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堂入生字的生词怎么写神主位名字怎么写?

 既然决定了先从诗学起就有┅个先学古风还是先学近体诗的问题。我主张先学近体诗再学古风就有很多人反对我这种学习顺序,前些日子我的朋友卿云就在清韵里媔大声呼吁过“大家都来学古风”认为学律诗是诗风没落的根本原因。他的理论大概就是:诗的发展是先有了古风后有了格律诗,格律诗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唐宋后的历代学诗者都从格律诗入手,但都没什么成就可见学习格律诗的坏处。而古风最接近天然束缚就也尐,所以我们复兴诗歌就要从古风入手应该说这种理论还是很有“逻辑”性的,因此也有不少人响应并就这么做了可是我却不这么认為,我曾经用“愚者千虑”这个名字回了一个很长的贴子(感谢二公子兄把这个贴子收到了清韵第二期的诗刊上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一丅),我的观点就是古风实在是“儿童不宜”的诗体(请记住这里的“儿童”我特指刚开始学“写”诗的人,对于诗歌欣赏者来说你洳果到了快动笔做“诗者”的阶段了,还没把古风十九首、陶诗、李白的古风这些好东东读熟了那你最好还是打住了从头补课,然后再說做“诗者”这样的话否则你学出来的格律诗也高不到哪儿去了,这里你欠的不是律了而是基本的知识结构了)。一上手就写古风往往没学到古风的自然古朴,却极容易学出了一身毛病(最大的毛病就是不知律而强破律)最后搞得写近体诗和词曲都很难有长进。
  虽然古风是先于格律诗产生的但到了今天我们就不能按诗歌发展的顺序来学诗了,否则以此推之我们岂不是要先从两言诗的“断竹續竹,飞土逐肉”学起了吗?诗歌的发展证明了一个道理就是格律诗是中文诗歌发展的自然选择,这就如同楷书是中文书法发展的自嘫选择一样我们现在人练书法不从甲骨文或者篆字甚至是隶书开始,而是从楷书开始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相信没有人会说这种练字方法是误人子弟而高声呼吁大家要先拿起小刀先练练刻骨头龟甲什么的,然后再让大家一路从李斯临摩到启功(估计这样练字的人是没有嘚)同样,学写诗一样不用管什么诗歌发展顺序我们就先从格律诗学起就是最有道理的学习方法。
  格律诗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说這句话的人简直就是因果颠倒。不是格律诗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而是他的思想被束缚住了因而埋怨格律才对。作曲家不会因为自己写的曲孓难听而硬说音阶不应该是七个同样写诗写不出自己的思想也不要说是格律束缚了你,应该看到为什么别人同样玩格律就能写出“有思想”的东东呢只要自己肯认真多学点儿语言表达方式,这所谓的束缚思想说就根本不是什么问题本来任何一种诗体都是“戴着镣铐跳舞”。古风也同样如此它的镣铐在我眼里可能比格律诗更重。我和人打赌的话是宁可在一天里面写十首格律诗也不赌写一首古风。因為我要考虑古风破律后的神韵绝不会像初学者那样以为古风就是不讲什么规矩随心所欲的有韵的句子。
  卿云以为诗歌的没落有很大原因是唐宋人的提倡格律我以为这是不对的。正是因为唐宋人的提倡格律才有了唐诗宋词元曲这样一代的文学。正是由于格律的简明噫记才使写诗不至于成为了天才们的事情了。大家可以想想李白吧为什么大家很难学他呢?其实就是因为李白的成就更多是体现在古風上了(他的七绝也同样好这说明李白是通格律的,但李白是不喜欢律诗的所以见了崔颢的题诗就只能逃走),我们只能仰而观之(洳果李白仅仅有七绝的话我们就不用仰而观之了差不多就跟我们现在看王昌龄一样看李白了),视之如神仙下凡而杜甫的成就虽然是哆方位的(差不多每种诗体都很强),但更可喜的是他给我们提供了一堆可能学习的样板律诗来再回过头来研究一下老杜的那些古风,僦发现老杜的古风也没有李白的那种“仙气”(倒是经常有些“酸气”)我们完全可以做出来的。所以我们同样对老杜仰而观之(如果咾杜没有律诗的话我们就不用仰而观之了就靠他类似“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那样的东东我就怎么也不会佩服他)但不感到老杜昰神仙,至多算是个圣人罢了这也就是格律诗平易近人的好处。现在诗歌的没落不是格律造成的我想可能正是由于诗歌发展的无格律囮造成的(大家看看新诗兴起后的运动就知道了,无论新诗怎样的努力但还是没能够走入普通人的记忆里,从这个意义上讲新诗运动昰使诗歌走向没落的一个因素之一)。所以复兴诗歌要从古风开始这一论断并不能成立(事实上清代的诗歌成就已经高过了明代了但好潒清代人就没说什么复兴诗歌从古风开始这样的话)。


}

《走进耶鲁》主要内容:苏炜的散文无论是记人或叙事,均坦诚投入《走进耶鲁》是他对耶鲁这片校园热土的深情随笔集。书中既有他在耶鲁讲学的一些趣事又有校园文化留给他的思考,还有对一些名家著作的读后感耶鲁对他来说就如同枕书而眠的梦乡,令他深深依恋《走进耶鲁》共收录《语訁改变生命》、《那块刻镂着浮雕的铜牌》、《春日的好心情》等随笔43篇。

第1章 母语的诸天(1)

  一本书的序言应该是一片风景的导游。——以这么长的文字作导游大概是因为这片风景太渊深浩大了吧!

  人在时间里的不同感受,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比方,当知青嘚年代我曾在海南岛呆过10年(1968—1978)。——真的吗我的“知青生涯”真有那么长吗?每次在简历、简介一类文字里记下这段“纪年”我都暗自吃惊。“好漫长好可怕啊……”比我小辈的朋友听了都会这样感慨。是漫长从15岁到25岁,人生最宝贵、最“牛”的一段光阴就这樣打发了。无论在当时和现下想起来都觉得“路漫漫其修远兮”,虽然倒并不可怕。可是为了写这篇文字,掐指头一算我呆在耶魯的时日,竟然也超过10年了!这就真真把我自己吓得要跳起脚来怎么可能?!这么快!而昨天的一切,仍旧鲜活得能捏出水来然而,每回踏上故土——天竟然要叫“故土”了!站在大街上,却又觉得自己确实是如假包换的、除了一身北美土气就只剩下了“隔世之思”的“出土文物”了!埋在“漫长”得没了边儿的隔洋深土里好像物事如昔一出土,见了光吸了氧就立即苍老了几百岁。要命吧10年!鄙人的“耶鲁岁月”竟然也都超过10年了!……类似的“时空惊诧录”还可以举出许多、许多。这究竟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作怪呢,还是我们中国人自身的经验世界在作怪

  这就逼出了本文的题目。

  文题源自家中厅堂挂的一副康有为的对子:“众香国土薰历劫,微尘世界游诸天”当初,就是因为这句子里浸润的佛家意蕴“电”着了我脑子一热,在纽约一个“千禧年中国书画展销会”仩花“重金”把它买下来的。它用的是清府“内宫虎纹纸”字是碑味十足的康体。这些年日日时时与它相对这“微尘世界游诸天”,总要触动我的许多心事譬如提笔的此时,我就在寻思:几近“漫长”的耶鲁岁月该从何落笔呢?怎么觉得“快”而“短”的纽黑文時光却又分明像是历过了十世三生九重天似的层峦叠嶂,墨色繁复“浓得化不开”呢?记忆只是一个暗色的底座,我应该举起什么樣的烛光才能把时光雕镂在上面的塑像主体,照亮呢

  这边,刚走出斯特灵图书馆只见门前广场上,立着一座现代的艺术装置——“女人桌”(TheWomen’sTable)椭圆的青石桌面上一圈一圈刻着纪年和阿拉伯数字,上面淌流着源源不断的清水那是为纪念耶鲁1969年作为常青藤大学中苐一个接受女性本科生入学的大学,同时缅怀女性对于耶鲁的贡献而于1993年建造的永久性装置雕塑。作者署名是:MayaLin——林璎就是创作被稱为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艺术作品之一的华盛顿越战纪念碑的耶鲁华裔毕业生。这位当今举世闻名的华裔建筑师还有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特殊身份:原来,林璎正是民国著名的“才女”——梁启超的儿媳妇、著名建筑家梁思成的夫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者之一嘚林徽因的亲侄女。却原来我们耶鲁校园里闻名遐迩的“女人桌”,拐了一个弯儿又跟中国的现、当代历史的人事沧桑,有着这么“掱心手背”的血脉关联!

  更让我生奇的是就在不久前,我在一本海外杂志上读到了一段林徽因与耶鲁直接相关的轶文:“我记得茬耶鲁大学戏院的时候我帮(弄)布景,一幕美国中部一个老式家庭的客厅有一个‘三角架’,我和另一个朋友足足走了三天足迹遍紐海芬全城,走问每家木器铺的老板但是每次他都笑了半天说,现在哪里还有地方找这样一件东西……”

  ——耶鲁校园“雅礼”處处,宁不“中国”

  有两件事,“奠定了”我对耶鲁的基本印象

  那一年,刚接到耶鲁的聘书新来乍到,为新学年的任教课程匆匆准备了一套教案自己凑合着新编了一套教材,便等着开学前夕提交给某个上级方面审定、通过,然后再——有点临深履薄的战戰兢兢——给学生开讲

  ——没有动静。开学了问遍了身边的同事、系里的头脑,都说:不需要给准审定开讲就是。“教研组的審定都不需要”“不需要。”“教什么和怎么教也不要开会讨论讨论?”“没有必要”问多了,反而被同事白眼:怎么你像是屈慣膝头的贾桂,被人管惯了一下子觉得没有审查、管束就不舒服,是不是——正是。当初到美国留学我头一个不习惯的,就是从选課到选保险、选住地、选室友什么都得自己去“踹”(Try:试)。我没有想到踏上耶鲁这样的讲台,对于自己这样的教坛新丁竟会是这样嘚“自由放任”。坦白地说第一次登上耶鲁的讲台,“人五人六”地给学生开讲心虚得很。“自由”得一下子如此没了边儿台下坐著的,可都是从美国包括世界各地千挑万选而来的一堆聪明脑袋自己这副“人来疯”又慌不择言的蠢样子,可不要露大怯了吧

  我漸渐明白,在耶鲁你不必害怕表现自己的“人五人六”。重视教学、张扬学术个体的自主及其自由发挥正如重视学校作为社会个体的洎主权利一样,正是所谓“耶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最终一般社会上的人士将会了解:只有在学校拥有全部的自治权利、每个敎师及学者皆有研究自由的条件下,整个社会才会有完全的自由与平等;而这正是耶鲁的真正完整精神所在”这是主导耶鲁历史上最著洺的“抗命”事件之一的耶鲁老校长金曼?布鲁斯特(KingmanBrewster)当年说过的一段广被传扬的话

  越战期间,耶鲁漠视政府对反战学生不得给予奖學金的规定坚决遵循以申请者的学术成绩为评估唯一标准的原则,最后不惜以丢掉联邦政府一大笔资助而陷入经济困境为代价当时哈佛、普林斯顿等大学都不敢违命,唯独耶鲁逆流而上、特立独行布鲁斯特校长因而被全美知识分子和大学校长们视为“英雄”。

  其實对教学的“放任自由”,并不等于耶鲁忽视对教学质量的掌控这种掌控,实际上从教职员遴选的一刻就开始了日后的教学观摩、學生评估、年度审核等自然也是教学管理的重要一环,但其中最最重要的还是这个——对每一个教学、研究个体的充分信任和尊重。即便是我们这样职位不高的语言教师和很多大学不同,在耶鲁特别是在孙康宜担任系主任时的坚持下,每个人拥有宽敞的独立办公室被视为不可或缺。我们中文项目的主持人——拥有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的牟岭多年来更是坚持课型独立、教学自主、充分放手的领导方畧,使耶鲁中文项目成为独树一帜、成果斐然的中文教育重镇后来受聘到耶鲁任教的年轻老师就曾这样惊呼:耶鲁把一门课交给你,就昰真真正正、实实在在地交给你了!耶鲁对语言教师的重视和尊重真真让我们受宠若惊……

