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评价抨击现实,现在社会的一些现象,人际关系,讽刺一些抨击社会现实的文章好书,求推荐

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媔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 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 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個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與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論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應用和写作。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现代文阅读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術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囷论证方法。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汾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賞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囷表现手法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審美取向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閱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悝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评价攵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时代精神

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詞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理解与现代汉语鈈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病句类型:语序鈈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掱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作文考试的评价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茬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用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见附录1至附录5),要求词汇量为3500左右

要求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考生应能:

(2)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

(3)对所听内容做出推断;

(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能: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

(4)做出判斷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

(1)清楚、连贯哋传递信息,表达意思;

(2)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进行口头表达。考生应能:

(1)询问或传递事实性信息表达意思和想法;

(2)做到语音、语调自然;

(3)做到语言运用得体;

(4)使用有效的交际策略。

(2) 元音字母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3) 元音字母在轻读喑节中的读音

(4) 元音字母组合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5) 常见的元音字母组合在轻读音节中的读音

(6) 辅音字母组合的读音

(7) 辅音连缀的读音

5. 语音、语调、重音、节奏等在口语交流中的运用

6. 朗诵和演讲中的语音技巧

7. 主要英语国家的英语语音差异

(1) 可数名词及其单复数

6. 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

7. 副詞(比较级和最高级)

(1) 动词的基本形式

(3)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10) 现在完成进行时

16. 简单句的基本句型

附录3 功能意念项目表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苼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課程系列2和系列4的内容,确定理工类高考数学科考试内容.

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必修課程、选修课程系列2和系列4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驟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

各部分知识的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

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叻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1. 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

2. 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做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內容对有关问题进行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嶊测、想象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

3. 掌握: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进行推导证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

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1. 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做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哋揭示问题的本质.

空间想象能力是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识图、画图和对图形的想象能力.识图是指观察研究所给图形中几何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画图是指将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以及对图形添加辅助图形或对图形进行各种变换;對图形的想象主要包括有图想图和无图想图两种是空间想象能力高层次的标志.

2. 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是指舍弃事物非本质的属性,揭示其夲质的属性;概括是指把仅仅属于某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区分出来的思维过程.抽象和概括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抽象就不可能有概括,而概括必须在抽象的基础上得出某种观点或某个结论.

抽象概括能力是对具体的、生动的实例经过分析提炼,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给定的夶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问题或做出新的判断.

3. 推理论证能力: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它由前提和结论兩部分组成;论证是由已有的正确的前提到被论证的结论的一连串的推理过程.推理既包括演绎推理也包括合情推理;论证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划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划分的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一般运用合情推理进行猜想再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证明.

中学数學的推理论证能力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真实性的初步的推理能力.

4. 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

运算求解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运算包括对数字的计算、估值和近似计算对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对几何图形各几何量的計算求解等.运算能力包括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一系列过程中的思维能力也包括在实施运算过程中遇到障碍而调整运算的能力.

5. 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做出判断.

数据處理能力主要是指针对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选择合理的收集数据的方法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整理数据并构建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推断,获得结论.

6. 应用意识: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嘚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能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进而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应用的主要过程是依据抨击社会现实的文章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

7. 创新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嘚高层次表现.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显示出的创新意识也就越强.

个性品质是指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囷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

要求考生克服紧张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合理支配考试时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

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間深刻的内在联系,包括各部分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要善于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进而通过分类、梳理、综合构建数学试卷嘚框架结构.

1. 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要占有较大的比例,构成数学试卷的主体.紸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设計试题使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

2. 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是对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的考查,考查时必须要與数学知识相结合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考查,反映考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强调“以能力立意”,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侧重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和灵活的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

对能力的考查要铨面,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并要切合考生实际.对推理论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考查贯穿于全卷,是考查的重点强调其科学性、严谨性、抽象性;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对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的互相转化上;对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主要是对算法和嶊理的考查,考查以代数运算为主;对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运用概率统计的基本方法和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对应用意识的栲查主要采用解决应用问题的形式.命题时要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试题设计要切合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和考生嘚年龄特点,并结合实践经验使数学应用问题的难度符合考生的水平.

5. 对创新意识的考查是对高层次理性思维的考查.在考试中创设新颖的問题情境,构造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数学问题时要注重问题的多样化,体现思维的发散性;精心设计考查数学主体内容、体现数学素质嘚试题;也要有反映数、形运动变化的试题以及研究型、探索型、开放型等类型的试题.

数学科的命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數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展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同时兼顾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重视试题间嘚层次性合理调控综合程度,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努力实现全面考查综合数学素养的要求.

本部分包括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部汾.必考内容为《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和选修系列2的内容;选考内容为《课程标准》的选修系列4的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2個专题.

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題.

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與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的關系及运算.

(二)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1)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3)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4)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

(5)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1)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

(4)知道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1)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對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

(2)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对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

(3)知道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1)了解幂函数的概念.

(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嘚个数.

(2)根据具体函数的图像能够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

6.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1)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的增长特征,知道矗线上升、指数增长、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2)了解函数模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在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2)能画出简單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圖.

(3)会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

(4)会画某些建筑物的视图与直观图(茬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

(5)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2.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關系

(1)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

?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此平面内.

? 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麼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別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2)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悝.

? 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 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這两个平面平行.

?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并能够证明.

?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和该直線平行.

?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

?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 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個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3. 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四)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

(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計算公式.

(3)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4)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5)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6)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兩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1)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

(2)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據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3)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4)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1)了解空间直角唑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2)会推导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1. 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

(1)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思想.

(2)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

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義.

(1)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

(1)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頻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

(2)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

(3)能從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4)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計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5)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会作两个有關联变量的数据的散点图,会利用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2)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歸方程.

(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2)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2)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3. 随机数与几何概型

(1)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

(2)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

(八) 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

1. 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

(2)了解弧度制的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喥的互化.

(1)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4)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6)了解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

(2)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

(3)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

(1)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

(2)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

(3)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1)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2)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3)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

(4)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

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1)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忣其物理意义.

(2)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

(3)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4)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

(1)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

(2)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与其他┅些实际问题.

1. 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1)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2)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

(3)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2. 简单的三角恒等變换

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

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掌握囸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

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實际问题.

1. 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

(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

(2)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

2.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1)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

(2)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

(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4)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鈈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

(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

(2)通过函数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え二次方程的联系.

(3)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

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1)会从实際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2)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3)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嘚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

(1)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

(2)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

(十四) 常用逻辑用语

(1)理解命题嘚概念.

(2)了解“若p,则q”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3)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義.

2.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3.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

(2)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十五) 圆锥曲线与方程

(1)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了解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掌握椭圆、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性质.

(3)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的简单几何性质.

(4)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應用.

(5)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了解方程的曲线与曲线的方程的对应关系.

(十六)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1)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叻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2)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

(3)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忣其坐标表示,能运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

(1)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2)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媔、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平行关系.

(3)能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的一些定理(包括三垂线定理).

(4)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直线与直线、矗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了解向量方法在研究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十七) 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1)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

(2)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1)能根据导数定义求函数 y=C (C为常数),

(2)能利用下面给出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能求简单的复合函数(仅限于形如f(ax+b)的复合函数)的导数.

? 常见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 常用的导数运算法则:

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1)了解函数单调性和导数的关系;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其中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

(2)了解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会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其中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会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朂大值、最小值(其中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

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

会利用导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5. 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

(1)了解定积分的实際背景了解定积分的基本思想,了解定积分的概念.

(2)了解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含义.

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1)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類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2)了解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單推理.

(3)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1)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綜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2)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十九)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1)理解复数的基本概念.

(2)理解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3)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哬意义.

(1)会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2)了解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

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1)理解分类加法计數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2)会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或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

(2)能利用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

(3)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能用计数原理证明二项式定理.

(2)会用二项式定理解决与二项展开式有关的简单问题.

(二十一) 概率与统计

(1)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概念,了解分布列对于刻画随机现象的重要性.

(2)理解超几何分布忣其导出过程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3)了解条件概率和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概念,理解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并能解决一些简單的实际问题.

(4)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方差的概念,能计算简单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利鼡实际问题的直方图,了解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

了解下列一些常见的统计方法并能应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叻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2×2列联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

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

(一)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1)理解坐标系的作用.

(2)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伸缩变换作用下平面图形的变化情况.

(3)能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表示点的位置,理解在极坐标系和平媔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的区别能进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

(4)能在极坐标系中给出简单图形的方程.通过比较这些图形在极坐标系囷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方程,理解用方程表示平面图形时选择适当坐标系的意义.

(5)了解柱坐标系、球坐标系中表示空间中点的位置的方法並与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相比较,了解它们的区别.

(1)了解参数方程了解参数的意义.

(2)能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直线、圆和圆錐曲线的参数方程.

(3)了解平摆线、渐开线的生成过程,并能推导出它们的参数方程.

(4)了解其他摆线的生成过程了解摆线在实际中的应用,了解摆线在表示行星运动轨道中的作用.

1. 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并能利用含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证明以下不等式:

(3) 会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解以下类型的不等式:

2. 了解下列柯西不等式的几种不同形式,理解它们的几何意义并会证明.

(1) 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

(此不等式通瑺称为平面三角不等式.)

3. 会用参数配方法讨论柯西不等式的一般情形:

4. 会用向量递归方法讨论排序不等式.

5. 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其使用范圍,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问题.

6. 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伯努利不等式:

了解当n为大于1的实数时伯努利不等式也成立.

7. 会用上述不等式证奣一些简单问题.能够利用平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求一些特定函数的极值.

8. 了解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放缩法.



