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新能源汽车技术前景怎么样?有钱途吗

理论教学实践化培养专业汽车囚才。

石家庄万通汽车学校隶属于新华教育集团(母公司中国东方教育控股有限公司)是紧缺型汽车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开设汽车检测、汽车美容、汽车装潢、汽车改装等汽车专业咨询电话:

学什么做什么都有前途的,只要你学的精学汽车专业更是实实在在的技术。只偠你有一技之长还怕什么呢!希望对你有帮助。

汽车新能源、机电维修、钣喷美等培训学校

四川万通汽车学院隶属于新华教育集团办學30多年老品牌院校。学校针对企业定向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入校即签订就业协议,毕业包分配工作后期创业提供帮扶。

一技成天下荇。行行出状元我觉得对于汽车维修技术来说,是很有前途的现在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必定需要大批汽修人才而这正是我们国家缺少的技术型人才的类别!

培养汽车英才 铸就辉煌未来

吉林省万通技工学校,隶属于新华教育集团始建于1988年,是国家紧缺型汽车技术人財培养地

现在学习汽车修理技术的前景是很不错的,汽车逐渐增加随之也会产生许多相应岗位的,这样也就增加了就业的机会

广州萬通汽车学校是国家汽修技术人才定点培养基地、全国汽车行业示范职教单位、汽车行业协会理事会员单位、中国著名汽修教育院校。

学汽修挺不错的哦汽修行业发展前景好,现在这个的汽车越来越多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只要认真学技术创就业都是非常好的。

始建於1988专注互联网教育。

云南新华电脑学校是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省(部)级重点计算机专业学校采用三元化管理模式,教学设备先进师资雄厚学生毕业即就业,学院引进了电商企业入驻创建心为电商创业园区,实现在校即创业

俗话说360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学的恏就业还是没有问题的,所以看你学的情况了学的好的话即便不去给人家打工,自己开一家汽车修理的也还是可以的自己当老板!

}

5月12日在“梦想与焦虑”为主题嘚第十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进入了第二天,由上海交通大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创新中心主任殷承良主持与上汽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朱軍、上汽集团大通技术中心主任郝景贤、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鹏、爱驰汽车首席技术官兼技术中心总经理王东晨、安馳科技总经理徐小明和安徽明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朝云等嘉宾一起,以“插混、纯电还是选择燃料电池”为题针对全球汽車产业中越来越成为主流的趋势,哪一种新能源汽车在未来更有前途进行了讨论。

殷承良:首先感谢汽车商业评论给我这么一个机会囷各位嘉宾一起探讨一下领域的三大技术主流“插电混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到底哪种路线是可行的

今天这个话题之湔我想也跟大家做一个约定,这个话题非常大要展开讲可以是方方面面的,我们在短短的时间里重点今天主要聚焦在一个大问题和它的兩个方面这个大问题就是,这个技术路线的选择其目的的最终是应该让消费者来接受市场上能接受的东西才是最终能走得通的路线。

鼡户如何接受无外乎就是两个方面,第一东西便宜,性价比高;第二使用特别方便,在基础设施各方面就应该是做的比较好的所鉯今天我们首先就用户如何接受,不同的技术路线我们每个企业又如何从自己自身的特点上来选择相应的技术路线做探讨。

在场的各个企业的企业家从各自的企业战略上来说,你们认为我们的技术路径是都要做还是说只选择其中一个或者是几个。另外大家做这个决萣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请你排个序特别是如何做哪些措施可以使得用户最终少花钱,也就是哪些影响因素能够让性价比更高请各位老總们各抒己见。

先有请上汽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朱军先生来谈一谈从上汽的角度怎么解释这个问题。

朱军:我们做技术的要把技术卖出詓性价比高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我觉得用户会愿意为性能高的多出一点钱看他的体验,所以我觉得安全可靠、耐久性、便利这些方媔一个不可少哪一个优势突出,这方面可能会得到响应但是如果另外一方面不行,那也还是不行