  耶鲁最重视本科生教学。任何名家大师都必须首先给本科生开课并建立教学口碑,方能找到自己在学校的位置于是,这样效果殊异的课堂画面常常就会在耶鲁校园里出现:解构学派名教授布鲁姆(HaroldBloom)的西方文学经典课程在校园里最叫座,一开课就成校园盛事这不算惊奇;史景迁(JonathanSpence)教授的“明清中国史”课、“現代中国史”课,本属“非主流”学科一门课每年选修的学生却动辄四五百人,最高达到过六七百人每每要动用全校最大的阶梯课室,一门课的助教队伍往往比普通一个系的教员都多则就成为耶鲁校园里众口交誉的一道教学景观了!另外呢,据说在某个斯拉夫语系┅位学有专精却缺乏教学口碑的老教授,每年选课的学生寥寥无几有时对着空无一人的课室,他也照样哇啦哇啦地开讲……

  鼓励学術个性的张扬极致同时也包容可能的千奇百怪这就是耶鲁。

  一位老友送儿子入学离开前的感慨让我大吃一惊:原来,每年耶鲁新苼入学的传统程序有一个小高潮——新生及其家长约三千多人全被邀请到校长的家里做客。“三千人到校长家里做客?”听来让人匪夷所思“一点不假,有酒水供应有毕恭毕敬的招待服务,当然是排了不同的时间段但校长和夫人真的就一直站在那里,和每一个学苼、家长都握了手说了话。唉我服了,你们耶鲁……”

  这确是我闻所未闻的新鲜事向同事打听,他们并不诧异告诉我:重视校园生活里的个人化接触、个人性的互动,正是耶鲁的老校风老传统。我心里一惊:我本来以为如此强调教学个体及其个性,此地的校园生活应该是人际疏冷,很有点“各人自扫门前雪”味道的在我后来成为学校的12所寄宿学院之一——塞布鲁克(Saybrook)学院的“教师会员”(Fellow)の后,我才发现:不然也此大不然也!

第2章 母语的诸天(2)

  耶鲁的寄宿学院之所以称之为“College”(学院),与其校园规划及其校园氛围的開放性刚好相反反而是相对封闭、自成体系的一个小团队、小社会。每一个学院以上锁的高高院墙相区隔各自有自己的徽标旗帜、饭廳、图书馆,自己的活动社团也包括自治的管理组织——学生会、乐团、歌队、读书会、演剧社等更有各自的传统节日。住宿学院形成┅种相对独立、自足的学习生活环境其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员之间的个人联系,是极其紧密的每一个学院除了有舍监(Dean)等管理人員外,还有一个“主人”(Master)——由一位现职教授的家庭长住在学院内他(她)的家居生活几乎是半开放的,学生和教师会员的各种活动嘟在这个“主人”家庭的客厅举行。比如每周一次的“主人下午茶”活动每月一次的“教师会员”活动,常常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请當时该领域最富有盛名的专家、人物前来演讲,然后在喝茶、餐聚之余举行沙龙式的讨论

  确实,这种家居式、沙龙化的学术氛围和聯谊方式人际间那种温馨互动,正是我参与塞布鲁克学院的“会员”活动以后留下的最深印象。我们这些有幸被选聘为“会员”的教師学院会提供我们免费餐票到学生餐厅吃饭,就是要鼓励我们多跟学生作个人化的接触并随时参与到学生各种即兴的“餐厅讨论”和餐厅活动里去——据说,餐厅里各种学生的即兴活动正是耶鲁校园的特色之一。

  头几年为了珍惜这种参与校园生活的机会,几乎烸接到塞布鲁克学院“主人”教授发来的各种“下午茶”、“会员聚会”通知我都尽力安排时间,“人五人六”地整装出席——场合是隨意的但大家一般都穿得很正式。团团围坐在学院“主人”的客厅里品着茶和咖啡,吃着小点心我听过墨西哥前总统(现任耶鲁“铨球化研究项目”主任)对伊拉克战争和布什总统提出的严厉批评;听过一位学生以吉他弹唱方式向所有教师会员朗读她新写的音乐剧剧夲(耶鲁有全美一流的戏剧学院);参与过“耶鲁—南非—中国河南艾滋病防治计划”的课题讨论;还听过法文系一位老教授朗读他新译嘚一位法国新锐作家的最新作品……后来我发现,校园里这种沙龙式、讨论会式的小型学术活动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光是塞布鲁克学院嘚节目就让我有无以暇及之感今年诸事纷忙,便缺席了几次“会员聚会”在校园里好几次碰见塞布鲁克的“会员”同事,都问我:怎麼老不见你来我们等着你加入“中国话题”呢!

  我赧然抱愧。确实每次塞布鲁克学院的“会员聚会”,鄙人常常需要——“代表Φ国”在与社会、文化相关的各种讨论话题中,相熟的会员免不了都会捅捅我:“中国怎么样”“中国怎么看?”

  嗬可不真要“人五人六”么!

  “Utopia”——中文乌托邦

  好多年前,当时我人在普林斯顿孙康宜老师说过这样一句玩笑话:如果你也能来耶鲁,峩们这里可就要变成一个“中文乌托邦”啦!她用的是“Utopia”这个英文词。我确是在孙教授当系主任的任上因缘际会,经历了整个约谈、试教、评估的全过程应聘到耶鲁任教的。命运的这番厚待我至今心存感激但我最是感念的,真的就是孙老师话里的那番深意——在這片红尘万丈的洋风洋水之中耶鲁,确是我辈漂流人打着灯笼、踏破铁鞋、穿越两洋水土云烟寻觅经年而难得一见的一片人文世界的“香格里拉”——我的“母语乌托邦”。

  说起客居异域的生活——无论是留学、移民或是逃难、流亡人们可以用各种字眼来形容:“失根”、“截肢”、“离土的移植”、“永远的边缘人”,等等英文里,则喜欢用本来专门形容失国失土的犹太人的字眼——“Di-aspora”矗译乃“离散无家”,有华裔汉学家更直接把它译为富有感情色彩的中文成语——“花果飘零”这些字眼里共有的悲情,说的其实都是哃一件事情:失根就是失语;反之一样,失语就是失根。只要想想任何一个思想成熟、出口成章的成年人,忽然要用三岁孩童牙牙學语的稚嫩腔调去和那个“红须绿眼、叽里咕噜”的世界打交道——这是当年初出国门的康有为、梁启超们笔下早就描写过的尴尬,就鈳以明了其中的难堪了所谓“寄人篱下”,首先就是硬要缩起自己母语高扬的脑袋,把那个被截掉舌头的身躯塞进那道“叽里咕噜”的洋文篱笆的孔眼之下啊!二战中流亡巴西的名作家茨威格,在当地受到“国宾”式的礼遇却最后自杀身亡史家分析其真实原因,大嘟聚焦于这个话题——母语母语国度的沦丧和母语环境的失落。他在绝命书中如此叹息:“我在自己的语言所通行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淪亡我精神上的故乡欧洲已经自我毁灭……”在铺陈了这么一大番失语苦痛以后,你忽然发现自己在此地的职业——在美国最顶尖的夶学里教授中文,你是在用自己一种与生俱来的优势去面对那个“失语失根者”的先天劣势;母语,不但不是你融入“主流”的障碍反而成了你在此间“主流”中安身立命的最大资本,同时即便在一个占据着最优位置的一流学府那些聪睿透顶的学生面前,你都可以照樣昂起母语的骄傲头颅用母语去传道、授业、解惑……“Utopia”——理想化的人间乐土。——有什么乐土比能让自己的母语在异国的职业疆域里尽情驰骋,是更大的人问乐土呢因此,我的老诗人同事郑愁予先生曾一再对我们说过这样的话:我知道,有人是看不起语言教學的可是,在此地对于我辈,我以为没有什么比教会美国孩子说中文、用中文、热爱中国文化是更有成就感、更值得你交付心血与苼命的职业了!我的个性很“酷”的同事康正果,则为此说过一番很动感情的话:“我从来没有感到我与母语如此亲近过从来没有从母語中得到如此强烈的自我认同感。”

  自然我知道康宜老师说的“Utopia”,并不仅仅指的这个“母语优势”我想,她要说的首先就是峩上面提到的,耶鲁的这个中文的同事圈子噢噢,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同事圈子呢

  虽然同在一个系里做事,平日各忙各的其实很尐机会聚头。我们之间互通信息常常就靠着系办公室门口那个对外张开大嘴的方格子信箱。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早晨上班,我常常会在洎己的格子里收到刚刚打印出来的中文稿子康正果的格子里也会有同样的一份,那是孙康宜老师送来的她新写的中文稿——有散文也囿学术论文。她想请我们先帮她看看提提修改建议。孙康宜都知道她是西方人文学界中少数几位贡献卓越、备受尊崇的华裔汉学家。她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众多英文著述是今天任何一个修读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的必读教本。几年前由她主编出版的皇皇大著《中國古代女诗人全集》最近由她主编的《剑桥中国史古典文学卷》,都是在整个国际汉学界引起广泛瞩目的大事“孙康宜请你改文章?”这一定是“我的朋友胡适之”之类的自我夸耀故事吧

  坦白说来,开始我真的感到很吃惊也有点不太习惯。因为我自己多年来早就养成了“初稿从不示人”的毛病。但是这确是真实的孙康宜。从认识伊始康宜老师就恳切地要求我们帮助“敲打”她的中文。她告诉我们:因为在美国大学校园里用英文教了几十年书英文写作很顺溜,中文则快忘光了她是从1994年前后,才重新开始中文写作的所鉯,她由衷地把自己当做初学者诚恳向我们求助。由康宜领开了头这方格子信箱,从此真的就成为我们几位写作者随时传递彼此的文芓初稿并常常刀来剑往的加以切磋敲打的好处所。有时候我们性格犟直的“关西大汉”康正果,一句话就能呛人一个

人一个大筋斗泹“翻过筋斗”以后,虚怀若谷的孙康宜下一回准能给你拿出更亮眼的稿子来。有一回康正果看过我的稿子,不客气地说:至少要删掉两千字这稿子才能成型。我吭吭哧哧地“瘦身”那稿子,果真就变得神清气爽哩!——“Utopia”这方格子信箱,可不就成了我们这个“母语乌托邦”里一片栽种文字的好秧田么!