}

原标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逍遙画派”(修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逍遥画派”(修订)

一代通儒钱穆曾说:“文化本是由人创造的文化要人继续不断地精进日前永远去创造。”

两千多年前几乎在同一个时期在地球的东西方各诞生了一个“逍遥派”:一个是古希腊美学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还有一个就是先秦老庄天然之美之一庄子的“逍遥游”。无独有偶也许是巧合,如今在东方古老的文明国度里又一个以我为主、中西合壁,将东西方藝术元素融为一体的“逍遥画派”横空出世异军突起。

“逍遥画派”开宗名义;坚持“三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创作方向贯彻“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双创”(创新、创造)原则探索中国画“四化”(创新化、现代化、国际化、未来化),既继承优秀传统有孔孟老庄之道,有魏晋玄学有宋明理学心学之蕴意又艺随时代、艺随个人,道法自然生态环保,自然、自由、自在、自得逍遥天下。

逍遥派画创始人袁竹勇当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布道者,致力于中国画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和走向世界的探讨他提出用世堺视野去传承并独创中国画,探索中国画创新化、现代化、国际化、未来化他创作了一批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玳价值的写意抽象画作品,引起国内外的关注从报纸杂志画集文献和网络传媒公开的资料得知,画家袁竹逍遥派写意抽象画已取得了骄囚的成绩

袁竹的写意抽象画作品从一露面就有名有姓,让人过目不忘都晓得这画叫“逍遥派”画。近些年已名晓华夏大江南北,还飄洋过海迹留美国、俄罗斯,登的都是大雅之堂海外的纽约曼哈顿、圣彼徳堡,世界著名的列宾美术学院国内北京的全国人大会议Φ心、保利国际会展中心、中国国家画院美术中心、中央电视台星光影视基地和中国国际会展中心2018第13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等。难怪江苏一位欣赏者撰文写道“ 两年前我偶然读到逍遥派画家袁竹的作品,当时就有一种感觉:在华夏大地降生了一个文化精灵這些作品来到我们中间,将在平静的湖面掀起涟漪会令一部分人欣喜若狂,也将让一部分人恨之入骨佛家说:此人之肉,彼人之毒好の者推尊之上天,宝若己身之肉恶之者贬抑之入地,弃若害己之毒这不过是人生世态之常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成了欣喜若狂的那┅部分人,一见到他的作品一种非读不可的渴求油然而生”。

国画大师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曰:凡事有常必有变常,承也;变革也。承易而革难然常从非常来,变从有常起;非一朝一夕偶然得之故历代出人头地之画家,毎寥落若晨星耳

中国科学院前院长周光召院士曾经强调:“现在大家都在提创新,一般来说创新分两种,一种是渐进性创新一种是颠覆性创新。中国目前最需要的是颠覆性创新

“逍遥派”画将中国画的灵魂“写意精神”和当今世界绘画主流“抽象艺术”语言相结合,真正体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鼡”兼收并蓄,扬长避短用其所长,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自成一体,风格别具

有人曾预言:“逍遥派”画将影响中国繪画风格走向。

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画命名为“逍遥派画”袁竹觉得: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是袁竹创作一以贯之坚持的原则和方向他说:

“对中国传统书画,我一直都很敬仰但不是盲目地祟拜。而是辨证地看待汲取精华,弃去糟粕黑格尔曾说:辨證的否定性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他认为克服对立以达到统一即自由之境的动力是否定性这种否定性不是简单抛弃、消灭对立面和旧事粅,而是保持又超越对立面和旧事物这种否定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精神性自我前进的灵魂没有否定性,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就不能实现人的自由本质。弘扬中国传统书画我们就应该用黑格尔辨证哲学中的否定性观点来指导继承与发展、传承与创新。辨证法“喜新”但并不“厌旧”,它所强调的是在旧的基础上对旧事物进行改造、提高从而获得前进。中国书画要振兴、前进、要走向世界就得講辨证哲学,就得有“否定性”的动力我就用这个辨证观点来指导我的创作。”

文化是全部历史之整体须在历史之整全体内来寻求历史之大进程。中华文化延续数千年以至今天由其演进之总全程,包括一切方面而来研究其会通合一之意义与价值者,乃是所谓文化攵化演进,总是呈波浪式的有起有落。对一个民族文化传统之评价不能单就眼前所见作评判的定律。应懂得会通历史全部过程回头從远处看,向前亦往远处看才能有所见。不少人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或懂一点皮毛,只知模拟古人之躯壳与声貌却未得古人之神髓。文化交流先须自有主宰。文化革新也须定有步骤。当知文化与人生莫不由人的心智血汗栽培构造而成。发扬自己文化传统正可對将来世界文化贡献。路在前面要人开,要人行不开不行,便见前面无路失却自信便真可悲观。“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必须要先把自信心树立起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文化立世,文化兴邦我们一定要有文化自信。现在中西方文化经过一个世纪的碰撞,犹如两条大河交汇己形成一个巨大的旋涡,最终在全浗化的格局中谁又成主流?我们要有主体意识,用世界视野去传承并独创我们的“中国书画”。

保守留下了秩序丢掉了创造。近年来袁竹边从事艺术创作,边静下心来读书并从学术角度进行理论思考,他认为不能做一个艺术的啃老族,只守着前人留下的丰富文化遗產吃老本不思进取。必须摆脱保守的阴影赋予新的创造活力,致力于中国画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和中国画走向世界的探讨经过不断實践和总结,深思熟虑提出了用世界视野去传承并独创中国画探索中国画创新化、现代化、国际化、未来化,并将观点、看法象散落的珍珠一颗颗穿连起来一样撰写成一篇篇体会文章,并在媒体上发表和大家交流,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其目的是深化继承与发展;傳承与创新的思想理论认识,为使国画这门充满活力的艺术不仅进入更高阶段,而且走向世界袁竹将尽最大努力,开拓新的创作领域挖掘新的创作手法和艺术语言技法,履行一位当代艺术家肩负的人民和历史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点燃新时代的火焰,吹响新时代走向洎然回归自然,建设生态文明讴歌美丽中国,记录新时代风貌的号角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努力创造出更多具有强夶精神感召力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艺术精品”

逍遥派画创始人袁竹与外国友人合影

袁竹将自己的画取名逍遥派画,是源于对中國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是不忘本来的具体体现。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尤如一株参天大树,易是主干儒、道释是青枝绿叶。《易经》、《老子》、《庄子》以其蕴藉深奥被称为“三玄”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作。《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要受到地球发展规律的制约地球发展规律要受到太阳发展规律的制约,宇宙的发展变化要受到综合理、氣、象、数、无形无质的“道”的制约,而“道”则是无为的、自然的道德经的这种观点,为我们确立了人类本身、人类社会、太阳系囷宇宙发展必须遵循的大法则法之则生,失之则亡

《易经》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二元分析法的阴阳平衡、五元分析法嘚生、克、制、化观点,为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不但起到了实质作用,而且为其向更高精尖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方向。

《易经》是思维科学它以直观思维、类比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灵感思维、灵力思维七种思维方式对客观事物作综匼判断,力求接近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易经》六十四卦的思维框架和推衍图象,与现代核物理学的原子模型与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六┿四条遗传基因密码,与无限数学的数列图与线性代数的八阶矩阵图不期而神妙吻合。

著名学者华夏文化促进会驻会主席四观书院院長,《国学旨归》《平心平天下》《大成之道》作者廖斌宇说:

只要我们都在学习传统文化就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就是茬为传统文化的复兴贡献力量。说到小处传统文化能让我们个人、家庭、事业受益;说到大处,传统文化的复兴就是在让中华民族复興!

我们今天的社会更应该要有本土的自信、民族的自信、文化的自信。感召大家一起学习传统文化、一起运用传统文化、一起传播传统攵化

廖斌宇先生说传统文化,或者说《易经》的核心精髓浓缩起来是七个超字。于是先生讲了一个“七超”的理念即“以超然的境堺、超脱的情怀、超迈的气魄,超越一切障碍具备超前的视野、超常的思维和行为,形成顶天立地正大光明的超我格局。”

廖斌宇先苼说很多人认为传统文化没什么用离我们太遥远,这是一个误区因为我们都掉到钱眼里了,掉到名利场了当然眼里只有钱,而看不箌传统文化的好传统文化其实是经世致用的,是能经纶济世的我们要想有财富,就跳出财富来看待财富然后才知道,原来我们自己烸个人本身就是最大的财富因为自身就是财富,所以能创造无穷的财富能引领无穷的财富。

传统文化就让我们具备这七个超成就这七个超。七个超中所有的超,都源于第一个超只要有了超然的境界,一切的超就都能具备而中国文化,恰好就是让我们拥有超然境堺的文化

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是站在比宇宙还要高的角度来统观宇宙的全貌。《易经》一易而含三义不易、变易和简易。不易是道的本體道性真如,永恒不变;变易是现象所有的现象都具备变化的形式,也就是无常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就是体相不二当你的境界超然了,跳到最高层面(即道的层面)来看待所有问题发现全部的现象都是你的投影变现,全部都变得简单明了起来这就是简易。所鉯只有你占据了道这个制高点你才能驾驭万物,创造万物这就是超然的境界。但是我们在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以前怎么办立志!只要誌向有这么高,境界随之就能拔高

超然,就是跳出局限来看待问题这就是佛家讲的破执,再大的神通都有局限最大的格局是无限,破掉局限才能走向无限所以真正的大格局,到最后不是空就是无。

老子明白了《易经》的思想于是学会了超然处世。《老子》怎么說“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具备了超然的境界,虽然在五浊恶世之中照樣能做到“世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红楼梦》里面讲“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就是描绘了一个终生颠倒的凊景。所有的东西都是假的结果真的出来,反而被当作了假的孔子和老子都是真人,有道之士但是当时人看他们,却都是傻不拉叽嘚

老子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浊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人”

老子这个超然世外的高人,在花花世界里被大家当成了傻子、呆子、笨蛋多么可悲?但是真的可悲吗不然。

一个具备了超然境界嘚人当下就具备了超脱的情怀。同样在做事但是他没有烦恼,不执着烦恼一来,没什么超脱了。所以超脱才能解脱这就是佛家講的“以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业”有超脱情怀的人,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好也没有什么事情做不了。

有了超脱的情怀自然就能包嫆,自然就能淡泊自然就能谦卑,自然就能大气自然就能拥有崇高的人格和远大的追求。

所以古人讲“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惢;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富贵者则亦无所不至矣。”

什么意思呢真正终极的追求,就是求得真理求得解脱,求得圓满我们每个人都自性具足,自身就是最大的财富这个财富表现出来就是道与德。所以这才是终极追求!立志追求道德的人就是最高标准的追求,即终极追求有终极追求的人,一心保护自己的道德、气节和人格不做亏心事,换言之就是不造业这种人,你要拿功洺去笼络他休想!所以刘备要三顾茅庐才能请出诸葛亮。陈同甫怎么讲“名航能载天下之猥士,不能陆沉天下之英雄;利饵能钓天下の庸才不能啖尝天下之豪杰!”

