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父本母本来源制种母本Y58S授粉的最宜温度及抗性?

46 作 物 研 究 CROPRESEARCH 影响两系杂交稻制种纯喥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邓晓娟常剑渊,肖层林 张海清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 410128) 摘 要:在两系法杂交水稻父本母本来源制种中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转换起点温度偏高、遗传漂移和 同形可育株的产生、制种基地 和制种季节安排不妥 以及栽培管理措施不当是影响种子纯喥 的主要 因素 。因此 选用实用型光温敏不育系、通过核心种子 生产控制不育系育性转换起点温度的遗传漂移、根据不育系育性转换温光特性选择合适的制种基地并合理安排制种季节、 加强不育系育性检测和除杂、采取定 向培养母本整齐群体等 ,是提高两系杂交水稻父本母夲来源制种纯度的重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 :水稻父本母本来源 ;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制种 ;纯度 中图分类号 :S511.0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l001—)O1—0046—06 两系法杂交水稻父本母本来源是我 国继三系法杂交水稻父本母本来源之后作 2002年安徽省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对58个两系籼稻 物遗传育种仩的又一次重大技术革新[】卅]。与三系法 制种样进行纯度鉴定有23个制种样杂株率超标,不 杂交水稻父本母本来源比较 两系法的最大优樾性在于能 自由配组, 合格率达4O%说明现在生产上使用的两系杂交水稻父本母本来源 不受 “三系法”的恢保关系制约 ,选配强优组合几率大 组合确实存在制种风险,遇到特殊年份甚至会给种子 生产实践证 明,两系法杂交稻 比三系法同熟期的杂交 企业带来难以承受的经濟压力 这也极大地制约了两 水稻父本母本来源增产 1O 左右,杂种优势表现更为明显L4]因此, 系杂交水稻父本母本来源的推广速度[9]因此,洳何确保两系杂交水 两系法杂交水稻父本母本来源在近几年内得到了迅速推广2002年 稻种子纯度,仍是两系杂交水稻父本母本来源研究和应鼡中的一个 两系杂交水稻父本母本来源种植面积 已扩大至260万公顷大约 占 重大课题 。 杂交水稻父本母本来源总种植面积的1896/但由于光温敏不育系是 1 影响两系杂交水稻父本母本来源制种纯度的主要因素 一 种生态遗传不育系,其育性表达除了受育性基因的 本质影响外 还在很夶程度上受生态因素 ,特别是光温 1.1 不育系育性转换起点温度偏高 因素的调控在 自然界 ,光周期 的变化有规律可循 但 不育起点温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制种的安全性问 温度的变化因受到其它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在年度间同 题。一般来说 育性起点温度越低 ,育性敏感安全期樾 一 时问内的变化较大特别是夏季异常低温的来临并 长 。上世纪8O年代 由于人们对水稻父本母本来源两用核不育系育 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轉移。在生产实践 中两系杂交水稻父本母本来源 性转换机理认识不够 当时只有 “光敏不育系”概念,对 制种易受异常气象条件干扰而出現种子纯度不达标 不育系的选择、鉴定只考虑光照因素。1989年长江流 从而影响了种子的使用价值[5]如 1989年7月下旬长 域盛夏出现了低温,导致當时所有的所谓籼型 “光敏核 江流域夏季出现的异常低温 使一些籼型不育系发生 不育系”转为可育,从而产生了 “温敏核不育系”概念 了明显的育性波动 ,出现育性恢复从而降低了制种种 因此在 1989年前 选育 的籼 型两用 核不育 系,如 子纯度L6]湖南1993年、1996年、1999年也都因为异 W6154S,W6111S安农S一1,KS一9等育性转换起点温 常的天气而出现种子纯度问题,遭受了较大损失尤其 度在25_C以上 ,在制种过程中容易遇上25C¨以下的气 1999年制种面积较大 ,损失严重L7]2002年 8月中 温,导致不育性波动生产的杂交种子不能达到国家质 旬,江淮地区遇到了多年不遇的低温培矮64S等系列 量标准。9o年代初期以后我国选育出一批育性转换

}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当前以恢复系华占为核心嘚品种换代正在大范围内迅速推进。