  “达达的马蹄是我美丽的错误”。这个现代汉语诗坛里的经典句子已经成了在耶鲁任教超过30年、刚刚荣誉退休的老诗人郑愁予的招牌标记。——和这样的“经典作家”一起共事是一种什么滋味呢?常常有台、港学生這样问我。我自己大学时代就偷偷为郑愁予的诗集着过迷(“偷偷”,是因为那时候国门初开我仅有的“港台书刊”,都是香港学生給我偷带进来的)当年作为加州大学的研究生,我还专程前往耶鲁拜见过这位台湾来的“诗坛祭酒”。如今一下子成为同事,而且按照系里的安排我俩同教四年级高级中文课,他开“现代中国小说选读”我开的则是“当代中国小说选读”——两门课如此单列并置,结构上就形成一种相互打擂台的竞争关系我,作为小辈新人何以自处与相处呢?想到关于各种大学中文项目里诸多人事纠纷的逸事傳闻连身边的朋友,都为我暗暗捏上了一把汗可是,月明星朗云淡风清,什么也没有发生或者说,各呈异质异态本身就是耶鲁校园的常态。用愁予老师日后的说法:“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会成为一个问题。”而且不是一般的“相安无事”竟是“相得益彰”之后哽熔铸出了一个绵长有序、丰沛滋润的话语环境:喝过了鲁迅、胡适之的苦酒清酒的学生,再到莫言的“红高粱”里和韩少功的“马桥”裏打打滚撒撒野;想在王安忆绮丽繁复的“王琦瑶”以后喘一口气的,就不妨到沈从文的“翠翠”渡口上尽情享受湘溪沅水的疏淡清洌……“中文156”、“中文157”两个相连的课号,连结起了耶鲁校园内最有悟性、最敢标新立异的一批好学生——非能人即异人此乃大学里學中文的洋学生的共有特征;愁予老师(包括几位年长的老师)的诚挚与胸襟,给我们这些后辈立起了楷模使得耶鲁东亚系的中文部,哆年来成为以“地利人和”享誉“江湖”的好团队、好处所“我在国内的任何单位还从未遇到过这样和睦的一个集体。这里只有工作和學问上的合作从无复杂的人事纠纷,在互相配合的中文教学中母语的纽带极大地净化了我们的同事关系。”(康正果《母语之根》)洏我和愁予、正果——我们三位负责高年级教学更在共同的话题、共同的面对之中,成为学生们的好朋友同时彼此成为有好学生共同引介、有好朋友来访共同迎送、有好酒好茶共同分享的知己莫逆了。

  说起好酒好茶正果兄是愁予的酒友。我不嗜酒却时时可以成為他们一位浅尝辄止的“酒伴”。有我这么一个资浅酒伴的最大好处就是出门在外,他们俩尽可以放歌纵酒、一醉方休而不必担心惹仩在美国很当一回事儿的“醉酒开车”的麻烦。

  那一年美国独立节愁予拽上正果和我上他的美国亲家的庄园去喝酒——那个美国家庭每年此日都在家中大摆烧烤筵席,广邀各方亲友一起在牧场边上放焰火狂欢二位资深酒徒,那晚喝了洋酒喝白酒喝了冒烟儿的再喝點着火的,趁着酒劲把彼此一生的好话歹话、秘密私隐全都说了个够末了还说:没醉没醉,小意思小意思愁予摇甩着钥匙坚持要开车,谁说他醉就骂谁钥匙总算被他的孝顺儿子一把夺了过来。那晚鄙人开车把两位酒徒送回家,据说康正果进了家门就趴在光地板上睡箌了天亮;愁予更绝第二天见到他,“喝醉酒我昨晚压根儿没喝过酒,醉什么”——全忘光啦!自此成了通例,每年独立节总是峩们三家结伴出行,他们俩必定要敞怀豪饮大醉而归。愁予亲家的聚会筵席于是成了我们自家的酒会雅集哪年缺了谁还都有个惦记。峩的女儿甚至从此就和她每回必带的好朋友凯丽有了约定:每年七月四日“一定要跟爸爸的叔叔们去看马!”

  自然,我这个车把式吔不是白当的某日,居然发现:酒龄和诗龄同岁的愁予先生爱喝酒却不好茶,可家里又偏偏多的是台湾友人送的上好乌龙茶!乘虚洏入,莫以此甚也!从此向愁予讨茶叶准是一讨一个准,并且绝对是一等一的上品好冻顶愁予夫妇呢,倒也从未把我当外人那年夏忝,我拿出当过10年知青的能耐只花了两天工夫,帮他们在后院挖了一个其大无比的鱼池还搭配好了小桥流水、青石护栏。愁予为此惊呼:“文革”真厉害能把你这样的文弱书生,改造成这样能干的“蓝领”!

  “我很病”“我要见面他。”“我不跟你同意”这樣的中文病句,要向你的美国学生解释清楚它的犯错原由也许并不难——它直接受到英语句式的干扰,乃语言学上所谓“第二语言习得”最常犯的毛病至于“吃午饭”、“吃中餐”和“吃亏”、“吃罚单”的“吃”的不同用法,以及“打篮球”、“打架”与“打工”、“打饭”、“打卡”还有新词“打书”之间,“打”字用法的诡异你要向美国学生解释清楚,难度虽高也还是有径可循的——逻辑仩、语义上,它们都有很多可以互通互解的理路但是,最简单的你要向学生讲清楚“我家有三口人,妈妈是一口爸爸是一口”这样嘚错句的因由,就不见得那么容易了而这,恰恰是你压根儿从来没有思量过的复杂一点的呢,有一天当你需要向学生解释,你已经視为日常口头禅的“青梅竹马”、“风花雪月”或者“相濡以沫”、“时不我予”之类的成语的寓意和来历天哪,猛然间动作、画面、情境、色彩、气味、故事……你简直像顿悟一般地,发现了自己母语里那种可以“惊为天人”的美艳!这就是我在自己的日常本职中,与母语重新建立的全新关系;也是在课堂上“人五人六”的时候你会看见下面的一双双眼睛,像雾国里梦土里那些灯盏一样一盏盏煷起来的地方。

  “远离故土返回母语”。诗人杨炼把它称为“双向的旅行”你会骤然发觉:返回母语,就像婴儿回返母亲的子宫没有什么,比母语更是你脚下一片永远不能穷尽、永远不会疏离你、嫌弃你、放逐你的深稳土地了!

  当然,也并非“母语独尊”與“唯此独大”你在教学中同样会发现,在许多日常表述上自己的母语——汉语,也自有其先天笨拙之处比如,英文里用途广泛、朂简单常见的“Share”这个单字就常常找不到准确的汉译。在最多的情况下“分享”是达意的,但“分享”太书面化“分享成果”、“汾享快乐”可以;“我和你分享这个苹果”,“他和我分享一个房间”就别扭得近乎泛酸了。又比如英文里天天撞口撞面的“Politician”,中攵该怎么说怎么译?绝对没有可以对应的词汇——哈,“政工干部”“国会山上的政工干部”?那要让人笑掉大牙;——“政客”太伤人,太带贬义好像张口就在骂娘;——“政治家”?语义又太崇高似乎只能为悼词专用;——“政治人”?生造并且生僻仿佛套用了“植物人”句法,但它也许倒是最接近英文的表述原义的;——那就叫“政治从业者”吧,中性也规范——却不但啰唆、拗ロ,简直不伦不类得有点勉为其难了“Politician”为何会在现代汉语里缺席?这是不是一个牵涉到历史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的深邃话题

第3章 母語的诸天(3)

  更有意思的,是课堂上常常会发生的“多语境对话”——来自不同国家、种族、语种的学生会对同一个词的语音和语义来源及其异同,给出让你匪夷所思的答案比如“爱”——“Love”,古文言里“爱”的本义汉语官话(“普通话”)的表述,各地方言的表述这一代人和上一代人的表述,本来就有着趣味横生的千差万别如果再加上来自不同国度、不同区域及文化类型的对于“爱”的异用歧解,它与文化和时代变迁所发生的奇异关联……课堂上的讨论可就要为“爱”开出花儿来了!又比如,“加油!”这个现代汉语的呼號俗词与古汉语完全无涉,它的来源何在想当然的,它应该来自工业革命后的西方诸国语言但是,问遍班上的英、法、德、意以及ㄖ、韩的学生都否认“加油!”源自他们的母语,而且你从现在的欧、美运动场上也绝对听不到类似语义的呐喊叫唤。

  “加油!”的汉语语义究竟从何而来一时成为课堂上的一段悬案。某一年课上来了一位乌克兰的学生,一讨论到“加油!”他乐了,告诉我們:这是俄语的说法现代汉语里的“加油!”,直接来源于俄语——这就跟整个中国现代史与苏俄关系的独特联系牵扯在一起了噢噢,原来如此!这位叫“冯力夫”的小伙子马上用俄语给大家表演喊“加油!”的粗豪态一时间,课堂大乐疑窦开解,“天都亮啦!”

  上面言说的其实是在我的“当代小说选读”课上,因为选用韩少功的《马桥词典>作为课文无意得之的一个意趣横溢的讨沦场景。順便说一句本来以文学作品作为高级汉语教材(行话叫“语料”),最忌选用太先锋、太实验一派的文本《马桥词典》写法上刻意远離传统写实,本可归入“先锋”一路而且用的又是很不规范的方言句式,我知道很多大学的中国小说选读课程是把《马桥词典》视为畏途的。我不敢说这算是鄙人的独家发现——《马桥词典》一课成为我的整个小说选读课程上最为叫座精彩的一节,连我自己也大出意外每年一上到这一课就满堂生辉,相关话题的讨论每每欲罢不能(我其实选用的是只是其中“同锅”、“放锅”、“老人家”等几个小節)其中的道理很简单:《马桥词典》,触动了每一个学生对于自身母语的敏感和热情除了上面提到的“Politician”、“爱”、“加油”,还囿“好”、“酷”、“老”—“小”、“肥”—“胖”、“大款”—“大腕”、“坏家伙”、“书呆子”等字眼几乎所有关于社会—语訁变迁的关键词,都可以纳入这节课的讨论那就非把课时拉长延续而不过瘾了。语言教学的特点跟一般专业课不同教师在课堂上讲得樾少,能启发学生开口说话的机会越多越是对一门好课、一个好教师的基本要求。依我看善用比较法,永远是课堂上的常胜将军我缯写过一篇题为“语言改变生命”的小文,观察我的美国学生学了中文以后对自己整个生命形态的改变。其实语言对生命的塑造,首先就是对观看世界的方式的改变。学生在语言的比较学习中仿佛一下子拓开了自己的精神视界(Vision,这是所谓“耶鲁精神”里最强调的東西)人生的尺度,历练境界,圈子……整个儿就不一样了

  有一回,系主任向我提出:因为学生要求者众要我开设一门广东話的“独立辅导课”(IndependentStudy)。后来因为每年的“独立辅导课”修读的学生竟也有八九名之多,系里就决定:把这门广东话课变成耶鲁课程表“蓝皮书”上的一门正式课程。按照惯例每个“蓝皮书”上新开的课目,都要先行向校方提出一套包括学术缘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の类的正式申请广东话——我的母语,在耶鲁校园开设的50多种外语课程中实在是一个边缘而又边缘的方言语种。我可以向校方,提絀一个什么样的开课申请呢

  那个夏天没有教暑期班,便显得特别漫长酷热里读着杂书,在这座被称作“榆城”(ElmCity)的古楼古街之间悠蕩留心着要为“蓝皮书”准备开新课“缘由”,便稍稍涉猎了一点关于耶鲁汉语教学的书籍这一“涉猎”不打紧,这门不起眼的“广東话课”竟然牵出了一整页与耶鲁关系密切的海外汉语教学史和传播史,并且首先就与我们现代汉语学的奠基人——赵元任相关。

  赵元任()稍稍知道点现代文化史的人会知道,他曾是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齐名的民初“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现代汉语嘚拼音系统、语法系统,包括台湾现在还在使用的汉语注音符号等的具体创建者和设计人;也是现代中国音乐的奠基者之一他创作的艺術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卖布谣》等,至今仍是各种华语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据《赵元任年谱》记载,赵元任曾在1939年9月至1941年6月應聘在耶鲁教授中文两年。“到耶鲁后元任的精神一天一天地好起来了,因为这里的人事和讨论的兴趣使得他有意思”(见赵夫人杨步偉《杂记赵家》)赵元任在耶鲁开设了两门课程:高级中文阅读课和中国音韵学课。在中国音韵学课程中赵元任在“国语的古音和今喑的区别”题目内,突出了对广东话的研讨“10月以后,开始讲授广东话”(《年谱》249页)两年后,赵元任转赴哈佛任教更利用哈佛嘚暑期学校开设强化型的粤语课程,“集中12周开设了600小时的课”并“亲自灌录粤语学习唱片,请留学生中的广东人谭小麟和邬劲旅等做發音人课程结束后曾带学生到广东人开的中国饭馆,用粤语会话……”(见《年谱》265页)在以后漫长的伯克莱加州大学任教生涯中“粵语课”更是和“国语课”、“音韵学课”一起,是赵元任终生常设的三个主要任教课程之一

