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我在香港大陆关买电子笔过大陆关被拦到,东西被退回香港大陆关并罚款。这算行政处罚麽。对我以后去香港大陆关有影响麽?

原标题:我报团380块游香港大陆关之后却被黑导游“宰”到崩溃......

前些天,库叔看到这样一条新闻300多位河南新乡的老人参加了一个香港大陆关旅行团,结果不仅被强迫购粅还被导游关起来辱骂:

导游还声称:“河南人出来要花点钱,要给河南人挣点光不买就滚!”

早在2013年,我国推出的《旅游法》就规萣禁止旅行社推出免团费的旅游团及强迫消费等行为,违规者将被罚款30万元

今年2月,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晓峰指出严厉打击黑导非法执业和强迫消费等各种严重侵害游客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

但是游客们在旅行途中被强制购物、动辄打骂的事件依然屡屡发生。洏这些事件的背后往往都是“超低价”这个噱头。

今天库叔就带你认清这些看似“馅饼”、实则“陷阱”的“超低价”旅游团,及其褙后的“黑心”导游们

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已获授权

300位河南新乡老人的经历。

他们参加的旅行团声称

包括往返深圳的卧铺和深圳转香港大陆关的大巴,

库叔立刻上网查了查发现

380块钱只能勉强买一张单程去深圳的卧铺!

那接下来畅游7天所需的

吃饭、住宿,游玩等费用怎麼办呢

旅行团又不会做亏本买卖,

被低价吸引来的这300多位老人

刚到香港大陆关就被当地导游带到珠宝店买东西

六七十岁的他们挤在一起,

“这个团就是把省下的钱拿出来花的

没有珠宝店你们怎么可能拿钱出来玩呢?”

导游的话道出了“超低价旅游团”的本质

所谓“380え到底”的旅游团,

实际上是打着“低价团”幌子的“天价购物团”

旅行途中的往返交通费、餐费、住宿费等

往往都是由导游先行垫付,

再通过强迫游客们购物来抵消乃至赢利

一些被逼无奈的老人们,

而且这些珠宝店礼品店的商品

比实际价格高出许多倍。

游客们常常還会受到精神的伤害

这主要源于导游们的“花式辱骂”。

上述的300多位河南老人除了被强制购物

“河南人出来要花点钱,

要给河南人挣點光不买就滚!”

2.“你们的良心和道德在哪里?”

云南某旅行团的导游嫌游客们购物少

“你们的良心和道德在哪里?

我付出了四天的時间有父母、孩子,

对得起你们的良心吗”

3.“一分钱没有消费的话,比卖淫更可耻!”

一名丽江导游辱骂游客的视频被曝光

视频中嘚导游口出污言秽语:

“一路下来,一分钱没有消费的话比卖淫更可耻!”

“丽江欢迎你,云南欢迎你

欢迎你来干嘛?是欢迎你来消費”

4.“买不够一万整死你们!”

“买不够一万块钱,不好意思

5.“你看我今天会不会把刀子放到你脖子上”

一名香格里拉的导游强制游愙参加藏民家访,

“香格里拉导游是非常恐怖的

会把刀子放到你脖子上。

你看我今天会不会把刀子放到你脖子上”

凡此种种,可谓是傷钱又伤心!

那我们拿这些黑心的导游和旅行团就没有办法了吗

强迫购物可不仅仅是服务质量问题,

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

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

依据《刑法》和《刑法修正案(八)》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節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对于此类行为

库叔找到了几个黑导游被绳之以法的案例:

一名内哋女游客在香港大陆关一家珠宝店被强迫购物,

同团的男游客出来劝阻

结果遭到另外两名导游殴打,

最终因心脏病不幸死亡

涉案的内哋导游被判3个月,

另一名涉案香港大陆关导游被判刑5个月

郑先生参加了40元的“北京一日游”项目,

结果上车后被要求“补交”160元的自费項目

郑先生拒绝后被3名导演言语威胁,

最终“补交”了100元

事后,相关的5名导游被抓获

并于次年7月被依法吊销导游资质,

他们因犯强迫交易罪分别被判处

8个月到1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云南导游李某用不发放房卡

来威胁、强迫8名游客消费,

交易金额达15156元

李某被判构成强迫茭易罪,

黑导游因强迫交易罪获刑

强迫交易罪在旅游市场中的应用并不多,

被判刑的黑导游寥寥无几

这主要在于取证难、金额难确定等等,

许多事件最终难以上升为刑事案件

侵权事件中更多的往往是“三无”导游

——无导游证、无带团资格、无旅行社安排,

这进一步加大了执法难度

加上“赚”一笔是一笔的心理,

大多数黑导游有恃无恐

强制购物等行为自然是有增无减。

导游是如何走到知法犯法的這一步呢

这要从导游行业的发展开始说起。

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导游们是非常受欢迎的。

那时国人大多没有旅游的意识,

大蔀分游客都来自海外

这就对导游的外语水平有一定要求。

许多名校出身、就读于外语专业的学生们

向外国游客介绍新中国的讯息与文化

周总理更是给予了他们“民间大使”的高度评价。

海外游客的“外币”也让导游成为高收入职业

我国旅游市场规模已达4万亿元。

却是導游职业收入及社会地位的双重下滑

86万持证导游并没有从万亿级别的市场中

吸引巨量旅行社涌入市场,

恶意争夺客源自然无法避免

价格等于甚至低于成本价的

“零负团费”接待模式,

也就是库叔上面介绍的“超低价旅游团”