奇观!揭秘“华占现象”:直接作父本品种或超300个衍生品种列阵更庞大

  其主要原因不仅在于本佽换代品种产量、抗性、米质等方面均较上一代品种有所提升外,还在于其广适性极强并适应“双改单”的种植结构调整趋势以及政府囷企业的共同大力推动。但究竟怎么才能选育出上述大田表现优异、符合产业化需求的优质种子呢

  在品种选育的历史发展、品种格局的分析中,育种技术以及对亲本血缘的选择与选配均在特定阶段发挥了关键作用:两系法对三系法的突破使得亲本配组的自由度大大提高亲本血缘相应地成为品种突破的重点。而在亲本血缘的利用中由于对单基因和主效基因利用难度较低且母本在米质改良方面作用更突出,亲本选择为一直以来育种研究和实践中的重点但随着分子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对多基因遗传方式(水稻父本母本来源多数性状为多基因控制)的利用难度,亲本选配在育种实践中的重要性逐渐上升

  因此,不同于市场上局限于强调几个优势品种自身而对其品种血緣鲜有研究亦或持有优势品种的选育及市场竞争格局主要由单一亲本为主导的观点(源于本次换代由华占主导),我们认为在品种选育忣竞争格局分析中除了备受关注的亲本选择,亲本选配亦极为关键――这也是我们后文分析的重要立论基础

  技术进步结束“大单品”时代,低品种集中度成为常态而优质的突破性品种在行业竞争中的核心地位仍然突出。在技术、政策、市场三重门槛的筛选下以優质亲本为核心的良品系列占据市场优势,其中少数主流品种最为突出良品系列和主流品种的血缘特征为良品系列以母本为核心,主流品种母本集中、父本单一分析得知以上特征具有必然性,因此对战略选择及竞争格局的分析具有参考意义:研发优质母本的战略周期相對较短且一个优质母本往往能够选育出大的良品系列使得以打造以母本为核心的品系竞争力的战略难度和风险相对较低,并能够在中、短期内获得丰厚且稳定的回报而较小的一般配合力叠加不确定性较高的特殊配合力,使得以父本为核心战略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均相对较高但由于自身性状优良且具有广亲和力的父本数量较少,因而主流父本换代周期相对较长若研发成功后则能够获得数额较高且持续性較强的回报。

  综上打造以不同亲本为核心的品系竞争力战略无关优劣,在于权衡与选择当前,父本华占为公共资源竞争格局因毋本而变,但长远来看若选育出具有突破性和排他性的父本,亦可引起新一轮巨大且更为持久的竞争格局变革

  以恢复系(父本)華占为代表的品种换代

  杂交育种是以基因重组为遗传学依据,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且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父本母本来源親本通过杂交、回交等方法,来实现利用杂种优势、集中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的育种方法由于水稻父本母本来源是自花授粉作物,想偠实现杂种优势的利用就需要母本的雄蕊花粉败育而雌蕊正常从而使得母本仅接受外来(父本)花粉异交结实。具体来说具有花粉败育特征的为不育系/母本,而用于使得杂交子代育性恢复从而能够用于生产的为恢复系/父本

  当前,市场正经历以恢复系华占为核心的品种换代 :近年来我国推广面积在0.67公顷以上的主要杂交水稻父本母本来源品种虽然不断增加2015年高达530个,但主流产品的父本多为9311及其衍生系具有相同或亲缘较近的恢复系的品种在同一时期大面积推广,不仅导致了产量难以提高还加重了稻瘟病等病害的发生与流行。直到來自马来西亚血缘的恢复系华占被高效使用上述问题才得到较好的应对,并成功实现品种换代其典型的代表品种为隆两优华占、晶两優华占和C两优华占。以华占作为父本所选育出的部分品种产量高、米质好尤其对稻瘟病具有较强的抗性,极大程度地克服了过去近20年来洇相同血缘使用过长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除了在产量、抗性、米质等优势较上一代品种较为突出以外,还有以下三点原因使得本次換代在大范围内迅速推进:

  1)本次换代品种广适性极强:隆两优华占、晶两优华占均已通过我国长江上游、长江中下游、华南以及武陵山区四大稻区的审定C两优华占通过除武陵山区外的其他三大稻区的审定。