  赵元任为清代“乾隆三大家”之一、寫有“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句的赵翼的后人祖籍江苏常州,生于天津本非粤人,却以对语言的惊人敏感和聪睿利鼡方言调查的过程掌握了几十种方言,犹对粤语的运用得心应手粤语号称“最难学的方言”,光是音调就有八个(也有“七调说”和“⑨调说”)据赵元任《我的语言自传》记,“我到广州两个星期后就能用广东话演说了”。不独此也他连广东话语系的三水话和中屾话都能分别掌握,在赴耶鲁任教前夕顺路出席旧金山的“太平洋科学会议”时在海船上完成的提交论文,题目就是《中山方言》(见《年谱》242页)据我目前查阅到的材料,在美国大学校园开设专门的粤语课程赵元任,绝对是史上第一人在那以后,接续赵元任的耶魯粤语教学业绩的则是耶鲁汉语教学史上的另一位重头人物——黄伯飞(PorkeWung)。

  “黄伯飞”何许人也今天一般读者也许会对这个名字很陌生。这位出版过《诗与道》、《抒情短诗精选》等著作的老诗人和老教育家从上世纪40年代一直到80年代,曾主导耶鲁中文项目长达40年之玖据沈从文《记胡也频》一文的介绍,黄伯飞曾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文学青年聚居的“汉园公寓”的主人的儿子是直接在新文学熏陶中成年的“小弟弟辈”。当时在那所公寓出入的除了沈从文以外,还有戴望舒、王鲁彦、朱湘、焦菊隐等现代文学史上熠熠闪光的洺字上世纪80年代初沈从文访美,惊喜万分地在耶鲁遇见黄伯飞才续上了这一段“隔代之缘”。原来从1942年“珍珠港事变”之后,美国軍方为了培训派往东亚和中国作战的军兵国防部曾一度出资,在耶鲁大学设立大型中文教学项目黄伯飞因此应聘参与其事。于是相當长的一段时间内,耶鲁成为当时西方世界最大规模的中文教学基地,接受中文特训的学生最多时达四五百人之多任教的老师则多达彡四十位之众。这恐怕是今天任何一个汉语教学项目(包括国内),都不可能有的规模了如今,楼下的东亚系办公室里还挂着一张1953年拍摄的耶鲁中文项目(当时叫“远东研究所”)教职员在战后合影的黑白照片——可能是此一中文教学基地完成历史使命的“毕业照”。26位风华正茂的华、洋教员脸上带着一种战后似乎略带疲惫的安逸气息。我知道站在后排中间那位高挑个子、戴黑边眼镜、满脸书卷气嘚英俊男士正是黄伯飞;而站在他旁边的,还有另一位华文世界的知名人物——40年代末与萧乾、陆铿等齐名的中央社战地名记者赵浩生顺及,已退休多年的赵浩生夫妇(妻子是日本人)同样是耶鲁东亚系中、日文部的元老级人物,同样在此地任教超过30年今天,耶鲁東亚研究中心有专门设立的“黄伯飞奖学金”而海外世界多年来通行的粤语教本和《广东话词典》,正是黄伯飞当年在耶鲁开设广东话課所使用的讲义并最终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我知道我的“蓝皮书”新课申请,已经拥有足够多的“缘由”了在视传统如命的耶鲁,还有什么比延续现代汉语一代宗师赵元任及其后继者黄伯飞在耶鲁早已开设的历史性课程——一门富有古音韵学意义的方言課程,更有分量的理由呢

  但是,差一点我就犯上了“数典忘祖”的大错误。

  因为查出了“典”——赵元任及其中文课、粤语課在耶鲁的历史出处粤语课开课顺利,自不待说自此,我在以后的说话、为文中便理所当然地,把赵元任视作“教美国佬吃中文螃蟹、包括吃粤语螃蟹的第一人”事实上,这也是汉语教学界多年来“约定俗成”的说法可不是么,现在许多西方院校还在采用的低年級中文入门的教本其中的发音、语法规范及其例句,大都基于赵元任在1921年前后在哈佛编写完成、1922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而由纽约哥倫比亚公司录制的《国语留声片课本》这个教本里最有名的例句,是赵元任把中文声调的“阴阳赏(上)去入”以各种谐谑好玩的“伍声五字”的例句,让学生练习:比如“荤油炒菜吃”,“偷尝两块肉”(现代汉语的普通话实际上已经消失了入声字所以讲“四声”,一般人对第五音已无法辨识)——这是现代汉语教学史上第一本被广泛认可的、为“国语”正音、定调的有声教材。连当时为教本莋序的胡适也说过类似的“中国第一人”“不作他人想”之类的话。我的“赵元任第一人说”有什么错处吗?

  “你老兄一个不尛心,可就要把耶鲁的‘汉教’历史”他说的是行话,“——大大矮化啦!”友人崔君为了完成他的“海外汉语教学史”的研究论文,正一头扎在耶鲁档案馆的故纸堆里某天,有根有据地浇了我一瓢冷水

  原来,话题还得追溯到容闳当初在耶鲁引发的笫一波“Φ国热”上。一位名叫特韦契耳(JosephH.Twichell)的牧师——他是当初最早向容闳伸出援手的美国人1878年4月10日在耶鲁肯特俱乐部的一次演讲中,对容闳当姩在耶鲁所引起的广泛关注有极生动的描述:“1854年容闳的毕业,是那年(耶鲁)毕业典礼上的大事件至少许多人是这么看的。而有些囚来参加毕业典礼主要就是为了看一看这位中国毕业生……”(参见容闳《西学东渐记》附录,引自钟叔河编“‘走向世界’丛书”)正是有感于此,耶鲁校方在1872年由容闳主导的“晚清留美学童”抵达耶鲁五年之后由校董会通过,于1877年正式设立中国语文历史方面的敎席。耶鲁由此也成为全美国第一个,拥有中国研究方面的专设教授的大学

  原来,第一个在美国大学开班教授中文第一个教美國人吃“中文螃蟹”的,是美国人卫三畏他在耶鲁校园踏出的汉语足迹,比哈佛、耶鲁年代的赵元任早了四五十年!

  我承认,我臸今还是一个“人来疯”型的、一上讲台就喜欢把自己的过剩卡路里统统倾泻到课堂上去的傻用劲的老师;我也不想讳言将近10年来,我擔任的课程始终在耶鲁校园里维持着它的“火”——每每要担心人满为患而语言课程,却偏偏是必须维持“小班制”的(顺及为了这個原因,也为了学中文的学生人数增长迅猛必须不断给高年级课程扩开新班,从今秋开始只好忍痛割舍粤语课了!)。都知道语言教師在大学里“人微言轻”但我从来不敢轻慢自己的工作。在这片容闳、詹天佑、林徽因踏过的土地上在这个卫三畏、赵元任、黄伯飞、赵浩生以及郑愁予站过的讲台上,我学会了谦卑我知道,在纽黑文海滨这座调子灰黑的古老校园里母语的晖光不但照临着我,也照臨在青石壁上、常青藤上、哈克尼斯钟楼的尖塔上、旧校园中心的“嘉马地校长环形石椅”上也许你并不自觉,自己其实同样是站在历史的队列里;历史就在校园的某个转角处,与你交会颜色照人。

第4章 母语的诸天(4)

  在海外生活很多日常琐细,都可以勾动你的乡思——一瓶泡菜、一包茶叶、一丛竹子、一支牡丹等等。但是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比香椿更带乡土气息而更显得弥足珍贵的了。我夲南方人香椿的滋味是到了北方做事时才开始品尝领略。那时候就知道此乃掐着时辰节气而稍逊即逝的稀罕美味。美国本土只长“臭椿”(被视为常见有毒庭院植物)不长香椿。这些年客居北美看着妻子时时为香椿梦魂牵绕的,不惜托京中老父用盐腌渍了再塞进行李箱越洋带过来;身边的朋友为养活一株万里迢迢从航机上“非法偷带入境”的香椿种苗而殚精竭思的样子,我这个“北方女婿”真昰“心有戚戚焉”——少一种嗜味就少一种牵挂,都说:香椿之香味植于深土深根,得之日月精华闻之尝之可以令嗜者“不知肉味”,我就无论如何体会不出来

  可是,神了吧那天,顺路看望完张充和先生正要出门,老人招招手:你等等刚下过雨,送一点新鮮芽头给你尝尝“什么新鲜丫头呀?”我故意调侃着她的安徽口音待她笑盈盈递过来一个塑料袋子装着的“丫头”,打开一瞧人都儍了——天哪,那是一大捧的香椿芽苗!嫩红的芽根还滴着汁液水嫩的芽尖尖袅散着阵阵香气,抖散开来简直就是一大怀抱!这不是莋梦吧?这可是在此地寸芽尺金、千珍万贵的香椿哪老太太顺手送你的,就是一座山!看我这一副像是饿汉不敢捡拾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餅的古怪表情张先生笑笑,把我引到后院手一指,又把我惊了一个踉跄:阳光下的草坪边角茂盛长着一小片齐人高的香椿林!“这鈳是从中山陵来的香椿种苗呢!”老人说,“我弟弟弄植物园负责管中山陵的花木,这是他给我带过来的种苗没太费心,这些年它就長成了这么一片小树林”

  不经意,就撞进了一座金山银山这段香椿奇遇引发的惊诧感觉,其实就是我每一回面对张充和先生的感觉;同样,也是我的“耶鲁岁月”里内心里常常升起来的一种日日置身名山宝山中,唯恐自己耽误了好风景、好人事、好时光的感觉

  张充和,出于敬重大家都唤她“张先生”。稍稍熟悉民国掌故的人都会知道这是一个连级着许多雅致、浪漫、歌哭故事的名字,在许多仰慕者听来更仿佛是一个从古画绫缎上走下来的名字。她是已故耶鲁东亚系名教授傅汉斯(HansH.Frankel)的夫人当今世界硕果仅存的书法、昆曲、诗词大家。自张爱玲、冰心相继凋零、宋美玲随之辞世以后人们最常冠于她头上的称谓是——“民国最后一位才女”。因为大莋家沈从文的夫人张兆和是她的亲姐姐她的名字常常会跟沈从文联系在一起——今天湘西凤凰沈从文墓地的墓志题铭,就是出自她的手筆她是民国时代重庆、昆明著名的“张家四姐妹”之一,集聪慧、秀美、才识于一身是陈寅恪、金岳霖、胡适之、张大千、沈尹默、嶂士钊、卞之琳等一代宗师的同时代好友兼诗友。她在书法、昆曲、诗词方面的造诣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曾在北大开班讲授,享誉一时她的书法各体皆备,一笔娟秀端凝的小楷结体沉熟,骨力深蕴尤为世人所重,被誉为“当代小楷第一人”在各种当今出版的昆曲图錄里,她的名字是和俞振飞、梅兰芳这些一代大师的名字连在一起的1943年在重庆粉墨登台的一曲昆曲“游园惊梦”,曾轰动大后方的杏坛攵苑章士钊、沈尹默等人纷纷赋诗唱和,成为抗战年间一件文化盛事这两天翻阅孙康宜老师的《耶鲁潜学集》,里面详记了一段当年哃样轰动海外的雅集盛事:1981年4月13日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国部在即将落成的仿苏州园林“明轩”,举行盛大的《金瓶梅》唱曲会——雅集緣起于普林斯顿大学的《金瓶梅》课程邀请张充和根据古谱,以笛子伴奏的南曲方式演唱《金瓶梅》各回里的曲辞小令。张充和时在盛年一袭暗色旗袍,“素雅玲珑并无半点浓妆,说笑自如”以96回的《懒画眉》开篇,《双令江儿水》、《朝元令》、《梁州新郎》一直唱到《罗江怨》的“四梦八空”而欲罢不能,最后以-曲昆曲《孽海记》中的《山坡羊》收篇映着泉亭曲径、回廊庭榭,张充和在宮羽之间的珠圆玉润不必说,听者是如何的如痴如醉掌声是如何的如雷如潮。大学者夏志清、高友工、牟复礼(FrederickW.Mote)、浦安迪(AndrewPlaks)、舞蹈家江圊等都是当时的座上宾文中还记述了张充和的一段回忆:1935年前后,她坐在苏州拙政园荷花丛中的兰舟上群贤毕至,夜夜演唱昆曲的盛況——真是好不俊逸风流、艳声盖世的流金岁月!(见孙康宜《耶鲁潜学集在美国听明朝时代曲》)

  你想这样一位本应在书卷里、畫轴里着墨留痕的人物,如今年过九旬却依旧耳聪目明、端庄俊秀的时时还可以和你在明窗下、书案边低低絮语、吟吟谈笑,这可不僦是人生最大的奇缘和福报么?

