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和你怎样把自己和偶像p在一起在一起,你只能一辈子戒掉美食,在保证不死的情况,你愿意戒掉吗?

分类: 作者: 时间:2020年01月26日

「周寧:水深火热的世界——茶与鸦片:污染世界现代化历史的毒品根源」是一篇关于“鸦片,现代化,社会经济”的深度文章最早发布在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专栏),由周宁(作者)创作而成本文属于“天益学术,语言学和文学,”的范畴。仔细阅读本文能够增加您社会、经济、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提要:中国给英国提供了茶英国给中国运来鸦片。茶进入英国与鸦片进入中国经历了同样的三个阶段:首先莋为贵重药品,然后作为上流社会的奢侈品最后成为大众日常消费品。但相同的过程历史作用却完全相反鸦片从贸易到战争,最终摧毀了帝制中国;而茶不仅在民族体质与社会结构上促进了英国的发展,而且还建立了以毒品(鸦片)贸易为基础的殖民帝国体系

  夲文尝试用叙事体表述历史,使历史经验化从史实中看出趣味,从史诗中看到荒诞茶与鸦片,这类轻飘飘、如水似烟看上去无足轻偅的商品,甚至毒品在短短的两个世纪间,成就了一个帝国也毁灭了一个帝国。水深(喝茶)火热(抽鸦片)的世界在凯旋般的世堺现代化历史进程中,深藏着一个“黑暗中心”——毒品贸易

  一、仙草或树叶:茶进入英国

  一种又苦又涩的树叶,来自一个若嫃若幻的帝国遥远到地球的那一边,怎么可能变成不列颠岛时髦的饮料

  茶最初进入英国,是作为一种包治百病的药品

  1650年前后茶进入英国。1650年牛津城里出现了第一家咖啡馆是一位名叫雅各的犹太人创办的。[①]咖啡馆出售咖啡、巧克力、土耳其饮料(可可)和Φ国茶不出十年,这类咖啡馆在伦敦就开出10多家咖啡2便士,巧克力与茶半便士,还有一便士一袋的香烟报纸免费阅读。到1700年这類咖啡馆在伦敦已有近500家,而几乎每家都卖茶

  茶最初进入英国,是作为一种包治百病的药品1658年,嘉乐维(S.Garaway)先生开始在自己经营的咖啡馆里出售茶他在茶叶广告中列举了茶叶的14种药用价值:治头痛、结石、尿砂、水肿、脱水、坏血病、嗜睡或睡眠多梦、记忆力减退、腹泄或便秘、中风;一般情况下,茶还可以舒肾清尿、消除积食、增进食欲、补充营养至于茶的饮用方式,加开水、牛奶、糖还可以加蜂蜜!

  茶是一种神奇的、包治百病的,具有浓厚的异国情调的昂贵的饮料对于绝大多数英国人来说,此时茶更像是某种传说中的仙草1664年,东印度公司的普罗德船长(Captain Prowde)从万丹回来送给国王查理二世的不是什么珍禽异兽,而是一小包“贵重的茶叶”和一点肉桂油国迋的妻子、葡萄牙公主卡瑟琳(Catherine)王后带给英国的嫁妆,不仅有一块殖民地——孟买还有她高贵的喝茶的习惯。王后在不列颠庆祝她第一个莋为王后的生日时诗人艾德蒙·沃勒尔(Edmund Waller)献给她一首应景的诗,既歌颂了王后又歌颂了茶:

  爱神的美德,日神的荣耀

  比不上她與她带来的仙草

  均来自那个勇敢的国家

  他们发现太阳升起的美丽地方

  那里物产丰富四方敬仰

  那里的香茶可以激发艺术想象

  可以使心灵的殿堂宁静安详

  沃勒尔是位赶潮的诗人,圣保罗大教堂落成他写诗赞颂;克伦威尔接受护国公的尊号,他献诗捧场;查理二世回国他又去赞美新国王。如今他摹仿斯宾塞(Spencer)《仙后》的风格去赞美王后和她带来的仙草——茶。

  有一点他弄错了为英国人带来仙草的不是发现新航路的葡萄牙人,而是在东方取代葡萄牙人势力的荷兰人荷兰东印度公司将第一批中国茶贩回欧洲是1610姩,到163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斯文汀侯爵(Lord Seventeen)已经写信给巴达维亚总督,让他不仅采购茶而且要采购喝茶的瓷杯、瓷壶。[③]荷兰莱顿大学教授邦特库博士(Dr. Cornelius Bontekoe)著文宣传饮茶不仅有益个人健康,而且有利社会风化他说喝白水是有害的,喝酒又太容易滋生是非只有茶才是最理想嘚饮料,它可以暖胃、提神加强记忆力,提高智慧与修养使人气朗神清,轻松愉快尤其是使学生不至于一学习就打瞌睡。他建议初学喝茶者,一天可以喝12杯喝习惯了,每天的定量应该是200杯左右

  每天喝200杯茶!有人怀疑这位莱顿大学的教授是被东印度公司收买叻,以学术的形式促销英国东印度公司从1660年前后开始贩茶,1664年9月10日也就是普罗德船长送给查理二世茶叶8周以后,东印度公司伦敦总部指令他们在万丹的代理采办“100镑上好的茶叶”并开始在公司的董事会上提供茶饮与糖。1687年光荣革命前一年,英东印度公司规定每艘從孟买到厦门的商船,都应该运载“150担茶”因为莎士比亚的乡亲们已经开始对茶着迷,而且价格昂贵,1镑茶的售价可以高达10英镑而1擔(Picul)等于

  不可思议。一种又苦又涩的树叶来自一个若真若幻的帝国,遥远到地球的那一边怎么突然就变成了不列颠岛时髦的饮料?轻飘飘的树叶经过漫长的旅程,在时间与空间上都很漫长突然就变得如此贵重如此昂贵。果真值得动用那么大的人力物力花那麼高昂的代价,去贩茶喝茶吗茶的药用价值难以确信,保健作用也信不信由你一日三餐食物饮料,似乎并不需要茶喝茶是一种奢侈。反茶的人说话很尖刻如果你喂猪吃一个星期的麦芽,它会长出可口的猪肉让这头猪喝一个星期的茶,它准会饿死!查理二世的国务秘书佩彼斯(Mr Pepys)1660年第一次喝茶将自己的经验写到日记里。7年以后佩彼斯夫人患感冒,医生劝她喝茶治感冒她就喝了大量的昂贵的茶。尽管很多茶迷愿意现身说法证明茶的可包治百病,但茶的药用价值始终没有办法落实越来越多的人喝茶只是为了追逐时髦,一种昂贵的、奢侈性的时髦1镑茶的售价是10英镑,而18世纪英国10英镑几乎是一个普通工匠半年的生活费用喝茶往往不是因口渴或头痛,而是因为王后戓某个伯爵喝茶喝茶体现出一种高贵的异国情调。在那个扩张的时代异国情调是令人羡慕的。消费是一种文化

  半个世纪间,茶從上流社会的奢侈品到中产阶级的日常饮料

  半个世纪间喝茶已成为了英国上流社会一种时髦的奢侈。贵妇人开始用茶待客诗人们吔开始写诗歌颂清茶美人(一反醇酒美人的传统):

  朱唇呷茗如和风拂吹

  冷了白毫热了爱情;

  不胜整个世界的倾慕追随。[④]

  有东印度公司不辞艰辛地贩运有上流社会乐此不疲地引导,喝茶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光荣革命从荷兰迎来的威廉(William)国王与玛丽(Mary)王后,一边启征高达货价20%的茶叶税一边在王官举行茶会。接下的安妮(Anne)女王执政用诗人蒲伯(Pope)的诗描绘:“伟大的安妮女王,统治着三个国家/有时开会议政,有时只喝喝茶”当她听说摩洛哥国王拒绝释放69名英国战俘时,她说这位想不开的国王“最好喝两壶茶消消怒气”

  茶叶以药品的形式进入英国,逐渐变成上流社会的奢侈品除了时尚之外,茶迷们似乎提不出更多的理由解释他们为什么喝茶邦特库博士说,喝茶加糖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荒唐而英国人不仅加糖还加奶、加蜂蜜,甚至加胡椒、肉桂、豆冠米、威士忌、黃油、鸡蛋……艾迪逊(Addison)的《闲话报》上报道过一则消息有一位贵妇收到一位朋友送给她的一包茶,就加上胡椒、盐一锅煮了用来招待一些性格怪癖或心情忧郁的客人。[⑤]诗人沃勒尔还听一位从中国回来的传教士说在一品脱茶里打上两个鸡蛋,是“劳累一天后最好嘚营养喝下去马上就有饱餐一顿的感觉”。此时茶似乎不仅可以治病,可以消遣还可以充饥。

  茶进入英国生活已经有了三种功能,治病、消遣、充饥日常生活的实用意义越来越大。咖啡、茶、巧克力这三种异域饮料几乎在16世纪后半叶同时进入英国。这三种飲料都有一种苦味到英国后都无一例外地进行了加奶加糖处理。朵德(J Dodd)先生说:“中国人知道我们往茶里加牛奶加糖一定会把我们當作野蛮人看。那些赤道国家喝咖啡的人也一样当他们知道我们往他们芳香可口的饮料中加这些佐料,也一定会认为我们是野蛮人”[⑥]

  茶一旦可以充饥,加上糖、牛奶、鸡蛋就可能成为英国人的饮食结构中的必需品。牛奶是英国人的传统饮料英国人从新石器时玳就开始喝牛奶。加奶加糖是英国人将外来产品在消费中本土化的过程这三种饮料在原产地(中东与阿拉伯、美洲、中国)消费都尚苦,英国人却把它们都变甜了糖也是地理大发现后英国人从美洲大量输入的食品,在茶饮加入牛奶与糖在消费文化上具有双重意义,一昰茶的本土化二是茶的实用化。谁能够剥夺人们在吞食干面包与咸肉时以茶为佐餐饮料的权利那已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治疗、消遣、充饥茶叶的三种使用价值的转变,同时伴随着消费阶层与消费方式的转变作为药品的茶饮可能不加入任何东西,因为药剂理应昰苦的作为消遣的茶饮可能加入任何东西,从胡椒到威士忌因为消遣形式越新奇越好,而作为可以充当佐餐的日常生活饮料饮用方式便确定下来:加奶与糖,因为这已变成一种习惯化、仪式化的日常生活内容了茶叶进入日常饮食生活的同时,消费阶层也从上流社会進入中产阶级甚至下层百姓中1750年前后,英国中产阶级黄油烤面包的惯常早餐中已经少不了茶佐。有人注意到当时“大部分人喝茶时嘟会加入一些奶油或加糖的牛奶。伦敦城里的仆人们早餐已经基本上是黄油加面包,配奶茶至于乡下,大概就只有根据不同条件不哃人家享用不同的早餐了”。[⑦]

  茶逐渐有可能变成英国的民族饮料一种遥远的、昂贵的、略带苦涩味道的树叶,竟让整个国家上上丅下癫狂似乎有些不可思议。茶叶作为奢侈品引入英国政府课以重税,最高时竟达货值的20%尽管如此,东印度公司仍从茶叶贸易中發了大财英国的茶叶消费市场越来越大,东印度公司成立时主要进行胡椒与香料贸易,现在的主要贸易品变成了茶叶东印度公司垄斷经营茶叶,它所提供的中国茶在数量与价格上,都不能满足英国市场的需求18世纪中叶英国社会消费的茶叶,有近一半来自于走私赱私是高税收、垄断经营的必然产物。走私茶大多来自荷兰荷兰东印度公司倾销茶叶,每镑只要7便士最好的茶也才11便士。整个英国海岸都在忙着走私中国茶、美洲烟草、法国的白兰地与丝织品谢菲尔德勋爵(Lord Sheffied)抱怨他的庄园严重缺少农工,因为瑟塞克斯一带的“精壮勞工都去搞茶叶走私了”当然,参与走私的不仅是那些扛茶叶包一周挣一个畿尼的劳工还包括那些在客厅里沏茶招待客人的贵族。著洺的蒙太古夫人(Mrs.Montagu)就曾写信给她的亲戚请她们为她购买2镑上好的走私茶,带到伦敦来他说她只要付了钱,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喝走私茶了1747年, 60名茶走私犯全副武装地抢了海关仓库第二天普通百姓得知并议论这件事时,竟喜形于色[⑧]同时代英国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分析走私时说:“走私者违犯国法,无疑应加重惩罚,但他常常是不会违犯自然正义的法律的人,假若国法没把大自然从未视为罪恶的一种行为定为罪恶,他也许在一切方面都可以说是一个优良市民。在政府腐败至少犯有任意支出、滥费公币嫌疑的国镓,保障国家收入的法律是不大为人民所尊重的。所以如果不干犯伪誓罪而能找到容易安全的走私机会,许多人是会无所迟疑地进行赱私的假装着对购买走私物品心存顾忌,尽管购买这种物品是明明奖励人家去侵犯财政法规是明明奖励几乎总是和侵犯财政法规分不開的伪誓罪,这样的人在许多国家,都被视为卖弄伪善不但不能博得称誉,却徒使其邻人疑为老奸巨滑公众对于走私行为既如此宽嫆,走私者便常常受到鼓励而继续其俨若无罪的职业。”[⑨]英国课重税、茶走私还颁布法令,严禁制造出售各种假冒违劣的“茶”囿人用其他树叶冒充茶,浸在糖水里涂上几种颜色,再出售或者收购泡过的茶叶,晒干后出售最令人遗憾的是,不列颠本土竟种不活茶树!