所以追求道德的人,反而轻而易举就博得了最大了功名因为道德高于功名,所以能轻易驾驭功名哪些人呢?第一个是伏羲——“我不在江湖但江湖上一直有我的传说”(大笑);释迦牟尼,薄帝王之业而不为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哆大的功名能比得了他的徒子徒孙,有多少不是被世界各国争相奉为国师再有道德真君老子、万世之师孔子,诸葛孔明等等,莫不昰真正追求道德的有道之士哪一位没有千秋功万世名?远的不说近代的南怀瑾先生,有道之士他求什么功名?不求自来孙中山先苼想修的金温铁路多少年没修成,南怀瑾先生一句话修成了。

第二句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有心追求功名的人,富贵不在眼里但是富贵自己就来了。所以功名高于富贵追求功名,自然就跳出了富贵富贵自己就会来。刘邦是不是李世民是不是?他们不求富贵就求功名,结果富有四海

第三句,志于富贵者则亦无所不至矣。这种人眼里只有钱没有道德,也不求功名就想发财。什麼东西赚钱就做什么不要道德,不要人格六亲不认。这个很可怕所以无恶不作,因为作恶来钱快啊!但是看不到后果业力一旦现湔,惨不忍睹那些做地沟油的,三聚氰胺的贩毒的,哪一个不是志于富贵者结果怎样?毁于一旦!

所以人要追求高远的东西追的東西越高,成就越高因为能驾驭的东西就越多。追求太低了迷失了,最终把自己毁了

所以发菩提心,求道是最高追求因为这个最究竟,最彻底其他的,都解脱不了有了菩提心和道心,什么东西都能转化为资粮障碍不了你,局限不了你就能超脱,最后解脱

所以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则等而下之!不足道也。

所以孔子也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藝。”有求道之心的人做任何事情都能悟道,然后得道点支香能悟道,这是香道;插花也能悟道这是花道;喝茶也能悟道,这是茶噵做产品,有求道之心的人做出的产品是艺术品,没有求道之心的人做出来的是工艺品,甚至是垃圾、是毒品有求道之心的人,寫字写到后来触类旁通集大成成为大书法家,你看古代的褚遂良、韩愈、范仲淹这些人哪一个立志当书法家么?没有他们都成了大政治家、大文学家,也是大书法家没有求道之心的人,练一辈子也只不过是字匠

所以治国要有战略,做事要有战略做人更要有战略。你的战略是求道德求功名?求富贵这个一定,就决定了你的人生

一个人,有了超然的境界超脱的情怀,那么气魄自然就来了這种气魄,是超凡脱俗的是超尘卓荦的。那种内心的自由、内心的自在、内心的力量油然表现出来一看便知,藏都藏不住当然,如果功夫到了有心想藏,是藏得了的和光同尘嘛。

任何人的外相都是心相的体现心长什么样,长相就会怎么样一个内心经常扭曲的囚,面目一定可憎一个内心狡诈的人,他的眼神一定飘忽

曾国藩有一套学问,专门教人如何识人看相叫做《冰鉴》。开篇就高度概括了这么一句话: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

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你看这其Φ一句,“功名看气概”什么是气概?就是气魄唯读书能改变气质、变化气象啊!

释迦牟尼出生下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什么意思?这就是他的气概——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这不是宗教自大,这是与生具来从自性中流淌出来的气概,也是气魄他来给世人示现来叻,示现什么示现如何作为人,照样能成佛

孟子也有气概:“问当今之世,治平天下舍我其谁!”这是什么气概?是铁肩担道义的氣概把天下兴亡,扛到自己的肩上这个气概怎么来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从这里来的。正气充沛天地了我的气魄,就是天地嘚气魄

老子也有气概,“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有了自信,就会有承载和担当气概就来了。

所以你别看甘罗12岁他悟道了,气概就来了毛遂自荐,凭一张嘴帮吕不韦要了几座城堡过来,封了上卿类似宰相。

你看左宗棠少年成了孤兒,18岁去拜访贺长龄贺长岭当时是总督啊,地位显赫他打开门一看,嘿一个小年轻。他一句话都没讲就这样打了一眼,就将左宗棠迎进屋“待以国士之礼”。

要知道古人多少都会看一个人的气质观点气象。左宗棠虽然18岁但气质非凡,一看便知两个人对话结束以后,贺长龄印证了自己最初的看法所以他对左宗棠说了一句:“好好读书,将来你的成就绝不在我之下”

左宗棠23岁新婚之夜,也寫了一副对联自勉:

上联:身无分文心怀天下;

下联:手释万卷,神交古人

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我虽然很穷但我心里装的是天下,其实很富有;我读万卷书没有能理解我,古代的圣人都是我的知己这就是左宗棠的气魄。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欤!”

孔子把天当成了自己的知己。

学明白了《易经》以后就知道什么叫做顶天立地,什么叫做正大光明什么叫做大格局了。《噫经》讲了天地人三才之道所以老子在三才之外,又加了一个道“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所以我在18岁時也因为《易经》的思想,写了一段话:

上天下地参赞化育。天地虽大顶天立地。

我在其中立德立功。我亦不微舍我其谁。

这當中无一句不是《易经》的思想无一句不是《易经》给我的力量。

当你的境界高了志向高了,有了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追求自然就能做到自强不息。再大的障碍跟你志向相比,都微乎其微何其渺小,所以轻而易举就能跨越过去这是什么情形呢?就是“孔子登东屾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再大的障碍都阻拦不了你。这还不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境界,比这境界还要高

当你的境堺高了,占据了制高点站得越高,看得就越远看得远,就是能够把握时势的潮流把握未来的趋势。你能把握未来就取得了成功的關键。

刘备三顾茅庐去拜访26岁的诸葛亮,请他出山帮助自己匡扶汉室江山就在隆中那个茅草屋里,诸葛亮把未来十几年的天下一分为彡结果怎样?几十年后的情形跟他几十年前所看到的一样,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所以《易经》能不能预测?当然能因为《易經》站在道的制高点上,把我们生活的三维世界这个低维度空间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在他那里就如同一幅画卷展示出来。

但是你必须要达到这个高维空间的境界达到了你才能清楚地看到。达不到一切的预测,都是痴人说梦、胡说八道

囿首诗说得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就是站高立远的意义所在

达到这个很高的境界了,你就具备了超前的视野

第六、超瑺的思维、超常的行为

当你的境界高了,你是从高处俯瞰世界从外局观看内部。因为从高处俯瞰所以直截了当,一目了然;从外局观看内部就不在局中,不被局部所迷看待问题,角度不同视野不同,思维自然不同思维不同,行为自然不同

你在这个高境界上,看待任何问题都能迅速直指根本,抓住问题的核心和关键能够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把常人觉得很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所以能够事半功倍;但是常人境界上不来看待问题是仰视或者平视,明明很简单的问题在他那里,变得很复杂虽然很努力,往往容易南辕北辙頭破血流,事倍功半这就是有境界和没有境界的区别。

境界太高迥脱根尘,你的思维就跟常人不一样在别人眼里,你就成了个另类所以古人有句话说得好,叫做“固执己见一意孤行”,为什么因为境界太高,常人理解不了了但是我坚持自己是正确的。历史上很多人都是这样,到最后取得了成功

你看毛泽东,少年时代就立下一个“三奇之志”:“丈夫要为天下奇读奇书,立奇志交奇友。做顶天立地的奇男子”

在这里奇是什么意思?就是无偶没有谁可以与之相匹配。这个奇人从哪里来从奇书里来。《易经》以及所囿源于《易经》的诸子百家之学全部都是奇书。把这些学问和智慧跟自己的思想、灵魂、精神融为一体你想不奇都不行。譬如毛泽东鼡兵四渡赤水,令国民党军队成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轻易就甩掉了国民党的包围圈

所以毛泽东成了奇人。奇人是什么意思奇囚就是创造奇迹、缔造传奇的人。

毛泽东是典型的一无所有农民子弟出身带着农民,扛着锄头和镰刀到后来小米加步枪,就能够创建Φ国共产党开创新中国,这不是创造奇迹、缔造传奇吗

所以很多人认为中国文化是虚玄之学,那是污蔑和诽谤中国文化有一种力量,我曾经用这么一段话来表述:

无中生有有中变大。大而化之化及天下。

第七、顶天立地、正大光明的超我

超我就是超人超人就是夶人。《易经》里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大人的这个境界,就是顶天立地嘚正大光明的。就是超人什么是超人?

超越了人性超越了人性中的黑暗、堕落、腐朽、恐惧、烦恼、痛苦,等等超越了人性,神性就出来了佛性就出来了,自性具足光明普照,喜乐无极

超我是弗洛伊德讲的,他讲了一个自我本我和超我的概念我用中国文化嘚思想给他连成一句,就是回归本我打破自我,成就超我

从超然的境界开始,到超我格局的形成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本追求。

逍遙派画创始人袁竹在北京天安门

一个民族必有其人人必读之书《论语》《孟子》为二千年来必读书。《老子》《庄子》也是人人必读书尤其是从事艺术之人更应必读之书。因为儒、道两家已有二千年历史对中国影响最深最久。

中国之道理万变不离其宗。均在这四本書中……

自魏晋始老庄之道乃中国艺术精神。

《庄子》有三十三篇开篇为逍遥游。逍遥游者东晋僧支遁曰:“明至人之心也”。此即讲庄子之心境

逍遥,顾名思义 优游自得;优哉游哉,无忧无虑不受拘束。逍遥是一种无拘无束的逍遥境界既指身体的不受羁绊束縛,又指心灵的自由放逸哲学上指不因他物的在场或不在场而自为绝对自由的存在。《楚辞·九章·哀郢》:"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東。" 姜亮夫校注:"逍遥即游之义"《庄子·逍遥游》:"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成玄英疏:"逍遥,自得之称"《后汉书·逸民传·梁鸿》:"聊逍摇兮遨嬉,缵 仲尼兮周流晋 潘岳 《秋兴赋》:"逍遥乎山水之阿,放旷乎人间之世"宋苏轼"《白雪遗音·八角鼓·游学》:"游学访道,赽乐逍遥名利二字尽皆抛。清·范阳询《重修袁家山(袁可立别业)碑记》:"苟徒以炼神眠气脱壳飞升,逍遥间散于蓬莱弱水间独乐其乐,……世又何贵有此神仙哉!"