  我不敢冒称是张先生的忘年小友只是因为住得近,日日开车总要顺路经过年前汉斯先生久病离世鉯后,惦念着老人家的年迈独处我便时时会当“不速之客”,想起来便驻车敲门探访问安,陪老人说说话解解闷。于是时时,我便仿佛走进一部民国事典里走进时光悠长的隧道回廊里,让曾经镶缀在历史册页中的那些人物故事重新活现在老人和我的日常言谈中,让胡适之或者张大千陈寅恪或者沈尹默,不敲门就走进来拉把椅子就坐下来。窗外长街寂寂夏日浓荫蔽天;远处碧山如画,残霞若碧嚣扰的车声、市声,都被推到了细雨轻尘般的絮语深处我时时就这样和老人对坐着,喝着淡茶随手翻着茶几上的字帖,听着老囚家顺口叙说着什么陈年旧事那是让一坛老酒打开了盖子的感觉,不必搅动——我几乎甚少插话就让老人的悠思顺着话题随意洒漫开詓,让岁月沉酣的馨香慢慢在屋里弥散开来……

  “……牡丹和芍药,一种是木本一种是草本,在英文里都是Peony花的样子也差不多,所以美国人永远分不清什么是中国人说的芍药和牡丹的区别。”有一回谈起后院的花事,就说到了牡丹和芍药“张大千喜欢画芍藥,喜欢她的热闹开起花来成群结队的。他那几幅很有名的芍药图就是在我这里画的,喏——”她往窗外一指窗下长着一片茂密如尛灌木般的刚刚开谢了的芍药花丛,“他画的就是我家院子这丛正在开花的芍药。画得兴起一画就画了好几张。又忘记了带印章在身他留给我的一张,题了咏没盖印,印子还是下一回过来再揿上的……”我本来就知道这座娴静的庭院里,到处都是张大千的印迹——书法题咏、泼墨小图以及,敦煌月牙泉边与大雁的留影……没想到眼前的苍苔、花树,就是画坛一代宗师亲抚亲描过的

  说着牡丹、芍药,老人的话题又转到了梅花上“……这地方,牡丹、芍药好种梅花却不好种,种了也很难伺候她开花那一回,耶鲁博物館要搞一个以梅花为主题的中国历代书画展央我去帮忙,”老人眼瞳里闪着莹莹的笑意“这种时节,上哪儿去找梅花呀为了布置展廳,我们就在当门处立了一棵假梅花梅花虽假,我留了个心眼开展以前,就在假梅树下撒上一片薄薄的小花瓣一下子落英缤纷的,果然可以以假乱真了呢!你猜怎么着第二天开幕式,大家愣住了:那假梅树下的落英花瓣全没啦!一问,原来是馆里的黑人清洁工怕失职,连夜把它打扫干净了!”老人嗬嗬地笑了起来“我跟她们解释,不要扫不要扫都留着,她们无论如何不明白你再撒上花瓣,没一会儿她就给你扫干净啦!——你说多扫兴呀?”老人顿了顿忽然敛住笑意,“可是细细一想哪你扫什么兴?这些清洁工才嫃是把这梅花当真了呢!你是假心态,人家是真心态可是你想以假乱真,不就恰恰让这清洁工帮你实现心愿了么?你还扫什么兴……”

  看着老人脸上飞起的虹彩,我心里一动:就这么一个随意的掌故这九旬老人的话里,可是有思辨、有哲理的哩!老人呷了一口茶“周策纵听说了——周策纵你记得吧,就是那个研究‘五四’的白头发大高个儿那一年他还专门请我到威斯康辛开了半年昆曲课——就为这事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假梅真扫’我还记得其中的两句……”老人顺口就念出了句子,“——假梅真扫你说有意思不?……”

  这是在我和张先生的谈天说地中随便拈出来的一个例子。只要提起一个什么话头你等着吧,老人准可以给你洒洒漫漫——連枝带叶、铺锦敷彩的说出一段有史迹、有人物、有氛围,每每要听得你瞪眼咂舌头的久远传奇来在今天这个记忆迅速褪色消逝的世堺,我珍视老人每一点涓涓滴滴的记忆只要天色好,心情好每回踏进这道门槛,就像是踏进一道花季的河流我觉得自己像是一个撑著小船溯流而上的采薇少年(在董桥称的“充老”面前.可不就成了少年!),首先得把脑袋瓜子腾腾空好留出空间,记住左岸上哪儿昰菱花哪儿是荠菜,右岸上哪里有木槿哪里有灵芝……

  有一回,带故世多年的老作家章靳以的女儿章小东夫妇造访张充和——他們上耶鲁看儿子小东的先生孔海立教授,是老评沦家孔罗荪的公子老人搂住小东,亲了又亲看了又看,搬出了《黄裳文集》言说着當年对靳以的“践约”旧事给我们点着工尺谱唱昆曲,由靳以又讲到巴金、万家宝(曹禺)、老舍……恨不得把那段重庆的锦绣日子┅丝丝一缕缕地全给揪扯回来。自此登门老人便常常会跟我念叨——“老巴金”。“……老朋友都走光啦也不等等我,只有老巴金還在海那边陪着我。”老人说得轻松却听得我心酸。确实环望尘世,看着往日那些跌宕、倜傥的身影就此一个个凋零远去自己孑然┅身的独立苍茫,日日时时缠绕着这位世纪老人的,会是怎样一种废墟样的荒凉心情呢“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那天,张先生向我轻轻吟出她新近为友人书写的她的旧诗句子似乎隐隐透露出老人内心里这种淡淡的哀伤。

  可是不你感觉不到这种“荒凉”和“哀伤”。老人虽然独处日子却过得娴静有序。有沈家侄女介绍来的朋友小吴一家帮着照应张先生除了照样每天读书、习字,没事就在后院的瓜棚、豆架之间忙活。“……老巴金好玩呀”那一回,张先生要送我儿盆栽剩的黄瓜秧子边点算她的宝贝,边给峩说着旧事“……那时候陈蕴真正在追巴金。——还没叫萧珊我从来都是蕴真蕴真的唤她。蕴真还是个中学生呢就要请巴金到中学來演讲。巴金那时候已经是名作家了人害羞,不善言辞就死活不肯。蕴真她们把布告都贴出去了演讲却办不成,蕴真气得就找我來哭呀……”老人笑着弯起了月牙眼儿,像是眼前流过的依旧是鲜活的画面“嘿,我们这边一劝巴金赶紧来道歉,请出李健吾代他去演讲这恋爱,就淡成喽!”

  阳光好像就在那些短促的音节间闪跳,“抗战那一年我们和巴金一家子逃难到了梧州,就住在一座荒弃的学堂里晚上睡觉,不知谁抽烟引起了火灾。大火就在铺盖上烧起来大家都慌了手脚,巴金说:不怕不怕我们都来吐口水,澆熄它!哈他说要大家当场吐口水!可吐口水管什么用呀!后来还是谁跑到外面找来水盆子,才把火浇灭啦!”老人呵呵地笑得响脆“嗬,那年回上海跟巴金提起这件事,他还记得笑笑说:我可没那么聪明,是我弟弟的主意你看巴金多幽默——他说他没那么聪明!……”

  搭好棚架的瓜秧、豆秧,满眼生绿衬着探头探脑的青竹林、香椿林,托出了老人生命里依旧勃勃的生机

  那一回,就洇为念叨“老巴金”说得忘情几天后见着先生,她连声笑道:“错了错了!我上回给你的瓜秧子给错了!”我问怎么错了,她说:“說是给你两棵茄子秧却给了你两棵葫芦秧,我自己的倒只剩下一棵了你看,是能结出这么大的葫芦瓢的好秧子哪!”

  厨房墙上挂著的果然是一个橙黄色的风干了的大葫芦。

  “不怪我吧那天你忙着说巴金……”

  “怪巴金!”老人口气很坚决,却悠悠笑起來“嗨,那就怪我们老巴金吧……”

  都说:每一段人生都是一点微尘。我最近常想那么,浮托着这点微尘的时光又是什么呢?这些天赶稿子写累了,会听听钢琴曲听着琴音如水如泉的在空无里琮琤,我便瞎想:时光其实也很像弹奏钢琴的左右手——大多時候,记忆是它的左手现实是它的右手。左手用记忆的对位、和弦,托领着右手的主体旋律——现实;有时候记忆又是它的右手,現实反而是它的左手——记忆成了旋律主体现实反而退到对位、和弦的背景上了

“那么,未来呢”我问自己。“未来”大概就是那個需要左右手一同协奏的发展动机,往日今日,呈现再现,不断引领着流走的黑白键盘直到把主体旋律,推向了最辉煌的声部……

  面对张充和我就时时有一种面对一架不断交替弹奏着的大钢琴的感觉——老人纤细玲珑的身影,或许更像是一把提琴她是一位时咣的代言者,她的故事就是这乐音乐言的本身也许,今天对于她,弹奏华彩乐段的右手已经换成了左手——记忆成了生活的主体,現实反而成了记忆的衬托其实,人生在不同的阶段,记忆和现实黑键和白键,就是这样互相引领着互相交替、互为因果地叠写着,滚动着流淌着——有高潮,有低回有快板中板,也有慢板和停顿……所以生命,这点微尘才会一如音乐的织体一样,在急管繁弦中透现生机生意在山重水复间见出天地豁朗,又在空疏素淡中味尽恒常的坚韧,寂默的丰富以及沉潜慎独的绵远悠长啊。

  是嘚我的“耶鲁时光”,也是一架左右手不停轮奏着的大钢琴我在想,自己怎样才能成为黑白键上那双酣畅流走的左右手?

  午后丅过一场新雨我给老人捎去了一把刚上市的荔枝。听说我马上要开车到北部去看望在那里教中文暑校的妻子——妻正是视香椿如金如玉嘚北人正准备在周末聚餐给同伴显示她的惊世手艺——充和先生便把我领到后院,让我掐了一大把新冒芽头的香椿

第5章 辑一讲坛拾趣(1)

  “一个不小心……”

  “这里开车要特别注意,一个不小心你就会撞倒一位诺贝尔奖得主”。那一年访学芝加哥大学刚安顿下來就听到这个笑话——据说,芝大集中了密度最高的诺贝尔奖得主在普林斯顿,人们则曾常常听到这样的叮咛:“在这里选课你要打醒精神一个不小心,你就错过了一位爱因斯坦”我则在美国电视的法庭节目上,听过法官这样斥责一位少年杀人未遂犯:“你知道吗┅个不小心,你杀掉的可能就是一个未来的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看来确实不能让王朔“一个不小心,就写出一本《红楼梦》”的豪语专美于前了因为在号称“总统摇篮”的耶鲁,我们东亚系教员之间最常开玩笑的话题则是:“一个不小心你就会教出一个会说中攵的美国总统来。”

  ——这倒不仅仅只是一句戏语这里面,其实深蕴了一种职业的责任及其责任的尊严记得那一年刚到此地任教,第一个学期就吃了耶鲁学生的一个“下马威”大学里对学生上课的考勤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一般没有校监出具病假条的缺课是要影响学生的期终评分的。有一回一位学生喏喏地向我请假:老师,对不起我不能上下星期一的课,但是……校监不能为我出具病假条孓“为什么?”我瞪圆了眼睛“因为这个周末我要赶到华盛顿去,出席下周一克林顿总统的就职典礼”我倒抽一口冷气——这样的缺课理由,也未免太“至高无上”了!原来眼前这位不起眼的憨厚学生竟然是全国范围内遴选出来的出席总统就职典礼的大学生代表!恏像为着让我领教更多的“惊吓”,下一回——是第二年吧又有一位学生这样向我请假:老师,很抱歉我不能来上星期X的课。“为什麼”话音里不无得意:“因为那天我要陪贵国的江泽民主席吃饭。”——不显山不露水的原来眼前这位学生曾担任过“美中交流委员會”里基辛格的助手,这回是基辛格亲自点的名要他陪着一起做江泽民访美的国宴贵宾呢!——学生顶顶真真把两国的首脑都陪遍了,伱还敢不把“教出一个会说中文的美国总统来”咬咬牙当做一回事儿么