  2)本次换代品种均为中稻符合长江中下游稻区“双改單”的趋势:由于稻谷收购价格低而其他作物或非农兼业收入较高、农资价格过快上涨等因素,农户双季稻种植收益在家庭收入增长中的仳重日趋减少从而使得稻作制度呈现“双改单”(两季稻改一季稻)的趋势,中、晚稻种植面积和稻种需求相应增加

  3)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大力推动换代品种的推广:一方面,国家通过了对C两优华占、隆两优华占的“超级稻”的认定加强了品种的示范效应与推广效率,另一方面本次品种更新换代的企业在产品优势的基础上,加强渠道和网络建设并提高服务质量以推动换代品种的推广。调研显示2016年以来,以长江下中下游稻区为核心除安徽局部、江苏省,及长江上游的个别省外各主要中籼稻种植省全部参与本次以恢复系华占為核心的品种换代。

  但究竟怎么才能选育出上述大田表现优异、符合产业化需求的优质种子呢我们接来下就从几个方面去梳理下育種奥秘:

  除了亲本选择,亲本选配亦为关键

  当前市场正在经历以恢复系/父本华占为核心的代际更迭但并不能简单地由此现象推導出杂交水稻父本母本来源品种的选育即是以亲本血缘(尤其是父本血缘)为核心的的结论。我们将在后文中论述在品种选育的历史发展、品种格局的现状与预判中,育种技术以及对亲本血缘的选择与选配均在特定阶段发挥了关键作用

  两系法已成为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亲本血缘相应成为品种突破重点

  品种杂交的实现需要借助与雄性不育类型相对应的育种技术。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我国水稻父本母本来源育种技术不断发展,并实现了三次重大的突破分别为1959年的矮化育种、1973年的三系法杂交育种和1985年的两系法杂交育种。

  兩系法通过利用光温敏不育系水稻父本母本来源受温度和光照的影响可以发生育性变化的特征突破了三系法需要寻找特定的恢复系的局限,从而使得亲本配组的自由度大大提高亲本血缘相应地成为品种突破的重点。据不完全统计在同一亚种范围内,90%以上的品种品系能使大多数光、温敏不育系的育性恢复正常而能恢复三系不育系育性的不足5%。自1995年两系育种被确认可以应用于大规模的生产实践以来中國有超过1000个两系法杂交水稻父本母本来源品种通过审定,在总审定品种中占比不断上升2016年超过60%。目前两系法杂交水稻父本母本来源品种姩推广面积550万公顷左右占全国杂交水稻父本母本来源播种面积的35%左右,两系法已经成为水稻父本母本来源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

  亲本血缘:除了备受关注的亲本选择,亲本选配亦极为关键且重要性有所上升

  在育种过程中,对亲本的选用包含两层含义:首先需选择优质的品种作为潜在的亲本其次还要在潜在的亲本中选择两个配合度最好的品种来进行配组,以期实现杂种优势的最大化利用和囿利性状的最大化集中

  具体来看,选择具有目标性状且一般配合力较强的亲本即为亲本选择。恰当的亲本选择为杂交育种的前提條件亲本在自身具备目标性状的同时,还需具备将目标性状遗传给杂交子代的能力因此,并非所有的品种都是优良亲本如珍珠矮和IR8嘟是优良性状较多的丰产品种,但以二者为亲本的品种数量均很少且丰产性和稳产性均难以超过自身。

  而选择互补性和特殊配合力較高的特定组合则是亲本选配能够使杂交子代集合双亲有利性状,甚至产生超亲优势的亲本配组方式为选育优质品种的必然要求任意兩个优质的亲本进行杂交并不一定能够产生强大的杂种优势,受特定组合之间的特殊配合力影响较大的性状主要有单株产量、结实率、每穗实粒数等这也是育种过程中优质亲本仍需进行大量测配的重要原因。

  那么究竟亲本选择和选配谁更重要?一般而言若目标性狀受显性单基因和多基因中的显性主效基因控制,则亲本选择更为关键;若目标性状受隐性基因或多基因控制则亲本选配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控制目标性状的基因类型来探究亲本选择和选配的相对重要性。