  反茶者说茶不是“治病”的药而是“致病”的毒药

  茶叶已经进入大多数英国人的日常家庭生活,甚至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必要饮料的确不可思议。英国人是个喝奶的民族如今喝起了茶。茶是一种药品、奢侈品甚至可能是一种毒品,因为在刺激神经、使人兴奋这一点上它与咖啡、可可、鸦片、海洛因具有相似的性质。有人认为喝茶与咖啡之所以都要加奶,是因茶与咖啡有毒性洏牛奶可以解毒。[⑩]茶越来越多地深入英国人的日常生活人们几乎已经忘记了它可以“治病”的功能,倒有人不时提醒大家茶可以“致病”。

  1748年圣诞节茶进入英国一个世纪以后,

  卫理公会的创始人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先生感到了自己不能再沉默了。他发表了《关于茶的致友人信》信中回忆29年前,他刚到牛津大学突然出现某种半身不遂的可怕症状,早餐后手就不停地颤抖于是,他戒了茶所有的症状都消失了。后来他到伦敦发现很多人都患有同样的病症,“身体整个垮下来”上帝保佑这些可怜的人,1748年7月6日的周日礼拜上他号召伦敦卫理公会的信众们戒茶,并宣布自己从即日起也不再饮茶了。

lettsom)在《茶树的自然史》中讲到一位名叫马史(Marsh)的“著名茶商”“靠嗅觉品茶,有一天嗅了一百箱茶第二就感到头晕眼花,浑身痉挛丧失记忆,口不能言”不久就全身瘫痪,死于“茶中毒”另一位茶商的命运就更具悲剧色彩,他一天品了多种茶后只觉得天旋地转,步履蹒跚有人劝他去接受“电击治疗”,他那可怜的脑袋又被医生电击了几次回到家第二天就一命呜呼了。

  莱特逊博士的恐怖故事并没有吓住英国的“茶众”某些醒悟到道义与责任感嘚人继续反茶,1756年英国当时最受人尊敬的慈善家,或许也是作家、旅行家乔纳斯·翰威 (Jonas Hanway) 先生出版了他的第65种著作:《论茶:茶有害健康,拖垮经济、搞垮国家……写给两位小姐的25封信》与卫斯理先生一样,他也现身说法从个人的经验谈起。他说自己每喝一次绿茶僦像喝了毒药,肚子里翻江倒海痛苦万分。而且也像卫斯理先生那样,随后四肢发抖周身无力。更糟的是他发现小姐们喝了茶以後,都衰老得非常快主妇们忙着沏茶,连照看孩子都顾不上不列颠男儿喝足了茶,连举剑的气力都没有了至于喝茶危害经济,就更昰不言而喻了花那么多白银去那个荒唐堕落的东方国家进口奢侈的茶叶,有百害而无一利为什么不用这些钱去修路、建农场、果园,紦农民的茅舍变成宫殿!喝茶是一种恶习不仅危害个人身体,社会经济还有亡国的危险,且想想当年的罗马帝国商人们用银币去换Φ国的丝绸,女人都穿起了华贵的丝袍男人们一天洗五、六次澡,国库空了道德败落,军事无能野蛮人入侵,诺大的罗马帝国瞬间汾崩离析!

  喝茶是一种堕落这种言论惹恼了当时英国的文坛盟主约翰逊博士(Dr. Johnson),他冷嘲热讽的反驳文章发在1757年的《文学杂志》第二卷仩他说自己是个“顽固不化、寡廉鲜耻的茶饮者”。如果说“如今小姐们已经没有当年那么漂亮那只是因为我们自己老了,小姐们对峩们不感兴趣了”至于茶有害健康,那只是对某些人他们每天在床上睡10个小时,打8个小时的牌剩余时间喝茶谈天,茶当然不利于健康茶喝多了无益,多喝了也无害……约翰逊本人就喝很多茶鲍斯威尔(A.Boswell)写的《约翰逊传》中多处提到约翰逊喝茶,有一天晚上在坎伯兰(R. Cumberland)先生家做客雷诺兰(J. Reynolds)先生禁不住提醒约翰逊博士,说他已经喝了11杯茶了约翰逊回答:“先生,我没数你喝了多少杯酒你却数我喝叻多少杯茶,如果不是你提醒我真不会再麻烦主妇了,既然你告诉我才喝了11杯那我还得麻烦坎伯兰夫人给我再倒一杯,我的定额是12杯我要喝满它。”[11]

  卫斯理先生曾两次宣布戒茶但最终叶没有戒掉。如果说29年前他曾因手抖戒过茶那么现在是第二次戒茶了。他说洎己戒茶的过程非常痛苦最初三天,他头痛、失眠到第四天下午,他几乎失去记忆只好靠默默的祈祷勉励自己,上帝是生命的面包、黑暗中的光……或许这次卫斯理先生真戒了茶12年后,他的身体也垮下来了福瑟吉尔医生劝他重新开始喝茶。在他生命的最后那些年裏每个星期日的早晨,他都与牧师们一同饮茶之后才去主持礼拜1780年,他写道他经常在早餐与下午茶时,接待来访的教徒[12]

  一个哆世纪间,茶几乎变成英国的民族饮料在几片轻薄单纯的树叶上,凝结着一个国家庄重复杂的历史…

  英国变成一个喝茶的国家至尐在民族营养、社会伦理、经济政治方面,对英国现代文明的进程有过有益的影响

  茶变成英国的民族饮料

  茶进入英国社会,从消费价值、方式到消费者社会阶层的转变经历了三个阶段,艾德谢在《世界史中的中国》一书中对这三个阶段有过明确的分析:

  “1650臸1833年间英国对茶的需求经历了三个阶段。1720年之前年茶叶进口量在10,000担以下,茶只是一种药品一种有刺激与兴奋作用的饮料。对男性来說它是除了咖啡以外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提神饮料;对妇女来说,它是缓解周期性偏头痛、忧郁症与焦虑症和各种心理压力的镇静剂此間的茶主要是由荷兰进口的,以药用为主

  1720至1800年间,年进口量从年平均10,000担升到20,000担茶变成了一种社会消费品,消费者主要是女性围繞着茶构筑起一种女性化的时空与家庭内部关系。喝茶要求有专门的茶室专门喝茶的时间与服饰;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行为仪式与独特嘚社会技巧。茶作为一种日用商品主要进口渠道来自荷属东印度公司及其欧陆的一些后继者,英属东印度公司虽然受重税限制仍想尽辦法挤进茶叶贸易中。英国茶叶中心在巴思(BATH)茶与喝茶的风尚经过巴思从首都传往地方。

  1800年至1833年间茶进口量从年平均20,000担涨到35,000担,茶在英国像在西藏与西伯利亚那样,变成一种食品:家用浓茶加许多牛奶与糖,成为早期工业革命时代长劳动时间与高出生率的社會生活的一种简单有效的基本营养品作为一种大众消费品,茶此时已主要依靠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进口……

  上述三个阶段对于欧洲來说,最重要的是第二个阶段文明总需要某种慰籍品,用加奶糖的浓茶以充饥不过是工业化过程中一种暂时缓解食品压力的一种办法,生活水准并没有因此而提高而下午茶则意味着社会价值、消费模式以及自从史前时代就已经固定下来的餐饮结构的一次改变。

  下午茶是最精雅、最奢华的餐饮活动它不在于充饥解渴,不属于正餐它的意义是一种闲暇的消遣,它颠倒了英国人已有的热食冷饮的结構……下午茶表现了高雅文化归返自然的情趣户外茶园、溪水流芳,表现了自然;精心制作的茶叶雅致的瓷器,银制茶壶意味着文囮。只有一种不再为饥渴所迫的文明才能将日常碳水化合物的餐饮变成社会娱乐……[13]

  茶进入英国社会,从消费价值与方式到消费者嘚社会阶段的转变已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上流社会的药品到中产阶级的奢侈到社会大众的日常佐餐饮料在短短的一个多世纪里,东印喥公司竟奇迹般地将英国变成一个喝茶的国家

  茶首先进入英国人的社会生活,人们在咖啡馆喝茶在贵妇人的客厅里喝茶,后来又囿了专门的茶园18世纪后期是伦敦茶园的兴盛期,著名的就有6-7家这些茶园大多有园林、游艺厅,如Vanxhall茶园、Ranelagh茶园、Marylebone茶园、Cuper茶园,许多社会显要名门淑女,都在那里消磨时光尤其是夏日的傍晚,走过砾石小径两边闪烁着童话般的街灯,脚下是如茵的草坪听听音乐,看看烟火吃几片黄油面包,喝几杯好茶说说闲话,如果说咖啡馆是男性化的世界茶园就更加女性化,茶园里大多是家庭或女伴當时有人说茶园已经变成了英国的造谣学校了。赶上好天气、短暂的夏季茶园就变成了英国人社交的乐园。遗憾的是英国好天气不多夏日稍逊即逝,一年大多数晚上人们呆在自己的家里,或朋友的客厅里窗外是阴风惨雨。每逢这个时候一家人或朋友坐在壁炉旁,茬温暖的烛光下或者围在胡桃木桌前,桌上铺着缎面桌布、绣着波斯风情的图案或中国花鸟主妇端上瓷碟茶杯,银匙铜壶温馨而优雅,喝一杯热茶盈室的茶香,更能让人感到家庭亲情朋友友情的温暖。英国人起先在早餐中喝茶、晚宴后喝茶18世纪末又出现了下午茶(Afternoon Tea),英国人午餐简单在12点到1点间,晚餐是大餐要到晚上8点。在这三点漫长的7至8个小时间正好插入4-5点间的茶点。这是一段轻松愉快嘚时光茶点已经变成英国人日常生活中必要的一部分。据说直到二战时英军一到下午五点就停火喝茶,德军也很君子同时停火。

  茶又进入英国人的家庭生活成为一种家庭生活的仪式,同时具有实用与审美意义18世纪的诗人库柏(Cowper)也是茶君子,他用诗描绘了喝茶为渶国人的家庭生活创造的温馨和谐的境界:

  拨旺炉火紧闭门窗,

  放下窗帘围起沙发,

  茶壶的水已煮沸丝丝作响,

  沏一壶热茶又浓又香,

  轻松而不沉醉心神荡漾,

  我们迎来一个安详的晚上[14]

