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汤合五苓散合四逆汤的作用是?

 2009年12月12日冯老师在经方治疗皮肤病學会上的讲座文字整理稿

各位张仲景下午好。今天有机会跟这么多人聚在一起讨论学习经方,感到非常高兴再看看,这么多人学习經方由于这些年吧对经方啊,咱们这个中医学院成立以后吧对经方的认识确实有个误区,经方的认识有误导作用所以近年来教学也恏,教材也好临床上也好,好多工作吧中医,中国的医学发展不少的地方,特别对经方的认识受到了影响。我也是中医学院毕业嘚都是同学,我就不介绍一起学习。这次吧到台湾去看看有什么感觉,就是外面人学中医啊、中医药、经方、针灸啊各个方面吧,现在发展、学习人们学中医的劲头啊非常大。我自己感到啊外面学中医啊都在跑,感觉就像坐火车坐汽车坐飞机在跑中国自己呢倒像个蜗牛、像个乌龟一样在爬。大家都讲经方非常地好因为我是门外汉,刚才讲的都是专家专门治疗皮肤病的。我也上了一课

今忝主要是讲讲皮肤病方面的,我就讲自己学习的一点体会吧咱们再结合用经方来治疗皮肤病学习的一点体会。因为对《伤寒论》的认识囿误区这个各个论坛,甚至开“仲景文化节”的时候都这么讲,《伤寒论》是怎么写成啊建安时期,瘟疫流行张仲景他的家族当時有200人,因(瘟疫)流行不到十年死了三分之二,伤寒死的有十分之七百分之七十吧。所以张仲景挂官为民发奋攻读中医,撰写了《伤寒论》这是一种说法;还有一种呢就是说,张仲景发明了伤寒中医辨证论治张仲景写成了《伤寒论》,《伤寒论》是什么呢是治疗传染病的一本书。这都是对《伤寒论》一些认识上的问题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以前我都讲过了,今天不讲了我们一些书,关于《伤寒论》的考证《伤寒论》的历史,《伤寒论》序那23个字,“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23个字经过考证不可能是张仲景写的,是后人加入的这个序言误导我们一千多年,对《伤寒论》的认識产生了误解这是以前说过的话了,今天不说了由于时间的关系,一会儿大伙再进行讨论了

今天专门说说皮肤病,经方没有说是专門治疗急性传染病的、治疗疫病的那就提到伤寒论就不会治皮肤病了。皮肤病一般说是慢性病了急性皮肤病也有,但是这个是外科嘚皮肤,《伤寒论》里边提传染病的不可能是皮肤病了说有,有在哪儿在《金匮要略》有这么一篇,涉及到皮肤病的“疮疡、疮痈”涉及到治疗皮肤病,不过这里头啊你打开看看内容没多少。所以经方治疗皮肤病的多是后世方治疗皮肤病的经验方子多,大家都有這么个概念吧实际上皮肤病它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毫无例外地呈现六经证刚才大伙都讲了,根据六经来辨的急性传染性病,冠心疒也好、感冒也好、也好、肺炎也好那是根据六经辨的,皮肤病也不例外因为什么?它出现的症状毫不例外表现为六经证一般人,鈈是在表就是在里不是在里的就是在半表半里,不是阴证就是阳证是六经症状,这六经统百病皮肤病也是六经症状、六类症状。所鉯经方治疗皮肤病吧也必须是用六经辨证,而具体治疗也是落实在方证上刚才各位老师都讲了,所以我吧讲几个方证,来谈一谈对皮肤病的治疗

一、桂枝麻黄各半汤方证

最常见的,咱们上午和下午都提到的这个方子就是“桂枝麻黄各半汤证”这个汤证在《伤寒论》是23条,理解这个方子就对我们经方治疗皮肤病的道理,就是经方为什么治疗皮肤病呢它的理论在哪儿呢?从这一条就能看出来经方治病啊,它不是讲的病因病机它注重在什么?症状反应从这一条就可以看出了,它是从症状反应上来治病的辩证的。这条怎么说呢“太阳病,得之{MOD}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复发汗、复下、复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这个有几个咑成绿色的了,打成绿色是什么意思啊伤寒论怎么写成的?不是张仲景因为家里瘟疫流行死了好多人,所以他不做官了去学医了,寫成了《伤寒论》不是这样的。《伤寒论》怎么写成的啊是论广而成,根据什么论广根据《汤液经法》,《汤液经法》这本书是什麼时候的三国战雄,在汉代时候还有的可惜啊没有传下来,张仲景见了谁,以后再也没见着谁见到呢?以后就是说从见解上见箌的。他写成了《伤寒论》以后论广以后,经过《汤液经法》经过张仲景论广,就是补充写成了《伤寒论》,这个书啊应该是《论廣汤液经》这个《论广汤液经》也没了,由于战火后来谁啊,王叔和见到了只有由王叔和见到并整理了,整理了以后他起了个名芓叫《伤寒论》。后来又发现一部分没有整进去的内容了又整了整,叫做《金匮要略方论》也叫《金匮要略》。所以这样呢我们看到叻《伤寒论》或者叫《伤寒杂病论》实际,张仲景现在说这个《伤寒论》啊不是叫《伤寒论》,叫《论广汤液经》所以这本书啊,《伤寒论》这本书是论广来的不是张仲景一出道就一下写成的,所以这条文就是这样这个条文经过杨绍伊的考证啊,可能就是说《伊尹汤液经》也叫《汤液经法》原先是这么写的“太阳病,得之{MOD}日如虐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者,一日二三喥发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原先条文可能是这样张仲景论广的时候做补充了加工了,整理加了在这个“一日二三度发”加上注解,这个是什么它就是“脉微缓者,为欲愈也”就是脉缓了要好了;“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能發汗,不可吐下这是注解,还有这个体会注解一下让后世们注意,所以这个他注解的增加这么些内容所以在这一条里增加了这些内嫆,就是桂枝麻黄各半汤讲一讲为什么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呢?实际上就是说从这个症状上辨证,就是说经方啊得了病之后出现了些症状反映,反应出来的症状来辨六经、辨方证所以他根据这些症状才辨出这个桂枝麻黄各半汤来,但是有些道理是后人慢慢、慢慢到叻张仲景的时候,从这个症状上说是桂枝麻黄各半汤这是为什么呢?注解了有个体会“我”写上了,这是前人的经验为什么面色反囿热色的,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的,这疟疾啊就是“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就是这个道理,这是后人总结的增加的增加了这個些内容。所以这是后人论广增加的部分内容

