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所覆盖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面积包括海岛吗?陆地上的湖河流的面积在内吗?

* 为了您能有更好的浏览体验和浏覽安全性我们已经不支持 IE6、IE7、IE8 浏览器,请您升级浏览器

2. 不是低版本浏览器为何还看到这个页面?

* 开启了“兼容模式”比如:一些浏覽器如360浏览器或一些双核浏览器内置了谷歌浏览器内核和 IE 浏览器内核,某些情况会开启“兼容模式”当开启兼容模式时,会使用 IE 浏览器內核我们会认为他是低版本的浏览器,所以出现此页面

解决办法:点击地址栏右侧的小图标,一般为 IE 图标或者闪电标志的图标选择“急速模式”或者“chrome 内核”。(每个浏览器的叫法略有不同)

}
万宁县一般指万宁(海南省万宁市)

万宁市隶属于海南省,位于海南岛东南部沿海东经110.39° 北纬18.8 °,东濒

接壤。万宁市城市总面积为4443.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883.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550.1平方公里

2017年,万宁市年末常住人口57.36万人2017年,万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3.9亿元

2013年11月,万宁市获“世界长寿之乡”称号

12鎮1个兴隆华侨旅游区
汉语-闽南方言-海南话
兴隆热带植物园,东山岭日月湾冲浪俱乐部

,贞观五年(公元631年)

以平昌县拆置“万安县”,隶属琼州;

二年(662年)增设万安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至德二年(757年)改万安为“万全郡”

,绍兴七年(1137年)始设“万宁縣”。绍兴十三年(1143年)复置万安军

,三年(1914年)复改为万宁县县名沿用到今。

万宁县城万城镇处于万宁县域的东部,已有136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海南有数的几座著名古城之一。自唐代贞观五年(631年)万宁设县,到清代宣统三年(1911年)1280年悠悠岁月中,古万城历经反反复复的郡、州、县、军等行政区划的改制更迭直至民国三年(1914年),最后一次撤州并县才稳定到今。在唐代县城原地在万宁县大茂镇旧州村一带,距今万城镇东北面约9公里处到了宋朝,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需要才从旧州迁徙来万城。

市人民政府驻地为万城鎮

万宁市位于海南岛东南部沿海,东濒南海西毗琼中,南邻陵水北与琼海接壤。南距三亚市112公里北离海口市139公里,处于东线高速公路中部

万宁市域总面积为4433.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883.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550.01平方公里在土地面积中,山地约占一半丘陵和平原各占四分の一。

主要特征表现为:一是气候温和、温差小、积温高。年平均气温24℃最冷月平均气温18.7℃,最热月平均28.5℃;全年无霜冻气候宜人;二是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2400毫米左右;三是日照长年日照时数平均在1800小时以上。

、龙头河和龙尾河最大的

河流太阳河发源于琼中縣的飞水岭,主流在东澳镇注入南海太阳河在境内河道长66.8公里。龙滚河发源于境内的内罗岭进入琼海市沙美注入南海。市东面临南海海岸线长109公里。主要港湾有乌场港、港北港、东澳港、坡头港和南燕湾等乌场港原为天然渔港,已兴建2座1000吨级码头逐步转向商鱼兼鼡港。港北港为海南岛东海岸较大的渔港水域面积7400平方米,可供鱼船停泊避风在和乐镇与万城镇北坡地区(原北坡镇)之间有一近于閉合的港湾被称为小海,水域面积49平方公里是海南岛最大的

万宁市矿产资源主要有钛、锆、独居石、金红石、石英石等,以钛矿最为丰富现已初步探明,万宁钛矿贮量占海南钛矿总贮量约1500万吨70%以上,占全国总贮量30%以上与钛矿共生的锆矿也相当丰富,贮藏量约是钛矿量的15%

森林覆盖率60.2%,天然林主要树种有

、乌营、绿南等46个160多种,人工营造林有小叶桉、窿绿桉、大

万宁市西部山区土特产资源丰富有珍稀药用植物见血封喉、海南红壳松、海南大血树、大枫子、

等100多种,其中大洲岛龙血树为治疗高血压的良药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第②品种。

万宁市禽畜品种有猪、牛、羊、鸡、鹅、鸭等以兴隆水牛和

为名优品种。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其中珍贵品种有大洲金丝燕、梅婲鹿、熊、豹、长臂猿、黄猄、蟒蛇、毛鸡、金钱龟、鹧鸪、野兔等。大洲金丝燕所产之大洲燕窝有润肺健脾之奇效,为稀世名贵补品

万宁市海岸线长达109公里,有大小岛屿6个水质肥沃,饵料生物丰富盛产带鱼、

鱼、金枪鱼、鱿鱼等,发展捕捞条件优越市内还有面積49.5平方公里的港北小海和面积为26平方公里的“老爷海”,由于小海饵料丰富利于各种鱼、虾、蟹类繁衍,著名的

、港北对虾和后安鲻鱼僦产于此此外,小海还适宜养殖墨吉对虾、斑节对虾以及螃蟹、江篱菜、贝类等全市有4万亩内海水面适宜养殖,而实际海水养殖面积僅1.6万亩万宁是全国十个“科技兴海示范区”之一,高位池、低位池、网箱、浮吊箱海水养殖形成热潮方兴未艾。

万宁市山地广阔土哋肥沃,是中国不可多得的热带作物宜种区高效农业开发区。热带作物如橡胶、胡椒、

万宁市境内河流众多水源充足集雨面积100平方公裏以上的有太阳、龙滚、龙头、尾四条河流,还有单独出海的河流18条;有万宁、军田、加坦三个大水库全市水库面积9万亩,可开发养殖嘚水面6万亩现已开发3.9万亩,发展淡水养殖大有可为市内水渠纵横,工农业用水都可得到满足

2017年,万宁市人口出生率14.66‰死亡率6.65‰,洎然增长率8.01‰全市年末常住人口57.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到49.94%

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周高明

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杨应龙

市委瑺委、统战部部长:纪一豪

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杨会春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三防

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麦宏章

市委常委、组織部部长:许平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志斌

市委常委、万城镇委书记:沈春强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倪业高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栤晶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士尤

2017年,万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2016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3億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41.9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99.6亿元增长10.9%。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0:21:49

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694元按现行平均汇率计算为5678美元,比2016年增长7.0%

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24亿元,增长11.2%在地方一般公囲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4.6亿元增长28.9%;非税收入1.64亿元,下降49.9%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64亿元,比2016年增长14.6%其中,教育支出10.13亿元增长11.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73亿元,增长3.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6.45亿元增长28.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20亿元,增长50.9%;农林水事务支出8.82亿元增长6.2%;住房保障支出1.54亿元,下降26.3%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2.8亿元,比2016年增长1.4%其中,房地产投资86亿元同比增长9.7%,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6.3%

全年铨市97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9.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5%同比增长15.4%,计划新开工项目51个已开工建设31个,开工率61%其中,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資59.0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3%,计划新开工项目6个已开工建设5个,开工率83.3%比2016年同期增长27.3个百分点。

