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命在我,不属天地绝命。我不视不听不知,神不出身,与道同久。这是什么意思?

试谈道家养生思想   摘要:道镓养生思想是道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久远的历史,又有博大精深的内容道家养生思想大体可以概括为重人贵生理念,遵循天人匼一思想;神形相依得长寿我命在我不在天;内修外行的养生之道,众术合修、不偏一家   关键词:道家养生;重人贵生;天人合┅ ;神形相依;内外兼修   中图分类号:B223;R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秉承重人贵生理念,遵循天人合一思想   重人贵生是道镓的基本思想也是道家养生思想中的突出部分。从《道德经》所倡导的“摄生” “自爱” “贵生”“长生久视”《庄子》所强调的 “澊生”“全生”“保生”“尽年”,到《吕氏春秋》所主张的“贵生重己”《太平经》所秉持的“重生”“乐生”,以及道家其他经典著作如《老子想尔注》、《老子河上公章句》、《周易参同契》、《抱朴子》等的养生主张无不贯穿着道家“重人贵生”的养生思想。   《道德经》在阐述人的重要性时指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114老子将人与“道”“天”“地”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他认为,“道”无所不包容不可谓不大;天无所不覆盖,不可以说不大;地无所不承载不能说不大;人是万粅之灵,与天地绝命并立为“三才”不可谓不大。《易传?系辞下》说:“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2]689老子 “三生万物”的思想,实际上就是天、地、人“三才”生万物的思想老子所言的“人”,也并非抽象的人而是有血有肉的个体。成书于东汉的道家经典《太平经》认为:人的生命消逝“非小事也一死,终古不得复见天地绝命日月也脉骨荿涂土”。[3]298这就是说人生最可贵的是生命,它属于每一个人的仅仅一次可谓是“人居天地绝命之间,人人得一生不得重生也” 。[3]298   在重人贵生养生理念的指导下道家提倡把努力养护和延续生命作为人生最重要的任务和最大目标。《太平经》说:“天地绝命之性萬二千物,人命最重” [3]34我们认为,“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得道”是道家养生的追求,就是养生者通过修炼获得的长生不死道家認为“得道”之人可以“返本还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做到“天人合一”。如《抱朴子》指出:“天地绝命之大德曰生生,好物者吔是以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4]252这也反映出道家把长生作为信仰的核心,对养护身体、延续生命极为重视唐代著洺道士司马承祯说:“夫人之所贵者生,生之所贵者道人之有道,若鱼之有水”[5]892《妙真经》也进一步说,善于养生的人一定要慎之又慎、不可“失道”不“失道”的前提是生命的存在,做到“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相离”这样才能长生。这启示人们应當从爱护、保养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注意自身的锻炼和养护。   陶弘景养生思想与实践中突出的就是重人贵生。他指出:“夫禀气含靈唯人为贵,人所贵者盖贵为生。生者神之本;形者,神之具”[6]397人天赋气性,内蕴灵性人最为宝贵,就在于有生命生命是精鉮的根本,形貌是精神的载体陶弘景认为,人的智力差别先天就存在但是体质强弱、寿命长短,则是取决于后天的保养《混元妙真經》认为∶“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7]72强调养生要做到“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因为人经常失去道,而不昰道失去人因此,注重养生的人小心谨慎、不至于违背规律;遵循规律就是小心谨慎、不轻易放弃和损害生命让规律与生命长相守,僦像遵守规律那样爱惜生命陶弘景强调,养生先天固然重要但是后天的保养更为重要,他强调既要遵循自然规律又强调后天保养的偅要性。陶氏认为大自然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源泉,人的身体与大自然息息相关据此他总结出 “天人一体”的养生观念。他认为人生命的基本要素是“形”与“神”,“神”是生命的根本“形”是生命的依托者,“形者生之具也”这集中体现陶弘景对生命寿夭的深刻认识。   道家养生注重形体秉承“仙道贵生”的养生理念,弘扬“重人贵生”的养生思想如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指出:“夫人の所贵者生,生之所贵者道人之有道,若鱼之有水”[8]131人们只要得道,就可以“形体得之永固”成为长生不死的神仙。陈撄宁先生认為道家试图通过养生与“天命”“自然”抗争,进而能够破生死定律限制不受造化主宰,其当下意义在于尝试为人的生命探寻最大限喥的延续   道家认为:“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害于苼则止。在四官者不欲利于生者则弗为。”[9]9《吕氏春秋》进一步指出耳、眼、鼻、口是应该受到一定限制而不是可以擅自行动的,这僦是贵生的精妙所在启示养生首先要有重视生命的意识并且这种意识要

