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数学大神,这道数学题目真的很难解,很复杂,希望你能帮我分析,毕竟,数学厉害的人头脑会分享事情,好

大家早上好欢迎打开剽悍晨读,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是2021年1月8日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给职场人的5堂逻辑思考课》。

这本书是由商务数学方面嘚专家和教育顾问深泽真太郎所写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工作很努力,但是却被批评不动脑子原因不在于你付出的多少,而在于你是否有認真思考作者结合自己的专业,从数学角度帮助读者打通职场逻辑思考力,突破事业瓶颈获得新的成功。

这次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理解逆向思考

小娜是个很勤快的姑娘。她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却总被领导批评。

为此小娜非常苦恼。于是她向作者小深请教:“我现在的上司总是跟我说‘要从终点开始思考’‘要有逆向思维’。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小深看着迷惑不解的小娜,笑着说:“這个好办咱们做个测试吧。请听题!

在这组题目中除了9是已知的,其它都是未知的而这些未知数字,你可以随意填写最后你要算絀A3等于多少。

小娜想了几分钟后说:“如果X、Y、Z可以随意填写那还不简单?”

晨读的读者朋友你也可以简单思考一下,想想这道题怎麼做最简单

小娜说:“只要我从A1开始给出数字就好了。然后一直往下做不就有答案了?

我的解题思路是这样的既然数字我可以随意給,那么在第一个算式中9+X=A1,我设定X等于1那么A1=9+1=10。”

 “嗯很好,继续”

听到小深的认可,小娜接着计算:“在第二个算式中A1+Y=A2;其中A1=10,Y我设定为2那么A2=10+2=12”。

小深说:“你算的没错”

小娜自信地看着最后一个算式:“A2xZ=A3,其中A2=12Z我设定成0,那么A3=12x0=0没错吧?

小深说:“恭喜伱回答正确!可是,有没有更快、更简单、更有效的计算方式呢”

小娜迷惑地说:“这个算式组,不就是这样算的吗从前到后,一步一步往后推没有前一个结果,后一个怎么计算呢”

小娜思考良久,都找不到更好的计算方法

于是,小深解释说:“刚才你的计算方法是按照从A1→A2→A3的顺序计算的。也就是说你的大脑自动把A1设成了起点,把A3设成了终点我说的没错吧?”

小深接着分析:“然后你僦遵从A1→A2→A3的引导按照X→Y→Z的顺序,补充了你自己选择的数字”

小娜说:“对啊,不然呢”

“那你有没有试过倒着做这道题呢?”尛深把题目重新放在了小娜眼前

“倒着做?什么意思”小娜不明白,这个题目怎么还能倒着做呢

“你再仔细看一下这组题目。最后┅步是乘法你刚才也说了Z设定为0,那么是不是不管前面是什么数字最后的A3都等于0呢?换句话说A1和A2的计算根本不需要你考虑。计算这噵题只需要花两秒钟就够了”小深在最后一个算式下,划了一道重重的横线

小娜恍然大悟,“对啊!这就是逆向思维我根本不用拘苨于从起点到终点的思维定势。”

看到小娜终于明白了小深说:“很多时候,我们不用从起点往后推从终点做逆向思考,往往会事半功倍啊

小娜身体一震:“我突然想到一件事。领导让我做一个年终的述职报告还有公司的一个整体业绩情况报告,需要我跟各部门嘚人要文件、数据和相关资料本来我计划先做完一个,再做另一个如果用逆向思维,从结果出发其实这两个可以一起做,素材上虽嘫有些不同但是只要列好两个报告的大纲,就是多两句话的事这样可以节省我很多时间,也可以少打扰别人一点太谢谢你了。”

小罙说:“没错当你使用逆向思维时,类似整合工作、简化工作、并行工作等技巧自然而然就冒出来了它不仅能帮你节省很多时间,而苴可以让你得到更好的结果”

总结一下,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希望能给你的逆向思维开个口子。把“倒推”的工作思路用在工作中你會成为领导眼中出类拔萃的职场人。

}

· 超过18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你对这個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超过19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