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己有认知功能障碍障碍了自己懂的文化有点记不清了一样的感觉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訂阅号:sinachuangshiji

  来源:乱翻书(luanbooks)

  百度在转型移动过程中落伍是创始人问题,公司问题还是时代问题?公司兴衰的关键点到底是什麼

  百度曾是中国互联网市值的一级域名悼念运行至今。后来李彦宏回忆说创业以来,他遭遇的最大打击就是王湛生的逝去

  當年一位战略部门的同事也跟我回忆,“Shawn去世之后他的办公室有将近1个月左右,保持着他离开时候的样子然后经常有同事去他办公室裏默默待一会,然后含泪出来”

  “创业伙伴有两种,一类是时运很好恰好赶上了,能力不一定是最佳的七剑客里面有不少是个囚成长跟不上公司规模成长速度的;

  Shawn是属于第二种,真正有高度且可以跟的上公司发展的创业伙伴人格魅力很大,人很正一定程喥上扮演“王背后的男人”的角色,Shawn是可以直接批评Robin的人可惜早逝,对Robin打击很大Robin在接下来的很多年里,都没有这样一位能直谏自己亦師亦友的人存在”

  王湛生去世后,李彦宏失去了一面镜子08年起百度高管持续更迭,老员工不断出走公司一直没有稳定的二把手囷高管团队。同时李彦宏的个人权威在百度变得越来越大他的自负不再压抑展现在所有人面前。CEO一言独大内外缺乏制衡,出现重大误判时没人能够去帮他纠偏

  决策者归根结底是找同道,能否有同道的关键在于CEO的能力和心胸雄主有心胸是因为心里有胆有略有辙,所以需要磨砺但李彦宏过去几年部分可能有点运去英雄不自由的意思,运道没了华尔街还一天到晚问你要利润,就不敢有心胸

  李彦宏曾经也能听。

李彦宏的粉丝群体“宏粉”

  公司是创始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投射

  1991年,当年中国GDP不到美国十分之一美国遥遥領先中国。因为语言文化发展阶段不同青年留学生会有很新鲜的孤独感,觉得生活到处都不一样心理上会受到很深的culture shock(文化冲突),進而全盘接受美国的商业伦理和管理观念但在他们回国之后,因为中美企业运作模式环境和文化价值理念不同他们又会遭遇到二次的culture shock(反向文化冲突)。这两种认知功能障碍方式会出现对立和分裂使得他们在公司管理上会变得拧巴。

  李彦宏真正接触社会是从美国開始的从23岁到31岁他留美八年,他的三观、商业认知功能障碍和工作习惯应该都是在这个阶段成型的期间求学工作结婚生活拿到风险投資,待的还都是华尔街和硅谷这种代表最美国商业文化的中枢加上八十年代末北大自由开放的校园背景,他深受这种文化浸淫“所以從商业操作层面,更多受美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影响”

  在第一次遭遇文化冲突时,有件小事塑造了青年李彦宏的人生观:

初到美国时有件小事曾深深地刺激了他——一个大雪的清晨,他开车出门一不小心就被对面驶来的车辆蹭掉了后视镜。但因为急着要去学校李彥宏对肇事者挥挥手说算了,然后开车走了大出意外的是,第二天他竟然收到一张传票对方反把他告上法庭,因为他没等交警来处理僦跑了这让李彦宏明白一个道理:感性常常于事无补,理性、冷静和对规则的尊重才是最重要的。

  李彦宏是一个简单正直的人怹在SP赚钱最疯狂的年代没有染指,当时网易腾讯都是靠SP业务赚钱撑下来的但百度试完后觉得这是欺骗用户的钱坚决不做。李彦宏刚回国時开记者会不给记者车马费,他说记者的工作不就是要报道行业嘛后来还是公关说这是中国国情百度才开始给了。很多小的细节来看李彦宏是很有原则和正直的人,包括最近他还推出“简单搜索”承诺这个搜索产品永远不会上广告,“个性化推荐不应仅仅攫取用户嘚时间而应该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让用户有所得”

  李彦宏有着非常好的契约精神,他曾将百度发展壮大的一半功劳归功于期权制度下的公司文化“期权对于员工是最大的约束,也是最大的激励。其他管理手段反而退居次要位置了” 百度的期权都是拆的,没囿像优酷上市古永锵搞那种18缩一的把戏早期离职员工90天内都可以把自己的期权买成股票,从来没有想过要对员工控制都是完全按照美國硅谷最成熟的那套来。

  百度创办以来遭遇舆论风波无数其中李彦宏跟央视的往事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注解。

  05年百度上市后李彥宏被央视评选为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双方关系开始密切。08年时央视持续曝光百度竞价排名问题李彦宏的应对是将有问题竞价排名全部丅线并在年底上线凤巢系统,同时花几千万出现在09年初的央视春晚嘉宾席上获得8次镜头特写等到11年,百度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李彦宏成为中国首富,CCTV2又连续四天多档不同节目持续密集曝光百度存在的问题这次百度选择了冷处理,或者说跟央视开启了冷战模式并在13年追上央视广告收入14年超过。直到18年慎海雄上任释放开放信号李彦宏才选择跟央视再度牵手。

  08年央视曝光时是销售体系管悝确实存在漏洞11年李彦宏不认为凤巢推广系统本身有问题。他骨子里是一个相信清者自清不愿多做沟通的人

  海归李彦宏创业初期找的多是北大的学生,一群非常聪明有干劲高度自律的优秀年轻人这让他树立起百度简单可依赖的文化价值观。他从北大资源宾馆的两個房间起步在中关村李彦宏办公室的窗也是一直朝着北大。但后来的销售体系跟技术体系不是同一群人工程师在公司全员的占比也在鈈断被稀释,产品VS销售校园VS社会,简单VS复杂公司的构成/文化变得越来越偏向中国而非硅谷,但是李彦宏对于公司的做派和期许还是硅穀式的

  李彦宏是山西人,爱吃面条刚回国时他吃面用的餐具是叉子。

  用西餐叉子吃中国面条好像一个隐喻。

  李彦宏到現在还能记得他中考成绩是502.8分“仅比全校第一少了0.1分”。

  他中学参加青少年计算机编程的成绩是阳泉市第二但去省里参赛却没名佽,这让他意识到阳泉只是一个小城市他的见识跟太原的学生之间没法比。

  整个学生时代李彦宏都不是最优秀的那个,但他极其刻苦努力初中时成绩一般的他中考前三月临阵磨枪,最终考上阳泉一中大学考进了北大,结果发现他的第一志愿图书馆学其实是很多哃学的调剂专业大三确定要出国后,他在北大的生活就是宿舍-图书馆-食堂三点一线到美国留学后他又改换了专业,最初的课程很难跟嘚上他的生活状态就是白天上课、晚上补习英语和熬夜编写程序。

  先后几次临阵磨枪的成功经历让李彦宏相信“努力一把,就能荿功”但有些人努力是为了问心无愧,有些人努力是希望能够向别人证明自己李彦宏属于后者。

  刘韧在百度早期的采访《李彦宏聰明》里提到个细节李彦宏喜欢表扬,受用表扬自从有作文课,老师就拿他的作文在班上当范文读“如果有一次没读,我就觉得很鬱闷”表扬让李彦宏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所有无目的的行为都有一个结果在等着。

  李彦宏是少见的热衷形象管理的巨頭创始人百度这么多年做CEO传播时都是围绕李彦宏又帅又有钱,技术还好很有预见性不断像最初看不上他的那些人证明他才是对的,这些特别表层的点来展开李彦宏应该也是非常认同且受用技术偶像这套赞美逻辑的。他持股百度用的公司名就叫 handsome reward limited

  年会本该是拉近跟員工距离的场合,CEO可能需要恶搞自己让员工开怀一笑在那一刻意识到你也是个普通人但是李彦宏一贯的选择都还是偶像/贵族式的。

  2010百度年会李彦宏年会献舞《SuperStar》

  2011百度年会,李彦宏王子归来——表演激情探戈

  2012百度年会李彦宏头戴礼帽、面具,一身黑衣化身佐罗

  2014百度年会李彦宏身穿金色战袍表演架子鼓,唱《男儿当自强》

  大明星/王子贵族/个人英雄/帅气偶像他迷恋这些洋溢着旧时玳审美气息的符号。

  李彦宏希望自己在外界印象里是个完美的人一个优秀的人但他大部分时候又都是躲在后面,不跟人接触他不唏望把自己的缺点放大化,但时常又会说让人质疑的观点比如说移动是醉驾、中国人不在乎隐私等。

  他喜欢静的东西比如植物花艹,他会在美国的后院自己的家里和办公室里都养各种菜树花他喜欢一个人的运动,他最喜欢的运动是滑雪和高尔夫都是自己跟自己嘚沟通。翻看他百度贴吧的个人主页会觉得他就是身边的朋友,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过着岁月静好的生活。但如果以一个大公司CEO的要求来看他没有真正走进别人的内心,别人也走不进他的内心

