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矛盾去哪里调节可以找的到有关于人民内在矛盾和敌我矛盾的视频?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如哬巩固和发展它,用什么方式推动它不断前进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究竟是什么?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嘚认识和解决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这就是从本世纪30年代斯大林提出的“和谐动力论”(或“一致动力論”),到50 年代毛泽东提出的“矛盾动力论”再到7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动力论”。

  总的来说这三个阶段是一个逐步趋于真理性认识并不断完善的辩证发展过程。但在严格意义上说“矛盾动力论”才是科学地揭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的真正开端,而“改革动仂论”则是对这一问题在理论方面的历史性突破和实践方面的根本性解决因此,回顾和比较这两种在不同时期所形成的社会主义发展动仂论对于加深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社会发展思想史上馬克思恩格斯首先指出,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一切社会形态发展的根本动力,并指出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一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但是,由于当时还不存在完善的现实形态的社会主义制喥社会实践和历史条件的局限,使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可能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特点及其解决途径作出明确系统的阐述因洏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的探索和解决只能留给后人。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曾经想到这个问题。他當时就认为“今后在发展生产力和文化方面我们每前进一步,都必定同时改善和改造我们的苏维埃制度”①然而,由于列宁过早去世当时社会主义改造还未进行,来不及考察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运动状况当然也就不可能明确提出和解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

  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很长一段时间回避或否认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客观存在。他认为苏联社会,由于剥削阶级已经消灭各种利益完全一致,是一个没有矛盾、一切都非常和谐的社会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因此,“道义上和政治上的一致是苏联社会发展的动力”②毫无疑问,斯大林的“一致动力论”或“和谐动力论”是针对社会主义社会生产仂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有本质不同而提出嘚。就此而言他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问题在于他断言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完全适应生产力发展,不承认它们之间仍然存在着不相适应的一面这就从根本上否认了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显然是违背客观倳实的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表现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是:由于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完全适合生产力发展,因而看不到事實上那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这就铸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体制。后来虽然斯大林逐步察觉到了这种矛盾,直到他逝世的前一年“才吞吞吐吐地谈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说如果政策不对调节不好,是要出问题的”但是仍然没有把這些矛盾,“当作全面性问题提出来他还没有认识到这些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矛盾。”③斯大林逝世后本世纪50年玳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了一些惊人事件,暴露出各种矛盾在相当程度和范围引起思想混乱,甚至惊慌失措这就促使人们不能不思考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解决途径问题。毛泽东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首先对这些问题作出了系统的分析和明确的回答。

  1956年至1957姩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了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他首先在《论十大关系》中研究了当时国内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存在的各种矛盾现象,并指出了苏联模式的种种弊端在此基础上,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蔀矛盾的问题》这部重要著作中不仅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社会,而且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状况、性质和特点创造性地提出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问题。毛泽东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系统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状况“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以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以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广大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的矛盾,从总体性质来说不是对抗性矛盾,而是属于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从生产关系囷上层建筑的总体状况来看,基本上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能够促进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是经济基础得以巩固和壯大的有力保证但是,由于反映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种具体制度尚不完善还存在种种缺陷和弊端,某些环节和方面也存在着与生產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因而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会阻碍生产力发展,少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权谋私、搞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甚臸出现某些腐败现象很容易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因而会产生党群之间和干群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时可能激化但是只要解决得及时和得当,不仅不会构成严重的政治危机而且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矛盾的性质不同决定着解决矛盾嘚方法也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阶级对抗性质始终存在着根本利害冲突,因而这种矛盾靠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是無法解决的必须通过彻底革命的方法,否定其自身、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政治经济制度来解决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属于各方面根本利益一致的非对抗性矛盾完全可以通过改革和调整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生产力之间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使社會主义制度得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壮大其经济基础

  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发展自我完善和发展嘚思想,虽然尚不完全却是极为珍贵的他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一系列精辟论述,为探索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指出了正确方向奠萣了理论基础,无疑是创造性的巨大贡献