  从育种目标的角度来看产量、抗性和品质是育种中的关键目标性状。产量和抗性方面除了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有部分针对特定生理小种(致病菌)类型的专化抗性受单基因控制(亲夲选择)以外,其余性状均由多基因决定(亲本选配)但多基因中主效基因对性状的影响相对于与微效基因更明显(亲本选择)。因此悝论上亲本选择和选配在实现提高产量和抗性的育种目标中地位没有明显的差别当前行业内也尚无统一定论。

  米质方面由于稻米(胚乳为其食用部分)是在母株上发育而成的,而又有其自身的基因型因此,稻米品质性状的表达就有可能受到母株基因型、细胞质效应以及胚乳基因型的共同控制。因此母本在米质改良方面更为重要,即亲本选择更为关键

  而在育种实践中,单基因和多基因中嘚部分主效基因由于具有较明显的抗感界限和较高的遗传率更容易进入育种程序并进行早代选择,从而成为一直以来研究和育种实践的偅点也成为支持亲本选择在传统育种实践中更为重要的观点的另一原因。

  虽然在研究和育种实践中相对被忽视亲本选配作为利用哆基因的重要途径,在育种中仍极为关键:一方面水稻父本母本来源自身性状大多为多基因控制,另一方面多基因抗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优势。例如由于生理小种容易对单基因控制的专化抗性产生适应性变异,故专化抗性较容易丧失;而由多基因控制的非专化抗性很尐受病原菌致病性变异的影响故抗性更为持久。随着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抗性基因鉴别和定位越来越简单,多基因抗性在育种时间中嘚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亲本选配的重要性逐渐上升。

  当前以恢复系华占为核心的品种换代正在进行。但市场上对品种竞争格局的汾析大多集中于本次换代中的几个优势品种自身的性状及其市场表现对其品种血缘鲜有研究,亦或持有优势品种的选育及市场竞争格局主要由单一亲本为主导的观点然而,局限于现有品种的性状及市场表现无法得知品种竞争的本质更无法对未来竞争格局做出合理的预判,而以单一优势亲本为主导的观点或为由果索因易遗漏重要的影响因素,从而使得分析判断有失偏颇

  从遗传育种的角度出发,峩们认为除了备受关注的亲本选择亲本选配在优质品种的选育中亦极为关键且重要性逐渐提升。换言之优良杂交品种的选育,对品种血缘提出了双重要求:既要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优良性状的品种作为杂交亲本即亲本选择,又要从优质的亲本中选用配合力和遗传率均高嘚配组方式即亲本选配。

  母本决定竞争格局但父本主导未来亦可期

  技术进步结束“大单品”时代,低品种集中度成为常态

  二十余年来,杂交水稻父本母本来源品种集中度不断下降并稳定在较低水平我们认为,技术进步为该变迁形成的主导因素而非市場普遍强调的品种同质化。

  我国杂交稻种植主要分布于南方稻区根据不同稻作区在自然生态环境、品种类型和栽培制度等因素,可將杂交稻种植区划分为3个稻作区和8个稻作亚区区域之间甚至区域内部生态条件差异都较为明显。另一方面多数品种的适应范围较窄,因此需要大量的适应不同生态条件下的水稻父本母本来源品种以便满足不同生态区的农民的生产需要。

  过去杂交水稻父本母本來源育种以三系育种法为主,该方法下品种选育受到严格的恢保关系制约选到优良组合的几率较低。育种技术的局限使得水稻父本母本來源新品种的育成难度较大、速度较慢农民可选择的品种较少,因此其中一些广适性较好的品种得以大面积推广相应地在市场竞争格局上表现为个别优质产品的推广面积占有绝对优势,如汕优63在年的16年间推广面积均为全国第一且较其他品种遥遥领先。

  1996年以来育種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使得育成的品种总数量迅速增加,结构不断丰富以国审杂交稻为例,三系法早在1973年即取得成功但截至1995年,育成並通过国审的杂交稻品种总计仅有15个;而1996至2016年该数量达到635个(见图表8),且各类型、各熟期和各区域的品种都得到了较大丰富因此,鈈同稻区多样化的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过去以个别单品绝对占优的品种竞争格局相应改变,第一、第二位品种推广1996年起迅速下滑且湔三位品种间差距越来越小。同时在杂交水稻父本母本来源种植面积小幅下降的背景下,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主要品种数量大幅增加由1996姩的133个增长至2015年的530个,单个杂交水稻父本母本来源主要品种推广面积随之不断下降由1996年的11万公顷左右下降至2013年的2.3万公顷左右。而与上述變化对应的是CR5不断下滑,2010年后稳定在10%左右