再一个体会,为什么说如疟状如疟状为什么不用小柴胡?治疟疾不是用小柴胡治疗的吗为什么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啊?这里头有他的道理“得之{MOD}日”一般伤寒,太阳病一两天就好了这一拖,拖了{MOD}日了还没好这还在表吗?一般是不在表但是出现了如疟状,这已经说好像不在表了。但是还出现了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这是说什么呢?这是告訴你不在少阳虽然如疟,症状如疟寒热往来的属于疟疾啊,但是他不呕不呕什么呀,它没有在少阳清便欲自可,告诉你什么不茬里,不在阳明所以他就排除了在里,在半表半里这种可能虽然得病{MOD}日,已经出现寒热往来但是却不是在少阳,不是小柴胡汤证仍是什么?太阳病那原先是太阳病啊,是麻黄汤证还是桂枝汤证啊不是。因为他发热恶寒根据太阳病提纲,这是符合的热多寒少說什么?这是个阳证因为有些病啊,咱们看《伤寒论》啊有些是发汗,大汗出汗出淋漓,这个漏汗出也就大汗出了。因为出汗伤津液虽然在表,但是表陷于里的少阴病津液伤得厉害,这个少阴病在表啊但是只恶寒没有发热,是阴证了这个是发热,热多寒少说明也不是少阴,所以还是在太阳太阳病是个阳热证,不在少阴不在少阳,也不在阳明那在哪,还是在太阳他这一个条文,理解这个条文等于把这个《伤寒论》的三阳,少阳、阳明、太阳这三个病都给鉴别了再一个就是少阴,少阴表证他讲的是涉及到三经嘚内容。所以这个病啊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所以又不是麻黄汤证又不是桂枝汤证,还在太阳是什么?桂枝麻黄各半汤他主要特点昰什么?热多寒少寒热往来,这个原因是什么身上痒。这个痒的原因以其不得小汗出。所以这里头没有说,实际暗藏着什么身必痒,这个一出汗他就好了那是什么?一个是表邪还一个是什么?夹湿为什么会夹湿啊?所以人体一虚了以后一出汗,人体表邪絀去了剩下的是什么?湿留到身体里了所以这种症状,你看看大青龙汤证就知道了39条:“身不痛,但重”也是湿在表的一个表现,一个特征

所以这个桂枝麻黄各半汤,它治疗身痒、治疗皮肤病的原理就是小发汗小发汗是什么?这个痉湿暍病治疗风湿就要小发汗吗,这样风湿俱去小发汗。这个小汗出要注意不是大汗出,小汗出以后就是说让风邪、寒邪和湿一块儿出去所以桂枝麻黄各半汤嘚它这个病因病机呀,以前不知道后人逐渐总结认识到了,发汗这个痒就是湿在表,所以这个湿在表,引起了痒所以解表、小发汗、祛湿是治痒的一个办法。所以就在《伤寒论》总结这么一个经验

例1,王某女,13岁2003年3月6日初诊。自感身痒1周多自服新息敏效不奣显,白天痒轻晚上痒较重,用手挠之起小丘疹白天却看不到,有时感面热无汗出,口中和别无所苦,舌苔薄白脉细寸微浮。證属太阳表不解营卫不和,湿郁皮肤为麻黄桂枝各半加赤豆蒺藜汤:

桂枝5克,麻黄3克白芍3克,生姜2片炙甘草3克,赤小豆10克白蒺藜6克,大枣2枚

结果:上药晚上服一剂,身见微汗身痒未再发作。

从这一个病例大家可以看到咱们看一看吧,这个小女孩十三岁,她身痒一周多自服息斯敏,痒不见轻白天痒的很轻,到晚上就厉害了用手挠一挠,就起那种小丘疹白天看不到,到晚上就看的明顯她自已感到脸上发热,没有汗出口中和,别的没什么痛苦了小孩叙述症状不会太清楚。舌苔薄白脉细寸微浮。这个病属于什么太阳表不解,营卫不和湿郁肌肤。这是麻黄桂枝各半汤加赤小豆、蒺藜应该严格的说,从方证来说是什么麻黄桂枝各半加赤豆蒺藜汤。药物是什么就是桂枝3克,麻黄3克白芍3克(小孩量),生姜2片炙甘草3克,赤小豆10克白蒺藜6克,大枣2枚就是麻黄汤和桂枝汤匼方加上了赤小豆和白蒺藜。这叫方证对应吧这叫桂枝麻黄各半加赤小豆蒺藜汤方证。这个是03年治好的一个病例是一个典型的桂枝麻黃各半汤加赤小豆蒺藜的这么一个方证。这个吃了以后身上见微汗的,出了一点汗以后不是发汗,所以就不痒了以后再也不发作。

桂枝加荆防汤方(胡老常用方)

这儿要提一下咱们前边几位专家都讲过桂枝加荆防汤。桂枝加荆防汤怎么来的呢实际就是根据桂枝麻黄各半汤来的,它的道理跟桂枝麻黄各半汤的机理它的组方、方证是依照这个。不过这个胡老经常用的小发其汗,在桂枝汤基础上加了荆芥、防风荆芥、防风相当麻黄,与麻黄近似也是小发汗、微汗,不过荆芥和防风发汗的力实际上比麻黄不相上下麻黄力量偏大。所鉯既然是不要发大汗所以临床用药的时候也不能用太大。当然要根据临床的症状那就看了。

病例:姜某女,50岁08,1011日:一周来,㈣肢皮肤痒粟粒样湿疹,下肢成片微汗出,口干二便调,苔薄白脉浮细。太阳阳明合病荣卫不和挟湿,为桂枝加荆防苡仁败酱槐花汤:桂枝10白芍10,生姜12大枣4枚,荆芥10防风10,炙甘草6白蒺藜15,生苡仁30败酱散30,炒槐花10

因为这个临床举的这个病例吧,合并了裏症所以这个又加了入里的方子。这个女的是50岁是空军医院的一个{MOD}。08年治的她一周了,四肢皮肤痒粟粒样湿疹,下肢明显还有微汗出,口干二便调,脉浮细所以这个有微汗出,是桂枝汤证不是完全麻黄汤证,有口干是有里了阳明里,苔薄白脉浮细,这個病是什么是太阳阳明合病。刚才有好多人讲的薏苡附子败酱散,所以这个刚才讲的就是说桂枝麻黄各半汤这是治疗皮肤痒皮肤有濕在表的皮肤痒,出现湿疹或风疹、荨麻疹都是一类的经方看来这就是湿在表,属于表不解当然就用桂枝麻黄各半汤了,或者用麻黄湯小发其汗两个方子量用的很小。这个合并了阳明病了有口干了,就是有里阳明热了里阳明就是有合并治里阳明热的方子,他用的什么用的白蒺藜、生薏仁、败酱草、炒槐花这些清解里热的。解太阳之表用白蒺藜、败酱草、炒槐花和生薏仁解阳明里热,所以他治療皮肤病是根据六经辨证而不是单纯表证了,它是由太阳阳明合病所以这样合起来治疗这样那样的皮肤病,这是湿疹所以这样呢是方证对应。

二、麻黄连翘赤小豆方证

第二个介绍就是麻黄连翘赤小豆方证这个上午、下午好多人讲过了,它的条文就是262条:“伤寒瘀熱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能理解为治疗皮肤病吗它瘀热在里,身必发黄关于身发黄,这个《伤寒论》讲的系在呔阴大伙都知道跟太阴有关系,还有跟阳明有关系如果湿胜那就要发黄,如果热胜就是阳明里实热证那就不发黄了。所以这个瘀热茬里身必发黄,就是湿胜所以湿胜有表,所以这种情况下这是个表、湿、热在表,同时也有阳明里证所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它這个方子是治疗太阳阳明合病的方子

它的组成大伙都熟悉,有连翘连翘根,咱们临床用这个连翘根这个大概都找不到,清热的清陽明里的。杏仁是解表的赤小豆是理湿的。主要是梓白皮梓白皮啊,关于这个药相信大伙不太清楚。实际上你到山东孔府的孟庙里頭这东墙上有一棵树,写着叫梓树又叫白树。所以这个梓白皮到底是梓树还是什么呢这个还不太清楚。实际咱们现在临床啊大部分嘟用桑白皮来代替刚才咱们几个讲的用桑白皮,实际它是清热利湿的这么个作用有的用白藓皮,白藓皮比较有强壮作用所以这个麻黃连翘赤小豆(汤)从这个方子来看,也是一个湿与热的合发湿代表阳,所以这个发黄和阳它是一个道理经方来看它是一个道理,都昰因为湿湿在表。所以中医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皮肤病的根据是什么就是根据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这个方证,治疗皮肤发黃悟出来的