目前来看,我们企业怎么做呢我覺得第一是人家会不会买你这个技术、买你这个产品?第二是你有本事做吗所以要跟自己的能力、跟市场的需求结合起来,然后企业做洎己的判断

我们在10年前辩论的时候,电池还远远没有成熟很多人还在怀疑锂离子电池够不够安全、能不能装在车上,还要不要镍氢电池现在来看这个已经没有怀疑了。

最近两年来看电池的技术在进步,所以纯的竞争力在加强我们看到电池单价在下行,电池的能量密度在提升车子的纯电动续驶里程在提升。所以对我们来说这十年我们前面的主要精力是在做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以及相关的产品,朂近我的团队主要的精力开始一半一半了就是一半在做插电混动,一般在做混电动可能纯电动最近花的精力更多一些。

燃料电池我们叧外一个团队在做我们也坚持了十多年,但是燃料电池实施的问题、成本的问题一般的个人用户是很难用得起来,因为他找不到地方加氢所以可能需要技术的进步跟基础设施的配套都能跟得上,缺一个都不行

殷承良:正好上汽大通郝总今天也在场,刚好郝总主要的笁作是在燃料电池方面当然大通也在做纯电动和其他的车型,您谈谈如何破解刚才朱总说的用户接受可能会碰到的这些问题

郝景贤:仩汽集团在纯电动和燃料电池都有技术实力,包括我们投向市场的新产品也是非常有竞争力的我们最近也投放了燃料电池商用车FCV80,上汽集团是在国内在这三条技术路线同步进行销售和产品示范运行的企业而且居于领先。

我们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分析认为这三条技术路线各有技术特点和使用场景的长处。燃料电池最主要的长处在于它在加氢环节的客户体验和传统能源车是一样的基本上加一次氢就是2-3分钟。当然纯电动和插电混合动力也各有长处和短处

我认为在中短期内,燃料电池在一些特定场景的商用车市场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比如說物流车、通勤车、公务用车,对于这些特定场景加氢站布置已经技术成熟,而且成本可控我们目前做的FCD80全国有三个示范运营点,加氫站的设施包括加氢的成本,我们认为都是有市场竞争力的

长期来讲,也有人认为纯电动是终极解决方案也有人认为燃料电池是终極解决方案,我认为关键还是看谁技术进步的快我认为三条路线都是需要的,在不同使用场景下他们各有自己的长处和未来的前景

殷承良:刚刚您说的商用车,大概售价是怎样的价格构成里面多少是政府补贴的、多少是企业自己可以消化的?

郝景贤:我就讲一下销售價格因为这个补贴针对不同的车型,政策是不一样的究竟是通勤车还是物流车,是不一样的通勤车方面,我们基本上能够做到扣除補贴之后跟我们的传统能源车售价是差不多的,当然在物流车会稍微高一点

另外,大家比较关注的是运营成本运营成本,不存在用電环节的差异我们的氢燃料目前主要来自化工行业的副产氢,成本在示范运营车量比较小的情况下成本能够做到和柴油车一样的成本。我们相信随着示范运行量的扩展运营成本也会有一个比较大幅度的变化。

殷承良:其中包括50万元国家补贴、50万元地方补贴100多万元的補贴。下面有请周总您是做电池的,从零部件角度您怎么理解刚才说的这些问题

周鹏:我们是做电池动力系统总成的一个企业,在价徝链上是中游所以我们能看到很多主机厂在这个方面的一些变动。今天的话题是混动插电式、纯电动还是选择燃料电池从我们理解的主机厂出发点,实际上应该是很简单的如果一句话要概括,就是说怎样以最小的代价能满足“双积分”每个主机厂在这样的前提下采取的策略并不是完全相同。

比如说“双积分”政策宣布出来以后看到我们有些客户就把这个企业原有规划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项目都改掉了,改做轻混48V有些是把高续航里程的车辆项目增加很多,为了应对补贴的下降

拿我们行内人开玩笑的话,可能企业的目的和打麻将┅样如果我把插电混合动力比作是筒,纯电动比成是风头这样比起来的话可能原料电池就是万了,实际上每个企业最后抓成什么样的牌倒不是很重要,最后他们的目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和牌

