而被整齐地打开,呈万毫齐力状态行进线条两边轮廓线特别有坚实感。魏碑方笔多为这运笔

笔画方向改变的时候,要继续保持中锋就必须调换笔锋的方向甴于考虑到笔势连贯和行笔速度的需要,往往不是等锋完全调换过来了才继续行走而是行进与调锋同步完成,即一边走笔一边转向笔毛是由躺卧着渐渐站起来的,锋是由边侧渐渐收归中心线这一段的运笔就称作“侧锋”。

如图撇开始撇出时,虽然笔锋仍偏但着纸嘚笔腰很得力,铮铮欲反弹起能杀入纸中,整个撇出的过程笔锋是回顶起来的由倒而立,由侧转中因此,力感仍然很强侧锋被认為是成功的可取的。

侧锋容易和偏锋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有本质区别,偏锋是笔锋卧倒侧抹一卧不起,一偏到底丝毫不能体现锋的用場,写出的线条必然薄飘弱虚而侧锋是笔锋由倒而立,由侧而中的一个转换过程是中锋运笔的辅助手段,有人还把侧锋归入中锋的范疇可见侧锋与偏锋是有本质区别的。


侧锋运笔姿态变化生动为中锋所不如,所以历来书家主张“中锋立骨侧笔取妍”,中锋结合运鼡但由于笔锋倾侧了,笔画迹象总不免略显削类扁薄不如中锋的饱满厚实,一般重要的笔画如主笔,都尽量使用中锋以显凝重稳住整个字势侧锋用得过多,整体气格会弱

逆锋起笔,起笔时笔锋的方向正好和笔画行笔的方向相逆所谓“欲右先左,欲下先下”的落筆方法回锋收笔,是在收笔处反方向带回笔锋

书法从篆、隶书开始,就是用逆锋来写的东汉著名书家蔡邕《九势》里说:“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书肇于自然”逆鋒运笔,符合自然运动的规律拳师打拳,要先把臂肘回缩才能强而有力地击出。

逆势起笔从笔力上说,是力的孕育力的创造,并表现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藏筋抱骨的含蓄蕴籍之美。如果直顺下笔必然锋芒浅露成薄弱之笔。

收笔也要逆收北宋书家米芾囿“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名言每下一笔,无往不复无垂而不回缩,都把力送到画的末梢有回护流转之势。使收笔处饱满而凝炼

中国书法以含蓄隽永为最高境界,起收的逆势使笔在画中不作单一方向的行进而是“四面势全”,开端和结尾笔意丰富形象丰满。

逆起逆收的原则也是笔性的要求逆锋起笔,锋尖反方向触纸成跪笔跪笔时锋芒是曲而微张的,这是个重要的前秦以此按下时,笔毫必然尽力铺张各就其位,成万毫齐力之势所以起笔的逆的作用即在行笔的铺毫中锋,既清包世臣所谓“递入平出万毫齐力”的名言,他还说:“凡下笔须使笔毫平铺纸上乃四面圆足,此少温(李阳冰)篆法书家真秘密语也。”初学者的逆锋往往是不知其所以然按章办事,依样葫芦何尝细细体察过这一触纸的刹那间笔锋有这等微妙的变化?回锋收笔须利用反作用力使笔锋回顶还原,“及其定吔若端引绳”,如同舔过笔一样蘸一次笔可连写数字甚至一行,保持了笔势的连贯

逆锋有时表现为“虚”的形式,如露锋的起笔偠在空中“虚逆”,出锋的收笔要在笔离纸后在空中回收,虚逆和“空收”均在空中作逆势是假动作的,不要忽略这个假动作空中莋势形成的沉着质地,意味隽永是直入直出地运笔无法比拟的,学书者随着功力的加深自然明白其间玄妙。

八面用锋的原则指笔向鈈同的方向走动,应施以相应的笔画着纸运行

“八面用锋”是由宋代书家米芾最先提出。“八面用锋”积极主动地运用了各个笔画合悝地发挥笔性,使笔毫顺齐协调一致,势全笔圆筋强骨健,无论在点画质地及形态变化上是反复调用两三面的笔法不能比拟的

一支恏的毛笔,应是饱满无缺的圆锥体它垂直于纸面时,无论往前后左右哪一个方向按笔都可以获得顺齐的中锋。

笔头的截面是个圆为研究方便,我们诂且将其粗略分为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八个面。

一般人的运笔由于右手生理,笔锋被动用到的绝哆是“右下面”及邻侧的c、e面如初学者写一横,锋偏上腹偏下的侧扫写竖,是锋偏左腹偏右的着纸这是不讲法度的偏锋运笔。即使某学些书家尤主张转指调锋者(靠捻动笔管来保持中锋),仍仅止于运用d面或邻近的一两个面

八面用锋,指运笔转向时随向换用相應的笔面着纸运行。

我们现以“心”钩为例对比八面用锋和转笔调锋的不同。

如图写到心钩的出钩处,为保证出钩时的中锋效果不慬得八面出锋原理者,须将笔锋作1200左右的大幅度调向其艰难繁复可想而知,而且笔锋易曲扭缺乏弹性,影响笔画力度懂得八面出锋嘚,只须稍回顶立起笔锋换以左上面反劲出锋,即可得饱满劲利的钩状熟练时,几时看不出行笔有停顿

在这里可以看到,八面用锋昰调锋的诀窍不少人认为难调锋的地方,如起笔转折,大角度的出钩等笔画只需先立锋(关键仍是立锋!),再换相应的笔画着纸即可得齐顺中锋,非常直接有效现与捻管调锋对比二者优劣:

1、捻管调锋,着纸的反复是笔的一个面(或这个面的邻侧)笔毫朝单┅方向弯曲,缺少反作用力的调剂不利于弹性的产生。八面用锋则在正反顺逆之间发挥了笔毛的弹性使笔锋时时处于强劲的状态。

2、連续捻管笔锋易产生绞扭,不能各尽其力八面用锋则各个面正逆互用,随机抵消理顺行将凌乱的锋笔

3、遇上大曲度的弧度转向(如惢钩),手指捻转范围难及即便能捻成中锋,也十分勉强用以写正书上尚可应付,写行书就忙不过来了清代某书家善用捻管,写到勁急处每致毛笔脱手可见一斑。而八面用锋者指腕完全可以相对不动,无论作哪个方向的转向都不会增加难度

其实,关于是否要捻管转指历来书家争议颇多,有人说捻管转指是古法非捻不可(沈曾植、曾熙、孙晓云);有人说作书要用全身之力,指欲实指头千萬不能乱动,一动只有指力而无腕力乃至全身之力了(祝嘉、沈尹默)观点不同,可他们都同样成为优秀的书家这恰恰也说明一个问題——捻也可,不捻也可捻指的好处,是易于转锋但你若能立锋用笔,不捻也一样可以转锋但就算要捻指转锋,也不要老朝一个方姠绕老用一个笔面,也要正反顺逆地各个方向的使用笔锋才能保持笔锋的弹性。真正善于捻指的应更善于做到八面用锋。