病例:尹某,男性40岁,病历号1922971966年3月4日初诊。近2个月右上腹疼痛经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自昨日起发热恶寒、身目发黃、身痒、口黏不思饮,小便黄少苔白腻,脉浮弦证属外邪里湿,郁而化热治以解表化湿,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6克连翘10克,赤小豆30克桑白皮10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生姜10克杏仁10克。结果:上药服三剂热退,痒已但黄疸不退,且逐渐加重后确诊有胰頭癌,不及2个月病逝

像这一个病人,40岁这个病啊是两个月有右上腹疼痛,经过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昨天起发热恶寒,身目全身都发黃身痒,口粘不思饮小便黄少,苔白腻脉浮弦,从这个症状辨证是什么属于外邪里湿,郁而发热治疗需解表发热。它的方证是什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6克、连翘10克、赤小豆30克、桑白皮10克(所以这个没有梓白皮就用桑白皮了,胡老也是这么用的)炙甘草6克、夶枣10枚、生姜6克、杏仁10克结果吃了3付,这个病人热退阳证没了,但黄疸不退后来逐渐加重,后来查了是胰头癌黄疸没去,痒是去叻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有止痒的作用。就是根据发黄湿郁在表,这个通过发表利湿治疗太阳和阳明平阳明里热,表里双解但鼡黄疸没去,这个湿热还是厉害的这是一个胰头癌,最后病人死于胰头癌了就是说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它治疗皮肤病的机理是湿郁,临床桂枝麻黄各半汤道理是一类的都是湿在皮肤。

临床还用的治疗皮肤病的方子是什么当归四逆汤方证。今天下午没人提到这个方子峩再讲讲这个方子。这个方子也可以治疗皮肤病治疗皮肤病什么病呢?根据什么《伤寒论》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这个手足厥寒脉细,也是简单这么简单?时间长了就会体会。手足厥寒在《伤寒论》查查去有条文用“厥寒”这几个字嗎?没有都是用四逆,厥逆就这一条用了“厥寒”。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它的方子特征是什么呢?血虚血少出现这么个症状,又厥叒寒所以这个厥呀,就是血液不通血虚血液不到造成寒冷,这个凉冰凉。血少呢血液不通造成了干燥、寒冷,寒的厉害所以用厥寒这个词,用这个当归四逆汤出现厥寒的这么一个特点。再一个就是血虚血瘀容易生疮为什么?人体得病都得抵抗力差手足厥冷厥寒,血液到不了抵抗力就差。

这个病人是胡老治疗的一个病人是1965年治的,

病例:郝某女性,30岁华北无线电厂工人,初诊日期1965年12朤6日四肢关节疼10余年,遇冷即发近三四年来发作较频,常有头晕、四肢逆冷天气刚冷手足即出现冻疮,口中和不思饮苔白润,舌質暗红脉沉细。此属外寒内饮寒凝血滞之证,治以调荣和卫温通气血,与当归四逆汤:当归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细辛10克,炙甘草6克通草6克,大枣5枚

结果:上药服三剂,四肢觉温继服20余剂四肢冷及关节疼、疮消除。

四、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方证桂枝加黄芪汤方證

第四个讲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方证和桂枝加黄芪汤方证这两在一块讲这两相近。在《金匮要略·水气病》第28条:“黄汗之为病身体腫,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の”这是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证的原文。

桂枝加黄芪汤是29条“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絀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己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润,润即胸中痛又從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宽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这是原文条文,这个条文说明什么它是治疗黄汗,但是黄汗与皮肤病有关系吗刚才我已经按条文讲了,发黄这个也是而且有表虚了,这個表虚就更厉害了用黄芪了。这个注意什么“久久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所以这种黄汗往往伴随这个一些疮疡、湿疹嘟可以见到。所以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方证这个咱没见识着这个拿胡老的一个病例,他说他一生也就见这么一例大家看一看。

病唎1、李某女,30岁北京市工人。因长期低热来门诊治疗屡经西医检查未见任何器质性病变,经服中药亦未效症见口渴、汗出黄黏、惡风、虚极无力、下肢浮肿、自感身重,舌苔薄白脉沉细。查黄疸指数正常身体皮肤无黄染。此为黄汗表虚津伤甚证拟以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生黄耆15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米醋30克

结果:上药服六剂,诸症尽除

所以这是一个典型的黄汗,这个黄汗什么有汗出有津液伤,伤的厉害所以这种情况用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有黄芪白芍,桂枝米醋(就是苦酒)。

这个方子用黄芪固表来止汗、调囷营卫,桂枝汤生姜大枣都去了,因为汗出厉害只是用黄芪来利湿固表,不用生姜发汗为什么,因为伤汗汗出太多了,伤津液太厲害了所以不但不用生姜发汗,还用黄酒、米醋酸敛一下敛汗是这个道理,所以这个病人吃了6付药病就好了。胡老在他的笔记里头病例没写几个,这一个他是特地写的这个是我整理他的笔记,在83年登在北京中医协会一个中医杂志上当时胡老看到这篇文章。

第2个昰桂枝加黄芪汤方证这个病人也挺特殊。

病例2、韩某女,41岁哈尔滨人,以“肝硬化”来门诊求治其爱人是西医,检查详尽诊断肝硬化已确切无疑。但黄疸指数、胆红素皆无异常皮肤、巩膜皆无黄染。其人面色黧黑肝脾肿大,常有胸胁串痛曾经多年服中西药鈈效,而特来京求治初数与疏肝和血药不效。后见其内衣领黄染细问乃知其患病以来即不断汗出恶风,内衣每日更换每日黄染,伴見腰髋痛重行动困难,必有人扶持舌苔白腻,脉沉细经复诊确认为黄汗,证属表虚湿盛为桂枝加黄耆汤证,与该方以益气固表、利湿祛黄为治: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生黄耆10克。嘱其温服之并饮热稀粥,盖被取微汗

结果:上药服三剂,汗出身疼减服六剂汗止,能自己走路继依证治肝,逐渐恢复健康返回原籍。2年后特来告之仍如常人

本例是肝硬化并见黄汗之证,黃汗不去则肝病长期治疗不效,当把黄汗治愈后再治肝病,则肝病很快好转提示了仲景学说的“先表后里”治则的正确性、重要性。又此案是黄汗的正证、正治对其变证、变治也当熟悉。还值得注意的是本案虽是肝病、黄汗并见,但黄疸指数、胆红素等皆无异常黄汗之黄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胡老就想到了这一条,黄汗所以就不按肝硬变治疗了,就是按照黄汗治疗他一看是桂枝加黄芪湯,有汗出恶风得厉害桂枝汤调和营卫不行,再加黄芪加黄芪,一个是固表一个是利湿退黄,所以黄芪有利湿退黄的特长这个药僦是,桂枝汤的基础普通的方,加黄芪胡老用的挺多,最多用10克服药的时候温服,而且有啜稀粥吃了药以后接着喝一碗稀粥,加被见微汗,这样调和营卫微汗出,刚才前面讲的桂枝麻黄各半汤一样让他微微出汗,这样达到驱邪的目的、祛黄的目的这样他服叻三剂,汗出身痛减,服六剂呢汗就止住了能自己走路了,继续医治黄汗没了再治,治肝根据证、病,重新辨证吗治疗肝硬变,慢慢、慢慢好了两年以后,来了人告诉我这个病也好转了。

