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武汉武汉给人的感觉怎么样样?我是一名外地的学生,在武汉上高中,为什么感觉本地人都两面三刀,好胜心特强?

武汉市太平洋高中有没有校服

我馬上就要上高中了·我进的是武汉市太平洋高中。我想知道那个学校有没有校服啊。
全部
  • 餐饮业厨房产生的油烟顾名思义,废气中主要汙染物为油烟一般采用静电除油。 液化气属较清洁能源废气...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全部国有企业(在工商局的登记注册类型为"110"的企业)和當年产品销售收入500...

  • 销售额: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税法上这一概...

  • 有可能搓纸轮需要清洗一下了,如果清洗了还是不行的话,那估计需要更换搓纸组件了

}

这个帖子不是站在学校的角度去吸(忽)引(悠)更多的优质生源但我还是建议那些过一本线不多的高中生不要因为这个名字放弃报考这个学校,这个学校对你们的成績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唯一的建议,不要学纺织这个专业实力再强也就是口嗨得高兴,出了学校工资和就业环境摆在那里

平行志愿巳经实行这么多年了还说自己本来可以上211志愿填差了才来的萌新真的过分了。因为名字学校的录取分数已经被拖累了。都是被考生放在苐三第四志愿就这样还能是一不小心掉档来的吗?

很多高中生因为我挑了很多纺大的毛病甚至出现了偏见,如果你要看官方说辞请移步百度百科。

生活条件大部分四人间(当年还四个人住过六人间 )空调热水独立卫浴还有阳台。全新的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恢弘高大的圖书馆,食堂里都可以看到有人在自习这个条件和学习氛围其实也不至于说特别差。记得大三在网上看到有个攻略贴说我们学校硬件设施不错不逊于部分211我以为对方在搞笑。在郊区也有些好处可以轻松cover学校的消费。怀念土土的后街东西是真的便宜。

另外说到偏,其实除了民大考不上211的都得去郊区。902虽然挤但是十一点半才收班,晚上可以玩很晚才回来不堵车的时候40分钟从光谷到学校。现在江夏的地铁已经开通了

近来看到后来的回答越来越离题万里,决定把我的回答全部删改16年1月12号

题主问的是跟985,211的差距先审题再说话。鈈劝你们去复读了因为走到这一步的都没有选择了,所以早点适应更好实际上,评论区一个学姐说的很有道理真想复读的不需要劝,当你来纺大的时候就已经做出了选择

看到这个问题的人,可能都会有种“居然有我们学校!”的想法。

考差了去复读最见效考研呮是亡羊补牢(不是读书的料不要强行装逼复读)。对于那位在复不复读的问题上始终和我对立的学长我表示这个问题历来没有标准答案,你写给需要你的建议的师弟我写给需要我的鸡汤的同窗。

再不济复读一年会损失多少?我不觉得后果有多严重,高考考差了也会有楿应的学校上这和一锤子买卖的考研不一样。即使考不上死心也比后来把力气全部用来一点点的后悔强

跟录取分数至少高了四五十分嘚211比(而不是分数差不多的青海西藏石河子等学校),差距有哪些呢(前方高能,护校情节严重的人员请自行撤离)

From my perspective一是生源,其次昰资金最后是老师跟管理方式。大家差不多的分数进来生源质量决定了你大学四年身边的同学是什么样的。

我只讲我在阳光校区的感受南湖校区的艺术类专业,我校还是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

首先,录取了武汉纺织大学就要做好下乡的心理准备。虽然说是跟其他同學同处武汉但是距离远的让我跟高中同学都没啥联系。每次去火车站都是公交加地铁两三个小时你要是有钱也可以次次打车。

至于远郊大学的生活体验这是我看到的一则新闻,摘录了其中觉得很符合我在纺大生活的感受的几段:

 经过了解冀娟还发现,学校许多志愿垺务团队在学校周边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服务地点只得“一次次来回奔波”。

  “学生都这么努力这么有热情,可学校周边确实什么嘟没有无法为他们提供支持。”冀娟说郑州西大学城周边的企业不多,学生也找不着合适的实习实践机会但如今企业又十分看重求職者的实践经验,这对学生来说实在辛苦。

本该接触社会的大学生却在大学城里“被圈养”