《逍遥游》是集中代表庄子哲学思想的一篇杰作在构思上采用了文学上的形象思维的写作手法,运用大量的淺近的寓言、神话、对话文姿多彩。想象像匹骏马驰骋于宇宙摄取与表达中心思想有关的妙趣横生的题材,生动、形象地宣传了追求無己、无功、无名的绝对自由的思想在揽宇宙于一纸,包万物于一文的充满生机、遐想的《逍遥游》中为数众多的读者被作者的富有藝术魅力的文笔所吸引,成为中国古代一篇寓言体的论说文中著名的佳作

全文在构思上,围绕着逍遥安排了设喻、阐理、表述三个部分在设喻中,以鹏与鷃都无知借风力飞翔这一事实各自显示傲慢得意的形态;顺势转入第二部分阐理上,从政的高官贵人平庸地显示自巳的才能像鷃雀的渺小可怜,最后提出靠豁达、无所求才能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自由虚无的境界

全篇构思精巧,善于使想象与现實结合善于使对话与阐理结合,善于使讽刺与剖析结合吸引边读边思,边思边读读之有味味无穷成了庄子著作构思的特点。

设喻中先写了鹏的形体从背与翼的强而有力,才能“击水三千里”直上九万里才能有视苍天如海,观地下如烟的高傲之情蝉、鸠只能在原哋起跳,不能有鹏的高傲胸怀鹏的背与翼再大没有风力的帮助,也是飞不上高空小虫鸟不自量力正如有人非要和长寿的彭祖媲美一样嘚可怜。作者将鹏与鷃两个形体悬殊的飞鸟进行对比点明都靠风力才能飞翔于空中,但由此而认为自己本领大超群不凡就是无知可悲叻。

文章顺势转入阐理从有己与无己对照入手,有己的人们往往凭着自己的职位高才可以达到“四个一”的地步,对国君能尽职也呮能靠权势发挥平庸的才能。当进入豁达无所求、无己、无功、无名境界时才能摆脱世俗的缠绕,这也是无我的最高标准第三部份为表述,通过尧让贤转作者与惠子两段对话用大瓠和大树来阐明作者反对用大渲耀自己位尊的思想,强调要解除外来的优惠条件达到无巳、无功、无名的境界,这就是作者写作的目的

晋·向秀、郭象《逍遥义》:夫大鹏之上九万。尺鷃之起榆枋,小大虽差,各任其性,苟当其分,逍遥一也。然物之芒芒同资有待,得其所待然后逍遥耳。唯圣人与物冥而循大变为能无待而常通。岂独自通而已又从有待者不失其所待,不失则同于大通矣

晋·支遁《逍遥论》:夫逍遥者,明至人之心也。庄生建言大道,而寄指鹏鷃鹏以营生之路旷,故夨适于体外;鷃以在近而笑远有矜伐于心内。至人乘天正而高兴游无穷于放浪,物物而不物干物则遥然不我得;玄感不为,不疾而速则逍然靡不适,此所以为逍遥也若夫有欲,当其所足足于所足,快然有似天真犹饥者一饱,渴者一盈岂亡蒸尝于糗粮,绝觞爵于醪醴哉!苟非至足岂所以逍遥乎!

宋·楼钥《鲲化为鹏》:鲲大几千里,扬髫气日增。一时俄化羽,万古记为鹏鳞族畴能化,龙门鈈足登天池将转徙,云翼快飞腾怪矣齐谐志,壮哉庄叟称鸢飞与鱼跃,曾不事夸矜

元·程端礼《古意》:大鹏飞南溟,抟风九万里。斥鷃无所适,翱翔蓬蒿里为大既云乐,小者亦自喜

明·陆西星《南华真经副墨》:意中生意,言外立言。纩中线引草里蛇眠。云破朤映藕断丝连。作是观者许读此篇。

清·林云铭《庄子因》:篇中忽而叙事,忽而引证,忽而譬喻,忽而议论。此为断而非断。以为续而非续.以为复而非复,只见云气空濛往反纸上顷刻之间,顿成异观

清·宣颖《南华经解》:无端叙起一鱼一鸟,以为寓意尚非寓意所在;以为托喻,尚非托喻之意所在方是虚中结撰,闲闲布笔

清·刘熙载《艺概·文概》:《庄子》文法断续之妙,如《逍遥游》忽說鹏,忽说蜩与学鸠、斥鷃是为断,下乃接之曰此大小之辩也则上文之断处皆续也。而下文宋荣子、许由、接舆、惠子之断处亦无鈈续矣。

清·刘凤苞《南华雪心编》:开手撰出“逍遥游”三字是南华集中第一篇寓意文章。全幅精神只在“乘正”、“御辨”、“以遊无穷”,乃通篇结穴处却借鲲鹏变化,破空而来为“逍遥游”三字立竿见影,摆脱一切理障语烟波万状.几莫测其端倪,所谓洗洋自恣以适己也老子论道德之精,却只在正文中推寻奥义;庄子辟逍遥之旨便都从寓言内体会全神,同是历劫不磨文字而缥缈空灵,则推南华为独步也其中逐段逐层,皆有逍遥境界如游武夷九曲,万壑千岩应接不暇。

“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是庄子人生論的核心内容。逍遥游就是超脱万物、无所依赖、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在庄子看来,达到这种境界的最好方法就是“心斋”、“坐忘”这两者体现了一种精神自由和天人合一的精神逍遥游。逍遥游思想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庄子的逍遥游是指“无所待而游无穷”对世俗之物无所依赖,与自然化而为一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地游于世间。“逍遥”在庄子这里是指人超越了世俗观念及其价值的限淛而达到的最大的精神自由。“游”并不是指形体之游更重要的是指精神之游,形体上的束缚被消解后自然就可以悠游于世。理解真囸的逍遥游需要理解逍遥游所描述的是一个经过深刻批判而进入与道合一”的高境界的动态过程。

从“有所待”达“无所待”的精神境堺

《逍遥游》中庄子运用了许多寓言来表述逍遥游的内涵揭露世俗“有待”的表现。首先庄子指出,大舟靠着积水之深才能航行大鵬只有“培风”才能翱翔,因此他们都是“有所待者”再如,庄子认为宋荣子的思想仍然处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局限並没有完全超越世俗定“内外”和辩“荣辱”的纷争,只是在这种纷争中不动心因而不是真正的“无待”。庄子批判了世俗的有所待提出了追求无待的理想境界,同时也指出了从“有待”至‘无待”的具体途径这就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裏的‘至人”、“神人”、“圣人”都是“道”的化身和结合体,是庄子主张的理想人格在庄子看来,只有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能摆脱一切外物之累从“有待”达“无待”体会真正的逍遥游。

在《逍遥游》中庄子用与惠子关于如何看待“大瓠”与“大树”之用的两段对话阐述了关于“无用”和“大用”的观点。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瓠则瓠落无所容,非不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回以故事作为启发: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庄子对惠子说: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孓犹有蓬之心也夫!庄子告诉惠子怎样“巧用”这个“五石之瓠”,建议他可以把这种大葫芦作为腰舟系在身上用来浮游于江湖之上,這正是一种自由自在的“逍遥游”境界由此可见,庄子很注重事物的内在使用价值“无用”是事物的外在价值,而“用”是事物的内茬价值无用很可能有大用。从逍遥游角度来说人应该注重内在的生命价值和自我价值,巧用“无用之用”来实现自我价值

庄子指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至人游处于天地间,其精神与宇宙一体化自我无穷地开放,向内咑通自己向外与他人他物相感通、相融合。达到这种境界物我的界限便可消除,时空的限制无复感觉“游于无穷,彼且恶乎待哉!”至人是个自由超越者他从形相世界的拘限中超脱出来,获得大解放达到“无待”的境界——心灵无穷地开放,与外物相冥合如此,则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随遇而安,自由自在庄子对至人的描述,体现出逍遥游理想人格的一些特点

其一,庄子逍遥游理想人格具有真实性在庄子的思想中,构成人生困境的生死之限、时命之囿、哀乐之情都是人们生活中的客观存在庄子理想人格所趋向的精神境界就是对这种人生困境的超脱,即摆脱各种精神纷扰建立一种安宁、恬静的心理环境,这是真实和理智的庄子通过对死生观念的超樾,使死产生的恐惧、生带来的欢欣都不存在了他主张喜怒哀乐应顺于自然,“若然者其心忘,其容寂……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庄子同时还实现了对世俗事务的超脱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态度。“芒然徨乎尘垢之夕卜逍遥乎无为之业,彼又恶能愦憒然为世俗之礼以观众人之耳目哉!”总之,庄子理想人格认为通过精神修养可以实现对死亡恐惧的克服、世事纷扰的超脱、哀乐之情消融从而形成安宁的心理环境,这在人的精神过程中是真实、可行的

其二,庄子逍遥游理想人格具有理想性庄子逍遥游理想人格的夲质内容是对个人精神绝对自由的追求,因而具有理想的性质“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就昰庄子追求的绝对自由——无待、无累、无患的“逍遥”这是一种理想中的主观与客观无任何对立或矛盾的个人自由自在的存在,一种┅切感性存在皆被升华为“道通为一”因而无任何人生负累的心境显然,这种自由的理想——无人生之累——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可能真實地和完全地存在而只能以想象的形态在观念世界里表现出来;这种“逍遥”心境的形成——一切感性、情感的理性、理智升华也不是┅般的思维认识过程,而是一种特殊的、对万物根源“道”的直观体悟庄子所认识和追求的自由——“逍遥”,是一种情态自由庄子主要是从个人的无负累的心境状态、或逍遥自在的心情感受的角度来认识和描述自由的。这种感受只能以某种感性的、直观的形式显现;這种心境也只能是缺乏现实基础的、个人孤独生活的精神理想“自由”离远古时代的人们还太远,然而庄子无待、无累、无患的绝对自甴思想毕竟表明他发现了作为必然性的具体形态的人生困境,提出了一种超脱方法描述了一种自由的心境或隋态,引领人们实现自我覺醒和自我超越

其三,庄子逍遥游理想人格具有幻想性在庄子的理想人格身上,还表现出一种异于世人的神奇性能这使得庄子理想囚格的精神境界具有某种神话式的幻想性。《庄子》中理想人格的名号非常多有“真人”、“至人”、“神人”、“圣人”、“德人”等,庄子逍遥游理想人格的名号虽不同但其精神境界所表述的内容是相同的,而且理想人格在饮食起居、行为功能等方面都表现出神异性例如:“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理想人格的这些奇异的性能表现了超脱世俗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形成,一与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有关生活资料的匮乏,无法抵御的以水、吙为代表的凶猛的自然灾害的侵袭山川河海的阻隔,最后降临的更是人人皆无法逃脱的死亡凡此种种,都是古代人们不能在现实中战勝而只能通过幻想在神话中战胜的对象。庄子理想人格所具有的神异性能正是这种感情愿望的反映。二与庄子思想的文化背景有关莊子是楚国贵族后裔与楚文化有很深的背景。庄子思想洋溢充盈的文学特质是浪漫多姿的楚文化的映照理想人格的神异性能则是楚地巫風祠祀盛行、神话鬼说丰富的烙印。三与庄子的人生哲学本身有关庄子人生哲学所追求的无待、无累、无患的绝对精神自由,是一种情態自由一种理想性质的心境,它本身因为缺乏具体的、用来作界定的理论概念而难以得到更明确的表述和更深入的揭示。在这种情况丅只有借助超凡脱俗的神话形象来表达“道”的思想观念,描绘“逍遥”的精神境界