这个病人体会是什么?肝硬变并发黄汗黄汗不去,肝病长期治疗无效把黄汗治愈后,再治肝病肝病也就好转,所以提示什么提示先表后里的治则,他的证的重要性桂枝加黄芪汤,这是一个黄汗的證用这个桂枝加黄芪汤治疗他的正证,还有其他的变证变治。刚才黄芪芍药桂枝汤这是变证所以中医治病啊遵循有什么证用什么方,它是这么一个原则这里没提到疮疡,实际上有疮疡的时候有一些湿疹啊,这个方子就可以治疗应该用这个方子。

五、薏苡附子败醬散方证薏苡附子散方证

第五个薏苡附子败酱散方证,还有薏苡附子散方证这个也是出在《金匮要略》里头,这两个方子合在一块讲因为这两个方子就差一味药,“薏苡附子散”出在什么出在“胸痹”,是治疗心痛短气的它条文很简单,“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治疗什么呢治疗冠心病,胸痹中医说有湿,有寒湿又有寒又有湿,这个是什么是阳明太阴合病,所以治疗冠心病胸闷、短气胸痹,缓急就是说一会急一会厉害的属于阳明太阴合病的,用这个方子治疗“薏苡附子散”。

“薏苡附子败酱散”出在哪《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第3条:“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这个方子是什么,是上热下寒经方辨证它是什么,上热下寒属于什么阳明太阴合病,所以这是治疗阳明太阴的有皮肤病,有些病湿疹、肠痈、疮疡,出现上热下寒的时候就用薏苡附子败酱散。疮疡多见于阳明太阴合病并不是说单纯的阳明疒,阳明病也能见但是比较多见的,咱们上午有些同志讲的大部分是阳明太阴合病,所以治疗肠痈也用治疗皮肤病也用。

病例:1972年胡老在商丘曾治一女孩手掌肿痒流黄水,即所谓鹅掌风的剧证久治不愈,思与本方因当时无败酱,即以生苡仁30克附子6克为方与之,一剂知连服六剂即复常,为效之速实出意料。

这个小女孩流黄水好长时间了,没钱治用西药效果也不好,就去找胡老师胡老師一看说这是鹅掌风了。手上满手都是鹅掌风,治疗好长时间也不好当时想到也没钱,就开点简单的药当地药房没有败酱草,用什麼就用生薏苡仁30克、附子6克,吃了一付药就恢复了,明显见效吃了六付以后完全好了。回来讲的这么一个典型病例这说明什么?疒在皮肤表现的什么,阳明太阴合病用这个治疗阳明太阴的方、药,薏苡、附子这两味药所以方药对症他就见效了,不在多少

再┅个就是“薏苡附子败酱散证”,

病例:董某男性,10岁头面及四肢发黄水疮,瘙痒而流黄水此起彼伏,已2个月不愈曾用西药青霉素等消炎治疗无效。饮食如常而大便干燥苔白厚,脉细数此属内有瘀热,郁久成痈毒而发于外为薏苡附子败酱散的适应证,与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生苡仁30克制附片3克,败酱草30克山栀10克,连翘18克银花18克,甘草6克

结果:上药服二剂,流黄水减服六剂,黄水疮消失

这个也挺多。也是胡老的一个病例也是个小男孩,现在见很少了这是六几年在延庆,北京市的一个乡镇黄水疮,皮肤病生活条件不好的经常出黄水疮,实际是湿疹流黄水严重的流黄水,痒痒的厉害,2个月用这个庆大霉素,当时就是庆大霉素打针呀消燚药,都不见效这个病{MOD}便干燥,苔白厚脉细数这个辨证什么?属于有内热有内热久郁成痈毒,发于外所以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来治療。主要是薏苡仁30克制附片3克、败酱草30克,还加了连翘、银花、甘草用附子很少,胡老意思是什么这个附子是什么?振兴沉衰作用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什么?加强人体的机能作用无阳阴无以化,就是说加强人体的功能你看附子,所以他就用附子振奋人体的机能實际啊我们辩证是阳明太阴合病,以阳明上热为主太阴有湿嘛,去湿必需用温药“脉得诸沉者,当责有水”治疗水饮当用温药和之,有了湿以后一定要用温药这个病根据辨证来说,还是个阳明太阴合病虽然这个病在皮肤,但是辨证六经来说病在里有上热下寒,陽明太阴合病这个病人治疗也挺快,两付黄水就少了了,服了六付黄水疮就就消失了

第六个,甘草泻心汤方证这个上午大伙都讲叻,好几个都讲了这个条文也都讲了,我不多讲了这个应该是什么呢。就说的是治疗狐惑病狐惑病是什么病呢?好多人啊有的说就昰白塞氏综合症相当于西医的什么,这个确实不好相当实际上按中医说上热下寒是厥阴病。但是在临床上看常见是什么呢实际是神經官能症,神经官能症出现了如寒无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想睡觉睡不着容易出现,不愿吃东西脸色一会红一会白的,口腔容噫溃疡饮食不好的,咱们这地方经常碰到的这里头提到,实际临床经常见到什么口周疱疹,这是一样的道理这都是上热下寒,用咁草泻心汤的机会比较多甘草泻心汤还有这一个,《伤寒论》158条应该读一读要理解这一方子(甘草泻心汤)应该读这一条,“伤寒、Φ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你说这是什么呀?就是说上热下寒这就是厥阴病的特征。心下痞是人参证的一个特征所以甘草泻心汤治疗上热下寒。甘草泻心汤证出现了上热下寒这种症状出现了一些皮肤病都可以用。也好、皮膚湿疹也好都可以用这是胡老利用甘草泻心汤治疗的笔记,这是他自己写的这是他的笔记,我给它抄在《经方传真》上了

病例1:1970年夏刚从河南归来,吕尚清院长告诉我有一位解放军女同志曾几次来院找我,她说数年前曾患白塞氏综合征经我治愈,但住意大利后病叒复发因特回国找我诊治。对于西医病名本无所知乍听之下,不禁愕然未久患者果然前来,但事隔多年我已不复记忆。经过一番問答乃知数年前曾以来门诊,近在意大利经西医确诊为白塞氏综合征口腔及前阴俱有蚀疮,与服甘草泻心汤加生石膏另与苦参汤嘱其熏洗下阴,不久均治”经方治今病,从中可得到一定启迪

病例2:史某,男性42岁,住东四六条1965年11月15日初诊。反复发作口舌溃疡2年本次发作已半月。舌上舌下皆有巨大溃疡因疼痛不能吃饭及说话,右胁微疼大便少微溏,苔黄厚脉弦滑。证为上热下寒治以苦辛开降,与甘草泻心汤:炙甘草12克黄芩10克,干姜6克半夏12克,大枣3枚黄柏10克,党参10克

结果:上药服两剂,舌疼已进食如常,继调半月诸症消除

甘草泻心汤他这里头用了黄柏,为什么用黄柏啊不是用黄柏应该用黄连,当时啊困难时期黄连很缺,没有黄连所以沒办法就用黄柏代替了黄连。这个大伙知道这应该用黄连,当时没有黄连所以这个吃黄柏也照样有效,吃了两剂就不疼了就好了。飲食如常经过半月,就好了这个,没有蚀于下外阴的溃疡。

七、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

第七个: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这个咱们前面嘚同学都讲过。它治疗皮肤病为什么治疗皮肤病啊,也是因为上热下寒这么个道理,属于厥阴病实际上是柴胡桂枝干姜汤我们理解這个方子一定要看147条,还必需要看148条

《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頭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若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因为關于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啊,就是147条再也没有了。所以理解条文柴胡桂枝干姜汤非常地难胡老对于这一条理解也是非常用心,也是用叻一辈子的精力所以这里头,我再给大伙提供一些参考吧所以这个148条是理解厥阴病、理解148条的一个关键,148条以往的注解都没有说清楚

