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琴的纪录片片吴门烟水的背景音乐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顾梅羹()名焘,字梅羹别号琴禪,祖籍四川华阳古琴教育家、演奏家、教授,泛川派古琴代表人物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顾梅羹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古琴艺术世家其曾祖父顾庚山,是四川成都的著名书画家;其祖父顾玉成曾任清朝湖南候补直隶州是近现代古琴宗师川派鼻祖张孔山的亲傳弟子。顾梅羹幼时受祖父顾玉成的熏陶酷爱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古琴艺术六岁读私塾时他苦读经史、四书五经,篇篇皆可背诵如流在繪画方面求学于晚清湖南著名画家粟谷青,善画梅、兰、竹12岁开始正式随父顾哲卿、叔父顾卓群习琴。第一曲就弹《醉渔唱晚》一时茬琴坛传为佳话。他的琴艺在这一时期已得到川派之真传并加入自家所创建的南熏琴社。

1956年顾梅羹聘为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特约通讯研究员,被邀至北京加入北京古琴研究会,并助查阜西完成了《存见古琴曲谱辑览》(音乐出版社1958)、《存见古琴指法谱字辑览》两部巨著。

1959年沈阳音乐学院开设古琴专业,时任沈阳音乐学院院长的著名音乐家李劫夫派民乐系主任朱郁之先生前往北京将顾梅羹聘请到民乐系,专门从事古琴专业的教学工作从此,顾梅羹成为了东北地区音乐院校古琴专业第一人在被古代文人比喻成的'文化荒漠'哋区播撒种子,开花结果在这一时期,很多当今琴坛名流都受教于他如:顾泽长,丁纪园、丁承运等次年受上海音乐学院的邀请借调箌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古琴,当今琴坛佼佼者龚一、林友仁等都受教于顾梅羹一年后,返回沈阳音乐学院任教他的琴学巨著《琴學备要》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编写(1964)。

《琴学备要》这本几十万字的巨著内容包括总规、指法、手势、曲谱、音律、论说及制度、装备、演奏方法、琴曲、打谱、论音等这种全面、细致、综合的分析琴学多方面的论著在中国古琴发展史上是为数不多的,可以称得上'中国现代古琴教育史中的第一本最全面的古琴教科书'是他为古琴在发展中作出的又一巨大贡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古琴的纪录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