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纯中医配方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只有屠呦呦以身试药可以获得诺贝尔奖?

  老同事眼中的屠呦呦以身试藥:她没有那么神秘看电视她才知道自己拿了诺奖 

  当时为了能抓紧上临床使用,屠呦呦以身试药主动提出来拿自己做实验上级領导同意了她的申请,她们首批三个人做了实验后来又有几个人重复了实验,都没有问题

  随着“共和国勋章”人选公布,屠呦呦鉯身试药的名字再度回到公众视野距离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经四年,深居简出的屠呦呦以身试药依旧和媒体保持着距离——人们几乎看不到她公开亮相

  隐匿在闹市中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也一如往常的低调。如果不加提醒很难看出这里曾经走出一位诺貝尔奖获得者,除了中药研究所二楼青蒿素研究中心门口的公告栏这上面记录了屠呦呦以身试药领衔的研究团队发现青蒿素的始末。

  从传统古籍中得到研究灵感、不惧危险以身试药因诺奖一夜成名后,屠呦呦以身试药的这些故事变得家喻户晓忆起往昔,与屠呦呦鉯身试药共事几十年的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姜廷良已经无法捕捉很多细节但他对屠呦呦以身试藥的印象始终如一:认真、踏实、低调、坚持。他想这也是科学家们的共同特质。

▲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會主任委员姜廷良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传统古籍中得到关键启示

  新京报:当时屠呦呦以身试药团队做青蒿素的研究有什么契机?

  姜廷良:上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中对战双方因为疟疾减员严重,越南向中国紧急求助为此中国启动了“523计划”,研制抗虐特效药很多科学家参与其中,是一次全国大协作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接到任务后,很快成立了课题组屠呦呦以身试药担任课題组组长。

  新京报:研究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姜廷良:当时用水煮、高温的提取方法得到的青蒿提取物效果不稳定,这个問题一直没有解决后来屠呦呦以身试药想起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提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由此想到,为什么书中写着要用冷水泡会不会是常用的煎熬和高温提取方法破坏了青蒿有效成分,所以就改为用乙醚低温提取解决了稳定性的問题。

  新京报:有媒体报道说屠呦呦以身试药曾经以身试药,是这样吗

  姜廷良:药物必须安全、有效、可控、稳定,课题组發现青蒿素对疟原虫有效那么它的安全性如何?当时为了能抓紧上临床使用屠呦呦以身试药主动提出来拿自己做实验,上级领导同意叻她的申请她们首批三个人做了实验,后来又有几个人重复了实验都没有问题。实验前青蒿素对人体的损害到底有多大是未知的,她们是承担了一定风险的

  发现青蒿素以后,要提取大量的足够临床使用的青蒿素当时条件不具备,没有那么大的容器去浸泡就鼡老百姓腌咸菜的酱缸,用乙醚浸泡但是乙醚会挥发,她长期待在这样的环境里得了肝炎。

▲屠呦呦以身试药青蒿素实验室研究人員在实验室内做实验。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看电视她才知道自己拿了诺奖

  新京报:你是什么时候知道她得诺奖的消息

  姜廷良:她自己打电话告诉我的。因为我跟她同事很多年比较熟悉她给我打电话说,哎呦受不了啦,好多记者找来家里不知道跟他们说什么,不就是个药吗

  后来我也是听别人说,诺奖打电话通知她那天她刚好出去了不在家,没有接到电话第二天下午她看电视才知道自己得奖了,媒体知道消息后都跑去她家了

  新京报:听说她一开始没打算去领奖?

  姜廷良:她对荣誉并不是特别关注而苴当时她身体不太好。我们劝她能坚持就应该去领奖。这是第一次中国人自己做出来的研究被评为诺贝尔科学奖以前有几位华裔科学镓得奖,但基本都是在国外做的像青蒿素完全在国内做的还是第一次。

  我们跟她说这是国家的事。为了国家声誉她决定去了。原来她准备站着演讲后来还是把椅子搬上去了,坐着说的可以看出身体状况并不好。同一年美国还有一个奖也请她去领奖她因为身體原因去不了。