  技术、政策、市场三重门槛共同筛选出良品系列与主流品种。

  尽管“大单品”时代巳经过去品种市场集中度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优质的突破性品种在行业竞争中的核心地位仍然突出而从育成,到审定再到进入市場并参与市场竞争,品种经过了层层筛选最终呈现出当前我们所见到的品种竞争格局――以优质亲本为核心的良品系列占据市场优势,其中少数主流品种最为突出

  第一重筛选,为技术门槛对父、母本的筛选三系法下,不育系败育原理在于质核互作则不育系的选育和繁殖受制于不育胞质和具有同核异质的保持系,通常需先选育出合适的保持系再与胞质不育的母本进行多代杂交、测交等方式进行核置换。而两系法下不育系败育原理在于隐性核不育,虽然两系法突破了恢保关系的限制从而使组配杂交子代更“简单”,但不育系洎身的选育需要找到核不育基因的供体和受体并通过自然变异、杂交、回交等方式多代选育,从而转育成不育系且并非所有的品种均能转成不育系。因此由于母本(不育系)对种质资源和育种技术的要求较高,从而技术门槛筛选出的母本(不育系)数量远低于父本(恢复系)数量截止2017年4月,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不育系仅310个其中籼型285个,粳型25个而理论上现有水稻父本母本来源品种中95%可以作为恢复系。

  第二重筛选为政策门槛对杂交子代品种的筛选。自由组配下数量较少的母本对应数量庞大的父本,所组配的组合必然体现为單个母本对应的品种数量远高于单个父本对应的品种数量同时,在我国新品种权认定制度和审定制度中DUS测试对特异性的判别为“根据測试品种在质量性状上有一个性状或数量性状上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性状与近似品种达到差异,或数量性状有一个性状与近似品种相差两个忣两个以上代码即可判定测试品种具有特异性”即政策门槛较低。而政策门槛较低对应筛选力较弱使得自由配组的结果能够较为顺利哋传递至审定层面。

  第三重筛选为市场门槛对通过审定的品种的筛选。通过审定的品种数量庞大但只有真正优质且符合市场需求嘚品种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当前两系法育种技术已较为成熟亲本血缘为实现品种突破的关键,而一个自身性状突出且一般配合仂较强的亲本往往能够带动一个在产量、米质及抗性等核心指标上较其他通过审定的“合格”品种均具有优势的良品系列的产生,如以培矮64S为核心的培矮系、广占63S为核心的广占系及Y58S为核心的Y系列等

  同时,在所属同一系列的良品间推出时间和个别性状又有所差异,這些差异使得主流品种在系列良品中脱颖而出――主流品种是率先实现突破且更能满足当下主要市场的最迫切的需求的“良品”如以培矮64S为母本的培矮系中,率先推出的两优培九为我国首个两系超级稻产量较推广面积占据全国第一15年的汕优63显著增产8%左右,并于2002年取代汕優63成为推广面积第一的品种在的6年间,5年保持第一;而以Y58S为母本的Y系列中率先推出的Y两优1号较两优培九增产8.8%,且米质、和抗性均有所提升年4年间推广面积为全国第一;随后同属于Y系列的深两优5814,在产量进一步大幅提升的同时稻瘟病抗性达到中抗水平,米质达到国家2級更好地应对了长期以来产量、米质下降以及稻瘟病严重的问题,并于年2年间取代Y58S成为第一大推广品种因此,在高市场门槛的筛选下为以优质亲本为核心的良品系列占据市场优势,且良品系列中又有几个主流品种最为突出

  血缘追溯与分析:良品系列以母本为核惢,主流品种血缘母本集中、父本单一

  当我们进一步对在市场竞争中占优的良品系列和主流品种进行血缘追溯,可以看到其血缘构荿呈现出两个突出的特征:一是良品系列往往以某个优质的母本为核心;二是几个主流品种的血缘具有母本集中、父本单一的特点且随著以推广面积为标准的排序越靠前,父本集中度越高

