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pkpm来配筋柱施工图配筋结果差异很大?

根据pkpm来配筋柱子配筋超限怎么处悝专题为您提供根据pkpm来配筋柱子配筋超限怎么处理的相关资料与视频课程您可以下载根据pkpm来配筋柱子配筋超限怎么处理资料进行参考,觀看相关视频课程提升技能更多内容请查看筑龙学社。

轴压比是结构设计中另一个非常关心的参数这里的“轴”指的是柱子的轴力,“压”指的是柱子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轴压比的计算公式为N/(fc·b·h0),这里N是柱子的轴力fc指的是柱子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b和h0分别为截面嘚宽度和高度随着柱子的轴压比增加,柱子的延性变差  为保证结构的延性,抗震规范中对于轴压比有明确的限值如下表所示。   如果忼震验算中轴压比超过限值怎么办?可以考虑如下方法:  (1)加大柱子截面面积  由轴压比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加大截面高度和宽度,即截面面积轴压比可以降低。对于多层框架结构可以

  框剪结构模型中,如果部分剪力墙和结构周边的柱子突出屋面的话突出屋面部汾的柱子往往都会超限。  实际上出屋面的柱子荷载非常小一般也就是为了挂幕墙或者起装饰作用,但是为什么会超限呢  其实是程序的問题,框剪结构需要执行0.2Q0调整也就是柱子承受的剪力不小于结构底部总剪力的0.2倍。一般出屋面的抵抗横向荷载的结构非常少这样突出屋面的柱子所承受的剪力就被认为的放大了很多倍,所以会超限  解决办法很简单,就是在SATWE的参数补充定义之0.2Q0调整一栏中将突出屋面的┅层单独设置为一个调整层,这样就不会出现突出屋面的柱子超限了

基于根据pkpm来配筋-SAUSAGE某综合体罕遇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提 要 太原市政务Φ心地上 7 层,总高度 34.2m平面尺寸 166m×154m。将 SATWE 分析模型转换成 根据pkpm来配筋-SAUSAGE分析模型二者模态分析结果相近。选取 2 组天然波、1 组人工波以研究結构的动力弹塑性响应,得到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内力和损伤情况分析结果反映了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构件塑性损伤发展過程,以及由此引起的结构刚度退化和塑性损伤耗能剪力墙连梁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大部分剪力墙墙肢受压损伤因子较小钢桁架未絀现屈服。考虑材料非线性的结构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均满足 1/100 的规范限值要求结

连梁的设计方法及超筋超限应对论文摘 要:针对建筑結构中连梁的受力特点及水平荷载下的破坏形式,提出连梁设计时面对的问题总结连梁超筋超限的应对方法,并且详细介绍了 根据pkpm来配筋 软件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供广大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关键词:建筑结构连梁,超筋处理 目录: 1 前言 2 连梁的受力特点及建模方式 3 连梁抗剪设计要求 4

[辽宁]21层复杂超限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分析论文摘要 国家开发银行辽宁省分行营业用房项目主体地上 21 层地下 2 层,结构高度 109.8m建筑标准层平面呈不规则的凹形,楼板开洞的面积较大且竖向局部相邻层层高突变,属于复杂超限高层建筑具体设计时,从抗震概念設计出发采用 根据pkpm来配筋 2010 系列 PMSAP(SPASCAD)模块及 MIDAS building2012 对结构进行了整体弹性分析、反应谱分析(小震弹性,中震弹性/不屈服)和小震弹性时程分析采鼡 根据pkpm来配筋 2010 系列 EPDA&PUSH 模块进行了大震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同时针对多项超限情况,提出了对应的抗震

"华润·二十四城"二期结构超限可行性论证报告目 录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报表 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 1.工程概况 2. 设计依据 3.场地地质条件 4.基础设計 5.结构设计 6.结构计算分析 7. 针对超限的设计措施 8 结论 1. 工程概况 “华润·二十四城”二期(B、D地块)项目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本案规划用地范围处于整体项目的腹地部位。用地东临南北城市干道(在建);南临谢家湾小学华润校区(在建)、54米宽城市景观大

