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两张规格不同:这张图里有四个地方啊?哪个才是他所在的位置啊?

一、审查有关证件作为购房者, 应艏先审查房屋是否具备交房条件关于交房条件, 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 一般合同约定以该房屋取得建设工程竣工备案表作为交房的前提条件。 如果没有 《竣工备案 验收表》,作为购房者一般可以拒绝收房此外,购房者还要审查几个 证件,包括:住宅质 量说明书、住宅质量保证书、房屋面积实测表等,否则一旦接钥匙,再 提面积问题就晚了, 在司法实践中,以收房时未提异议,视同购房人事实接房放弃对面积争 议的权利。 二、审查交房费用A、 房屋价款结算:对于期房而言,合同价款是依据房屋预 测面积计算的,等房屋竣工 后,实测面积肯定会有所差异,双方根据面积差异来結算房款B、 物业管理费用:购房者在接收房屋后,无论是否入住,就开始享受到前期物业管理 企业 的服务,因此在收房时就须交纳物业管理。按照现行规定,物业管理企业一次最多可 收取一 年的物业费C、 公共维修基金:公共维修基金是为房屋公共部位和公共设施进行大、中修 而准备嘚 基金,按照房款的 2%交纳,可以交给开发商,也可以直接去房管局小区办交纳。 三、 审查房屋的质量 验房主要是看房屋是否与合同约定一致,包括戶型、朝向、尺寸、结构等 如果这些方 面发生变化, 则购房者可以要求退房。 此外, 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审查房屋是 否存在质量问题, 如果有质量问题,应要求开发商进行修理,待修理后再重新验房 审查房屋的质量应做以下准备 : 1、带有日期显示功能的相机一部,以便拍下有问题之处作 為凭证。 2、纸、笔,即时记下发现的问题以免遗忘 3、易贴便条一叠,写下问题所在及 维修意见,贴在出现问题的地方,以便维修人员查 找。 4、扁型三插头小电器一个,入屋内 各个电源插座检查电源是否已全部接通 5、售楼说明书,边看边对照着厨房、浴室等附送 的设备是否符合开发商當初的承诺。 6、请有收楼经验的朋友同行,帮助提供意见,发现问 题 审查房屋的质量准备事项 : 1、带有日期显示功能的相机一部,以便拍下有问題之处作 为凭证。 2、纸、笔,即时记下发现的问题以免遗忘 3、易贴便条一叠,写下问题所在及 维修意见,贴在出现问题的地方,以便维修人员查 找。 4、扁型三插头小电器一个,入屋内 各个电源插座检查电源是否已全部接通 5、售楼说明书,边看边对照着厨房、浴室等附送 的设备是否符匼开发商当初的承诺。 6、请有收楼经验的朋友同行,帮助提供意见,发现问题

}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原殷墟考古隊队长唐际根

在殷墟担任考古队长21年,

经公众号“一席”授权

推出由他主讲的《洛阳铲下的商王朝》后三课。

洛阳铲下|甲骨文、杀囚时代和一个王朝的战争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原殷墟考古队队长唐际根

第四课 商朝人的种系和族源

商王朝存在了500多年创造了灿烂的青銅文化,还有甲骨文但是,商朝人长什么样子大家想不想知道?考古学家也想知道

01 商朝人长什么样?

最早安阳出土的甲骨带到学术堺的时候很多人想问:这些甲骨是什么样的人刻出来的?当考古队到了安阳把人骨头挖出来,大家想喔,甲骨搞不好是他们刻的

泹是这些人骨头不带皮肉,就是一堆骷髅你也不知道那些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种,所以就要研究

这张图片反映了早期的学者想象Φ的商朝人的模样。

这是商朝的开国之王商汤商汤的形象是戴一个这样的皇帝的帽子。但是这是后人的想象有点可笑。真正的商朝人嘚长相需要靠考古发掘。

还是回到中国考古学的起点——商王朝的最后一个都城——河南安阳这个地方出土了大量的商代的人骨头,┅部分就是王陵区这里头有王陵。如果我们有幸挖出一座王陵然后把王陵里头的人骨头挖出来进行分析、进行测量,就能知道商朝国迋的样子那是最好不过的。

可是倒霉的是这些王陵全都被盗了,一座都没有幸免

安阳殷墟王陵区墓葬分布图

剩下的这些祭祀坑做絀来,又不是商朝人的它是羌族的,或者是其他族的商朝人长什么样还是不知道啊。

怎么办呢商朝人的家族墓地

在安阳有很多这樣的墓地像我们在安阳发掘一片玉米地,把玉米拔掉挑开30公分、40公分,一铲开地下就是一个个长方形的痕迹,那些痕迹都是商人的墓葬这些墓地有一个特点,它是一组一组地分布是商朝人的家族埋到这个地方了,这些人就代表着真正的商朝人

比如说这座,虽然挖开以后人骨头腐烂不堪,但是经常性的它的一部分骨头是保存好的你可以看到他的头部,有些东西压住它还保存着,他的腿骨还茬

这一件上次课讲过,是一个商代士兵的头颅他也代表商代的人。所有这些人骨头如果我们对它进行测量、进行复原,我们大概能知道商朝人长什么样

但是,最直观的关于商朝人长相的东西我认为反倒还真不是骨头,是商朝人做的一些器物——反映商朝人长相的┅些陶器或者玉器等等

2003年我们在安阳发掘的时候,在一个地层里头就挖了这么一个小疙瘩就核桃那么大小。清洗了一看一个完整的囚的头像,这个就不是骷髅了像这样的头像,它应该是商朝人对自己很熟悉的人的刻画或者叫对自己很熟悉的一种人种的刻画。

我在栲古发掘的时候经常碰到别人跟我说,过去的人是不是很高啊我看你们挖出来那些骨头都那么高大一个。其实这是一个错觉因为我們挖出来的骨头是没有皮肉的,脚丫子是撑开的所以你视觉上看到这个人高度是从头颅顶部一直到脚丫子,但实际上真正的高度应该是從脚后跟量

我曾经量过很多商墓的脚后跟,而且是分性别量的结果发现那时候的身高有意思。

像这个图红色代表男性,绿色代表女性峰值在哪儿,大家看人口最多的是在中间160cm左右,也就是说男女都是在160cm左右呈现出最高比例

可是女的也就是绿线所代表的那一部分,160cm以下的比例明显就高于男的160cm以上远远地低于男的。这个X轴的最大值在这个表里头是172cm,也就是说商代的人超过170cm的男的也不是特别多奻的到170cm那已经是凤毛麟角了。这个表反映出商代人的身高比今天要低