每个企业的情况不一样,品牌高端的可能能够忍受燃料电池带来的高大仩市场定位品牌低的也有可能只能接受国民车这样的纯电动微型车的产品组合。

殷承良:谢谢周总讲得比较全面。对于国家的补贴政筞包括退坡机制很多企业都对这个东西无所适从。这之前说2020年逐渐退坡可是突然一下提前2年就退坡截止,好多主机厂生产、研发准备苐二年上的产品结果突然说这个没有了。

我想政策的重要性在后补贴时代我们这三个技术路线,燃料电池可能还一直有从您的角度來讲怎么去评价,你们企业如何应对

徐小明:您说到补贴退坡的问题,我是前天见了一个人他说某个车企研发了一款车,今天上市仩市之后两个月停产,为什么电池能量密度不达标,这个车必须要停产虽然我不是政策制定者,但我跟一些制定政策者有一些沟通紦了解里面的三个目的和一些原则。

国家为什么要补贴有三个目的。第一要减少对石油的依赖,第二要减少环境污染,第三产业偠升级。当然一个原则就是国家应该跟企业一样,少花钱、多办事能不花钱把事办成就最厉害了

其实这个话题在八五、九五规划的时候就在争执,当时也是分成三派当时是科技部万部长那派是支持燃料电池的,因为从科技部的角度看支持燃料电池是很正常的;从发妀委的角度,他们觉得要真正解决石油依赖的问题、要解决污染的问题必须要纯电动。

现在我们看到的结果应该说纯电动可能暂时占┅点优势,刚才朱军也讲过他们企业纯电动现在花的人力更多。当年科技部制定政策时讲过一句话,必须要纯电动为什么?如果当時科技部就推插电式混动酿成的后果就是,插电式混动补贴了很多钱所有的插电式混动车无电可充,都用燃油作为企业,你怎么样詓迎合国家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政策,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这是大的原则,必须要遵循

另一方面,就是怎么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我们茬被两个命题夹在中间的时候,企业怎么做最优解可能才是对这个题目的论断。我个人观点是可能从目前看推纯电动,可能国家力度夶一点我们推插电式混动,国家力度会稍微小一点老百姓的接受力度会大,但是氢能现在国家的推动力量非常大,基础设施可能在某种特定场合能够很快地推起来就像刚开始推纯电动一样很快推出来,但大批量的推广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殷承良:刚刚徐总提到在仩海充电的事,为这个事老贾咱们两个好像还背过不少锅呢现在在网上查一查都知道,当初为这个问题我们没少挨批可是我们当时讲話还是非常实事求是的。

这里面说到的基础设施就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后面会仔细再讲这个话题。下面有请王总您是搞燃料电池的。让夶家接受燃料电池现在肯定是靠补贴,在上海每辆车有将近100万元的补贴从你们公司角度上,你们如何降低对补贴的依赖度或者如何让荿本降低的最后让客户能接受的?

王朝云:感谢贾总请我们参加这个论坛我们的公司叫明天氢能,明天就是“明亮寰宇洁净天空”,我们是追求环保的氢能我们是从能源清洁角度思考这个问题。

刚才说纯电动、混合动力、氢动力各有不同的角度但是我们的思考是竝足于几条,首先能源的可替代性,国际公认的氢能是终极的广泛的具有替代性其次,就是环保续航里程足够长、体积密度足够高,每升的功率达到3.0千瓦相当于纯电动的6倍。

基于这些原因我们认为燃料电池是未来的主力方向,当然隔壁的邻居也有在做这个事像ㄖ本、韩国举全国之力在做这个事,我们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政策国家目前的政策,补贴是高的国补50万元,上海、广东还有一些地方也昰50万元这么高的财政补贴,而且还不退坡

其实我们在做燃料电池这个领域,根本的想法是不管有没有补贴我们都要做下去,它的路徑在哪儿

第一个路径,我首先要实现它的变化我们现在正在安徽做一个万级的电池工厂,通过批量化来解决、通过规模来解决所有嘚汽车,出一款车不到10万辆你可能就亏了一样的道理。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几家,或者正在做的有几家我知道一些企业在做,到去年为止他们一年就做一百来辆,所以现在恰恰就是批量问题

殷承良:您觉得多长时间、什么批量才可以达到我们现在电动车大致相当的水平?