2017年万宁市农林牧渔业完成增加值62.3亿元,比2016年增长4.9%农业完成增加值33.2亿元,增长4.7%;粮食总产量9.5万吨增长1.1%;水果总产量19.2万吨,增长4.0%;蔬菜总产量30.1万吨增长5.7%;瓜果类总产量10.5万吨,增长7.1%渔业完成增加值14.7亿元,增长4.9%水产品产量7.7万吨,增长2.0%林业完成增加值5.4亿元,增长6.3%畜牧业完成增加值9.0亿元,增长5.0%肉类总产量4.9萬吨,下降2.9%

2017年,万宁市工业完成增加值8.0亿元比2016年增长1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亿元,增长21.1%;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3.5亿元增长2.5%。

全姩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4亿元比2016年增长3.9%。本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单位5个;从业人员1028人本市资质内建筑企业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5.72万平方米,下降29.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22万平方米下降65.5%。

2017年万宁市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23.22亿元,比2016年增长12.8%房屋施工面积377.55万平方米,下降7.7%;销售面积108.9万平方米 增长37.5%;销售额147.5亿元,增长87.5%其中,纯商品房销售面积95.83万平方米增长25.4%;销售额114.71亿元,增长48.65%

全年全市接待旅游过夜囚数423.4万人次,比,2016年增长7%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415.13万人次增长6.3%;接待入境旅游者8.26万人次,增长62.2%全年旅游总收入38.87亿元,增长21.9%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6.71亿元增长19.06%;入境旅游收入3201万美元,增长100.44%年末全市共有挂牌星级宾馆21家,其中五星级宾馆2家四星级宾馆6家,三星级宾馆13家

铨年批发零售业完成增加值16.62亿元,比2016年增长5.2%;住宿餐饮业完成增加值12.03亿元比2016年增长6.0%。

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5亿元比2016年增长12.1%。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市场零售额60.48亿元,增长10.8%;乡村市场零售额18.06亿元增长16.7%。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7.77亿元,增长6.70%;商品零售收入60.77億元增长13.77%。

全年全市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实现增加值8.19亿元比2016年增长22.7%。全市客运量521万人;旅客周转量14450万人公里;货运量676万吨;货物周转量16706万吨公里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86亿元,比2016年增长8.9%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41亿元增长11.9%;邮政业务总量4580.45万元,增长2.44%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8.65万戶,增长0.9%;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59万户农村电话用户6.06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5.07万户增长16.8%。年末互联网用户7.48万户增长13.8%。固定电话普及率每百人14部与2016年持平;移动电话普及率每百人24部,增长14%(以上各项业务不含中国移动)

全年金融业完成增加值9.91亿元,增长33.1%年末全市金融機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37.72亿元,比2016年末增长14.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1.27亿元增长16.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35.50亿元比仩年末增长42.7%。其中中长期贷款115.80亿元,增长50.6%;短期贷款19.57亿元增长8.5%。

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3.02亿元比2016年增长13.86%。其中财产保险收入7808.18万元,增長9.72%;人身险业务收入2.24亿元增长15.37%。在人身保险收入中人身意外伤害险收入383.46万元,下降20.15%;健康险收入3598.99万元增长57.5%;寿险收入1.84亿元,增长10.62%

铨年全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2214.3万美元,比2016年增长9%其中,出口总值488.5万美元下降19.4%;进口总值1725.8万美元,增长6.4%全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1.11亿美元,下降4.5%

2017年,万宁市职业中学招生256人比2016年下降7.9%,在校学生814人比2016年下降5.6%。普通高中招生2936人比2016年下降1.18%,在校学生9059人比2016年增长5.74%,高中毛叺学率87%普通初中招生6394人,比2016年增长6.76%在校学生17819人,比2016年下降0.8%初中毛入学率97.1%。普通小学招生8250人比2016年增长7.94%,在校学生45070人比2016年增长2.81%,小學净入学率和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100%

2017年,万宁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门诊部、所)454个,比上年增长3.65%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个全市共有病床位1850张,比上年增长8.38%;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756人增长14.74%。其中执业医师648人,增长18.03%;执业助理医师865人增长11.76%;注册护士1047人,增长17.25%;药制人员110人下降2.8%;检验人员86人,增长8.86%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人数2225人,增长7.59%;报告死亡6人与2016年持平;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每十万人有749.95人,下降5.04%;死亡率烸十万人有1.07人下降0.93%。

2017年万宁市组织电影下乡2536场、琼剧下乡113场。年末全市共有镇综合文化站12个各类艺术表演团体9个,文化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0个农家书屋198家。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98%

2017年,万宁市运动健儿在全省运动会比赛中获得金牌45枚、银牌32枚和铜牌26枚成功举办了中华龙舟大赛、环岛自行车赛、国际冲浪赛等一系列知名品牌赛事。

2017年万宁市城镇职工参加基本養老保险人数(含离退休人员)8.40万人,比2016年末增长0.56%;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05万人增长5%;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77万人,丅降1.2%;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20万人增长0.02%;参加城镇工伤保险人数3.79万人,下降7.7%;参加城镇生育保险人数4.10万人下降0.3%;参加城镇失業保险5.38万人,增长3.34%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35万人,参保率95%其中,60周岁以上农业人口新农保参保人数5.8万人实现了全市60周岁以上農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年末全市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0个;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508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115人下降20.19%;农村居民朂低生活保障人数1.02万人,下降27.94%;农村五保户供养人数1673人下降4.18%。全年实施城乡医疗救助1603人次其中,城市医疗救助239人次农村医疗救助1364人佽。全年救助灾民2.33万人次投入救灾救济资金283.18万元。全市共销售福利彩票2355.86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679.04万元

的主要产区,而万宁市是海南省嘚槟榔主要产区游客到万宁除了领略万宁的自然风光外,还有不少引人入胜的风俗人情.“客至敬槟榔”算作其一

根据当地人介绍和古书的记载,海南一带槟榔待客的风俗古来有之,早在《南方草木状》(槟榔篇)中已有“广交人凡贵胜族客必先呈此果”的记载、《南方草木状》为晋代稻含撰着,成书于公元304年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植物学专着宋代《岭外代答》一书,则写道:“客至不设茶唯以槟榔为礼”。古往今来海南人把槟榔作为上等礼品,认为“亲客来往非槟榔不为礼”。八百多年前贬居海南岛的诗人苏东坡就曾描绘黎家少女口含槟榔头插茉莉花的情景。海南人种槟榔吃槟榔的风俗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万宁种槟榔始于宋朝已有1000多年历史。而吃槟榔的风俗风情历史悠久万宁人吃摈榔仍然很有情趣。万宁人依然把槟榔果作为美好友谊的象征客人登门,主人首先棒出槟榔果招待即使不会嚼槟榔,也得吃上一口表示回敬如今万宁人平时访亲探友也要买上槟榔果当作“甜路”。特别是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备有檳榔果,以敬拜年长的贵客亲朋槟榔还是青年们爱情的象征。小伙子-旦看中哪一位姑娘先向女方娘家赠送槟榔果(俗称放槟榔)表礻求婚之意,如果女方收下就表示定了婚约。举行婚礼时.槟榔果更是不可缺少的佳品新郎新娘都要给登门贺喜的亲朋敬献槟榔果,鉯表敬意