  喝茶已经从上流社会的风雅变成百姓日常生活的必要活动。1750年前后反茶呼声高涨的时候茶在英国生活中的地位,似乎已经不可动摇了反茶主义者攻击喝茶损害个人健康,国家经濟更荒唐的是不仅有钱有闲的人有附庸风雅的恶习,连农夫工匠们也跟着赶时髦翰威抱怨:“这个国家真是倒霉透了,农夫工匠总是囍欢效仿贵族生活……且看这个国家愚蠢到什么地步普通百姓已经无法满足于本国的大量食物,想入非非要跑到世界上最遥远的地方詓运茶,贪图一点味觉上的堕落的享受……你经常看到连街头的乞丐都在喝茶。筑路工人边干活边喝茶;拉煤的工人坐在煤车上喝茶;哽荒唐的是卖茶给田里的农民喝……吃不上面包的人竟喝得起茶……”[15]这位著名的慈善家才是真正地想入非非茶在农民或劳工那里,不昰附庸风雅的奢侈而是生活最基本的需求。东印度公司的大量贩运全民走私,加上1784年英国政府因为粮食涨价造成啤酒紧缺而降低茶税茶已成为替代麦芽酒的中下层社会的经济型饮料,中下层百姓喝茶不是因为奢侈,而是因为贫困戴维斯(D. Davis)1795年在《农工状况考察》Φ说:“在恶劣的天气与艰苦的生活条件下,麦芽酒昂贵牛奶又喝不起,唯一能为他们软化干面包得以下咽的就是茶茶是他们迫不得巳的饮料。茶配面包,可以维系一家人的日常生活每周一家人喝茶的花费一般不到一先令。如果有人还能发明一种更便宜更好的饮料何樂而不为呢?我敢保证穷人们一定会为他这项发明感恩戴德……你说茶是一种奢侈。如果你是指上等的红茶、加上糖、奶油我承认是奢侈。可这不是穷人的茶穷人喝的茶不过是清水上面浮着几片最廉价的茶叶,再加上一点点红糖这就是你指责的穷人的奢侈。这不是怹们生活的奢侈而是生活中最起码的需求,如果他们连这一点需求都得不到满足那他们就只能喝凉水吃面包了。茶不是造成贫穷的原洇而是贫穷的结果”。[16]戴维斯在反驳翰威的观点他看到一个穷人的最基本的常识:老百姓是不会用最后一块面包去换一杯茶喝的。而茬当时英国的各种饮料中果酒、啤酒、咖啡、巧克力,都比茶贵除非喝凉水。伯耐特(J. Burnett)在《富足与不足》一书中谈到19世纪初英国下層社会的饮食状况时说:“100年内白面包与茶已从富人的奢侈变成最低贫困线的食品……曾是富人餐桌上的时尚,如今变成穷人的食粮洳果连白面包与茶都没有,那就要挨饿了茶与白面包是维持生活起码需求的最廉价的食品,白面包最好是有肉,黄油或奶酪如果没囿,一杯茶也可以使冷冰的面包变成一顿热饭让人感到舒适与欢乐。当然19世纪中叶一磅茶6-8先令也不能算便宜,但工薪家庭每周花费20盎司(16盎司为一镑)并不算奢侈。烤面包配茶水在早期工业化的社会生活中,是一种便当食品随时可以就餐,方便便宜因此具有┅定的优越性。”[17]

  英国变成了一个喝茶的国家“曾是富人餐桌上的时尚,如今变成穷人的食粮”100年间茶已普及到英国全社会,成為社会中下层百姓的经济型佐餐饮料19世纪,已经没有人再倡导戒茶了茶叶越来越便宜,尤其是当印度与锡兰茶出现时喝茶就更普及叻。茶进入英国社会生活在消费价值与消费阶层上,都经历过三个阶段的转变;药品、奢侈品、大众佐餐饮料三个消费阶层是上流社會、中产阶级、下层百姓。研究茶的引进、饮用方式与社会普及过程不仅是在研究饮食营养学,也在研究社会结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遷研究英国现代文明的工业化、城市化、文化精雅化的过程。

  茶凝结着大英帝国发展的历史

  茶凝结着大英帝国发展的历史德國史学家阿诺德·贺林(A.

Hereen)指出:“世界贸易体系影响越来越大……因此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殖民地越来越重要,因为殖民地的产品尤其是咖啡、糖、茶,在欧洲生活中越来越普及这些商品的重要影响不仅在政治上,也表现在社会生活的结构上影响不可估量。且不说贸易給整个国家带来的巨额资本与政府的高额税收仅欧洲各首都的那些咖啡店,作为政治、商业、文化的交流中心或策源地影响就非同小鈳。总之没有这些产品,茶、咖啡、糖西欧国家的文化与社会,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18]英国变成一个喝茶的国家,至少在民族营养、社会伦理、经济政治方面对英国现代文明的进程有过有益的影响。明茨(W. Mintz)的力作《食糖与力量》系统而深刻地分析了糖引入欧洲对欧洲嘚饮食与消费结构的改变对资本主义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影响。同样的理论假设与分析模式也适用于茶问题茶从王宫贵府进入寻瑺百姓家,英国人终于找到了一种适合于食用多酸性食品(如面包)的碱性饮料对于饮食结构与营养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这是营养學层面的意义,人的饮食除了克服饥渴、维持生命、增强体力之外,还可以促进文化交流、确认社会身份甚至实施某种政治宗教权力。马林诺夫斯基(B. Malinowski)指出人类生命对食品的需求,以及由此产生的食品生产分配与使用方式是构成人类社会组织结构的最基本的因素。[19]人類学家提出所谓的“饮食意识形态”或“饮食文化学”研究人类饮食活动及其方式的文化内涵,如饮食的观念、信仰、习俗与禁忌[20]发現饮食结构的变化与整个历史发展的关系。这个研究视野启发笔者注意到茶饮进入英国生活,不仅对英国民族饮食结构的平衡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英国现代文明的进程,在社会伦理、家庭生活、经济政治以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各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

  峩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出茶叶对英国近代历史的积极影响

  一是民族体质与营养学意义上的,尽管当年很多人攻击茶有毒性但从科學角度讲,茶有益于健康它为英国的多酸性主食面包找到了一种合理的多碱性的佐餐饮料,有利于民族传统食物结构的平衡尤其是对那些主食是干硬的冷面包、奶酪,偶尔加上一两片咸肉没有汤食的下层百姓,茶就更重要了而且一旦在茶饮中加入奶与糖,甚至鸡蛋茶又从单纯的饮料变成综合性饮料,同时具有解渴(饮)与充饥(食)的两种功能在早期工业化时代高强度、长时间的体力劳动的工莋条件下,强茶(high Tea加牛奶与糖)可以补充营养、恢复体力。此种茶饮已经包含了生命必须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与维生素喝茶并不是生活中不必要的奢侈,而是必要的饮食

  二是所谓的伦理与社会意义。首先有关茶饮的道德意义在当年的有关茶的争论中,已经涉及到了反对者认为茶是奢侈品,引起道德堕落而维护者则认为,比起酒作为饮料来说茶更有益于社会道德,饮酒可以过度酗酒导致社会骚乱,是英国社会历史上的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查理二世的专职牧师奥文顿(Reverend John Ovington)曾说,烈性的酒可以把人变成野兽、而溫和的茶可以把野兽变成人[21]其次,茶不仅可以陶冶性情维护道德,并有利于家庭与社会伦理的进步从家庭伦理角度讲,茶尤其是丅午茶,几乎成为英国家庭生活的亲情仪式在那个多风多雨多阴天的岛国,茶点变成温暖、和谐、宁静、安逸的家庭生活的象征家庭苼活是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核心,是私人性的存在方式整个市民社会或公共领域,都从这个基点上延伸开来而在资本主义市民社会成長的整个过程中,茶在每一个结构环节上都具有积极的功能家庭以茶待客,从餐厅到客厅、从家庭到社会讲究的茶具,殷勤的主妇洎由友好的谈话,海阔天空饮茶成为一种社交仪式。18世纪英国不仅出现家庭茶点还有社会茶园。茶园是一种纯粹的公共生活领域人們在那里会见朋友,阅读报纸举行聚会,讨论问题形成某种社会舆论或公共意见。在电子传媒时代到来之前茶园与咖啡馆一样,曾經是社会舆论中心哈贝玛斯(Habermas)提出18世纪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形成的理论,将该时代的市民社会理解作反对国家权力侵入与控制的自由领域咜由公共观点与舆论构成,公共舆论的存在方式是咖啡馆、沙龙、大众文学或通俗文学、报纸等[22]在英国,茶园也是一种重要的公共舆论方式在那里有文人骚客,商人显贵的聚会有报纸流行,有文学作品的朗诵与讨论还有各种的闲谈和政治或商业密谋。值得注意的是茶点与茶园,也是英国近代社会女性生活革命的形式茶点确认了精雅生活中女性的家庭主角作用,而相对于男性化的咖啡馆茶园则昰女性生活社会化的形式。女伴相邀可以聚会在茶园。从某种意义上说茶园更加女性化,它成为英国现代女性生活社会化革命之起点哈贝玛斯认为,市民社会或公共领域是独立于国家的个人与集体活动形式是通向理想民主的途径。在专制时代它可以参与反对君主的秘密政治在民主时代,它可以以公众舆论形式对政治统治进行民主监督并构成法制国家的社会基础。从英国近代社会的公共领域的成長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茶饮进入英国生活的重要意义。[23]

  三是所谓的文化仪式与审美意义英国生活中的下午茶点与茶园,是生活高喥精雅化的表现具有明显的表演性,类似于中国和日本的茶道饮茶使用精美的、带有浓厚异国情调的瓷器,从客厅的餐桌到茶园的装飾布置都非常讲究。此时喝茶的文化意义大于“生化”意义。品茶一不充饥二不解渴它是一种仪式,带有明显的审美性表演、观看、品味、欣赏、陶醉在某种优雅的气氛之中,使人摆脱日常生活的烦恼尤其是物质生活的烦恼。品茶的非功利性与审美性的同时产生只有在无饥寒之迫、有闲暇之资的生活条件下,喝茶才成为品茶文化消费才大于物质消费。在下午茶点上或茶园中人们不仅体会到攵明的情趣,还体验到文明与自然的和谐体验到本土与异域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和谐,人在消费物质时也在消费文化茶是一种自然植物,在茶饮中变成文明的艺术茶是一种遥远的东方的、神奇的树叶,沐浴过东方的朝阳、滋润过东方的雨露如今出现在不列颠的餐桌上。人们从中体味并确认了某种现代的西方中心主义的世界观念似乎只有大英帝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与强大的海外贸易才能在本土的┅方餐桌上享受世界的广阔。饮食在潜意识中也是一种征服犹如“吃掉它”这句话的多重含义。

  最后是茶在英国现代文明史上的經济政治意义。茶叶贸易是东印度公司的主要贸易项目从某种意义上说,茶叶贸易与营销是英国资本主义文明的消费主义经济方式最成功的例证他们介绍一种异域产品、倡导消费、创造时尚,又垄断进口一个多世纪间一直保持着高额的利润空间,使东印度公司成为当時世界上最大的垄断贸易公司几乎富可敌国了。研究者认为茶叶贸易不仅创造了一个强大的公司,甚至导致一场英国人的饮食革命:“英国东印度公司早期在远东的冒险使他们抵达中国与中国的茶叶贸易注定了英国在印度建立的殖民体系……在英国东印度公司最繁荣嘚时代里……它垄断了整个与中国的茶叶贸易,掌握了供应产地限制了进口量,控制了价格英国东印度公司不仅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嘚垄断贸易集团,而且策动了整个英国的茶叶营销与消费英国东印度公司如此强大,它制造了一场英国的饮食革命英国最初可能成为┅个喝咖啡的国家,而东印度公司竟奇迹般地将其变成喝茶的国家而这一切都是在那么短短的十来年间完成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已成为東方国家与帝国们的强悍对手它攻城掠地,铸造货币建立要塞与军队,缔结政治经济联盟制造战争或维护和平,伸张正义也无恶不莋”[24]东印度公司在茶叶贸易中强大了,英国国力也在茶叶高税收中变得强大18世纪初,英国的茶叶进口量已超过10万磅到19世纪初,已达箌300万磅茶叶税收占英国政府的总税收的10%。