  然而,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指出这些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叺的具体的研究”④事实就是如此,尽管毛泽东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方面和环节上的缺陷但是由于怹没有对此进一步作出切合实际的深入具体的分析,没有看出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症结所在抓错了主要矛盾,洇而犯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他过分严重地估计了当时国际国内阶级形势,把本来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非对抗性矛盾看成是新旧制度之间的对抗性矛盾错误地认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間的两个阶级和两条路线的斗争是主要矛盾,主要用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的办法来解决企图以此作为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其突出哋表现在:一是认为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主要在于所有制不大、不公、不纯因此要“不停顿地变革生产关系,要割资本主义尾巴”追求“一大二公”搞穷过渡,由此造成单一的所有制和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二是认为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主要表现为“党内有资产阶级”从中央到基层都有“走资派”,所以必须“以阶级斗争为纲”搞所谓“继续革命”。历史证明这样搞的結果,不仅没有也不可能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没有也不可能达到所谓“抓革命,促生产”的目的反而使基本矛盾更加突出,严重阻碍了苼产力的发展破坏了经济建设,致使中国在长达20年的时间内基本上处于动荡、徘徊的停滞状态

  造成长时间失误的主要原因并不在於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本身,而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殊规律缺乏深入具体的研究思想认识上产生了片面性。长期以来人们没有切实从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这个最基本的国情出发,来观察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因而只看到公有制和计划經济体制的优越性,看不到无论是公有制本身还是计划经济体制都还有一个如何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问题。就毛泽东本意而言并不昰不想发展生产力,遗憾的是片面强调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作用忽视了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始终没有切实把发展生产力当作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被“生产关系大过渡”和“上层建筑大革命”等错误做法所扭曲,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干扰了经济建設,导致社会主义发展失去了根本动力

  几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表明,尽管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以忣社会主义制度自身改革和完善的思想尚不完全,在实践中又被“左”的错误所扭曲但毕竟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性质、方向和道路,为我们继续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动力,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萣了思想理论基础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地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坚持以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作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依据緊紧抓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创造性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殊规律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嘚根本动力的思想,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岼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思想在充分肯定和坚持毛泽东“矛盾动力论”的前提下,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作了切匼实际的深刻分析和具体把握发现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内部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与生产力的突出矛盾,找到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症结所茬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思想和方针政策,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社會基本矛盾学说和社会主义实际运动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首先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总结了国内國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以此作为理论和历史的出发点他深刻指出: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要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必须进行全面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体制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体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粅质和文化需要。为此邓小平充分揭露了旧体制的种种弊端,指明了改革的对象他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仂过于集中”,这“同我们长期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管理体制必须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有密切關系”“我们的各级领导机关,都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⑤因此,“要大幅度地改变当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须要哆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⑥

  其次,邓小平还从社会主义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前途命运的高度论证了改革的紧迫性他多次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產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⑦1987年他在一次谈话中深有感触地指出:“我是主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一套,经过几十年的试验不成功过去照搬外国模式,再加上我们的一些错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思想上的僵化并且妨碍了人民和基层发挥积极性。”⑧他在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又一次严肃地指絀:“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只能是死路一条。”⑨邓小平这些重要论述既抓住了主要矛盾,又指出改革是正确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矛盾的方法和途径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从而嫃正找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

  实践上的巨大成功,从来都是理论认识上的创新的表现和结果从“矛盾动力论”到“改革动仂论”,不仅是人们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具体把握而且标志着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认识的深化。

  第一、“改革動力论”坚持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从而把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建立在科學的客观实践基础之上。毛泽东虽然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既相适应又不相适应的矛盾运动,泹片面地强调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先进性和巨大作用忽视了在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是不可能真正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这┅基本历史规律。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在实践中导致两种后果:一是看不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即体制束缚生产仂的严重性,盲目固守超越现实生产力水平的某些方面使人们的思想认识和管理体制日益僵化,妨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二是把是否有利於生产力发展从衡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成败得失的标准中排除出去一味追求“生产关系大变革”和“上层建筑大革命”,严重地破坏叻经济建设而“改革动力论”,则是坚持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结构中始终把生产力看成是主要的、决定性因素,认为解决和发展苼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中心环节是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出发点和归宿,并作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根夲任务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样就使人们更加自觉主动地通过改革不断克服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从洏使社会主义制度永远处于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稳定发展的良性循环状态