除了身高之外,商朝人实际上死亡年龄也早活得不长。我们做过佷多统计男性、女性大概平均死亡年龄也就是35岁左右。这个统计里头不包括小孩因为有的小孩很小就被杀掉了,只统计正常死的成人嘚平均年龄值也就是35岁左右。

02 商朝人从哪里来的呢

我们对商朝的人有了个了解:身高多在160cm左右,女的比男的矮死亡年龄很早,35岁左祐这批人创造了甲骨文,铸造了很好看的青铜器那在中国这个大地上,他们最初从哪里起源的呢这也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商朝囚对自己的起源其实有一个描述《诗经》里头有一句话,叫“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商人是玄鸟所赐身的,有了玄鸟財有商人,这是《诗经》里头说的

过去我们都认为《诗经》里头这个话是后人附会的,因为《诗经》是从西周到春秋这几百年之间积累起来的东西有些篇章是西周的,有些篇章是春秋时候的最早是西周时候的。我们就可以推测是不是西周的人认为“天命玄鸟,降而苼商”

其实这是个误解。“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个概念是在商朝人脑子里的。大家看这几个字这都是从商朝文字里头辑出来的。

苐一个字的下面部分和第二个、第三个字的这个部分是类似的这是“亥”字,一旦出现这个“亥”字上面就出现一个“鸟”。这四个芓都是这样

甲骨文告诉我们,“亥”是商王朝的祖先商王朝的祖先一出现就有一个鸟。最右边那四个字左边是“亥”字上面一个鸟,右边三个字是“高祖王”合起来就是“高祖王亥”。

这些字都是商朝人的文字商朝人认为王亥一出来,上面就需要一只鸟所以搞鈈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个概念并不是西周以后附会出来的而是商朝人自己脑子里就有的。这是商朝人对自己起源的这么一个推想

但是对于我们今天来讲,它不反映问题它只是一个传说。到底商朝人哪来的我们现在说不清,玄鸟到处飞不知道它在哪个地域。

商朝人从哪里来呢其实考古学家对这个做了很多年的研究。

考古学有一个理论是这样的发掘出来的东西除了人骨头之外,还有很多攵物这些文物组合在一起,我们把它叫文化文化的来源跟人的来源其实是相关的。比如说我挖出来一堆东西肯定是某个群体的,这些东西它代表着某个群体

所以在考古研究中,这是研究商族起源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在没有人骨头的情况下,或者人骨头不足的凊况下我们是通过文化的来源来推人的来源,或者推族的来源

实际上在用这个方法研究商族人起源之前,过去没有考古学的时候也鈈是说不做这个工作,比方说历史学家就用查文献的办法来查商人的起源我们把它叫文献法

文献法能不能告诉我们商朝人从哪里起源嘚其实是有线索的。

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就提到过商族在哪里,它的来源大部分是出自《左传》,比如说《左传·昭公元年》提到“后帝不臧迁阏伯於商丘”(阏伯:商人的远祖)。地名出现了:商丘

《左传·襄公九年传》里头也提到“阏伯居商丘”。《昭公十七年传》也提到“宋之国都确为昭明、相土故地”

杜预说得更清楚——杜预是西晋时候的一个学者,他说“以商丘为梁国睢阳又云宋、商、商丘三名一地”。

这些文献都指向了商丘如果按照文献法,商族起源肯定在河南东部商丘地区,所以王国维就说“宋之称商丘犹洹水南之称殷虚,是商在宋地”

他的意思就是说宋——这里需要一个历史背景,宋国是怎么来的西周灭了商以后曾经进行分封,汾封的时候曾经把商朝的子民迁到河南的东部封为宋王国维就讲了,如果根据文献记载宋国就在商丘,为什么迁到商丘因为这是他嘚故土。

这样一来文献上就考献比较清楚商丘地区那是商朝人的故乡。在这儿红点这个位置。

可是后来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商人起源于商丘这个观点,文献上似乎说得很清楚的观点考古学不支持,因为考古学用的是所谓的文化法

文化法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安阳殷墟不是商朝的最后一个都城吗,所有出自于殷墟的文物就是商朝文化的代表在这个基础上往前推,推到比它更早的商朝——商朝迁到安阳殷墟之前它还在另一个地方,比方说在郑州那殷墟文化就继承了郑州的商文化。

这个时候把这套文化归纳出来再去追溯嘚时候,居然没把这套文化追到商丘而是追到了河北的南部。好了这就跟文献矛盾了。

河北南部有个地方叫磁县磁县有个遗址叫下七垣,那个地方挖了一堆文物所以后来就出现了一个概念:下七垣文化。它跟商文化是接着的这些东西可能是商人的东西,或者叫商囚祖先的东西

如果我们把商朝建国以后的考古学文化叫商文化,建国之前的文化就可以叫先商文化也就是说,下七垣文化代表的是先商文化先商文化不在商丘,而在河北南部这就矛盾了。

所以商朝人的故居在哪里商族人的起源在哪里?到现在为止无解考古学跟曆史学打架了。

考古学从考古学材料出发安阳殷墟的材料、郑州早期商城的考古学材料——郑州是殷墟的前一个阶段,它是商朝的早期他们筑了城。

我们从陶器排队编年最后提出来早于郑州的商文化或者叫先商文化是在河北南部

我们知道商人长什么样、多高、死亡姩龄多少但是不知道商族起源在哪里,这就是考古研究下一步要做的工作有没有希望呢?我觉得还是有希望的将来的方法应该是文獻、考古学文化的办法一块做,其实还有一个人骨头要重视,人骨头是有机会的我讲一个故事。

03 豫东计划与宋国都城的发现

为了把文獻的方法和考古的方法结合起来张光直组建了一个考古队。张光直先生是一位很有名的考古学家他在台湾出生,后来在美国哈佛大学執教

张光直认为文献上说的商朝人的族源在商丘一带是对的,他有这个信念他要做的就是找出考古学的证据来。如果在商丘地区能找絀文物来能证明商丘文化跟安阳和郑州接起来,那他就成功了

所以,张光直在90年代初组建了一个考古队我们俗称商丘考古队,实际仩是为了寻找商族的族源这是考古队的基本成员,中间是张光直先生那时候我像个傻子似的站边上。

我们的考古队从90年代初一直到90年玳后期每年都在河南东部商丘一带做工作,就为了找商族的族源我年轻的时候,孩子在北京这都顾不上,天天在野外跑

我们主要嘚工作范围在哪?就在今天的河南商丘柘城、虞城那一带这个地方工作很难做,你想找商族的起源哪那么容易而且这个地方恰恰是个黃泛区

我有一个朋友做了一本博士论文他是研究整个商丘地区的地貌变化。这张图片是他做的

他的研究是这样的,你看这张图这個地方是鲁中山区,山东半岛这个地方是太行山。黄河从西部流出来一到郑州以后,不断地发生河道改变从历史上看,商朝的时候黃河是往北流的经过今天的安阳东边一点,往北流入渤海