  而结合前文三重门槛筛选的框架及遗传学理论来分析,以上两大特征的呈现具囿必然性:

  选择具有目标性状且一般配合力较强的优质亲本是杂交育种的前提条件,而由于一般配合力较为显著且对在米质改良方媔起主导作用母本对提升子代品质更为关键。多项研究表明母本的一般配合力较强,其性状更容易遗传给子代另外,正如前文所述在母株基因型、细胞质效应及胚乳三倍体效应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母本在米质的改良方面作用更为突出因此,在面临市场门槛的筛選时母本优秀的杂交水稻父本母本来源品种更容易通过筛选、赢得竞争,从而母本为良品系列的核心正如我们在现实的品种选育及推廣中所看到的,上一代的培矮64S及其衍生系、广占63S及其衍生系以及当前备受关注的隆科638S、晶4155S,均组配出了一系列具有市场影响力的良品

  同时,选择互补性和特殊配合力较高的特定组合是优质品种育成的必然要求故市场最为占优的主流品种,不仅应拥有一般配合力较強的母本来跻身“良品”系列还应拥有与优质母本特殊配合力较好的优质父本,从而在“良品”中脱颖而出同时,由于与主要的优质毋本特殊配合力较强的优质父本十分有限在高市场门槛的筛选下,主流品种的血缘相应呈现出母本集中、父本单一的特征正如9311和华占汾别为上一代主流品种和本次换代品种的共同父本的原因就在于,除了自身品质突出它们与特定优质母本的特殊配合力也很强,从而所組配出的品种杂种优势明显

  当前母本决定竞争格局,但具有突破性和排他性的父本可引领未来行业新变革

  由前文分析得知,擁有优质母本往往能够带动大的“良品”系列的育成和推广而拥有优质父本则可能选育出占据市场最为瞩目的少数“主流品种”。那么中、短期内何种父、母本储备能够拥有竞争优势?长期内研发资源究竟应该如何配置和使用才能最大化产业化的利益和空间?

  当湔主流父本华占为公共性资源不具备排他性,且一般主流父本换代周期相对较长因此在主流父本尚未改变之前,即中、短期内企业所拥有的母本及其配组、选育能力为品种选育和市场竞争的关键。

  而从长期研发战略来看一方面,母本(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特性昰杂交育种的前提另一方面,母本一般配合力较强故以研发优质母本为重点,再选择与之特殊配合力较好的优质父本的育种思路更为便捷和高效因此,研发、改进优质母本的战略周期相对较短且一个优质母本往往能够选育出大的良品系列使得以打造以母本为核心的品系竞争力的战略难度和风险相对较低,并能够在中、短期内获得丰厚且稳定的回报如上一代品种中,从培矮64S到广占63S及其衍生系再到Y58S,每一次的母本改良与进步均带来了竞争格局的相应改变。

  相应的父本往往成为被母本选择的对象。但由于受到父母本亲缘关系遠近等因素的影响母本对父本具有较强的选择性,特殊配合力普遍较强的“突破性”优质父本可遇不可求:理论上95%的水稻父本母本来源品种均可作为父本(恢复系)但历史上以父本为核心的有较大影响力系列仅有明恢63系列、9311系列及华占系列。因此较小的一般配合力叠加不确定性较高的特殊配合力,使得打造以父本为核心的品系竞争力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均相对较高但由于自身性状优良且具有广亲和力嘚父本数量较少,因而主流父本换代周期相对较长若研发成功后则能够获得数额较高且持续性较强的回报。如在过去长达十余年的时间裏育成的恢复系/父本数量众多,但均没有大的突破直到华占带来了更为彻底的变革――调研显示,本次换代带来了对系列品系的淘汰较前期以母本改进为主导的主流品种更迭更为彻底。

  综上打造以不同亲本为核心的品系竞争力战略在难度、风险和回报上均有所差异,无关优劣在于权衡与选择。当前父本华占为公共资源,竞争格局因母本而变但长远来看,若选育出具有突破性和排他性的父夲亦可引起新一轮巨大且更为持久的竞争格局变革。

  文章内容来源:中泰证券研究所农业组

  原作者:陈奇、谢刚、刁凯峰、陈露、夏洲桐

  本文已获原作者授权!转载请和原作者联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稻父本母本来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