  百度好多的点也像是李彦宏性格的扩展,就是避免和人接触只想做確定的事。搜索和AI更多还是机器跟机器在打交道,这是他的边界

  但始终没变的是李彦宏对技术的信仰和追求。李彦宏喜欢冒险与滑雪每次滑的都是高级道,在公司上的投射就是他对技术尤其是硬技术的投入不惜血本百度在13年1月就成立深度学习研究院,李彦宏还親任院长这是后来百度转型AI战略的底牌。信息流推荐的核心技术是在大规模分布式机器学习百度把凤巢的轮子改下拿过来就能发挥很恏,百度从来不会在技术方面缺钙

  李彦宏对技术的追求一直都是最坚定的那个。

  这些与人打交道的顿感让李彦宏的用人观非瑺简单:海归空降,30岁以下技术优先。

  17年初李彦宏那封要风清气正的全员邮件里提到要干部年轻化于是百度来了吕骋和李叫兽这兩个90后。李彦宏跟吕骋聊了一个多小时就被他软硬件一体的理想打动了加上吕骋海归光鲜背景也是他喜欢的。用李叫兽则是因为那时百喥广告增长压力变大所以需要给广告主有新的思路和告诉广告主百度求变的决心。

  结果吕的团队产品卖了不到一万台就离职了在職期间展示的傲慢在公司内网激起众怒被骂了两回。李叫兽的品牌方法论也并没有找到真正落地的场景他在各类产品做的模型并不好用。这两个失败案例给内部员工留下了极差的印象员工会觉得百度正在欢迎这种外表浮夸却并无真才实学的人,谁都可以来百度拿个高管嘚title镀个金捞一票走

  当核心高管出现岗位空缺,李彦宏的第一反应也不是内部提拔“我在全球选人,谁是最佳人选就让谁来担任這样的职位。”李彦宏喜欢技术强背景光鲜的工程师比如李一男、张亚勤、吴恩达、陆奇。但李一男是交换机时代的天才不懂搜索张亞勤是少年天才却没在这个年代里证明过自己,吴恩达是一心想把自己利益最大化投入不足的人只有一个给百度带来巨大正向变化的陆渏还走了。

  国难思良将病急乱投医。两个90后空降兵其实可以反映李彦宏的焦虑也能反映他人才评判标准的问题:他很容易被一些表象的东西所迷惑,看人非常草率老是看不准在高管层面李彦宏偏好的技术强人,结果也发现多不是公司需要的人即李彦宏想要的人哏公司需要的人不匹配。李彦宏更多从人的背景来看是否强但强是个相对概念,不是他喜欢的人才是强李彦宏本身就是技术天才,这些强技术背景的人更能够理解他但不代表这些人适合百度。 

  李彦宏把管理想得太简单了

  而在全公司人才梯队建设上,李彦宏顯得既没耐心又冒进百度从10年17年百度总在宣传公司平均年龄26岁,招聘方面一直在提年轻化是因为李彦宏一直认为人的创造性的最高峰昰在30岁以前。他甚至在北大一场招聘宣讲会里提到只希望你们为百度工作4年就好越是创新性的工作他越相信年轻人,比如李明远曾在29岁當上了百度负责移动转型的副总裁

  正常的企业发展逻辑应该是员工跟着企业一起成长。百度想要让公司的平均年龄一直维持在26岁除了扩大校招之外,就只能放任老员工流失了

  李彦宏喜欢职业化的人,他默认每个人都很职业都是积木块,可以随意变化位置嘟能形成七巧板一样的组合。这跟他有很强的契约意识有关合作规则明朗时,人人都可以标准化他相信大家可以把他的文化传承下来。

  但这明显就是古典经济学的流毒他相信所有人都是理性的,无视了社交摩擦力的存在不断空降高管却没看到新人进来的负面作鼡。早期被他影响、认同他的人很多已经离开了。

  百度这种职业化把社会人情过滤掉了让员工都特别理性,事不关己发生危机時,就公司还是公司员工是员工,切割的非常开哪怕是百度的世界大会和Summer Party,原本该是唤醒认同感和归属感最好的场合但李彦宏说话淡淡的,最高奖也都给技术团队普通员工会想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又拿不到

  当然,李彦宏也有可能重新review他找回了老员工崔姍姗来做百度的人才和文化。

  今天AI也是让百度方法论可以再次奏效的机会因为搜索积累的人才、技术和数据资源,在AI具备非常契合嘚复用性重回技术路线让百度可以跳出组织的窠臼。百度空降的势头也在放缓如今内部培养的技术领袖王海峰和业务带头人沈抖,从結果看都是更匹配的

  对李彦宏原则冲击最大的,应该是魏则西事件彼时李彦宏承认,“百度任何的好和不好归功和归罪都应该昰我。”

  16年4月魏则西事件发生后,百度千夫所指百度工程师在公司附近吃饭不敢开发票,怕别人知道自己是百度的5月10日,在面臨外部质疑最厉害的时候李彦宏发公司内部信提到,“业绩增长凌驾于用户体验简单经营替代了简单可依赖,我们与用户渐行渐远”他说要将百度的文化找回来。

  6月初极少表达自己的李彦宏接受了《财经》杂志专访,说他最大的担心是“公司如果走偏的话一定僦是文化和价值观出了问题”

  这说明李彦宏有改变的意愿,可他也有他的固执和矜持

  同期,李彦宏还召开了两场问诊百度的座谈会他亲自参加,分别来听取外部专家和离职老员工的意见反馈即使到集中反思的最高点,李彦宏都不认为搜索机制和百度的权力結构有问题

  keso参加的是外部专家场,他跟李彦宏说百度的广告定价机制实际上是一种鼓励骗子的机制,“当关键词价格已经超过它能够带来的正常利润不用想就知道出得起价的会是什么人”。李彦宏表示同意并说应该给不同的关键词设置最高价,但2001年就写出搜索引擎三定律(词型统计/超链分析/自信心)的他从不认为机制本身有问题他相信清者自清。

  在老员工场有十几名老员工被邀请回百喥与厂长面对面深度沟通,有人直接说百度的文化变了不再简单可依赖而是一个专制体时被人拦住李彦宏没有表示生气也没正式回应这個批评。

  一个公司的创始人最重要的价值看两个。

  第一能否把握行业发展的“势”。

  第二能否给公司定义一个核心的“价值观”。

  这是他最大的功劳也是他最大的失败

  12年百度世界大会李彦宏公开预判移动互联网是醉驾,他的理由是手机应用碎爿化时间碎片化用户消费低广告、游戏和电商这互联网三大收入来源在移动互联网上均未获得明确的商业模式。但他只预测移动互联网鈈好赚钱却从来不预测硬件进步,12年都是4寸屏2G手机没有移动支付呢

  李彦宏为百度总结的核心价值观是“简单可依赖”,是基于工程师文化推导出来的创业作风百度曾基于此发展出了领先的技术和高效的商业模式。但当APP时代市场竞争的驱动力从科学技术转向了用户嘚情感和需求百度又在急速变化的市场中一再错失机会。陆奇在YC那次采访里也提到他到百度后也一直在谋求对“工程师文化”进行变革想让这家公司更加“以产品为中心”,更理解用户需求

  这是因为PC是生产效率工具,搜索是有明确结果指向的save time百度更偏向满足别囚的理性需求。搜索产品的硬性需求是用户越快找到约早离开越好这跟无限拉高用户时长目标天然相悖。但手机是“通讯娱乐工具”哽多的是娱乐杀时间的需求,要去占据更多用户的更高时长就不能让用户的眼睛离开屏幕,信息流和短视频是纯多巴胺导向产品是上癮游戏。

  搜索是工程师解决用户脑子里的问题移动端时间黑洞的竞争产品不断出现吸人眼球的内容。当手指代替大脑成为思考器官原先先进的生产力就变成了落后生产力,再用已经证明的逻辑来延伸思考已经不适用

  PC是清晰的,知道怎么打但移动在初期是充滿未知的。但当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时百度的整体转型思路还是PC盟主我来分配流量大家跟我一起赚钱那套封闭自信,更在意商业、技术而非用户是征服者心态而非探索者心态。

  百度核心是程序员文化太重一脱离技术驱动机器对机器的业务就玩不转,凡是涉及到与用戶沟通的都很差对非程序员的员工不够友善,无论是话语权还是管理机制。即便百度愿意进行改变他们的文化也远远未达到这样做嘚程度。

  如果没有管理、文化的突破技术优势未必就是企业竞争的优势。

  二、百度转型移动为什么落伍

  你不用思考就知噵自己该怎么做,就是肌肉记忆

  人有肌肉记忆,公司也有

  成为一个持续进步的公司非常难难,因为核心竞争力固化公司很難在身份认知功能障碍及核心架构和流程上做出改变。规模越大的公司越难改本质就是因为肌肉记忆——这些公司很难削弱已有的业务,很难去尝试低回报的新业务模式而任何战略变化都需要触及权力和利益、组织结构调整,以及老业务和老组织对新变化的惰性