  在鸦片贸易开始之前茶叶贸易一直是英国海外贸易与殖民体系中的主要动力性因素之┅。他们不仅为英国创造了一种饮食习惯也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并在用美洲殖民地的白银购买中国茶叶的贸易过程中形成了大英帝国驅动的世界经济体系。在东印度公司获得巨额利润的同时英国政府也从茶叶高税收中获得巨大的财政资源。正如厄克尔(W. H. Ukers)指出“茶葉贸易长时间以来一直是英国政府获益最大的税收来源”。从1660年的1加仑6便士的税额到1695年的每磅1先令到1745年的每镑4先令的税收到1784年大规模下調茶叶税前,按价茶税已高达120%拿破仑战争爆发后,英国为了增加财政与军费开支1819年再次将茶税提到按价100%,直到1834年才开始下降茶稅一直是英国政府的金库,调节茶税几乎成为历届财政大臣的点金术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25]

  “我们的生活已经完全离不开我們的贸易与财政体系茶来自世界的东方,糖来自西印度……”[26]苏格兰历史学家大卫·麦克弗森(D. MacPherson)说的这句话意义深远茶叶贸易与消費不仅扩大了英国的消费市场,倡导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有助于完成早期工业文明的资本积累,而且还发展了殖民地生产与管理有助於形成中心与边缘结构的世界经济与政治体系。茶叶贸易为国家财政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国家的政治军事力量又在支持海外商贸与殖民。這是一个有机的、互动的关系正如明茨在研究糖的生产与贸易、消费在资本主义文明进程中的关键作用时指出:“18-19世纪欧洲的饮食与消费结构的深刻变化,并不是偶然随意的它是一种历史力量的必然的产物,这种力量创造了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了都市中心与殖民地,衛星城之间的非对称性关系以及现代资本主义在技术与人力上的巨大的生产与分配机制。”[27]

  三、洋土或烟霞:鸦片进入中国

  茶進入英国生活从上流社会到普通百姓,从药品到食品经历了三个阶段。有趣的是鸦片进入中国,也经历了同样三个阶段从昂贵的藥品到上流社会的奢侈品最后到一般百姓的日常消费品,从而普及全社会各阶层茶与鸦片,同样两种轻飘飘如水似烟的东西,凝结着兩个民族庄重与沉重成长与衰落的历史。历史中的偶合让人感到神秘也同样发人深思同样的舶来品,同样的消费经历却有着完全不哃的历史效果。

  鸦片进入中国首先也是药品

  德国思想家赫尔德论及中国时说,“他们(指中国人——引者注)从商人(指欧洲商人——引者注)那儿获得白银而交给商人成千上万磅使人疲软无力的茶叶,从而使欧洲衰败”[28]赫尔德的论断与其说是思想,还不如說是幻想与其说是个人见解,不如说是流行的偏见茶叶并没有导致欧洲衰败,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使真正喝茶的英国强大唯一的问题“白银外流”,也因为鸦片贸易的开展解决了[29]中国给英国提供了茶,英国给中国送来了鸦片茶叶并没有使英国衰落,而鸦片的确与中國的衰败相关不管是作为原因还是结果。欧洲商人从中国那里获得白银而交给中国人成千上万的使人疲软无力的鸦片,从而使中国衰敗赫尔德的论断,如果置换了主语和宾语至少比原来更接近于历史事实。

  首先是药品鸦片进入中国始于唐代。波斯僧人在那个時代将蚕虫藏在竹筒里带到拜占庭帝国也可能是他们将鸦片带到长安,还有另一个渠道便是从海路来到广州的“大食商”。此时的鸦爿是一种珍贵的药品味道苦、气味臊、花色却艳丽,名字也很美叫阿芙蓉。这个名字的来历很可能比波斯或阿拉伯更为遥远古希腊語中的鸦片就被称为“Afyun”,与阿芙蓉音同古希腊人至少在公元前五世纪就开始种植与食用鸦片,雅典黄金时代的谷物女神得墨特尔(Demeter)的塑潒手里拿着麦穗与罂粟花。在庆祝谷物丰收的狂欢节上古希腊人将酒和鸦片汁一同饮进。一千年过去了伊斯兰世界禁酒却不禁鸦片,至少在公元6世纪鸦片已经传到中亚。[30]默林(D.M.Merlin)考察古代世界鸦片传播状况指出世界历史范围内鸦片传播的路线是从西北向东南,鸦爿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欧洲最终泛滥在中国。鸦片在唐宋间进入中国最初是作为药品。北宋刘翰《开宝本草》记:“罂粟子一名米囊子一名御米,其米主治丹石发动不下饮食和竹沥煮作粥,食极美”宋谢采伯《密斋笔记》记著名将领、诗人辛弃疾患痢疾,“┅异僧以陈罂粟煎全料人参败毒散吞下威通丸十余粒即愈。

  ”[31]苏轼诗中也提到:“道人欢饮鸡苏水童子能煎罂粟汤”。

  鸦片莋汤药饮用在唐宋时代的中国,似乎并不流行其使用阶层大概仅限于上流社会与文人雅士间。苏轼诗道“童子能煎罂粟汤”很难证奣罂粟汤的普及,一则因为是诗语修饰多夸张;二则,苏轼一生沉浮南北但交游的圈子却仅限于士大夫僧道。个人际遇是历史记忆的語境研究者不能脱离这个诗境去解释历史素材。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记:“鸦片前代罕闻近方有用者”,更接近于历史事实大概直到明万历年间,鸦片作为药品才开始流行民间。李时珍记载了其药用价值与方式:“阿芙蓉是罂粟花津液其结苞时,午后以針刺外青皮勿损其裹皮,刺三五处次早津出,以竹马刮入瓷器阴干今市者犹有苞片在内”。[32]稍后方以智《物理小识》中也说:“罂粟津液收入瓷器用纸封口,暴二七日用之其方流传如此,或以治泄痢或用为房中药,性而未为大害。古方贡药科之鸦片也今广鍢鸦片,则另有所谓鸦片土自西洋红毛荷兰人制者。”[33]

  从唐到明鸦片在中国,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千年间关于鸦片的使用价值与方式,似乎没有什么变化或疑问鸦片可以叫罂粟、阿芙蓉、合浦融或乌香,但总是和汤煎服的药品至于刘翰讲“饮食和竹沥煮作粥,喰极美”苏轼诗:“童子能煎罂粟汤”,似乎暗示着某种超出药用的价值至多也只能算作药膳。一种可以饮食服用的物品其意义与價值往往由该物品的生化属性和文化属性两方面的因素决定。鸦片作为一种草本植物罂粟汁液中提炼物本身不过是一种含吗啡、可卡因、罂粟碱的生物碱。它可以作为药品使用有敛肺,涩肠、止咳、止痛和催眠的作用也可以作为毒品使用。作为毒品使用的鸦片初可使囚感到周身舒泰、气朗神清飘飘如入极乐世界,继而上瘾则茶饭不思,肩耸项缩颜色枯羸,虽生犹死药品与毒品的区别,并不在於物品本身的生化性质而取决于其文化性质,即如何使用该物品首先是用量,适量则为药品过量则为毒品,这是所有药品与毒品的囲同特征适量可能使用近千年而“未为大害”。其次是用法鸦片作为药品与毒品的使用过程与方式,就其使用者的经验来说完全相反。药品的使用过程是痛苦的结果是令人愉快的。人们往往为效果的愉快(健康)而忍受过程的痛苦鸦片作为毒品,使用的结果是痛苦的而使用的过程则令人愉快。生鸦片气味臊臭味道苦涩。古希腊人和酒服用宋人和竹沥煮汤,都可去其臊苦有趣的是,生鸦片┅旦置火燃烧却会发出一种香甜的气味。所以作为毒品使用鸦片吸食式“抽”是重要的方式,它将药品服用时的痛苦转化为毒品服用時的幸福最后是使用态度,作为药品使用鸦片人们的态度是迫不得已,目的是恢复正常生活作为毒品使用的鸦片,人们的态度是主動趋从目的是逃避日常生活。我们很难说鸦片在中国历史上的使用价值与使用方式是何时开始转变的或许宋时煎服罂粟汤,已有某种蝳品意义但到方以智的时代[34],鸦片在中国的文化功能至少在人们的观念中,还没有确定方以智知道,有两种鸦片一种是古方贡药科之鸦片,一种是西洋荷兰人制的鸦片土一种为煎服之汤,一种为吸食之烟

  吸食方式的改变,使药品变成奢侈品

  鸦片从药品變成奢侈品关键的环节是使用方式的转变。方以智提到两种鸦片煎服之汤与吸食之烟,前者是药品后者是毒品。人们并不是意识不箌这种区别而是意识不到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从药品到毒品鸦片的生化性质并没有改变,而是使用方式与仪式、使用的观念与价值妀变了这种变化是文化意义上的。人们为什么使用鸦片又如何使用鸦片?鸦片进入中国的真正问题是鸦片在中国的文化属性是什么,又是如何获得的

  鸦片的文化意义的转变,在历史中的关键环节是从饮食到吸食从药品到奢侈品。鸦片进入中国已有近千年的曆史,但一直“未为大害”酿成大害的,不在于使用鸦片而是如何使用鸦片,或者说具体到如何吸食鸦片。吸食鸦片并非中国人的發明1689年德国医生坎姆弗洛(Kaemofero)环球旅行,从爪哇发回的报道说他发现在爪哇,人们使用鸦片的方式很独特他们不像波斯人或阿拉伯囚那样饮用鸦片,而是将鸦片与烟草混在一起抽[35]将鸦片与烟草放在一起点火吸食是否爪哇人的发明,一时无法确定至少美洲的特产烟艹和印第安人吸烟的习俗是荷兰人带到爪哇的。荷兰人即使没有直接或全部发明抽鸦片至少也与这项发明相关。他们将鸦片混同烟草抽用来治疟疾,疟疾是荷兰人在巴达维亚殖民地很容易得的一种流行病方以智说鸦片土为红毛所制,不无根据荷兰人确定了一种新的鴉片使用的方式,同时也确定了一种新的文化态度荷属东印度公司驻巴达维亚当局,不久开始禁止荷兰人抽鸦片很明显,荷兰人已经意识到鸦片成为毒品处罚抽鸦片的荷兰人的办法是将其吊在桅杆上,用炮打入海中荷兰人禁烟,只禁荷兰人却不禁当地的爪哇人。餘文仪《台湾府志》记:“咬 巴(指爪哇人——引者注)本轻捷善斗红毛制鸦片烟,诱使人食之遂疲羸受制,其国家为所据”[36]从爪哇到台湾,都曾是荷兰人的殖民地中国人抽鸦片,最早可能在台湾黄叔林《台海使槎录》记“鸦片烟用麻葛同鸦片土,切丝于铜铛內煮成拌烟,用竹筒实以梭丝之吸此则气直注丹田,竟夜不眠士人吸此为导淫具,肢体萎缩藏腑溃出,鸦片土出咬巴云”[37]抽鸦爿由南洋而入中国到雍正时,皇帝已开始禁烟了1724年雍正禁烟的律令,比起荷兰人来要温和得多“兴贩鸦片烟收买违禁货物例,枷号一個月发近边充军。若私开烟馆引诱良家子弟者,照邪教惑众律拟绞监候为从,杖一百流三千里……”至于吸食鸦片者只是“挨其戒绝之后,准予释放”[38]犹如今日的戒毒所。抽鸦片由巴达维亚而台湾而闽广沿海而入中国内地其功能或使用价值已与原先的罂粟汤完铨不同,台湾“士人吸此的导淫具”鸦片成为“媚房中”的“邪术”。从药品变成享乐性的奢侈品全在鸦片的使用方式与价值的变化。1729年漳州知府李国治判行户陈远私贩鸦片34斤有罪充军巡抚刘世明复审,根据药商认验鸦片为药材不仅将陈犯无罪释放,反而治了知府夲人的“故入人罪”雍正皇帝朱批:“妄以鸦片为鸦片烟,甚属乖谬”实际上,鸦片与鸦片烟本无区别,只是看如何使用贩毒品鍺治罪,贩药品者无罪判决是不能根据鸦片本身做出的,只能根据鸦片的使用方式与价值做出只有使用方式与价值,才能决定鸦片究竟是药品还是毒品法律的漏洞说明人的观念中的漏洞。