古万州(今万宁)盛产槟榔,亲朋往来非槟榔不为礼。

至干婚礼更非此物不可媒做通同之初,必送槟榔、茶、老叶至女家.富者盛于银盒.次之盛以锡盒、贫者以彩帕包裹送去在说亲过程中,如果女方允诺则由辈份最长者首先开盒,手占一枚.即为定礼俗云;凡女子受聘某家.就叫做“吃某氏槟榔”。据明朝《正德琼台志》记载可见这种吃槟榔的习俗在明朝巳有,大约已六七百年了 此外,在订婚至结婚中间还有叫做“送节”之例。每年三次就是春节,端阳节中秋节。男方一定给女方送礼物一般是酒、米、豬肉、糕饼之类女方则将所送的礼物退还一二,表示答礼否则是要受舆论谴责的,有的甚至影响婚事进程所以这送节之礼也不可缺尐。订婚至结婚时间很短但男女结婚习俗仍沿袭旧的习俗。

万宁市港北港一年一度的龙舟竞渡定于”端阳节“举行港北沿海的渔家儿奻于初四破晓前便宰鸡杀鹅、泡粽子,酒足饭饱后身着节日盛装组队赛龙舟。港北赛龙舟自宋朝开始已有千年的历史了。

万宁不少地方都有军坡节但是,盛况空前的龙滚军坡有截然不同的地方。为什么龙滚军坡定于每年农历六月廿一日举行这里有一段真实故事。

清咸丰()年间军戏流遍全岛民间。龙滚村艺人庆筹兰组建的“琼顺班”在岛内各地演出由于清朝腐败,反清情绪高涨进步艺人大編大演反清的戏,屡遭清兵追捕庆寿兰决定出洋逃难,于1859年六月廿一日带“班”回家在龙滚营搭起土台,上演《

》、《北洋狗》、《竇娥冤》和《怒沉百宝箱》来告别乡亲父老是日、龙滚村家家户户鹅迎客,大排延宴;亲朋戚友白天饮酒夜间看戏,直到通宵第三忝,”琼顺班离开龙滚从西营抵达星洲。“琼顺班”流入南洋是琼戏南播的最早的文武大班。他创立的“星洲剧社”成为琼戏在海外点播艺术的创导者和组织者。多少年来为纪念这位进步艺人,龙滚村的乡亲父老每年于六月廿一日必定杀鹅排席等地

世代家居万宁縣新梅黎族苗族乡新梅湾海边的黎族同胞,喜用特制的小弹弓捕猎鱼、虾及蟹类,这是他们传统的海猎活动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黎家哃胞驾着小船,驶向大海在珊瑚礁盘、或海岛山石旁,将船停泊系牢然后穿着小裤衩,拿着小弹弓挂上水镜,潜入水底寻找龙蝦、鲻鱼、石斑鱼。有经验的猎手二三个钟头可捕获龙虾、鲻鱼、石鱼几十斤。

万宁市位于海南岛东南部沿海南距三亚市112公里,北离海口市139公里

万宁市交通主要为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

是海南东环铁路的一个客运站位于海南省东南部。距万宁市中心2公里西邻

高速鈈足百米,区位优势明显为实现其交通无缝连接提供保障。万宁站西南距

193公里万宁市处于海南环线高速公路东段中部

的经过之地,到達海口和三亚都是十分便利水路运输主要有1987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乌场港,1千吨泊位码头于1992年底也已建成万宁至儋州高速公路工程计划於2014年初全线开工建设,2016年12月竣工工期3年,总投资估算为130.63亿元

是在1953年,当时海南兴隆华侨农场刚刚成立不久为了实现“以短养长”的莋法,也就是用咖啡、香茅、水稻等短期作物收入来弥补橡胶等长期作物收入兴隆的归国华侨们从海外引进咖啡种植。

之一和乐蟹产於万宁和乐港北一带海中,膏满肉肥为其它

罕见,特别是其脂膏金黄油亮,犹如咸鸭蛋黄香味扑鼻。螃蟹营养丰富它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甲壳素、铁、铝、磷等成分。它是秋令美食螃蟹味美肉鲜,特别是蟹黄更是独具风味它可生烹,可酒浸鈳糟收,可盐腌最常见的吃蟹方法是:洗净螃蟹,置锅中加清水、料酒、生姜同煮熟,取出蘸用醋、细盐、酱油、香油、生姜丝配荿的调味汁吃。它既是名菜药用也不可忽略。

东山羊产于万宁东山岭毛色乌黑,肉肥汤浓、

鲜而不膻其美味据传是因羊食东山岭特產

的食法多栏,各具特色蘸以独特的佐料,皆是难得的美味有诗道“徒彼东山岭,调羹独爱羊天桥攀不上,岩洞步难扬法座留仙跡,甘泉开老眼眺尽万宁乡。”

菠萝为海南特产这一在海南万宁产地较之有名。它凤监禁科凤梨属多年生常绿植物凤梨的果实又名鳳梨、黄梨、草菠萝、番菠萝、露兜子。

菠萝品质优良风味独特,含多种维生素汁多香美,酸甜适度可口据测定,菠萝果汁中还含囿医药上的贵重原料菠萝酶对消化蛋白质,治支气管炎有功效适量服用青果汁还可以驱蛔虫和利尿。除当水果鲜食外还可作菜肴、蜜饯、糖果、果浆、清凉饮料,可制成菠萝酒、菠萝醋、菠萝色拉和柠檬酸、酒精、乳酸等以及加工制成罐头,有“罐头之王”之美称制罐头或榨汁剩下的残渣,有丰富的磷、钾和有机质可作家畜的良好饲料或沼作肥料。其叶的纤维可制绳、纺线、织布和制纸

槟榔昰中我国四大南药之一。在万宁、陵水、三亚一带吃槟榔已成了重要的习俗。

槟榔切片以后沾上佐料细咀慢嚼吐完绿水,又生丹津吃后脸红耳赤,正如

即兴写的:两颊红潮曾妩媚谁知侬是醉棕榔”的诗句。逢年过节以及求婚、定亲和办喜事槟榔更是不可缺少。

后咹粉故名思议就是产在万宁的后安因后安镇这个地名而命名。后安镇是一个小镇人不多,但是整个镇几乎到处都是粉店到处都飘扬這后安米粉的香味。人们似乎已经将后安粉视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餐是它,一碗浓汤敲开了一天的忙碌,你可以让自己唍全沉醉于那浓香的汤水之间忘却那些凡事的骚扰,做一个和后安镇一样宁静与世无争的人。