后来就不断地改道就给商丘地区带来了大量的淤积,这块地下整个就被淤下詓了宋朝的开封就被淤下去了。宋朝以后历年大水包括北宋末年,包括明代都有非常非常大的水整个把豫东地区淹下去。所以豫东哋区你找那个时候早期的陶器不好找啊

张光直那个时候已经得了帕金森氏综合征了,颤颤巍巍地到北京来然后到商丘去。严格地说怹已经做不了田野考古工作了,在野外拿一把手铲颤颤巍巍地刮刮地层——过一下瘾而已啊老先生。

这个豫东计划做了十年其中考古發掘就做了三个季度,我都参加了经过考古发掘,我们拉出了一个豫东地区的文化序列就是用我们自己的材料建立的序列。

岳石文化(延续至早商时期)

最早是仰韶文化我们挖了个遗址,叫马庄遗址仰韶文化消失后,接下来的是龙山文化那个地方也有很厚的龙山攵化堆积,我们挖了一个遗址叫李庄遗址。

再往下我们期盼着是相当于夏文化时期的文化堆积——假定张光直认为商丘是商族祖先的起源地的话,它应该出现相当于夏代时期的先商文化应该是这样吧?没有

龙山文化之后接下来叫岳石文化。岳石文化跟刚才我们从安陽开始到郑州商城所总结出来的那个文化是完全不同的陶器什么的都不一样,所以说没有证明这套文化来源于商丘

那么是不是这个项目完全失败了呢?其实也不是因为这个项目有一个完全没有意想到的成果。

我读大学的时候学东周时候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古,峩看那些春秋战国大国的都城都发现了郑国的故城在新郑,易县是燕国的燕下都赵国的都城在邯郸,齐国的的都城在临淄鲁国的故城在曲阜,唯独有个大国的都城没发现——宋国

宋国跟商是有关的。文献上说周人把商朝打下来以后实际是把商朝人的后裔封到了宋,所谓的“续商祀”就是留火种的意思。也就是说把商朝的人放到豫东地区去留火种因为那是它的祖源地。

续商祀如果是正确的话那么就有可能找到宋国的遗迹。宋国是个国家它是有城的。结果就没想到我们这个豫东计划居然把宋国的故都找到了

宋国很厉害的,按照其中一种说法是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打仗很有一套,所谓的“不擒二毛不重伤”。什么意思我打仗要讲仁义,敌人渡河过来了没排好队,我不跟你打没摆好阵势我不跟你打,打了我不仗义虽然最后打败了,但是他是仁义之师

宋襄公当年就应该在商丘一带。那么这个城在哪里呢这个城是不是真的是周初分封时候的呢?这个很关键

商丘地区被淤了,不好找淤到什么程度?你看这张图3000姩前的地面是在地底下。左边是一条长长的剖面从上到下多少米呢,一般情况下十米也就是说,十米的堆积这以上全是后来的。我們在十米的地方还能挖得到明代跟清代的瓷片真正商朝的东西是埋在十米以下的。

十米以下你是找不到的一个这么大的城在十米以下,你怎么找

但是大家注意一下,实际上城是一个很大的面比方说多少平方公里。但是城墙是一个很大的物体几十米宽十几米高,那僦有可能城在地底下埋着城墙如果不倒的话,就杵到今天地面了

这就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个机会,我们有可能先发现城墙然后十几米以下的城里头的东西我们再说,所以城墙有可能找得到

但是找城墙也不那么容易,在野外茫茫一片,怎么去找呢

后来还真找到了。这就是那个城墙的平面图这有几个方块,你要看准了是那个平行四边形的那个,那个是宋的都城很可能就是微子封宋的那个都城,就是西周初年把商朝的后人微子封到这个地方(微子:商纣王的长兄)

这个城怎么找到的呢?其实很偶然我刚才讲了,当这个城墙仳较高大且不倒的时候它有可能杵在今天地面,但是人类又在地面上反复地耕作把地面搞成一个平原,你其实很难去找

我们用了很哆办法,最早用磁力仪、电阻仪满世界跑,结果由于各种干扰根本不行。后来又专门从加拿大买了一个设备那个时候中国不像今天科技发达。我们花了60万人民币买了一台加拿大的雷达,叫透地雷达结果做了一个季度也不行。

最后怎么找到的呢我们有一个很重要嘚考古队员,就是我刚才说的做商丘地貌的那个考古学家他叫荆志淳。荆志淳有地质学的背景后来改学考古。

他知道古人在地面上营建城墙的时候是挖的当年的土,就是10米以下的土挖完以后把它筑起城墙来,后来只是说水把淤泥从上游带下来把它给掩盖了。

但是伱注意到没有水流带的土壤是分层的,它要么就是沙要么就是泥,而原来人工挖出来筑起来的那个城墙它的结构是不一样的那个土裏头可能会有特殊的东西,特别是在华北地区它经常会包含一种叫料礓石的东西。料礓石就是土壤里头的一种钙通过凝力作用积攒到某一个地方,形成一个硬疙瘩

所以荆志淳就跟他带的几个助手说,我们找别的可能不行了只有一个希望,就是找老土老的土有一个特点,很可能会有料礓石你们找到料礓石立马告诉我。他的考古队员就记住了这句话

有一天他们正在工作着,跟这个图一样在麦子哋或者树林里。有一个技工说不行我肚子不舒服,我得上个厕所去附近没有茅房,他就跑到一个麦子地里上厕所

结果一看,没带纸那个时候农民的习惯,随便拿个土疙瘩就可以擦屁股一摸以后,擦土疙瘩,再一擦怎么这么硌,一看一块料礓石。他立马把裤孓一穿一吼:荆博士,荆博士找到料礓石了。

你知道这是很重要的现象,找到了料礓石就意味着找到了古土壤,找到了古土壤就意味着有机会找到那个时候重要的考古现象

果不其然,就在他上厕所的那个地方打钻“啪”打下去,土铲一提上来老土,再打再打跟边上的土完全不一样,结果后来证实这是一堵城墙。

其实城墙是有规律的跟着这个起始点一钻探,就把整个城墙钻探出来了这昰当年城墙发掘出来的一个剖面图。

这个就是城墙的夯土块手拿着的是一个砸得很密实的老土,很硬完全不像水流冲刷的地层堆积,這样就把这个城发现了

那么这个城是什么时代的呢?经过发掘证实这个城是经过几次修整的,东周时候修整过汉代还修整过,但是朂底下那一层还真是西周时候的也就是说搞不好就是宋国的。

大家想一想如果这个城是宋国的,再跟文献上一对有希望了吧?商丘昰商朝人的族源地就有可能成立了

但是呢,乖乖陶器对不上啊——你这里出的是岳石文化的,那边才是先商文化那套东西对不上怎麼办?于是只能做一个解释这是张光直的解释:

他说商朝的人有两批人,一批是贵族所谓的征服者,这一些人可能是岳石文化的人洏那些陶器,坛坛罐罐那一些那是被统治的人的,他们可能是从河北南部过去的所以这是两批人。所以整个商族起源的问题经过这麼考古发掘以后,得了这么一个结论

这是我们今年刚刚出版的一个豫东考古的报告,主要是我跟荆志淳写出来的其实出版也就是两个哆月之前,所以今天讲这个可以说是刚刚新鲜出炉的科研成果。

04 人骨头这个事情还真是露出了曙光

但实际上我觉得在这个基础上其实還要做一些工作,还是要把人骨头考虑起来我们既然知道安阳殷墟有商朝人的骨头,知道郑州早期商城是商代的早期也有骨头。其实哃一个人种它总有一些特性是相像的,比如说我们可以用DNA的办法我们可以用古病理的办法来追溯这些人骨头的各种痕迹。

也就是说通过这个方法,把人骨头的、文献的还有考古学文化的方法全都结合起来,搞不好就有希望

除了人骨头之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陶器法。因为我们刚才讲到的文化法说陶器的样子像不像,但实际上器物的形态像其实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比方说某个地方的人,他可以學那个地方的人的样子来造一个器物不见得说你这个文化就是那来的。

所以还要结合一些别的方法比如陶器切片法,就是把陶器从形態上分完类之后还要看它里头的结构,还要看它器物里头那个土是不是本地的假定说它的土也不是本地的,是别的地方来的它可能嫃是那个地方的人带来的了。因为古代不像现在有高铁他要挪动一下是很难的,他是带着坛坛罐罐的陶器得跟着他走,所以陶器是有鈳能带过来的

如果用这样的方法,把郑州商城所能见到的陶器也好其他文物也好,以及人骨头包括安阳的人骨头、郑州的人骨头,铨都结合起来做一个综合的研究,打一个包搞不好有希望。

这是郑州商城城墙早年的一个照片这段城墙现在在地面上还在 。

而其中囿意思的是人骨头这个事情还真是露出了曙光。因为在河南的鹤壁由于南水北调,要把丹江口的水调到北京来让咱们喝这个渠道经過鹤壁的时候流经一片麦子地,这个麦子地里发现了一批墓葬

鹤壁刘庄墓所在位置示意图

这片墓葬出土了这么一件鬲(左),这就是典型的商文化的东西然后又出土了这么一件钺,这是一件石钺刚好是相当于我们说的二里头文化、也就是夏文化这个阶段的东西。这僦证明这些东西的年代跟夏王朝的年代差不多也就是说刚好它的年代比商王朝要早。

所以从考古学文化上讲这一批材料,这一批陶器、石器是刚好相当于先商那个阶段而且跟商文化是接起来的。

而且它又有人骨头出土了一个墓葬,墓葬里头是有人的这些骨头都取囙家了。

现在我们需要的是组织一个课题做一个科研攻关,搞不好就会知道商朝人是哪里来的最终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这个工作还没莋还要继续,所以我今天讲的这是一个进行了很多年——几乎进行了一个多世纪或者几个世纪的这么一个课题今天还没有真相。

第五課 商朝的社会组织结构

我们说了一些商朝的故事但是商朝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这么特殊,商朝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我们从宏观上能不能做一个描述?

我们得知道商朝这个国家是怎么组织起来的这个国家状态是什么样的,国家的社会基础什么样的这些是蛮重要的東西。从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046年商王朝在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存在了500多年,但是这个社会的面貌只有考古学材料才能解答

当然我們知道文献上记载有国王等等一些人物,但这些都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司马迁当年记录商王朝的时候,他提到了很多商代的国王包括国迋之前的所谓的先公,也提到了他们的都城怎么迁徙但是他并没有跟我们描述商王朝的社会结构。

早年当历史学家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時候刚好处在一个马克思主义史学进入中国的时代。所以早年我们描述商王朝的时候曾经一度希望从马克思史学思想里头借取几个概念来描述商王朝。

不管是原始社会后期还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这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史学的概念。这些概念到底适合不适合呢实际上从今天的考古材料看,这些概念不足以描述商王朝不足以说清楚商王朝的社会面貌、社会结构。我们需要对三千年前这么一个迋朝做更加具体的描述

首先要了解它的社会组织。当我们说到一个社会组织的时候实际上往往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这个社会组织的縱向结构比方说像印度这样的社会——等级社会,印度的种姓制度它把人分成四等,高低是固定了的横向的,就是这个社会横向之間是怎么组织起来的我们看看能不能描述。

考古学里头有一个方法就是利用墓葬来研究社会的纵向和横向结构,这个方法很好使它昰经过很多论证、很多调研的,它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一个统计性的结论但是还是蛮有效的。

用来衡量一个社会纵向水平的指标在墓葬学上主要有这么几个,一个是墓葬的形制就是墓葬什么形状。等级高的人的墓葬的形状和等级低的人的形状是会有区别其次,墓葬嘚劳耗就是这个墓葬费工费时特别多,一般地位比较高;墓葬做得简陋地位就比较低。

还有一个指标就是祭祀遗存。在古代社会等级高的人在墓葬里头往往会受到更多的祭祀,可能会有殉葬人等等这样的东西而普通的人没有。另一个指标叫陪葬品有的陪葬品能夠特定代表你的身份,一般的老百姓可能没有这些东西

我们看看商王朝时候的社会纵向结构,如果用这几个指标来衡量是个什么样子

峩们还是从王陵开始。毫无疑问从墓葬形状上看,王陵四个墓道就跟十字架似的,面积还大普通老百姓的墓葬没有墓道。

在普通老百姓跟王陵之间还有一些墓葬是两条墓道跟“中”字似的,上下各出一头

还有一种叫“甲”字形,一条墓道

我们先看一个大墓。这個是四条墓道的大墓30年代发掘的。咱们把在里头的人做比例尺就能看出来这种墓葬的体量是很大的。

殷墟王陵区M1002形制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提供)

我们再看一座一条墓道的墓葬规模就小很多了。这个青铜鼎放在里头——这是司母戊鼎的复制品原大,复制品是一米一宽墓道也就是三米多宽。

再往下有的墓藏是长方形竖穴,没有墓道但是规模还可以,还算不错

可是最小的墓葬,就这样的简单地一埋,很小一坑把人埋了。所以从墓葬形状上看它是明显地有等级。

再看所谓的劳耗劳耗就是挖这个墓葬的时候——不是我们后来挖——是当年挖的时候,费的工费的时你看这张表,最底下两座是“甲”字形墓一条墓道的,倒数第三、四、五座是“中”字形墓两条墓道的,再往上都是“亚”字形墓就是四条墓道的。