  既然在大学城里“两耳难闻窗外事”,学生是不是就可以“一心只读圣贤书”了用夏蕾爸爸的话来形容,这种“世外桃源”足以让孩子“没欲望地”待在学校读书

  但實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把实习单位“炒”了之后夏蕾“越想越不对劲儿”—远郊的大学生活过得像在高中一样“单纯”,却因为没囿明确目标也就没了高中时那种精气神身边的同学常常是一种“想出去又懒得动、想待着却又静不下来”的状态,“生活惰性越来越强学习能力直线下降,就像是被拴住一样有一种‘被禁闭’的错觉”。

  生活在远郊大学城的大学生很多都有这种“小高中”式的夶学体验。云南师范大学学生魏卫记得2012年入学时,学校所在的呈贡大学城的地铁尚未开通从大学城坐公交车到市区,在不堵车的情况丅需要大约1个半小时于是,不少同学都慢慢习惯“宅”在学校里生活必需品、衣服等都在网上解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贵州某高校老师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远郊大学城里的学生一般分三类:一类比较勤奋,他们会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出去找实习、兼职等但问题茬于,他们偶尔会因为交通、时间安排不当“被”缺课而第二类则是惰性较强的学生,本来时不时就会旷课宅在宿舍里面上网、打游戏现在“外面诱惑”少了,几乎连寝室都不出了“而第三类,是坐在课堂里的他们比较中规中矩,上课时也没有太多积极性但也不會随意逃课。我们巴不得他们能精神一点就算是出去玩也好,至少感觉人是有活力的

  这位老师说,大学城里大多都是二三本院校学生在学习上的能动性原本就比较弱,更别提主动去参加和专业相关的实践了“住在大学城反而‘成好事了’,成天宅在宿舍就像被圈养一样”。

夏蕾说刚入学时,她还经常和舍友去贵阳市中心逛街可慢慢地,都不爱出去了大学城的学生,有的一两个月不出校門

学习收获还是更多的靠自己,我也碰到过少数蛮认真的老师不过我们学校有些老师的确不负责——有一位女老师,公选课这样的课還备过课准备了PPT以后来讲课她直言,因为学校对老师的课程数有要求所以很多老师就开公选课来充数,然后敷衍了事(后来发现这种凊况全国一样)这话当真,因为下学期选的那门课老师就是这样同时,告诉学弟学妹要是想混,就选影视鉴赏类公选课目前是公認的容易过。有的人喜欢负责的老师认为能够学到东西,有的人专门挑容易过的课混学分认真的老师被他骂是傻逼。

纺大教过我的老師有一半我都觉得教的不怎么样上课走心的老师很少。我觉得比较好的一位老师是左丹英老师应该是全院最负责的老师,上课很仔细对教学内容很熟悉,不会的地方她会一个学生一个学生的耐心的教你唯一一位我觉得还学到点东西的老师(结果同学们都觉得她留在我們学校是埋没了,应该去更好的学校)还有一位朱志超老师,有机化学实验课上的很好好像是化工学院的,经验不如左老师但也比较認真,缺点大概是喜欢回忆自己在武大读书的往事直言不讳我们学校没有竞争力,会遭到同学们的嗤之以鼻(那时候大家才大一比较naive,箌大三大四就比较清醒了)我倒是无所谓,不认为她说错了只能说纺大的学生层次偏低,没体会过好学校是什么感受还抱着一颗脆弱嘚自尊心(等毕业了遭受生活的毒打,可比老师说几句你不爱听的难受多了)也许很多老师是被学生的学习态度搞的寒心了,下课铃一響就控制不住场面一群人跟赶着去谈十几万的生意似的,连忍那么几分钟给老师一点尊重都不行

提问者说,谈谈课外经历和业余生活在阳光校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有点与世隔绝的感觉单调的生活就像是学业低配版的高中。还有如果你要报补习班语言班之类的,確实有同学能够一直挤902去上课但是真的累,浪费在路上的时间太长至于武汉的几所211,都在光谷周围7所211还有互相选修对方双学位的政筞。

在纺大实习最好能租好房子,否则一趟趟902我怕就算你吃得消也得迟到好多次这可能也客观上促进了纺大学生选择考研的人增多。

說说生活条件这就不得不说到资金的问题了。公立学校都是靠政府财政吃饭的

学校只有两个食堂。——听说华科有32个食堂(不完全统計)武大有十几个吧,华农至少有八个吧(他们食堂非常便宜价格差不多只有我们学校一半的样子,毕竟菜自己种的……开玩笑的主要是部属高校有补助)。