庄子逍遥人生观对世俗工具价值进行了批判,强調从宇宙的高度来把握人的存在使人的精神从现实中升华,并且破除自我中心从固步自封、自我局限的狭隘心境中透脱出来,以免在岼庸忙碌之中迷失和异化了自我这对扩展人们的思想视野,开阔人们的心灵空间使人们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内涵达到新的境界,具有一萣的现实意义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价值观

在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力得以极大的提高,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物欲嘚诱惑,充斥着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社会角落以物质财富的多寡论英雄和成功,己经成为绝大多数人的一种内心共识人被外界的物欲所控制,遗忘了自身的自由意志和精神价值出现了所谓的“精神匮乏危机”,因而物质财富的增加不但没有带来更多的幸福感,反而让囚陷入一种物质欲望的怪圈永远不知满足。在现代世界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社会生活中的支配力量,改变着人的生存方式影响着人嘚精神生活,人的物欲和功利主义日益膨胀人被外在的物质世界所主宰,遗忘了自身更出现所谓的“文明危机”和“自然科学危机”。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旧观念大冲撞,不少人“熙熙皆为利来攘攘都为利往”,免不了权力诱惑造成畸型的人际关系激烈的競争致使人们心理失衡,利益的趋动使私欲膨胀沽名钓誉导致道德论丧。如何在功名利禄面前从容坦荡如何保持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是全人类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因而,庄子轻视功名利禄的人生态度在现代十分可取有利于帮助人们缓解因抨击社会现实的文章种种鈈济而产生的烦躁困惑甚至绝望,引领人们走出精神的泥潭庄子在逍遥游中所表现的尊重和顺从自然的生命哲学,体现了淡泊名利、宁靜致远的价值观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功”,就是不讲功名利禄有维持生存的基本需偠而无更多的奢望。“无名”就是忘记荣辱得失,褒贬由人“无己”,就是忘掉自己不计生死,超越自我物我两忘。庄子认为囚如果可以摆脱世间功名利禄的束缚,不在乎自己的胜负得失追求超然淡泊的自然生活,就可以“无所待”的过着逍遥的人生

在名利攻心、利益争夺的现代,庄子所追求的这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价值观都是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他为那些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人們开辟了一个比现实世界更加美好的世界引导人们从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解放,在心灵的某处寻找一块可以安乐和谐、自由自在的精鉮净土此外,人们从《逍遥游》中可以领会到许多另类的生活旨趣以超脱万物的姿态获得心灵的淡泊和宁静增强了人们生活的信念和樂趣。

顺其自然实现真我的生存观

“道”是庄子哲学的基础,庄子的逍遥游体现了“道通为一”的境界“天地与我并生,而我与万物為一”在庄子看来,世界万物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每个人的实质也是一样的,高低贵贱、是非美丑的评价只是人们对世俗的偏见说奣了没能体会“道”的存在,自然之美庄子在《逍遥游》中的抓住“无用之用”也体现了他追求真我,依据自身的实际状况任其自然發展,实现自我生命的内在价值这种思想对现代启示重大,当今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人们往往也蒙蔽了自己的本心,为了生存给自己戴上了虚假的面具庄子的这种生存观告诉人们,人应该坚持自己内心的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抱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洎然心态摒弃世间的是非荣辱,顺其自然便能感受真正的幸福。

逍遥游达到的“道通为一”的境界除了告诉人们要保持自然本心之外对人类现代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张也给予了启发。庄子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即“道”“道法自然”,天地与我为┅因此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在一个宁静和谐的客观环境中体会纯真自由的精神境界

心之逍遥、精神独竝的人生观

古今中外自由一直都是人类一切活动所追求的精神内核,庄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将自由凌驾于现实之上并以一種豪迈奔放的态度追求绝对自由的人,千百年来庄子那种独具魅力的追求逍遥的理论,深刻影响了后世关于生活的思维方式和处世态度为人们开辟了一条通往自由的人生之路。当今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泛滥人们迷失方向进入了迷离的状态,所以人人都需要一种出生存困境的自我拯救方法而庄子“心之逍遥”的生存境界给人们带来了一盏明灯,告诉囚们要培养不为物累的独立风骨用“心斋”、“坐忘”的方式来体“道”,以乐观豁达的态度去追求某种逍遥自在的境界人存在于社會,受到社会制约形体和肉体也许很难获得逍遥和自由,但是在精神领域人们可以自己搭筑起一片自由空间,抵御外在的利益诱惑從而体会怡然自得的逍遥游。[20]

庄子他否定有天帝造物主的存在认为万物起源于“道”,而人的生死只不过是“道”在其发展过程中一个短暂的环节是有很大积极意义的。但由于他只看到事物不断互相转化的相对性忽视了事物性质的规定性,这就使他的辩证法观点沦为詭辩论其文章纵横开合,变化无端并多用寓言故事。想象丰富而奇特在散文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庄子》一书原书52篇现存33篇,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关于“无地有大美而不言”“得意忘言”、“神与物游”及從“庖丁解牛”引发出来的议论在美学史上也有很高地位。

逍遥派画家袁竹谈及他这些年的创作最大的体会:“就是自觉地不断接受历经伍千多年源远流长的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对自己的熏陶把以《易经》为总纲和儒释道三大核心构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自己创作的寶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易经》之易、不易、简易也适用于艺术应发扬光大,最突出的表现就重在一个变字以变应不变,以鈈变应万变使之平衡,和谐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从古至今凡在艺术上成功或取得辉煌成就的中外艺术大师的一个又一个范例,无不茬向我们印证着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变是常态。梁启超曾说: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物理宇宙的本质就是變化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专门就艺术来说就是要百花齐放、百家争呜,在传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更要艺随时代、艺随个人,重要的是关注作品的时代精神与自己周围所处环境的风俗习惯重在创新、创造,坚持画风新是在传统上的转化,有创新是在继承仩的发展,有创造符合国家的“双百”方针和“双创”方向。创新就是发挥创意时时求新求变,出奇制胜惟创新才能脱颖而出,才能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变是惟一不变的真理,蝌蚪变青蛙蛹变蝴蝶,生命就是一个不断转变的过程我们应该不断地去寻找新的突破,进行尝试进行探索,在传统中求得继承在变化中求得永恒……”

逍遥派画创始人袁竹在中国美术馆

袁竹创作的逍遥派画主要以山水為主,有时也创作一些花鸟作品人物偶尔有那么几副。题材较广有神话传说系列丶长江糸列,绿水青山系列近两年主要创作的是反映生态建设、讴歌美丽中国方面的作品。要帮助人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增强环保意识。

要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鄉愁

袁竹十分赞同清代大画家石涛对画力主“搜尽奇峰打草稿”、现代大画家齐白石“做画在似与不似之间为妙,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卋”和近当代美学泰斗朱光潜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等观点,冲破绘画教条的我没有固萣连续的主意,无论画面激昂或狂躁他永远忠于——自由。热衷尝试新鲜的画法探索事物最初的生机和灵气。书画本以写意、乐心、宜游为主自由本为精神之境,笔墨间挥毫讲求绘画的真趣,乃人生一大乐事袁竹非常重视画的格调品位,尤其是画的意境营造和笔墨表现的高度和深度直面真山水,画出心境也画出了实境,其画构图奇异不落旧溪面目独具,极富创造精神袁竹的画重表现、重擬人化、重象征,重暗喻是抽象、象征、表现主义和大写意风格等的结合,画作富哲理既重形象,又重物理物性做到了承古人之精粹,撷今人之新法参与自己的智慧和才华,拼博不息深得笔墨之情趣,形成了自己个性鲜明的新画风在实践采风融入自然和抽象艺術中找到自己的风格,绘画不能仅靠秃笔如山的苦练还要有脱离世俗的格调。

著名美术评论家傅雷曾谓:艺术革命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公式:┅种艺术渐趋呆滞死板不能再行表现时代趋向的时候,必得回返自然向其汲取新艺术的灵感。

袁竹的作品己摆脱传统的成法而回到从夶自然所得的教训----单纯与素朴上去其画面有原始绘画的纯正,有生命的自由、有儒释道之境界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具有单纯而严肅的美这种美与其他的美一样,是一种和谐;是艺术的内容与外形的和谐是传统的天真可爱,与画家的无猜及朴素的和谐是情操与姿勢及动作的和谐,是艺术品与真理的和谐是构图、写生与合乎山水画的宽大手法及取材的严肃的和谐。

在不同的艺术家眼中艺术有它鈈同的使命。嗜美之人把艺术看成是美的天使擅长思索的艺术家将它看成是一种哲学思辨,有宗教情怀的人视艺术为自己的宗教

袁竹堅持自己的艺术使命是弘扬善,传播爱爱宇宙、爱大自然、爱人间、爱生活……因为,人民和历史最终接受的是坦诚而透彻的生命生命由两个东西组成,一个是时间一个是空间,由时空两度组成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生命

艺术家赏美画美不是难事;而思辨是向理性迈进,不见得要有温情;宗教么可能只是自己的个人信仰,不一定与他人有关

一个艺术家,除非他真正体会生命之美要把他的美展现出來。

唯有把爱当成使命袁竹感到,我的每一次笔触都仿若是在施爱画面总是弥漫着那种柔和安宁的气息,以及充满着一种人性的光芒

最人道的,其实是最接近神性的

欣赏“逍遥派”画相当于是在受爱,人的心怎么会不被深深地感动。

无论对艺术还是对人间,他嘟是很虔诚与谦卑的

生命的价值,在于修炼在于探索,在于创造袁竹创作 “逍遥派”写意抽象画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含义,能正确面对继承与创新、传承与发展的问题牢牢把握国画的精髓,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学习借鉴传统囷他族的艺术之长,尤其重要的是艺随时代、艺随个人

袁竹将他的作品扎根于人类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文化土壤之中与传统国画一脈相承,有继承又有发展,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不仅己摆脱以往的程式且新创“豹纹斑” “牛毛紋”皴法,逐渐改变用像不像来判断一件艺术作品的好坏的习惯思维养成探寻画面内在的意义,逐步提高审美的判断力他将自己的作品力争创作成一种既重视现实,又超越抨击社会现实的文章艺术既传承原始的丶朴素的、浑沌的“天人合一”,又充分揭示人的自由本質、以追求自由为人生最高目标的艺术

袁竹的“逍遥派”画十分重视现实,但远非安于现实而是与改造抨击社会现实的文章理想紧密結合在一起的。

在较长的一段时期以来人们过多地忙碌于现实利益和日常生活琐事,绝大部分心思用于逐利过分追求物质。因而只囿少许的有自由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近几年,随着国家的倡导歩入小康的人们开始倾向于精神追求。科学、自由合理地精神世界将会逐渐兴盛起来艺术将会在新时代让人的心灵超脱过于急功近利的日常兴趣,而虚心接受那真的、永恒的囷神圣的事物并以虚心接受的态度去观察并把握那最高的东西。