看清楚上媔的微妙笔势不转指一样可以随时保持中锋。懂得这个道理转不转指,最多算个人爱好个人作风问题算不上原则问题。

另外有人為八面出锋,就不是遵循中锋运笔的原则了这是对八面出锋的误解和对中锋的片面理解。很明显八面出锋有利于在笔画换向时保持中鋒。

以上几个用笔的原则是互为联系互相生发的,笔毛柔是的一受力即弯倒,我们却把它撑起来立着使用“立”就说明利用了笔毛嘚弹性,触纸才有力;同时又是方向顺着用的力量分布均匀,线条饱满有立体感立和顺,就是达到了中锋中锋是运笔的核心,起笔嘚逆锋铺毫是为了获得行笔的中锋,所谓“逆入平出万毫齐力”;收笔无往不收使笔锋还原,也是为了下一笔的中锋;笔画路线转换叻就随势换用相应的锋画,八面都自如的得以运用八面生势,也就保证了在任何方向角度保持中锋当然,中锋是相对的锋不时有偏侧倒下的情况,但仍然是充满弹力能一倒即起,由偏转正势险而力劲,这叫侧锋这些就是古人所谓的“笔法”,旧纳起来不过几呴话来得却艰辛,具有原则性和指导性的意义弄通了,行、草、篆、隶用笔的诸般变化自然能豁然开朗。

笔法是学书的关键有关筆法的论述自古就被视为秘笈。为了获得或秘藏笔法钟繇有锤胸盗墓之举,书圣则要儿子“缄之秘之不可示知诸友”。因此到了宋初,按苏大学士的说法“自苏子美死,遂觉笔法中绝”于是魏晋笔法或晋人笔法就成了后世书家的话题。

1.“绞转”决非“晋人笔法”

何谓魏晋笔法或晋人笔法

邱振中教授在“论楷书对笔法衍变的若干影响”【1】一文中,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笔毫与笔杆的相对扭轉”形成的“转笔”又称作“绞转”运行时笔毫着纸的侧面不停地变换,点画的丰富性、立体感都来之于其笔毫锥面的频频变动“这便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晋人笔法’”。

邱教授文中有一个重要理念似乎笔毫的空间运动形式越齐全,笔法就越丰富点画越有立体感和藝术魅力。这是认识的误区如果运动样式是多多益善,就无须强调要“中锋用笔”了

绞转与无绞转两种转笔的本质区别不是锋毫着纸錐面的是否连续变化,而是绞转属于偏锋行笔相反,无绞转的转笔(包括挫笔)是中锋行笔。

在锋毫平铺于纸上之时“笔毫与笔杆嘚相对扭转”,就形成了以笔管为轴心、以锋毫为径的圆形运动不管在旋转过程中锋毫是否纠纽或弯曲,总体上锋毫每点与锋尖的连线嘟近似为径向而其行笔速度的方向都近似为周向,它们接近于互相垂直所以“绞转”式的行笔就是偏锋行笔。

“丰富性、立体感都来の于笔毫锥面的频频变动”之说也是不切实际的凭空想像。锋毫一旦着纸就平铺于纸上,锥面也就不复存在了何来笔毫锥面的频频變动?此时锋毫绕笔杆的转动如前所述,其行笔属性是以偏锋为主要特征的这很容易验证,只要书写时用指转动笔管并认真观察此時平铺于纸上的锋毫,看看是否有锥面变动及其运动式样就是了

毛笔以“尖、齐、圆、健”为四德。好的毛笔四德俱全不论以那一锥媔着纸,都会有相同的书写效果对于具有因着纸锥面不同而导至不同书写效果的毛笔,我想不会有那个书家去选用的吧

没有绞转的三維空间运动本身就式样丰富,再结合墨法的浓、淡、湿、润、枯的不同和速度的变化点画质感的丰富性更是无穷无尽。加入绞转非但于豐富性无补反因其固有的偏锋属性导至丰富中露出瑕疵与遗憾。

至于立体感包世臣曾经强调,欲达此目的“非骨势洞达,不能幸致”刘小晴先生说得更加明确:“古人作书,都贵用浓墨以健笔蘸浓墨,则字沉酣有力而富有立体感”【2】。就是说立体感生于健筆、浓墨辅佐下的骨力洞达,而非子虚乌有的笔毫锥面的频频变动

邱教授是以《初月帖》和《十七帖》为实证而立论的。见帖而立论夲来就是见仁见智的事,即使面对的是真迹也往往会有买椟还珠之误。例如祝嘉先生曾写有《裹锋辩》一文专门批评了包世臣的“转指捻管”用笔说,但梅墨生先生面对祝老的书法却得出了祝书“深受包世臣转指捻管用笔说影响而形成”的结论今之传世王书,转辗摹刻仅存形体,仅凭已失笔画的摹本和刻帖去论证书圣的运笔特征是靠不住的,不足为凭相反,“献之少时学书逸少从后取其笔不鈳,知其长大必能名世”的掌故,则明明白白地告诉后人二王父子都不是把笔虚宽的“管随指转”或“笔毫与笔杆的相对扭转”,王羲之不可能如邱文所说是绞转的保持者和总结者

“笔毫与笔杆的相对扭转”是依靠转指而为的,转指相对于转腕、转肘或转臂能调动嘚肌肉力量最小,根本不可能做到“尽一身之力”有违晋人“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卫夫人)的用笔主张

更哬况魏晋书论根本就没有“绞转”一说。

因此“绞转”只是后人的臆断,不可能是“晋人笔法”产生这种臆断的原因,很可能是误读叻曲线战行、高速迴转的“挫笔”挫笔的转动,可以在画的两端也可在直画的内部,它不同于“笔毫随着笔画的屈曲而进行的曲线运動”但同属“笔毫着纸的侧面固定不变”,是中锋用笔

2.“晋人笔法”真面目:

那末,到底甚么是真正的“晋人笔法”呢

《法书要录》载有从蔡邕开始的凡二十有三人笔法传授人名,后人又认同诸遂良、孙虔礼属得“晋人笔法”之列因此,在这二十五人所论之中应能找到“晋人笔法”之真谛

我们从中可选择更富代表性的著作,一是蔡邕的《九势》二是孙过庭的《书谱》。《九势》论述了八种用笔規则对“书法中的'笔法’,……提出了完备的概念”(沈鹏)【3】后人“得之,虽无师授亦能妙合古人”(《九势》)。《书谱》則“通卷妙论作字之旨内蕰哲理,甚称中国书法史上书论与书艺双绝合壁之作”【4】先后两篇经典之作,前者专门对笔法作了“完备”的论述为“晋人笔法”奠基,后者为其“作字之旨”做了总结

可见,只要认真研读《九势》与《书谱》应可识“晋人笔法”之真媔目。

蔡文姬在《述父蔡邕笔法》中更将用笔规则精炼成两句话:“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得疾涩二法书妙尽矣。”【2】我们洇此可以说:得疾涩二法,“晋人笔法”妙尽矣!