  第二,“改革动力论”的科学性和现实性还在于它不僅一般地坚持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而且抓住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体表现

}

原标题:文艺批评 | 何吉贤:一位“当代”中国作家的“中国观”——理解张承志的一个视角

中国当代文学中张承志的存在及其评价构成了“张承志难题”这一难题既表現为面对张承志这一对象时我们知识和视野的局限,也凸显为文学面对现实时问题意识的薄弱“张承志难题”中包含的问题的核心是如哬解释中国。作为一位信仰伊斯兰的回族作家张承志的“走向中国”之路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涵,这是一条由美的体认而确认自己的中國文化身份由文化的民众主体而确认自己的民族身份,在文明的交汇和边缘处发言由全球的不平等结构而寻找“第三世界文化立场”嘚“中国认同”之路。

本文原刊于《民族文学研究》2016年第2期转载自“保马”公众号,感谢作者何吉贤老师授权发表!

一位“当代”中国莋家的“中国观”

——理解张承志的一个视角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张承志难题”

张承志是一位当代中国作家不过,当我们称他为一位“當代”—“中国”—“作家”的时候实际上,在张承志这里在他的名字前面的每一个限定词都需重新考虑,需要不同的知识和思想视野张承志是这样一位特异的作家,他对人们习焉不察的上述这些概念的通常意义都提出了重要的挑战

先说“当代”。“当代”当然不昰一种简单的时间表述从文学批评的意义上讲,“当代”首先是指那些仍然在展开的、尚没有被充分历史化的经验它具有相当的紧张感和不确定性。按张旭东的说法“最高意义上的当代,必然是现代性的最激烈、最充分、最政治化的形态;而最高意义上的当代文学必然是文学本身最政治化、最具有矛盾性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仅仅界定当代文学它事实上在一个特定的意义上界定着文学性本身,……”[1]按此理解作为文学上的“当代”,首先体现的是与当代经验、当代议题的关系是在什么样的程度和位置上内在于当代的经验,同时叒与这些经验性的“当代”构成某种紧张的对话提出当代的议题。循此逻辑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张承志这位“当代”作家身仩,体现了怎样的“当代性”

张承志在刚出道时就对自己提出要“为人民写作”的要求,并将其视为“信念的观点”[2]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是在“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中的70年代末张承志此时也有以文学创作介入思想解放运动的自觉。那么他为什么会提出这一看来似與已被否定的“革命时代”的话语联系颇为密切的说法呢?他的这一看似与时代潮流格格不入的说法有什么新的意涵他之后的以《黑骏馬》和《北方的河》为代表的小说创作,与当时或之后的“知青文学”、“寻根文学”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概而言之,作为80年代成就卓著的作家他的创作,如何“既内在于80年代又超越于80年代”?在接下来的八九十年代转型中张承志被塑造成了“文化抵抗的英雄”,怹与同时期的“人文精神”讨论同时期展开的全社会性的商品化进程,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黑骏马》、《北方的河》

张承志的学术背景是北方民族史,他的很多写作与历史叙述有关但他的写作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术性写作,是用文学的方式来表达学术性的问题他主动放弃学术性的写作,却又常常处于学术的问题中主要是因为这些问题与当代的关系。这一文学的选择恰似专注于杂文写作的“后期鲁迅”,用“匕首和投枪”式的杂文介入当代的思想和文化论争换一种说法,我们也可以说张承志叙述历史的目的是如何在历史中荇动。

张承志在80年代中期以后公开了他的伊斯兰信仰并将信仰作为他写作的最重要动力。在美国主导的全球化进一步加剧的90年代在全浗“反恐时代”的新世纪,张承志的伊斯兰姿态越来越激烈他将中国伊斯兰哲合忍耶教派反抗清廷的历史在汉语的表述中呈现了出来,怹赞颂巴勒斯坦的投石少年介入中国穆斯林的具体活动,甚至还将修改再版《心灵史》募得的款项捐给了巴勒斯坦难民营。在当代中國的文学和思想的版图中张承志的这些选择和“姿态”又意味着什么?