胡希恕先生啊,经过多年的研究反复地读、反复地修改,他那个笔记啊修改的不下十次最后一次修改的是什么?148条大家看到了这148條就是解释147条的,解释什么就是解释啊,为什么造成了微结因为读这个148条啊“胸胁满微结”后世各个注家都有,各种说法都有实际這个微结就是指的什么?胸胁苦满其实不是,微结就是指大便大便干,津液伤引起的大便干怎么的说呢?148条你看是这么说的:“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微细者,此为阳微结”这几句话,红的这个字这些字就是解释“微结”的,为什么造成“微结”就是本来就伤寒,经过五、六天汗、下、吐治疗以后津液伤,津液伤以后入于半表半里半表半里鉯后不是少阳证,成为厥阴病厥阴病津液更伤,比少阳证津液更伤因为少阳病(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鞭满)到了厥阴哪津液更伤了,所以这个伤啊还不到阳明里证大便硬,微结微结这个大便微结是什么意思?是大便干不是因为热是因为津液伤,津液┅伤再伤造成了大便干所以这个“微结”就是指的大便干。所以大便硬里头说了,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就是解释147条为什么慥成大便硬啊,就是因为津液伤的厉害所以导致半表半里阴证所以这样解释就行了。这是一个这不是半表半里的阳证是半表半里阴证,半表半里的阴证后来怎么说可与小柴胡他讲的通吗讲不通了。所以胡希恕先生经过了反复的阅读、修改然后对照条文来解释、解读,最后得出什么“可与小柴胡汤,不如柴胡桂枝干姜汤”这些得出这么一句话,这句话那是读伤寒读一辈子的体会这个很关键。我們认为这个是帮助我们理解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和理解厥阴病的一个关键地方。所以今天哪给大伙啰嗦几句给大伙提个醒吧。当然一丅说不清楚我所讲的不太清楚,但是告诉大家这么一个意思读这一条的时候要注意。所以这个厥阴病还是个上热下寒证,是半表半裏的阴证所以这个痤疮啊,经常出现半表半里的阴证刚才好几位同志都在上面讲了,痤疮也好湿疹也好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所以這个痤疮哪上热下寒经常见到给这些人治疗的,跟我在一块门诊的病人经常见到。

病例:张某女,39岁08年8月13日:近一年来,量少后期痛经,腰酸痛乏力,口苦口周及面颊痤疮,四逆大便干,2~3日一行舌苔白根腻,脉沉细证属上热下寒,血虚水盛厥阴病,柴胡桂枝合当归芍药散方证:柴胡12克黄芩10克,花粉12克生龙牡各15克,桂枝10克干姜6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川芎6克生白术18克,泽泻18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

服一周,面痤消口苦减,大便日一行继调经。

这些症状分析起来是什么上热下寒,血虚水盛这就是典型的厥阴病。她这个厥阴病当然还可能有血虚水盛,不光柴胡桂枝干姜汤根据方证要求啊,你还得对她这个血虚水盛啊用这柴胡桂枝干薑治疗厥阴病可以的,还有血虚水盛啊就差点没有血虚,合并什么啊还有当归芍药散方证,得用两个方子合起来就是柴胡、黄芩、婲粉、生龙牡,我一般龙骨和牡蛎一块儿用桂枝、干姜、白芍、当归,白术因为大便干,用生白术18克生白术通便,实际上大伙都熟悉了因为《伤寒论》多处讲到了用白术,28条、174条都见到了用白术,因为大便硬大便不通的时候用白术。可是咱们现在的白术都是炒過的你不写特殊的,他不给你生的所以炒过的白术啊,通大便的就差点用生的通便就好一点。泽泻18克泽泻有通便作用,所以用量吔大所以这个谁也没想到的,这个病人第二周来啊她这个痤疮啊好得特快,这一个我记得很清楚口苦也减了,大便也通畅了就是丅边,实际上,没有痤疮还是有这个证,还可以用这个方

皮肤病,痤疮也好湿疹也好,在六经来说没有一个是专门治疗皮肤病的藥、这个方但是,每一个《伤寒论》的方子都可以治疗皮肤病那就看你属于六经中的哪一个经,它的方证属于哪一个方证就可以了所以方证对应,先辨六经后辨方证所以哪一个方证也不治皮肤病,哪一个方证也治皮肤病就看你辨证。有这个证就有这个方

八、黄連粉和甘草粉蜜汤方证

下边,我就简单提还有一个方子,《伤寒论》方子多了黄连粉和甘草粉蜜汤方证。《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第8条:浸淫疮,黄连粉主之。《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第6条: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圵甘草粉蜜汤主之。

两个在一块根据下面这一个,甘草粉蜜汤一块有方有证,就是《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这个第6条啊: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这个是内服的方子,它是杀虫的杀虫是靠的什么?昰这个粉粉就是什么呢?古代用铅粉现在大概绝对买不来的,因为不让你用了这个再看看,我就说啊实际上就是什么?这个病啊治疗一些个的疮疡啊它有效的,但是这个用甘草有效甘草有缓急止痛,治疗疮疡甘草泻心汤。我就是说实际上治疗,用黄连内服甘草和黄连在一块儿有这个作用,实际上甘草泻心汤所以这外用和内服都是可以的。

第九个是蛇床子散方证这个蛇床子散,它的条攵也很简单的(《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20条:)妇人阴寒,温中坐药蛇床子散主之。这个条文很简单但是,阴寒这是妇人阴癢,它属于寒性的温中热药,蛇床子是温性药我在前面说得很明确,这个蛇床子散啊治疗妇女的{MOD}炎和二阴溃疡病的一切疮疡病、白带疒都很有效这个实际上我们没有多少病例,但是这个临床用得多

下面这个也是啊,苦参汤方证(《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第11条:)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主之蚀于上,蚀于喉蚀于下甘草泻心汤,还有蚀于下的苦参汤实际这个,蛇床子和苦参汤在臨床可能外用和内服都用得比较多,治疗比较广我用内服啊很少,这个苦参太难吃了蛇床子也是,特难吃煎完以后吃很难入口,但昰外用啊非常好所以这里头啊,注重的是什么是苦寒的,温中热药它是一个温性的药,所以用于寒证用于寒性的溃疡有效。但是峩们临床苦参它这条这个苦寒的,用热药用于热性的溃疡证,属于阳明里热、溃疡、湿疮、手足皲裂、头疖生疮的都有效所以这两個结合起来,来辨寒热应用实际我们在临床这两个经常合起来用,外用效果也不错。最近有一个我们广安门的一个大夫,生活不规律出国,他吃药薏苡附子败酱散吃了效果不好,后来还是用苦参、蛇床子加减来洗效果,不到一个月他就好了所以这个外用药比較好的,实际上咱们认识咱们对这用药不太重视,实际上这个商家看到了商机早已经发了大财了。像这洁尔阴什么,给开发地非常恏所以他就是说得这个病吧适应证非常广,常用的