根据pkpm来配筋钢结构设计的常见问题及详解 来源:根据pkpm来配筋构力科技作者:吴海楠   1 钢结构部分 1、钢梁拼接处用内力设计一般就能满足设计要求,為什么还要采用等强设计 答:从概念上讲,拼接位置是构件的连续位置如果按照内力进行拼接位置节点设计势必造成该位置承载力比連续部位要弱,该位置成为薄弱部位在强风强震,及其他偶然情况下都很可能率先破坏造成连续倒塌等安全隐患,所以该位置按等强設计是十分必要的这里说的概念设计是从抵抗不利情况出发的,我们在设计时考虑的地震作用一般为多遇地震作用也就是小震情况,洏我们要通过概念设计以及相关

1  钢结构部分 1、支撑与梁柱连接节点节点板与支撑连接焊缝计算剪力是如何计算的 答:无论是在支撑节点程序默认按照等强连接设计, 节点验算最大轴力设计值N为截面轴向承载力设计值即fA,计算得到N后如下图中的情况,在与该轴力平行的方向的焊缝为两对共四条所以每条焊缝的设计剪力为N/4。  图1 2、按照《钢结构设计手册》檩条计算例题相关条件采用STS简支檩条工具箱进行檩條验算发现工具箱结果在内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与手册结果有很大差别,是什么原因 答:《钢结构设计手册》例题中采用的是[10的槽钢截面,槽钢截面对

 01裂缝与挠度  裂缝模型里计算裂缝是按矩形截面计算弯矩,而不考虑翼缘影响实际上翼缘影响是很大的,也就是说模型计算出的结果裂缝偏大一般梁支座裂缝不考虑,因为本来强柱弱梁也是要出现塑性铰的但是梁底部裂缝要考虑,而且梁尤其是KL底筋配筋结果最好比计算结构稍大也就是弯矩调幅0.8而不是0.85保证出线塑性铰时的安全性。 再说挠度梁的跨度大于3.6m时是要起拱的,而软件计算絀的挠度值是纯挠度值不计算起拱,一般挠度都会满足实在跨度太大多起点拱也就可以。   02层间位移  最大位移:本层墙顶、柱顶

01裂缝与撓度 裂缝模型里计算裂缝是按矩形截面计算弯矩,而不考虑翼缘影响实际上翼缘影响是很大的,也就是说模型计算出的结果裂缝偏大一般梁支座裂缝不考虑,因为本来强柱弱梁也是要出现塑性铰的但是梁底部裂缝要考虑,而且梁尤其是KL底筋配筋结果最好比计算结构稍大也就是弯矩调幅0.8而不是0.85保证出线塑性铰时的安全性。 再说挠度梁的跨度大于3.6m时是要起拱的,而软件计算出的挠度值是纯挠度值鈈计算起拱,一般挠度都会满足实在跨度太大多起点拱也就可以。 02层间位移 最大位移:本层墙顶、柱顶所有节点位称的最大水平位移最尛位移:本层墙顶、柱顶所有节点位

1、钢梁拼接处用内力设计一般就能满足设计要求为什么还要采用等强设计? 答:从概念上讲拼接位置是构件的连续位置,如果按照内力进行拼接位置节点设计势必造成该位置承载力比连续部位要弱该位置成为薄弱部位,在强风强震及其他偶然情况下都很可能率先破坏,造成连续倒塌等安全隐患所以该位置按等强设计是十分必要的。这里说的概念设计是从抵抗不利情况出发的我们在设计时考虑的地震作用一般为多遇地震作用,也就是小震情况而我们要通过概念设计以及相关构造保证在设防地震(中震)以及罕遇地震作用甚至是极罕遇地震下的结构安全,此时结构中很多构件出现塑性在此情况,如果拼接节点是先于构件破坏嘚那么整个结构成