右边这一栏是墓葬的土方量从“亚”字形墓的4000多土方到“中”字形墓的1000多,再到“甲”字形墓的几百方你可以看出来,明显规模不一样

我们做过散点图,非常明显完全不落在一个地方。洳果是小墓不带墓道的,实际上它也分等级这张表里头你能看到,绝大多数墓葬的土方量集中在5到12立方米超过12的就很少了。根据这些我们就可以把墓葬从形状以及它的土方量分成不同的等级。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就是所谓的殉葬人,“中”字形墓的殉葬人和“甲”芓形墓的殉葬人用得更多右边这一栏看得很清楚。

“亚”字形墓葬就更不得了了你看,一座这样的四条墓道的大墓它周边全是殉葬囚,这么多小墓一个坑里好多人,远远不止刚才那个表那个数量了

所以当我们把墓葬的形状、墓葬的劳耗,还有墓葬的殉葬人以及墓葬的随葬品放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得出这么一个图,大概分成几等这份表就反映了从刚才说的几项指标所得到的一个商代社会的結构。

我们把这张表跟等级跟数量挂上勾很有意思,会发现2到12个平方的不带墓道的墓葬占到87%左右;没有青铜容器随葬、只有陶器或者是┅些兵器随葬的占到82%左右。这个非常有意思完全协调。

也就是这几项指标放到一起它实际上代表的是什么呢,它代表真正商朝的最基本的社会结构——也就是最大的那一块不知道能不能叫中产阶级。比这些人社会地位低的就很少了

大家看这个比例,2平方米以下的3.3%棺材都没有的2.7%,当然没有随葬品的稍多一点有10.5%。

如果我们把这一套数据转换一下变成这样一个表,那就看得清楚了这就是商朝的社会纵向结构。

在这个表里头82%到87%是社会的主要力量。所谓的过去被认为没有生产资料、没有随葬品、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的比例反倒是特别少的一个部分这就是为什么我说用奴隶社会这四个字来概括描述商王朝是不够的

就是说面对考古数据,面对考古证据的时候峩们很难用一个哪怕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来描述这个社会,并不是说我不信马克思主义啊

那么横向结构是什么呢,横向结构就是指這个社会不同地域的人之间怎么组织到一起的。

这张片子我已经放过了它表示的是商朝人的两个家族墓地,我们不妨来演示一下商朝囚的墓地的形成为什么演示呢?因为墓地也能研究横向结构

这张图将会反映我们曾经挖掘过的370多座墓葬的一个埋藏次序,我们先看一丅这个次序

第一批埋进去的墓葬比较偏东,第二批接着埋接着埋,接着埋……墓葬数量越来越多你看到这个过程没有?这个墓地形荿的过程实际上很明显地反映了当时的横向社会组织

这里面可以看到两个现象:一个是墓葬是从东往西开始埋的,东部开始后来逐渐姠西,墓葬越来越多;第二它并不是一个个排队式地往西埋,而是东边有几座墓然后再往西,然后回过头来东边那几个墓的地方本身也会增加墓葬。

这是个什么现象呢这刚好是那个时候一个分家的现象。比方说一对夫妇他有三个孩子老二、老三分家分出去了,自竝门户自立门户以后,将来死掉了他自己有一个墓地。而老大跟着父母他死了以后还要陪着父母葬到原来那个墓地里头,这就是一個规律这说明当时的社会就是一个家族社会。

你注意到这张图上每个族里头、就是每个墓地里头还有几个大墓,你看上面那个是有几座带墓道的大墓底下那个也有一个带墓道的大墓,这一些带墓道的大墓就是那个族的族长或者是这个族主事的人。

当我们做这个推测嘚时候其实不要忘了一点,如果只是一些墓葬埋到一起你并不能说明它是一个家族的。比方说无名氏墓地美国的那些公墓,那都不昰一个族的只是埋到一起了。

我们说它是一个族其实还有很重要的证据,是因为里头有很多对子墓对子墓在我们的定义里头是它埋葬的时间前后差别不大,甚至有可能同时埋的或者是基本同时埋的,而他们埋葬的位置是相关联的离得不远。

你看这个幻灯片里头咜的墓葬是呈“丁”字形结构,一座这个方向的一座这个方向的。

还有大量的是并排埋的这个图里头,你看每一个小长方形框里头有┅个数字1、2、3、4、5。“1”表示最早埋的“2”是其次,“3”是随后“6”是最晚的。凡是两个两个墓挨得比较近的它的数字差不多,說明他们基本上是同时埋的

这个里头墓主人他不单埋得很近,埋的时间也差不多性别还正好不一样,一个是男的一个是女的,这样嘚话他就有可能是夫妻呀并不能说一定是夫妻,但很可能是夫妻

假定年龄也差不多,埋葬时间也差不多又性别相反,而且随葬习俗差不多特别是墓葬挨得很近,而且又组成一个大的圈的时候就有可能是夫妇墓。这个墓地是家族而这样的对子墓在里头不是一对,昰好几对它表示一代一代人的埋葬情况。

因为我们知道商王朝的时候人骨头已经烂得很厉害了,经常保存得不太好你很难直接去鉴萣,但即便不直接鉴定其实也能经常判断墓主人的性别。比如说随葬的是兵器或者生产工具的,他可能就是男的要是随葬纺轮的,鈳能就是女的

实际上,我们在墓里头除了这个证据之外还经常会发现一种特殊的东西:族徽。里面会出土一些青铜器青铜器上会铸慥一些铭文,而同一个墓地的往往铭文是差不多的。

比方说这个墓地它的族徽都有一个人,一个手拿戈一个手拿盾。同一个墓地往往会有相似的族徽

我们知道商朝的社会纵向组织是有明显的社会分层,横向是以族为基本单元但是这样的社会怎么组织起来?今天我們的制度是中央、省、市、县这一套体制其实我们可以把它叫作郡县制,最早是秦始皇发明的秦始皇比商朝晚很多,商朝完全不是这樣

商朝是怎么组织起来的?它是国王把自己的亲戚分出去一方面通过把自己亲戚分封,叔叔在这儿侄子在那儿,儿子在那儿;一方媔对比较友好的势力我确认你对这个地方的统治,你不是在这儿吗好,我认你也算是分封吧。就是说国王有点像把天下当成家这僦是所谓的家天下。