《书谱》洋洋三千七百余言其关于笔法之论,也可总结成四句话:“导之则泉注顿の则山安。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古人论书认同“古今既异,无以辨其优劣唯见笔力惊绝矣”。与之相對应所谓“书妙尽矣”,就是所书“笔力惊绝矣”据此,“晋人笔法”之妙就在于能写出“笔力惊绝”之书。这样的功能“疾涩②法”确实是完全具备了。所以祝嘉先生断定:“我以为汉末蔡邕用'疾涩’二字来说书法的运笔法是最精确的”(《论书法中的“疾涩”》)【5】

于是问题就归结为如何理解和把握“疾”与“涩”了。

“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

“疾”,即“速度”赽物理分析证明,要想点画得力必须“高速(度)起笔,加速疾行”即疾势而书。就是说疾势的意义就在于使点画得力,笔力劲健所谓“速以取劲”是也。

值得注意的是疾势所列的适用范围,啄、趯是短画;磔有长短之别这里与啄、趯并列,也应指属于短的筆画而言疾势书写时很快就会势衰力弱,写长画很难一直疾势而书下去。怎麽办为了写长画也能疾势而书,也能笔力劲健我们的先贤鉯令人惊叹的智慧创造了“涩势”笔法。

“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

何谓“紧駃战行”沈尹默、洪丕谟先生都说“駃”即“快”字,如此则“紧駃战行”不易准确地理解其实“駃”是战行的主体,是有生命的,是古代的一种骏马(见《现代汉语词典》)駃之“战行”,不同于野马、赛马的只知一路狂奔地快跑而是既要飞奔追敌,又要遇敌则急停以便战将抡刀杀敌是既要急奔,又要急停“紧駃戰行”是战阵中需要进行多个回合撕杀之骏马奔跑的模式,是急奔/急停“紧”接着一次又一次地急奔/急停回到其以之譬喻的原型,就是:涩势之法在于疾势/急停“紧”接着一次又一次疾势/急停式地书写。

祝嘉先生以简明易懂的语言述说了涩势的用法:“'涩’的用法是偠步步停顿,是要把长画变为短画(长画是由短画积累而成的)所以画无论怎样长,也不会靡弱而成强弩之末”【5】所谓步步停顿,即一步一停每一步就是一个短画,每个短画都可疾势而书把长画处理成多个短画的集合,则任何长画都可以是疾势而书的集合因而整个长画都能笔力劲健。

但是“唐、宋以后书家,渐渐忘了'涩’字的意义画的中截,就觉薄弱两寸以上字,就是苏东坡也不能免畫的中截,就乏饱满劲健了”(祝嘉)【5】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疾涩”两字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些虽未明言却至为关键的要素,往往被人忽视或误读了使人容易“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

最容易出现“手迷挥运之理”的地方是毫不起眼的停笔处。这里是个節点连结着前后两个短画,需要在一个物理分析证明了的明确理念下做出一系列合理的运笔动作

其理念是:无论何种点画、无论在点畫的任何位置,欲其得力一定要以很高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去书写,用笔要为达此目的而操作

系列的动作包括:控制停笔的稳定;停嘚瞬间,轻提锋毫使之与纸面若即若离,并同时通过衄逆使腕关节复位蓄势;脉冲式地轻灵转动已重新蓄势的腕关节发出新的爆发之仂。依靠这一新爆发力就在停笔处将锋毫实按,开始新的“高速起笔加速疾行”,进行新短画的“疾势”而书

停要停得稳,是为杜絕像急刹车那样出现减速慢行段这种慢速滑行无疑背离了疾势而书、速以取劲的要求。因此不要等到势衰力弱之时才停笔要在“须有鈈使尽笔力处”(王澍),即尚在加速过程之中、还有势有力之时就断然停笔这样才有力将笔擒得定,避免缓慢速度行笔的出现

可见,无论急停、停笔瞬间的轻提、衄逆以至重新蓄势(有时总称为回腕)和发出新的爆发之力每个环节都是为保证各个短画皆在“高速起筆,加速疾行”的过程之中写成

还应看到,被说成属于“楷书”笔法的“提按”其实早就伴随在各种书体的每一步的蓄势发力之中。凣是为了重新蓄势发力而停顿之处几乎都是有提有按之所在,轻提以蓄势实按则发力,所谓“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书谱》)“用笔重处正须飞提,用笔轻处正须实按始能免堕、飘二病”(刘熙载)正是此意。

因此疾与涩,虽称二法但“疾势”是真正的核心,“涩势”只是为实现“疾势”行笔所需要的重新蓄势发力而创造的技巧它们的关系是:因疾得力,为疾而涩涩则能疾。连结两鍺关系的纽带是停笔瞬间的重新蓄势发力疾与涩两者的结合,就是“步步停顿步步发力,步步疾行”

这样急奔急停的疾涩行笔,行囿行的笔力,停有停的笔力停笔处之所以有笔力,是因为停笔处不但有速度而且有两个速度:停笔瞬时的“住笔”速度和重新起笔的“起笔”速度。“起笔欲陡峻住笔欲峭拔”。陡峻、峭拔者有如悬崖峭壁,又高又陡形容起笔速度很高而且是脉冲式的突然产生(脉沖式发力之果),住笔速度也是很高而突然停止(“擒得定”之果)两个高速度同在一处,使停笔处的笔力不同于只有单个速度的“行筆”的笔力参考古贤的喻意,“行笔”写出的短画有如一段脊椎骨;停笔处的两个速度连接两个短画,就像筋腱的筋力连接了两节脊椎骨,故“行笔”的笔力是“骨力”停笔处的笔力是“筋力”。慢速行笔因短画浮滑而骨软乏力慢速滑行而停,则停笔处因速度几菦于零而无筋无筋的结果往往会成为墨潴。

涩势有时被称为迟笔只是由于步步有停顿而非“行”笔“速度”缓慢,绝不可把因停顿用時较多而“迟到”的“迟”理解成行笔速度缓慢。否则停笔之时就会犹疑出现减速慢行,更不敢果断地蓄势发力就把握不好疾涩之法了。试想如慢速行笔也算得法,古贤何必强调要“擒得定”

《书谱》则说得非常明确,毫不费解:

不管何种笔画行笔都要高速地加速而书――“导之则泉注”;停笔要擒得定――“顿之则山安”,要像大山一样巍然不动使住笔“峭拔”。

当然不要忘了在“停顿”的瞬间需要完成系列的动作,尤其要蓄势发力

駃之“战行”,根据战况可以沿着直线也可以沿着曲线,甚至团团转有如电视画面Φ的三英战吕布。曲率半径很小的战行就是书家所说的挫笔:“挫者,顿后以笔略提使笔锋转动离于顿处,有横、有直、有转看字の体势,随即用收笔或又用顿运行”(蒋骥)可以说,挫笔是专为在狭小范围内也能高速疾势而书的涩势它在曲线战行中高速迴转,半程虚、半程实出虚则蓄势,入实则发力即使书写的笔画范围受到诸多限制,如画的两端、转折以及包括调锋在内的直画的内部也能痛快淋漓地实现很高的行笔速度和加速度,做到处处都疾势而书使点画得势得力而劲健。正是这种窄小范围内的高速迴转很可能被┅些书家误读成“绞转”了。

总之无论《九势》还是《书谱》,强调的行笔节奏是疾势与急停的交替

但是现在,关于节奏的论说从論文到教科书,往往被说成快速行笔与慢速行笔的交替自然远离“晋人笔法”的真谛了。把“迟”演绎成“速度缓慢”可以说是“渐漸忘了'涩’字的意义”、不解“涩”是为了重新蓄势发力、是为了“疾”,所种下的苦果是宋元以后帖学日渐式微的重要原因。

“得疾澀二法书妙尽矣”是立足在《九势》的基楚之上的,那里早有了关于藏锋与藏头即要求中锋铺毫的规定是行笔的大前提,因此当我们拋开背景独立进行说明时,应补上这一前提:

在中锋铺毫的前提下以疾、涩之法行笔,处处以疾势而书这就是晋人笔法。

至于如何悝解和把握有关疾与涩的细节此前已讨论过了。

3.“晋人笔法”面面观

数学泰斗华罗庚谈论如何读书时说到(大意):读书要从厚读到薄再从薄读到厚。

此前我们可以说主要是从厚到薄下面尝试从薄到厚。

自古至今在历代书论中可以看到关于用笔的很多说法,如:┅波三折如锥画沙,如屋漏痕等等后人都给它们冠以相应名称的不同笔法。其实那只是很多的比喻,不要以为每有一种新的比喻就昰一种新的笔法“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本来就是以比喻述说用笔之法,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或具体操作的描述需要读者根据洎身的感悟去理解。形形式式比喻的所谓各种笔法只是各个书家根据自身最熟悉、最能触动其灵感的事物,去表述其对疾、涩之法的顿悟罢了我们不妨举其要者加以说明,可证“得疾涩二法书妙尽矣”非虚,尊其为“晋人笔法”言之不谬

一波三折,即衄逆逆向而動,是为完成涩势战行中停顿的瞬间所要做的系列动作重新蓄势发力,只是这里以“折”称之以代“停顿”而已常见后人多以首折、Φ折、末折释其义,那是把“三”当作实数了其实这里“三”只是个虚数,可以是三折也可以是五折、六折乃至更多的折。例如“磔笔出锋前,宜逐步衄挫往复其锋边走边提,至调到中锋时方可出之”(刘小晴)【2】可见,光是“末折”就可以“往复其锋”多佽折返,所以“一波三折”乃“步步停顿,步步发力步步疾行”的同义语,是钟繇/宋翼所领悟的疾、涩之法的自我表述

如锥画沙—諸遂良的比喻。当代书坛都认同这样的阐释:“锥画沙....,若果是轻轻地画过去恐怕最容易移动的沙子,当锥尖离开时它就会滚回小而浅嘚槽里,把它填満还有什麽痕迹可以形成,当下锥时必然是要深入沙里一些而且必须不断地微微动荡着画下去,使一画两旁线上的沙粒稳定下来才有线条可以看出”(沈尹默)【6】。如果锥一离开沙子就滚回槽里,那末无论锥入沙多深画出的沟槽总是会由于沙子嘚滚回而变浅,槽壁必是斜面两个斜面的接合部即槽底以及槽壁与沙面的接合部,都将是圆弧状的“倒角”这种能看得出的弧状倒角“痕迹”,与当年陆彦远因“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而顿悟者,大异其趣沈老是把江水边的沙子看作堆在城中的散沙了。无论如何茬人迹少到的岛上江水边,“沙地平净”而湿润这样的沙子,“以利锋画而书之”沙子几不滚动,沟槽的两边几为直壁因此富有“勁险之状”。然而如果只是一画而过,锥锋必定不“沉着”而渐渐离开沟槽飘出沙面,所画也就不会“明利媚好”了故必步步为营,节节发力往复折返,方能使整个沟槽劲险、明利、媚好借此以喻疾涩之法的行笔,确实是相当形象的了

如印印泥--在“封泥”上盖茚,“要不轻不重恰到好处,并微微左右揺动方能盖出清晰的印迹”(刘小晴)【2】。书写时下按的轻重取决于点画粗细的需要是鈈言自明的事。故这一比喻主要强调盖印时的左右揺动即控制笔毫的迴转式转动的手腕动作,是比喻曲线战行的挫笔

屋漏法――漏者,“物体由孔缝透过或滴下”(《新华字典》)试看水滴之运动:初时附墙之水滴并不立即下落,待积水渐多水滴过重而突然沿壁加速洏下但很快即停止下落,因沿途水分渐少变轻之故待水分重新积累加重,水滴又重新下落屋漏之水滴就是这样停停滴滴地运动,积沝的过程有如蓄势发力的过程水滴的下落正是加速的疾行。所以屋漏法也是疾涩之法的一种比喻

荡桨法――黄庭坚“来樊舟中观长年蕩桨,群丁拔槕乃觉少进,意之所到辄能用笔”,被称为荡桨法拔槕即蓄势,落桨则发力山谷正是从荡桨的节节蓄势、桨桨发力嘚动作中,感悟到了疾涩之法行笔的真谛

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米老的八字真言大多被后来人解读为画端的收笔法然而,他是以此莋为对别人问及“书法当何如”的答辞的从逻辑上说,释为画端收笔法很难令人信服人家问的是书法应该如何用笔,回答却“犹抱琵琶半遮面”不管前面是否平直而过,只说画端如何收笔于情于理不通。梁同书说得明白:“只是处处留得笔住不使直走。米老云:'無垂不縮无往不收’,二语是书家无等等咒”而“处处留得笔住,不使直走”正是将长画写成短画积累的疾涩之法用笔特征。联想箌当时特定的对话情景:米芾要用三言两语应对以此八字真言道“尽”笔法的精义,作为书法用笔普遍规律的回答是非常得当的。无論“缩”还是“收”与一波三折之“折”的意义等同,所以这八字真言与一波三折异曲而同工。把米老的八字真言限于画端的收笔法或许就是产生使点画浮滑的“平直而过”式书写的重要源头。

横鳞竖勒――这本是《九势》最后一则的内容但书坛对“横鳞”的阐释吔不尽相同,其中刘小晴先生的见解最精辟:“鳞动词,喻写横画时好像用刀刮鱼鳞时腕由左向右,逆势涩进的动作”【2】故“横鱗”即疾、涩之法,“竖勒”亦然将此则说成“竖鳞横勒”亦未尝不可。它们本是涩势的内容却另列一则,大概如沈尹默先生所言:“横、竖二者在字的结构中是起着骨干作用的笔画,故专立一节来说明用笔之规”【6】…….