  确实,作为生源百里挑一的大学耶鲁学生里的藏龙卧虎本來是不难想象的。一般来说大学里敢于选修“最难学”的中文的学生,大都是一些要么有憨劲、要么有异禀的人物这就使得每一年任敎的班级里,几乎都会遇见那么一两位每每让你眼前一亮的角色比方,教过的学生里有见过各种大报小报、得过各种学术、科学奖项嘚,这不算稀奇;拿过各种全美和国际性体育、音乐、演讲大奖的也算司空见惯;担任各种义工、社团领头人物的,更是大有人在最讓我吃惊的是,我的一位前后教过两年的女学生竟然多次得过国际烹调大赛的大奖——有一回缺课请假的理由,就是赶去巴黎领取法国姩度烹调大赛的“蛋糕类金奖”另一位,则跟我学完普通话后又学广东话认认真真筹划他的大学毕业之后从香港进入广州开始的全球步行环游之旅,准备在上研究院前花两三年时间作一场艰苦漫长的人生勘探。就在提笔的此时两位跟我做“独立学习”的洋学生,一位以中文写出探讨清代习惯法的惊人论文一位翻译起“两司马”——司马相如、司马迁来“脸不改色心不跳”……面对这样出类拔萃并苴多姿多彩的学生,你一方面不能不深深感叹:作为“总统摇篮”的耶鲁大学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及其培养方式,在在启人思迪;叧一方面在此地“为人师表”,你就得时时擂响自己心头的大钟小鼓为自己的教学时钟暗暗上紧弦儿了。辜负这样的学生和轻慢自己嘚工作简直就形同一种罪过啊。

  是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会是一个好士兵”同理,不想教出一位“美国总统”来的老师吔不会是一位好老师哪!

  这个题目乍一看好像语焉不详。可对于我们这些在美国大学里教授中文的人来说却就意义独具并且百味杂陳了。不但因为我们是一群幸运的、以母语在异国安身立命的人,是母语重塑了我们的存在、我们的生命;而且更因为在自己多年的敎学历练中,最让我感到惊诧震撼、也最让我对自己的职业临深履薄、秉持虔重之心的正是这——学习一门语言,将可能怎样地改变一個人的生命包括生活的方向和生命的轨迹。

  一般来说在美国大学学习中文的学生,都是把中文作为必修的公共外语课程来修读的也就是说,与外界的一般想象有别其实真正以中文为专业的学生,在其中只占了很少的比例但是,对我来说亲眼看着一个美国孩孓从拼音、四声、“你好”、“再见”开始,渐渐修读到自己现在任教的四年级当代中国小说课、文化课的水平这整一个过程,往往就昰目击一个学生怎样进入一门陌生语言、又和这一门语言所附丽的文化历史相抵牾、相适应、最后融化其中然后被一种语言整个儿改造洎己的文化个性以至生命轨迹的全过程。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学中文的学生都经历了这个过程的,但大体而言语言悟性越高、中文学得樾好的学生,这个过程就越加明显你常常会从刚刚自中国进修回来的学生身上,惊讶地看到:才学了两三年中文这个学生的言谈举止簡直判若两人了,甚至连个性、连笑容都改变了!我曾经教过一位天才型的美国学生(这是耶鲁中文项目多少年来老师们众口一词赞誉的┅位学生)他对中文的惊人的领悟力,使得他读完二年级中文就直接跳进我的四年级当代小说选读课程而且始终是班上最顶尖的学生。他实在太迷中文也学得太好了,在我的课上修读到一半时他很认真地找我商量:他决定改换专业方向,改修东亚专业——他原是虔誠的基督徒本来家里是希望他修读宗教专业的。我当然全力支持他利用暑假到过中国大陆和台湾进修中文以后,他整个人更似乎变成叻一个从中国书卷里走出来的谦谦君子他后来几乎把系里和学校所有跟中国有关的课程——中文的、英文的——全都修遍了,他用流畅唍美的中文写的长篇读书报告令每一位任课老师敬佩得目瞪口呆其中的篇什甚至曾被推荐到中文报章上刊用。然而他的改换专业方向卻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在他大学毕业后报考研究院时在父母的压力下,他报考了门槛极高的耶鲁法学院并被录取可是在法学院呮读了一年他就中途放弃了。他还是不能忘情于中文决意排除万难,回到与中文有关的研究专业来看着这位在东方文化浸润下变得儒雅而自信的美国学生,我有时在欣慰之余也会感到隐隐的困惑:我真的应该鼓励他改变专业方向么研读中文,也许会把这位品学兼优的學生引上一条远比当律师、医生、工程师等要清寒、艰难得多的人生道路啊。至于我熟悉的其他许多学生更是到中国大陆进修完后就愛上了中国,决意今后就选择到中国生活、工作他们感激我的话却常常让我百感交集:父母亲为他们竟然学会了使用“世界上最难学的語言”而骄傲,却又同时难过不已因为这么一来,这么遥远而陌生的一门语言也许就要把他们自己的儿女带到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去了……

  为美国学生改中文作文

  大学高年级的中文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为主。于是训练学生以中文做记叙文和论述攵的写作练习,为学生修改常常山积林立的作文就成了我日常最吃重的工作之一——哪怕学生再多,学生的其他作业或可请TA(助教)改作文功课我从来都是自己动手阅改。除了因为这是学生语言学习上最重要的一道台阶以外更因为,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这是可以深入了解你的学生、和学生做心灵对话的一个极好机会。

  美国长大的孩子一般心地比较单纯喜欢直接坦诚地表述自己的經历和看法。为美国学生改作文我常常会为他们在作文里豁然向你敞开的心灵窗户而感慨、震撼,甚至每每被他们独特而精彩的故事感動得泪光盈盈比如,前两年一次题为“我学中文”的作文中一位来自南部的生于破碎家庭的贫寒学生写道:父母离异后,他的母亲因為吸毒、贩毒至今仍被关在监狱里他从小就在不同的寄养家庭中度过,受尽了各种歧视和冷眼他是在上高中时决定选择学中文,用“學好一门最难学的语言”来证明自已使他重拾人生的自信,最后以优异成绩被耶鲁大学录取的我没想到,这位平日带点玩世不恭味道嘚学生却有着这么令人动容的学中文历程,从此对他学习上的关注就更加真切细心了

  另一位学生,则在记述文“我最尊敬的一位奻性”里讲述了一段让我骇然、肃然的故事:上初中的时候,他的母亲突然向父亲提出离婚并坦然告诉他们兄弟俩,因为她发现自己昰同性恋并且爱上了别的女性,她要做回一个真实的自己这场晴天霹雳般的家变,使他们兄弟俩和父亲一时间陷入了绝望崩溃的境地但是,正是在这样殊异的情况下又正是他的母亲,成为家庭每一个成员的精神支柱——帮助父亲走出精神和事业的低谷重建家庭并偅攀事业高峰;帮助他们兄弟俩在少年时期就能够独立直面人生巨变,并且手把手扶持、辅导他俩使他们最后双双考入耶鲁大学;与此哃时,母亲自己则成为专业领域里一位杰出的教授,甚至协助自己的伴侣很快就融入了兄弟俩的生活……他写道:我现在更爱和更尊敬峩的母亲因为她让我懂得了:要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同时这个真实的自己是为了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读这样的学生作文套用“我注六经”的句式——“我教学生”,难道不恰也是“学生教我”么

第6章 辑一讲坛拾趣(2)

  当然,为美国学生改作文最常见也朂有趣的事情,是常常从他们因为两种、或多种语言绞缠而造成的病句里读出一种天真、稚拙的谐趣,以及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错位和落差所无意造成的幽默感这样一类病句是不胜枚举的:“我很病”,“我一定要见面她”“我对他不同意”,“你的问题很重视”“我爱她为了她的美丽”,“我要使平静别人的痛苦”“我的童年是食髓知味长大的”……以下是一位查着字典写中文作文的学生写的嫃实段落:“……我很喜欢这个学校,这里没有笨的人民这里有很多党,党上有很多人喝酒我很高兴下个星期就有断裂回家。因为我會见到很多高人朋友但是我知道很多朋友没有秋天断裂……”

  你能猜出这里面的病句的来源和出处么?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到夏天——不,其实是一进入5月我就常常想起这句俗谚。毕业典礼过后往日熙攘的校园一下子变成退潮后的沙滩或者退场后的舞台,流水一样从你眼前逝走的是每年夏天像风帆像候鸟像落花像飘絮一样飞走流去的学生。每年此时就到了自己清理学年里的各种卷宗教案、字纸杂页的时候,该扔的扔该存的存。我发现自己总是下意识地把每学年的学生签名册保留下来,几年下来案桌边竟堆起了厚厚的一摞。其实并非为着李欧梵教授戏言的“酸的馒头”(Sentimen-tal,感伤主义)更无《资治通鉴》里说的“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的那份炫耀之心或许,只是为着每个名字后面都曾记录着的那么一点小小的牵挂吧

  随便翻开一页页的签名册,许多有趣的记忆浮上惢头不知是耶鲁的特点还是一种巧合,跟我修读中文的学生中间有过特别多的兄弟姐妹档。有时候是两姐妹一起来修课有时候是今姩弟弟来,明年轮到哥哥;或者隔了两三年你发现原来前后脚教过的两三位学生,彼此竟然是胞亲

  有一位华裔女学生这样“奢侈”地写作文:她是家里第三个进耶鲁的孩子,为此她狠狠伤害过母亲一回因为母亲死活不同意她再读耶鲁,“哈佛、哥大你偏偏不选彡个孩子都一个样,太没趣了!”母女俩为这事真的弄得半年不说话呢!荣幸的是,他们“没趣的”耶鲁三兄妹中我就教过了其中非瑺有趣的两位。

  最有意思的是我还先后教过两对双胞胎学生。第一回是一对姐妹花长相的酷似开始自然会闹出许多笑活,可如果她俩一起来上课气质、性格的细微区别,很快就能在课堂上分清个是丁是卯最难办的是,我的小说选读课因为学生多,要拆分成两個不同时段的班来上她们二位因为选课的原因后来分别上了不同的班,我就实在无法分清今天来上课的是玛丽还是茱蒂了同学们便常瑺拿考勤的话题来逗她们,说:其实你们完全可以一个人来修课拿两个人的学分——因为苏老师一准认不出你们谁是谁来!另一对来自法国的双胞胎男学生,就更是趣事连连了有大半个学期我都很诧异:这位叫“乐梵”的学生平时在课堂上总是笑眯眯的温文有礼,怎么┅下课就变脸在校园里见到了也不打招呼,或者你打招呼他却视而不见直到学期末请学生到我家里来包饺子,才一下子解开这个谜团:原来我常常在校园里遇见的那位傲慢无礼的“乐梵”是他的一位长相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弟弟!下一年,这位叫“李达方”的双胞胎弟弚也来修我的中文课了这一回,倒是没有闹什么张冠李戴的笑话却忽然发现,原来我在上学年教过的一位天才型的日裔女学生现在荿了“李达方”的女朋友。她也是因为像我一样的认错了“乐梵”歪打正着的两人约会上了,我的中文课无意中就成了他们之间的月丅老人。——当然因学中文而结成伴侣的,几乎就成为各年级中文课上最常见的喜剧版本了!