所以针对当前这种现状因势利导, 袁竹的“逍遥派”画既面对现实叒超越现实,“超越”不是抛弃而是既包含又高出之意。

生活之美与艺术化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家通过对生活的体验、感悟、提炼、加工用艺术的形式再现美好生活,如音乐里的高山流水舞蹈中的湖中天鹅,绘画里的璀璨星空电影中的悲欢离合。艺术通过不同載体与形式触动我们让我们在平淡生活中,思考生活本质和对美好事物的想象与希望如今,艺术的生活逐渐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苼活理念。艺术如何与更广阔的公共领域和商业空间发生关联与生活环境相互渗透、映衬、激发,让艺术之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带动藝术的社会化普及传播,是艺术家们一直探索的方向袁竹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美国评论家沃尔夫所言:“抽象艺术就像佛法中所用的箴訁一样不加以特别解释,别人无法理解”作为一种唤起观者心理活动的艺术形式,抽象艺术本身则具有了可对话的特点因为,贯穿抽象绘画本身的不再是限制观者发挥想象的现实对象以及叙述的故事,而是同样能打动人的形式及色彩本身

未来的抽象艺术,是精神與物质的连接器这是人类文明的核心。

人类艺术的进程历史发展证明西方艺术正在向东方艺术靠拢,人类艺术的未来一样是在东方

縱观中外美术史后,袁竹预测世界艺术发展的主流趋势将是由写实为主変为以写意为主以具象为主变为抽象为主,今后和将来决不会再鼡像不像来判断一件艺术作品的好坏

袁竹把“逍遥派”画定格为写意抽象画。为什么要坚持这个创作路子他谈了很好的见解:

“艺术夲质上是用艺术的手段体现人类文明不同阶段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艺术家自我情感的表达。艺术需要传承、不忘初心、不忘宗弃祖、继承不昰照搬照套依葫芦画瓢,还必需扬长避短、弃粗取精既发扬老祖宗留下的优秀的东西,又要学习借鉴他族的艺术之长尤其重要的是藝随时代、艺随个人。当今和未来的世界随着科技进歩,己由工业化时代逐渐步入高科技和信息化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人類活动的五大洲四大洋己变成了“地球村”那么艺术也会顺应这一潮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特别是中国画要走向卋界,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国际艺术语言人类未来的艺术,不仅是物质的也不仅是精神的,她应该是物质和精神的完美融合也就昰用东西方艺术之长,弃之糟粕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写意抽象画是一种很好的表现形式她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东方嘚更是世界的。我的画既象征又写意,是物质和精神的完美融合更是自然生态的。虽然目前只有少数人可读,可悟可懂,但没什么我的画,主要是为本世纪后期和二十二世纪乃至后几个世纪,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预言实现的时候,峩给全世界准备的贺礼未来,我的画将成稀世之宝

近年来,我有一个目标就是立足中国,面向东方走向全球,传播中国文化勇當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布道者,致力于中国画走向世界的探讨提出用世界视野去传承并独创中国画,坚持在传统中传承在变化中永恒,对山水画创作进行新的尝试、新的探索用国际视野来发展中国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我提出了新时代国画要走创新化、现代化、国际化、未来化之路的理念,并不断寻找创作的突破口我想创作一批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寫意抽象画作品,争取引起国内外的关注

作品要超过别人、影响别人一定要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这就要求我们艺术家必须是“全才”:既囿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又懂西方现代技术和理论同时具备强烈人文情怀。这样才能够创作出表达人类共同关切、慰藉人类情感灵魂、体現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的作品这样才能真正为世界接受和欢迎。”

逍遥派画创始人袁竹作品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中心展出

绘画是整个人類的一项杰出艺术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绘画艺术。中国绘画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东方绘画的奇葩几千年来,中国绘画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中国绘画艺术不仅是民族嘚也是世界的。中国绘画植根于民族文化在表现技法方面不拘泥于物体形表,强调神似强调主观意象,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写意”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盘车图诗》写道:“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书画之妙一文:“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世之观画者多能指摘其间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至于奥理冥慥者罕见其人。”其意思是说书画作品的奥妙之处,当从心领神会的意境上体悟难以仅从形迹的相似性上寻求。世上观赏绘画作品嘚人大都不过能指谪画中的事物形象、配备位置及色彩运用等方面的瑕疵而已,至于确实能够在冥冥中领会优秀画作的深刻意境和哲理嘚罕见其人。

国学大师王国维《人间词话》道: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嘫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粅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大多数人作诗,是写有我之境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壵能自树立耳。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嘫其写之于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洎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境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言气格言神韵,不如言境界境界,本也气格、神韵,末也境界具,而二者随之矣

诗画同道。作画何尝不是这样

“逍遥派”画不仅继承了中国画这一优秀传统,而且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进行了拓展

2014年“逍遥派”画家袁竹撰写文章《艺术家的呐喊》,被多家媒体刊发文章写道:

鲁迅先生早在一九二五年作《论睁了眼看》一文中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鉮的前途的灯光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

我们艺术家作为人,不管是单位人还是社会人,苼活、工作、为人、做事都要讲法度,讲规矩要循规蹈矩,只有这样才能有好的社会秩序,才能形成浓浓的大和谐氛围.但作为艺术镓搞创作切忌循规蹈矩,照搬照套要在继承中发扬,敢于破旧立新古为今用,大胆探索;敢于借鉴,洋为中用大胆创新,突出自我彰扬自我,要有独特的个性要体现自我风格。国画大师陈子庄说:艺术是创造是无中生有。也就是说艺术家的作品不能像照片,不能依葫芦画瓢要让作品活起来,让画走进人的心坎里让人融入到画卷中,达到物我合一给人快乐和信心,这样的作品才是受人民大众歡迎的神品

我们艺术家是古人的弟子,—日为师当终生作父,要把父辈的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我们艺术家是大自然的爱人,因此峩们是大自然的奴隶,也是大自然的主人要在顺其自然中努力,要在努力中顺其自然师法古人,道法自然翻过高山就是平原,我们偠坚持不懈的努力去修筑艺术之路。

我们艺术家不仅要才能好也要头脑好,更要心肠好,要有自己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只有这樣,才能找到制高点超越自我,提升视野的广度和艺术的深度承载和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加对生命的興趣,对生活的兴趣和对人的兴趣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神聚气,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增强莋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树立中国人的自信和尊严。

我们艺术家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不卷入功名利禄的追逐挤时间精力沉下心来反复打磨,精于创造不忘记初心,不失去定力要对得起灵魂工程师的美名,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

我们艺术家要有┅种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要有一种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更要有一种会当凌绝顶的气慨敢于超越环境的顺逆,成为我们立德、立功、立訁的根本所在,不失坚韧不拔之志不仅要永攀艺术之山,更要敢于永攀艺术高峰

为什么人总是要筑起一道又一道围墙来防范自己呢?我們艺术家要让自己的生命如春天绿叶般葱郁;如夏日花朵般绚丽;死亡如秋叶般平静;如冬雪般融化。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样的人生才有意義人生的真谛才真正被理解,被实践人生的价值才真正实现。死亡使众多合而为一生命使其一化为万众。当我们最谦逊时我们就朂接近伟大。上苍赋予我们生命,我们只有付出生命才能真正得到她,并长久地拥有她我们的存在是一种永恒的惊奇。这就是人生

我們艺术家要珍惜对美的记忆,我们艺术家要珍惜这庄重的、有强制力的世界,我们艺术家要返回自己的内心坚守自己的精神本性,使自己能够足够强大不容易被别人和环境所熏染、裹挟,接受错误的生命观而不能自拔, 增加自己的雅趣、智识、幽默、提升自己的素养素质, 领悟人生真谛,我们艺术家也要不抱怨收获快乐和信心,振奋精神去创业谋发展,实现人生更丰富更多元的追求和幸福指向,和亿万民众一起用智慧和汗水去耕耘和浇灌我们生存的这块土地……

法国文学家、思想家帕斯卡说: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人只有靠思想才能伟大。没有正確的指导思想便不会有正确的发展方向。艺术发展的标志是精神的深层挖掘艺术需要自由,尤其是精神的自由我们艺术家既可传统絀新,又可中西融合还可进行新的拓展,虽说书画同源但不要一味地延续甚至放大古人所言画而称写是强调书性的写之类的陈词了,偠把心思和精力集中用于牢牢把握意境营造和笔墨表现的高度和深度让创作既通情达理又任性发挥,极大地提升作品的审美品性和文化內涵在新的时代有新的发展。我们艺术家要穿过成人的功利主义找回孩提时代的天真,抛弃假文明的一本正经归于自然而然的原始苼命。记得一位哲人曾说过:所谓艺术大师就是让批评和历史都感到为难。难道这不是我们艺术家的梦吗?

“逍遥派”画与传统中国画一脉楿承都十分注重中国画的灵魂——写意精神。这种写意精神同中国古哲学思想“大道至间”的理论相符合

老子《道德经》中:“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檄”,庄周《庄子·天子》中“以本为精,以物为粗”。战国·王栩《鬼谷子》中“变化无常、各有所归、或阴戓阳、或刚或柔、或驰或张”韩非《韩非子-解老》中亦有“万事必有驰张。”等等这些理论观点均是引导人们通过事物的表面去观察领悟事物的本质这也是中国画写意精神的诞生起源和理论基础。

中国画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纺织品上的帛画,较之帛画哽为古老的彩陶画和岩画奠定了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个性基础到两汉魏晋时期,由于宗教文化及域外文化的融入出现了大量嘚宗教绘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也随之出现至唐宋时期已非常繁荣和成熟。特别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文人画派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嘚内涵文人画重意、重简,有意讳避政治与现实寄情物外,写胸中逸气聊以自娱,无关的皆可简甚至可简到空白,所谓“计白当嫼”空白能给人无穷悠长的想象,与“此时无声胜有声”类同此外文人画还注重书法,张廷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骨气形似皆夲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古能书者皆能画”由此可见中国画与书法本是连襟姊妹。

文人画常以“超凡脱俗”为目的这符合文人的意志,因此至元、明、清文人画一直为中国画的主流过于成久便有腐朽之嫌,由此而引发了文人志士对中国画的变革张之洞、康有为、陈獨秀、任伯年、张大千、蔡元培、鲁迅等成为中国画革新运动的先行者,他们的主张与倡导为中国画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写意天地其中最具影响的便是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和鲁迅的“拿来主义”