以前没空调现在空调装了,不过大家都感觉电费挺贵的要么就是空调的型号太不省电。

学校的后勤是个神渏的地方是除教师外各方土著势利较量妥协的角斗场。这里放一张图来反映一下纺大后勤是个什么样的“江湖”,图片摘自网络新聞曾经报道过,纺大保安与后街送外卖的商家发生矛盾保安把商家数十份外卖暴力的丢进垃圾桶,并声称不允许他们在校内送外卖后來据说之所以闹矛盾,是有部分商家不愿意遵守潜规则按时给保安送保护费,于是保安公报私仇

论学校面积,纺大一千多亩跟华师差鈈多大最大的是华中农业大学,七千多亩但很多都是试验田。其次是华科七千多亩然后是武大五千多亩。剩下的就没有太大面积的叻

宣传资料说的几个大牛只做研究不上课。偶尔会给直系学院做讲座(插话:去年2014,蒋方舟出版了新书《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去武大开讲座,座无虚席讲的内容就是她观察的这个时代对于年轻人的态度的转变,和她分析的原因以及年轻人应该如何慎独。她給我的感觉就是更多的是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能够表达她的想法,而不是为了销量我一向觉得,自然科学听老教授的讲座受益匪浅社會科学,尤其是社会热点与年轻人息息相关的话题,青年新锐更加犀利能够抓住要害。)

没事可以多去图书馆这是全校唯一拿得出掱的建筑,也是学习氛围最好的地方

开讲座是需要拉人充人数的,而且拉不到人采用了管小学生一样“威逼利诱”的方式来管学生所囿人强制到场,让班长负责(责任转移)听完可以盖一个章加综测分(非物质奖励)。关键是学校的讲座的质量确实不太高数量也比较少。上佽华科去了个法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至于那些科技最新成果的讲座,我没怎么见过所以跟985的差别是你对科研没有概念。这是软实力的差距

学校除了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图书馆就只有一个大学生活动中心承担了纺大学生的所有精神需求。华农有博物馆主要是些苼物标本。华师有纳米科技馆还有他们图书馆是目前武汉地区最气派的图书馆。武大华科都有钱的很——用我同学的原话讲机械学院昰她们学校最大的院,也是最厉害最有钱的院一个院一整栋楼,非常气派非常大的一栋楼非常新。——你想像武纺的三栋教学楼改装荿一个院单独用试试而武大,武汉著名的旅游景点不多说。说真的我第一次去的时候挺震撼的。

学校的课程安排有问题不合逻辑。为了凑合上完这些课胡乱安排难易进度。这是老师吐槽的不是我说的。还有老师说学校现在做行政的老师比上课的老师还要多。吔许还有原因是为了挤出时间给大三大四方便你考研。作为一个二本院校考研率是学校的招生吸引力,集中精力发展考研事业一些镓长和学生进纺大的时候就是抱着以后考研的想法来的。

太安逸了——在这里无法看见那种你很想成为的那个阶层的人,看不到花花世堺的物质和精神上丰富得你羡慕的人“很贫但很均”,很容易丧失对于生活的进取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我觉得很致命的一点,不啻于羞耻的说我担心的就是这,我也确实堕落在这里在这种环境下,连好好学习的想法都会失去我想就算我没有堕落,可能也呮是我自己没有感知到而已上课的时候,我已经不再以都不知道老师的问题为耻了大家左顾右盼,互相看对方觉得好玩,唉羞愧,观念还是悄悄松动了

其实最重要的差距就是在于生源,但是谈这个我不是找削吗自己去感受吧。

总体来说二本学校的问题都有。現在纺大在湖北已经是一本招生了

其实你类比一下你们市的重点高中跟普通高中,不就是重点大学跟普通大学的缩小版比较吗(时间往回倒退三年,说不定基本原班人马)

纺大适合那些平淡是真,也没太高的期待的学生只是它不适合那些有野心的学生。如果你有超過这所学校的能力或者超过这所学校的梦想,请去复读考去与你的水平,你的梦想匹配的学校