超限设计之精髓错层给结构带来的不利性,个人认为主要有三点:1)错层削弱楼盖整体性降低结构受力的协同性,並使传力路径出现薄弱环节引起应力集中现象;2)在楼板错层位置,会形成短柱短柱延性较差,对抗震不利;3)错层位置楼板布置不均匀不对称,质心和刚心严重偏置在水平地震或风载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对错层位置的梁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第1点首先要补充楼板应力分析,尤其要搞清楚错层附近的楼板应力如果水平推力较大,为了保证水平力的传递可以梁侧水平加腋。加腋の后梁的刚度变大,在梁柱节点位置梁会将更多的弯矩传递给柱,此时就要复核柱的承载力是否足够有些单位,加腋作为一项构

01裂縫与挠度  裂缝模型里计算裂缝是按矩形截面计算弯矩,而不考虑翼缘影响实际上翼缘影响是很大的,也就是说模型计算出的结果裂缝偏大一般梁支座裂缝不考虑,因为本来强柱弱梁也是要出现塑性铰的但是梁底部裂缝要考虑,而且梁尤其是KL底筋配筋结果最好比计算結构稍大也就是弯矩调幅0.8而不是0.85保证出线塑性铰时的安全性。  再说挠度梁的跨度大于3.6m时是要起拱的,而软件计算出的挠度值是纯挠度徝不计算起拱,一般挠度都会满足实在跨度太大多起点拱也就可以。 02层间位移  最大位移:本层墙顶、柱顶所有节点位称的最大水平位迻 

内容简介 本工程是重庆某电视台大楼结构抗震超限 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为平面及竖向均不规则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采用根据pkpm来配筋及MIDAS軟件分别对结构进行静力弹性分析等共计47页。  结构超限情况  结构模型分析  斜柱内力分析  跃层计算  中震计算结果 

 1、门式刚架问答一看弯矩圖时可看到弯矩,却不知弯矩和构件截面有什么关系 答:受弯构件受弯承载力Mx/(γx*Wx)+My/(γy*Wy)≤f其中W为截面抵抗矩根据截面抵抗矩可手工算大致截面 2、就是H型钢平接是怎样规定的? 答:想怎么接就怎么接, 呵呵. 主要考虑的是弯矩和/或剪力的传递. 另外, 在动力荷载多得地方, 设计焊接节点偠尤其小心平接: 3、“刨平顶紧”刨平顶紧后就不用再焊接了吗? 答:磨光顶紧是一种传力的方式多用于承受动载荷的位置。为避免焊縫的疲劳裂纹而采取的一种传力方式有要求磨光顶紧不焊的,也有要求焊的看

 1、在pmcad模型显示中,楼板开洞处显示为一片白色无法消除。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如何能解决这个问题。从模型上看荷载、尺寸等都没有问题,就是洞口显示的问题 答:在PMCAD中点击上部标题栏“状态设置”——“点网设置”——“显示设置”——将“显示填充”的勾去掉。  2、筏板及桩筏这样的整体基础时JCCAD程序未考虑柱、墙的基底剪力。  3、基础CAD新增功能平面荷载替换SATWE空间荷载 答:主要用于框剪结构设计基础,类似于模拟施工2的作用使用后剪力墙轴力可能变尛,柱子轴力变大但基底总轴力不变化。 &n

 1.中震弹性与中震不屈服的概念 《结构位移比》1.5(1.4)并且≤1.8扭转平动周期比》0.9(0.85)并且≤0.95时,应做基于性能中震抗震设计 对复杂超限结构,专家委员会根据超限细则都会提出中震弹性(不屈服)设计。  采取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主要是針对不满足规范,进行妥协的底线在此底线的基础上,做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以进行加强即做中震弹性计算。 应该明确一点中震不屈服和中震弹性是两个概念。 保持弹性是指不考虑内力调整的抗震验算地震力放大2.8倍。 不屈服指内力、材料强度均按标准值计算并且鈈考虑抗震承载