  从饮食到吸食从药品到奢侈品,鸦片的使用方式与价值的转变造成鸦片文囮意义的转变药品变成了毒品。历史研究不仅应该注意鸦片贸易还应该注意鸦片的生产与消费方式,以及鸦片使用本身的文化属性抽鸦片未由中国人发明,却由中国人发扬西班牙人占领马尼拉,将美洲的烟草带到菲律宾半个世纪以后,中国人已吸烟成风崇祯皇渧不得不降旨禁烟了。中国人从西班牙那里学到抽烟又从荷兰人那里学到抽鸦片。1729年雍正皇帝又得降旨禁鸦片烟。从崇祯到雍正恰恏百年,中国人开始抽烟抽鸦片烟。从雍正到嘉庆又是一百年。中国人不仅抽烟将烟草混同鸦片抽,而且不再混烟草只抽鸦片。嘉庆不得不再三厉行禁烟因为鸦片烟已从“外洋流入内地”由闽广流入京城。如今吸鸦片烟者已不仅是“沿海奸民”,帝国军官宫Φ侍卫,贝勒贝子甚至皇帝本人,都染上鸦片烟瘾嘉庆禁烟,已到最后的时刻了鸦片烟正害人心、坏风俗,涂毒中华

  鸦片变荿大众消费品,涂毒中华

  西方人不仅可能直接或间接地教会了中国人抽鸦片不久还大批量向中国贩运鸦片。传说中佛祖曾经吸烟治疒不管其真实与否,如今的鸦片确产于印度这个千年佛国。或许鸦片贸易早在西方人到来之前就已存在于南亚社会。1520年前后曾经出使明朝的葡萄牙大使皮雷斯(Peres)发现马来与印度士兵在上阵前,都食鸦片英国商人拉尔夫·费奇(Ralph Fitch)1585年游印度,发现孟买与孟拉加嘟有鸦片贸易。鸦片贸易并不是西方人的发明但确实是西方人将它做好做大了。葡萄牙人首先发现鸦片贸易的价值1518年葡萄牙远征军司囹阿布克尔克(Abuquerque)从马六甲写信给曼努埃尔二世(Manuel II),建议开展鸦片贸易荷兰东印度公司到东方,不仅直接参与了鸦片贸易而且还发明了吸食鴉片的方式:即将东印度的鸦片与西印度的烟草合起来抽。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项改变历史的发明,尽管在道德上意味着邪恶荷兰囚贩鸦片,只是从印度到爪哇将荷兰人的鸦片与鸦片吸食的方法最初带到中国的,可能是下南洋的中国商人与移民荷兰人参与鸦片贸噫,并试图发展鸦片的资本功能可事实上荷兰人的功绩不在于创造鸦片贸易的形式,而在于创造了一种鸦片消费的方式下一步要待英國人来完成。

  英国东印度公司早在17世纪就参与到鸦片贸易中来但直到普拉西战役之后,才开始控制鸦片贸易并开创了庞大有效的鸦爿贸易体系英属东印度公司首先组织调整印度的鸦片生产。过去印度的鸦片种植业一直是农村零散的个体经营性副业英属东印度公司實施垄断经营,将鸦片种植与加工变成一个集中化、系统化的国家经营的产业大批量生产的鸦片土从加尔各答或孟买装船,运往马来亚與中国同时也销售到北印度各省。鸦片生产与消费通过东印度公司的贩运形成一种有机互动的联系。1773年英国商人开始将印度鸦片直接从加尔各答运往广州,1780年英东印度公司开始垄断经营鸦片贸易,10年以后中国的鸦片进口量已从1770年的1000箱左右飞涨到1790年的4050箱。到1800年印喥每年出口的鸦片,已超过24000箱其中至少三分之一销往中国。鸦片生产在印度鸦片消费在中国,正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利润一同飞涨囚们不仅应该思考鸦片生产促进了鸦片消费,也应该注意鸦片消费如何促进鸦片生产

  吸食鸦片的消费方法使鸦片作为享乐性的奢侈品,迅速在中国社会普及那是真正水深火热的世界,英国人喝茶中国人抽鸦片烟,而英国东印度公司将这两个世界联结起来创造了卋界现代文明一段辉煌又惨痛的历史。鸦片消费方式的转变使鸦片从药品变成毒品性的奢侈品。中国人抽鸦片在鸦片加工、吸食器具與吸食仪式上,都进行了精美化处理印度鸦片烟土分三等,“公班”、“白皮”与“红皮”进口后还要加工,先浸三夜水去渣存汁,再炼成膏分颗粒。吸食方法也颇讲究器具有烟枪烟灯,烟枪如洞箫烟灯以铜为盖,玻璃为罩甚为精雅。吸烟者两人横卧烟榻傳筒对吹。有诗描绘抽鸦片的场景:“琉璃八角银作台隐囊卧褥相对开,海外灵膏老鸦翅象牙小盒兰麝味,锦衣儿郎富家子爱逐秦宮同卧起,东轮西魄出没藏短檠巧夺日月光,# # # 索未遂央……”[39]

  吸食纯鸦片是鸦片文化的中国化或中国本土化。它最終在文化性质上确定了鸦片的奢侈性毒品的性质也为鸦片的普及提供了可能性基础。荷兰人发明了抽鸦片的方法中国人将其进一步地精雅化、纯粹化。印度人在孟加拉各省大量种植鸦片,而英国东印度公司终于找到补偿长期以来茶叶贸易逆差的贸易品。对英国来说鸦片贸易不仅可以扭转茶叶贸易的逆差和西方向东方扩张三个世纪以来的白银出超的状况,而且还为维持印度殖民地提供了大量的财政經费对中国来说,鸦片贸易不仅造成白银外流所谓“每岁漏#数百万雨”,而且“大为风俗人心之害”有咏吹烟诗道:“莺粟花包米囊子,割桨熬烟诧奇美其黑如漆腻如纸,其毒中人浃肌髓双枕对眠一灯紫,似生非生死非死瘦肩耸山鼻流水,见者咸呼鸦片鬼富者#欲甘比匪,贫者贪利不知耻伦常败坏家室毁……[40]

  茶进入英国生活,从药品变成奢侈品消费阶层首先是上流社会。鸦片进入Φ国生活也是从药品变成奢侈品,消费阶层首先是上流社会二种外来物品进入本土生活的过程基本相似,其使用价值与消费阶层都經历了三个阶段的转变:使用价值的转变是从药品到奢侈品到大众消费品,消费阶层的转变是从皇室显贵到富家子弟再到下层百姓英国瑝家调查团1894~1895年间对中国烟毒情况做的调查资料表明,鸦片进入中国社会与茶进入英国社会的三个接受阶段基本相似,这是奇怪的巧合艾谢德指出:“首先,鸦片是治疗或预防症疾、肺结核和痢疾的药品这是鸦片最初的用途,它还只是药房之外很少有人知道的一种珍貴的阿拉伯药材

  即使在1900年,中国有8,000,000烟民烟毒达到高峰时,鸦片也还在作为药材使用其次,鸦片是一种社会奢侈品它从治病药品变成小康人家健康时的消遣物。政府官吏、士兵、满族妇女游手好闲的官宦子弟,将抽鸦片当作消闲优游、不事劳作的富贵生活的象征第三,鸦片是一种食物或者食物的替代品。鸦片作为一种麻醉品它可以减少食欲,那些饥饱无常的苦力、船夫、长时间工作的矿笁如四川的盐工可以使用鸦片抗饥耐劳。”[41]鸦片作为珍贵药品或“贡品”首先在皇亲贵戚、社会显达中使用。唐宋间流入中国的波斯戓阿拉伯鸦片数量很少,所谓“前代罕闻”使用者也多在皇亲贵戚与士大夫阶层,如辛弃疾与苏轼明代鸦片仍为贡品。《外国来文》与《大明会典》记有暹罗、爪哇、榜葛剌进贡乌香或鸦片,乌香即鸦片清初鸦片烟从海外流入闽广沿海,消费形式的改变最终使稀囿的药品变成昂贵的奢侈品——烟消费阶层也从上流社会转向一般富家子弟,“块土价值数万钱终岁但供一口烟”。[42]鸦片从药品变成享乐性奢侈品就发生在从雍正到嘉庆的一个世纪里。乾嘉时人姚君游广东回来后向友人俞蛟描绘粤人吸鸦片的“旨趣”:“其气芬芳,其味清甜值闷雨沉沉,或愁怀渺渺矮榻短檠,对卧递吹始则精神焕发,头目清利继之胸膈顿开,兴致倍佳久之骨节欲酥,双眸倦豁维时指枕高卧,万念俱无但觉梦境迷离,神魂骀宕真极乐世界也”。[43]

  百年间鸦片从药品变成享乐性奢侈品鸦片的使用方式,使用价值使用者与使用者所属的社会阶层都变了,使用者从病人变成正常人从上流社会变成有钱有闲的富家子弟与仕途中人。俞蛟说“近日四民中惟农民不尝其味,即仕途中亦有耽此者至于娼家无不设此以饵客,然嗜好过分受害亦甚酷。”[44]茶进入英国社会作为药品的阶段大概在1650-1720年间,作为奢侈品的阶段大概在1720-1790年间最后落实为大众消费品,则完成于1790至1860年间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时间夶概相等。鸦片进入中国社会的药品阶段大约持续了一千年,而从药品到奢侈品则只用了一百年,从奢侈品最后成为大众消费品大概只用了50年。乾嘉时人俞蛟还说四民中农民未尝烟味到道光初年,程春海已感叹:“粤中鸦片烟满地虽乞儿亦啖之”。道光十六年太瑺寺少卿许乃济奏请“驰禁”道嘉庆年间每岁输入鸦片,不过数百箱“近竟多至二万余箱”,“岁耗银总在一千万两以上”而“究の食鸦片者,率皆游惰无志不足重轻之辈”。[45]此时鸦片消费者似乎已从富家子弟到一般百姓了,所谓“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置买烟具方第日中”。[46]到同治年间中国的吸烟人口已达4000万人,将近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中国本土出產的鸦片产量已超过进口的鸦片产量。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5%而中国消费的鸦片,则占世界鸦片总产量的85%

  茶进入英国生活,在个囚健康、社会伦理、经济政治方面都促进了英国的现代文明的进程。鸦片的作用在中国却恰好相反。它自始至终伴随着中华千年帝国嘚最后的衰败不管是作为原因,还是作为结果或者同时作为原因与结果。

  茶与鸦片相同的本土化过程,相反的社会历史作用

  茶与鸦片轻飘飘如水似烟,将旧大陆东西两端两个最为遥远的国家联结到一个水深火热的世界里。一天六杯热茶、三筒鸦片烟原夲都是外来的,生活中没有必要的奢侈品如今在逐渐普及的消费者那里,却成为一日三餐般的日常必需的消费品茶与鸦片作为泊来品,在英国与中国的本土化过程经历了相似的三个阶段,而这相似的三个阶段在不同国家的社会历史意义,却完全相反茶进入英国生活,在个人健康、社会伦理、经济政治方面都促进了英国的现代文明的进程。鸦片的作用在中国却恰好相反。它自始至终伴随着中华芉年帝国的最后的衰败不管是作为原因,还是作为结果或者同时作为原因与结果。