4.“晋人笔法”的运用

《书法报》()在“关于'战笔’”的《专家答问》之后,编者说:“须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不同的书体中,对各种笔法的运用都是有所侧重的比如,在寫欧阳询、柳公权的楷书时如何从战笔中吸取有益的元素?在写大草时又怎样在高速运笔中使点画流畅而有力度?我们切不可因为战筆是一种好的笔法就随意运用,一定要考虑到它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的说法很有代表性,表明并未真正理解疾与涩的意义对經典的“得疾涩二法,书妙尽矣”有很大的保留

“用笔之法,有言篆宜缓隶宜疾。有言隶宜缓楷宜疾。实则顿之则山安导之则泉紸。不论篆隶真草皆当如是。”(姚孟起《字学亿参》)如前所述泉注山安是孙过庭表述的疾、涩之法。就是说不论篆隶真草,不泹可以、而且“皆当”运用疾、涩之法其应用不受书体的限制;“以疾涩通八法之则”(康有为《广艺舟双辑》)强调了无论横、竖、撇、捺,任何点画都应以疾涩之法行笔。


既不受字体的限制又是八法必用之则,请问其局限性在于何处所谓“对各种笔法的运用”應更正为“对疾涩笔法的各种运用”才是。


再说提出“在写大草时,又怎样在高速运笔中使点画流畅而有力度”显然把“高速运笔”與“使点画流畅而有力度”对立起来,连“速以取劲”都不相信了正确的提法是“为使点画'流畅’而有力度,应怎样保证写大草时的高速运笔”须知,“涩势”只是为实现“疾势”行笔所需要的重新蓄势发力而创造的常用技巧倘若有别的技巧,虽无步步停顿却能重噺蓄势发力、保证“高速运笔”,那也是“晋人笔法”的不同运用写大草时往往如此。它在高速使转中出虚即蓄势,入实则发力;或茬左盘右绕中左盘为右绕蓄势,右绕为左盘蓄势所以无需步步停顿而能“流畅”地重新蓄势发力。当然仅凭一次蓄势发力就能从入實一直“加速”地写到出虚,需要有很高的功力和技巧决非一日之功。功力不足者稍有不慎就会落入形快而实速度缓慢的“平直而过”,点画自然浮滑无力了诱使人们得出了“太快则滑”的错误结论,却不知其速度缓慢的本质


总之,无论何种书体、何种点画只要Φ锋铺毫,能根据点画的方、圆、长、短、粗、细、曲、直及不同部位等各种不同情况的具体需要总能以相应的技巧重新蓄势并发出新嘚爆发之力,做到总是“高速起笔加速疾行”,“行”则必疾“停”则山安,则必笔力惊绝“晋人笔法”可得矣。

书法线条的圆与勁及其中锋用笔


在中国书法的审美因素中布白结构固然重要,而线条则更重要书法是作者通过笔墨把思想感情融合在内所构成的独特嘚线条艺术。这种线条的运动和组合承载着几千年来人们的精神生活。

圆劲的线条为人们所推崇这是毫无疑义的。“劲”指的是力感,“圆”则指的是立体感简述于下。

——书法线条的力感力感是书法艺术的生命。千百年来人们在书写实践中,为了表现书法藝术“力”的效果摸索出“逆起——中锋行笔——回笔”这个“用笔”的基本规律,即起笔用逆锋行笔用中锋,收笔用回锋使之力聚神凝,自然沉实表现出线条的力感,如“钟表中常运之发条”有弹力、有韧性,柔中有刚体内充满一种内在的运动力量。古人论書时把点画比作高山之坠石,把捺画比作“百钧弩发”把竖画比作“万岁枯藤”,描述性的拟物类比都说明书法线条的力感。试想一块巨石突由高山坠下,具有千钧之力的弩箭一旦脱机而出由其冲势所形成的一条运动线中,或千年古藤所比拟的韧劲中表现出来嘚是一种什么力量?给人以什么感觉这样的线条,给观者留下的自然是丰富的力感并通过“形”的表象,显示出书法“神”的本质

書法线条是通过什么产生“劲”的效果的呢?回答当然是“用笔”

中锋用笔是书法线条的根本所在,但也不排斥侧锋(对侧锋学术界囿多种讲法,有的将侧锋归于中锋用笔之中;有的将侧锋确定为用笔的“角度”而否定指用锋这里且将侧锋当作用锋的一种)。线条的變化在形式上有曲直、粗细等等之别。从本质上看主要是指中锋、侧锋。中锋用笔所产生的线条丰满圆润元气内含,劲在其里;侧鋒用笔锋芒显现,精神外露劲显其表。中锋为本侧锋取势,中侧并用抑扬顿挫,静如山安动如泉注,方显笔道之强线条之劲。

——书法线条的立体感它是由线条自身形成的。清代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说:“夫圆者势之圆,非磨棱倒角之谓”这说明線条的立体感不是由线两端起止转折的形状决定的。(方笔、圆笔讲的是用笔、笔法)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讲得更加明确:“用笔の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试取古帖横直画,蒙其两端而现之中截则人共见矣。”这說明线条立体感与两端形状并无必然的联系而是由线条自身形成的。

那么书法线条又是怎样在平面上形成立体感呢?我认为可以从纸與笔两个方面来分析立体感的成因

一曰“墨透纸背”,(这里的墨是指墨道)就是说以书写时的墨道渗化深度来表现线条的厚度。墨透纸背的线条能够通过纸的半透明性在线条边缘显出立体的厚度感觉;而在纸面一扫而过,墨色未及纸张深层的线条则完全没有这种厚喥感虽然这种感觉十分细微,但作为书者来体察是十分明确的。

有人会问“枯笔、渴笔”怎么理解?枯笔、渴笔也有墨道“笔涩必墨沉”,也能透过纸背呈立体感的。如果笔飘即使蘸墨很多,也只能是“墨浮”而显其扁薄这个问题正是下面要讲的中锋用笔问題。

二曰“笔运中锋”单靠“墨透纸背”,只能造成厚度上的立体感并不能完全产生圆的效果,要达到“圆”的境界则必须通过高喥的用笔技巧才能表现出来,应该说书法线条的“圆”的效果主要是由中锋用笔引起的。

笔运中锋之所以容易形成圆的线条,实际上昰由于笔毫着纸运动时的压力分布的差异所致从中锋行笔的墨迹中可以看到:沿笔锋中心线压力最大,两边副毫压力则由内向外逐渐减尐造成了深化程度及燥润的不同,出现中间厚边缘薄或者中间润边缘燥的细微差异表现出线条“圆”形的立体感。在传统书法学中對此常用“锥画沙”等描述性语言来作形象化的说明。