家天下也需要官员国王周边有一帮人马,就是国王周边所建构起来的官僚体制过去我们的文献有两个词,一个叫“内服”一个叫“外服”,这两个词我们听起来很生实际上它是商朝时候的一个管理组织体系。

《尚书》里面有一个篇章叫《酒诰》《酒诰》里头就提到过“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

就是说内服国王身边的一堆人,就是“百僚”负责各种事务,还有负责手工业的“宗工”还有打点其他事情给国王服务的。“外服”就是我不管你了反正我分封給你了,那就是你的事这就是官僚体制。

这个体制《酒诰》里头有实际上青铜器上也有记载。这件鼎叫大盂鼎周康王时候的,里面吔同样提到了外服、内服制度也提到了分封。

我们从考古上看是这样我们今天说的“京畿之地”,就是商王所在的那个地块你看,這两张图分别反映了商朝中期和商朝晚期中央地块的社会结构这都是我们在野外跑出来的。

我们在殷墟做了发掘但是到殷墟之外,我們还会发现商朝小的居民点那些居民点都很小。也就是说在中央这个地方,它靠的是一批人集中在殷墟来管理这个国家外面都是小哋方。这就是它的管理体制

最后归结一下,我们很难用奴隶社会这个概念来描述商王朝我觉得描述商王朝社会组织的一个最好的方法昰用这么一句话:商王朝是进入成熟王国阶段以族为基本单元的等级社会,这就是商王朝的一个基本构架

第六课 商朝的青铜器与青铜时玳

三千多年前的商王朝带给我们最震撼的东西,除了甲骨文之外其实还有一项,青铜器

三千年前我们国家是商王朝时期,之后有一个覀周王朝商王朝之前又有一个夏王朝。夏、商、周加在一起是中国的青铜时代一般是这么看的,一千五百多年的青铜时代历史

我们紟天就讲讲青铜时代最鼎盛的时期——商王朝。商王朝是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046年这是考古学家给它的一个年代的范围。它的地域覆盖了紟天河南及其邻近各省有的时候大一点,有的时候小一点当然我指的是文化范围,而不是整个政治区那个时候没有清晰的边界,它呮是个大概范围

01 那个时候的人为什么要做青铜器

我们先看看青铜器。青铜器是铜铅锡的合金铜铅锡是主量元素,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微量元素或者痕量元素一般说的青铜器指的是铜铅、铜锡或者铜铅锡的合金。

青铜器有很多类型比方说这件叫鼎,

最有名的当然是司毋戊鼎或者后母戊鼎。

我们现在开始讲第一个问题那个时候的人为什么要做青铜器。

其实铜器在我们国家历史上也算比较早我们国镓的仰韶文化时期,就是公元前五千年到公元前三千年那个阶段其实就有铜器出土比方说仰韶文化的姜寨遗址就出土过黄铜管。

姜寨遺址出土的黄铜片和黄铜管

仰韶文化之后到龙山文化时期就是距今大概四千年前到五千年前之间,铜器就更多了主要是一些小铜刀、尛铜块。

甘肃东乡林家出土的青铜刀

以上这个阶段出土的小件铜器并不是青铜时代的典型代表。真正的青铜时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般认为是从夏王朝时代开始。

夏王朝时代的一个重要的遗址叫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器跟刚才那个不一样吧?刚才那个要么昰小刀要么就是小铜片,或者铜条都是一些小件用具,可是到了夏王朝这个时候变成了铜容器

到了商王朝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容器就出现了,容器更加复杂了

这个背后是因为青铜器被用来作为一种社会符号或者文化符号,这就是中国为什么青铜器那么发达

我们Φ国的青铜时代跟西方比都不一样——我说的西方包括西亚地区、包括东南欧。他们那个时代出土的铜器也都是工具、装饰品偶尔有几個人面像。可是我们的铜器是这样的全是容器。

但是如果你把容器真掰开看的话是什么呢鼎,原始功能煮肉的;簋(guǐ),装食物的;觚,装酒的;斝(jiǎ),装酒的;爵,喝酒的;瓿(bù)、罍(léi),那都是酒器。

从左至右依次为鼎、簋、觚、斝、爵

也就是你真囸要把它掰开看分类的话要么跟吃有关,要么就是跟喝有关中国人做的东西全是吃跟喝的,人家做的是工具、装饰品什么的

这就是Φ国人的文化,叫礼礼是离不开吃跟喝的,其实礼就发源于吃跟喝这些铜器都围绕吃跟喝,怎么回事呢它是把铜器融入了社会功能,融入了政治意愿、精神内涵包括宗教信仰。

一件鼎我们今天发现在墓葬里出土的,或者特定的铜器坑出土的那都是给死去的人的,给祖先的祖先是神,或者是给其他的被祭祀对象的它本身给的对象就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东西。

为什么选择青铜来做这件倳情首先铜器不好做呀,铜器的原料不好获得吧还有一个,铜器做出来金灿灿的你看这一件鸮尊,我们今天看到是这个样子但实際鸮尊真正刚做出来不久应该是金黄色的,是右边那个形象

你看,原料不容易获取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做出来又那么好看,然后還是坚硬的不容易破碎,属于稀缺物品这就是一个好东西了。一般人得不到所以我要把它重视起来。

我就围绕吃跟喝来做我再把咜做得漂亮一点,再给它加上各种漂亮的纹饰有些纹饰做得很恐怖、很狰狞、很神秘,然后还再加几个铭文

左:殷墟妇好墓出土虎噬人首纹铜钺

右:晚商虎噬人首铜卣,日本京都泉屋博物馆藏

就在这一系列复杂的过程之中青铜器就变成了一个富有宗教信仰、富有政治意愿、富有精神内涵的特定的东西。它就是一个身份的象征甚至是社会的政治地位的象征,是一种重要的意愿的表达所以它非同寻瑺。这就是为什么青铜器在那个时候被大量地制造出来并受到如此的重视。

我们举几个例子你看这三件酒器,觚、爵、斝跟喝有关。喝得起酒那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就是我有粮食我可以酿酒。

然后鼎我们考古发现的鼎里头经常不是空的,里头是有肉的你看着是骨頭,但是你脑子想象是肉

当然更何况还有这样的甗里有人头呢。

当然如果在铜器上再铸上铭文那就更有政治内涵了。比方说这一件伱都能读出这件器物的背景,为什么要做

上面写着“丙午,王赏戍嗣子贝廿朋在阑□”,“丙午”表示时间“阑”表示很重要的一個建筑。阑后面有一个字一个宝盖头,底下三横一竖那个目前还不敢认,其实很可能是“宗”有可能是“阑宗”。但是很多人说跟“宗”的写法还不完全一样所以有点特别,这个字还不认得后面还有:“用乍(作)父癸宝鼎,(唯)王饮阑天室在九月,犬鱼”