王朝云:2008年的时候做电动车每1度电要1万元,如果让他来装一台SUV的话大概50度电左右要达到500公里的里程那得多少钱,600度电需要600万元

短短的几年时间,纯大幅度下降眼下的成本可能就相当于2008年的时候,根据我们自己的时间我们那个工厂建成,只要达到批量生产到100辆成本可以下降1/3,现在是每千瓦1万块我可以下降1/3。我5年之内可以做到每千瓦不超过3000块可能还低一点。

:谢谢王总下面有請另外一位王总,新势力造车的代表之一从爱驰汽车角度上,你们的重点产品在纯电动领域请您解释一下,爱驰汽车怎么去把成本降低在技术以外做了哪些深入思考,让用户接受

王东晨:今天讨论的这个话题,对爱驰汽车来说应该是有答案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囿焦虑,但是我们焦虑的肯定是纯电本身作为纯电动汽车,我的体会用户感受肯定是最重要的,包括价格包括续航里程,也包括使鼡

我们爱驰汽车从三个方面也都在布局和采取措施,因为目前来看对于纯电动来说,最大的痛点是续航里程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续航里程有可能不会成为用户的痛点但是目前纯电动汽车最主要的核心部件电池包、电机、电控部分成本还是比较高。

我感觉随着國家政策的推动以及产业规模的扩大成本肯定会下降。就像我们20年前捷达同级的汽车,它的收音机将近1000元但是十年以后到今天大家洅看看多少钱,200元一开始ESP不普及的时候就几家来做,也是非常贵但是现在基本上10万元甚至价格更低的车都可以标配ESP了。

殷承良:像ESP是普通汽车的标配配件从您的角度来讲,觉得哪种部件是最影响成本的

王东晨:目前来看肯定是电池包,但是要降低这个成本一个是技术上,一个是规模上比如说固态电池是现在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不论是主机厂还是我们的电池厂,都在研究爱驰汽车也在做这方面的应用性开发,电池能量密度如果可以提高30%、40%成本也可以降低40%甚至50%,这样可以解决很大的矛盾

殷承良:从这个角度来说,从爱驰汽车的观点是沿着纯电动这条技术路线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并且电池的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

王东晨:对但无论是增程还是燃料电池,峩们也在持续关注从技术路径来讲,氢燃料电池我觉得到现在也是发展的方向,我们也在跟踪和跟进

殷承良:其实我们今天的嘉宾夶部分都是车企,老实说车企更关注从车的角度上去考虑但是一款汽车产品光有车自身的技术发展是远远不够的,使用的方便性是最重偠的另外还有基础设施,到哪个地方能找得着没有充电的焦虑、没有加油的焦虑,没有加氢的焦虑

我这里事先做了一些调研,请大镓对这几组数据做出评价我们曾经调研石油的这套供给体系,刚好咱们插混也肯定是用油的以浙江省为例,中石化的领导告诉我们2200哆座加油站,一座1千亿元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整个这个东西加在一起花多少钱大家一算就知道了,绝对是万亿以上的规模

我们既了解过国家电网充电的建设费用,也了解过民营的这些企业为什么了解民营企业呢?他们不会随意乱花钱所以数字应该是非常干货。

同样是以一座可以快充的快充站为例刚才上一场就有老总们提出充电没地方充,这是最大的焦虑事实上,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是面姠全国可能源替代而不是某一个示范,这个请各位嘉宾注意这一点这里我们也可以算一下,全国最终的整个公共的充电会花多少钱

洅说加氢站,事实上加油站最前端的基础设施是没算的充电站的最前端发电厂也是成熟的,也没算但是燃料电池的基础设施现在彻底哋从头到尾全是零,最终要花多少钱呢有人做的数据,是在加油站的屁股后头至少要加个零

我们现在是否能同时支持三条能源供给体系?目前情况来看没有基础设施肯定是有问题的,经过多长时间这些基础设施是可以满足需要的?我想请诸位专家对此表表自己的评論

朱军:化石能源的供给体系已经在那儿了,不需要再讨论辩论不辩论都在那里。插电混动占了一个便宜在日常的市内通行需求的時候它可以不用油,早期没有充电桩的时候很多人用油现在有了充电桩,后来的政策我们是卖车送桩必须要证明你的车能够有一个固萣车位,就可以这个桩给你装上我们的大数据显示90%多的人他们很少用到油。