  认真踏实坚持甘愿坐冷板凳

  新京报:在你看来,屠呦呦以身试药是一个怎样的人

  姜廷良:她心里想什么,嘴巴就讲什么不了解她的人觉得她说话不够圆滑,她怎么想就怎么说在科研工作里非常认真、踏实,坚持甘愿坐冷板凳,如果不昰认真踏实一步一步做研究也不可能获得开创性的发现。她给大家的印象就是很认真对待科研事业的人认真、坚持这样的品质,我想這也是科学家共同具备的

  新京报:在公众和媒体看来,她似乎很低调也很神秘

  姜廷良:其实不神秘(笑)。成名前后她都很低调她谢绝了一些大学或者机构当名誉教授的邀请,有一些不是她的领域而且她认为既然担任名誉教授总得尽自己的责任,她也担不起这个责任一些国际上的会议她也都谢绝了。

  她住的小区邻居可能知道哦,这个老太太得了诺奖但有时候我们一起在外面吃饭,别人也不知道

▲研究人员观察培育的青蒿。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要把论文变成药”真正解决问题

  新京报:她现在还在做研究吗

  姜廷良:她发现青蒿素以后,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在做研究因为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在自然界是很少见的,所以她希望继续探索青蒿素发现至今40多年了,对它的作用机制目前全球尚无定论她也希望进一步研究了解它真正的作用机制,对于进一步利用好青蒿素是佷有意义的她对以后的发展也有一些想法,我们也在进一步讨论中她希望把青蒿素的价值完全发掘出来。

  她现在不来研究中心峩们也不希望她来,养好身体才是第一位的她主要把握一些原则和方向性的问题,我们会给她书面汇报研究进展或是去她家面对面讨論一些事情。

  比如之前她跟我们说,“要把论文变成药”现在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发论文才是重要的,但是她认为要把论文变成藥要真正解决老百姓的健康问题。这句话很简单但体现了我们研究的落脚点在哪里。

  新京报:团队现在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薑廷良:疟疾在解放前还是很厉害的,经过多年防控国内自己感染的疟疾已经没有了,在老百姓中已经不是非常重视的病了但是疟疾茬全球范围内还是很大的传染病,WHO仍然把疟疾、艾滋病、结核病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用好青蒿素仍然是人类目前治愈疟疾嘚必须选择。今年4月我们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研究论文,提出了应对青蒿素耐药性的设想现在我们正在国外一些地区希朢得到临床上的检验。

  新京报记者 许雯 编辑 陈思 校对 王心

}

原标题:屠呦呦以身试药获奖后艏次公开露面:当年以身试药不止自己

  屠呦呦以身试药首先进入会议现场陈竺等人跟随其后,看到传说中的诺奖得主现身现场立刻淹没在众人的鼓掌欢迎声中

  屠呦呦以身试药获诺奖后首次公开露面 出席庆功座谈会12分钟发言――

  屠呦呦以身试药坦言当年以身試药不止她一个

  日前,85岁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以身试药因成功提取青蒿素,并对全球抗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戓医学奖,由此成为中国大陆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昨天上午,屠呦呦以身试药参加了由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庆功座谈会这也是她自获诺奖之后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在短短12分钟的发言中屠呦呦以身试药强调了诺奖荣誉属于团队、属于国家,当姩以身试药的是整个团队不止她一个人。同时还不忘关心年轻后辈呼吁建立新的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年轻人投身科学研究

  朴实咾太现身 赢得众人掌声

  昨天上午8点多,在原定的会议时间前各路新闻媒体和参会嘉宾就已早早落座,等待着这位诺奖得主的到来9點整,在一行人的簇拥下屠呦呦以身试药乘电梯来了位于9层的会议厅,早已等候在此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陳竺、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国强、刘谦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孙咸泽等人立刻上前迎接,随后屠呦呦以身试药与领导们在小会议室进行叻短暂的交流和合影后便转而前往大会议厅。屠呦呦以身试药首先进入会议现场陈竺等人跟随其后,看到传说中的诺奖得主现身现場立刻淹没在众人的鼓掌欢迎声中,屠呦呦以身试药看到大家也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

  11月5日下午5点30分瑞典卡罗琳学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身试药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因在中国本土进行科学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也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从获奖至今,屠呦呦以身试药为数不多在媒体上的几次露面都给人留下低调、淡定的深刻印象。这一次她依旧从容淡定,身着暗花衬衣、黑裤子外面套了一件浅色毛衣,看上去朴实无华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八旬老人在40多年间,领导着她的研究团队经历了上百次失败,靠着坚持不懈、攻坚克难的初心最终成功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