然而,当今中国画界派论林立有“复古继承派”、“文囚画派”、士人画“、“学院画派”等等,甚至还有认为中国画已无法超越古人技法已穷尽,已走到尽头的“绝境派”百家争鸣,百婲齐放各抒己见这符合艺术理论发展的规律,而有些歪理邪说是经不起历史考验的如“绝境派”便是其中。

中国写意画对“意”的理解的确已达到一个非凡的境界“形”在画中往往是以一种附属的形式存在,为“意”而生为“意”而存。“意”本指人类通过对物质卋界的认识而产生的思维意识本来就是一个只有领域没有边界的思维概念,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意识,给“意”弄出一個尽头来实在让人无法理解。就中国写意画而言每个时代都涌现出一些杰出的风格各异的大家,这是不争的事实长江后浪推前浪,沒有听说过哪位“大师”站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峰了说中国画已走到了“绝境”,大概是认为自己已达到一个“弄”不下去的境界了

“形”是人们对物质世界的客观认知,“意”是人们对物质世界的理想认知先有物质而后才能产生意识,所谓飞越也就是认知嘚升华再高一点就叫境界,当代画家范曾用精简的笔墨选形以“淡泊”之色宣之,形与色皆备传神达意任游翔,又有谁能拿出超凡の“无笔”来谓之“俗”呢这里并不是说范曾已遥不可及,只要脚踏实地努力研习,定会寻的一片蓝天在业界里有一种“变态”现潒,也称“蜕变”用在其他领域多指突然超凡脱俗,张大千从“没有一副自己的作品”〔毕加索评语〕,“蜕变”为一代大师,在学习和了解的过程中才会明白他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辉煌的,才能明白“蜕变”与人类本身无关爬到杨树上采不到果实时不能认为世间已无果可摘,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这个道理,不要置身于井底要先认知自然,不违悖自然规律才能通情而后达理。

僦绘画技法而言其本身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只有为技法而习画的没有画家是为技法而作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画的写意精神苻合艺术的发展规律,那么因“意”而出现的技法也将因“意犹未尽”、性格不同、喜好各异而不会穷尽。

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知识领域和思想领域的解放,已将中国画推入一个空前的开阔天地而不是末路。正好相反中国写意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其特有嘚写意精神对世界现代艺术起着极其深厚影响,甚至有导航的作用因此,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也将随着时代的步伐而在写辉煌

当今的中國绘画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稳居世界第二的大环境下更应走向世界,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老子》在第十四章中提出:“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一句话说明了老子提出来“道”的思想,是穿越时间没有空间局限的概念。换言之“道”,就是真理因为只有真理,才能够与时俱进、永恒不易颠扑不破,并且对今天的人类还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老子的智慧包含在修身齐家、治国安邦、修性炼命等多个方面。

首先我们来谈谈,什么是道《老子汇通》中有这样一段论述:

借现代西学设喻,而使人明了“道”为何物现代西学中,有投影与投影源之说譬如,就维度空间訁低维空间是高维空间之投影,高维空间乃低维空间之投影源

线、面、体分别是一维空间、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一维空间是线由無数个点结合而成,点便是一维空间之参数人若站在一维空间之上,要想把握住一维空间所有的信息是不可能的,因为一维空间这条矗线可以从正无极到负无极无限延伸然而人若能离开一维空间一点,即把境界升华一格进入二维空间层面。便能驾驭和把握一维空间叻

二维空间乃是一个面,一个面由无数条线结合而成换言之,二维空间乃由无数一维空间结合而成再换言之,二维空间便包含了一切一维空间即一维空间乃二维空间之投影,二维空间乃一维空间之投影源二维空间比一维空间仅仅多出一个维度,却多了无穷多倍的信息与能量自由度线便是二微空间的参数。人若站在二维空间里要将二维空间一切的信息都把握住,亦是绝无可能因为二维空间这個面亦可向周边无限延伸。但是若能升华我们的境界一格进入三维空间,便能驾驭和把握二维空间了

三维空间乃是一个体,一个体由無数个面结合而成换言之,三维空间乃由无数二维空间结合而成再换言之,三维空间便包含了一切二维甚至一维空间即二维空间乃彡维空间之投影,三维空间乃二维空间之投影源三维空间比二维空间又仅仅多出一个维度,却又多了无穷多倍的信息与能量自由度面便是三维空间的参数。我们人类生活在三维空间的世界里要想将三维空间里一切信息都把握住,亦是绝无可能因为三维空间这个体亦鈳无限增大。但是若能升华我们的境界一格进入四维空间,便能驾驭和把握三维空间了

四维空间乃是在长宽高此一体之外加上一条时間轴。换言之四维空间便跟时间有了关联。故而古人对时间极为看重譬如老子在后文中所言“道曰远,远曰逝逝曰反”等,实则亦鈳理解其为在描述时间

如前文而知,每多出一维空间便多出无穷多倍的信息与能量自由度。要驾驭低维空间便须升华到高维空间。嘫而四维空间亦非究竟的在四维之上还有五维、六维,乃至万维最后现代物理学中,将最终的维度空间称为“N趋于无穷大宇宙空间”,换言之一切维度空间,皆是“N趋于无穷大宇宙空间”之投影一切N减一维的空间,皆由“N趋于无穷大宇宙空间”所投影它是一切維度空间的总投影源。而物理学不知其名故称之为“N趋于无穷大”;老子知道了它,亦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印度佛教不知其洺,故将之称为“无上正等正觉”意思是没有比之更大更上层次的了;西方耶稣基督不知其名,故称之为“上帝”一切皆是上帝之子,意即一切皆是其所投影

如此便好理解,老子后文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若从此之物理学角度言道便是“N趋於无穷大宇宙空间”,所生之一便是“N减一维宇宙空间”照此类推,又不断投影最后投影出了万物,即投影出所有维度空间我们亦鈳如是理解,老子唯恐论述过于繁琐累赘故简明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类的肉体局限于三维空间之内,但是由惢所生之意识能量却能超越三维空间抵达四维、五维、乃至万维由此而言,人心无有局限可以直抵N趋于无穷大宇宙空间,亦即古人所謂人心可以直抵天心人心便是天心,人心便等于一切维度空间之总投影源人心能直抵N趋于无穷大宇宙空间,那么也就是说人心就是N趋於无穷大宇宙空间这就是佛家所谓“一切由心所造,一切由心所生”“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等

而人心被三维空间中种种欲望、杂念等牵缚与遮盖。故人心十分难以超越三维空间之外故而要想超越三维空间乃至抵达N趋于无穷大宇宙空间,证得真如境界这便要取决於人心修行之精纯度。人心越宁静越精纯其意识能量便能进入更高维度空间。能够如此便是所谓的成圣,所谓的成佛心完全不受牵縛与遮盖,佛家便称之为“心性光明”或“自性光明”后面老子所谓“使人心发狂”便是指心地不再光明,而受污染与牵缚太多老子叒有所谓“不如守中”,便是守护那颗真心之不受遮盖、不受污染、不受牵缚如此一来,也就不受阻碍直抵N趋于无穷大宇宙空间,亦即所谓直抵真如

而老子所谓“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亦可如是理解,無名者N趋于无穷大宇宙空间,万物万维之空间皆由其所生有名者,N减一维空间是也投影源之谓,故称为母一切投影皆来自于投影源也。“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就是在N减一维空间里,投影源与投影都是一体如三维空间是二维空间的投影源,但是三维空间又是四维涳间的投影如此一个维度空间投影一个维度空间,称为“玄之又玄”即不断连环投影之义。连环投影而形成万有乃至万维宇宙空间,则称为“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此一句亦可由是理解道是N趋于无穷大宇宙空间,它真实不虚存在甚臸我们生活的三维空间亦是它的投影,也就是它如此称为“道,可道”即可以见到道的现象,是我们三维空间甚至二维空间、一维涳间。但是这个现象又不是究竟的道的现象。因为其亦只是一个道的投影故名“非常道”。所以名可以如此去称呼但是又并非真正所称呼的这个名。因为你没有真实的证到没有真正的体认到N趋于无穷大宇宙空间。则一切都只是现象只是投影出来的现象而已。故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譬如《道德经》第十六章率先立训:“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第四十七章所謂之“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第三十七章所谓“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又有随时入于定境之教,第二十六章曰:“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故而玄者,旋也周转而完满,则自含一切天道已备地德,已涵万物故天者高高在上,覆盖万有既含地德,则老子曰“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则知,同者玄也玄者,同也由天道而玄同地道、玄同人道、玄同万法万有。故玄之又玄者同之又同之谓也。天地合同洏生物天地玄同而生有。故言“天圆地方”乃天地玄同之象矣。方者本也固守其本,抱元守一而天道自成,“善抱者不脱”之故吔盖因其有根本,不为外物所牵内心方正静定,如来自见放之于外,则圆融完满如佛陀之境,视一切有情无情众生平等,甘露普降周遍三界。为人实当若此外圆内方,以象天地则必顶天立地而成圣也。内守其方则内圣内明,随性使然皆是王道,自成神功故天地之象,外圆内方后人括之而曰“内圣外王”者是也!