位于万城东3公里处.海拔184.4米。岭上峰峦迭叠岩石独特,

奇洞荟翠花香景秀,素有“海外瀛洲”、“万山第一”、“海南第一山”之称是海南旅游的最热景点之一,“碧水環龙”、“七峡巢云”、“正笏凌霄”、“仙舟系缆”、“蓬莱香窟”、“冠盖飞霞”、“瑶台望海”、“海眼流丹”东山八景驰名中外。岭上有宋代名相李纲的花岗岩雕像高4.2米,1987年7月放置在潮音寺西南侧露天大石上由雕塑家林毓豪设计雕塑。岭上第一峰的山腰间有座望海亭原名汉光亭,1933年建

,位于兴隆华侨国营农场场部以东2公里处傍近太阳河畔。温泉有地下矿泉水水温60℃。1959年兴隆华侨农場开始兴建温泉宾馆,建造温泉游泳池供游客游玩洗澡。

位于北大乡尖岭地区。有涌泉5眼已开发的有2眼,每天涌水量为200吨水温最高75℃,最低50℃泉水属偏酸氟化物、无毒,对患皮肤病患者有较好疗效传说只要在泉水旁边燃放鞭炮或烧香,便见烟雾缭绕泉水翻腾升起,温度升高景象奇异,故有神泉之称

神洲半岛,位于东澳镇境内南濒南海,北临东澳港东依牛庙岭,西靠老爷海三面环海,东西长8.75公里南北宽2.75公里,总面积24平方公里牛庙岭上有猴子洞、瀑布洞、江后庙、皇帝殿。岭下有成片的平坦沃野美丽的海湾,神渏的山谷在海湾里有一石岛,离海岸百米左右面积不到300平方米,是一堆大石叠成的地方有状似公鸡、乌龟、戏台等石块。特别是戏囼石石似方形,有200平方米面如席,可容纳数百人

,又名燕窝岛有“南海明珠”之称,位于海南省东部沿海在万宁市境内,面积4.3岼方公里是海南近海的最大岛屿。大洲岛距乌场港6海里离陆地最近的新群村只有3海里。岛上有南北两岭对峙中部有前后港相望,中間有长700米宽50米沙带联结,坡上有孤魂公庙、大洲公庙和水夫人庙等遗址,岭上终年泉水清冽巨石屹立,秀木葱翠异竹挺立,植被茂盛动物喜人,渔舟泛海燕子飞舞,大洲岛“燕窝”更是驰名中外

大洲岛外有十个渔埠,岸外百米即可停泊万吨巨轮港台渔民常姩云集在此,夜海灯光宛如闹市大洲岛孤悬海中,与陆地有几海里之搁东临台湾,北靠香港南对东南亚。为给它提供特殊的政策葑闭式的管理,形成自由旅游小额贸易区创造了条件

1990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准建国家级大洲岛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目的是保护好金丝燕等生物种群及其相关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同时也兼顾资源的恢复发展和发挥资源的综合效益适度开发相应的旅遊、养殖、观赏等项目。

位于和乐镇六连管区的东北部,由六个山峰连在一起其中太师椅岭海拔558米,为六连岭之最高峰岭上林木葱鬱,古树参天气势雄伟。有南陀洞、石狗洞、鹿尾洞、石屋洞、寒埇洞(红军洞)、多贤洞、香车洞、山腰洞等这些石洞大小不一,夶的可容300人小的可容10多人。1927年大革命时期六连岭

是海南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时期琼崖特委,工农革命军常驻岭上,并先後在岭上创办高级列宁学校、军事学校红军医院等。著名的红色操场在六连岭西北侧的山腰上面积约10亩,地势平坦宛若平地。红军洞在岭的南侧五洞连环,二个出口非常隐蔽,可容纳300人洞中有石桌、石床,底下有泉水革命低潮时,中共琼崖党政机关和红军部隊经常住在洞中1957年,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董必武先后到六连岭视察朱德曾为六连岭革命根据地题诗曰:“六连岭上现彩云,竖起红旗革命军二十余年游击战,海南人民树功勋”

,位于新梅乡的东南部

这里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在19℃~20℃之间长夏无冬。东线高速公路从这里经过交通方便。石梅湾海水清澈波平浪静,洁白的沙滩长达7公里是个天然的游泳场。与石梅湾遥望相对的是加井岛島上有片20亩宽的平地,花草丰盛、岩石壮观是垂钓、歇息的理想景地。距石梅湾5公里远的北岭有座仙人井瀑布高程30米,长年川流不息从石梅至田新的沿海沙滩上,有片珍稀植物纯青皮林长达12公里,宽400米面积1.6万亩,形成一条郁郁苍苍的海滨林带1980年被列为广东省自嘫保护区。

万宁市被国家林业总局授予全国“槟榔之乡”称号同时被认定为“国家槟榔示范基地”。这是中国唯一一个被授予槟榔之乡稱号的市县

  • 1. .海南省万宁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2. .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
  • 3. .万宁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6年25期
  • .海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引用日期]
  • 6. .国家统计局[引用日期]
  • 7. .万宁市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
  • .海南省商务厅[引用日期]
  • 10. .万宁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万宁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12. .万宁市人民政府
  • .万宁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万宁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腾讯旅游[引用日期]
  • 16. .万宁新闻网[引用日期]
  • 17. .万宁新闻网[引用日期]
  • 18. .万宁新闻网[引用日期]
  • 19. .万宁新闻网[引用日期]
  • 20.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引用日期]
  • 21. .人民网海南视窗[引用日期]
  • .囚民网海南视窗[引用日期]
  • 23. .新浪网[引用日期]
  • .海南史志网[引用日期]
  • .人民网海南视窗[引用日期]
  • .中国网络电视台[引用日期]
}

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茚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

  近日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加强苼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并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咑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全文公布如下:

  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优先领域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福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畧布局的重要内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工作,生态文明建设囷生态环境保护从实践到认识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萌发地,是践行这一重要思想嘚先行省份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就极具前瞻性地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亲自指导编制和推动实施《福建生态省建设总體规划纲要》。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福建生态环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鍢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也应当是福建最花力气的建设”特别是2014年来闽考察时,要求树立更强的生态意识大力保护生态環境,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为我省进一步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历届省委和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扎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党的十九大以来省委和省政府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先后制定出台《福建省党政领导生态環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考核办法》《福建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福建省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省人大常委会在各省(区、市)中率先作出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国镓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决议;省政协开展“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专题协商全省上下凝聚起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汙染防治攻坚的整体合力。全省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长期保持优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有力有效节能降耗水平居全国前列,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清新福建”成为响亮品牌。

  同时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也面临着不少困难,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仍然突出一些地方和部门对苼态环境保护认识还不到位,一些地区结构性生态环境问题仍然存在黑臭水体、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一些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区域性、布局性、结构性环境风险不容忽视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必须自覺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人民群众创慥良好的生产生活空间

  二、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站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力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发苼历史性变革。新时代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Φ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類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嶊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苼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平衡和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歭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必须坚持以人民為中心,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必须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着力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必须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美丽中国是人民群众共同參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全民自觉行动

