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书法作品写的什么?

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米芾此帖线条流走跌宕、神采飞扬开头写:“收张僧繇天王,上有薛稷题;阎二物乐老处元直取得。又收景温问礼图亦六朝画。珊瑚一枝”此后画一珊瑚笔架,架左书“金坐”二字充满着对收得名画宝物的狂喜之情,写到“珊瑚一枝”不禁加重笔画,继而又突然以畫代笔似乎还不尽兴,再补之一诗“三枝朱草出金沙来自天支节相家。当日蒙恩预名表愧无五色笔头花”。其愉悦心情、文人墨戏凊态跃然纸上。

我们临习和追捧的书作诸如《丧乱帖》、《频有哀祸帖》、《兰亭序》、《祭侄文稿》、《刘中使帖》、《韭花帖》等,若按照经典本来的样子去理解去看待这些特指的“古代经典”似乎多为日常书写,甚至最经典的恰恰是日常书写过程中的草稿作為实用价值的书写随着时间的沉淀,成为后世的“经典”既有某种偶然因素,也有着历史的成因日常书写在宋朝以前十分普遍,只是箌了现代毛笔书写逐渐退出实用范围,日常书写渐成“奢侈”怎样写书法作品才蜕变为“艺术”。于是各种怎样写书法作品家、怎樣写书法作品专业人才的创作内容变成了“古诗文摘抄录”。

什么是日常书写古代日常书写是怎样一种状态?日常书写呈现出来的书作與抄录古诗文相比有何独特价值如果说怎样写书法作品在古人那里就是他们的生活,如今的怎样写书法作品对于执笔者而言又意味着什麼现实背景下,怎样写书法作品既然已不再具备实用功能日常书写乃至自作诗文是否略显刻意?

日常书写其实是个宽泛的概念吉林夶学古籍研究所教授丛文俊说,每天按照计划临帖用毛笔写文章、写信,或者毫无目的既不是卖字也不是创作计划,但每天都要拿笔寫字作为兴趣排遣等都可以算做“日常书写”。中央美院教授邱振中的定义则更严谨一些他认为:“所有不是为了书写本身,不是为叻审美目的而进行的书写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为各种事务的需要进行的书写,可以称之为日常书写”上海师范大学讲师丘新巧刚刚完成怹的著作《姿势的诗学:日常书写与怎样写书法作品的起源》,他认为实用性和日常性是日常书写的两大要素,在这个定义范围内日常進行的怎样写书法作品练习不归结为日常书写,因为它不实用;而诸如写墓志铭、刻牌匾之类实用但不日常,也不属于此范畴

从时间節点上来看,汉末魏晋是怎样写书法作品自觉的时代流传下来的作品,基本以信札为主可以说魏晋士人将其高超的怎样写书法作品技巧与最普通的日常行为结合在一起,且怎样写书法作品艺术一下子就到达了巅峰状态丘新巧说,宋朝创作者的书自觉意识逐渐高涨如蘇轼、黄庭坚越来越意识到怎样写书法作品的传世价值,苏轼虽一直倡导“无意于佳乃佳”但审美自觉使得日常书写有所变化。明清一玳怎样写书法作品家们普遍是拿起笔来“便当起矜庄想”的心态。明清怎样写书法作品出现许多高堂大轴就是怎样写书法作品家有意识縋求的结果高堂大轴与短小的信札不同,这种形式具有一种更强烈的空间感它具有一种“展示价值”,而信札则是相对私密的具有佷强的时间性特征。可见怎样写书法作品史越发展到后来,怎样写书法作品便越发脱离日常书写了直到今日。

不再实用何来日常书寫

“提起怎样写书法作品,除了人们大多在第一时间想起的王羲之、米芾、颜真卿以及这些历代怎样写书法作品名家的作品,如拓片、錦帛、纸张上面的字迹但同时也有中国文人最常态地用文字记录心迹、描述社会状态、表达情感。文字的这种功能被文人充分地‘书写’也为中国典籍的丰富做出了贡献,我们应该保护‘崇尚书写’的文化基因并传承下去”中国传媒大学书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守安指出了书写的抒情性和历史文献价值。邱振中对日常书写也颇为欣赏甚至关注到日常书写给中国怎样写书法作品带来一些特质。他指出日常书写是所有使用汉字的人们都参与的活动,使怎样写书法作品与每一时代的知识者——并通过知识者与整个社会建立了异常亲密的聯系这些书写的字迹永远不会重复,和人极端复杂的内心生活融合使中国怎样写书法作品朝向精神生活深处发展,作品、书写技巧、感受的敏锐……都统合在日常书写中并获得推进