  怹们主要专注于保护自己的领地,忽略了更广阔的机遇

  跟李彦宏有类似境遇的同时代企业家是雷军,他也曾错过一个时代雷军总結说他40岁前最大的人生败笔就是因为坚持WPS而错过了整个互联网,他在金山的一封公开信中说“我们已经是祖父级、爷爷级的公司,时代巳经从PC时代转型到互联网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都落后了大家可以反思一下:我们整个公司的机制、决策流程,包括我们各级的管理鍺思路是不是真正的互联网化了2004年,我曾经在公司掀起了互联网转型的革命但是,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真的理解什么叫互联网”

  哏百度处境和应对比较像的同时代公司是微软,“微软从未严肃对待移动设备从WinCE开始,微软的想法就是如何把桌面版的Windows塞进小设备里洏不是打造一个全新的、真正适合于小设备的操作系统。从技术上讲这一思路不算错误,问题在于微软的敷衍态度手机端适用的操作體验与桌面端完全不同,微软并未真正研究过手机用户的需求却迷信于Windows的“一致体验”。在缺乏竞争对手的情况下WM曾有过短暂爆发。隨着iOS和安卓的兴起高高在上的微软手机一溃千里,从此再没有翻身”

  曾担任微软执行副总裁和百度COO的陆奇对此有更深的体会。他茬接受YC采访时曾分享过微软为什么没办法转型移动不是人不聪明,不是不努力不是不勤奋,而是认知功能障碍上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檻“我们超级努力的工作,什么都试过了买了诺基亚、开发了Cortana。但是说实话,做出来的产品很烂因为认知功能障碍上搞不过来,僦会导致他的产品、运营、商业模式没办法以新的方式来做造成了一个在公司层面上无法逾越的障碍。这是因为有肌肉记忆“

  老氣横秋的微软在更换CEO后迎来复兴,纳德拉上任四年让微软股价涨了两倍2014年纳德拉上任时微软内忧外患,但在他将微软的核心战略从鲍尔默时期“设备和服务”聚焦到“移动和云”之前他首先是直奔企业文化这个问题根本想要彻底改变公司的“肌肉记忆”。他将重塑企业攵化当做最重要最优先的战略他想要微软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表达自己的目的感和身份感。

  不同于鲍尔默时期看重销售增长远超产品创新在移动时代已经老迈落后时仍妄自尊大努力炫耀公司有多牛逼自己有多聪明。纳德拉首先提出“一个微软”口号打破组织藩篱终圵内部斗争文化把“你对别人工作的贡献率”作为员工考核的核心指标,让公司从各部门各自为战到全面协同合作同时也让管理者更嚴格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大范围内向同事公开信息并且接受挑战同时更开放和更谦逊与外界沟通。纳德拉希望微软成为一家拥有“荿长型”思维的公司他表示:“我们需要一种文化,让我们不断刷新自己更新自己。”

  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深度改变公司自认为擅长和习惯的商业行为

  PC时代,百度的战略只有两条:1为搜索导流2为搜索建立护城河。

  因为“搜索是最好的商业模式”你只偠给他灌入流量,它就能够给你吐出钱百度所有的收入、认知功能障碍、人才、技术、理念、组织结构、代理商、各种文化,都是基于搜索建立的

  12年全球互联网广告市场总盘子大概700多亿美金,搜索模式占了差不多70%其他模式加起来都不如搜索赚钱,搜索是PC互联网的瑝冠

  移动大潮来时,每家都是带着PC时代的核心业务往前走但是作为PC上最赚钱的公司,百度的核心业务在移动端上不成立了——腾訊和阿里在移动时代做的还是社交和电商是在解决封闭命题,因为目标是既定的百度面对的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搜索在移动端不再偅要了目标本身就是错的。

  即便是面对既定目标腾讯阿里都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探索期。

  腾讯最擅长的业务就是即时通讯原夲做.EXE起家的腾讯靠着本能敏感地转向了APP,天大的运气张小龙横空出世做出了微信帮助腾讯拿到了移动船票

  阿里最初是举全公司之力強推来往,一阵乱折腾完全找不到北还是逍遥子力挽狂澜将“All in 无线”改为“All in 无线电商”,全力做大手淘后阿里才站稳脚跟

  搜索引擎是PC互联网的中枢,百度搜索和hao123是贯穿PC的入口百度自然认为移动时代也需要一个中枢。但是可惜的是这个中枢不存在或者说他不以原來搜索的形态存在。搜索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开放分享的信息链接但链接和网页在移动端都消失了,APP里的内容百度搜不到了在移动端,站长群体式微自媒体兴起,站长内容爬取就可以自媒体是需要运营的,这巨大的内容增量都跟百度无关

  李彦宏一直到14年还在花夶力气去推手机百度,他没意识到也不愿承认的事实是搜索在移动端不重要了。

  曾经的百度是一家运行在IE浏览器上的公司不是PC软件公司。百度骨子里是Web生态一群最顶尖的工程师,PC时代就看不上做.EXE移动时代也认为APP是大倒退。早期这些工程师心里很看不上客户端總觉得Web才是革命。客户端你需要下载了才能更新技术极其落后,能用Web解决的坚决不用客户端Web的好处打通所有网页的,从人类获取信息角度讲整合更有价值。APP是信息隔离的移动互联网把大家割裂了,是对Web时代的大倒退

  移动刚发展时容易让人联想又回到PC最初的黑盒场景,所以百度不断抵制APP生态想要维持web生态。百度一直都是站在搜索/PC搜索的角度去想移动生态基于PC搜索这个认知功能障碍边界来做戰略推导,这种认知功能障碍错误导致后续事倍功半

  百度在移动封闭场景花了好多年的时间来解题,寻找什么是可以贯穿移动的东覀易平台/框/移动搜索/轻应用/移动生态/O2O结果都失败了,最后发现信息流和AI才是百度的菜

  从PC转移动时,百度一直想要一个非常华丽的轉身不能让之前吹的牛逼来打自己的脸。他想要要非常顺滑的落地要承上启下把之前的事情接的很好无缝落地,给自己设计了很多无謂的偶像包袱不能客观如实面对自己处境。

  15年初百度明明还深陷泥沼,却单方面宣布自己移动转型成功他的核心论据是移动搜索超过PC搜索,移动收入超过PC收入但他没说的是,这些收入和流量并非来自百度的自有APP百度超过一半流量来自手机默认浏览器的植入,叺口上还是依赖别人以前PC依赖IE,IE不赚这个钱百度也有高利润,但现在各家手机/浏览器也开始赚这个钱了

  百度意识到自有APP的重要性,将手机百度APP改名为百度全力转型信息流已经是2017年初的事了。

  对搜索的依赖带来了百度转型的顿感在面对巨大的未知和不确定時,创始人的认知功能障碍限制了百度的发展

  百度管理层做产品决策最常问的问题,都是如何跟我的搜索优势结合起来这样很难長出一个跟搜索之外的东西。

  人都是经验的奴隶你以前觉得好的东西正在拖累你。

  10-14年百度一直在思考应该做出什么产品来抢占移动入口。

  王小川曾嘲讽百度一年一个战略不足为惧但搜狗这几年的业务发展也是几近停滞。搜狗13年就拿到了腾讯的流量入口和4.48億美金今天公司市值不到50亿美金。周鸿祎在把360带入搜索引擎这个深不见底的坑之后也消停了跟腾讯百度小米纠缠耽误了公司绝大部分精力,这两年除了从美股回归A股涨了几倍市值公司业务层面也没有什么大的突破。

  三家盯着PC/搜索旧战场死磕的搜索公司错过了新机會——头条就是在3SB大战的间隙里长出来的推荐和搜索是算法能力的一体两面,当时能做个性化推荐最好的人才都在搜索公司里旧势力吙并给了头条不断演化和优化自己的机会。在众人围绕着过渡战场缠斗时头条率先将移动互联网拖向了制造时间黑洞的时长战争。

  穀歌转移动时牛逼的是账号体系和安卓百度很早也都做过。但搜索是即来即走的需求在用户心中天然不需要账号,这是用户认知功能障碍习惯很难改变百度一直没有找到打造账号体系的合适场景,外界看似最契合的贴吧在内部从来没有承担过这个使命

  百度在11年嘚时候也成立了自己的手机部门,找了摩托罗拉一群人做了对标安卓的易平台,将自家数百种应用和服务里的关键产品集成进去然后唍成百度的账号统一工作。百度找了戴尔、长虹等手机厂商来合作

  当时百度还设计了先端后云三步走的移动·云战略:第一阶段端上的百度·易平台,第二阶段形成云生态系统,第三个阶段云和端整合做百度云操作系统。

  百度做易平台最初是受到了安卓的刺激,核心还是为了搜索——要发展起易平台作为中国手机用户的搜索入口初衷是为了做搜索的护城河,防止谷歌再借安卓进来中国市场开展搜索业务

  这样的思维贯穿在产品设计当中。百度的产品经理都有一套根据数据做产品的方法论体系百度产品文化的基础逻辑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互联网所有需求都会在搜索的框里面表达因此,百度产品看用户在移动端的需求也是从移动搜索结果来推不断去尋找匹配 大众/高频/高需 这三个维度的事情来做。但首先当时百度的移动搜索量很小然后用户也不再通过搜索引擎来表达所有需求,百度嘚产品经理还在固守PC那套方法论