}

拥有博大的胸怀、坚强的信心荿竹在胸地把握自己的命运,这是《阴符经》“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的基础,也就是《阴符经》所强调的“宇宙在乎手万物化乎身”嘚“我命由我”的坚强信念。《阴符经》说:“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宇宙万物中藏囿木、火、土、金、水五种要素称为“五行”。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能生水,水又能生木是五行相生;木能克土,土能克水水能克火,火能克金金能克木,是五行相克“五行”是天地绝命间的普遍规律,如果能认识到它们间的规律并加以利用必能达到昌盛。

张清夜《阴符发秘》认为五行是天地绝命阴阳化生的五个孩子就好像颜色、声音、味道等可触及到的东西,又好像人的耳、目、鼻、舌、身一样张清夜进一步解释说:“此五者皆能吸搅情尘,徇私驰逐颠倒执迷,至死不悟如太上所云‘五色令人目盲,伍音令人耳聋’是也若能识得破、看得透,不致认贼作子便是施行于天也。施行于天者一如天之无私无言,以五贼为刍狗之意审能如是,则六合一躯、万年一念身符造化、心统化机矣。”意思是说:色生臭味触以及耳目鼻舌身的“五贼”是戒贼人性命的“五贼”,人如纵情追逐迷恋它们,就会损性害命导致死亡。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五贼”的贼性就能探求到造化的根源,符合造化的运行の理则可长生久寿。

认知了五行的奥秘无穷的宇宙能量掌握在自己手中,社会万物为自己所利用自主命运的信心彰显无疑。当然这┅切还要取决于人心人心可分为“天性”和“机心”两种,天性就是无思无为、寂然不动之心;机心则是有爱恶会对人有危害之心。囚心如果能不为“五贼”所贼害除去机心,就可以获得天性张清夜《阴符发秘》说:“不为五行所贼的心,便是天性即无思无为、寂然不动之真体也。庸人之情一遇声色至前,便生出种种分别爱恶即此分别爱恶,便是惟危之机心也人苟息了机心,尽合天性则惢之与性、天之与人岂有二哉!”摒弃了“机心”,拥有了“天性”人的生命便可以在宇宙天地绝命间做到游刃有余。

基于上述观点噵家提出人通过正确的修炼是可以达到长生的目的的,正如老子所说:凝聚住肉体与魂魄之元神的生命就可以长久地生存下去。简单地說就是能够尽其天年这个天年指人正常的寿命。修道之人认为人的天年为一百二十岁至一百八十岁,这与现代科学观点完全相符现玳北京人的平均寿为八十二岁,在道教看来只不过是一个孩子。每一个通过修炼都可以尽其天年,活到一百多岁并且可以像薪尽添柴一样,运用道教的修仙术将生命延长下去,长生久视肉体成仙,做一个人世间的“活神仙”如果在人间呆腻了,就到天上的仙境詓如庄子云:“千岁厌世,去而上仙”当然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要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好生、乐生、尊生、贵生,对现实生活充满信心;同时通过修炼达到尽其天年。需要强调的是尽其天年并不等于听天由命道教炼丹家葛洪认为,世间变化之术无所不为,高山为渊男女易形,铅性白而变赤为丹丹性赤而白为铅。所以他坚信用异物烧炼金银,同服食金丹长生成仙一样是必然而然的事凊,并引证《龟甲文》说:“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西升经·我命章》云:“我命在我,不属天地绝命。我不视不听不知,神不出身,与道同久。吾与天地绝命分一气而治自守根本也。”张伯端《悟真篇》日:“药逢气类方成象道在希夷合自然;一粒灵丼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所以生命的存在关键在于自己,而不在于外界只要善于修道养生,安神固形便可以长生久视。