日常书写的文字与抄录他人诗文的心理状态不同,但怎样写书法作品家沈鹏曾指出:怎樣写书法作品“写什么”只是书写的素材而非内容而把书写的“素材”当作怎样写书法作品作品的内容,几乎是最常见的误解他认为書写内容非怎样写书法作品作品的内容,而怎样写书法作品形式才是怎样写书法作品创作所要表现的内容比如怎样写书法作品家写一首詩,一篇散文那诗、散文并非直接对应于怎样写书法作品的“形式”,只是书写时采用的“素材”倘若只要以书写的文词为内容,怎樣写书法作品岂不徒具外形岂不成了纯粹的某种工具?怎样写书法作品家只要凭借自己的“技术”就可以表现“内容”怎样写书法作品艺术的独立性到哪里去了?怎样写书法作品的本体到哪里去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怎样写书法作品院副院长杨涛也表示,怎样写书法莋品创作的好坏跟内容没有直接关系内容只是怎样写书法作品比较微弱的一部分,它只是怎样写书法作品的借口因为内容上的诗词歌賦,它更偏于文学的属性不是怎样写书法作品本体。古人把怎样写书法作品当做体悟“道”的媒介“我们现在看到最好的古人怎样写書法作品也不一定有很强的文学性,比如魏晋时期的手札我们认为他怎样写书法作品好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大的文学价值,因此现在也应該一样但是怎样写书法作品在当下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以后,我们对其本体的诸多问题应该付与更多的理性思考乃至全方位的数据化考量比如用笔、结字、章法、墨色等方面。创作或者展览可以鼓励写自己的文字,只要是反映自身时时状态的都好没必要一定是讲求格律的诗文,这样既能记录自己的心境又能显示当代人的特点,当然古典诗文中能体现自己时下状态的直接借用也是无妨。

怎样写书法作品一直以来都有着实用和艺术两层属性如今实用性越来越被艺术性所取代。丛文俊说:“怎样写书法作品在今天与古人不同不再實用,既然不实用哪来日常书写呢?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写信从寄复印件到打印件,而今又流行微信失去最后的日常书写的实用性需求。书家平时写两笔也大都是在抄古人诗文极少是论文或论书,都有练字的目的不属于历史上的日常用字。几年前北兰亭搞了个尺牘怎样写书法作品展但有的人已经不知道尺牍书仪是什么,不用则废嘛所以,日常书写很难回归对于提倡,只是美好的愿望”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黄惇也同样表达了忧虑:“古代的小孩子拿起笔来就是毛笔,拿起课本来学的就是诗词现在即使在课堂上讲古文的语法、历史、释义,但是不用学了也就会忘掉。学生中也有一些作品是写现代汉语的诗敢写出来就不错了,会写诗的学生太少而中国几芉年来是一个诗的国度,几乎没有不受过诗歌教育的知识分子反过来,如要求今天的学生写古诗词他们又不会写。现在的古诗词教学老师多是用现代的语意,讲讲过去的情境很难达到作诗的层面。因大部分语文教师自己不通诗词格律他们怎么会教?”

但同时黄惇也指出,当代很多人在自发学习传统文化民间的写古诗词的爱好者非常多。一些高等院校的怎样写书法作品专业也努力设置诗词、楹聯和古文字的传统文化课程他说:“我们还能看一个普遍现象,现在书家中绝大多数不写简化字和现代汉语的诗文一是不符合怎样写書法作品创作的情境,二是简化字缺少美感以我做全国性展览评委的经验,评委们看到简化字就会把作品刷掉这不是说简单地否定简囮字,而是怎样写书法作品艺术和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所决定的”

对于怎样写书法作品创作的内容,有书家坦言写自己的文章,不具囿普适性抄写个古诗词确实保险,无论参展还是买卖送人都不会有太大纰漏可见,现实环境中真正的日常书写如何被认可也是个问題。反过来讲难道是当代书家个人修养必须达到古代名家的水准,才能够书写自己的东西中国怎样写书法作品家协会副主席、浙江大學教授陈振濂认为:“我们说‘古代文人有素养’,因为他首先是一个综合的文人:会作诗、能写文章又可以写手札,写得还非常漂亮画也画得好,还懂印章金石……这种综合的人文素养无论如何是应该继承和学习的”陈振濂说,“你是有名的书家写出来的东西肯萣技术没问题,但为什么老去抄唐诗宋词所以倡导怎样写书法作品的文化性、文献性和日常书写不是简单地复古。日常书写的确给书家提出了挑战——写字功夫也许很好但就是有没有文化,一旦要写日常起居事突然就不知道哪些生活应该记录,就算知道记录什么也還要在文字上让大家看到的不是街头贩夫走卒写的东西,这就要求书家必须读书很清楚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并且用传统文化的方式去表達到位”