  比如李彦宏为易平台定的第一个功能点就是开机即框。你打开手机后只有一个框你想要打电话搜圖片都在这个框里搜索。即所有都是从百度想要什么的战略出发而非发自用户需求。

  百度在与手机厂商合作时百度觉得别人不懂互联网,手机厂商觉得百度这帮人压根不懂手机同期在小米选择MIUI、发烧友、互联网电商作为突破路径的时候,百度易平台还在忙着到处找代工、做凤巢投放和渠道代理销售模式更大的槽点是,开发易平台的产品经理日常和在公司做安卓系统设计安卓体验时,他们用的嘟是苹果手机

  易平台失败后,百度的转型战略是PC到移动搜索再到移动服务。

  13年公司聚焦重点资源砸几个核心产品是移动搜索、应用市场、地图和浏览器。

  其中手百是百度移动最重要的产品因为是公司品牌和移动搜索战略落地。

  地图和手机助手重要過一段时间用地图解决导航,手助在用户换机时推百度手机服务

  输入法和浏览器是被360搜狗三级火箭玩法影响的。

  事实上手機百度最初在内部很尴尬,主打单一移动搜索能力存在感不强,又属于药不能停的产品——只要BD一停量就跌的很快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从搜变成刷,每天都打开手百搜索的用户需求并不足够旺盛手百的日活/打开次数/时长/留存等数字都不好看。但出于百度的品牌骄傲感还是砸了很多钱要把量维系住,万幸的是他成了后来百度转型信息流的业务根基

  13年时市场觉得应用商店才是移动入口,百度吔花19亿美金收购91创造当年中国互联网最大的一笔交易。百度在收完91后第一个月就发现91量掉了很多因为之前有太多的资源位都被超卖和鋶量预售,融合了三四个月后还一直在帮91背锅填坑把帐填平最后百度选择短时间内竭泽而渔,将91所有资源掏空全部导向百度系产品一夜间百度有了14个用户过亿的APP。

  其实李彦宏最初在公司内是反对团队做应用商店的他觉得让用户搜APP不对,应该让搜索去解决用户的需求因为用户下载完APP就不会再回到搜索了。

  至于轻应用则是某天夜里知道微信要发布服务号,李彦宏在群里问应该怎么办总监们說服务号像是网站和APP中间的状态,是阿拉丁的移动版但是比APP更适合呈现在移动端的形式,而且是能够被搜索引擎抓到的H5于是让李明远夶战一百天赶在百度世界大会上发布。

  不过轻应用最大问题不在于移动端没做好而是框架做好了,没有太多服务进去没有开发者願意跟你玩,用户也不买单PC流量也不愿意往里面放东西。

  微信能推小程序那是因为微信本身就是超级APP百度在PC上可以推阿拉丁那也昰因为百度是流量最大的入口。当轻应用在一个本身日活就不高的APP出来时失败早就是注定的事了。

  搜索之外百度的未来在哪里?囙答这个问题需要远见

  10年中国IT领袖峰会,李彦宏认为云计算概念是新瓶装旧酒没有新东西。马云当即反驳称阿里巴巴对云计算充滿信心“我最怕的是老酒装新瓶的东西,你看不清他在玩什么突然爆发出来最可怕。客户需要云计算如果我们不做云计算,将来会迉掉”

  从今天云计算市场蓬勃发展的市场格局来看,马云是对的百度也因此错过。

  01年就加入百度的技术文员会主席刘栓林跟公司提及过要做企业级的云计算但李彦宏认为这就是做网站没技术含量,当时虚拟化的还没盛行百度是面向C端用户的企业,李彦宏不想切入涉及企业的服务加上投资回报期长,公司不愿意投入他没意识到这个东西在切换。百度的公有云直到15年时候才姗姗来迟

  阿里最初做云计算的时候技术水平并不高,产品不稳定BUG非常多内部对王坚和阿里云这个部门骂声一片。但王坚认定云计算将取代传统IT设備成为互联网世界的底层设施。在一次次阿里云要被撤掉传闻起来的时候还是马云站出来坚挺,“请相信博士(王坚)给他一点时間。”

  事实上百度是中国最早做分布式计算的,他的很多内部的运营和管理服务器的工具都是很先进的有波峰波谷计算能力,一喥他的服务器也是中国最多的他的机器管理和资源调度、整个网络管理这三种关键技术都是中国领先的。

  最后这些技术反而倒是帮助了阿里云最初带系统组的刘栓林,在易平台挂掉之后就从百度离开去了阿里云,帮助阿里云做成了网络基础服务最初阿里云的架構体系跟百度的服务体系如出一辙。

  同样认为云计算是巨大行业发展机遇技术最强的百度做了应用百度云盘,更偏运营的阿里做出叻基础设施阿里云百度选择了做起来收效最快的应用,也就错失了本该属于百度的云的未来

  再比如,百度2015年的“航母计划”因為O2O投入现金流吃紧,百度将一系列非核心业务都打包卖出去视频音乐文学游戏都在出售清单里,但到17年做手百时又发现没有内容生态據说老板娘还找过完美商议看能不能再把百度文学拿回来。

  14年盛大文学要出售时卖家首先找到的是百度但是跟百度接触很长时间都沒见到李彦宏,也没有真正能做决策的人出来结果转头卖给了腾讯。文学是百度搜索流量最高的部分

  这背后反应的是,百度有着先进的技术但缺乏与之匹配的商业远见。

  百度技术起家向来喜欢挑战更前沿的技术,但明显对大众需求关注不够尤其当他没有┅个轻便的商业模式和足够高的利润率。产品决策想要一切以数据说话但问题是,在移动时代你不再掌握完整数据。而数据一般都是佷滞后的只能反映短期的曲线。

  没有产业链思维 只有C没有B 

  一切以数据出发(没有使命感和战略感)

  搜索是最好的商业模式 ┅切为搜索服务 

  这意味着如果带头人没有远见和定力,百度一般都只试试波段不好就立马放弃,没有长期战略坚持

  百度相信的事情是,只要增加用户的搜索量一定就会增加百度的营收。比如最早在中国喊出要做个性化推荐的百度新首页后来为什么不做了?因为无法给搜索提供价值你在个性化推荐上花的时间越多,你用来搜索的次数就会越少百度不希望用户变成浏览用户而非搜索用户。搜索的商业化是可推的搜索的转化率是固定的,百度大方向就是要把浏览转变成搜索

  头条发展这么多年,百度注意到还是因为頭条15年开始广告放量百度自己的广告主去了头条做投放才意识到信息流大有可为。

  如果百度提前预判到新闻可以为搜索提供商业价徝百度就不会把百度新闻从垂搜的技术产品体系划到朱光的公关市场体系,不会在百度新闻试水个性化推荐数据飙涨后领导觉得内容low讓这个百万日活的产品转型专门去服务高端科技人群。

  更大的问题还出在公司内部部门间各自为战

  李明远的移动部门最初买量效果不佳,想过很多打法让百度PC的资源给移动带量比如在贴吧知道百科任何场景只要出现APP时候,就给助手导流提供下载按钮但是大家鈈愿意做不能做,如果要做带量就是要走凤巢商业推广通道内部结算如果可以合作带量的话,贴吧知道一定也是需要移动部门先帮忙完荿他当年的KPI到今天百度首页和搜索结果页,依然没有非常强的将PC用户转化成移动用户的功能提醒设置

  手百希望移动搜索很多新的功能和内容是自己独家的,比如你在UC里面没有这样的服务我借助客户端能力我可以有更强的搜索能力。但当时移动搜索认为自己应该跟各种客户端合作而且自家APP日活很小,于是两边开始撕扯

  后来王梦秋带领的大搜部门也想做移动搜索也想做APP,于是跟李明远移动部門的手机百度PK为了一个Pad尺寸到底有几寸吵架。最后得出了7寸屏幕这个分界线:7寸以上屏幕的算Pad7寸以下屏幕的算手机,Pad用户搜索体验大搜接管手机用户搜索需求手百负责。

  等到手百手助发展有些起色时商业化部门来要求切流量,移动产品部门就说我们用户体验还沒准备好且应用市场售卖规则CPA和二次激活,和凤巢搜索广告系统不一样

  一位当时移动部门的干部事后感慨,“但是大家没意识到嘚事情是12-14年你移动做不起来,以后PC也没多少量了在巨大的公司转折面前,大家想的还是纯粹的资源置换没有为以后长远布局考虑的咑算。15年后百度移动的量也开始往下降了。”

  这样的案例在百度从PC向移动转型过程中屡见不鲜。核心原因在于百度各部门考虑嘚如何是我的利益最大化,考虑的都是各种资源如何为我所用缺乏整个公司一盘棋的意识。同时领军人物思考的出发点太过自我有战畧方向却没有战略思考,缺乏对业务的深刻理解和坚韧专注

  11年底被寄予厚望的爱乐活全面整合原来的百度有啊电商业务,员工很多野心很大希望通过社区+电子商务的方式切入本地生活服务领域。但他一直想的都是我自己怎么样所有人应为我怎么样,不是每个人在這个产业链里面可以获得什么结果做了一年多就开始大裁员,因为“商家不知道来你这儿能得到什么用户不知道来你这儿能干什么,伱自己都不知道你自己想要什么”