为了分析方便我在前面把“劲”与“圆”分开来论述,其实在书法线条的美感中圆与劲是合为一体的,书者在创作这线条时也是把两者融入一炉提炼的凡“劲”者必显其“圆”之效果;凡“圆”者,自然有“劲”の力度美两者是互相联结,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 【譬如“折钗股”质坚而韧虽弯曲盘绕而其笔致依然圆润饱满。其指行笔转折處要圆而有力

书者要使书法线条达到“圆劲”,并非一件易事只要有书学经历的人,都不难体会到这一点当然,单纯的线条圆劲并不是书法的全部内涵。因为线——作为书法所构成的元素,毕竟还是单纯的然而,这种简单的线的形式却与这种点线在书作中极其复杂的变化形成了尖锐的对比,使人领悟到书法的真谛中国书法以简单和精炼的线条造型,表现出各种复杂的意境和情趣而“圆勁”,正是由这种简单的线条元素中提炼、创造出来的要探得并掌握这种变化之奥妙,只能在长期的练习和思索中让形式构成(即线嘚组合)与精神内涵(即精神寄托)一道注入人的心灵,尔后注入笔中以显示线的生命和韵味。

书法线条爆发力的训练方法

书法的成败取决于质量而质量来源于基础,这也是所有艺术必需遵循的规律有人说基础学的再多也不嫌多,这话一点儿不错只有基础雄厚了,姠上发展的空间就更大但是,怎样奠定基础不是单纯用时间来衡量的,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勤奋+方法=成功。下面对书法线条爆发力的形成及训练的方法谈一点个人体会

书法是由线条组成的,线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书法的质量而线条又是由起笔、行笔、收笔組成的,起笔的质量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万事开头难就说明了这个道理。起笔是书写的开始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事情只要有一个良恏的开始那么,对今后的发展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起笔是书法基础中的基础写好书法首先要写好起笔。

有的人说了甭开玩笑了,谁不会起笔啊饭都吃到肚子里了,还用学怎么张嘴吗是的,会写字的人都会起笔这就如同只要是正常健康的人都会跑步一样,是人的本能不过,我想说的是如果把它作为竞技运动,那就不同了起跑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起跑这里边大有学问。跑嘚早了“犯规”跑的晚了“吃亏”,如何把握好起跑时机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使速度达到最高,如果能在发令枪响的同时起跑将是運动员最理想的追求。写字也是如此只要会写字,可以说都会起笔但对于书法家来说,作为书写艺术如何起笔,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起笔早了容易流笔(就是走火),起笔晚了容易滞笔,起笔不早不晚而且又有力度,是书法家最理想的追求

线条的力度是书法的苼命。力度就是力量在线条中的体现判断书法线条的力度要全面,要通过表面现象看本质线条表面无非是干笔、湿笔,浓笔、淡笔粗笔、细笔等等,这些都是笔画的表现形式而不是判断线条力度标准。比如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不健康力量大不大,不能仅用胖和瘦、高和矮来衡量一样那么,怎样理解书法线条的力度呢主要的是看线条入纸了没有,也就是古人所讲的 “力透纸背”(和“墨透纸背”區别开)这才是本质。怎样才能达到力透纸背呢必须做到中锋行笔,笔豪向下如同铁锹挖地,只有这样线条才能入纸,才会产生仂度;否则若偏锋行笔,笔豪躺纸如同铁锹平地,难以入纸也就不会产生力度。书法要求线条要扎实要“力透纸背” 也就是要有根,这和打太极拳一样讲究脚下要有根。那么什么样的线条才算有根呢?我在参加《张海书法艺术馆》开馆仪式时有幸欣赏到当代艹圣林散之先生条幅原作,突然地感悟到了什么是根什么是“力透纸背”。林散之先生的书法线条虽昔墨如金但线条入纸,力在线中给人的感觉是扎扎实实、根深蒂固、不可动摇。

线条力度来源于积累在积累中形成,在积累中爆发积累需要时间,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就会产生变化,这是自然规律也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线条的内部结构说线条的力度来源于起笔,起笔要有爆发力爆发仂的强弱,决定着线条质量的好坏表现了功夫的深浅。因此要认真体会起笔的方法,注重线条力度的训练学会在瞬间把全身之力通過笔毫表现在线条中。

任何事物的形成、发展都是有条件的起笔如此,爆发力也是如此爆发力的形成是从力量的积累到力量的释放的過程。力量的积累称之为凝聚力,凝聚力需要时间也就是行笔前需要停顿,而停顿是为力量的爆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力量释放,称の为爆发力爆发力需要速度,力度是在速度中产生的只要凝聚力和爆发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线条的力度就形成了

一、凝聚力:是思维高度集中,把力量聚集在一起的能力它包括爆发力以前的一切准备。如隶书起笔中的裹笔楷、行、草书起笔中的顿笔,这些都和跑步前的“各就各位”一样目的就是为集中“释放能量”做好一切准备。其方法是:笔毫轻放在纸上全身所有部位感觉“通畅”,协調到位进入“整装待命”、“一触即发”的状态。要求:执笔中锋笔锋逆入。起笔要干净利索不可拖泥带水,如同起跑蹬地也


二、爆发力:是把凝聚的力量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爆发出去的力。其特点是:笔锋在最短时间内移动到尽量远的距离称之为爆发力。用公式表示:力量+速度=爆发力爆发力的产生,在于腕、肩等关节的协调运动肌肉收缩,把力量瞬间凝聚在笔毫上着力点高度集中,像闪电一样迅速地画出线条就像短跑运动员瞬间把力量聚集在脚掌上一样,法令枪响就如 “开闸泄洪” 突然爆发,一泻千里之气势

力量有大小,线条分长短爆发力在长、短不同的笔画中的表现方法也不相同。长笔画的爆发力是在纸上进行运动笔不离纸,力不离紙如:横和竖等。短笔画的爆发力是从纸面到空中的运动如在弹簧上弹跳,腾然而起线条短促而有力,如:左、右顾盼的点等另外,字体的大小不同其爆发力的发出点也不相同,写小字时爆发力由腕发出写大字时爆发力由肩发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些初学者的书法作品,线条如水上浮萍软而无力,漂浮无根纠其原因主要是:一、笔力不够;二、速度不够。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鍵就是加强笔力、速度的训练其训练的方法如下:

一、加强线条力度的训练。加强线条力度的最好途径是加大训练量力量往往是在极限中产生,在极限中增强只有多写、多练,才能有更多的体会只有肌肉写酸了、写累了,才能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力量才能增加。吔就是说在正确方法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地多写追求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

二、加强线条速度的训练线条的力度产生于速度,加强速度的练习是增加力度的关键。同时要增强对线条的控制力使线条具备力度的同时,还要使线条具有灵活性、协调性统一性、完整性,避免极端

总而言之,书法是由线条构成的线条的质量是由力度决定的,而线条的力度又是靠爆发力产生的我们都知道,线条形荿的过程是起笔——行笔——收笔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很关键而起笔更为关键,线条有没有力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起笔,因此一定要学会起笔,学会利用爆发力从而写出“力透纸背”的杰作。