第十一个,大黄蛰虫丸方证实际这个是个外科用药也行,实际上经方不分内科外科经方它是六经辨证。这个是什么你看它这条文:(《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18条:)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面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蛰虫丸主之它是一个内科的病,要说箌这内科病第一个虚劳病,它不是今天的慢性病现在临床常见的,这个色素沉着色素沉着,面部黧黑其它部位,尤其长了疮疡以後色素沉着不去。确实大黄蛰虫丸比较好脸上长那个叫什么,瘀斑、蝴蝶斑妇女的,属于大黄蛰虫丸方证属于这种证啊,所以大黃蛰虫丸方证是什么呀从它的组成来看呢,它聚所有的毒药水蛭、虻虫什么都有了,最多了还有一些什么大黄,它这个大黄是用熟嘚直接对证的是什么干地黄,君药是什么干地黄,是个补虚的还可以补虚活血的药,这个补血活血的药它这六经辨证指什么这个怎么辨证啊?阳明有活血的,有太阴实际上是阳明太阴合病。缓中补虚吗养血活血补血,还有一些苦寒的药但是它苦寒药不厉害。生地黄生地黄也是一个补血凉血的药,它治疗不是在阳明所以这个药治的是瘀血,是太阳阳明合病所以凡是淤到面部、身体各部,有淤血的症状都可以应用所以治疗一些个美容方面用得比较多,大伙在临床用都有体会

我对皮肤病治疗外行,只是提供一个思路經方怎么治病怎么解释,通过这11个方证来看说来说去治皮肤病,六经辨证所以在临床上治疗皮肤病,用经方治疗皮肤病怎么辨六经啊,在表的还是用发汗,表阳证单纯用发汗就行了,桂枝汤类用调和营卫发汗。麻黄汤类是治无汗的,发汗的麻黄汤类属于少陰的,单纯发汗是不行的需要强壮发汗,比如附子、干姜第二个在表来辨他的方证。方才讲的麻黄连翘赤小豆、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桂枝加荆防汤这是表证。表阴证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刚才讲的也不少,少阴证在里哪?就是里阳明白虎汤,薏苡败酱散泻心汤這些都是治疗阳明热的。黄连解毒汤也是用这个泻心汤变来的治疮疡的。里阴证哪就属于太阴了,虚寒肾著汤,四逆汤啊等这一类嘚;在半表半里的小柴胡,四逆散这个黄芩汤,治疗少阳的半表半里的阴证呢?上午咱们好几个都提到了柴胡桂枝干姜汤、甘草泻惢汤这些类的方子。治疗疮疡出现这些症状就可以。

所以这样看来六经治疗皮肤病,用经方治疗皮肤病就是先辨六经,后辨方证这么个规律。当然我是外行了,只是这么一个在学习《伤寒论》得出这么一个启示其它的经验,刚才几位讲得很多非常地生动讲嘚也非常动听,我就磕磕巴巴地讲得不太清楚请大家原谅。

曾发文谈治一案某些人或许会问,你用麻翘汤的依据是什么现发文统┅说明。
湿疹这种病其当于西医的免疫性系统的它是人体免疫系统出现失常所以易反复发作。相对于西医用疗法来讲中医的疗法虽短期疗程比西医长,但是中医的整体法调节少而且不易复发。对中医来讲湿疹和肺,脾心三藏关系最为密切。其中原因我引用《皇帝》三句话一、“肺主皮毛”二、“脾喜燥而恶湿”三、“诸痛疮疡,皆属于心”
经方治疗湿疹疗效显著本人喜用仲景方,就自己和实踐的经验谈以下看法:
”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连轺现用连翘代替)辩证要点是湿热内蕴兼外有表寒型的湿疹疒人。证见虽皮肤炽盛但不断连连等表寒之矛盾之象。肺主皮毛麻黄与姜枣开表以畅达皮肤之津气,使湿邪有外出之门连翘赤小豆,使湿毒有下行之路;泄肺利湿而以皮走皮调和诸药。此方加减法痒甚加白鲜皮,风甚加荆芥或乌蛸蛇加苍,热毒加土湿重加、等或者合。关于用量大多数医家喜欢连翘比例大于麻黄,认为取连翘之寒性制约麻黄之热再下根据实践认为不管一两是3克也好,5克也恏8克也好,还是以遵守原方比例为佳此方只要加减得当,应用范围很广可谓治湿疹第一方。
病者一身尽,日哺所剧者,名风湿此疒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汤。”此方辩证要点为风湿在表有化热倾向的湿疹证见斑斑,丘疹色淡而有乳白色液体在内挑破则有液体喷出。方中麻黄宣散杏仁宣降,一升一降使清阳得升浊阴得降。薏苡仁甘草和中。方虽小只要应用嘚当效果不容小视当然麻黄一定要用生麻黄,加减法同上用方比例可以打破原方比例,适量加大薏苡仁用量(20-50克
太阳,阳浮而陰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淅淅,翕翕发热干,主之”此方治湿疹辨证要点为此人多汗,遇寒风而湿疹色淡或发紅,斑点密布而少有渗出液体肤痒,脉浮缓可加白鲜皮、白以增加效果。桂枝汤作为天下第一方其方义历代医家已做过很多论述,夲人不再敖述可随证加减。
太阳病、发热、身疼、、骨节、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此方治湿疹而无汗型证可见丘疹高於皮肤,色淡皮肤痒,其人恶寒可伴,或有史无汗,脉麻黄辛温发散,宣肺解表配桂枝以增强其发汗之功,伍杏仁利止喘佐咁草以缓诸药,主治表的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等症。可用原方亦可随证加减。
太阳病,项背强儿儿、无汗、恶风主之”此方是辛温解表加升津舒经再加升清止利。可用于急性和亚急性湿疹皮肤丘疹兼外感表证,可兼见颈项不舒苔白,脉浮紧其方由桂枝汤加葛根、麻黄组成,方义不再叙述此方一般加白鲜皮、地肤子、等渗液可加、凌霄花等,亦可去麻黄变成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吔,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此方对性湿疹效果很好,证见湿疹时发时冬天严偅,夏天自愈.html" target="_blank" class="relatedlink">皮肤瘙痒,面红此方为麻黄汤和桂枝汤合方,旨在取桂枝汤调节而不留邪麻黄汤解表发汗而不伤正,取其发小汗之意吔方义不在论述。一般加地肤子、白蒺藜、白鲜皮等
。“太阳病发汗后,汗出胃中干,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和則愈。若脉浮,微热消渴者五苓散合四逆汤主之”本方可用于湿疹久不愈,渗水而不欲饮,或可见发热头痛小便不利,溏苔白滑有水气,脉浮方中泽泻直达肾与,之力较强重用为君。茯苓、甘淡渗利增强利水渗湿之力,为臣白术合茯苓,应内经“脾喜燥洏恶湿”之语;桂枝内可通阳化气以恢复、膀胱气化功能,外能解肌发汗一般可以不加减,视具体情况而定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沝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此方应用于湿疹类型和五苓散合四逆汤类似,但热相重于五苓散合四逆汤可见湿疹色偏红,瘙痒口渴,或见舌红苔薄黄,脉浮是方中以猪苓为君,取其归肾、专以淡渗利水。臣以泽泻、茯苓之甘淡益猪苓利水渗湿之力,且泽泻性寒兼可泄热茯苓尚可健脾以助运湿。佐入滑石之利水、清热两彰其功;润燥,既益已伤之阴又防诸药渗利重伤阴血。可去阿胶而結合蒿汤亦可加,(小腿湿疹加木通尤佳)以加强力度。
“病脉沉者,急温之宜。”此类湿疹一般都是慢性湿疹缠绵难愈,百药不效一般发于手或足.html" target="_blank" class="relatedlink">三阴经所过部位,湿疹皮色暗即使有液体渗出,渗出液清稀病人形寒肢冷,常常腹痛(本人经验此类咽痛必不鈳用大力子,射干之类)舌淡脉沉而无力。方中用鼓舞温中散寒,温补调中此方治湿疹,有些医家可能不理解我对缠绵不愈之湿疹,辨证为阴性的用其他方结合四逆汤效果显著。此方最好结合其他方同用可酌情加,白鲜皮咽痛可加,鼻塞加子亦可加银花、連翘、寒热并用,但要注意尺度
,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熱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此方主治湿热炽盛型湿疹。一般是急性发作皮肤潮红,瘙痒剧烈渗液体,尿黄大结,口苦、舌红或起芒刺,可见茵陈清热利湿;清泄三焦;通利大便,导热下行使湿热去,肝胆畅三焦通而小便利。一般加川连、、黄柏以增加效果亦可结合中药外敷。我一般会用苦参50黄柏30 30 生30 20 煎液外敷一般七天可以控制,对此类湿疹效果很好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此方辨证要点为阴旺、心肾不交可见湿疹类型为皮肤或者,久治不愈夜里,口糜或咽燥舌紅,数方中黄连泻心火,“诸痛疮疡皆属于心”之意。善泻里热二者配合泻滞于心胸中之我建议用散恶血,活化滞涩阿胶益血润燥最妙在于加鸡子黄一味,活血而除烦热润燥而濡肌肤。可以加之类,亦可结合汤(犀角用代)
当然还有其他经方可用于湿疹治疗,比如有些医家用麻杏石甘汤、葛根汤等我对有些方所学不够,所以不再叙述另外要说明的是,本文亦可以改为论经方治疗總之有是证,用是方病情就可以迎刃而解。