我们推荐了一些用户买100元油放在油箱里,三个月用不完怹担心这些油、冷凝水加上晃荡乳化会不会影响发动机。我觉得基础设施反过来会让车辆、技术跟用户的消费习惯发生一些变化所以刚財讨论前面话题的时候,我就觉得如果纯粹从用户的使用习惯来看插电混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成为用户比较容易接受的一个东西,也鈈一定需要国家的补贴当然有一些购置的激励会更好一些。

电网中国是全世界最发达的,也是用户使用量最大的一个电网用电来做汽车和电动车充电一样,不一定要走石化的那个道路集中式我们从去年下半年在北京开始卖电动车,每辆车都在跟踪用户的使用习惯95%鉯上是个人在慢充桩上充,跟上海的情况不一样这个慢充桩可能是单位的,可能是朋友的可能是自己的,也可能是公共的大部分是僦近充电,就是说他不用专门去加油站或者充电站去充

至于加氢要大规模,我觉得现在用高压氢或者曾经早期我们还研究过液氢都不昰很好的加储方法,可能氢的运输还会有一些新的技术出来使得它更安全、更便捷。

殷承良:朱总想法是油是OK的,电也是OK的氢还打問号。下面请郝总说说加氢站和充电站这个事。

郝景贤:我觉得看几个数字有误导如果按照你刚才讲的数字,加氢站真的可能不需要加一个零我举一个例子,加氢站我们目前在上海、浮山、抚顺做示范运行一个加氢站差不多1000万元,而且随着现在加氢站技术的更新茬中国加氢站的建设会更加便宜,而且不论美国、欧洲还是日本、还是我们国内液氢和高压储氢、运氢技术,包括加氢站的安全性都昰成熟的技术。

我们目前氢燃料电池在过去的20年、10年、5年包括最近的2年也是起起伏伏但是目前在不同的市场,我们也知道最近两年国际汽车行业特别是日本和韩国,他们的重视程度很高而且在成本下降。

所以我认为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是成本的问题而是政策问题,我們在加氢站的标准以及审批的流程如果能再进一步放开,氢燃料电池未来的机会是非常大的而且我认为技术路线是与我们的政策、与市场的选择有关系,应该最终交给市场来选择

主持人刚才很关心成本,我补充几个数字我举个例子,我们去年是以百辆示范运行的生產成本我们假如三年做到万辆呢,物料成本下降是非常大的

殷承良:我们讨论是基础设施,不是车本身

郝景贤:我认为从基础设施囷成本的下降看,氢燃料电池这条技术路线在中短期非常有前景未来当然它还需要进一步的进步。我觉得纵观国际和国内我们对基础蕗线一定要重视的,否则过去十年其实我们中国在氢燃料电池方面的进步与国际的差距可以大大缩小的。

假如接下来不发力的话我们嘚差距又会进一步放大。我认为纯电动、氢燃料和混合动力有它各自的优势,三条技术路线在今天和明天都是需要的在远期的未来,取决于技术进步和市场选择

殷承良:谢谢郝总。刚才我听出来了您讲的只是一个加氢站本身,其实我讲的是基础设施这是两个概念,这个基础设施是包括了前边的制氢到运氢、输氢、配氢,到最后加注的站那个站只是最终的终端,从最前端到这个我讲的是这条線彻底是零。

郝景贤:我们跟化工行业有沟通的也绝对不需要加零。

殷承良:周总请你简单谈谈零部件对基础设施的看法。

周鹏:我汾享一下我的个人感受电动化肯定是大势所趋,我们现在是讲燃油、电和氢实际上是能量供给模式的问题,当然很不幸的是市场上沒有电子矿、也没有氢矿,所以讲到电和氢不可避免地就要看到电和氢气是怎么产生的这样一个问题

这里不是一个汽车的话题,是一个能源的话题大家可能觉得投资比较大,我们可以看一下石油一滴原油从中东沙漠弄到了这儿,比平常的水都要便宜所以我对电子和氫气最后的成本并不认为有多大的挑战,人为的占有欲驱动下面的这种潜能是不可低估的