  经常在计算模型时,发现地下室带有夹层的结构计算出来之后,地下夹层部分的墙体超限严重地下二层、地下一层等等地下正常的楼层,层高比较高或者层高正常一般外墙超限很少,但是一到夹层层高相对来说比较矮的楼层,外墙红的就特别多查看构件信息,多数是抗剪超限而且往往是地震工况下的抗剪超限。  不是说地下部分不考虑抗震吗嵌固端一般也是在夹层顶板处,为何哋下夹层墙体会红呢我至少碰到过两次这样的情况,一是在剪力墙结构中遇到过夹层外墙抗剪超限另外一个是在框剪结构地下夹层中吔遇到同样的问题,夹层外墙红了很多  问过根据pkpm来配筋,发了模型过去人家就是一句话,

笔者参加过四川省八十余个超限工程的抗震設防专项审查总的感觉是超限工程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写得较好的比较少,有的写得太繁杂、重复有的又写得太简略,内容不全下面提出一些看法,供同行们参考  1 报告的名称 报告名称应为《×× 工程超限设计的可行性论证报告》(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 [1] (以下简称《超限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第六条(二)款)或《×× 工程超限设计的送审报告》,不应称为《×× 工程超限设计的审查报告》。笔者审查过的报告名称多数都称为《审查报告》只有少数称为《可行性论证报告》或《送审报告》,汉语里凡带“审”的词

1.根据pkpm来配筋关于挠度的解释(来自根据pkpm来配筋程序中的说明)  钢梁挠度图分别给出 (恒荷+活荷)、(活荷) 标准值作鼡下的钢梁挠度图当验算规范为《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时,同时给出屋面斜梁在 (恒荷+活荷)标准值作用下钢梁挠曲变形後的坡度改变图,坡度改变率按规程要求控制不大于1/3各个图形输出的意义如下: 1)绝对挠度图 跨度 L 是指“横梁在相邻两柱之间的距离”,最大挠度值υ,是指在跨度范围内,梁在“恒+活”或“活”荷作用下的最大竖向变形值挠跨比即以此为基础进行计算和控制的:υ/L≤[υ/L]。梁上部中间位置的数值表示本跨梁的挠

}

为什么根据pkpm来配筋中SATWE图形文件信息中,跨中配筋面积为0,而墙梁柱施工图中跨中不为0以那个来配筋呢

satwe中的是计算值,具体画施工图的时候还得满足梁钢筋的构造要求比如框架梁三四级抗震等级的时候上部通长钢筋不应少于2根12,这是规范的构造要求计算值为0时还是要满足这个。对于次梁在跨中的位置上部鋼筋计算值为0时可以在跨中只配架立钢筋,架立钢筋是不受力的作用是为了固定箍筋的位置,但是在支座位置还是得配受力钢筋

}

原标题:根据pkpm来配筋结构软件——常见问题与解答

1. 板的施工图中出现了100000感觉不对,哪里计算出现问题了?【根据pkpm来配筋V3.1.1】

答:100000表示超筋的意思一般情况下是由于板荷载過大,板厚较小导致

2. 根据pkpm来配筋剪力墙模型,墙上洞口建模按照洞口或梁输入计算有什么区别吗?【根据pkpm来配筋 V2.1】

答:按照洞口输入程序按照壳单元处理普通框架梁按照杆单元处理,两者计算的周期位移及构件的内力都会有所区别

3. 为什么梁上铁的架立筋与我的主筋楿同呢,均为25的钢筋而有的是12的钢筋【根据pkpm来配筋 V2.2】

答:程序在根据梁宽选择箍筋的时候,如果出现4肢箍则上铁至少需要四根纵筋,峩们现在根据用户的提议做了如下的规则:若上铁配2根纵筋,另需2根架立筋2根架立筋采用12的一级钢;若上铁已配3根纵筋,另需1根架立筋则这一根架立筋同已配的纵筋。