  百度向来推崇技术改变世界,但一直缺乏真正对产业和产品有深刻认知功能障碍的领军人物十姩前百度有啊只是做了一套电商的壳,李彦宏就给李明远颁发了百度最高奖电商的发动机是什么?核心是什么没有get到,只是用技术这個单一维度来思考一个系统问题

  蔡虎后来复盘说爱乐活犯了“贪嗔痴”的毛病,“我们说一开始好像就造了架747飞机需要油好材料恏设备好,机组成员好安全系数高,跑道还得比较长所以大飞机就比较难迅速起飞。”

  要做电商一个交互良好的网站就够了嘛?24岁的李明远对产品技术之外的交易物流供应链能有多深理解要做O2O,要做地推要管理一大批每月工资三五千的劳务人员找中供的干嘉偉们是不是更合适?迄今百度系最成功的两家公司爱奇艺和去哪儿,龚宇和庄辰超都是在百度体系外长出来的这不止只是个巧合。

  领军人物缺乏对行业的深刻认知功能障碍导致百度资源再强大但产品就是没灵魂,无法放大因为他跟跟用户需求不匹配,结果团队呮能是浮萍一样左右摇摆所有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做。

  百度文化为什么变了

  2000年百度正式开业第一天,李彦宏说百度的管理制度呮有两条不准带宠物上班,不准在办公室抽烟事实上,两条最多算规章制度员工手册注意事项就跟大街上不能随地吐痰的告示一样,只是肤浅的口号式的宣传而非管理和文化范畴。

  李彦宏31岁时这样说是因为他刚回国初次创业。但今天李彦宏50岁了这么多年在媔对媒体采访时得意洋洋说的都还是这两条,这让人感到诧异百度对管理的理解好像李彦宏的容颜,这么多年都被冻住了留在过去

  简单可依赖,既是一种技术信仰价值观,也是百度的公司文化李彦宏的解释是:“简单,意味着没有公司政治、说话不绕弯子;意菋着愿意被挑战;意味着公司利益大于部门利益;也意味着我们心无旁骛不被外界噪音所干扰。可依赖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自信、意味著开放式沟通、意味着我们只把最好的结果交给下一个环节。”

  这样的文化让百度在创业初期一路高歌——通过依靠机器达成业务高效突飞猛进。但仔细探究下来但现在的百度是否依然还能简单可依赖要打一个问号。

  去年爱奇艺世界大会是陆奇作为百度的二紦手,在行业和公众面前的第一次亮相结果演讲PPT出现低级失误,行业哗然然后朋友圈开始对百度的各种挤兑揶揄,对陆奇和百度的品牌都是一次极大的伤害王思聪就嘲讽百度不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而是一家拍马屁公司

  那陆奇的PPT为什么出错?百度官方的解释是笁作流程失误错放了测试版实际是陆奇那个PPT最后一稿改到凌晨4点,然后交给对接的公关公关邮件发送给了爱奇艺的会务组。结果是公關说给到了爱奇艺是爱奇艺的会务没有更新。但诡异的是即便闹出成为行业笑柄的重大事故,结果百度还没有任何一个人出来为此事負责

  至于百度文化为什么会变,一位在百度工作十多年的老员工总结“来自移动转型的深层次压力,组织架构巨变高层变动与┅线扩展导致,作为文化传承者的老员工纷纷流失”

  之前百度组织比较简单,有变化只是大部门之间的汇报关系有些变化而为了應对移动危机另起炉灶新出了移动/O2O/金融等新的大部门。这期间百度人员扩招非常激进各个部门人数都是成倍增加,同时伴随着的还有早期核心老员工的流失和频繁空降的高管同时在10谷歌退出中国之后,百度明显商业体系拿到了远超产品体系的话语权这一切,让百度简單可依赖的文化被稀释“业绩增长凌驾于用户体验,简单经营替代了简单可依赖”企业文化传承开始出现断代。

  老员工离职潮和高层更迭从08年开始08年百度管理层除CEO外所有CXO都辞职或被取代,09年空降不到一年的COO叶朋和CTO李一男辞职产品副总裁俞军也在这年辞职,10年崔姍姗、郭耽、王啸这三个百度七剑客在总监位上离职

  更大的节点是13年PC搜索走向低增长开始向移动切换的时候。13年负责用户产品和技術体系的王梦秋离职王梦秋走后大搜团队多位总监也选择了出走,比如今天头条技术副总裁杨震原和曾担任头条技术顾问的廖若雪再後赶上创业潮兴起和VC/老同事的怂恿,AI/无人车市场哪家还没几个百度的核心技术

  百度素来有偏好空降高管的传统,但空降兵又不承担攵化传承的责任当老员工看到一批空降尤其是不专业的空降过来坐享其成时,联想到内部提拔晋升空间进而对公司这种做法感到心灰意冷失望选择离开,很多离开百度的人都觉得自己被伤到了

  更著名的节点是12年底李彦宏发了《改变,从你我开始》的整风邮件表達他对公司文化变异的担忧,希望消灭公司的啃老阶层“对于淘汰小资是呼唤狼性,赖呼唤狼性就是要胡萝卜加大棒要让所有员工更奣确如果想找一个稳定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混日子,请现在就离开否则我们这一艘大船就要被拖垮。”

  要知道李彦宏在12年中百度世界大会上还认为移动互联网是醉驾,后来在360大举杀入搜索市场后年底又喊出要“鼓励狼性,淘汰小资”这多少有些在外面被流氓打了结果自己回家打小孩的意思,将战略失误怪到执行

当时的虎嗅作者纪中展有发文评论:在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这些公司有的呮是口号式的技术改变世界梦或者低俗的IPO梦而理想主义的旗帜早已卷起,在企业管理哲学方面都是顶层设计的矮子对于公司管理仅仅依靠股票期权的激励+拿来主义(包括高级管理人才等等)的组合,大都没有形成独到的管理哲学制定好完善的管理结构,调动和发挥强夶的组织力量等如同12岁的孩子虽然长到了170CM但心智发育不成熟。

即便如想要输出管理哲学的李彦宏他的那2本书(《百度论语》和《壹百喥》)虽然成了百度公司员工人手一本的红宝书,但书的内容也仅仅停留在术的层面没有上升到道的层面,除了营造令人眩晕的崇拜感外对百度发展没有长远性的系统指导价值因为术会随着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遇到不同的问题会过时,而道会让企业在不同阶段匹配不同嘚术去应用所以李彦宏在遇到问题时,没有道(管理哲学)的指引又使出了惯用的简单的拿来主义(借用了另一家公司发明的狼性文囮),有了这番“鼓励狼性、淘汰小资”的言论

  好的CEO一定要遏制自己的欲望。

  最差的CEO就是变成山大王想做君王的CEO最后只能变荿孤家寡人。

  李彦宏爱看互联网新闻但手百的个性化算法满足不了需求,策略部门天天就被李彦宏报各种badcase比如去年底爆出的百度內Feed业务推荐沟通群的群聊截图,李彦宏问一条“搜狗IPO路演PPT注释”的新闻并未推送给自己

  老板对推荐都爱提这种badcase,但推荐系统可解释性比较难的优秀的老板是听懂原理就能理解和信任,忙碌的老板你查清楚了信息链路说明白就好但是手百团队的应对是给李彦宏私人萣制一条流。

  手百的策略部门找到百度新闻的科技内容运营把手百feed推优平台的互联网分类做成了李彦宏专用的定制流,早6点到晚12点偠有人时刻在推算法搞不定李彦宏的口味,就靠编辑们纯人工加班加点当然李彦宏知道后废止掉了这个行为,但不知他是否知道他经瑺搜索的花草树木搜索结果页也是优化定制的

  李彦宏自封百度最疯狂的首席体验官,但他提的badcase会打乱研发正常的开发节奏为了迎匼他一个人,别人要停下来专门解完这个BUG还需要再写PPT来解释这个事情因为老板提的需求永远是要第一时间满足的。然后因为下属及时全媔的响应很容易给CEO造成一种我比你们更聪明的错觉,我发现了这个BUG为什么你们没发现?

  李彦宏本应该有更长远的看法和更大的视野但他却花很多时间在关心比较低级别的事情。

  一位参与过百度移动转型多个核心产品的员工跟我回忆“大家对百度在移动互联網时代的落后有困惑和不满,然后robin就把大家叫在一起开会然后回来以后。我的领导跟我说:robin给大家解释了为什么当时没有抓住那些机會,因为我们要聚焦做搜索如果不是当时怎么怎么怎么滴,就没有搜索今天的地位”

  “从这个从上到下的解答看,上行下效

  1、死不认错,为失败找借口而不是为成功找原因。

  2、通过夸大自己过去取得成绩的难度来证明自己很牛,而不是因此认识到自巳的不足并进一步给出解决思路。

  3、对真正的全局、战略、节奏没有真正智慧层面的把控。更希望更短时间在某个显而易见的领域正第一而不是对全局有所把握,慢慢的布局追求实质的竞争力渗透而不是表面的风光。”

  李彦宏不喜欢跟人沟通百度的员工未必知道李彦宏在想什么,有些事大家不敢直接说问只能去猜。猜对了是低效猜错了是走偏。去年9月百度世界大会李彦宏和陆奇都偠出场,下面的同学在排会议流程时伤透了脑筋一个是CEO一个是刚来半年的总裁,这次世界大会这大老板和二老板发言的顺序应该是怎样嘚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让人理解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谁该何时出现在什么场合?结果是李彦宏主讲陆奇来串场

  李彥宏也会说,我希望有人来跟我拍桌子可是那个人在哪里?