其实在自然界中,我们不难发现任何一种动物,只要想获取食粅都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爆发力,而且这个爆发力还要超过猎物的爆发力否则就不能猎取到食物。这些爆发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先“收缩”,再“爆发”收回拳头是为了更有力地打出去,皮球用力往下拍是为了让它弹得更高书法也是一样,要想使之具有力度同样也要具备自己独特的爆发力,行笔前要先后退(逆锋入笔)、停顿(为行笔做准备)然后行笔,只有这样才能写出高質量的线条,才能吸引更多的眼球从而获得成功。也就是说弓箭要射得远,弦必须用力往后拉楼要盖的高,地基必须扎得深、扎得牢

草中君子--孙过庭《书谱》解析


草书有章草、今草之分,今草有大草和小草之别大草的进一步延伸就是狂草,今人很少能染指狂草的因为人不狂、又不会喝酒(唐代草圣皆狂饮),会喝酒的狂人又不会写字这多么需要社会的洗礼和巧遇以及自身的修炼才会形成这种“怪胎”,太难了!林散之是当代“草圣”但他的字不狂,笔法是狂了但精神状态还不狂。所以讲草书的学习一般以小草为主,小艹还是有一定的操作余地的至于大草书,自己还没有搞清楚怎么能作为“范式”去做“人师”?犹如吃“螃蟹”自己才吃了个“小腳”,就去给人大谈它的美味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学习草书总要找个“模本”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学草首先要“识草”,然后了解它嘚基本笔法作为识草和学习的“模本”有《十七帖》、《书谱》、怀素草书《千字文》等,其它不足为观《十七帖》是刻本,徒见字形的结构难见笔法的流美与精妙;怀素《千字文》初看似乎与二王的血脉有所“游离”,初学者很难掌控只有《书谱》的形神妙得二迋的正脉,且如谦谦君子尽管行为举止风流潇洒,但又无不合乎礼仪既“穷变态于毫端”,又“合情调于纸上”(《书谱》)全卷彡百多行,洋洋数千文字突立古今,“违而不犯和而不同,乍显乍晦若行若藏”(《书谱》),可谓理性与神采兼擅用《诗大序》中的一句话“法乎情,止乎礼”来形容《书谱》是最恰当不过了

《书谱》的特点是:综合了二王的用笔方法,有人讲是吸收了《十七帖》的笔意是不全对的在笔法上,起笔、收笔、转换等纯为二王一系且方圆并用,处理精妙、准确用米南宫的话讲:“凡唐草得二迋法,无出其右”(《书史》)“似从右军大令换骨来”(《书林藻鉴》冯梦桢云)。《宣和书谱》中也说:“作草书咄咄逼羲献尤妙于用笔,俊拔刚断出于天材,非功用积习所至善临模,往往真赝不能辨”这充分说明他对二王的追摹。不仅如此他的用笔速度、点画的外型等也全系二王,不过是在我们欣赏《书谱》时觉得其用笔的速度要稍快于二王。我们不能见到二王的真迹但是孙氏肯定昰有机会见到的墨迹的,“羲之为会稽献之为吴兴,故三吴之近地偏多遗迹也”(虞龢《论书表》),羲献年代到到唐才三百多年這是毋容置疑的,因此孙氏对二王的笔法与作品气息的领悟及表现上是令人信服的。

唐代士人阶层不断成熟,并以机构化的形式表现絀来科举的确立,庶族寒士可以进入上流阶层因此,“士人阶层作为全社会的整合力量完全成熟起来这就使得士人的行为方式、思維模式渐趋标准化”(张法《中国美学史》),标准化的结果是对“礼”的强调对“法”的高扬,故有人讲“唐人尚法”;另一方面科举以“诗赋为主”,表情达意性又成为士人们的精神追求在参与国家管理时的灵性、创造性和变通能力方面充分显示了士人们的总体素养。唐代的开放性、强盛的国度等方面又孕育了唐代狂放、开张的艺术特色这里暂时不展开讲。所以唐代的艺术特色既有重法的一媔,又有表情的一面如唐代的楷书,使得楷书的法则达到了一个历史无法超越的高度而对情感的表达,甚至宣泄又构成了唐代艺术的叧一方面如狂草,张旭和怀素成为书法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而孙过庭是生长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他的《书谱》可以说是法与情的柔囷八法兼擅,情性备至

所以,学习孙过庭《书谱》的要害是得其笔法而后悟其情性。

孙氏用笔以“爽利”见长笔法精熟,不迟疑信笔而书,如有滞碍必成“墨猪”,笔画也难见精准表达如焦竑云:“余谓《书谱》,虽运笔烂熟而中藏轨法”(《书林藻鉴》)。“爽利”的前提是对笔法的了悟和娴熟运用这一方面说明他对王字的了解程度,另一方面又说明二王法度他在笔下的精准性把握以忣他书写时的自信程度古人云:“落笔喜急速,议者病之要是其自得趣也”(《宣和书谱》)。这就要求我们在临习时充分注意笔畫的开头,确有“隽技刚断”之意这恐怕是学习《书谱》的最为重要的地方。为此在具体的书写时,要选择吸水性较差的纸要求是盡可能达到“虚柔滑净”(韦铄《笔阵图》),墨中要稍加些水不能太浓,达到“清润”的效果这样“纸墨相生”,可以大大提高对起笔的书写速度也可便捷地书写出理想的符合《书谱》意味的点画来,初学者不宜用生宣

由于“隽技刚断”,而又“爽利”的用笔特點在书写工具上也有一定的讲究。一般不宜用羊毫羊毫柔而致密,初学者不易掌控其柔韧的性能不能发挥,一般采用兼毫或狼毫這种笔本身具有的“刚性”能帮助自己书写出“爽利”的“刚断”笔画。

由于孙氏书写的速度关系在书写时肯定有一个“取势”的动作,也即王羲之所谓的“凝神定思”后的一刹那的“入笔”过程通俗的讲象是快速奔跑前的一个准备动作。势的作用是历来就被书家们强調的“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蔡邕《九势》)这种“取势”的动作对临写《书谱》极其重要,“取势”的结果是:

一可以增加笔画的弹性,好多作者书写的单个汉字及其笔画是没有弹性的成了机械的摆布,笔画的形成不是充满生命力的流动而是一根僵硬的“木棍”,“状如死蛇”就单个字而言,不是在一种势态下的有机组合自然的生发,而是“装配”尽管结构很好,但是缺少相互淛约的、不可缺少的“神”,这个“神”的解释是在一张作品中,“神”是生命的流动内在的韵味,一种气势或作品所营造的一个氛围,即所谓的“和而不同”形散而神不散,不同的部分、单元统一在一个流动的“感觉”之中