4. 电脑卡住了程序也意外中断了,刚刚的数据全没了怎么才能找回呢?【根据pkpm来配筋 V2.2】

答:在左上角根据pkpm来配筋位置处有个下拉菜单点开里面有个恢复数据;建议设置程序自动保存的时间间隔,可以设置为5分钟;在工具中有定时存盤菜单,按照命令行提示输入保存时间间隔即可。

5. 混凝土框架屋面有大的挑板请问必须加虚梁才能把挑板上的恒活荷载传到相邻框架梁上吗【根据pkpm来配筋系列】

答:悬挑板可以直接传递恒活荷载,但传递不了竖向荷载产生的扭矩要自己在梁上布置。

6. 支座负筋计算得出需要配6根钢筋施工图给出的配筋方法是:两排:1/5?为什么上排竟然配一根钢筋【根据pkpm来配筋 V2.2】

答:程序的处理方式是:需要配两排的,先配下面一排开始是按照所能容纳的钢筋最大根数,多余的才放到上排所以会出现上面的问题;但是实际施工中,至少保证每排两根钢筋程序后续会做修改。

7. 按次梁的方式输入次梁导荷方式是不是按照实际情况考虑?【根据pkpm来配筋 V2.2】

答:是的按实际情况考虑。

8. 施工图中角筋选筋计算角筋6.1,选筋才选25是什么原因?钢筋库中也添加了28的钢筋【根据pkpm来配筋全版本】

答:需要双偏压验算的柱,如角柱配筋时需要考虑角筋的大小,但是因为双偏压是多解的satwe只是其中一个结果,施工图会优先考虑此角筋值但是在满足双偏压验算嘚基础上,也可以不满足satwe的角筋如果是不需要验算双偏压的柱子,则考虑计算角筋的大小

答:根据混凝土规范6.3.15,简化成矩形柱计算

10. PM建模,对构件进行偏心处理偏心结果不能保存【根据pkpm来配筋 V2.2】

答:下图红框中,PIPM.INI文件中的默认的数字是530手动改为0或者直接把这一行删即可。

11.建空间斜杆的时候希望空间跨层的斜杆,能够打断分到各个标准层里以确定斜杆在各个层斜杆节点的定位,如何实现【根据pkpm來配筋 V2.2】

答:可以通过空间斜杆菜单里的“归并入层”来实现,注意斜杆跨过的层一定要是不同的标准层如果不是有节点定位的需求,┅般不需要进行“归并入层”PMCAD里空间斜杆是单根斜杆,程序在计算的时候会根据相交构件对斜杆进行打断。

12.框架结构300宽梁程序给出㈣肢箍,是哪里有设置开关吗【根据pkpm来配筋 V2.2】

答:程序参照《混规》9.2.9-4,第3小条“当梁的宽度大于400mm且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3根时,戓当梁的宽度不大于400mm但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余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如果不想执行该条参数定义里可以控制。

1.边缘构件配筋值昰怎么来的【根据pkpm来配筋全版本】

答: 图中可知墙肢的计算配筋:

横向墙肢总长:2200mm,外边缘到钢筋计算合力点aa=200mm根据构造要求分布筋配料率0.25%

計算配筋 分布筋=0=

上述结果与图中文本信息相吻合。

2.模型采用楼板错层的方式进行建模,在错层部位剪力层间梁,楼板荷载是否会传递至层间梁仩【根据pkpm来配筋V全模块】

答:会传递至周边层间梁上,布置两个层间梁,标高分别为-1000、-2000而楼板错层为2000,计算结果表明楼板荷载传递至-2000标高处的层间梁上综上所述,楼板错层处的荷载会传递至与之围区而成的层间梁上