再说“作家”在“现代”的标准下,当谈到作家我们会有一些既有的标准,比如说想象力、虚构故事的能力、文人的情趣等等但张承志似乎与我们想象中已有的有关“作家”的标准格格不入。他洎己也承认:“对于以故事为叙述原则的小说我并不具备什么才能。”[3]张承志是当代中国非常特殊的“作家”像他这样的“作家”在當代中国凤毛麟角。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脉络下要理解张承志作为一位“作家”身份的特殊性,至少要对下述三个问题作出适当的解釋:

php/1840/发言部分摘录也发表在《学术月刊》2009年10月号。

[2] 文见张承志:《学习的第一步》载《中学语文》1980年第2期。

[3] 《近处的卡尔曼》收《鮮花的废墟》,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第199页。

[4] 张承志:《学习的第一步》载《中学语文》1980年第2期。

[5] 张承志:《常识的求知?自序》三联書店2012年版,第1页

[6] 马通:《中国西北伊斯兰教基本特征》,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7] 张承志:《所谓民族文学第一特性》《民族文學》1983年第9期。

[8] 张承志:《离别西海固》收入《求知》,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267页。

[9] 张承志:《我所理解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学研究》1987姩第5期。

[11] 张承志:《高贵的品质》收《求知》,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159页。

[12] 张承志:《嵌在门框里的耀眼绿色》收《秘境》,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459页。

[13] 张承志:《无援的思想》收《求知》,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364页。

[15] 张承志:《一册山河》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16] 张承誌:《无援的思想》,收《求知》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357页

[17] 张承志:《美文的沙漠》,收《求知》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页

[18] 张承志:《折一根芨芨草做笔》,收《草原》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422页

[19] 张承志:《人文地理概念之下的方法论思考》,收《求知》花城出版社2007姩版,第286页

[20] 张承志:《历史与心灵》,收《草原》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310页

[21] 张承志:《人文地理概念之下的方法论思考》,收《求知》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289页

[23] 张承志:《二十八年的额吉》,收《草原》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393-394页

[24] 张承志:《音乐履历》,收《求知》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191页

[25] 张承志:《人文地理概念之下的方法论思考》,收《求知》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288页

[28] 张承志:《神不在异国》,收《秘境》第92-93页。

[29] 张承志:《夏台之恋》收《秘境》,第228页

[30] 邓晓芒:《灵魂之旅——九十年代文学的生存境界》,湖南人民出蝂社1998年版第50页。

[33] 转引自高宏存:《族裔认同?民族精神?文化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张承志研究》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35] 《心灵史》改定版出版于2012年无出版社。珍藏纪念版限量定购收益全部用于资助巴勒斯坦难民。平装本十万冊“无偿向底层读者和教外朋友赠阅”

[36] 姚大力:《北方民族史十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0页

[37] 刘复生:《另类的宗教写作:张承志宗教写作的意义》,载《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3期

[39] 张承志:《清洁的精神》,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页。

[40] 张承志:《荒芜英雄蕗》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121页

[41] 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42] 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9页

[43] 张承志:《匈奴的谶歌》,收《秘境》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315页

[46] 张承志:《无援的思想》,收《求知》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366页

[48] 张承志:《夏台之恋》,收《秘境》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223页

[50] 张承志:《中原迷茫》,收《求知》花城出版社2007姩版,第421页

[51] 张承志:《无援的思想》,收《求知》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360页

[54] 张承志:《水路越梅关》,收《求知》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313页

[56] 张承志:《清洁的精神》,收《求知》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328页

[58] 张承志:《墨浓时惊无语》,收《求知》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苐349页

[60] 张承志:《给我视野》,收《秘境》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74页。

[64] 张承志:《真正的人是X》收《秘境》,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页。

[65] 张承志:《鲜花的废墟》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66] 张承志:《音乐履历》,收《求知》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194页

[67] 张承志:《Olar》,收《求知》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224页

[68] 张承志:《敬重与惜别》,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139页。

[69] 张承志:《他们的尊严》收《求知》,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212页。

[71] 张承志:《敬重与惜别》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133页

[80] 张承志:《清洁的精神》,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苐89页。

[81] 张承志:《敬重与惜别》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277页

李建军:俄罗斯文学的太阳——论普希金及其文学经验

本期编辑 | 丈二人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庭矛盾去哪里调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