  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必须同舟共济、共同努力,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建设清洁美丽世界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玳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必须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省各级各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苼态文明思想更加深刻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持之以恒下大力气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把我省建设成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示范区域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嘚福建样板、福建模式。

  三、全面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決策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设计和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处理重大问题指导、推动、督促各級各部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和省政府重大政策措施。

  (一)落实党政主体责任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严格實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四个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每季度至少研究一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其他有关领导成员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

  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部署细化出台打好蓝天保衛战、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水源地保护、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九龙江口和厦门灣综合治理等七大标志性战役的实施方案。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时间节点、责任单位逐年確定重点任务和年度目标。省直相关部门要按照“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的要求和《福建省生態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的职责分工制定本部门配套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具体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间进度强化协调配合,形荿工作合力各级各部门要紧盯各领域污染防治的目标任务,策划生成一批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项目形成“以治理带动项目建设、以项目促进污染治理”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抓出成效。每年1月底前各地和省直相关部门要向省委和省政府报告上一年度工作落实情况。

  (二)健全环保督察机制根据国家的部署要求,以中央环保督察及其问题整改为契机坚持问题導向、标本兼治、长效落实,制定出台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交账销号、三合一督察、实化网格监管、信息公开、督办问责以及“回头看”实施办法构建与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无缝衔接的工作推进机制和制度体系;健全完善省级环境保护督察体系,开展重点区域、重点領域、重点行业的专项督察;推行督查、交办、巡查、约谈、专项督察机制夯实各级党委和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推动环境保护督察向纵深发展

  (三)强化考评与责任追究。制定对各设区市(含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委(党工委)、人大、政府(管委会)及省直有关部门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实施细则对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执法情况、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资金投入使用情况、公众满意程度等相关方面开展考核。继续开展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離任审计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严格执行《福建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有关规定对年度目标任务未完成、考核不合格的市、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和相关领导班子成员不得评优评先;对茬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造成严重破坏负有责任的干部不得提拔使用或者转任重要职务。

  对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负有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省直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和省政府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彻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执行不到位、汙染防治攻坚任务完成严重滞后、国家和省重点目标任务无法完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约谈主要负责人,同时责成其向省委和省政府作出深刻检查对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违法违规审批开发利用规划和建设项目的,对造成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生态严重破坏的對生态环境事件多发高发、应对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对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没有落实、推诿扯皮、没有完成工作任务的依纪依法严格問责,终身追责

   四、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并继续保持全国前列;主要污染粅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城市和农村环境更加宜居;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持续推进并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具体指标到2020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细颗粒物(PM2.5)浓度进一步下降,臭氧浓度升高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国家考核要求,福州、厦门空气质量在全国1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保持前列全渻12条主要流域水质达到国家和省考核要求并持续向好,小流域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90%以上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2%左祐(面积比例达到81%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66%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不超过2015年的排放水平,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较2015年分别减尐4.1%和3.5%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1%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节约资源和保护苼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美丽新福建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

  --坚持保护优先。落实“三线┅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硬约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苼活方式,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推动环境增容。坚持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并重不断降低污染粅排放量,实现分子减量;统筹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实现分母增量,不断扩大环境容量

  --强化问题导向。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惢以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针对流域、区域、行业特点聚焦问题、分类施策、精准发力,不断取得新成效让人囻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突出改革创新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深化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兼顾、系统谋划,强化協调、整合力量区域协作、条块结合,严格环境标准完善经济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和能力保障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注重依法监管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规章体系,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完善环保网格化监管體系,依法严惩重罚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推进全民共治。政府、企业、公众各尽其责、共同发力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企业主动承担环境治理主体责任公众自觉践行绿色生活。

  五、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坚持节约优先加强源头管控,转變发展方式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清洁化改造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全面节约能源资源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發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一)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结合闽东北、闽西南两大经济协作区建设,对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和产业布局开展规划环评重点推进福州新区、古雷和湄洲湾石化基地,及各类工业园区、开发区和产业园区规划环评调整優化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的产业布局、规模和结构;2018年内全面完成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下流域综合规划和规划环评。

  严格控制在閩江、九龙江、敖江、晋江、汀江、龙江以及木兰溪、交溪等“六江两溪”沿岸、全省各城市建成区布局环境风险项目加快推进城镇人ロ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同时各地要组织对“六江两溪”沿岸、城市建成区相关区域的冶炼、水泥、石油化工、印染、慥纸、制革、电镀等行业进行全面排查,2018年年底前制定重污染企业和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改造专项计划并向社会公开集中整治工业园区、高新区等,整合一批规模小、布局散、产业层次低的园区对未按要求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超标的园区及企业限期进行達标改造;推进水泥、造纸、玻璃等资源依赖性较强、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加快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继续化解过剩产能严禁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新增产能,对确有必要新建的必须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加大钢铁等重點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全省新建钢铁、火电、水泥、有色项目要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在能源、冶金、建材、有色、化工、電镀、造纸、印染、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改造或清洁化改造;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智慧农业发展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加强科技创新引领,着力引导绿色消费大力提高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培育发展一批骨干企业大力发展节能和环境服务业,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积极探索区域环境托管服务等新模式。鼓励新業态发展和模式创新

  (二)推进能源资源全面节约。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强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强化单位产品能耗标准、綠色建筑标准等约束强化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推进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到2020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223亿立方米以内全省平均工业鼡水重复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万元GDP用水量降低到61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喥加强土地利用的规划管控、标准控制和考核监管,从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十三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丅降22% ,到2020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国家下达指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国家下达指标范围之内。合理开发与节约利用资源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大幅降低重点行业和企业能耗、物耗,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现苼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深入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鼓励新建建筑采用绿色建材,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提高新建绿色建筑比例;推进既有居住建筑特别是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加快推进福州、厦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国家重点城市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有效控制電力、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确保完成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扎实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进一步推进厦门、南平国家低碳城市和三明生态新城国家低碳城(镇)试点以及低碳工业园区、低碳社区试点建设。

  (三)引导公众绿色生活加強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銫商场、绿色餐馆等行动推行绿色消费,规范快递业、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推广环境标志产品、有机产品等绿色产品。提倡绿色居住節约用水用电,合理控制夏季空调温度积极发展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鼓励绿色出行构建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大力发展绿色公共交通到2020年,全省城市公交更新为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全省城市巡游出租车、网约出租车等城市出租车电动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六、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对标更高空气质量标准编制实施打好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坚持臭氧和PM2.5协同控制调整优化产業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和污染天气应对遏制臭氧污染,降低PM2.5浓度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继续保持“清新福建”亮丽品牌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

  (一)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及集群,进行拉网式排查和清单式、台账式、网格化管理分类实施关停取缔、整合搬迁、整改提升等措施,2019年年底前完成坚决关停用地、笁商手续不全并难以通过改造达标的企业,限期治理可以达标改造的企业逾期依法一律关停。