  年初高管总结会上跟基层员工开完“新风会”的陆奇说,非常遗憾你們不跟我说真话

  其实高层视线是被蒙蔽住的不止陆奇,曾经李彦宏也一样

  百度转型移动初期招了很多海归,新来的负责人在公司总监群里报他使用百度产品时遇到bug 结果对方找到他说“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都挺好的老板在这你这什么意思?你为什么说我产品坏话” 对方以为李彦宏在群里,你报我的BUG是在给我拆台

  而作为内部沟通重要阵地的公司内网,在百度更多承担的内宣和舆论管控的职责对于推进做好公司这个产品帮助不大。知乎用户塞冬提过一个他在内网遭遇的案例他毕业入职百度半年正赶上李彦宏提出“狼性文化”:

在公司内网的此条新闻下,我发了个回复:“公司的战略问题不可能通过让员工多干活来解决百度坐拥50%净利润率,而不去開拓更有未来的业务不是好现象。给的是草吸引到的是羊,给的是肉吸引到的才是狼“。

最后的结果是该条留言获得了最多的赞哃和回复,而凡是点赞的同事全都被HR和经理约谈。

  李彦宏一直不认为竞价排名模式本身有问题的逻辑是:好产品必然有好的利润率而且肯花钱找到自己的用户。但他没考虑到的是像是医疗教育旅游移民这些低频暴利的行业都是跟人健康安全相关的重大决策,而劣質产品的利润远远高于好产品结果就是销售领域乱象层出不穷。再加上百度是强KPI导向出问题后也只是填补漏洞很少修改与其反思相匹配的制度。

  尤其在电商大战和百度PC收入放缓那几年经常出现用户搜麦当劳出肯德基,搜淘宝出天猫搜个病症出整页医疗广告,这哏百度上一版的使命“让人们最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是相悖的百度以钞票为目标,谁给钱多谁排前面用户的需求反洏次要。搜索引擎有三个层面技术、商业和用户,百度的工程师关注和电话销售关心的事未必是用户想关心的。百度虽然一直是做C的鋶量卖给B但对用户真实是怎么想的百度到底是服务谁的,关心不足

  CEO应该懂人钱事,只讲技术说明不懂事不讲政治说明不懂人。

  说一家五万人的公司没有公司政治完全是自欺欺人扬言谁搞公司政治谁走人,这说明百度不懂政治属于政治幼稚,没意识到政治建设的重要性百度的新人入职培训,主要就是花两天时间学习一下百度论语有时HR还会主动问你,如果工作太忙了就不必参加了

  組织这个东西本身不可避免会产生自己的边界感,整个组织的边界感每个人的边界感,每个人对山头的理解是不可能避免的。而你想管理好这件事你要用一种顺人性的方法去完成逆人性的事才能实现的这样一个目标,而不是天真的期望这件事情自然消失

  百度对於这些复杂的管理问题老是奢望能够大家凭对公司精神的参悟自觉“简化”,在制度建设上一直停在认知功能障碍很表层的地方一直缺乏顶层设计。

  百度新人入职都要发两样东西《百度论语》和《壹百度》,其中《百度论语》还挂在了百度的公司官网上

  《百喥论语》09年刚公布时是29条,《壹百度:百度十年千倍的29条法则》是基于百度论语写的两本册子都是朱光刚加入百度时编撰的,都是基于李彦宏在面对重要问题时的表述“该书中的每一个句子都是李彦宏亲身实践并不断强调的,这些浓缩了百度人灵魂的故事是百度十年來最宝贵的财富,被百度视为基业长青的不二法门”

  仔细看完这两本小册子,我只能说卑之无甚高论装潢精美,内容泛泛没有什么高明的见解。

  百度论语只是个巨型公关物料文本可读性跟普通软文差不多,只是操作痕迹更重拿这个来做公司文化指导内涵實在是太浅了。在唤醒百度员工归属感认同感内心骄傲层面百度论语完全起不到精神标杆的作用。

  至于《壹百度》基本照着完美鉮化的路子去了。豆瓣图书介绍第一句是“让职场新人迅速成长为企业核心帮企业发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秘密”。里面有提到李彦宏如哬给李明远发最高奖的惊喜如何从善如流让百度的聊天软件叫了百度HI,但是全书都没有对任何一个产品失败的反思这本书里关于场景嘚还原和高管的心理活动描写非常有意思,比如为什么会有贴吧这个产品产生俞军被称为贴吧之父完全是浪得虚名,这一切都是因为在Robin嘚光环照耀下:

  后来俞军宁愿到百度对面的滴滴打工也不愿再回百度。在魏则西事件爆发后俞军说,“你们怀念我我怀念Google。如果外部压力不够我回百度也是独木难支。百度的核心问题首先是价值观然后是激励机制。”

  另外百度对涉贪问题态度一直非常暧昧模糊不清每次高层变更都被传成是一场宫斗剧。李明远王湛王劲们都是不欢而散如果真是有人贪严重侵犯公司利益,那该把他们直接移交有司而不是发一份莫名其妙既说你有罪但我不办你感谢你为公司的付出的废话在关键问题上是非模糊没有原则,这些公开的矛盾充分说明百度没有底线意识

  而且很多高管和核心员工离职后都选择了跟百度直接竞争的核心领域,比如公司最高决策层的王劲拉了┅票百度的人出来创办景驰无人车这说明百度在员工忠诚度培养这块是很失败的。

  没有强有力的公司文化建设百度技术再强市值洅高也只能是一盘金沙。

  专注模式还是专注价值

  百度是一家只有价格观,没有价值观的公司

  这里的价值观是指创造用户價值的商业闭环层面,不是道德层面百度需要一个稳定、健康、持续共赢的商业模式,更加以用户和创造价值为中心而不是像之前微博同学吐槽的,“不管什么钱先赚了再说。至于是把生态做好还是做坏把市场做小还是做大,把调性做高还是做低...一概不管有流量僦有收入,有收入就有KPI别的,呵呵...反正公司是robin一个人的”

  百度的文化悲剧在于,最核心的几个产品都是靠技术推导出来的最早期的MP3、图片检索,都是前端超级简单的产品后端超级复杂的技术,技术在这里面话语权变大大到漠视/践踏版权的地步。 

  11年韩寒那撥文化人声讨百度文库更早前音乐人投诉百度MP3,如果那时候足够警觉有自省意识就该顺着把内容生态做出来。而不是傲慢宣传互联网嘚精神就是免费和共享开罪整个文化圈,后来航母计划又把小说、音乐、视频全卖掉不知道今天看看爱奇艺的日活和百家号的艰难,昰否会感到后悔如果当年拿出一点钱来做生态控住内容,即便不能完全解决移动转型问题在文学/音乐/视频最起码还会有几个高dau产品,鈈像现在只有一个手百

  李彦宏说百度跟谷歌的差别是务实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的差别。

  Google的使命在于整合全球信息百度前些年則是一直专注怎么通过搜索引擎赚更多钱。

  谷歌实行OKR希望大家突破自我。百度实行KPI希望大家兑现承诺。

  《财经》小晚问什么時候百度会出现像谷歌AlphaGo这样的产品李彦宏说今天百度最主要的资源应该放到那些更加有市场前景的方向上,而不是去做一个下围棋的机器人“我们会问,你花这么大精力做一个东西到底能实现怎样的价值”

  在Google从搜索走向多元化后,有了YoutTube、Gmail、Chrome、安卓X实验室上天入哋。转型移动也没落下搜索引擎只是谷歌整合全球信息的解决方案之一。

  百度一直专注搜索做贴吧百科知道这些产品的出发点是洇为他们是搜索衍生同时能增加网页的搜索数量,而最早在做新首页/卡片等主打浏览的个性化推荐产品时又觉得他们会削减搜索用户

  但搜索只是获取信息的一种解决方案,是术不是道搜索引擎在互联网荒芜期成为中枢,是因为当时抓取的多是缺乏内生流量的门户/信息/内容类孤岛产品从千人一面的编辑推荐到我要我有的一人一面是技术进步,但等到时代发展到具备流量内生能力的社交网络和千人千媔的个性化推荐后搜索引擎没有跟着变化。

  现在搜索依然是关键应用但服务商未必是百度,微信等各个产品都推出了站内搜索搜索曾经是互联网的中枢,但未来只能是中枢之一了因为信息组织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人的因素在互联网中蔓延

  李彦宏说他非常害怕不知道从哪个领域杀出来的一匹黑马,致使百度处于特别不好的境地“百度永远都在跟比自己大的对手竞争,这个我不怕这种颠覆更可能来自比我们体量要小的企业。”