  茶与鸦片作为商品在某种意义上有着共同的特征,它们本来都不是生活品的必需品但将它作为奢侈品消费的消费者一旦上瘾,它就变成了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甚至表现出取代原有必需品的倾向。茶进入饮食鸦片进入呼吸,而呼吸与饮食是人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的条件茶与鸦片又成为饮食呼吸中必不可少的东西,這是一个奇妙的转化过程马斯洛提出于人的五种需求层次从生物到文化提升的金字塔结构:生理需求,如饥渴是基础层,依次向上则為安全保障、社会归属与尊重、认识与审美、最高层为自由创造和自我实现层茶与鸦片的消费转化过程,恰好是倒金字塔结构茶与鸦爿首先作为上流社会的昂贵的奢侈品,满足消费者的自我实现与审美需求喝茶与抽鸦片,最初都是为了寻求一种异域浪漫的刺激甚至茬过程与结果上具有美学意味。英国上流社会的茶点过程精雅化具有明显的审美表演性,类似于东方的茶道中国上流社会抽鸦片,不僅过程与方式精雅化其恍惚迷离的境界,在心理体验上类同于庄禅理想的审美自由的境界有词描摹鸦片三味:“一榻横陈。大好烟霞色香味声。看星星微火剔开余焰,喁喁细语畅叙幽情。欲脱还粘将离仍即,九转还丹侯已成垂涎处,正弹丸脱手呼吸通灵。哆君彩笔纵横更一缕情丝袅独清。叹百年幻景浮生若梦,九州高外酣睡难醒(‘九州惟高卧,四海此传灯’本南汇丁时水先生制聯)……”[47]苏智良指出:“鸦片比较适合东方人的性格与口味。与大麻、可卡因类毒品的兴奋作用截然不同鸦片类毒品的特征是使激动嘚到镇定,让紧张变得放松把分散加以集中,使人的心智达到无烦恼、无忧虑的解脱宁静和平衡:仿佛可以远离人世的喧嚣,竞争廝杀与骚动,进入一种无忧无虑的超脱境界”[48]

  上流社会的奢侈品逐渐扩大消费群,便成为一种时尚许多人从中获得身份认同的体驗。茶与鸦片的消费在英国与中国历史上都曾是财产与权力、地位的象征。在所有这些消费层上茶与鸦片的文化意义都大于生化意义。直到最后它们才成为一种生理需求的、维持生命的必须品。可一日无餐不可一夕无烟鸦片烟如饮食吸呼,日不可废中国社会接受鴉片的需求层次的转变,也表现在个体鸦片吸食者身上朱榴描述吸烟上瘾的阶段性需求变化:“凡子弟吃烟,其始必贪渔猪脂粉借此娛情,志不在烟也继则惟求窗几明净,器具精洁不复作他想矣。此其一变也继而又思地位隐僻,无人觑破以作莬裘之计,不暇求精矣此又一变也。继而又欲烟好灰轻须得真实受用,迹已败露不复为人讳也。此其又一变也继则日事呼吸,资用益繁须求价廉,可以日支美恶不必问矣。此其又一变也继而瘾大力穷,时形拮据但求赊欠,以济目前之急即价不廉,亦不敢较也此其又一变吔。继又手无寸铁赊亦无主,强欲断瘾终觉难忍,乃假无事消闲之态寻平时之相识者,以冀嘘尔而与此其又一变也。至诸事不顾百丑尽出,更为下矣”[49]

  茶与鸦片的本土化过程相同,社会历史作用却完全相反茶进入英国社会,在民生道德、经济、政治上都對其现代文明进程起到积极的作用鸦片进入中国,则与中华帝国的最后衰败直接相关在鸦片与满清衰亡的关系上,原因论者认为鸦爿毕竟是外来品,它损害健康、腐化风俗、破坏经济、导致西方入侵与政治混乱;结果论者质疑鸦片流传世界从西到东,为何独害中国许多国家都成功地禁绝鸦片烟,为什么中国屡禁不绝鸦片到中国海岸,中国有一个加工分销的商业网散播有一个贪污腐败的官吏网保护它,有一个有闲有钱的阶层消费它有一个普遍绝望悲观、逃避现实的社会心理为它提供了需求的精神背景。中国不是因为抽鸦片而衰亡的而是因为衰亡已经开始,鸦片成为社会各阶层人慰籍失望与痛苦、逃避现实的工具实际上两种观念,都有道理而且并不矛盾鴉片烟作为一种外来毒品,确实在各个方面危害了中国社会直接关系到帝国的衰亡,同时中国社会在特定历史阶段——清皇朝由盛及衰的转折点,也为鸦片进入中国提供了制度与精神上的接受条件因此,他们应该在双向因果模式下思考鸦片对中国社会历史的破坏这種破坏是从鸦片烟在中国社会各阶层各地区的普及开始的。

  “粤中鸦片烟满地虽乞儿亦啖之”,鸦片烟从上流社会的奢侈品到大众百姓的日常消费品消费者社会阶层的转变也伴随着中国本土消费地域的三次迁移,首先是东南沿海其次是西南西北等鸦片种植区,最後才到中原东北[50]作为药品的鸦片,使病人变成健康人作为毒品的鸦片,使健康人变成病人程春海(嘉庆道光年间人)道“粤中鸦片煙满地,虽乞儿亦啖之”不过是他为自己的诗歌做的注中的句子,其诗写得具有反讽式沉痛:“天生灵草阿芙蓉要与饔餮竞大功,豪壵成金销夜月乞儿九死醉春风……”茶进入英国生活与鸦片进入中国生活的过程基本相似,最后都成为大众日常消费品作用却完全相反,茶成为佐餐饮料甚至食品化有益于英国人饮食结构的合理化发展与健康营养,鸦片则有害健康它不是食品,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喰品的替代品凡抽鸦片上瘾者,多茶饮不思甚至茶饮可以时废,而抽烟却片刻不可差正如一个潦倒士人,在自己的烟铺门口写的对聯:“三起三眠永朝永夕;一喷一醒,如渴如饥”[51]

  “竹筒呼吸连昏晓,渴可代饮饥可饱”鸦片成为饮食的替代品,与茶的功能唍全相反它破坏了中国传统的茶饭结构,直接损害人的健康上瘾者“珍羞果腹色如菜,鲜衣被体神似丐”[52]我们在茶进入英国社会生活的过程中,看到茶在营养健康、社会伦理、经济政治方面对英国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积极影响在同一模式下,我们也可以看到鸦片进叺中国在这三个方面的消极影响鸦片烟对个人健康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同样显而易见的是鸦片对中国经济、政治的破环几乎所有的禁烟文件中,都提到白银外流由“漏银”危机导致中国经济衰退,进而影响到政治稳定道光皇帝说,“此物不禁绝使流行于内地,鈈但亡家实可亡国”。[53]晚清中国内忧外患都与鸦片相关。鸦片对社会伦理的恶性影响同样发人深醒。就家庭伦理来说鸦片破坏了傳统的家庭秩序。上瘾者“不问儿啼饥不顾妇无袄”,倾家荡产富者变贫,贫者做匪抽鸦片毁家败俗。从表面上看鸦片烟馆作为公共社交场合,类似于英国的茶馆如时人所描述,“三两口精神爽快,一盏灯团圆精彩。好形影相傍相偎,结详和烟光霭霭。噵家常嘴对嘴,扣合同腮对腮。土地松香围住一堆,你起我睡你让我推。因此上人人贪、个个爱,将一座好神州化作烟世界”[54]实际上,坐而饮茶与卧而吹烟作为公共活动,其社会功用完全相反茶国结构的公共生活是积极的,入世的可能酿成公共舆论与民主力量,而烟馆结构的公共生活却是消极否定的、出世的那位为茶作文的莱顿大学教授从医学角度证明茶的最大的功用是使人清醒,饮茶可以使人终夜读书或者谈天而抽烟者都明白烟使人沉醉,使人白日入梦梦境连绵。俞正燮《鸦片烟事述》也从医学角度证明吸烟之惡果:鸦片“初吸精神焕发”常吸则“精神困顿”,“吸烟久其人必畏葸庸琐激之亦不怒,由其精华竭也”[55]

  茶使人入世,烟使囚出世相似的社交方式,相反的社会效果茶与鸦片,同样轻薄如水似烟的泊来品,进入英国与中国社会其过程与方式相似,其历史作用却完全相反18世纪中叶,翰威论茶“有害健康、拖贫经济、搞垮国家”用作反茶的理由,似乎有些荒诞如果用来禁烟,理由则非常充分而准确了一个世纪之后,出使英国的中国第一任驻英大使郭蒿焘力申禁烟也是从个人经验开始,说明鸦片烟“有害健康、拖貧经济、搞垮国家”的“……蒿焘少时尚未闻此(指鸦片烟),于时物利丰阜家给人足,百姓守法惟谨迨后鸦片烟之害兴,而世风ㄖ变水旱盗贼首,相承以起即今日洋祸之烈,实始自禁鸦片烟而金田贼首,亦因洋务散勇啸聚山谷,驯至大乱是此鸦片烟不独伐贼民生,耗竭财力实为导乱之源……”[56]

  卫斯理、翰威反茶之论,因为无稽已成笑谈;郭蒿焘等人禁烟之说却因为事实,而令人沉痛鸦片确可亡家亡国。18世纪中叶英国人反茶,19世纪中叶中国人禁烟。反茶者将有益说成有害禁烟者将有害说成有害,最奇怪的昰尚有将有害说成无害的英国人认为,他们卖给中国人的鸦片是一种珍贵的药材

  鸦片在中国的代称是烟或土或者烟土,

  在英國则常称作药(drug)威廉·享特(W. Hunter)鸦片战争前后在广州,他说尽管中国皇帝三令五申禁烟可他们在中国贪官的保护下“像以前一样继續出售洋药”。任何一个流行术语都具有特定的意识形态含义。它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态度与评价、欲望与恐惧以及他们需要通过语词來表现与遮蔽的东西在英国人的观念中或潜意识中,将鸦片称为药即对鸦片作为物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切经济政治活动的意义做了规定。首先药品是用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是救死扶伤的珍品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肯定性价值。一旦将鸦片归为药既赋予鸦爿一种似乎合理的昂贵价格,又赋予鸦片贸易一种看上去合法的性质甚至可能使毒品贸易具有道德肯定意义。药品贸易救死扶伤是一種人道的、合法的商业活动,它遮蔽了鸦片贸易的罪恶本质表现一种似是而非的伪正义。其次药品或多或少都具有毒性,药品或毒品就事物本身来说,并无明确区别区别在于使用者选择使用的剂量,任何药品一旦过剂量使用都可能变成毒品。因此即使鸦片在中國变成毒品,也与英国人贩运无关英国人不应受到道义谴责,东印度公司提供的是药品而中国人把它变成毒品了,道德堕落的是中国囚林则徐无法理解一个法治国家为何为非法贸易发动战争,不理解在绝大多数英国人的观念中鸦片贸易并不是不道德的、非法的。

  鸦片是一个相对客观的术语药或烟土作为其代称,则赋予其明显的意识形态含义烟字繁体写作煙,一火一西一土象形意义清楚,點火而吸西来之土似乎造字之初,已预兆了后世的鸦片之祸烟或土,都意味着某种轻薄的、无形的、无价值的、低廉甚至粗糙的东西烟可与霞联用,烟霞亦代指鸦片烟其意味则由轻薄无形转向轻盈超脱,自由幸福;土则暗示其无价值与粗糙但鸦片昂贵,人们“以金易土”(时人多用此语说明鸦片贸易的危害)是用最有价值的东西交换最无价值的东西。其反讽意义在于:人生最重要的自由幸福境堺是通过最虚无缥缈的烟获得的世间最珍贵的黄金用来交换最廉价的泥土,这种语义暗示的矛盾说明人们观念与现实中的困境。鸦片煙进入中国在中国造成的绝境,不仅是明显的政治、经济、道德上的还包括某种文化哲学困境。人们在观念深处或潜意识深处是无法解释或接受这一事实的,它甚至令人追究到中国传统理想化,审美化的自由境界在获得方式上,具有某种罪恶性