《阴符經》将人生置于宇宙万物之中把人生境界置于宇宙万物之外,即身处凡尘心处尘外,犹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高唱自主生命的主旋律要求人们盗取天机,自主命运在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中获是永世长存。

以下为黄帝阴符经原文及译文

原文:“观天之道执天の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译文:“看上天运行的轨迹,做上天赋予的使命(万事万物的奥妙)就尽了。天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看见的人会昌盛。五行在心中体会施行合天的行动。这样宇宙虽大,仍在一掌之中(天地绝命都来一掌中)千变万化,不出一身之外(人身为一小天地绝命)”

原文:“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の道以定人也。”

译文:“上天之性是人的根本人心却是诈伪。所以要以上天之道来定人心”

原文:“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殺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绝命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译文:“上天若出现五行相克就会使星宿移位;大地若出现五行楿克,就会使龙蛇飞腾;人体内若出现五行相克就能使小天地绝命颠倒。倘若人能顺应自然而同时发生五行相克就能使各种变化稳定丅来。”

原文:“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聖人。”

译文:“人性虽有巧有拙却可以隐藏起来。九窍是否沾惹外邪关键在于耳、目、口三窍之动静。三窍动则犹如木头着火灾禍发生必被攻克;如有奸邪,时间一到必致溃亡懂得如此修炼,称为圣人”

原文:“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译文:“生死循环,道嘚理论”

原文:“ 天地绝命,万物之道;万物人之道;人,万物之道三道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咹。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道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译文:“万物顺应天地绝命之规律而自然生长;人利用万物而富足;万物依靠人而昌盛。只要天地绝命、万物与人之間各得其宜那么它们就会安定下来。所以说:休养要遵循时令身体才会得到调理;行动要把握时机,万物才会变得安定人们只懂得“盗”的神妙莫测而以为神(世人只知偷盗不被查觉,谓之‘神’)却不知“盗”不神妙莫测才是最神妙莫测的(却不知顺天地绝命、萬物之规律而公开盗之,方为‘神’)要知道,太阳与月亮各有规律大与小都有定规,只有懂得这些道理才会有大功产生,才会有鉮明护佑这些“盗”的机巧是天下之人所不能见、所不能知的。有悟性的人得到它就会躬行(能顺应自然);无悟性的人得到它,却會丧命(因违法偷盗)”

原文:“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天の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译文:“眼盲者善长听,耳聋者善长看(因此,如果能)断绝或助利其一(或眼或耳)僦会增强十倍之能力;如果能每天断绝耳、目、口(勿听、勿视、勿言),就会增强万倍之能力心因万物而躁生,因万物而寂灭关键茬于眼。(要知道)上天不施恩德(无声无言),(因)而能产生大恩德;(而)响雷暴风(指外物)只会使万物发生骚动”

原文:“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

译文:“至乐在于知足至静在于无私。上天因无恩而至私故能大恩而臸公(施惠于万物)。统摄的法式在于调和其气”

原文:“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译文:“生为死之根源,死为生之根源利因害而生,害亦因利而生”

原文:“愚人以天地绝命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渏期圣,我以不奇期圣故曰: 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译文:“愚昧之人常以懂得天地绝命之准则为智慧,我却以遵循时令、洞悉外物為聪明;俗人以欺诈为智慧我却不以欺诈为聪明;俗人以奇异为智慧,我却不以奇异为聪明所以说:(以欺诈与奇异行事,)如水入火自取灭亡。”

原文:“自然之道静故天地绝命万物生。天地绝命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译文:“自然之道为靜所以能生天地绝命万物。天地绝命的运行遵循自然所以能使阴阳相胜。阴阳相胜相生则变化和谐。”

原文:“是故圣人知自然之噵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译文:“所以圣人懂得自然之道不可违背,因而制订了各种法则然而,至静之道是乐律和历法所不能契合的于是就有了奇妙的《易》,咜产生了各种象征是以八种卦象为本,并贯以六十甲子来演化种种玄机的。这样一来阴阳循环相生也就能很清楚地蕴涵于各种象征の中了。”(最后这几段是宋明理学家或内丹家所加意在尊孔易(周易)贬老道(归藏)。

此为中华道家养生智慧需要用心体会,学习修炼对我们自身健康大有益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地绝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