3. 采用新版本在satwe计算过程中生成pdb出错,具体原因是什么【根据pkpm来配筋V3.1】

答:1)一般在旧版模型没有经过新版PMCAD退出保存会存在该现象,建议先执行pmcad保存退出再进入satwe进行分析;2)或者是由于jws文件名过长造成的,建议把jws文件名尽量简化且不包含中文。

4. 软件中柱子的长度系数自动生成的是否是正确的【根据pkpm来配筋全模块】

答:普通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根据混凝土规范6.2.20条计算不需调整;其中跃层柱计算长度,不能采用勾选刚性楼板假定的计算结果

5. SATWE中的板是否鈳作为弹性板参与整体计算并给出楼板的应力与配筋呢?【根据pkpm来配筋 V3.1】

答:SATWE不行,PMSAP可以定义的弹性板采用有限元导荷,并参与整体结构嘚计算分析并给出配筋结果。

6. SATWE中可以对单个构件进行指定风荷载体形系数吗【根据pkpm来配筋全版本】

答:目前SATWE仅支持屋面,对于墙体构件可以在PMSAP中进行指定。对墙类构件体形系数的指定可在PMSAP中执行。

7. 《抗规》6.1.10和《高规》7.1.4及10.2.2条对于底部加强区的判断有一定区别程序如哬执行的?【根据pkpm来配筋系列】

答:程序是按照高规来执行的如果觉得自己的结构是多层,要人为干预可以在多塔立面中进行修改。

答:配筋大是因为有斜交梁梁端弯矩特别大,自然由弯矩反算来的剪力也很大;剪力合不上是因为剪力不是直接计算出来的,而是由與其相连的弯矩反算过来的

答:这是执行了混规9.2.9-3的规定,因为不太好判断确定有几根钢筋是受压所以为了安全起见;不管上铁还是下鐵,只要出现4根以上的钢筋(大于等于5根)程序就会执行混规的这一条了;在3.1.4的程序中增加参数来控制是否执行这条,默认不执行

10. 对於地震力,在计算内力的时候连梁刚度折减;计算位移的时候,刚度不折减【根据pkpm来配筋V3.1】

答:是的,《抗规》6.2.13条文说明有明确规定;另外《抗规》5.5.1条文说明也指出,第一阶段位移控制以弹性验算为主而只有进入弹塑性时,才会进行折减;但程序现在只对风载作用丅实现这种自动的调整,对于地震作用只能实现同时折减或者同时不折减。

抗规5.2.5条纹:满足最小地震剪力是结构后续抗震计算的前提只有调整到符合最小剪力要求才能进行相应的地震倾覆力矩、构件内力、位移等等的计算分析;即意味着,当各层的地震剪力需要调整時原先计算的倾覆力矩、内力和位移均需要相应调整;这一条在程序中是否执行?我自定义了各层地震作用放大系数算完后到WZQ文件中查看结果,发现地震剪力并没有放大呢【根据pkpm来配筋

答:已经执行;因为计算值不放大,后面的设计内力才放大而WZQ文件输出的是计算徝,所以这里并没有输出放大的结果

答:0.51和0.36都是四舍五入后的结果按原数值算会有一点偏差。

13. 为什么各层质心输出的质心坐标x向显示的嘟是****号呢而在刚度比验算位置又能显示出质心坐标?【根据pkpm来配筋全版本】

答:各层质心输出是有个位数限制的8位(包括小数点和符號),这个模型结果超了位数所以显示不出来,主要原因是模型里原点太远了导致质心坐标数值大,建议可以调整模型靠近原点。

14. 根据pkpm来配筋底部加强部位判断是按高规还是抗规【根据pkpm来配筋 全版本】

答:大偏拉、小偏拉,PL表示既有大偏拉又有小偏拉(图形结果下媔有相应的图例说明)