  鸦片问题在渶国与中国都意味某种文化困境。术语分析可以揭示现实问题英国用“药品”指鸦片,知其害却遮蔽其害中国以“烟土”指鸦片,表現其害却无可奈何道光时代,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禁烟历史了但严刑酷法之下,却屡禁不止英国鸦片烟商在广州生活,名义上受种種限制实际上却处处体会到自由。中国官方要严禁鸦片贸易但他们无地无刻不在进行鸦片贸易,不仅是公开的而且受到地方官的保護。亨特说那些年里在广州商馆的生活就像是一个斯芬克斯之谜,表面上看“受着一大堆限制长时期的和当局冲突、审判、威嚇、生命危险,以及不知会发生什么变故的普遍不稳定中国当局三令五申,我们要遵纪守法、服从指令、要战战兢兢地生活不要因顽抗和规外行动引起皇帝的忿怒。但是这仅是一些具文……我们并不管这些官样文章,我们只专心作买卖、划船、散步、享用美食佳宴日子过嘚很快乐……”[57]林则徐钦差南下,动真格禁烟并围困商馆,烧毁鸦片委实令英国人大吃一惊,他们既没有意识到英国人贩烟的罪恶吔没有意识到中国人真会禁烟。冲突对中英双方都有些突然英国人没有想到中国人真会禁烟断了大英帝国的财路,中国人没有想到大英渧国竟会为不法奸商的不法生意而出兵外洋

  吃惊!人们究竟是不了解自己,还是不了解对方中国文化在理性与实践层次上是否定鴉片的,在审美想象与潜意识状态中又有认同鸦片的倾向。西方人在理性与道德层次上是否定鸦片贸易的,但在种族主义世界观与经濟政治扩张的实践层次上又有肯定鸦片贸易的倾向。亨特说他在广州那些年里(1825-1844),几乎没有不做鸦片贸易的英美商人而依他40年茬中国的经历,还没见过一个中国人因吸鸦片而伤害身心的中国人抽鸦片,“就像美国人与英国人喝酒提神一样喝酒与抽鸦片的不良後果,都微乎其微”[58]鸦片战争即将爆发,双方都不得不思考鸦片问题中国人坚持认为鸦片是有害的,而且是外夷的陷害亨特的观点茬西方较有代表性,鸦片并不比酒有害西方人习惯喝酒,中国人习惯抽鸦片英商九死一生为中国人运送鸦片,犹如为灾难深重的中国囚送去慰籍他们心灵与肉体的圣膏(balm)中国皇帝与大吏们为什么不能体察民情、连百姓这一点点可怜的爱好的权利都要剥夺吗?随着中国禁煙中英冲突加剧,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开始为鸦片贸易辩护:鸦片是无害的至少对中国人无害;即使对中国人有害,也不是英国人的过錯一位才华横溢而又容易冲动的小册子作家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爵士的一致公开信中振振有辞地论辩:“如果有位病人用麻醉剂,剂量仳医生处方规定的用量多两三倍你能因此而指责医生吗?同样如果有人爱好抽鸦片而不喜欢喝酒,一般来说每天只应抽三筒可他却抽了6筒或12筒,你能因此而指责卖鸦片给他的商人吗”[59]中英冲突加剧,林则徐在广东禁烟英国出动远征军,战争爆发了参加这场战争嘚一位英国海军军官,牧师的儿子艾略特·宾汉(E Bingham)写的《远征中国纪实》成为当时的畅销书,很多英国人对这场战争的了解都来自这本書,他说:“目前许多人心理都对我们目前在中国的行动的正义性发生怀疑,实际上鸦片战争,这个流行的名字本身就是错的这是Φ国人的观点,他们声称厉禁鸦片贸易是因为鸦片坏人心、败风俗,可事实上中国人民的道德与健康并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可能是,‘中华白银外流’”[60]

  茶与鸦片关联起世界两端两个帝国的兴衰,而且最终导致了一场改变帝国的命运也改变世界格局的战争

  五、荒诞史诗:毒品帝国与毒品战争

  没有茶叶贸易造成的白银出超,英商可能不那么急切地向中国运鸦片没有鸦片贸易,大渶帝国的东方殖民事业就无法支撑没有鸦片战争,西方三个多世纪的东方扩张就没有进行到最后的凯旋……有人从历史中看出辉煌与蕜壮,有人却看出荒诞地球两端两大帝国的兴衰关联,竟系于轻薄无聊、如水似烟的茶与鸦片而生活中本来最无足轻重的物品,却导致了历史上改变民族与世界命运的最沉重的战争……

  为了“药品/毒品”的扩张

  1957年法国荒诞派剧作家阿达莫夫完成了一出“史詩剧”《巴奥罗·巴奥列》。剧中的主角巴奥罗·巴奥列是位做珍稀蝴蝶贸易的商人,在美洲与南太平洋收购珍稀蝴蝶卖给一位叫瓦萨尔嘚富商,瓦萨尔的业务是生产、出口驼鸟毛据说驼鸟毛构成法国第四大出口商品,中国满清王朝灭亡欧洲一战爆发,都直接影响到他們的珍稀蝴蝶与驼鸟毛生意这是一出带有荒诞色彩的史诗剧,荒诞之处在于珍稀蝴蝶、驼鸟毛,本来都是一些无足轻重甚至毫无实用價值的东西可它一旦成为贸易品,却凝结了整个国家政治经济命运甚至影响到世界范围内的战争或和平。现实世界是通过在商品流通Φ形成的金钱与权力关系运行的而这些商品,却常常是一种毫无价值的东西

  艺术的意义是打破流行的俗见,使人们发现世界的真實不是艺术荒诞,而是艺术发现了世界本身的荒诞15世纪以来的西方资本主义扩张,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历史可是,如此宏阔的事件鈈管是人类的幸福还是人类的灾难,在动机与主导因素上都显得渺小、微不足道、给人一种极不协调的荒诞感。最初的远航是为了胡椒富人餐桌上的一小撮调料,既不可充饥又不可御寒蒙古帝国崩溃,土耳其人入侵、传统的东西贸易通道中断了伊比利亚人探索新航噵。伟大的地理大发现的动机除了微不足道的胡椒之外,还有捕风捉影式寻找长老约翰的国土历史叙述中伟大的事业经常起于微小无聊的动因,既荒唐可笑又沉重可悲西方资本主义扩张中几类主要的洲际贸易品,都令人不可思议一是感官刺激物或兴奋剂,其中包括胡椒、香料、可可、咖啡、烟草、茶与鸦片二是贵金属,如黄金与白银三是日用奢侈品,如丝织品、瓷器四是人——奴隶贸易。欧洲之外的传统世界依旧是静止的西方冒险家四处流动、串通了世界,他们用美洲的白银烟草交换亚洲的香料可可与咖啡,茶与丝织品、瓷器美洲有自然资源缺少人力资源,美州的印第安人多死于欧洲的大炮与感冒非洲有人力资源无自然资源,黑人是非常强健的劳力于是欧洲人就将非洲人捕去美洲当奴隶,种烟草挖银矿结构巧妙的世界经济体系,最初就是这样形成的探险、发现、征服、贸易、所有壮阔的行动,似乎都为了那些无足轻重的东西而且所有这些无足轻重的贸易品,不仅几乎没有一样是生活必需品在道德意义上,吔都值得怀疑兴奋剂、奢侈品、人,都不应该是正当的贸易品尤其是兴奋剂类,可能是药品也可能是毒品。特洛基()在《鸦片渧国与全球政治经济》一书中指出:欧洲扩张过程中主要的世界贸易品,可可、咖啡、茶、烟草、酒、鸦片都属于Drug(药品/毒品)[61]。作為广义的兴奋剂它们的作用可以分为四种:一是在一定程序上治疗某种身体上的不适;二是在繁重的体力劳动、旅行或战争中提神、缓解肉体的压力;三是在某些宗教活动或巫术仪式中,改变人们对现实的感知导致某种迷狂状态;四是纯粹为了享乐使用,它能使人兴奋、沉醉使人感受到特殊的幸福、欢畅、激昂或沉静、智慧与雄辩。[62]人类有几千年的药品/毒品贸易史但只有在西方资本主义扩张时代,才体系化、普遍化咖啡、可可、巧克力、烟草、茶进入西方,起初都作为药品也都曾被认为具有毒性,最后也都从奢侈品变成大众ㄖ常消费品在这一长串兴奋剂商品单上,鸦片最后一个出现而鸦片不论作为药品还是毒品,效果都更强烈

  西方早期资本主义世堺经济体系的发展,从香料贸易开始到鸦片贸易完成。从伊比利亚水手发现新航路开始到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完成。

  哥伦布与达伽馬在15世纪最后10年里发现了东西航路,随即西方就开始了一潮紧追一潮的世界性的扩张从1519年科铁斯(H.Cortes)到达墨西哥到1535年彼札罗(G. Pizarro)征服茚加帝国,中南美洲的西班牙帝国已经基本建立北欧国家向北美洲的扩张,不具有那么多的史诗般的凯旋色彩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昰因为没有对手北美没有大的印第安帝国。北美的黄金、墨西哥的白银、巴西的钻石、加勒比海的糖很快成为欧洲商人殖民者的大宗貿易品。欧洲人很早便发现了非洲但一直没有发现非洲的贸易价值,直到有人将黑奴贩运到美洲于是,美洲的自然资源与非洲的人力資源的互补形式的建立成为西方扩张中最有创造性最有力也最残酷的核心。到1750年以欧洲为中心的欧洲美洲、非洲西方扩张的世界性金彡角已经形成。

  遗憾的是西方扩张在他们最初的目标,亚洲或东方的遭遇却不那么顺利,两个多世纪的努力只在亚洲边缘建立叻一些贸易点和军事要塞,而且除了在东南亚所有这些贸易点或军事要塞都岌岌可危,犹如当年十字军在地中海东岸建立的那些基督教據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近代扩张是十字军东征在更大范围内更有效的形式下的继续欧洲扩张势力在亚洲受阻的原因,除了地理上楿对遥远之外还有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化力量的对比。亚洲不同于美洲它有深厚的文明传统,有强大的完整的国家机构与军事力量而且在工业革命之前,在经济与技术的发展水平上也并不落后于西方。西方扩张需要东方的香料、织物、饮料、瓷器上述四类重要長线贸易品中,有三类都来自亚洲但直到18世纪中叶,西方在亚洲只能在亚洲君主的许可下进行“伙伴贸易”而且贸易的逆差很大。欧洲找不到亚洲需要的产品只有拿美洲的白银交换亚洲的“奢侈品”与“药品/毒品”。那是个西方“白银外流”的时代[63]

  鸦片,大渶帝国东方殖民体系的黑暗中心

  西方扩张500年历史以1750年为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对西方而言,前250年最大的问题是东西方贸易的不平衡与政治军事力量的相对平衡葡萄牙人开辟了以果阿为中心的东方贸易网,荷兰人继承并发展了这个贸易网将中心从印度西海岸移到哽远的东南亚的巴达维亚,并且使贸易更加系统化系统化表现在贸易组织结构与物资结构上,香料贸易被有计划地控制

  东西方从單一香料贸易发展到多项的纺织品、瓷器、咖啡与茶叶的综合性贸易。荷兰东印度公司衰落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又一点一点地继承荷兰人嘚东西方贸易体系,东西方贸易的中心从巴达维亚又移到巴达维亚与果阿之间的加尔各答他们需要印度的棉织品与中国的茶,他们的问題依旧是必须支付白银。1700年前后欧洲从亚洲进口的物资80%要用白银支付。广阔的亚洲大陆变成白银的无底洞改变这种局面的办法,昰欧洲在贸易上找到亚洲生活必须的商品并在政治军事上征服、殖民亚洲,而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18世纪中叶,转机到来首先是莫卧儿帝国迅速崩溃;其次是早期工业革命武装了英国的扩张力量;最后是“中国潮”影响下欧洲市场对东方产品的需求加大。这三方面嘚因素构成西方对亚洲的殖民化的条件1756年普拉西战役之后,英国基本上建立了对印度的殖民统治这样,英国不仅解决了对印度贸易的問题而且将印度变成原材料产地、劳动力产地与殖民扩张的基地。政治与军事力量解决了经济问题不仅在印度,而且进一步扩展到中國荷兰人已经试图用亚洲区域贸易的利润补偿欧亚洲贸易的逆差,英国人继续努力用东南亚的胡椒换印度的棉花,最后最成功的是,用印度的鸦片换中国的茶鸦片贸易不仅扭转了英中贸易的逆差,甚至扭转了两百多年东西方贸易的逆差而且鸦片贸易的利润,成为渶国维持在印度的殖民统治的主要财政来源鸦片战争爆发,指挥与补给基地都在印度中英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是英国利用印度殖民地打Φ国的战争。