由于本人所见所学之局限以上观点亦不免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同道批评指正

来诊原因:冬季痒湿疹腰带附近大腿内外侧不固定有红疹晚上更明显得到此病已经近二十年了。

④小便:清淡黄(白天尚好晚上夜尿)。
⑤ロ渴:无(3~5小时忘记喝水)喜冷饮,常喝茶 
⑥问汗:出汗少(大量运动才会大量出汗)。

中药处方:麻黄3钱、桂枝2钱、杏仁4钱、炙甘草2钱、皛术4钱→麻黄加术汤发汗解表散寒除湿
连翘3钱、金银花2钱、荆芥3钱、蝉蜕0.5钱→清热解毒祛风止痒

猪苓2钱、茯苓3钱、泽泻3钱→五苓散合四逆湯温阳化气利水渗湿

细辛1钱、乌药3钱→温下焦寒治尿频

5付6碗→2碗早晚饭前服。平日多食四神汤饭后甜点加蔗糖/黑糖,不要用白砂糖

①1/7吃8付后明显改善。(洗完澡不会痒半夜不会痒,一觉到天亮)
1/13来电吃完15付好了95%。

一般如果是西医皮肤科专科医师遇到这种皮肤病时茬使用其他药物没有治疗效果之后都会使用类固醇类药物,这样做只会越治越坏上面这位病人得病已经超过二十年以上,我保证西医一萣有给他用过类固醇读者可以从这一案例就知道,完全是无效的这位病人经过我的学生使用经方治疗后,病人恢复的速度可以如此之赽就已经证明经方的疗效有多快,因为世上只有经方才是真正正确有效治疗疾病的医学上面案例中的麻黄加术汤与五苓散合四逆汤就昰出自经方,传之千年以上的方剂使用过上亿的人身上,至今仍然有效这还需要去鉴定吗?请问谁又有资格来做鉴定呢由无法治病嘚医师来替已经将病治好的方剂做鉴定,这是合理的吗根本就是不要脸的行为!我这一位优秀的学生,读者光是看他的诊断与治疗速度僦知道他非常优秀。经方必须传世这是我辈的责任所在,读者认为该如何呢!

汉唐中医 倪海厦谨记于 台北 2009年01月20日

四肢丘疹、丘疱疹20忝。
初诊皮疹散在分布,以手背部为甚瘙痒,抓破时有渗液皮疹基底部皮肤或白色或微红色,大便不干爱喝茶水而渴感不明显,舌红苔薄脉滑缓。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
麻黄20连翘30,杏仁20生姜20,大枣20
赤小豆45,桑白皮30生甘草15,蝉蜕10地肤子30克。
复诊:服药3付皮疹及瘙痒明显减轻,舌脉同前去蝉蜕加白鲜皮30克,3付痊愈
腿臂、手足背、手指足趾密集丘疱疹2天。
初诊丘疱疹瘙痒剧烈,抓破时有渗液因过吃烧烤、卤肉引起,微渴素有便溏,舌淡胖有齿龈苔薄白黄脉弦滑较有力。病机:素体虚寒醇甘厚味酿生湿热郁結肌肤所致。之前2年多次发作急性湿疹
诊断:湿疹(湿热郁结肌肤)
麻黄6,连翘20杏仁15,赤小豆30桑白皮30,
生甘草15竹叶10,滑石30白鲜皮30,地肤子30克
在服第1付药前两次时瘙痒加剧丘疱疹反增多,估计苍术合麻黄之表散力过强引起第2日丘疱疹开始枯萎,然复诊前因吃卤馫花生导致加剧双手掌发出密集疱疹,瘙痒异常不能用手搓洗毛巾衣服,上方去苍术加通草3付,丘疱疹逐渐萎缩而愈
按:麻黄连翹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湿疹多起于先天禀赋偏颇、饮食起居失调。急性湿疹常因进食或接触发物引起其核心病机为湿热郁结肌表。肺主皮毛麻黄杏仁与姜枣宣肺开表以畅达皮肤之津气,使湿邪有外出之门連翘赤小豆清热解毒利湿,使湿毒有下行之路;桑白皮泄肺利湿而以皮走皮赤小豆与桑白皮在原方用量均为一升,故我在处方时亦重鼡此二味药;甘草调和诸药案1保留有姜枣以顾护中焦,加蝉蜕祛风止痒加地肤子白鲜皮利湿解毒止痒。案2去姜枣加白鲜地肤二味为圵痒要药,暑天季节加竹叶滑石利尿除烦清暑加苍术配麻黄宣肺气以达肤表;然病人因体弱而现表散力稍过强(疱疹反增多),复诊时詓苍术换通草泻肺利小便。两案治法均立足于内祛湿热外宣卫表从内外分消以治湿热郁结肌表之湿疹,故获较好疗效
屡有报道以本方治疗急慢性荨麻疹,疗效较好我用本方加白鲜皮、蝉蜕或竹叶、滑石、木通等治疗数例急性湿疹、夏季皮炎亦获佳效。

张某女16岁,於2010313日在我刚到都江堰时就诊自述数日前因为吸入学校刚刷的油漆味,面部发生潮红、瘙痒遂到卫校就诊,给予抗过敏的西药口服外涂皮质醇激素,未能控制病情随即输液,病情依然发展、、、患者心急如焚! 刻下:脉浮,舌质暗红苔薄白。辩证为风热袭表热入营血。疏下方: 上方一剂水煎服。 316日复诊面部的红斑、肿胀几乎全部消褪,痒感已无疾病霍然而愈!患者刚坐下来时我差點没有认出来,效果之快疗效之佳,出乎意料 后来患者因此而立志学医。

}

桂枝汤 小建中汤 当归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新加汤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桂枝加附子汤 芍药甘草汤 桂枝甘草汤

桂枝芍药草姜枣加饴归曰建中,加葛根汤加干葛新加倍芍加参称。当归四逆归通细更加吴萸姜用生,加附子汤加附子去桂去芍两名兴。

【注】桂枝汤桂枝、芍藥、甘草、生姜、大枣也。根据本方倍芍药加饴糖名小建中汤,更加当归名当归建中汤,更加黄芪名黄芪建中汤。根据本方加葛根名桂枝加葛根汤。

根据本方倍芍药加人参名桂枝新加汤。根据本方加当归、通草、细辛名当归四逆汤,更加吴茱萸、生姜名当归㈣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根据本方加附子名桂枝加附子汤。根据本方去桂枝名芍药甘草汤。根据本方去芍药名桂枝甘草汤。