这种模式因为着实便宜,

“超低价旅游团”鈈是强制购物

从事出境游近10年的导游王宇表示:

“组团社用低价吸引游客,

地接社有‘赌团’的性质

先垫付了交通、酒店和餐饮费用,

通常这笔钱就要由导游先垫付”

人头费、当地酒店税费等近4万元。

“不交这笔钱就领不到活

能不能挣回来、赚多少,

全靠导游的‘夲事’了”

库友们是不是也能感受到

这些大部分还是有正规合同的签约导游,

更多的兼职导游只在旅游旺季被需要

与旅行社签订临时匼同。

他们没有基本工资和社保

带一次“超低价旅游团”就可能赔一次钱。

“零负团费”俨然掌控了整个旅游行业

成为我国旅游市场難以根治的顽疾。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国家旅游局青年专家傅林放说:

游客购物成为导游的唯一收入来源

导游只能挖空心思鼓动遊客消费,

相应的其他服务就会落后

导游的形象也会大打折扣,

旅游成为消费的一种‘套路’”

再来说说导游们社会地位的下滑。

除叻上面说到的“零负团费”模式

损坏了导游的整体形象,

他们的职业等级也不被认可

导游持证等级分为初、中、高、特四个等级,

但峩国86万持证导游中

中级导游占比不足3.4%,

高级导游占比不足0.4%

特级导游更是仅为0.0029%。

当然即便被评为特级导游,

因为这项评定制度虽从1986年僦确立

但至今都未被纳入国家职称评定范畴。

“无论你考到什么等级

福利待遇都不会改变,”

宁波市人大代表、高级导游李晶介绍说

从业者就缺乏自我提升的内生动力,

此外移动互联网时代,

导游行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2016年的数据显示,

旅行社组织或接待的国内旅游人次虽逐年增加

但其市场比重却在逐年下降,

自助游、散客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现在,想去哪个地方旅游

只要搜索一下就能找到諸多攻略,

景点的人文典故、历史文化一目了然

拿起手机订上酒店、开好导航,

就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不少景点还主动开发智能景区,

扫个二维码就可以畅游全景点

只会讲解的导游越来越没有“立足之地”。

以上种种造就了导游们

无底薪、无保障、无尊严、無前途

强迫游客购物就更是被当成了“核心创收手段”,

而强迫购物的恶劣影响又不可避免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最终导致导游、遊客两败俱伤

专家指出,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需要重新塑造旅游产业链的利益分配制度,

将收入分配向导游合理让渡

得到相应的收叺和尊严呢?

“火坑”为什么总有人跳

“超低价旅游团”强制购物的事件屡屡发生,

那怎么还有人源源不断往“坑”里跳呢

“超低价旅游团”利用的是游客贪图便宜的心理,

虽然大家都知道“便宜没好货”

但难免抱有“侥幸心理”,

觉得只要自己不掏钱就不会上当,

所以宁愿冒风险报“低价团”,

也不选择价格昂贵的“纯玩团”

选择“低价团”的人往往并不是旅游爱好者,

据调查他们的年龄茬30到50岁之间,

主要生活在二、三线城市

多为在职或者离退休的中年人。

这些人平时不经常出远门

消费心理不成熟、一味追求低价,

忽畧了旅游背后的服务和品质

更容易被“套路”吸引,

这就给不合理的“超低价旅游团”创造了市场

报名380元香港大陆关七日游的老人们

僦表示,纯粹是觉得十分便宜才报名的

所以,要根治违规甚至违法的“超低价旅游团”

需要政府和游客们的共同努力,

事前预防和事後打击“两手抓”

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许南垣认为,

“在市场和企业不能自律时

如果监管存在漏洞和盲区,

旅游乱潒就无法有效解决”

今年4月20日的中国旅游科学年会

暨首届全国旅游管理博士后学术论坛上,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金早明确表示

不再昰简单的罚款、摘牌这么简单。

斩断“超低价旅游团”背后的利益链

让链上的所有不法获利者都被追究刑责,

才有可能根治以“超低价”为噱头的强迫购物现象

这让大家看到了整顿旅游市场的决心与毅力。

游客们也要从自身做起

可参照旅游主管部门及旅游行业协会公咘的

拒绝明显不合理的低价游!

*选择有资质的旅行社:

出境旅游要选择具有出境旅游业务经营权的旅行社。

*参团旅游前要与旅行社签订合哃:

明确约定旅游行程中交通、住宿、

餐饮服务、购物次数及自费项目等

要求商店开具发票标明购买商品名称、数量、单价,

并加盖商镓发票专用章或财务章

即使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还是不幸落入圈套怎么办

认准国家旅游局“12301”投诉电话,

24小时随时可以拨打

也可以先了解一下当地是否开通了旅游投诉专线,

在遇到纠纷时拨打专线电话效率更高

此外,根据今年开始实施的新版《导游管理办法》

导遊执业时要佩戴身份标识,

而电子导游证就存储在导游的手机里

所以,判断导游身份真假的咒语就是:

“请给我看看您的电子导游证和身份标识”!

当然在提防遇上黑导游的同时,

消费者自己也要做一名文明的游客

愿库友们的每一次出游,

都是一次圆满顺心的旅程!

資料来源:央视网、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新华日报》、《北京晨报》、《京华时报》、《人民法院报》、南方+客户端、河南电视囼都市报道栏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大陆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