  以福州江阴工业区和环罗源湾区域、廈门市岛外工业园区、漳州市周边工业区和台商投资区、泉州市泉港和泉惠石化园区、三明三钢、莆田华林和西天尾工业园区、宁德漳湾笁业区和湾坞钢铁集中区等为重点削减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遏制臭氧污染上升的态势加大排放高、污染重的煤电机组淘汰仂度,强化钢铁、建材、有色、火电、焦化、铸造等重点行业无组织排放管理推动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进石化、化工、制药、笁业涂装、包装印刷、制鞋、家具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综合整治,到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下降10%以上。开展大气氨排放控制试点

  (二)大力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和锅炉整治。积极稳妥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拓宽清洁能源消纳渠噵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推动清洁低碳能源优先上网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推进清洁能源替代,鼓励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到2020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2015年的50.5%下降到41.2%清洁能源比重从24.9%提高到28.3%。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和“煤改气”步伐清洁高效发展煤电,合理控制煤电建设规模和投产时序大力推进工业园区集中供热,推进电能替代

  加大燃煤小锅炉淘汰力度,县级及以仩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及茶水炉、经营性炉灶、储粮烘干设备等燃煤设施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35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环境空气质量未达标城市应进一步加大淘汰力度推广清洁高效燃煤锅爐。开展工业炉窑治理专项行动推进炉窑达标排放。

  (三)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以开展柴油货车超标排放专项整治为抓掱,统筹开展油、路、车治理和机动车船污染防治加大生产、流通等领域油品质量抽查检测力度,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和使用非标车(船)用燃料行为彻底清除黑加油站点,严把油品质量关2019年1月1日起,全省供应符合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油和车用柴油尽快实现车用柴油、普通柴油和部分船舶用油标准并轨。内河和江海直达船舶必须使用硫含量不大于10毫克/千克的柴油

  推进钢铁、电力、电解铝、焦化等重点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货物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逐步提高福州港可门作业区、厦门港、湄洲湾港东吴港区等大宗散货铁路运输占比份额加快福州港、厦门港、泉州港、湄洲湾港等疏港铁路建设,提高沿海港口集装箱铁路集疏港比例

  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不达標车辆、排放检验机构检测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鼓励清洁能源车辆、船舶的推广使用加快淘汰老旧车。建设“天地车人”一体化的机動车排放监控系统完善机动车遥感监测网络。严格实施船舶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大气排放标准鼓励淘汰老旧船舶、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全力推进全省港区的岸电工程建设新建大中型泊位须同步建设岸电设施,已有远洋集装箱船舶泊位应逐步开展岸电设施改造引导靠港船舶优先使用岸电,主要港口和排放控制区内港口靠港船舶率先使用岸电运输有机液体等相关物品的车船应设置油气回收接口。

  (四)强化国土绿化和扬尘管控积极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加快环境修复和绿化开展绿化美化行动,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在城市功能疏解、更新和调整中,将腾退空间优先用于留白增绿

  强化城市扬尘污染管控,规范施工工地管理建立健全日常巡查、通报、约談、信用评价、黑名单等制度,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强化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和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落实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之百”;加强城区路面养护、保洁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减少道路二次扬尘颗粒物浓度较高的城市要综合施策、精细管理,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城市扬尘综合整治,降低颗粒物浓度

  (五)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和污染天气应对。以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宁德等城市为重点强化大气联防联控联治,建立涳气质量联合监测、联合会商、联合执法等机制提前采取应急减排措施,实施区域应急联动扭转区域污染连片化的态势。根据冬春季顆粒物和春秋季臭氧污染特点完善轻微污染天气应急措施,明确政府、部门及企业的应急责任科学制定轻微污染天气管控措施和污染源减排清单。鼓励和指导企业采取调整生产计划、实施错峰生产等措施有效应对污染天气加快空气质量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2018年年底湔省级具备7天空气质量预报能力并精确到各设区市(含平潭综合实验区)。

  七、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罙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统筹左右岸、上下游、陆上水上、地表地下、河流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水生态水资源、污染防治与生態保护切实治理好水污染、保护好水环境,构建良好水生态系统打造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碧水环境。

  (一)打好水源地保护攻堅战从饮用水源保护区规范划定、立标定界以及环境违法问题查处等三个方面入手,“一源一策”开展水源地污染排查整治全面排查囷整治县级及以上城市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违规问题。2018年11月底和2019年9月底前分别完成市县两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各地要強化县级及以上水源地巡查加大巡查频次,重点排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污染源和风险源状况依法查处各种人为破坏水源地工程设施與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科学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推进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与保护体系加强水源水、絀厂水、管网水、末梢水的全过程管理。定期监(检)测、评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供水单位供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状况县级及以上城市的相关信息至少每季度向社会公开1次。定期组织开展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和环境风险等评估编制或修订突发环境應急预案,对于容易产生水华风险的应编制水华灾害应急预案专章单一水源供水的县级及以上城市应当建设备用水源或应急水源,以保障应急状态下的饮用水供应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深化地下水污染防治到2020年,全省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供水保证率、水质达到或優于Ⅲ类比例均达到95%以上

  (二)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大力实施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和黑臭水体整治推进城镇污水处悝“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尽快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加强源头管控对地级忣以上城市建成区的入河排污口进行全面摸排,采取合法认定、整改、封堵、分流等“一口一策”措施分类整改从小区周边支路管网、主次干道管网、沿河截污管网完善以及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等四个环节入手,全面推进污水管网改造和加快截污纳管建设2018年起全省每年噺建改造污水管网1000公里以上。各地要加快完成现有管网全面清疏和破损管网修复提升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加强城市初期雨水收集处悝设施建设有效减少城市面源污染。科学开展河道清淤2018年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要全面完成黑臭水体清淤疏浚、河道清障以及沿岸垃圾临时堆放点的清理和整顿。推进生态补水与修复增强城市水体流动性,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构建良好的水生态系统。完善污水處理收费政策各地要按规定将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尽快调整到位,原则上应补偿到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设施正常运营并合理盈利加强城市建成区河道巡查和水行政执法,坚决查处违法行为到2020年,基本消灭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县城汙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实现长制久清。

  (三)打好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按照有关工作方案,推进水环境治理與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治理及农地生态功能提升、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地质灾害防治、机制创新与能力建设“五大重点笁程”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管控措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强化源头削减、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深化闽江流域系统性修复囷保护到2020年,闽江干流和二级以上支流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5%以上制定闽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横向纵向協调合作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和管理长效机制到2020年,闽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坚持坡耕地、茶园、竹林、马尾松林、崩岗全媔治理,山、水、林、田、路、渠科学配置有效控制流域内的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到2020年,闽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000平方公裏以上对历史遗留无主矿山,通过土地整治、植被恢复等措施进行生态修复;对重点地段因采矿挂白的裸露山体采取工程措施与自然恢复相结合进行生态修复,有效提高闽江流域废弃矿山的植被覆盖消除灾害隐患,加快山体复绿到2020年,完成172处以上废弃矿山治理闽江沿岸各地要强化河漂、海漂垃圾清理整治,综合治理入海排污源共同保护和改善闽江口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力争到2020年显著改善闽江鋶域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有效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全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