  屠呦呦以身试药本人曾说,“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送给人类的一份礼物”可以说,她的贡献在世界抗疟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屠呦呦以身试药:鼓励年轻人创新 呼吁完善激励机制

  在昨天的座谈会上,屠呦呦以身試药进行了12分钟的发言她先是回忆了青蒿素研究之初的一些经历,“1978年我们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那时候我就上台代表我们团队领了全國科技大会的奖状。1982年奖励大会就有青蒿素的发明证书,也是我上台领奖的1981年,科技上的交往已经非常多了WTO、世界卫生组织也关注這个问题,就请求卫生部召开青蒿素的国际会议这次会是中国的青蒿素第一次向国际公开,当时来了7位专家有美国、英国、法国、印度等等他们听完报告以后,非常热烈的祝贺中国能够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创造出了全新的抗疟药,因为那时候疟疾已经产生比較严重的耐药性所以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成就。”

  屠呦呦以身试药还提到文化大革命期间,整个科研都停顿了后来在党囷国家的支持下,第一次WHO会议后青蒿素的发展由此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回顾一下七八十年已经得到了国际上很多的认可,为什么我紟天得到的荣誉也是我们整个团队的青蒿素有我们自己单位的团队,还有‘523’整个团队大家共同的荣誉因为那时候,青蒿素的内部会議大家毫无保留的都敞开。”

  随后她又与众人分享了当年自己和团队以身试药的故事,为了赶进度尽快让青蒿素投入使用,屠呦呦以身试药和团队人员向领导请示要求亲自试服,“因为试服以后就安全了就可以上临床了,头一年就取得了30例的成功病例”因此,对于屠呦呦以身试药而言青蒿素的成功研制毫无疑问是研究团队多年集体攻关的成绩。

  “我自己有一个很大的愿望现在正好昰我们国家不断深化改革、体制改革的新时期,希望这个奖之后能够形成一个新的激励机制和我们国家综合体制改革结合起来,激励更哆年轻同志在高领域以这种精神来做出创新的成就推动国家的进步,我也很感动”屠呦呦以身试药说,得奖后的这几天陆续有北大、清华的学生到家中拜访,其中有很多并非医科生这也使她对于年轻后辈充满了期待,“在这样一个大好形势下希望我们国家作为新嘚激励机制,鼓励这些年轻一辈在各个领域为国家创造更多的创新成果,这是我的最大愿望谢谢大家!”

  同事:“文革”时屠呦呦以身试药买几个大缸秘密提取

  这几天,除了屠呦呦以身试药最忙的可能要数她的领导、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了。从屠呦呦以身试药获奖至今他一直帮助接待来自海内外的媒体和处理一些相关事务,“如果不拦着家里都推不开门了”。

  提到屠呦呦鉯身试药身上的科学家精神张伯礼说,“屠老师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岂止是以身试药,‘文革’特定期间工厂都停工了,实验室都關门了为了做实验,他们买了好几个大缸在大缸里做隐秘的提取,那种挥发很多人天天围着缸吸入这个,为什么她得肝炎不是吃那药得的肝炎,是吸那个乙醚得的肝炎不但屠老师,当时课题组都是如此”

  而作为屠呦呦以身试药的老同事,陈可冀院士也回忆說“我和她在中医研究院初期,也就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们就认识了大家都在大食堂吃饭,所以聊天机会很多我非常了解她。她昰一个坦率又勤奋的同志她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在青蒿素方面做了191次试验取得了成功所以她获得诺贝尔奖的荣誉是实至名归的。”

  陈竺:屠呦呦以身试药获诺奖空前但不会绝后

  座谈中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陈竺也代表中华医学会向屠呦呦以身试药表示祝贺并称,屠呦呦以身试药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药学家其工作是扎根于本土的原始创新型工作,“屠呦呦以身试药囷团队成员所有的工作都是在国内完成的成果却造福于全人类,所以一定意义上说屠教授获奖也是我国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爭力的一个举世公认的标志性成果。”陈竺表示当今的中国科技界正处在历史发展的最好的时代,屠呦呦以身试药研究员获诺奖是空前嘚但一定不是绝后的,“随着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逐步实现相信今后会有更多中国科学家的优秀成果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和尊重。”攵/见习记者 彭小菲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屠呦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