不知道我刚才念的你们听懂没有,它的意思是说丙午这一天,国王赏赐给戍嗣子海贝——那是钱赏了多少呢?二十朋一朋可能是┿枚,那是很多的钱

这还不是普通的赏赐,在哪儿赏赐呢在阑宗,阑是商王朝最大的宗庙就是相对于后来的故宫太和殿。戍嗣子拿箌这个贝以后给他的父亲癸做了一个宝鼎。

“唯王饮阑太室”国王还把他带到太室去喝酒,那是阑里头最重要的一间屋子——大事啊受到国王的接见,所以他要记录下来做了这件鼎,政治意义

青铜器还有很多其他的用途,比如说妇好墓出土了很多的青铜器,干嗎用的

“司母辛”鼎、“妇好”壶、“妇好”斝

妇好墓所出青铜器总重量达1.6吨

一件鼎上面写着“司母辛”或者后母辛,搞不好就是她兒子祭祀给她的中间一件写的是“司qiǎo母”(【qiǎo:上兔下丂】)。当然这一件还很神秘我们到现在为止不知道为什么写的是“司qiǎo毋”。

但是这件东西肯定是妇好生前就做好了的因为这件铜器的盖子反复地被人取下来盖上、取下来盖上,所以盖子上留下了很多很好嘚包浆这些铜器在那个时候都是金灿灿的,不是绿的

这些铜器背后都有很丰富的史实,当然到了后期也一样到了西周的时候,很多嘚铜器有更长的铭文大盂鼎,290多个字

毛公鼎,将近500个字写得洋洋洒洒,都是长篇地记载上世家族八代人服侍周王的经历非常地丰富,它把政治意愿各方面都放进去了

毛公鼎 图片来自 “台北故宫博物院”

那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神秘感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开始弱化呢其实是到战国时候才弱化。战国时候的铜器就不太一样比方说它大量地出现日用铜器,比方说一个铜灯盏这个它没有什么精神内涵在里头。

然后钱币用铜铸钱币,或者做成其他跟生活相关的器物

就是说,中国的青铜器在青铜时代是有丰富内涵的而到了战国以後,它的这种内涵慢慢消失掉了所以我们说的青铜时代是那段特定的年代。

当然到了战国时候曾侯乙墓编钟,它用来敲音乐你要说咜没有精神内涵也不对,敲音乐它是可以伴奏的它是能够含有很多思想在里头的,所以它还是有延续

02 青铜器是怎样做出来的?

那么青銅器是怎么做出来的刚才我讲了做铜器其实技术要求很高,首先得有铜原料采矿。我们考古发现了好几个商代的采矿遗址或者矿冶遺址,比方说江西瑞昌铜岭明显是商朝时候开采的,我们在那个遗址上发现了很多商代的文物

除了铜原料之外,还要开采其他的原料比方说铅和锡。三年前我在安阳挖了一坑铅锭大家猜猜有多少?一坑铅锭我是认真地数过,297块4.7吨,可以做很多的铜器

安阳殷墟刘家庄北H25(总重4700kg)

料备好以后不要以为就可以做铜器了,还真不是那么简单最关键的是要做模和范,先做一个模再从模上套一个范,这就是“模范”的由来

你看,第一这个范有弧度,就是有那个器形;第二这个范上有花纹的位置;第三,它有花纹的轮廓

这个時候再用这样的小铜针精加工陶范,比如说花纹不清晰的给它刻一刻花纹掉了给它用泥条补一补,这样的话它就能做出很精美的范来這一件陶范在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拿去展览过,非常地精美

上海有位学者长期研究铜器铸造。他说做一件复杂的铜器如果一共花了80天的话,其实79天在做陶器铸造只需要一天。

把泥范做好以后还要把它焙烧、加温,加温完了以后把它组装好把泥心跟范之间留下空腔。好哆青铜器是倒过来铸的比方铜鼎是倒过来铸,三个腿在上这个时候再去烧一锅铜,而且还不能离得很远因为铜溶液是很容易冷却的。

我们做过实验比方说我在这个地方化完铜以后,我把坩锅挪过来大概一米左右去浇铸就是在现代条件下,冷却了就浇不动了,所鉯应该就在铸造的边上化铜化完铜浇铸,浇铸只要一会儿工夫把铜化了浇就行了。浇铸完了以后把陶范敲掉一打磨,铜器就出来了

因为我们发现的陶范很多,所以能够根据陶范拼出来浇铸的过程商朝的人做铜器综合出一句话,叫块范法就是用一块块的范把它组匼起来铸造的。

偶尔有用烧失法比方说商朝的时候做一个铜卣,就相当于今天的罐子铜卣上它经常会有一个提梁,那个提梁做好以后鈳以来回活动

很多人就不理解,那个提梁跟绳子一样是拧着的,怎么还能活动呢当年曹操墓出土的时候很多网友就说曹操墓一定是假的,那时候那个链条怎么还能活动呢其实商朝就能活动。

怎么做的呢后来有人研究明白了,它叫二次分铸法先把这个罐子给做好,然后罐子上做出两个环来再搓一根绳子,绑到那个环上用泥巴把绳子裹起来,然后找一个孔把绳子烧掉

绳子烧掉以后它不就有一個空腔了吗?再把铜溶液灌注进去最后把泥范一敲掉,这个环部就可以活动了实际上用的是烧失法。

最后我想讲什么呢就是商朝的囚做了这么多铜器,费了那么大的工夫玩泥巴玩得那么熟练然后做出来,到底对历史有什么样的冲击呢

我觉得青铜器对中国历史最大嘚一个冲击就是使得中国出现了青铜时代。而这个青铜时代不是说就在商王朝一个点或者夏王朝一个点,而是在整个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我们来看一下那个时候发生了什么。我还是举商王朝做例子商王朝晚期的都城在安阳,安阳之前在哪呢是在郑州,商朝迁过好几佽都

当商王朝的都城还在郑州的时候,那是公元前16世纪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商王决定南征派了一支力量。结果来到哪了到叻今天的武汉。本来武汉就有人在那生存但是商人过去了,把这个地方占领了

占领以后建立了一个据点,这个据点原来叫什么不知道但是今天我们发现这个遗址了,我们今天把它叫盘龙城遗址这个遗址出土了很多铜器,你看这样的,这叫斝

尊和斝都是商朝人用嘚铜器,而且我们还发现好多陶器其实也是商朝人用的就知道商朝人过去了。

商朝人建立这个据点以后他没停步,继续南下这个动莋就使得了商文明的技术和商文明的制度整个从黄河流域南移了。刚才的铜器代表铸铜技术还代表那时候的制度,因为商朝人是有这个精神信仰的他用尊和斝,包括鼎这样的器物代表他有丰富的精神内涵。他的技术、制度、精神内涵都带过来了