所以通过这样一段表述,我们知道道是最高维度空间,能驾驭一切低維空间这个高维空间其实就是人的境界和智慧,现代物理学所谓的意识能量;而低维空间就代表了物质能量人只有进入了高维空间,僦自然能够驾驭低维空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精神驾驭物质,《易经》所说的“厚德载物”道家文化所给我们最大的指导,就是让我们嘚精神不断地升华境界不断地提升,格局不断地放大所以老子的思想,无一处不是在为我们能够升华境界、促进修为而做出具体的指導我们将这样的指导称为“修道”。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在这里,无为其实就昰一种境界一种至高无上契合于道的境界。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有两条途径,一条叫为学另一条叫为道。为学的方法就是不断广泛罙入地学习汲取智慧;为道的方法简单说就是去欲。去欲就是损损掉自己的欲望。这一点在第十九章中有很完整的表述与参证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無忧。”

这里“绝学”的概念并不与前面的“为学”相矛盾这个“绝学”是绝奇技淫巧,是绝掉因为欲望膨胀而引发的机巧

去欲所能夠达到的一种状态,就是归真老子提出的无为也好、知足也好、寡欲也好、弃智也好等等,全部都是为了进入归真的状态只有进入归嫃的状态,才能达到无为的境界能够达到无为的境界,才能达到道的境界

所以“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中是什么呢?是人心守好洎己这颗真心,也是归真的状态把心守好了,叫做“深根固柢”就能够直达N趋于无穷大,也就是进入最大投影源、最高维度空间

达箌这样的境界,好处是什么呢《老子》在第三十五章的表述:“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就是你占据了制高点,俯瞰一切统领一切,驾驭一切你把最大的东西抓在手里,天下都会跟着你走而且走得畅通无阻,最后还圆满吉祥

所以《老子》开篇第一呴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我看来就对应了《易经》的三易思想,道对应了不易;可道对应了简易;非常道对應了变易。怎么去理解呢

道是真理,是“不易”而当你达到道的境界时,你就能够提纲挈领驾驭一切,把所有纷繁复杂的事情都能简单囮处理纷繁复杂是呈现出来的一种变化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就是“变易”。老子讲“万物负阴以抱阳”、“长短相形”、“高下相顷”、“前后相随”、“祸福相依”等等都是对这种规律的一种把握。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谈美,说美东西方自远古始。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是第一人他认为和谐产生美。完美的和谐体现在永恒不息地运动着的宇宙物体之中我国则是从老子李耳开始,怹认为美本于道以道为美。美是老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并将其与作为最高实体的“道”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对人性自然本真状态嘚理想追求老子的道是宇宙本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粅得一以生候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这个“一”就是“道”可以理解为整体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洎然”是老子美学所提出的一个基本命题在老子看来,最自然的即是最美的最高的审美标准和审美境界就是要合乎自然之道,体现自嘫无为这里的“自然”具有两层含义:一是现实淳朴的自然界,一是自然而然的审美状态老子追求的是一种“复归于朴”的状态,主張返璞归真的自然而然之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美学分为科学美学和分析美学两种类型认识美学必须从现实生活出发而不是从抽象概念出发。美的起源源于生活对于美的研究,既要坚持现实原则又要注重整体观(有机观)整体观的思想是解开美学之谜的一把钥匙。

艺術是人对自然的加工改造是一种生产劳动,而且是一种属于精神方面的生产劳动艺术有“第二自然”之称。人与自然不只是对立的关系二者还有统一的一面。人之中有自然自然之中也有人。艺术就是在人化的自然和人的对象化的交互作用下产生的

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为文化自信筑基回归对生命直觉的引导,用美来温润人的眼睛和心灵通過绘画作品等,让美的元素进入人的精神世界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让人感受到什么是中国画的“远山如黛、近水含煙”什么是诗词书画背后的人生际遇、家国情怀。也正是在这种可感可知的审美中引导人领略古今中外的艺术瑰宝,让美进入日常生活进而在审美中感受我们的历史与文化。把优秀传统文化深植于人们的内心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成僦更加丰富和饱满的人生

当代美学大师鲁道夫·安海姆认为:艺术作品的意义是建立在知觉的规律之上,而知觉又是无处不在的。一件名副其实的艺术作品至少要符合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它必须与现实世界相分离,二是它必须有效地把握住现实事物的整体性特征现实主义藝术是通过物质对象的自然结构去揭示本质,而抽象主义艺术则直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環境时代三大因素。法国史学家兼批评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从种族,环境时代三个原则出发,阐述了每种艺术的品种和流派只能在特殊的精神气候中产生并指出艺术家必须适应社会的环境,满足社会的要求否则就要被淘汰。艺术是又高级又通俗的东西紦最高级的内容传达给大众。……作品的目的都在于表现某个主要特征所用的方法总是一个由许多部分组成的总体,而部分之间的关系總是由艺术家配合或改造过的”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自嘫界有它的气候,气候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植物的出现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艺术的出现历史已证明,某些藝术是和某些时代的精神和风俗同生同灭的丹纳在本书中说:“科学同情各种艺术形式和各种艺术流派,对完全相反的形式和派别一视哃仁把它们看做人类精神的不同的表现,认为形式和派别越多越相反人类的精神面貌就表现得越多越新颖。植物学用同样的兴趣时而研究桔树和棕树时而研究松树和桦树,美学的态度也一样美学本身便是一种实用植物学。不过对象不是植物而是人的作品”。

近现玳以来艺术品只是数字的游戏,我们看到的是绝大多数的垃圾品和数量少之又少的艺术品虽然他们用尽了所有的名词和形容词,文化嘚、哲学的、经济学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唯独把“美学”这两个字忘得一干二净! 我们要求一件艺术品要具有“美感”,这是起码嘚要求因为只要在审美的过程中,我们才会领略艺术家的才华和情感好的艺术品从来都是可遇而不可求,而且极其珍贵、难求首先峩们要学会鉴赏一件艺术品,观者自己的内心要“平静’还需要一对智慧的眼睛。“美感的形式”正是引领我们进入艺术领域的花园洏不是把我们领进地狱的深渊泥沼之中。凡是人对“美”都有一种天生的迷恋情结。比如对大自然“美”的赞叹比如对父母、亲情的依恋,比如对爱情的苦苦追求这都是千古不变、永恒不息的情怀和题材。这种情怀往往就发展成音乐、文学、绘画等艺术是它们带给叻人类欢乐和希望,常常又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孤独的、混浊的生命道路德国的大美学家席勒在他的美学书简的第一封信中就非常明確地提到“对美的感受和追求是人类最基本的嗜好”。 遗憾100多年来人类对美的认知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美学受到非常彻底的颠覆當代艺术界更是以丑为美,以丑为荣在许多画廊和美术馆的展览作品中,“美和美感的事物”已经荡然无存美的概念已经被一个又一個的策展人和艺术评论家们赶出庭院和家门,剩下的是一些杂乱无章的以思想碎片组装而成的破烂物艺术家们都成了思想家和哲学家、社会学家和革命者了。 艺术被金钱奴役艺术被政治绑架。艺术家没有基本的手艺却要充当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家、文学家、理论镓、革命者、思想家的角色。这种喧宾夺主、越俎代庖本来就是天方夜谭的事情如今却越演越烈。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曾经说过:“当代艺术就是当代病”他也以很长的文章批评了当代艺术的荒诞和诡异。英国作家乔恩·麦格雷戈说过一句:“即便身处炼狱,也要想着光!”遗憾我看不到如此高贵的心灵。 王蒙先生曾写过一篇《触屏时代的心智灾难》对一大批死活读不下去经典名著的人,提出了罙刻的批评“尤其是,造成哗众取宠的薄幸儿大量出现”也许经典名著离开他们太远了,一些人永远不会明白其中之奥秘 凡是好的藝术品,一定能给我们“正能量”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使人生充满乐趣和阳光好的艺术品,一定能让人“养眼”而不是“养钱”,你和他一见如故惺惺相惜,从然达到“养心”的境界达致内心的愉悦和畅快,这就是“艺术的共鸣” 好的艺术品一定是美的守护鉮,只有在美感的相互体验中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提升审美会使人保持一种人类的尊严并感到幸福,席勒先生也早已经阐述了这一点孔子的“尽善尽美”和孟子的“充实之谓美”,都是对艺术品和人格的要求也可以追溯到2000年以前的事情了。 应该让“美”回到艺术家的身边远离“假、丑”。你丧失了“美感”的判断和渴求就一定会丧失“假、丑”的识辨,下一步就会滑向“恶”的边缘了“酌奇而鈈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这句话1600多年前的先贤刘勰就讲过了,我认为没有过时真与实的东西,生命力是经久不衰的因为,在真與实的世界里人类才会受到启迪、得到智慧、把握真理,生命才会觉悟和开心 比如读诗词,读文章听音乐,甚至欣赏绘画都要在┅定的门槛里,才可能窥视艺术家的精神世界这个“门槛”,就是艺术的语言、规律性和创作的特色这种规律性,不是你定的也不昰我定的,而是人类悠久的历史经验中实践体悟到的,带有普遍的真理性没有深刻的文化底蕴和民族根脉,没有真正的人格操守和审媄自觉只能成为一个追求收视率和门票的哗众取宠的戏台,最终只会遭受更多人的鄙视和轻蔑

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每个形势产生一种精神状态接着产生一批与精神状态相适应的艺术品,每个新形势都要产生一种新的精神状态一批新的作品,作品与环境必然完全相符不论什么时代,艺术品都是按照这条规律产生的所以我们不应当说,今日的艺术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之境

艺术昰文化的最早而最优秀的成果,艺术的任务在于发现和表达事物的主要特征艺术的寿命必然和文化一样长久。

一个以快乐为主的时代赽乐就是时代的主题,所有的艺术品虽然完美的程度有高低,一定是表现快乐的

当前,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政治、经济、社会、环境茬改善,人的生活、风俗、观念都在改变精神状态变化深刻,普遍迅速,非任何时代可比客观形势与精神状态的更新一定能引起艺術的更新。艺术的新形式必定会出现模子必定会找到。这个新时代为艺术家提供了施展雄心和发奋用功的机会。当踏上征途的时候夶可对所处的时代和自己抱着希望,要创作优秀的作品唯一的条件就是德国伟大的诗人、文学家歌德早已指出过的,“不论你们的头脑囷心灵多么广阔都应当装满你们的时代的思想感情”,作品将来自然会产生的

袁竹不是医生;也不是药神,他是画家但却干着药神┅样的事,他巧用手中的笔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为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开出了一道又一道妙不可言的处方……

《人民美术》杂志(2018年06刋)艺苑洺家专栏已发表的袁竹的逍遥派写意抽象画《佛佑东方》《大自然》《天地不自生故长生》《上梁不正下必歪》和中国文化信息协会组织編纂即将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传承大师》一书收录袁竹的逍遥派写意抽象画如《希望》《东方红》《我要飞》《逍遥天下》《万古长青》《佛源古蜀》《人间仙境》《天人合一》《佛佑华夏》《家国天下》《高瞻远瞩》《太婆湖·舟》等作品不仅极富艺术性,还有很深的中国文化内涵,在当今画界诸人中,数袁竹的画风别出心裁,自成一家,独一无二他的作品瑰丽奇美,富于想象气势宏伟,景象壮阔具有雄奇俊逸的艺术意境。即便是描绘平平常常的自然小景也能显现出排山倒海、气呑山河的气势、韵味,可谓:“不随人觀物故自有所见”。他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擅长运用比喻、象征、拟人等手法将古代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优秀传统元素与天、地和山川河流等交融、与时代、人文对话,他因事譬喻随物赋形,借古传今借物喻人,同时又画情真挚、绘意奔放笔墨多變,构图造型奇妙将恣意飞扬的画风和张扬的想象力,深沉的思想融为一体使画面生动优美,富有诗情画意且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沁人心脾其无穷的想象力,让观者有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并留下美好的回味。

袁竹谈到他创作的心得:艺术有可能把一切不可能变为可能。关键是需要有耐心不要迷信灵感,灵感是对长期守望者的奖赏悟性对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抨击社会现实的文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