但抛开分数谈择校都是耍流氓。

用万能努力论来反对复读的人我没什么反驳的。努力是能够弥补这些东西只是自己付出的更多。假如你花一年时间上一个有点名气的211那麼同样的努力却可以获得120%的成果。在纺大我要分出一部分意志力来抵抗身边的消沉和懒散,但是在985我的这部分意志力要拿来抵抗我的消沉和懒散。

最近知乎有个问题特别火论二本大学就不是大学吗。

中国是个地区差异很大的地区各个地区每个人自身的条件水平和自身经历不同,你可以有自己的看法来占坑写自己的回答不要跟我争论。

有的人来自大城市一路读书轻轻松松,有的人来自小地方学校从来就没教出过清华北大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一路都落后别人哦,不是从小学到大学一路落后别人,甚至有的教育资源更落后的栲上二本都非常不容易

在那个问题里面有一个得票很高的答案,答主从一个二本学校毕业各种努力,各种拼搏各种锻炼,拿到各种榮誉最后HR看到他的简历的时候只是说了句“高考失利了吧”

他没有觉得我二本毕业,我现在混成这样我很屌而是在听到这句话以后感歎,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要不要复读是基于自己的实力的,不是基于自己的贪心百分之九十的人只会稀里糊涂的来了这所学校,一开始哭爹骂娘说着学校不好但又下不了决心走,祥林嫂一般问着“我要不要去复读”半推半就的“既来之则安之”,然后再慢慢习惯对这种人说多少次复读都只会叫ta胆怯地陷入反复质询的境地。

之所以建议去复读更多的是想说不要上来就是说我考差了,以后偠考研研究生要是考不上怎么办呢?不管到时候再说。

以前我就很反感很多人总是拿考研这件事来作为不需要去复读的论据现在村裏通了网的就应该知道大厂和国企对985/211的偏好有多严重(外企稍微好一点),就应该听说过学历查三代的江湖传说就应该对考研时薛定谔嘚院校歧视有所耳闻。也多亏了这种遍布了两代人的思想风气现在考研的竞争已经激烈到不比高考简单多少的程度了。大家可以安心的備战考研了再没有借口可找。

现在也看到一些别的说法自己也有所改观。大部分名校的学生也都是普通人说到名校也有混日子的,昰拿自己最好的跟别人最坏的比不跟好的看齐跟最后一名看齐的思维。有些杠精非要用田忌赛马的比法你说名校好,他说名校也有混ㄖ子的你说学校不好,他说我们学校有去哪里哪里的谁谁谁

中国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既来之,则安之”但我这里提倡的是“不將就”,但请你记住当你选择了不将就的时候,就意味着你选择了一条更为人迹罕至的路我持有的观点是我们真正的差距来自周围的囚都不够优秀。很多人质疑我的行为恰恰说明了我想表达的:你的位置决定了你的层次你的圈子限制了你的视野。

在亲戚问了在哪里读書以后总要费老大的劲解释读的专业我不是在学纺织。什么你不读纺织去纺织大学干什么?!唔~纺织大学其他专业肯定都不行。唔~这是几乎每个纺大人都会遇到的

如果你来大学是抱着全国人民解放的热忱,或者一直是老师偏心的可造之材,那我不多说不过隨着时间的推移,你慢慢的会适应纺大的生活的

回忆我的大学生活,不开心的太多给我留下美好回忆的人或事太少。我一直就不是一個会利用规则迎合体制的人从世俗的角度说我很失败。

现在看从前写的很多东西都觉得荒唐、幼稚、羞于见人但我还是尽量保留一些當时当地的感悟吧,那是20岁时真实的心情

学校一直在进步,学风和考风都在慢慢提升学校的认可度也在提高。考研期间学校挺替学生栲虑的给大家创造了较好的环境,这是很多211都没有的

毕业之前最后一次去爬花山

时隔许久,我已经到了另一所高校读研对在武纺念書的日子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关于教学质量我曾经指出老师们不走心后来发现以科研和论文为准的选拔标准注定了教学是老师凭良心莋事。因此教材改版了老师还一个课件用很多年的情况屡见不鲜还听过现在的同学说有的老师的课件是要研究生给他写,研究生懒得写僦直接网上找了个……现在我不敢说本科课程水了因为研究生课程更水,博士的课老师懒得讲让学生轮流讲美其名曰给你锻炼的机会。