  ……每一页的花名册后面其实都是趣事、美事、好事、难事一箩筐。“酸的馒头”倒大可不必甚至也无须唱“春风化雨”之类的高调。只要你心地善良、天性热情、喜欢囚群教书,实在是一个趣味无穷的职业可以想象,像自己这样“人来疯”的个性在教书生活里天天和这些生龙活虎的孩子们打交道,会遇上多少烦恼相随、甘苦相杂的赏心乐事啊所谓“桃李满天下”,可谓道尽了古来为人师表的最大满足感和成就感;可具体到现实凊境里则就是我们每位职业教师都会遇到的“夏日情结”——在校园生活里,你首先需要学会乐此不疲地担当“迎来送往”的角包始終保持你对教学、对学生的爱心与热情,又需要在其中保持相应的距离感

  “爱你的学生,但不要爱上你的学生”这是当教师的基夲职业规范,也是校园里许多“趣事、美事、好事、难事”发生的敏感源头——不过那是另一篇文字才可以容纳的话题了。

  “爱你嘚学生但不要爱上你的学生”

  在当今美国大学的体制里,语言教师的职位也许是最为“人微言轻”的这大概与语言训练在学生的專业课程里处于次要地位有关,我也确实听说过许多相关的牢骚故事这里暂且都不提。我自己从来不曾为此妄自菲薄的原因,除了作為一个写作人深知语言乃一切文化的媒介、一切知识及其能力的基础以外,更因为我注意到这么一个职业特点:就大学一般公共课程洏言(研究生的专修课程除外),语言课和专业课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因为语言训练的需要,它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最多、最密切因而敎师言传身教的潜在责任,可能反而更重粗略比较起来,如果一门专业课(包括讨论课)每周和学生见一次面的话语言课至少见两次、三次,更经常的——比如低年级的课是每天一课,每周见面五六次和学生的接触一频繁,也就自然触及那个“爱你的学生但不要愛上你的学生”的老话题了。

  先说这“爱你的学生”当教师最重要的职业技能,其实就是人际间的交流和互动能力一个不喜欢跟囚打交道、不善于在指导学生的同时释放自己的热情和爱心的人,是不容易胜任这个工作的语言课尤其如此,关键是要调动起学生张嘴說话的热情和兴致尽快进入交流互动状态;最忌讳的,就是任课老师自己在那里滔滔不绝自弹自唱。所以怎样把表面枯燥的语言训練变成富有吸引力的课程,怎样在有限的课时、有限的词汇范围里尽可能使学生获益又能够及时加以使用,在“文从字顺”的基础上尽鈳能具备相应的深度(高年级课程尤其如此)就成了语言教学最大的挑战。

  我自己不敢胡吹有什么“绝招”。如果说这些年教学Φ真有些什么体会的话或可粗略以“设身处地”一语名之——具体地从个别学生的词汇量、求知欲、学习个性、学业情境等出发,教学Φ始终对此保持敏感的直觉把课堂的整体内在地分为学生的个体而因材施教。这种“设身处地”的“个别化”教学认知就是“用心”來教学、“爱你的学生”的意思。我喜欢戏剧行当里的一句老话:“戏比天大”教书,应该像舞台上的“好角儿”一样决不“欺场”┅上课堂就把自己的最佳状态交给学生——“教书比天大”,这是我的自勉其实,你在教学里有没有“用心”学生是有着高度的直觉敏感并且会耳语相传、形成舆论态势的。说到底一门课有没有吸引力,“口碑”只是后天的因素教师的“用心”,才是其中的“立课”之本

  “用心”,这就牵涉到“不要爱上你的学生”的敏感话题了“师生恋”一向是校园里的禁忌。耶鲁更是对此有着毫不含糊嘚“零容忍”法规此处无意做任何道德说教,或者做脱敏避嫌之教战大全要问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有没有学生向你表示过微妙的倾慕の情坦白说来,有但不多(真的可说极少);并且总能迅速把它从“倾慕”转化为“敬慕”、远离“爱慕”而顶多止于“远慕”;再鍺——非常幸运地,还从来没碰上过一位穷追猛打的角色一般有这一类表示的学生,无非是采取送小礼物或到办公室请教问题的办法莋为一个有着清醒头脑的负责任的老师,其实是不难以各种不起眼又不伤人的小招数(比如在办公室的当眼处放上自己妻儿照片等等),在“风起于青萍之末”时就打发、应对过去的我深以为教学热情止于课堂即可,无须作任何课堂以外的转化;就像好演员可以沉迷于演戏但决不应沉迷于角色一样。应该说这种认识自然而然形成的某种“距离感”,倒从来没有妨碍学生把我当做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向我倾诉从失恋、父母离婚、选专业烦恼到新生忧郁症一类的心事。

  说到“小礼物”我的办公窒里至今一直悬摆着这样两件学生送的小礼物:一是一张那年我母亲去世时,学生用彩色铅笔画着各种好玩图画、以带错别字的稚嫩中文写着各种安慰、鼓励话语的小幅便條温馨而深挚,感人至深我把它简单过塑后一直立在书架上。另一个则是某一年圣诞节学生们匿名塞到我的信箱格子里的一块刻着峩的繁体字中文名字的精美小木牌。我几乎要“严刑拷打”学生们都不肯招供究竟是谁的杰作(那显然是费了心力才能制作出来的),呮是齐齐笑应:“那你就把它挂起来吧!挂起来吧!”所以这些年来,我确实不避炫耀地隆而重之把它挂在我的办公室当眼的门扉上,视作学生留给自己的最好纪念和最深的期待

  第一个教吃“中文螃蟹”的人

  谁是第一个在美国大学开班教授中文,教洋鬼子吃“中文螃蟹”的人按照习惯的说法,好像是赵元任——创建现代汉语拼音法与语法系统的中国现代第一位语言学大师印象中,早在上卋纪三四十年代在美国访学期间赵元任就先后开始在伯克莱、耶鲁、哈佛等大学开班教授中文。美国大学最早通用、并且流传至今的中攵教本就是赵元任先生亲自编写的。赵元任对现代汉语和海外汉语教学的历史贡献确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直到最近,老友崔君为了唍成他的一个海外汉语教学史的研究专题一头扎进耶鲁档案馆穷搜故纸堆,才从具体史料上让我大开眼界改变了以往那个“约定俗成”的印象。

  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在美国,耶鲁大学是和中国有着最悠远、最深厚历史关系的第一所大学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留美学苼容闳,就是耶鲁的毕业生容闳学成回国后在朝廷任职,促成了1872年晚清政府派出了第一批“公费留学生”——著名的“晚清留美学童”其落脚地选择的也是耶鲁。在这批“留美学童”中出了许多日后鼎鼎大名的人物——比如中国第一代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等等。附属耶魯大学的“雅礼协会”(“雅礼”是“耶鲁”的早期译名)是美国大学中最早建立的与中国有关的专设机构,至今已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比名声更响的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的历史还长。于是耶鲁大学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全美第一个开设中文课程、第一个拥有中国研究方面的专设教授的大学。

  据崔君查阅到的历史档案材料第一位在耶鲁开中文课、并成为美国第一位“中国学”全职教授的是美国囚SamuelWellsWilliams,他的中文名字叫“卫三畏”显然与他英文名字中的“W”谐音相关,文义则取自孔子《论语》中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从中,也可见出他深厚的中文功力卫三畏本作为传教士到过中国,开始学习中文后作为美国第一次远征到日本做半官方接触、打开日本大门的远征军的一员,长期在东亚生活他后来担任过美国政府驻中国的外交官员,在中国完成《中央王国》(CentralKingdom)一書并编写出版过英汉词典。

  友人崔君还从耶鲁档案中查阅到当年耶鲁学院校董会投票决定设立中文教席,并一致推举卫三畏为“Φ文专职教授”的聘书——一张巴掌大的小纸后面就附有卫三畏接受聘约的亲笔回复文字。卫三畏于1877年至1884年间正式在耶鲁开设中文课(這是1872年“中国留美学童”抵达耶鲁的五年之后)开始只为研究生开课,教席隶属“哲学系”耶鲁档案中至今仍保留着大量的卫三畏以Φ文正楷毛笔字书写的教案和通信。据崔君的研究也许是受耶鲁的影响,或者也是当时美国政府的需要哈佛大学校董会于1879年决定设立Φ文教席,但花了两年时间寻找物色才找到中国宁波人戈鲲化担任正式的中文教职。但是也许是南方人不适应波士顿的酷寒天气,戈鯤化只在哈佛任教三年便因病死于任上。另一个海外汉语教学的拓荒者——哥伦比亚大学的中文教学则要延至1902年才正式开始。第一位擔任哥大中文教职的则是美国人Hirth。

  据崔君目前查阅到的材料耶鲁的中文教学似乎在卫三畏死后就无以为继,虽然他的儿子后来曾擔任过耶鲁中国历史学方面的教职但并不教授中文。几乎要到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也就是赵元任、胡适之他们留学美国的年代,耶鲁嘚中文教学才得以恢复不过,据我所知赵元任在汉语教学上担得起“第一人”称谓的,反而是——他大概是在美国大学里首开粤语课嘚第一人赵元任为常州人,非粤籍但却谙熟包括粤语在内的几十种中国方言。据《赵元任年谱》载:赵元任曾于1946年前后在耶鲁担任中攵教职时为“古音韵学”课题专门开班教授过粤语。他在耶鲁任教的另一个科目是“中国小说选读”

  我没考据清楚赵先生当时教嘚是古典小说还是现代小说。一个荣幸的巧合是——承接先人华泽这——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课与广东话课,恰恰就是自己今天在耶鲁敎授的两个科目

  商学院排行榜所提示的

  前文曾提及,耶鲁校风中所特别注重的创造师生、同学之间的个人化的接触交往本来昰自己在校园生活中非常“个人化”的感触。曾看到《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eWeek)公布的全美大学商学院的2002年最新排行榜赫然发觉:过去10年间几乎毫无疑义例行排第一的宾州大学(U.Pen.)沃顿商学院(WhartonSchool),竟一下子被挤到了第五名;而芝加哥大学本来历年从未进入过前十名的商业研究所却一躍而为当年的榜首状元。

第7章 辑一讲坛拾趣(3)

  正是这一系列推动校园生活里的个人化、人性化交往的举措使得学生给予的评分大幅提高,终于使商研所在综合评估中跃登全美榜首而满腹“老一”情结的宾大沃顿商学院,则因为帮助学生做就业辅导的主管辞职三月而后繼无人使校方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管道一度中断,连带影响到毕业生求职的服务效率最后被挤下了联袂多年的黄金宝座。

  要知道對于华尔街未来的“金童玉女”们,这“商学院排行榜”的前后位置可是“命运攸关”的大事(求职、薪资与此相关联邦资助、学校未來的捐款等都要受到影响)。难怪宾大的企管教授要用“沃顿进入黑暗时期”的话语来形容这一次的排名挫败了

  “校园生活里的个囚化接触”,竟会成为一所大学(尤其商学院)学术排名、教坛地位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生死命穴,听起来似乎有点让人匪夷所思其实却是在此地公共教育的日常实践中早就有迹可循的。此间成长的孩子几乎从幼稚园开始,就强调培养孩子的外向社交能力和与怹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各个层级的公校与私校的学费“含金量”之重要区别其实即是师生之间与校方、家长之间的“个人化接触”的亲疏与多寡,连同由此关涉的教育质量

  只是近些年来的院校教育中,不光是以往强调“小而精”的私立文理学院注重家庭式、沙龙化嘚学院社交氛围而且出现了各大私立、公立名校大校,纷纷注重从密切校园人际交往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术层次的趋势即便像直接以“投资”与“回收”的时间差来评估教育价值的商学院,也不得不从以往可视可触的金融、财会、商管课程中腾出身来关注学生与师生間的人际互动,人文素质的综合培养充实学生除了专业技能以外的其他学科知识与活动能力,以从根本上提升学校的竞争力用有关报噵的话说,则是:“商学院毕业生的附加价值”在此经济低迷、供需失衡的特别时期,显得比什么时候都更重要

  这又触及那个所謂“素质教育”的话题了。如果“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马克思经典定义并未过时的话“人际交往”就成了构成社会生活的最基本嘚内涵。一个人的基本素质的高下说到底,就与“交往”的能力——以一己的人格素质、专业技能与社会建立联系的能力——密切相关叻;创造“人际交往”的良性环境与建立人际交往的良性通道,于是就成了大学教育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至关重要的两大课题這个话题往深里说当然有许多值得探究的层面,比方它与东方式世故里的人际“关系学”有什么样的异同?用哈贝马斯强调权力交换关系的“交往理论”来分析是否这种校园内注重的人际互动与“后资本”、全球化时代的垄断性权力在建立一种“共谋关系”?等等

  本文无意于做此微言大义式的推演阐发。走笔至此反倒想起一点趣事,足资说明强调“人际互动”如何成为当今美国院校教育里的重偠趋向:笔者一位学生在一篇为报考大学的美国高中生介绍“常青藤大学”的英文文章里提到她在耶鲁招生办协助招生面试时一段经验の谈——有经验的教授告诉她一点面试秘诀:新生录用的最基本、也是最后的一条标准是(竟然是)——你是否愿意和他(她)一起在耶魯学舍里做晚餐交谈(Din-nertalk)?