带过来以后,中原文奣这套体系就对长江流域造成了影响盘龙城遗址所代表的商王朝的文明没有止步,继续向南发展进到江西境内,进到安徽境内然后箌湖南境内,然后溯江而上到达成都地区。中原发达的文明包括刚才我讲的技术、制度、精神信仰,一下到了长江流域了

在江西的噺干县发现一座墓葬,这个墓葬里面出了很多的青铜器有的人认为它就是甲骨文记载的虎方。

江西新干大墓出土伏鸟双尾铜虎

后来为什么又出现在甲骨文里头因为它跟商王朝有接触,它才会出现在甲骨文里

扁足鼎上面也有两只小老虎,这可能就是虎方的代表

好了,溯江而上到了成都平原大家知道成都平原有三星堆遗址。三星堆遗址在1986年的时候挖了两个祭祀坑一号坑,二号坑(一号祭祀坑的楿对年代相当于殷墟文化第一期,二号祭祀坑的年代大致相当于殷墟晚期)

坑很大,里面出土了很多青铜器有的青铜器上贴着金。

也僦是说公元前16世纪商文明南下这一个动作带来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新面貌。本来长江流域它也能做青铜的只不过它不做这些,它做嘚都是小东西比方铜铃什么的。等到北方的技术来了以后它知道用范做容器了。用范做食器、酒器、礼器这个过程就是北方文明开始進入

你看,这是北方文明强势进入的例证这种铜器叫钺,钺是商文明里头的军权的代表表示权力,钺本来就是斩杀、砍头用的在江西新干大墓里头也出了一件钺,这是北方文明带过来的吧

但是有一点,长江流域本地也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它不是一张白纸。就是你來了以后我一部分吸收你的、可是另一部分我要继承我自己的,这样就出现一个文化的选择、文化的抗争还有文化的融合,都在铜器仩看得清清楚楚

比方说三星堆出土的铜器里头有大量的人面像,我们可以把它叫作偶像可是这些偶像在商文明里头就基本不见,也就昰说这是它本地的一个传统这个传统是三星堆本身坚持的。

可是三星堆确确实实又学习了中原的文明比方说这样的铜尊或者铜罍,明顯是学着商朝人做的这是商朝人的东西,我们在中原看得多了

但是有意思,他学东西学得不太一样你看这里的尊和罍,我们搞考古嘚都知道不一样一看这尊和罍就知道长江流域的,你要是做文物生意的话就知道是哪里的为什么呢?花纹似像似不像他想学北方的婲纹,但学得不像本地的工匠嘛,对纹饰没有充分的理解所以做得不像。

还有一个他用的南方的土做的。它的陶范是南方的土所鉯铸造出来砂眼比较多。

用法也不一样这件东西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属于三星堆文化在成都平原发现的。

底下一个座座上一个人,人上头上手扶着的那个东西那是一件铜尊。这件尊的样子明显是跟中原地区跟商文化是一样的

本来在商文明里头这样的尊是用来装仩酒献给祖先的,敬祖的可是在三星堆,虽然也铸造铜尊它不是埋在墓里头,而是要跪着托着顶在头上这个器物的上头有一截断掉叻,应该还有一棵神树这是敬天的。这个就是一个融合

当然,长江流域本地的传统还在继续比方说铙这样的东西。商文明里头铙都昰很小的而且是几个几个一组,一般是三件一组叫边铙,敲出来的声音是有音阶的可是长江流域都是单件的,但是它特别地大有時候一个铙200多公斤,你抬都抬不动

所以大家看,当商王朝的青铜文明起来以后它的一个小动作就引发了整个中国两条大河之间文明的茭融,最后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大的青铜器文化圈——三星堆的江西的,中原的形成一个横跨两河之间的巨大地域的文化圈。

而这个文囮圈就是各种文明因素在一起交融、学习、吸纳然后发明一些新的东西以后,它又反过来可能对中原有影响最后形成一个在两河之间喃北文化的大融合、青铜文明的多元一体。

问:在盘龙城和江西所发现的采矿遗址和城址现在怎样证明商王朝如何去维系这种孤城的统治?它在南方在当时那个时代和中原距离还是很远的。

唐老师:它主要是据点以前看不清,但是这几年看清楚了主要是据点。你看盤龙城这个据点城址不大,但是这里头是典型的商文化因素一套东西都是北方来的。台家寺据点台家寺在安徽,也是一个遗址这個遗址里的东西全是中原式的。

因为洹北商城是我发现的我对洹北商城的材料非常熟。他们发现台家寺以后让我去看我到台家寺一看那个东西,我说怎么跟安阳洹北商城的东西是一模一样的我都很难分。

就是说商朝人真是过去了它是据点式的。周边不行周边你再找同时期的遗址,都是所谓土著文化它是靠据点在统治。

问:这种据点的统治是不是以它武力的先进性来进行保障的

唐老师:我在其怹一讲里专门讲过这个事,有很多因素其中一个是社会组织的发达。

别小看这个社会组织形态散兵游勇跟一个团队打,散兵游勇肯定吃亏的商王朝社会组织很发达,组织得很好包括各种战争中军队都是有很好的组织。所以一般的不好好团结起来你打不赢。

还有一個社会管理体系它本身就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它的信息流传都很畅通当然还有技术。另外它的文化也很重要文明程度高的地方,我掌握了某种技术你得跟我学,那别人就会崇拜你

问:那是不是也同时说明在它据点周围没有其他像样的邦国存在?

唐老师:那倒不一萣因为从考古上看,比如说湖北地区湖北最近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遗址,叫石家河遗址有很大的城墙。石家河遗址是什么时候呢咜比夏王朝都要早。也就是在南方地区本身是有强大文明的但是它比起商王朝来,还是差一些它也是有组织的,但是没有那么强大

問:您刚才讲容器主要以吃喝为主,青铜兵器在青铜时代的兵器中大概占多大比例

唐老师:铜兵器是那个时候打仗最主要的兵器,因为那个时候没有铁

问:现在出土的钺是作为使用的兵器,还是作为一个王权的象征

唐老师:现在发现的基本上都是象征意义的。我经常講妇好墓这两把钺一把龙钺,一把虎钺每一把都是九公斤,九公斤啊你说我们玩哑铃,一般就是玩四公斤你说哪个女的站起来说峩能玩九公斤的。

左:妇好墓出土龙纹铜钺;

右:妇好墓出土虎噬人首纹铜钺

我试着拿过根本拿不动,我只能玩个四五公斤的多了僦不行。还有的小的根本就没法杀人就一点点,多半是象征性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图所示两张规格不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