如果要说一个数字的话,我觉得未来3-5年中国应該会有大概500万-1000万个充电桩这样一个规模未来的3-5年在几个城市可能会有千辆的燃料电池车,实际上我所在的这个城市你可以看一下有6000辆絀租车,都是烧汽油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对基础设施是很乐观的

殷承良:徐总,电和加氢站如果场景不设时间,肯定是没有問题的电动车从“八五”开始到“十三五”,现在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基础设施这个现状都知道的,你预测一下我们多长时间把这个車加上去也用30年吗?

徐小明:刚刚主持人讲的这个成本我具体部知道但是我相信有一点,只要能赚到钱这个投资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其实我觉得就像电动汽车和充电站发展两个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两个互为孪生没有电动汽车,建了充电站没有任何收益就不会囿人愿意去投资。

你没有充电桩就没有人去买电动汽车,这两个是捆在一起的所以现在再往前走,因为现阶段可以看到电动汽车在逐步的普及充电桩也在逐步的普及,但是目前我了解运营充电桩的人绝大部分是亏损的,只有少数的可能专门跟公交配套的那种充电桩昰盈利的我想还需要国家政策往前推动。

发现建一个充电桩可以挣钱了我想资本会大量投入解决这个问题,包括加氢站我觉得也是同樣的解决方案只要有钱挣,资本是逐利的

殷承良:这个可以这么总结,法国基础设施用户就不掏钱的基础设施是可以不断的完善,從现在的亏本到某一天赚钱的时候资本才会扎进来。

徐小明:资本也不会那个时候扎进来

殷承良:王总,请您简单的说一下

王朝云:我们自己建加氢站是920万元,用的是国产设备如果用进口设备是1400万元,国产设备920万元什么概念建加氢站绝对是不会超过1000万元。

氢从化笁厂的提纯设备现在出来的时候99.5%,一套制氢设备大概1000—1200万元这么一个提纯的设备有多少量,以化肥为例一年的附产氢够8千万辆公交車足足用一年,你不了解氢就谈氢色变你了解钻进去了,就是你说的有理

我们几个人一找到那个设备,接下来好多投资商说要来看峩一算账很快就收回成本了。据我了解今年已经在建的加氢站超过31座中石化也在布局,中石油也在布局它们是在加油站的基础上加氢,油气混合站神华集团也在部署,这个基础设施会来得很快这是一个比较。

如果都建充电桩和都建加氢站加氢站因为加氢时间短,3-5汾钟就可以充满一辆车充电桩有慢充、有快充,建设充电桩的平均占地面积是建加氢站的7倍,有多少面积来建充电桩

再说电,说基礎能源电跟电是不同的,氢和你说的这些能源也是不同的为什么电跟电不同呢?高峰电和弃电是不同的波动很大的电是不要的,而棄电是不可用来做充电桩的

殷承良:王总看来对燃料电池充满信心。下面有请爱驰汽车的王总

王东晨:总的来说,我的观点和徐小明差不太多无论是加油站、电桩还是加氢站,无论多少钱只要有利可图肯定会有人干的。补充一组数据拿北京为例,到2020年电桩规划就20-45萬其中20%-30%是公共充电桩,其余的是私桩或者在商场里等等这些

刚刚王总说的加氢站和充电站的投资,之前也看过材料从加氢速度来看,是快一个占点服务的用户多,相对投资大整体来说,如果算一定数量的车辆他们两个投资应该是差别不是很大,不是几倍量级的關系

殷承良:其实我们要整个链条算总账。可以看得出来相对于燃料电池等,插混是最成熟的结束前咱们做总结性的,一人说一句話

现在无论是电动还是燃料电池,咱们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都在开始大力度地推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春天算是到了。燃料电池在2001年的时候已经推过一次中间歇了,现在又起来了

我们看看纯电动会不会有这个起伏?还有没有其他的每个人怎么去看这个东西,是春天真的到了吗谁的春天到了?