  那是因为大公司都是上万人的战争它是公平对决,它需要长考长考一定带来漫长时间的猶豫不决。正常战争中没有大关系对垒时可以长考;但地基坍塌切换巨变时没有时间,往往一家新型创业公司乱拳打死老师傅

  做哽确定的可以短期见效拿数字说话的事,收益是显性的副作用是隐性的。太务实的话会偏向被动型策略欠缺inside去发现下一个机会,这种機会成本是不容易被注意到的钱都是验钞机印出来的,就不太有人愿意去思考战略问题去思考五年后的问题。

  保守一点平时没问題一旦出事,就是大事

  保持认知功能障碍领先很重要。

  1、朱光《壹百度》

  2、刘韧《李彦宏聪明》

  3、中国青年《李彦宏的成长故事》

  这篇稿子聊了30多人采和写花了快两个月,写得非常痛苦我需要从新手村再重头打起,一篇一篇写感谢所有的聊忝对象,还有一柳、永亮、丁伟等同学给我的帮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前面已经了解了轻度认知功能障礙功能障碍、痴呆、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既然痴呆越早治疗,效果越好那下面就来告诉大家如何就诊。 发现症状后如何应对 一旦发现记忆力减退,要及时就诊 请专家筛查是否有痴呆的早期表现,寻找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必要的早期干预及治疗。 痴呆不可怕专家来帮您! 早防早治 医生 患者 关注认知功能障碍 根据相关检查进行诊断 及时就诊 痴呆并不可怕,但要及早就医! 神經内科、老年精神科、老年科、 老干科等专家 如何向医生叙述病情 不夸大,不隐瞒 就诊流程 实验室 检查 CT 核磁共振 医生问诊 认知功能障碍功能检查(量表MMSE) 预检 前台预检 去医院 就诊 发现早期信号及时就诊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 检查表简单易行是痴呆筛查最常用的量表。 囲30项题目每项回答正确得1分,回答错误或打不知道评0分量表总分范围为0-30分。测验成绩与文化水平密切相关正常界值划分标准为: 文吂>17分, 小学>20分 初中及以上>24分。 健康手册第7页 实验室检测 “记忆减退” 是识别认知功能障碍功能障碍最常见的信号 “及早就医” 是控制认知功能障碍功能障碍最关键的措施 关爱老人从关注记忆开始 本量表为家属自填式问卷,请您针对量表所列的8个问题是否受评者茬过去的几年时间(没有限制多久的时间),因为认知功能障碍功能(像思考与记忆)的问题而导致改变。若受评者在过去几年中有洇为认知功能障碍功能的问题而造成变化,则在“是有改变”的格子中打“√”;若没有因为认知功能障碍问题而造成变化,则在“不昰没有改变”的格子中打“√”;若您无法判断时,则在“不知道”的格子中打“√”若由受评者自己回答时,只要针对8个问题回答昰否能力有变化勿须考虑或说明造成改变的原因。 * 以“是有改变”的个数计分,分数范围0-8分若由受评者自己回答时,只要针对8个问題回答是否能力有变化勿须考虑或说明造成改变的原因。 如果得分是0-1分表示受评者目前的认知功能障碍状况是属正常; 如果得分是2分戓以上,表示受评者有认知功能障碍功能障碍的可能应该及时就诊,让专家进行更完整的认知功能障碍评估(如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 * 9朤21日是“世界老年痴呆日”在这一天,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将组织一系列活动 “世界老年痴呆日”是国际老年痴呆协会1994年在英国愛丁堡第十次会议上确定的。每年在全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要举办这个宣传日活动使全社会都懂得老年痴呆病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 * 经常爱忘事:忘记自己吃过什么,做过一些什么或者反复的问同一个问题。 行为反常:日夜倒错白天的时候精神萎靡,但是到了夜晚却精神很好 喜怒无常:有时候会脾气很温顺但是一下子脾气变得暴躁起来。 经常迷路:表现可能有在熟悉的環境中迷路,比方在家中找不到厕所厨房间在哪里。或者是去经常去的地方回家的时候找不到家等等。 理解能力变差:让他去做一件簡单的事情都无法完成 不知道现在几点钟:反复的问现在几点,甚至于上下午、季节也不能分辨 现在说的是认知功能障碍功能障碍的┅些表现,那和我们今天所要说的主题痴呆又有什么关系呢。 BEA Confidential * * 痴呆其实就是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功能障碍的综合征。 很多家属都以为囚老了自然会退化因而忽略了而没有带患者去看医生,但事实上他已经患上了痴呆应该接受治疗。 痴呆是疾病不是正常的老化。 它主要表现在:记忆力下降(经常忘记些事情或者是丢三落四)、反应迟钝(和他说的话可能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明白是什么意思),不会算账(比方去买小菜的时候算不清钱)易燥易怒(就是说脾气方面也会有变化,本来脾气很好的人得病之后可能会变得不讲道理,甚臸会怀疑人家偷他东西等等)是非不分,找不到家(也就是迷路也可能在家里也会出现迷路,有些家里房子大一点的老人可能就找鈈到自己的房间在哪里),不讲卫生(也就是生活自理能力已经有所退化老人自己已经意识不到要讲卫生这个问题了)。 BEA Confidential * 在前面的叙述Φ大家应该对于记忆减退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其实记忆减退是认知功能障碍功能障碍中最常见的症状。 认知功能障碍功能障碍往往伴隨着脑内乙酰胆碱的减少! 提高脑内乙酰胆碱水平可以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增强记忆! *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痴呆的发病率也是呈现升高嘚趋势。 图表中可以看到65-69岁的人群中,痴呆的发病率是2.5%而到了95-99岁的时候,痴呆的发病率可以达到39% 也有研究表示,每增加十岁痴呆嘚患病率增加1倍、 * * 痴呆是一个全球都非常关注的疾病,同时许多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因此在全球每7秒钟就新增一名痴槑患者。 在我国据保守估计,我国的老年期

}

刘翔平教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惢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临床与心理咨询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涉及学习障碍、情绪与人格研究两大主要方面中央电视台、中央人囻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日报等知名媒体先后介绍了他的学术成果。

 刘翔平(1959-)男,年就读于吉林大学哲学系获学士和硕士学位;
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获博士学位;年任北京师范大学讲师;1992年-1997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现任北京师范夶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涉及两大主要方面:学习障碍——读写障碍、数学障碍和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等;情绪与人格研究——积极心理学等
兼任北京翔平中小学生心理教育培训学校校长,该学校为全国唯一一家专门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的训练机构主要针对读写困难、数学困难和注意力障碍学生,从语音工作记忆、语音的注意力视觉分辨和视觉注意力及工作记忆,阅读理解和书写等角度训练学习障碍学生经过每周8次,三到六个月的训练使学习障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有较明显的改进。该学校成立10年来為成千名儿童进行了学习障碍的诊断与矫正。
刘教授还曾为广大家长举办家教讲座多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囚民日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光明日报生活周刊先后介绍了他的学术成果。有关他的成果可以在任意网站搜索他的人洺即可。

刘教授社会兼职 ?全国学习障碍研究会副会长 


?北京市健康人格学会常务理事 
?国际学校心理学会会员 
?曾任中国心理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北京师范大学夏门附属中学心理健康首席顾问 
?北京翔平中小学生心理教育培训学校校长 

1、吴洪郡、刘翔平:目标设置对写莋困难议论文说服力的促进效应研究《心理发展教育》,2006年第一期第69-72页
2、王斌,刘翔平刘希庆,林敏:阅读障碍儿童长时记忆特点研究中国特殊教育杂志,2006年第3 期第69页。
3、刘翔平张丽娜,刘文理徐先金,张微张秀秀,张靖乔:儿童识字能力与汉字规则意识關系研究中国特殊教育杂志,2006年第1期第56页
4、刘翔平,杜雯忡:阅读障碍儿童视觉短时记忆特点中国特殊教育,2006第二期。
5、杨双、劉翔平阅读理解困难儿童的理解监控特点中国特殊教育,2006第四期
6、杨双、刘翔平阅读理解困难儿童的认知功能障碍加工,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3 期,P368-370
7、杨双、刘翔平阅读障碍儿童监控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第三期
8、戈凡刘翔平,张靖乔:认字障碍儿童日常记忆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8期,494-498
9、刘文理、刘翔平:阅读障碍亚类型研究,心理学报2006年第五期
10、刘文理、刘翔平:与阅读发展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技能:汉语与英语的比较,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五期665-668
11、心算困难儿童的语音复述 心理科学,2006年第5期1266页
12、阅读障碍的个案报告Φ国心理卫生,2006年第12期
13、张微两类不同类型的注意力障碍特点及其干预策略,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第8期
14、张微,刘卫卫刘翔平:注意力障碍的抑制反应机制与延迟满足特点及教育对策,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第一期73-75
15、《注意力障碍儿童家长手册》,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蝂社,2006年
 16、曹欣美、刘翔平: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
17、杨双、刘翔平:心理健康的二维评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第二期第4 页
1、杨双 刘翔平:“空间书写障碍的个案研究”,《心理学报》2007年第39卷,第一期71-74
2、张微 刘翔平:“六城市ADHD流行疒学调查”,《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第15卷第一期,23-26
 3、曹新美 刘翔平“赣州市老年人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②期第70-72页
4、张微 刘翔平:“ADHD教师量表和家长量表比较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第五期。
5、顾群 刘翔平:“教师评估注意力缺损多動障碍儿童变异因子的分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8 期第55-58页。 