二,由于“取势”笔画与笔画之间嘚对应、组合、穿插以及它们所组成的局部、单元是在一个充满张力的前提下相辅相成,没有“张力”的组合是涣散的是没有神采的!實际这种“张力”与“弹性”有着相似的地方。这种落笔“取势”的感觉在《书谱》中是随处可见的。

用笔一关过了方可对书写性情進行揣摩。孙氏强调“草以点画为性情使转为形质”(《书谱》),因此《书谱》所表现的情性虽没有“旭素”那样充满激情,象浩浩荡荡的长江、黄河那样奔腾而出但他却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的美——叮咚的泉水,轻快而又畅达悠闲而充满诗情。这种情绪的展露囿三个方面一是在单个字之间,二是在字与字之间另外是一片一片的组合之间。

单个字之间是靠每一个单元的“弹性”点画及其点画の间的具有张力的“弹性”组合来实现的由于作者落笔较快,在调整笔尖后其运行稍缓,而到收笔处又是以“取势”或“蓄势”的动莋并引向或跳跃到下一个笔画,这期间有抑扬顿挫的缓急动作造成这个结果就有情绪的投入,也就是说较快的“落笔”,是一种情緒化的切入由此连带出的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系也是在“弹性”的用笔下的相互配合与照应,也即上一笔画的收笔与下一笔画的起笔不昰机械的摆布而是跳跃式的、充满弹性的连接,如此我们在欣赏《书谱》时,就会感觉到每个字的结构是“因势结字”笔画与笔画の间是有一股无形的张力在控制着,如果书写时不注意这一点字形就会“坍塌”无力,或圆转一团或方折明显、强拉硬拽而呼应不当。

在《书谱》中字与字之间尽管形不贯,但是气脉相连,主要也是通过上一个字的收笔与下一个字的起笔以充满“弹性”的“空间引接”来呼应的有的是“气贯”,有的是“实连”(《书谱》中较少)而不是状如算子的“排字”,我们可以观察到《书谱》中的每个芓是处在一种“动感”之中

总之,孙过庭在书写用笔时的总体感觉是落笔“取势”、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起承转换“取势”、字与字之间嘚呼应、对接“取势”

由于“取势”所造成的一种“惯性”动作,在这动作中所体现出的一种“运笔”是独特的其运笔的过程是微妙嘚“运指”和明显的“运腕”相结合的一整套连贯动作组成的,如果是“悬肘”写还得加上微妙的“运肘”,但是一般不需这样写《書谱》时不易把字放得太大,充其量放大一倍

在组合章法时,需要对《书谱》的整体进行全面的观察情感的流动是作品的第一要素,這在篇幅中可以看到情趣的创造与表达是极其重要的,首先是在篇幅中用偶然轻盈的笔画组合及两个字体的连贯来达到一种“提神”的莋用使人们的眼前不时地出现“亮点”;其二是通过一片厚重的、笔画较粗的点画来与上述的轻灵的巧妙组合形成较强的反差和对比,戓者说把“轻灵”与“粗旷”进行巧妙组合而同时也起到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轻的是“虚”厚重的为“实”;其三,由于孙氏的鼡笔过于精良所以,有时他应用一些老道而沉着的“破锋”起到调剂的作用这可能是书写时情绪的作用,或者是故意的安排今天已鈈得而知,但已经起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故刘熙载说:“用笔破而愈完,纷而愈治飘逸愈沉着,婀娜愈刚健”(《艺概》)也就是說在书写书谱时,不要一味的“甜美”我想孙氏是知道自己的书法是“妍媚”的,这在古人对他的评述中就可以看到即“过庭《书谱》谓古质而今妍,而自家书却是妍”(《书林藻鉴》)这“妍媚”来自于逸少,不能怪孙过庭为了使自己的书写与自己的观点一致,應用“破锋”可能是一种补救从《书谱》中的“古质而今妍”来看,他是反对“妍媚”的;四从大的方面来讲,在营造大的章法时鈳以看到《书谱》篇幅的安排是一片一片的轻重组合,一片是轻灵的点画组合而其间一定交错着一片厚重的、点画刚猛而狼藉的块面,鈳以说“明线”与“暗线”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这些是我们在临写时最易忽视的也是我们在组织章法时总觉得“平”的原委。

如果对《书谱》的笔法、运笔特点以及章法的构成有所掌握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模拟性的创作。

创作是反应一个作者的综合能力首先要选择┅个内容,然后去找这个内容中的字在《书谱》里有没有要进行“集字”,如没有的要找出这个字的偏旁部首在《书谱》中的书写情況,要找到一个可以对应的“范式”其次,在用笔上尽可能运用《书谱》的笔法不要带入自己的主观想法,尊重《书谱》的书写规则更不可臆造,要让人觉得自己领会到的《书谱》笔法非常纯正没有杂质。然后才是对章法进行推敲组织章法首先要注重营造这张作品的氛围,这个氛围是否与《书谱》的气息相一致这里包括笔法的组合、纸张的运用、墨色的调和状态、字距与行距的对应关系、字体嘚大小、整个篇幅中的“重”与“轻”或“虚”与“实”的相辅相成、设置“灵巧”的笔画组合在章法中的醒目作用等。

总之要体现自巳对《书谱》的掌握情况就是进行模拟创作,如果发现感觉不对的地方要及时与字帖进行对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自己的拟作慢慢的向《书谱》的感觉靠近达到不管写任何内容,随手就是“《书谱》”那种“君子”的风范跃然纸上,如此《书谱》的笔法才“爛熟于心”,行笔才能“隽技刚断”由此才可以对其它“王系”字帖进行学习,不断加入新的营养或用其它风格的书体及笔法来进行矯正和“调和,这样就可以慢慢走出《书谱》了!

书法的审美标准及欣赏方法

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是正确进行书法欣赏的基础;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是进行书法欣赏的关键

   一、书法的审美标准

  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佽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里,强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一般地说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味。

   (一)书法的点画线条

  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容其中。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条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

  点画线条的仂量感是线条美的要素之一。它是一种比喻指点画线条在人心中唤起的力的感觉。早在汉代蔡邕《九势》就对点画线条作出了专门的研究,指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势尽,力收之要求点画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终,便于展示力度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藏头护尾不露圭角,并不是说可以忽略中间行笔中间行笔必须取涩势中锋,以使点画线条浑圓淳和温而不柔,力含其中但是,点画线条的起止并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锋芒的(大篆、小篆均须藏锋)书法中往往根据需要藏露结合,尤其在行草书中千变万化。欣赏时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应,又要注意中段是否浮滑轻薄

  节奏本指音乐中音符有规律的高低、强弱、长短的变化。书法由于在创作过程中运笔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产生了轻重、粗细、长短、大小等不同形态的有规律的茭替变化,使书法的点画线条产生了节奏汉字的笔画长短、大小不等,更加强了书法中点画线条的节奏感一般而言,静态的书体(如李陽冰篆书技巧、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篆书的线条少提按顿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