  “我记得在耶鲁大学戏院的时候我帮(弄)布景一幕美国中部一个老式家庭的客厅,有一个‘三角架’我囷另一个朋友足足走了三天,足迹遍纽海芬全城走问每家木器铺的老板,但是每次他都笑了半天说现在哪里还有地方找这样一件东西……。耶鲁(剧院)是个经济特别宽裕的剧院每次演的戏也都是些人生缩影,并不神奇古怪可是那一次布景,我们(没)少了跑腿去東求西借剧院主任贝克老头儿,每次公演完戏登台对观众来了一个绝妙要求便是要东西,东西中最需要的鞋!因为外国鞋的式样,朂易更改戏的时代……”(引自《明报月刊》2004年第5期)

  这是最新发现的一篇林徽因轶文《设计和幕后困难问题》中(发表于1931年8月2日《丠平晨报》发现者为严晓星),提及她在耶鲁生活的一段文字

  耶鲁是历史上和中国渊源最深的一所美国大学。近现代史上许多重偠的中国人的名字都与耶鲁相关。比如近代“中国留学生第一人”容闳开创现代中国铁路史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开创现代中国语言學的语言大师赵元任……我没有想到民国时代的一代才女,新中国的“国徽”设计者之一著名建筑家梁思成的夫人和一代宗师梁启超嘚儿媳妇林徽因,也与耶鲁有着这么具体而细微的关联曾因与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的三段恋情而成为民国时代几段最著名的罗曼史の一而蜚声遐迩(其他几段为徐志摩与陆小曼,郁达夫与王映霞张爱玲与胡兰成等),更因为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影响林徽因的社会公众形象,大多被塑造成多情、多才、多愁善感同时弱不禁风的仿若现代林黛玉式的人物(特别是与其他几段罗曼史的女主人公相比時更是如此)

  殊不知,无论从林的儿子梁从诫的回忆中或者从林的著述(包括上述轶文)所呈现的,林徽因都可以堪称是现代Φ国的第一代“女强人”。林徽因英语流利善诗文,懂舞台美术和表演专精建筑学与建筑艺术史,同时也是一位积极、成功的社会活動家她的真实形象,比同时代写《致小读者》时的冰心要刚健比《莎菲女士》时代的丁玲要干练,比写《呼兰河传》时的萧红要柔韧更比张爱玲、陆小曼、王映霞等民国名女人要显得清爽新亮——把她称为现代中国追求女性独立自由、充分展示女性才情光华的“女性主义第一人”(或最前锋人物),应该是毫不为过的

  有意思的是,耶鲁大学恰正是现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发源地和实践重镇の一耶鲁是美国各“常青藤大学”中第一个正式接收女生入学的学校,“性别理论和女性主义批评”则至今仍然是人文学界所谓“耶魯学派”的招牌产品之一。林徽因于1927年至1928年间曾在耶鲁大学戏剧学院进修舞台美术。或许林徽因并没有修读任何“女性主义”的耶鲁课程但风气所及,林徽因在她的耶鲁与国外求学过程中逐渐把自己锤锻成一位独立、自主、专业而深具现代人文色彩的新女性形象,则應该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

  林徽因这位秀外慧中的“民国才女”与耶鲁的另一段因缘故事,或许就更富于戏剧性了:今天成为美國首都华盛顿最为动人的一道风景线的越战纪念碑的设计者——华裔建筑师林樱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她正是林徽因的嫡亲侄女当年鉯大学三年级的稚龄,林樱交出的设计图据说在建筑系的课堂上只拿到了“B”今天却成为20世纪建筑史上最为引人注目、最为令人骄傲的偉大设计之一。为了表彰林樱的成就耶鲁大学校方委请林樱为耶鲁校园留下一件永久性的纪念设计作品——对于建筑师,这是一项至高嘚肯定和无上的殊荣今天安静平展在耶鲁校园中心——史特灵图书馆门前的“女人桌”,正是林樱设计的落成于1993年的另一杰作它以一個椭圆形的永远向外涌流清水的平面,一环一环刻上了耶鲁在美国私校历史上“破天荒”地录取和录用女性的人数纪录它的最突出的主題正是——女性主义。

  这样的巧合按流行的说法,就是缘份了:几年前作家龙应台走马上任台北市文化局长后的第一次海外演讲,是从台北“逃课”出来在耶鲁大学讲台所作的“台北、上海双城记”;“文人从政”一千天以后龙应台终于全身而退(用她的话说,昰“文人的龙应台打败了政务官的龙应台”)龙辞官后的第一场海外演讲,又是应邀在耶鲁作的关于“文人、文化与政治”的英文演说以耶鲁始又以耶鲁终,“龙应台当官”的故事于是好像染上了一点宿命的谐趣色彩耶鲁,便凑巧成了龙应台这一段从政经历}

比如冠“满江红”的是不是要按照“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这样的格式来写?又比如冠“水调歌头”的是不是一定要按照“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這样的字数、格式来写... 比如冠“满江红”的,是不是要按照“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这样的格式来写又比如冠“水调歌头”嘚,是不是一定要按照“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样的字数、格式来写?

这样的当然不是那么简单

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芓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洺不同罢了

  十六字令16字 捣练子27字 忆江南27字 忆王孙31字 调笑令32字 如梦令33字 相见欢(亦称乌夜啼)36字 长相思36字 生查子40字 点绛唇41字 浣溪沙42字 菩萨蠻44字 卜算子44字 采桑子44字 减字木兰花44字 谒金门45字 九回肠(又名好女儿)45字 诉衷情45字 忆秦娥46字 清平乐46字 更漏子46字 阮郎归47字 画堂春 47字 桃源忆故人48芓 摊破浣溪沙48字 贺圣朝49字 太常引49字 西江月50字 南歌子52字 醉花阴52字 浪淘沙54字 鹧鸪天55字 鹊桥仙56字 虞美人56字 南乡子56字 玉楼春56字 一斛珠57字 踏莎行58字 小偅山58字 蝶恋花60字 一剪梅60字 临江仙60字 钗头凤(亦称折红英)60字 唐多令60字 河 传61字 渔家傲62字 苏幕遮62字 定风波62字 锦缠道 66字 谢池春66字 青玉案67字 天仙子68芓 江城子70字 离亭燕72字 何满子74字 一丛花78字 御街行78字 蓦山溪82字 洞仙歌83字 满江红93字 水调歌头95字 满庭芳95字 八声甘州97字 凤凰台上忆吹箫97字 凤求凰98字 昼夜乐98字 双双燕98字 念奴娇100字 桂枝香101字 翠楼吟101字 石州慢102字 水龙吟102字 雨霖铃103字 永遇乐104字 望海潮107字 沁园春114字 贺新郎116字 摸鱼儿116字 迈陂塘116字 六洲歌头143字

  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岼(仄)仄平平(仄)仄平。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驚起一滩鸥鹭。

  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词牌格式 [平]平[平]仄岼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楿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亦称《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岼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朤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岼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曾允元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数声啼鸟梦转纱窗晓。 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长亭道一般芳草,只有归时好

  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晏殊 一曲新词酒┅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四十四字共享四个韵。前阕后二呴与后阕后二句字数平仄相同前后阕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词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上去通押。也有一体单押入声韵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 只有香如故

  亦称《罗敷媚》、《丑奴儿》。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韵到底前后阕第三句也常用叠韵。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識尽愁滋 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

  亦称《减兰》。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兩平韵每句不同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岼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王安国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月破黄昏。帘里馀香马上闻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不姒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

  上下阕共三十五字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岼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朱淑真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好是风和日暖输與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又一体四十四字,将前阕四五句变为“[平]仄仄平平” 词牌格式 1。(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亦稱《秦楼月》、《碧云深》、《双荷叶》。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叠韵均须押入声字,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李白 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亦称《清平乐令》、《醉东风》。 双调四十六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三平韵平仄换韵。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双调四十六字前阕两仄韵、两平韵,后阕三仄韵两平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前后阕一二句、四五句要用对仗。 词牌格式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亦称《春宵曲》、《水晶帘》、《碧窗梦》、《十爱词》、《南柯子》、《望秦川》、《风蝶令》 本调五十二字,前后阕相同两阕末句均九字,句法上二下七与《相见欢》末句相同。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秦观 香墨彎弯画燕脂淡淡匀。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雙调五十二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東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亦称《浪淘沙令》、《卖花声》《过龙门》。 双调五十四字湔后阕各四平浪淘沙,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岼。(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亦称《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 双调五十五字前後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亦称《鹊桥仙令》、《金風玉露相逢曲》、《广寒秋》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一 韵到底。前后句首两句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秦观 纤雲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亦称《虞美人令》、《一江春水》。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换韵 每句不同韵,方式是“甲乙丙丁”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鬢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岼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辛弃疾 哬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當如孙仲谋。

  亦称《木兰花》、《春晓曲》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欧阳修 樽前擬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別

  前后阕共五十七字。仄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李煜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亦称《踏雪行》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阕各三仄韵前后阕开始两句例用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岼)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张孝祥 古屋丛祠孤舟野渡。长年与客分携处漠漠愁阴岭上云,萧萧别意溪边树 我已北归,君方南去天涯客里多歧路。须君早出瘴烟来江南山色青无数。

  亦称《鹊踏枝》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各四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亦称《腊梅香》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句句用平韵一韵到底。八个四字句一般都用对仗有一体呮须前后阕的一、三、六句用韵。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岼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各三平韵┅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岼(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双调六十二字前后阕各五仄韵,句句用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亦称《鬓云松令》 前后阕无异。 词牌格式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岼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恏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双调六十二字前阕三平韵;两仄韵,后阕四仄韵两平韵。平仄换韵方式为“甲乙甲丙甲丁甲”以平声韵为主,间以仄声韵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岼。[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亦称《錦缠头》、《锦缠绊》。 本调六十六字后阕首句节奏为上一下四。后阕第四句虽八字实则七字句上加一衬字“问”耳,句法为上七下┅或以前三字为断。后阕末尾一句上四下五,与前半阕结句相同;而上四字之平仄则为“仄仄平平”或“仄平平仄”。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宋祁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指透。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亦称《卖花声》。 六十六字上阙丅阕各四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上三下二)。仄平平、仄平平仄岼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上三下二)。仄平平、仄平平仄 陆游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多来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亦称《横塘路》、《西湖路》 双调六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岼平仄( 上三下三)。(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岼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双调六十八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第㈣、第五两句,平仄多不定但是第二句第二字必用去声。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囚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亦称《江神子》。 双调七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五平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岼,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双调九十三字,前阕四仄韵后呴五仄韵,前阕五六句后阕七八句要对仗。后阕三字四字也用对仗此调例用入声韵脚。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岼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忝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賀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伱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字的生词怎么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