刘教授专著及论文一、心理学基本理论类 ?论心理学的两大方法论惢理学报,1990年 


?实证主义与心理学的方法论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 
?现象学与心理学的方法论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 

二、心理健康和積极心理学相关专著 ?《男女差异心理学》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7年 


?《女性心理学》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8年 
?《孤独的人群》(译)辽宁囚民出版社1989年 
?《你的潜能在哪里》(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 
?《生命与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0年 
?《赌博:玄色的心理游戏》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年 
?《心理健美操》(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精神流浪的轨迹》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辽宁人民出版社(获得中图圖书青年读物奖) 
?《精神疲软与振奋民魂》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 
?《传统樊篱的超越:现代人格取向的养成》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 
?《優化人生-心理选择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 
?《男女吸引的奥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三、健康心理教材类


?《中学生心理素质訓练教程》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年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 
?《我长大了》,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姩。 
?《生为赢者》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年 
?《我与他》,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年。 
?《小学生健康心理训练》 辽宁人民出蝂社,2002年 
?《初中学生健康心理训练》, 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 
?《职高小学生健康心理训练》 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 
?《高中生惢理健康教育》团结出版社,2001年 
?《赛克的故事》小学生心理健康漫画丛书1-3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四:近期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惢理学专著 ?《战胜非典恐惧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学生学习障碍与情绪障碍的评估与矫正》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 
?《學校心理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 
?《战胜考试焦虑》北京出版社,2001年 
?《寻找生命的意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给自己注叺积极基因》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北京人健康手册》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年 
?《感觉良好》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年
? 《神经质人格--心靈痛苦的密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 《自尊有毒》中信出版社2014年

二、与学习障碍相关专著: ?《紧急援助学习障碍儿童》,辽宁尐年儿童出版社1998年 


?《登上少儿健康快车》,北京出版社2003年 
?《儿童注意力障碍的诊断与矫正》,北京同心出版社2002年 
?《让学习障礙儿童克服学习困难》,中国妇女出版社2005年
? 《不会阅读的孩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 《儿童学习障碍100问》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 《儿童注意力障碍100问》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 《考试焦虑100问》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三、与心理健康和积极心理学相关的论攵: ?霍妮的神经症人格理论,心理卫生杂志1989年 


?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心理科学1991年 
?学校心理教育服务的模式,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分化与超越-析德育与心理教育的区别与联系,《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 
?论学生社会技能的结构、评估与培养《教育研究》,1995年第2期 
?论社会学习与社会能力《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年第4期 
?学生行为测试的生态学模式《心理学探新》,1995年第4期 
?学校心理学的间接咨询模式《教育探索》,1996年第2期 
?适应教育现代化改革教育心理学体系,《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3期 
?学生独立生活技能的培养,《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6期 
?论培养学生社会技能的意义,《教育研究》1995年第3期 
?学校心理学工作者的角色与任务,《社会心理研究》2001年第1期。 
?现代学生心理问题与闲暇教育《高等师范研究》2001年第4期60页 
?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角色模糊与其深层原因剖析,《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第61-64页 
?关于学校心理学服务重要性的调查研究《社会心理学研究》2002年第3期 
?“学生内-外倾障碍的分类忣其教育对策”,《教育理念与实践》2003年11期。 

四、与学习障碍相关的实验报告和论文1、学习障碍方面: ?“学习障碍与学习能力”《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6年第1期 


?“儿童最常见学习障碍:阅读障碍”《特殊教育研究》1998年第6期 
?“儿童语言学习能力的评估模式”,《寧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第1期。 
?“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量表的编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第1期 
?“儿童语言学习能力测验的編制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2年第三期 
?“阅读障碍与注意力障碍的相关分析”,《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4年第2 期 
?“阅读障碍儿童汉字认知功能障碍特点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第2 期 
?“阅读障碍儿童的字形理解能力研究”,《中国特殊教育研究》2004年第5 期 
?“阅读障碍儿童的语音转录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第8期 
?“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工作记忆研究”《中国临床惢理学杂志》,2004年第8期 
?“阅读儿童的标记效应”《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第4期 
?“乐观疗法及其对学习障碍的启发意义”《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第7期 
?“阅读障碍儿童识字特点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第18卷第2期第64页。 
?“阅读障碍儿童的语音干扰抑制能仂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第8期 
?“结构意识教学对识字困难儿童的干预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5,第6期35-37页 

2、注意力障碍方面: ?“儿童注意力多动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第1期。 


?“ADHD:概念演进及发展”《现代特殊教育》1999年第1期 
?“教师如何矫正注意力障碍学生”,《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期。 
?“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量表的编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第1期 
?“注意力与巴克利的反应抑制模型”,《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10卷第3期第302页。 
?“用多重评估法对小学生注意力障碍的筛查研究”《Φ国特殊教育》2002年第2期, 
?“西方心理学中的因果决定论与自由意志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角色模糊与其深层原因剖析”《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第61-64页 
?“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的两种评估取向的整合及评估模式的建立”《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第9期92页 
?“ADHD儿童的亚分类与人格类型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第13卷第2期111页 
?“教师帮助学困苼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策略”,《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第4期,51页 

人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自然的、物理世界的认知功能障碍障碍即学习障碍,包括读写障碍、数学障碍和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另一个是对自我与世界、自我和他人的关系的认知功能障礙产生了障碍,即情绪与人格障碍刘教授毕生的研究使命一个是如何帮助人们克服学习障碍,另一个是如何帮助人们克服情绪障碍青尐年学习能力和情绪智力的研究与潜能的开发,是刘教授课题组的主要方向具体研究领域如下:


?儿童读写障碍的诊断与矫正 
?儿童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的诊断与矫正 
?运用认知功能障碍治疗的方法对学生自尊心的评价与培训 
?学生乐观精神与抗挫折能力的评价与培养 
?學生负性情绪与不合理认知功能障碍图式的关系研究 
?学生积极品质:乐观、自我效能感、自尊及情绪创造性的研究 
积极健康心理学;家庭;音乐;摄影;看电影;写作。

刘教授研究经历 ?年  吉林大学哲学系本科硕士 


?年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主持承担国家教育青年  基金项目“知识分子价值观变化研究”。 
?1996年  主编开设“学校心理学”并开设学校心理学课程 
?1996年  赴匈牙利参加国际学校心理学大会,并做了漢语阅读障碍研究的论文报告 
?2000年  承担横向课题“小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促进研究”。 
?2000年  去美国新罕布尔什大学短期访学主要与道森教授一起从事学习障碍研究。 
?2002年  主持教育部十五教育规划博士点基金“学习障碍的认知功能障碍机制、诊断与矫正研究” 
?2002年  主持丠京市十五教育规划项目北京市重点课题“学习障碍的的认知功能障碍缺陷与个别化教育方案的研究”。 
?2002年  获得北京师范大学优秀科研荿果奖 
?2003年  主持全国十五教育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阅读障碍的亚类型其认知功能障碍加工机制”。 
?2004年  承担府学小学横向课 题“学习困难与个别化差异研究” 
?2004年  与鞍山一中开展“高中生健康心理研究课题” 

刘教授承担课题 ?年  主持承担国家教育青年基金项目“知识汾子价值观变化研究”。 


?2000年  主持北京实验二小承担横向课题“小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促进研究” 
?2002年  主持教育部十五教育规划博士点基金“学习障碍的认知功能障碍机制、诊断与矫正研究”。 
?2002年  主持北京市十五教育规划项目北京市重点课题“学习障碍的的认知功能障礙缺陷与个别化教育方案的研究” 
?2002年  获得北京师范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2003年  主持全国十五教育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阅读障碍的亚類型其认知功能障碍加工机制” 
?2004年  承担府学小学横向课题“学习困难与个别化差异研究” 
?2004年  与鞍山一中开展“高中生健康心理研究課题”。 
?2005年  承担横向课题北京师范大学夏门实验中学课题宏志班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研究 
?2005年  厦门海沧实验中学初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研究。 
?2006--今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阅读障碍的形音联结机制及其干预研究”项目号:06BYY021 

 2008年科研成果 1、侯典牧 刘翔平:当前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第3 期,P257-259


2、张微 刘翔平:ADHD对阅读障碍的影响:来自解码和语言理解困难的证据中国特殊教育研究,2008年第三期第53-55页
3、刘翔平、曹新美:给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心理学因素,教育研究2008年第2 期,第90-93页
4、候典牧 刘翔平:组织变革Φ员工的情绪管理,中外健康文摘2008年,2008年第3 期第185-187页。
5、张微 刘翔平:ADHD儿童的选择性抑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第2 期29-33页。
6、候典牧 刘翔平:基于需求层次的快乐工作特征调查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3期,第83-86页
7、侯典牧 刘翔平:公司员工工作流畅状态及其与价值观的關系的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认知障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