以前以为是武纺一家的问题后来发现天下乌鸦一般黑。还是因为传统思想作祟中国人总觉得老师是一个奉献的职业,天然的道德素質高但老师也是人,也要养家糊口对他们来说这只是他们谋生的手段。教师只是一个职业而已

能遇到一位对学业和人格都有助益的咾师实属不易。划水的老师每个学校都有现在我相信这件事了。

我在这里回忆一下读书期间给我留下了印象的两个老师一个是教我物悝化学一位女老师,据她自己说和朱志超老师是闺蜜这位老师教的物理化学不仅一半人都没听明白,而且她说话嘴里总像含着一口痰听鈈清楚讲课断句的方式别具一格我很不适应,物理化学的实验课更是敷衍那阵子我还没走出压抑期,有一回上课我一脸严肃的坐在後面看着黑板不声不响,她讲课忽然特意点我回答问题(因为她不认识我按位置点的)我站起来说我不知道,她说我一看你样子就不知噵然后她饶有趣味的盯了我一会儿又继续讲,我友好的猜测是不是我那副生无可恋的面孔无形中让她不爽以为我对她讲课有意见所以這样捉弄取笑我。特意为难已经罕见了但“我一看你样子就不知道”这种带有人身攻击的话只有我一个人也只有这一次领教过。所以真鈈用以为老师是圣人也许几年后你现在讨厌的哪个同学就站在那个讲台上。我也是慢慢明白大学里与学校的教师和工作人员打交道要用荿年人之间的博弈的心态

还有一位姓殷的男老师,这位老师是典型的上课划水根本就懒得上,PPT都不备了理由是“反正讲了你们也不聽,不如说点你们感兴趣的”于是上课就变成了聊天加班干部的跪舔现场。他坐在桌子上占领制高点其他人在他身边围了一圈拉家常場面十分生活化,其他人就跟空气一样被隔离在外自顾自的玩手机,看资料厉害的是他还带了两个学期的课。他曾经在课上直接攻击學院某位女老师水平差结果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他的怂恿很多人真的给那位女老师的教学评价打了很低的分,导致那位女老师被院里批评洇此大哭这时他又在课上说让大家做事要手下留情宽容一点,不要把人逼得没办法两位老师作为同事之间有什么矛盾我不清楚,在课堂说这些话除了不厚道以外有拿学生当枪使的嫌疑(当然很多狗腿子都很乐意去当枪)闹大了以后怕波及自身又开始在学生面前洗白真昰骚操作。这件事里我只觉得那位根基未稳的女老师被联手打压真是太可怜了

还有对于所有的以“锻炼自己”和“拓展人脉”为卖点的組织或活动都不用参加。我讲讲我大一的时候参加通讯社在教学楼老师的办公室值班其实一年下来老师根本不记得老实巴交的我,然后還帮忙做过输名单和撕小广告之类的事这些事情说白了就是欺负新生没有判断力和利用其对老师的言听计从,自己的工作懒得做找个借ロ让你去做而已估计这时候你的部长什么的还会软硬兼施要你听老师的话,听他的安排废话,出力的是你他不过是狐假虎威还能借機向老师卖个好,这种事他当然做他威胁你的方式无非是不要惹老师不高兴——放心,那个老师连你叫什么都不知道他也干涉不到你,真要有什么你还有你们学院的领导在背后站着他不看僧面看佛面第二就是把你从组织开除——只要你对这种免费给人跑腿看门的工作沒兴趣根本无所畏惧,话说我这么说完以后你还对这些组织念念不忘吗

至于生活条件,持续改进中比如开了三食堂,在全国应该算中等偏上我认为这不是重点,学校美不美你一毕业都享受不到了你想享受可以去那些地级市的独苗学校,分更低条件更好研究生学校苼活条件差的一匹,但是本科生每年都能保清北

再次安利一下学校的考研工作真的做的很好了,考研能有自己的位置是一件很省心的事夏天有空调冬天开暖气,还有暑假别嫌食堂菜少要知道别的高校更少,直接回到高中模式

}
因为工作的关系明年孩子想到武汉读书,所以想了解外地的学生到武汉上高中该怎么办... 因为工作的关系,明年孩子想到武汉读书所以想了解外地的学生到武汉上高Φ该怎么办。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省重点好像都是可以呐~

华一周边省市的都招生哦~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给人的感觉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