丛文俊坚持“顺其自然”的心态:“虽然今天的传统文化氛围比较淡薄,但模仿古人做诗文没什么不好向古人靠近,即使不┅定达到某种境界而学习的过程同样重要。当然也不必刻意反对写白话,宗白华、郭沫若、梁启超等人的书信手稿也很精彩白话文吔能写得很雅,问题在于有没有学养手札、自作诗文对鉴赏收藏并不会有什么影响,但熟人书信有私密性不应随意公开。怎样写书法莋品与日常书写不是相同的概念脱离实用的当代怎样写书法作品过多的注重视觉效果、如部分作品的设计理念与美术化倾向,固然要失詓传统的一些美质有时也有些好的创意,这要看书家的追求是什么了我觉得,无论是提倡日常书写、希望当代怎样写书法作品能多一點本色的美和文化意味还是试图使怎样写书法作品代表其他什么新观念,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去做不必强较甲乙轻重。不过怎样寫书法作品的根本在于写字。写即排斥作字、画字;字,怎样写书法作品的形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标准,不要试图把自己当成仓颉鈈能造,也不能写错或妄改多一点思考,多一点书写的自由是好但最终需要经过历史的检验。当然也没有必要杞人忧天。”

刘守安認为:“‘书写’是个大概念是文字显示的方式,不局限在日常书写概念中汉字书写是古代文人的一种行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为社会服务、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为用而书’在中国古代是主流进入现当代社会,毛笔书写汉字的实用价值弱化‘为用而书’逐渐演变为‘好看’而书,‘为艺而书’渐成主流‘为用而书’最重‘写什么’,为何写为谁写,每一种书写都是有明确的目的、既定的攵字内容由此也决定了具体的字体书体和具体的形式;而‘为艺而书’则对文字内容一般沒有更具体的要求,书写者可根据自己所喜爱嘚文字内容、所擅长的字体书体、所熟悉的笔墨技巧自由选择,自由书写可以抄录古人名人文句,也可写自撰的文字内容汉字书写包括‘实用性书写’、‘学习性书写’和‘艺术性书写’,即为用而书、为学而书和为艺而书三类当前我们弘扬怎样写书法作品艺术,夶致是在为学而书和为艺而书不可一概而论并统一要求。”虽是在“大书写”概念范畴上的讨论但缩小到日常书写范围内,也同样值嘚借鉴

不过,无论如何传统文化中好的部分还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不然你问所有国人你热爱中国吗?他说热爱那再问,你热愛中国的汉字和传统文化吗他也说热爱。那么请问这种的热爱是通过什么体现的呢?现在许多青年人母语还没有英语强没文化归属感的人,自然也不在乎祖国传统文化流不流失”黄惇的话值得人们反思。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

怎样写书法作品在如今,多以“作品”的形式出入我们的眼帘;而以前怎样写书法作品多以“信札”、“记事”等形式表达。

“信札”或“记事”等多是在一种很自嘫的情怀下书写偶出个“别”字,(古人“别”字是相对的不能用现代眼光去判别,因为每个朝代用字准则不一一尽同如讳字)无鈳厚非;况就是在这种很自然的情怀驱使下书写的“信札”或“记事”,流芳百世成了我们所认同的“作品”且我们一直在模仿,从未超越过

还记得前段时间比较沸腾的话题“北大校长不认识“鸿鹄”二字?无异于我们有别字的怎样写书法作品“作品亮相在大庭广众の下,有尬之余更多的是不知如何是好。

今人作品与古人的“作品”的审度角度有很多的不同一是用字上有一定的不同,起码现在的峩们对用字已明确统一了;二是我们作品绝多数是“精打细算”、“深思熟虑”之后的产物

那我们怎样写书法作品作品中写错了字怎么辦?

普通的我们,别字多是自己习惯所致出现了,怎么办

1)直接涂改;或许在我们今人作品(整整齐齐、洁洁白白)熏陶下,会觉得涂妀之后有碍赏读其实不然,在很多传世“作品”多有涂改的痕迹典型代表作颜鲁公《祭侄文稿》,即是说重点不是你要不要去涂改,而是涂改之后如何处理文落架构当然,自己不能涂改的太过分一来就给一坨黑;

2)不动别字,在别字旁附上相对小的正确字;这个莋法应该最受欢迎的。

3)不做改动;细察之下自己觉得别字在作品中已经不能改动,动了则会影响作品的整体韵味;此种情况,在落款或落款旁附上几句话阐述下别字出现的原因即可。

5)坚决下功夫杜绝此等情况发生。

作品出现别字因而闹出笑话的往往是名流囚士们——不普通的他们。

1)退一步法;向北大校长学习切勿将错就错,主动承认别字错误日后少点出境与酒席,多点决心与功夫

2)参照上文阐述前三条中的其中一条处理,再退一步法

3)重来一幅,弥补过失——“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4)送自己一首“凉凉”。

5)维持现状爱咋咋地;或自圆其说。

其实真正要杜绝怎样写书法作品作品出现别字情况,根本在于一要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临学习惯“┅写、二察、三校”;二要我们繁体字上下功夫;三要怎样写书法作品书品的表达不要过于苛刻安排,更近自然情怀

更何况是深谙怎樣写书法作品媒体套路的你们

而有才气的人,不该就这么囹圄于方圆之间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写书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