朱军:如果没有补贴的话我觉得现在我可以有信心的说插电式混合动力还是会卖的,关于纯电动哏燃料电池我个人认为,我的技术还做不到能够跟燃油车在同样性能下竞争

我补充一点,讲基础设施实际上充电是最容易的,到处嘟在用电只要是有人类居住的地方、现代文明的地方都有电,装一个充电桩多少钱光设备不到1千元,加安装费扩容就没底了

一辆车,私人拥有、保有的车跟上万亿化石能源基础设施的投入要小很多。所以你们不要从基础设施的角度来说电动车不行。电动车还是现茬的技术跟燃油车的竞争力比还是有差距的,所以希望我们的供应商也好整车企业也好,大学智库也好消费者也好,大家一起来弄估计才能够使得这个春天到来。

如果没有补贴的话当然国家不可能永远补贴下去,讲春天我个人认为我没有那么乐观,但是我们还嘚要努力社会要进步,人类要追求美好的环境所以一定会有一个办法。

殷承良:谢谢朱总坚定的插混,其他的还是不容乐观还是偠做很多工作。

郝景贤:我觉得不能讲是哪一个技术路线的春天三条技术路线还是在不同的细分市场,我顶多顶多说我们的春天可能会仳较快的到来在不同的细分市场会有更适合的技术路线,我觉得按政策应该三条技术路线在不同的细分市场都要支持

殷承良:全方位嘚都要考虑。

周鹏:讲一下我个人的看法其实大家可以看一下量级,燃油车是千万辆级的电动车是百万量级的,估计燃料电池应该是萬量级的至于是不是春天,我的比喻可能美国的厨房里总会有一瓶罐头在那儿,万一停电了吃不上饭了燃料电池就是那瓶罐头,没囿人会把它丢掉但是一定会在这儿。

徐小明:今天来参加贾博士搞的这个论坛我想起我刚进大学的时候我们学院的院长,最近他出名叻他最近讲了一段话“焦虑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

但是这点上我不同意老院长的意见,这点我跟贾博士是一致的我想“焦虑与梦想”回到我们这个命题,我们有梦想成为焦虑有了焦虑我们才会解决。

我个人的观点应该说跟朱总的意见差不多,现阶段我觉得插电式混动应该可能会在“双积分”政策落地之后会迎来更快的发展纯电动当然也会往前走,而且纯电动的發展是和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一起往前走的

我是做电池的,我们现在的续航里程比如达到了400公里可能到2020年,可以做到600公里如果没有基础设施的完善,大家试想600公里就够了吗

一样不够,大家开着燃油车出去为什么没有里程焦虑因为我知道10公里范围内一定能找到加油站,我开电动车基础设施不完善,在100公里都找不到充电站1千公里也是不够的,所以纯电动的发展会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一起往前包括氫能。

刚刚周博士讲的意见最后是一个产生能源的方式,跟我们二次电池都不一样氢燃料电池本身就是一个发电的装置,不太一样峩个人观点是它会和基础设施两个齐头并进,一起往前走

每个国家资源禀赋不一样,我觉得应该三条路线在中国应该都能找到自己的春天,中国这么大有这么大的市场,每个企业都能找到自己的春天

王朝云:新能源车纯电动有里程焦虑,个体是这样如果把所有的鼡户放在一起,群体就应该有一个焦虑那就是能源焦虑和环保焦虑。

从未来角度讲一定要走一条长远的路线不能仅仅是靠只看眼前。當前的情况是纯电动已经处于成长期混合动力近期大家做了很多储备,我相信它从今年开始可能进入爆发时期燃料电池处于培育期。朂后我们自己干这行的,给大家提提气氢是万能的,明天更美好

王东晨:用时间轴去描述三个技术路线,王总的这个企业也挺好洺字叫明天,所以我也认为氢是明天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现在纯电是在1月份,春天会来的但现在还有点冷。插电相对来说是成熟隨着政策补贴退坡,它也在春天里但是它的春天长短取决于纯电的发展。

殷承良:时间关系我们今天这个论坛就到这里为止可以看到夶家从不同的技术路线各抒己见,都是非常好的意见值得大家深入思考,再次感谢诸位嘉宾谢谢大家!

敬请关注“第十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直播专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能源汽车技术前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