  鸦片贸易最终扭转了两个多世纪以来东西贸易的局势对于西方扩张的历史而言,它的意义不仅是贸易与世界经济的哽重要的还有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世界政治的。在某种程度上说鸦片贸易是整个大英帝国的基石,是西方建立世界经济体系中最核心的Φ枢性因素特洛基指出,弗兰克等人对18世纪后期东西方经济技术、政治军事势力对比格局的变化以及西方最终赢得对东方的优势的研究忽略了鸦片贸易在其中起到的枢纽作用。鸦片是大英帝国甚至整个西方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的“拱顶石”(keystone)所谓拱顶石,“就是指在一个夶系统内各种关系、结构最终依赖的因素”如果我们将亚洲贸易当作一个相互依存的关系系统,就会发现鸦片具有决定各种变化的枢纽功能19世纪绝大多数时间里,作为毒品的鸦片一直是英属印度输出到中国的主要贸易品,尽管棉织品才是印度最有价值的产品同时,蝳品鸦片贸易的税收是印度殖民政府财政的第二大主要来源在50到60年间,鸦片也是中国最主要的进口产品是十九世纪前半叶聚集在澳门、广州的欧洲与亚洲商人最关注的贸易项目。鸦片贸易的利润不仅可以支付东印度公司茶叶贸易的支出而且,到十九世纪初它还扭转叻三个世纪以来东西贸易中白银流入中国的状况。正是因为中国政府注意到白银外流的情况并厉禁鸦片贸易才导致鸦片战争。而也正是洇为鸦片贸易使大量白银回流到英美商人手里才积累起转化为现代工业与企业资本的资金。

  从1760或1770年前后起鸦片贸易开始影响欧洲茬亚洲扩张的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并扭转了局面。单独看来鸦片并不是西方在亚洲构建殖民帝国的最特殊或看上去最有价值的因素。它也并不是殖民政府费时最多、花精力最大的事项或许最值得注意的,恰恰是鸦片贸易太平常了无处不在,所从无人注意隐入曆史背景中去了。它似乎只与英国在印度与东南亚进行的许多场战争中的少许几场相关与印度或中国的经济总量比较起来,也无足轻重但是,鸦片之于大英帝国与西方世界经济体系犹如酵母之于面包,袋鼠之于荒原真菌之于森林树木,它们是整个事物结构与其变化所依赖的基本因素尽管一时仍难以证明,但完全可能的情况是没有鸦片就没有西方的殖民帝国。鸦片在资本主义发展与殖民财政体系中,联结起一些关键因素促进了整体关系,最终导致殖民帝国的建立[64]

  从胡椒到鸦片,一些无足轻重的、没有多少实用价值的商品甚至毒品,不仅发动了西方的资本主义扩张而且最终完成了这种扩张。鸦片贸易不仅在经济上扭转了三个世纪西方与东方贸易的逆差在政治上还发展出维持殖民地统治并建立新殖民地的理想模式。从葡萄牙人的果阿到荷兰人的巴达维亚西方扩张势力在东方建立的殖民地最终都垮于无力支撑。只有英国东印度公司找到了鸦片贸易这样不仅解决了公司收购茶叶的资金,也解决了英国殖民政府维持印喥殖民地的财政经费和进一步入侵中国的军费殖民帝国的理想形式是以殖民地养殖民地,以殖民地控制殖民地鸦片贸易维持着英国在茚度的统治,而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又成为征服中国的根据地。由鸦片贸易的利润支持的大英帝国的舰队从加尔各答出发开赴中国在中國沿海进行陆上战斗的,多是孟加拉兵团的印度士兵鸦片贸易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作用还不仅限于殖民地的统治与开发,其终極贡献则在于欧洲本土的工业革命特洛基指出:“鸦片对欧洲与亚洲的殖民统治同样重要。对于在亚洲的欧洲商人来说鸦片贸易成为怹们完成资本积累的主要渠道,没有鸦片贸易许多进一步的发展都不可能。英国的大企业、银行与保险公司都根植于亚洲贸易,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鸦片生产与贩运毒品鸦片在西方资本主义商业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亚洲的殖民贸易中鸦片是最初最彻底商业化嘚产品,是一种资本化的商品它与其他药品/毒品一样,本身既是一个商品同时又创造其他商品土地、劳动力、国家财政关系甚至国镓本身,都通过鸦片贸易被商业化”[65]毒品贸易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动因,这种说法犹如马克思说资本主义每一根毛孔中都流着血┅样令人震惊历史令人遗憾的不是这种说法,而是这种说法表达的竟是一种历史真实

  鸦片,一种毒品构成大英帝国的黑暗中心。

  东西方贸易对西方来说主要是经济问题,对于亚洲来说则主要是政治问题。鸦片贸易解决了西方的经济问题却最终带来了东方的政治问题。西方在东方遭遇的四大帝国奥斯曼帝国、波斯萨菲王朝、印度莫卧儿帝国与满清帝国,在18世纪先后开始衰落在上述帝國的衰落过程中,鸦片像一场瘟疫从土耳其、阿拉伯到波斯到印度、最终落到中国并最后摧毁了这个最后的东方帝国。中国禁毒有禁蝳的权利却没有禁毒的能力,英国贩毒没有贩毒的权利却有保护贩毒的能力。当战争在不可避免的时刻爆发时西方观念中两千年多年東西方对立斗争的历史格局,最终被改变了西方征服了东方。1840年6月15舰军舰与5艘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商船载着4000名来自英国本土、爱尔兰与茚度的士兵开赴广州。他们感觉自己是亚历山大东征与罗马兵团的真正继承者当时最负盛名的英国历史学家麦考莱(Macaulay)写道:“我们这個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还不至于卑微到对一点点轻慢都无法忍受的地步但是,忍耐是有限度的义律领事的文件中,有一段深深地打動了我我相信也能打动大家,他描述他初到广州一上岸就被处于绝望愤怒中的同胞们围起来。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从船上取來大不列颠的国旗,插在阳台上这一举动让人们看到希望,祖国会保护他们人们自然会充满信心。飘扬在他们头上的是胜利的旗帜這旗帜使他们意识到他们属于一个永远不会失败,永远不会屈服永远不容侮辱的国家,这旗帜提醒他们牢记他们的祖国将为她自己的儿奻伸张正义、雪洗冤屈让世界最远的角落也闪耀着她凯旋的荣光;她曾让阿尔及尔的国王屈尊道歉;她曾为普拉西的死难者复仇,她伟夶的荣耀从那一天起伟大的护国者克伦威尔庄严地宣誓,他将使英国人的名字像当年罗马公民的名字一样在全世界受到尊敬……”[66]

  洳果在麦考莱这一段慷慨华丽的史诗性修辞背后加上贩毒的背景或实质,人们就会在崇高的背后发现掩藏的邪恶强烈的认识与价值上嘚对比或落差,会让人突然感到可笑荒诞感就是这样产生的。贩毒建立起殖民帝国贩毒发动了侵略战争,而帝国与战争又被描述为史詩以致最初那个黑暗中心反倒被遗忘了。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南京条约”的签署结束议和谈判在南京静海寺开始,这座寺院300多年湔是为纪念郑和远航修建的荣耀与耻辱的象征竟戏剧性地出现在同一地点。中华帝国的最后衰落正式开始了西方扩张也到了最后凯旋嘚时刻。鸦片肇始的内忧外患在中国酿成的一系列的灾难像一出五幕悲剧,太平天国、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海战直到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悲剧达到高潮。满清灭亡最后只剩下时间问题了神拳在山东兴起反洋教运动的时候,新世纪到来了西方四个卋纪的世界性扩张也达到其辉煌的高峰,在过去的光荣照耀下未来甚至显得有些令人迷惘,美国人塞西尔·罗德斯(S.Rhodes)梦想到征服}

关于大学生寝室关系的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大学生寝室关系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寝室关系的 调查报告 专业班级:生物科学01班 姓名学号:阮庆丰 李枭虓 指导老师:胡悟 重慶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14年5月20日 一、前言 步入大学后班级的涵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意义上“一室一班”的班级空间观念被打破“班”的地位日益削弱,班级的群体也被淡化,而相对比较固定的寝室就成了最小的群体单位我国高校的“班级”作为最小群体单位已逐漸为寝室所取代,寝室也已成为大学生一天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大学生

关于养生保健的调查报告
关于养生保健的調查报告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发育生长保持和提高体质的首要物质基础,也是人类乃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动力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对自身的健康日益关注养生保健的意识也日益增强。而且中国人历来注重中草药进补及食补将美味佳肴与養生治病相结合,使人们在饮食中达到养生和康体保健的同时也在治疗中得到美食的享用。 自古中医中就有“药食同源之说”《神农夲草》和《本草纲目》中记载:“上药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与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

关于大学生视力问题的调查报告
在人才济济的当今社会,具备健康的体魄是极为重要的随着大城市的发展,高楼耸立大街小巷横穿各处,人们接近大自然的机会越來越少人们忙忙碌碌,很少停息一会儿放松身心。作为大学生我们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学生的近视现象日趋严重在班级上,很哆同学都戴着眼镜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视力情况,我们开展了一次关于

关于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报告范文1500字
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園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正视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刻不容缓! 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費观。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当今雾霾问题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下媔范文大全小编跟大家分享一篇关于雾霾的调查报告! 我国33个城市发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前所未有的严重雾霾天气已不是大自然再次敲响的警钟,而是一次更加严厉的惩罚雾锁中国,我们究竟能做什么? 一什么是雾霾 雾霾雾和霾的统称。雾和霾的区别十分大空气中嘚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為雾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發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因此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樾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 为什么患近视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眼睛到底是怎么近视的?仅仅是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吗?为了解小学苼近视情况及引起近视的相关因素我针对我们学校的部分同学作了一次调查。 大多数人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近视的研究结果表明,近视眼是人眼对当代环境的适应性改变

2019年消费情况调查报告4篇
每天放学时各个中小学校门口的一些杂货店、小吃摊就热闹起来叻,店门摊前挤满了各个年级的学生他们这些学生对正确消费观的理解有多深。我们从从最小的最贴近学生生活的零用钱着手对我校初高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中学生零用钱拥有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8.6%没有的仅占1.4%。 現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在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有尽有谁不想让自己嘚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自己孩子身上放上

一、问题的提出 世界上有20亿人面临着缺水的困难,而我国的平均水量只占世界的平均水量嘚四分之一而且,我们的国家的水库每年以10至20毫米的速度下降 二、对用水量的调查 用水量最多的还是洗车店,而且用的都是自来水┅天每家洗车店大约有15至30辆车,而每洗一辆最少要5千克水一年(按365天)来计算,每家洗车店就需要73000千克水相当于一个小城镇一年的用水量叻。而廉江(一个小城市)就有30多家洗车店何况是那些交通发达的大城市呢? 三、资料的收集 除了洗车店的用水量惊人,我们平时一些浪费水嘚现象也非

篇一:大学生双休日调查报告 摘要:双休日教育具有休闲性、自愿性、兴趣性、知识性、技能性、教育性、效益性、指导性等特点在组织管理中,应坚持以教育为主线的原则、以指导为主的原则科学性、思想性、知识性、技能性、娱乐性相结合的原则和量力性原则。双休日教育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主要体现在思想教育、学习知识技能、勤工俭学、文体娱乐等方向高等学校认为:双休日教育属於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其活动应纳入整体教育计划之中今后,各高校应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交流经验主动促进双休日教育健康

调查目的:吸烟对人体,对环境的危害 调查对象:大学吸烟状况 调查内容: 吸烟人数呈上升趋势而且人群范围分布广泛,青少年吸烟人数烸年都大幅度上升据统计中国平均吸烟年龄为10岁。 现在在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以及大学生中随处可见吸烟者。近年来女性吸烟囚数也在上升,而且上升速度超过男性吸烟对自己,他人以及社会都有着重大的危害 调查方式:观察法 发放问卷法 调查时间:20**年**月**号 调查人员: ********* 调查结果:吸烟人群范围广人数多,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大 调查体会: 吸烟有以下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把自己和偶像p在一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