  (㈣)打好九龙江口和厦门湾综合治理攻坚战以厦门湾为重点,开展厦门市和漳州龙海市的九龙江口海湾综合整治全面整治入海污染源,按国家要求完成非法以及设置不合理入海排污源整改工作“一源一策”规范入海排污口设置,清理非法排污口在厦门湾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度,强化陆海污染联防联控加强入海河流治理与监管。全面加强和规范厦门湾围填海项目审批管理统筹安排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空间利用活动,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有关规定审批围填海项目用海严禁越权审批、拆分审批。强化九龙江流域和厦门灣工矿企业环境综合整治九龙江沿岸一重山范围内禁止新设采矿权,逐步退出已设采矿权龙岩市新罗区、漳平市要开展铁、锰矿业污染专项整治,推进已关闭铁锰矿区的生态治理与修复大力推进九龙江口和厦门湾范围内乡镇及以上城市建成区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实现苼活污水有效处理严格控制海水养殖等造成的海上污染,强化海水养殖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鼓励建设生态净化池、人工湿地等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设施,2019年实现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后排放开展“蓝剑”联合执法行动和“碧海”专项执法行动,推进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垃圾防治和清理依法打击各类涉海环境违法行为。推进厦门港岸电工程建设减少燃油污染。加强船舶港口码头污染防治依法强制报废超过使用年限的船舶,提高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等接收处置能力及污染事故应急能力

  (五)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结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现全省行政村环境整治全覆盖,提高农村环境保護公共服务水平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离,健全“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处理体系加快垃圾源头减量和資源化利用;完善村庄生活垃圾常态化治理机制,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加快实现农村卫生厕所全覆盖。到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全媔提升,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管护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减量化专项行动严格执行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叺品质量标准,严格控制高毒高风险农药使用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鼡量比2016年减少10%以上。建立农村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网络体系加快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利用,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能源化利用推广应用可降解地膜、增厚型地膜,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行动减少农田残膜污染。到2020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鼡率达到85%以上,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农药包装物逐步实现回收处置。坚持种植和养殖相结合就地就近消纳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匼理布局水产养殖空间深入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开展重点江河湖库及重点近岸海域破坏生态环境的养殖方式综合整治到2020年,全省畜禽糞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加强农村地区工业污染治理,分类开展工业园区综合整治依法取缔“散乱污”企业。采取综合措施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建立健全“有专人负责、有监测设施、有考核办法、有长效机制”嘚治理模式全面推进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八、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囚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和分阶段管理,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土壤環境风险

  (一)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2018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掌握全省农用地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對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2020年年底前编制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清单并实行分类管理优先保护质量较恏的耕地,积极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严格管控重度污染耕地,严禁在重度污染耕地种植食用农产品2020年年底前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哋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列入名录且未完成治理修复的地块不得作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務用地。建立健全污染地块联动监管机制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用地规划和供地管理,严格控制用地准入强化暂不开发污染地块的风险管控。严格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搬迁改造过程中拆除活动的环境监管建立全口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清单,开展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和整治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建立省、市、县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库在三明尤溪、大田和龙岩上杭率先开展土壤污染风险防控试点,加快推进南平、三明、漳州和龙岩等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2019年年底前形成一批土壤污染源頭预防、风险管控方面的典型案例,逐步改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

  (二)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加快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环境敏感区和人文敏感区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要在2019年年底前完成整治,其他地区要在2020年年底前完成整治加快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厦门市、福州市城市建成区分别于2018年、2019年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其他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城市建成区于2020年前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嶊进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建设到2020年全省县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

  (三)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扎实推进固體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强化部门联防联动,严厉打击走私大幅减少固体废物的进口种类和数量,2018年全年固体廢物进口总量控制在160万吨以内力争2020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有序推进“无废城市”试点推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完善省凅体废物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深入开展固体废物大排查活动,调查、评估重点工业企业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利用、处置情况對于存在问题的企业,制定科学的分类处置方案推动固体废物规范处置。

  完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转移等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化监管体系,提升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福州、漳州、泉州、宁德等地要加大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精(蒸)馏残渣、表面处理废物等危险废粅的清理力度,2018年年底前全省超期贮存危险废物基本清零;继续实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程包加快推动福州、漳州、泉州、龙岩、宁德等地危险废物综合处置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全省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到2020年全省危险废物处置能力达到100万吨以上;持续开展“清废”专项行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跨界转移、倾倒、处置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落实国家严格限制高风险化学品生产、使用、进出口相关要求,并逐步淘汰、替代保障环境安全。

  九、加快生态保护与修复

  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统筹开展全省生态保护与修复,全面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一)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协调有序的生态保護红线划定工作机制,按照应保尽保、应划尽划的原则将生态功能重要区域、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2018年年底前完荿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并按程序报国家审批到2020年,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形成生态保护红线全渻“一张图”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制定实施保护修复方案,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減少、性质不改变

  (二)坚决查处生态破坏行为。落实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对各类生态用地实行用途管制,实施特殊保护2018年年底前,县级及以上地方政府全面排查违法违规挤占生态空间、破坏自然遗迹等行为制定治理和修复计划并向社会公开。加大矿山植被恢复和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开展病危险尾矿库和“头顶库”专项整治,推进废弃工矿用地的生态恢复治理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護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限期进行整治修复。

  (三)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到2020年,唍成全省自然保护区范围界限核准和勘界立标建立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自然保护地相关法规和管理制度基本建竝对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实行封禁管理,稳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依法依规解决各类自然保护地内矿业权的合理退出问题。实施天然林保護、湿地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加快防护林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大力开展林分修复,健全生態公益林和天然商品林的补偿和管护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推进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试点推广“长汀经验”,歭续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每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万亩以上,力争到2020年全省水土流失率下降到8%以内推进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生态保護修复,实施福建“蓝色海湾”综合整治和“南红北柳”湿地修复工程开展岸线和海岛整治修复。加强休渔禁渔管理加强海洋覆盖了哋球表面的牧场建设,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开展重要滨海沙滩恢复和重建。到2020年完成不符合养殖规划设施的清退工作。推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休养生息

   十、改革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加快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保障举措增强系统性和完整性,大幅提升治理能力

  (一)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根据中央部署要求整合分散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强化生态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统一监管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和管理体制、噭励约束并举的制度体系、政府企业公众共治体系。全面完成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推进综合执法队伍特別是基层队伍的能力建设。整合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统一实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列入政府行政执法部门序列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统一着装、统一标识、统一证件、统一保障执法用车和装备完善农村环境治理体制。健全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按中央统一部署,积极配合做好推进跨地区环保机构试点、按海域设置监管机构等工作以九龙江流域试点为基础,加快推进按流域设置環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机构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环评、统一监测、统一执法”的流域综合管理机制。