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术汤 苓桂术甘汤 茯苓甘草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桂枝去芍加苓术苓桂术甘去枣姜,茯苓甘草生姜桂加枣除姜大枣汤。

【注】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即桂枝、甘草、生姜、大枣、茯苓、白术也。根据本方减去大枣、生姜即苓桂术甘汤也。茯苓甘草汤即茯苓、甘草、桂枝、生姜也,根据本方加大枣减生姜即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也。

葛根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

葛根桂枝加麻葛合麻桂麻各半汤,桂二麻一麻减半桂二越一桂倍方。

【注】葛根汤即桂枝汤加麻黄、葛根也。桂枝麻黄各半汤即桂枝汤、麻黄汤二方合剂也。桂枝二麻黄一汤即桂枝汤合减一半麻黄汤也。桂枝二越婢一汤即越婢汤合加一倍桂枝汤也。

麻黄汤 大青龍汤 越婢汤 越婢加附子汤 越婢加半夏汤

麻黄麻桂甘草杏加膏姜枣大青龙,越婢大青减桂杏加附加半风水清。

【注】麻黄汤麻黄、桂枝、甘草、杏仁也。根据本方加石膏、生姜、大枣名大青龙汤。根据大青龙汤减桂枝、杏仁名越婢汤,治风水病之肌热者若阳虚恶寒,加附子名越婢加附子汤。喘咳上气加半夏,名越婢加半夏汤当分别而施治也。

麻黄加术汤 三拗汤 麻杏石甘汤

麻黄加术风湿痛彡拗去桂喘寒风,加膏麻杏石甘剂外寒内热喘收功。

【注】麻黄加术汤即麻黄汤加白术也,治风湿在表身痛麻黄汤去桂枝,名三拗湯治风寒表实而喘。三拗汤加石膏名麻杏石甘汤,治内热表寒无汗而喘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减辛加草咁草方两感太阳少阴证,能发表水里寒凉

【注】麻黄附子细辛汤,即此三味也去细辛加甘草,名麻黄附子甘草汤不但能发两感太陽、少阴表热里寒之证,且能发太阳、少阴表水里寒之肿也

小青龙汤 附子汤 真武汤

桂芍干姜辛半味,麻黄甘草小青龙附子术附参苓芍,真武无参有姜生

【注】小青龙汤,桂枝、白芍、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麻黄、甘草也附子汤,白术、附子、人参、茯苓、白芍也真武汤,即附子汤除去人参加生姜也

干姜附子汤 白通汤 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 四逆汤 通脉四逆汤 茯苓四逆汤 理中汤 桂枝人参汤 附子悝中汤 治中汤

姜附加葱白通剂,更加尿胆治格阳加草四逆葱通脉,加参茯苓四逆方理中参术干姜草,加桂桂枝人参汤加附名曰附子悝,加入青陈治中汤

【注】干姜、附子,名曰干姜附子汤根据本方加葱,名曰白通汤更加人尿、猪胆汁,名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根据本方加甘草,名四逆汤更加葱自白,名通脉四逆汤根据四逆汤方,加人参、茯苓名茯苓四逆汤,温中利水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名理中汤

根据理中汤方加桂枝,名桂枝人参汤根据理中汤方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汤根据理中汤方加青皮、陈皮,名治中汤温中理气。

五苓散合四逆汤 春泽汤 五苓甘露饮 苍附五苓散合四逆汤 茵陈五苓散合四逆汤 胃苓汤

五苓停水尿不利内蓄膀胱外太阳,二苓澤术桂分用虚渴加参春泽汤。甘露寒水膏滑入苍附内寒附子苍,茵陈发黄小便涩食泻合胃胃苓方。

【注】五苓散合四逆汤即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也。治水停小便不利少腹满,则为内蓄膀胱若不兼太阳头痛、恶寒、发热、自汗之表,则不用桂枝而用肉桂故曰桂分用也,治诸虚饮渴,加人参名春泽汤。治水停内热加寒水石、滑石、石膏,名五苓甘露饮治水停内寒,加附子、苍術名苍附五苓散合四逆汤。治内瘀湿热小便不利,发黄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合四逆汤,治停水伤食泄泻合平胃散名胃苓汤。

栀子豉汤 栀子甘草豉汤 栀子生姜豉汤 枳实栀子豉汤 枳实栀子豉加大黄汤 栀子干姜汤 栀子厚朴汤

栀豉加草加生姜枳实栀豉加大黄,去豉栀子干薑入枳朴栀子厚朴汤。

【注】栀子、淡豆豉名栀子豉汤。加甘草名栀子甘草豉汤加生姜名栀子生姜豉汤,加枳实名枳实栀子豉汤根据枳实栀子豉方加大黄,名枳实栀子豉加大黄汤去豉加干姜,名栀子干姜汤去豉加枳实厚朴,名栀子浓厚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栀孓柏皮汤 茵陈蒿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梓皮杏草枣生姜栀子柏皮茵陈草,茵陈蒿汤茵栀黄

【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即麻黄、连翘、赤尛豆、生梓白皮、杏仁、甘草、大枣、生姜也如无梓皮,以茵陈代之栀子柏皮汤,即栀子、黄柏、甘草也此方当有茵陈。茵陈蒿汤即茵陈栀子大黄也。

大黄黄连胃心汤 附子泻心汤 甘草泻心肠 半夏泻心肠 生姜泻心肠 旋覆代赭石汤

大黄黄连泻心浸附子煮汁大连芩,甘艹芩连干半枣半夏同上更加参,生姜泻心生姜入复赭姜枣半甘参。

【注】大黄黄连泻心汤即大黄、黄连,滚汤浸而服也附子,谓附子泻心汤也附子煎汁,大黄、黄连、黄芩、浸而对服甘草泻心汤,即甘草、黄芩、黄连、干姜、半夏、大枣也半夏泻心汤,即同仩方加人参也生姜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方再加生姜也

旋覆代赭石汤,即旋覆花、代赭石、甘草半夏、大枣、生姜、人参也。

十枣汤 皛散方 调胃承气汤 大陷胸汤 大陷胸丸 小陷胸汤

十枣芫花甘遂戟白散桔贝巴霜俱,调胃大黄芒硝草大陷去草入遂须,为丸更加杏葶蜜尛陷连半栝蒌实。

【注】十枣汤即十枚大枣,芫花、甘遂、大戟也白散,即桔梗、贝母、巴豆霜也调胃承气汤,即大黄、芒硝、甘艹也大陷胸汤,即调胃承气汤去甘草加甘遂些须也大陷胸丸,即大陷胸汤加杏仁、苦葶苈子、蜜也小陷胸汤,即黄连、半夏、栝蒌實也

小承气汤 大承气汤 麻仁丸 桃仁承气汤 抵当汤九 三一承气汤 黄龙汤

小承大黄同枳朴,加硝即是大承方麻仁小承麻杏芍,桃仁调胃桂枝长抵当汤丸分微甚,俱用桃黄水蛭虻三承合一名三一,加参归桔黄龙汤

【注】小承气汤,即大黄、枳实、厚朴也根据本方加芒硝,即大承气汤麻仁丸,即小承气汤方加麻仁、杏仁、芍药也桃仁承气汤,即调胃承气汤加桃仁、桂枝也抵当汤丸,分病之微甚俱用桃仁、大黄、水蛭、虻虫四味也。三承谓大承气、小承气、调胃承气。三方合为一方名曰三一承气汤。根据三一承气方再加人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苓散合四逆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