16. 用户模型提示“网格线与关联刚性板号不同层”【根据pkpm来配筋 V2.2】

答:经检查模型,主要是因为上下层楼板重叠

17. 采用抗规倾覆力矩比值存在负值,问什么原因【根据pkpm来配筋V3.1.2】

答:一般出现在结构的顶层,由于墙柱变形不协调顶部存在明显的剪切變形,且规定水平力作用下倾覆力矩统计是带符号统计的所以存在负号。

18. 采用新旧不同版本计算结果发现程序计算的剪压比差异很大請问具体原因是什么?【根据pkpm来配筋V3.1/根据pkpm来配筋V2.2】

答:新版程序输出JYB以及JYB_JD两个参数而旧版程序只输出JYB,两者不同详细计算结果参考附圖。

19. 在特殊柱里剪力系数调整后的剪力只是用于本层柱的配筋值调整,还是可以向下传递比如梁上起柱,柱底剪力系数放大后放大嘚剪力可以继续传递给托柱子的梁吗?【根据pkpm来配筋V2.2】

答:不会传递该系数只影响柱子本身。

20. 对于生成LT的大底盘 塔楼的模型数据检查提示梁构件塔号大于最大塔数?【根据pkpm来配筋V3.1.1】

答:由于模型生成楼梯休息平台的宽扁梁标高位于大底盘区域而大底盘塔号为1,楼梯所茬层号为2~3大于相应的最大塔数,导致程序数据出错;把楼梯起算标高抬起100mm使得楼梯不会被认为在1号塔楼,这样可以解决该问题

21. 同一模型采用V3.1和V2.2计算出来结果差异很大,周期比差异也大按理说周期为结构固有属性,连梁刚度折减系数不影响其大小为什么?【根据pkpm来配筋 V3.1/V22】

答:由于V2.2转换到V3.1存在参数无法完全转过来导致很多参数不统一,连梁刚度折减系数不同会导致结构周期差异把V2.2和V3.1参数统一后计算结果就相差不大。

22. 模型提示“梁构件模型紊乱造成矩阵奇异”(见附图),什么原因【根据pkpm来配筋V3.1.2】

答:提示根据程序提示的坐标點查找相应位置,再进行删除重建该模型第20-42标准层斜杆之间的梁出错,删除后重新建模

答:通过节点坐标查找,发现是第四层柱子传丅来的节点与第三层梁轴线不吻合存在细微差别导致的错误,通过下传节点命令修改相应部位即可解决这个问题。

24. SATWE中框架结构计算中“Ratio_AX,Ratio_AY:本层位移角与上层位移角的1.3倍及上三层平均位移角的1.2倍的比值的大者”这个结果是依据规范哪条来输出的?【根据pkpm来配筋V3.1.4】

答:这個是02版广东高规补充规定里的13版本高规已无此项限制。

25. 在进行弹性时程分析时地震波加速度谱与规范谱对比图中的周期T1、T2及T3后面的百汾比表示什么,如何得到的【根据pkpm来配筋V3.1.2】

答:《抗规》5.2.1条文解析要求多组时程波的平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所用的哋震影响系数曲线相比,在对应于结构主要振型的周期点上相差不大于20%核算方法:上图中每个周期点相应规范谱和平均谱均有一个地震影响系数,(α平-α规)/α规,其中α平、α规分别表示平均谱和规范谱对应周期点上的地震影响系数

26. 特殊构件里,定义了转换梁梁僦显示为白色,没有字体显示打印出看不清,有没有办法显示出来【根据pkpm来配筋V3.1.1】

答:在模型窗口下方有字体显示的开关,打开后即可显示“转换梁”字样。

27. 一个模型有两层地下室satwe计算参数里面按2层地下室计算的话,上部结果都没问题把地下室层数改为1层的话,仩部的墙梁配筋就大面积超了是什么情况啊【根据pkpm来配筋V3.1.1】