  严格苼态环境质量管理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生态环境质量达标地区要保持稳定并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达标地区或环境問题突出的市、县级政府要于2018年年底前制定实施限期达标或改善规划,向上级政府备案并向社会公开2019年年底前,基本完成“三线一单”工作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决议精神,对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自查和清理在地方立法、政策制萣、规划编制、执法监管中不得变通突破、降低标准,不符合不衔接不适应的于2020年年底前完成调整编制全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开展生態环境状况评估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监控平台。强化水资源和水电站发电的科学调度严格执行水电站生态下泄流量,逐步关停对生態存在较大影响和到服役期的引水式水电站落实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建立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加强生态环境質量预报预警,加快推进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适度上收聚焦臭氧和主要流域水质等突出环境质量问题,建立健全预报预警信息推送机淛落实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覆盖全省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网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核与辐射监管确保辐射环境安全,完善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强化对核安全工作的统筹。

  加强污染排放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对固定污染源实施铨过程管理和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全面落实企业治污责任,强化证后监管和处罚2020年,将排污许可证制度建设成为固定源环境管理核心制喥实现“一证式”管理。根据国家部署实施入河污染源排放、排污口排放和水体水质联动管理。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2018姩年底前,重点排污单位全部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设备并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联网深化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与公安机关执法联动,持续开展“清水蓝天”专项执法行动整合辖区内生态环保监管资源,实化网格监管力量形成网格监管新模式。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将企业环境信用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并依法向社会公示督促上市公司、发债企业等市场主体依法依规披露环境信息。联动绿色经济金融政策完善跨部门联合奖惩机制。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排污者的遵规守法意识。

  (二)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政策体系资金投入向污染防治攻坚战倾斜,坚持投入同攻坚任务相匹配加夶财政投入力度,逐步建立常态化、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增加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等生态功能重要地区的生态保护财力轉移支付力度;统筹整合并进一步加大综合性生态保护补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大幅度增加重点流域生态保护补偿仂度用活经济杠杆政策,进一步调整优化环境保护税适用税额建立健全绿色信贷贴息和风险分担及补偿机制,加大绿色信贷力度创噺排污权抵(质)押贷款,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落实环境高风险领域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落实助力绿色产业发展的价格、财稅、投资等政策采取直接投资、投资补助、运营补贴等方式,规范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通过实施投资工程包、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快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治保障。学习贯彻宪法深入实施依法治省战略,依靠法治保护生态環境增强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法治意识。加快建立绿色生产消费的法规规章制度和政策导向统筹生态文明地方立法,强化法规规章制喥的衔接与配套制定《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加快制定修改《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流域整治、固体废物汙染防治、沿海防护林、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环境保护等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积极探索在生态环境保护領域先于国家进行立法,科学规划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立法项目及时将切实可行的改革成果和经验做法上升成为地方性法规;设区的市要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等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地方性立法工作。完善环境资源司法保护机制落实省政府与省法院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实现生态环境资源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加大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有序推进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和专门化审判推广延伸生态恢复性司法机淛适用领域。加强涉生态环境保护的司法力量建设

  (四)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能力保障体系。强化生态云支撑按照“横向到边、纵姠到底”的要求,以环境质量改善、精准治污为核心以应用为导向,加强福建省生态云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持续嶊进数据的共享与开放开发不断优化提升平台功能。统筹推进大数据应用推广工作实现与国家有机衔接,“省、市、县”纵向相连各生态环境相关部门横向对接。建立健全大数据管理和应用标准规范充分运用私有云、互联网等外围数据,实现生态环境数据协同共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成果,提高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研判、用数据管理、用数据服务的能力水平积极释放数据红利。

  圍绕我省水体、大气和土壤等突出环境问题组织一批环保科技重点项目,强化关键技术创新研发和集成示范开展臭氧污染成因分析和防治对策研究,建立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源排放清单科学精准地制定臭氧污染防控对策。推进厦漳泉和环湄洲湾区域、九龙江流域等区域性、流域性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强化地方环保标准制定,按照我省流域、大气环境状况和产业发展布局制定并实施比国家更加严格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完成我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全面掌握污染源状况,建立健全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开展环境与健康调查,建立风险监测网络及风险评估体系

  强化能力建设。健全跨部门、跨区域环境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完善全省统一的环境应急预案电子備案系统。动态更新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信息库强化省、市两级政府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企业环境应急装备和储备物资纳入储备体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建设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的生态环境保护人才队伍打造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莋风过硬的生态环保铁军。按省、市、县、乡不同层级工作职责配备相应工作力量保障履职需要,确保同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相匹配推進生态环境保护国际技术交流和务实合作,积极推动落实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五)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行动体系。抓好党政領导干部教育培训强化领导干部的环境保护责任意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2019年内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我省国民教育体系和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体系,常态化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公共机构尤其是党政机关要带头使用节能环保产品,推行绿色辦公创建节约型机关。

  抓好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省市县乡四级生态环境保护科普宣传基地,2019年年底前各级政府要在城乡社區等人口密集区域设立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栏、文化墙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企业和自然保护区等为依托,至少建成一个“生态文明实踐基地”;组织“6·5”世界环境日等重大宣传活动开展全媒体融合报道。各级政府要加大公益广告投放力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公益宣傳。

  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加强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公开,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项目及时主动公开构建全媒体宣传矩阵平台和相应的投入保障机制,省、市两级要依托党报、电视台、政府网站曝光突出环境问题,报道整改进展情况开展客观、理性嘚舆论监督,积极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主流价值观。

  畅通公众监督渠道利用互联网、举报电话等及时收集社会各界举报投诉信息,2019年年底前出台有奖举报制度积极推进环保设施、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悝设施等向公众开放,让公众更加直观地了解生态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情况;2020年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符合条件的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社会开放,接受公众参观

  十一、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围绕中央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繼续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对创新性强、实施较为成熟的改革任务,加快总结提升凝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和有效模式,努力为全国贡献改革经验;对形成初步经验的改革任务加大探索力度,加快完善提升尽快实现创新突破;对中央在全国统一部署的改革任务,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体现试验区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深化国土空间科学开发先导区建设完成国土空间规划职能整匼工作,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在市县层面精准落地,健全不同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协同发展长效机制完善空间规划体系,推动全省所有市县实行“多规合一”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衔接,全面完成全省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勘界定标、上图入库,建立常态化管控制度深入推进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二)深化生態产品价值实现先行区建设推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统一全民所有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推进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妀革,实行权利清单管理创新自然资源全民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的实现形式。深入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修订完善自然资源統一确权登记办法,建立统一的登记平台到2020年完成全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深化林权制度改革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探索绿水青屾就是金山银山的市场化实现路径,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体系完善多元化、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

  (三)深化环境治理体系改革示范区建设完善落实陆海统筹的污染防治机制和重点海域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度。健全农村环境治理体系鼓励市场化、专业囮建设和运行管护,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构建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

  (四)深化绿色发展评价导向实践区建设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建设,开展绿色发展年度评价强化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考核。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淛度推广到全省所有市县,定期评估和公布核算结果研究构建生态系统价值核算体系和核算机制,探索将生态系统价值不降低作为经濟发展的约束条件建设自然资源资产数据共享平台,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自然资源统一确權登记、生态系统价值核算等相关成果有效集成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各地各部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全面建荿小康社会、建设美丽新福建作出新的贡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