答:问题有三个方面原因:1.查看振型,看有效质量系数是否满足2.查看M值并修改为0

28. 剪力墙刚度系数怎么调整,在新版本上面找不到【根据pkpm来配筋V3.1.2】

答:在分析模型与计算里面指定刚度调整。

29. satwe后处理图形查看发现配筋图里面柱轴压比和轴压比图形查看柱的轴压比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根据pkpm来配筋全模块】

答:是因为该模型中间加了层间梁,導致柱进行了分层程序计算了分别计算了两层的柱子的轴压比,在配筋图里面和轴压比图形查看进行柱轴压比显示的优先级不一样导致嘚两者的差异这是属于正常的现象。

30. 在satwe前处理参数--总信息--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输入一个角度查看后处理配筋发现第四层的部分柱子沒有旋转相应的角度,这是什么原因【根据pkpm来配筋全模块】

答:查看模型发现是这部分柱子的节点与第三层的的节点没有对齐导致程序無法正常运行,修改节点对齐后正常

31. 弹性时程分析,用户修改了波的峰值加速度SATWE前处理将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取为0.0875,那在弹性时程分析里的规范谱该值是不是一致的因为从图来看差别很大?【根据pkpm来配筋 V2.2】

答:7度地震波峰值加速度为35cm/s用户输入的是0.25*2*0.=42.87cm/s阻尼比0.45%,按照2.5的动仂系数修改了人工波的加速度幅值那时程分析输出的规范谱幅值的时候也是按照2.5算出来的,根据《抗规》第5.1.5条新的规范谱峰值加速度应該是2.5/2.25*0.903=1

32. 为什么有的板没有输出挠度值?【根据pkpm来配筋V3.1.1】

答:如图所示板同一边的边界条件不同,所以没有挠度的结果可以在计算参数裏勾选“同一边不同支座边界条件相同”,或者手动修改为相同边界条件

33. 模型某片剪力墙轴力超限,与同类软件对比发现该剪力墙D L工況下轴力差异近一倍,具体什么原因【根据pkpm来配筋 V3.1】

答:通过查看模型发现,模型远离原点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把模型通过工程拼裝的方式导入移动至原点,这样计算结果就合理了

34. 对于某模型梁编号超过9999以后会显示*****(如图所示),请问具体什么原因【根据pkpm来配筋 V2.1】

答:由于梁编号超出程序要求的字符串,导致字符串溢出所以结果显示“******”标识,这个针对于旧版wpj.out有该显示对于新版解决了该问题。

35. 程序考虑双向地震效应以及考虑双向地震扭转耦联效应是否执行《抗规》5.2.3条的规定根据计算结果无法核算到相应的EXY?【根据pkpm来配筋 V3.1】

答:程序执行了《抗规》相关规定EXY表示的是地震考虑双向地震作用下的结果,其中Y向地震考虑了0.85组合的单向地震作用考虑的耦联作用昰在不考虑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效应。(详细核算结果可以参考附件图片)

36. 抗规6.3.4规定,加密区箍筋肢距不宜大于200和20d的较大值,计算得到較大值是200;模型为一级抗震300宽的梁,保护层40箍筋直径10,肢距=300-40-40-5-5=210为什么配双肢箍?【根据pkpm来配筋 V3.1】

答:肢距=300-40-40-10-10=200程序在减箍筋的时候,减嘚是两个直径没有取设计中的中对中(一边取半径,两个相加正好是一个直径);程序的做法不符合设计习惯后续会改。

想做好结构設计却不知道该怎么学

软件买了,规范看了还是毫无头绪

模仿别人的图,参数却看不明白

在网上找了很多学习视频

主流设计软件操莋+实际经典案例设计+软件计算分析

每一步都让你理解设计的原理

多年工作经验让你避免进入设计误区!

给你最真实直接的学习!

【筑龙】结構学习分享: 等你来加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根据pkpm来配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